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学习心态的方法

2024-07-12

调整学习心态的方法(共11篇)

篇1:调整学习心态的方法

调整学习心态的方法

1、相信自己,是坚持学习的动力保证

一个认为自己学不好英语的人不会坚持早起半小时背单词;一个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的人,不会坚持花几分钟背公式;一个认为自己学不好编程的人,会不顾昼夜的坚持敲代码,记概念嘛?

对于新手的学习过程,遇到困难本来就应该是理所应当的,但是一些同学因为遇到困难就开始怀疑自己,导致本来循序渐进就能完成的事情,在自己的犹豫和怀疑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So,一定要相信自己!

2、学习要先有方法,敢实践,再改进

初学者往往因为缺乏经验,又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走弯路,学习效果不够明显等情况产生!

任何方向的学习都不是能一步到位的,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再结合实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逐步改进加强,从而达到对某一个方向的高效学习。

(每个人的性格习惯都不相同,不可能有一个方法同时适用所有人,但是知识学习方法的大方向是一致的,它虽然不是你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它会告诉你要怎么学。对于个人而言,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去改进,精益求精,得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3、良性对比

在教学期间有同学苦恼旁边的同学不费劲也学的很好,自己很努力也无法达到或超越。

遇到这种问题,我只告诉学员两句话:

“来这个班级之前,你心里唯一想着的,是改变自己的未来,你不会考虑你旁边坐的是谁,有多优秀”。

“你只看到别人学的好,你不曾了解别人是否有基础,是否有花额外的时间学习,你脑子里只有,别人比你优秀”。

不要问自己,为什么别人比你优秀,要问那个优秀的人怎么变得如此优秀!

4、总结

(1)、学习心态要端正,好的态度比好的方法重要百倍,学习方法不好,有好的心态你还会坚持,心态不好,再好的方法,你也不见得敢于实践!

(2)、学习要有方法,但是别人教你的方法,永远是别人的方法。这个方法能帮助你提高,但绝对不是最适合你的,甚至是不适合你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经过个人的实践和磨练而产生的。

(3)、相信自己,永远记住你身边的每一个同学都是与你存在竞争关系的朋友,学会为别人的成长鼓掌,同时去发现和学习别人如何成长!

如何学习

(1)、上课勤记笔记不适应现在的学习

由于知识密度高,所以会出现一个走神或者困倦就可能会遗漏知识点,一些学员在听课的时候会奋笔疾书,因为上课不停的在“努力”,高度的眼、耳、手一致操作,而过度的这种努力,会造成精神压力紧绷,更重要的是,这种学生自我感觉很努力,但是跟别人比还是有差距,所产生的心理上的不平衡更是会让学习陷入一种被动局面。

2)、上课听课效果良好,老师讲的都能跟上,知道老师在说什么。

课后状况1:那么这样,课后就会有大量的时间,怎么办呢,有些同学可能很快就可以做完所有事情然后处于放松状态了,玩玩游戏诸如此类。

课后状况 2: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就想赶快做大量预习,好让自己在后面的课程中有更好的听课效果。

(3)、上课听课效果不好,感觉有时候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课后状况1:上课彻底听懵了,课后第一时间把视频拉出来,再看一遍。

课后状况2:上课感觉有些东西不会,再去看代码和笔记的时候,知识不连贯,重新看一遍视屏(没办法的办法)!

篇2:调整学习心态的方法

对于教师而言,从轻松的度假回到了忙碌的教学,必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首先,我们自己应该明白,从今天开始,就要开始工作了,在假期的时候,各种放纵的行为都要收敛,为人师表,就要有师表的样子。其次,认真做好备课工作,讲好第一节课。最后,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接下来的每一天,认真对待每一课,引导学生回到课堂,认真学习。

对于中学生而言,放假是他们最大的期待,突然回到课堂中,肯定有所不适应。所以此时班主任的工作非常辛苦,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来学校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个学期的目标是什么。其次,让学生制定自己学习计划,明白接下来的日子里究竟应该怎么做,这样子就可以避免学生无所事事了。然后,让学生能够快速的适应学校的生活,学校的生活虽然辛苦,单并不是枯燥的。最后,每天调整心情,必须拥有一个好的心情,才能在上课的时候学到更多的东西。

