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议书

2024-05-26

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议书(通用9篇)

篇1: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议书

经济开发区标准化工业厂房开发建议书项目建

议书

一、项目名称:

二、合作方式:合资、合作、独资

三、投资规模:3500万元

四、联系单位:

联 系 人:

地址:

邮编:

网址:

信箱:

电话:

传真:

五、项目背景

标准化工业厂房主要是适应标准化流水作业的相关企业对生产厂房的需求,涉及到的行业主要有:印刷包装、制衣、制袋、制、饰品礼品、电子加工组装及其它适于在标准厂房中生产经营的企业。标准化工业厂房多以租赁为主,它为投资者省去了土建过程,提供了便捷的生产加工厂房服务,使投资活动更加方便、快捷、灵活。也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

当前正是开发标准化工业厂房的机遇期,一是珠三角、长三角正经历着产业升级、产业调整的大转变,成千上万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制造业,正在向相对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厂租、地租价格较优的中西部等地区转移。而首选目的地就是位于中部的湖南、湖北和江西,湖南省石门县作为湖南省“3+5”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结合部,在国家各项配套改革政策向湖南省和武汉城市圈倾斜的情况下,将迎来承接珠三角、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二是内地现有一部分中小企业随着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技术的更新以及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扩大,急需扩大生产规模或新上项目;三是一部分在外石门籍成功人士,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拥有了一定的市场资源,开始返乡创办实业;四是不少外地企业家瞄准我县资源优势,纷纷来我县洽谈投资事宜。随着开发区的快速发展,产业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加上开发区的政策、环境优势,投资者都迫切需求进区发展。2007,来区咨询洽谈投资者达100多人次,签约项目达10多家,他们绝大多数投资规模在2000万元以下,用地规模在50亩以内,而且大部分都希望能租厂房。

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大力推进石门经济开发区标准厂房的开发建设,正是抢抓机遇,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投资者、政府双赢的好项目。

湖南石门经济开发区是省级开发区,前身为湖南石门宝峰经

2济技术开发区,于1992年6月经湖南省体改委批准开始试点,1994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批准文件为湘政发[1994]5号),首期规划面积为2.89平方公里,2003年规划东扩6.6平方公里。2005年12月,经国家开发园区审核办审核予以保留,名称变更为湖南石门经济开发区,审核面积为6.139平方公里。“十五”期间,该区已开发面积4.1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3.05平方公里。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依托资源优势,对接大型企业;依托大型项目,配套园区建设;依托园区发展,促进产业集聚;依托服务创新,增强发展优势”的基本思路,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了初步成效。石门经济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一区四园”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四园”即宝峰创业园、兆恒科技工业园、海螺建材工业园、岳天电力化工工业园4个工业园,总面积14平方公里。已经基本建设成为一个以电力能源为龙头、多种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综合型开发区,成为石门县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工业经济的发展平台、推进城镇化的有效载体。

现已入园工业企业4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在建企业8家。

石门县委、县政府为加快经济开发区发展,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为入园企业提供政策、环境的保证。

六、项目规划

1、项目位置:拟建标准化工业厂房位于开发区宝峰创业园夹

3山路以南区域。其交通优势明显:省道S304、X021在园区交汇,石门火车南站(货站)位于境内,距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130公里、常德桃花源机场115公里;基础设施完善:60米宽工业大道横穿园区,水、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齐全。

2、规划要求:

标准化工业厂房开发规划,必须符合开发区总体规划要求。由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编制方案。

标准化工业厂房建设,必须符合相关行业规定,确保工程质量,单体建筑设计方案由开发区管委会审核把关,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以开发区管委会为主。建修标准化工业厂房的容积率控制在0.8左右。

七、投资与建筑成本

1、鼓励各类法人、自然人投资开发标准化工业厂房,资金由开发者自行筹集。开发者通过金融部门贷款筹集资金的,县财政依照财源建设项目标准按实际贷款利率给予一定的贴息扶持。

2、建筑成本相对低廉:主要建材价格分别为:钢材4100-4200元/吨、水泥260-290元/吨、砖0.21元/块、砂石55元/立方、瓦工60元/天、小工50元/天。施工用电0.666元/度、施工用水1.63元/吨。砖混结构多层建筑施工外包价约550元/平方米左右。

八、基础设施配套

开发区负责按控制性详规将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到开发用地附近的主干道。

九、厂房租赁及收益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开发者对修建的标准化工业厂房拥有全部产权和经营权,对标准化厂房可以实行出租、出售、转让、继承、赠予,出租或出售的具体价格由开发者通过市场运作,自主确定。

篇2: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议书

一、标准化厂房项目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姑孰镇工业集中区坚持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工作主线,以标准化厂房项目为工作重点,标准化厂房项目占地110亩,总投资3亿元,今年计划全年完成建设标准化厂房6.6万㎡。目前厂房基础施工已经完成,下一步将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预计11月底竣工投入使用。

