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儿童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

2024-07-30

青少年儿童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精选14篇)

篇1:青少年儿童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

青少年儿童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

摘要: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水平是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外在表现,协调能力则更多地体现着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运动时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协同状态。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注重协调能力训练的能胜任更高的训练和比赛要求,更易发挥和保持运动成绩。

关键词:青少年儿童 ?摇协调能力 训练

一、协调能力及其重要价值

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机体不同系统、不同部位、不同器官协同配合完成练习动作或技术活动的能力。

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要求机体的各个方面都被动员起来一起参与。几乎所有的运动技术,都不可能单纯地依靠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一块肌肉去独立地完成。机体在运动时的协同工作主要表现在:

1.供能系统、内分泌系统与神经/肌肉系统工作的协同;

2.感知觉系统与运动系统工作的协同;

3.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工作的协同;

4.不同肢体、不同肌群(肉)工作的协同。

上述各种协同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完成的运动活动的水平与质量。

在传统的训练理论中,常常把协调能力视为与力量、速度、耐力并列的运动素质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于协调能力给予新的理解。如果说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水平集中地反映着他们体能的高低,是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外在表现,那么,协调能力则更多地体现着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运动时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协同状态。因此,运动素质与协调能力应该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应该是并列的两类运动能力。

协调能力的好坏,对运动员的总体竞技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具备出色的协调能力,有助于运动员:

1.迅速而高质量地掌握多种复杂的运动技巧(技术与战术);

2.更好地发挥运动员已具备的体能、智能及心理能力;

3.更好地适应运动时的外部环境(包括对手、场地、气候等等);

4.完成同样的练习时能更节省使用能量;

5.减少产生运动损伤的可能。

二、一般协调能力与专项协调能力

依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与其专项运动关系的密切程度,可将其分为一般协调能力与专项协调能力两大类。

1.一般协调能力。指运动员完成各种运动活动时的协调能力,它是运动员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技巧,参加多种运动活动的重要基础。一般协调能力主要包括反应能力、时间感知能力、空间感知能力、适应调整能力,以及协同

动员能力这样五个方面的能力。

2.专项协调能力。特指运动员完成专项运动时所需要的协调能力,其构成一般来说同样包括一般协调能力构成的各个方面,但依专项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例如乒乓球选手的专项协调能力,更多地表现在反应能力及适应能力两方面;体操运动员的专项协调能力,则主要表现在时间及空间的感知能力等方面;集体比赛项目选手的专项协调能力,则必须包括与同伴协同工作的能力。

三、决定运动员协调能力水平的因素

1.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及可塑性。运动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越高,可塑性越大,其协调能力就越强,能够更好地组

织协同工作、学习掌握新的技能,并能迅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2.神经系统中已经建立的运动技能的动力定型的数量。运动员掌握的运动技能数量越多,也就是说在运动员的神经系统中,已有的动力定型越多,就越容易建立起更为广泛而多向的神经联系。能够有效地调节不同系统、不同器官之间的配合工作,其协调能力也就越强。

3.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活泼型心理特征的运动员,思维敏捷,学习欲望强烈,可塑性高,掌握动作快,协调能力则好。

4.运动员的智力水平。运动员智力水平的高低,思维能力的强弱,对认识对象的理解能力的高低,显然都会对其协调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5.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运动员的力量、速度等素质水平的发展状况对其协调能力有明显的影响。速度快、力量强的选手比较容易掌握新的技术和战术技巧。

四、发展运动员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

1.配合练习法。有目的地组织专门的练习去培养某两个系统或两个部位或两个肌群之间的协同功能的练习方法。例如乒乓球运动员望左打右的滑板练习等等。还同时专门组织非常规动作的配合练习。如同侧上下肢一顺的走步或跑步;双臂下摆的纵跳等等。

2.变换练习法。训练中经常变换练习的方式、方向、节奏、速率、力量以及其他要求,可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例如,交替用左右手投篮、运球,或交替用左右脚踢球;交替在快速跑进或慢速跑动中跨过栏架;用不同旋转速度完成鞍马全旋;与不同人数的同伴或对手同场练习等等。

3.渐进练习法。由易至难,由简至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练习的内容,逐步提高练习的复杂程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例如,先做简单反应练习,后做选择反应练习;先做团身前滚翻练习,再做团身前滚翻接团身后滚翻练习等等。优秀运动员由单个动作逐步发展到组合动作的练习等等,都可以明显地促进协调能力的提高。

4.加难练习法。加大练习的难度,让练习者在更为复杂的环境,更为困难的条件下练习,也是发展运动员协调能力的有效方法。例如,跨栏运动员跨越高度不一的栏架;篮球选手饶过场地上设置的模拟防守者运球突破;下场地足球练习等。

五、发展运动员协调能力的注意事项

1.发展运动员的一般协调能力要从小抓起,要充分利用儿童少年时期神经系统及运动器官具有较强可塑性的优势,提高运动协调能力

2.发展运动员的专项协调能力要密切结合专项的需要,尽量在专项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加以组合、调整,借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协调能力。

3.发展协调能力的练习应该安排在运动员的身体,特别是神经系统状况良好时。例如,中小训练周期之始,或一堂训练课的开始部分。

篇2:青少年儿童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

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在运动时,身体各器官系统、各运动部位配合一致,按空间、时间、节奏等要素完成练习的能力,是形成运动技术的重要基础。只有具备较高的身体协调能力,才能适应激烈对抗的比赛环境,比赛中才能采用更加合理、准确的动作,从而节省体能,有效地抢占和利用时间与空间,完成攻守任务。

1运动协调能力的诸因素

1.1遗传:神经协调对协调能力起相当大的作用,而神经协调主要受先天的制约,不易受后天的影响;因此,遗传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运动协调能力影响很大。若父母都是运动员,其协调能力肯定比父母不是运动员的孩子要好。

1.2发育:协调能力是人体各机能的综合体现,是建立在形态发育和完善的基础上的。形态随着运动员生物年龄的成熟而生长发育,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也随之得到完善,协调能力也随之发展;因此,生物学年龄和有机体各个部分生长发育的程度,直接影响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

1.3素质:运动技术的完成需要一定的运动素质,尤其对完成技术过程中的肌肉活动来说,它直接与力量、速度、耐力等发展程度有关,况且,肌肉的内部协调本身就是力量表现的决定因素。

1.4.反射:复杂条件反射是建立在简单条件反射基础上的。建立的简单条件反射数量越多,则复杂条件反射的建立越顺利;而在运动技术的完成中,便能表现出良好的高度的协调能力。

1.5心理:运动员学习、完善运动技术,对变化的训练和比赛条件能及时地适应,都与运动员对不同刺激条件的分辨能力、注意集中程度、思维的敏捷程度、神经类型等心理特征有关,这些对运动员的运动协调能力均有很大影响。

