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示范特色专业标准

2024-07-09

职校示范特色专业标准(通用8篇)

篇1:职校示范特色专业标准

‚新创业、新醴陵‛

---创办醴陵特色民办职校“新创业、新醴陵”专题研讨班的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为一名醴陵人,尤其是做为一名职校校长,应该如何为家乡为父老乡亲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周晓理书记说:建设新醴陵就是要把醴陵打造成‘以现代产业文明为特征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在此了解醴陵、读懂醴陵,认清醴陵在全国、全省和株洲市所处的位置,并结合醴陵的具体实际及其我个人的办职校经历前提下,准确清晰地自我定位---创办醴陵特色民办职校,为勾勒与描绘新醴陵建设蓝图增添一笔色彩。如何才能实现新创业,构建新醴陵?周晓理书记强调,关键在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这也是我张白鸽做人、办学一贯的宗旨。下面就‚创办醴陵特色民办职校‛说几点:

我校原名醴陵市渌江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创办于1989年,是醴陵市最早的职业技术学校,学校曾经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合格的技术人才,1994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学校‛称号,是经株洲市教育局审批注册,具有职业中专学历和各类职业培训资格的职业技术学校。2005年4月学校由我个人承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承办醴陵市渌江职业技术学校以来,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与人力,将一所负债累累,面临停办的职业技术学校得到了恢复,现在是与时俱进,生机勃勃。学校现在校教职工21人。其中专职教师12人,兼职教师4人,教师本科学历12人,专科学历2人,其他学历2人。在校学历教育学生326人。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多次获市局表彰,二00八年获市局目标管理考核三等奖、二0一0年获地方产业人才培训工作先进单位、获教育工作目标管理三等奖、二0一一年获教育工作目标管理三等奖、二0一二教育工作目标管理三等奖等。同时,我校连续多年被认定为国家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株洲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年培训1000人以上。学校多年来坚持以人为本,紧跟市场办学,不断探索创新,让学生‚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能致富‛,积累了一套独到的经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一、打造安全堡垒,构筑优越环境,让学生“留得住”

首先是学校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实行了校园封闭管理制、教师值周制、夜间巡逻制等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为学生创造了安全的学习生

活环境。再次是加大教学设备投入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建起了计算机、电子电器维修等实训室。

二、打造品牌专业,加强教学管理,让学生“学得好”

学校‚计算机及数码产品维修‛专业,针对市场人才需求开设,是醴陵职校精品专业。同时学校推行‚2+1‛办学模式,让学生在校用两年时间学完文化课、专业课、技能课,第三年由学校统一安置到企业中实习。这种办学模式,既能使学生得到实习锻炼,又能积累生产实践经验,还可以挣到不少的劳动报酬,有效地减轻了学生及家长的经济负担,深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为了配合‚2+1‛办学模式的推行,让学生在两年时间内学到真本领,学校推行课程设置‚模块化‛,加大专业课、强化技能课、丰富活动课,使技能实训天天练、课外活动不间断,让学生在实训中强化技能、在活动中提高素质。

三、推行校企联合,拓展安置渠道,让学生“出得去,能致富”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注意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的培养,实行校企联办,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以‚立足醴陵,面向湖南,辐射全国‛的就业格局,与上百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订单招生、定向安置,形成以进名优企业多,对口岗位多,技术岗位多和学生自主创业多的就业特色。就业后工资高,福利好,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学校又对分配后的学生进行长期跟踪服务,真正做到了家长放心,学生安心,用人单位称心。

由于本校重视在校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走出去的学生很受企业的青睐。近几年来,从渌江职校走出去的毕业生有的已成为企业的部门主管,有的月薪在万元以上,有的被派往了设在海外的分公司,有的凭借自己学得的一技之长独创天下,建起了自己的公司。他们成了学校的骄傲,成了学校的招牌。沿着这条成功之路继续探索、不断创新,渌江职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

我一定带领全校师生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真正让渌江职业技术学校成为一所有责任感,与时俱进的以现代产业文明为特征的醴陵知名职校。

篇2:职校示范特色专业标准

职业学校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联系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设施优势,创办特色专业,并大力抓好特色专业建设。这对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学校办学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因此,象山县职业高级中学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

(一)建设具有工艺性特色的工艺美术专业

(1)开设工艺性较强的实训实习课程

学校经过对地方文化市场的调研,发现宁波的竹根雕与树根雕艺术颇有市场,也颇有前景。这主要在于根雕艺术既有地方特色,且作为高雅的艺术品,又很有欣赏价值。而象山地处丘陵,毛竹根、树木根资源丰富,这对于发展根雕艺术十分有利。因此,学校在工艺美术专业中除开设贝雕、玻璃雕课程外,还开设竹根雕、树根雕等课程,与此同时,学校先后建立贝雕、玻璃雕、竹根雕、树根雕等四个学生实训实习工场。这一良好的物质设施,保证了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的工艺性特色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积极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因此,企事业单位十分需要工艺美术人才进行各种设计、策划、版面制作、广告宣传、模型制作和美术字书写等。于是学校又增设美工与广告设计专业,着重开设版面制作、美术字书写、广告设计创意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力求从工艺性上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切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师们还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施“交互式”教学,即把工艺课诸如色彩构成、图案、文样、包装、招贴、广告和CI设计,甚至实习课程的木雕、根雕、贝雕及建筑模型等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同时,学生们设计的各类习作、作品则通过Internet或Email与各兄弟学校进行直接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形成了良性循环,取得了成效。

