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旅游开发初探

2024-07-08

湖南农业旅游开发初探(共8篇)

篇1:湖南农业旅游开发初探

湖南农业旅游开发初探

分析了湖南省发展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提出了湖南省农业旅游开发的基本设想:提高对农业旅游的.认识,明确农业旅游的市场定位,确立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产品。

作 者:杨洪 YANG Hong  作者单位:湘潭师范学院地理旅游系, 刊 名:农业现代化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年,卷(期): 22(3) 分类号:F592.7 关键词:农业旅游   开发模式   湖南  

 

篇2:湖南农业旅游开发初探

湖南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初探

作者:王树雄 于正东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2期

[摘 要]旅游业已经成为湖南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文章对湖南旅游业在目前的转型时期,如何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湖南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构架及措施。

[关键词]湖南旅游;产业集群;创新

[中图分类号] F590.8

篇3:湖南农业旅游开发初探

在国家跨世纪的发展战略中, 旅游业已被列为国民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中的先导产业。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 科技与旅游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二者融合的程度与广度都越来越得到增强和提高, 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 旅游业实际上已经摆脱了所谓“劳动密集型”的原始面貌, 而迈进“科技密集型”产业的系列。科普旅游作为国内新兴的一种旅游方式, 目前成为了旅游市场的”新卖点”, 游客消费的“新热点”。科技与旅游相结合既是一个必然趋势, 又是一种双赢组合, 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 其发展前景看好, 二者结合所衍生出来的经济增长点, 所产生的经济助推力不可小觑。科普旅游是科技文化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旅游项目, 是集旅游和科学知识于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 它将科学知识的普及融入到旅游活动的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中, 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得到更多科学体验。科普旅游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 是旅游业的发展逐渐进入高层次的表现。2001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积极探索休闲旅游、科普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这充分说明科普旅游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重视, 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 桂林市按照“建设桂北旅游农林经济区”的定位,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生产开始步入持续、健康的良性发展轨道, 特别是观光农业、特色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山水风光观光作为旅游产品核心的桂林旅游业, 是以自然山水与田园风光相融合的景观类型和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为基础的。农业是桂北经济区的产业基础,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 桂北地区的生态农业经济崭露头角, 恭城县、龙胜县均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桂冠。桂北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乡村旅游适应了当代旅游消费发展的趋势, 成为桂林旅游发展中前景最好的新增长点, 也成为桂北地区大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新的增长点。

如何依托桂北地区重点产业生态农业来发展科普旅游, 如何以生态农业振兴科普旅游、以科普旅游促进生态农业, 如何更好地实现生态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娱悦功能、文化功能, 如何开发桂北地区的生态农业科普旅游资源成为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二) 生态农业科普旅游概述

科普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其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目前关于科普旅游的定义、内涵与本质均没有达成共识, 同时有关科普旅游的学术研究寥寥无几。《东北地区科普规划研究》一书对科普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该书认为, 定义科普旅游首先要明确科普与旅游的关系, 也就是说在科普旅游活动中是以科普为主、以旅游为辅, 还是科普与旅游并重, 还是以旅游为主, 以科普为辅。科普旅游的定义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它既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 同时也是一种发展理念。从产品角度看, 科普旅游指的是集科普教育和旅游为一体的旅游产品, 其目的在于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寓教于游, 寓教于乐, 是以旅游活动为载体, 在旅游产品中增加科普教育含量, 使游人在旅游过程中身心受到陶冶与熏陶, 提高游人素质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从发展理念上看, 科普旅游是指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始终把科普教育作为一条重要的发展准则, 用以指导旅游地整体发展方向。

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生态农业”的概念, 最早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t于1970年提出。后经英国人M.K.Warthington于1981年进一步完善, 其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 经济上有生命力, 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系统。我国生态农业的概念于1981年在北京生态工程学术讨论会上首次提出, 其实质在于形成一个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高循环统一的生态经济系统, 不断提高系统生产力,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农业旅游, 在不少学者看来, 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 发展农业观光、农艺与科技示范、休闲度假等旅游实体, 并围绕农产品采摘、加工等为游客提供广泛参与和体验活动的新型旅游。对于生态农业旅游的研究, 无论在我国, 还是西方国家, 都尚属一个较新的领域。

因此, 本文定义的生态农业科普旅游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农业科技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把科技建设、科学实验、科普知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农产品采摘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 使旅游者充分领略到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 并从中提高自身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

