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诗词 古诗词思想内容赏析“六注意”

2024-06-29

鉴赏古诗词 古诗词思想内容赏析“六注意”(通用6篇)

篇1:鉴赏古诗词 古诗词思想内容赏析“六注意”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考查方向:

1、对所抒感情的理解

2、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

3、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二、题目类型: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三、解题格式:

1、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四、答题要领:

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二是揭示主旨,揭示情感。

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鉴赏示例:

1、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阙词的 内容 主旨。

采桑子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解析指导】

第一步认真阅读诗句,整体感知诗歌写的大致意思。

第二步明确诗中提到地点(西湖)、时间(月夜),人物(诗人)、事件(荡舟西湖)和主要景物(天容水色、鸥鹭闲眠、风清月白),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

第三步,根据“卒章显志”的特点揣摩诗人的思想主旨。抓住重点词语或短语“谁羡”、“便是仙”进行读解,诗句结尾句不再描写,而发议论,这正是解读主旨的关键。前面景色描写非常宁静、美好,才会有“人在舟中便是仙”的感觉。

这种鉴赏题在解答时,通常“切分”为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二是揭示主旨。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

2、阅读白居易的《村夜》诗,分析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

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解析指导】

第一步,找出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霜草苍苍”、“虫切切”;“月明荞麦”、“花如雪”。

第二步,仔细审视这些景物所体现的特点,想景语皆情语,以景传情。你看前者冷清、愁苦;

后者 明亮,美好。

第三步,抓住能体现人物心态的词语,如“行人绝”“独出门”等,尤其从“独出门”可以发现诗人情感上有一个转变过程。表现在首句和尾句上,尤其是“霜草苍苍”和“花如雪”,两种景象截然不同。

【参考答案】 这首诗抒发诗人由原先的孤独寂寞,到独出门后去排遣烦闷,看到了明丽景色而感到特别喜悦的感情变化。

附典型训练题:

1、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此词通过写景和抒情,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罢官乡居期间对农村景色的欣赏留恋和对城市上层社会鄙弃的感情。

2、读李商隐的一首诗,回答下题。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贾生”,就是贾谊。本诗情节取材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的一段故事:“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祭祀后,接受神的福祜),坐宣室(汉未央宫正殿,借指汉朝朝廷)。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1)贾谊得到皇帝的赏识,作者对此持何态度?

答:持否定态度。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谊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又有何用?

(2)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答:这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诗中的贾生,正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慨叹贾生的不遇明主,实际是感喟自己的生不逢时,自伤之意尽在言外。

3、赏析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3)三题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答: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看似写实,其实实中有虚,有情有理。请问是什么情、什么理?

答:首句写词人对“花落去”而终究无力挽回的叹惋,次句借“燕归来”抒写因美好事物归来而欣慰。所包含的哲理是,人事兴衰,无往不复。

(3)“小园香径独徘徊”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

答:呼应的句子:无可奈何花落去。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本诗语言朴实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仅写“思乡或思念亲人之情”不得分)

(2)后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4分)答:

a、三四句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显得深沉含蓄。

b、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少一人”的缺憾更须体贴。这正是这两句的出乎常情之处,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联句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苦,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本诗用拟人的手法寄寓了怎样的哲理?试作简要分析。

答:艰难曲折的生活和道路最能磨炼人的意志和品格。具有高远志向的人决不会满足现状,陶醉于已取得的成绩,必定要继续努力,决心干一番大事业来。启示和勉励人们要放弃燕雀之小志,而效鸿鹄以高翔。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答案: 喜悦、赞赏;贬斥、嘲讽。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答: 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前者用了比喻”给1分,“后者用了拟人”给1分。分析“二月春风似剪刀”之妙不给分)

7、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沙上鹭 张文姬

沙头一水禽,鼓翼扬清音。只等高风便,非无云汉心。

这是一首妻子劝勉丈夫的诗。其诗意一说是焦急期冀,一说是高旷昂扬。你同意那一种?为什么? 答:二者可以选一。焦急期冀:沙头鹭并不是直上云霄的鸟,又无好风;但有抱负,如有时机,就会展翅高飞。高旷昂扬:虽为沙头鹭,但有云汉之心,积极进取,抓住时机,定能一展抱负。

8、读下面的诗,完成(1)(2)两个小题。

归田园居(之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2)、“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答: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一、考试说明对古典诗歌鉴赏的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学习内容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考点解析:

1、概括诗歌的主旨

2、评价诗歌的社意义,现实意义

3、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生活态度

四、思考„讨论„梳理: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漂泊无依、惆怅寂寞、哀怨愁苦、思念亲友、闺中怀人、边关思乡。李清照《醉花阴》

(2)怀古咏史:叹世事变迁、昔盛今衰、讽喻现实、仰慕英雄、自比自况、怀才不遇。李白《越中览古》

(3)建功报国:边塞征战、追求功名、建功立业、汗马功劳、叹报国无门、年华易逝、功业无成、叹山河沦丧、斥昏庸腐朽、叹战争之苦、忧国忧民、渴望和平。陆游《书愤》

纳兰性德《长相思》

(4)离别寄慨:离别之恨、离情别绪、黯然销魂、惜别勉励、倾述衷肠、柔情蜜意。柳永《雨霖铃》

(5)写景抒情:赞江山之美、边塞之美、爱好自然、节物变化、时序变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生活杂感:自伤身世、悲怆伤痛、宦海沉浮、仕途失意、鞭挞丑恶、追求理想、执着现实。杜甫《旅夜书怀》 ★作者的情感态度分类: 喜:愉悦 甜蜜 喜悦 淡泊 赞颂 怒:愤概 憎恶 幽怨 讥讽 鞭挞 哀:孤寂 失落 忧愁 悲闷 离恨 乐:恬淡 闲适 激昂 旷达 高雅

