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路养护与管理论文

2024-07-16

我国公路养护与管理论文(共9篇)

篇1:我国公路养护与管理论文

摘 要: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分析了加强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重要性,探讨了我国目前公路养护与管理上存在的弊端,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对策加强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是保持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总量大幅度增加,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到位了,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公路的投入,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如果养护管理跟不上,就会造成巨大浪费。因此,通过加强养护管理,提高好路率,充分发挥公路存量资产的最大效益,促进社会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是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的必然选择。交通是资源占用和能源消耗都比较大的行业。我国人口、就业、资源、环境等矛盾将更加突出。交通事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日益受资源、能源的制约,特别是资金、土地的约束尤为突出。在一定意义上,公路建设是积极的发展,养护管理则是永续的发展。只有切实重视和加强公路养护管理,通过养护尽最大努力延长现有公路的使用寿命,通过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公路设施的效率,才能更加有效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其它资源的消耗。现有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弊端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公路管理体制中的主要弊端是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缺乏活力和竞争机制,公路管理体制深层次的矛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日益暴露。因此,我国公路的养护和管理举步维艰,养护管理状况十分令人担忧,重建轻养现象十分严重。

(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养护经费依靠上级拨付,资金支付采用拨款方式,不利于社会市场形成,不利于社会融资,严重影响养护技术的革新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制约着养护质量的提高和养护规模的扩大。

(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养路与养人的矛盾日益加剧。由于对养护管理效益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它只带来社会效益,不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对养护资金投入信心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加之养护队伍过于庞大臃肿,消耗大量资金,使公路不能按需养护。

(3)养路员工文化素质偏低。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时期,养路员工是一个不被重视的社会群体,养路员工历来与苦、脏、累划等号,在社会上处于边缘人群,因而招来的工人相对条件比较低,文化要求也不高,只要有力气就行。由此,造成养路员工接受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有一定的困难,也因此制约了公路的养护水平。

(4)养护机械设备陈旧(缺乏)。由于公路养护经费预算安排增长幅度不大、小修保养费仍比较紧张等原因,致使公路养护机械配备与使用状况较差,影响了公路养护的质量和效率。对大、先进、技术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的养护机械设备缺乏,机械设备的成套系列化程度低,机械化水平处存较低的层次。我国公路养护与管理对策

公路养护与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对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养护管理在整个公路系统中的主导地位是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分析我国现有公路养护与管理存在的弊端,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包括养护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层结构和人员配置)和一系列管理规则、秩序及规范所构成的制度体系。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已不符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无法适应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已成为制约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应根据目前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实际情况,本着“建设是发展生产力,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生产力”的原则,建立合理的养护管理制度,实行集中养护与分散养护,正常养护与季节性养护,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的办法,做到建养并重,实现我国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养护与管理水平,以及员工自身业务素质。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递增,原有的养护公路的养护方法和管理水平已远远落后,再用过去的水平管理现在的公路显然是是不相适应。先进、实用的养护技术, 保证了公路的正常使用, 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普通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电子信息技术,将公路的各种优势凸显出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的长处,开发、推广、利用好具有现代意识的各种技术和平台,使这些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3)养护管理要科学化和规范化。公路承受较大的交通负荷,路况不断变化,其养护作业多样且技术复杂,必须走养护科学化、规范化之路。需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和质量监督,工程的验收必须按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养护工程能符合公路的设计标准,维持公路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养护管理的科学化,指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手段为依托,在科学决策上,要根据现有的公路的标准、质量、实际路况、交通量大小及其他经济技术参数,确定养护对策措施,避免主观臆断,背离实际的决策。在确保工程养护质量的前提下,要尽量缩短占用公路的时间,缩短工期。因此,要不断研究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以便缩短工期,提高工作效率。

(4)提倡养护管理机械化对策。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必须不失时机地抢抓目前我国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作业机械化、专业化, 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5)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公路主管部门在行使合法权力(如收费权、执法权等)的同时,必须依法履行公路养护义务和责任。公路养护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此外,应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加快制订适合中国特色的公路养护管理条例,使公路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的发展和普及,公路交通作为现代陆地运输的一种重要方式的地位也更加重要,公路在运输能力、速度和安全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将为实现地区间均衡发展,提高现代物流效率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水平是实现公路优良性能的重要环节,是值得每一个公路人研究和探索的内容,应把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王正君.论公路养护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J].森林工程.2005,21(2):31-32.[2]@沈志云.交通运输工程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3]@刘海燕.加强科学养护工作,延长公路使用寿命[J].山西建筑,2004,30(6):123-124.

篇2:我国公路养护与管理论文

摘 要: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分析了加强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重要性,探讨了我国目前公路养护与管理上存在的弊端,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对策

篇3:论我国公路养护与管理

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是保持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总量大幅度增加, 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到位了, 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减少公路的投入, 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如果养护管理跟不上, 就会造成巨大浪费。因此, 通过加强养护管理, 提高好路率, 充分发挥公路存量资产的最大效益, 促进社会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 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是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的必然选择。交通是资源占用和能源消耗都比较大的行业。我国人口、就业、资源、环境等矛盾将更加突出。交通事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 就是日益受资源、能源的制约, 特别是资金、土地的约束尤为突出。在一定意义上, 公路建设是积极的发展, 养护管理则是永续的发展。只有切实重视和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通过养护尽最大努力延长现有公路的使用寿命, 通过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公路设施的效率, 才能更加有效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其它资源的消耗。

2 现有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弊端

从总体上看, 当前我国公路管理体制中的主要弊端是政企不分、效率低下, 缺乏活力和竞争机制, 公路管理体制深层次的矛盾,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日益暴露。因此, 我国公路的养护和管理举步维艰, 养护管理状况十分令人担忧, 重建轻养现象十分严重。