(三) 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旅游生产力增长的潜力所在。由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以及随时代的延展性, 目前世界各国对旅游资源尚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和分类额方法, 一般有根据旅游资源的存在方式、结构、功能等来进行划分。

生态农业科普旅游是现代旅游产业中的新生事物, 目前学术界对科普旅游资源的分类还是个空白, 我国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是从旅游资源自身特质出发的, 并没有科普旅游资源一类。根据国家旅游局原资源开发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理所起草了《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其中第五大类消闲求知健身类中提到了科学教育文化设施, 但这远不能涵盖丰富多样的科普旅游资源。根据郭来喜等拟的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 人文景系中的现代人文吸引物景类中分类了科学教育设施景型、博物馆/展览馆景型、产业旅游地景型。这说明了科普旅游资源得到了承认和重视, 但还不够全面。本文从科普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 对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资源分类, 将其分为二个层次, 景系 (SERIAL) 、景类 (TYPE) 。景系为第一层次, 有自然景系、人文景系两大类。景类为第二层次, 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科技场馆、科技园及其它, 所划分的类型见表1。

(四) 桂北地区主要生态农业科普旅游资源特色

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资源特色优势是以现代生态农业和优美的田园风光为主要特色优势。这类旅游资源主要是利用地方宜人气候, 发展地方土特产为主的现代生态农业, 并以现代生态农业技术为依托发展起来, 重点突出的是生态农业特色。2002年, 我国农业部科技司向全国征集到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 经过专家的反复研讨, 选出具有代表性的l0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 在全国推广, 其中, 养殖 (猪) ——沼气——种植 (果) “三位一体”的“恭城模式”闻名全国, 成为农业部在南方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同时, 以现有的自然景观来传播生态环境方面的科普知识, 使游客认识自然、了解自然, 充分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一年四季瓜果菜飘香的桂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为全区十大农业示范区之一。园区经过近几年的规划建设, 已打造成一个集现代农业展示、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观光园。主要资源点有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恭城的无公害月柿生产基地、兴安的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灵川毛洲岛、兴安大溶江、桂黄公路百里现代农业示范带、临桂刘三姐茶园、阳朔遇龙河、阳朔高田、葡萄杨梅岭——兴坪大坪——白沙龙潭门——蕉芭林——阳朔冲山等;二是以民族民俗和古民居文化为主要特色优势, 这类旅游资源主要是依托浓郁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古民居文化, 结合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 主要分布在龙胜龙脊梯田、金车、县城和温泉度假区的百里民族风情带、平等侗寨、彭祖坪以及灵川江头村古民居。灌阳月岭古民居、临桂蝴蝶谷瑶寨、柳州三江程阳风雨桥景区、融安大洲村、柳州三江丹洲村。此外, 各个民族在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下长期生存所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饰、建筑、婚俗、节庆等也是很重要的科普旅游资源。近年来,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申报也体现了对这部分旅游资源的重视。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使游客认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相互作用。

(五) 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的发展对策

在大桂林旅游圈建设过程中, 引入生态农业科普旅游这个全新的元素, 在概念上和实践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创新意义。开发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资源, 能够形成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生态农业和科普旅游产业, 从而拉动旅游业的发展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上述分析表明, 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发展有自身的优势并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旅游部门和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科技旅游的发展, 及时抓住机遇, 积极塑造自身的个性形象, 力创特色, 大力开发和建设旅游精品才能迎接挑战, 创造桂北地区旅游新的辉煌。在此, 笔者提以下建议。

1. 形成有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特色的精品科技旅游产品

生态农业科普旅游资源开发, 要迎合现代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提高科技旅游活动的体验性与可参与性, 形式上要新颖独特, 以满足现代旅游者“求新、求奇、重体验”的旅游需求, 又要体现桂北地区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地方特色, 使之成为大桂林整体旅游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造科技旅游资源特色品牌, 从而来吸引客源。

2. 加强政府引导, 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样化

首先, 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不仅旅游部门和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协调, 每一个经营单位之间都要加强协调, 才能更好的有利于科技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其次, 要有相应政策的推动。科技单位大多为事业单位, 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政策支持, 关键在于如何培育市场机制。最后, 科普旅游资源开发, 要在政府引导下, 坚持市场导向发展战略, 要通过广泛利用社会的各类资金, 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样化。

3. 加大生态农业科普旅游的宣传力度, 加强科技资源与市场的结合

首先就是要调整观念, 要有创新意识, 对科技部门来说, 就是要走出象牙塔, 要面向市场讲经营, 因为科技成果最终要转化成生产力。同时, “盘活”科普旅游资源也需要旅行社的介入。通过市场配置将科普旅游资源整合成数条有特色的旅游线路, 并且加大科普旅游的宣传力度, 形成旅游配套设施, 完成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喻学才.旅游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2]邹云, 经济、生态、文化、娱乐——桂林生态农业溅入佳境[J]当代广西, 2005, 10.

