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习工作总结

2024-06-01

地质实习工作总结(共9篇)

篇1:地质实习工作总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暑期生产实习报告

姓名:胡兆鑫

专业:地球化学

班级:015071

学号:01507111

教师:陈岳龙

暑期生产实习报告

从2010年7月6日开始,经陈老师介绍我和另外一位同学来到廊坊市地科院物化探索进行暑期实习。我们被安排到王学求老师身边,负责内蒙古区域的岩石、土壤的采样工作。我们参与的项目的是“全国地球化学基准值的建立”,这是一个子项目,总项目是大陆全岩探测。我实习到了9月3号才结束,虽然接是近两个月的实习时间,但我觉得恍如一瞬间。

我们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采样,还有资料的录入工作。此次采样以1:20万的地质图为采样单元,平均每幅图幅要采10个岩石样品和2个土壤样品。所采岩石为每个图幅区域中的各个时代的主要岩石,原则上要采新鲜样品,每组岩石样品采4kg左右。土壤样品一般要进行浅部和深层采样,浅层样品采样深度为5-20cm,深层样品采样深度为100-150cm。特殊情况下可只采浅层样品,每个样品采4kg左右,样品如果过粗的话还要过筛。

此次采样工作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每个小组有3-4人,一辆越野车,一个领队,一个司机,1-2组员。由于是在野外,我们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早上出去时间和晚上收工时间都没准。我们基本上是一天换一个地方,有时候一天能跑上千里,真称得上是“日行千里”,但有时又很早收工。实习的前几天我还感觉挺新鲜,砸两块石头,挖几锹土,还可以到处跑。但经过几天实习后,我发现这不光是一项智力活,还是一项体力活,我的手臂开始酸痛,手掌上连泡都磨出来了。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我渐渐适应了,手上的泡变成了老茧,手臂也不酸痛了。

我们采样的关键是找到好的岩石露头和土壤剖面,这对于我们专业的要求是读懂地质图和辨认岩石。对于岩石采样,我们最喜欢的情况是由于修公路我们需要的岩石全部被刨了出来,新鲜又好采,直接捡就行。但有时候为了找一个岩石露头,我们必须跑上百公里。有时候我们实在找不到露头,就只得放弃那组岩石样品。对于土壤采样,最理想的情况是找到好的土壤剖面,直接用铲子铲就行。没有土壤剖面的话,我们就得用洛阳铲,这是我最不愿干的事。最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地方用洛阳铲都打不下去,这时我们只能放弃深部采样,只采浅层样品。每天工作结束后,我感觉最美的事是回到宾馆美美的洗上一个热水澡,洗去一身的汗臭和疲惫。

我们每天重复着这样的工作,隔一段时间我们会休息一两天,这时我的工作是负责把野外记录录入到电脑中。但这活也不如想象中好干,前几次的时候录入速度很慢,而且感觉很无聊。但经过几次后,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录入速度明显变快了,虽然还是那么无聊。不过,看着这一行行的记录,就像看着我们这些天的工作成果,感觉很有充实很有成就感。

平时除了干活外,闲暇时间我们还会在车上唠唠嗑,挺有意思的。虽然我这个人比较内向,不太擅长交流,但我很喜欢听领队和司机聊他们的实习趣事。

回顾这次实习,我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就跑遍了大半个内蒙古,从锡林郭勒盟到阿拉善盟,最后到二连浩特市。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但我感觉这两个月过得很充实。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接触了很多人和事,豪爽干练的赵博士、幽默有趣的司机、踏实稳重的张师兄等等,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普通平凡工作者的认真,善良还有敬业,他们深深地感染着我,并激励着我继续为地质事业而努力奋斗。这次实习另外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强化和提升,这两个月我基本上把各种类型的主要岩石都看了一遍,这无疑会大大提高我辨认岩石的能力。

实习,不仅仅是将理论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不仅仅是在专业的领域扩充自己,不仅仅是体验工作的感觉,更是学习跟社会的人和事打交道,学习做人。只有知识和精神都得到全面的提高,才能真正达到实习的目的。我想这份宝贵的经历对自己以后的学习工作都会是一份财富,我会好好珍藏着。实习虽然结束了,但是我未来的路才刚刚开始。在未来漫长的道路上我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篇2:地质实习工作总结

此次实习地区选在北京西山的九龙山、愁儿岭、香峪大梁一带。行政区划属门头沟区的门头沟乡和军庄乡,包括城子、龙泉务、军庄、灰峪等自然村。实习区交通发达,风景优美。地处华北平原西北边缘,气候温暖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晴燥,夏热多雨,春旱多风,秋高气爽。多年平均雨量600mm。第一天的路线是三家店水闸到西山林场。

1.窑坡组页岩,此地属于山岭,植被繁茂。岩石土灰或黄色,页片状,泥质结构,破碎风化严重。本组富含植物化石,含煤情况自西向东减少。接着观看龙门组(J1)砾岩,砾石较破碎,风化严重,土黄色,分选性不好(大小差不多)粒径1--20cm,砾石磨圆度较好。砾石泥质胶结,胶结状态不好。岩层产状3°<33°。九龙山组(J2)砾岩成分复杂,多为火成岩,粒径2—5mm。

