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精细化管理课题

2024-07-19

班主任精细化管理课题(共6篇)

篇1:班主任精细化管理课题

农村初中住校生精细化管理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人格定型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创造性能力的关键时期。加强农村初中住校生的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生活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愉快地成长,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我校是一所拥有31个班级,学生数达到1772人的杭州市农村示范性初中,学生主要来自建德市寿昌镇的40个行政村及附近周边的6个乡镇,学生生源分散,许多学生路途较远,家长纷纷要求住校。为了解决学生的住校困难,学校专门造了一幢四层的学生宿舍楼。住校生人数多达488人。

如何来管理好这些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寝室环境,从而使学生精力充沛地投入到白天紧张的学习中去,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㈠、农村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的需要。

1、社会的因素。众所周知,我国农村传统观念比较落后,人们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尤其在当今社会经济转轨的形势下,势必使农村中的思想观念中产生更多的消极面。新旧思想交融,一时很难形成完整正确的思想体系,导致学生的行为时常越轨。许多道德行为偏差严重的住校生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多的难题,这些农村孩子喜欢打架斗殴,组成非正式小群体,讲哥们义气,对教师的逆反心理强,给正常的学校秩序带来了干扰。

2、家庭的因素。现在的家庭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孩子从未离开过父母的呵护,一家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亲)都围绕着孩子转,纪律观念与行为习惯较簿弱,一旦进入新的环境,肯定会因一时不适应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压力,甚至会无故离校回家。住校就更不适应,不能按时起床、就寝,不能搞好寝室、个人卫生,东西摆放不整齐等,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犹显重要。

㈡、农村初中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信息源的畅通,良莠不齐,许多不良文化冲击学校教育,甚至有些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唯利是图的不法商人,只要能招来观众,只要能赚钱,不管是暴露的、荒诞的、凶杀的一律出版、画面上或是言词上尽是“打的血糊糊、抱得紧箍箍、脱得光秃秃”之类的东西。从初中生这一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正处于一个可塑性大,内心矛盾多,对外部世界变化敏感,寻求自主,但辨别力又不强的时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长大的儿童,极易受到不良的影响,他们将会对学校与社会产生怎么样的危害,可想而知。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没有对农 1

村初中生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势必将来对社会、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导致恶性循环。

㈢、学生个体差异的必然要求。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父母职业的不同与文化层次的高低,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子女在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要根据其个性差异,因材施管,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及培养其合作,团结,竞争,上进的意识。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

所谓“精细”就是精密细致之意。精细化不是什么新东西,精益求精的追求古已有之。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告诉我们大境界、大事业都是由易事、小事累积而成,它们的成败往往是由细节所决定的。宋朝的朱熹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也就是说,对任何事情要做到精密细致,好了还要求更好。现代意义上的精细化管理起源于日本的丰田汽车,他们以“精益”相号召,切实改进了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流程,达到“零缺陷”、“准时化”、“零库存”的目标。推动了日本经济增长,使日本很快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如日本的索尼、丰田、美国的戴尔等企业。

我国海尔引进这一思想,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他们提出“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不小;把每一件易事做好就不易。”

细节决定成败。纵观国内的优秀学校,都在细节的管理上下过很大功夫。学校靠口号和粗放管理就能打造出品牌、就能培养出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的想法是极其幼稚的。正是不注意细节的毛病使很多有潜质的教师不能成为一流名师,使无数智力出众的学生和理想失之交臂,使不少硬件一流的学校不能成为一流名校。教育资源闲置浪费、课程改革裹足不前、教学质量每况愈下、人浮于事相互推诿„„凡此种种,无不可以在细节上找到源由。

习惯决定命运。希特勒·希尔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好习惯是我们成功的基石,也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新时期社会赋予学校的新理念,更是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洋思中学,“全国十所薄弱学校变为名校”之一的当代中国名校,是全国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农村教育的一面旗帜,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也是现代学校的一面旗帜。洋思中学的成功归结于实行了精细化管理,如:

三清制度(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层层承包制度、学会吃饭、学会睡觉、学会洗澡等无不体现了精细化的学校管理。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㈠、课题的界定

我国教育引入精细化管理是近几年的事精。细化管理指精密、细致的管理,即用精心的态度实施细致的管理过程,以获取精品的结果。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登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精细化管理要求层层完善、系统健康,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精细化管理在教育中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的做好。

㈡、课题研究的内容

1.意识培养。

创造精细化管理的文化环境,克服大而化之、粗放型管理的旧习。《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世界畅销书主要讲:西点军校的秘密在于“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所体现出的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正是秉持着这一重要行为准则,西点学子在任何一个团体里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工作能力,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荣誉感和纪律意识,自信、主动、敬业,从而成为了可信赖和承担责任的人。通过学习,懂得:借口只能让人逃避一时,却不能让人如意一世;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学习不负责任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就没有任何前途可言;对待工作与学习的正确态度是正视现实,踏实敬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发现并肯定自己的能力。

2.科学精细,环节齐全,制度落实。

精确管理目标——具体明确。制度是学校目标在工作规范上的具体体现,学校制订、完善各项制度,引导教职工日常工作规范,约束教职工个体工作行为,明确教职工遵守或者违反规定的奖励惩罚措施,保障学校各项措施执行的政令畅通,对学校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严格管理过程——落实到位。再好的制度也须在执行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否则就是一堆废话。事实证明,制度制定以后关键是执行,没有人去执行或执行力不到位也是没有用的。对制度执行的跟踪管理不是对职工的不信任,而是基于执行过程信息沟通的需要,避免出现理解不一致导致执行结果偏差的需要。跟踪执行管理实际上就是执行的信息反馈办法。实现对制度执行全过程的监督控制。

细化管理单元——层层分解。学校的管理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情,它应该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任务。这就需要建构一个住校生的管理网络体系,尤其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将职责与权利进行层层分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

