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水调歌头

2024-07-22

苏轼 水调歌头(共9篇)

篇1:苏轼 水调歌头

苏轼《水调歌头 苏轼》 赏析

一、作者简介

诗人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参见教材P111注释1)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诗人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诗人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诗人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二、注释

1、把酒:端起酒杯。

2、宫阙(qùe):宫殿。

3、归去:回到天上。

4、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

5、不胜(shēng):经不住,承担不了。

6、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7、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

8、不应:不该。

9、何事:为什么。

10、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

11、此事: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

12、千里:相隔千里的人。

13、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

三、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四、诗歌赏析

(一)、选择题

1、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____B_____

A、欧阳修 B、诗人苏轼 C、陆游 D、辛弃疾

2.北宋后期豪放派代表词人诗人苏轼,号:( A )

A、东坡居士 B、青莲居士C、稼轩居士 D、易安居士

3.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有( B )

A、李煜 B、辛弃疾 C、柳永 D、李清照

4.开创豪放派词风的宋代作家是_____C____

A、欧阳修 B、王安石C、诗人苏轼 D、辛弃疾

5.诗人苏轼《水调歌头》小序云:“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首词的主题是:( B )

A、羁旅行愁B、望月怀人C、悲悼故国 D、忧时伤事

6.诗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现作者出世思想与入世思想矛盾的语句是( B )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月有阴晴圆缺

(二)、赏析题

1.本词有一端小序,其作用是介绍写作缘由。文中说的“子由”是词人的弟弟,其名为苏辙,他和诗人苏轼,苏洵并称文坛“三苏”。

2.全词以问句开篇,上阕问月,下阕问天,归根到底是在问自己。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4.词的上阕,写词人“天上宫阙”的想象,词中描绘了一个天上仙境的境界,表现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词的下阕写“无限”时对美满生活的探求,全是词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从表达方式看主要是叙述。

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月圆之夜,给远方的朋友发条祝福短信,你可以用《水调歌头》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句子。

8、有人就此词的.上阕上了个上联,请你根据下阕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望月怀逸兴壮思,自具雅量高致。

我的下联: 例:怀人写悲欢离合,颇显旷达胸襟 。

9、本词中表达词人美好愿望的一句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10、“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在哪里?

.“做出”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11、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1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

如李白的《静夜思》,古代诗人常借“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

14、给加点的字注音。

(1)宫阙(qùe)(2)琼楼(qióng)(3)绮户(yī)(4)婵娟(chān juān)

15、写出三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怀念或良好祝愿的古诗词句子。

(1)

(2)

(3)

(三)、问答题

①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问年问月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追问:那么他为什么向往月宫呢?

因为他写这首词时正被贬官,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向往月宫,进而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思妙想。 ②怎样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点拨:“我欲乘风归去”,明白的说出了他的这种矛盾的意念。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望情于现实。在这时,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消极避世、超然世外)和入世(积极努力、建功立业)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

③这里的“归去”应怎样理解?

(“归去”带有归隐、超然世外的意思。)

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何似在人间”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

篇2:苏轼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沁园春·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篇3:苏轼 水调歌头

2012年3月, 湖南省长沙教育学院在市级骨干教师滚动培训中引入了北京的课例研修形式, 其中, 初中语文骨干班研修的课例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录像来源于上一期语文骨干班学员的课堂教学实录。通过对光碟的反复观看, 以及网上同课资源的寻找与比较, 笔者觉得, 虽然课例研修本身就是一种行动与研究合一的方式, 但是, 对具体教学内容展开研究,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是课例研修正式开始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是高质量课例研修开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的基本途径有二:一是研读新课标;一是对教学内容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研究。

义务教育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以及课程目标和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提示, 如“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等。