篇3:调整学习心态的方法

一、调整学生心态

1. 关注”每一个”。

课堂上的“疲沓”行为, 一般表现在学习困难学生身上。学生学习总存在差异, 学习态度的差异, 学习习惯的差异, 学习兴趣有差异, 学习基础也有差异。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 接近“每一个”, 走进“每一个”, 让“每一个”念, 让“每一个”说, 让“每一个”领, 观察“每一个”, 关注“每一个”, 表扬“每一个”, 激发”每一个”, 指导“每一个”, 让“每一个”动手, 让“每一个”张嘴, 让“每一个”手口心并用, 让“每一个”特殊一下, 让“每一个”惊喜一次, 让“每一个”心灵震撼一回, 让“每一个”一点一点得到改变。

2. 引领学生用阳光的心态走过青春期。

面对孩子敏感而稚嫩的心理, 要用一颗敏感的心去聆听和调试, 与孩子的那根独特的琴弦对准音调。当老师与学生的心灵产生了共鸣, 爱情教育的目的就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老师不是教学生回避恋爱, 也不是教学生怎样谈情说爱, 而是平静地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这份人生很自然的感情, 根基在于“怎么做人”。另外, 在陪伴学生一起思考面前的困扰时, 用的不是媒体或“学习资料”里常常喜欢用的字眼, 而是很具体地引导学生试着思考自己不得不思考, 不得不去做选择的其他具体的人生内容, 如学业压力, 高考需要, 等等。通过思考让学生懂得如何在做人的过程中拥有人世间这份美好的感情, 获得幸福的人生, 引导他们思考爱情这样一个严肃的情感课题, 区分感情的层次。

二、建立学习物理的信心

1. 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给学生一份主人的信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 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 并能真实地表达自己, 充分地表达自己的个性, 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初中生对人诚恳, 好表现自己的看法, 不会抑制自己的感情, 也不会隐瞒自己的思想, 这些都是自信的表现。他们生性好奇、好强, 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 因此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适时的插嘴”。这在传统的教学中是不允许的, 它被认为是一种违反课堂纪律的表现, 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 会遭到批评和指责。实际上, 他们的插嘴是一种思想活跃, 有自信心的表现。因此, 教师切不可粗暴地横加指责。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尊重学生, 正确理解学生的插嘴, 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看法, 并尽量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教师还应该鼓励这种主动思考, 热情参与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这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中, 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 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自信、自强、自尊。

2. 注重实践, 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自信心, 茁壮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在《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我总是竭尽一切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和潜能, 我们要积极为他们的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帮助他们不断增强自信心, 健全人格。在学生产生心理自卑, 对学习没有信心时, 教师要相信学生存在的智能优势, 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 每个学生就能学得好, 只要方法得当, 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实验告诉人们, 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 与教师的信任程度高低有密切的关系。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地回答问题的时候, 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 说一句信任的话语, 帮助他成功一次, 那么, 他在课堂上发言的水平会更高, 学习能力会更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以信任, 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粒自信的种子, 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如提问时, 尽量做到估计该生能回答正确再提问他。万一答不上来, 教师要相信他能答对, 不要急于请别的学生回答或自己进行解答。此时可作适当提示, 让他得出正确结论。再如某生作业错误时, 叫来面谈, 先让他分析错误原因, 教师略作引导, 让他得出正确结论再给予适当赞许。又如当学生测验成绩不佳, 与他一起分析试卷, 让他说出当时解题的思路, 先肯定他思路正确的方面, 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 告诉他:他其实是会做的, 只是其中的某小点没注意而出错, 让他觉得有实力考出好成绩。这样做, 他们能充分体验到信任, 增强自信。在课堂上及平时接触中教师通过语调、表情、体态语、目光等向他们传递了信任和暗含的期待, 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 即感觉到教师始终认为他是聪明的、能干的。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变得积极, 自信心大大增强。

3. 合理成功期望法。

人的潜力很大, 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一生只用了潜力的10%。所以, 只要充满自信, 努力奋斗, 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成长, 在某些领域有所成就。但人们的天赋及后天条件毕竟存在差异, 不能期望人人都拿世界冠军, 都获得诺贝尔奖……对中学生来说, 也不能期望人人都成绩优异, 出类拔萃。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帮助他们建立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合理、成功的预期, 教育他们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期望过高而又难以实现而遭受心理挫折。现在的中学生往往耐心不足, 急于求成。教师在让学生看到美好前景的同时, 还要让他们明白, 不经踏踏实实、点点滴滴的艰苦努力, 甚至是多次的挫折、失败, 再美好的愿望也是难以实现的, 使其不寄过高期望, 而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

有些后进学生经过教育引导, 可能树立了自信心, 但在具体行动中又往往容易急于求成。教师一定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耐心, 消除其急躁情绪。同时, 使他们认识到改变自己的落后面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能期望在短时间内摘掉后进的“帽子”。另外, 还要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进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复”现象, 做好应付失败的心理准备, 使他们不能只期望成功, 更不能有过高过快的成功预期。

4. 调节心理, 使学生保持自信。

篇4:帮考后的孩子调整心态

“沼泽”1:性情突变

小雨从小就勤奋好学,紧张的高考结束后,猛睡了两天的小雨忽然变了个人似的,成天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游戏,要不就沉默不语。为什么会这样呢?