(2)创办有工艺性特色的广告装饰公司

在开设工艺美术类专业之初,学校就根据象山经济的实际情况,并积极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以及设施优势,创办了象山县工艺美术实验厂。该实验厂对内负责指导工艺美术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实习,对外承接宣传版面制作的展览策划等业务。

随着装璜业和广告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美工技术人员从事室内设计、环境设计、广告创意、策划制作和陈列设计。因此,学校在工艺美术实验厂的基础上成立了象山县职业高级中学广告装饰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专业教师参与经营管理,一方面承接各类媒体广告、电脑平面设计、广告印务及室内设计及绘画、裱画等业务。另一方面承担指导学生教学实习任务,并让学生直接参与产品制作等活动,以产促教,从而保证了学生能学以致用,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平,进一步突出了工艺美术的工艺性特色。

(二)建设具有产教性特色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象山是“浙江建筑之乡”。目前有近50家实力雄厚的建筑企业,其中6家企业均拥有土建、市政、装璜的国家一级资质,建筑业已成为象山“一体两翼”经济格局的主导产业。学校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为象山建筑业的兴起和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又依托广阔的建筑市场发展了工民建专业。

(1)依托建筑集团和高校的优势,办活工民建专业

自1985年以来,学校先后开设了与建筑经济密切相关的专业群体,如建筑工民建、建筑施工、建筑水电安装、建筑财会及建筑装璜等建筑类的系列专业。同时,学校紧紧依托建筑集团公司的优势,积极实施职业教育与建筑集团公司的结合,强化工民建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近年来,学校先后与国家一级企业宏润建设集团、龙元建设集团、华厦公司及华丰公司等单位签订办学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达13处,保证了教学实习的正常进行,也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

学校还积极实施职业教育与高等院校的结合,依托高校的教学力量,抓好工民建专业建设。早在几年前,学校就与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建工系、宁波大学土建系建立起协作关系。我们送教师去高校参加进修培训,他们派教师来校指导实验教学,进行教研活动,共同搞好学科建设。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校外教师网络,聘请社会上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为荣誉教师及教育顾问,担任工民建专业重点学科的教学任务,或开展学术讲座。这样既充实了该专业的师资实力,又提高了教育质量,推动了工民建专业的建设。

(2)创办校办产业,服务建筑经济

根据建筑业发展趋势和地方实际需要,学校积极利用自身的师资优势和设施优势,并在宁波大学、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和县城乡建委的大力支持下,分别于1997年11月、2001年5月,先后成立了象山职业中专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象山县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第二检测室。

校办产业的创办,既有益于学校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又有益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又可以发挥学校的师资优势和设施优势,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办学条件,促进特色专业的建设。尤其是监理公司,近4年来已成功地承接了宁波滨海学校、象山黄金海岸大酒店等近百项县重点工程及基础工程的监理业务,累计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工程造价达13亿元,监理造价近3亿元,监理费收入300多万元,创利税约72万元。

(三)建设具有科研性特色的农学专业

(1)建立柑桔实验基地,实施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象山县有着悠久的柑桔种植历史和独特适宜的地理环境。但在以前由于缺少科学技术,柑桔生产普遍存在着树龄老化、品种单一,品质下降的问题,因而造成市场滞销。因此,学校于1983年9月特意开设了农学专业。在县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先后建立起120多亩柑桔实验基地,分布在三个有代表性的乡镇。这不仅是教学实习基地,而且是科学研究的基地,更是

产教结合和生产经营的基地。

在教学过程中,农学专业的学生常踏出校门,走向山村,把课堂设在柑桔实验基地上。如在教学柑桔栽培技术时,学生们身体力行,深入地头,从柑桔的选种、栽培、育苗、剪枝、松土、施肥、灭虫和摘果等一系列过程,都切实地进行了观察、试验,并记录、分析、说明变化原因及今后的做法。这一产、教、研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颇有特色,也颇有成效。

学校还充分挖掘柑桔实验基地的潜力,依托科学技术,发挥人才优势,积极开展科研活动。90年代初,学校就致力于搞国内外柑桔新品种的试种、筛选等工作。经过长期的试验,观察并记录了大量的技术数据,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学校成功地对老龄桔树实施大面积高接换种,做到当年嫁接,当年收益,大大缩短了换种时间,提高了柑桔的品质。其中“柑桔高接换种技术试验”曾于1993年10月获得国家科协、国家教委、国家环保局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等四家单位联合颁发的“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优秀奖”。