优化管理方式——注重实效。管理的体制应周全。在强调谁的宿舍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问题谁负责的同时,还要强调协作,主动。否则,有些临时性的、突击性工作就会无人做,要确保管理的有效性。

3.凸显个性。

随着这几年学校的撤并(我校先后撤并了陈家初中、卜家蓬初中,今年即将撤并童家初中),学校的规模将日益扩大,住校生的管理越来越提上议事日程,如何对住校生进行精细化管理,让学生愿意住校,喜欢住校,让寝室成为学生的“家”,凸显我校住校生个性化管理,刻不容缓。

㈢、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行为规范:

⑴、良好的纪律行为规范的养成,要通过大量地训练形成,要加强训练的层次化,有序化,训练过程的具体指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

⑵、良好的纪律行为规范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常反复曲折的,要强调评价过程中的矫正性训练与实践活动中的经验性训练。

⑶、良好的纪律行为规范的养成,需要以鼓励与表扬为主,批评惩罚为辅,通过文明寝室,纪律优胜寝室等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⑷、良好的纪律行为规范的养成,须遵循从他律的内化转超越过程,以他律为基础,探索缩短这一超越规律的过程。

2.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显著增强。

⑴、学生参与劳动的意识显著增强,能认识到自我服务的劳动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培养了较好的劳动习惯;学生也能认识到参加生活区的公益劳动是自己的义务,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

⑵、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显著增强。通过培训以及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这一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管理的参与由原来因老师的要求被动的参与转变成自觉、积极的参与。这种意识的增强对于学生社会主人翁意识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增加了学生社会生活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培训、劳动、管理、考核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增加了生存知识,提高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增加了与人相处的知识,提高了与人相处的能力;增加了管理知识,提高了自我管理和对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等。

4.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住校生的管理,而且是一个由劳动教育、美育、德育等相互联系的部

分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她不仅能有效地进行住校生的管理,还有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促进“团结、和谐、上进”的校风的形成。

四、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住校生活有个磨合和适应的过程。他们大多有一个从新鲜感到不适应,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因为住校的群体生活与精致的家庭生活相比,生活空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庭生活环境更多的是为某一孩子而设计的,而学校的生活环境更多的是为绝大多数的同学或者说为尽可能多的同学学习生活而设计的,生活指导教师应尽快帮助其缩短这个磨合和适应的过程。故从一开始就着手对新生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住校生一日常规》、《住校生注意事项》等进行学习,使其尽快熟悉初中的住校生活。同时生活指导教师与行政值周领导共同配合,在他们努力下,学生已初步具备基本的生活处理能力(如自己动手洗衣服,蒸饭,管理好自己的东西等),基本能够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学生的起床,晨跑,就寝等),然后,根据“分步推进,步步落实,反复强化,逐步深入”的原则,组织实施,具体遵循以下思路依次开展:

㈠、舆论宣传

1、对全体住校生进行法制教育,谈不良的行为规范对以后生活的影响,举例说明大多数犯罪分子都是在初中生活中不遵守纪律,他们不听老师的教育,他们有抽烟、喝酒、偷窃、抢劫,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恶习。定期播放青少年犯罪的录像,以及对其结局进行理性分析,从现象中归纳出本质,吸取教训,从而达到教育的目地。

2、每二周召开一次全体住校生会议,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公平公开地评出纪律优胜寝室,树立榜样,激发内部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3、每周实行寝室长座谈会:反映最近的寝室动态,听取寝室长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好问题,学期末评选出优秀寝室长,并在全校大会颁发奖品。

㈡、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半开放式观察,个案研究,了解学生的需要,实行民主管理。

㈢、健全寝室管理制度。

为更好的管理学生,形成有据可依,公平公正地开展工作,我校制定了《住校生外出请假制度》、《住校生值日制度》、《寝室长管理职责》、《学生寝室物品摆放要求》、《学习、纪律、卫生评分细则》、《军事化管理制度》等。

㈣、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以评比激励学生。通过值周领导,值日教师、生活指导深入各寝室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评出纪律优胜寝室,红旗竞赛制度,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从而向自律行为发展的目标。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㈠、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07年4月——2007年8月,制定精细化住校生管理方案。

第二阶段:2007年9月——2008年3月,实施精细化管理。

第三阶段:2008年4月——2008年7月,总结管理经验,推广研究成果。㈡、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舒绍华 1971.4中学一级政治教育本科副校长领导策划,主持研究 曹刚强 1970.1中学一级体育教育本科 政教主住 收集资料,调查研究 邱炳荣 1954.2中学一级生物教育大专 生活指导 活动实践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寿昌初中近年来不断探索教改之路、教师的观念,教育教学方法已发生的深刻变化。本课题的研究,由学校领导亲自组织实施,骨干教师参与研究,并且能保证正常的研究经费的供给,负责人及各成员有较好的业务水平及创新意识,能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

㈠、制度保障:

1.制定学校各项常规制度;

2.学校课题组及实施教师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相关实施方案;

3.制定《农村初中精细化管理奖励制度》。

㈡、经费保障:

1.设备、活动、调研经费1500元;

2.学生、教师奖励资金500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住校生的精细化管理涉及诸多层面,师资队伍、学生管理、后勤保障、基础建设等方面无不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和实践。精细管理是一种境界,它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高不可攀,它就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我们必须不断改变粗放的工作方式,事事力求“精细”,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长期行为就会形成习惯,良好习惯就会成为品质,这种品质最终将决定个人、单位和事业的命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当“精细化”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内在的一种品行时,它将不只是一种管理体制,也不仅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必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篇2:班主任精细化管理课题