点评:小雨的异常情绪是考试的一种后遗症。高考作为强烈的刺激源,使考生处于高度紧张的学习压力下,大脑中枢已建立起相应的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考生也适应了这种高强度、大压力的生活、学习方式。高考后,由于心理和生理的惯性作用,反倒不适应宽松的环境,从而引起了生理、心理动态平衡的失调。

“沼泽”2:沮丧抑郁

高考之后,小琳经常从梦中惊醒,每次都梦见邮递员送来一张分数单,所有成绩都不及格。她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来,不想给同学打电话,不愿意与要好的同学出去旅游,总是在翻看标准答案。她对爸爸妈妈说:“我今天觉得是这个答案,明天又会觉得不是这样,自己也搞不清楚了。完了,一切梦想都破灭了!”说罢,潸然泪下。

点评:相关统计表明,从考试结束到成绩公布前后这段容易被忽视的时间里,60%~70%的考生会产生不同的“成绩焦虑”。小琳对自己期望和要求过高,在家人的冀望和自己设想的“挫折”下,表现得过于脆弱而悲观。我们要劝解孩子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愉快接纳自己,把高考当作是一次对自己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的检验。

“沼泽”3:自我封闭

晓芳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心理诊所。妈妈忧心忡忡地对医生说:“这孩子中考考得不理想,就整天唉声叹气,把自己锁在房内不见人,这可怎么办?”医生与晓芳一番长谈,她渐渐地将苦恼告诉了医生:“……我花的精力比别人多,但仍然没有考好。我恨自己无能,父母一定很失望,同学们、亲戚们肯定瞧不起我,我真是没有脸活下去了……”

点评:晓芳过分地关注自己的不足和弱点,过分地在意别人的评价和自己的形象,这种强烈的自卑感和脆弱的自尊心,使她自怨自艾、自我封闭,产生了严重的孤独心理,以至于走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适当地宣泄清绪有助于解除心理的压力。告诉孩子:有苦你就诉、有泪你就流,放松自我,千万别憋着。或找个合适的时间、地点,向朋友、师长倾诉衷肠,或者干脆把苦恼、愤恨统统写在纸上,然后撕个粉碎。

“沼泽”4:放纵不羁

高飞的父母经商,生活全由爷爷奶奶照顾。高考一结束,他就将课本束之高阁,成天上网吧、游泳、打牌,还邀约同学出去旅游。他对同学说:“我真害怕成绩下来,那时真不知道怎样面对家里人和老师。趁现在还不知道考试结果,先玩个痛快!”

点评:高飞放纵自己,是他心理上的“隔离机制”在起作用,他知道自己考得不好,内心并不轻松,但他想利用发榜前的这段时间,玩个“痛快”。这种“得逍遥时且逍遥”的心态不及时消除,将会在长时间内对考生产生消极影响,会延缓考生下一步学习的适应期,使一些考生在进入新的学习阶段时,产生更严重的适应障碍。

篇5:调整心态的方法

找一个好的闺蜜述说分手情况,让别人站在外围看你们的感情是怎样,是否你俩真的合适,你们的问题出现在哪里。不要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胡思乱想,那样会也想也乱。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自己忙碌起来,没时间再想感情的事,休息时找个好朋友聊聊天打发下时间,谈些开心的事情。

如果晚上实在要胡思乱想,就找个同性的闺蜜一起睡觉,晚上有人陪、有人聊天、有人安慰,时间稍微长点自然就好了。要强迫自己去想,她(他)放弃了我,没好好珍惜我,是她(他)的损失,我要活的更好,让她(他)后悔,其实她(他)也没想象着那么好,我会遇到更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情就会淡去,不要去想关于她(他)的事,也不要关注她(他)的事情。