二、标准化厂房建设的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强化责任落实。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园区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设,县、镇主要领导多次召开现场会,专题研究部署标准化厂房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形成了“主要领导着力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模式。

2、科学规划,高水平建设。园区在标准厂房的规划建设上重点突出规模效应、产业定位需求。坚持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管理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3、强化效能,提高服务质量。集中区管委会对标准化厂房项目实行全程代理服务,项目所需的立项、规划、用地、建设、电力、注册登记、资质审查等相关手续,由集中区管委会全程服务,安排专人盯项目,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

篇3: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议书

我校根据新手册的通知精神, 认真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技能的自我申报, 将“2+1项目”评价手册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中, 并制定“2+1项目”个人申报表。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和家长及班主任共同研究, 确定自己的申报项目。共发放3110份申报表, 收回3100份, 其中男生1581份, 女生1519份。通过分类统计:申报跳绳:男生802人、女生533人;申报毽球:男生561人、女生797人;另有208名男生分别申报排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项目, 有189名女生分别申报艺术体操、技巧、健美操、排球、羽毛球等项目;而申报田径项目的只有16人 (10名男生和6名女生) , 通过上述数据看出, 申报跳绳和毽球的学生占绝大部分, 3100名学生中申报田径项目的学生仅占16人。田径具有其他项目所没有或不及的健身价值, 参加田径运动锻炼能够对机体产生良好的影响, 能全面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增强体质。造成田径选项人数较少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针对我校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是多数学生认为“2+1项目”中的田径评价标准的优秀和合格等级达标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 有必要对“2+1项目”的田径类评价标准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解读“2+1项目”的田径类评价标准

跑类试举一例。耐久跑, 男子1500米, 优秀:4分40秒、合格:5分;女子800米, 优秀:2分40秒、合格:3分。跳跃类试举一例。跳高, 优秀:男子1.60米、女子1.40米, 合格:男子1.50米、女子1.30米。投掷类试举一例。铅球, 男子 (5公斤) 优秀:9.5米、合格9.00米, 女子 (4公斤) 优秀:10米、合格8.50米。面对上述标准, 别说学生看了望而生畏, 就是年青体育教师又有多少人能达到呢?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中的关键词是, 课内外、体育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发展。由此看来, “2+1项目”的认定工作是在小学6年和初中3年这两个学段进行的。试问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怎么能达到如此标准, 初中三年级的青少年学生又有几人能达标呢?

二、实验反馈

认真分析了我校初三年级的“2+1项目”申报表, 其中报跳绳的占42%、报毽球的占39%, 两项合计达到81%。由此可以预见体育课堂和课外都将成为跳绳和毽球的海洋, 那么体育课堂教学还要不要教田径?教, 为谁而教?学, 学有何用?跳绳和毽球能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弹跳力和耐力等素质, 这无可非议。然而与“运动之母”田径运动相比, 其锻炼身体的效果还有差异。

大家都知道耐久跑是提高肺活量和增强心脏功能的最佳练习方法, 本来中考体育测试中有考查肺活量和心脏功能的台阶测试, 平时学生也很注重耐久跑的练习, 成绩也不错, 可距离“2+1”的优秀标准还相差很远。因此, 学生为了“2+1”得优秀, 没人敢选耐久跑。下面提供一组2008年初三毕业生在5月份参加的一次耐久跑测验成绩数据, 其中男生测试1500米, 女生测试800米。男生参加测试的人数是573人, 女生参加测试的人数是502人。男生成绩:5分以下:2人、5分零1秒~5分15秒:2人、5分16秒~5分30秒:16人、5分31秒~5分50秒:55人、5分51秒~6分10秒:213人、6分11秒~6分30秒:273人、6分30秒以上:12人。女生成绩:3分以下:3人、3分~3分20秒:34人、3分21秒~3分40秒:107人、3分41秒~4分:341人、4分以上:17人。综上数据, 参加测试的573名男生仅有两人达到“2+1”项目1500米跑的合格标准5分钟, 而参加测试的512名女生仅有3人达到“2+1”项目800米跑的合格标准3分钟。学生经过九年的田径学习和练习, 却达不到“2+1”项目规定的田径评价标准的合格标准, 更谈不上优秀, 因此大多数学生只有不选择达标难度较高的田径项目了。