[3]李裕红, 陈怀宇.牛姆林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开发探讨[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 20 (2) :79-83.

[4]王剑, 彭建.龙宫风景区科普旅游功能初探[J].中国岩溶, 2003, 22 (3) :236-241.

篇4:盐池县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初探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市场分析

1 引言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加上政府积极宏观引导,及时推出了“黄金周”节假日,为城乡居民休闲消费提供时间保障,许多工商企业纷纷响应,加大投资力度,抓紧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增加城乡居民选择的旅游天地。据统计,我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已见成效。如哈巴湖生态景观旅游区、南海子、绿色度假村、白春兰绿色家园、灵应寺等10多家各色旅游项目落户盐池,累计接待游客30万多人,收入可观,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2 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2.1 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主要包括“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等不同概念,具体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

2.2 生态旅游农业的特征

(1)功能齐全、双重效益。(2)保护环境、持续发展。(3)回归自然、身心享受。(4)科技特色、高效农业。

2.3 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布局原则

(1)因地制宜。(2)尽可能与旅游业相结合。(3)充分考虑客源市场。(4)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5)与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

3 哈巴湖生态景观旅游区开发实证分析

3.1 市场分析

哈巴湖生态观光旅游区位于盐池县中北部王乐井乡境内,南北长38公里,东西宽64公里,总面积16万公顷,环境优美,面积广阔、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十分好。属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的景区之一。哈巴湖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在区系上属欧亚草原区,亚洲中部地区,中国黄土高原草原省至内蒙古草原省的过渡地带。根据调查,保护区内已知各类植物507种,分属76科,276属。保护区具有独特的荒漠类型景观,有干旱山地、干草原,有大面积毛柳、沙柳、柠条群落,还有面积可观的湖泊、沙漠、森林、果园、绿洲及众多的文物古迹。具有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价值,同时保护区内文物古迹众多,山川沙海兼有,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3.2 设计景观的理念分析

哈巴湖生态景观旅游区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垂钓、休闲、娱乐、商贸的概念。生态景观旅游区发展旅游业,就在于它可以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不同来显示出差异,加之把其艺术化处理,就成为非常好的旅游产品。所以,制造差异就可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并且这种旅游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3.3 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资源的策略和措施

(1)更新策划理念,走企业化、市场化发展之路。哈巴湖生态景观旅游区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主导产业上选择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设施生产,在策划的理念上注入了旅游、休闲、娱乐、垂钓、商贸的概念。

(2)以科技为本,优化资源配置。哈巴湖生态景观旅游区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结合区内独具特色的沙漠景观,有干旱山地、干草原,有大面积毛柳、沙柳、柠条群落,还有面积可观的湖泊、沙漠、森林、果园、绿洲及众多的文物古迹。开发建设哈巴湖自然博物馆、哈巴湖度假酒店、沙地运动乐园:马场、治沙天然博物馆、哈巴湖牧耕田园农(牧)家乐等景区。

(3)建立配套完善的旅游设施。利用设施农业和先进的生产模式,种植瓜果、蔬菜、花卉等多个品种,创造出新、奇、特的观光效果,并配套建立了相应的旅游设施“农科之窗”、“山庄果园”、“垂钓走廊”、 “心灵茶庄”等一大批集环保、生产、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4 结论

篇5:农业银行经营转型初探

【摘要】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已经完成,在经营业绩、服务水平、竞争力等方面与国内外先进银行的差距不断缩小,但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也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客观上要求农业银行加速实现经营转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关键词】经营 转型 银行

【中图分类号】TU2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a)-0171-01 农业银行经营转型的主要动因