倾诉。

当自己失恋以后,首先要找一个交心的朋友(或心理疏导者,如果一时找不到,也可以写在日记本上),把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向知心朋友毫无保留地的发泄出来,然后听他们的劝慰和开导。这样可以起到释放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寻得心理安慰和寄托,达到平衡心态、净化心灵,减轻和消除不良情绪的作用。

转移。

当自己失恋以后,或找同异性朋友交流倾诉,或与朋友散步聊天;或给自己刻意安排一些工作量偏大,又不太精细且危险性小的工作,来达到无暇顾及忘却痛苦和烦恼的目的

或去参加自己喜爱的娱乐活动,如下棋、画画、跳舞、蹦迪等,以转移注意力、释解苦闷;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的博大胸怀中,从而得到抚慰。

代偿。

当自己失恋以后,首先向自己得意的事情,比如自己人际关系和谐、某个异性对自己痴情来获得对痛苦和烦恼的解脱,理智的用一些积极的言语和格言来提醒、暗示自己,如“天涯何处无芳草”、“一个萝卜一个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只要自己认可了其中的道理,那么心态也就平衡了。

也可以进行反向思维,多想对方的不足点,分析自己的优势,鼓足勇气,迎接新的生活。还可以这样设想,失恋固然是失去了一次机会,然而却让你进入了另一个充满机会的世界。正如海伦・凯勒所言:“一扇幸福之门对你关闭的同时,另一扇幸福之门却在你面前洞开了。”

立志。

当自己失恋以后,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行为,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以自己的成功人让离弃你的人感到惭愧和后悔。在失恋者的行列中,这样的人还为数不少,如歌德、贝多芬、罗曼・罗兰等,就是因失恋而创造出了辉煌的成就。

篇6:高考落榜心态调整的方法

本是收获的季节,但是对于高考落榜的同学,现在是个既迷茫又痛苦的时候。面对父母沮丧的表情,失去希望的眼神让他们无地自容,面对老师、同学关切的问候只想逃离的越远越好。看着本是一起奋斗的兄弟姐妹们,陆续各奔东西,送站时的眼泪一方面是离别,更多的是悔恨和徘徊。更有甚者还患了抑郁症,失去希望,失去前途.这个时期对于高考落榜的同学是非常脆弱的,也是异常敏感的,所以当下第一项任务就是学会调节心态,只有心态平稳了,才能理智的选择以后的出路。人生有很多条出路,重要的不是选择那一条路走而是你走这条路的时候是否尽了全力地一直走下去。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很多的挫折,不能因为生活中1%的失败而输掉另外的99%,下面介绍几种心态调整的方法:

1.宣泄情绪,有苦你就诉、有泪你就流,放松自我,千万别憋着。或找个合适的时间、地点、对象,向朋友、师长倾诉衷肠,或者干脆把苦恼、愤恨统统写在纸上,然后撕个粉碎。

2.正确评价自己,身处挫折中,不要成为不良情绪的奴隶,要善于用意志控制自己向积极的方向思考。相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也许明天会有奇迹出现。

3.积极暗示,倘若你总是贬低自己,骂自己无能,再看看镜子中自己的憔悴面容,会愈发地责备自己。应该放松微笑,勇于承认现状,每天从睁眼开始就对自己说:我今天的心情很不错。还可以把“胜人者智,自胜者强”等能激励自己的话贴在醒目位置上,使自己振作起来。

篇7:高考前如何调整心态的方法

如果孩子的成绩忽高忽低,说明这个孩子的学习态度不认真,基础还不牢固。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适当的和老师商量进行干预,找出成绩波动的原因,针对性的解决。

以前就有一些孩子在高考之前模拟考试成绩都很不错,但是在高考中发挥的太差,本来能考名校的最后连二本都没考上。所以这类考生翻车的概率很大,家长们要注意!

2、心理压力大,精神萎靡

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希望,也许孩子也想考一个好成绩,但是心理压力太大的话,休息不好,遇见考试就紧张,这样的话就考不出好成绩。长期压力下,孩子的精神也会萎靡不振。

篇8:调整学习心态的方法

英语学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它不仅受本身语言特点的影响还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从总体上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因素主要是指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主观因素包括智力因素, 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等。其中, 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 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 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或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轻松、迅速。”

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的英语成绩不尽人意,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焦虑情绪状态。一般认为, 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 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 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英语学习正是一个充满自我威胁与挑战因素, 存在容易引起焦虑的特殊情境:因此学生常处于担心遭到否定的困忧之中。英语学习焦虑就是由学习中自我威胁引起的各种不愉快情感反应和心理不适的集合。