研讨活动方案

为确保区级课题《中小学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实践研究》结题工作的规范、有序、高质量进行,根据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科研部关于课题结题工作的相关要求,拟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结题为契机,全面审视和总结区级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经验,提炼、应用、推广课题研究成果,以进一步发挥教育科研对促进学校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和师生发展的作用,并为学校教育科研的进一步繁荣、课题研究工作的进一步优质化创设条件、夯实基础。

二、活动时间:2012年4月12日12:55—15:30

三、活动地点:古松学校

五、会议资料

1、《中小学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实践研究》课题汇编;

2、校刊《古松吟风》2012年总第4期教学精细化管理专辑;

3、作文教学教案及说课资料。

教师进修学院科研部

古松学校

2012年4月12日

附:《中小学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实践研究》子课题文章一览

《中小学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实践研究》一级子课题一览

《扁平化管理促进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效性实践研究》二级子课题及相关文章一览

《教学五环节校本研修的实践研究》二级子课题及相关文章一览

篇3:精细化管理引领班主任成长

近年来, 我校不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对班主任队伍实行精细化管理, 提升班主任工作质量, 取得了显著效果。近年来学校校风纯正, 学生在这里健康成长, 以状元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成为全县一大亮点, 涌现了“感动宁乡十佳少年”黄芳俊同学等一批优秀学生, 2008年学校被评为“宁乡县感恩教育示范基地”。

一、岗前培训, 择优聘任

做班主任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需要具备一个合格班主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学期或学年初, 学校首先公布班主任的选聘条件、选拔程序和聘任办法, 全校教师可以自由申报, 然后学校对全体申报人员进行综合素质的考核。经过考核, 学校根据该学期或学年的自然班情况, 每班聘用正副两名班主任。学期中开展“班主任帮教工程”的岗位责任培训, 以老班主任的高尚师德、丰富经验感染见习班主任, 用年轻班主任的大胆创新、勇于进取来激发老班主任, 促使老少共进、能力互补, 极大地激发班主任的岗位责任感。同时, 要求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搭建“心桥”, 心心相印, 即用信心、雄心和爱心感染每一名学生, 用倾心、真心与童心和学生建立友谊, 用恒心、耐心和关心给差生更多的机会, 用细心、公心和苦心处理班级内务。

二、健全机制, 落实责任

(一) 、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 提升管理质量

今天, 我们更加突出班主任自主化管理, 体现人本主义理念, 推出承诺制。

1. 对学生八点承诺

⑴对学生微笑———任何一个学生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

⑵与学生交谈———每个学生都与老师平等对话。建立“班级谈话角”。

⑶帮学生明理———让学生在具体事例的情感体验中辨别真、善、美。

⑷教学生求知———鼓励每个学生提出问题。

⑸让学生自主———尊重学生的意志, 张扬学生个性。

⑹为学生着想———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特别要关注畸形家庭中性格内向的学生。

⑺给学生学习机会———激励学困生。

⑻替学生保密———不将学生的隐私公开。

2. 对学校一点承诺

班级的事情能够自已解决绝不给学校添麻烦。

3. 对家长一点承诺

让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 家长无牵挂。

为保证承诺制落实, 学校建立“三档”, 一是家长表扬档, 二是家长反映情况档, 三是校园伤害事故档。这些机制对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也起到监督作用。

(二) 推行班主任“知晓制”

(1) 知晓学生个性; (2) 知晓学生学习行为方式; (3) 知晓学生的爱好、兴趣; (4) 知晓学生的思维方式; (5) 知晓学生的困难、疑惑; (6) 知晓学生的知音、伙伴; (7) 知晓学生的家庭; (8) 知晓学生心理需求; (9) 知晓学生的情感渴盼; (10) 知晓学生家长的真实想法。

只有对孩子真心了解, 才能谈得上对孩子的真正关爱, 只有心灵沟通, 才有收到教导实效。

三、措施有力, 促进成长

1.互动交流

交流是一种信息传递, 而同校老师的传递, 更易于获取。我校每学期安排一次论文宣讲, 宣讲做到主题鲜明, 材料典型, 准备充分。交流可促进交流者学习理论, 使原有的经验上升为理性经验;可引发听者进行思考, 能促进认识的提高。几年来, 我校班主任队伍中, 有二十几人宣讲过自己的论文。交流的另一种形式是在典型的班级中召开现场会, 让大家观摩一个班的班貌、班风, 请老师、干部、学生谈建设班级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更易于获取直观的经验。

2.拜师结对

拜师是促青年班主任尽快成长的一种好方法。我们从2006年始组织年轻班主任“拜师”, 每学期提出师徒任务, 各自完成各项计划, 这样做使青年教师少走弯路, 也利于老班主任率先垂范, 可以起到互相补充、共同提高的作用。

3.活动引领

我们学校利用学生活动促进班主任素质的提高, 在学校规定的第二课堂活动中, 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聪明才智, 他们在组织学生的过程中, 做思想动员, 做技术指导, 与学生切磋, 沟通感情。在活动中促使老师的素质与学生共同提高。

4.引导自省

设立班主任信箱使班主任及时反思, 不断改进。班主任掌握与学生的心灵沟通的艺术非常重要。班主任信箱的设立, 有利于班主任及时发现自己或学生的问题, 及时采取措施和行动, 不断改进工作;也可以让每个学生、家长无后顾之忧地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赞扬或者不满一吐为快。

5.当面述职

以往不少班主任期末写工作总结, 随便在网上拷贝一份交到学生处, 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要求班主任面对学生作述职演说, 每学期末, 与学生一起回顾走过的日子, 总结得与失, 回顾苦与乐、成功与失败, 寄予希望, 提出建议等, 这些对教师本身的成长, 对班主任工作认识、情感的升华都大有裨益。