1.1 传统利差业务面临挑战

我国正进入一个融资结构快速调整和直接融资快速扩张的时期,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脱媒”现象。资产方面:股票、短期融资券等作为银行贷款的替代品,能帮助一部分优质客户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也分流了一部分银行优质贷款;负债方面:股票、基金、理财产品等层出不穷,多样化的产品分流了银行部分储蓄存款,部分机构将会出现流动性短缺。

1.2 宏观经济调控带来的压力

银行业的经营业绩和效益波动与宏观经济周期有较大关联,经济扩张时一般贷款投放较多。而过去5年经济扩张时期发放的贷款尚没有经过整个周期的检验。从以往情况看,在经济上行周期中,一部分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管理问题被充裕的信贷资金所掩盖,一旦经济回落将会浮现出来,造成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

1.3 市场化考验定价能力

2004年10月和2005年7月,对调控宏观经济最为重要的两个市场化杠杆――利率和汇率进行了市场化改革,目前我们还面临着利率和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一方面,进行风险管理和对冲的工具及外汇市场提供的创新渠道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存款短期化、贷款长期化,“借短用长”形成存贷款期限错配,存在潜在金融风险。农业银行经营转型的目标和衡量标准

2.1 农业银行经营转型的目标

农业银行经营转型的目标是多重的,但归根结底是构建集约化经营的现代金融企业。对外要主动适应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对内必须主动适应客户与市场需求变化,调整经营战略,再造业务流程,优化经营结构,实现客户满意度和农行利润相互增进。

2.2 经营转型成功的衡量标准

⑴业务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成功的经营转型必须实现规模与效益的统一、速度与质量的和谐、效率与成本的匹配、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协调发展、客户结构与收入结构的合理分布。负债业务做得好但资产业务做得不好,或人民币业务做得好但外币业务做得不好,过度依赖传统利差收益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过低等,都不能称为成功的经营转型。

⑵经营结构的合理性和适应性。经营结构的适应性要求农业银行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优化经营结构,通过有效的结构调整,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保障经营效益持续增长,是衡量经营转型成功的标准之一。

⑶资产质量的健康性和稳定性。目前,信用风险仍是风险控制的首要任务,操作风险存在于大部分业务之中,覆盖面广,是风险控制的难点,建立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风险的计量、监测、预警和化解,是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将不良贷款率稳定控制在国际先进银行平均水平以内,是经营转型成功的重要衡量标准。农业银行经营转型应重点把握的问题

3.1 农业银行的经营转型不能急于求成

⑴我国银行改革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各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压力和迫切性很强,但毕竟刚刚起步,因此,农业银行经营转型不能忽略发展阶段上的差异,必须以国外商业银行转型初期的状况为参照。

⑵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我国金融市场上交易工具稀缺,参与主体少,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不丰富,限制了各商业银行资金交易收益。处于起步阶段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暂时无法对资金交易贡献较多收益,也制约着农业银行资金交易业务向更高级的风险管理业务发展。

⑶我国金融史忽视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由于目前收费的要求与服务的改进没有同步,社会上对发展收费业务也有很大的反对惯性。目前,虽然农业银行某些业务已经开始收费,但仍脱离不了行政性收费标准的圈子,外部环境的改变需要时间和过程。

3.1 农业银行转型成功的关键

⑴存贷利差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农业银行重要的盈利支柱。从我国金融发展的长期进程看,存贷利差大幅度减少这一趋势不会改变。因此,在农业银行转型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利率市场化过渡阶段的大好时机和转型初期难得的5―10年的时间,尽最大可能利用存贷利差获取高额利润,为今后的战略转型储备足够财力。

⑵个人金融业务是未来农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重点。从增量客户来看,随着个人财富的不断增长,个人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催生出许多新兴市场。因此,农业银行要想在经营转型上短期内有大的突破,较为现实的选择就是大力发展个人金融业务,丰富服务内涵,在个人财富管理、支付交易结算、个人资产业务等方面有较大突破。农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实施策略

4.1 理念转型

⑴要树立资本约束观。农业银行要改变单一的以存款和贷款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彻底杜绝摆脱片面、盲目规模扩张的惯性思维和经营取向,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将效益的同步甚至更快增长作为规模扩张的前提。

⑵要树立长期绩效观。农业银行只有有效控制全部风险,在收益计量中考虑到所有风险成本、资本成本等成本因素,短期回报和长期盈利才可能统一,农业银行的价值才可能在持续发展中稳步提高。