(1) 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我国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 养护经费依靠上级拨付, 资金支付采用拨款方式, 不利于社会市场形成, 不利于社会融资, 严重影响养护技术的革新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制约着养护质量的提高和养护规模的扩大。

(2) 养护运行机制落后, 养路与养人的矛盾日益加剧。

由于对养护管理效益缺乏正确认识, 认为它只带来社会效益, 不创造经济效益。因此, 对养护资金投入信心不足, 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加之养护队伍过于庞大臃肿, 消耗大量资金, 使公路不能按需养护。

(3) 养路员工文化素质偏低。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时期, 养路员工是一个不被重视的社会群体, 养路员工历来与苦、脏、累划等号, 在社会上处于边缘人群, 因而招来的工人相对条件比较低, 文化要求也不高, 只要有力气就行。由此, 造成养路员工接受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有一定的困难, 也因此制约了公路的养护水平。

(4) 养护机械设备陈旧 (缺乏) 。

由于公路养护经费预算安排增长幅度不大、小修保养费仍比较紧张等原因, 致使公路养护机械配备与使用状况较差, 影响了公路养护的质量和效率。对大、先进、技术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的养护机械设备缺乏, 机械设备的成套系列化程度低, 机械化水平处存较低的层次。

3 我国公路养护与管理对策

公路养护与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 对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 养护管理在整个公路系统中的主导地位是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上述分析我国现有公路养护与管理存在的弊端, 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 理顺管理体制, 提高管理效能。

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 (包括养护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层结构和人员配置) 和一系列管理规则、秩序及规范所构成的制度体系。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已不符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无法适应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 已成为制约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 应根据目前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实际情况, 本着“建设是发展生产力, 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生产力”的原则, 建立合理的养护管理制度, 实行集中养护与分散养护, 正常养护与季节性养护, 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的办法, 做到建养并重, 实现我国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2) 提高养护与管理水平, 以及员工自身业务素质。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递增, 原有的养护公路的养护方法和管理水平已远远落后, 再用过去的水平管理现在的公路显然是是不相适应。先进、实用的养护技术, 保证了公路的正常使用, 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普通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电子信息技术, 将公路的各种优势凸显出来, 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的长处, 开发、推广、利用好具有现代意识的各种技术和平台, 使这些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3) 养护管理要科学化和规范化。

公路承受较大的交通负荷, 路况不断变化, 其养护作业多样且技术复杂, 必须走养护科学化、规范化之路。需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和质量监督, 工程的验收必须按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 确保养护工程能符合公路的设计标准, 维持公路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养护管理的科学化, 指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手段为依托, 在科学决策上, 要根据现有的公路的标准、质量、实际路况、交通量大小及其他经济技术参数, 确定养护对策措施, 避免主观臆断, 背离实际的决策。在确保工程养护质量的前提下, 要尽量缩短占用公路的时间, 缩短工期。因此, 要不断研究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以便缩短工期, 提高工作效率。

(4) 提倡养护管理机械化对策。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养护机械化是实现公路使用功能, 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必须不失时机地抢抓目前我国公路大发展的机遇, 立足养护作业机械化、专业化, 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5) 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

明确公路主管部门在行使合法权力 (如收费权、执法权等) 的同时, 必须依法履行公路养护义务和责任。公路养护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此外, 应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 加快制订适合中国特色的公路养护管理条例, 使公路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汽车的发展和普及, 公路交通作为现代陆地运输的一种重要方式的地位也更加重要, 公路在运输能力、速度和安全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将为实现地区间均衡发展, 提高现代物流效率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加强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水平是实现公路优良性能的重要环节, 是值得每一个公路人研究和探索的内容, 应把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王正君.论公路养护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J].森林工程.2005, 21 (2) :31-32.

[2]沈志云.交通运输工程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篇4:我国公路养护与管理论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 养护管理; 综合治理

1.当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

1.1养护资金投入不足与管理人员素质低

前些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为扩大内需,我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高速公路的建设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重建轻养的思想在公路行业尤为突出,不少地区的干线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公路失养,社会反响较大。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虽然一些地方、一些高等级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机械适用能力差,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 养护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低下,對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严重制约了高等级公路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等性能的充分发挥,已形成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

1.2大中修前期程序进展缓慢、标准低

1.2.1设计依据不足

前期工作对交通流量调查不足,缺少了科学有效设计依据,往往设计结构与实际不符,影响了道路正常使用。

1.2.2设计不完整

对于大修工程应该包括排水,绿化、边坡防护、安保工程等,结束一个大修工程,形成一条样板路,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施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养护难度,节约投资。

1.2.3大中修程序进展缓慢

主要是项目前期工作及招投标程序复杂,往往等开工时,已错过了最佳养护时间。应该早期灌缝的发展成中期罩面,应该中期罩面的,发展成为沉陷、拥包,道路病害已进一步发展。本来是中修项目可能变成了大修项目,需要重新变更原设计方案,不但影响了道路正常行驶,也加大了资金投入。

1.3养护质量不高

1.3.1没能实现粗放型养护向精细化养护转变

责任不清,细节意识差,精细化养护的理念始终没有形成,仅仅满足于差不多能够凑合通行的思想。

1.3.2公路养护的技术力量不足

主要体现在养护队伍非专业化,养护技术落后,甚至有些地区仍然采用80年代的养护设备、养护技术,养护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推广。

1.4道路状况监测质量不高、频率不够2008年2月1日交通部颁布实施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 H20-2007),详细规定了公路桥梁的监测频率、监测评定手段、评定标准、计算方法,但各地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条件差异,对新技术新设备的认识及资金等方面的原因不能按照所规定的标准和频率进行,错失了最佳养护时机。