英语学习中的焦虑情感可分为两种:促进性焦虑和妨碍性焦虑。促进性焦虑能激发学生克服困难、挑战新的学习任务, 使学生更积极、更努力地学习,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英语学习。但过度紧张就会形成退缩性焦虑, 给学生带来不安、忧虑、不自信等不良的心理感受。从而阻碍或影响学生顺利的学习英语。

二、学生英语学习中产生焦虑的原因

学生学习英语的焦虑产生的原因有很多, 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一下四个方面:

(一) 学生本人性格却懦、缺乏自信心, 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课堂上比较被动, 学习积极性不易被唤起。这样的学生表现出来的焦虑从理论上属于气质型焦虑, 是一种比较持久的焦虑倾向。受到这种焦虑影响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为:听课时不爱抬头, 避免与老师的目光接触, 回答问题时心跳加快、声音很小, 甚至还会出现手心出汗, 声音打颤的现象。这种使学生陷入紧张、害怕和不敢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情绪, 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再加上独生子女的意志薄弱、受挫能力差, 更容易产生焦虑情感。

(二) 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的不衔接造成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朱天媛的研究表明, 升入初中后英语学习像小学一样比较轻松的学生不到9%, 而感到与初中相比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却为数甚多。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必须具备的听说读写能力, 对初中的学习方法不适应, 对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不适应, 特别是很多来自乡镇学校的学生感受尤其明显。

(三) 教师的课堂行为和态度和课堂的学习环境也是引起学生学习焦虑的重要因素。有些教师还没有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氛围异常紧张;教师给学生任务的难易度也会导致焦虑;有些教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缺乏容忍, 学生一犯错误就呵斥不止, 这也是加重学生课堂焦虑的重要因素。学习环境对学生的情绪有很大影响。在和谐、温馨、舒适的教室, 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教学环节;如果进入氛围紧张的教室, 看到板着脸的老师, 焦虑之情会油然而生。

(四) 现在的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自我表现意识日益增强。他们渴望成功, 却对失败敏感;渴望教师的赞美评价, 却害怕自己表现不如别人而得不到预期的赞扬;因而, 在课堂上表现不尽如人意时, 就会产生焦虑情绪。这就抑制了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思维活动, 使他们更加畏惧学习英语, 从而英语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三、化解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心态和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 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去降低学生焦虑的心理障碍,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热情, 促进他们的学习成绩的提高。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在针对焦虑问题的处理上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设想。

(一) 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证。“亲其师, 信其道”, 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把他们对英语教师的好感转化成对英语的热爱和兴趣。如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用微笑、欣赏的表情, 热情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降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焦虑, 激发学习热情。还可开展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 如唱歌, 小游戏, 演讲等。尽一切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们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 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外, 利用一切机会和学生保持情感交流, 用热情和爱心真诚地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难题。久而久之, 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必然会得到加强, 由原来不自信而产生的焦虑感也会逐渐得以缓解和减轻。

(二) 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的焦虑情绪降至最低, 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这要求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以平和的心态微笑面对学生, 尊重他们的人格。只有这样, 学生才不会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另外, 教学方法要活泼生动吸引学生, 如可以借助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音像、幻灯片、音乐、多媒体电脑等教具, 结合生动的语言,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 给学生以鲜明的感性认识、降低对复杂事物或抽象事物认识的难度, 他们的焦虑情绪为这些直观鲜明物体所溶化从而自觉参与学习。这种情况下, 他们的焦虑早就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因此渐渐地视学习英语为乐趣, 成绩也日益提高。

(三)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实践证明, 自信心强的学生焦虑感低, 更能自如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不易受外界影响。因此, 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并坚信自己是能学好英语的。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首先, 要对学生寄予较高的、合理的期望。较低的期望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 过高的、学生可能无法达到的期望又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压力, 使他们为学习结果而担忧。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对不同学生寄予不同的、适合其智力水平和心理特点的期待, 让他相信“我能行”。其次, 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体会成功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并根据问题难易程度进行分层次提问, 随时适度地给予表扬和激励, 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信。