⑶要树立现代服务观。在服务理念上,要突出为客户创造价值,在服务意识上,要突出主动服务和整体服务,在服务体系上,要突出差别化服务,在服务手段上,要突出综合服务渠道。

4.2 业务转型

⑴优化收益结构。一是借鉴外资银行的经验,加强与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合作;二是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加大中间业务创新力度;三是既要注重现有资产负债业务对中间业务的带动作用,又要努力开发不依赖于资产业务的收费服务产品。

⑵优化资产结构。以经济资本回报为导向,用最少资本占用获取最大的盈利回报。

⑶优化负债结构。农业银行应转变传统负债业务经营思路,探索新型负债管理模式。为应对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存款定期化,严格存款定活期比例管理,调整负债结构,降低付息成本。

4.3 流程转型

⑴转变业务营销模式。一是明确分层营销职责,提升营销层次,二是整合营销队伍,将支行层面的公司营销客户经理和个人营销客户经理整合,重点培养客户经理维护高中端客户的能力。

⑵改进网点管理。一是加大网点综合化改造力度,推进网点经营转型,二是发挥物理网点与虚拟网点的协同效应。

⑶推进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再造。按照“前后台分离,前台延伸、后台集中”的思路,改变原有传统的业务处理方法,改造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

4.4 管理转型

⑴建立资本管理体制。一是强化经济资本的约束,根据业务线或地区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科学配置经济资本,强化分支机构资本占用成本。二是实行风险限额管理,确定在经济资本约束下银行风险回报最大化的各类信贷组合风险总量和总体信贷风险总量,建立适应农业银行管理需要的信贷组合和信贷结构框架。

篇6:治理农业部门腐败现象初探

一、农业部门的党风廉政现状的分析。

我们农经局是一个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又是一个为“三农”服务的行政部门,我们的大多数农业技术干部和党员领导干部都能认真履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我市农经系统的党风廉政情况总的看是比较好的,干部的总体素质是好的,有一定思想觉悟,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一定的成绩。去年以来,我们全市农经部门,坚持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着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而保持了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经部门也并非是一块净土,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的一些因素,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现象,也发生了一些~案件。我们也不能忽视农业行政部门中存在的不廉不洁的现象,以及~现象。如果对一些~现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个历史性课题进行长期研究和常抓不懈,我们农业部门就难以完成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任。当前一些~现象的主要表现:

1、违法违纪~案件时有发生。近几年,我市农经部门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副处级干部有两人,科局、科站干部有十几名。这些违纪违法人员大部分是领导干部,在有职有权的岗位上或在经管钱财的岗位上,利用职权搞权钱交易。特别是手中掌握项目资金的一些领导干部,一不注意就走上犯错误的道路。如**区原农林局长储XX、原市农委经管站长陈XX就是这样的典型。

2、吃拿卡要的恶劣行径没有杜绝。农经部门在有些人眼中看来没有什么权力,也有人认为是清水衙门。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农经部门手中掌握着行政的审批、审核权,行政执法权,同时还掌握大量的农业开发项目。不管权力的大小,只要掌权者有私心杂念,权力就会异化,就会成为谋私的工具。例如,我们下属一个局的渔政站站长,手中仅掌握捕捞证的审批权,当他要以权变钱时,竟然在一位趟螺丝渔民身上索贿5000元钱。这种吃拿卡要事例当然是极个别的,但对农经部门形象的损害是无法估计的。

3、乱收费的现象没有完全纠正。我们农业部门的一些站、所,有涉及为农服务收费情况,这些收费大部分是合理的,经过有关部门核准的,但也有个别单位巧立名目乱收费、或者是搭车收费、或者是任意提高收费标准。这种情况虽然也是个别的现象,但直接侵犯了农民利益。

4、对工作不负责任,严重官僚主义失职的现象还存在。对工作不负责任,盲目决策,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的情况,在我们农业部门少数干部身上还存在,这种干部看似没有什么问题,勤勤恳恳,但工作浮夸,不凭科学决策,光凭主观臆断,给国家和集体造成的损失巨大,这种~现象还不被人们所重视。

二、农业部门产生~的根源

~现象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其产生的根源却有共性的特征,研究这些深层次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教训,提出防范的对策。

