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读后感

2024-07-25

中国法制史读后感(精选6篇)

篇1:中国法制史读后感

《中国法制史》学后感

《中国法制史》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它阐明了法学各个分科历史发展的源流关系,因而较之法学分科的内容更加丰富。中国法制史又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属专门史,因而较之一般的历史学尤为深邃。因此决定了研究中国法制史不仅需要文史哲方面的知识还需具备法学的功底,因而是一门艰深的学问。从古到今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学者代有人出,相关的文献、著作汗牛充栋。以下是学习《中国法制史》后的几点心得:

一、法制史总体把握与多角度相结合。法制史的是非常复杂的、深邃的,不能简单化。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好像是一个圆,但截取每一段都可能是直线。” 直线只是历史的一部分,不是整体,不是真实的全部的发展历程。历史又像是一座大厦,任何光源也不可能照彻每个角落,所以需要从多角度进行研究。只有总体把握与多角度相结合,才有可能揭示中国法制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二、历史上法律调整功能的多样性。法制历史是复杂的,它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也是复杂的,因此,法律调整的功能、方式也是多样的。在阶级社会中,法制自然拥有对敌对阶级反抗进行专政的功能,否则法典中对反、逆、叛等大罪的严厉制裁就成为无对象的了。过去,把阶级社会法制的功能唯一归结为阶级专政是不全面的,忽略了法律对社会的调整功能,但不能因此把阶级社会的法制史说成人类自身解放的历史。

三、法制史学的任务在于弘扬中华传统法文化,科学的总结

历史经验。中华法文化是悠久的,内容是丰富的。其中不乏跨越时空的民族性因素,需要从正面加以肯定、阐发,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内涵。

四、注意理论与史料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纷至沓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已不再一枝独秀,出现了多元的百家争鸣,这是可喜的,但却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应有的理论深度。当然,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也是需要发展的,而理论分析也不是空发议论,而是有的放矢,揭示本质和其规律性。西方的理论,也值得学习,但要弄懂弄通,真正发挥它的作用。理论要与史料统一,重视史料但不“唯史料论”而是发挥它在实证法制历史中的价值。

五、谦虚谨慎,自强不息。古人说:“一谦而四益”。面对博大 精深的法制史,确实需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自强不息。并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真实的历史借鉴。

篇2:中国法制史读后感

大家一致认为,专题片《法治中国》生动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的辉煌成就,这五年全面依法治国举措最有力、最集中,成就最丰硕、最显著,经验最丰富、最系统,法律的作用不断被强化,“法治”的理念反复被重申,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最为醒目的标志之一。展望未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必将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法治中国更加光明的前景;让遵纪守法成为一种自觉;让遵纪守法成为一种自觉。

第一集《奉法者强》概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思想渊源、决策过程及实施以来的辉煌成就。专题片气势磅礴,理论深刻,振奋人心,充分体现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决心和战略设计,充分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成熟和自信;让遵纪守法成为一种自觉文章;让遵纪守法成为一种自觉。

“国家法治化的程度,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程度。”法治不只是法律人的理想,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和幸福保障,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法治昌明,正义可期,则必国强民安。

篇3:浅析中国新闻传播法制史

一、古代时期研究

关于古代的新闻传播研究文章极少,其中有两篇的研究成果比较值得我们关注,即《秦朝不当言论罪之研究》和《宋代报纸处罚机制考证》。

《秦朝不当言论罪之研究》主要分析了秦朝时代下,不当言论罪的立法特点、实践、影响。尤其重点分析了在当时时代下,因为受到了先秦言禁论法令的影响,同时颁布了《焚书令》、《挟令书》等,也制造了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秦朝所特有的“焚书坑儒”事件。同时,挟书罪、偶语诗书罪也极具秦朝特色,这成为了中国之后言禁制的起源。

而《宋代报纸处罚机制考证》则主要考证宋代报纸处罚机制、原则、体系、实施方法,指出了此机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之后的朝代,元、明、清等的新闻控制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两篇文章在中国的新闻历史上具有开创意义。他们都是传播禁止的类型文章,从这些为数不多的古代文章法制中我们可以看出,传播禁止在中国古代被作为国家的刚性管理,与罪名相结合,这充分地表明了中国古代社会当权者的专制及社会言论新闻传播的禁锢状态。

