后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情况调研报告

2024-08-20

后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情况调研报告(共11篇)

篇1:后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情况调研报告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年来,全国各地各类高校顺应自身发展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采取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化改革方式,其中有成有败,有很多经验可以总结,也有很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尤其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面对新的不断发展的形势,面对各高校进一步发展以及高校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服务的新要求,原先已经过十年探索并趋于成熟的发展模式再次遇到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找出并解决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遇到的瓶颈,探索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举措,重塑高校后勤新形象,才能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既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又适应高校进一步发展要求的后勤保障体系,将高校后勤经营、服务、管理等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一、制约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的瓶颈

(一)主体因素

主体问题在这里主要是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过程及其结果。主体作用良好则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良好,否则反之。目前高校后勤工作的主体由后勤管理人员、后勤经营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三部分构成。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多年的探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主体的基本情况稳定,但是不足和所面临的问题也相当突出。

1、后勤管理人员

这里所说的后勤管理人员是特指高校学校层面的从事大后勤管理工作的干部,他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肩负着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科研、保障后勤体系顺畅运行、保障后勤实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的使命,后勤管理人员的责任不可谓不大,任务不可谓不重。然而,多年来,由于思维习惯和管理惯性使然,不少高校对此重要和关键部门的后勤管理干部的定位一直存在偏差,同样是服务和服从于整个高校发展的大局,为高校发展贡献心力,但是广大后勤管理干部的地位却始终处于边缘地带,使得许多后勤管理人员荣誉感和成就感缺乏,致使不得不时常考虑个人出路和前途问题,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有些高校将后勤部门作为干部分流的承接单位,使得后勤管理人员基本是按经验和习惯来从事后勤管理工作,往往没有经营管理知识,业务水平不高;部分外聘管理干部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较低,加上待遇上与学校在编管理干部又有较大差异,稳定性和积极性较差;在很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又将后勤管理部门条块划分太多,缺少整体的规划和统筹,加上一些后勤管理干部本位主义的影响,人为造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壁垒和障碍。

2、后勤经营人员

后勤经营人员指在高校后勤各个实体从事具体经营管理的干部。和高校后勤管理人员一样,有较多的高校后勤经营人员也来自学校机关干部分流,存在年龄老化、专业水平低下、开拓创新能力不足、服务意识较差等缺点,使得很多后勤实体的经营管理远远滞后于社会企业的水平。而且由于大多数高校将后勤经营实体剥离(或相对剥离)学校,实体实行独立成本核算,自负盈亏,后勤经营人员的经营压力很大,往往有重经营轻服务的现象和思想,容易把后勤工作的经济效益看得过重而轻视或忽视社会效益,容易导致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产生不好的后勤服务形象。同时,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后勤经营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奉献精神欠缺,也严重影响了的高校后勤整体形象和战斗力。

3、后勤服务人员

后勤服务人员是在后勤实体工作一线,直接面向广大师生的员工。后勤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影响着对广大师生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也影响着整个后勤在广大师生心目中的地位。多年来,由于历史原因,后勤的很多一线正式员工来源于本校教职工家属、农转非人员、部队转业军人、高校征用土地后的农民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机关、学院等部门精简机构,压缩下来的不少人员又进入了后勤部门。这些人员长期在后勤工作服务,形成了一种工作动力不足、服务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等的工作氛围和态度,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积极主动思考单位进一步发展的意识。同时,对于外聘的一线员工,因与社会同类企业相比,高校后勤实体的经营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薪酬方面不具备优势,而且往往与正式职工相比差距过大,这些也使得这些外聘员工的激励不够,看不到自身职业发展的平台和前景,因此荣誉感低、稳定性较差,流动频繁,这也大大影响了后勤实体的健康发展。此外,由于后勤实体的整体实力不足,经营成本和风险相对较大,加上后勤工作环境较差、地位较低、工作辛苦等,这也使得高校后勤劳工用工面临诸多难题。

(二)客观环境因素

工作的外围是个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大环境和高校小环境、以及各种外在因素影响下的后勤人员自身微环境的改变。

多年来,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呈现了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国家对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没有做出统一的部署和规划,不同高校按照自身特点和需求采取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对

篇2:后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情况调研报告

试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后勤工作是保证高等教育顺利进行的`基础性保障,其有一个即庞大又复杂的运行体系,我国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当中虽然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了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作 者:石勇 高庆怀  作者单位:石勇(鞍山师范学院后勤服务集团)

高庆怀(鞍山师范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辽宁鞍山,114007)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35) 分类号:G40 关键词:高校   后勤社会化   后勤改革  

篇3:后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情况调研报告

1 我国高校餐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餐饮基础设施不足。

高校餐饮服务的基础设施滞后、建设发展资金缺口大, 是制约高校饮食服务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 高校餐饮服务普遍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已经很不适应日益扩大的教学规模和需求水平提升的需要。

1.2. 餐饮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同高校餐饮公益性的矛盾。

近年来, 市场上主副食品原材料料价格上涨较快, 人工工资及社保支出逐年提高, 餐饮职工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 使餐饮经营成本大幅度增加。市场经济应该随行就市, 完全放开进货价格, 但高校餐饮价格却要相对稳定, 不得随意涨价。因此, 随行就市、完全放开的市场价格, 同相对稳定的校内餐饮价格之间就出现了矛盾。饭菜价格若完全市场化, 学校食堂的服务性和公益性就会被弱化, 就餐者难以接受, 处理不好, 还会影响学校的稳定。但是长期人为地维持低价格, 又会出现亏损。

1.3. 当前高校餐饮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程度不高。

高校餐饮队伍大体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属于学校事业编制的人员, 他们大部分担任管理职务, 人数少, 年龄偏大, 积极性较低, 缺乏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相适应的专业素质。另一部分为编外人员, 主要从事一线工作, 其专业素质、文化程度较低, 安全卫生意识淡薄, 技术骨干流动性大, 员工竞争意识淡薄。

1.4. 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存在隐患。

由于高校食堂普遍存在竞价承包和二级窗口承包等现象, 经营者往往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加上一些经营者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承包人以经济利益为中心, 为了短期经济效益或采购廉价劣质原材料, 或操作不符合卫生要求, 这就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制度得寸;到有效落实, 经营者的卫生安全意识淡薄, 食品生产流程安全操作不规范等。

2 高校餐饮管理对策探讨

2.1. 加大硬件设施投入, 创设一流的就餐环境。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 (如湖北省高校伙食管理专业部) 的参谋指导作用, 统一制定高校食堂的软、硬件设施标准, 为高校食堂新建、改扩建项目提供政策依据, 并通过与主管部门的合作开展实施监督工作。另外, 整合本地区餐饮市场和相关资源, 为各校措建供需见面的市场平台。各校均应逐步开放餐饮市场, 引进社会优质资源服务, 缩小自办后勤份额, 以利加速形成区域性大市场, 不断提高市场化建设水平。

2.2. 建立合理浮动的价格机制。

行业协会定期发布餐饮供需信息、价格信息, 包括各种炊具设备和餐饮主料、辅料、调料、燃料等的质量规格、指导价、成交量、合同价, 预测、跟踪市场动态, 详细核算食堂各种原料、能耗、人工、管理成本, 制订行业性耗用指标与劳动定额, 规定主要饭菜品种的“毛利率”与“公益性”水平, 并规定合理的浮动范围, 以利宏观控制与监督检查。监督食堂饭菜价格“平抑基金”的使用情况, 并及时汇总上报, 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3. 建立合理用人与员工培养机制。