有人讲高水平的管理不在于用规章制度管理人, 而在于用教育的理论、理念、规律来启发人、引导人。这样才能真正激励人的内部动机。我们对班主任的引导主要体现在:⑴引方法, 对班级中的棘手问题, 管理者与老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对个别学生的教育管理、突发事件、个性突出的家长的接待, 等等。⑵给教师较为宽松环境, 对教师在教学中出现过激的语言、行为, 采用谈心、换位思考的方法。⑶利用会议进行“学”“讲”“议”, 学就是统一充电;“讲”是抓住倾向问题讲准、讲透;“议”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已经发生的问题先干部议, 然后年级组议, 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6.参与教研

教学改革必须与研究结伴而行。刘胜明老师将马斯洛需要理论进行了内化, 在他的教育中充分体现了人本思想, 将学生看成了活生生的个体, 认为他们也需要尊重, 需要理解, 也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刘老师的具体做法是以老师的欣赏, 促学生主动发展。他所带的班在2008年高考中创造奇迹:二本上线15人, 重本6人。还有一些班主任也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科研在学生身上也结了果, 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明显增强:在活动中, 学生设计、分工、组织, 老师只当半个导演;在课堂学习中, 敢于质疑, 善于思考, 初步具有分析、观察、阅读、计算等能力。

四、激励评价, 增强活力

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 恰当地引进激励、评价机制, 可以激发班主任的内在动力, 使他们发挥更大的能动性, 取得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绩。

1.情感激励

学校营造“当不好班主任就不算是一个好老师”“优秀教师从班主任做起”的舆论氛围, 充分肯定班主任的积极作用;学校领导做班主任教师的贴心人, 多从家庭、学习、工作上了解他们, 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便于他们全身心投入班主任工作中。我校还注重挖掘每位班主任工作的可取之处、成功之处, 并及时肯定、宣传, 充分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贺时珍老师所带毕业班在2007年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校将他的经验总结《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向全县推介。

2.评价激励

为加强班主任队伍的管理, 学校制定了《宁乡十中班主任考核奖励办法》, 从能力、创新、班风、活动、成绩五个方面考核班主任工作。评价时综合教师、学生、家长等几个方面的意见, 进行纵向、横向比较最终得出结果, 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和荣誉奖励。同时, 我们坚持每年评选“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老师”。通过考核评选出的校级优秀班主任, 在各项评优、考核、晋级、入党时优先考虑。

篇4:精细管理,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一、舆论引导,树立良好班风

在集体中,健康的舆论能扶正压邪,鼓舞人心,成为形成和巩固班集体的强大力量。特别是在刚开学,必须迅速地在班级树立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这样就能让班级一开始就保持一种精神饱满、积极向上、人人争当先进的积极态势,恰当而又灵活地采取有效途径培养正确、健康的舆论,我们班的班念是:创最优班级,做最好自己。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老师首先要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多观察,多谈心,学科老师要多交流,这样就能够给学生恰如其分地评价,从而让他们在一开始就能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品德目标。其次,及时组建优良的班委会,让那些品学兼优、集体荣誉感强、做事认真负责的学生当班干,为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更好地协调师生关系,并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再次,建立激励机制,班级出台了《小组考评细则》、《学生作业检查登记》、《班级先进评选办法》等规章制度,能够做到赏罚分明,奖惩有度,从各个方面去引导鼓励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时间一长便可形成事事有人做,个个都争先的良好局面。

二、浓厚的学风

学生在校主要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个班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学习成绩的影响。我们的理念是:只有傻子一样的坚持,才能得到最优秀的结果。就是让学生知道坚持的重要。在每一次的月考和单元检测之后,我都会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成绩变化,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爱护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同时做好学生学习的“调度师”,协调各科作业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并及时带着学生的意见要求与科任老师共商改进办法等。

三、心理疏导,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身心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状态,面对着学校的种种要求,沉重的书包,饱和的时间安排,有些学生往往会走向极端,一种是过份服从和依赖,唯恐做得不够,整天只是机械式地埋头苦学;另一种是认为自己无法成才,成功无望,而对老师的教育反抗仇视,为所欲为,大有“唯恐天下不乱”之势,学习上只是敷衍,这些都是学生不良心理品质的表现。班主任应及时顺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发展规律,采取个别谈心,开展集体活动等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调适,在上学期我采取了电话谈话的方式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就是利用星期天给一些学生打电话,和他们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在谈话中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然后再适当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四、利用制度抓好日常常规管理

有人常说,班主任不在,学生仍能将各项工作做好的班级,是一个优秀的班级。但我班的实际情况是:有老师在,学生还能像个样,若老师不在,学生做的事情就会走样,其实这也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难题,我们又不能时时靠在学生的身边。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们在班主任不在的时候也能做好呢?那就是要靠完善的班级制度进行精细化管理。在上学期后半段,我结合级部的检查反馈制度,对我班的日常常规管理主要实行了两大制度:

1.值日班长制度。我的具体做法是:在值日班长的安排上,我并不是让班内的每个同学轮流进行,也不是仅仅让值日班长在自习时间坐在讲台上维持秩序,而是通过投票挑选了七个对班级管理热心、负责的同学轮流担任值日班长,从早到晚全程负责班级管理工作,填写好值日班长记录本。这个記录本的内容非常详细,除了记录自习课违反纪律的以外,还要记录好每节课堂出现的问题,比如说数学课上谁迟到了,谁积极回答问题了,谁没有回答上来等等。这样,虽然有的时候我不在教室,但我对学生一天的学习动态和纪律情况有所了解。

2.舍长负责制,具体做法是:为提高责任心,让宿舍的每个学生轮流担任舍长;对宿舍的评价实行舍长负责制和捆绑式评价制度,根据检查结果,让班干部每月评比一次,好的宿舍舍长做典型发言,差的要做表态发言,抓好宿舍的卫生和纪律;有什么问题及时能够了解到。差的宿舍负责校园卫生,这两项制度的实施,关键在于真实和公平,值日班长记录本的内容完全公开,大家监督。班主任只作为了解学生学情的来源,若记录不真实或者有问题需要解决,学习方面的由学习委员等三人负责,纪律方面的由班长等三人负责,让他们依据情况改进。