(2)创办柑桔研究所,引种推广柑桔新品种

1997年5月,经象山县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成立“象山县柑桔研究所”,并先后邀请以色列专家、英国柑桔保鲜专家来进行学术讲座、现场指导,相互交流,并引种柑桔新品种,丰富了柑桔种植技术,提高了科研能力。同时,该所还经常义务举办短期柑桔栽培新技术培训班,把农业科技信息、国内外柑桔新品种引种试验及推广情况及时传递给县内外的广大桔农。据统计,至今柑桔研究所已举办柑桔栽培新技术培训班达50多期,参加学习的省内外桔农为2500多人次。这对于提高桔农的科技素质起了很大的作用,也为他们的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

此外,学校还组织师生柑桔技术服务小组深入本县乡村,并因邀而前往宁海、奉化、鄞县、北仑、舟山、建德、温州及丽水等县市(区)作柑桔高接换种示范、指导,应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

篇3:职校示范特色专业标准

近日, 据湖南省教育厅消息, 湖南省高职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推进会在该省教育厅召开。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键、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张大伟、副处长朱日红出席了会议, 来自全省10多所示范性 (骨干) 高职院校的院校长及项目建设负责人50余人参加了会议;北京湘鄂情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作为合作企业代表列席了会议。

在会上,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2011级酒店管理专业 (餐饮连锁方向) 建设团队汇报了该专业与北京湘鄂情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的阶段性成果。该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吴敏良教授、叶宏博士及陈胜花老师分别汇报了与北京湘鄂情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湘鄂情储备经理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 湘鄂情门店C级经理职业技能标准以及湘鄂情C级经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湖南国际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刘太刚教授作为此次校企合作项目开发负责人对合作开发情况进行了补充汇报。汇报中, 学院运用先进的3G网络通信技术, 通过会场与酒店的实时连线, 展示了学院设在酒店服务场所的3G实景课堂, 向与会代表现场演示了真实工作环境下的专业操作技能。这种培养方式已经被运用于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过程中。

湖南教育厅副厅长王键对高职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下一步如何推进作了重要指示。湖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张大伟处长、朱日红副处长分别对各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性建议。要求项目建设单位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加强对示范性专业建设的领导和管理, 保证投入, 优化方案, 增强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方案的可操作性、可评价性、可观测性。下一步, 湖南省厅将聘请省内外相关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 通过3~5轮网络评审, 逐一对示范性特色专业的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审核, 湖南教育厅将对修改完善的方案进行正式批复, 启动项目建设。

篇4:职校示范特色专业标准

【关键词】县域职校 计算机专业 互联网+ 特色产业 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007-02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产业设置专业。要注重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改革和建设,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要围绕“互联网+”行动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既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又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由此可见,围绕“互联网+”行动改革和建设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是职业教育关注的创新话题。

一、县域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

计算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翻开各大、中专学校和院校的招生简章,我们不难看到,计算机专业已成为每一所学校不可缺少的专业。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领域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升级,对于县域职业学校来说,计算机教育很多没有立足于自身实际,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方向单一,特色不突出。且县县、县市间计算机专业重复设置,造成生源竞争激烈,师资、管理、财力分散,县域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生存发展普遍陷入如下困境:

(一)生源少,专业开办断断续续。受普高的扩招和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县域职业学校生源本就普遍不足,加之县县、县市间每所学校都开设有计算机专业,更加剧了生源竞争,报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少之又少,专业开办今年有明年无,断断续续。

(二)硬件设施差,制约学生能力发展。县域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普遍起步晚,加上教育经费的制约,大部分县域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设备落后且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实践课要求,制约了学生能力发展。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县域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重理论而轻技能,就学校计算机专业来说,从计算机专业开办至今,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电路基础、电工基础、办公应用自动化、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文字录入与排版等。计算机专业理论课程占很大比例,专业技能课程则没有多少,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少,专业技能低。

(四)师资薄弱。县域职业学校的前身大部分为初中学校,因而,计算机专业的师资普遍为转岗的语、数、化、英、物老师,缺乏具有计算机专业技能的教师,加之县域职业学校普遍贫穷、偏僻,很难吸引高素质、高技能的计算机人才教师,也就很难培养出高技能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五)就业难。过去,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办公自动化方向成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会用办公三大软件、会打字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普遍掌握的基本技能。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知识不断更新丰富,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县域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陈旧的教学内容以及单一的培养方向与社会相关行业的人才发展需求逐渐脱节,再加上办公自动化领域人才饱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一年比一年难就业,就业渠道不畅直接导致下一年本专业招生困难,如此恶性循环。

二、融安县特色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经济产业,金桔是融安县的地方特色经济品牌,是融安县的主要农作物经济,已有300余年栽培历史,截至2015年底,金桔种植总面积达11.5万亩,产量达9.5万吨,产值约5亿元。无论是种植面积、年产量还是品质,目前在全国均名列前茅。近年来,融安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金桔的种植和网络销售,把大力发展金桔种植产业和拓宽销售渠道,作为大力发展全县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扶持农业大户建立金桔园示范基地,并计划投资10亿元,建成总占地面积400亩的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同时在县职校成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目前,在县农业局和经贸局主导下,由县职校每年组织开展金桔种植短期培训、电子商务短期培训。该类培训工作受到培训学员的广泛好评,让农民学到了一些种植知识和实用技能。然而,短期培训时间仓促,且缺乏系统性规划,许多种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没能深入开展,学员们表示期待有更多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使自己成为一名种植及电商销售型人才。