1.5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养护机制一直没有定位,而公路有自身的规律,有其他行业难以替代的作用。体制不顺,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尤为突出,现在的倾向是将正常养护全面推向市场。如果这样,先追求利润再谈养护,可能出现养护不到位、养护质量低下,最终导致道路失养。应该建立起正常养护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可每年从小保费提取几个百分点设立奖罚基金,奖优罚劣,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养护质量,确保养护资金正常使用。

2.加强改善公路养护的思路

2.1大力推广预防性养护理念

要保证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特别是路面使用寿命,避免出现路面早期的病害和损坏。除在建设期应严格控制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和考虑到通车后的相关养护问题外,应积极倡导高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预防性养护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是由被动养护转变为有计划、超前的主动型养护,是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措施,实现综合效益的提高。近几年,由于资金的短缺,只能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最急于大修的差路,对路况尚好的路实施预防性养护只能是一种奢望。这样就错失了最佳养护时间,加快了道路损坏速度,增加了投资。因此大力推广预防性养护势在必行。对路面养护而言,规范中明确规定: 沥青路面的养护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预防为主是放在第一位的。道路养护一直伴随高速公路开始投入到贯穿使用。发达国家的公路养护经验也告诉我们:预防性小修费用多投入一些,会大大节省大修费用的开支。可见,高速公路养护不应该停留在维修层面上,而更应该突出维护。必须彻底改变那种“刚刚通车建好的路面而不需要维护”的认识误区。要通过积极合理地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推行预防性养护,做到道路养护防患于未然,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大力推广生态养护理念

随着低碳交通日益深入人心,生态建设公路、生态养护公路已经成为对交通行业的新要求,构筑为公众服务的生态公路的理念要大力推进。在养护过程中,要大力推进生态养护技术的使用,即在公路养护管理中,综合考虑低碳、环保、节能、循环利用的新技术。

2.3逐步实现高速公路粗放型养护向精细化养护

转变目前在高速公路养护尚未建立完整的相关技术管理制度。在安排养护计划方面主要采用人为主观判断来决策养护行为及日常技术管理,重大决策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科学依据,这种决策往往只能治标不治本。高速公路必须逐渐实现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做到精在事前,细在过程。因此,科学的养护决策应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道路路况的及时掌握、完善的评价与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科技优势,实现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数字化,建立动态管理模式,真正做到养护管理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

2.4加大公路调查监测频率

建立养护检测与决策中心,加强对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工作的监督,加大养护调查监测频率,积极采用先进的监测和评价手段,保证监测与评价结果准确可靠,坚决避免人为因素对检测数据的影响,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要求公路网全部在监测范围之内,在地域上不留死角; 同时在监测数据种类上不留死角,应及时将各类数据包括路面状况和交通流量按照有关规定和规范收集齐全。数据的采集要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和作业程序进行,监测数据应及时处理和上报,并通过专门软件进行处理。养护决策的环境具有多变性,养护管理的时效性极强,过时数据的应用价值极其有限,监测数据的主要作用就是及时为当前和今后决策提供依据。

2.5积极推行公路养护管理市场化

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与一般公路的养护管理一样,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能反映高等级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 养护经费来源仍采用拨款方式,不能适应高等级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思想严重。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监管不严,处罚过轻; 对养护资金投人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目标: ( 1) 实施“管养分开”,实行养护工程招投标制,推进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市场化; ( 2) 成立养护咨询顾问企业。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主体应该有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养护企业和咨询顾问企业组成,形成统一、有序、竞争科学的养护管理机制和养护作业市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咨询顾问企业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科学化的养护管理模式要充分发挥咨询顾问企业在人才科技及管理机制方面的优势,实现养护工程决策与设计的科学化,以提高养护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3.必须走专业化、机械化养护的路子

高速公路本身固有性质决定了高速公路损坏后必须及时修补,尤其是路面部分损坏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时刻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路况,是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以往养护用工人,运输靠四轮,管理凭经验的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一支反应快速、技术熟练、设备配套的机械化养护队伍,才能保证养护的及时性、快捷性。成立机械化养护公司,实行内部企业化管理,一般适应养护工程里程400~500公里,公司最好位于所养路段的中心,呈放射状最好,公司主要职责是负责以路面为主的公路大修,专项工程养护工作,下设公路工程作业队:负责路基、路面、桥涵,防护及河槽维护与抢修;房屋维修工程队:负责局管房屋,水、电、暖维修与养护;交通工程队:负责路面标线、标志、防撞护栏、隔离栅、收费、通讯、监控系统维修与养护。公司内设工程技术部:负责下达生产任务、质量检查、工程量审核。计划财务部负责年度计划制度与资金支出控制,工程决算。综合部:负责日常行政、后勤及人事、劳资等工作。在机械如翻斗车等可采取雇佣社会车辆方式解决,据了解社会目前车辆过剩,随时可以雇到。以减少初期投入过大资金,并减少管理费用和难度。

4.路政與养护密切配合是搞好公路养护的根本

大家都知道:三分养、七分管,只养不管,等于白养,所以路政管理工作的保障。从几年来路损情况看,有很大一部分为人为故意损坏(或称破坏)所致,无意(即机械事故)损坏的只有一少部分,如隔离栅,轮廓标损坏,路面千斤顶坑,标志损坏百分之九十九或百分之百都是人为故意损坏。它不仅增大了养护工程质量,而且造成国家财产极大损失,尤其是公路绿化收到严重威胁,隔离栅损坏后,牧畜进入啃死树木,踩坏了边坡,还有的牧畜跑到路上,为躲避牧畜有的车辆还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们生命财产重大损失。为此,进一步加强路政宣传工作,提高公民爱路护路意识,在全社会树立:“爱路光荣,毁路可耻”的思想观念,除加公路巡查频率,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外,还应加大对故意损坏路产者的处罚力度,使损路者望而生畏更为重要。