高校餐饮工作必须以人为本, 以员工发展为基础, 建立一整套选拔人、培养人、使用人、激励人的制度。 (1)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与烹饪专业学校和人才市场的联系, 引进适合企业发展的相关人才。 (2) 完善人才培训机制:根据队伍的培训需求分析, 确定培训的内容、人员、方式等。 (3) 完善人才考核、激励机制;要彻底革除僵化的人事管理形式, 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 尊重知识、能力、技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的价值。使人事管理与考核纳入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 营造一种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内部环境。同时, 要做好编制外用工的聘用与管理。

2.4. 加强宣传学习教育, 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学校及后勤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积极组织宣传学习《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卫生管理规定》、《产品质量法》、《餐饮卫生管理办法》等。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消防部门及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对食堂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 要求食堂员工除应具备健康的身体状况外, 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相应的食品卫生知识, 食品营养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3 总结

随着各高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 高校后勤改革的全面推进, 作为高校后勤工作重点的饮食管理服务部门来说既是一个发展机遇, 又面临各种挑战, 如何保证学生饮食健康、安全, 是一件必须认真对待、高度重视的大事, 要切实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要做好餐饮服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敏.浅议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食堂管理J.法治与社会, 2011 (8) :218-219.

[2]佟明光.浅议后勤社会化下的高校食堂管理.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 (3) :107-108.

篇4:后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情况调研报告

【关键词】高校后勤 社会化改革 问题 对策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高校后勤将自身的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活动自觉纳入社会经济活动的整体框架,把自身活动作为社会整体活动的一部分。自1999年底以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突出成就。后勤服务设施满足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后勤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后勤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力地保障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的急剧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直接造成了许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履维艰,发展缓慢。本文试通过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完善的路径,以期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起“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最终目标。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1、政府主导不够,改革停滞不前。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高校所在地方的党政领导机关要把解决好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责任担当起来。国办2000年1号文件讲得更具体,明确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坚持“政府统筹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参加,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的方针。在这个阶段政府主导作用明显,方向明确,整合各方力量开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看,开局是成功的。这更多要归功于改革的发起者——政府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目前,高效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高校后勤最大困惑是政府主导力量不够,以致改革速度减缓,改革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政府主导不够主要是指政府没有具体的政策措施,或者有政策措施但在改革过程中难以实际操作和控制。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路怎么走,近几年来,国家也没有明确指示和政策措施,很多地方政府和大多数高校存在等待观望和无所适从的现象,从而导致社会化改革停滞不前。

2、产权不清晰,剥离不规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市场化,顾名思义就是把后勤实体与高校剥离,纳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参与市场竞争。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整体推进阶段,在国家政策规定和政府的指导下,高校后勤实体进行了分离,然而这种分离只是形式上的分离,却没有涉及到实质性的内容,某种程度上高校依然自办后勤。一些高校后勤尚未注册成为独立的法人,只是实施后勤单独核算,后勤只能依附于高校,因而后勤市场化也就无从谈起了。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甲乙方的管理模式,从表面上看,后勤实体成为了独立法人,但由于产权不明确,后勤实体法律定位不清,使得甲乙方管理模式充其量也就是校内的模拟企业化管理,后勤实体缺乏“造血”功能,对学校有很强的依附性。另外,从学校的角度看,其意识到后勤与学校稳定的重要关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要对后勤实体进行行政上的干预。后勤实体与学校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甲乙方关系。

3、思想观念转变滞后,缺乏市场经济竞争意识。长期以来,高校由于受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和学校办社会模式的影响,一时难以适应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很多后勤实体还缺乏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缺乏以服务取胜、以质量取胜的经营观念。从学校方面看,还没有将后勤实体真正看作自主经营公司,自然不会放开手中的决策权,仍然习惯于将后勤实体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由学校直接任命后勤实体的干部,由学校确定后勤实体干部的行政级别,并经常对后勤实体的经营管理事务进行行政干预;从后勤实体方面看,对高校后勤社会化存在着片面的理解和认识,“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独立能力不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找学校解决,可以說,这些后勤实体,搭的是现代企业的台,唱的还是以前行政部门的戏,既不能像真正的公司那样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又不能像学校的职能部门那样不用承担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处境非常尴尬,从而影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步伐。

4、高校后勤改革中遗留的人事问题,制约着改革的前进步伐。高校后勤社会化,最重要的一条是后勤的管理服务人员必须社会化。按照中央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所有高校后勤人员都应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遗留了很多问题。虽然国家给出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规定,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老人”人数较多,普遍存在文化素质较低,个人技能单一,市场意识较差,风险意识和参与社会竞争能力缺乏,不能适应后勤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冲击,一方面大量的“老人”闲置,增加了后勤实体的负担;另一方面,后勤实体又难以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这对高校后勤实体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化改革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障碍和制约因素。

5、困扰高校后勤改革的新问题不断出现。一是高校后勤现有事业编制人员大量减少,面临着管理技术骨干断层的巨大风险。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校后勤系统,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不足20%,高职称人员不足10%,非事业编制员工占后勤人员的80%以上,其中农民工是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一线工作的主力军。二是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扬,高校后勤运行成本剧增。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食品、燃料等原辅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扬,特别是米、面、油、蛋品、畜产品、水产品等食品原料的价格涨幅更是惊人。面对这些情况,要么保证质量,亏本经营;要么维持保本经营,不得不暗地降低供应质量。

二、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1、政府应规范高校后勤市场,制定与落实相关政策。高校后勤虽然已实行社会化,但社会化不是放任自流,政府应在总结近十几年来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应根据各高校后勤企业以及参与后勤经营的社会企业与政府、高校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宏观调控,促进高校后勤市场的规范化。此外,还应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同时期的需要,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如协调有关部门,在经费扶持、规费减免、资源配置等方面制定和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保障高校后勤的公益性和社会属性,扶持高校后勤企业发展壮大。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就必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理顺高校后勤工作关系,建立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后勤企业,其核心是转换机制。一是在管理模式上要按照事企相对分离的原则,加强经营管理,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强化目标责任制,树立效益观念,建立规范的企业管理模式,为后勤企业参与社会竞争创造条件;二是市场机制上要改变封闭服务为主的状况,在满足校内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扩大服务对象,积极开拓校外市场,同时,适当引进社会产业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工作,使之与高校后勤企业相互补充与竞争。

3、理顺产权关系,明确高校和后勤权责。资产是后勤实体提供服务的基本条件,也是其盈利的基础。只有理顺了产权关系,才能明确高校和后勤服务实体各自的权利和职责,后勤营运和国有资产管理也才能顺利进行。要做到产权明确,首先要进行全面和科学的资产清算,查清高校投入到后勤服务中的资产数目及后勤服务实体的自有资产数目。这样更有利于高校管理好国有资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同契约将资产处置权和受益权转让给后勤服务实体,以改变后勤因无资产处置权而陷入的被动和局限。有了资产使用权和处置权的后勤服务实体将更具独立性和主动性,其社会化程度和经营灵活性将进一步提高,也就能更好地進行资源配置。而高校则通过明确的合同经济关系收取资产使用费、固定资产折旧及上缴费用,不仅简化了国有资产管理,避免为后勤的亏损买单,还能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4、建立科学化的后勤管理制度,树立市场意识。如果说理顺产权关系为后勤社会化解开了束缚,而建立科学化的后勤管理制度和树立市场意识则是后勤服务实体能在营运中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将后勤服务实体与高校行政系统剥离开来,使二者关系从行政命令关系转化为经济和法律关系。高校可以以其国有资产作为股份投资注入后勤服务实体而获得股东地位和监控权利,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来发展后勤服务;后勤服务实体由此享受独立法人的身份及派生出的经营自主权、管理权和收入支配权。其次,在后勤服务实体内部必须树立市场意识,建立面向市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组织和管理体制。具体来讲,科学和制度化的管理应当在领导、组织、部门职责和奖惩机制等方面有规范的制度和准则;而树立市场意识则要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服务意识。

5、加强人事制度改革,注重人力资源开发。高校后勤企业的工作人员,应全面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辅之以相对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充分用活“老人老办法”政策,可让老人先“内退”后聘任,以这种形式达到同岗同酬的目的。后勤工作是“没有讲台的课堂”,后勤工作者是“不上讲台的老师”,这种育人作用是其他部门员工不可替代的。因此,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知识型、技术型员工的比例,择优选聘优秀大学生充实管理队伍;注重员工的学习培训和不断“充电”。建立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实行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和末位淘汰制度,提高人才质量,优化结构。

【参考文献】

[1] 朱晓文: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与路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20).