六、方法与技巧:(1)、读作者: 在鉴赏时可先注意作者,如果作者是陌生的,一般来说,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创作不会影响对诗歌的鉴赏,如果作者是熟知的,则应联系其生平经历及创作来解读诗歌,即借助平时所积累的关作者的思想、时代、风格流派等背景材料理解诗歌。

(2)、审题目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往往告诉我们诗的内容,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是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类词是咏古词,常常表达昔盛今衰、忧国忧民、建功立业等不同的主题。

(3)、读注释

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往往在诗歌后面附有几则注释,对于这些注释,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而应仔细阅读,从中揣摩诗歌的隐含信息,从而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诗歌做准备

(4)、抓关键词句

古人评诗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诗词中的这些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诗词中的走向。

(5)、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注意诗的隐含信息

诗歌的突出特点是含蓄,有的明说是这,实指是那,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外一个意思。有的诗交代写作背景、目的,虽属于诗外的补充说明,但对诗歌旨意的把握非常重要。

七、考查基本形式: 例

一、阅读下面这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参考答案】这篇作品均通过燕子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

【教师归纳】: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寄托了什么情怀、袒露了什么心迹、表达了什么的追求)。例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小斋即事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1).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参考答案】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试题解析】根据注①刘一止简介提供的一些背景材料,更是启发考生,作者表面写的是琴棋,实际上是在托物言志。作者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 正直;“方”——有棱角。从诗的第三联可看出,作者虽说“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但显然这只是反语,“世愈疏”决不是因作者的年老,而完全是由于作者的方直之品不变;“万事妨”也并非是由于作者的“拙”,也还是因为他不圆通,有棱角。这样,作者正直之品不变,其结果就只能落得个小斋独处,无法去系国家的“兴亡”了。在三、四两联中,作者实际抒发的是这样的情怀: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不公的讥讽。

【教师归纳】:概括评价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八、课堂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夷山中(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德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通过抗元兵败只得离家归隐的无奈的愁苦,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意思对即可)(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考点阐释】

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内容主题包括意义的表层深层评价、常识典故传说的评价、背景现实评价、经历主张志向评价;思想感情方面包括富有一贯性的意象评价、情感倾向评价。高考中对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考查,一般不单独设题,而是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起来进行。试题形式:①综合要求: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多个因素放在一起综合考查鉴赏能力;②单项提问:仅就一方面提出问题并要求作简要分析;③与评价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把握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考题链接】

(2006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 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或也可分为三层。每一层,写景,写郊外美丽可爱的景色。第二层,叙事,写牧童手执鞭子,骑着老黄牛。第三层,议论,抒发感想,写作者对这幅画的感受。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答: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

参考译文:野外一块似小山的大石,旁边有一丛绿竹与它相伴。小牧童手拿着三尺竹鞭,驾驭着这头长着角的老牛。石头啊,我十分地喜爱它,切莫让那头老牛在此磨角。勉强可以让它在此磨角,只怕牛相斗会伤了我的爱竹。

[注意]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首先要弄懂诗歌写了什么,分几层意思来写,就像例题(2006年全国卷I)第(1)题,这里是最基本的要求;然后可以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及生活经历等背景,利用题目、诗前小序、注释等相关信息进行客观的评述。【技法点睛】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所设的考点一般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其情感基调的把握,对其社会意义的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评判,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对诗歌的分析综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弄懂文字,知人论世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要以弄懂文章的文句为基础,善于通过关键性的词句透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人”即是作者,“知人“就是了解作者经历和思想状况;“世”即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读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就要对当时金兵入侵、朝廷卖国、陆游积极主张抗金却屡遭贬谪等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全词字字在写梅,又是句句在写“人”与“世”。词人以梅花无人过问的孤寂形象概括自己被弃置不用的境况;黄昏时分的狂风急雨则暗示了形势的恶劣——金兵不时入侵,投降派却甚嚣尘上;梅花在悬崖百丈冰的严冬傲然开放,表达了自己的雄图大略与高尚志趣以及不肯与卖国求荣的投降派、追求功名利禄之辈同流合污的气节;最后以梅花遭到风雨袭击后飘零脱落化为泥土、又被车马碾作尘埃的艺术形象,深刻概括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和在黑暗的环境里坚持战斗、虽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的精神。

二、深入境界,体察情感

文章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表达着作者深刻的认知和独特的感悟。要想真正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必须投入到作者所描绘的境界中去,体察作者所展示的景物,体会作者所抒发的真情,体味境界,把握思想。杜审言的《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悲”、“愁”是这首诗的基本思想,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悲愁呢?或者说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花鸟作边愁”即“诗人作边愁”,诗人用了移情手法,使“花鸟也知愁”;“边”字则具体点明了“愁”的因由,昔日在京(园林),今日在边,联系下文“南窜”一词,自然联想到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被贬南方的悲苦。当年园林如绣,花香鸟语,杨柳簇拥,是何等繁盛;今日之行非昨日之游,此地之鸟亦非京城之鸟,自然会感到无尽的愁苦。

