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抢修指挥班案例

2024-06-29

配网抢修指挥班案例(共7篇)

篇1:配网抢修指挥班案例

郑州配网抢修指挥中心值班管理办法

第一章 为加快电力故障报修响应速度,提高故障抢修效率,提升公司服务水平,最大限度提高客户满意度,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特制订本办法。第二章本办法适用于配电抢修指挥中心值班管理工作。

第三章配电抢修指挥中心实行7X24小时值班制度,负责接收并处理国网客服(北)中心派发的高压、抵押等故障抢修类工单,并进行跟踪、督办和反馈。

第四章负责计划停电、临时停电、电网故障停限电、超电网供电能力停限电等生产类停送电信息的录入工作。第五章交接班要求

(一)值班人员在接班前4小时及纸板期间严禁饮酒,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交班人员未做好相应的交班准备工作,接班人员未到齐不得进行交接班工作。

(三)接班人员应提前15分钟到达值班场所,认真阅读值班日志,了解配网运行(及停电)情况。

(四)接班人员应在交班前整理好本班需要交接的内容。

(五)交接班工作由交班值(值班长)组织看展。交接班时,全体参与人员应严肃认真,保持良好秩序。

(六)接班人员应及时清除IE垃圾并检查系统运行情况,避免登陆超时或来单不响铃 第六章交接班内容

(一)交接未办结的业务信息未办结或需要催办的业务等。

(二)系统和设备运行情况及突发事件。

(三)计划、临时、故障、超电网供电能力等停电信息。第七章其他

(一)交班值负责交接信息的准确填写,交接班双方签名确认。

(二)在交接班结束接班值班人员登录系统后,交班人员方可退出应用系统

(三)接班值接班后,值班长应向本班值班人员交代值班注意事项,分配工作任务。

(四)交班人员在交接班结束后,应立即离开工作场所,不得大声喧哗,无故逗留 第八章管理内容与要求

(一)当值班员负责运行日志的录入。录入内容语句通顺,准确,精炼,并对本值运行日志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负责,重要日至信息形成闭环。

(二)内容包括:抢修工单处置情况等

(三)交班登记:应正确填写接班人员的姓名。

(四)接班登记:根据日志提示正确填写接班班次。日期,天气蓝填写接班时的天气状况。第九章 检查和考核

配抢指挥中心对交班情况的值班日志进行检查,对未按本规定执行的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考核。

篇2:配网抢修指挥班案例

处置效率

【摘 要】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依托“大运行”体系优势,为提升故障抢修的效率,促进配网调控运行、抢修指挥业务进行一体化运作;依托配网抢修指挥平台,完善故障抢修指挥工作流程,实现对抢修工单接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建立配网调控运行、抢修指挥之间的日常沟通交流和协作工作机制,加强调度监控、配网监测、客户报修、现场勘查等各方信息的交互与共享,综合实时与非实时、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数据与信息,第一时间作出最佳的抢修方案,提高故障工单处置效率。

【关键词】配电网 抢修指挥 调控运行 协作 故障工单处置

传统的配网设备故障抢修工作主要由配网抢修指挥班、配电运检抢修班承担,配网调控班仅把控配网正常计划与事故处理时的方式调整、指令下达、隔离操作等,不直接承担故障抢修时效的责任。抢修指挥班与配网调控班之间缺乏日常沟通交流和协同工作机制,导致很多故障因信息沟通不及时、信息掌控不全面,使得故障研判流于形式,故障原因查找耗时费力,故障工单的处理质量不高,故障抢修的时效性不强。专业协作的概念的提出

1.1 专业协作的理念和策略

随着“大运行”体系全面建设的完成,配网抢修指挥人员和业务整体划入调控中心,为促进抢修指挥与配网调控专业协作、提高故障工单处置效率提供了良好契机。要提升配电设备故障抢修管理工作水平,必须有效整合抢修指挥班、配网调控班、配电运检抢修班等班组掌控的资源,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将电网调控运行、抢修指挥业务进行一体化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各类信息系统资源的交互与共享,依托配网抢修指挥平台,完善配网故障抢修工作流程,实现工单接收、分析研判、事故通知、故障查找、方式调整、指令下达、隔离操作、故障抢修、恢复送电、记录通报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提升配网抢修业务跨专业协作水平。