[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N].人民日报,1985-05-27.

[3] 曹保英、程倩:论政府作为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

篇5: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情况总结报告

我校从20XX年就开始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尝试,三年来,先后将学校食堂、小卖部、开水房、公话室、校园绿化、学生寝室卫生管理、安全保卫等工作,采用招标发包的方式承包给公司或个人,引进竞争机制,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体制管理学校后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为学校下一步的后勤管理和改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一、从“学校养后勤”到“后勤补学校”的转变

算一笔很简单的经济帐:实行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以前,学校每年要养后勤人员16人,包括后勤办公室人员,食堂、小卖部人员、清洁、水电工人,门卫管理人员等。这些还不包括经常性维修所请临时维修工作人员等。每年后勤总支出在20万元以上,这对于经费本身就十分紧张的.我校来说无疑是个十分沉重的包袱。

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学校后勤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的突现了出来:由于食堂、小卖部、开水房、公话室、学生寝室卫生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都承包给了公司和个人,学校后勤人员很快精减到只有7人,这样,仅后勤人员工资一项每年就可以节约近10万元。而且,食堂、小卖部、开水房和公话室的承包费收入又有10万元左右,这样一来,就很大层度的补贴了学校经费的不足。

二、从“焦点”到“骄点”的转变

实行社会化改革前,由于学校硬件设施不足、学生就餐住宿环境差,没有竞争压力、后勤人员服务水平低,缺乏成本经营意识等等原因,造成学校投入大产出少,办学效率低、办学效益差,师生意见大的现状。那些年,后勤问题一直是学校管理上的一大“焦点”。迫使学校把很大一部份精力用在处理后勤日常工作上,分散了学校抓教学、抓科研的主要精力。既加重了学校的负担,又限制了学校的发展。

篇6:后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情况调研报告

一流的高校后勤保障服务需要一流的.后勤队伍相匹配,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后勤队伍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思想观念,管理水平、业务素质等方面科学地应对,使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逐步朝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作 者:李乔飞 刘述进 作者单位:李乔飞(延安大学房产管理处)

刘述进(延安大学纪委,陕西延安,716000)

篇7:后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情况调研报告

是最新发布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人为本,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以人为本 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以人为本 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后勤处

邵阳)

随着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根据学院自身发展特点,采取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化改革方式,有很多经验可以总结,也有很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面对新的不断发展的形势,面对学院进一步发展以及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服务的新要求,学院必须找出并解决

当前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遇到的瓶颈,探索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举措,重塑后勤新形象,才能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既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又适应学院进一步发展要求的后勤保障体系,将学院后勤经营、服务、管理等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一、制约目前学院后勤社会化发展的瓶颈

我院后勤工作人员的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过程及其结果。人员水平良好则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良好,否则反之。目前学院工作的主体由后勤管理人员、外包公司后勤服务人员两部分构成。在党委行政的指导下后勤社会化改革多年,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主体的基本情况稳定,但是不足和所面临的问题也相当突出。

1、范文写作后勤管理人员问题。这里所说的后勤管理人员是指学院层面的从事大后勤管理工作的同志,目前,我院后勤管理职工计20名。20名员工肩负着服务全院近4000名师生的教学、科研、生活体系顺畅运行,后勤管理人员的责任不可谓不大,任务不可谓不重。然而,多年

来,由于思维习惯和管理惯性使然,不少同志对此重要和关键部门的后勤管理干部的定位一直存在偏差,同样是服务和服从于整个学院发展的大局,为学院发展贡献心力,但是广大后勤管理干部的地位却始终处于边缘地带,使得许多后勤管理人员荣誉感和成就感缺乏,致使不得不时常考虑个人出路和前途问题,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加上待遇上与学校在编管理干部又有较大差异,所以部分同志积极性较差;这样就在人为造成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壁垒和障碍。

2、社会力量(外包公司)人员。外包公司后勤服务人员是在后勤实体工作一线,直接面向广大师生的员工。一线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影响着对广大师

生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也影响着整个后勤在广大师生心目中的地位。目前,我院一线服务人员基本外包给社会力量。总体来说,学院后勤已进行社会化改革。其中将食堂、安保、绿化、物业、保洁都外包出去,让更多的具有相关资质的公司来参与学院的管理和服务。从近几年外包的情况看,这些企业的入驻,提高了我院后勤服务的水平,完善了后勤管理秩序。但还有所欠缺,后一步学院应在制度上要求这些社会力量。加强已入驻的外包企业管理,要求外包企业自身应加强公司内部的制度管理。即绩效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学院内部后勤管理者要转化后勤工作职能,要督促外包企业更好的服务于学院,从而真正做到后勤社会化。

二、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遇到瓶颈的一些对策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现代社会的竞争,以人才为本。人才是

一个组织得以健康长久发展的最

根本动力和支撑,一支精练强干的后勤员工队伍,是搞好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的根本保证。学院后勤处20名员工肩负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稳定、高质量的后勤保障任务,其业务关乎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学院师生密切相关。人员的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学院后勤服务工作。学院应加大对后勤人员的引进,同时也要加大在编员工的培训和学习。为后勤在编人员提供将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制定培训计划和设立专项培训经费,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要求所有后勤人员不断自觉进行知识更新,专业培训,鼓励各实体多开展技术竞赛,鼓励员工个人参加学历及职业资格等考试,定期派出干部职工到相关高校和企业交流学习。

2、外包企业应打造一流的经营服务形象和服务品牌。外包企业存在的天职和宗旨就是为学院师生提供更周到、更安全、更高质、更高效的服务。服务

水平不上去,外包企业的社会能力就得不到体现,其存在的理由就会受到质疑。同时,提升服务水平也是现代企业尤其是服务类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外包企业人员的服务形象、面貌、作风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学院的整体形象,范文TOP100而其形象和口碑是留存在服务对象心里的第一印象,是外包单位经营和发展状态的直接呈现,它直接影响着广大师生对外包企业的评价。因此,外包企业除了要强化对实体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对于他们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3、做好发展规划任何一个组织有系统的进步都离不开事先的战略思

考和布局。对于学院后勤来说,在坚持社会化改革方向不动摇的前提下,对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合乎实际的规划,使后勤的发展保持与学院的发展同步,保持一种动态、和谐、共同促进良性发展态势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尽管学院后勤进一步深化社

会化改革的道路虽然曲折,面临的困难也很多,但是,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向优秀兄弟院校学习,提升自身实力,为学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创造更优秀的后勤保障体系。

