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

2024-07-19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通用6篇)

篇1: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

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中小企业改革的经验及教训

摘要: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背景,提出了这种经济体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并列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几个典型阶段的发展模式,并对此类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探讨,从而讨论我国政府对扶持和开展中小企业改革所作的举措,同时结合这些举措,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正文: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背景

自从1978年确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企业有了蓬勃的发展,其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国有大型企业,一直是改革的重头戏。然而在市场经济中本应最为活跃、最为灵敏和最为普遍的民营中小企业,其发展道路却并不平坦,这里既存在着政策对其的导向、法律对其的规范限制、国际环境对其的影响,同时中小企业顽强生命力对这些因素也存在着巨大的反作用。艰苦的环境往往却更能孕育强大的生命,现在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了市场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自改革开放初期,以个体工商户为代表的个体经济和各种民营经济体开始活跃在市场上,而那时的政策十分不明朗,惯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思维模式不仅束缚了政府管理者的头脑,也束缚了大部分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人。正是这些敢为天下先的人们,在政策与市场的夹缝中一步步试探着前进的道路。联想、正泰、万象、海尔等等这些成功发展为国际化大企业的公司背后,也有无数不知名“壮烈牺牲”的前辈。

2003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做了界定标准:“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2,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3,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4,不以企业所有制和形式作为划分标准”。同时在《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又分别按照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这几个行业,对“中小”这种规模的具体量化,给出了“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的具体数值。并且从法律的高度对中小企业主明确地提出了各种扶持态度、优惠政策等细则。到此时,我国的中小企业才第一次开始有法可依,终于能在市场经济中健康地竞争和良性地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的私营中小企业是伴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孕育而生的,作为相对独立、灵活的经济体,其发展速度必然超过国有大中型企业,并且由于发展初期的各种政策、法律的不完善,不确定,给了中小企业一个比较空白的生长时期,从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初级的企业形式。但由于企业主普遍缺乏管理经验,加上政府的监管有余而引导不足,这些初级的企业形式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经营管理问题,比如:过度地集中造成恶性竞争,不能有效利用社会资金甚至非法地利用社会资金,通过制度的不完善来操控市场等等。这些原始积累型的中小企业多见于家族式企业或者作坊式企业,他们在成长中遇到问题和不断学习、总结经验的过程,也正是代表了我国企业改革中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

从管理方式来看,这些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大都经历了“手工作坊管理”、“制度化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三个阶段。由于私营中小企业的组织特点,“手工作坊管理”是大多数小企业初期一种原始的管理方法。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前提下,权力的使用和收入的分配全由企业主自行掌握,加之资金有限(这也是所有私营小企业的共同特点),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资金和高效地进行生产成为放在创业者眼前的第一要务,即生存问题。因此,在企业筹划和创始初期,创业者们往往事必躬亲、不无巨细地参与者经营中所有的事务,有余资本有限加上对市场的探索阶段,这种管理方式更能有效地节约成本和保持企业灵活性,同时,创业者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经营者,这样的双重身份既能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营,又能灵活地试探市场,完全符合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考验。

然而当这样的小企业一旦发展壮大,其规模和组织形式就超出了作坊式管理所能承载的能力。由于这时的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其人员规模快速扩大,部门专业化,一般都会出现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为了防止经营混乱,应该引入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也已确立的目标市场和主营业务,而规范化的制度是这种管理的基础,不论是家族企业还是合伙人企业,都需要依靠合理的制度来避免业务规模扩大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很多创业初期掘到第一桶金的小企业,正是因为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制度化对于企业发展的必要行性,而走了其他的弯路甚至前功尽弃。这时的企业,应该未雨绸缪地着手建设各种企业制度,如财务制度、人力资源制度、行政制度等。制度化管理一方面为正在扩大的企业提供了健康的体制,一方面也为企业更上一个层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企业能以制度化经营并得以持续发展时,已经初具现代企业的特点了,这时企业家应以更长远的目标来经营。正如没有灵魂的人只是行尸走肉一般,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也是缺乏持久的生命力的。在20世纪90年代,大批初具规模的中小企业纷纷学习和效仿国际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时间满街都是各种山寨版的企业使命和口号,这不妨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学习和尝试,但我认为,不能为了喊口号而创作口号,真正的企业文化应该是该企业在明确的目标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留存下的文化积淀,它能为企业向着长远发展提供无形的推动力和指导方向。

三、我国中小企业改革的举措

从90年代末,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引起了高度重视,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小企业本身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也同样是因为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着种种问题,其健康程度已经可以影响到我国经济改革能否持续、快速地增长。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到2006年底,在各级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430多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半壁江山”,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GDP的58.5%,缴纳的税金占全国的50.2%。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力军,吸纳了75%的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发明的专利占全国的66%,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的8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增加城乡人民收入以及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总体上讲,中小企业既是一个数量庞大、富有活

力的经济群体,又是一个相对处于弱势的群体;既存在创业难、融资难、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的问题,又存在自身总体素质不够高、经营增长方式粗放、人才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参加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难等方面的问题。”——摘自《2007-2008中国中小企业蓝皮书-现状与政策》

