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一体化培训

2024-07-25

德育课程一体化培训(共6篇)

篇1:德育课程一体化培训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

关于《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之德育课程的培训研讨

主讲:卜庆林

2016年9月30日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之“德育课程”研讨

两城中学

卜庆林

5月25日,教育部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同时介绍了全国各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进展情况。

感言:这是一项中小学德育的创新性工程,标志着我省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拉开了序幕,“德育课程一体化”我们在行动,我们的行动必将书写山海天中小学德育的新篇章。

研讨内容简介

一、“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相关含义 •

二、为何要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 •

三、怎样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 •

四、“德育课程一体化”的评价考核

一、你知道“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相关含义吗? 1.什么是德育课程一体化?

“德育课程一体化”是指建立“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实施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学校所上的每一门课程、参加的所有活动中都渗透着德育。

2.什么是德育课程?

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

近代意义的德育课程设置应以1882年法国以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课程为起点。

世界范围内对道德教育课程的集中和广泛的探讨是在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形成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

我所理解的德育课程

从广义上来说,德育课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包括了学校育人的课程体系和校园文化体系,就是说让学生从进入校园,从对学校环境、管理、制度的感受,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参与各种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这里面有德育活动这样直接的教育形式,也有文化熏陶这样隐性的教育形式。(处处有资源,事事皆德育)

从狭义上来说,我们本次研讨中作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纲要四大课程之一的“德育课程”是指思想品德课程。

二、为何要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2.解决当前学校德育问题的需要 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德育是一个实践性的学科,但是受到升学教育的影响,德育课程常常脱离学生实际,脱离了实际德育就脱离了根。除此之外,只重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学科的教育作用,淡化了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重视德育理论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等也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省学生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违背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中小学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德育方法和德育形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增强,职责明确、渠道畅通、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德育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师德和育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

山东省实验中学副校长钟红军说:“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德育工作多是轰轰烈烈的活动,但效果并不理想。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把德育创新变成活动创新。”

看看许多一线教师对学校德育的基本看法------德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德育是一项美丽的工作,德育是心灵的对话,但是,我国学校德育的现状令人堪忧。

德育目标高大全、德育内容假大空、德育方法看管盯、德育途径家校,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下图是《中小学生对德育途径的选择》调查表:

本次山东省发布的《指导纲要》就是针对当前学校德育落不到实处等问题,建立了“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实施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学校所上的每一门课程、参加的所有活动中都渗透着德育。

这是一项德育改革的新举措。旨在落实《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等文件,解决当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德育问题。3.充分发挥教师职责、使命的需要

今年教师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座谈交流时强调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

唐代杰出文学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总书记说:教师职责第一位的就应该是“传道”。

《教师法》第三条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法》第八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其中一款):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教师职责:教师应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对学生全面负责,对全体学生负责,爱生育人。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而且是青少年思想品格上的引路人。

本次山东省发布的《指导纲要》规定: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实行同步考核。

旨在改变在很多教师中存在的教书和育人脱节的问题。4.回归、强化思品课德育功能的需要

思品课的德育功能是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

当前思品课影响德育功能发挥主要原因是由于中高考竞争压力的存在,社会舆论评价学校优劣和教师的工作实绩仍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标准,加之其他复杂的因素,使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至今还无法挣脱应试教育锁链的束缚。

作为“德育课程一体化”中四大课程之首的德育课程应回归、强化其德育功能,探讨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的有效方式。

三、思品课怎样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 1.充分认识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

“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有利于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实现德育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提高德育成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下,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品课位于四大课程之首,独立于学科德育课程之外,凸显其德育功能的重要性。(政治挂帅)

“用5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富有山东特色的德育工作机制,构建起大中小学各阶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教育横向融通的德育课程体系,有效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资源,同步推进中小学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

------《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

思品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专业优势地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学习和创新,有效促进中小学德语课程一体化工作。

2.加大德育课程整合力度

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整合德育课程资源,促进国家、地方和学校德育课程的有机统一,提高主题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比例,积极拓宽德育途径,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德育课程实施效果。

德育一体化的优势就在于他的课程整合功能,能有效实施全员余人、全要素余人,做到事事育人,时时育人。

3.进一步理清思品课中三维目标的相互关系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单单有知识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与知识能力一体才有生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强调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注重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就是我们说的德育。

要积极探索并实施真正能把三维目标统一在一起的新型思品课堂教学。4.立足预期表现,强化德育功能。

《指导纲要》中思品(7-9年级)内容主要包括:1.道德规范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 3.法治观念教育 4.国家意识教育 5政治认同教育 6.经济追求教育 7.文化自信教育 8.社会和谐教育 9.人生价值教育 《新课标》内容包括:

一、成长中的我

1.认识自我 2.自尊自强3.学法用法

二、我与他人的关系

1.交往与沟通2.交往的品德3.权利与义务

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1.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3.认识国情4.爱我中华

德育课程《指导纲要》与思品《新课程标准》相比在内容编排和目标确定上都有很大改变。在目标确定上新增并突出了“预期表现”这一目标,活动建议更加充实、具体,可操作性更强了。

德育课程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要立足“预期表现”这一目标,利用课内外活动载体的作用,更好的内化为学生的德育追求。5.创新学生德育评价方式。

学校德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1.德育评价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2.评价的主体单一,被评价者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3.忽视对德育过程的评价,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4.评价的方法单一,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5.评价的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6.评价的目标过高、过于抽象。

评价很多时候是为迎检而实施,评价流于形式,缺少实效性和联动性。班主任承担了过多过重的评价责任,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言堂,孤军奋战。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树立先进的德育评价理念,确立科学的德育评价目标;与时俱进,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估方法多样化;坚持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德育过程的评价。

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建立以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并重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最终使全体教师做到共同教育我们共同的学生。人人都是班主任,事事都有人关心。使学生的成长时时有人关注,刻刻有人导行。

6.积极研讨,注重积累和反思。

学习、交流、研讨和反思是实现个人德育能力提升的捷径。“德育一体化”是德育的新探索,鲜有成功案例可供参考,因此更需积极研讨和反思。

学生德育成果的积累要有可持续性和直观性和趣味性。如建立学生素质成长档案等持续跟踪学生的成长,可以像翻相册欣赏自己的容颜一样关注自己的道德成长。

教师可以积累自己优秀的德育案例、德育精品课程或德育心得体会。

四、“德育课程一体化”如何实施评价考核? 中国青年报报道(2016年05月27日03版)