五、把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中心,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把提高学习成绩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

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来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男女比例的搭配划分为6各小组,每组8人,一个组长负总责,同时6人分别为小组内6科的课代表,课代表要组织开展好课堂讨论,帮助教师抽查基础知识,对课下作业进行检查,对单元检测和自测的试题核对答案对错题率进行统计,报给班级总课代表,课堂上推荐代言人举手抢答等,对小组的评价是根据班级日志上小组举手的次数、答题的情况、考试时小组的平均成绩、错题的统计是否及时迅速等,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表现突出的组和组员给予板报表扬,总评最差的小组负责教师卫生,让他们通过劳动加强合作和交流,以上,是我在日常工作中的几点粗浅做法,希望在此能给大家以启示。

篇5:班主任工作之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之上,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做到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通过层层落实管理责任,让原来班主任一人操心的事变为大家操心。精细化管理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有效降低了管理者的劳动强度,同时也使班级管理更有序,更自主,更有效。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规范化是制度健全合理,精细化是细致入微,个性化是创新有特性。

精细化管理给企业带来了十足的效益,同样“精细化管理”运用于学校、班级管理同样适用。在班级管理中,应力求让每个人都有管理任务(学生管理自己,监督他人),责任人人承担。将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用心做好。

一、精细化管理的过渡

我校平时把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而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较为薄弱。所以学生日常行为、学习习惯没有一个“规范”的意识,需要我们在他们踏进初中学习之初,就要按照规范化标准去要求他们。所以家庭、学校、班级管理必须要求学生坚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并使其规范化。家校必须做好榜样,使其耳染目濡,形成习惯。最后,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促使学生自觉遵守规范化要求。学校是规范学生的主阵地,肩负责任溢于言表。这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石。

二、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一)、警告性原则

持刀抢劫,属违法,人人皆知。这就要求班主任及其管理人员坚持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其明白学生不遵守校规校纪、打架骂人、旷课逃学、破坏公物等就会受到惩罚,使其内化为习惯。

(二)、确定性原则

制度一旦制定就必须保证可行性,就像法律一样具有强制性,这样制度在学生心中才有威严。制度制定要有学生参与,拿出来让大家讨论,这样才有公信度。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有问题,需班委会讨论通过后再修改,切忌班主任一个人凭经验制定制度。

(三)、奖惩性原则

班级管理制度与法律有严格的区别,处罚不是目的,意在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所以任何一个制度都要做到有奖励、有惩罚,只有这样学生在执行过程中才有积极性。

(四)、即时性原则

俗话说“趁热打铁”。奖惩必须在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以期达到奖惩分明的效果,决不拖泥带水,延误了最佳时机,告诫力度大打折扣。

(五)、公平性原则

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俗语云:“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就要求执行制度者必须秉公办事,对事不对人。

(六)、指导性原则

班级管理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再说班主任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班级管理还应有个健全、健康的班级领导班子。他们在执行过程中难免出现差错,班主任应该有预见性的开展对班级领导班子的培养,让班干部学会管理这门艺术,使其管理具有威严性。若出现制度执行差错,班主任必须及时纠正,切忌简单粗暴。

三、精细化管理的举措

(一)、制度上的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的精髓就在于“精”、“细”。对待班级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做到“精”、“细”。但要真正做到“精”、“细” 二字,并非易事,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1、班干部、小组长的桥梁和骨干作用。

班干部这个团体建立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班集体是否能健康成长。班级领导班子建立应根据学生个性、品质安排适合的职务,加以培养。好的班级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培养班干部的自治自理能力,使其终身受益。并且在班上形成了第一个良性群体,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班主任能够通过与班级干部的沟通,及时掌握班级动态。了解很多隐性问题,把一些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阶段。同时班主任可以从繁杂的班级事务中抽身解决一些制约班级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小组长,是班级管理的最底层管理者。他所管理的学生最少,同学们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小组组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小组的凝聚力,关系到整个班风、学风,对班级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小组的建立,小组长的培养,亦很重要。

(二)、实行纪律、卫生、班团队活动承包制。

1、层层负责制

班委对班主任负责,组长对班委负责,组员对组长负责。实行层层负责制,小分工、大协调。班长主抓协调班级日常事务,对班级工作上传下达,安排每天的值日,各委员、小组长遇到的问题交班长提交班委会讨论决定处理意见,若还不能解决交班主任处理。

学习委员主抓学习,协调各学科科任教师检查作业的完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纪律委员负责纪律监督(即管理小组长)。

文娱委员负责学校组织的各项文娱活动

卫生委员负责安排卫生扫除工作,检查各区域的卫生,委派卫生小组长。再由卫生小组长安排值日生。

体育委员负责体育各项工作(体育课的协调,参加学校赛事安排等)。

团支部书记负责校团委安排的各项工作以及班级团队活动,培养团员。小组长工作与班长工作有几分相似,不同的是他的工作相对较繁琐。各科科代表对本学科负责。

2、定期召开班团队、小组长、科代表会议

一是全面了解班级动态,总结上一段时间工作,查找存在问题,做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安排下一期工作。

二是了解班干部的工作开展情况,以便对其做出针对性指导。

(三)、促成小分工,大协调,相互监督机制。

层层负责制是小分工,但各自的工作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各职能干部相辅相成,这便是大协调。班级管理中大协调就是班主任工作的大舞台,能否搞好各方面的协调,直接关系到班级成长路程。