从上面一段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推进到了一定阶段,中小企业的改革也到了非进行不可的关头。对于在市场上打拼多年、经过了物竞天择生存下来的中小企业,不仅承担着国民经济中重要的责任,也起着推动我国经济整体改革的作用。这时,旧的经济体制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中小企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平台和空间。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扶持和引导中小型企业发展:首先是明确要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改革;其次提出了“推动技术创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概念,为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具备竞争力,唯有不断创新和以高科技型企业为发展方向才能取胜,单纯的来料加工OEM等模式已经不具有核心竞争力,这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尤为明显。再次,提出“发挥财政、税收政策的扶持作用”的举措,为中小企业的资金链良好运行给予信心、提供保障;还有例如: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目的是为了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要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从直接转为间接;从管理转为服务;从面向行业转为面向全社会。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广泛组织社会资源,加快建立完善有效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小企业的发展除了要依靠自身增强竞争力之外,政府从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角度出发,要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等等这些举措,都为我国中小企业改革提供了法律保证和政策支持,尽管目前的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但其逐步完善的过程说明中小企业改革的步伐是与我国整体经济改革一致的。但是我们也常常看到,众多中小企业经常发出“融资困难”、“税赋过重”、“优惠政策形同虚设”等等呐喊,作为一个想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这些问题的解决就必须放在日常企业改革工作的重要日程,只有给出合适发展的土壤,才能培育出优秀的、强壮的中小企业集群。

四、我国中小企业改革的经验

谈到经验,一般都是对成功的、成熟的事务的积极性分析总结。但是本文认为,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走的是一条市场经济的必然之路,换言之,市场经济发展得有多快,中小企业这个天生的“市场派”就应该发展得有多快,这不仅是因为中小企业最能灵活地代表市场经济中各种要素,更是因为这种中小型经济体对市场环境、政策、金融环境等客观因素及其敏感、受其影响非常明显。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过程,可以说是一路坎坷的,以至给予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道路也是十分崎岖的。中小企业本身自我进步和学习的过程是天然的,换到其他发达国家也是一样,只不过发达国家用了几百年的时间,而我们只有这30年的学习实践时间。这其中能谈到是经验的,多半应该归结到整个宏观政策对市场的开放和扶持。下列一些促使成功的举措值得继续加强并深化:

1、把对中小企业经济行为的规范、管理和保护提升到法律层面,从而形成有法可

依,有章可循的法制阶段,避免了之前归口过多,“婆婆”过多的问题,从根

本上进入了“法大于人”的管理方式,尽管只是第一步,但是意义重大,经过

日后对法律不断丰富和完善,一定可以达到规范自然的发展道路;

2、改善融资环境,开放融资渠道,增强对小企业生命力的注入。最近开盘的创业

3、板尽管对真正创业的企业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却对中小企业融资开启了一道新的门路,这也说明了资金链匮乏已经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主要桎梏。之前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纷纷试点,包括地方小银行或私营金融机构收到中小企业的欢迎程度,其实已经说明融资渠道的重要性,只是从政策方面开放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仍需时日。但可以确定地说,金融渠道完善之时,也将是中小企业再次腾飞之日。政府的产业调控措施。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不仅对大型国有企业发挥了作用,也同样使得中小企业受益。由于我国存在大量重复的私营企业,其产品、范围、数量都有过度竞争的弊病,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也给某些过热的产业集群做到

了引导的作用。

五、我国中小企业改革的教训

我国的中小企业毕竟是新生事物,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却集中地反映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通病:

1、盲目跟风,缺乏科学地市场调查和分析。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没有明确的产业规划,对于中小企业采取的是放任自由的发展思路,参与市场活动的中小企业处于无序地投资于竞争环境,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闭塞的信息通道,所以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但硕果寥寥,凭投机、凭运气、凭胆略等词汇总是出现在对众多私营老板的评价当中。缺乏差异化,就进入和同质化的低层次竞争泥潭,最终只在亏损的边缘挣扎。

2、短视行为让企业步履艰难。

灵活机动是中小企业的特点,不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无可厚非。但是过分灵活却是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同时很多企业表现出来的盲目投资,其实也属于这一类的问题,各种行业都想进入分一杯羹,却反而冲淡了自己核心业务的优势。很多企业在投身每一个机会时都重视眼前得失,却忽略了企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总习惯在具体战术细节上下功夫,逐渐偏离了战略,最终赢得了局部,输掉了整体。

3、缺乏科学地财务管理和资金链控制。

现代的企业对于资金链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对企业家应有的财务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种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扩张,却在资金链断裂时轰然倒塌的企业不在少数,而且大小皆有。企业家应该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科学的财务管理是维系这个整体健康发展的命脉。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企业重视营销、重视产品质量、重视服务体系,却往往忽视了财务这门基础课,只把它当作管钱的会计。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今后要与国际接轨时要补的必修课。

结束语:

说到教训,还有很多可以列举。也许是因为本文作者习惯用批判的眼睛看事物,也许是因为我们要改革的地方真的很多。但归根结底,既然承认了我们的不成熟和不完善,改革就是必然的,能看到失误总比光看到成绩好。

本文作者工作在私营中小型企业中,对同行业中小企业的情况略有了解,却分析不深,亦总结不全,但坚信用实践来检验真理的方法,故日后仍会时时关注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优劣,更愿投身到市场中履行实践,真正成为市场活动中的一员,想必那时感受,颇有不同。

2010年1月13日星期三

参考文献:

《重视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咨询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2007-2008中国中小企业蓝皮书-现状与政策》

篇2: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

界牌集镇位于定远县东南36公里处,乡政府所在地距市府芒市64公里,距320国道18公里。下辖8个村委会,197个自然村,48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107平方公里。2010年末全镇共有居民7650户,28730人。

一、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就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界牌,界牌集镇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分析研究界牌的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产业发展区域布局,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加强对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稳步推进改革与发展,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了农民收入增长,民主与法制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实现了许多零的突破,为界牌集镇谱写了辉煌的一页。