为了保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山东省在全省推行了全员育人导师制,每个老师负责10个左右的孩子,担任他们的成长导师。另外,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把德育工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 “所有老师年底考核都要有两条线:教书和育人。加大了德育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和地位。”

报道透露出了部分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相关评价考核信息。“德育课程一体化” 评价考核可分为(个人认为)• 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 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

•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评价 1.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建立以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并重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改变知识与道德评价的不平衡现象,落实德育为首的教育目标。

德育课程评价变无型为有型,创设思品课德育评价的有效载体,让德育评价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体验到德育成长的快乐。

丰富评价主体,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

初中德育课倡导开卷考试,增强是非观、价值观的考察考核,重点考察学生案例分析和道德判断能力。

------《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

2.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

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 “所有老师年底考核都要有两条线:教书和育人”。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

山东省在全省推行了全员育人导师制,每个老师负责10个左右的孩子,担任他们的成长导师。另外,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把德育工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媒体报道)

学校可以将“共同教育、人人育人” 制度纳入到教师的年终考评,争取使学生的成长时时有人关注,刻刻有人导行。(个别学校做法)

3.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评价

建立对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

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评价。如制定检查“德育一体化” 工作的评价标准,通过现场查看、课堂听课、查阅材料、问卷调查等方式考核评价。

开展德育成果评比活动。如优秀德育案例、德育课程或其他德育科研创新成果评比活动,学生素质成长档案展示评比活动等。

开展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引导各学科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存在的疑问

• 《指导纲要》的实施对今后中考的影响 •

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内外关系的处理 •

德育课程中德育活动或案例的有效实施 • 《指导纲要》和《新课标》的关系处理

共勉语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

谢谢各位!再见!

2016年9月30日

篇2:德育课程一体化培训

摘 要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在德育,德育的关键在于课程一体化,而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是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必要前提。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具有导向价值、衔接价值和调控价值,其现实诉求、理论诉求和政策诉求亟需回应。推进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需要把握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总体要求,整体设计德育课程目标体系。

关 键 词 立德树人;德育课程一体化;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6-00-04

?h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推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提供了顶层设计与操作指南。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必须推进德育一体化。当前德育一体化研究主要体现为探索家校社协同合作、一体化管理及教学模式,涉及德育内容、德育资源、德育师资和德育管理的一体化等。然而,具体到德育课程一体化,相关研究成果相对欠缺,尤其是?杂?课程目标一体化更是亟待探究,毕竟,?杂?课程实施全过程都受目标的指引与规约。本文拟就课程目标一体化的价值意蕴、多元诉求及推进路径做初步探讨。

一、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价值意蕴

?杂?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1]德育活动过程受目标指引,?杂?目标从“深层次规定并体现着德育的性质和德育活动的走向”。[2]德育课程目标是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杂?课程目标一体化对?杂?活动的实施具有导向价值,也是系统论、整体论思想在学校德育课程目标设计中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德育活动衔接意识的集中反映。

首先,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具有导向价值。就德育课程分类而言,目前我国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领域,?杂?目标一体化在这四方面内容做出“价值”和“规范”的规约与定向,使之凸显?杂?课程领域相互关联,发挥?杂?课程整体功能。在“价值”层面的最高层次是引导学生认同和拥护社会意识形态,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在“规范”层面则注重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存在,准确把握和理解社会行为规范、遵纪守法,理解作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此外,?杂?课程目标“一体化”为德育课程目标达成提供了动力机制,其所固有的层次性、阶段性和整体性预见了德育结果的阶梯递进和关联式发展,对德育课程实施具有良性驱动作用。

其次,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具有衔接价值。德育课程的连续性可以为?杂?对象积累连续性?杂?经验和整体性?杂?影响,是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之一,而其中德育课程目标的衔接性是德育课程保持连续性的基石。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规定了德育课程目标的序列化和范畴的关联性。一方面,德育课程目标序列化是一体化的重要表征,其序列化包含了内在和外在两个维度,内在维度的一体化综合考虑了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诸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外在维度上则重点衡量学生的道德认知与行为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规定了德育课程目标范畴的结构形式。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法纪教育作为德育课程目标范畴的争论点,其根本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实施这些范畴的?杂?,而在于何时实施、如何实施以及实施成效。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为合理安排和衔接这几大?杂?范畴提供了全局性思考和行动路径。

复次,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具有调控价值。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调控价值表现在对课程实施主体的调控以及对目标本身的调控两个方面。首先,一体化的德育课程目标对于德育课程实施主体具有规约和指引作用,使之具备各年段德育课程衔接意识,并据此设计和实施德育课程,以期取得理想的课程实施成效。其次,以德育目标的从属关系为依据,可以把德育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分目标。[3]德育课程目标的设计也有总目标和分目标之分。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调控价值亦体现于总目标对分目标的制约,以及分目标对于总目标的依存。在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体系之中,总目标作为核心,贯穿各个分目标始终,调控和规范着分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过程。

二、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多元诉求

课程目标是学校课程所要达成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达到的程度。[4]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诉求主要体现在现实诉求、理论诉求以及政策诉求三个方面。

首先,在现实德育工作中,德育目标存在着创新与守旧、本体与社会目的性、认知与能力要求等几个方面的矛盾冲突。[5]这些冲突集中反映在德育目标范畴的规定上,[6]这些矛盾冲突的化解最终仍然需要回到?杂?课程目标一体化这个轨道上来。当前学校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顶层设计的缺乏,致使各范畴?杂?课程实施、各学科课程教学在发挥德育功能时,容易出现目标虚化、混乱、交叉、重复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德育课程目标没有实现一体化统筹,未能平衡德育目标层次和范畴之间的关系,没有高度重视各级各类?杂?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没有强调?杂?课程目标与学生道德发展阶段和身心发展规律的高度适配性,最终导致德育实效性差针对性不强。因此,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问题在现实层面亟待解决。

其次,《指南》明确将课程育人列于德育实施和?杂?要求的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零散的德育课程显然难以发挥整体育人功效,?杂?课程一体化成为落实《指南》精神的重中之重。依据泰勒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大凡课程设计,均需要认真回答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结果评价四个方面问题,其中,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目标具有导向、调控、中介和评价功能。[7]因此,要实现德育课程一体化,首先需要完成?杂?课程目标一体化的设计,以此作为?杂?课程设计的方向和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当前学校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建设相关研究依然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理论指引的缺失,?杂?课程目标一体化顶层设计难以落地。

第三,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确立文化自信,提倡大力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并先后印发了一系列的政策文本,以推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改革。所有这些?杂?政策的要求,均需要依靠学校?杂?课程建设去落实。探索学校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是我国新时代?杂?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必要前提。