三、抓住关键,分析概括

概括是形成答案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要想准确地分析概括,必须抓住概括思想内容的关键点,并掌握一些分析概括的方法。

1、分析概括的依据——标题、序言、关键语句、注解。例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其中的“不问苍生问鬼神”是全诗的眼目所在,通过“不问治国安邦道,却问鬼神之事”的对照,揭穿文帝求贤的伪面目,同时也是对晚唐时期许多皇帝求仙访道的有力讽刺,寄寓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2、分析概括的角度——人、事、景、物、情、理、趣。分析概括时,要明确该诗所写的内容是什么(或是人,或是事,或是景,或是物);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人、事、景、物),要抒发怎样的情感,阐发怎样的观点态度,表现怎样的人生志趣(或是感情,或是道理,或是情趣)。

3、分析概括的注意事项——不能拔高,不能曲解。由于受时代、阶级、认识的局限,古代诗歌作品中的思想认识并不见得会达到很高的程度,如果非要认为作品达到了这个高度,就会拔高作品的主题。曲解是指对诗歌思想内容及其观点态度的歪曲理解。例如辛弃疾的词《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簷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虽然写到“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却不能理解为“怨女伤春"之作,应理解为比兴寄托之语,抒写了作者对国事的忧愤之情以及自己遭受压抑排挤的伤感与苦闷。

【跟踪练习】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

1、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闺中怀人之愁

2、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国破家亡之愁、报国无门之愁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思友之愁、失意之愁

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伤春之愁、家国之愁

5、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安石)——昔胜今衰之愁

6、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

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羁旅之客愁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亡国之愁

9、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生失意之愁

10、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飘弃樽无渌,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杜甫)——战乱频繁、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愁 【提升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1)这首随笔式的小诗,主要写了春郊访友的感受,那么作者对朋友别墅所在地熟不熟悉呢?哪句诗比较明确地透露出了这一信息?

[答案]不熟悉。“村园门巷多相似”比较明确地透露出了这一信息。

(2)本诗题为“访城西友人别墅”,但一直到结束都没有具体写“君家”怎样、“友人”如何,该不是拟错题了吧?请结合原诗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答案] 此诗并没有拟错题。诗中表面来看是没有直接写友人及其别墅,但实际上巧妙地运用了以境写人的烘托手法来写“君家”怎样、“友人”如何。

一、二两句在点题的同时用“小路斜”“日高犹未到”揭示出“君家”僻远的特点,而我们更能从三、四句那门巷相似而又枳花满村的环境和那朴素划

一、洋溢着闲野情趣的画面中看出友人及其别墅的投影,从而悟出作者对友人恬然自适的高雅情怀的赞赏。诗人的这种从侧面着笔的写法可谓清新别致、耐人寻味。

2、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昭君出塞图(王思廉)

黄沙堆雪暗龙庭,马上琵琶掩泪听。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

[注]①王思廉,元朝初年诗人,历经宋、金灭亡等历史事件。②龙庭,指匈奴集合祭天的地方。③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指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1)这首诗在描写人物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衬托。用“黄沙”“堆雪”营造气氛,衬托昭君愁苦的心境;用旁人“掩泪听”琵琶之悲伤衬托弹琵琶的昭君的悲苦、哀怨。

(2)与《西京杂记》的记述相比,这首诗在主题思想上具有怎样的进步性?

[答案]《西京杂记》将罪过推到岫画工身上,意在说明个人的不得志,是小人嫉贤妒能造成的。而这首诗将矛头指向汉朝统冶者,哀痛由于国家民族的衰亡,导致妇女成为牺牲品。这首诗以国家和民族危亡为主题,深化了昭君出塞的意义。

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庆全庵桃花(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拒绝元朝征召。

(1)两首诗都写“桃花”,但“桃花”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各不相同,请作具体说明。[答案]①谢诗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也借桃花开放的景色点明自己孤寂的处境和心情,还借桃花表明自己隐居的愿望和决心。白诗里的桃花是诗人理想的寄托。(2)谢诗中的“怕”和白诗中的“恨”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一“怕”字意在表达诗人对“桃源”的向往。“恨”即遗憾,它透露了诗人对宁静、和谐、清新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篇2:鉴赏古诗词 古诗词思想内容赏析“六注意”

(一)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2.反映离乱的痛苦3.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同情人民的疾苦

