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的成果概述

2024-04-25

调查报告的成果概述(共3篇)

篇1:调查报告的成果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成果论述

邢台市桥西区第一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基本情况

《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S0715051)是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2007年4月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办批准立项,属于市级立项课题,由桥西区第一中学韩桂书校长负责研究。在此之前,我校已经成功主持研究了四个“十五”课题研究,其中语文课题《如何实施初中作文素质教育》已经成功结题,该校教科研人员力量雄厚。

二、课题研究及成果汇报

(一)问题的提出

多元智能理论简称MI理论,最早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Harvard Gardner)提出。美国哈佛多元智能教育研究院,将这一理论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教学密切结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多元智能理论自提出以来,在美国和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成为许多西方国家90年代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我国大陆地区自90年代以来,对多元智能理论予以较多的介绍。《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提出:“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一观念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引发了许多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学理论的不断更新,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更科学、更规范。在我省,涉足多元智能与中学语文教学应用研究者较少,而以此为课题展开系统科学研究的更是寥寥无几。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质量差的弊端依然严峻;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单一,导致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仍然堪忧;学生主体性不足,创新素质贫乏。那么,如何克服现行课堂教学实践的种种弊端,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学生过程评价的多元化,成了语文教师研究的重点。基于以上种种考虑,我校开展了“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该项课题的研究。

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多元智能与初中语文教学二者间的内在联系。多元智能应以语文教学为载体,以此发展学生的多元化智能;语文教学应以多元智能为手段,通过这一理论指导整合语文教学,从而最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调查了解现阶段多元智能在初中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这些问题形 1

成的原因,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创新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1)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探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多元互动的运作方式。(2)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探索初中语文活动训练的有效途径(3)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探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法。(4)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探索实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2.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多元互动的具体运作方式。具体包括探索初中学生与语文教科书、信息资料的互动方式,探索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互动方式,以及学生个体内部的互动方式等项内容。

(2)研究语文活动训练的途径。具体途径包括:创设各种活动情境促进多元智能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等等。

(3)研究语文教学设计的方法。其教学设计的方法包括:注重口语交际,发展语言智能;加强阅读训练,促进数理智能;运用空间图表,开发空间智能;营造音乐氛围,培养音乐智能;增强动觉训练,提高肢体运动智能;利用小组合作,塑造人际交往智能;了解认知过程,开启自我认识智能。以上七点就是我们在这一方面具体研究的内容。

(4)研究语文教学的策略。为此,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具体研究: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与潜能的多元智能环境;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各种智能组合的专题学习活动;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供师生多元互动的学习机会;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3.课题研究特色

多元智能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或方法论体系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1.行动研究法:这是本课题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随时调整和修正实践方案,边实践,边研究,边解决实际问题,使研究工作按照研究设计顺利进行。2.文献法: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课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借鉴利用,掌握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3.经验总结法: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分析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及时汇总教师论文。.(四)课题研究的结论、提出的主要观点

多元智能理论基本结构有七种,分别确定为:

1、言语——语言智力(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2、音乐——节奏智力(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3、逻辑——数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4、视觉——空间智力(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5、身体——动觉智力(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6、自知——自省智力(Intrapersonai intelligence),7、交往——交流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语文是语言文字或语言和文学的简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借助课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能力,传递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

两年来,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反复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探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策略、及途径,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两年来辛苦、繁琐甚至有些枯燥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最深切的感受是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很有必要。探究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策略、及途径。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目录

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有:多元互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多元互动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多元智能活动训练的探讨等。

1.理论成果

第一.探索出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多元互动的运作方式。新课程概念告诉我们,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科书、环境等要素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运用频率最高、规则最强的是多元互动的运作方式:(1)学生与教科书、信息资料的互动。这种互动是指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探究性学习,从而获得新的知识。(2)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互动。第一,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重在启迪思维和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学会主动获得、独立习得,而不重在知识的讲解或给出问题的答案。第二,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你在这一方面当老师,他在那一方面当老师,我在另一方面当老师,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教学”互动,是不同结构的优势组合。(3)学生个体的内部互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获得新的知识后,需要消化分析、过滤筛选,然后吸纳。这时,学生应该眼、手、口、心并用,即眼看、手指、口读、心想,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记忆。

第二.探索出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语文活动训练的途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智力和逻辑智力两种基本智力外,还有其他七种智力。想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适应新课程标准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理念,就要针对学生的智能等的差异,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构建多元智能课堂,使那些在传统智能测试中表现不佳的学生,通过创设各种智能活动情境,享受到“智能公平”。其具体途径包括:(1)创设各种活动情境促进多元智能发展。让多元智能教学走进课堂,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和智能差异的基础上,根据语