三、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推进路径

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诉求的达成,需要把握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总体要求,整体设计一体化的德育课程目标体系。

(一)把握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的总体要求

德育目标一体化是“在总体德育目标下形成各阶段目标及各目?艘?素之间纵向衔接、横向贯通、互补相成、整体作战的结构形态”。[8]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是在把握德育课程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对各阶段德育课程目标进行贯通衔接,包括层次的纵向维度和范畴的横向维度,是彼此之间不断调整、平衡、统筹目标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过程。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是德育课程一体化建构的基础。对于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要求的总体把握,需要处理好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现实性与超越性两个问题的关系。

首先,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需体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合目的性是?杂?目标一体化的根本原则,体现在德育课程目标设计上,即引导学校实施德育课程,完成对学生的全部德育任务。合规律性是一切教育活动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确立教育目标,开发可利用德育资源的依据。预期德育结果的达成,并非单靠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或道德发展规律而自发实现,而是依靠德育实施主体遵循?杂?规律,按照一定的德育目标,运用特定的德育手段,对德育对象施加相应的德育影响。正如“人的目的是客观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9]同理,确立德育课程目标需要以发展心理学和道德认知发展相关理论为基础,并对德育对象的发展情况有客观认识,只有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才能使德育课程目标具备梯度性、衔接性和关联性。其次,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需要体现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兼顾。德育课程目标设计的现实性体现在设计者对德育对象的经验、基础和发展需求的尊重与把握,指向德育课程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艺术性。德育课程目标设计的超越性是设计者对德育对象预期德育成效的期待和规定,指向德育课程目标的发展性。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兼顾,能使德育课程目标具备可行性与发展性,避免出现实施阻抗、实施低效等问题。

(二)整体设计一体化德育课程目标体系

整体设计德育课程目标体系,需要把握德育课程目标的层次和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层次主要指德育课程总体目标细化到每个学段、每个年级的分目标,以及各目标范畴在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德育课程目标中的体现。一体化过程需要以德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道德发展阶段和成长发育特点为基础,综合考虑当下社会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实现德育课程目标层次和范畴的有机联结。此外,同一德育课程分目标应再内置不同层次,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为课程实施者提供具体的、可实施、可达成的德育课程目标。整体设计德育课程目标体系,可依托时间、空间和内容三个维度进行整体建构。

首先,一体化德育课程目标体系可以从“时间”维度考虑纵向的梯度性,使学段、年级?杂?课程目标符合该学段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就指出“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到大学整体设计,依次重点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感受力、理解力、理性认识、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其阶段性、层次性的体现明显,为分学段设计德育课程目标体系提供了依据和参照。在德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梯度设计中,尤其需要关注衔接阶段的设计,因为学生认知具有连续性,学校德育工作具有整体性,应重点做好不同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衔接。[10]具体到每一,也可以充分结合时令、季节、节日等,开展相应的体系化的主题?杂?活动目标设计,以有效落实?杂?目标。

其次,一体化德育课程目标体系要考虑“空间”维度,即立足学生社会“生活半径”,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整体设计。著名的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中,其中最里层的微系统便是个体实际参与的直接环境。[11]布朗芬布伦纳的观点为?杂?目标一体化设计的“空间逻辑”提供了依据。从学生个体直接参与的最小半径环境出发,逐步扩展到社区、学校、社会、国家、全球等,整体设计?杂?需要达成的目标,既能兼顾学校?杂?与学生生活的统一,又可以引起学生参与?杂?实践活动的兴趣。我国《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情感与态度”这一维度的表述为“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很明显地呈现出空间逻辑,体现了一体化所要求的空间渐进拓展性。日本小学德育纲要注重以个人为起点,展现出个人与自己、与他人、与自然、与集体、与国家、与社会的递进关系,一步步向外扩展。[12]香港2008年颁发的《新修订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架构》,在各学习阶段的期望也体现出个人、家庭、社群、国家和世界几个范畴的逐步外扩。[13]显然,?杂?目标一体化设计的空间逻辑值得追寻,需要学校结合实际勇于探索,开展相关行动研究。

再次,一体化德育课程目标体系需注意目标内容的内在一致性。第一,德育课程目标体系的内在一致性。强调的是德育课程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其各种课程形态、范畴,如独立设置的德育课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活动德育课程和潜在德育课程等,在课程目标设计上要保持整体的一致性,使各类课程的?杂?目标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以保证学生的?杂?体验、所接受的德育影响、积累的?杂?经验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一个人不能够一部分一部分地来教育,而是由人所经受的种种影响的全部总和综合地教育出来。”[14]整体育人,协同育人,以影响育人,是?杂?目标达成的最佳路径。第二,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同该学科非?杂?目标的合一性。即在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学科本身应成为德育的资源。学科教学在保障基本教学目标达成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式、贯通式德育,即所谓教学的教育性,的确是客观存在的。第三,德育课程目标内容的内在合一性。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各个要素协同共进的过程,?杂?课程目标设计一方面要细化各要素?杂?目标,使之具体化、可操作。同时,更要兼顾各要素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从整体和系统的视界,去审视每一个目标描述,避免目标七零八碎,忘记了?杂?目标“为什么出发”,以及“将要到哪里”。

参考文献:

篇3:德育课程一体化培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思路做好顶层构架、科学融入和系统支撑,以讲清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大中小学一体的德育顶层内容设计为基础,以对现行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大纲进行科学修订和深入挖掘、让学科课程体现育德为关键,以努力改善“课堂育德功能的呈现”和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能力”为依托,着力做好“立什么德”、“如何树人”这篇大文章。

一、课程德育一体化是重中之重、当务之急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深化课程内容改革。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对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做出总体部署,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基本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

然而,现实问题是,一方面,我们目前缺少一个贯穿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顶层内容架构,缺少依据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意趣构建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内容序列,德育目标、内容等还普遍存在脱节、越位、简单重复、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匹配性不够等状况。另一方面,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重术轻人、重智轻德”现象,主要表现为智育本身偏重于工具理性,忽视了科学知识本身所蕴涵的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承载着价值理性传承使命的学科教学,被碎片化为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用以应付考试或取得文凭。而事实上,在我们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凝聚着绝大多数教师的心血、占据着学生身心主要精力的就是学科课堂教学。德育和学科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发挥学科教学的优势,才能使德育不再在堡垒外面打外围战,德育也将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更能够落到实处、落到深处。