和我们观看的课堂教学实录一样, 网络搜索的许多教学程序设计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模式: (1) 文学常识介绍。 (2) 对词的相关内容的介绍。 (3) 对词人苏轼及其写这首词的背景介绍。 (4) 内容解析, 疏通文意。 (5) 整体感知。要以一个课时来完成这些教学程序, 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只能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路快速地走马观花, 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偏重于带着学生逐句理解词的意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阅读课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基本上由教师带着学生走的教学设计, 究其原因, 是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缺乏深入理解的结果。

教学内容比较是准确把握教学重点的关键, 比较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教材纵、横比较;二是学段内容比较;三是单元内容比较;四是课文外同质内容比较。

教材的橫向比较就是将同时期出版的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同一内容进行比较, 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思考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找出各自的优点加以整合。这种横向比较法对数、理、化等学科更有实用价值, 同一知识点不同例题选择, 可以看到不同的例说思路, 有利于解题方法的优化。语文教材中, 不同出版社的教材选择了同一文章, 很难说对文章教学目标的定位有什么不同, 从这一角度而言, 语文学科不同版本的比较, 对确定具体课文教学重点的意义并不大。教材的纵向比较就是把不同历史阶段出版的同类教材所选取的内容进行比较。从不同时期教材所选内容的不同, 我们可以探究教材编选者当时的价值判断以及时代的价值取向。每个时期的教材都有教案或教学设计, 从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相同作品解读的差异中, 可以感受到时代变迁的浓郁气息, 在人文类教科书中, 尤其可以清晰地看到民族文化历史变迁的足迹。也许以前纸质教案所作的分析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没有直接的帮助, 但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具有质感的历史气息, 对学科教学价值取向的历史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再反观当下的教学材料, 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会油然而生。“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衰”, 教师不是政治家, 某一具体教学内容也无促成社会兴衰的伟大力量, 但从学问的角度而言, 只有“通古今之变”, 才能“成一家之言”。

学段的比较就是将本学段中相关内容集中起来, 进行比较研究, 找出所教内容的特别之处。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借月怀人之作。“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一个典型的美学意象,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赋予“月”的意象以丰富的内涵。那么,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 “月”的意象与同学段中其他诗词中“月”的意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种不同应该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词的重点之一。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学段六本语文书中, 与“月”有关的古诗词有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月下独酌》, 王维的《竹里馆》, 杜牧的《泊秦淮》,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其三) 》, 陆游的《游山西村》,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商隐的《无题》, 李煜的《相见欢》, 刘方平的《月夜》, 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在这些诗词中, “月”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时间意义上的“月”。如王维的《竹里馆》“明月来相照”, 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 《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其三) 》“带月荷锄归”, 陆游的《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 李商隐的《无题》“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群, 月如钩”, 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由于“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独有的美学内涵:相思、离愁、孤寂、清冷, 在一些诗词中, “月”在凸显时间意义的同时, 也成为诗歌内容展开的重要背景, 成为诗歌意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是情感意义上的“月”。这样划分并不是说此前归为时间意义上的诗人笔下的“月”就完全不带情感色彩, 事实上像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相见欢》, “月”就寄托了他们主观感情色彩, 将它们归为“时间意义上的‘月’”, 是因为在诗词中, “月”是他们用来点明时间的重要物象。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郞西”, 《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在这些诗歌中, 月亮是诗人们情感的寄托物, 时间的意义并不重要, 甚至完全消失。

通过以上梳理, 基本上可以勾画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月”的特别之处。时间意义上的“月”古已有之, 借“月”怀人的抒情方式也古已有之, 那么苏轼词中“月”的独特之处在哪?通过与本学段中涉及“月”的古典诗、词仔细比较, 会发现独特之处是苏轼对“月”描绘的巧妙, 即想象的奇特。许多诗人笔下之“月”是一个外在于抒情主人公的平面意象, 即使是李白《月下独酌》中对“月”有较多的横绘, 但“我”仍是主体, “月”随“我”而动。在苏轼笔下, “月”不仅立体化可感可触“琼楼玉宇”, 而且像人一样拥有细腻的情感。“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词人将此时此地此情此景, 无限的情感波澜外化到描绘的对象上, 月亮成为一个活灵活现有着人的丰富情感的形象。正是这些, 构成了苏轼词中独有的意境。诗词的艺术感染力缘于其意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描绘所刻画出事的生动意境, 使作品具有强烈而独有的艺术感染力。