文教材内容,创设各种活动情境,激发或支持学生进入学习的思维状态,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对课文的理解,绘出一幅幅形象直观的图画,用自己的心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风景,配上一首首优美的曲子,自己动手参与设计具有相当气息的板书等等。(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发展学生多元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一种智能的发展实际上都有其独特的轨道,在每个个体身上智力的结构组成也不相同,因此教学活动的多样化是发展多元智能的前提。第一、故事。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不论是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他们都津津乐道,我们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将有鲜明故事情节的课文改编成丰富多彩的故事,让学生接龙、改编、辩论、竞赛等形式,通过故事,既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智能,也发展了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第二、课本剧。课本上有不少课文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我们在理解课文、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再创造,把它编成课文剧进行表演。学生排演课本剧的投入是全方位的,能够同时训练学生的肢体语言、听力和书面语,促进语言与肢体的配合,动作与表情的协调,演出一场课本剧,要求学生有很好的交流与讨论、协调与配合能力,应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来确定角色。这样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和感悟,同时让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发展了学生的多元智能。第三、课堂实践活动。初中课文每单元后综合性学习版块内容丰富,教学中把它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的主阵地,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根据每一个话题,先让学生分组收集、处理有关资料,并让学生集思广益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确定活动的形式,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兴趣爱好自愿组成小组,分组筹备,在老师的指导下交流汇报,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成果。在这里,学生可以比较公正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意见;在这里,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现;在这里,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很好发展。通过活动点燃了学生的兴趣之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出多元智能课堂。

第三.探索出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多元智能教学设计的方法。语文是基础教学中的基础学科,教学设计是教学中的重要的一个环节。《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和理念上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注重个性的发展,这与多元智能理论倡导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潜能的开发,发展学生的个性,其教学设计的方法包括:

(1)注重口语交际,发展语言智能。语言智能是指有效地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训练学生有效地倾听,在听的过程中判断内容、抓住中心主题,在听后针对重点进行概括;训练学会使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做笔记、记重点。具体操作

中形式是多样的,如介绍自己或家乡、谈感想、表演话剧、小讨论、课前5分钟讲故事、对对联、说成语等,通过口语交际促进他们发展语言智能。

(2)加强阅读训练,促进数理智能。逻辑数理智能主要指推理和运算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阅读训练中,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预测和改变逻辑结果等能够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逻辑数理智能在思考和学习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根据文中已知信息推理故事情节的发展;根据字面意思、语篇的逻辑关系以及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深层理解文章的寓意;根据所读内容用文字按逻辑顺序表述主题。这些阅读具有挑战性,能够锻炼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

(3)运用空间图表,开发空间智能。空间智能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藉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利用手抄报,展示学生作品锻炼了学生空间构思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班级精神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说明文可以设计图表来呈现文章的主要内容,记叙文则可以采用网络图理清课文脉络和要点。

(4)营造音乐氛围,培养音乐智能。音乐智能主要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教学的方式有听主题音乐或背景音乐;唱一些与教材同步的由原来的诗词改编成的或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抒情歌曲;配乐朗诵课文。

(5)增强动觉训练,提高肢体运动智能。肢体运动智能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物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游戏活动与认知发展、语言发展和情绪发展密切相关,在玩中学有利于身心健康和智能发展;在玩中看、听、说,体现了“在做中学”的原则。比如,常用的课本剧表演,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涵义,通过对话练习口语,通过扮演去熟练肢体语言。教材中往往有许多可利用的资源,我们要利用教学内容、创设动态化的环境,为学生提供肢体动作的机会。

(6)利用小组合作,塑造人际交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主要指与人相处、交往、合作,表现为觉察、体验和解读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并能据此做出适当的反应的能力。创设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最好的办法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上,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合作,预习时小组内成员一起搜集资料,上课时分工

展示。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愿意沟通,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对小组指导和帮助,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还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

(7)了解认知过程,开启自我认识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在写作训练中,老师往往都会让学生在写作之前先拟一份提纲,确定写作要点、步骤与方法,预计文章的长度;写作初稿后自觉地检查或与同伴交换查阅,及时订正错别字和语句中的语法错误,改进表达方式;老师批改或自改或同学互批后能纠正错误、调整思路。