各学员也并非只有被动接受管理,其实任何人都受到多方的监督,从这个层面来说人人平等,比如,班干部要受到小组长、课代表的监督,学员是监督管理者是否秉公办事的最有力的一个群体,也是制度执行的可靠保障。

四、情感上的精细化

任何一种管理都是建立在感情之上的,没有感情的管理是不人性化的。班级管理是教师与学生“心理需要”相互映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亲”,集体的温暖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愿学、乐学,在和谐温暖的班集体中快乐的成长。

(一)、承诺学生的事,教师要放在心上。

学生的事无大小之分,只要有承诺便要有行动。一个“信”字便在这样的小事上建立。他们的成功,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哪怕是一张奖状,都是对他们进步的肯定。

(二)、交代学生的事要放心

放心地让孩子们去做一件事,指导是必须,但不能“老是阻挠”,即使出现了瑕疵,也很正常,需要的是总结经验而不是指责。有时学生的想法、做法,都会让你眼前一亮,效果远远超教师的指派。

(三)、倾情呵护,给予亲情的温暖

我们的孩子相当一部分都是寄宿制,只有周末才能与父母团聚,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几个月甚至是几年才能和父母团聚一次,所以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还应担当起另一重身份——家长。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理应做到无微不至,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对他们犯的错不能简单粗暴对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要他们改正,有什么不可以原谅的呢?孩子们的成长就是在犯错与改错的过程中成长的。

(四)、感恩教育,回报社会

俗话说,五个手指头有长短,每个人的能力千差万别,不可能要求每个孩子都品学兼优,不同孩子的要不同的对待。但是懂得感恩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临上学前说一声“妈妈,我上学去了”,回家说声“爸爸,我放学了”,都让他们为

之感动。“我的孩子懂得感恩„„”

(五)、用放大镜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成就感是每个个体的心理需求,在这点上,尤其要对班级边缘群体学生的关注。首先,他们在性格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如:表现出胆小,不愿与他人交朋友,自己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有上网玩游戏的坏习惯等。他们一旦犯错,如果教师对待他们只是简单武断地惩罚,不做细致的思想工作,长此以往,就可能导致他们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遇到这类学生,你越处罚,他越犯错,你越是恼火,越想处罚,形成恶性循环。他之所以犯错,根源在于他需要成就感,需要引起别人的关注,没优点就只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所以班主任要带着放大镜发现他们的优点,哪怕是帮助了某某同学,自愿扫了次地,某节课终于没有违纪,拾到一枚硬币上缴等都该表扬。让其他学生明白,他的确该表扬,因为这是他的进步。

五、精细化管理的价值

(一)细节决定成败

优秀班集体,都在细节的管理上下过很大功夫。一个优秀的团队和一批优秀学生都是在平时细节的管理中形成的,相反,正是不注意细节的毛病,可能使很多有潜质的学生被埋没,使无数智力出众的学生与理想失之交臂„„凡此种种,无不可以在细节上找到源由。

(二)习惯决定命运

一位名人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好习惯是我们成功的基石,也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班级的精细化管理,是新时代教育赋予班级管理的新理念,更是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

篇6:班主任精细化管理工作总结

“精细管理,打造特色,全面育人”是我校班主任工作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我校落实“精细管理办校,内涵发展育人”的重大举措之一。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直接策划者、管理者和参与者,如何把精细化管理这一理念融进班级管理,使班级管理做到精细化,使精细管理做到日常化,是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下面,就我班本学期精细化管理工作作如下小结。

一、常规管理精细化。

班主任工作非常辛苦,事务繁杂,怎样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又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科教学,我认为,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充分相信学生,许多事情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这样,既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又能使班主任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当然,这里的放手不是指班主任彻底的甩手不管,而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加强班级干部培养和管理,明确责任,精确分工,在放权的同时,对班干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制定管理责任制度,对自己负责的事务作出承诺,实行责任追究制,出现问题,各部门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班长负责统领和协调整个班级的事务;劳动委员负责每天值日安排和教室与责任区卫生的打扫;卫生委员负责每天卫生检查和保洁;学习委员负责班级的学习纪律情况和作业本的交送;体育委员负责每天的广播操和眼保健操及路队;文艺委员负责班级的黑板报和班级的文化宣传。各部门要求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做到既明确分工又相互协作。如,班长统领大局,其他各部门的管理如果出现了问题,班长就要首先出面处理和协调,妥善解决问题。如果班长不能解决的,班主任再出面解决,这样,既树立了班长的威信,又锻炼了班长工作的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劳动委员要负责每天值日安排和教室与责任区卫生的打扫,任务重,工作繁琐,可让其进一步把管理责任细化,如,安排值日表中的 监督小组,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员的监督作用,这样,既做到了教室和责任区的保洁,又培养了学生主人翁的意识,提高了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学习委员负责班级的学习纪律情况和作业本的交送,对不守纪律的同学,有权监督和管理,同时,充分发挥小组长的职能,让小组长负责各小组作业本的收交,对不按时交作业的同学,及时汇报,使老师能及时了解当天的作业情况。体育委员负责每天的两操及路队管理,监督管理两操及路队的纪律,为了保证每个学生能认真完成两操,真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也为了路队的整齐和班级的形象,体育委员还专门设置了两操监督员和路队护送员及路队举牌手,保证每天的两操能高质量的完成,也保证了每天的路队能整整齐齐的走出校门。文艺委员负责班级的黑板报和班级的文化宣传及主题队会的策划和开展,由于这方面的事务涉及面广,任务重,可由文艺委员负责,成立了专门的板报宣传小组和文艺策划小组,要求做到能根据大队部的安排及时更换黑板报的主题内容和班队会的策划与准备,并做好文字记录、图片资料和电子板报。通过责任分工,精细管理,一学期以来,我班各项常规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参与了班级管理,他们的能力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安全教育精细化。