(二)建功报国1.建立功业的渴望;2.报国无门的悲伤3.山河沦丧的痛苦;4.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三)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隐逸之趣;2.昔盛今衰的感慨3.借古讽今的情怀;4.仕途失意的苦闷5.怀才不遇的牢骚6.思乡怀人的惆怅;7.离愁别绪的凄苦⒈借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①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②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③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④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⒉咏史怀古诗①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②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③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诗人在咏史怀古诗中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⒊伤春伤别诗(闺怨诗)古代上流社会的女子常因寂闷孤独而面临美好的春光想到自己韶华将逝,更加思念离家宦游的丈夫或天各一方的情人,所以人们就有了“女子伤春”之说(当然这个“春”可以不指季节,而指恋情)。①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表达对戍边(或离家宦游)丈夫或天各一方的情人的思念②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③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表达对战争的厌恶。⒋羁旅行役诗(思乡怀人诗)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①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表达对家乡的思念,②由所见所闻所感触发思乡之愁,表达对亲人的牵挂。这类诗尤以杜牧、李商隐、柳永、秦观、李清照为著。这类诗词多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望月伤心,见花落泪,听雨思亲,景物都被染上诗人的感情色彩,因而此类诗中常将伤感、迷离、凄苦、寂寞、孤寂、惆怅、忧郁的情怀及种种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很婉约、含蓄。⒌山水田园诗①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厌恶官场、远离浊世,对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生活的向往;②写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对壮丽山河热爱;③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表现归耕隐居之乐。多抒发质朴、清新、恬淡、闲适、物我两忘的感情,表现不同流俗的清高,追求隐逸,有消极避世的思想。代表作家如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他们的艺术成就颇高,具有用语言艺术再现自然景物的能力。景物逼真,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诗风恬静清朴,而少奔放雄浑。⒍托物言志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比喻、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常有松、竹、梅等意象),即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情操志趣。①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②托物

怀

遇的伤感。⒎即事抒怀诗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所谓“即事”诗,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一般皆可笼统称之为“即事感怀诗”。⒏边塞征战诗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王翰等。他们多以诗歌描写边塞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①表现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反映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②描写望月思乡的苍凉和长年征战的悲苦,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及其不幸遭遇;③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9.赠友送别诗这类诗歌主要抒写离别之情,借对送别情景的描写,表达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无尽的友情熔铸在诗情画意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深挚的情谊包含在殷勤的祝福中;“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的质朴与豪爽寄托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晶莹透明的冰壶装下了理解和信任„„10.闲适隐逸诗一些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反映这些生活的诗歌,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类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与山水田园诗相近或相同,在分析时可结合起来。11.悼亡游仙诗诗人多有神奇的想象力,在心爱的人离自己而去或自己的理想壮志得不到实现之际,他们往往借助于睡梦、游仙等形式,或与心上人相会,或在仙境中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在鉴赏时可先注意作者,如果作者是陌生的,一般来说,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创作不会影响对诗歌的鉴赏,如果作者是熟知的,则应联系其生平经历及创作来解读诗歌,即借助平时所积累的关作者的思想、时代、风格流派等背景材料理解诗歌。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陶渊明:淡泊名利杜甫:现实主义的手法,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旅居四川时也有些描写自然美、人性美的清新之作。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浪漫主义手法王维:描写田园风光,恬淡宁静,风格含蓄生动,清新明快淡远,有“诗中在画,画中有诗”、“诗佛”等美誉。高适、岑参的边塞诗,雄浑奇拔,描写边塞风光,写边塞士兵的生活,表达思乡,反战,或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等主题。刘禹锡:作品以沉郁的怀古诗为代表。杜牧:以怀古诗为主,借古讽今,借古抒怀,吊古伤今。温庭筠:词风既有浓艳香软的一面,又有清新疏朗的作品。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气势雄壮的主调,壮志未酬的遗憾。陆游:雄浑奔放,明朗流畅。李煜

伤感却又细腻感人。范仲淹:苍凉悲壮。晏殊:明朗疏淡苏轼:雄健豪放。柳永:缠绵悱恻黄庭坚:流畅自然。秦观:情真意切李清照:婉约凄切。杨万里:新鲜活泼姜夔:精心刻意、清妙秀远

二、审题目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往往告诉我们诗的内容,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是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念奴娇

篇3:鉴赏古诗词 古诗词思想内容赏析“六注意”

一、避免对文字的误读

古人说“诗无达诂”, 指对一首诗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尽管如此, 作品的解读却不能没有合乎情理的相对客观标准。要读懂作品, 我们需要对一首诗词的关键字句都正确理解。由于汉语言的发展变迁, 诗词中的很多字词和典故对今天读者而言已经比较陌生, 需要借助相关工具书加以理解。有的诗词虽然写得通俗, 看上去没有艰涩的字词和生僻的典故, 但不一定一读就能理解深透, 需要在意象上琢磨和品味。意象是能构成意境的诗词中的具体形象, 这种形象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如诗词中的残月、阑干、衾枕、残灯、孤雁等事物就是一些常见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起来, 就构成了寂寞哀愁的意境。如温庭筠《更漏子》 (玉炉香) 一首, 其中“玉炉”、“红蜡”、“画堂”等意象看似是古代的日常用物, 但结合文化背景, 才知道这些都是富贵人家才有的用物, 词中借这些意象反映一个大户人家思妇独处时的寂寞和哀愁。意象是具体事物的, 意境是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 情寄托在景中, 景中有情, 情景交融。我们欣赏古典诗词从领略、把握诗词的意象、意境入手, 才能真正理解诗词那种深邃、优美的境界和艺术魅力, 而非仅对文字的浅层次认识。

读的过程还要注意推敲关键词句, 揣摩词语的隐含信息。如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句, “英雄”一词这里并不单指作者一人, 而是古今英杰共同情感的总括。又如婉约词表达情感的特点就是含蓄, 姜夔的《江梅引》 (人间离别易多时) 一词中有“宝筝空, 无雁飞”一句, 以宝筝无人弹奏, 委婉道出自己与昔日情人不能相见的事实, 全由曲笔传达, 用景写情。景中寓情, 就是词含蓄表达情感的一个体现, 从而形成意境美。所以, 当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把内容高度浓缩起来, 表现作品的艺术和思想时, 更要注意推敲语言的内涵而避免误读。