篇8:后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情况调研报告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根据各高校隶属关系、办学层次及地理分布等因素,选取部属院校、省属本科院校、省属专科及高职院校、市属高职院校、独立院校5个层次高校,分别以兰州、天水、张掖、庆阳、武威、陇南为研究地区。根据每个层次院校所占比例选择18所院校,其中部属院校2所、省属本科院校6所、省属专科及高职院校6所、市属高职院校2所、独立院校2所;兰州市内高校12所、兰州市外高校6所。每所院校各访谈1位食堂主管领导。

1.2 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中的半结构式访谈法,由专业人员与高校食堂主管领导进行深入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学生食堂目前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访谈时间控制在40~60分钟。通过定性分析软件MAXQDA 2.0对资料进行标记、编码和分类,确定分析主题,并采用主题框架法[1]归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省高校学生食堂经营管理及卫生安全现状

2.1.1 社会公开招标,个体和餐饮企业承包经营

高校将学生食堂分窗口向社会发包招标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食堂的经营模式。运用这种模式,高校可降低食堂经营成本,部分高校还有一定的收入。但该模式下的承包者多为个体经营户,整体素质偏低,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差。也有个别高校采取引入社会知名快餐连锁企业的方式,但由于引进的企业经营品种单一、规模相对较小、投入不足,也存在一些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因此以上2种经营模式均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只能补充学校餐饮服务。

2.1.2 高校自主经营、自我服务

该模式是以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2所部属院校及以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代表的高职高专院校所采取的经营模式。部属院校虽然也经历了社会化经营改革,但由于后勤社会化后各种弊端的显露和外地、外校食物中毒事件的频频发生,促使该类院校投入充足经费,不求最好,但求安全,到期收回承包商的经营权,成立餐饮服务中心或公司,自主经营。而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因为对后勤社会化改革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习惯于“统、管、包”,舍不得放弃经营权。自主经营的学生食堂不求提高服务质量,但求享受自我福利服务;不求后勤社会化,但求后勤无偿化,虽然成本较高,但便于监督和管理,食品卫生安全风险相对较小[2]。

2.1.3 高校自主经营为主,承包经营为辅

该模式是目前我省大多数高校普遍认可的一种模式,即高校食堂基本自主经营,同时将个体和企业承包经营作为补充,既保证了学生食堂饭菜价格的稳定,又形成了竞争机制,丰富了饭菜的品种,满足了广大师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同时采用这种管理模式在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人员培训及食品卫生安全方面便于形成统一管理标准,既体现了学生食堂的公益性,又有效稳定了食堂饭菜价格,提高了食堂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降低了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风险。

2.2 学生食堂存在的卫生安全问题

近年来,我省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食品卫生安全高度重视,检查督导工作持续进行,但仍有少数高校卫生安全问题频出,突出表现为高校领导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淡薄,高校学生食堂卫生状况两极分化严重,经营管理模式混乱,原材料采购不规范,食堂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差,食堂管理制度得不到落实。

2.2.1 高校领导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院校领导对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若出现食物中毒事件应由承包方负责;有的领导认为高校后勤社会化后责任应由后勤集团负责,平时疏于过问,包而不管、以包代管[3],直接导致学生食堂食品卫生人员不足、经费投入不够、经营管理不善,成为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

2.2.2 高校学生食堂卫生状况两极分化严重

近几年一些高校由于升格、扩大规模等原因,纷纷选新址建校。这些新建高校的学生食堂在设计时多数受卫生部门预防性卫生监督,其布局比较合理,卫生设施齐全,配置的炊具、餐具、售饭设施等全部实现了不锈钢化,同时还配有带消毒功能的自动洗碗机和充足的冷藏、冷冻设备,部分高校学生食堂甚至已经达到食品量化分级A级标准。而一些旧学生食堂布局不合理,设施陈旧、老化甚至损毁,学校不愿意投资改造,这些食堂的卫生状况得不到改善。上述2种现象既存在于不同高校的新旧学生食堂,也存在于同一高校的新旧学生食堂。

2.2.3 高校学生食堂经营管理模式混乱

据调查,高校对外承包食堂是为了改善和丰富学生饮食并降低学生食堂经营成本。高校将食堂分割成若干个小窗口,分别承包给个体户单独经营。这些小窗口面积多在10~20平方米,操作间面积小,布局不合理,缺少必要的卫生设施、餐具洗涤消毒和保洁设施,高校也没有实施有效监管。承包人只追求经济效益,卫生安全意识不强,存在着严重的食品卫生安全隐患[4]。

2.2.4 食堂原材料采购不规范

多数高校领导认为食品采购环节非常重要,原材料的质量好坏与食品卫生安全密切相关。学校食堂虽然有专门的采购员,在采购时能做到集中定点采购,但因采购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部分个体承包户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在通过高校集中采购的同时,私自采购低价、劣质的食品原材料,增高了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风险。

2.2.5 食堂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差

目前食堂的工作人员多为只参加过临时或短期厨师培训的临时工,文化程度低、素质差,流动性大,且法律意识淡薄,不注重个人卫生,缺乏专业、系统的烹调理论和饮食营养与卫生知识。同时,食堂管理队伍缺乏饮食营养与卫生管理的专业人才,也制约了高校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开展。

2.2.6 食堂管理制度得不到落实

各高校食堂虽制定了岗位职责、原材料采购、财务管理、卫生安全管理等食堂管理制度,但仍有部分高校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不科学的问题,部分高校因食堂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管理水平欠佳,对各项制度疏于落实和考核,导致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还有一部分高校尚未建立学生民主管理制度,学生未参与伙食管理,使得食堂在伙食管理方面与学生缺乏沟通,不能及时缓解因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引起的各种矛盾。

3 讨论

定性研究是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调查方法,可用于探讨难以用定量研究发现和解决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并可逐层深入了解某些问题产生的缘由[5,6]。主题框架法是分析定性资料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包括资料整理和分析[7]。此次研究主要是了解高校学生食堂主管领导对学生食堂卫生问题的看法和建议,为今后相关部门制定高校食堂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3.1 提高高校领导对学生食堂卫生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各级领导应不断提高对食堂卫生安全工作的认识,从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高度,认识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的重要性。由于学校人员密集,又是集体用餐,一旦出现卫生管理上的漏洞,极易造成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将会对校园秩序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是不良的社会影响[8]。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高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把其纳入高校的目标管理之中,建立有效的校(院)长负责制,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安全保卫措施和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及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警惕性和快速反应能力[4]。

3.2 进一步改革高校学生食堂经营管理模式

处理好高校后勤社会化与高校食堂承包制的关系,采取高校管理模式,在高校内逐步建立基本自主经营,高档、特色餐饮对外承包经营,减少或逐步淘汰个体经营,坚决实行统一标准管理的多元化经营管理模式,配备专职的卫生管理人员,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以便高校食堂卫生安全工作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3 加大对学生食堂建设的经费投入

食堂建筑和设备是设立食堂的基本条件,食堂内部布局合理、基础设施达标,可以有效减少食品的交叉污染,防止食源性疾病的传播。因此笔者建议:(1)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高校食堂工作,加大对学生食堂的经费投入,加快旧食堂的维修、改造进度,并确保新建食堂卫生达标;(2)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卫生部门定期对高校领导进行食堂卫生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进一步提高校领导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3.4 规范食品原材料的采购配发

食堂原材料集中定点采购可以有效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降低食堂经营成本。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积极响应教育部“农校对接”的号召,与规模大、信誉高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绿色”养殖基地、“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联合,建立专门的高校食堂原材料采购供应基地,借鉴商业销售中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和索证关,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实现互利互惠。同时,加强对原材料采购人员的培训,增强其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在高校内建立统一的原材料采购、物资配送,统一卫生管理标准的餐饮管理模式。