二、近代时期研究

在近代研究方面,一些文章如《晚清新闻法制的诞生及其社会影响》、《继受与转型: 民国初年的新闻法制》、《北洋政府的新闻立法活动》、《管窥袁世凯政府的新闻法制》、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新闻法制及其当代依云》,又被学者进行了细化,从不同时期不同政治状态下的新闻传播法制的特征与内容进行了总结。

( 一) 清朝政府统治时期

《大清印刷物专律》是清朝政府于1906 年颁布的,1908 年颁布《大清律报》,此时的两部新闻法表面上许诺“君主立宪制”,而综其根源的改革都是为了维护清朝末期的统治,是对人民的假意欺骗。所谓的新闻法,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对言论保护一说也存在着疑问,在《大清律报》中有如下规定: 若要创办报刊,一定要经过清政府的同意,并掌握有关人员资料,对其进行进行的把控; 而对于报刊行业来说,要想经营还一定要向政府交纳一笔所谓的“保押费”的高额费用,以此增加了创报人的经济负担; 对发行报纸进行时时核查,便于控制舆论环境,保护统治权威,同时严禁发行诋毁宫廷的文章。由此可见,所谓新闻法,实质上就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而制定的舆论操控器。

( 二) 北洋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颁布的新闻法及其发挥的作用和清朝末期的律法大同小异,没有太大的突破,其目的多是控制人民言论,维护当时的统治政权。直到民国时期,当时有关新闻法代表的是官僚、地主、资产阶段。思想和实践都和封建社会有了本质的区别,这些法律也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其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言论自由、解放思想、推进社会进步等作用还是值得肯定的。

( 三) 新中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推行依法治国的政治观,同时也拟定了一些新闻立法方面的有关法规、条例,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开展进行法治管理,最后形成以《宪法》为核心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和新闻传播活动所做的有关规定相配合的方式。可以说在新中国时期,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新闻法》。我国国内有关新闻传播的法律并没有得到切实的颁布,这也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缺陷之一。

三、新闻传播法制史研究的问题及未来

对于新闻传播法制史的规范化系统化研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对于我国新闻法的立法促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今,新媒体及自媒体的空前发达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新闻环境交叉,新闻法立法刚性需求迫在眉睫,对新闻传播法制史的梳理和记载存档不仅为更多的学者提供严谨可考证的重要史料,同时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发展提供借鉴和记录,及时查漏补缺,不断适应时代发展。

( 一) 历史资料稀少,保存不完整。中国新闻传播法制史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禁锢,留存史册的为之甚少,到近代时期由于战争的纷乱也使得大部分新闻传播法的相关文献、立法等不能得以完好的保存。

( 二) 研究缺乏系统性、整体延续性。新闻立法尚不完整,对新闻传播法制史研究更是具有滞后性,各个时期新闻传播方法的立法研究零碎残缺,整个研究出现断层,缺乏系统性

( 三) 硬性新闻传播法律缺失。新中国建立后,针对于新闻传播虽然有以《宪法》为中心的相对完备的法律法规,但是却没有刚性规定的针对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专门法律。其中诸如新闻自由与侵权行为的矛盾; 新闻立法中部分规定界限模糊,使得法律有漏洞可钻; 体制在某些细节上与所颁布的相关新闻法律内容自相矛盾等等因素让新闻传播活动呈现有法可依、尚不完备的尴尬状态。

新时期,新闻传播法制史的研究应变得更加精细且具有针对性,科技发展和媒介技术的进步带了传播时间、空间、渠道、机制等多方面变革与更新,因此新闻传播法制的规范建设更是必不可少。研究新闻传播法制的历史将为新时期的新闻传播法律法规的建立提供更好的基础和参考资料,也为新闻传播事业留下更多有益的数据。

参考文献

[1]蔡斐.国际新闻世界[J].2011年新闻传播法研究综述,2012.1.

[2]马光仁.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J].2007.6.