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聚散, 每每牵动着诗人们敏感的神经, 但在对月怀人情感的把握上, 战乱之月与羁旅之月是有区别的。从单独一首诗词很难清楚地看出来, 但如果用同类题材的作品作为旁证, 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一区别。战乱之思源于对死的恐惧。课本编辑者在白居易《望月有感》前提示:“诗人在战乱时期兄弟离散, 他所抒发的骨肉相思之情也更见深切。”“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战乱之时, 亲人天各一方, 音讯隔绝, 生死两茫茫, 这时的相思带来的是切骨之痛, 所以诗人所希冀的是太平与安宁。羁旅之思缘于情, 或兄弟夫妻之情, 或知己友好之情, 隔离虽带来刻骨的思念, 但相聚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这是一种看得见希望的痛苦。有希望的痛苦是暂时的, 是由外在物象所引发的, 情至深浓处, 往往产生对现实遭遇的怨愤。

当然, 羁旅之思又可以分为兄弟友人之思和情侣之思, 情侣之思因双方关系的多变性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离愁别恨往往更见深切缠绵, 也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喜好。所思不同, “月”所承载的内涵也不同。

单元内容比较是将同一单元的不同课文进行比较, 从而确定不同课文的特点, 努力构建一课一品, 让学生一课一得。

“诗文志”“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任何诗词都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表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传统的对月怀人之外, 还有自己独到的人生哲理的体悟。这种体悟深邃高远、深刻卓绝, 为后从人古传诵。这是这首词的第二个特别之处。通过课文外相同题材作品的比较, 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

在宋人词作中,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并称为中秋词的双璧。“洞庭青草, 近中秋, 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 孤光自照, 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两首诗都有中秋明月下个人情感活动的描绘, 都构思巧妙、想象奇特, 但最后的选择却大相径庭。张词面对“玉鉴琼田”“明河素月”, 忘情其中, 超然物外, “扣舷独啸”, 摆脱世间一切俗物拖累, 纵情自然, 物我两忘。而苏词中, 面对中秋明月感悟人世悲欢离合, 表现出一种既超然达观又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这种面对人世坎坷乐观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人们喜爱这首词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是初中阶段非常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珍贵材料。

苏词的这两个特别之处, 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骨干班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观摩与研讨, 并不是一次完整的课例研修, 而是一次课堂观察活动。组织者是从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角度设计观察量表, 组织学员开展课堂观察的。通过对观察量表的整合, 笔者认为, 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 管理型提问。这是一种为组织教学而进行的提问, 学生一般不需要回答。 (2) 记忆型提问。这是教师为导入新课而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设置的问题, 是新知识学习的有效铺垫。 (3) 知识理解型提问。是教师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知识而设计的问题。 (4) 探究型提问。这类问题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所教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具有纲领性的关键问题, 学生必须通过认真思考或合作探究后才能回答的问题。这类提问设置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答案的寻找, 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的尝试。知识的获得不是终极目标, 思维的拓展更为重要。不能说哪种类型的提问层次高, 哪种类型层次低, 关键是根据学情, 结合新知识的内容合理设计不同类型的提问, 合理控制各种类型提问的数量, 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如何设置不同类型的提问, 不仅仅是一个提问设置的技巧和方法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对所教知识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篇4:苏轼《水调歌头》教学案例