(一)农村经济取得显著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多年来,界牌集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开拓进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心谋划发展方略,特别是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总结分析镇情,按照“稳定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甘蔗茶叶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和以八角、西南桦、竹子以及经济林果为主的绿色产业,着力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培育民族文化旅游业”的经济发展思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2007年末,全乡实有耕地42862亩(其中水田9993亩,旱地32869亩),人均耕地3.9亩,比1978年的22257亩增20605亩,增92.6%。农村经济总收入3950.32万元,比1978年的76.57万元增3873.75万元,增51.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810元,比1978年的81元增1729元,增22.3倍;大小春粮食总产量3386吨,比1978年的293.79万元增448.1吨,增1.2倍;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09公斤,比1978年的278公斤增31公斤,增11.2%;甘蔗产业从1978年的50亩,发展到现在28330亩,总产量106000吨;乡镇企业从1987年起步,由最初的年总产值3.9万元到现在年总产值421.8万元,20年时间比1987年翻了100多倍。实现本级财税收入16.24万元。

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认真组织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等,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以甘蔗、茶叶、八角、西南桦、竹子、核桃和小耳朵猪养殖为主的产业选择,着手建设西南桦、竹子、茶叶、八角、核桃“五个一万亩”的产业园,大力发展小耳朵猪养殖业,打造“西山小耳朵猪”品牌。截止2007年末,全乡共发展西南桦14700亩、竹子8870亩、茶叶4450亩、八角3960亩,核桃136亩,为西山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2006年已成功注册“西山小耳朵猪”品牌商标,进一步提高“西山小耳朵猪”的知名度,品牌效应逐渐显现。

改革开放30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一个时期。通过实施农村综合改革,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从而确保粮食安全。从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以来,已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等涉及农民负担的相关税费,到2007年底累计兑现各种农业方面的补助718863.4元,减轻了农民负担,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生活,主要体现在“吃、穿、住、行”上。一是农民饮食从吃饱转变到吃好。农民日常饮食消费在吃饱的基础上逐步向吃好转变,肉、蛋等营养食品的消费大幅度增长;二是衣着从遮体保暖向时尚美观转变。农民衣着已不仅限于保暖,更加注重衣服的用料和款式;三是居住由简陋不便向宽敞舒适转变,1978年前全乡几乎都是茅草房,一家七、八个人挤在三四十平方米的茅草房里,极不方便,现在群众基本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瓦房;四是交通通讯由闭塞向畅通转变。在山区改革开放前 “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经济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座机、移动电话进入农村千家万户,摩托车、汽车已成为大部分群众的交通工具。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向农村全面小康水平迈进。

(二)基础设施建设显明增强,群众生活环境较大改善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力实施群众所期所盼的民心工程。一是道路建设。改革开放前全乡仅有1条通乡道路,3条通村道路,全乡公路总里程35公里且都是土泥路,晴通雨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西山乡先后修通了1条通乡道路(弹石路),6条通村道路(其中2条弹石路),50条通组道路(其中6条弹石路),全乡公路总里程为452公里,改变了交通基本靠走的情况;二是人畜饮水。78年前全乡人畜饮水都是靠人背马驮。改革开放后全乡建设完成了6个村委会37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工程(还有11个小组由于水源问题还未解决),基本解决了群众的饮水问题。三是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实现了户户通电。四是公共设施建设。实施了西山农贸市场建设、目脑纵歌场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个村委会办公用房和政府办公楼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乡村干部的办公条件;完成了乡卫生院和6个村卫生室建设,为全乡群众就医提供了保障;启动乡文化站建设,修建完成了29个村民小组的文化活动室,正在建中的4个,进一步改善群众公共活动场所条件。

(三)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努力构建和谐西山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乡党委、政府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并安排专人负责。认真宣传动员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组织编制上报了《西山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西山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为我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有力的组织保障。争取到了营盘村帕软小组新农村试点村、营盘村芒良小组景颇族民族示范村建设项目,弄丙村坝东小组新农村建设项目、邦角村木艾小组新农村建设项目,目前,所有项目正在实施当中。

(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 30年来,我们始终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特别是近年来先后开展了“三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各类教育活动,党的思想建设全面加强,建立健全了“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等,全乡党员的先锋旗帜意识不断增强,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发挥,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全乡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改善,截止2007年底共有9个支部,其中6个农村支部,3个机关支部,现有党员465人,其中预备党员38名,女党员89名,少数民族党员403名;深入开展了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全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不断增强。党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坚持从严治党,立足教育,注重防范,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严肃纪律,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乡党员干部廉政意识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明显提高。

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完成了四期普法教育,普法受教育面达95%以上,已顺利启动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全乡公民的法律素质和全乡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高。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全力化解社会矛盾,更加关注民生,积极稳妥地处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扎实推进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西山乡是我国景颇族聚居人口最多和比例最高的乡镇,是景颇族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为充分挖掘保护弘扬民族文化,西山乡建立健全民族文化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成立民族文化工作办公室,专人开展民族文化工作。累计投入资金30余万元,全面开展景颇族传统文化收集工作,出版了景颇族传统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景颇族传统婚姻习俗》,目前正在整理《丧葬致悼》、《起房盖屋》;加大了文化场地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目瑙纵歌场地逐年得到改善,组织举办了十一届目瑙纵歌盛会和每年一次的全乡性群众文艺体育比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出了“文邦圣亚”景颇文化品牌,并已成功注册,在联合国组织的“森林传统知识国际研讨会”上,对“文邦圣亚”文化品牌进行了宣传,进一步提高了西山乡景颇文化的知名度,组织编制了《西山乡“文邦圣亚”景颇文化旅游景区建设规划》,为开发西山乡民族文化旅游业,促进西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进一步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两基”工作得到巩固,开展贫困学生救助活动,加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二是基本完成了6个村卫生室建设,乡、村卫生医疗硬件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日益深入人心,2007年全乡参合人数10286人,参合率94.2%。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全面启动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禁毒防艾工作成效显著,基本实现了新增吸毒人员逐年减少、现有吸毒人员逐年大幅度减少、社会面上无失控吸毒人员、戒断巩固率不断提高的目标,艾滋病快速传播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四是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五是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优生优育水平;六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七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开始实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二、改革开放30年经验与启示