第四.探索出多元智能语文教学的策略。多元智能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有这样几 个层次:能力的感知、能力的沟通、能力的传授、能力的综合运用。多元智能观与 语文教学理论关系密切,但其内涵比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更加丰富,发展学生的多元 智能已经成为21世纪语文教学的重要举措。其教学策略分为:

(1)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与潜能的多元智能环境。多元智能环境有助于学生真正参与语文教学。教师针对学生的智能差异设计课堂情境,使学生自信、自赏,充分认识自己的强项,展示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长处。第一、运用多元智能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创设各种活动情境,促进多元智能发展。为此,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活动情境,激发或支持学生进入学习的思维状态。除听、说、读、写外,可采用演唱、舞蹈、绘画、表演、制作等形式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第三、自我认识智能教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往往意味这是一个新的领域的开辟。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可以提问题,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不断地自我认识中推动语文教学。

(2)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各种智能组合的专题学习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结构特点将多种方法优化配置,真正做到“为多元智能而教”。这样安排设计教学过程,使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改善学生智能的活动有很多,教师要因课因人而异。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为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创设恰当的外在条件,另一方面还要提供跨越学科界限的专题素材,使学习资源更开放更丰富。

(3)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一种智能的发展实际上都有其独特的轨道----有的发展得早些,有的发展得晚些。不仅如此,每一个个体智力的结构也不相同。因此,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前提。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多元智能教学,既可以从教学的内容上着手,也可以从教学手段或

媒体应用方面去考虑。

(4)提供师生多元互动的学习机会。人际沟通智能是多元智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多元互动、协同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能力,开发学生的人际潜能,而且可以帮助、促进弱势群体,从而达到智能互补的效果。在学生合作完成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可以由学生通过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特长的分析,自行分工、把握进展速度。建立了合作小组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此时的学习光有兴趣是不够的,更需要有一种责任感。

(5)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借鉴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应改变单纯以标准的智商测试和学科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观, 树立多元多维评价观。根据具体的问题情景,立足多元智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和学业进展。第一、借助《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客观地展开评价,引导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推进语文素养向更深、更广的方面发展。第二、确立评价方案。在常规语文教学中,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袋,重视形成性评价。走向多种多样的作品评价,走向基于情景化的过程评价,充分体现考评对于学生智能发展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完善功能。

2.实践成果

(1)在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中,我校学生陆续获奖。2008年5月,在“迎奥运,促和谐”读书教育活动征文比赛中,我校有7名学生获奖;2008年12月,在“中华魂”(心系奥运,健康成长)主题教育中,有11名学生获奖,其中一人获省级二等奖。(见附表)同时,在我校组织的各种大型事件活动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肯定。2009年4月5日,邢台市文明办在郭守敬广场组织的“纪念先贤公祭活动”中,我校129班的张叶荣同学发表了深情的演讲。这进一步印证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如今,同学们已经积累了必要的语文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对中华民族的语言持有深厚的感情和正确态度,文学欣赏趣味更加健康向上,文化视野也日益开阔。这些语文素养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检验。

(2)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如今,同学们已经积累了必要的语文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对中华民族的语言持有深厚的感情和正确态度,文学欣赏趣味更加健康向上,文化视野也日益开阔。他们的语文素养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检验。在我校组织的各种大型事件活动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肯定。如:2009年4月5日,邢台市文明办在郭守敬广场组织的“纪念先贤公祭活动”中,129班的张叶荣同学发表了深情的演讲。“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调查报告显示:如今已经毕业的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成熟的思想,能够在自己 的学习生活中为自己创设一些愉悦身心的活动,让自己从一个依赖于家长、依赖于老师的小孩子,向一个主动、积极地生活的大学生转化。

3.教师的学术理论水平及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出现了一批科研成果。在三年来的教学研究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更新,教学策略更加科学规范,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意识普遍增强,我们掌握了科学的教学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撰写教学论文十余篇。2008年6月,何秀春老师论文《语文阅读要严谨科学》在桥西区中学语文经验学习交流活动中获一等奖。2008年9月韩桂书校长的论文《多元互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发表在河北省教育刊物《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年第九期)。2008年12月,何秀春老师在“中华魂”(心系奥运、健康成长)主题教育征文比赛中,被评为先进个人。2010年7月,崔淑娟老师论文《中学语文多元智能活动训练初探》发表在河北省教育刊物《学周刊》。2009年2月,韩桂书校长论文《多元互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在《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2009年第1期)上再次发表。并于该年11月在“新中国60年基础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编号为884378)。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课题研究的开展,还加深了我们对多元智能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的认识,解决了一些有关理论问题。