古典诗词一向以精于炼字著称,辞约义丰,追求含义无穷或意在言外的效果。我们分析作品常常强调的是上下文的语境,但在古典诗词里,由于其辞约义丰的特点,语境就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上下文”的简单、线性的链条式结构,而是一个有形象体系互相渗透而成的饱和着情感的立体多维空间。要把握一首诗或词的情景意义(意境和诗情),必须启发学生多角度地伸展思维触角,把诗词中的某一语词所传达出来的客观形象,放到与之相联系的特定时空范围内去作综合考察、品位、体悟,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诗的深度和广度。而对诗情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程度,便是读者思想深浅度程度的反映,也是真正的鉴赏能力的反映。

本案例的设计旨在研究古诗词如何“美文美教”,探索“诵读——品读——体悟——拓展”的诗歌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情景讨论式的学习,学会从苏词呈现错出的具体形象(意象)里寻绎出其中“隐性”的意义,进而学会解读文学作品,把握诗情,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案例背景

1.案例的背景与课文的教学目标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它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甚为明显即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是以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人生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洞彻。如何让学生透过诗歌表层的语言媒介,作情感的深透和体悟,把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结构(接受美学)按照自己的理解组织起来,从而得出作品的意义,体会诗人暗寓的情感,这是赏析中要完成的一个主要目标。鉴于此,我觉得本文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从学的角度来说,让学生通过对诗人所描摹和抒写的意象和诗歌凝练的语言的品味,去理解把握词作的意义,体悟诗人在词中所暗寓的情感(即诗情),以达到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从教的角度来说,探索诗词的教学方法,达到美文美教的目的。

2.课堂结构和设想

首先,诵读。初步把握该词的内容,同时,通过学生的涵泳诵读,感知词的神韵,逐渐品味词中独特的意境。

其二,品读。在诵读的基础上,提升一个层次,我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以此形式促使学生品味那些内涵丰富、意蕴深长并且值得“品”的词句,并指出其好在哪里。在学生品析、讨论后,还要求带着体会再读有关语句,让学生结合读加深理解。

在品读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同一诗句会出现不同的理解,这没关系。因为这一过程是激趣过程,目的是通过品读,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激发他们探究诗意,诗情的兴趣,引导他们入境。

其三,体悟。体悟是鉴赏的最高层面,也是本课授课重点。

“读诗在于体悟把握作家的情感、诗情,而后才能进入他的内心。”(蒋成《语文课读解学》)这首词的“诗情”——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望月问天、对月怀人,通过奇特的想象,与天地的对话,通过月、月宫、琼楼玉宇、人间等有丰富内涵的意象来抒写的。抒幻想而留恋人世,伤别离而处以达观,这就是这首词的“情感”。因此,体悟诗情的重点是让学生去体悟该词想象丰富,笔调奇逸,风格健朗的表现方式。在体悟这个环节,我主要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1.请回答:这是一首写__________诗。(用短语或句子补全横线)为了帮助学生读解,我也向学生具体介绍了古人用“月”这个意象表达的内涵——常被用来作为离别相思的象征物。如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若虚“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2.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同学们是怎样看好这首词的?说说理由。3.结合这首词的“序”和有关苏轼写这首词的背景介绍,让学生加深理解。

其四,拓展。为了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词的意境,了解苏词的概貌,在授课之后,我对教学内容作了拓展:课外学习苏轼的两首词,即《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查找有关“月亮”的古今诗词,进行对比阅读。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有的在课堂内由师生共同完成,有的放在课外通过查阅资料完成。

“诵读——品读——体悟——拓展”构成了《水调歌头》的教学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体悟”阶段的教学为中心,“诵读”、“品读”是基础,“拓展”是向外延伸。“诵读”、“品读”、“体悟”以课文知识为主,“拓展”则以课外知识为主。这样课文的教学便形成了立体式的教学框架。

三、案例实录(片段)

片段一

师:宋词与唐诗是古典文苑中的两朵奇葩,宋词能与唐诗并称两件瑰宝,自有它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词——《水调歌头》,作者是北宋著名的大文豪苏轼。谁来介绍一下苏轼?