2.九龙山向斜。J1--J2--J1的向斜构造。岩石主要为紫红色的凝灰质

砂岩,凝灰质含粉砂泥岩及凝灰质粉砂岩,夹含砾火山岩屑砂岩。

3.九龙山砾岩风化严重,岩石成土黄色。九龙山向斜北的砾岩岩石坚硬

完整,粒径1~10cm,磨圆度一般,主要为泥沙岩硅质胶结,分选性一般

第二天的路线是龙泉务到琉璃渠。

4.该点为石炭系岩系。岩石主要为砂岩,硅质胶结,解理较发育,呈灰

色。此地的页岩为灰色,产状为116°<50°。火成岩有崩塌,坡积物较多。然后观看了红庙岭组石英砂岩,主要为肉红、砖红色、浅绿色石英砂岩。

5.此地为断层破碎带。魁心阁的红庙岭组砂岩,次一级的小断层。地貌

属于山崖垭口。泥质胶结,风化严重,未土黄色,粒径0.5—10cm。南大岭组(Jβ)主要为辉绿岩,灰黑土黄,隐晶质成分,新鲜面灰绿色。主要为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风化严重。此处大约宽900米,坡30°,植被较多。上有断层,有5—10米的分化层。

6.琉璃渠断层。底层缺失,土黄灰黑色,主要为砂岩页岩和砾岩。第三天的路线是斜河涧到老虎头。

7.此点为工程点,铁道隧洞。洞口前侧岩石主要为纯净的石灰岩,呈灰

白色,产状混乱,有断层破碎带。上面是土黄色的泥质石灰岩。隧洞洞口衬砌,边墙衬砌有锚杆支护,表面喷射混凝土。

8.奥陶系和石炭系的分界点。隧洞打在石炭系上,全衬砌,岩石主要为

页岩砾岩。石炭系的岩石主要为砂岩页岩,风化较严重,破碎,植被繁茂。奥陶系的岩石主要为纯净的石灰岩,方解石脉,有小断层。沉沙孔有水土保持的作用。2号隧洞只加洞口衬砌,3号隧洞断层面与轴线斜交,而正交最好。

9.此点为岩性点。奥陶系与石炭系的分界点,O2的石灰岩性脆,易弯

曲,沿途观测C2主要为土黄色和褐色。老石灰岩内断层解理多,可以用于建材石灰炼钢溶剂。

第四天的路线是军庄到三家店。

10.此点为岩性点。主要为石炭系的砂岩页岩,岩石风化严重,层理倾向

南偏东,球状分化。此处的砾岩分选型不好,磨圆度不好,硅质胶结,产状为203°<39°。此处的辉绿岩无层理,火成岩主要为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有一些白条的石英岩。

11.三家店水库左坝肩。植被繁茂,开挖边坡70°,自然30°。主要为

南大林祖辉绿岩,岩石风化严重,风化层3—5m。岩石完整有气孔杏仁构造。灰绿色无产状,对下游防渗不利。九龙山组砾岩,倾向南,1—15cm,分选性不好,硅质胶结,风化不严重,解理不发育,魔猿较好。

12.香峪向斜。核部由太原组的砂页岩组成,北翼为太原组没系地层以及

奥陶系和寒武系组成,南翼仅有出露太原组煤系地层。两翼倾角不等,北陡南缓。向东南方向倾斜。

13.此点为岩性点,九龙山组紫红色凝灰质粉砂岩,青灰质粉砂岩。产状

为47°<15°。断层破碎带有压碎岩,断层泥,碎砾岩确实啦。本次野外实习观察了实习地区的地形地貌,详细观察了各个系的岩石的岩性,以及一些特殊的地质构造,比如向斜背斜。以及一些工程地点,比如大坝,隧洞等,深入了解了工程地质条件。

篇3:地质实习工作总结

1《构造地质综合实习》的重要性

《构造地质综合实习》是构造地质学课堂教学知识的补充及深化, 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的成败将直接影响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构造地质综合实习》一般是作为学生学习完《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这些专业基础课之后所进行的一次野外地质实习。学生应在系统学习《构造地质学》基础理论课程之后, 再利用一定时间, 到野外专门训练其实际操作、资料收集、构造现象观察及描述、图表的编制、报告编写等综合分析能力,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掌握分析方法和对各种构造分布规律及形成机制的认识, 并可巩固用变形理论及力学知识分析地质构造的基础知识, 同时训练学生对野外构造现象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特别是对一些野外地质现象能够进行描述, 以达到对野外工作全过程的掌握和了解。

2《构造地质综合实习》实习基地的选择

构造野外地质实习地点的选择很重要, 首先应该选择适合该专业的野外实习地点。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野外地质实习基地主要有:重庆北碚后峰岩实习基地、峨眉山地质实习基地和旺苍地质实习基地。而对于构造地质综合实习来讲, 选择重庆北碚后峰岩作为实习地点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构造地质综合实习》野外实习时间为3周。

重庆北碚实习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属重庆市北碚区以及紧邻的合川市、华蓥市所辖。地理坐标约在东经l06°28′~l06°31′, 北纬29°50′~29°55′之间。实习地区处于扬子准地台, 四川台向斜川东南台褶带上的川东高褶带西缘观音峡背斜。实习剖面多数集中在北碚至代家沟之间的地段, 地质填图在代家沟以南约5 km的区段之内。