在具体字词理解过程中, 还要注意作品有无小序。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辩·小序》中说:“小序者, 序其篇章之所由作, 对大序而名之也。”[1]P65诗词作品有解题或小序, 会告知读者一些创作缘由, 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主题, 避免对内容的误读。如姜夔《江梅引》的小序云“丙辰之冬, 予留梁溪, 将诣淮而不得, 因梦思以述志”。丙辰是宋宁宗庆元二年 (1196) 。这一年的冬天, 姜夔住在无锡梁溪张鉴的庄园里, 此时正值园中腊梅绽放, 他因见梅而想起远在安徽合肥的恋人, 作此词藉记梦抒发相思之情。有了小序的说明, 就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词的主旨。

二、避免对作者的误读

在作品赏析过程中, 由于学生多“背负”文学史上的定论去感受、认识某位作家的作品, 因此理解容易偏颇, 要么一味说好, 要么一味说不好。如对名家的作品总认为是好的, 对今天文学史上评价不高的一些时代、流派的作品 (如宫体诗、花间词) , 往往认为没有佳作, 这其实是作品赏析的隐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 今天几乎成为学习苏轼豪放词作风格的代表作, 学生在潜意识里总对它的艺术价值高唱赞歌。沈祖棻在《关于苏轼词评价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肯定苏轼对词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 也指出苏词的一些负面问题, 如认为苏词“放旷清浅, 也就是感情的深度不够。这正是苏轼对生活往往不够严肃、玩世不恭、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决定的。这乃是苏词带有根本性的弱点, 即使出之以豪放的风格, 也难以弥补它的缺陷”[2]P206。叶嘉莹在《唐宋词十七讲》中说:“苏东坡跟辛弃疾的最好的词, 不管他写了多少浩气逸怀, 不管他写了多少豪杰的壮志, 他们最好的词都应该有一种曲折幽微的美, 要把浩气逸怀或豪杰的志意结合词的曲折幽微的特点, 这才是他们的第一等作品。”[3]P273如此看来, 以豪放著称、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 其评价并不是唯一的, 不能简单把它看做苏轼词作中最优秀的作品。

另外, 对《花间集》里的词, 一般都以“倚红偎翠”概括, 但是对其中一些具有民歌风味、质朴纯真的作品, 却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体会。如皇甫松的《采莲子》, “菡萏香连十顷陂, 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湿, 更脱红裙裹鸭儿”。词中写一采莲少女因“贪戏采莲迟”, 傍晚了还在船头弄水, 而且脱下红裙子将小鸭子裹起来, 将女孩儿的活泼顽皮和善良的内心描摹得极其生动逼真, 不失为一首佳作。因此, 对花间词人的创作一概进行贬低, 显然也是不对的。

教学中要避免这种误读, 教师需要对欣赏作品的作者材料加以全面了解。此外, 掌握学科前沿的研究动向, 及时汲取新的研究成果, 可以达到少走误读之路的目的。

三、避免对情感的误读

某些时候, 虽然词牌下的词题或小序会告知读者一些创作缘由, 但如果要深入体会作品, 就必须了解作者的经历或创作这首作品时的有关背景, 这就是深入语境理解作品。孟子提出“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 就是指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及诗人所处时代的状况, 这对我们正确理解作品有很大帮助。诗词作品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 既离不开作者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 更离不开产生作品时的具体环境和事件刺激。如果不了解作者的有关经历和思想, 就无法正确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也不能全面了解作者创作情感的“爆破点”。如欧阳修的的词继承了晚唐五代的词风, 以写男女恋情为主, 但有少部分表现的是作者自己的生活感受, 如《采桑子》: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 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里归。

乍看这应是一首赏景抒情之作, 写的是作者初夏时节在安徽颍州 (阜阳) 西湖观赏荷花的愉悦心情。结合此词的创作背景看, 其时正是欧阳修晚年从官场退休之后。因此, 词中表达的狂放情怀便尤其引人注意。欧阳修一生在官场中起起伏伏, 几次遭贬且多受毁谤, 但都未改豁达心胸。这组晚年作于阜阳西湖的《采桑子》十首, 更可见出他历尽波涛后的坦然心境, 与一般赏景词表现的心境在思想高度上还是有区别的。又如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 中的“东风”一词, 汉语中一般将其解释为“春风”, 这是由《礼记·月令》中“ (孟春之月) 东风解冻”而来的[4]P454。在这首词中, 作者却说“东风恶, 欢情薄”, “东风”则成为拆散他与唐婉婚姻的“恶风”, 完全以主观情感颠覆春风带给人的美好感受, 这就是“景语皆情语”的一个显著体现。在这里, 如果不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读者就无法理解“东风”在词中的释义。