生1:苏轼,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文学家。

生2:苏轼还是著名的书画家,我摹仿过他的字帖。

生3: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苏轼是一个全才,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而且他在书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至今还留有他的书画真迹。苏轼的词代表一种风格——豪放,他是豪放派诗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谁愿意把这首词读一下?

生1朗读。

生2站起来说道:“老师,他有几个字读错了。‘琼’读qión g,‘绮’读qǐ。”

教师肯定了他,并请他再来读一遍。教师请学生来点评。然后让学生齐读。

教师稍作指导:读的时候要注意速度放慢些,要注意重音处理。

学生再齐读,并且思考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学生有感情地读之后,交流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出理由:

生1:我喜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因为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生2:我喜欢“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句,因为这句话写出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令我感动。

师:还有理由吗?学生2思考着……

生3:老师,他又把“绮”字念错了。我觉得这句话好就好在通过月亮来写人,写出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深,竟然通宵无眠。

教师:说得很好。你能把这句话读一遍吗?(学生读)……同学们请继续我们的问题。

生4:喜欢“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怨恨,月亮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是圆的,好像是捉弄人一样。

生5:我喜欢“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因为他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生6:我不赞成他的看法,读这句话并没有给人悲凉的感觉。而且下阕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诗人是个很乐观的人。

师:你们的意见针锋相对,那么请你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读这一句好吗?

两位学生都读这句诗句,再让其他学生评判。

生7:我喜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因为它是名句。

学生谈自己喜欢的诗句,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句子进行朗读。

片段二

师:有位作家说过“读诗在于体悟把握作家的情感、诗情,而后才能进入他的内心”。下面就让我们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遍,同学们请体会上下阕的意思和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师提问: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词?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自由发言。

生1:这是一首写对弟弟思念的的词。

生2:这是一首写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词。我是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看出的。

生3:这是一首写诗人对朝廷生活的恐惧的词,诗人当时心理很矛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话既写出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留恋,又写出他对朝廷生活的畏惧心理。

教师欣喜地说:说得很精彩。我们读诗要善于透过诗歌的语言去把握本质的东西——我们称它为言外之意。同学们再找找看,文中还有没有这样的句子?

生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句中的“人间”既跟“天上”对,又与朝廷对,指不在朝廷,在民间。表达诗人对朝廷生活的厌恶,对民间生活的向往。

生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话表面上写月亮,其实是写对亲人的思念。

为了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教师旁征博引进行提示:同学们,中国文人似乎对月亮情有独钟,比如节日就有“重阳节”(登高望月,以寄对亲人的思念。)关于月亮的诗也很多,而且其中很多都是与思念有关。月亮就是情思的象征物。刚才这位同学讲得很好。借月亮来抒发对亲人的思念的诗句大家能否再举一些?学生思考片刻。其中一位说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很好。还有吗?”学生一阵沉默。教师出示张若虚的“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和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

生6:我认为这首词上阕是写“望月问天”,抒发人生感慨,既对朝廷留恋,想为朝廷效力,又害怕朝廷的政治斗争,所以诗人很留恋民间的生活。下阕写诗人对月怀人,抒写离别之情,又表达了对弟弟的祝愿。

教师鼓掌,同学们也跟着鼓掌。教师板书:望月问天对月怀人。教师结合苏轼写这首词的背景和词前面的“序”总结这首词的“诗情”,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发言。