三、结论与建议

上述列举学生1500米和800米跑的成绩, 如果按照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教师教学用书三年级测验参考量表的标准, 我校男生将有近百人能达到优秀 (5分50秒以下为优秀) 、女生约有50人能达到优秀 (3分19秒以下为优秀) 。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女生800米跑的优秀标准是3分38秒以下, 按此标准, 我校将有约130人达到优秀。对照“2+1”田径项目评价标准、教参测验参考量表和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不难看出, 大多数学生再怎么努力地练习耐久跑也达不到“2+1”田径项目的优秀标准, 而教参测验参考量表和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只要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够得着”, 非常符合新课标倡导的新体育教学理念。

篇4: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议书

江苏明辉化纤公司建设的年产60万吨纤维项目,总投资35亿元,仅占地231亩,建设高标准厂房“向空中要地”,亩均投资强度达1515万元,大大节约了土地。(图为江苏明辉化纤公司厂房)

面对土地资源短缺的现实,江苏省积极探索新机制,以“向上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动态巡查”防止土地浪费,以“综合整治”补充土地后备资源,通过节约集约用地,促进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向上发展” 提高土地利用率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资源小省,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地矛盾尖锐。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提出坚决守住耕地保护数量和质量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发展边界线四条底线。江苏省国土厅厅长李侃桢说:“这四条底线必须严守,是高压线,绝对不能碰,更不能逾越。”

丹阳市通过挖掘自身潜力,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当地企业的自觉行为。占地10余亩的仅一家公司,亩均税收却高达204万元。走进这家国际化的公司,记者发现,企业办公、装配、研发、仓储等空间布局十分巧妙。公司“向上开发空间”,研发了立体式的储货柜,将占地面积较大的设备产品通过立体式存储节约用地。

全国经济百强市太仓市从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寻求突破,鼓励引导企业建设多层高标准厂房,不断提高单位面积土地投入和产出水平。

江苏明辉化纤公司董事长朱月明说,公司建设的年产60万吨纤维项目,总投资35亿元,仅占地231亩,建设高标准厂房“向空中要地”,亩均投资强度达1515万元,大大节约了土地。

动态巡查 防止土地资源浪费

土地的闲置浪费是江苏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中遇到的一大问题。对此,常州国土局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土地供后开发利用全程监管,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效防止土地浪费。

常州国土局副局长余立新说,常州充分利用内容丰富的土地“一张图”工程、电子政务系统、三级动态执法巡查系统等信息化成果,开发研制了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系统,实施预警和通报手段,有效提高了土地用地率。

位于常州市春江南路东侧、龙城大道南侧的一个123亩的地块,在2008年被一企业用于建设厂房。由于经营不善,企业濒临倒闭,常州国土局与原单位签订土地收回协议后,重新供应给新的企业利用,防止土地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常州市在2013年就回收3000多亩闲置地重新利用。江苏省2013年则盘活存量和闲置土地近8万亩。

余立新说,动态巡查系统的运用,使管理手段由重审批环节转向批前、批中和批后监管并重发展,贯穿了国土资源“批、供、用、补、查”的各环节。据了解,截至2013年年底,常州市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为427亩/亿元,“十二五”期间已下降了27.7%。

综合整治 补充土地后备资源

综合整治是补充土地后备资源的重要方式,江苏省近年来整治土地109万亩,新增耕地25万亩。“百年煤城”徐州加大科技创新与资金投入,把采煤塌陷区“包袱”变成后备土地资源,推进生态转型,使煤矿塌陷区重新变为良田和湿地公园,实现煤炭采空区上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徐州市贾汪区国土局局长杨德峰说,针对采煤塌陷地的不同特点,贾汪区采取“分层剥离、交错回填、煤矸石填充”等多种新技术,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将塌陷区治理成为高效农业示范区,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缓解了人地矛盾,充实了土地后备资源。

如今十多平方公里的潘安采煤塌陷区已治理成集湖泊、湿地、农家乐为一体的休闲公园,建成了大批良田。以德国鲁尔园区转型为样本,利用关闭的权台煤矿工业广场,建设东方鲁尔文化生态产业园,对塌陷区土地进行最大效率利用。

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之一的常熟市海虞镇,制定了以总体规划为纲领、以国土规划为保障的城镇发展总格局。

篇5:标准化厂房及附属设施开发项目

开发项目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河南省三门峡工业园标准化厂房及附属设施开发

2、项目简介

河南省三门峡工业园已具备工业项目投资环境,现有2000亩规划内土地待开发,投资者可成片购臵或采取合资、合作、托管、租赁等形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后在不违反工业区整体规划及相关政策情况下,可自主开发经营。

工业园管委会协助开发商办理各项手续,提供“一条龙”服务。开发商通过出售、出租厂房及附属设施引进生产经营性企业,可按规定给与一定比例的奖励。开发商引进的企业,与其它入园企业一样,享受本工业园的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二)项目背景

工业园管委会为充分利用土地及基础设施资源,加快工业区建设进程,迅速形成规模优势,规划2000亩土地作为标准厂房开发,工业区管委会除自行开发经营外,欢迎投资者通过购臵、租赁、托管、或合资、合作等形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自主开发经营。