1.2 专业协作的范围

以界面清晰、流程高效、措施有力、平稳有序为指导思路,遵循“积极、稳妥、做实、做细、做深”的理念,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式,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工作策略,结合规章制度和各项指标要求,综合评估配网调控与抢修指挥跨专业协作内容,缩减流程环节,提高配网故障抢修效率,最终形成配网调控与抢修指挥业务整合的一体化协同运作模式,提高供电优质服务水平。

1.3 专业协作的目标

优化改进后的抢修体系应该是,抢修指挥班与配网调控班建立有效协作机制,有条件的开展联合值班,由配网调控班监控专业与配网抢修指挥监测人员共同监测配网运行。抢修指挥人员与配网调控人员综合调度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抢修指挥系统、智能公用配变监测系统、智能总保系统、营配贯通系统等技术支撑平台,联合研判后,优先通过遥控操作,调整运行方式,隔离故障,尽快恢复用户供电;对于无法通过方式调整恢复供电的情况,及时通知运检抢修人员到现场抢修。通过两个班组的横向协作,达到抢修复电的纵向加速。专业协作的主要做法

2.1 专业架构建设

为稳步推进电网调控运行、抢修指挥业务一体化建设,由调控中心书记兼副主任直接分管配网调控和抢修指挥业务,在调度控制室设立配网调控和抢修指挥专职,负责全地区的专业管理职能,统一制定相关流程和制度,理清与配网抢修、咨询工单的界面和业务联系。市区及各县调有条件的班组开展配网调控和抢修指挥联合值班;因条件限制,暂时不能实现联合值班的,在两班组之间建立一体化生产管理系统平台,互设信息系统终端,开通专线直拨电话等有效沟通手段,实现信息共享、有效协作。

信息协同机制对抢修指挥班和配网调控班业务交叉内容,在省公司统一规章、制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统一业务流程、统一人才培养、统一技术支撑,建立信息协同平台,实现无缝对接管理。

2.2 专业协作业务流转

(1)协同信息由抢修指挥班发起;

(2)协同信息由配网调控班发起。

2.3人力资源保证

电力调控中心作为主管部门,负责调控运行和抢修指挥信息协作管理、考核,全面协调交叉业务运行、组织跨班组业务培训。抢修指挥班、配网调控班班长负责协同业务的跟踪督查、风险管控、培训组织、融合交流。当值值长、正值、副值负责具体协作事宜处置、闭环平台生产流程。

2.4 绩效考核与控制。

(1)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强化专业协作机制的管理,其长效性及根本在于对配网调控和抢修指挥的专业管控。从计划检修、日常业务、事故处理等方面,都需要形成一个切实有效的管理流程整体。配网调控与抢修指挥的专业协作实现对电网事件从发生到结束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根据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考核。

(2)配套的标准、规章制度。为了有效规范抢修指挥与配网调控体系的运作,调控中心需出台相关规章制度;明确了抢修类工单派单及时率、抢修类工单回填及时率、抢修类工单回填规范率、研判及派单平均时长、工单转派率、工单退单率、工单线下流转率、生产类停送电信息编译报送及时率、生产类停送电信息编译准确率、支持系统故障时长、未拦截工单数量、工单处理最高效率等指标,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结语

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大运行”体系日趋成熟,磨合期基本度过,已进入全面贯彻执行阶段。抢修指挥作为完善“大运行”的重要一环,可以有效依托“大运行”优势,使配网抢修指挥管理利用已率先开展的调控一体化的经验,借助配网调控对电网快速高效的调整能力作为配网抢修指挥的有力手段。通过专业协作,联合值班,实现配网抢修指挥与调控运行深入融合,建立专业协作机制,提高故障工单处置效率,减少用户停电时间,提高用户满意度。

参考文献:

篇3:配网抢修指挥班案例

经过联调和测试,国网眉山供电公司配网抢修指挥系统于2015年9月19日凌晨6点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该公司的配抢指挥业务有了智能化支持手段。

国网眉山供电公司作为该系统分区接单业务试点单位,各业务部门高度重视,充分准备,积极协调厂家,提前部署系统,开展功能和流程调试,并组织地、县两级配抢指挥值班员进行了系统应用的培训。9月19日,各专业加强协作,做好技术支持与保障,配合省公司完成系统各项功能实测,确保了配网抢修指挥系统顺利上线运行。