在古代, 儒家思想是支撑士大夫人格的主要思想, 但是历史上除了屈原, 再没有一个诗人像杜甫那样,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怀国家、君王和百姓。他晚年到夔州后写的《咏怀古迹》五首中, 共缅怀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五个古人。五个人中四位都是男性, 或是大文学家, 或是英雄豪杰, 唯独王昭君是一个不幸的女子。全诗说:“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胡震亨《杜诗通》对此评价“‘群山万壑赴荆门’, 当似生长英雄起句, 此未为合作。”他说这首诗的头起得不好, 崇山峻岭一路飞奔这样雄伟的气势, 应该说这里诞生了某一个英雄人物才对, 可是诞生的却是王昭君这个弱女子, 这两者不相称。但后来吴瞻泰《杜诗提要》却说杜甫这两句诗可用八个字来评价:“窈窕红颜, 惊天动地。”对此莫砺锋认为吴瞻泰的解读是符合杜甫的原意的, 因为在杜甫心目中, 王昭君就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王昭君远嫁匈奴, 使南匈奴和汉朝接连四十年间没有发生战争[5]P59。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 胡震亨就是因为没有感知到作者的情感因素, 才误解了这首诗的涵义。

四、避免对风格的误读

伟大作家的作品都有鲜明的风格, 有时风格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如唐代的王维以风格澹远的山水诗闻名, 但在青年时代, 与当时很多志在功业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 他也写下了很多气势豪迈的边塞诗。《使至塞上》、《从军行》、《陇头吟》、《老将行》、《观猎》、《出塞作》等诗作的风格, 与他那些富有禅意的山水田园诗相比就迥然不同。因此, 如果忽略了作家风格的多样性, 形成对其作品的狭窄认识, 就会造成对作家本人和作品的曲解和误读。如宋代的词家, 很多都兼擅婉约与豪放两种风格, 苏轼、辛弃疾既有力拔千钧的豪气, 又有缠绵悱恻的柔情。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写杨花的娇柔, “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 思量却是, 无情有思。萦损柔肠, 困酣娇眼, 欲开还闭……”词的情调幽怨缠绵, 借物拟人, 有神无迹, 在婉约词中称得上品。辛弃疾也有一首著名的婉约词《祝英台近》写女子的春愁, “鬓边觑, 试把花卜归期, 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 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 春归何处, 却不解、带将愁去。’”与其在诸多词中抒发的男儿气判然有别。张炎《词源·赋情》评其“景中带情, 而有骚雅”[6]P113, 黄苏《蓼园词选》进一步说:“按此闺怨词也……而借闺怨以抒其志乎!”[7]P64由此可见, 同样的主题可以用不同风格表现。能擅长不同的风格, 说明了作家的卓越才情。宋词作家中李清照也是如此, 既有悠长相思柔情的抒发, 又有“九万里风鹏正举, 篷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的高扬豪情, 而她在《夏日绝句》中表达的“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的志向, 更令人对其个性才情感慨不已。作品的风格是作家精神气貌的一个集中体现。学生掌握的古典文学作品数量有限, 很容易将作家的风格笼统地断定为一种, 因而产生误读, 所以这一点是赏析诗词时特别要注意的。

前人认为读懂一首诗词, 需要一定的古汉语基础, 即“通训诂”、“明典故”, 今天有大量可供查找的工具书和前人的注释可以提供帮助, 只要学的人有心, 问题就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在工具书能解决的范围之外, 还要学会正确、有效的欣赏方法。好的欣赏方法能将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变成一个有效的再创造过程, 从而达到准确、深入剖析诗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师曾.文体明辩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2]沈祖棻.宋词赏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3]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李学勤, 主编.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5]莫砺锋.莫砺锋说唐诗[M].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8.

[6]张炎著, 夏承焘, 校注.词源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篇4:高考古诗词鉴赏六注意

一、注意诗词的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例如: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另外,如标题中的“怨”(《闺怨》)、“愤”(《书愤》)、“哀”(《哀江头》)、“哭”(《哭李商隐》)、“喜”(《春夜喜雨》)、“思”(《静夜思》)、“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赠汪伦》)、“别”(《金陵酒肆留别》)、“答”(《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字眼,实乃点睛之笔,具有鲜明的暗示作用,观其标题,便不难推知其情感的内容。请看一首: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标题中的“喜”和“别”是要特别注意的,它们标明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和眼前的生活状况。诗前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喜见”,突出了一个“喜”字,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同外弟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七八句转入“言别”。诗人没有使用“离别”的字样,而是想像出一幅外弟登程远去的画图:“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明日”点出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道路,这里提示了外弟即将远行的去向。“秋山又几重”则是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把新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全诗内容诚如标题中的“喜”、“别”二字所标示的。

二、 注意诗词所选意象的“冷”“暖”、“明”“暗”色调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借助于意象来传达感情,这意象或为自然景观,或为人为景观,总之,天地间的一切都可纳入诗词中作为寄托思想感情的对象。因此,鉴赏时首先要体味所写之意象的“冷”、“暖”、“明”、“暗”之色调,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惯,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可见境地的凄清,这一“稀”之“冷”色,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的“春色”,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就这“春色”之“暖”色,传达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处不在的优美的别情。再看下面一首: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想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这首诗中的颔联属于景物描写。寒夜里,一束暗淡的灯光映照着蒙蒙的夜雨,竹林深处,似漂浮着片片烟云。“孤灯”、“寒雨”、“深竹”、“浮烟”,景象多么凄凉,色彩是多么黯淡,诗人正是通过带有悲凉、孤寂、伤感色彩的意象,渲染了和友人在客馆中叙谈时那种悲凉黯淡的惜别之情。