四、案例分析

宋陈善《扪虱新话》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诵读是熟习、感知课文;品读如鱼之游水,春雨之润花,是审美阅读,两者皆在“入书”,知作者之用心处,见得亲切。体悟是读者(学生)将自己置身其中,进入个人的情感体验;由于各人的生活经验与认知结构的差异,体验会有所不同。这就是“出书”,用得透脱。拓展是把个人的情感体验,化为理性的思考,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是教学最出彩的地方。陈善的话给了我教这首词的灵感。“诵读——品读——体悟——拓展”构成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虽然教无定法,但教应有法;虽然教学是流动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但“诵读——品读——体悟——拓展”却是教学古典诗词最普遍适用的一种,因为它体现了“美文美教”的思想,被证明是完全可行的。“美文美教”也是我教这首词的灵魂和宗旨。

我觉得,学习古诗词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吸取丰富的语言营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接受美感教育,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发展观察、思维、想像、创造能力,提高人文素质;三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要达到这三种教学目的,只有对作品去“品”去“悟”,才能完成。因为鉴赏的过程本身就是鉴赏者对作品的二度创作的过程,这中间包含了鉴赏者的知识、经历、认识等因素,它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而“品”与“悟”是鉴赏者最能在读解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像力去体会作品、张扬个性的一种阅读思维方法。这里要注意的是:(1)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少,文学积累不足,思想认识肤浅,对词作的认识把握不够深,教师可用自己的认识去点拨,引导,但不能越俎代庖,以自己的认识去代替学生的认识,应“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新课标》)。(2)诗之道在于抒情言志——《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毛诗序》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因此,在对作品的“品”、“悟”阶段,教师要紧紧抓住“情意”这条线索,指导学生体味词作所表达的情感。

至于拓展,体现了我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思想。因为“学好语文,工夫在课外”,“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而且通过对苏轼其他几首词的学习和对有关“月亮”诗的学习,达到对苏轼较全面的认识和对《水调歌头》的进一步体悟。从而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不管哪个环节,都紧紧扣住“读”这条线。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读”就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总之,这节课完全体现了语文教育的规律和诗歌教学的规律,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得到了完美体现。

篇5:苏轼 水调歌头

1.《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4.《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作者简介:

篇6:水调歌头中秋苏轼

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江城子·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品简介

篇7:仿苏轼水调歌头

不知河流何去,今又月中秋。

我欲驾舟飞去,只见佳人闷酒,欲说是还休。

窗前飘挂影,宫月洒清愁。

牵嫦娥,叙衷情,宇宙悠。

不应有梦,长别三思魂已透。

三生有幸一见,朝朝暮暮等待,你却在那头。

篇8:苏轼 水调歌头

一、模式的操作步骤 (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为例)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中秋望月怀人之作。根据文本内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笔者把鉴赏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 并设计了“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步骤如下:

(一) 辅助环节

1. 课前小练, 激活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宋词及苏轼的有关文学常识以温故知新, 激活兴趣, 导入新课)

2. 显示学习目标。

(1) 理解“望月怀人”的含义, 体会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 鉴赏词中运用的表现手法。

(3) 领会词中有关名句的哲理含义。

(二) “先学”环节

1. 诵读品味, 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正音、整体感知, 为下面的自学做准备)

2. 参看注释, 解析字词。 (设计意图:疏通文句, 了解大意)

3. 自学理解, 完成练习: (要求学生先自己做再四人小组交流对照, 整合出最佳答案)

思考完成:

(1) 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景?这些景诗人在哪里所见?有何特点?

(2) 诗人中秋望月突发奇想, 生发出什么样的情感?

(3) 诗人用什么手法把“景”和“情”联系起来的呢?

(三) “后教”环节

1. 评点练习, 指导鉴赏。 (设计意图:评点学生的练习, 补充分析, 指导鉴赏方法)

2. 总结归纳, 明确要旨。

思想内容: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表现了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四) “当堂训练”环节

1. 名句赏析: (设计意图:加深领会名句的哲理含义、渗透思想情操的教育、练笔)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创造了一个形象鲜明的艺术境界, 表达作者对弟弟苏辙的无限怀念。结合现实, 讨论这两句还可以表达什么?