4.巧妙地处理了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两者间的关系。教师的主导地位是指:创设情景——以目标激发动机;引导点拨——以引导促进转化;多元互动——借评价激励强化;达标测评——深层辅导发现特点。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自主投入——认同目标质疑;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尝试;自我生成——多元感悟强化;自我激励——品悟自主发展。这种层层深入的运作方式,有效地构建了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并在科学的评价方式方面予以突破,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课题研究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多元智力,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使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迅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语言能力。多元智能理论下的语文教学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间可以展开平等的交流与互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的能力也得到提高。附目录:

1.多元互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已发表)„„„„„„„韩桂书()2.多元互动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已发表)„„„„„韩桂书()3.“多元智能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董志坤()4.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实效„„„„„„„„„ 叶洪育()5.多元智能活动训练的探讨(已发表)„„„„„„„„„„„ 崔淑娟()6.多元智能语文教学设计„„„„„„„„„„„„„„„„ 张秋香()

7.多元智能语文教学策略的探讨„„„„„„„„„„„„„ 何秀春()8.运用多元智能理论 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郝春梅()9.《黄河颂》多元智能教学设计„„„„„„„„„„„„„ 张秋香()10.《陋室铭》多元智能教学案例设计„„„„„„„„„„„张秋香()11.“献给母亲的歌”语文多元智能活动训练案例„„„„„„崔淑娟()12.“说成语故事比赛”语文多元智能活动训练案例„„„„„ 崔淑娟()

(六)课题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

实验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很大提高,整体语文测试成绩明显进步。在2010年中考语文测试中,实验班学生语文总平均分达到96.57的好成绩,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赢得了全校教师的广泛赞誉,实验教师们更加振奋。

(七)研究成果的推广范围

课题成果将在全校各年级普遍推广,同时向桥西区各中学推广。

(八)课题研究存在问题的反思、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多元智能理论给语文课堂带来的启示是:学生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学校和提供的教学资源应该是多元化的;学生学习的课程应该是多元化的;课堂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多元化的;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这其中的核心内容便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认识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潜能都得到提高。诚然,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愉悦而又不乏挑战的环境中学习,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操作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简单活动优先原则。第二,操作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兴趣、先前经验等。第三,教学项目要在可利用的时间内完成。

本课题研究即将告一段落,我们将在我校、乃至全区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及时搜集、整理来自兄弟学校的新思路、新策略,稳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同时,针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展开探索和研究,补充完善课题研究成果,增强课题研究的连续性。“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一观点更重要的是把它应用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那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种教育理想便可能实现了。从这个角度看,这不仅是教学更是一种教育,是事关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

篇2:调查报告的成果概述

1 项目成果鉴定意见

2007年12月11日西藏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承担的《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更新与数据库建设》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 意见如下:一是完成了大麦、小麦、荞麦、豌豆、扁豆、蚕豆和燕麦等7种作物共7 274份种子的繁种更新, 入库5 834份, 妥善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1.2万份, 为西藏作物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以及西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种质资源基础。二是完成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7 274份, 生活力测定1 000份, 品质鉴定200份;筛选出单项或几项性状优异的种子350份, 提供利用3 450份, 2 115份已经用于作物育种、生产和教学等单位;建立了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 编写了《西藏大麦品种资源目录》等6种作物种质资源目录。为种质资源更新、妥善保存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该项目在西藏区域内开展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相关研究, 提升了西藏自治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水平, 首次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 改善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条件和技术手段, 有效保护了西藏自治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成果对西藏自治区农作物育种和生产的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 技术成果

(1) 为西藏农业科研和生产的发展贮备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完成了大麦、小麦、荞麦、豌豆、扁豆、蚕豆和燕麦等7种作物7 274份种子的繁种更新, 入库5 834份, 引进355份, 妥善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1.2万份, 为西藏作物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以及西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 为种质资源更新与妥善保存提供了科学依据。测定种质生活力1 000份, 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与入库时间有密切关系, 入库越早发芽率越低, 反之越高, 但参试的材料平均发芽率与入库时95%的发芽率相比, 降低近30个百分点, 初步明确了在自然库存条件下, 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适宜保存年限为10~15年, 若超过10~15年, 种子发芽率降低到60%以下, 为种质资源更新和妥善保存提供了科学依据。