3提高《构造地质综合实习》教学质量的方式

《构造地质综合实习》面临时间紧, 剖面多且长, 线路复杂, 学生知识结构差异大以及重庆地区山路滑而陡等复杂原因, 有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野外地质实习的质量与效果, 每个实习指导老师甚至教学体系应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通过对《构造地质综合实习》的思考, 总结经验,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提高野外地质实习的教学质量。

3.1实习区教学材料的更新

为了使学生在实习之前就对北碚天府地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有个大致了解,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自己摄制了《天府地质大观—野外地质构造》, 片长26分钟, 另外收集了科教电影制片厂《地壳运动》《板块构造》等许多教学影片作为教学辅助材料。同时专门安排了有经验的教师编写了该区地质实习配套使用的指导书、地质地形图, 建立了每条剖面的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资料库, 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和视频, 同时配备和培养了高水平的实习教师队伍。因此, 每次野外实习之前, 让学生通过电教片和野外实习指导书, 先了解一下实习区的自然经济及地理概况、地质概况、实习路线及内容、实习目标以及最基本的野外地质工作技能和方法等。让学生以做到心中有数, 增加野外的实习效果, 从而为后面的野外地质实战打下良好基础。

3.2实习内容调整

以前构造地质综合实习内容主要集中在地层观察及测量、地质填图、图件绘制, 最后写出完整的实习报告。本着拓宽学生知识面等原则, 实习指导老师对构造地质综合实习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目前实习内容主要做了以下调整: (1) 区域构造背景:大地构造背景作一般性的介绍, 要求学生了解实习地区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四川盆地基底构造“暗三块”与盖层“明三块”的吻合性;主要构造及成因, 如:川东高褶带、威远—龙女寺古隆起等划分概况。了解四川盆地含油气层系和地层出露厚度。了解构造层的划分和盆地的性质。 (2) 地层观察及测量:掌握从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 (∈2-31s) —上侏罗统蓬莱镇组 (J3p) 的地层层序, 各组的岩性特征, 地层厚度, 所含主要化石, 生储油气层、矿层、接触关系等。对中二叠统茅口组 (P2m)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T3x) 要求掌握到各层段的基本特征。并选择一段地层 (不得少于400 m) 进行地层基本厚度丈量基本步骤与方法、地层岩性的描述内容等。 (3) 踏勘:了解实习区内地层层序、时代、主要岩性特征和分布状况。掌握实习区构造轮廓、主要构造线方向、分布规律, 在此基础上确定制图标准层填图穿越剖面。 (4) 地质填图:以1∶1万的天府地区地形图为底图, 采用剖面穿越法, 填绘出各层的地层界线。要求至少穿越5条剖面, 对难点部位要进行追索。 (5) 专题研究: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其实际工作本领, 针对实习区的地质特点, 拟定出一些专题研究题目, 如:褶皱形成机理、断裂与褶皱的关系、裂缝发育规律及构造应力场等。让学生自由选择, 在教师的指导下, 独立到野外收集资料, 处理和分析资料, 最后写出具有自己观点的专题小论文。 (6) 小构造观察:为了拓宽知识面, 增加新内容、新方法, 对小型构造研究奠定基础。实习队安排带学生参观实习区内的“层内小褶皱”“次级小断层”“剪切带”“构造缝合线”“S型及反S型张节理”“节理的交切”“羽毛状张裂缝”“雁脉带”“平面和剖面共轭X节理系”等典型小构造现象。 (7) 图件编绘:主要绘制地层柱状图、平面地质草图、地形地质图、构造横剖面图、构造等值线图及典型构造现象的素描图。 (8) 文字报告:主要包括野外实习综合报告、地形地质图说明书、构造等值线图说明书及专题小论文。

3.3师资及野外装备的良好配置

构造地质综合实习的师资配置相当重要, 以往师生比大概在1∶30左右。构造地质综合实习不同于课堂教学, 野外空间大, 有些典型的地质构造只能远观而不能近察。而有些实习点位空间狭小, 只能容下几个人。因此, 带队指导老师只能一遍一遍给学生讲解, 严重影响实习进度。因此, 为了解决这种不合理的授课方式, 提高野外实习质量, 应结合野外地质实习的实际情况, 将师生比例加大, 按照师生比1∶10~15左右比较合适。如果指导老师数量充足的话, 完全可以按照师生比1∶5~1∶10进行。同时学校为每个组配置了一部手执GPS仪及数码相机, 在实习的过程中, 带队指导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使用GPS仪定位定点以及采集相关地质数据等。后续实习过程中, 尽可能为实习队伍提供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 如:数字填图软件RGMap、RGSection等教学软件;射程1 000 m以上的绿激光笔、户外教学专用的扩音器以及数字语音录入笔等。这样构造地质综合实习的教学效果就会得到大大提高。

3.4采取多种教学模式, 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习兴趣提高, 专业知识理解加深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多数的野外实习是将学生带到实习地点, 学生观察完地质现象后老师再进行讲解总结。若这种古板的教学方式不进行改革, 将难以提高学生野外实习的积极性, 更难以提高野外实习教学质量。经过十几年的野外实践教学活动, 发现采取互动式、奖励式和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会更为显著。