(四) 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难免出错。当学生出错时, 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应该做到不纠错或少纠错, 创造有效的纠正错误的途径。心理学认为:成功孕育成功, 没有任何事比失败能更快地扼杀动机。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保护学生这种内在的成功欲望, 不断肯定成绩, 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在英语教学中, 决定何时以及如何纠正学生错误也许是最难做的事情之一, 但真正做好这一点对于教师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基本结构、基础知识练习中出现的错误, 要加以纠正。而在口语练习中, 不要期望学生能说得十分准确, 允许他们犯错误, 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什么样的错误才要纠正呢?全局性的错误, 使人不能理解的话语需要纠正。部分的错误随着语言的进一步学习, 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对于必须要纠正的错误, 教师也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方法, 创造有效的纠正错误的途径。教师需要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这个氛围中, 学生能更加自由、自信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觉, 而无须担心“丢面子”。有调查表明:当教师在纠正错误时, 态度不粗鲁, 不过分, 学生就会感到轻松, 易于接受。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 注意不要因纠正错误而打断学生的思路, 使学生因害怕出错而少开口, 或是不开口。此外, 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沉默少语的学生来说, 教师可以在课后找其个别谈心或以书面形式将其先前所犯的错误一一指正, 可较好地避免这些学生内心的焦虑, 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此外, 教师在做评论时一定不要吝啬表扬, 要肯定每一点点长处, 给学生创造成就感。

四、结语

总之, 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感与他们的英语学习效果息息相关, 焦虑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 如何削弱或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 显然是英语学习中应当十分注重的一个课题。在新的教学形式下, 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轻松的课堂氛围, 转变自己的角色, 从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对学生多给予帮助, 多进行鼓励和表扬, 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学习英语的策略和方法, 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 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削弱和减轻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 提高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Oxford, R., Shearin, J.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Expan-d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J].Modem Language Journal, 1995

篇9:调整心态 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教师幸福是教育幸福的前提,是引领学生走向幸福人生的重要资源,是实现教育真谛的必然要求。学生的幸福人生只能在幸福的教育场景中展开,而幸福的教育场景不是教师置身事外设计出来的,离不开教师本人幸福生活的演绎。很难想象,一个幸福感匮乏、幸福能力低下、不能积极追求人生幸福的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幸福人生的指引、能够成就学生的幸福。

因此,我们每个老师不能只是追求做一个好老师,我们应该追求做一个快乐的老师,好老师只为学生活着,而一个快乐的老师不仅为学生活着,也为自己而活着!

一、教师面临“快乐危机”

然而,我们的很多教师却并不快乐!

应该说,学校是一个学生、老师、校长共同发展的平台,它的最充满人性的本质属性应该是为学校的每一个人创造幸福而不是痛苦。学校所能做的应该是让每个人都受到关怀,都能愉悦地在自己的位置上将人生中最精彩的那部分释放出来,然后收获所希望的幸福。这其中首先是老师,只有当老师的生命质量提升了,老师才有可能去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但根据我的观察和感受,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很多时候生命质量并不高,很多时候并不感到很快乐的。

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人大概都有这样一些感觉: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52.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比正常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高30%。其中,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人们无法理解,被形容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怎么也会有这么多的心理问题。人们几乎忘了教师也是一个凡人!

事实上,教师的心情常常是压抑的。每每下课回到办公室,总是听到老师们在说某某同学怎样怎样的不听话,某某上课开小差,说他他还不听,一心一意为了他们,他们还不领你的情……

不可否认的是,教师也面临“快乐危机”!

二、导致教师“快乐危机”的原因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教师的 “快乐危机”呢? 概括分析,其问题可能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教师是一个很辛苦的工作,也是很枯燥的职业,据调查教师工作的单调性排在各行业的第二名。现在虽然推行的是素质教育,实行新课改,但评价体制相对滞后,评价一位教师是否优秀,不是看教师是否能够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而仍旧是用考试分数说话,学生成绩好,教师才可能评优秀,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得不跟学生一样依旧超负荷运转。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1.67小时,其中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l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

另外诸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使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竞争出人才、压力变动力,这些想法都是无可厚非的,但需要承认的是,没有人能够成为永远的胜利者,挫折在所难免,无形压力就难消,教师就只能在长期的重负之下工作,怎能快乐!