[3]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1.

篇4:中国法制史读后感

关键词 中国法制史 司法考试 本科教学改革

一、历年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真题的特点

中国法制史自2003年首次列入司法考试大纲以来,大概占卷一总分值的8%左右(卷一总分值150分),即10分左右,题型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部分。其中,中法史试题的分值主要介于6~8分之间,当然也有例外,2003年和2005年的分值分别为10和11分。综观历年司法考试“中法史”真题,其主要特点如下所述:

(一)強调对历代法制及指导思想的总体认识

历年司考“中法史”真题中,占据题数比例最大的不是哪朝哪代,而是对中国历代法制的总体认识,高达16题之多(表1)。在这16题当中,对历代法制指导思想的总体考查有4题(2005年卷1第63、64题、2009年卷1第57题、2014年卷1第56题);对中国古代法典总体演进历程的考查有3题(2008年卷1第9题、2012年卷1第18题、2013年卷1第18题)。可见,司法考试“中法史”真题侧重对历代法制及其指导思想的总体认识,而不局限于单独的知识点。在制度及其指导思想总体认识和发展脉络之中学习中法史,是司考“中法史”题目的重点。

(二)注重对专题性法制史的考查

中国法制史传统教学中主要以时间序列为线索向学生讲述法制历史的源流,法制的时代特性较为显著,但与部门法教学不能相对应,致使教学内容的体系性方面常有缺憾。如果能以部门法史对之作补充,则有利于通过纵横结合,使学生对知识的定位更加准确,加强和深化与现代部门法之间对比了解。以选拔实务性法律人才为宗旨的司法考试,已开始注重对专题性法制史的考查,如对中国宪法发展史的考查(2005年卷1第94题),对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史的考查(2010年卷1第15题),对中国古代民事法制史的考查(2007年卷1第10题),对中国古代诉讼制度史的考查(2009年卷1第58题)。部门法史的发展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法史研究深化的重要表现之一,这说明中国法史学界已经开始突破中国古代的法律就是刑法的陈旧观念而以一种更加开阔的视野来考察中国传统法制,大量宪政、经济、民事、行政法史等研究成果问世。可以看出,专题性法制史既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实务界所亲睐的对象。

(三)贯概古今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7年和2009年司法考试卷4中,有涉及到中国法制史的分析论述题,分值在20~25之间。如2007年卷4第7题,即要求根据题目中所提供的素材,从古代的“无讼”、“厌讼”、“耻讼”观念到当代的诉讼案件数量不断上升的变化,自选角度谈谈对该问题的看法。该题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典型,它告诉我们,学习中法史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如何服务于当下社会。中国“无讼”的价值观念乃是在道、儒、法等中国哲学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和为贵”、“让为贤”等根深蒂固的法律思想,老百姓“以讼为耻”,认为“对簿公堂”是极不光彩的事。统治者也力行“德主刑辅”,强调道德伦理教化,不重视运用诉讼方式解决争议。在中国快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人们似乎又走上另一个极端,将诉讼当作解决纠纷的唯一或者最主要的方式,动不动就诉诸法院。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国家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加快,公民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司法解决争端的有效性、权威性和终极性特点的基本反映。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诉讼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程序繁琐、费用昂贵,时间持久,特别是难以做到当事人之间不伤和气与维持原有和睦关系。因此,在实践中尽可能减少诉讼,引导、鼓励当事人把诉讼作为最后的救济手段,大部分案件尽量通过和解、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均衡得失,采取一种更为恰当的解决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告别无讼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过于强调诉讼的作用,也非法制建设的本意。“好讼”盛行之下,大量的司法资源被无谓地浪费,当事人也为之付出了代价。所以,“厌讼”固不可取,“好讼”的负面效应也必须正视。这就是历史带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二、《中国法制史》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法学专业学生对《中国法制史》的学习兴趣不大,动力不足,效果不好。现在法学教学观念和方式不但无法满足司法考试的需要,更遑论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历史视角和历史借鉴。