5.提高养护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养护工作就好像“保健医生”一样,这个比喻可能不十分恰当,它是一项技术性、理论性、知识性比较强的工作,所以养护人员必须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做出准确治理方案,防止“误诊”现象发生,要迅速准备诊断病情,首先应有一直懂业务、懂技术、懂管理的职工队伍,针对目前情况要达到这一点必须采取多种型式,多种渠道来解决职工业务水平提高。如制定各部门,各岗位用人标准,在符合标准的人员中选优,竞争上岗,对在本岗位工作多年仍未达标的人员可采取选送出去脱产培训。举办各类继续教学培训班,参加各大中专院校的函授学习等,“打铁还靠自身硬”,“磨刀不误砍柴功”,大家都比较清楚的。养护工作比较苦,越是恶劣天气的时候,越是工作繁重阶段,夏冒酷暑,冬顶严寒,每天步行几公里是常有的事情,养护事情繁多,重复性大,连续性强,涉及面广,必须培养造就一批即能当“指挥员”,也能当“战斗员”,即具有“一专多能”的人才。随着知识的到来,养护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必须随着掌握最新的知识,推广应用于公路养护工作。如路面冬季修补用冷铺混合料技术,路面常温灌缝材料,冬季融雪材料等。

6.结语

高速公路养护是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体制、机制、时机、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很多,探索我国公路养护作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公路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以适应我国公路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洪亮 浅谈公路养护管理[J].科技信息,2009,(12).

篇5:我国公路养护与管理论文

1、现阶段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交通的不断发展,国省干线公路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们出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其质量水平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使得国家及相关单位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图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近年来,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公路养护管理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还不够科学、规范,这主要是因为还缺乏完善的养护管理机制,养护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比较的随意,导致出现养护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发生;在公路养护过程中,还存在机械化水平较低的问题,同时操作机械的人员技术能力较差,不能合理的操作机械;一些养护管理人员对安全不够重视,安全措施做的不够到位,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对此应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以此保证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措施。

2、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措施

2、1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规范化

在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应保证其规范化、全面化、精细化以及科学化,因此应建立完善的公路养护规范化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日常养护体系,另一方面养护管理体系。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应使所有环节都应规范化,包括养护责任人的着装、工作时间以及内容、操作规范以及作业材料要求等等,对于小修保养,应特别重视。同时需要进行常常保养的相关设备,如沿线交通设施、路面以及路基等等,应制定详细的保养标准、操作规定等,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部位的公路设施,还应制定标准步骤以及措施,为工作人员进行公路小修以及日常保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在公路养护过程中,还要对养护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对此也应制定相应的标准。实现公路养护管理的规范化,能够为养护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减少工作人员失误的情况发生,进而促进公路质量提升。

2、2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机械化

目前我国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应加大机械化程度,以此提高养护管理水平。所以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配置养护机械。

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应增加养护机械设备资金的投入,为公路养护管理配备相关养护机械,在配置时,应充分考虑装备的标准以及功率,以满足养护管理的.实际需求。

(2)选择实用养护机械。

在选择养护机械时,应注重机械设备通用性以及互换性,一些养护机械设备,主要包括小型摊铺机、小型压路机以及小型搅拌机等等,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注重养护机械的实用性,避免盲目追求高端养护机械。

(3)培养机械化团队。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机械化团队,对实现公路养护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应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增强机械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同时应增强其维修技术水平,能够充分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对于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取得了上岗资格证,才能上岗。另外为了鼓励操作人员,还应建立考核机制,对于操作机械水平的人员,应给与相应的奖励。

2、3我国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安全措施

在公路养护过程中,还应注重安全,具体的安全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养护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通过对养护管理人员、养护管理专职安全员以及全体养护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所有养护工作者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重要性,能够在养护管理过程中,自觉遵守相关的安全管理规范。

(2)严格遵循施工养护准入原则。

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以及地方有关规定,在养护之前,必须占道封闭,同时路政部门还应协助养护管理部门完成工作。同时是施工单位应办理好相关的手续,否则应禁止进行养护工作。

(3)合理布置养护施工作业控制区。

在布置养护施工作业控制区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布置,对于更换护栏板、维修交通标志以及绿化养护等当天能够完成的作业,应按照临时定点布置进行。同如路面清扫、绿化浇水以及路面检查等施工作业会发生变化的养护作业,则应按照移动养护作业进行布置。

(4)加强养护作业车辆管理。

对于进入施工养护现场的车辆,应具备车辆通行证,并在车辆上显眼的位置设置发光的标志牌,同时还应严格控制进入施工现场车辆的速度,尽量减速慢行,并严格按照设置的车道行驶。

3、结语

篇6:公路养护与管理

1.路面管理系统的含义:就是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根据路面现状和未来的使用

需求,以一系列评价与分析模型为基础的投资决策过程。

2.桥梁管理系统的含义:是指对既有桥梁进行技术状况检测、评价分析、养护

决策和状态预测的综合性服务系统。

3.成活率:是指栽植后发芽长叶至少在一个生长季节以上的成活株树占总株树的百分比。保存率(存活率):是指在栽植之后成活两年的株树占总栽植株树的百分比。

4.翻浆:因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路基土质不良、含水过多,经车辆反复作

用,路基会出现弹簧、裂缝、鼓包、冒泥等现象,称为翻浆。

5.滑坡:路基山坡土体或岩体,由于长期受地面水、地下水活动的影响,使其

结构破坏,逐渐失去支撑力,在自重力作用下,整体沿着一定软弱面向下滑动,称为滑坡。

6.泥石流:山岭地区,暴雨或融雪水挟带大量土石等固体物质汇入沟谷,形成突然的、短暂的、间歇的破坏性水流称为泥石流。

填空

1.产生滑坡病害的两个主要作用因素是地质因素和水文因素。

2.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有哪三项技术内容:路面损坏状况、平整度分

析和抗滑性能。

3.冬季养护有哪几项内容:除雪、除冰、防滑和修补坑槽。

4.桥梁检查分哪三类: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

5.桥梁技术状况水平利用哪两项方法相结合进行评定:分层综合评定和单项控

制评定。

6.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包括:安全设施、公路机电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