1、理想的动尧信念的滑坡,是产生~的总根源。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经济建设的成果喜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但是,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对市场经济复杂的局面缺少充分的估计,一些党组织对中央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精神理解上不深不透,总认为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就可以一俊遮百丑,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对于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不能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一些单位在抓政治学习时不深不实,对上级布置的学习任务敷衍了事、任务观点,不注重解决党员干部中的实际思想情况。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经常不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更不要说自学了由于学习的放松,思想基础的松动,导致理想信念的动遥如**县原农经委纪检监察组长陶XX,在兼管农经委经济实体之后,与经理、老板接触多了,渐渐放松了学习,热衷于吃吃喝喝,热衷于个人捞好处,连自己是一个纪检监察组长的身份都忘了,把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忘得一干二净,业余时间还谈什么自学,而是经常与经理、老板赌博。有些人平时也参加学习,学习后只对照别人,不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不注意经常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归学,做归做,碰到权钱交易时,照样~。

2、党风廉政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位,未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党风廉政责任制大部分党委已经制定,但落实的程度还是令人担忧,有的单位把党内廉政责任制订在纸上、挂在墙上、不落实在行动上。其次、对党风廉政责任分解时,虽然都明确党委成员各自抓党风廉政的职责,但个别领导总是认为这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把党风廉政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再次,党风廉政上的责任追究制没有得到落实,出了问题大家都不负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到哪一个单位的领导因下属违法违纪案件而被受到责任追究的。长期以来不能形成对~现象保持一种高压态势,对抓党风廉政建设也形不成齐共管的合力。

3、对权力监督,在机制上不完善,在实施中不到位。对权力不予监督,难免产生~,我们农经部门许多~现象也正好证实了这一点。一是监督的机制没有健全。如有的单位原来的财务制度管理上漏洞较多,除了行政经费是统一管理外,项目经费和事业经费则由各处室自己管理,会计、出纳都是处室内的工作人员兼职,这种管理体制下,处室的负责~力过大,单位领导就很难对处室实行有效的监管,故连续

发生违纪违法案件。二是党内的监督和行政内部的监督没有很好实施,现在的领导干部大部人是做老好人,不愿得罪人,管理上不严,制度上放松,当下属干部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时,不能及时提醒,更不要说进行严肃的廉政谈话、诫勉谈话了,一些干部往往在小错误时得不到及时纠正,以致走上违纪违法道路。三是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有的人走上领导岗位或有实权的岗位后,就自以为了不起,忘乎所以,对群众和同事批评,甚至领导的批评都有听不进去。这些人总是感到在党风廉政上约束太多,感到不自在,他们只要求纪律上的松绑,结果只能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4、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不断侵入我们党内,社会上的腐蚀力十分猖獗。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我们的党员干部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没有清醒的认识,思想上麻痹大意,没有保持必要的警惕,所以当社会上拜金主义如洪水猛兽般袭来的时候,我们一些党员干部纷纷做了俘虏。社会上的一些不法之徒,他们觊觎我们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用他们的钱买我们的权,以我们的权去赚他们的钱,把商品等价交换原则变成权钱交易勾当。他们贯用的手段是吃吃喝喝交个朋友、小恩小惠联络感情、成千上万买你权力,美色相送拉你下水。原市农经委经管站陈XX就是这样的俘虏。

三、农业部门如何从源头上加大治本的力度。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问题。”针对农业行政部门党风廉政的实际现状,根据农业系统工作的特点,按照十六大报告要求,我们认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还是应该从教育、制度、机制、体制着手。

1、加强正面教育,讲究教育实效。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级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须臾不可松懈,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新形势、新情况、党员干部思想新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当前要着重加强对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教育,树立正确世界观、权力观。产生~的重要原因就是思想道德的蜕变。因为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反~的基础性工作,只有筑牢思想防线,才有可能抵止各种腐朽思想的侵入,在教育中,要经常分析党员干部实际存在的思想感情问题,提出教育方针,使教育做到有的放矢。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我们的党员干部会产生什么样的新想法?在哪些工作环节、生活环节上最容易出问题,采取提前教育。教育的重点是党员领干部,领导也应该带头学习,为党员群众做出榜样。教育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切忌简单呆板,要寓教于乐,使教育入心入耳入脑。要用正面的典型来激励我们的党员干部,以弘扬正气,要注意挖掘农业系统中廉洁奉公的典型,使大家学有榜样;以反面的典型来警示我们的党员干部,注意经常用身边的案例开展敬警示教育,以防止覆辙。通过经常性的教育,着重解决党员干部不想~的问题。