(一)掌握知识的碎片化

在中国法制史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反映这门课体系杂乱、知识点零散,因而学起来难度大,考试不容易拿到高分甚至不好通过。实际上,中法史兼具史学和法学双重性质,同时也具有法学和史学的双重难度。古代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联系,要想理解某一制度必须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与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果单纯用法律语言去解释,只能使内容更加晦涩难懂。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各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把心思倾注到对各个知识点的记忆,而忽视了从整个历史长河的视角来把握法律制度的流变。比如说,明清时期“三司会审”中的刑部,其职能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总掌“天下诸刑狱”;大理寺的职能是国家慎刑机关,“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有的学生在学习了明清的司法制度后,忽略了对之前唐宋时期刑部和大理寺职能的回顾,而这一时期,大理寺主管审判,对应的是明清的刑部;刑部主管复核和司法行政,对应的是明清的大理寺。如果学生只是单纯记忆各个时期的司法机关及其职能,而没能将整个历史时期的司法机关集中起来加以对比学习,那么知识的掌握就比较碎片化了。

(二)缺乏现实关注

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认识中国法制的历史演进过程,认识历史上法制的成功与失误,认识当代中国显性和隐性法制的本土渊源,认识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特征,认识在西方法制冲击下中国法制近现代化的得失利弊,认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遗产对当今法制建设的正负作用和意义。但在授课过程中,有些老师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只讲课本知识,同时,学生也没有意识将古今联系起来加以对比分析,导致很多学生在学完这门课之后便很快忘记了各色各类的知识点,将中法史知识扔进了历史的海洋。历史只有跟现实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才具有永恒的魅力,如果单单学习历史而忽略其传承性,缺乏足够的现实关注,那么历史只能是空中楼阁,毫无任何生命力可言。比如说,在讲授汉代“亲亲得相首匿”法律原则时,切勿就事论事。具体来说,在法律儒家化的历史背景下,除谋反、谋叛和谋大逆等严重危害皇权的十恶不赦罪行外,亲属间互相隐瞒罪行,即同居相隐不为罪。而在现行《刑法》中,亲属之间相互隐瞒罪行就会构成包庇罪。比较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我国现在有无必要实行“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如有必要,哪些犯罪可以适用,怎样界定亲属的范围。进而让学生思考:自清末变法至今,我国引进大量法律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由于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自身法律传统的总结、理解,导致在法律实践中出现天理、国法与人情的现实矛盾冲突,作为法学学生,应该怎样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三、《中国法制史》本科教学改革的方向

在对中国法制史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之后,笔者结合历年司考“中法史”真题的特点,并以此为视角,认为有必要对中法史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达到中法史教学的目的。

(一)对历代法制指导思想发展历程的梳理

学习中国法制史必然离不开对历朝历代法制指导思想的深刻领悟。纵观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发展历程,从中我们可以寻找出其基本发展脉络:中国早在商、周两个朝代就已经形成了相当完整的法律,也开始形成有系统的法律思想。西周统治者提出的“明德慎罚”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时代的学说奠定了以后两千多年法律思想的基本面貌。自秦朝后大一统政治局面形成,如何更好地维护和巩固这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成为以后两千多年中国思想界讨论问题的出发点和中心任务。两汉时经改造的儒家礼教逐渐成为一种正统的官方理论,其对法律的定位和论断也就成为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重要因素。思想的争鸣已经过时,不能再被统治者所容忍,只是在若干的具体问题上后世的思想家有一定的发展。鸦片战争开始打破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随着空前的统治危机以及民族危机的加剧,反映在思想界也再次出现了争鸣的局面。维新运动时期,欧美的法律学说开始传入,猛烈地冲击中国思想界,这一趋势在20世纪初依旧存在。然而由于20世纪初中国处在长期的战乱之中,并没有具备建设近代化法制所需要的稳定的社会条件,也没有给思想界充分吸收消化匆忙引进的欧美各类法学流派的机会,更没有创立本土法学学派的可能。尤其是引进的法律制度、法学学说和中国社会脱节,形成了西化的社会精英阶层法律思想和保留传统观念的民间法律意识的巨大鸿沟。