三门峡工业园的成立,是市委、市政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顺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一项正确决策,随着工业园的建设不断完善,三门峡市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将逐渐凸现。加之三门峡工业园政策优惠,环境宽松,位臵优越,功能齐全,发展前景广阔,土地及地上建筑升值潜力巨大,已成为投资开发的热点。

二、项目承办单位简介

(一)基本情况

项目承办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工业园管委会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西世纪大道中段

(二)三门峡市情简介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地带,是一座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新兴城市。辖区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总人口222万,市区人口38万人。三门峡地处黄河中游,是豫、陕、晋三省交通枢纽,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便捷,境内公路成网,通衢四方,是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的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三门峡市是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资源基地,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尤其是煤炭、黄金、铝矾土储量大、品质优。

三门峡现有电力装机容量213万千瓦,在建电力装机容量200万千瓦,规划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约200万千瓦。全市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9亿立方米,充足的水、电供应为大工业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低廉的价格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近年来,三门峡紧紧依托资源,超越资源,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培育了能源、铝工业、黄金、煤化工及林果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

三门峡工业园是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规划的工业园区。园区位于三门峡市西10公里,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园区紧邻209国道、310国道、连霍高速,郑西高速铁路横贯东西,地理位臵优越,交通便利。园区内总投资50亿元的开曼铝业集团公司和总投资100亿元的华阳电厂一期工程已分别建成投产,工业格局初步形成。园区规划建设遵循科学性、前瞻性原则,以支柱产业的发展基地、传统产业的提升基地、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民营企业的创业基地、传统产业的提升基地和集约化经营的示范基地为目标,致力于以一流的设施和环境吸引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共铸辉煌。

三、招商宗旨和意向

(一)招商宗旨

遵照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精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利用三门峡工业园的区位优势、现有资源及优惠政策优势,结合项目投资方的资金和管理优势,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招商意向

合作方式:

1、独资:由开发商购臵土地,自主开发,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期限20年。

2、托管:工业区管委会委托投资者对土地进行开发经营,双方签订托管协议,工业区按比例收取保证金。待企业入住后,按入驻企业投资规模和产生的效益确定地价,按利用进度收取土地占用费,期限视具体情况而定。

承诺条件:

1、实现三通一平,特殊需要可实现七通一平,并纳入工业园统一规划,共享公共基础设施;

2、工业园管委会将对开发商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与一定特定优惠,并全程跟踪服务;

3、开发商引进企业,按工业园招商引资企业同等对待,享受同等条件的优惠政策和全程服务;

4、对开发商引进的企业,根据情况可按照规定给与一定的奖励。

四、项目规模及投资总额

本项目开发占地总规模2000亩,用于标准厂房和附属设施开发,总投资28000万元,其中土地投资约1亿元,基础设施投资3000万元,标准厂房按5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投资300元,约需投资1.5亿元。

五、经营条件

(一)硬件条件

土地:工业园一期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10平方公里,工业园地势平坦,发展空间大。

上水:工业园将实行集中供水。

下水:工业园内规划建设完整的雨、污排放系统。

电力:工业园内现有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华阳电厂,同时,三门峡现有电力富余100亿度/年,为园区入园企业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

供热:区内实行集中供热。

道路交通:工业园内规划道路呈网格状,布局合理,纵横交错。园区紧邻209国道、310国道、连霍高速,郑西高速铁路横贯东西,航空、公路、铁路交通便利。

施工条件:工业区地势平坦,平均坡度0.1%,地下管线沿区内道路预设,水电齐备,可随时施工。

(二)软件条件

在工业园区内进行土地开发经营、建造标准厂房、附属设施,可享受工业园各项优惠政策,工业园管委会无偿为项目提供“一条龙”服务

六、市场分析

(一)可满足私营、个体经济发展需求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已积累了一定资金,急需扩大规模,向高层次发展。但其投资十分谨慎,资本实力仍显不足,为满足发展要求,最理想的途径就是租赁标准厂房或廉价购臵厂房场地,实现低成本扩张。在工业园建造标准厂房及附属设施,廉价出售或租赁给中小投资者正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广阔,获利空间巨大。据预测,5年内将有40家私营、个体企业租赁或购买工业园内标准厂房,每家平均需8000平米,共需32万平米。

(二)可满足市内搬迁企业需求

工业园因其优越的地理位臵、低廉的低价、优惠的政策和宽松的外部环境已成为最理想的迁居地。但搬迁企业重建新厂困难较多,一是生

产任务紧张,二是资金压力较大,利用工业园区内标准厂房或开发的熟地既不影响生产,又缓解了资金紧张的矛盾。据预测,5年内至少有10家搬迁企业入区,每家需厂房25000平米,共需25万平米。