三、探究“互联网+特色产业”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等精神。融安县金桔种植及电子商务发展势头正方兴未艾,急需大量种植及电商销售型人才,这与县职业学校招不到生而濒临灭绝的传统计算机专业教育形成了鲜明对比,激发了我们探究县域职业学校“互联网+特色产业”(即金桔种植和网络销售专业)的设想,这一设想将从理论上解决以下问题:

(一)解决计算机专业师资和教学设备浪费的问题。“互联网+特色产业”作为一门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专业,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如学校计算机专业现有的师资和设备,现有的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等,开设新专业的同时又避免了原有资源的浪费。

(二)缓解招生难的问题。作为一门与本地核心产业经济相关的新专业,由于其实用性和特色性,避开了县县、县市间同专业的生源竞争,更易于吸引本地生源就读。

(三)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产业与职校专业对口,对推动县域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接轨,促进产教结合,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四)促进农村电商发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互联网+特色产业”(金桔种植和网络销售专业)的提出与国家政策相呼应,把网络销售纳入教学范围,必将促进农村网民人数的提升和增加农民开网店的数量,对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有重要作用。

四、在县域职业学校实施“互联网+特色产业”专业教育的策略

一门新专业从开办到实施,需要解决许多难题,学校开展的金桔种植短期培训和电子商务短期培训取得的成功,为金桔种植和网络销售专业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归纳总结起来,重点如下:

(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金桔种植和网络销售专业设置的核心。“互联网+”属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范畴,可以参照原有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结构,重新制定课程标准,保持计算机专业原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类课程不变,撤消无关的课程,增设电子商务类课程和金桔种植类专业课程,例如:增设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平面设计(CorelDraw)、广告策划、金桔种植技术、植物保护、农业法规等电子商务和金桔种植类专业课程。

(二)教材。对于教材的选订和撰写,电子商务类课程我们可以参考其它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然后根据学校实际选订教材,金桔种植类课程一部分可以延用学校短期培训教程,一部分可以通过咨询农业局专家或技术员,针对融安县金桔的特点,组织团队撰写校本教材。

(三)教学与实习。教学是一门专业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实习则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标准。

1.中职教育不仅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注重实践应用,金桔种植与网络销售专业是一门紧贴市场需求而设置的专业,技术实践性很强,在教学安排中,要合理规划理论课和实训课程之间的比重,多安排实训课时,多带学生去基地实践,把理论、技术熟练应用到实践中。

2.要把学生的实习真正落实到位,带学生下到实训基地实习,要有专业的技术员亲自手把手示范对果树的施肥、剪枝、嫁接等技术,指导学生把技术应用到果树上,通过果树的阶段性生长实际情况检验学生是否学到真技术真本领。电子商务实训要求学生要建立起自己的网店,会运用营销策划和网络宣传等手段,进行网络销售金桔,达到产销结合的目的。

(四)实训基地。除了利用学校现有的电脑设备资源作为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外,还应与融安县现有的金桔种植园以及学校的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心建立长期校企合作,解决学生实习基地问题,落实产教结合。

(五)师资。电子商务类课程可由学校原有计算机教师担任,学校计算机教师担任不了的,可以暂时外聘电商学校的老师,同时安排学校老师随堂跟学和转岗培训,等到学校老师具备独立授课能力时,再转由学校老师任课。金桔种植类课程则可以聘请农业局专家或技术员担任,等到时机成熟可招聘一些农学专业人才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六)生源。金桔种植和网络销售专业不同于传统专业以初中毕业生为主要招生对象,它可以将招生范围扩展到初中、高中、大专等,年龄从12岁至35岁的对象。对于不符合这一招生范围或者情况特殊,不能长期在校学习的学员,可以通过学校开展的短期培训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常规班和短训班教学共同开展的局面,涵盖了多个年龄段、满足了不同层次人员的学习需求,极大的丰富了学校的生源。

(七)考核制度。最后,要建立一套严格、规范、完善的毕业考核制度,明确考核的内容和标准。要严格实行学校和实习基地双重考核标准,学生毕业时不仅要通过学校各门功课的专业考试以及实训能力测试,还要通过在实习基地一年实践,由实习企业根据实习表现和取得的实习成果进行考核,成绩都合格,才能准予毕业,保证毕业生真正掌握种植技术和销售本领。

当前“互联网+”正在创新应用于工业、农业、金融、教育等领域。而县域职业学校还没有把“互联网+”列入到其中。经过对融安县金桔种植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势头,急需大量种植及电商销售型人才,和对学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情况、现状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县职业教育中增加“互联网+特色产业”的内容是有必要的,它可以为各县域职业学校改善计算机专业教育提供参考,对各县域职业学校围绕“互联网+特色经济产业”方向进行专业改革提供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晓龙.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分析与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5(2)