改革开放30年,西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奋发图强,团结实干的结果。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与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经济建设是一切事业的基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西山乡作为经济欠发达山区乡,只有发展才是摆脱贫困落后的唯一选择。改革开放30年来,西山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特别是在国家实行西部大开放战略以来,我乡更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所具有的首创精神为西山乡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继续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鼓励试、允许看,及时总结经验,加强指导,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改正,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实践表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减免农业税、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和村民自治等关系人民利益的相关改革,也激发了农民从事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因此,经济上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农村改革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始终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四)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努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搞好乡镇机构改革,加强村党支部整顿转化,大力实施规范村级干部管理、规范财务村务公开等为核心的制度化管理,开展 “云岭先锋工程”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显著增强,有力地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三、在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西山乡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坝区乡镇相比差距仍然还很大。我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差,投入不足,仅靠自身的能力难以走出经济发展中的困境,解决“三农”问题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结构调整尚未产生经济效益,农民增收难度大;三是禁毒防艾、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四是科技、卫生技术人才紧缺,群众文化思想素质较低,科普工作难度大,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发展的作用不明显;五是山区生活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福利待遇低,难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难以留住人心。

(二)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改善全乡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培育特色经济,不断打牢经济发展基础;三是因地制宜地搞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各项技术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四是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增强群众守法、用法能力,坚持不懈地开展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禁毒防艾工作。

四、西山乡经济社会发展前景

(一)发展优势

一是资源优势。高黎贡山的支脉江东梁子南延,到西山乡崩强村一带折头北行,成为西山的弄丙梁子,在遮放坝与红丘坝之间,平均海拔1200m,大部分属潞西的坝缘丘陵。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森林复盖率65%。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冬季有逆温层,冬季气温比坝区高2—3℃。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冬暖夏凉的好环境,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非常优越的自然条件。西山乡两面临水,一面临交通要道。西南部有正在建设中的德宏州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龙江水利枢纽工程库区,沿水线有46公里;东北部有芒里电站;大瑞铁路、昆瑞高速公路、320国道等交通要道沿东部边缘南行。

二是文化优势。景颇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历史悠久、勤劳、智慧的民族,在漫长、曲折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瑰丽多采的民族文化。内容包括体裁多样的民间文学、鲜明豪放的民族歌舞、优美动听的民族器乐、内涵丰富的服饰文化和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等等。把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商品推向市场,将会成为景颇族地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此外,如果把这些民族文化和当地的秀美山川融为一体,开发成别具一格、唯我独有的民族旅游业,前景十分看好。通过发展民族旅游业,吸引更多的人到景颇族地区来。这样人多市场大,就会带动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了,一是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广开就业门路,最大限度地让人们各司其职、各得其所;二是可以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繁荣,促进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三是可以加大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引进新思路、新信息,进一步展示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和完善自我。

(二)发展方向

一是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加强产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主导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结合我乡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产业结构等综合因素,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打造“文邦圣亚”“小耳朵猪”品牌特色,扩张知名度,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形成布局合理、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格局。

三是把推进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围绕龙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以我乡绿色产业生产和文化品牌等进行项目包装对外招商;加大软环境治理力度,健全服务机制;把我乡文化特色、人文特色和资源特色炒热、品牌叫响、形象提升,在招商上求突破,实现招商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引资层次的不断提升,推动我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篇3: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

自2005年以来,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 目前, 中国已经形成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重大改革试点、国家发改委改革联系点和省级改革试点为主体的多主题、多层次的改革试点新格局。其中, 上海浦东新区作为改革的先行者, 其运用“先行先试权”的改革经验值得重点予以关注。

(一) 在改革试点过程中摸索、总结出“先行先试”的具体方法和方法论

经过八年的探索和实践, 浦东新区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改革试点推进机制, 很好地回答了改革过程中如何运用先行先试权的工作方法问题。具体来说, 这一推进机制可概括为“总体部署、聚集重点、滚动推进和项目化”。实践已经证明, 浦东所创建的这一改革试点推进机制有力地保障了改革的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 已被国家发改委推广到所有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建立先行先试工作方法的基础上, 浦东进一步总结、提炼出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法论:围绕中央对浦东提出的“三个着力”要求和“两个中心”建设目标, 将方法论概括为三个导向, 即“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项目导向”。通过在具体需求和问题上的解剖、案例分析, 进而形成项目, 以点带面, 最终有效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

总体而言, 浦东新区所总结的先行先试权运用的方法与方法论, 较好地解决了在获得中央政府的改革授权后, 改革试验区如何主动运用这一授权为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如何开拓改革新局面的难题。

(二) 面临的难题:如何调适先行先试权和法制关系

奉行“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指导思想, 以先行先试作为改革基本思路的做法, 势必会与现行法律体系发生冲突与碰撞。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的当下, 改革者们发现动辄陷入法律规则的罗网。在当代中国特殊的情境下, 改革、先行先试与法制竟时常成为一对矛盾。