(二)对历代法典更迭与演进的梳理

历朝历代的法典编纂及其演进历程是中国法制史课程的重中之重。宏观地掌握整个历史时期的立法动态,是我们学习中法史的基本任务。中国法制文明起源于炎黄时代,自那时起至今,已经历了五千年漫长的进化。在这一漫长的法制发展历程当中,法典的编纂代表了中国法律文化的基本走向。但由于中国古代朝代众多,且每朝每代的法典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更迭,这就造成了学生在掌握这一知识点时存在困难。为了方便大家掌握该知识点,我们不妨将其演进历程做成一张图表,以便更加形象地加以对比分析(图1)。

(三)注重古为今用

在中国法制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从比较法的视野来思考古今中外的法律制度。比如说:(1)在2008年刑法的修订过程中,对于年满75周岁的老人的刑罚适用,可以联系中国古代尊老恤幼的法律原则加以探讨。(2)在讲授中国古代的直诉制度,即登闻鼓制度时,可以把击登闻鼓这种古代进京上访的主要形式与当今存在的进京上访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古代的“越诉”和“京控”与今天的上访从历史根源上是一致的,进而认识到现今上访形成的原因并深入理解法律文化的传承性。(3)在谈到明代朱元璋“重典治吏”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联系当下大力打击贪污腐败的现象,体味传统与现今中央对治理贪腐的决心。总而言之,通过联系当前法律实践,能够赋予中法史教学以更多的活力,必然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法律问题的同时,强化了对中法史知识的理解,提高透过表象从深层次把握法律问题的能力。

四、結语

博登海默曾言:“攻读法律的学生如果对其本国的历史很陌生,那么他就不可能理解该国法律制度的演变以及该国法律制度机构对其周围的历史条件的依赖关系。”①学好中国法制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现代大学生在学习中法史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学习法制史缺乏系统,不能从古今中外比较的角度去认识中国法制史中的概念、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从司法考试的趋势来看,从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的源流过程来理解具体的法律制度,是考试的方向。那么,无论是提高学生学习中法史的兴趣,还是提高学生中法史的理论素养,还是应对司法考试,都需要在教学方面有所改变。教师在教授中法史课程时,应该在我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源流和脉络的背景下去讲授某个具体法律制度,应该在古今比较的视野下去讲授中国古代法律制度。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中法史的兴趣,有助于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历史思维。

注释:

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2.

篇5:中国法制史读后感

观看完《法治中国》系列专题片,作为一名普通群众,深刻感受到党中央依法执政、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从时间轴来看,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法律的制定和施行,历史上就著名的变法就有六次,从商鞅变法到戊戌变法,都是一代代中国人智慧和经验的结晶,都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发展强大国家。《法治中国》专题片记录了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法治建设上的历程和成果,党中央对人民做出了庄严承诺,人民也希冀于法治带来的丰硕成果。

有人说:你不是出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只不过是你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我们的国家就是这样一个时刻都给群众安全感的国家,依法执政,执政为民。

《法制中国》第三集《依法行政》播出后,引发了党的各级各部门的热烈讨论和深刻反思。从前办事办证一套流程下来可能要大半个月,还有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比如证明“我妈是我妈”,如今,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政府建设换挡提速,真正做到依法执政,全心全力服务于民,同时加快办事效率,简化办事流程,让群众深刻感受到了便民、利民、惠民的政府工程。

篇6:中国法制史汉朝法制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汉朝法制的基本内容,以及法律儒家化的内涵和意义。本章教学要求:介绍汉朝的刑事、民事、行政法制、司法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国法律史上的地位。本章教学重点:汉朝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与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

本章教学难点:中国封建正统思想的确立与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以及‚春秋决狱‛的内涵与意义。

第一节 立法活动与封建正统思想的确立

一、汉初的立法活动

1.‚约法三章‛和《九章律》

(1)‚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2)《九章律》:‚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命萧何参照秦律,‚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在秦律六篇基础上增加‚户律‛、‚兴律‛、‚厩律‛三章,合为九章。

2.《傍章律》《越宫律》《朝律》 《傍章律》:叔孙通制定的礼仪制度方面的法律 《越宫律》:廷尉张汤制定的宫庭警卫方面的法律 《朝律》:御史赵禹制定的朝贺制度的法律