2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协调性训练

2.1无球技术运用特点与运动协调能力

在足球比赛中,无球运动主要采用变速跑、突起、突停、转身等形式。在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运动员都在走动、慢跑,看似漫不经心,可一旦需要时,便会立刻作出反应,或接应插上助攻,或突然起动去封堵防守。另外,运动员为了抢占时间和空间,常常根据比赛形势的变化,及时改变当时的身体状态而完成动作,其间体现出来的动作之间变换的及时性,正是灵活、熟练、适时地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身体能力。

2.2有球技术运用特点与运动协调能力

有球技术包括踢球、停球、运球、抢截球等。在看似简单的传接球技术中,其实要求很复杂,例如运动员接球,首先要有良好的空间感觉与空间定向能力;其次对来球的力量、速度、高度、落点有准确快速的判断;最后是选择和调整好自己的体位,上下肢协同配合,尤其能妥当控制下肢动作,做到既准确轻柔,又协调合理。有球运动员还必须敏锐观察本方队员跑位和对方队员的移动情况,控制好踢球腿的摆动速度,力量适当、不失时机地将球传出,争取做到人到球到。所以,搞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协调性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建议

3.1训练形式需多样化。可以做些带有游戏性质的练习,如追人游戏、带球接力;可以进行一些小型足球赛,如1对1.3对3。

3.2足球训练中,允许他们用手,允许同时使用2个球,允许使用软球、塑料球、气球、水球代替足球,允许用脚踢、用手打、用头顶。

3.3尽管每项训练侧重点不同,但可以同时训练多种协调技能。因为各种协调能力相互联系,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哪种协调能力会单独起作用。

3.4协调性练习本身,对身体素质没有特殊要求,只是得思想高度集中。也就是说,只需在每个训练单元做少数几个这样的练习,便能起到比半小时疲惫的协调训练更好的效果。

3.5协调性练习大多有很强的可变性,应该鼓励青少年自己去尝试,实践新的练习。当他们掌握要领后,适当刺激他们发明与之相应的新的练习形式。

3.6把所有协调性练习安排进训练的不同阶段;可以用做热身练习,也可以做为i}il练的重点,还可以成为阶段性训练的一部分。

3.7每一单元训练必做的练习是足球比赛。它不仅能培养协调性,还能增添乐趣。

3.8克服不合理的肌肉紧张。因为在完成足球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往往由于肌肉收缩后不充分放松,而引起不合理的肌肉紧张。

3.9提高保持平衡的能力。在足球这个运动项目里,想要高质量完成许多技术动作,依赖于姿势的稳定性,而要在已获得协调动作的基础上,做到姿态静力性反射和随意调节保证,需要内感觉校正的参与,并取决于动作协调的形式。

3.10提高空间感觉和动作的空间准确性。注意培养二距离的感觉”,头球的空间准确感觉。

篇3:青少年儿童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

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不稳定时期,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在进行技战术的训练时训练方法和手段务必遵循“小、快、灵”的原则。所谓的小,指训练以10分钟、20分钟为单位组织内容,再长时间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影响教学效果;快指动作频率快,完成动作幅度小,每项训练内容和上一项内容衔接紧密;灵指训练内容在现阶段以灵活性、协调性素质的练习为主,技术性练习为主,有球的练习为主。针对青少年球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足球训练中应大量开展多球、多门以及多队的练习方式,提高学生兴趣。

二、足球多球、多门及多队训练的内容及方法

(一)多球训练:

多球训练就是在训练中严格控制足球离脚时间,在训练中提供2个或更多球给球员,以提高练习强度,发展技术能力的训练方法。

1. 多球训练的原则和要点。

如,在脚内侧传接球练习中,2人练习可以设置2球对传(见图1);4人以上可以设置3球(见图2)。在传球练习中,设置6人为一组,3个球,3人相距较近5米左右,另3人相距20米。练习开始时,两个3人小组互相短传,教练吹哨后,指定队员长传球到另一小组位置,循环进行。

2.多球训练的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地面球练习时使用多球较好,但头球或胸部停球练习时球太多就不合适。技术练习不熟练时,也不适合多球练习。

(二)多门训练

多门练习就是在分队练习或比赛时采用4门、6门或更多门练习的方式,旨在培养小运动员对利用球场宽度,拉开对手防守阵形,快速阅读比赛的能力。在练习中一队可以2个或3个门为进攻目标,同时也要防守2或3个球门。

1.多门训练的原则和要点。

在多门训练中,应要求队员时刻抬头观察场上情况,在一侧进攻被重点防范时应迅速转移进攻方向,将足球传递到防守薄弱的一侧。同时防守队员也应根据进攻者的进攻重心迅速调整。

2. 多门训练的方法。

以20×40米或15×30米的边线布置场地,必须在场地最宽处放置球门。即可在场地边线处放置球门(见图3),亦可在场地内和边线处均放置球门(见图4)。场地内的球门双方均可射门得分,边线处的球门只能由指定队射门得分。

3. 多门训练的注意事项。

多门训练强度较大,当训练对象为12岁以下球员时,应注意控制时间,训练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12-14岁球员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练习中一旦发现没有及时转移,应立即鸣哨加以说明,同时改判对方发球。

(三)多队训练

多队训练就是在分队练习中采取3个或4个队参加练习的方式(见图5),旨在提高快速传递球,快速进攻和拦截的能力。由于参赛人数较多,各队均可进攻和防守,要求队员在抢截前对本方队员的站位有清晰的认识,同时本方其他队员在同伴得球后应快速接应,拉开宽度,锻炼了队员的无球跑动意识和由守转攻和由攻转守时的能力。

1. 多队训练的原则和方法。

3队参加为宜,统一每队服装。练习时可设置球门,亦可以抢截传球为主。还可以规定短传4次,必须长传一次等具体要求。

2. 多队训练的注意事项。

多队训练时开始阶段由于人数增多,单位面积内密度增大,抢到球的队员可能来不及传球,即被断走,这时需要教练员反复强调观察和摆脱后及时传球的重要性。

三、多球、多门及多队训练对青少年球员技、战术能力提高的意义

(一)提高小队员专注度

中、小学生身体发育还不成熟,训练持续一段时间后,很多队员的注意力就开始下降,这时如果教练员仍然不加以变化,很可能使队员的专注度下降,完成技术和战术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采用多球、多门和多队训练法能使小队员的注意力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峰值,提高训练效果。

(二)提高小队员适应比赛各种情况的反应能力,提高战术意识

中、小学生的足球训练中,教练员有必要在练习中多加多门和多队练习,以迫使青少年球员在练习时反复思考,对比赛时出现类似场景时不会惊慌失措。

(三)以练代赛,发展小队员身体素质

篇4:少年柔道!手协调能力的训练

1、配合训练法

这是有目的地组织专门的练习去培养少年运动员的某两个系统或两个部位或两个肌群之间的协同功能的练习方法;还可以专门组织非常规动作的配合练习,如同侧上下肢一顺的走步或滑步或双臂一前一后绕动听口令及时换动作等等。