事实上,从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来看,课程改革要求学科教学不仅要“传递知识”,更应当发挥学科教学的多重功能,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每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语文、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可以“以情育人”、“以史育人”,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可以“以美育人”,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可以“以理育人”。有专家研究发现,美国的语文教材几乎就是一部政治和历史教材,尤其注重体现国家意志和“美国精神”对学生的塑造。因此,早在2005年,上海在实施《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时,就不仅构建了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顶层内容架构和以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为重点的生命教育顶层内容架构,而且更加明确地提出和践行了“学科德育”的理念,立足于德育的主要目标内容,根据各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及其所蕴涵的德育资源,编制了涵盖中小学全部21门学科的学科德育实施意见,为每一学段、每一门课程实施学科德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操作建议。

二、抓好“三个转化”是必要策略、落实关键

(一)抓好“内容转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转化为大中小学德育顶层内容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当代中国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它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公理”,但与此同时,不同群体由于其社会角色和身心状态不同,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侧重点也将有所不同,这就好比是“公理”与“定理”的关系。从学生群体来说,其最大的特殊性在于成长性和学习性。所谓成长性,学生群体包括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既是学生个体身心从幼小到强壮的过程,也是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逐步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所以关注学生群体的成长性就是要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其身心成长规律和政治社会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在遵循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水到渠成。所谓学习性,学生群体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最多时间是用于课堂学习。所以关注学生群体的学习性特点,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把课堂学习与价值养成紧密结合起来,否则就会不可避免地造成“育德”与“育智”的“两张皮”,同时也会因为“片面地学习”而使得学生“片面地成长”。

正是基于对学生群体成长性和学习性这一主体特点的认识,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转化为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顶层内容体系,我们就必须找到科学的方法论加以转化,对此,“价值澄清”的方法值得重点借鉴。“价值澄清”的方法主要源于拉思斯、西蒙等人的价值澄清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师、咨询者、父母、领导者决不能企图在青年人中直接劝导和灌输自己的价值观,因为这将会妨碍青年人正在发展的那些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育者根据儿童品德发展的时机和需要,借助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儿童在轻松愉快、自主平等的氛围中获得良好的价值教育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且该理论也十分重视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情感、行动、选择能力、评价过程等因素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影响。

通过对这一理论的研究,我们认为,在学生群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在具体的知识语境和生活情境中辨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土壤,并通过对这一土壤的认识和理解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把这些弄清楚、想明白了,价值标准就会自然而然确立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会从学生内心得以确立。

经过对学生群体所处知识语境和生活情境的分析和归纳,我们认为,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涉及四个范畴,即政权范畴、主权范畴、文化范畴和社会交往范畴。

1.政权范畴。主要包括我们这个政权的领导力量是谁?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实行的是何种制度,走的是什么道路,这条道路将把我们国家带向何方?在对于这一范畴的知识语境和生活情境的辨析中,我们重点要引导学生明白: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首先是归属于社会主义这一前提的,而这其中的价值导向应该就是“政治认同”。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党的领导、科学理论、政治制度、发展道路作为教育和引导的重点。

2.主权范畴。主要包括我们每个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国家是一个有着什么国情状况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根本利益何在?这个国家有哪些家庭成员组成,这些成员间应该建立何种关系?同时我们这个国家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与其他国家共处?在对于这一范畴的知识语境和生活情境的辨析中,我们所要重点引导的就是唤起青少年学生对养育自己的家庭、家乡及培养自己的国家的热爱和感恩之情,进而激发其对亲人、同胞和祖国的服务之心与报效之志。这其中的价值导向应该就是“国家意识”,也就是要形成对最大族群共同体的归属和维护。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国家观念、国情意识、国家利益、国际视野作为教育和引导的重点。

3.文化范畴。主要包括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发源于何种历史文化、形成于何种奋斗经历、结合于何种时代风貌?同时,我们国家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又具有怎样的独特魅力和精神气质?在对于这一范畴的知识语境和生活情境的辨析中,我们重点要引导的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这其中一个重要的价值导向就是“文化自信”,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对历久弥新的族群传统的归属与弘扬。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国家语言、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时代精神作为教育和引导的重点。

4.社会交往范畴。主要包括:作为个体存在的“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身心状态;作为社会存在的“我”应该遵循何种规则,以何种态度与他人交往互动;在对于这一范畴的知识语境和生活情境的辨析中,我们要重点引导的是,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何发展自己,如何对待他人。这其中的价值导向就应该是“公民人格”。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健康身心、明礼守法、诚信尽责、自强合作作为教育和引导的重点。

(二)抓好“文本转化”:将德育顶层内容体系转化为课程标准和教材大纲的修改方案

应充分挖掘认知心理学、脑科学等现代科学的成果运用,准确把握德育内容顶层架构体系在不同学段融入的基本规律,将其系统、科学配置到各学段、各门相关学科之中,促进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学科内容和科学方法的有机统一。同时,还应通过梳理相关学科每一学段的课标和教材内容,提高教材落实课程标准的专业化水平和层次递进性,体现课程的德育合力。

前期,我们对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体育、艺术、地理这六门德育相关课程进行了一体化建设现状分析和需求分析。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结合中西方教育思想、国内外课程改革、当前学校德育实践经验,对现行课程标准和教材大纲进行了深入挖掘,重点围绕如何落实大中小学顶层德育内容体系,聚焦上述几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代表性教材进行逐门逐层分析梳理。从纵向上剖析学校德育在衔接上缺乏系统性、层次性、渐进性以及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匹配性不够等情况;从横向上梳理德育课程和非德育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关联性和互动性等问题。

对此,应以德育内容顶层架构四大板块中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为核心指标,对六门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教材中的目标、内容、体系从完整性、针对性、适切性、时代性、衔接性、贯通性、延展性七个指标展开文本研究;应分别比对六门学科的国家课标和上海课标以及人教版、苏教版与上教版的教材结构体系,从教材编写意图、教材内容选用、教材参考指导,梳理每一门学科成套教材的内容与指向。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基于德育顶层内容体系四个维度这一分析框架,在梳理人教版和上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德育内容的呈现状况中,发现“公民人格”和“文化自信”是目前初中语文教材德育内容的主旋律,国家意识所占的比重居中,政治认同教育所占比重极小。在这些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应着力调整并重新建构政治、品德与社会、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艺术、体育与健身等学科德育的课程目标及重点内容。

(三)抓好“教学转化”:将课程标准和教材大纲转化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与方式

内容转化和文本转化重点在于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转化则重点在于解决“如何教”这一问题。对此,要以当前国内外认知发展、道德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着力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勾画出适合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特点的道德教育目标、任务和有效教育方式,为提升课程德育实施的实效性提供依据。

在此方面,应积极借鉴当前国内外关于大中小学生道德认知和社会认知的主要研究成果,从道德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领域三方面借助教学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考察当前课程德育目标、内容的适切性,对理论探讨阶段所提出的顶层德育内容体系的目标、内容框架进行检验,要回答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课程德育实施中的核心内容,是否具有年龄、学段上的适切性?二是课程德育实施中核心内容的学习,是否与学生的认知神经发展特点相适应?