篇5:职校示范特色专业标准

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是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首创的高职专业,以培养面向生产与管理一线的,具有较强的新型纺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检修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成为“院级试点专业”,被江苏省教育厅列入“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经过几年建设,特色专业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一、专业设置的前瞻性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现代高新科技向纺织工业的导人.世界纺织产业结构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纺织生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带动—了纺纱、织造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化,纺织设备的机电一体化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保证质量稳定性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和贸易国,但从竞争力上分析,我们不是纺织强国。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十分明显。从技术装备水平看.目前世界织机无梭化的平均水平已达50%以上,而我国尚不到30%;自动络筒机世界水平已达90%-100%,而我国只有20%。从技术应用实际情况看,一方面先进的纺织技术装备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与之相应的新型纺织设备机电安装、维护、检修、管理技术的人才却大量缺乏,常常出现用一流的设备,生产二流乃至三流的产品现象,设备应有的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设备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南通是我国着名的纺织老基地,也是全国十二个纺织品出口基地和十个服装出口基地之一。纺织工业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占到四分之一.其经济效益处于全国纺织同行业前列,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面对世界纺织技术发展形势和市场发展需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江苏大生集团为代表的南通纺织工业自我改造.运用高新技术,大力引进国外机电一体化新设备,一部分骨干企业的设备与技术已达到国际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先进水平。南通市制定的纺织工业“十五”发展规划,也提出用高新技术和成熟技术大力提高棉纺织行业装备水平.加快“三无一精”产品的配套,以实现纺织产品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附加值的目标,进一步加快南通市由纺织大市向纺织强市转变的步伐。

国家的产业政策、南通纺织发展规划、迅速增加的新型纺织设备对机电技术应用水平提出了新要求。现实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为我院重点建设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本着立足本省,面向社会、服务行业的宗旨, 9月,我校在十多年中专纺织机械、纺织电气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投资二百余万元.引进世界先进无梭织机,依托行业,改造传统专业,率先在全国开办高职新型纺织机电技术;车业,充分发挥高职教育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首届毕业生供不应求,均被省内外大中型纺织集团争先录用。日本东丽(南通)公司、日本帝人(南通)公司、香港福汇(江阴)集团、江苏阳光集团、江苏联发集团等知名企业每年都来我院招聘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高度肯定,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100%,05届毕业生供需比达1:4,在社会享有较高声誉。经过几年的辛勤建设,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已成为学生报考、企业争先录用的热门专业,已被公认为省内及长三角地区纺织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首选学校。

篇6:职校示范特色专业标准

摘要:烟草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可切实有效地提高烟叶的总体质量水平和质量均匀性,通过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标准的贯彻实施等标准化示范工作,建设优质特色烟叶生产基地,建立特色烟叶原料保障体系,满足“中式卷烟”原料需求。

关键词:烟草标准化示范特色烟叶

农业标准化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烟草这一传统的优势产业也必须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随着卷烟工业的发展,烟叶的内在质量倍加受到关注和重视,优质烟叶的市场供求矛盾日趋突出,这也突显了实施烟草农业标准化的紧迫性。那么,怎样实施烟草农业标准化,实施烟草农业标准化在中国烟草行业发展中究竟占有怎样的地位,笔者将结合保山开展标准化示范的体会对此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烟草农业标准化的内涵

推行烟草农业标准化工作,是以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标准化的手段来规范烤烟种植生产,在调查、研究试验、应用的基础上,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按照规定的程序制定出科学、严谨的标准,并通过标准的组织实施,促进科技成果推广,规范烤烟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是将烤烟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力措施,实施烟草农业标准化建设过程就是科技应用和科技水平提高的过程。烟草农业标准化在规范烟叶生产的过程、稳定和提高烟叶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实施又为国家局提出的“中式卷烟”提供了重要的原料保障和市场准入。

二、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是推行标准化工作的基础

没有系统、适应性的标准和规程,就无从谈及标准化,就难以克服烟叶生产中存在的随意性。因此,推行标准化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通过标准的建立,将烤烟生产技术规范上升为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标准来实施,对于推广先进实用的烤烟生产技术、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烤烟生产的布局区域化、种植规范化、管理标准化,以及创建优质烤烟品牌提供坚实的保障,做到“有标可依、有标可贯”。

标准的制定工作,一是要符合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和《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中对地方标准的有关要求。二是要认真总结多年烤烟生产的实践经验,充分吸收国内外烤烟生产先进实用技术,充分体现科技成果与实践经验的结合。三是紧密结合当地烤烟生产的实际情况,深入细致的开展调查研究、试验论证,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严格进行技术审查。四是注重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基本烟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施肥规范,促进协调发展。五是要突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现产品质量,并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通过制定具有较强科学性、先进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的标准体系,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云南省保山市的烟草农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工作,通过三年的实施、推广和逐步修改完善,制定了包括烤烟计划种植、产量、质量要求,规划与布局,环境条件,育苗技术,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农药合理使用,烤房建盖,收购站点建设,收购质量要求等内容,共计23个部分的《保山烤烟综合标准》(DB53/T 153.1~23—2006),为全市烤烟标准化示范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加快标准的推广应用和组织实施是标准化示范工作的关键