2、渐进训练法

由易至难,由简至繁,逐步增加练习的内容,逐步提高练习的复杂程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例如:先做简单反应练习,后做!择性反应练习;先做团身前滚翻,再做团身前滚翻接团身后滚翻等等,优秀运动员的单个技术动作发展到连络技,都可以明显地促进协调能力的提高。

3、变换训练法

该法在训练中经常变换练习的方式、方向、节奏、力量以及其它要求,可以有效地发展少年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如打入、投入时的要求左右练习,进行有阻力的三人走动打入,交替进行向前、向后或左右侧滑的步伐移动练习等等。

4、加难训练法

这是加大练习的难度,让练习者在较为复杂的环境、较为困难的条件下完成练习的训练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发展运动员协调能力,如和体重悬殊较大的对手进行技术练习;三人打入,站桩实战等等,都可以在条件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

5、非常规动作训练法

通过日常或训练中不经常出现的动作,使运动员在机体各器官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协调,以及身体保持技术姿势的稳定性,在训练中结合柔道项目的具体特点提高运动员的视觉、听觉、前庭与身体本体感觉系统的能力。具体身体练习如:不习惯的各种身体练习、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兔跳练习,右(左)架!手进行左(右)架技术练习等等。

6、分析器屏蔽训练法

这是利用人为地消除一些分析器的功能而去激活另一些分析器的机能的方法。该方法是形成运动技术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协调能力训练的重要方法。由于动作的合理与否决定着协调能力的好坏。因此通过某些分析器机能的提高发展协调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如让队员闭上眼睛在垫上快速滚动,尽量保持直线前进,到终点再折返跑回,这样能激活本体感受器的机能,促进提高动作的动力学和对时空参数进行控制的能力。

7、心理念动训练法

心理念动训练法是运动员通过对视觉和肌肉运动感觉表象进行思维再现的途径,掌握完成动作的合理技术,以及肌肉活动的适宜形式来提高协调能力的方法,进行念动训练时要遵循一定的教法形式。

7.1对运动的思维再现必须与动作技术的特征准确相应。

7.2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到完成动作的具体成分上

在这方面技术水平不高的少年柔道运动员在通过念动训练过程建立动作表象时,更应经常地集中注意力于一般的动作要素——动作的姿势、轨迹、节奏等要素上。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视觉与肌肉运动感觉准确性的增长,念动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应该转向对动作技术、战术、节奏和各肌肉活动的协调性等更精细成分的知觉的改善。

7.3念动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各肌肉间协调配合的心理调节。运动员把注意力集中于一部分肌肉群的最大收缩,同时对其它肌肉群最大放松的能力培养要求经常有目的地进行念动训练。为解决这个问题,应使!手在训练中尽可能充分地随意放松肌肉,然后再改善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保证有效地完成运作的肌肉群紧张的能力。

篇5:青少年儿童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

3.2发展全身协调能力的练习

为发展运动员全身肢体的协调性,须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方法,在青少年的训练中更应该如此。另外,由于大脑运动中枢骨骼肌运动的支配是左右交叉的‘即左半球皮质管理支配右侧肢体运动,右半球皮质管理支配左侧肢体运动),因此,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发展专门与非专门协调能力时都要兼顾左右两只脚的练习。训练中可经常采用的几种简单有效而又实用的方法有:多种姿势的花样跳跃动作,如高抬腿跑、前踢腿、后踢腿、单腿跳、交叉步单腿跳、跨跳式交叉腿跳等;各种形式的跳绳练习,如连续单脚跳、双脚跳、交叉前踢腿跳、后踢腿跳、臂交叉跳、两次跳等附。在做以上练习时,地面上要提前放置多个足球,相互间隔2m,一方面增加协调性练习的难度,另一方面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对足球的敏感性。

3.3跳多个标志杆的训练方法

场地器材要求:在足球场上,将十个左右的标志杆间距30fi0cm依次摆放,一同时用标志墩支撑使标志杆离地约1030cm;训练组织方法:队员可排成一路纵队,按一定间隔,运动员在胃挝标志杆之前将足球向前上方抛出,跳过标志杆后用手接住,依次跳完标志杆后自动慢跑至队伍的末尾,然后进行下一循环;训练内容:左脚或右脚连续跳过标志杆,左脚跳两次后换右脚跳两次,依次循环,背向或侧向用一只脚连续跳过标志杆,左脚跳一次接双脚跳一次再换右脚跳一次,依次循环,左脚跳一次双脚落地再换右脚跳一次,依次循环,双脚跳过标志杆(空中转体1A00或3600)。这种练习方法不但可以加强下肢的爆发力与力量耐力,还可以训练运动员在做位移移动或空中运动时的空间定向能力,训练运动员判断各种动作的先后次序和时间间隔的时间定向能力,训练运动员体会各种动作快慢的节奏掌握能力,以及训练运动员控制肌肉紧张和放松的能力,从而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

4结语

篇6:青少年儿童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

按时间记名次,按名次记分。

六、竞赛规则:

(1)、参赛队队员在起点线外准备。待一组队员全部到达终点时另一组才能开始接力。

(2)、比赛过程中只要有脚触地的情况,均视为犯规。并按触地次数对比赛用时给与增加。

七、活动目的:

篇7:青少年儿童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

银行招聘结构化面试模拟试题——组织协调能力训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天津中公金融人出品

2018银行招聘考试大部分银行已经笔试结束,进入面试环节。银行招聘面试包括多种形式。其中结构化面试包括,资历评价测评,职业核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中公金融人为考生整理每个类型的模拟试题,帮助考生顺利备考。

组织协调能力专项训练 第一题:

为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送去关爱,很多单位开展了送温暖活动。然而,不少单位在送温暖时都是捐款捐物、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孩子们多方面的需求。假如单位领导安排你组织一次去某山区学校送温暖活动,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

千篇一律、形式单一的送温暖活动不仅无法满足孩子们多方面的要求,也会造成物资浪费,有走形式之嫌。因此,作为送温暖活动的组织者,我会在捐款捐物的前提下,采取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安排此次送温暖活动,同时,使送温暖活动能够定期举办下去,形成常态化。

首先,对贫困山区孩子们的需求进行调研。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因此,在组织活动的前期,我会与山区学校取得联系,全面了解孩子们的真正所需,作好记录。如果条件允许,我也会亲自深入山区,获取一手资料。同时,征询有经验的同事的意见,请其为我们的活动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活动方案,确定活动形式、内容、时间、人员安排等,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提高此次活动的可操作性。

其次,根据调研结果,凝聚各方力量,做好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基于山区孩子们对钱物、知识的普遍需求,我会把捐款捐物作为开展此次活动的基础内容。通过在单位内部开展捐款捐物的动员会,号召有爱心的同事们积极参与,提供物资。同时,组建单位志愿支教队,到山区学校为孩子们开阔眼界,提供知识。

http://tj.jinrongren.net/yh/ 再次,安排志愿支教队进山开展活动。一方面,根据志愿支教队的人员特长,与学校进行协商,合理安排支教课程,为孩子们讲解知识,与孩子们一起游戏,向孩子们展示大山外的风景;另一方面,结合孩子们成长和心理需要,安排志愿支教队开展一次简单的慰问演出,通过文体活动、诗歌朗诵、儿童剧等方式来调动孩子们的兴趣,陶冶孩子的情操,使其进一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步了解外面的世界,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