吕后《二年律令》(张家山汉简)、居延汉简、武威汉简、敦煌汉简

二、汉朝的主要法律形式

1.律: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的基本法律

2.令:皇帝的命令,也叫诏或诏令,是根据特定事件和特定对象临时发布的,可变更或代替律的规定 3.科:针对某类事项而制定的单行法规(1)‚科,课也,课其不如法者,罪责之也。‛(2)‚科谓事条‛,以具体的条例补充律令 4.比:‚决事比‛,一种是比附援用典型案例作为依据,二是比附援用同类或相近的规定。

三、文景刑制改革 1.背景

--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

--汉文帝即位后延续秦商鞅变法后的法律

--思想发生变化, 汉初奉行的‚无为而治‛黄老思想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提高,肉刑过于残酷--汉文帝仁厚贤明

文帝废肉刑改革——淳于意案(前167)——缇萦上书救父

景帝改革刑罚——文帝改革的不彻底‚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汉书·刑法志》)2.汉文帝的刑制改革

(1)取消黥、劓、刖刑

黥刑 改为 髡钳为城旦舂 劓刑 改为 笞三百 斩左趾 改为 笞五百 斩右趾 改为 弃市

(2)取消肉刑与徒刑并施制,取消无期徒刑

肉刑与徒刑并施改为髡、耐与徒刑并施如:完(耐)为城旦舂 3.汉景帝改革笞刑(1)减轻笞刑

公元前156年 公元前144年 笞五百 改为 笞三百 改为 笞二百 笞三百 改为 笞二百 改为 笞一百(2)制定《箠令》

--笞杖长5尺,以竹板制成,削平竹节--受刑部位--不得中途换人 4.意义与结果:

1.标志着奴隶制五刑向封建制五刑的过渡 2.中国古代刑制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一个转捩点 3.促进/引发法律的儒家化 4.肉刑没有彻底废除

四、封建正统思想的确立:德主刑辅 1.从法家到黄老(1)法家之问题(2)黄老思想之兴盛

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之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

(3)黄老之穷困

2.儒家思想的确立:大一统(1)从贾谊到董仲舒

贾谊:年少有为,《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20岁汉文帝博士,33卒(2)董仲舒之新儒家思想 《举贤良对策》:‚天人感应‛、‚大一统‛、‚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德主刑辅:阴阳四时 阴阳比例 三纲五常 董仲舒‚天人三策‛:--天人感应,君权天授--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春秋一统,任德任礼

第二节 行政法律制度

汉武帝时期

--削弱诸侯,加强中央集权--真正创立汉代各项制度--完善郡县制--刺史制度--监察制度 1.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 2.限制诸侯权力

(1)削弱诸侯王自置吏的权限(2)降低诸侯国官员的地位(3)削夺诸侯王的赋权

(4)严格限制诸侯王的行为:

阿党、附益、左官 《酎金律》: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的势力,增加酎金的数量,以《酎金律》惩罚诸侯酎金数量、成色不足的行为。

3.完善郡县制 《隋书·地理志》: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1)强化郡的权力设置(2)完善县的设置(3)高一级政区:刺史部(州)

4.刺史制度

汉武帝时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京师的州长官:司隶校尉 其他州:刺史--直隶御史大夫--不得干预地方行政 刺史六条‛

第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第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问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第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祥讹言。

第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玩。第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第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5.监察制度

(一)中央

西汉初年 御史大夫(监督丞相)

西汉武帝 司隶校尉:监察京师及邻近各郡、抓捕人犯 西汉末年 御史台

御史中丞:监督百官、纠察不法、考课百 官、荐举人才

(二)地方

西汉初年 丞相史:由丞相派出,监察数郡

西汉武帝 刺史:狱讼、盗贼、铸伪钱、徭役、吏治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

一、主要刑罚原则

1.刑事责任年龄(恤刑原则)