配网抢修指挥系统相较于传统SG186系统具备两大独特优势。一是新平台中研发了新增的自动接单功能,有效减少了接单超时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配抢指挥员的工作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二是研发了新增的横向派单等功能,切实加强了各地、县配抢指挥班的横向联系,使工单转派及处理更为灵活高效,对控制抢修时间成本作用显著。配网抢修指挥系统还实现与SG186、OPEN3000、PMS等系统的数据共享,待营配信息融合贯通后,该系统可进一步实现停电信息自动上传、主动故障抢修、自动故障研判、故障隔离支持及故障点准确定位等功能,为配网抢修效率和优质服务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篇4:智能配网抢修指挥平台建设与实践

配网抢修指挥业务纳入“大运行”体系是公司“三集五大”全面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公司加强配网抢修管理的重大举措。公司作为建设试点单位,严格落实公司建设方案要求,细化建设节点安排,以业务顺利移交、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指挥效率、做好调控中心支撑作用等为重点,在业务交接条件、交接验收标准、全市总抢修指业务耐热“大运行体系工作。截止2014年3月,公司完成了配网抢修指挥业务移交“大运行”体系工作,配抢指挥不断不乱,配网抢修实现了新模式、新体系运作。以“安全第一,提升效率”的安全思想为核心,为进一步推进配网生产的集约化、精益化管理,规范实施配网管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配网抢修指挥中心管理师在确保配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以SCADA、营销远抄、配网自动化、GIS视频定位传输系统、以PMS、OMS.95598、智能开关系统为运行的综合性安全监控指挥中心。

1、预防为主、平台结合

公司在业务融合过程中,基于IEC 61970和IEC 61968国际标准而全新开发的新一代调配集一体化系统,体系架构开放,基于统一应用集成平台,适应了配网功能不断扩展的需要凭借营配数据贯通、低压GIS全录入、智能总保全覆盖、全投入等优势,将智能公变终端、用电采集系统、智能总保公变、专变、低压总保等停电信息推送至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并通过人工触发的方式进行自动判别故障区域,解决了运行人员无法快速获取故障信息、抢修人员无法快速查找故障、处理故障的问题。同时以“安全第一、效率提升”为原则,不断完善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的功能,健全保障制度、规范业务流程,逐步提高配网故障研判和配网设备故障主动处理率。构建配网标准化日常管理及抢修体系,提供对配网故障快速准确的分析,并作出合理的抢修工作安排。对配网设备出现的各类异常进行科学的评估,进行预警性提示,并作出合理的检修安排。对日常生产过程进行在线监视与合理调度,提供对生产过程质量和有效性进行有效的考核评估。配网一体化抢修指挥系统架构满足国网相关标准和开放性的要求,支撑配电网调度生产运维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满足生产方式变化的要求和智能电网发展方向。系统应按照标准性、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先进性原则进行建设。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的建设,应以信息集中为基础,遵循信息的标准化、信息维护的源端唯一性;以应用集成为依托,综合各专业系统信息及应用,面向停电管理和故障抢修,完成应用集成;以优化业务流程为核心,提高配网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应急处理速度,提高供电服务质量和水平。

2、借力智能科技 深化技术支持系统应用

建设配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开展营配数据贯通、GIS系统提升视频定位传输系统、实现了配电线路-配电台区-接电点-表箱-用户标记的数据互通,保证SCADA系统中配网与营销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推动配网自动化建设,实时监测电网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配网故障和异常信息,实现了故障研判、故障定位和视频定位传输系统的地理信息图精准构面。传统的配网管理模式检修策略基本是不坏不修,是故障发生后的被动检修,抢修则以95598用户报修,调度通知为依据,虽然事后缩短事故响应时间和提高抢修速度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提高可靠性的效果不明显。PCS-9000配网一体化抢修指挥系统是基于配网设备运行监视分析,面向配网调度充分考虑配网一体化抢修指挥工作实用性、采用网络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全新设计开发的完全跨平台的新一代配网一体化抢修指挥系统。对配网网设备进行智能化监控与管理,强调以配网调度、生产管理为应用主体,构建配网标准化日常管理及抢修体系,提供对配网故障快速准确的分析,并作出合理的抢修工作安排。对配网设备出现的各类异常进行科学的评估,进行预警性提示,并作出合理的检修安排。对日常生产过程进行在线监视与合理调度,提供对生产过程质量和有效性进行有效的考核评估。