最后,总结经验,汇报领导。做好经验教训的总结,为以后开展类似的活动提供借鉴。同时,建议领导将送温暖活动常态化,与学校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为孩子们送去所需的钱物,每月组织一次志愿支教活动,为孩子们送去新知识新想法,使他们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

第二题:

单位准备开展一次以“弘扬社会正义,传递正能量”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领导让你负责组织,请谈谈你的活动方案。

【参考答案】

开展“弘扬社会正义,传递正能量”大讨论活动,对于单位形成向善氛围,向同事们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活动方案的设计者,我会从讨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方面做出科学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活动效果。

第一,明确活动目标。对如何利用“正能量”来推进单位文化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凝聚推动单位建设、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第二,确定大讨论的内容。本次大讨论主要分三个专题进行:

一、对社会正义及“正能量”的认识;

二、身边的“正能量”及其带来的启示;

三、如何弘扬社会正义,传递“正能量”。

第三,制定方法步骤。根据单位实际,确定此次大讨论活动为期半年左右,分四个阶段开展。

(一)前期宣传。为期半个月,就此次大讨论活动在单位内部通过发电子邮件、宣传栏宣传、各部门领导传达等形式,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二)组织讨论。为期半个月,采取自我学习、集中学习、座谈讨论、邮箱意见征集等形式,让单位职员就讨论内容畅所欲言,并就如何弘扬社会正义,传递正能量进行深入探讨,并制定出行为指引。

(三)总结提炼。为期一周,就讨论内容进行汇总,并对学习感悟、践行意见等进行提炼,在单位内部和媒体上进行有效宣传,进一步传递正能量。

http://tj.jinrongren.net/yh/(四)弘扬发展阶段。为期5个月左右,在单位内部和外部传承和发扬“正能量”,并注意收集期间的优秀事迹,做好宣传工作,达到更好的讨论效果。

第三题:

某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准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作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你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会如何组织此次活动? 【参考答案】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尽我校青年志愿者的绵薄之力。作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我会按照如下步骤组织:

首先,召开志愿者协会部门会议,与其他成员共同商讨确定活动方案,活动主题为“送温暖,关爱留守儿童;献爱心,弘扬志愿精神”。并与参与此次活动的乡镇负责人联系,确定他们乡镇管理的留守儿童的人数及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征求他对活动的意见和要求。联系参加活动的领导、嘉宾,招募志愿者,购买学习、生活用品等礼物,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其次,活动过程共设计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启动仪式。邀请参加活动的领导、嘉宾致辞,展现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重视。根据每位留守儿童的情况,建立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一对一”关爱关系,为她们赠送学习、生活用品。

第二环节,采取集体活动与“一对一”交流活动相结合的形式。集体活动中,由志愿者们讲解科普知识,主要包括安全防范、网络文化、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辅导寒假作业,组织知识竞答、心理小游戏等活动,使孩子们在玩乐中学到更多知识。“一对一”交流活动中,志愿者们和留守儿童谈心交流,了解她们的生活点滴,与她们一起制定人生规划,让她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信任。组织留守儿童与在外打工的父母通电话,向父母诉说学习生活情况。

再次,“一对一”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互留电话和联系方式,方便及时沟通。同时,安排留守儿童家庭拜访,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为她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最后,整理活动的照片等材料,做好活动宣传工作,并建立“一对一”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不定期的探访、书信、电话等交流机制,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在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进行总结,撰写总结报告,及时向领导汇报。

http://tj.jinrongren.net/yh/ 第四题:

早晨上班之后有四件事需要完成:(1)9点你要在单位和其他单位工作人员沟通一项重要工作的进展情况;(2)领导让你修改一份文件,下午3点前提交;(3)9点半参加部门全体会议;(4)下午2点半去机场接上级领导。请问,你怎么安排这几件事?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参考答案】

这四件事每一件都很重要,必须统筹安排,确保四件事都能按时完成。

首先,考虑到9点和9点半要做的事情可能会有冲突,因此我会立即向领导汇报相关情况,表明自己可能会因为与兄弟单位沟通重要事宜而不能按时参加会议,希望领导理解和支持。并保证一定会提高沟通效率,尽可能在会前完成沟通工作,即便不能按时参加会议也一定会通过查看会议记录等形式了解、学习会议内容。

在兄弟单位同事来之前,我会尽可能想清楚需要沟通的事项,拟定沟通提纲,以便沟通时提高效率。在兄弟单位的同事到来后向他们表明9点半有一个部门会议,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尽量提高沟通效率,以便自己能够按时参加会议。沟通完毕后我会火速赶往会场,尽量不迟到。

部门会议结束后,我会抓紧时间阅读领导要求修改的文件,准确把握领导的意见,认真修改。必要的话,我会放弃中午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撰写、修改文件,保证在赶往机场之前将文件修改好,并能提交给领导。然后赶往机场接待上级领导。

篇8:青少年儿童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整群抽取北京市崇文区3所幼儿园3.0~5.8岁儿童家长600人, 收回有效问卷589份, 其中男童家长312例, 女童家长277例。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 包括: (1) 一般情况; (2) 对开展非惯用手协调训练的态度; (3) 非惯用手协调训练的实施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录入计算机,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开展非惯用手协调训练的态度

认为有必要开展非惯用手协调训练的家长576例 (97.79%) , 认为没有必要者13例 (2.21%) 。

2.2 非惯用手协调训练的实施情况

576例认为有必要开展非惯用手协调训练的家长中, 实施过非惯用手协调训练的家长81例 (13.75%) 。没有意识到要对儿童进行非惯用手协调训练的家长391例 (66.38%) , 不知道如何训练的家长92例 (15.62%) , 认为是老师的事情者12例 (2.04%) 。

2.3 训练方式

家长认为可行的训练方式依次为:搭积木、捏豆子等精细动作游戏>拍球等体育项目>手指操>弹钢琴、拉小提琴等乐器>扫地、擦桌子、干家务>写字、画画>其他。见表1。

3 讨论

在生活中左、右利手正是大脑左、右半球偏侧化的外在表现[3], 通常右利手的人左脑功能较发达, 左利手的人右脑功能较发达。人的左脑擅长分析, 主管逻辑、推理等功能;右脑主管想像、直觉、综合等功能[1]。左利手儿童的直接观察判断能力较强, 空间思维及想像力好, 具有音乐、绘画等天赋, 但计算能力不是很好, 语言表达及书写能力较差, 有的甚至口吃;右利手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强, 所以语言表达能力强, 算术较好, 但空间思维能力逊于左利手儿童[4]。根据“用进废退”和“生物适应”原理, 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加强非惯用手协调的训练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开发人的左脑或右脑的潜能。强化左侧肢体的运动使得右脑功能加强的同时, 对控制右手的左脑产生协同发展的效果, 在这里亦显示出运动技能脑内交叉控制功能运作过程中产生左、右脑功能协同发展后迁移效果的外在反映[5]。有研究表明近视的形成与右利手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应提倡孩子自小用左手进行一些日常生活活动, 从而预防近视, 减少两眼的屈光参差度数, 预防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生[6]。