(3) 为种质资源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7 274份;编写出《西藏大麦品种资源目录》等6种种质资源资源目录;生活力测定1 000份;品质鉴定200份, 筛选出单项或几项性状优异的种子350份;提供利用3 450份;2 115份已经用于作物育种、生产和教学等单位。为种质资源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确保了国家和有关科研单位在农业科学研究中对种质资源的需求。

(4) 建成了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建成了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 录入7种作物、性状数据18万个, 填补了在海拔3 650 m以上范围内种质资源信息化管理的空白, 实现了这一区域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化、永久化和科学化管理, 步入了国家种质资源信息化行列;若与国内外种质数据库联网, 对实现更大区域的资源共享、增进区内外和国际交流、提高研究水平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5) 填补了在海拔3 650 m以上区域种质资源研究的空白。该项目在海拔3 650 m以上范围内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相关研究, 内容包括:农作物种质资源更新与保存、农艺性状及品质鉴定、生活力测定、贮藏技术研究、自然库存条件下种子活性保存年限、建成了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等, 国内未见其他文献报道, 填补了国内在这一区域研究的空白。

3 项目创新与突破性

(1) 在西藏海拔3 650 m区域内, 初步明确了自然库存条件下, 妥善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10~15年 (适宜保存年限) , 为种质资源更新与妥善保存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对大麦、小麦、荞麦、燕麦、豌豆、小扁豆、蚕豆等7种作物7 274份资源进行了繁种更新和农艺性状鉴定, 入库5 834份, 妥善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1.2万份, 为西藏农业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3) 品质鉴定200份;获得各种作物单项或几项性状优异种质资源350份;向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植物基因中心、西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等单位提供研究材料3 450份, 编写出大麦、小麦、油菜、荞麦、豌豆、扁豆等6种作物种质资源目录 (待出版) , 为种质资源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4) 在微机上首次建成了拥有18万个数据项的大容量、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的农作物种质信息系统, 该库集中了西藏4个地市20余名科技人员4年攻关的成果, 并使西藏分散无序的种质资源, 变成可供随时查找的信息, 是西藏目前种质信息量最大的数据库, 使西藏跨入了我国种质信息化管理的行列。

(5) 2007年11月29日, 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查新中心查新结果表明:该项目所述在海拔3 650 m以上范围内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相关研究, 内容包括:农作物种质资源更新与保存、农艺性状及品质鉴定、生活力测定、贮藏技术研究、自然库存条件下种子活性保存年限、建成了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等, 除本项目外, 国内未见其他文献报道。

4 效益分析

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更新与妥善保存, 从而避免了许多濒危种质资源的灭绝, 所保存的种质资源将造福子孙后代, 具有重大的长远的利益, 其深远意义不可估量。种质资源品质鉴定, 明确西藏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利用途径, 有针对性地为作物育种提供亲本, 有效地缩短作物育种年限, 提高育种科研效益。项目的实施, 一是通过种质生活力测定与繁种更新, 可长期妥善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二是可长期为西藏作物育种和国家生物技术研究提供物质基础;三是建成了种质资源信息系统, 将促进和拓展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在国内外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协作。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具有性状数据化、交流信息化、保存规模化、检索 (查询) 便捷化, 实现了种质资源保存管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从而减少了人工检索、查询等大量劳动, 既节省大量开支, 又可减少污染, 费省效宏;若与国内外种质数据库联网, 其间接经济效益难以估量。

5 国内同类技术比较

(1) 邱建军等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 发表了文章:西藏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通过对西藏种养业种质资源情况、保护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并梳理了西藏种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建设内容。结果表明, 西藏种养业种质资源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存在品种退化、混杂严重、经营体制尚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良种繁育任务重、推广普及难度大等问题;下一步应着重围绕提高种养业良种生产能力、质量水平和增强农牧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发展目标, 建立具有西藏特色的新型良种繁育体系, 重点完善农作物、畜禽、水产三大良种工程;同时提出了保障措施。包括: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多元投入, 确保建设资金到位;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育种水平;加大扶持重点良种企业, 推动良种产业化;深化改革, 加强良种管理[1]。

(2) 马得泉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发表了文章:西藏近缘野生大麦遗传资源综合评价。作物种质资源评价意在为我国农业的长远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为农作物育种贮备种质。近14年来已取得重要进展, 该文就西藏近缘野生大麦的分类研究;农艺性状、抗逆性、抗病性、适应性、品质、休眠期等鉴定与筛选, 遗传性状分析与利用等方面的重要进展予以综述报道[2]。