(二)对教师过高的社会期望值

我国传统尊师重教,人们对于教师的社会期望过高,在无形之中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教师们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此外,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即教师就必须是智慧品德完美的化身,身为教师不能犯错,因此一旦教师犯错往往会引起巨大的公愤,在报纸、广播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声讨之下,教师们感觉成了过街老鼠,含辛茹苦却不被理解,自然觉得百般委屈,产生厌教情绪。这种期望过高而人文关怀过少的现状使教师们面临诸多的无奈。

社会大众对于教师的这种过高期望作用于教师,也使他们产生出一种内在的迷思。比如,一般教师很难承认因工作压力所带来的倦怠,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应该有问题”,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情绪以维持大众的形象,他们不去认识自己的倦怠,相反地却加以否认,然而伴随着工作压力和危机感的增强,他们拥有幸福和快乐的感觉却越来越少。

(三)来自家长的压力

学生家长对教师工作的误解和不配合也是教师“快乐危机”的原因之一。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无论大事小情都归罪于教师实不合理。为了应付家长们时不时的兴师问罪,有关上级的检查评比,比如安全问题,每天都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导致一些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教师的心态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实属无奈。可与其他的职业不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具有独立思维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独立性,无法全部由教师来控制。于是家长对教师的不良态度,也成为教师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难题,这也是给教师带来职业压力的重要因素。

(四)价值观冲突, 沉重的负担却没有良好的理由

在社会转型期,教师比别的职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价值观冲突,每个人都被陷在了层出不穷的先进教育理念与严峻的现实之间的悖论之中。信息大量涌入,文化思潮四起,各种理念交织,一会儿是厚基础、宽口径,一会儿是能力本位,一会儿是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一会儿又要架起升学的立交桥。到底是要修路还是架桥,教师们往往像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参加成人的比赛,步履蹒跚,且不清楚比赛的意义。

而生源质量的下降,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模式几乎到了无法实施的地步。讲深了,学生听不懂,讲浅了,完不成教学计划。老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难,工夫没少下,成果不明显。比如职业中专作为一种“服务机构”,除了要满足服务对象(学生)的各种要求外,还要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老师不但要管学生在校,还要管他们就业,自己连个鸡蛋都没在集上卖过,却要教会学生们在商海中畅游,老师们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原有的权威性被撼动。

(五)不良的人际关系导致身心焦虑

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这三种关系任何一种关系稍不注意都会出现紧张,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伤了周边的和气。另外,教师的性格特征在很多时候也干扰着正常的生活。中国人的大脑太复杂,特别是当老师的,作为小知识分子可能拿得起,但放不下,很多时候活得很累。

三、调整认识和心态,做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

确实,教师这一职业有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他们可以列出一大串的无奈,可以有道不尽的不快乐的理由,然而教师职业真的那么伤悲痛苦吗?换一个角度看看问题又怎样呢?

其实,人的一生,各种工作岗位上,谁没遍尝酸甜苦辣,谁没有过喜怒哀乐?机关单位的,吃着皇粮,也会有埋怨工作缺乏挑战性而下海的;经商的,也有身心疲惫盼着安逸、平淡上班的;大牌明星们,好像总摆脱不了绯闻缠身的烦恼;事业有成者,有少了共享天伦之乐的遗憾;位居要职者,有时也有高空失重的悲哀……如此说来,各行各业好像也都有不快乐。

所以,用一句流行的话告诉自己:改变你能够改变的,接受你不能够改变的。让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我们愿意把自己的子女交给那些对生活充满热情、充满希望、整天高高兴兴的老师,还是交给那些对生活充满抱怨、充满烦恼、整日死气沉沉的教师?你愿意把自己的子女交给什么样的教师,你就应该去做什么样的教师。因此,教师对快乐人生的追求是教育职业赋予的神圣使命,是当好一名教师的必然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做个快乐的教师呢?

(一)别把工作当作生活的全部,更不是唯一

我们是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工作,我们要把自己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进去,但不要成为那种所谓的“工作狂”,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的人,是苦行僧、清教徒,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如果我们只有工作,“一个心眼扑在教学上,全副身心都在学生上”,怎么能不疲劳?明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还要人抬着上讲台;自己的父母亲人快不行了,也不请假,说是怕耽误孩子们的功课,我们可以感动,但不要轻易学习,因为这有点偏离了人的本性,也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列宁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不懂得休息便不懂得工作,不懂得工作便不懂得生活。

业余生活可以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无论工作多么忙,都应该善于忙里偷闲,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学一点浪漫,多一点情调,要有点趣味,闭着眼睛听听音乐,让优美的旋律从全身的毛孔中慢慢地进入我们的心灵,这是最好的心理按摩;看看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与电视剧中的角色一起来喜怒哀乐;养几盆花、种几兜草,拉拉琴、练练字、看看书。带着一身的疲倦回到家,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身心如何放松?爱因斯坦工余尚且拉小提琴,何况我们一般教师?利用寒暑假,彻底放松身心。“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把工作上的事情暂时抛在脑后,尽情地徜徉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间,在多彩的生活中增强自己的生活乐趣,生活的情趣可以对职业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不要争强好胜,追求完美