总例数为589例

3.1 家长对非惯用手协调训练认可度

本研究显示, 97.79%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开展非惯用手协调训练, 但真正实施过非惯用手协调训练的仅有13.75%, 82.00%的家长没有意识到或不知道如何进行训练。儿童保健医生应该大力加强对家长的健康宣教, 帮助家长通过锻炼双手协调性的游戏和活动更好地对儿童进行全脑开发。

3.2 训练方式

绝大多数家长会选择搭积木、捏豆子等精细动作游戏项目和拍球等体育项目, 同时半数以上家长也认可手指操的方式。因此, 学龄前儿童的训练方式应该尽可能采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来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儿童保健医生和老师一起携起手来制订出更多的促进非惯用手协调发展的游戏活动, 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需求。必须强调的是不管是右利手还是左利手, 都应该在尊重其原有用手习惯的基础上, 在儿童身心愉悦的前提下, 尽量通过游戏的方式对他们进行非惯用手训练,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摘要: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开展非惯用手协调训练态度及实施情况。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认为有必要开展非惯用手协调训练的家长576例 (97.79%) , 其中实施过非惯用手协调训练的家长81例 (13.75%) 。没有意识到要对儿童进行非惯用手协调训练的家长391例 (66.38%) , 不知道如何训练的家长92例 (15.62%) , 认为是老师的事情者12例 (2.04%) 。家长认可的训练方式依次:搭积木、捏豆子等精细动作游戏>拍球等体育项目>手指操>弹钢琴、拉小提琴等乐器>扫地、擦桌子、干家务>写字、画画>其他。结论: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有必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开展非惯用手协调训练。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非惯用手,协调训练

参考文献

[1]吕勇.儿童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研究进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1998, (2) :31-34.

[2]李心天.中国人的左右利手分布[J].心理学报, 1983, 15 (1) :23-26.

[3]王荫华.标记测验 (Token Test) 与左侧大脑半球损害所致的各型失语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0, 12 (6) :49.

[4]潘筱, 王玉玮.左利手与右利手儿童智力特点的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 (4) :277-278.

[5]徐本力, 高学民, 粱洪波, 等.全脑体育教育与人的第二大脑—双手运动潜能的全面开发[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3 (2) :45.

篇9:青少年儿童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手指  触键  灵活性  协调性

著名的钢琴家涅高兹曾经说过,演奏钢琴最直接的位置是手指,它是直接触及和琴键的部位。手指的重要性就像是在前线战斗的战士。在钢琴演奏中,前线的战士,就是我们的手指,它是声音的缔造者。我们所要表达的情感都是都是通过手指的细腻表达去完成的。所以所有弹钢琴的人都应该具有坚实而又灵敏的手指。而音色所有的表达,都是通过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去完成的,所以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手指基础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枯燥乏味的机械手指运动使得学习者非常的厌烦。对于初学的儿童来说,更是一个艰苦的训练,极易破坏他们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爱好。那么如何使这种枯燥乏味的基础训练变得生动、有趣,更容易让他们接受,是作为一个钢琴教师需要去研究思考的问题。

在进行了大量儿童的心理研究发现,他们在游戏中更容易去接受一些有难度但很新颖的东西。可以利用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用的动作去完成手指灵活度和协调度的一个训练目的。

一、创编儿歌《猴子荡秋千》

一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叫;

两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叫;

三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叫;

四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叫;

五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嗷叫。

没有猴子荡秋千,鳄鱼悄悄的游走了。

五个手指代表五个猴子,另一只手代表鳄鱼,手指的一张一合,使儿童感受手掌的支撑能力,手指运动中,让儿童注意力集中在掌关节中,手指的另两个关节不参与活动,自由放松,不聚拢,不伸直。手指第三关节的这种灵活性的训练也体现在了游戏中。

二、《十兄弟》

十个兄弟分两组(伸出双手,手心向外),个子高低有不同(手心向内,互相对应)。

大哥长得粗又壮(拇指伸出来),二哥天生主意多(食指伸出来)。

三哥个子最高大(中指伸出来),四哥天性最懒惰(无名指伸出来)。

老五个子最矮小(小拇指伸出来),勾勾手来最可爱(小拇指对勾)。

老大点点头(大拇指相互碰触),老二贴贴脸(食指相互碰触)。

老三老四哈哈腰(中指相互碰触),老五伸伸腿(小指伸展)。

直观给儿童呈现,十个手指天生的不同,各有各的特点。在钢琴演奏中有天生有利的一面,也有天生不足的一面,钢琴手指的训练,可以说是训练发展人手适应钢琴的长处,改造和克服人手不适应钢琴演奏的不足。在儿歌中有手指勾勾,碰碰的动作,是让他们体会手指的第一、第二、第三关节之间的这种协调的运动,增强灵活性。

大家拍手把歌唱。

三、《手指对对碰》

拇指拇指伸出来,快来弯弯,点点头;

食指食指伸出来,变成公鸡,唧唧唧;

小指小指勾出来,手指钩钩,好朋友;

手掌手掌拍出来,掌掌相对,拍拍手。

这首儿歌中,针对的是手指指尖的这种触键的感觉,瞬间的这种的指尖感觉,快起快落。双手同样的重视,协调发展。同时对于幼儿来说分清每个手指的名称,为今后打下基础。

四、《看谁本领大》 (适合大班)

双人进行的游戏,小朋友边做游戏边说口令,边做动作。口令: “看谁本领大?”和传统的石头剪刀布一样。换成动物,更加形象,更生动,吸引孩子。游戏规划是:大象吃老虎 ,老虎吃小猫。小猫吃老鼠。老鼠吃大象。可以边做动作,边做声音。动作要求:双手五指微屈代表老虎。食指拇指相接成圈代表小猫。小指伸直代表老鼠。中指弯屈代表大象。

脑与手的配合,经过反复的练习,可达对手指的掌控精准到每个手指,并且形成一种自动化,对真正进入到钢琴训练中双手的配合和视奏有很大的帮助。

五、《蝴蝶飞飞》

双手轻轻握拳(拇指放在拳头里面)用力伸开手指,手臂做模仿蝴蝶飞的样子。体会手指在空中放松。可以在学习断奏的时候,配合练习。同时可以帮助动作协调性的掌握。

六、《和邻居做朋友》

五指张开,轮流的将每个手指靠拢,2、3指,3、4指,4、5指。双手同时练习,即可练习手指灵活精准,也可以锻炼左右脑。达到协调统一。

七、《企鹅摇摆》

用手掌摇动来模仿企鹅的走路,来达到手腕的练习。手腕练习是平时可以脱离钢琴,在课下尝试的练习。下手臂弯曲,把肘部的重心作为一个回转的轴心,手掌保持五指伸展,弹奏和弦的标准手型,模仿夸张的企鹅走路摇摆。两手臂轮流进行。手指保持不动,也是训练手指的一种,动或者不动都需要头脑的控制。