汉初,法律规定男子23岁就要登记服徭役,景帝二年改为20岁

汉宣帝元康四年:‚自今以来,诸年八十以上,非诬告杀人,它皆勿坐。‛ 2.上请

贵族官僚犯罪,须上请皇帝/廷尉裁决。

凡上请,一般都会减免刑。

‚吏不满六百石,下至墨绶长、相,有罪先请。‛ 3.亲亲得相首匿

‚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

4.先自告除其罪

(1)谋反罪等除外

(2)一人犯数罪,只免自告之罪

二、刑罚 1.死刑

腰斩、弃市,‚殊死‛

2.肉刑

汉初:墨、劓、剕、宫、笞、割舌(诽谤骂詈)

文景改革之后:宫、斩右趾、笞

3.劳役刑:髡钳城旦舂、鬼薪白粲、司寇

罚作:处轻罪犯以一年苦役

复作:经赦免解去‚钳赭衣‛的刑徒,又犯罪不再加刑,只需再为官府服劳役,满其本罪年月。‚顾山‛,即女子犯罪,定罪后释放回家,每月出钱三百,由官府雇人到山上砍伐木材,以代替女犯应服的劳役。4.赎刑

5.禁锢:剥夺罪犯的为官资格

终身不得为官(家族和亲族)

汉文帝:‚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 6.耻辱刑 7.具五刑

《汉书·刑法志》:‚当夷三族者,皆先鯨,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骂詈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

8.夷三族

《汉书·刑法志》:‚其后(文帝),新垣平谋为逆,复行三族之诛。‛ 夷三族:腰斩

三族:父母、妻子、同产(夫族、母族、妻族)--张晏注:‚同父则为同产,不必同母也。‛--离异可免

三、主要罪名

1.危害专制中央集权的犯罪:

(1)‚阿党附益‛罪:‚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为阿党‛,即中央派到诸侯国的官员与诸侯结党;‚附益,言欲增益诸侯王也‛,朝中大臣与诸侯私下结交,‚阿媚王侯‛。

(2)左官罪:官吏与诸侯勾结对抗中央,‚舍天子而事诸侯为左官‛(3)事国人过律罪:诸侯王每年役使吏民超过限额

(4)非正罪:诸侯非以嫡系正宗而继承爵位(免为庶人)(5)僭越罪:诸侯、臣下‚逾制‛使用器用、服饰等(6)出界罪:诸侯擅自出越其封国国界(《出界律》)(7)漏泄省中语罪:泄露朝廷机密事宜 2.侵犯君主专制

(1)欺谩、诋欺、诬罔罪(2)非议诏书、毁先帝罪(3)怨望诽谤政治罪(4)左道罪:以左道蛊惑民众者,依律处死刑(5)废格诏书罪:官吏不执行皇帝诏令

3.侵犯皇帝尊严和安全

(1)不敬、大不敬罪:对皇帝轻蔑失礼(2)阑入宫门罪:无凭擅自进入宫门 ‚阑入殿门,弃市‛(3)失阑罪:守门官吏未及时发现或制止阑入者,‚犯者,免官‛

4.针对民众的罪名

(1)大逆无道罪(2)群饮罪(3)首匿罪:首匿,指主谋藏匿罪人(4)通行饮食罪:为起义者通情况、当向导、提供饮食(5)见知故纵罪:见人犯法,必须举告,否则为故纵,依律与之同罪

第四节 民事经济法律制度

(一)所有权

1.‚官田‛ ‚私田‛ 2.拾得遗失物:‚得遗物及放失六畜,持诣乡亭、县廷。大者公之,大物没入公家也;小者私之,小物自畀也。‛

(二)契约 1.买卖契约:‚券书‛ 郑玄:‚今时市买,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以正之。‛ 2.债务契约:禁止高利贷 汉成帝:‚贷谷息过律,免。‛ 《二年律令·杂律》:‚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敢字贷钱财者,免之。‛

(三)经济制度

1.均输与平准 调剂运输和平抑物价

(1)均输:在大司农下设均输令、丞,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

(2)平准:开委府于京师,以笼卖货物,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牟利。2.盐铁专营与算缗、告缗 《汉书·武帝纪》:‚(元狩四年)初算缗钱。‛ 颜师古:‚率缗钱二千而一算‛ 黄宗羲:‚汉之武帝,度支不足,至于买爵、贷假、榷酤、算缗、盐铁之事无所不举。‛ 茅盾:‚及至‘算缗钱’,一时商人破产者数十万户,蓬蓬勃勃的商业资本势力遂一蹶而不振。‛