2. 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放眼课外, 开阔视野, 积累名句)

以“水调歌头”为词牌名的词还有很多, 如李清照、欧阳修、晏殊都写有与此同词牌的词, 且不乏佳句, 课后请搜集出来, 加以赏析, 互相交流。

二、课堂教学实效

自尝试“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来, 笔者深感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了, 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善了, 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实践中的探索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需要教师花费的精力也更多!那么, 如何打造成功的“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语文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要提高两种能力, 做好三个“优化”。

(一) 要提高两种能力

1. 提高整合教材资源的能力

面对教材, 教师首先是一个决策者, 然后才是一个执行者, 因此, 教师要提高整合教材资源的能力, 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设计的练习既要重视双基的训练, 又要体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提高课堂的调控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的调控能力将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笔者认为首先要善于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以生为本”, 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次要善激发, 巧点拨。在问题的切入点处适时地、巧妙地加以点拨, 激发学生的灵感, 打开他们思考的窗户, 放飞他们的思想。

(二) 做好三个“优化”

1. 优化课前的准备策略, 找准“导”与“学”的突破口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惟有立足于课堂, 优化课前的准备策略, 找准教师“导”与学生“学”的突破口,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 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的实践活动, 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高效性。

2. 优化课堂的组织管理策略, 当好“引桥”、“路标”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实质, 就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 但是, 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点拨和组织管理。正如洋思中学的校长蔡林森的形象比喻:课堂上学生的自学好比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 老师要当引桥, 让学生尽快通过引桥上高速;老师要当路标, 让学生明确方向, 不迷路, 不走岔道。教师必须合理安排好“学”、“教”、“练”的时间结构并根据需要适当进行循环, 对课堂的目标任务、课堂的节奏与进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策略。

3. 立足课内, 放眼课外, 优化教学资源

课堂学习必须立足课内, 放眼课外, 让学生走出课堂, 拓展视野。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的拓展延伸。有个学生就苏轼的“水调歌头”词作就搜集了五首, 看不懂的还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只有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知识实践, 才能开发学生多姿多彩的创造才能。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也要学会学习。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都有一个重新学习探索的过程, 只要我们以科学的精神, 遵循语文学习和教学的规律, 求真务实, 勇于开拓, 就能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水。

参考文献

[1]《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施条件——基于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教学改革的思考》.洪明, 余文森.《中国教育学刊》, 2011年03期

篇9:苏轼 水调歌头

作者长年积郁难发之气,才有了词作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直干云霄的一“问”,作者积怨而发,可以说是“问”得惊天地而泣鬼神,气势悲愤而恢宏,作者仕途多桀,人生失意,对影自怜,对月把酒,酒入愁肠而愁肠百结,沉郁激愤何能喻之于怀?再想想自己,看看冷月,自己今时今日的处境与月中的嫦娥是何其相似啊!因而,触景生情,这一问之气足可贯穿苍宇,上通九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此时虽是中秋,浩月当空,亦或有三五文朋诗友作伴,欢饮通宵,然而,表面上的欢娱又怎能抵得消心中的寂寞愁苦!故而,此时的欢乐是属于别人的,作者的心中则只有“愁苦郁闷。”作者借酒浇愁却愁思不断,故而大醉,其时,作者即便不饮也早已醉而愁乡里了。而作者大气长出的一问,由此看来不仅是问天,更可设想是问月中的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诗)作者由此及彼,由己及人,在这人间已是万家团圆之时,对影自怜,形影相吊。相同的境况,相同的遭遇。想想自己七年不见面的弟弟,十年的亡妻,郁愤之气不可遏止,故而又继一问“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而这一问较之前一问,气势上虽有不及,然而其中之心情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说是痛彻肺腑,几可喷血!“人间现在已是万家团圆的中秋节了,嫦娥,你的月宫现在的情况又怎么样了?”