(三)可满足外商投资企业需求

根据目前发展趋势,预计7年内将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0家,至少需标准厂房20万平米。

七、财务分析

2000亩土地可建造标准厂房及附属设施75万平米,其中20%出售,为15万平米;80%出租,为60万平米。开发建设及租售期共10年。建造成本平均每平米700元(包括土地成本)。

出售:价格每平米850元,利润150元,总利润2070万元; 租赁:每平米年租金150元,运行管理成本每年120万元,资金成本2318万元,广告费1000万元,每平米合62.2元,利润每年每平米87.8元,8年可收回投资。租期平均按10年计算,可获利9693万元。

篇6: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议书

×××乡党委书记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上午好!

在盛夏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乡标准化厂房项目开工典礼,这是我乡抢抓机遇、加快园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乡实施工业强乡,推进跨越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喜事!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向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的隆重开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应邀出席开工典礼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乡标准化厂房项目计划投资2.3亿元,占地面积76.12亩,建设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成后可容纳15家微小型企业,能有效解决企业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能为微小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基本服务平台,起到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同时随着标准化厂房建设与发展,引进一些服装加工、机械电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也能解决本区域失地农民劳动力转移安置、劳动就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乡标准化厂房项目开工建设,为大量急需租用和购买标准化厂房,急需进产业基地落户和投产较小的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的条件,为我乡加快招商引资、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产业基地竞争力和社会综合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项目相关服务部门和单位要认真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本着对全乡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通力协作,热情服务,进一步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利用好标准化厂房这个平台,吸引广大客商在标准化厂房孵化发展,做大做强。同时,我们也希望施工单位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精心施工,抢抓进度,力争早日建成,努力把标准化厂房建设成为我乡产业基地的精品工程,为我乡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贡献。

篇7: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议书

(2012年5月)

一、总论

(1)项目名称: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桃林镇石埠工业集中区

(3)项目概况:该项目由东海县桃林镇关汪村、上河村、西石埠村村委会合作新建标准厂房1栋3000平方米,所建厂房主要用于租赁,其所得收入用于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4)项目单位概况:关汪村位于镇驻地南3公里,全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共有7个村民小组,466户,2058人,劳动力814人,党员59名。2011年人均年收入3520元,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主要种植作物为花生、小麦、玉米等,特色产业主要有:大棚西瓜种植等。2011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仅为1.46万元,按照全省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总体要求,重点对经济薄弱村加大扶持力度,尽快形成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格局和长效发展机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加快富民强村步伐,经镇政府研究,关汪村委员会同意,与关汪村、西石埠村合作,在桃林镇石埠工业集中区新建标准厂房一栋,面积3000平方米,用于租赁,改善村整体经济状况,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二、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栋3000平方标准化厂房(钢结构,长150米,跨度20米,顶高8.5米,总价186万元)

项目总投资为186万元,其中关汪村投资62万元,项目资金来源为省级财政投入30万元、乡镇财政投入32万元。

三、标准厂房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加大对经济薄弱村加大扶持力度,尽快形成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格局和长效发展机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加快富民强村步伐,实现村集体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是全省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总体要求。通过试点推动各地健全发展机制,建设一批发展项目,切实增强经济薄弱村发展实力。近年来,东海县的经济正在加速发展,预计我县未来几年标准厂房的需求量很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适应当前的形势,既节约土地、加速企业向园区集中以形成规模效应,又满足客商对标准厂房的需求,我村与上河村、西石埠村合作拟在石埠工业集中区建设3000平方米标准厂房,以促进企业集约化发展,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为充分发挥工业集中区的集聚效应和龙头带动作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镇政府在大量调研和反复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经镇政府研究决定,村委会同意,在本工业集中区建立标准化厂房,用于引进新的企业进驻桃林镇,促进桃林镇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出资新建厂房的经济薄弱村的整体经济实力有很大改善。在工业集中区建立标准化厂房是桃林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对厂房的租赁可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持续增长,增加农民人均收入,有利于拉动工业集中区区以及附近区域的经济增长,有效推进桃林镇城市化进程和桃林镇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大力促进桃林镇“科教兴镇”、“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对促进桃林镇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迫在眉睫。

四、实施进度安排

该项目由关汪村、西石埠村、上河村合作建设,桃林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项目的建设实施。

2012年5月份——6月份开始进行规划设计、土地调整和前期准备工作,2012年7月份——11月份开工建设,2012年11月底竣工验收。

五、效益评价

建立标准化厂房,符合工业的布局规律,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可以充分利用城镇的销售市场;可以促进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可以充分利用城镇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有利于相关辅助性工业的成长;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劳动力市场,成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重要途径。建设工业集中区标准化厂房,将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能有力地推动政府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强化服务,通过对厂房的租赁增加竹墩村的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建设桃林镇石埠工业集中区标准化厂房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工业污染,保护和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是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项目建成后招租企业入