7.交通安全设施的养护内容主要包括:检查、保养维修、更新改造。

8.检验公路绿化的指标是:成活率、保存率、修剪保护状况。

9.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包括: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养护工程管理、公路检查、档案管理。

10.养护维护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作业时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志的橘红色工

作装和带有反光标志的橘红色背心。

11.形成翻浆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土质、温度、水。

12.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采料场再生技术主要包括:路面板清除、集料加工、再生

集料使用。

13.涎流冰可分为河谷涎流冰和山坡涎流冰。前者主要危害桥梁,后者主要危害

公路路面。

14.梁式桥养护的内容主要有裂缝的修补和主梁的补强加固。

15.经批准采伐分抚育采伐和更新采伐。

简答

1.公路养护工程分类及养护管理的发展方向。

工程分类: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和改建工程。

发展方向:①检测技术现代化;②评价方法先进化;③养护决策科学化;④养护技术现代化;⑤养护管理规范化。

2.路基养护的工作内容。

① 维修、加固路肩、边坡;

② 疏通、改善、铺砌排水系统;

③ 维护、修理各种防护构造物及透水路堤,管护两旁公路用地;

④ 清除塌方、积雪,处理塌陷,检查险情,预防水毁;

⑤ 观察、预防、处理翻浆、滑坡、泥石流等病害;

⑥ 有计划的布局加宽、加高路基,改善急弯、陡坡和视距,使之达到要求的技术标准。

3.路基损毁的类型:路肩及边沟不洁、路肩损坏、边坡塌陷、水毁冲沟、路基

构造物损坏、路缘石缺损、路基沉降以及排水系统淤塞。

4.桥梁养护的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

① 建立健全公路桥涵的检查、评定标准。

② 建立公路桥涵管理系统和公路桥梁数据库,实施桥涵病害监控,实施科

学决策。

③ 桥涵构造物的养护。

④ 养护作业和工程实施应注意保障车辆、行人的安全通行及环境保护。

⑤ 桥涵构造物养护应有对付洪水、流水、泥石流和地震等灾害的防护措施,同时具备应急交通方案。

⑥ 桥涵构造物的经常养护维修与加固。

5.根据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结果,桥梁对应养护对策。

一类桥梁进行正常保养;二类桥梁需要进行小修;三类桥梁需要进行中、大修或加固;四类桥梁则需要通过检验以确定加固或改建;五类桥梁直接进行改建或重建。

6.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及其区域组成:养护作业控制区是指公路养护作业所设

置的交通管理区域,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

7.沥青路面裂缝的维修方法。

⑴在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加处理。在高温季节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可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进行处理:

① 将有裂缝的路段清扫干净并均匀喷洒少量沥青,再均撒一层2~5mm的干

燥、洁净石屑或粗砂,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将矿料碾压。

② 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

⑵路面的横向或纵向裂缝,宽度在6mm以内的,应清除缝中杂物及尘土,将粘度较低的热沥青或密封胶灌入缝深的三分之二,之后填入干净的石屑或粗砂并捣实。

当缝宽大于6mm时,应采用开槽的方式进行裂缝维修,具体步骤:开槽、清理和干燥、灌缝、缝边修整。

⑶因沥青性能不好或路面设计使用年限较长、沥青老化等原因出现的大面积裂缝,如果基层强度尚好,可选用以下维修方法:

①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或微表处,封层厚度为3~6mm。

② 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或先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后,再在其上加铺沥青

混合料上封层。

③ 改善沥青透层罩面。

8.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对策。

①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标评价为优和良,二级及二级以

下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上时,可采取日常养护和局部或个别板块修补措施。

②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下,二级及二级

以下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次级次级以下是,应采取全路段修复或改善措施,包括沥青混合料修补、板块破碎和碾压稳定后铺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加铺层。

③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下,二级及二

级以下公路的路面行驶质量等级为次及次级以下时,应采取罩面或加铺层等措施改善路面的平整度。

④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抗滑性能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下,二级及二

级以下公路的路面抗滑性能指数评价为次及次级以下时,应采取刻槽、罩面等措施提高路面表面的抗滑能力。

⑤ 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不满足现有交通的要求时,应采取铺筑沥青混凝土或

篇7: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山西省平陆县地处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南临黄河水,北靠中条山,是山西的南大门。辖6镇1区4个乡,223个行政村,24万口人,总面积1173.5平方公里。

平陆县山垣沟滩遍布,地形地貌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有3195条沟,268座山,71个滩,24条垣,已探明的矿藏达26种,总储量在25亿吨以上。特别是铝土、煤、铁、石膏等品质优、易开采,加工开发前景喜人。

平陆县临河靠山,气候独特,沟多坡多,林广地沃,发展生态经济林条件优越。全县有耕地55万亩,宜林宜牧宜渔面积116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40.8%,各种野生动植物及各贵药材达百余种,果、桃、菜、牧等主导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为生态经济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打下了良好基础。