采取学生之间讨论、小组内讨论、小组之间结论比较、老师讲解总结、学生记录及素描的教学模式。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通过人人参与表达阐述自己的地质观点, 通过小组内队员之间的讨论、分析与总结, 同学们可以大胆发言, 甚至会出现互相反驳的现象, 现场气氛一度达到高潮。通过成员之间的讨论, 最后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在整个讨论过程中, 使学生由以前的被动参与者直接变为了目前的主动参与者。带队老师此时可以根据学生的野外地质专业表现进行现场打分, 这更能大大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最后, 指导老师针对具体的地质观察点, 先启发性地给予提示,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 对关键问题进行师生间的讨论、讲解与总结, 真正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最终掌握实习的内容及最基本的地质实习技能等。全部学生掌握之后, 要求大家对实习观察点进行相关的地质内容记录、总结, 并将将随手地质剖面图及地质现象的素描图绘制在野外记录本上。

3.5多种教学场所结合确保实习顺利进行

随着北碚实习区退耕还林、水库蓄水、季节性洪水、修桥铺路、资源 (煤炭、石灰等) 的大规模开采等众多因素, 有的剖面被植被严重覆盖 (如:纸厂沟-小屋基构造剖面、石笋沟龙潭组地层、河西洞须一段地层) , 有的剖面大部分被淹没于水下 (大坝沟大安寨段地层, 白庙子飞仙关一段下部地层) ,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野外教学秩序。因此, 野外实习基地的面积及规模也在逐年减小, 急需寻找新的实习剖面或者实习基地以满足后续生源的需求。为了解决这种困境, 各带队指导老师专门对北碚区天府镇进行了实地踏勘, 开辟出了几条新的野外教学剖面, 如:文星场-张家坡剖面、司法所—视槽沟剖面、鹰耳岩剖面、老龙洞剖面等6条剖面, 以保证后续生源的正常野外教学。

3.6灵活有效的评分标准

构造地质综合实习的成绩评分既要体现出野外学习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也要突出室内图件绘制、报告编写的能力。因此,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构造地质综合实习为了统一评分标准, 全面考查学生学习成绩, 评分以图件、文字报告为主, 结合野外表现、学习态度及野外记录本进行综合评定。具体评分标准如下:地层柱状图 (10分) 、平面地质草图 (5分) 、地形地质图及说明书 (10分) 、构造横剖面图 (10分) 、构造等值线图及说明书 (15分) 、专题研究论文 (10分) 、野外表现及态度 (20分) 、文字综合报告 (20分) 。先采用以上计分方法逐项进行评分, 然后累加起来, 最后采用优 (86分及以上) 、良 (80分~85分) 、中 (70分~79分) 、及格 (60分~69分) 、不及格 (60分以下) 五级记分制给出实习成绩。

4结语

《构造地质综合实习》野外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 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习基地选择合适, 野外教学资源及时更新, 实习内容相应进行调整, 教学模式的大胆改革等条件下, 学生可以在乐趣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而不是片面认为地质工作是枯燥无味的。通过以上的野外实习训练, 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每个实习观察点的重点内容,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 学习气氛更加活跃, 这也极大提高了学生的野外团队协作精神, 从而提高了《构造地质综合实习》的教学实习质量。

摘要:《构造地质综合实习》是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为了适应目前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应更加重视并加强野外实践教学环节。对如何提高《构造地质综合实习》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根据近十几年的构造地质综合实习教学心得, 现以重庆市北碚区后峰岩观音峡背斜构造地质综合实习为例, 分析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地质填图,教学质量,工程教育认证,观音峡背斜

参考文献

[1]廖太平.重庆天府地区地质考察指南[M].北京:石油出版社, 2008.

[2]李光云, 张瀛, 陈国民.观音峡背斜构造地质填图教学实践与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145-146.

[3]陆廷清, 胡明, 王占磊.改革构造地质野外实习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J].石油教育, 2010 (6) :86-88.

[4]冯明友, 刘小洪, 夏青松.化教为学、互动式教学模式探讨——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重庆北碚野外地质综合实习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40) :193-194.

[5]刘天虎, 陈川, 赵新生.达坂城白杨河矿区数字填图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 2014, 23 (3) :86-88.

[6]于福生, 周子勇, 王春英.本科生野外地质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 2016 (1) :40-41.

篇4:水工专业地质实习改革

工程地质是水工专业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不仅仅需要课堂讲授、实验课程,而且需要进行地质教学实习等多种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才能获得一些真知。但是水工专业学生在地质知识基础、专业认识上和地学专业学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在分析水工程专业学生地质知识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在野外实习中摸索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水工专业学生地质知识现状

从学科上讲,水工专业学生地质理论知识相对欠缺,学生学习的理论课程难度要求相对较低,课时和内容相对较少,课堂上的认识鉴定实验时间有限,巩固的时间客观上较少;而且不像地学类学生有比较深刻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大量野外实习历练机会。所以水工专业学生,不仅对常见的造岩矿物、岩石类型陌生,对构造现象更是如此。

从思想上,许多学生对野外地质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多数学生认为野外地质实习与他们的专业关系不大,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兴致不高。学生在实习现场,大多观察风景,东张西望,不知所措,并且对野外实习与专业的关系大小产生了质疑。学生从思想上缺乏对学科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总之,上述种种原因,使得仅有两周的非地质类野外地质实习变得相当艰难,同时对带队老师和现场授课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消除学生们思想上的顾虑,而且要寻找一种有效的野外实习教学方式。