驻生产,预计可年上缴税收60万元,年可收取租金18万元,为关汪村增加年集体经营性收入6万元,以后逐年视市场行情递增,成为村集体增收的稳定来源,确保2012年12月村集体经济达到省定收入目标。

六、建设方案

标准化厂房建设规划用地为5.5亩,厂房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采用单层框架结构,标准化建设,配套标准化生产设施、设备,厂区规划做到三通一平。本次规划拟把该区定位为一个以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重点发展半导体硅材料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

七、项目总投资

该项目总投资186万元,建设钢结构标准厂房一栋,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关汪村投入62万元,资金来源为省级财政资金30万元,镇财政投入32万元。

八、结论

篇8: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议书

光电建筑应用委员会成立以来, 主要是致力于光伏在建筑上的应用。我们在推广光伏在建筑上应用的工作中, 一直在思考光伏建筑的侧重点, 以中国现阶段的情况, 光伏在建筑上的应用最易于推广是在什么地方?

委员会成立初期去德国考察的时候, 发现德国在光伏应用起步的时候, 40%都是用于民居, 而且50千瓦的小功率电站占到50%, 也就是说它的重点在住宅建筑上应用。这种小规模民居屋顶的电站, 与居住条件和建筑形式有关。

我们也考察了国内很多项目。我们国家光伏开始在建筑上的应用, 前期更多的是用于公共建筑, 特别是标志性公共建筑, 主要是幕墙和采光顶, 这与政府推动光伏建筑应用有关。还有一类是建在工业建筑的屋顶, 多是企业自主投资行为。

2010年下半年, 国家光伏政策出现了调整, 出台了新的文件, 提出在工业开发区屋顶集中连片建设光伏电站。2010年底, 又出台了“金太阳”的文件, 希望开发区成立专门的机构, 统一规划光伏在开发区建筑上的应用。

光伏在开发区的应用在“金太阳”补贴政策出台后并不是很多, 很多都还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在工业屋顶上的光伏应该是以自主分散式的模式建设, 还是应该统一集中建设?哪种模式更合适于开发区。我们光电建筑应用委员会根据国家政策调整, 开始与开发区接触, 走访开发区。通过了解、座谈, 我们对在开发区工业建筑的屋顶建设光伏电站产生了这样的认识:中国现在这种以开发区来发展工业的方式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而且有逐步从开发区向新城区发展的势头。由于引入产业地产商的开发模式, 统一规划, 统一开发, 统一建设, 统一管理, 生态环保理念更容易推广使用。为此, 我们针对在开发区大规模统一建设光伏屋顶电站的问题, 提出了“绿色标准化厂房”的概念。

“绿色标准化厂房”的概念首先是一个绿色的理念。低碳环保符合现在社会发展趋势, 现在住建部在力推“绿色建筑”, 目前出台的标准有三项, 施行绿色建筑标识已经公布了700多个, 绿色建筑最大的标志是在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舒适高效与自然合谐的建筑。其次光伏与绿色建筑联系很紧密, 特别是在节能方面。全国建筑节能指标提高到75%, 对节能要求提前到规划阶段, 从图纸、设计审查, 对是否达到标准给予认定, 在节能测试上, 包括围护结构、采暖通风、电气照明等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多措施。光伏应用到建筑以后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筑可以生产电能, 如果生产与消耗平衡, 那么建筑零能耗是可以实现的, 这是更主动的节能措施。

“绿色标准化厂房”的概念其次是一个标准化的理念。标准化最大的特征是统一, 如果在工业开发区统一建设标准化厂房, 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 减少浪费。

那么绿色标准化厂房的概念是否具有可行性?根据调研的结果我们认为可行性表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 在用地环节, 开发区现在在不断的扩大, 有的是在原有开发区向外扩张, 有的是异地扩张。中国土地资源紧张, 批地审查严格, 在这个环节, 因为绿色建筑应用了光伏, 属于战略型新兴产业, 受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对于征地有利。

第二, 在招商环节, 由于这种工业建筑可以生产电能, 可以提供低廉的电价, 有利于促进商户入驻。

第三, 在建设环节。由于是集中大规模建筑, 建设成本可以大幅降低。

第四, 在并网环节, 由于集中连片建设, 在并网的时候国家电网在调度的时候更有利。

基于以上几点优势, 在工业开区建光伏建筑是比较好的方式。

篇9:生猪标准化养殖场项目建议书

项 目 建 议 书 乌兰县统筹城乡发展委员会

二0一二年元月

乌兰县柯柯镇赛纳村生猪养殖场

项目建议书

1、总论

1.1、项目摘要

1.1.1、项目名称:乌兰县柯柯镇赛纳村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

1.1.2、主管单位:乌兰县统筹城乡发展委员会;