3、梳理用户信息库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配网条图移交及更新流程

开展以配网线路为单元、以配变终端为节点的用户信息库建设。依据“停电区域和停电范围定义说明”要求,完善数据库基础资料,并补充了重要用户、敏感用户等信息,借助营配贯通实现了故障停电信息分析到户,提高了故障研判和实用性。

4、完善制度保障

《安徽电网主站系统监控功能需求及画面规范(V 1.0)》结合故障研判功能的应用,修订完善抢修指挥平台应用,组织绩效考核、内部工单管理等实施细则33项,编制配网运行故障研判工作、配网主动抢修执行等业务流程6项,同时建立故障研判评价指标,每日通报故障研判准确率,设备故障主动处理率,督促运行单位基础数据的完善,努力将配网故障研判和主动抢修工作推向常态化、规范化管理。

5、工作流程编制与监督

借助调控专业深度融合和自主研发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等优势,视频定位传输系统、智能公变终端、智能总保、营配贯通、利用SCADA配网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推送故障信息,积极开展配网故障研判工作。故障研判工作流程、以及基础数据修改工单流程。

6、实施成效

借助配网抢修指挥平台实现了分支末端的“两遥”功能,并能借助借助智能公变终端盒智能总包等实时信息开展SCADA配网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故障研判和定位,实现了故障主动处理率和异常主动处理率均达到100%。通过反复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全省首家确立了条图移交和绘制规范,以及故障研判算法依据。通过应用,分支线故障研判准确率达到98%,台区故障研判准确率达到85%.采用“联合值班”,率先开展电网调控和配网抢修间的协同配合,形成流程化、规范化管理。通过配网故障研判,实现配网主动抢修和协同抢修的全过程闭环管控。借助配网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和视频定位传输系统的全覆盖,实现了配网图形电子化成图100%全覆盖和流程化异动管理,电网调控管辖范围可靠延伸至分支线,杜绝了“盲调”,实现了配网调度“可视化”。借助营配数据贯通,在系统中率先实现了计划停电和故障停电分析到户100%。

7、结束语

依托配网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引入智能公变终端、智能总保、用电采集系统、营配贯通数据、GIS系统等信息,自主研发基于调配一体的综合信息可视化视频定位传输系统等多套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体现了“信息高度集成、数据实时更新、重点监控清晰”等优势,拓展了调控的全局观,杜绝了“盲调”现象的发生。

(作者单位:铜陵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自动化运维班)

作者简介

篇5:配网抢修指挥班案例

目前, 渭南供电公司已建成配电自动化系统 (DMS) 、调度自动化系统 (EMS) 、营销管理系统 (SG186)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网移动管理终端系统、95598 客服系统等, 实现了部分数据共享、流程优化, 但各系统间未建立标准的信息交互总线, 缺乏统一的资源统筹平台, 难以进行数据共享深层次的应用开发。

2 建设思路

配网抢修指挥系统平台是利用现有的配电自动化系统 (DMS) 、 调度自动化系统 (EMS) 、营销管理系统 (SG186) 等的数据为原则, 采用EAI技术, 集成已有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成果, 实现地市级系统与网、省级系统间的集成, 充分深化营配数据共享和业务融洽。但在完成的过程中, EAI一般对应用程序不做修改, DMS、EMS、SG186 等各个系统的应用相互独立, 有效协同工作。

3 建设目标

实现停电管理、抢修指挥、电网风险管控等应用, 大大减少了停电范围、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4 建设方案

4.1 集成架构的选择

EAI实现的架构可分为点对点、总线型和星型三种。点对点集成架构为典型的网状结构, 两两需要连接, 需要建设成本高。星型架构是多个系统通过中心系统 (相当于HUB) , 建立连接。此种架构可减少建设成本, 缩短建设周期, 提高信息系统应用综合效益。总线型架构中所有节点需通过适配器 (ADAPTER) 连接到总线上, 目前渭南供电公司的此种架构还处在试点阶段。