需要重点注意的是, 在浦东八年的摸索试验中, 始终困扰改革者的还有一个问题———改革的权力问题。尽管被授予了先行先试权, 但这一权力的边界并不清晰。从权力的角度而言, 改革试验区的自主性受到了很多限制。而目前提出的解决方案———指导协调机制, 尽管已经普遍为中央政府和改革试验区所接受, 但在其工作机制、程序甚至成果都还处于一片模糊的情况下, 很难对这一机制的效果与作用发挥进行客观评价。

总之, 如何用好这一权力为地方的改革探索服务, 如何既取得改革的成效, 又始终保证改革在法律框架内行进, 仍然需要我们继续深入思考。

二、改革的协同机制: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

(一) 统筹各方力量和智慧, 共同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 也不是教育一个部门的事, 更不是综合改革司一个司局的事, 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有效整合和统筹各方力量, 教育综合改革才能真正取得突破。

目前, 中国从中央到省级, 在政府层面都成立了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由主管教育工作的政府领导担任组长, 成员包括财政、发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制等多个部门。这个机制的建立, 就是为了统筹政府各相关部门, 共同推进教育改革。事实证明, 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机制。今后, 根据教育综合改革的需要, 这一机制还将进一步强化。

(二) 综合改革就要重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

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宋德民认为, 在当前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重要意义就在于要求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用系统的思维认识改革、用普遍联系的观念设计改革, 用统筹兼顾的办法推进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 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 更加关注教育内在的系统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各级教育相互联系, 各个学科相互渗透, 不同学段相互影响。推进综合改革, 不是局限于局部内容的调整完善或单一制度的修修补补, 而是要充分考虑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进行系统设计, 整体考虑。其次, 更加重视教育外部的关联性。推进教育改革, 一方面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改革的影响, 将改革的力度与社会可接受的程度统筹考虑, 既要坚持按教育规律推进改革, 也要更加注重社会评价对改革的引导作用, 不能关起门来搞改革;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 增强改革政策的协调性, 聚集各方力量推进教育改革, 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取得更加显著的改革成效。最后, 更加注重改革的整体性。教育改革到今天, 深化改革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推进改革也成为各地区各部门教育工作的共同任务。因此, 在改革布点上, 既要统筹考虑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和各级各类教育的现状, 分类指导;又要突出重点, 提高整体性, 避免“碎片化”。

三、改革的统筹机制:“顶层设计”成为中国新政治名词

之所以强调对改革进行全面设计、规划, 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改革逐渐进入攻坚阶段, 改革所牵涉的利益越来越复杂, 面临的阻力越来越大, 似乎任何一项善意的改革举措都可能被选择性执行, 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此时, 渐进式改革面临的挑战愈来愈多, 如何深化改革就成为一个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顶层设计”理念的提出, 正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

目前, 学者们对“顶层设计”的具体涵义解释尚有所差异, 但几乎都认同顶层设计是一种系统的统筹谋划和高端架构。

(一) 主要内容:“四位一体”的改革设计, 其中政治体制改革是核心

多数学者认为, 顶层设计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设计, 必须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予以关切。邓聿文指出, 既是从顶层来设计, 那么, 它就不仅涉及经济改革, 还涉及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的改革设计。在目前高层的表述中, 这四方面改革的全面、协调推进将是今后改革工作的重心。

(二) 重点领域:着力于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解决影响改革的体制机制性问题

竹立家认为, 改革顶层设计的关键环节首先是制度层面的平衡。要从改革与发展的大局出发, 从民族复兴的“大义”出发, 谋划发展全局, 推进各领域的制度建设, 着力解决影响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 切实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 使政府战略治理的水平确实上一个新台阶, 让人民满意。改革顶层设计的一个基本改革着力点就是要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和解决社会的深层次矛盾。换句话说, 就是要解决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公平公正发展、良性发展的“短板”问题, 实现全面的“体制机制创新”。

(三) 重要路径:改革顶层设计要处理好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关系

第一, 要处理好上与下之间的对接问题。邓伟志指出, 要记住上层离不开下层, 顶层离不开底层和基层。注意从群众中吸取智慧的顶层设计, 才是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设计, 才不会是空中楼阁, 不会是纸上谈兵, 才能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力量引导到改革开放中去。即顶层设计不仅要自上而下, 还必须要有自下而上的动力, 要通过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互动, 让地方、让社会各个所谓的利益相关方都参与进来, 激发起来自基层的动力———来自每一家企业、每一座城镇, 每一个农民、每一个工人的动力。第二, “顶层设计, 基层做起”。许耀桐对顶层与基层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知, 他指出, 我们不排斥从基层发源, 提出好的思路, 但考虑到现在是系统化时代, 一方面系统各方面都重要, 都有联系, 但另一方面, 能够决定系统的是中枢、是高层。顶层设计、中枢设计没有搞好, 地方很可能就是小打小闹, 不解决根本问题。“顶层设计, 基层做起”, 顶层把整个事情考虑清楚, 底下开始做, 就如建房子, 是需要从地基开始, 慢慢往上。

摘要:自中国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构成了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体系的经验源泉。总结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社会主义改革经验, 主要介绍三种改革机制:从基层摸索出发的试验机制、致力推进综合改革的协同机制、着重“顶层设计”的统筹机制。

篇4: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

关键词:反贫困;经济发展;扶贫政策;扶贫体制和治理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目前的20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1%下降到2.5%。贫困地区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贫困农户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初步的保障。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所取得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努力方向,其主要经验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概括:

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

经济发展是反贫困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反贫困离不开经济发展,没有持续的经济增长,反贫困战略就不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不论是从世界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还是单独就一个社会而言,贫困都被看作是经济落后的结果之一。经济发展对减缓贫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经济发展为社会尤其是贫困人口提供了更多和更好的就业机会;第二是经济发展带来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从而使政府的扶贫力度增加,更有能力去帮助贫困人口脱贫。

新中国近3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是缓解贫困的第一大推动力。从农村的减贫情况来看,过去3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得益于经济的高速增长。1978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加5.25倍,年均增长率达到6.6%。与此同时,按照生存贫困线(,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为2365万,平均每年减少近900万。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看,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前期是农民收入的黄金时期,也是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幅度最大的时期。1978~1985年,7年间农民实际纯收入增长1.69倍,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5.2%;这一期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5亿,贫困发生率从31%下降到15%以下,下降了一半。这一时期农村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主要归功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要想取得反贫困的决定性胜利,必须仍然加强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平稳增长。为消除贫困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二、政府积极的扶贫政策

经济高速增长是中国大规模减贫的决定性因素。除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在农村和城市都制定实施了针对特定地区和特定群体的积极的扶贫政策和措施,以帮助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这些政策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开发式的扶贫政策,主要针对农村的贫困地区和城市的下岗职工;第二类是社会保障政策,重点针对城市的贫困人口和脆弱群体,同时也在农村地区有选择性的实施;第三类是对贫困人口有重要影响的其他惠农政策,多数在农村地区实施。

从中国的扶贫实践来看,各类扶贫政策对城乡贫困状况的缓解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发展带动减贫的开发式扶贫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由于基础设施、科技服务、产业化的发展和信贷支持等,贫困地区农户平均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通过促进贫困地区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的扩大;通过移民开发,使部分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对城市贫困的缓解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城市低保和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的实施,使绝大多数城市人口免于贫困的威胁。以低保为中心的城市减贫政策的实施,对城市贫困状况的缓解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城市低保政策在目标群体的选择和收入补贴强度等方面是令人满意的,绝大多数享受低保的人口是贫困人口,而获得的低保金也可以使这些家庭的收入水平提高到低保线以上。社会保障对农村扶贫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它的重点对象是那些缺乏开发潜力的农村贫困家庭以及遭受疾病和其他灾害打击的贫困人口。

其他惠农政策尽管不完全针对贫困人口,它针对的是所有农村家庭和人口。这些政策的实施确实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总体上给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带来了明显的利益,成为近年来农村贫困人口减少的主要推动力量。贫困人口收益最大的改革措施是农业税费的减免和退耕还林,这两项政策之所以有比较大的见面效果,一是因为这些政策本身更有利于穷人。二是因为穷人不需要为这些政策支付任何成本,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在总体上也给贫苦家庭带来了正面的影响,像一费制改革、两免一补直接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支出,具有良好的减贫效果。

三、在扶贫体制和治理方面的经验

中国在扶贫领域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除了经济高速增长和采取了多项积极的扶贫政策外,在扶贫体制和治理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概括为政府主导下的全社会参与,政府坚定和持续的反贫困决心,以及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反贫困策略。

首先是政府主导。从中国政府完整的扶贫组织系统和职能分工就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农村和城市扶贫中都起到主导性作用。这表现在:(1)政府主导扶贫策略和政策的制定;(2)政府主导扶贫资源的组织和动员;(3)政府利用行政组织系统主导扶贫资金的分配和扶贫项目的实施,保证扶贫政策和措施以及各项扶贫投资能够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其次是专职机构和多部门参与相结合。中国的扶贫在机构安排上的特点是专职扶贫机构与多部门参与相结合,其中农村扶贫组织系统最复杂,参与部门最多。这种制度安排,一是为了适应农村综合性的开发式扶贫方式的需要;二是为了动员各政府职能部门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并发挥它们的专业优势;三是为了降低扶贫的行政管理成本。

再次是广泛的社会动员。在我国的扶贫实践中,中国政府不断动员各类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参与定点扶贫,动员发达地区政府参与对口扶贫,动员民间组织和国际机构参与扶贫。与中央政府一样,有关的省、区、市、县政府动员其下属的机构和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参与扶贫工作。可以说,扶贫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社会参与程度最高的社会工作领域。

第四是中国政府持续不断的政治决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环境稳定,为经济发展和反贫困事业提供了基本的政治条件。在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各界政府都把减缓贫困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中国政府缓解和消除贫困的决心不仅没有随贫困人口规模的减少而降低,反而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而进一步增强了。扶贫工作不仅从农村扩展到城市,也开始从农村单一的开发式扶贫和城市的社会保障扩大到更加全面的综合性扶贫,各级政府投入到扶贫的资源也在不断增加。

最后是要不断的学习和改革。中国政府的扶贫改革实践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国的扶贫管理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改进,试图通过不断完善的扶贫方式来提高扶贫效率。从经验中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改善行政管理的方式。为了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传播和分享,参与扶贫的各部门每年都召开工作会议,对扶贫活动进行总结并学习外部经验。一些国际项目的经验也越来越多的被国内资金和项目管理部门所采用。此外,通过借鉴外资项目的经验,政府逐步引入了参与式的扶贫方式,并在经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于我国反贫困的经验需要进行很好的总结,同时也要对缓解贫困的因素细致分析。经济的高速增长是缓解贫困的第一位的因素,然而仅仅靠高速的经济增长是不够的,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经济环境中,如何使得经济增长模式更加有利于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成为缓解贫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国的扶贫任务仍然艰巨,一方面是一定规模的贫困人口仍然存在,而且现有的贫困人口大多属于最不易脱贫的人口;另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于贫困问题认识的深入,现在所说的贫困已经不仅是收入的贫困,而更多的表现为贫困人口自身潜在能力的低下。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观点出发,解决生存贫困只是全社会反贫困的第一步目标,而缓解并最终消除能力上的贫困或发展贫困(是最终目的。也就是说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提升劳动力素质和人的潜在能力是消除贫困的长远大计。