1.1.3、建设单位及法人:法人代表:爱民;

1.1.4、建设地点:乌兰县柯柯镇赛纳村;

1.1.5、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完成后,建设单位年出栏商品猪增加1724头,出栏总量达到2000头左右。主要建设内容是钢骨架畜棚养殖场,粪污排放处理,栏圈建造安装,水、电、路建造安装等。

1.1.6、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303.46万元,村民自筹103.46万元,申请补助资金200万元。

1.1.7、建设期限:一年。

1.1.8、经济和社会效益:建设单位年可增加销售收600万元,新增纯利150万元,投入与新增纯利之比为1:0.18。项目完成后还可延伸产业链,发展生态养殖,增加种植业收入。

1.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年出栏商品猪2000头,年销售收入600万元,年获利150万元。

1.2结论与建议: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当前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切实可行。

2、项目所在县生猪发展现状

乌兰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乌兰县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东部。总面积10784平方千米。总人口37917人。乌兰县辖4个镇:希里沟镇、茶卡镇、柯柯镇、铜普镇。乌兰县是全国重点扶贫县,重要的商品粮,生猪生产大县,其中村富余劳动力很多,乌兰县经过多年建设,县内交通比较发达,青新公路、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穿越境内,已成为县内主要交通运输干线。所以在我县柯柯镇赛纳村建立一个生猪养猪场可以解决部分富余农村劳动力,所以农民搞养殖致富,增加农民收入,乌兰县柯柯镇赛纳村村民有传统的养猪习惯,养猪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品种不优良,养殖技术不高,饲养成本高,防疫不到位,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较小的养殖规模并没有为农民带来应有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快生猪品种改良,生产优质无公害的生态瘦肉型猪,适应市场需求,以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养殖规模,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是目前乌兰县柯柯镇赛纳村生猪产业的紧迫感课题,而建立生猪养猪场是解决以上几个方面的必要的前提条件,同时也解决海西州各县及青海省各州县市场消费群的需要。

充分利用乌兰县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在柯柯镇赛纳村建设一个年出栏1.5万头的生猪产业化基地,符合市场发展要求,对促进乌兰县生猪生产、满足人们肉食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优良的经济效益。

“三化”的发展态势。

一是向规模化发展。据统计,全县现有200头以上规模养殖猪场2座,规模养殖出栏量达到总出栏量的30%。规模养殖场户现有存栏生猪1724头,与上年同期对比增加11.3%。

二是向专业化发展。我县生猪养殖主产区希里沟镇北庄村、柯柯镇赛纳村等乡镇,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养猪大村镇。

三是向新型模式化发展。全县生猪养殖投资多元化,依托发展养殖等新型养殖亮点。有部分乡镇已建立生猪养殖合作社。

柯柯镇生猪场以个体和承包经营为主,在钢骨架养殖场建设、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上有县畜牧部门作为技术支撑,全县畜牧部门现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3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助理及技术员职称152人,技术力量雄厚。

3、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疫病防治:在猪场周围建排水管网,为猪场污水、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排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利于发展种植业,将污水排放到农田。该养殖场占地面积6亩,地势平坦开阔而干燥,距离315国道直线距离1724米,离周围居民区最近距离也有1000米以上,交通便利,供水供电条件良好,布局合理,选

址适宜,设施完善,并建立健全了严格的防疫管理制度,废污实现了有效的综合利用。

该场地处乌兰县柯柯镇赛纳村,该地区环境清静,资源丰富,水源充足,生态环境适宜,符合兽医卫生条件;该场属县域郊区,距县城15公里,交通、通信便捷。

建成后,有存栏生猪,日产干粪0.2吨,日污水产生量1吨,粪水处理以人工清运为主。

4、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

4.1、项目建设地点:

青海省乌兰县柯柯镇赛纳村

4.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生猪生产是乌兰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提出了创建全省生猪大县的号召,并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畜牧业发展,为实施本项目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一是县政府制定了畜牧业发展以奖代补政策。县财政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畜牧养殖业以奖代补资金。二是金融部门投资倾斜。县农发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每年分别拿出一定资金对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加工养殖场提供贷款支持。三是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养殖场新建、畜禽圈舍建设所需土地,由所在镇村协调落实,允许以地换地修建圈舍,土地管理部门按规定优先审批并免收费用,城建管理部门免收城建规费。林业部门对畜禽养殖钢骨架养殖场建设用木材,优先审批供应。电力部门对畜禽养殖场用电实行农业用电收费。发改、财政、科技等部门积极争取