2、认真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现象保持一种高压的态势。如果~行为一经发现,得不到及时严肃地查处,群众意见纷纷,而我们的纪检监察部门不作为,听之任之,任其发展,这样就会使许多人竞相效仿,形成~泛滥成灾。只有对~现象不断地打击,让~现象没有市场,使之成为过街老鼠人人打之、人人殊之,这样才能使正气上升。要保持对~现象一种高压态势,纪检监察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对违纪违法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份子决不心慈手软。按照江泽民同志要求:对任何~分子都必须彻底查处、严惩不贷。通过对~行为严肃地处理,不断提高~行为的成本,从而解决一个党员干部不敢~的问题。

3、建立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力度。要建立健全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各种制度,特别是对财权,要制定出有力的监督措施,保证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对重大的资金流向,主管领导和监督部门要进行全程监控。我市的“四统一”做法不失为一条治本良策,对用钱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监控。当前我们要不断完善农口核算分中心的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事权和用~,要坚持重大总是集体讨论的原则,切忌个别领导说了算。同时要加强透明度,实行政务公开和干部任用工作的公开,增强群众的参与程度,广泛接受群众的监督,从而达到权力行使中不能~的问题。

篇7: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初探

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以及改善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加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立法工作和执法力度,实现补偿标准明确化和差异化,促进补偿方式多样化,确保补偿主体明确化,提升补偿管理规范化和市场化水平等五个方面是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重点所在.

作 者:刘洁 LIU Jie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刊 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1(4) 分类号:X22 关键词:农业   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补偿主体   补偿管理  

篇8: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模式初探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农业综合整治的系统工程, 一般多在不误农事的前提条件下实施, 需要在短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任务。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原来的管理模式有些已很难适应, 因此需要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管理模式, 既能提高项目区农民参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按时完成任务, 又能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预期效果。本文就我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分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增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治理能力

嘉善县是最早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县之一, 通过20多年来的实施, 我们充分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优势, 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 不断探索, 精心组织, 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农民收入不断增长, 农业综合开发已经成为政府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 并成为加速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

1.2 有助于完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运行机制

近年来, 我县创新运行机制, 不断增强农业综合开发活力。1以规划为先导, 高起点规划。在规划上, 我县紧紧围绕县农业产业规划和各镇 (街道) 的地理条件, 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并不断提高开发标准。2落实立项制度, 规范项目前期工作。在项目立项前首先组织农业、水利等部门及项目单位的镇 (街道) 领导及专家进行座谈论证, 分析建设项目可行性和示范带头作用。在确定实施方案时, 通过现场勘测、实地规划, 确保实施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3理顺县农发办管理体制。我县自2002年开始将农发办机构纳入县财政局, 确保人员经费及日常管理支出需要。

1.3 有助于解决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 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太低。作为高标准农田, 首先应从项目的规划设计理念上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 至少十年不落后才能称得上真正的高标准;其次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应按实际投入的工程造价计算, 安排项目投资, 不能以每亩多少来确定整个项目总投资, 使项目真正达到高标准, 实现建一片成一片的目标, 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2) 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不够规范。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不规范, 绝大多数未能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来操作, 体现在产权不够明晰, 分配不及时到位。

(3) 产业化项目管理模式有待改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但不像土地治理项目一样由农发办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实施和管理, 完全由企业自行操作, 在项目实施后缺乏后期的跟踪和监督, 申报的部分项目由于技术含量高, 短期投资大, 未能真正带动产业发展和惠及百姓, 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4) 人员配置不够完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水利、交通、市政、林业、农业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 而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目前还缺乏除水利之外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项目的规划和管理中涉及其他专业部分容易考虑不周, 造成部分规划和管理上的缺失。

(5) 各项支农资金缺乏有效整合。目前农田建设项目多、投资大, 分散在各部门中独立实施, 缺乏有效的项目资金整合, 造成重复建设等情况时有发生。

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模式的主要实践方式

2.1 推行对于农业管理的综合开发的制度管理

将农业的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执行好四项制度, 才能全面的奠定农业制度改革的基础, 四项制度是指:1项目公示制度。在项目立项前、施工设计前、招标完成后在项目涉及镇 (街道) 、村进行公示, 增加项目资金的使用透明度。2招投标制度。对超过10万元以上的工程全部通过招投标代理机构实行公开招投标。在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中要选择负责的承办单位, 避免虚假招标、串标、围标等不良现象的产生。3使用规定尺寸产品。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 并由相关单位进行质量抽检, 坚决杜绝不合格的产品进入项目区。4监理制度。项目所有建设工程委托有资质监理单位, 并且建立了县、镇、村、社四级质量监督管理网络, 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2.2 加强资金管理, 按时足额到位