二、野外实习教学方法

(一)消除学生思想障碍

态度决定一切,在实习开始之前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必不可少。部分学生认为,每次实习都是与岩石打交道,枯燥无味,缺乏新奇感。这就要求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说服教育。抓好思想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摒弃“重专业课、轻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观念,提升实践性教学的作用和地位。而且因材施教也非常重要。例如与农水专业的学生讲解水文地质调查与专业的密切关系,与水电专业的学生讲解不同岩石类型的地基承载力差异以及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等等。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的饱满热情,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二)重视基本知识的解析和讲解

每个学科都有其不同的学科特点。每到一个具体的实习考察点,都要从看到的地质现象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回忆课堂理论和实验内容的过程。例如在五大连池考察流纹岩的时候,简述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的基本概念,其中岩浆岩又分喷出岩和侵入岩两大类,最后指出流纹岩是一种岩浆岩,而且是喷出岩,接着可以简述喷出岩的常见的一些结构构造特征,然后根据看到的现象逐个分析流纹岩细类的特征。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常见造岩矿物的成分差异及其鉴别特征。比如在对小岭镇进行岩层产状测量的时候,让学生回忆岩层产状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水工地质罗盘的矫正以及使用其进行测量的方法。然后教师进行现场演示,讲解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记录方式,熟练使用仪器。这样使学生巩固了基本知识,完成了实习任务,熟练地掌握了仪器使用,效果较好。

(三)重视地质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地质思维和鉴别能力的培养是实习的核心内容,比如在考察小岭镇石发岩石断裂的时候,首先阐述断裂的概念和三要素,然后让学生根据标志层判断断层的性质。学生们直接参与其中,畅所欲言,在讨论中逐步明确了断裂的性质。另外在鉴定泥岩和粉砂岩石的时候,要让学生亲自感知二者手感的不同,肉眼很难区分,粉砂岩有粗糙感,而泥岩没有。并且针对北方农水专业的特点,适当加强了水文地质调查的内容。对实习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基本烈度、自然地质现象、水文地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了解。通过实习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学到了知识,而且增强了技能。接着可以分析地质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判断的依据。比如,断层性质的判断的基本依据、不整合形成的原因等等。如果遇到类似的观察内容,可以跟学生一块讨论,在争论中逐渐明了野外观察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一些基本野外技能。

但是学生还是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实习过程中常常发现,一个分队中有的学生记录本上记得工整详细,有的则寥寥几笔。但最后提交报告的时候都内容饱满,这样难免抄袭。为培养学生养成现场记录的习惯,现场对不同的学生个体的记录随即抽查和提问。每天回来之前让学生把记录本交回,可以督促学生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一旦领会了某些概念、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和技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有很大提高。

(四)注意培养创新意识

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基本技能,明确基本概念。鼓励学生现场提问,可以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野外岩石的鉴定,没有了教师的提醒,没有了实验室中标签的标明,学生大多不知如何着手。也有相当多学生不知道野外如何区分“石英”和“方解石”“白云母”等常见的矿物。通过现场答疑,学生的基本技能有所增强,下次再看到的时候就知道从节理、形态等几个方面来鉴别。学生的问题可能比较浅显,但是只要跟专业相关的,都要耐心解释。如果真正学会了些技能,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逐步提高。兴趣就是在点滴中培养的。在实习的后期,从学生的主动提问可以看出他们的思考、认识也在深入。

三、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鉴于所从事专业的特殊性,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对大二同学尤其重要。如何在完成艰巨的野外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成了带队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实习中会受到路程比较漫长、天气变化不定、山路比较陡峭、路段比较泥泞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有些体力较好的男生主动伸出友爱之手,这些都是实习中亮丽的风景。正如许多同学在实习报告结语中所写:此次实习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感觉到了集体的温暖。

诚然,因为师资力量有限,在野外实习过程中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但是如果学生在野外实习中真正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形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团队精神,必将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刘勇健.工程地质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6).

[2]白明洲.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6(2).

[3]肖淑荣.基础地质实习之我见[J].中国地质教育,2007(3).

大学生网络创业要靠实力

09年3月,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历经半年,通过走访全国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85所高校,共发放1650份问卷,访问512名网络创业者,最终形成了国内首份《中国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报告》。

调查表明,71.57%的大学生网络创业者的专业背景为经济学、管理学、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经管类专业,理工类和文史类专业学生分别占11.22%、2.24%。这一方面说明该部分学科专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学生就业压力非常大,另一方面也较好地说明近几年高校特别是高职、大专层次院校在经管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中开始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

报告显示,在大学生网络创业雇用人员数量上,61.65%的大学生网络创业者没有雇用人员,雇用1-2人的占23.54%,雇用3-4人的则占6.07%,雇用5人及以上的比例为6.31%。同时,大学生网络创业者所雇用的人员75.90%为本校同学,11.65%为大学毕业生,14.86%为其他社会人员。可见大学生网络创业影响不小,在解决本人就业问题的同时能够有效影响和带动周边同学参与网络创业,还解决了一部分社会人员的就业问题。

调查发现,当前国内高等教育中创业教育特别是网络创业教育还刚刚起步,在大学生网络创业者群体中,参加过创业教育培训的仅占17.1%,有网络创业培训经历的比例仅为16.14%。创业类培训正在成为大学生网络创业者获取网络创业所需知识、技能的直接补充和选择。

报告认为,网络创业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具有积极影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促进毕业生就业和拉动经济等都具有较大影响,同时报告还认为大学生网络创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篇5:地质专业实习总结