标准体系建立后,标准的组织实施和贯彻落实就是标准化示范工作的关键。云南省保山市的烟草农业标准的贯彻实施工作,重点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培训、实行目标考核等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是标准实施工作的重要保证,通过层层成立烤烟标准实施组织领导机构和技术指导机构,制定相关的责任目标考核,在烤烟标准实施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辅导员、育苗、烤房改建及烘烤、植保、烟叶质量追踪等相关领导小组和执行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标准实施各项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其次,按照国家局“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的工作方针,在已建立的“市公司—县区分公司—公司基层站点”烤烟生产科技推广网络的基础上,全面实行了200亩烤烟种植面积、50—60户烟农配备一名烤烟辅导员的制度,通过烤烟辅导员对烟叶生产的种植合同签订管理、区域规划、育苗、预整地、移栽、田间管理、烘烤、分级、预检等全过程各项技术措施落实进行责任包干,为标准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三是要让广大技术人员懂标准、让广大烟农熟悉标准,加大宣传和培训的力度和广度就显得十分关键。全市统一印制了《保山烤烟综合标准》、《辅导员工作手册》分别发到各级技术人员,并通过与地方报社、电视台联合开办科技兴烟专栏,制发《烟草科技简报》等,多渠道广泛宣传《标准》,让烟草农业标准走进千家万户,提高烤烟标准化生产的普及率;同时,通过以会代训、现场指导的形式,结合各个生产环节,组织基层管理人员、技术推广人员、烟科员和广大烟农进行分段培训指导。对标准的认识和行动得到高度统一,形成学习宣传标准、贯彻执行标准、推广标准的良好氛围。

四是考核管理是工作落实的有力措施,以各级政府层层实行量化考核、烟草系统层层实行量化考核、地方标准的强制性执行以及烤烟辅导员对烟农的指导考核到户为主线。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对县区、乡镇进行督促检查指导,确保标准的规范技术措施落实到烟农、到地块、到烤房。

2007年作为保山市烤烟标准全面实施的第一年,通过组织领导、服务队伍、宣传培训、目标考核等工作的扎实开展,有效解决了过去参差不齐的问题,田间烟株长势整齐一致,烟叶生产的总体情况较好。

四、以标准化示范推动特色优质烟基地建设

烟叶生产是烟草工业的第一车间,是满足消费者对卷烟品质不断提高的源泉。随着我国名优卷烟品牌扩张步伐的加快,优质烟叶供求矛盾有所加剧,谁掌握着规模生产的优质烟叶,谁就拥有了市场的主动权。国外农业生产主要是农场化经营,专业化分工比较明确,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容易开展,而我国农业生产以分散的家庭经营为主体,给烟叶生产的整体推进带来了困难,通过标准化示范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对有效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生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标准化示范工作,推行布局区域化、种植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的规范生产,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推进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带动优势产区的发展和优势烟叶品牌的形成。充分利用资源特点,探索积累优质特色烟叶生产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办法,加强工、商、研的合作,加大配方验证,有针对性的开发配套生产技术,完善和规范生产技术管理措施,形成质量稳定、特色鲜明、工业可用性强的优质特色烟叶生产,实现优质特色烟叶的均衡生产。云南保山通过几年全市生产技术标准的统一,逐步解决了过去参差不齐的发展局

面,加速了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漂浮育苗、预整地理墒、揭膜培土、平衡营养精准施肥、适时封顶留足叶片、科学烘烤等科技措施到位率大幅度提高,整体生产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烟叶质量得到了省内外多家重点工业企业的充分认可。目前,已初步形成了10万担部分替代进口烟叶、10万担红大优质烟叶的规模,标准化示范工作推动特色优质烟基地建设的作用已初步显现。通过努力,将进一步步形成20万担部分替代进口烟叶、20万担红大优质烟叶、20万担腾冲特色烟叶、30万担优质香料烟等特色优质烟叶的规模生产基地,更好地服务和满足工业企业的发展要求。

篇7:职校示范特色专业标准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1、专业名称:工艺美术专业

2、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同等学历者

3、学 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 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工艺美术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 技能,在工艺美术产品、设计、检验、技术支持、经营管理等工作方面的应用性 人才,能从事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制作工艺相结合的,适应本行业发展的工 艺美术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职业岗位(岗位群)及人才培养规格 职业岗位(岗位群): 从事绘画摄影、广告宣传、包装装潢、雕刻、产品造型、媒体动画、室内装 饰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岗位,也可在电视台、报社、出版印刷等企事业单位从事 技术和管理工作。人才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通过理论教学,本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素质: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职业道德等基础知识;

2、具有一定的英文资料阅读能力;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素描、色彩、速写、美术字、书法、装饰画等专业 基础知识;

4、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coreldraw》CAD3DMAX 和常用 应用软件操作;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能力结构 通过实验实习、技能训练和实训基地实习,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具有常见雕刻器械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2、具有美术设计和应用作品的分析和测试能力;

3、具有策划、宣传、和开发产品的能力;