项目资金,优先向养殖业倾斜,落实了多个畜牧项目。扶贫办每年从国家投入的扶贫开发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发展畜牧生产。交通部门执行绿色通道政策,对运送畜禽产品的车辆免征车辆通行费。保险部门积极为生猪养殖开展风险保险。畜牧部门对畜禽养殖场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提供防疫,提供畜禽产品购销信息。

5、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

5.1、工艺技术方案和选型

5.1.1、工艺技术方案。①推广自繁自育养殖模式。

②建立标准化栏圈和粪污处理、防疫设施,配套完善水、电、路等设施。

5.12、选型。

①栏圈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建设标准”为依据,②粪污处理以排水管网排放到农田处理为主。③生产用种猪从省畜牧良种场引进。

5.2、建设方案及主要建设内容

5.2.1、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完成后,建设单位年出栏生猪增加1724头,出栏总量达到2000头左右。

5.2.2、总体思路:建设标准化栏圈,建造水、电、路、防疫设施,配套粪污处理设施。

5.2.3、土建工程及其它建设内容: ①新建标准化畜棚养殖场1922.12平方米。

②新建排水管网1338米。

③栏圈(保育床、产仔床)建造安装。

6、规划、土地、环保、节能

6.1、规划和土地:本项目选址都符合城建和土地利用规划,不涉及占用耕地问题。

6.2、环保和节能:本项目建成后有粪污排放处理设施,可以改善粪水污染现象,保护环境,并能变粪为肥,节约能源。

7、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7.1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303.46万元。投资构为:

1、建安工程165.568万元:空怀母猪舍289.7平方米,单价875.11元,需资金25.35万元;哺乳母猪舍225.9平方米,单价860元,需19.43万元;保育猪舍154平方米,单价848元,需资金13.06万元;育肥猪舍1124.14平方米,单价840元,需资金94.428元;种公猪猪舍128.38平方米,单价849元,需资金10.9万元;场内道路绿化300平方米,单价80元,需资金2.4万元;

2、环保工程34.43万元(尿粪熟化池2口,单价7.85万元,需资金15.7万元;尿粪沟(排放管网)1338米,单价140元,需18.732万元;

3、引种猪1724头,每头600元,需103.46万元。

7.2、投资估算依据

参照当前标准化钢骨架养殖场建设、排水管网建设、当前种猪价格、当地房屋建设、路面修建等经费测算标准,适当调整后

作为本项目投资估算依据。

7.3、资金来源及运用

7.3.1、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303.46万元,村民自筹103.46万元,申请补助资金200万元。

7.3.2、资金运用。补助资金主要用于钢骨架养殖场建设、粪污处理和水、电、路建造安装等,自筹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种猪。

8、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8.1、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8.1.1、强化领导,认真组织。柯柯镇政府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和项目技术小组。管理领导小组由镇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实施的协调、组织,把本项目建设与争创全县生猪大镇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确保有计划,按步骤顺利实施。项目技术小组由镇畜牧站站长任组长,镇畜牧站兽医师为成员,负责项目疾病防治,养殖的技术支持工作,县统筹委负责可研报告、设计、工程监理和项目实施和验收工作。

8.1.2、强化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资金使用实行专帐专户管理,接受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审计,并对项目建设实行分阶段检查验收。

8.1.3、工程招投标方案。严格按照“工程招标制度”,对项目建设实行公开招投标;招标范围土建工程为本县范围内;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

8.2、建后运行管理。项目建成后,按照现代养殖场运行模式,强化养殖场内部管理,增强养殖场活力。建设单位实行目标

量化考核管理,对职工实行工效挂钩、定岗定责、强化成本核算,不断挖掘生产潜力,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8.3、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为一年,即2012年3月至2012年4月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和各项基建准备工作,2012年4月至2012年9月钢骨架养殖场畜棚建设完成,2012年10月栏圈(保育床、产仔床)安装完毕,2012年10月份开始引进种猪投入运营,2012年11月全部完工,达到项目建设设计要求。从2012年11月开始进入全面正常生产。

9、效益分析

9.1、经济效益。项目完成后效益十分显著,建设单位新增出栏肥猪1724头,按每头销售3480元、纯利870元计算,新增销售收入600万元,新增纯利150万元。

9.2、生态和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对生猪排放物(猪粪尿)进行转化利用,变废为宝,提高商品猪品质,并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10、结论与建议

10.1、综合评价与结论

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当前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切实可行。

10.2、问题与建议

一是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建设内容符合国家产业化政策,是国家“菜蓝子”工程建设的组成部分,但工作量较大,时间较紧,建议国家2012年投资建设;

二是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是一项专业技术较强的项目,需要加强对参与项目的技术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进行培训;

上一篇:精选国际残疾人日关爱残疾人活动方案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总结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