3.5 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素质,引进餐饮专业技术人才

加强食堂从业人员卫生法律法规学习,尤其要认真组织学习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定期组织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等相关知识培训,使其掌握饮食营养与卫生知识和特殊原料的加工处理技术;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卫生安全意识,规范个人行为,努力建立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的长效机制。同时,各高校应积极引进烹饪知识、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化学、生物化学、烹饪原料加工技术、烹调技术、面点制作技术等餐饮专业技术人才,使高校学生食堂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降低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风险。

3.6 进一步强化对高校食堂的监督管理

高校卫生工作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食堂的整体卫生状况。各高校在创建标准化学生食堂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导入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和IS022000标准[9]等一些科学、先进的行业标准,构建符合高校食堂特点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各高校应进一步健全学校卫生管理机制,并按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建立高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将高校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整体目标考核内容,明确各有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明确高校领导是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不断完善食品卫生监管工作制度[10]。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应密切配合,建立高校食品卫生联合监督治理工作制度,形成高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汪涛, 陈静, 胡代玉, 等.运用主体框架法进行定性资料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 2006, 9 (2) :86~88.

[2]惠志祥.对高校食堂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5, 17 (1) :36~38.

[3]万翔波.浅谈高校食堂卫生管理[J].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 2007, 5 (11) :88~90.

[4]王燕, 韩良峰, 吴峰, 等.河南省高校学生食堂卫生状况与管理对策[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5, 16 (3) :169~170.

[5]Hurst S A, Hull S C, Duval G, et al.How physicians face ethical dif-ficulties:A qualitative analysis[J].J Med Ethics, 2005, 31 (1) :7~14.

[6]Hesketh K, Waters E, Green J, et al.Healthy eating, activity and obesity prevention:A qualitative study of parent and child perceptions in Australia[J].Health Promot Int, 2005, 20 (1) :19~26.

[7]刘晓云, 严非, 詹绍康.卫生服务研究中的定性研究方法[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3, 15 (11) :535~536.

[8]姚吉成.高校学生食堂饮食卫生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 (3) :375.

[9]林旭昌, 朱强华.ISO22000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EB/OL].http://www.cqvip.com, 2005-09-01.

篇9:后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情况调研报告

关键词后勤管理;社会化;问题;对策;高校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22-0152-01

1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1管理体制明显落后

首先,因学校的后勤部门从属于学校,无独立的决策权利。其次,在执行上,很多高校将后勤管理工作权利化,形成官僚作者,导致管理失衡。再次,后勤咨询体制不健全,体制上存在的典型问题还有:后勤企业是在运作上实行企业化管理,在分配上实行事业化分配。

1.2管理结构严重失衡

很多高校后勤管理没有独立机构,从属于学校的直线管理,没有合法的法人地位。这样,就无法按照企业运营的规律来设置自身的组织结构,也难以形成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后勤管理结构形式,造成后勤管理结构形式与内容的不协调。存在着管理渠道多、动作慢、协调配合难度大、不便于决策等缺点。

1.3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一直以来,后勤管理很缺乏竞争意识,不能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机制服务忽略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作用,内部组织和个人的工作业绩和所创造的利益严重脱节,形成“大锅饭”的局面。再者,管理工作中极度缺乏激励机制,忽略了一些企业中激励手段的运用,造成个人缺乏积极和主动的竞争意识。最后,后勤管理工作缺乏制约制度,使得相应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1.4管理观念较为陈旧

陈旧的管理观念表现为:1)后勤管理部门将管理理解为“指挥”。2)后勤组织机构及其员工还存在“等、靠、要”思想,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对旧体制、旧机制情有独钟,普遍抱有一种“得过且过”思想,缺乏开拓进取精神。3)在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存在忽视管理质量的问题。

1.5员工素质水平较低

一般来说,学校的后勤管理人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素质较差,导致后勤管理社会化的的过程中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成为企业的管理者,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且有一些干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只贪图享乐,败坏了自己个人的形象,且对下属员工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利影响。

1.6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由于外部企业难以进入学校市场,学校的地方保护主义从侧面阻碍了后勤的发展。没有竞争的商业氛围是不合理的,但在原有的体制下其他企业被摈弃在校园之外,在无竞争的体制下,企业的发展动力不强,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而校内企业难以成长壮大,无法向社会拓展,资产产权不明晰,导致后勤企业缺乏发展的基础。

2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要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必须将高校后勤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化分工格局之中,打破原有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重构政府、社会、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处理好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按照现代企业规律制定相应的企业制度,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企业实体,建立起一个以新型服务、产业、经营、融资和劳资管理的运营机制。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模式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形成“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督”的后勤保障体系。具体的实践对策如下。

2.1提高意识,坚定改革的方面

目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高校教育的发展。在这样的现状情况下,要大力推进后勤管理工作的社会化进程,使高校教育能够顺利的发展。高校后勤理工作关系着学校的效益,也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重大举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成为高校后勤发展的大趋势。但在这样的改革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在应对的时候,应本着一种客观的态度,加强思想认识,根本解决实质性问题。

2.2开放校内市场,开展校园竞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飞速提高,而高校后勤实体因为没有独立法人资格,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思想保守,不敢也不愿参与市场竞争。校内市场竞争不充分。这种局面,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被打破。我国高校后勤服务集团社会竞争的能力普遍不强,是不争之实。高校后勤服务集团“走不出去”,只有死路一条。与其被动地接受被淘汰的命运,不如尽可能创造条件开放校内市场,以“请进来”为主,走“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路线,把后勤搞活搞好。后勤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高校把后勤交给社会去办,这里的社会既可以是来自原高校的后勤集团,也可以是社会上其他第三产业。具体给谁办,完全看双方竞争的结果。在后勤改革的过渡期内,引入适当的校园竞争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服务的改善、有利于学校和师生得到实惠。但目前校园内除基建和修缮市场存在竞争外,其他后勤服务如饮食、接待、商贸基本上都由本校实体所垄断。这些实体由于没有竞争压力,收入稳定,上交有限,因此也没有开发校外市场的动力。有实力的高校可以以集中经营型资产所组成的大实体——后勤集团产业公司,集中精力搞经营,依托校内市场,融入社会竞争,依靠现代管理,实施品牌战略。通过经营所得,支撑起后勤的服务保障体系。

2.3高校后勤产业化要继续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

高校后勤应坚持“三服务,两育人”(即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这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别于社会上的其他第三产业,高校后勤产业也必须坚持姓“教”,只有在不损害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才能追求经济效益。这是高校后勤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公司是经济组织,其宗旨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要实现这个宗旨必须通过追求利润最大化去完成,这必然与后勤企业的教育属性相矛盾。所以如果不顾后勤资产的性质,一刀切地把经营型和服务型资产统统注册为法人实体。可能会在许多有关学校和师生切实利益的服务项目上牺牲社会效益来换取经济利益,最终导致各方不满。如果师生一有不满,很容易引起各方关注,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2.4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创造宽松环境

政府重视和支持,首先有利于高校后勤改革获得必要的政策扶持。某些地区由于政府认识不到位,甚至连中央规定的 6年免税政策都置之不理,导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仍然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其次,高校后勤大规模的合作与联合只能由政府出面主导和协调,自发联合僅局限

(下转第119页)(上接第152页)

在小范围内,松散且没有规模。规模化经营降低了服务成本,高校后勤的集中采购、集中配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降低服务和经营的成本,使学校和师生受益。政府在整个高校后勤管理体质的改革过程中要发挥指挥家和管理者的作用,不要让学校内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学校负责,同时促使高校行政部门尽快转化角色,找准职能定位,从整个高校的角度出发公平地考虑问题,制定改革策略,通过行政方式消除强大的经济组织或人为的力量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阻碍。各级政府应为各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并创造保障后勤服务市场规范、有序、公平、竞争、开放的宽松环境。

3结语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对特殊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高校后勤体制和运营机制的一次大变革。这项改革的核心是体制创新,体现了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发展的与时俱进。历史和实践已充分证明,传统后勤体制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的发展,必须改革。

参考文献

[1]邓易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风险分析和抗风险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5.