针对渭南供电公司信息化现状, 平台集成方案建议采用星型集成框架方式。

4.2 总体结构框架

总体结构框架如图1 所示。

4.3 信息交互

(1) 与95598 系统进行故障报修的信息交互。配网指挥人员在平台智能接单后将故障工单派发至现场抢修人员的手持终端 (APP) 上, 抢修人员根据APP内的故障信息前往现场进行故障报修, 并将到达现场时间、故障原因、抢修完成情况等信息回传至系统, 完成工单的闭环流转。

(2) 与生产管理系统PMS进行设备台账、停电计划、缺陷、检修等信息的交互。抢修人员根据PMS提供的信息, 作好故障研判。

(3) 与营销管理系统进行客户信息的交互。营销管理系统提供用电客户的详细信息, 包括户名、地址、联系电话等, 每次计划停电前, 抢修人员及时为通过平台发送停送电信息, 提升了抢修情况的透明度。

(4) 与GIS系统进行客户信息的交互。通过采集监控应急抢修现场实时画面, 与GIS系统共享地理信息。

(5) 安装智能开关终端FTU, 配变终端TTU等, 可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实时数据, 为配网抢修的停电分析、故障定位提供了支撑。

(6) 与车载GPS定位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可通过车载GPS系统中获取故障抢修车辆的行车位置及轨迹信息。

(7) 与移动作业终端PDA进行抢修工单、作业指导书的信息交互。PDA接受抢修工单后, 实时反馈现场作业信息, 包括到达现场时间、到达地址、抢修人员等情况。

(8) 与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遥信、遥控、遥调的交互。根据配网自动化开关的变位或遥测值等, 实现配网故障分析优化及故障预警。

(9) 与通讯网络的交互。通讯采用光纤通信, 做到了多电源互为备用, 实现了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

4.4 系统平台功能

实现计划停电分析、停电管理、实时停电研判、抢修指挥分析统计与查询、信息集成等;当配网发生事故时, 快速处理、快速及时通知客户;当发生故障后快速恢复供电;实现抢修远程指挥等。

4.5 系统硬件配置

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工作站、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安全防护器等。

4.6 系统软件配置

配电自动化用SCADA系统, 调度自动化用EMS系统。

5 存在问题及建议

误发信号是一个普遍现象, 直接影响监测功能, 不同厂家的设备装置, 其通信接口不兼容, 传输规约不同, 需要进行格式和规约的转换, 建议厂家设备应具一个统一、开放的接口标准, 且设备应统一编码, 为后期维护带来方便。

为了强化各站规范、流程、规定的执行, 应制定满足工作需要的自动化工作细则, 建立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效率及效果的评判标准;国网GIS平台建设。国网GIS平台要投运, 且数据维护要及时、准确、完整。

6 结束语

渭南配网生产抢修指挥系统平台建成后, 将提高供电可靠性及提升优质服务质量。

摘要:本文结合渭南地区配网现状, 提出渭南配网生产抢修指挥系统平台的建设思路、建设目标、建设方案的设计思路, 分析信息集成并对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为渭南配网生产抢修指挥系统平台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保障。

关键词:配网,生产抢修,指挥系统平台,信息交互,建设方案

参考文献

[1]高颂九.配电网故障抢修可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R].北京中国水利报, 2007.18 (2) .

篇6:配网抢修指挥班案例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电力行业的管理制度与配套设施不断的完善,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但是,由于配电网具有电力设备众多、分布范围广、外部环境复杂等众多特点,随时可能出现故障,如果不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故障位置,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将会导致大面积的停电,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电力事故,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不便,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配网抢修指挥中心的创建,利用各种快速研判故障的方法与措施,能够准确的发现配网中的故障或者问题,并采取有效地抢修措施,尽快的将故障排除,尽可能的降低故障造成的损失,由此可见快速研判故障方法的重要性。因此,文章针对配网抢修指挥中快速研判故障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配电网故障抢修现状分析