而国内的泵站质量是令人置疑的。如某些泵站,运行一段时间后就发生地基下陷和建筑物开裂。国内水泵品种规格较少、结构形式单一、制造质量普遍较差,价格方面甚至低于与其配套的电动机。泵站设计时,只能选用性能差不多的那么几种定型产品,这样不但降低了泵站效率,而且还留下了许多不安全隐患。

国外泵站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对泵站运行的各种指标、长期跟踪、监测和记录,随时发现问题可随时加以解决。同时,记录下来的数据也将成为水泵开发和性能完善的依据。另外,自动化大大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也减少了泵站的管理工作人员。如美国,几十公里的输水干线上,只有几个工作人员。国内泵站一般建于六七十年代,设备陈旧,自动化程度低,往往采用经验管理和定期大修的办法。这样,大大地影响了泵站经济,增加了管理开支,造成经济上不必要的损失。

4.2 国外泵站运行管理人员少、素质好、社会分工严密

国外泵站运行管理人员只相当于我国的1/10,而运行管理有条不紊,长期保持正常运转。以荷兰为例,事实上,stork泵厂负责核心部件的生产和总装,泵站的管理人员只负责值班运行、小规模的检修和大规模的检查,而大规模的检修则由泵厂完成,甚至于清洁卫生工作都由专业人员承包,更没有沉重的行政包袱。这些社会分工与协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学习。

国外泵站一般采用懂专业、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在泵站运行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正确地处理突发事件。而国内许多泵站管理人员素质差,专业技能低,地方保护严重,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新技术的引用,导致泵站运行管理水平相当落后。

4.3 国外十分注重工程的维护和保养、运行管理费用充足

国外泵站的清洁工作做得好,一般都配有清污、清淤机械,它是保证泵站安全运行、节能、减少水泵磨损、延长机组寿命必不可少的泵站设备。但国内泵站的水泵工作环境差,设施不配套,很多泵站都没有配置清污机械,已设置的也不好用,问题在于关键技术不掌握,落后,资金投入也不足。

在费用方面,国外泵站以受益者支付或国家拨款等方式获得充足的资金,有条件、有能力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改造、维修和扩建。而我国泵站建设资金短缺,且许多泵站主体工程在一次性投资建成后,工程配套滞后,续建费用少,这样就使一部分泵站长期不配套,工程迟迟达不到设计效益。另外,泵站运行管理资金少,甚至连职工工资都无保障,更谈不上泵站机电设备的更新和改造。

篇6:地质实习总结

金山镇地质剖面图和纲要图的绘制,是在前几次构造实习的基础上的综合实习,本次实习要求为编出1幅构造纲要图、4幅地质剖面图,并对该图概述地质构造和构造发展史,它的目的是让我们能比较全面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练读图和绘制图。通过绘制剖面图,判读褶皱和断层以及不整合面来恢复金山镇的地质演化过程。因而得出很多的信息,包括岩层年代,岩性,主要构造等。其中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均有较好发育,构造方面,断层和褶皱出露明显。图中东北角和西面有斑岩和花岗岩侵入,且存在两处角度不整合,缺少J和T1、T3地层。

地质图比例尺1:100000,面积达200多平方千米。

第二章 地层

地质图上出现地层的地质年代从D2至K2,中间缺失T1和J的一整套地

层,地层走向基本为北东南西向。白垩统K1、K2和中泥盆统D2为砂岩出现在东南角河北村地区,分别分布西北角和北部略偏东以及河北村正断层系一带为水平岩层,这两处水平岩层和下面的倾斜岩层形成角度不整合;上泥盆统D3为页岩,集中分布于河北村正断层系一带;C1至T3均为灰岩广泛分布于金山镇地区。东北角陵庄出现斑岩和花岗岩。从地质界限的行迹以及地层产状看出T2与P2形成平行不整合。

第三章 岩浆岩

金山镇地区的岩浆岩主要由花岗岩和斑岩组成,位于东北角,面积较小,其构造与岩体边界产状平行。花岗岩侵伏早期岩层,边界线被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切割,由此可以判断花岗岩的形成早于此处逆冲断层的形成,而花岗岩又覆盖于下盘的T3、T2、P2之上,说明花岗岩的形成晚于下盘褶皱的形成;斑岩覆盖与花岗岩之上,其边界线也被K2截断,说明斑岩的形成晚于花岗岩而早于K2。

第四章 构造

褶皱构造:

1、河北村―金山镇线性背斜褶皱

该褶皱分布于河北村至金山镇一带,核部为D2,翼部由D3、C1、C2、C3组成,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倾角40°,轴面竖直略向北西倾,枢纽倾伏,两翼夹角约110°。

2、五里河、诸岭短轴倒转背斜褶皱组

两处短轴背斜的核部均为C1,翼部由C2、C3、P1组成,北西翼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45°;南东翼为倒转岩层,走向北东―南西,倾角80°。两翼夹角约35°。

3、奇峰―雨峰短轴背斜褶皱

核部均为C1,翼部由C2、C3组成,北西翼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

角45°,走向北东―南西,倾角50°,轴面倾向北西。

断裂构造:

1、河北村正断层系

五个正断层面的走向垂直于河北村褶皱的枢纽,延伸1―1.5km。延枢纽方向从北东至南西向每个断层面的倾向依次为北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在第1、2个断层面中间形成地垒,在第4、5个断层面中间形成地垒,两地垒中间形成地堑。