由此看来,欣赏古诗词时,要特别注意其中的意象色彩的“冷”、“暖”、“明”、“暗”,摸准意象的脉搏,便能捕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这个角度上说,意象正是诗人感情的外在物化。当然,也有以乐景(“暖”、“明”色调)写哀情的,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用“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清新之景,反衬“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心之情;也有以哀景(“冷”、“暗”色调)写乐情的,如高适的《别董大》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凄凉之景,反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之情。对于这类反衬手法的运用,这还得联系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经历和上下文的具体语境进行推测,这里不再赘述。

三、注意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

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请看一首: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诗中的颈联描写生动,“落”、“明”二字精练传神,是该联的诗眼。“落”给“泗水”以动感,好像从天上落下一般,使静态的形象动态化;“明”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动感,不说徂徕山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联系全诗,不难发现诗人把山水写得如此隽美、秀丽,是为了衬托他与友人的情谊纯洁无邪。

四、注意作者的人生经历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入手。请看一首: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大襟怀。

五、注意诗词中典故的含义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例如:

遣 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骸。再看第三句,诗中“十年”与“一觉”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显示出诗人感慨之深。纵观全诗,可以发现诗人所遣之怀,不仅有忏悔之意,还有前程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六、注意诗词的注解

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释,这些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请看一首: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应是带着轻快的心情写作此诗的。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这样的有情有意之景便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的心情。

篇5:鉴赏古诗词应注意什么

1、应注重诗词的思想性。

我提出这个问题并不说就要求作者思想先行,或者说是口号式歌功颂德般的思想性,而是要求对社会的现实有所指摘或者说是有所反思、思考抑或是作者从诗作中体现出自己的忧患意识(这是几千年来中国文人最宝贵的意识),比如像白居易的《卖炭翁》;杜甫德“三吏”、“三别”之类的优秀作品。

一首诗词没有自己的思想性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或者说是没有灵魂的生命,就如一个孱弱的女人,如何娶得?又假如你对一个女人描写的如何如何地漂亮:杏眼蜂腰、粉面桃腮、双眸如水等等,如此,你写出了女人的美丽,却没有告诉读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想娶之还是要媒之?这就如同没有灵魂的文章像墙上的影子一样。

现代人喜欢把景物描写的无懈可击,不少网站的编辑也在推波助澜,往往这类诗作容易获得推荐,其实这是诱导的误区,也是一种没有了解诗词真谛的表现,写好景物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和衬托思想,反之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表现,复制美女般地复制景物不是诗词的要义,其要义是艺术地——诗中有画,画中有话,就是画家的思想也是在优美的景物中暗含着,这是无可否认的.好的诗词作品是形式和思想的统一,不能偏颇一方。

诗词由于有平仄的限制对表现自己(要说的)思想有着一定的妨碍,有着不能尽兴的感觉,为此毛主席说过:……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

写古体诗词确时有这样的限制,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因为字数尤其是平仄的限制,思想不能如实的`发挥出来,外在的形式要服务于内在的思想,这样就要有所取舍,看起来粗糙了些,其实,把景物描写的再优美,如果没有灵魂(思想内容)的支撑才是问题的关键,而不仅是景物描写的细腻不细腻这样的简单。

毛**的诗词大气磅礴而在诗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把他的诗归为“豪放派”,而不是“婉约派”,其气势无人能比,诗词中也有一种居高临下的领袖气质,1925年作的诗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以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等就充满着强烈的思想性,正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性而卓尔不群。

但是,像他老人家的那些单纯追求政治思想的诗作,在《毛**诗词集?副编》中许多的诗篇由于太注重了思想性而艺术性就大大折扣了,比如:《西江月?秋收起义》和杂言诗《八连颂》等就是其例(中国文献出版社九月版)我要说的就是,只有把思想和艺术完美地结合了起来才是一首优秀的诗词作品,缺一不可。

2、应把诗词创作中有无好的“诗句”看作是关键。

有的网站不注重好诗句的遴选,这是一个误区,或者说是一个愚蠢的盲点。我要说的是,如果一首诗中有一句佳句,这就应是好诗,就应推荐给读者,因为好的诗句构成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将能成为我们的文化遗产,比如“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样的诗句,已是我们文化中的“熟语”,又如现代诗人臧克家的:“老牛自知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这样的诗句已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化中的精华,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不用举太多了,因为我们早就被“熏陶”着。

作为一个编辑,一个负有推荐好诗、遴选“熟语”的责任,不能没有这样的意识,或者是没有这样的认知,这是一个悲哀,不单是作者的悲哀也是文化的悲哀,我们的编辑是不是认识到了这一点,还是没有发现好的诗句?我想不是没有,是没有发现或者说是被没有了。

毛**的《七律?冬》有这样的诗句:“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就是这样一句光彩夺目的句子使整个诗作的意境提了上来,再看其它的几句,我认为就一般化了,这句颈联和其它的句子的意思看来还有些“不粘”,但是,这就是好诗,这就是我们应该认为好的诗作。

3、最后谈谈写作诗词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用字是不是出律和出韵的问题。这不是个小问题,因为古代汉语到现在已有了相当大的变化,这里有方言的变化和语音两个方面发展缘故。

判断一首诗词是不是音韵和谐以及所用字是不是出律,就要首先弄懂诗韵中所有字的变化。以毛**的词《水调歌头?游泳》为例,其中有一句:子在川上曰,按词谱应为:仄仄平平仄,这里却是仄仄平仄仄,这样的句子是“拗句”,或者说是内容服从于了需要。诗里有大量的拗句,而词要严格得多,但是,我们要顾及思想又要考虑音律美,否则就是,买椟还珠,是愚蠢的行为。