教学转化能否真正取得实效,教师是关键。每一门学科都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关键在教师要有育人意识和一双慧眼,把教材隐含的德育内涵挖掘出来,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无缝对接”,润物无声地渗入学生心头。这就需要所有教师都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人才观,遵循规律,把握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主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转移到关注与分析学生的内心世界、个性特征,重视学生的心理品质、意志培养、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不再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此,首先要着力增强教师全员育人的意识,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密切互动。德育内容的要素不能以贴标签的形式进入学科课堂教学,而是要在遵循学科自身知识特点、课堂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融入。一直以来,我们更多地强调正面教育,强化显性课程,没有充分发挥隐性德育的作用,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与互补方面也很不够。在这些方面我们应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其次要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整体设计。应当聚焦当前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瓶颈问题,分析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课程的不足和原因,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相关培训课程内容架构和课程传递手段、课程资源建设以及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方面谋求突破与创新,从而构建一套覆盖大中小学教师职前、职中、职后阶段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培养培训课程体系。

篇4:德育课程一体化培训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实验小学秉承“尊重生命成长,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宗旨,恪守“在快乐中成长,在幸福中绽放”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打造幸福、快乐成长的摇篮。在德育工作中有效地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探索,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战略,制定了《宁阳县实验小学五年一贯制德育整体规划》,构建了小学阶段连贯制“星级式”德育课程评价体系,放长视角、拓宽范围,使德育工作更具连续性、目的性,力求达到“1+1>2”的目的,并突破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的瓶颈,扎实提高学校德育育人的品质。

一、概况

1.精心设计德育“一体化”管理总目标

学校制定出一到五年级德育管理的总目标,将德育有机地统一在一到五年级德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并能与之互相融合、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学校德育管理的总目标: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每个年级分别设立不同的主题教育,使整个学校德育活动循序渐进,形成一个整体,让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能得到不同的思想品德教育。

2.构建德育“一体化”层级管理网络

学校构建了以校长负责制下的德育、教学一体化的层级管理网络。具体而言,由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德育、教学一体化工作,设立德育的分管校长具体实施,下设德育处,由德育主任、少先队、各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具体开展各项工作。要求:德育处、少先队、班主任(中队辅导员)人员素质高、职责明确;强化少先队的职权;管理层机构和人员少而精;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建立“星级式”德育课程“一体化”评价体系

学校按照导向性和激励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形成性和阶梯性、主体性和个体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等评价原则,运用“星级”评价方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角度,建立科学简明的学校德育课程星级评价指标体系。

二、星级阳光少年“递进式”激励性评价的做法

1.评价项目

星级阳光少年“递进式”激励性评价的项目主要包括乐学星、守纪星、礼仪星、健体星和感恩星。(见图1)

2.评价标准

(1)乐学星

达到以下标准之一者即可获得“乐学星”。

第一,课堂专注:上课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能够积极发言,善于思考回答问题。

第二,作业认真:认真完成各科作业,正确率高,能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书写整洁、规范、美观,行款整齐;能按时独立完成并检查家庭作业,完成预习、复习工作。

第三,晨诵午写:早上到校后能自觉、大声地诵读;中午到校后能自觉、认真地进行午写。

第四,坚持阅读:坚持每天阅读30分钟,坚持做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片;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或精彩段落;能够经常动笔写读后感、日记、小文章;能向校报投稿。

第五,学习进步:单科学习成绩较之上次测试在分数、名次、分数或等级上有进步;课堂、课问纪律有进步;其它方面有比较大的进步。

第六,成绩优秀:期中、期末考试学科成绩为优秀者。

(2)守纪星

达到以下标准之一者即可获得“守纪星。

第一,课堂纪律:认真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早退、旷课,不做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任课教师针对学生课堂表现可实行一票否决权)。

笫二,路队纪律:遵守上学、放学路队秩序,走路时昂首挺胸,呼号时声音响亮。

第三,集会纪律:整队时速度快,能保持安静;集会中站姿标准,不与同学交头接耳;离场时按指挥退场。

第四,校园纪律:上下楼梯靠右走;不说粗话、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大声喧哗;不疯跑,

(3)礼仪星

达到以下标准之一者即可获得“礼仪星”

第一,着装标准: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穿着謦洁的校服并佩戴红领巾。

第二,举止文明:保持个人卫生及周围环境的整洁,主动捡拾塑料盒、纸片等,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杂物,不乱涂画墙壁;不在路边摊点购买“三无”食品。

第三,行为示范:能被评选为班级、校园文明礼仪示范员的同学。

(4)健体星

学校各项体育测验达标并且达到以下标准之一者即可获得“健体星”。

第一,体育课堂:体育课上听从体育教师指挥,训练动作规范,不做危险性活动,

第二,坚持锻炼:阳光大课间时能在规定区域进行锻炼,并且每天在家能坚持锻炼15~30分钟。

第三,做操规范:做眼保健操、礼仪操、广播体操动作规范。

第四,行为示范:被推选为运动员的同学或被推选为眼保健操示范员、礼仪操示范员和广播体操示范员的同学。

(5)感恩星

达到以下标准之一者即可获得“感恩星”。

第一,热爱班级:不在课桌凳上乱涂乱画;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约束个人言行,给班级争光添彩。

第二,爱护同学:当同学遇到困难时能提供帮助。

第三,孝亲敬长:尊敬师长,孝敬父母,能接受老师、父母的教诲,不顶撞长辈,能用实际行动回报老师、父母(如积极为教师服务;为父母洗脚、端茶,坚持做家务等)。

3.评价办法

(1)评价周期

建议低段2周,中段3周,高段4周;年级部视学生情况自主确定。

(2)评价流程

其一:周期初申请一同学监督一班级评定会评定一班主任颁发喜报。

其二:即时申请一班级评定会评定一班主任颁发喜报。

评价流程中的两种申请方式涵盖了学生申请需求,同时全体同学参与,加强了监督,保证认定的公开、公平、公正。

(3)认定时段

每学期,分期中、期末两次汇总得星数,认定金星、银星、铜星阳光少年,由学校隆重表彰并颁发“星级阳光少年”奖状。

三、星级阳光少年“递进式”激励性评价效果

1.科学的评价体系,有效引领学生幸福快乐成长

该体系既要保证用幸福快乐引领学生成长的激励性评价理念,更要注重能在教育教学中好落实、易操作;注重加强过程性评价,避免只依靠学期末的总结性评价。

“乐学星、守纪星、礼仪星、健体星、感恩星”多种类别的评价,不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优劣,是对学生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每个班级设有“争做阳光少年描绘成长画卷”评价园地(见图2),用笑脸章来对学生平时表现进行动态管理,采用“笑脸章-半圆星-整圆星-铜星-银星-金星-星级阳光少年”递进式评价模式。