[2]权淼鑫.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几点认识[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9.

[3]刘洁.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创新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

[4]陈艳秋,白海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2.

[5]张林,董春阳.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06,3.

篇10:陕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启示

陕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高校后勤设施老化、紧缺的情况普遍存在,加之市场发育不完善,社会闲散资金少,第三产业水平低,后勤社会化难度不小。困难面前,陕西人知难而进,积极进取,探索出了一条“政府统筹规划,社会多方参与,市场带动推进,企业机制运作”的具有西部特色、符合陕西实际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新路子。陕西取得的成绩不仅使该省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大大加快,也为各地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省区做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带来许多宝贵的启示。

启示之一,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府统筹是前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单靠高等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还远远不够。陕西省委、省政府将这项改革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先导性工程,先后召开十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省、市领导还多次深入高校后勤设施建设工地,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具体问题。陕西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政府行为到位,部门协调合作,这项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启示之二,把握方向,因校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是这项改革平稳推进的.保证。陕西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因地因校制宜,成功探索了多种实现社会化的改革形式,为改革的深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客观情况决定了我们在推进这项改革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省情和校情,采取不同的实施步骤和措施。

启示之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牢牢把握为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的方向不动摇,最大限度地满足高等学校的需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学生的利益。陕西省在推进这项改革中,始终按照“有利于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和学生生活负担,有利于降低后勤服务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的发展和稳定”的原则,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并遵循教育规律,这样就使改革得到了学校和师生员工的认同和拥护,加快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启示之四,高校在改革中要特别重视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的管理,妥善处理好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的关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陕西省在推进改革过程中,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认真把好食堂经营单位、人员的资质关和相关合同关,确保食堂的卫生和饮食安全,不断加强公寓内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行为管理,从而确保了改革始终沿着健康的方向有序推进。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全面攻坚阶段,绝大部分地区要基本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十分艰巨,困难依然不少。然而,从陕西经验中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要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进取,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推进力度,从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做起,就一定能够全面完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篇11: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总结

来源: 日期:2006-12-11 15:55:56 人气:2327 标签: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教育资源,改变高校后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低效运作的体制和机制,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从而打破后勤对高校发展的瓶颈制约,为高校发展和转变办学模式创造更有利条件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保障,是提高办学效益与教学质量的历史性选择。

在国务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高校行政和后勤部门的共同努力下,1999年以来,上海高校后勤社会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有目共睹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上海高等教育的新一轮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用三句话概括当前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形势:1)方向正确、推进有序,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2)前途光明、道路艰难,深化改革面临新问题3)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改革需要新思路。

一、上海高校后勤社会改革的主要进展与成就

(一)通过推进后勤部门与学校行政系统的规范分离,初步建立了事企分开的管理体制

为了推进改革,上海成立了高校后勤服务中心与发展中心两个改革载体,从学校行政系统分离出来的后勤实体,分别通过并入、托管等形式进入两个市后勤中心,学校则相应建立了代表学校进行后勤管理的甲方部门。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上海全市30多所普通全日制高校基本完成了分离转制工作。转制后,各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甲方)与后勤服务部门(乙方)根据服务的内容和要求建立了平等基础上的民事契约关系。甲方代表学校充当管理、监控与协调的主体,后勤实体则根据学校的要求提供优质的服务。后勤服务也逐步从原来的拨款制转变为按服务项目和内容支付的付费制,学校实现了从“办后勤”到“选后勤”、“管后勤”的转变,后勤服务部门逐步从教学科研等事业型的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成为按照企业化运作的独立经济实体。这一根本性的转变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并初步体现了制度优势。

(二)后勤实体积极改革,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化运行机制初步形成 从学校行政系统中规范分离出来的后勤部门积极转变思想,深化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变内部运行机制,规范服务和管理,使高校后勤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改革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人事制度改革。各高校后勤部门完成转制之后,均按照 “老人老办法,赋予新含义;新人新办法,全部进中心”和“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原则建立了新的人事管理制度。

2、分配制度改革。多数高校实行了“以岗定责、以责定薪、以绩定奖”的办法,将职工酬劳与经营业绩和风险挂钩,并适当拉开分配差距。新的工资序列由基础工资、职务(岗位)工资和绩效奖励工资三部分组成。工资制度改革大大促进后勤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3、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各高校后勤实体在学校实行服务付费制度之后,也建立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比如化小核算单位,强化成本意识,建立内部竞争机制等等,市后勤中心还对下属的分中心实行会计委派制等。通过财务制度的改革,后勤系统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运行效益也明显提高。

(三)体现教育特性的专业服务公司逐渐兴起、壮大

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与发展中心针对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特殊需求,或以校园市场为依托,成立具有教育特性的专业公司,打造自己的后勤品牌;或以实力为后盾,继续做强已经成熟的专业公司,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或以资产为纽带,联合组建、经营专业公司,实现优势互补。各专业公司在改革中逐步发展壮大。

1、教育超市。上海教育超市目前已经发展到102家,遍布全市所有高校。2003年,教育超市的总营业额超过1.32亿元,并且做到了总体物价低于华联和联华超市的水平。教育超市的建立改变了学校小商品市场脏、乱、差的购物环境,保证了商品质量,规范了校内市场,维护了师生利益,成为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面旗帜。

2、连锁餐厅。1999年,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和发展中心分别以“生乐”和“新世纪”为品牌在各高校开办了多家连锁餐厅。目前两个品牌的连锁餐厅已经发展到了近50家,良好的就餐环境、规范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改变了传统的学生餐饮理念,提升了上海高校学生餐饮的整体水平。

3、生乐物业。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下属的生乐物业管理公司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管理学校、事业单位为主攻方向,兼而参与社会物业管理的竞争,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生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本着“以人为本、规范管理、服务教育”的宗旨和“同舟共济、奋发有为、海纳百川”的精神,从只有十名员工,不到十万平方米的管理量,发展到拥有637名员工的服务队伍,150万平方米的管理量。2002生乐物业在上海2600多家物业管理公司中,排名第35位。同时,生乐以抓好物业管理质量为核心,部分小区物业管理通过了ISO9001(2000版)的质量认证,使小区达标、创优工作有了操作规范,使各项业务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4、配货中心。上海高校后勤配货管理中心是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所属的分支机构。配货管理中心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遵循“市场统筹、项目分担、统一结算、按股分红”的经营思路,与社会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了主副食品、燃料、豆制品等10个集中配货基地,确保把质优价廉、服务上乘的商品引进高校。经过六年的实践,已经初步建立了招商、采购、配送、服务、监控一条龙的配货体系。目前全市90%的高校后勤进入集中采购行列,主副食品集中配货比例占总需求量的35%。六年累计为高校后勤组织、提供餐饮物品13万6千吨,金额3.99亿元。通过公开招标,团体采购,各类商品的价格比原来学校单独采购平均下降8%。集中配货不仅体现了集约化经营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在应对“非典”、“禽流感”与物价上涨等突发事件时,体现出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的管理优势。