八、《看图动手指》

事先准备好教具,利用图示训练对手指的掌控能力。(图示可以采用花朵,圆圈,但不要太复杂的容易过度吸引孩子注意力)图示针对每个手指的位置方向,手指长短形象化处理。下面标注指法,直观上又看到图形,有兼顾到手指指法,为以后识谱打下基础。开始时速度要慢,等慢慢达到可以自如掌握双手的指法,再逐渐提速。

手指的灵活训练是一个独立的训练阶段,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阶段,从手指独立挥动开始,手指的灵活性,协调性,就时刻存在。世界上最高最纯洁的欢乐,是欣赏艺术的美。而孩子是我们祖国的花朵,他们的成长才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日]太田惠子.怎样教孩子学好钢琴[M].张湘南译.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

[3]黄大岗.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篇10: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图画是语言表达的方式之一,也是孩子阅读起来没有障碍的一种“语言”,它可以很快地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通过对每幅图的仔细观察,找出图与图之间的关联与区别,再通过分析、判断,整理出故事的基本框架,最后运用语言(词汇)把它表达出来。一篇好的看图说(写)话不仅需要孩子很好地掌握语言(词汇),更需要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看图说(写)话是一种语言训练,但它并非只是简单的口头语言表达,它是通向书面语言表达的阶梯。然而它却是许多孩子学习“木桶”中的一块短板。孩子往往只能大概地描述出故事的框架,也就是说孩子们看懂了这些图片说的是什么,但却无法表达出图片之间细微和深刻的结构关系,因此孩子们的作品听(看)起来总显得平淡。例如下面这三篇不同年龄孩子写得看图说话。

(一)5岁半小姑娘的版本:一天,华华在上学的路上他把刚吃完的香蕉皮扔到了路上。有一个小弟弟被华华扔的香蕉皮滑到了,这时有一位阿姨路过,把小弟弟扶了起来。阿姨面带微笑地对小弟弟说:“以后走路小心点。”华华看到自己的错误,连忙把香蕉皮扔到了垃圾桶里。(110个字)

(二)一年级(6岁半)小姑娘的版本:一个小孩乱扔垃圾,然后后边的小孩踩到了前边小孩扔的香蕉皮,滑到了。他妈妈看到了,把他扶起来。前面那个小孩知道后,把香蕉皮扔到了垃圾箱里。(68个字)

篇11:儿童多动症的训练方法

扩大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各种兴趣。如让他们参加游戏、泥工、绘画及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劳动,使注意对象变为儿童的行动对象,使之处于积极活动状态,有利于保持注意。家长还可以把孩子带到新鲜的环境中去玩,如到公园让他看一些以前未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物以及其他引人入胜的景观,或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看一些有趣的动物等,利用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养注意力。

2、培养儿童的自控能力

要排除外来干扰,维持长时间的、集中的注意力,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家长可以从帮助孩子控制外部行为做起,要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不能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又干那,如不要边吃饭边玩;在看书、绘画时要保持正确姿势、不乱动、不乱摸。还可以让孩子通过某项专门训练,如练琴、书法、绘画来培养自制力。

3、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认真教导孩子哪些事情可以干,哪些不可以,并且制定一些规章制度,让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对多动症儿童进行引导活动

多动症的孩子精力旺盛,那么引导孩子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并且有人耐心的指导孩子,并陪伴他们一起玩。

5、多动症儿童进行心理治疗

篇12:儿童篮球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一、注重柔韧和灵敏素质练习为学习篮球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常用的柔韧和灵敏性练习:

1.曲肘摸背、背后上下曲肘拉手。要领:肘关节高抬。2.分腿立向前屈体。要领:腿伸直手触地

3.侧弓步压腿 要领:支撑脚跟着地,另一脚尖立起重心尽量向后。4.仰卧举单腿。要领:两腿伸直,同侧手触摸抬起的脚尖。5.转体。要领:脚跟不要离地。

6.身体后伸。要领:膝关节前顶,两手触摸脚跟。7.两人相互踩脚。要领:脚步灵活,不能用脚踢。

8.站、蹲、坐、爬启动跑的练习。要领:抛球要突然,启动反应要快。9.转身后抢球练习。要领:教师用手抛球,学生转身后抢球。

二、结合篮球步法提高运动员的快速移动能力。

篮球场上的快速移动能力是运动员最基本的条件之一,篮球步法又是打好篮球的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利用篮球步法提高运动员的快速移动能力,这是儿童速度敏感期中十分重要。常用的练习:

1.变速、变向跑。要求:变速、变向时要突然加速。

2.看信号互相追逐。二人一组跑到教师面前时根据教师的手势向左或向右变向跑后互相追逐。

3.模仿对方移动。二人一组,一人做移动,另一人做相应的移动。4.看手势做防守步法的练习。看教练手势做各种防守步法和综合防守步法练习。各种步法的综合练习。

5.可在球场内根据不同的情况做两种以上的防守步法练习。6.一对一防守练习。一人进攻,一人防守。防守者要与进攻者保持一定的距离。

三.用运球的方法提高运动员的球性。

在运球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基本运球手法与各种运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以加强基本运球手法练习来促进各种运球技术的学习。常用的基本运球手法练习:

1.以肘为轴用力拍球。尽量减少手与球的间隙,手的跟随动作要柔和。2.以肩为轴用力拍球,手的跟随距离要长,手要用力拍球。3.原地的前后、左右拉运球。拉球前最后一次运球要有力。4.各种变向运球练习。(体前变向换手、不换手运球、后转身运球、半后转身运球、背后运球、跨下运球)5.体前变向换手接背后、后转身、跨下运球。6.跨下接背后、后转身运球。

以上练习动作要求:重心稳,变向动作要快速突然。

2008篮球训练教案热身运动 在热身运动跑步之前,先做伸展操再慢跑1000米或是篮球场20圈以上,然后依照篮球运动需要伸展的部位确实做好伸展活动。(每次训练前都要完成)第一周 步 伐

周一

1、交叉步:左右脚前后交."篮球训练教案在热身运动跑步之前,先做伸展操再慢跑1000米或是篮球场20圈以上,然后依照篮球运动需要伸展的部位确实做好伸展活动。(每次训练前都要完成)第一周交叉步:左右脚前后交叉,用于攻击接应或是防守之用。滑轮步:以左脚或是右脚带动另一脚作滑行地板之移动,是防守步伐基础训练。前进后退步伐:向前快速冲刺,在中场时改变步伐向后退前进,注意要求球员必须提起后脚根,避免向后摔倒。前后移动步伐:在低位于45度之间作前后来回移动防守,必须超前举手3趟之后,由低位沿低线向另一边45度作超前压迫防守,再沿三分线下端线。周三 后退防守步:以后退步伐做出「之」字型防守动作。