1、获取故障信息的渠道不通畅。配电网抢修工作的前提是高质量、快速度获取故障信息,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配网故障抢修业务获取故障信息渠道不通畅,不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得故障信息,这给故障信号的快速研判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导致故障研判与处理工作无法提前展开,同时也不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降低停电故障造成的损失。正是由于故障信息获取渠道不通畅,导致故障抢修业务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故障研判、抢修等工作难以进行。

2、配网抢修指挥协调功能缺位。由于配网抢修指挥获取信息的渠道不通畅,不能够对故障的类型、位置进行准确、快速的研判,不能做到配网故障的早发现、早隔离与早处理,不能充分的发挥配网抢修指挥协调功能,不能及时的恢复供电,进一步的扩大故障造成的影响与损失。

三、配网抢修指挥中快速研判故障的方法分析

1.创建配网故障快速研判系统。基于OMS的配网故障快速研判系统,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依托配电变压器测量值、配电线路开关动作、出现开关动作、站-线-配变-用户信息、电网拓扑以及故障指示测量值等信息,对配电网的故障进行快速研判。该故障快速研判系统创建了适合配电网应用的配电网地理接线图、配电网单线图、配电网基础模型,采用了EMS系统、DMS系统、故障指示定位系统、用电采集系统、营销系统、PMS系统等,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得配电网的运行信息、异常以及停電事件信息等,通过配电网单线图和GIS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对配网多种故障的快速攀岩,实现配电网抢修指挥业务和电网调度管理的无缝连接,为配电网调度班组、配电网抢修指挥班的故障研判、抢修指挥以及配电网管理提供服务。例如,2013年7月3日02:12,某配网抢修指挥中心接到用户的投诉,该地区多户停电,营销系统受理后发送至OMS进行故障研判,通过OMS配网故障快速研判系统的分析并确定故障之后,通知抢修班组及时的赶到事故现场,快速的进行抢修,迅速的将故障排除并恢复供电。由于该配网故障快速研判系统此阿勇了GIS地图进行定位,并指导抢修人员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抢修,抢修时间大大的缩短,提高了抢修效率,有效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与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2.创建配网抢修指挥业务信息共享平台,综合运用多系统,快速、准确研判故障类型。通过创建配网抢修指挥业务员信息共享平台,能够保证多个系统获得相应的信息,通过该平台能够及时的发现配网的各种开关变位信息,通过多个系统的沟通与交流,综合分析之后,快速、准确的判断故障的位置,为抢修单位赶到故障现场争取时间,实现被动抢修向主动抢修的转变。例如,2013年12月2日,某地区发生接地故障,配电抢修值班人员和调控值班人员沟通之后,确定该地区确实发生接地故障,配电抢修值班人员通知当地供电所,告知用户停电信息,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故障解决,通过配电抢修值班人员、调控值班人员、当地供电所等多个方面的配合,确定故障之后采取措施将故障排除,降低了故障造成的损失。同时,通过该信息共享平台和多个系统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判断故障信号的真伪,例如,2014年5月12日,某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监控显示,某地区的10kV职专线发生分界开关变位现象,该分界开关以后的用户显示无电,配网抢修指挥中心的值班人员发现故障后调动了其他系统的信息,通过仔细查看之后发现能量管理系统中没有职专线停电信息,并且职专线负荷曲线也没有异常,通过综合分析,配电抢修值班人员判定该支线并没有出现故障,因此配电抢修值班人员判断为变位显示为误信号,做出该判断之后,配电抢修值班人员和调控值班人员进行了联系,并通知自动化运维人员对信号进行检查。

图1 基于OMS的配网故障快速研判系统原理图

3.手持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手持移动作业终端(PDA)的使用,能够改变传统依靠电话派发检修任务的现状,有效的降低由于检修任务发时误报、误听等状况的发生概率,实现报修工作的移动化,显著的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配网故障的快速抢修。通过对配网抢修人员PDA进行GPS定位,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抢修车辆、抢修人员奔赴现场的实际状况,实现对抢修人员赶赴现场的时间进行考核,通过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于工作积极的抢修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充分的激发所有抢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快速研判故障方法在配网抢修指挥中的应用,能够确定故障的位置和类型,然后指派专门的抢修人员赶到故障现场,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故障排除,尽可能的降低故障造成的损失,进而保证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