(3) 刘健宏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 发表了文章:基于Internet的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建设研究。为实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甘蔗、枇杷和龙眼等优势研究品种种质资源数据的共享, 采用动态web数据库的策略, 执行浏览器/服务器 (B/S) 体系结构, 建立了基于Internet的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对种质资源数据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 实现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共建、信息共享[3]。

(4) 龙腾芳 (中南大学信息学院) 、杜雄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发表了文章: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介绍了以Visual Fox Pro 5.0 for Windows为主导设计语言, 建立新型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信息系统的原理和方法, 并以棉花为例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目前国内最大的棉花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同时针对不同棉花生态区制定出棉花品质的优良评价标准, 开发出一套完整的棉花优良种质分析评价程序[4]。

(5) 张贤珍等发表了文章: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5]。

(6) 陈伟英等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发表了文章: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及查询系统的建立。在对引进的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 (CGRIS) 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依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1984年编著的《甘肃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目录》和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编著的《农作物品种资源信息处理规范》标准, 对甘肃省保存的5 787份小麦品种种质性状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标准化处理;并结合甘肃省种质管理的实际情况, 对CGRIS系统进行了必要的扩展和属性改动, 初步建成了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信息查询系统[6]。

(7) 严洪冬等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所) 发表了文章:黑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利用Visua foxpro 6.0数据库管理和应用软件开发系统, 结合黑龙江省品种资源库的种质保存实际情况, 对保存的小麦、水稻、玉米等10类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别建立管理系统, 实现对种质资源的保存、信息检索查询和应用, 为农作物育种工作提供科学参考[7]。

综上所述, 通过分析比较, 得出:一是在海拔3 650 m以上范围内, 国内未在这一区域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繁种、更新、保存、农艺性状和品质鉴定及贮藏技术研究。本项目的实施, 开展了这一区域农作物种质资源繁种、更新、保存、性状鉴定等研究。二是在海拔3 650 m以上范围内, 自然库存条件下, 开展研究种子贮藏技术, 形成了高海拔地区种子贮藏技术, 妥善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1.2万份, 保存年限10~15年, 而国外在种质资源保存上采用先进的设备和高昂的费用进行保存, 长期保存年限仅为20年。编写出大麦、小麦、油菜、荞麦、豌豆、扁豆等6种作物种质资源目录 (待出版) 。三是在海拔3 650 m以上范围内, 国内外未在这一区域, 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本项目的实施, 在这一区域建立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 实现了这一区域农作物种质资源性状数据化、永久化和科学化管理, 步入了国家种质资源信息化行列。

6 推广应用前景和措施

推广应用前景, 一是通过农作物种质资源繁种更新与入库保存, 妥善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 可长期为国家科研、生产和教学等单位提供研究材料;二是通过农作物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品质鉴定, 有针对性地为育种提供亲本材料, 缩短育种进程, 提高育种效率;三是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对加强资源研究与开发、促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措施:种质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物资, 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种质资源管理办法》, 西藏应尽快出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种质资源管理办法》条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3~5名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化管理技术人员。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保存和研究工作。建立野生大麦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区。

参考文献

[1]邱建军, 屈宝香, 王立刚, 等.西藏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中国农学通报, 2006 (12) :253-257.

[2]马得泉.西藏近缘野生大麦遗传资源综合评价[J].西藏科技, 1999 (2) :8-11, 4.

[3]刘健宏.基于Internet的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建设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 2006 (12) :81-82, 99.

[4]龙腾芳, 杨路明, 杜雄明, 等.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 2005 (9) :225-227.

[5]张贤珍, 曹永生, 杨克钦.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J].作物品种资源, 1999 (2) :1-2.

[6]陈伟英, 王晓娟, 窦有恒, 等.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及查询系统的建立[J].甘肃农业科技, 2003 (4) :22-25.

篇3:科技成果转化概述

摘要:科技成果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能够产生直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数量虽多,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非常低。科技成果如何才能更高效地转化为生产力,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文章从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意义、理论基础以及模式四个方面对科技成果转化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科技成果;成果转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6-0010-03

1 科技成果转化概念

1.1 科技成果的概念

科技成果是自然科学技术成果的简称,言外之意社会科学技术成果不包括在内,这是多年来我国现行科技管理体系中已经形成的一个既成事实,并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认同。关于科技成果的定义,学术界有过诸多大同小异的论述,尚未达成共识。2003年由科技部委托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对全国各省市和行业部门所做的调查中反映出大家对“科技成果”一词的普遍认识:科技成果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取得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具体而言,科技成果是指通过深入思考、考察调研、实验研究等活动,对某一科学研究项目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经过科学技术评价或社会实践检验的新成就,是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劳动成果。这一定义表明科技成果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科技成果必须是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取得的,即具有科学性;二是科技成果不是简单重复前人的劳动,即具有创造性、先进性;三是科技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即具有价