(四)通过多元投资建造学校基础设施,上海高校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基本打破

1、利用新机制,学生公寓与食堂建设基本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

从1999年到2003年,上海在基本没有政府投资的情况下共新建学生公寓180多万平方米,改造旧学生宿舍近50万平方米。五年的建设规模相当于建国后近48年间上海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学生公寓总数的2倍。学生公寓的建设不仅打破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制约,满足了高校大幅度扩招的需要,而且大大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从1999年到2003年,上海高校在校生数净增近20万人,由于有了社会化建设学生公寓的新机制,不但这些新增大学生的住宿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而且大多数学校的学生住宿已经从原来设施简陋的6-8人一间宿舍的拥挤状况,改善为四人一间的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

同时通过多元投资2000年至2003年上海高校新建食堂220723.7平方米,改建旧食堂82757平方米,基本满足了高校扩招学生的需要。而且多数校园餐饮服务实现了“一卡通”,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2、借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创新思路,大学园区与高校新校区建设迅速发展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验表明,利用社会力量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上海利用社会力量建设学生公寓的成功经验,为高校扩展新的办学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启示。许多大学园区和高校新校区在新的投资与管理体制下,获得飞速发展。这些大学园区或新校区的建设大多采取了地方政府支持、多元化筹资建设、社会化后勤服务的改革思路。比如,松江大学园区、南汇科教园区、闵行紫竹园区、杨浦高教园区以及浦东等地大学新校区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通过多元化的筹资手段,总投资额达100多亿元,这在仅靠政府投资的情况下是不可想象的。新的大学园区在投资体制,管理机制、办学模式、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新突破,不仅对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契机。

(五)以提高效益为目标,有序竞争的校内服务市场初步形成

上海各大学按照从“办后勤”向“管后勤”转变的工作思路,积极引进竞争、构建校内市场。复旦大学目前校内餐饮服务和物业管理市场分别有4家社会公司参与服务竞争,校外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已分别占到总营业额的55%和70%。学校后勤管理部门则集中精力通过规范、科学的办法,加强对校内后勤服务市场的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们对校内后勤实体和引进的社会企业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比如在餐饮市场上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起点、统一采购、统一补贴、统一职责、统一评估。规范的竞争机制的建立,使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也为将来后勤服务真正实现社会化打下了基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也在营造学校后勤服务市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各高校通过有序引进社会企业竞争校内服务市场,不仅激活了后勤实体,广大师生也在竞争中享受到了质优价廉的后勤服务。

(六)发挥“高校后勤”的品牌优势,做强、做大后勤实体

高校后勤集团以其特有的品牌优势在竞争校园后勤服务市场时体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交通大学后勤集团和同济后勤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塑造既体现教育特性又体现经济规律的管理与经营机制,以其良好的信誉与优质的服务以及雄厚的综合实力和对教育规律的理解,赢得了学校和银行的信任。同济后勤产业发展公司赢得了同济嘉定新校区的后勤服务市场,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将其后勤整建制地托管给交大后勤集团,并成立了“上海交大后勤集团应用技术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这是上海市高校后勤改革中的一种全新模式。上海交大和同济大学后勤集团以及其他高校还分别通过新建后勤行业专业公司,改造重组原有后勤公司,开拓新型后勤产业,加强资本运作,投资新型领域,增强企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

(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理论研究不断创新

上海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后勤管理和研究的组织队伍,同时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理论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这几年间,我们依托上海高校后勤研究中心和各高校的力量,先后开展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战略研究》、《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产业研究》、以及《21世纪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研究》以及《高校后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等课题,出版了一些专著,并向领导提供了相关研究报告,有的已经形成了工作方案。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先后颁发了一系列的指导文件,包括《上海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试行稿)》、《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三年规划(2000-2002)》、《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高校副食品集中采购的通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学生公寓管理的通知》以及《上海市教委关于推进高校后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同时市教委还组织了多次高校甲、乙方负责人的座谈会和针对市内高校的调研工作,并对西安、武汉、广东、北京等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行了考察。这些调研工作对我市的后勤改革工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验与特色。

(一)“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立体式改革模式

上海高校后勤社会改革体现出政府主导,整体推进的特色。在改革初期,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大力推进高校后勤实体剥离和分离转制工作,并且配合改革推进出台了有关人事、劳动、税收等的优惠政策与办法。同时,在这场改革过程中,各学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根据各自的特点大胆探索各具特色的改革模式,创造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另外,政府部门在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充分发挥了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协调督办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和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后勤社会化改革,形成了合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安定与学校的稳定,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局和后勤职工的根本利益,必须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

(二)“适度开放、有序竞争、依法管理”的校园市场管理模式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许多高校大胆引进社会企业参与校内服务市场的竞争,同时通过契约规范校内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建立起了有序竞争的市场机制。高校后勤服务市场是带有一定公益性的特殊服务市场,而由于体制限制,高校后勤实体还缺乏全面融入市场的竞争能力,因此上海高校在开放市场的过程坚持了有序开放、适度竞争、依法管理的原则。上海市高校根据市教委的工作要求,参照有关行业标准,相应制定了学校后勤的准入制度和严密的监控办法,形成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体系和制度化、规范化的约束机制,从而确保了高校后勤市场的稳定与持续发展。

(三)“因地、因校、因事制宜”的多元化改革模式

由于各个学校的改革的基础不同,改革的力度与措施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应只有一种模式,不能一刀切。上海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了“因地、因校、因事制宜”的多元化改革模式,在基本改革原则确定,基本方向与最终目标一致的前提下,鼓励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在上海的改革实践中,出现了三种各有特点的改革模式。第一种,着眼于后勤实体的发展壮大,如交大、同济等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迅速壮大起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不但越来越好地保证了校内后勤服务工作,还走向社会承担了其他学校、机关、医院的服务工作。第二种,着眼于校内服务市场的构建,如复旦、华师大等高校。着重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后勤服务和经营工作,同时规范对校内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建立起了有序竞争的市场机制。第三种,在后勤实体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构建校内市场,如财大、上外等高校。在鼓励和扶持后勤服务集团拓展校外市场、实现发展壮大的同时,兼顾校内市场的构建,对部分后勤服务项目采取对外公开招标的办法,引进社会竞争,效果十分明显。其他一些规模较小、老人负担较轻或新建校区也各自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实现了后勤社会化与市场化。

(四)理论研究与大胆实践相互促进的改革策略

上海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理论研究,为此我们成立了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中心,并依托高校的力量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情况调查,这些理论研究和调查对于确保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坚持正确方向和策略起到了重要作用,许多理论研究成果转化成推进改革的文件与措施。另外一方面,上海还非常重视实践探索作用,我们鼓励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大胆实践,通过改革实践摸索最有效和最适合的改革模式,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复旦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都在深化改革方面进行了很有特色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其他学校的改革也有启示意义。为了推广先进经验,探索改革道路,上海市教委联合职能部门开展了“双月座谈”和“季度论坛”,组织甲、乙方负责人研讨阶段性改革和管理工作,同时邀请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的专家讲授宏观经济形势和改革政策、思路,为下一步改革打好了理论基础。