篇7:配网抢修指挥班案例

基于GIS的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以精益管理思想为指导,围绕“安全、高效、经济”的目标,开展故障抢修指挥、生产指挥、安全监督全流程分析,深入剖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定期纠偏,持续改进。以建立专业抢修队伍、优化简化抢修作业流程、管控配网生产风险、落实安全监督为目标,健全系统支撑功能,开展抢修标准化作业和物资装备标准化配置,完善常态监督分析体系,提高故障抢修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本文将重点研究抢修指挥管理在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中的应用。

1 平台架构设计

以GPMS生产管理系统为基础平台建设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集成配用电等多个信息系统,建设包括抢修指挥管理、生产指挥管理、智能移动终端、安全监督管理、配网运行监视、综合展示平台等六大功能模块(见图1),建设内容涵盖国家电网公司《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功能规范》(生配电[2012]82号)文件相关功能。

2 关键功能设计

2.1 配用电系统集成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通过企业服务总线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电网GIS平台、营销管理系统、95598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等系统集成,并可根据应用需要预留与其他相关系统的接口。

通过与配网自动化系统应用集成,规范配网主站系统的图模数据,实现电网GIS数据共享,实时获取设备量测数据,并主动将设备异常事件以及处理信息主动上报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为生产、抢修指挥人员分析故障停电事件提供依据。

基于GPMS生产管理系统(含电网GIS)与营销管理系统中低压营配比对成果及设备台账接口,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从营销管理系统客户档案、重要客户信息等,实现停电信息接口、欠费停电接口,为95598系统提供停电查询服务,并实现故障抢修工单跨系统、跨部门(95598供电服务中心、快速响应中心、配电运检修工区、配网调度)流转,实现抢修过程实时共享与监督。

实现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召测与异常事件上报接口,主动将异常事件发送至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抢修指挥人员通过实时数据召测进行故障辅助研判,定位故障点。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除了与上述系统集成外,还与车辆调度管理系统、电网GIS平台等系统集成,通过信息交互总线实现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与相关应用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功能整合,达到信息共享。

2.2 故障辅助研判

通过分析配网故障跨部门协助的故障抢修过程,集成配用电数据、异常事件基于电网GIS实现停电事件关联分析、停电事件归集分析与展示、专家视频研判等手段,协助用户快速定位故障点,缩短故障查找时间,提高故障抢修效率。

2.2.1 停电事件归集分析与展示

供电路径表示从供电电源点到负荷之间的电力设备的隶属关系。在故障辅助研判中提供了停电事件归集分析,主要根据设备运行方式分析该设备的供电路径,如根据用户的报修户号,计算该用户是中压用户或低压用户以及设备的编号,自动分析该用户的供电路径(如:表箱编号、供电变压器、台区编号、所属馈线等信息),根据分析出的供电路径进行停电事件归集。最后结合GIS的可视化展现优势可以清晰地定位展示出从供电电源点到供电用户过程中的全部关联设备。利用分析出的报修用户的供电路径,拓展出了以下3个子分析功能。

1)故障点辅助分析:包括数量统计与数据召测。数量统计是根据报修用户供电路径的各个供电环节进行报修数统计,用于辅助判断供电路径上的故障点。数据召测利用报修用户供电路径从用电信息采集平台、配电监测系统、SCADA系统进行数据召测,获取三相电流、电压数据,用于辅助判断供电路径上可能的故障点。

2)报修工单结合辅助判断:在明确故障点情况下或缩短故障点查找范围的过程中,可方便查找供电路径各环节上的报修工单,并提供报修工单辅助结合功能,以报修时间最早的工单为主单,将其他报修工单合并到该工单中,减少工单查询事件,避免工单漏合并的情况。

3)线路段供电路径GIS展现:结合GIS的地理图或全网图展示设备的供电路径,并同时展示供电路径上设备台账名称,方便专家指挥现场抢修人员查线,辅助定位故障点。

2.2.2 停电事件关联分析

为了避免出现故障重复报修的现象,故障辅助研判提供了停电事件关联分析手段。该手段通过多源采集停电事件,结合停电事件归集分析手段获取报修用户的供电路径信息,并与停电事件对应的停电范围进行比对,如果包含在已知的停电事件中,将自动建立关联关系,从而判断是否属于重复报修。