2、奇峰―雨峰逆冲断层

篇7:地质类实习总结写法

总结章节如下:

第一章 序言

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第二章 地层

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工作总结《地质类实习总结写法》。

第三章 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章 构造

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 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 其它

如外动力地质现象等。

后记

说明实习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篇8:水工专业地质实习改革

一、水工专业学生地质知识现状

从学科上讲, 水工专业学生地质理论知识相对欠缺, 学生学习的理论课程难度要求相对较低, 课时和内容相对较少, 课堂上的认识鉴定实验时间有限, 巩固的时间客观上较少;而且不像地学类学生有比较深刻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大量野外实习历练机会。所以水工专业学生, 不仅对常见的造岩矿物、岩石类型陌生, 对构造现象更是如此。

从思想上, 许多学生对野外地质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多数学生认为野外地质实习与他们的专业关系不大, 缺乏学习动力, 学习兴致不高。学生在实习现场, 大多观察风景, 东张西望, 不知所措, 并且对野外实习与专业的关系大小产生了质疑。学生从思想上缺乏对学科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总之, 上述种种原因, 使得仅有两周的非地质类野外地质实习变得相当艰难, 同时对带队老师和现场授课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消除学生们思想上的顾虑, 而且要寻找一种有效的野外实习教学方式。

二、野外实习教学方法

(一) 消除学生思想障碍

态度决定一切, 在实习开始之前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必不可少。部分学生认为, 每次实习都是与岩石打交道, 枯燥无味, 缺乏新奇感。这就要求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进行说服教育。抓好思想教育工作, 从根本上摒弃“重专业课、轻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 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观念, 提升实践性教学的作用和地位。而且因材施教也非常重要。例如与农水专业的学生讲解水文地质调查与专业的密切关系, 与水电专业的学生讲解不同岩石类型的地基承载力差异以及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等等。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的饱满热情, 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二) 重视基本知识的解析和讲解

每个学科都有其不同的学科特点。每到一个具体的实习考察点, 都要从看到的地质现象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 让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回忆课堂理论和实验内容的过程。例如在五大连池考察流纹岩的时候, 简述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的基本概念, 其中岩浆岩又分喷出岩和侵入岩两大类, 最后指出流纹岩是一种岩浆岩, 而且是喷出岩, 接着可以简述喷出岩的常见的一些结构构造特征, 然后根据看到的现象逐个分析流纹岩细类的特征。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常见造岩矿物的成分差异及其鉴别特征。比如在对小岭镇进行岩层产状测量的时候, 让学生回忆岩层产状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水工地质罗盘的矫正以及使用其进行测量的方法。然后教师进行现场演示, 讲解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记录方式, 熟练使用仪器。这样使学生巩固了基本知识, 完成了实习任务, 熟练地掌握了仪器使用, 效果较好。

(三) 重视地质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地质思维和鉴别能力的培养是实习的核心内容, 比如在考察小岭镇石发岩石断裂的时候, 首先阐述断裂的概念和三要素, 然后让学生根据标志层判断断层的性质。学生们直接参与其中, 畅所欲言, 在讨论中逐步明确了断裂的性质。另外在鉴定泥岩和粉砂岩石的时候, 要让学生亲自感知二者手感的不同, 肉眼很难区分, 粉砂岩有粗糙感, 而泥岩没有。并且针对北方农水专业的特点, 适当加强了水文地质调查的内容。对实习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基本烈度、自然地质现象、水文地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了解。通过实习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 扩大了知识面, 学到了知识, 而且增强了技能。接着可以分析地质现象产生的原因, 以及判断的依据。比如, 断层性质的判断的基本依据、不整合形成的原因等等。如果遇到类似的观察内容, 可以跟学生一块讨论, 在争论中逐渐明了野外观察的一些基本方法, 学会一些基本野外技能。

但是学生还是存在着个体差异, 在实习过程中常常发现, 一个分队中有的学生记录本上记得工整详细, 有的则寥寥几笔。但最后提交报告的时候都内容饱满, 这样难免抄袭。为培养学生养成现场记录的习惯, 现场对不同的学生个体的记录随即抽查和提问。每天回来之前让学生把记录本交回, 可以督促学生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一旦领会了某些概念、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和技能,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有很大提高。

(四) 注意培养创新意识

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基本技能, 明确基本概念。鼓励学生现场提问, 可以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野外岩石的鉴定, 没有了教师的提醒, 没有了实验室中标签的标明, 学生大多不知如何着手。也有相当多学生不知道野外如何区分“石英”和“方解石”“白云母”等常见的矿物。通过现场答疑, 学生的基本技能有所增强, 下次再看到的时候就知道从节理、形态等几个方面来鉴别。学生的问题可能比较浅显, 但是只要跟专业相关的, 都要耐心解释。如果真正学会了些技能, 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逐步提高。兴趣就是在点滴中培养的。在实习的后期, 从学生的主动提问可以看出他们的思考、认识也在深入。

三、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鉴于所从事专业的特殊性, 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对大二同学尤其重要。如何在完成艰巨的野外任务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成了带队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实习中会受到路程比较漫长、天气变化不定、山路比较陡峭、路段比较泥泞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有些体力较好的男生主动伸出友爱之手, 这些都是实习中亮丽的风景。正如许多同学在实习报告结语中所写:此次实习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 感觉到了集体的温暖。

诚然, 因为师资力量有限,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 但是如果学生在野外实习中真正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形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团队精神, 必将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刘勇健.工程地质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7 (6) .