由于大部分商人对征税并不合作,不久汉武帝又下令告缗,鼓励平民互相揭发偷税行为,以偷漏税款的一半作为赏赐。

(四)婚姻家庭制度

1.结婚的程序:遵循‚六礼‛ 2.结婚年龄:汉惠帝:‚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3.‚一妻多妾制‛实际中允许妻离婚 4.离婚‚七弃‛ ‚三不去‛ 继承制度

1.爵位继承:嫡长子继承,‚非子‛‚非正‛ 无继承权 2.财产继承:(1)诸子均分(2)遗嘱继承

3.收养制度 ‚初听中官得以养子为后,世袭封爵‛

第五节 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 1.中央(1)皇帝

(2)廷尉:负责审理 ‚诏狱‛和地方上送的重大、疑难案件(3)‚杂治‛:重大案件由丞相、御史大夫等会同审理 2.地方

行政与司法合一

州牧:地方最高司法机关

郡守(下设决曹掾)和县令兼理司法

(二)诉讼审判制度 1.起诉:‚告劾‛

‚其见知而故不举劾,各与同罪‛

限制:(1)严禁越级上告

(2)卑幼不得告尊长,否则为不孝罪

(3)严禁诬告:《二年律令》:‚诬告人以死罪,黥为城旦舂,它各反其罪。‛ 2.逮捕

(1)对普通人犯罪,有人告发或官吏告劾,随时逮捕。(2)对封建官僚的犯罪,如需逮捕,‚有罪先请‛ 3.审判

(1)‚鞫狱‛:审理案件

得到口供三日后,再次讯问,为‚传复‛

(2)‚断狱‛:判决(3)‚读鞫‛:宣读判决

(4)‚乞鞫‛:请求复审或上诉(以三月为限)

(5)执行:一般案件由郡县执行,郡有执行死刑权,‚秋冬行刑‛ 汉初‚断狱报重,常尽三冬之月。‛ 章帝元和二年(85年)定律:‚每以十一月、十二月报囚。‛ 4.录囚

上级司法机关对在押囚犯复核审录,以检查下级司法机构对案件的审判是否公正,并纠正冤假错案

审判监督制度

--皇帝录囚(东汉明帝)--刺史录囚(西汉武帝,‚行部录囚徒‛)--郡守录囚

(三)春秋决狱

1.‚春秋决狱‛是指以儒家经典‚故事‛或‚微言大义‛作为处理特定法律案件、定罪量刑的指导原则的司法活动,也称‚经义决狱‛、‚春秋断狱‛、‚春秋折狱‛、‚春秋决事‛。

‚春秋决狱‛所处理的案件一般都是政治、司法中的疑难问题。董仲舒首倡,作《春秋决狱》232事。2.精神:‚原心定罪‛

《春秋繁露·精华》:‚《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

《盐铁论· 刑德》:‚《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故其治狱,时有出于律之外者。‛

3.春秋决狱的特点--弥补成文法的不足--注重行为人的主观动机--法律与道德结合--法律儒家化--中华法系

(四)法律的儒家化

1.立法 上请、恤刑、亲亲得相首匿

2.司法 春秋决狱、秋冬行刑 录囚、疑狱奏谳

(五)王莽改制--改货币--改官制--改军制--改地名--改度量衡 ‚制定则天下自平‛

‚犯令,法至死,制度又不定,吏缘为奸。天下嗷嗷然,陷刑者众。后三年,莽知民怨,下诏诸食王田及私属皆得买卖,勿拘以法。‛

(六)东汉法制 太尉:掌兵事司徒:掌民事司空:掌水土事 三公‚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

--加强刺史权力(扩大监察权,逐渐成为州长官)--罢州郡兵--豪强士族形成--霸、王之道杂用

上一篇:电焊工技术教案本下一篇:潍坊十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