篇5: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经发展和不断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总结30年来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及丰富经验,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实现“以德治国”方略。本文结合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谈几点经验认识与启示。

【关键词】改革开放 民族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一次真正开启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会议,自此,中国迈入了一个新的伟大时代。与之相应,我国的高等教育,包括民族高等教育,也开始走进一个新的辉煌的时代。自1978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正式确立至今,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经30年发展和不断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回顾30年来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把握30年来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开创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更好地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服务,给予重要启示,具有深远意义。

一、30年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1.理论教育与研究日臻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理论指南。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内民族问题为传统研究内容,三十年来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传播、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我国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恢复中发展、在考验中前进。在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力恢复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民族高校相继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机构,各地民族高校不仅逐步恢复了学校正规化的马列主义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有些学校还组建了专门的马列主义教研室。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我国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应对新课题,不断加强和改进。中央讨论通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审定通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编写提纲和书稿。教材编写列入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这一时期,我们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通过教学改革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课程体系;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为民族理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各民族高校积极出版相关刊物,开展专题调查和研究,各类学术会议及民族理论纷纷亮相,推出一批有分量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进程。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民族理论政策作了12个方面的概括,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系统升级。

党的十七大根据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现状,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要求,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将人文关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学生自我完善与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学发展的方向,确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方法论。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断发展壮大。1980年4月,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必须建立一支坚强的、有战斗力的政治工作队伍”。民族高等院校审时度势,在校系两级配备专门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或副书记,学校党委根据情况,设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构,选拔各民族优秀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干部,并且联合学校行政、共青团、学生会、工会等各方面力量,统一组织,共同工作。除了专职的两课教师以外,民族高校针对学校民族成分较多,学生生源地较广,地域和文化差异性较大的特点,还专门培训、选拔、任用了一大批各个民族的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工作中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是民族高校思政工作的一大亮点,近年来,民族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他们在同民族大学生密切交往的过程中了解大学生的行为、要求和心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包容多样,努力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同时又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主旋律,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价值。

此外,各民族高校力争寻找思政教育创新点和特色。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2006年,该校首次“吃螃蟹”,摒弃了以往大学生楼管“只管门,不管人”的做法,首次聘任各高校优秀毕业生担任大学生公寓管理员,这些“大哥哥大姐姐”的进驻,不仅强调大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纪律,更多时候,他们是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关注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无疑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上取得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目前,民族高校已初步建成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动态平衡的较为稳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3.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不断拓宽 方式方法趋于灵活多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高校恢复、拓展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并与大学生思想特点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等纷纷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同时,民族高校密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形势,针对民族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重点开展了民族形势与政策教育。与此同时,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改变了过去那种单向灌输、口号式的、急风暴雨式的简单做法,代之以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说理教育、引导渗透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教育方法上,除了课堂讲授之外,还采用了专题讨论、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各种形象化的手段,力求通过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从而把党和国家提倡的方针、政策渗透、融化到各项活动中去,用健康有益的思想文化占领思想阵地。在此期间,很多民族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心理咨询与辅导,网络教育,大学生素质拓展等一批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应运而生。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一些能够彰显特色,突出亮点,注重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不断浮出水面,成效显著。21世纪以来,以“丁香园”命名的西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探索中取得重大进展,丰富生动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给了民族师生一个全新的视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专门机构的建立使得各民族在校生能够倾吐心声,畅谈理想,探讨人生,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西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针对本校特色,学校自1995年起,将每年的十一月定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活动开展期间,各民族师生紧紧围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学校稳定的主题,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全面、科学地管理学生,2006年,西北民族大学突破性地聘用了一批各高校优秀毕业生担任学生公寓管理员,倡导“大学生公寓大学生管”的理念,这一举措在全国高校中首开先河。在大学生公寓全面实施“16小时育人工程”,始终贯穿“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和“助人成功,为学生全面成才搭建平台”的管理思想。同时还全面推行辅导员、班主任进公寓;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校园文化活动进公寓;学生会组织进公寓;学生社团和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进公寓的“六进”公寓工作。总之,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向纵深方面、宏观、微观领域不断拓展的过程中,构建起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育人体系。

二、30年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1.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30年来,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及时融入教学和研究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统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丰富教育教学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解疑释惑的重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引导当代民族大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紧张而有益的大学生活中,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时代大潮。

2.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30年来,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科学技术革命的新进展以及对大学生思想认识活动规律与特点的新认识,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体制、机制以及方式方法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事实,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创造新途径、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只有当改革成为一种不断重塑自我不断超越自我的日常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真正从外部走向内部,从意识层面走向发展层面,民族高校才能由此获得永恒和活力与效力。

3.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注重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0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刻把握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确定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既强调教育者发挥教育引导的作用,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又强调尊重大学生接受教育、主动学习、自觉践行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自觉能动作用;注重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努力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断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三、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启示

1.积极引导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而崇高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理想信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整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西方的思想文化观、价值观随着外国商品纷至沓来,对于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国外的思想文化观念对于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尤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显得更为突出。此外,由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应的新思想、新观念逐渐出现,商品经济带来的公平、民主、平等和竞争的观念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新旧体制过渡时期,竞争中的自由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已逐渐渗透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内心,他们个体需求也相应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加强,他们注重个人奋斗,独立意识增强,但是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没有完全成型,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主体的多元化,分配方式和收入的不同,激发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不理解、不满足,从而产生了很多新的矛盾,民族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