[2]白明洲.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 2006 (2) .

篇9:对油田地质实习的思考和认识

一、让学生尽快熟悉钻采设备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学生油田地质实习教学所涉及到的采油设备非常多,如游梁式抽油机、皮带式抽油机、螺杆泵、电潜泵等采油设备。这些设备虽然在性能、结构、工艺上各有优缺点,但根据不同的条件选用,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例如游梁式抽油机,以其安装方便、调试简单、使用可靠、应用灵活而在大多数的采油井上使用。另外,还有各种注水设备、输油管线及设备、井下作业及井下管柱。在课堂教学中,大学生很难接触到这些设备的现场选用原因和应用情况的反馈,如果任课老师不熟悉,有的甚至自己都没见过,就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因此,让大学生熟悉钻采设备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大的补充,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习组织过程中,不仅要尽量安排大学生熟悉各种设备的原理、工作流程,还必须保证人身安全与生产安全。

二、让学生体验真正的油田生活

据调查,参加油田地质实习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将去油田工作,他们对熟悉油田生活抱有很大的期望,具有很高的兴趣。如果把学生安排到一个艰苦的环境中,让他们体验真正的油田生活,其感受又将如何呢? 现场实习与课堂教学是完全不同的。第一,安排实习的工作地点经常变化,与住宿地点都有较长的路程,除较远的工作地点安排汽车接送外,同学们大多数时候都要走几公里路才能到达工作地点,特别是跟随采油工去巡井的学生,还得背着仪表和管钳,特别辛苦。第二,虽然安排了专门的食堂,仅提供早餐和晚餐,但过时不候; 中餐安排盒饭或就近由采油队提供简便的餐饮,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第三,学生要接受工作环境的考验,实习时间为开学头四周,天气正冷,遇到下雨,全身被浇个透,还必须完成实习任务,接受“三老四严”教育,即对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三老四严”是油田企业文化融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最基本、最典型、最生动的概括和总结,它是无法在书本中学到的。事后大多数同学说,大学四年,最难忘的就是这一段时间。

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2007 年初,江汉采油厂成为长江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基地建设成为实习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近两年来,江汉采油厂对原有用于职工培训的采油工具实习基地、采油井口实习中心、采油集输系统实习基地都有所投入,对教学条件、用水、用电及其他教学、生活设施进行了改造,同时加紧对新的实习基地的建设,这些实习基地全部对大学生开放。为了取得最好的实习教学效果,江汉采油厂按学校的要求选派了有丰富经验和较高业务水平的技术人员负责教学工作,教学内容包括采油工艺、采油地质、采油动态分析、钻井地质、油气集输工艺等。我们还将采油厂自导自拍的8集采油技术系列电视教学片用于大学生的实习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了保证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油田生产安全,我们还安排专人负责采油井场、集输油站、联合站、作业井井场的安全教育与安全监督。

四、实习教学方法探讨

(1)实习教学应结合生产任务。油田生产任务繁重,經济指标深入到油田生产的各个方面,如何将大学生的实习行为纳入到油田生产管理中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对采油厂或学校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对于资源勘查专业高年级大学生来说,油田地质实习完全可以向本专业相关的市场靠拢,教和学完全可以放到经济建设的行为中,带着工程任务进行实习,让师生们的利益与实习密切相关。如果工地就是课堂,劳动就是学习,大学生在油田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还练就一身不怕吃苦的本领,生产任务结束后还能获得一份较满意的收入,这种干、教、学相互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定会受到师生们的欢迎,同时也会受到油田的欢迎。

(2)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对参加实习的学生来讲,要完成实习任务是有一定难度的,除了对地质问题、采油工艺有必要的认识之外,很大一部分就是对地质思维的领悟。在油田动态分析教学环节中,刚开始时,同学们总是普遍反映迷雾一片,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随着认识的深入往往迷雾逐渐被拨开,对地下地质现象有了基本的了解,同学们的地质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这种提高是实习的主要目的。大学生的工作能力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提高中得到了质的飞跃。如果在实习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相信将取得更好的实习效果。现阶段的现场教学采取了以油田技术人员言传身教为主,学校专业教师理论解析为辅的办法,教学过程还没有真正全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实习教学整体效果有待提高。

(3)在地质实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地质实习中应该明确观察的目的,引导学生定向观察,如果教师不强调每次路线的目的,学生很容易变成看热闹,每条路线上观察的目的点明了,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主要问题上来,取得较理想的效果。指导学生重点观察,不同的地质现象需要观察的重点不同。因此,每条观察路线,我们都注意训练学生掌握重点观察的能力。学生在明确了观察目的以后,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就可根据认识不同地质现象的关键所在,分析和认识不同的地质现象。

五、结论

野外地质实习是一个丰富且生动的课堂,对于一名石油专业的学生是很重要的,因此探究高校的石油地质实习的新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张光明.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0(2)

[2]案光忠 冯秀丽,野外地质实习中的启发式教学[J],中国地质教育,2002

作者简介:

上一篇:成都西岭雪山春节旅游攻略下一篇:周年庆主持稿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