在停电事件关联分析中,如何构建完整的停电事件库是关键性问题,具体的停电事件库构建过程如图2所示。

2.2.3 专家视频研判

针对故障抢修质量不高、抢修时间长的问题,在故障辅助研判中提供了专家视频研判手段,使得抢修过程融入专家组的建设思想,避免盲目抢修,保证故障抢修的质量。

2.3 抢修资源管理

针对各个抢修任务经常发生的抢修资源短缺及资源冲突等问题,结合GIS技术建立起了智能抢修资源调度优化模型,并提出了最优调度原则与优化方案,为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提供基础资源支撑。

抢修资源管理重新梳理了抢修资源,将抢修资源划分为两大类:抢修物资与抢修队伍。其中抢修物资主要依托于抢修队伍,由于抢修资源的静态性与依附性,抢修物资的调度分配相对简单,只需结合抢修队伍进行物资分配即可。而对于抢修队伍调度需要综合考虑抢修任务紧急程度、抢修队伍资质(专业方面)、抢修队伍管辖范围、抢修队伍当班工作量、到达现场最优路径等多种因素,故抢修资源管理通过定制了最优调度原则,并将各个抢修因素量化,针对单任务多抢修队伍和多任务多抢修队伍2种抢修场景,提出了不同的优化调度算法,以达到对抢修队伍的调度管理。

2.4 智能移动终端应用

针对故障抢修现场作业信息反馈滞后、现场作业人员难以管控等现状,在现场作业管理中引入了PDA、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设备,并利用GPS、GPRS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了抢修情况反馈、抢修物资领用、抢修车辆跟踪等功能,以达到数据在现场作业人员、调度指挥中心、95598座席人员之间能够及时有效的流动,推进故障抢修工作的效率与准确规范性。

3 全息化抢修辅助决策

全息化抢修辅助决策基于GIS展示全局停电区域和单个停电区域的影响用户,根据用户报修点自动分析出负责抢修班组,定位故障报修的报修点和故障点的分布位置,结合抢修车辆的当前位置以及当前的抢修任务情况,在线监控操作任务和抢修任务;调度服务组对报修点进行停电事件归集分析,自动进行停电事件关联,同时通过PDA、车载视频、单兵视频设备实时回传现场故障情况和现场抢修视频、语音、图片,与天气雷电系统集成展示抢修区域的天气状况,供抢修指挥人员辅助故障研判和制定抢修方案;建立抢修用料标准库、用时标准库、作业过程标准库,实现抢修任务标准化用时、用料过程分析;展示物资点GIS定位、物资点库存情况与库存预警,建立抢修车、班组、单位3个层面的故障抢修物资备品库以及工器具库,规范抢修物资领用和工器具管理;建立抢修人员个人、抢修专用车辆、抢修班组和专业抢修队伍信息库,实现抢修队伍和人员的规范配置、规范值班管理,应用电网GIS实现职责范围管理;实现从抢修流程分析、故障原因分析、用户影响分析3方面着手,建立配网抢修分析体系,进行抢修班组星级评定。

4 结语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通过整合配网生产、抢修、安全监督等业务,利用多源采集停电事件信息,智能分析停电事件关联,减少故障查找次数,快速定位故障点,缩短故障查找时间,自动分析停电范围;采取标准化抢修用时、用料定额,优化改进抢修过程,缩短故障抢修时间;实现抢修队伍管理和科学调配,应用智能抢修终端开展智能化现场作业,提升故障抢修一次性完成率,监控抢修过程人力、物资投入,节约抢修成本,提升抢修能力;建立抢修评价分析体系,健全监督评价制度。

摘要:以GPMS生产管理系统为基础平台集成配用电系统,实现故障辅助研判与报修管理,实现抢修资源(人、车辆、物资、工器具)管理和科学调配;将智能化现场抢修作业延伸,辅助抢修资源统一调度,及时反馈抢修进展情况,为抢修决策和过程监督提供数据支撑;基于电网GIS综合展示停电信息、抢修资源、抢修进展情况、气象雷电信息,实现抢修全息化辅助决策。文章阐述了系统对配网生产抢修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提高了配网生产抢修精益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GPMS,故障抢修,故障辅助研判,抢修资源调度

参考文献

上一篇:招商部季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学习描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