平陆县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发展旅游事业得天独厚。古有“七贤八景”追寻着尧舜许由、殷商傅说,春秋百里奚,三国周仓的依稀足迹,展示着茅津晚渡、竹林晓钟、砥柱奔涛、中条积翠的怡人景色;今有曹川红叶、龙陡双虹、高峡平湖、冀都桃园、万亩松涛、黄河飞桥,平添了许多感受自然、陶冶情怀的醉人风光。

平陆县虽为山区,但地处三省交界,交通通信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与河南三门峡一河之隔,一桥相连,运三高速公路横贯南北,陇海铁路三门峡站、同浦铁路运城站及正在兴建中的运城机场近在咫尺,前往郑州机场、西安机场也十分方便。加上县上四通八达的国道、省道、乡道油路网和先进的通信手段,形成了少有的投资开发区位优势。

平陆县农村现状:

一是发展果桃牧等主导产业。通过苹果“三改”示范园建设,优种红不软桃发展,畜牧养殖专业村、专业户扶持,使全县种养业初步迈上精品发展之路。

二是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新建和修复改造水利工程91处,新增加和改善水地3.5万亩,解决了50个自然村1.49万口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小流域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扶贫、开发等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三是重视劳务输出。在县委、政府的组织下,先后有2000余名民工赴福建永春、河津鸿田、新疆建设兵团、深圳电子企业打工挣钱,全县外出务工人员累计达1.5万余名,创收4000余万元。

四是减轻农民负担。通过政府出钱为全县20余万亩小麦投保火灾险,降低粮农的生产风险;为全县村级主干投保人身责任险,解除农村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大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免征农业特产税,目前,农民负担的各种税费只有农业税及其附加608.4万元,比改革前的1800万元减少67%,使广大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公路的建设是息息相关的,农村公路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不仅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也促进了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它在交通运输业中日益发挥着特殊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公路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质量

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我们始终把工程质量视为公路建设的生命,将工程质量控制贯穿整个建设过程,采取“三个措施”进行加强。一是强化“精细管理”理念。先后出台了建设技术标准及质量管理规定等文件,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四制”管理,建立健全“政府监督、业主管理、工程监理、企业自检、专群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二是强化项目督导管理。市处成立了3个督导组分县包干对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逐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三是强化公示监管力度。所有建设项目都明确具体负责人,项目名称、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均在《濮阳日报》进行公示。并把所有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通达标准及举报电话,向社会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定期对各县(区)的进展情况在《濮阳日报》上进行公示,表扬先进,鞭策落后。

2、管养水平

2008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建养并重,协调发展”和“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指导思想,深化管养体制改革,通过抓机构成立、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和考核奖惩,着力加强乡、村管理养护组织体系建设,在建立“责任以县级政府为主体、资金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养护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监管以交通公路部门为主体”的管养新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措施,加强监督检查,积极开展了创建“文明示范路”、“养护样板乡”、“好路杯”竞赛和今冬明春管养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竞赛评比活动,使我市农村公路的管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极大的提升了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

由于我县是一个地理条件比较复杂山高沟多的地带,受条件限制很多道路只修到村口,形成的“断头路”较多,四级路仅通达到行政村,很多大的自然村还没有通水泥路,两镇相接之间行政村水泥路还没有连接上,导致部分农村公路不能网化,部分群众对此很不满意。

一、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公路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由于受土地限制,往往过多的考虑了农田、村庄的限制,农村公路绝大多数顺着原有沙石路或土路修建,因此,在项目建设方案的选择上,一些技术指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部分线路线型较差,“丁字”路口、急弯、陡坡到处可见。同时,道路上还存在一些危桥险涵未能得到同步改造,宽路窄桥或者桥头变线等情况,直接影响建设标准。

2、配套设施不完善。个别镇对实施路肩等配套设施的认识不高,措施不力,一些路段的路肩未达到标准要求、局部宽度不足,有的甚至未上路肩土方。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及横断面发生变化等特殊路段,缺少相关标志和交通安全设施。部分路段绿化缺株,路树砍伐后不能及时补栽,绿化品种单一。道路两侧边沟等农田水利配套跟不上,集镇段没有排水设施。

3、养护队伍总体素质偏低,养护技术水平低下,缺少专业性养护。各镇管养办人员均非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应有的养护知识;一线养护工人由于工资低,年青人不愿意承担该项工作,道路养护责任都落到了道路附近不能外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五六十岁老年人或中年以上妇女身上。由于知识接受能力低,培训难度大,不能很好地进行预防性养护。

4、道路修复困难。由于大量超载、超限车辆涌入农村公路,使农村公路损坏严重,但修复资金无可靠来源,目前,自治区按照农村公路网规划拨付的管养资金,仅能维持正常日常管养,对道路严重损坏的情况,无力进行修复,近年来,主要精力放在了农村公路的建设上,对道路的维修倾注精力不足,导致了道路在使用期间出现局部损坏严重、病害蔓延的情况,给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二、解决农村牧区公路建设与养护问题的对策

农村公路建设要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总体要求,坚持规划主导,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和协调。要在确保完成 “通达”、“通畅”工程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平陆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农村公路建设实际,从农民迫切需要而又有条件做好的入手,分阶段、有重点地稳步进行,把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使他们真正得到实惠。

1.统筹规划,实事求是,合理制定农村公路建设方案。

做好“十一五”后期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调整及项目储备等前期工作,加强联系、搞好沟通,向上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一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立项。要优先安排“断头路”、通往贫困村的扶贫路等,使农村公路真正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二是合理选择建设标准。虽然水泥路面厚度已由自治区规定的15厘米提高到18~20厘米,将路面宽度由3.5米提高到4米,结合实际情况,可采用“以地换地”的方式优化线型结构,提高路面结厚度,或在排水设施较好的道路选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2.努力提高乡村道养护的技术水平。针对养护队伍总体素质偏低,人员老龄化,养护知识缺乏等因素,非常有必要建立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养护队伍,需逐步增加资金投入,以吸引更多的人,包括年轻人加入公路管理养护队伍。同时,县交通局和公路站应加强对乡村道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采取定期办培训班,主动派工程技术人员送技术下乡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乡村道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敬业意识,逐步建立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乡村公路养护队伍,使有限的养护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和作用。尽量实现农村公路养护队伍专业、半专业化,利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沿线村民的养护积极性,合理配置公路养护资源,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新机制。