每个班的班主任以及所有任课教师都参与评价,体现了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体的多元化。根据学校所分配的表彰数量,每名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均又制定了适当的评价方案。这种评价体系,重在激励,重在激发学生“争章”的意识,从而不断地超越自己,由他律“争章”到自律“守章”。

2.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

为保证评价效果,让学生体会到幸福成长的快乐,学校重视评价结果的运用,进行了班级阳光少年、级部阳光少年、学校阳光少年的评比。除每学月对班级阳光少年表彰外,在学期末还对级部阳光少年、学校阳光少年隆重进行表彰(人数约占全校学生数的1/2),主要是进一步激发学生争章的信心,让其感受幸福,快乐成长。这种评价方式,改变了单纯依靠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方式,使那些在某些方面有特长、各方面表现进步较大的所谓“学困生”一样能被评为阳光少年,人人都能找到幸福感。

3.转变的评价观念,成就学生的幸福课堂

评价改革带来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笑脸章的使用,杜绝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教师们有了共识:既然笑脸章能解决问题,何苦再用体罚去解决问题。教育理念的更新,带动了学生教育工作的整体变化,教师不再只是盯着学生的不足看,更多的是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笑脸章不再只是优秀生才有的待遇,适当调整标准,“学困生”一样可以得到笑脸章的鼓励。评价观念的转变,保证了所有学生都有得到奖励的机会,而学生为了获得笑脸章,需要不断改正不足,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争取在某个长处上获得笑脸章,这也就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变激励为动力。与此同时,师生关系也由对立转为朋友,增强了彼此的幸福感,最终促使全校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幸福氛围。

4.家长参与式评价,成就幸福家庭

校外自律章,将评价权主要交给了家长,表现好的学生可由家长为其争取笑脸章。当学生得知学校让家长颁发自律章时,为了得到这枚章,就会付出努力,并在家长的监督下,通过长时间严格要求自己,慢慢地改正自己身上的一些坏毛病,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也会变得懂事很多。这种在激励性评价中纳入家长评价的方式,加强了对学生在校外表现的监督,提高了家长的话语权,解决了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无奈和烦恼,减少了亲子矛盾,有利于形成幸福和谐的家庭关系,家校合力也更强了。

5.学牛幸福指数提升,成就幸福学校

激励性评价不断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比以前更守纪律了:上课乱说话、做小动作等现象逐渐的少了,学习的劲头更足了。不仅如此,学生整个的学习生活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自信自强的多了,自卑胆怯的少了;遵守纪律的多了,乱打乱闹的少了;虚心好学的多了,不求上进的少了;助人为乐的多了,损人利己的少了;爱护公物的多了,破坏环境的少了;学会合作的多了,自私自利的少了;创新实践的多了,墨守成规的少了;遵守公德的多了,违反秩序的少了;家长积极为孩子争取自律章的多了,来校告状的少了。

正因为有了这种正评价,学生参与的各项活动都可以进行评价,因此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对活动更重视了?如在第三届中国少年科学院“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学实验嘉年华”全国展示交流活动中,我校的5位同学获得2金、2银、1铜的优异成绩,他们均获得了学校一定数量的笑脸章的奖励。其中五(1)中队的郭书宇同学获得高年级物理组金奖,学校德育处根据方案要求,奖励他3个笑脸章,他也被评为了“班级阳光少年”。当然,这只是学校激励评价的一个缩影。在激励性评价的引领下,全校上下树立了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营造了一种平等、尊重、和谐的幸福教书育人的氛围。

在学生幸福快乐成长这一理念引领下的星级阳光少年“递进式”激励性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正向教育,是在学生做之前就明确应该怎样做,而不是在出现问题之后再让他改正,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育,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这种评价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自己的优点上,从而自觉带动缺点和不足的改正。这样使优点得到发扬光大,缺点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弥补。这种“递进式”的激励性评价直接提升了学生的幸福指数,达到了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的目的。它使学校德育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提高了学校德育的整体质量,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篇5: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一体化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统筹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印发寒亭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大力开展德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总体目标

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形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工作任务

(一)探索和完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所有中小学深入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学情会商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活动育人课程建设制度,推进现代德育工作制度的建设和落实。鼓励引导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将其纳入教师工作量考核。各学校坚持落实好以上五项制度,将这些活动常态化,分工到位,责任明确,做到活动数量、质量有机结合。

(二)强化学科育人功能。将德育课程内容渗透到各学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深入开展学科育人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明确学科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探索实现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方式和手段,使学科知识教学与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机结合,形成学科大德育观。

(三)学校关注学生个体成长中的“微德育”。全街道中小学从细处、小处、实处、适处等入手,开展渗透式、生活化的育人方式,利用“微时间”,为学生搭建“微平台”、创设“微机会”、加强“微体验”,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自身发展、身心健康和个性需求。利用“固堤教育”推进德育经验的交流与宣传活动。

(四)探索校内、校外德育实践活动创新。强化和改进活动育人课程建设,促进德育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特色化。充分发挥我街道现有资源,如:蔡家栏子英雄纪念碑、潍县战役指挥部、李家营惨案及社区敬老院等实践基地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鼓励学校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有条件的学校可创作校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学校。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之中,挖掘传统节日资源,开发传统节日课程,形成传统节日活动资源包,使传统节日成为重要育人载体。

(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全方位、立体化、合作开放的德育工作体系,优化育人环境。以学生为德育主体,发挥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激发家庭德育力量,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德育工作,探索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等多方位互动合作,共同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合力育人的德育运行机制,使家校共建工作有机协调发展,同时提高社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