实行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财政、审计、农综办充分履行各自职责, 财政负责地方配套资金和项目资金的管理, 按工程进度拨付项目资金;农综办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要求, 组织项目实施, 根据工程进度拨付工程进度款, 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和质量保证金制度;审计负责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 管理是否规范,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自筹资金的到位、筹措等进行审计监督, 把农业综合开发每个项目列入年度审计计划, 从而确保项目资金的足额到位, 合理使用, 管理规范。

2.3 加强监督检查, 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质量及工程进度

针对项目建设质量方面坚持监理制度, 并建立项目镇、村、监理、审价和农发办必要时邀请相关部门质监站形成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监督检查。健全县、镇 (街道) 、村的三级质量监管组织, 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充分依靠监理单位, 完善各类项目工程的施工组织, 将质量问题处置在萌芽状态。

2.4 规范参建单位的行为, 确定参与单位的职责和义务

在以往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一直以农综办为主导, 为了全面调动项目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县从2014年开始从项目招标开始采用双业主的方式, 同时与项目镇签订了《嘉善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协议书》, 明确各自职责:由县农综办提供必要的施工图纸、技术交底, 技术指导;对项目管理、工程质量和进度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组织招投标工作, 根据施工进度, 及时拨付工程资金;及时组织县级验收, 申请省和国家验收。由项目镇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土地调整、作物处理等工作;做好建设工程的组织协调工作, 配合监理单位, 督促施工单位规范施工;成立质量管理小组, 负责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检查监督;加强组织管理, 严格按图施工, 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控制资金使用, 做好支付工程款的初步审核工作;每个单项工程完成后, 组织自验, 工程全面完成后, 提供全部自验资料 (包括建成工程量清单) , 申请县级验收。工程竣工后, 将资料移交给甲方。

2.5 设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管理目标, 提高其开展建设质量节约成本

实施对于项目施工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合同、质量、进度、计量支付的信息管理和投资控制中, 全面的调动规范化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合同管理能够更加的规范, 从而提高农田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模式的质量。设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管理目标才能将具体的建设规划和制度进行落实, 在实际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才能将项目的建设质量进行全面的提升。

管理目标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管理中, 才能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质量上的要求, 形成对于农田环境从农作物的生产规划, 再到进一步的加工中全面的维护农业经济综合开发。

2.6 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确保工程发挥预期效益

为了确保项目发挥预期效益, 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办法 (试行) 》的要求, 我县每年主动要求县财政局绩效评价科对我县国家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土地治理项目绩效评价参考指标包括项目前期、项目组织、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实施效果等五个方面的15项指标, 产业化经营项目绩效评价参考指标包括项目前期、项目组织、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实施效果等五个方面的9项指标, 由专业人员通过实际数据真实反映和分析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项目实施进展状况、经济与社会效益、资金使用情况等。

3 推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模式的意义

3.1 有效地推进我县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需要管理者不断总结经验, 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进管理模式, 才能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 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新路子。

3.2 促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管理能够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要求进行对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建设, 促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有效落实, 因此在整个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 我县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内容和规章制度才能不断的完善, 促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全面推广, 保障农业经济生产和建设, 促使国家资金更有效的惠及老百姓,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3.3 促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目标,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施工、高标准管理的原则, 抓住项目入选、设计、管理、管护等关键环节, 进一步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不断尝试改革、创新项目和资金管理模式, 从而使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日趋规范, 水平逐年提高。

4 结语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模式在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具有全面的推动价值, 因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 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在更多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中, 才能制定对于该项目运行的有效管理, 树立本项目的规划建设权威, 促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更加的具有科学性和持续性, 全面的保障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 关系国家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 意义深远。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基础, 要建设美丽中国, 首要任务是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 努力把农村打造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底蕴深厚、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而农业综合开发的任务恰恰就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参考文献

[1]沈玮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信息化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8 (09) .

[2]陈维忠.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资金管理新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 (11) .

[3]张悦, 李志铭.大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BOT模式分析——以德州市铁西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为例[J].农村经济, 2009 (12) .

上一篇: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报告下一篇:一双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