作为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引导,确立主导价值观。加强对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形势政策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形势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导他们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大学生中建立起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思想品格和价值准则,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运用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社会实践,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头脑,提高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2.引导民族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祖国观和宗教观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部分来自经济相对落后,闭塞偏远的民族地区,他们接受的信息量相对较少,接受信息的手段相对落后,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度相对较弱,一方面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特的民族意识,重视本民族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以及本民族的发展前途;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思想还不够成熟,做事容易冲动,考虑问题也往往容易单向思维,特别是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现状和党的政策方针认识不够到位,容易出现思想的偏差。民族高校更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正确的民族观念和宗教观念。3.大力弘扬先进的民族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高校校园是各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的地方,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当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文化热点、生活信念、行为方式渗透到校园时,同样对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教授说:“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本民族的标志。”每个民族总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如服饰、节日礼俗、生活习俗等引以为豪,求得自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心灵沟通和感化的工作。对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一定要尊重并弘扬其中优秀的民族文化,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4.培养民族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民族大学生在校园内往往更容易表现出抑郁、焦虑、脆弱等诸多心理问题。据西北民族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他们常见的心理障碍是人际关系敏感、睡眠障碍、网络依赖等。这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大学生生活阅历不足、心理发展不成熟等诸多方面原因有着重要的关系。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振奋精神,树立对自己、对社会的信心,消除心理困惑,减少心理震荡,克服不良的心理情绪,平衡心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形成健康的人格,实现对自身心理、个性和精神的塑造。这对民族大学生们在逆境中坚强生存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分别对党政机关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进行了调整。本文全面审视了历次机构改革历程,回顾了机构改革的具体做法和历史意义。关键词:机构改革;机构设置;人员编制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天津市共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国家机关机构改革。

一、1995年机构改革

(一)时代背景

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机构改革的决议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我国自上而下陆续开展了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按照政企职责分开和精简、统一、相能的原则,着重解决政企不分、机构重叠、职能交叉、人员较多等问题,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使机构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相适应,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本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从天津市的实际出发,体现直辖市的工作特点。

(三)改革的重点

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简政放权,把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坚决下放给企业;强化政府宏观管理

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职能。同时,注意理顺党政部门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划清各自的职责范围。

(四)着重解决的问题

第一,划清政府委局的责任,委局主要是做好综合、协调、指导工作,具体业务工作由各局承担。

第二,具备条件的专业经济部门,可成建制的改为企业集团总公司、总公司或以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为主要职能的公司,原有的行政和行业管理职能逐步转移给政府有关部门;不具备条件的可保留一个精干的行业管理机构。

第三,综合部门,大力精简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提高工作效率。第四,理顺市与区、县,区、县与街道、乡镇的关系。

二、2000年机构改革

(一)时代背景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天津市从2000年5月到2002年底,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机关及群众团体机关开展了机构改革。

(二)改革的目标

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天津市特点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三)改革的原则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政事

分开;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精兵简政,提高行政效率;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合理划分事权,理顺条块以及行政层级之间的关系;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建立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协调的约束机制;按照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要求,结合天津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

(四)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区域经济调节、监督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强政府制定规划和政策,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以市场为导向,对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调节与管理。

二是,合理划分职责权限,理顺关系。理顺政府各部门之间、市政府部门与区县政府之间的关系,划清各自的职责范围。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具体职能逐步下放。

三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清理并减少市政府极其部门审批的事项,健全监督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推进事业单位和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把政府机关的一些辅助性、技术性和服务性的事务交给事业单位。同时,从改革管理体制入手,推进事业单位和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化、企业化进程。

三、2003年机构改革

(一)时代背景

按照党的十六大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

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并明确提出了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金融监管、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任务。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坚持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和依法行政的原则,结合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和完善政府机构设置,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改革的主要原则

一是根据中央精神,建立与国务院组织框架大体协调,机构设置基本对应的行政组织体系;二是根据天津直辖市和特大型城市的功能、特点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实际出发,构筑符合城市发展要求、具有天津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三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要保持政府机构的相对稳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转,又要突出重点,合理划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理顺工作关系,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四)改革的重点

1、完善地区经济调节体系,把改革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使改革更好地为发展服务,进一步提高地区经济调节的有效性,增强综合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解决地区经济调节中存在的管理分散、职能交叉问题。

2、继续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和内外贸业务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实现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统一管理,促进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

3、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强化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查处职能,提高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权威,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对计划生育机构的名称进行调整,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协调,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四、2008年机构改革

(一)时代背景

这次机构改革是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改革,是以往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按照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天津市机构改革从2008年4月开始准备,2009年9月进入实施阶段,分步骤开展了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并对市委工作体制进行了调整。

(二)改革的目标

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改革的基本原则

与国务院机构改革相衔接,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从实际出发,根据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务院对天津

城市功能的定位,努力构建符合天津市发展要求、体现城乡一体化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稳妥推进,切实解决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突出问题。

(四)改革的重点

1、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把应由企业自主决定和宜由市场中介组织承担的事务,交由企业自主决定和市场中介组织承担。进一步加强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管理,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完善行政执法和监管体系建设,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2、理顺职责关系。确定政府部门职责分工,调整和整合相关部门和职能,切实解决政府部门职责不清、分工过细、职能交叉和关系不顺等问题。对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分清主办和协办关系,明确牵头部门,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上一篇:破碎机项目创业方案下一篇: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文明人 中学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