4、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技能和常用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

5、具有独立设计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

6、具有产品制作与现场施工的能力;-2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 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 基础。

2、语文(316学时)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

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 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 能力; 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 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数学(221学时)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 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 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 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 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数形结合、逻辑 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英语(237学时)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 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 应用文;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体育(158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 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 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6、音乐(30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7、书法(62学时)讲授书法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辅导学生进行书法练习,培养学生具有自习书 法的能力。培养欣赏能力,陶冶情操提升综合素质。(二)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模块

1、设计基础(138学时)本课程讲授艺术设计的有关理论和手绘设计基本技能,使学生理解工艺美术-4(3)专业摄影 学习特技摄影、广告摄影技法。并在学习计算机设计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进一 步深入学习对摄影图像进行计算机后期处理的各种技法和艺术处理手法,为平面 装潢设计与工艺做好资料准备。(4)标志设计 进行信息符号和商标的设计练习,学习标志设计的方法,掌握用明确简练的 形象语言表达寓意内容丰富的设计特点。(5)商品包装设计 进行小型成套包装设计、纸盒设计、包装容器设计等练习,学习根据商品性 质、类别、销售对象、销售方法、工艺特点、材料特点进行设计的方法。以上凡设计课程的作业,均要求学生能按设计报告书格式规范完成。3.室内设计装饰与装修(288 学时)(1)制图 以画法几何及投影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投影基本练习、测绘练习及简单的 设计练习,掌握一般制图表现程式和方法,达到平面表现设计意图的目的。(2)透视 讲授透视原理,使学生能熟练地绘制透视图和鸟瞰图。精确地在平面上表现 三维空间效果。(3)表现技法 学习钢笔画、水彩渲染、淡彩、马克笔画法、喷绘画等表现技法,使学生掌 握各种技法的特性和表现力,能选择运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设计意图。(4)设计模型制作 学习运用纸、木材、石膏、塑料、有机玻璃等材料制作室内外设计模型,学 会用模型表达设计意图。(5)家具设计及木工工艺 学习家具设计的一般原理,家具材料性能和工艺过程,进行简单的家具设计 练习。学习木工工艺,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木工操作技术。(6)室内设计 讲授室内设计原理,通过对室内空间构成、家具配置、灯光照明、装饰等因 素的综合调配,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指定功能进行设计的程序和方法。(7)装饰装修及施工 学习重要的装饰材料的性能、用途和施工方法。了解装饰装修的程序、施工 的组织和管理,教学中应让学生有机会进入施工现场,参与一些环节的操作和管理。综合实习模块

1、下厂实习组织学生到与专业关系比较密切的企业进行实习,有条件的要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有关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一般情况,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技能,最后达到强化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并为就业创造条件。-6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学时数与学分 理论教学周数与学时 其中 一 二 三 1 2 3 4 5 6 课程 类别 序 号 课程名称 总学 时数 讲授 实训 考 试 考 查 15 周 16 周 16 周 16 周 16 周 16 周 教 材 选 用 课程 学时 数占 总学 时百 分比 1 入学 军训 46 6 40 1 周 2 职业道德 30 30 0 2 国 规 3 法律基础 32 32 0 2 国 规 4 经济政治 32 32 0 2 国 规 5 德 育 课 础 哲学基础 32 32 0 2 国 规 6 语文 316 224 92 ★ 4 4 4 4 4 国 规 7

数学 221 160 61 ★ 3 3 3 3 2 国 规 8 英语 237 160 77 ★ 3 3 3 3 3 国 规 9 书法 62 12 50 2 2 自 选 10 体育 158 28 130 2 2 2 2 2 自 选 11 音乐 30 6 24 2 自 选 27% 文 化 基 础 课 小计 1196 722 474 18 16 14 14 11 12 素描 375 96 279 ★ 9 6 3 3 3 高 教 13 速写 96 26 70 ★ 2 2 2 高 教 美 术 基 础 课 14 色彩 288 64 224 ★ 3 6 6 3 高 教 15 设计艺术 138 32 106 ★ 6 3 高 教 16 美学欣赏 15 15 0 1 校 本 设 计 基 础 课 17 计算机应用 60 30 30 4 自 选 22% 必 修 课 小计 972 263 709 20 14 11 11 6 18 广告设计与制作 288 64 224 ★ 3 5 5 5 高 教 限 定 选 修 专 业 课 19 室内设计 288 64 224 ★ 3 5 5 5 高 教 19.2%-8

八、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扩大教学内容,使学生智力、能 力、特点得到充分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本专业的第二课堂,围绕课堂教学开阔 学生知识面,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课堂活动可以由学校统一组织,也可以结合本专业特点由专业组组织,还可以由学生自己组织。但不论采取哪种组织形式,都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选派有经验的教师参与和指 导活动,使第二课堂活动与课内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德、智、体 全面发展。第二课堂主要安排以下课程:

1、演讲与口才

2、职业道德与素质

3、普通话

4、计算机录入技术

5、工艺品和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

九、毕业设计 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从事工艺美术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并撰写毕业论文。