(七)抓好立德树人工作队伍的培养工作。积极发挥班主任、思想品德课教师、共青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强化学科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通过培训等多元化方式,提高中小学教师学科育人素养,加强立德树人队伍建设。开展学科渗透德育课题研究,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案的检查和指导,经常性组织学科渗透德育公开课、研讨课和示范课活动。进一步深化落实学科教师“一岗双责”责任制。加强师德建设,创新师德考评机制,建立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八)探索科学多元化、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深入落实小学段的“年轮计划”,进一步健全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引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向,引导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改革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在教师工作考核中强化育人业绩的考核,强化育人工作内容,调动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九)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常规管理工作体系,促进学校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开展中小学德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定期表彰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落实立德树人重大问题行动研究机制,完善“基于问题解决、致力创新共享”机制。

四、具体措施

要结合中小学生课程开设,将德育与实践相结合、与生活相结合,学以致用。积极探索建立多方位的德育教育、检查、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德育的时效性。

(一)发挥好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思品课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各学校要根据课标要求,开全开足课程,利用思品课,结合当前实际对学生进行德育系列教育。各学校要积极挖掘其他学科中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将其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从而使德育工作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健全常规检查制度。

1、严格落实学校各种规章制度,让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常态化,保质保量的完成制度活动;

2、建立并完善中小学生常规检查评比情况,并通过宣传栏进行通报。建立常规检查制度,将常规落到实处,做好中小学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三)强化班主任工作职责,突出班级团队作用。班主任是做好德育常规工作的骨干和关键。班主任要明确职责,其它成员积极参与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

(四)发挥学生团队组织作用。加强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建设,引导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学生(团、队员)监督岗,坚持学生值日制度、检查评比制度,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五)坚持评比激励制度。坚持文明班级、先进班集体及每周流动红旗等评比活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优化班级管理,营造良好的班级育人氛围。开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队员及学生(结合学校实际评比,如智慧学生、星光少年、阳光少年、文明大使等)评比活动,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及优秀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

(六)开展主题教育及实践活动。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及民族传统节日等有效载体,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如习惯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采取多种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细化活动措施,将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七)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各极营造“崇德向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八)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电子媒介,固堤教育、寒亭教育、画乡教育等微平台,将我们身边发生的典型事例、先进人物、经典做法、优秀课堂等及时交流宣传,提高我们教育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提高社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7年3月)

1.统筹组织本区内所有中小学全面开展工作,各中小学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德育教育一体化实施方案(附详细活动配档表),3月24日前报陈文凯邮。

2.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微信平台等传播媒介,广泛宣传“德育课程一体化”理念,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德育改革,营造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浓厚氛围。

(二)启动阶段(2017年3月底)

安排部署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试点工作,贯彻落实各项要求,全面安排部署工作。

(三)实施阶段(2017年4月-2017年12月)1.科学指导。建立中小学德育工作基本规范,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梳理各学科中的德育因素与实施策略,为教师落实学科育人提供科学指导。围绕一体化育人目标,采取一体化德育策略,做好学段之间、学科之间和课内外实践活动的整合,建构具有地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

2.开展系列活动。开展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节日和

假日活动等丰富途径与内容。

3.推介交流。通过专题调研、课题引领、工作简报、中期调度会、现场推介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定期交流学校情况和经验。选取试点经验丰富、成果丰硕、效果明显的学校,全面推介试点成果和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实现试点工作成果化。

(四)总结评估阶段(2018年1月-2018年7月)对街道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收集材料、提炼成果、撰写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2.落实学校主体地位。学校是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试点工作的实施主体,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切实加强德育工作阵地和机制建设,不断创新德育一体化实施的方式方法、推进路径,引导教师育德能力提升。

3.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引导家长、社会、媒体等各方力量进一步增强对德育一体化建设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并给予支持,为试点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4.建立协调推进制度。每个学校明确一名专门人员,负责试点工作的沟通协调、联络对接、问题反馈和成果材料上报等工作。

5.完善评价机制。将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进展情况纳入

教育综合督导,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

附件: 固堤街道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

固堤街道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

工作领导小组

长:高月亮

副组长:李维斌

张光建

成员:王华昌

陈文凯

孙举一

李华平

路俊光

石波涛

牟洪恩

卢倩倩

街道中小学校校长

篇6:莘县实验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材料

近年来,莘县实验小学立足本校实际,创新工作思路,狠抓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通过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等方面开展工作,使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成为学校工作的新亮点。

一、德育课程方面

小学阶段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更是对小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上好思想品德课意义重大。近年来,我校对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严格集体备课,严格上课、反思,取得较好效果。

1、精彩导入,真正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 品社课应该主要解决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不需要一味讲大道理,教师必须实际走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了解他们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课前调查,无论是问卷还是谈话,都应该在课前有所了解,课上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自由结组调查、讨论自己关注的某一方面问题,把了解到的、收集到的汇合起来,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汇报等等。课堂上的热烈交流,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也体现了合作的乐趣。

2、注重探究,获得科学精神。现代社会本身及人们对于社会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他们在向未知和疑问的探讨研究过程中,经常是需要经历和体验失败的。但是,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学时,老师们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充分发表意见。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探究、讨论。

3、加强课堂训练,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教师结合插图,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和阐明道理及观点后,为了巩固和加深学生的认识,还要让学生运用所学道理、观点去联系实际,加强课堂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真伪、美丑的能力。为此,我们精心设计和补充课后练习,让学生认真思考、回答。设计课堂练习,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和由浅入深的原则,先找容易辨别回答的问题,再找较难辨别回答的问题。

4、现代化手段让思品课生动起来。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如:在上“珍惜水资源”时,展示漫画“举不动”,表明世界人口总数2000年已达60 亿;展示漫画“垃圾包地球”、播放动画“这样就合法了”,表明环境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再播放实况录像“在中国…….”,看人们是如何浪费水资源,如何污染江河湖海,如何乱砍滥伐森林等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们面临严峻的资源、人口、环境形势,从而落实到教学目标:我们必须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整节课,学生在惊叹、感慨中,踊跃发言,激烈讨论。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沉浸其中,依依不舍。

5、大力开发农村资源,采用多样化评价方法。因地制宜,利用农村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果园、林中,亲身投入搬玉米等实践性课堂中让学生受到教育。把农村田间变成儿童可参与的学习空间。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在评价中,可采用综合评价方法。①调查问卷评价。如:这册书中哪幅画你最喜欢,哪幅图最不喜欢,怎么改?②展览会评价(师评、学生互评、自评)。③激励每个儿童,自由创作作品(可由家长合作进行)。④讲述参加一次实践活动的过程。如帮妈妈做家务活等。⑤到学校科技活动室考查知识,如找一找哪些种子是秋天的果实,哪些种子是夏天的果实,从各种树叶颜色上分辨夏天、秋天、春天、冬天的树叶标本。⑥测评每个儿童自身兴趣、爱好。老师找准学生闪光点,最后给予描述性的、以鼓励语言为重点的评价。