周四 摆脱向前接应步伐:以「之」字型向前摆脱伸手做出接应动作。后转身步伐:以「之」字型前进作转身伸手要球接应动作。周五 切断步伐:两人一组,一人切入、一人做出「撞墙」接触防守,这种切断以双手护胸阻断对手顺利移动接应。第二周

传接球及持球训练

周一 对传:4人一组作胸前、弹地、传球。2.跨下8字型绕球:分成两排,由跨下到腰部、头部绕球。

周二大风吹传球:4人一组以半场或是全场作移动式接应。2.四角传球:分成四组作四角移动传接球。

周三 四方位传球:以四角方式做四方位传球。2.面对面传接球:以各式传球为主。

3.行进间背后、低手、单手传球:两人一组行进间传球。周四

对墙传球:以高度120公分对墙传接球2.打板长传:以双手长传前场或是单手长传前场。3.五点切传:训练球员切传战术。

周五中锋接应传球:由5位球员以字型两球相互传给中锋策应。2.半场或全场不运球进攻:必须以传球及移动接应进攻。第三周上 篮 训 练

周一全场8字型传球上篮。2.车轮式上篮。周二 全场上篮。三线上篮。

周三全场长传罚球线接应上篮。二人一组上篮。周四三人一组上篮。直线运球上篮。周五 半场三角上篮。第四周运 球 训 练 周一全场障碍物运球。

周二全场跨下运球前进后退、转身、反手、背后运球。周三 全场空中垫步、急停后仰前进、空中左右闪运球人。周四全场8字型运球。左右手晃球。周五跨下原地运球。全场直线拍运球上篮。第五周投 篮 训 练

周一定点投篮。两组对角线接应投篮。3.移动投篮。

周二 骑马射箭。 2.底线切入勾射。3.后旋转投篮。

周三 三角底线擦板投篮。2.全场来回急停跳投。3.高位接应转身投篮(假动作配合左右切投)

周四 1.三角擦板投篮。2.五点投篮。3.全场2-3人传球急停跳投。周五半场接应挑篮。半场前进接应跳投或切投。第六周假 动 作

周一、二左右<道假动作切入。周三、四 1.上下举1-3次假动作。外围假动作切入篮下再做假动作投篮。第七周

篮 板 卡 位 训 练

周一1.半场至卡位训练(配合口头关照)。周二半场卡位(配合口头关照、教练持球)。周三 罚球后卡位训练。

周四1.外线投篮卡位。2.篮板球训练:抛球抓球。第八周防 守 训 练全场

背手防守。2.半场对角线切断攻守(教练持球、一攻一切断)。3.一守二攻防守训练。举手防守(外围)、在前防守训练(禁区)、超前防守。一线、二线、三线协助防守训练。3.全场陷阱包夹

周三半场包夹瞬间包夹)2.半场盯人防守训练。3.全场盯人防守。周四区域防守移动训练(配合以多打少)。2.三明治包夹防守训练(针对中锋)。3.盯人防守让位、补位、交换防守训练。

周五禁区三传二守、四传三守。2.全场攻守、教练持球不定向来回传球。3.教练哨音指挥移动防守。第九周摆 脱 接 应 训 练 周一半场接应攻守。周三、四半场低位摆脱攻守。周五全场、半场不运球攻守。第十周快 攻 训 练

周一、二全场五打四、四打三、三打二、二打一。

周三、四五人快攻路线布局来回攻击。快速推进交叉突破45度、下底线、绕底线、上45度接应)2.打板长传接应上篮2人、3人)。第十一周分 科 训 练

中锋部分:周一中锋禁区单打(高位、侧位、低位)。2.中锋禁区转身投篮(一人防守)。周二中锋接应后不得运球的投篮。两组中锋禁区掩护攻击(一人外围供球)。周三三位中锋禁区抢球投篮。

周四中锋切断防守及在前防守。2.中锋补位防守。周五1.中锋走位接应与策应(由低位、侧位、高位移动)。前锋部分:

周一1.锋线人外围快传、2人防守(投篮后跟进)。周二半场两人抢球攻守。周三1.五角度分组个别切入。

周四、五切传训练(切传后补位五人一组)。第十二周破盯 人 训 练 周一步伐与转身接应。

周二1.两人、三人合作周三半场盯人、训练(教练持球)。周四、周五1.全场盯人、训练(自行运球)。第十三周切 传 训 练 周一1.阵势中的切传训练。周二底线切入勾射、擦板。

周三正面45度大步切入投篮、低手给球。

周四空中接应加速切入、配合骑马投篮、后旋转投篮。周五1.切入挑篮、放篮。第十四周组 合 训 练

周一、二状况训练(针对倒数计时、罚球、冻结、犯规战术)。周三、四全场(三组或四组来回接力)攻守变化。周五全场外围快传、移位防守训练 第十五周 辅 助 体 能

周一1.敏捷跑六公尺来回四次(计算秒数、多人比赛)。2.全场四段冲刺(32秒内完成)。

周二圆圈追逐跑。2.低头双手下垂快速跑。周三举腿跑。2.摆臂跳跃跑。周四单脚跳。双脚缩腹跳跃。

篇13:青少年儿童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协调性,青少年,足球训练,失位,错位,问题,借鉴,分析

对于我国而言, 足球运动项目及训练过程当中最为系统与权威性的分类方式将组足球技术、足球战术、足球运动员身体以及足球运动员心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了影响足球训练质量及整体运动实力的关键。尽管现阶段各方相关人员对于协调性在足球运动与足球项目中的优势均引起了充分关注, 但协调性的重要程度并没有以明确位置的方式反映着整个足球训练过程当中。通过对我国足球运动员参加各类型足球竞赛所表现出的特点, 发现绝大部分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比较低, 身体结构比较僵硬, 并且在足球运动过程中的应变能力表现较低, 无法同足球运动发达国家进行技术性对抗。这也正是导致我国现阶段足球运动无法冲出国门, 走向世界的最直接原因。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而言, 足球训练的开展同样面临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甚至可以这样说: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所面临的最根本问题在于:明知道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协调性差, 但仍然无法在足球训练过程中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1 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协调性的判断标准分析