安全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每位学生的安全,是班主任每天工作的职责之一。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作为班主任,时时都惦记着学生的安全,每天不仅要确保把每位学生安全地送出校门,还要教育学生注意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使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安全无小事,处处有安全。安全教育涉及面非常广,它包括校园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用电、用气安全等。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使学生安全意识警钟长鸣,我班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利用主题队会,晨会,黑板报,手抄报,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学生如何防溺水,防触电,防火,防爆,防骗,防盗,防中毒,防交通事故等,通过强化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校园安全,更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我班教室在四楼,学生每天的上下楼梯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每天的课间操,学生集中拥挤,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为

了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经常教育学生要做到: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把楼梯当滑梯,不跑着上下楼梯,漏道拐弯处要慢行,做操集会要走指定的路线,做操回来后不急着挤下楼,要等其他班级都上了楼,楼梯上人少了再下楼等。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要确保他们的安全都不容易,对于不正常的孩子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我们班上的王义非同学,就是这样的一个特例。众所周知,王义非同学是一名自闭症患者,我们不能和他进行正常的交流,而他又没有一点安全意识,不知道什么地方有危险,什么事情不能做。这就需要老师每天不停地对他进行强化教育,即使这样,效果还是不明显,时不时还做出一些危险地举动,刺激老师紧张的神经。因此,他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我这个班主任的一块心病,因为我们的安全教育对他不起什么作用,只有在课间对他多留心,多观察,多发动学生保护他,一旦发现他出现在有危险的地方,或者做出危险的举动,就及时加以制止,并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反复强化教育。特别是这学期,我班教室升到四楼,楼层高了,危险系数加大了,安全问题就更严峻了。每天上下楼梯都要牵着他的手走,怕他摔倒,有时是我亲自牵他的手,有时派学生牵着他的手走,为此,还专门派了三位同学负责王义非同学上下楼梯问题。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是王义非同学喜欢扒走廊的窗户和楼梯的扶手,有时上半截身体都露在了外面,非常危险。出现这个问题后,我就要求班上的学生密切关注王义非同学下课后的去向,只要看到他站在走廊的窗户面前,就立刻把他牵走。除了王义非同学外,我班的孔德韬同学也让我非常担心,这个孩子,调皮、贪玩、天不怕地不怕,他特别爱打乒乓球,每天放学后,他都悄悄地溜进学校多媒体教室后面去打乒乓球,很晚才能回家。经过多次教育,该生仍然不能彻底改正。为了孩子的安全,我在放学后,多次到多媒体教室后面去查看,并多次打电话请他家长到学校,亲手把孩子交给家长,让家长亲自把孩子领回家,同时要求家长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安全工作,把握好孩子每天上学、放学的时间,不让其有多余的时间在路上或在学校里玩,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另外,由于男孩生性喜欢刺激,一段时间,班上不少男孩用零花钱买来了一包包的小鞭炮放在口袋里,上学放学的路上,时不时地掏出一个丢到同伴身边炸一下,吓唬同学,觉得这样很好玩,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很危险。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立刻找来这些同学进行谈话,并给他们单独上了一节安全教育课,使他们意识到玩鞭炮的危险,同时,一一打电话和他们的家

长进行交流,要求家长控制孩子的零花钱,并请求家长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总之,只要平时多留心,把安全工作做好、做细,发现问题就及时追究,把安全工作精细化,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每位学生的安全。

三、情感教育精细化。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活动得以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进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感教育的精细化,就是要求教师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通过对学生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沟通与交流,教育好学生,使师生之间产生心的呼唤和爱的共鸣。爱的教育,这是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法宝,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最高境界。

关爱学生,不是对学生简单的说教,也不是对学生无原则的妥协和忍让,而是把关爱落实到真正的行动上,使学生在细微处见真情,在细微处受感动。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伸出温暖的双手来帮助他们,如,一天放学时,突然下起了大暴雨,许多同学因没有带伞而不能回家,看到他们焦急的样子,我及时地来到了他们的身边,一边安慰他们一边打电话与他们的家长联系,直到妥善地安排好最后一名学生,自己才离开学校,而每位学生离开校园时,都情不自禁地地向我挥手告别,眼神里流露出无法掩饰的感激之情。关爱学生就要做到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平等地交流,做知心朋友。如,班上的李绪同学,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这学期却突然像换了一个人,不仅作业质量和学习成绩下降,而且精神也萎靡不振,整天愁眉不展,似有无限的心思。针对孩子的这种状况,我及时联系到孩子的家长,了解孩子变化的原因。原来那段时间,孩子的母亲生了重病需要住院手术,孩子的父亲为了筹集母亲的住院费,又找了一份夜班的工作,每天要工作到深夜才能回家,孩子每天放学回来既要烧饭,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原本孝顺懂事的孩子因为家庭的窘迫而忧心忡忡,在学习上分了心。针对这种情况,我和孩子多次进行单独的交流和谈心,首先肯定孩子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小小年纪就能照顾生病中的母亲,分担家务,这是很了不起的,同时开导孩子,关心父母,为父母分忧,必