至此,作者多年胸中的郁闷之气得已全然发泄,但发泄了又能怎样?想起自己仕途坎坷,亲人亡散,失意怅惘之情顿生。雄胸中之气由悲愤而哀伤而失落,于是心中便萌生出超脱尘世之意“我欲乘风归去”。

然而,作者又是一个用世之人,毕竟不能全然超以象外,心中自有一种不甘之气流于笔端。但是,不甘又能怎样?想想月中的嫦娥,这千百年来不是一样的孑然而居,广寒宫的寂寞非常难耐,常年只有那一只不通人情世故的玉兔作伴,归去又能怎样?更何况“高处不胜寒!”不管是别人的排挤也好,还是耐不住月宫的冷清也好,总之,此时作者的心绪忧愤交加。由于内心的煎熬无法排解,致使作者心力憔悴,唤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欲哭无泪,而又无处乐意倾诉。至此,作者就犹如一个病人由原来的外伤进而转为内伤,情感之气韵由悲愤到哀伤到沉痛而几近癫狂了。于是作者发出了一声沉痛的幽叹:“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我这还是在人间吗?简直是在炼狱之中啊!

心灵上长年的煎熬,亲人离散的悲切,仕途失意的伤痛,以及一切的一切的不幸,作者此时已是心神俱疲,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于是作者在似醉非醉,似梦非梦的失魂落魄的状态下,开始了梦游一般的在房子的里里外外寻寻觅觅起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凭窗望月,睹物思人,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在寻无踪迹之后,不由得黯然神伤。

但是,作者从小毕竟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品格和修养自非常人能及,中国传统文人的“达则兼治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此时充分体现出来。素有大志而又不能申的人,往往容易在失意受挫之后,走上心灵的自我解脱之路。苏轼也不能例外。“人不能改变环境,但能适应环境。”徒然神伤又有何用?心中块垒已开始冰消雪化了。“不应有恨”。词作至此,可以看出,作者已由个人的情怀中解脱了出来。神气也清爽了许多,心灵也空明了许多。因而,此时的作者由个人的“小我”开始蜕变了。词作之中原来的那一股悲愤、郁闷、哀伤、失意乃至十年里心神俱疲之气已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兼济天下的宽博之气了。

文章开头是带怨气的一问,紧接着是痛心疾首的“何似在人间”一叹,而此时作者由于积怨一竟消,所以,“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便变得心平气和了,但还是可以看得出,这之中还是稍带有一些无奈和无助的:既然你嫦娥与“我”同病相怜,你为什么还要让月亮在别人不能团圆的时候圆呢?但是,由于作者深受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的超然出世,使作者在自己这一问之后便番然醒悟了,心底不由一阵释然。同时,心理不觉自嘲起来:惭愧!惭愧!枉我自称豁达开朗,洒脱不羁,怎么如今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么简单的自然规律也执迷不悟了呢?

至此,作者的心灵终于清明如水了。由于作者参悟了人生的真谛:人生的悲欢离合,正如眼前的中天之月一样,它是一种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力永远也无法改变的。因而,在心中生出了悲哀无奈的同时,迅即便顿悟了。而心灵经过了一个由炼狱到地狱到人间再到天堂的全程的洗涤和锤炼,从而完成了心灵的蜕变,自我的形象也由一个“小我”完成了到“大我”升华。同时的气韵也开阔豁达了。最后,作者从心底里发出了祝天下的人们平安如意,今晚共享这美好月色的由衷的祈愿,成就了自己完美的形象。

综观全词,作者由悲愤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直干云霄的一问,到“何似在人间”这痛心疾首的一叹,紧接着是“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无可奈何的一问,继之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心灵解脱的一释,最后以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包容天下的宏愿结句。情感峰谷相间,情节曲折多致,气韵跌宕起伏,摇曳生姿;读来着实令人移神动性,荡气回肠,自有一语结而味无穷的神韵!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

上一篇:质监局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干部素质汇报下一篇:c语言考试复习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