从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角度上来说, 足球运动的最根性属性在于同场对抗且异属组合类运动项目。在青少年足球训练的角度上来说, 包括训练环境 (主要是指足球训练过程中的队友及对手) 、机械 (足球) 以及自身动作均是足球训练在协调处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现阶段青少年足球训练为确保协调性处理的有效性, 其应当通过协调训练的方式确保以上三类协调对象达到充分包容、一致且无矛盾。而对于我国而言, 从现阶段有关青少年足球训练协调性的判断标准角度上来说, 包括变异性、新颖性以及难度性这三者在内的判断方式明显与协调性的处理目的存在一定的矛盾性, 如何在足球训练过程当中对这种特殊性的训练方式予以落实也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与异化性。相关研究学者同时指出:在有关以上协调性因素矛盾内涵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 矛盾的指向及矛盾所处范畴均是比较明确的。在矛盾范畴对象仅仅表现为足球运动对抗一方或是一方中的某些要素的状态下 (包括足球运动团队、个体、运动环节以及运动器械) , 均需要借助于足球训练的方式以及足球运动员自身临场发挥的方式达到足球训练协调性的有效发挥, 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将各种外在性的足球训练因素高度适应整个训练环境。如果实际作业过程当中并没有针对以上问题实现对足球训练协调性的充分理解, 往往会导致青少年足球徐连过程当中出现较为极端的行为与缺失。对于我国而言, 青少年足球训练开展过程当中过分关注对局部因素 (包括足球技术及战术在内) 的训练, 并没有重视整体训练在足球训练协调性中的有效发挥。并且, 受到传统意义上“磨练”式训练方式的影响, 我国绝大部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尽管水平比较高, 但仍旧无法获取足球比赛的最终胜利。从协调性角度上来说, 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缺乏对协调性的明确认知, 足球训练过程中的各关键要素无法实现充分且有效的统一。与此同时, 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将协调性定义范围过于狭窄且定位过低, 无法充分引起足球运动员及训练员的充分关注, 接受协调性训练的充分性程度水平始终较低。

2 国外足球训练分类在我国青少年足球协调性训练中的借鉴分析

2.1 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协调性失位问题的解决分析

协调性是足球项目运动各衡量水平及要素的统摄, 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从基于激发青少年运动员足球训练协调性因素的考量, 训练内容中有关协调性训练的缺失是我国现阶段青少年运动员所面临的最关键目的。是否针对协调性进行必要的分化处理, 导致针对青少年足球协调性的训练观念存在较为名下的差异性。以有关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球感”的训练为例, 我国现阶段足球训练观念下普遍将这一训练内容规范在技术训练范畴当中, 并且训练内容也仅仅以单纯意义上的脚部颠球运动为主。而国外先进足球训练分类模式作用下, 针对“球感”这一训练内容的方式更多的体现为一人多部位或是多人小组式开展, 通过对手脚并用以及多人配合的训练方式能够使青少年运动员在此过程当中针对身体各部位之间、身体与器械之间、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协调性关系。从某种角度上来说, 这种处理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合理解决存在于我国现阶段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协调性失位问题。通过对这种训练方式的长期落实与应用,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所学会的不单单是身体侧面上的“会踢球”, 同时更是大脑思维层面上的“会踢球”。

2.2 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协调性错位问题的解决分析

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个方面的问题:对于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开展而言, 只有实现对协调性的分化, 才能够确保足球训练的针对性。在这一过程当中, 协调性训练的目的则始终是明确的。实践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如果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训练思维上无法实现清晰的分化处理, 势必会导致足球训练的实施过程当中出现大量的错位问题, 严重影响着足球训练有效性的发挥。从错位形式的角度上来看, 存在于我国青少年足球协调性训练中的两种错位形式 (1) 技术训练误作协调性训练 (包括运球、控球以及颠球) ; (2) 身体训练中的灵活性训练与速度训练替代协调性训练, 训练动作过于机械与单一。这导致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足球比赛过程当中普遍存在“抢球快、丢球快”问题。只有在青少年足球运动训练过程当中充分关注协调性训练的独立性, 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阶段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比赛无节奏性问题以及应变能力较低等问题。

3 结语

如何解释现阶段我国在青少年足球训练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与缺失。协调性训练中的失位与错位问题无疑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相当长的一段发展时期当中, 教练员明知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身协调性存在问题, 但仍旧无法通过对足球训练内容及训练方法的有效改进来避免这一问题。可以说, 现阶段足球训练过程中协调性的失位与错位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亟待通过对西方足球运动发达国家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协调性的相关经验分析, 研究适宜于我国的发展及改进方式, 从而提高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有效性。总而言之, 本文针对有关协调性在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失位与错位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 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詹强, 秦志辉.足球运动员身体协调能力的竞技价值与优化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9, 17 (8) :32-34.

[2]肖东君.论足球教学训练的基本原理及其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6, 19 (3) :127-129.

[3]冷屹, 钟勇, 杨娟, 等.浅谈足球运动员心理、技术、战术、体能之间的相互关系[J].咸宁学院学报, 2008, 28 (2) :185-186.

[4]谭天.浅谈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28 (5) :169-170.

[5]伏龙.业余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理障碍的诱因及排除方法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 2010 (24) :198-205.

篇14:浅谈儿童节奏训练的方法

一、寻找歌曲中的节奏

在课堂上,我经常引导学生寻找隐藏在歌曲中丰富多彩的节奏,模仿、拍击并概括成节奏型。比如在学习鸭子拌嘴一課时,请学生分别总结出鼓、钹和木鱼的节奏型:鼓X - | X - |   钹 XX X |XX X |  木鱼 X X | X X | 。

二、即兴拼凑节奏,形成新的节奏型

在学生已经掌握这些基本节奏型的基础上,将这些基本节奏型组合成新的较长的节奏型。例如:XX X | X X | X - | XX X | X  X | XX X | X - |等等。

三、在兴趣中变化节奏

1.在基本节奏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其变化出新的节奏,开拓思维,进行再创作。例如,X XX |节奏型,把这个节奏比喻成人的走路,如果速度加快了,就是这样  | |,速度放慢了就变成了 X - | X  X | X - | X  X |。把这个节奏进行省略合并,又变成了附点节奏X. X | X. X |。

2.引导学生将朗诵的节奏韵律加以改编创作,从而体会节奏带给古诗文吟诵的不同美感。例如,有的学生把“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朗诵韵律总结为(XX  XX X - | XX  XX X -),而有的学生却把它改编成了(  X O |  X O)。“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有的学生读成(XO XO XX X | XX XX X -|),非常好听。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踏脚拍手,既感受了诗词古韵,又体会到了创作成功的喜悦。

四、在伴唱中应用节奏

为已经熟悉的歌曲设计简单的固定节奏型进行伴唱,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因为歌曲的节奏和固定音型的配合,使歌曲的演唱更有趣味,同时也发展了多声部听觉。如,在学习歌曲《打麦号子》的伴奏音型时,我们就试着共同创作出音响效果极好的二声部伴奏谱:

XO  XO   X X   X | XO  XO   X X   X |

哼  嘿   哼哼 嘿 |   哼 嘿    哼哼 嘿

以上节奏训练方法,通过用语音、身体动作等来对孩子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无论是对孩子今后学习器乐或者歌唱,更或是未从事音乐而言,都是一个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良好开始。

上一篇:南京林业大学选修要求下一篇:羊年春节短信祝福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