3.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农村公路建设以来,县政府为了彻底减轻农牧民负担,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工程建设由市交通局负责组织,缺口资金,政府进行统一筹集,没有向农民群众收取一分钱。随着费税改革,仅靠自治区补资金和当地财政,无法满足道路建设和管护需要,为了使“自治区给补助、地方自筹”的农村牧区公路工作体制得到更有效地运行。今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除自治区补助、财政拿一点外,要采取镇、村经济里支付一点,一事一议筹集一点,厂矿企业赞助一点,农民自愿捐献一点等多渠道筹集。养护资金除自治区定额补助外,建议各级财政列入预算资金要往年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各镇配套资金按要求及时到位。只有构建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资金筹措机制,资金有稳定的来源和保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难的问题。

4.交通部门要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力度。交通主管部门要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认真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加强对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的监督管理,确保全市农村牧区公路“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是严肃执行计划,认真履行建设程序,严把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市场准入关。严格履行项目立项、招投标、施工(过程)和交竣工验收等各项管理程序;严把工程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关;严格控制市场准入关,加强资格预审,继续推行“广泛参与、底价中标、垫资施工、验收付款”的模式。二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是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包括材料试验检测、工序交接交验,监理、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等。通过不定期对重点部位、问题部位的监督检查,把好工艺质量关。同时,为基层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把好质量关。三是严格履行交竣工验收程序。未达到交竣工标准的工程不做验收,不许交付使用,把好验收关。

总之,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农村公路建设要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只要各级政府部门领导重视、大力支持,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基层乡镇和行政村尽职尽责,大力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就一定能促进农村公路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

在通村公路“以奖代补”政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推动下,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迅速发展,路面等级和通达能力不断提高,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逐步形成,为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农村公路使用频率增加,路面损坏严重。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不力,造成农村公路交通状况远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当前农村公路养护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硬化路面断、裂现象严重;路况下降,部分路段存在难以通行甚至中断交通状况;安全标识标志、附属工程不完善等。农村公路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等问题,使农村公路处于“无人管、没钱养”的境地。在相当多的一些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已经是按每户人口数筹集,要再筹集用于公路的日常养护的资金就非常困难了。暴雨等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过后,塌方的清理,挡墙、涵洞、路肩、边沟的修复等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维护与管理经费后继乏力、力不从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八条规定“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管理体制,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和“民工建勤”的取消,乡村两级失去了养护乡村道路的财力和能力,形成了事实上的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缺失。公路管理部门目前只能基本满足主要干线公路,无力将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纳入统一管理。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很难对农村公路实行统一管理。基于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分析,为加强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效益,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迫在眉睫。

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措施

1、要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体制,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责任,拟定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和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并逐级签订公路养护责任书,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负责相应地段的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惩机制予以兑现,以促使管理措施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2、要组建农村公路专业养护队伍。农村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落实日常养护人员,明确责任,确保有路必养。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放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也有益于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3、要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要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的养护管理,保障养护资金是关键。一方面,县(区、市)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导和督察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并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工作考核目标。另一方面,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

三、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建议

篇8: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公路运输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作为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基础服务设施,高速公路的出现不仅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速运转,而且其运营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大约晚半个世纪,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经历了80年代末至1997年的起步建设阶段和199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200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一举突破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2006年底超过4万公里。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已拥有高速公路,有15个省份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 000公里。辽宁省和山东省已实现了省会到地市全部由高速公路连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也正在形成。从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1万公里,我国用了12年时间;从1万公里到突破2万公里,只用了3年时间;从2万公里到突破3万公里,只用了2年时间。

我国高速公路经过近2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公路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随着京沪、京沈、京石太、沪宁合及沪杭甬等一批长距离、跨省区的高速公路相继贯通,我国主要公路运输通道交通紧张状况得到明显缓解,长期存在的运输能力紧张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大大缩短了省际之间、重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了区域间人员、商品、技术和信息的交流速度,有效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并在更大空间上实现了资源有效配置,拓展了市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我国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宏观管理体制正处于新旧交替过渡阶段。由于原有基础条件和管理思路不同,各省市各区段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也不尽相同,但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养护机械化程度偏低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机械的配备定位问题尚未最终确定,在小修保养范围内的许多维护项目中,有些管理单位缺乏必要的专用养护设备,操作上仍以人工为主。这种做法工作效率低、不安全因素多,容易影响养护质量。对于专项及大修养护工程,社会力量还没有完全培育起来,现代化的养护机械保有量较少,难以保证养护作业优质高效完成。总体来讲,我国养护设备配置与国外差距较大。

2. 养护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管理水平是影响养护事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它与人员素质、行为意识有关,同时也离不开现代化的软、硬件支持。现在,国外已将高科技手段成功地用于养护管理,运用计算机专家系统进行科学决策;我国在此方面则明显滞后,其他方面暴露的一些问题也都与管理水平不高有关。

3. 现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够科学

我国现行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基本是高速公路管理局养护工程处、各管理公司(管理处)养工部、养护工区(养护公司)三级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体现的基本上仍然是一种计划经济时代的养护管理模式,不利于养护市场化的形成与发展。