十、毕业实习毕业实习的内容,可根据当时社会实际需要,选择若干课题,安排学生到专 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当时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和工艺 美术的应用状况;熟悉工艺美术制作作品的设备、工艺美术产品的制作、安装、使用、维护、检修等方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各类广告与商业之间的联系;参加企业的产品宣传、营销 策划活动;训练职业技术能力;为毕业后从事美术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十一、职业能力考核和评价 对学生进行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复习,评定学生成绩的重要一 环。考核成绩是学生是否准予毕业的依据。考核分为职业素养考核、职业能力考核(理论教学考核和实践教学考核)和 职业资格证获取。

1、职业素养考核 本专业开设了《职业道德与指导》、《法律基础知识》等课程,加强了职业精 神培养。提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先做人、后做事” ; “严谨、细 致”的职业精神。职业素养是考评重要内容之一。

2、职业能力考核(理论教学考核和实践教学考核)理论教学的考核一般每学期不超过三门(具体考试课程见教学计划表)。要-10-重视平时成绩的考核,平时成绩要按适当的比例计入考试成绩。体育课按国家教 育部规定每学期均作为考试课。实践教学的考核,根据技能训练的科目和实习科目,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方案 和评分标准。

篇8:职校示范特色专业标准

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建设是基础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智囊团和指导机构。其宗旨是应用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 集中专家的智慧和经验, 促进专业建设。因此, 组建一个能切实履行职责、对专业建设真正起到指导作用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机构, 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第一,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要经过严格遴选。聘请的委员应是本专业对口的产业内龙头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行业协会的知名专家, 科研院校相同专业领域有一定成就和影响力的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研究深入的学者教授。同时,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应热心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 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第二,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要紧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 根据专业建设的要求, 实时调整专家委员的人员构成, 优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组织结构。比如,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跨境电商已成为新热点, 这将势必影响传统国际经济贸易方式, 因此, 在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建设时就必须考虑这一变化因素, 应实时将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知名专家增选到委员会中来, 以更好地指导专业建设。

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机制建设是保障

很多高职院校为了科学地制定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设置和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案, 更好地搞好专业建设, 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但是, 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 由于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可持续机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形成, 导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机构建立后, 工作不能很好地展开。可见, 机制建设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保障。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机制建设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体制建设。这里的体制, 主要指的是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高职院校建立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负责组织专业建设、改革发展的战略研究, 提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调整的建议、意见和发展规划;为制订和修改专业教学计划和标准、编制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标准和实践课教学标准、调整课程结构提供指导性意见、建议;指导、协助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积极提供校外实习场所及推荐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讲课, 积极开展本专业科技信息方面的讲座, 指导、协调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及就业指导;研究各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并探讨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是制度建设。制度方面, 应着重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保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高效运作。一是制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 明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职责与权利, 确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工作程序;二是明确工作制度, 如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召集制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校外委员定期联系制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计划制定与实施制度等;三是出台激励政策, 落实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的待遇, 更好地调动委员参与专业建设的工作积极性。

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发挥是关键

实践证明, 一般地, 一个好的专业都有一个运转正常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全程参与建设。虽然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主要是针对专业建设的, 但其工作往往涉及学校、企业及社会各个方面, 涉及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形象, 关系到学校的就业和招生两个关键的出入口, 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 我们不能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一个虚设机构看待, 也不能只为满足高职教育评估而建立, 仅作为一个面子工程, 而应该真正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要能正常运转, 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第一, 学校领导应充分重视。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设立时非常关注、重视, 但对建成后的工作如何开展却常常不能落实到位。部分学校对于已建立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成效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 这使得很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了一种摆设, 而没有切实开展工作。

第二, 要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不能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势必会影响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开展及效果,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往往会陷入虎头蛇尾或混乱的状态。要让委员会的工作落到实处, 必须明确每个委员会成员的工作任务、职责, 各成员之间要有科学的分工与合作。同时, 要进一步明确学校与委员会成员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使大家都能够带着一种责任和规范的约束全程参与到专业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第三, 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社会委员的作用。一般地,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除了少量的校内专业带头人或者相关专业教师外, 更多的成员是校外的一些企业、社会专家。他们在人事上不受学校约束, 要让他们能热心参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 使他们经常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来, 应该从两个方面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作用。一是注重和他们加强感情联系。如经常邀请他们来校讲课、作报告和座谈、参与听课和评课、指导学生实践、推荐学生就业、资助办学、共同举办活动等等。二是学校也应该考虑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所在企业单位提供更多的技术和服务支持, 为企业和社会开展岗位培训, 实现校企双赢。

摘要: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 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是湖南省职业教育提升服务能力专项计划中的重点项目。文章着重从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和作用发挥三个方面, 思考如何加强高职省级示范特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 并通过委员会的建设和作用发挥, 促进高职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省级示范特色专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参考文献

[1]白景富.谈高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建设和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 2005 (5)

[2]邵丹萍.关于专业指导委员会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作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10)

[3]刘紫婷.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10 (1)

上一篇:中考政治试题解题方法下一篇:关于旱灾情况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