二、学科课程方面

从2000年以来,实验小学规定:除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外,所有学科都要渗透德育,制定方案,并按照方案严格实施。

1、基于语语文学科的书艺课程

开设翰墨书法、阅读写作、经典吟诵等技艺课程,让学生寄情书画,畅游古文经典,培养学生做一个勤于书写、善于表达且富有底蕴的人。开设书法课,和阅读课,通过诵读校本教材《岁月如歌》,加大诗词背诵积累量,充分利用每日晨诵、语文经典驿站及地方课程时间,引领学生感受先贤教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开展汉字听写大赛、读书故事分享、国学达人挑战赛、诗词大会等主题活动,促进学生读经典、诵经典、沐浴经典,提升人文底蕴。

2、基于数学学科的益智器具课程

2013年9月,我校两名骨干教师参加了中央教科院教育科技研发中心的“数学游戏—思维潜能开发”第一期培训,带来了第一批益智器具,从此我们的师生与“益智器具”结了缘,益智器具变教具,学生们在玩中学,玩中思,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为我校生机勃勃的课改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验初期,我们成立了11人的实验小组,先组建了一个四年级作为实验班,每周上两节课,看到这个的孩子们课前对这种课的期盼,课堂上对益智玩具探究的专注,课后对成功的无穷回味,为了更扎实有效的开展益智课堂,让更多的学生的体验益智器具的快乐,极大地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学校规定,每周三课间操后的两节课,2—5年级45个班,全部是 “益智课堂”,不管走进哪个班级,都会看到孩子们或者在静静地深思、或者在认真地操作、或者在激烈的争执、或者在喜悦地欢呼……,所以这两节课成为孩子们心中期盼的“好课”,在课尾孩子们都会恋恋不舍地说“我可爱的益智玩具,我们相约周三”,所以我们也称为“相约周三两节课”。

我们通过多项措施发展益智课程,努力让学生动心——学会专注,动眼——学会观察,动耳——学会倾听,动手——学会操作,动口——学会表达,动脑——学会思考。

三、传统文化方面 流淌过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华文明屹立世界潮头。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我校开展古诗文素养实验已经多年,解除了丰硕成果,这项实验真正让孩子们走近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明。

1、在写字课和读书课中渗透古典文化

我校的写字课和读书课是学校依据课堂教学改革及学校实际开始的校本课程。我们每周一三五上午第一节为写字课,每周二四上午第一节为读书课。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书法使人怡情气爽,陶冶人的情操,修身养性。正所谓“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书法正是修身养德的好形式、好渠道、好方法。我校的写字课坚持“人能写字、字能写人”的原则,坚持“观察、范写、仿写、反馈”四步走的原则,让孩子们人人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规规矩矩写中国字,堂堂正正做中国人”已成为孩子们的共识。

读书课坚持“课内保底,课外保量,活动保质”三个原则,孩子们在读过书后用快板、相声、课本剧等传统方式把读书成果展示出来,只有通过展示,才能把读书成果最大化,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气质。

2、继续大力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评选古诗文背诵大王。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重要的一部分,我校在十几年的研究推广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课程设置、教育路径探索、家校合作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了庄壮、苏晓彤、崔培睿等一批古诗文诵读齐鲁小名士;2016年9月,我校学生张涵在聊城市国学达人比赛中又获小学组冠军。古韵悠悠,书香袅袅,捧读经典,畅游书海,在文明中穿梭,在书香中成长。我校颇具特色的经典诵读被多家媒体报道。经过一代代实小学子继承和发扬,成为实小学子的独特内蕴。

3、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内在需求 我们要求教师配合班主任,在两个级开展调查活动,包括面谈、日记咨询、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以便及时开展活动,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做铺垫。

4、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课,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

我校专门设立了《传统文化》课,有教材,配备专门教师,每周一节的传统文化课上,老师和学生互动交流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孩子们徜徉在古典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与名人对话,与大师交流,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快乐,“学古代谦谦君子,做今日中华少年”成为孩子们的共识。

5、让学生在社团活动和学校益智课程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每周三下午,是我校坚持多年的社团活动课程,我校组建了21个社团,书法、戏曲、象棋、民族舞、笛子、古筝、绘画、剪纸、刺绣等社团的成立,让孩子们可以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孩子们学到了一技之长,也从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品格。

我校的益智课程属于数学教育的范畴,有专门的额数学教师任教。“九连环”、“华容道”、“孔明锁”等,孩子们学在其中,智在其中,玩在其中,乐在其中,让学习更有效,让生活更有趣,更加深了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6、结合书香校园建设,营造学习传统文化氛围。我校坚持“文化育人”、“ 环境育人”,在校园环境的布置上,坚持传统优秀文化优先。校园的墙壁上、走廊内、楼道口都有传统文化的印记,孩子们每天耳濡目染,把传统文化根植于心底。

经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这项课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形成了一些优秀的教学教案以及优秀的课例。由于活动内容多样,教学形式不拘一格,教学效果明显,受到孩子和家长的广泛认可,也得到了省教育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市教育局、县教育局等领导、专家的认可,多家教育媒体也报道了我校的传统教育成果。

四、实践活动方面

实践活动是对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注重对学生进行训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能有益补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方面的不足,通过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动手动脑,增强感性认知,把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自我发展动力,自我发现,自我提高,培养良好的情操和意志。

1、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建立旷日持久的规范机制。在开学初通过开展“日常规范养成月”活动,以《班主任量化考核细则》为依据,坚持对行为习惯的检查,坚持每周一公布评比名次,颁发流动红旗,促进正面教育和引导。举行《习惯养成》主题班会,每学期举办一次“学规范做文明学生演讲比赛”及举办“小学生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有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家、爱公教育。利用清明节,充分利用德育基地,开展“学习英烈事迹,传承革命精神”学习实践活动。前往革命烈士纪念馆、祭扫烈士陵墓、为烈士献花等实践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和理解,寻找、发现和感受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利用国庆节,开展革命歌曲大家唱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学雷锋活动日,加强学习模范先进人物。继续完善和规范每周的升降旗仪式,提高国旗下讲话对学生成长的教育作用。举行感恩教育系列活动。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及时收看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时政教育。

3、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探索心理教育方法。

每学期学校都将安排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举办2到3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办心理咨询室,长年进行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特别是每年的四五月份都要针对六年级毕业生的心理加强辅导,使他们都能以良好的心态参加小考,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学校安排专人辅导定期给家长写亲情信。

上一篇:心理学c证案例分析下一篇:生鲜主管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