三、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新问题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复杂因素,而且也是一场利益的重新分配与调整的过程,因此必然会引发许多问题与矛盾。上海高校社会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同层面的利益群体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目的的认识有显著分歧,影响了改革的进程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最终目标是建立高等教育新型后勤保障体系。但不同利益群体在建构高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的进程中抱有不同的目的:国家主导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局来考虑的,目的是为了突破高校后勤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制约,满足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后对后勤的需求。而有些学校则希望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利用市场机制,减少对后勤资产的投入,减少精力的投入,减轻负担,减轻责任,希望“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而规范分离之后的后勤实体,则希望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转换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争取更大的自主权,解决老人问题,轻松上阵,做大、做强,在服务学校的同时,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广大师生则希望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希望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可以享受优质低价的服务。正是因为不同层面利益群体目的取向的不同,导致后勤社会化改革步履维艰,困难重重。

(二)后勤实体面临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的两难问题

尽管大多数的后勤实体还未注册为企业法人,但是规范分离出来的后勤集团有了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进行独立的成本核算,而且,后勤职工的工资收益也直接与后勤的经济效益挂钩。这样,后勤实体将不可避免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以满足自身发展壮大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然而,高校后勤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姓“教”的原则,必须体现出高校后勤“公益性”特点,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始终不能改变。这就要求后勤在以师生为主要服务群体时,必须坚持保本微利经营。处在两难境地的后勤实体要进一步发展,急需明确后勤的公益性支出应当由谁“买单”的问题。而目前这方面的政策仍然很模糊。

(三)规范分离所遗留的责、权、利的不平衡问题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尚远未到位,许多高校的后勤服务运营并未实现彻底分离,一校一户自办后勤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距真正实现办学模式的转变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权不清晰。高校后勤成立现代企业制度首要的是清晰产权。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产权清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条件。企业法人作为独立的民事责任主体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是必须拥有独立产权,这是法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物质基础。由于没有落实财产权,高校后勤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法人地位便不能确立,真正的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也就不可能实现。高校后勤要真正实现将原有行政事业型后勤改制为现代公司制企业型后勤,就必须要初始界定后勤企业的产权关系,使其有自我生存条件与自我发展能力。2)人事制度双轨制。由于后勤实体还不是独立法人,后勤员工与学校仅仅是有限分离。由于近几年学校教师的工资调整幅度较大,享受“老人老办法”的后勤职工的工资增长部分却难以落实,职工的思想情绪波动比较大。另外一方面,因为后勤实体不是独立法人,缺乏用人自主权,新人难以引进,“新人新办法”难以落实,后勤系统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3)学校承担无限责任。由于目前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领导一直强调,学校对学生而言永远是第一责任人。在这种状态下,学校领导在改革过程中总是心存疑虑,放不开手脚,这对于后勤服务市场的最终形成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上海虽然在最近几年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取得了一些进展,有了初步的成效,但是也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有的是思想观念上的,有的是体制环境上的,有的是政策条件上的,这些问题和困难必须在不断探索中加以解决和克服。

四、深化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思路

(一)进一步明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针对有些高校所提出的改革目标不明确,下一步不知道怎不做的疑问,我们需要进步一步明确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行业自律管理、各方依法监督”相结合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其根本目的在于高校后勤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以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与效益,为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有力的保障。上海具有高校集中,第三产业发达,改革基础较好,有快速发展的启动力特点。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坚持高起点、高质量。本市高校系统在坚持根本目标和基本方向的前提下,可结合自身改革的阶段和特点,制定相应的阶段性目标,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

根据前五年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趋势,当前的后勤改革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现短期措施与长远目标相结合;整体推进全市高校改革与学校改革相结合;不断提高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程度与采取特定手段相对稳定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相结合。高校后勤原事业编制人员剥离、后勤使用的学校资产分离、注册多元化股份公司等体制改革应符合国家宏观改革政策与法规,实行先试点后推广,先局部后全面的渐进式改革,着重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市场规范化建设、专业服务梯队建设以及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具有上海特色的高校后勤规模经营、集约管理基础平台,用三年时间完善本市高校后勤服务运行机制,即中心统筹组织、校后勤甲、乙方保证落实,专业公司提供服务,行业协会(上海学校生活后勤协会)协调监督,教育行政部门政策支持,进而创建实行公益性服务,受政策法规调控、基本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满足师生日益增长需求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新体制。

(二)整合载体,打造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航母

成立两个市中心作为高校后勤改革的载体是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标志之一。在实践中,这种模式也对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与细化,以及高校后勤实体自身的发展与壮大,两个中心对学校后勤的承载能力与凝集力需要进一步得到加强。这就要求两个市后勤中心根据自身的性质、任务与特点,进一步明确其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功能定位。走“内联外争”的道路,通过发展增强自己的承载力与凝集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内联”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方针,充分发挥市中心的品牌与龙头作用,结合各高校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项目,与下属各高校后勤实体实现联合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联合分散的高校市场,形成规模优势;二是联合资源,把各高校分散的人、财、物等市场资源集中起来,实现优化配置;三是联合发展。后勤企业之间尽可能按连锁、连办等多元投资方式取长补短,高校后勤行业内部则按出资、出市场、才人才的多少为标准来分配市场收益。通过“三联”,实现规模化、集约化,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外争”就是针对社会企业逐步进入高校市场,中心企业也要立足高校,面向社会增强竞争力。要做到“三争”:一争社会支持。包括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学校和人才市场的专业人才支持,社会企业的投资资金和优势项目的合作支持;二争市场份额。按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份额朝专业化程度高的企业越来越集中的趋势,支持中心下属的专业公司积极拓展新的社会市场份额;三争投资效益。对外投资与合作主要“精、稳、高”,一定要确保投资效益。

两个市后勤中心要练好内功,规范管理,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开发、利用好“高校后勤”在社会上所形成的无形资产,以专业公司为支撑,打造高校后勤社会改革的航母,成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载体。

(三)明确规范,推进高校后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为了确保后勤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一方面要加强管理,通过检查、督促等方式,促进后勤不断强化管理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规范,使后勤服务向规范化发展。有些学校已经在后勤管理中引进了ISO质量认证体系,这些对后勤服务的规范化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上海市教委借鉴ISO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在高校后勤系统大力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高校后勤质量管理体系是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针对上海高校后勤服务的要求和特点所建立的一系列后勤管理与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其目的在于确保并促进高校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高校后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仅会成为后勤部门提高社会形象,实现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可能成为一所学校乃至上海高校后勤工作的一个金字招牌,不断提升上海教育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示范性。

(四)成立协会,加强对后勤实体的协调与行业管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调整各级政府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同时提出:“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进一步转变职能,体现政策导向和监管督促的作用。成立学校生活后勤协会,发挥协会的行业管理作用,将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拟成立的学校生活后勤协会,是各类学校后勤部门、学校后勤实体以及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的各类企业组成的自律组织,它以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代表、行业协调为基本职能,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中介。学校生活后勤协会的成立必将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后勤管理,促进后勤行业的自律,成为加强后勤管理的新平台。要通过行业协会的形式,建立起符合上海教育后勤服务的一系列行业标准,发挥行业指导的作用,同时开展后勤人员培训、政策咨询、信息交流、检查评估等工作。

(五)探索、试点股份制,实现后勤股权多元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实体法人化和产权多元化的改革也必然要提上议事日程。推进后勤实体产权多元化改革,基本思路是依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建立学校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即后勤企业管理者和骨干职工个人或社会民营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对一些非主营后勤服务项目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革,有助于明确责任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主体,减少行政干预,实现校企分开、事企分开。随着高校后勤的创业主体和运营主体,即后勤企业的管理者和骨干职工成为出资人,企业的生存发展与管理者的利益息息相关,必然会有效地调动他们创业积极性和创新的激情。

上一篇:定向增发法律实务解析下一篇:村里入党申请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