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为了内容而使用了拗句,我们说过这是允许的,不允许的是不能犯孤平,即在这样的五言句子中:平平仄仄平,第一个字不能用仄声字,反之就是孤平;七言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第三个字用了仄声字也叫犯了孤平。

但是,诗人在创作的实践中为了避免孤平,比如:平平仄仄平的句式中第一字用了仄声字,就要在第三子上补上一个仄声字即为:仄平平仄平;上面七言句式则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都是允许的,不能叫做是出律,更不能简单地认为诗人写出了出律的诗词句子,这是武断和不求甚解的偏知。

我看到过这样的文章,有的今人写文章指责古人写了错误的句式,并在网络上发表,其实这是不明智的。要知道,这些诗句是经过数百年来“淘沙”而流传下来的,简单地说,存在就有其合理的地方,我们还是不要不求甚解地指责先贤。

篇6:鉴赏古诗词 古诗词思想内容赏析“六注意”

温志成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里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年来各地中考的考查热点之一。近年来,各地中考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以单一的客观性选择题形式出现的已较少见了,大多转向以主观性表述题为主的多类型考查。考查题型丰富多样,在中考中就出现了一些具有创新色彩的特色试题,成为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择取部分作一解析。

一、根据诗词意象体会思想情感。

例1.(20江苏连云港卷)阅读下面诗(词)句,完成后面题目。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所谓意象是指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也就是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是作者寄予情感的物象。诗歌常用意象说话,用意象打动人,所以鉴赏诗歌,我们要善于通过意象去捕捉诗人的情感和思绪。例1集中选取了三句关于“月亮”的诗词名句。月亮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不会因人的消亡而消亡,它是永恒的,所以月亮就很自然地成为了文人骚客们寄托感情的意象。我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句子与月亮有关,诗人们对月亮寄予了很多人生的理想、追求、忧思、怨恨等,尤其是想通过身处异乡却能仰望九州共有的这一轮月亮来寄寓诗人对亲人(或友人)离别相思等情感。例l中的李白诗用拟人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显然诗人是借月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李煜词用比喻手法,以“钩”喻月之形,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氛围,这是借月亮表达了离愁别恨之情。王建诗用夸张手法,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这是借月亮表达了人们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

二、根据诗词内容补全对联。

例2.(年辽宁沈阳卷)沈阳某中学与韩国某中学进行了一次“走进唐诗宋词”的文化交流活动。下面是学生搜集的三组诗句,请根据第二组或第三组诗句的内容补全对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

上联:忆李杜吟唱壮志情怀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它与诗歌一样,都是我国艺苑中璀璨夺目的奇葩。对联是随着诗歌的发展而发展的,大凡善诗者能作妙对,善联者必有好诗,古典诗词中那些最出色、最精华的对仗句,有的本身就是一副精美的对联。例2将对联与诗词名句联姻,更能让我们品悟蕴涵其中的对称美、艺术美与意境美。要补全例句中的对联,首先应借鉴上联对第一组诗句的提炼方式,而后再揣摩其他组诗句的特点与内容。第二组诗句中的王、孟是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这两句诗都描绘了山水田园风光;第三组诗句的苏辛是宋代豪放派代表词人,这两句词都抒发了他们一腔报国之心:根据对联上下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一致等特点,可将下联拟为“品王孟寄情碧水田园”或“读苏辛歌咏赤胆忠心”等。

三、根据诗词抒发的情感给诗集命名。

例3.(201年江苏南京卷)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诗集名称:《____》

解析:书名是一本书的眼睛,是对整本书内容的极度浓缩。古人对诗集命名很有讲究,有以作者的姓、名、字、号命名的`,有以作者曾任过的官职或封号、谥号命名的,有以作者籍贯、生活地及书斋命名的,有以帝王年号命名的,也有以书名寄寓作者的情志的,等等。不过这些命名方法不适合例3,因为例3中的四首诗作者不同,所处的朝代也不尽相同。所以例3要给诗集命名必须依据四首诗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来命名。《次北固山下》是诗人在长江上旅行时写的,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春望》通过对沦陷中的长安的破败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渔家傲·秋思》是一首边塞词,抒发了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以郊野日暮的秋景为衬托,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可见这四首诗所抒发的情感都是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因此可把诗集命名为《思亲集》或《思乡集》等。

四、辨析他人对诗歌的理解。

例4.(2010年四川乐山卷)教材上有岑参的一首诗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

①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

②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

解析:古典诗词的精粹在于其创设的意境含蓄而隽永,含而不露是诗歌的最大特点。所以,赏析诗词,不能只单纯地看字面,甚至是割裂整首诗词来单独片面地理解某个字词或某一个诗句。例4中那位同学对诗歌第三句的赏析犯的就是这种错误。比如,第三句中“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他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着”的“毋”。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因为诗人“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而且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因为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那还伤心什么呢7显然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其实,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自己是平安的。

五、将诗词与现代文结合考查。

例5.( 2010年福建漳州卷)阅读下面一首词,结合第⑤段描写内容,说说它们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曰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上一篇:初中美术教室工作计划下一篇:教师对幼儿精准扶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