值性。

1.2 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

对于科技成果转化,国外没有采用此提法,而是以技术创新及生产力的实现、技术转移等代替,国内学者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各有侧重,难以统一,目前,对科技成果转化较为全面、准确的定义源自1996年5月15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实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同时,第三条对科技成果转化作了进一步说明:“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应当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保护环境与资源,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

2 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

2.1 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环节和必由之路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是科学形态的转化过程和技术形态的转化过程的统一。科学形态的转化过程由最初的科技原理转化为最终的技术发明,技术形态的转化过程由最初的技术原理转化为最终的生产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归根结底要体现在科学技术能够创造出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上。也就是说科技成果最终要能够转化为社会需要的产品,并实现产业化,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在这里,科技成果能否转化成产品,实现产业化,就成为科学技术能否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根本标志。也可以说,只有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才能真正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要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就必须完成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实现产业化这一关键环节。

2.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

科技的发展,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靠的就是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有创新,才能出成果,进而才有成果的转化。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将有利于对科技成果进行检验,并进一步启迪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切创新最终都要落实到通过成果转化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上,否则,自主创新就失去了意义。也可以说,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大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无疑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

2.3 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工程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然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成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科技水平直接决定经济水平,进而决定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鉴于此,我们更应该大力加强科技成果的实现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样我们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会有质的提高。而且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两者互相作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会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反之,综合国力的提高也会有益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从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所以,可以毫不含糊地说,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

2.4 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社会文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科技成果转化在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出于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也可使其服务于人类的更高目标,即寻求自然、经济、社会与人类自身的和谐完美,构建和谐社会。科技成果的不断转化,使得人类能够以最少的投入,享受更多的物质、精神的满足,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有效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能有效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不断缩小和消除各种发展的不协调现象,使社会的文明和和谐发展建立在更加牢靠的物质基础之上,并获得更大的发展。而且,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经济效益,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增长,同时还表现出对自然资源与能源的节约、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口素质的提高、观念的创新、精神文明的发展等更复杂层面的综合效益。因此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是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社会文明发展的强大

动力。

2.5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导潮流。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因素无一例外地都受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并且这一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而且,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趋势愈益强烈,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获得空前广泛的应用,并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中表现出了无穷的威力。特别对于一些人类必需的将耗尽的能源、资源,可以通过人类的智慧,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力量并通过有效的成果转化,寻找到某些新的能源、材料或其他资源加以替代,从而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可以说,大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

3 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基础

3.1 技术创新理论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技术创新的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直接、明确地把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指出创新就是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创新活动包括生产新品种、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开辟和利用新的原材料、采用新的组合方式五种。这五种活动既有技术性创新,又有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可见,熊彼特所认为的创新包含范围

很广。

随着市场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学者们发现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要取得完全意义上的成功有赖于多种要素的综合协调。1962年,伊诺思在其《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首次从行为集合的角度明确了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订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

现如今,绝大多数学者把技术创新看作是由一个或多个组织参与多个活动组成的完整过程。著名学者弗里曼教授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的、工艺的和商业化的全过程,其导致新产品的市场实现和新技术工艺与装备的商业化应用”,后来他又进一步深化,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包括技术、设计、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等活动。

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综上所述,现代的“技术创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技术创新,是指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经营管理方式等,实现对原有生产资源、生产要素和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高效、优质、低成本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狭义层面的技术创新,一旦被其他企业吸收利用,就是技术创新扩散。广义的技术创新,不仅包括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而且包括成果的推广、扩散和应用的过程,是用新技术(全新的或改进的)为手段创造新的经济价值的一种商业活动,它是新技术的首次商业化应用。可见,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的实质是相

同的。

3.2 技术转移理论

到目前为止,技术转移还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定义。美国学者布鲁克斯认为,技术转移是科学技术通过人类活动被传播的过程。《世界经济百科全书》认为,技术转移是构成技术三要素的人、物和信息的转移。一般而言,技术转移是指技术供求双方基于利益原则,将科技成果从一个地方以某种形式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种运动可以是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也可以是技术生成部门(研究机构)与使用部门(主要是企业)之间进行,还可以是使用部门之间进行,是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并实现其经济、社会价值的根本途径,并且技术转移所涉及的主客体,加上运营环境和保障机制,共同构成技术转移体系。