许多老师,都有着强烈的责任心,总是希望自己能比别人强,自尊、自强、执著、认真,相信“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总想当冠军,这种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是应该具有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优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具有这些人格特征的人却容易出现偏执心理或者完美主义倾向,应该清楚而聪明地意识到,能当上元帅的士兵极少,冠军也只能是一次比赛有一个,教学成绩不可能人人都第一,民主选票不可能人人都最多,过高的希望和不切实际的要求就是幻想和空想。

其实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我们教师干的是良心活,人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凡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违背自己的做人原则就行了,只要自己努力了,奋斗了、就行了,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评价,不要太在意个人一时的小得小失,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越比越泄气,俗语说得好:“知足者常乐”“心静自然凉”。另外,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抱负水平,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自己的实际能力、水平、条件、基础出发,人无完人,有点毛病和缺点,改了就是,不必自责和苛求,想开一点,看透一点。有个对联说得好: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三)感受教师独有的幸福与快乐

其实,我们做老师是幸福的。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做人的品格传授给学生,应该说胜过世界上的一切馈赠,对给予者和接受者而言,都是幸福。亲手搀扶着混沌初开的孩子走向人类文明的圣殿,去吮吸知识的琼浆、文明的精华……那种感觉无法言语,没有什么比这样的一种境界更叫人快乐的了。

诚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为各种压力感到烦恼,但我们更庆幸自己选择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选择了追求功名利禄之外的成就和精神满足,安心享受属于教育者的快乐和幸福。

我们的白天是多彩的:与孩子们真诚相处,感受他们的纯真与快乐,听他们一本正经地谈天说地,看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有什么能比跟孩子打交道更单纯的?

我们的夜晚是美丽的:一杯茶、一本书、一支笔,书页的芬芳弥漫了整个房间,翻动书本的声音犹如春水流动……捧读书卷的快乐、伏案疾书的感觉,令我们的心灵自由而闲适!

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使他们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给他们启迪;当学生自卑自弃时,你能给他们自信……你能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使学生的争辩擦出思想的火花,你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成功的快乐和发现的惊喜……这种种的快乐和幸福皆非语言所能表达的。

所以,选择教师工作的快乐,虽然也有辛劳、委屈、困惑……但不否认其中的快乐:学生进步、懂事、爱和你讲知心话了,家长信任、理解、支持你工作了,同事间有的是家人般的关怀、朋友的坦诚……或者有人再问我“你当老师痛苦过吗?你当老师厌烦过吗?你有过不想当老师的念头吗?”等等时,我也会认同,因为这本该是一道多项选择题!正如,其他的工作中总有你羡慕的快乐和你也许不知的别样滋味。人生苦短,虽说不知足是向上的动力,但知足常乐,也是一种为人的心态,做个快乐的教师,其实很好!

【参考文献】

[1](英)赫·斯宾塞 .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2]胡卫国. 做一个幸福的智慧型教师—兼论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3]翟晋玉,梁蜀俭. 教师. 幸福在哪里. 中国教师报.

篇10:职场心态调整方法

“我非常相信,这是获得心理平静的最大秘密之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而我也相信,只要我们能定出一种个人的标准来――就是和我们的生活比起来,什么样的事情才值得的标准,我们的忧虑有50%可以立刻消除。”人为什么会产生痛苦、不安和犹豫、彷徨?归根到底是因为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也就是说,自己没有清晰的价值观和人生定位。

所以,心态调整的第一步就是要彻底弄清自己的真正需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什么才是我的最爱?什么才是我最为珍贵的东西?什么才是我真正追求的东西?我如何定义成功、快乐和幸福?――这些问题问清楚了,给自己一个确定不疑的答案,给自己一个生活与工作的理由,每当遇到疑难问题就用这些标准去解释、去衡量,我们自然就会心安理得,自然就会找到生命的阳光和快乐的源泉。

篇11:调整心态学习心得

第一:不想学习,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第二:学习了,不会,就比较烦躁,影响心态;

第三:过大的外在压力,比如父母的期望;

第四:没有找到学习的乐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做下职业规划,找到努力的方向,变被动为主动;

第五:用奖励机制来鼓励自己,达到什么标准给自己点成就感;

上一篇:18送朋友的新年祝福语下一篇:看守所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