须要搞好自己的学习,如果这个时候还要让父母为自己的学习而操心,那样,不仅不能为父母分忧,反而给父母添乱,这种做法是最不明智的。通过我真诚、耐心地开导,李绪同学很快就调整了心态,在继续照顾生病的母亲,分担家务的同时,把精力又重新投入到学习中来,很快,他的学习成绩上来了,而他自己又变得更阳光、自信了。关爱学生还要做到信任学生,即使是学生在撒谎,也要善意地相信他一次,使他感到老师如此的相信你,再欺骗老师,自己良心上也过不去,这比当面揭穿他的谎言再批评一顿更有教育意义,而且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有一次,班上的李校楷同学没交作业,据说是忘记了带,我主动找到他和颜悦色地问,“李校楷同学,老师相信你作业做了,对吗?那么,请你明天把作业带来,好吗?他点点头,”“那好,你先回去吧!”可是,他站在我的面前迟迟不肯离开,当我问他为什么还不走时,只见他流着眼泪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骗您,我的作业没做完,怕您批评我,就撒了慌,我以后再也不骗您了,请您相信我!”从此以后,李校楷同学就再也没有拖拉过作业。不揭穿谎言,维护孩子的自尊是关爱,关注学困生,肯定他们的优点,让他们自信起来更是关爱。如我班的朱一凡同学,不仅学习成绩差,经常不交作业,而且惹是生非,和班上的同学总是矛盾不断。但即使是这样的孩子,他也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信任。有一次,看到朱一凡同学主动帮助王义非同学上厕所,我就抓住这个机会,大大地表扬了他,使他在老师的表扬声中找回一点自尊和自信。从这以后,他的状态就有所改变。记得有一次,朱一凡同学又没交作业,我把他请到办公室了解情况,没想到,这次他竟然老老实实地说自己作业没有做。见他没有找理由为自己辩护,我当即就表扬了他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敢于说真话,并鼓励他今后要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没想到他竟然感动地直流泪,从此以后,他基本上不再和同学发生摩擦,而且,也能基本上做到按时交作业,有时即使没有按时完成,他也会和我说明原因。通过这些事例,使我感受到,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真诚的关心、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当他们在学习或生活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我们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们,只有付出真情,才会得到真情和回报。

四、感恩教育精细化

感恩教育是我校的特色教育,也是我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更是我校的立足之本。本学期,我班积极配合学校的感恩教育,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要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教师首先就应该是一个懂得感恩、会感恩的人,能时时处处用自己的言行去熏陶、感染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为人师表,做感恩的表率,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因为,感恩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要首先做到。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学生面前,更多的是要用自身的言行去体现这种感恩的意识和感恩的情怀,从细节上去感化学生,为学生做出感恩的榜样。在学校,我们教师的工作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同事的协作和家长的帮助。因此,我们要感同事之恩、感学生之恩、感家长之恩。在任何场合,当同事在工作中给予我支持、协助和配合时,都要说声“谢谢”,特别是在学生面前,更是如此。因为,“谢谢”这两个字,说起来简单,但它向学生传递的信息却并不简单,“谢谢”这两个字,它承载的不仅是教师之间浓浓的关爱之情,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老师对同事的感恩之情。同样的道理,当家长能积极配合老师搞好班级工作,准时来开家长会、主动关心孩子的在校表现等,也要真诚地对家长说声“谢谢”。当学生把教师的讲台擦得干干净净,当学生在集体场合主动给老师让座,当学生为老师到办公室拿书本等,也要对学生说声“谢谢”。感恩,就是要用行动来证明,当你天天要求学生主动捡拾地上的废纸,不如自己也弯腰捡一捡;当你天天要求学生要学会关爱他人,不如自己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当你要求学生会说“谢谢”,不如自己对学生多说几声“谢谢”„„事实证明,心动不如行动,喊破了嗓子,不如干出个样子。现在,我班的学生能够主动捡拾地上废纸的越来越多,能够主动帮助他人的也越来越多。在防控甲型流感的那段日子里,每天放学后不仅会自觉地关好本班教室的门窗等待消毒,而且,还会主动地帮助邻班关闭教室的门窗。要使感恩教育精细化,还要善于捕捉素材,使学生体验感恩。生活中,许多感人的细节、不起眼的言行,往往被人忽视,但如果细细挖掘、细细品味,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能让人感动。其实,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情到处都是,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感动,而是缺少发现。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被呵护着、宠爱着,遇事总是为自己想得多,为别人想得少。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感恩,也不会感恩。针对孩子的这些特点,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善于发现、善于捕捉生活中那些鲜活的 感恩素材,并善于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体验感恩。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素材很多很多,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如,每天早晨,是谁准时把你唤醒,为你准备早餐,并一再关心你有没有吃饱,有没有穿暖和。当你吃饱穿暖后,舒舒服服地背着书包准时来到学校时,你有没有想过,是谁在为你辛苦为你累,是谁在为你默默地付出而无怨无悔。难道我们不应该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吗?在学校,是谁既关心你的学习,又关心你的成长;既教你学习知识,又教你学会做人。难道我们不应该感老师之恩,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吗?同学之间,朝夕相处,情同手足。当你不小心摔倒时,是谁痛惜的把你扶起,并小心的为你轻轻地扶摸;当你忘带文具时,是谁悄悄的把文具放在了你的面前;课间活动时,又是谁陪你一起跳皮筋、一起做快乐的游戏。难道我们不应该感恩同学,珍惜友情吗?所有这些,都是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事情,但他们不一定能感觉到,更没有想到要去感恩。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去发现,去学会感恩。其实,生活中,不管是那些经常发生的或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都可以用来作为感恩的材料去教育学生,让学生体验感恩。如,一天上午,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很多孩子没带伞,不能回家。有几位家长来接自己的孩子时,把家中所有的雨伞都带到了学校,他们不仅想到自己的孩子,更多地是想到了老师和其他的孩子。那一刻,当我和几个孩子接过雨伞,心中真是无比感动,当家长把对自己孩子的关爱,推及到去关爱别人的孩子,关爱孩子的老师时,就要及时抓住这个鲜活的素材教育学生,这就是博爱,是大爱!我们就应该记住这份情,这份爱,并带着这份情和爱去生活,去施恩,去回报,这就是感恩。这样的感恩素材,真实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大爱面前,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了来自社会、来自他人的关爱,难道我们不应该用同样的真情去感恩他人、回报社会吗?

上一篇:乡镇综治办工作汇报下一篇:大三学生个人学年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