技术转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购进出版物、机械设备、雇佣外部专家、输送被地人员接受培训、教育等途径实现。较为重要的技术转移机制包括以下五种方式:一是技术转让,即通过技术市场把技术从供给方手中转移给需求方,对供给方来说称为技术转让。二是技术引进,即引进国外成套设备、流水线或单项成熟技术。技术引进是对技术需求方而言。三是技术推广,即以示范性的活动把某项先进技术传播出去。四是技术交流,即通过现场、会议或新闻媒介交流技术方面的经验、技能或进行样品的展示。五是科技出版,即科技方面的理论、知识、经验等通过报刊、杂志等形式广为传播。

可以看出,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技术转移是科技成果在供需双方之间的横向移动,而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学技术融化到实际应用中,是纵向整合。

3.3 技术扩散理论

技术扩散是技术创新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技术创新过程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一项技术创新成果,能否得到扩散和广泛应用,取决于技术需求方能否在不借助外力作用下完全独立地消化吸收,这不仅关系到技术创新成果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对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对提高科技投入的经济效益,有效地将新技术或新产品扩散到行业、部门或其他领域,改善地区、行业之间的不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扩散理论是在早期的南北贸易与国际技术转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后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理论迅速发展,技术扩散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完善。技术扩散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弗农、克鲁格曼和多拉尔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早期技术扩散理论,主要研究了南北贸易中国际技术转移产生的过程和结果,这些理论奠定了技术扩散理论发展的基础。然而,这一阶段的技术扩散理论忽略了技术创新、技术转移过程。第二阶段以詹森和塞斯比、弗拉姆和赫尔普曼、西格斯特朗等学者为代表,他们将技术创新、扩散和转移过程内生化,对技术扩散产生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尽管他们的研究较早期理论有了较大改进,但这些研究采用的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没有对技术扩散进行一般均衡的分析。针对这一缺陷,近年来,第三阶段的技术扩散理论将重点放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分析上,弥补了以前理论的不足,使技术扩散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 国内四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最常见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4.1 自主转化模式

自主转化模式是指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或企业对自身所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不经过科技中介机构而直接在本单位内部实施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其特点是将科技成果的供给方与需求方融为一体,消除中间环节,将市场交易内部化,由此降低科技成本,转化交易成本,提高了转化效率。

4.2 技术转让模式

技术转让模式即有偿转让,企业为满足自身需求通过科技中介机构获取科技成果,而科技成果主要是由科研院所或大专院校提供,它们通过科技中介市场以部分、全部或特许权等形式将科技成果一次性地转卖给企业,最终在企业内实现转化。其特点是科技成果的供给方与需求方相分离,依靠科技中介组织实现某一个科技成果的转化。

4.3 合作转化模式

合作转化模式是指科技成果的供给方与合作的企业以合股或利润分成(或产权部分转让、部分合股等)方式把科技成果投入到一个现成的企业进行转化。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合作转化模式,是指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了共同发展的目的,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则而形成的合作关系,通常是以企业为科技成果的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大专院校为科技成果供给方之间的合作。产学研合作的特点是科技成果的供给方与需求方相分离,但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形成长期、紧密的合作,且合作至少持续到科技成果转化完成。

4.4 科技计划模式

科技计划模式是指政府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成果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转化。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有其弊端,需要政府统一领导和宏观调控,因此,适应我国特殊国情的一种辅助、必要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科技计划模式应运而生。其特点是科技成果的供给方与需求方相分离,依靠政府中介机构实现成果转化,转化率较高。

上述四种转化模式,前三种模式供求双方的转化时建立在平等互利、相互自愿的基础上,第四种模式是从系统论的角度,政府实行的强制性转化模式。现阶段,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应在以上两种思想指导下,大力拓宽强制性转化渠道,形成市场拉动和政府推动两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文晋.科技成果转化概论[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8.

[2]葛新权,刘宇,程桂枝.科技成果鉴定及中介机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曾德聪,仲长荣.技术转移学[M].福州:福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萧浩辉.决策科学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龚维新,蒋德明.国际技术转让的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四川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管理与技术转移[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7]Laura Darlene Macdonald.Innovation in Management Amounting Systems-A Dual Core Theory[D].Canada: Queens University,1999.

[8]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http://www.china.com.cn/law/flfg/txt/2006-08/08/content_7057270.htm.

上一篇:《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下一篇:1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