三、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的对策

1. 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机械化程度及其管理水平

高速公路养护机械化是指机械装备以高技术为支撑,对公路养护做到高效快捷。要加强技术创新,实现高速公路养护机械化。高速公路养护机械的技术创新应体现下列四大要求:一是公路养护机械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多功能、综合化,提高可靠性、操作舒适性和环保性。二是对路面病害处置应做到“快速到位,快速修补,快速撤退”。三是积极采取热补技术,加热器选用红外线加热或微波加热。四是加强大中型多功能养护车、除冰除雪机械,以及路面状况检测车等方面的产品开发。要加强养护及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建立管理机构和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技术培训,包括培训管理人员、培训操作人员和培训维修人员。科学管理好机械是为了更好地使用机械,合理使用好机械则能发挥其作用,创造好的经济效益。只有管理工作到位,机械化施工才能达到预定目标。

2. 改革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目标是实施“管养分开”,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养护管理机制,实行养护工程招投标制,推进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市场化。利用GIS技术,构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应用GIS技术,将公路、桥梁、隧道、交通工程附属设施等基本数据,道路“建、管、养”机构及基本工程数据,依据道路三维数据信息和时间建立相关的基本数据库。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运用绝对坐标体系,建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高速公路检测技术,准确采集路况数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先进技术不断被应用到高速公路现场检测仪器中,使高速公路性能检测及质量检测手段更为快捷、准确、简便和安全。建立健全养护技术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路况评价。健全的养护技术管理必须依据定期的路况调查与检测,及时掌握道路的使用性能和服务功能,建立并补充完善道路路况数据库。运用相应的、有效的评价管理系统进行组织管理,以随时提供养护决策的技术需求。培育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咨询顾问企业。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的市场化,迫切需求技术力量雄厚的社会咨询顾问企业加入到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行业中来;并需要其逐步拓展业务范围,以适应养护作业行为的社会监督、检测、评价,协助管理机构管理,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支持。

3. 重视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

篇9:我国公路养护与管理论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发展趋势;发展措施;现状;交通运输;形式;资金;规划阶段

铁路、水运、公路等都是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形式。相比铁路与水运交通运输方式,公路工程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尤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后,在各种运输中公路运输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高速公路的诞生,促使我国高速公路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在改善运输结构及提升运输服务水平的同时,可达到优化沿线产业结构及推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目的。随着高速公路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高速公路密度也逐渐上升,并形成公路网。高速公路管理是否有效、如何将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充分发挥,对施工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实现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是高速公路使用效率及服务水平有效提升的保障,是实现公路事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发展的趋势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大陆高速公路开始进入研究规划阶段,随着沪嘉高速公路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我国大陆在“七五”期间,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了522千米,建成的公路包括沈大、广佛等。我国在“八五”期间建成的高速公路里程数为1619千米,包括京石、广深等,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十二五”发展规划表明,到2015年末,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0.8万公里,其中东部地区在建待建里程3876公里、中部5551公里、西部10357公里、东北地区3515公里,确保覆盖90%以上的城镇人口超20万的城市。预期2050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将实现50000千米,促使全国高速公路网的形成,为充分展现高速公路的规模效益,应对现代化建设需求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统筹公路运输方式发展,加快高速公路运输体系建设,强化基础设施优化衔接,优化高速公路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加快运输枢纽建设,发挥高速公路运输的整体优势。在不断增加高速公路里程的同时,应做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对现行养护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这已经成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目标。

二、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现状

伴随高速公路的运行,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已经经历的十几年。这段时间内,通过不断的研究,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这为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为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还位于体制转变的初级阶段,一般选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方法进行高速公路建设,实现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多元化。在形成公路网的同时,应充分发挥高速公路整体效益,做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其现状如下所示。

1、多样化为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组织形式的趋势,其中不仅包含专业管理机构,还包括综合管理机构,不管是哪种形式,所有高速公路都需要进行专门机构的设置,以此为养护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这也是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重点。

2、在高速公路开通初期,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由公路单位进行配调,该人员组织具有丰富了养护管理经验,但缺乏对高速公路养护特性的认识。在增长高速公路通行时间的同时,应不断提升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素质,注重专业技能培训,改善我国公路养护人员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3、因具有不同的投资渠道,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机械配置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养护期设备购置计划是以贷款修建公路必须考虑的问题,部分高速公路因资金问题无法确保设备购置的合理性。但伴随公路工程使用年限的提升,将对机械配置等情况进行有效处理,并对日常养护工作要求进行满足。

三、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养護管理的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是否优质,对其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输存在重载、超载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加重了高速公路工程的病害状况,还给行车安全性与舒适度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加大了养护管理的难度。为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养护管理工作,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为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收费是我国高速公路的特性,其属性为公益性和商品性。伴随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及改革体系的建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符合,必须与其自身管理目标相结合。

2、资金是确保高速公路养护维修质量的重要保障,封闭维修过于频繁将直接影响到服务的质量。加强路况检测、实施预防性养护是提升高速公路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养护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及反应能力提升已经成为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但现阶段养护设备及检测设备具有较高的成本,及使用率低等问题。为此,可选用区域性合作的方法进行施工,有效控制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成本。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成本涉及各个部门,因此养护单位必须加大成本控制意识,遵循定额、限额及计划等原则进行有效管理。从全方面多层次对养护管理中存在地弊端进行杜绝,避免浪费,形成完善的养护控制网,贯彻落实养护成本控制,为达到预期目标提供可靠的保障,实现区域合作、有偿使用等目的。

3、在完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系的同时,集中、统一等特点也愈加凸显。随着高速公路开通时间的不断增长,其交通量也越来越大,这就为养护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维修时间、封闭路段等都会对路网的效益造成极大的影响,为此相关养护部门必须重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才能降低对高速公路管理效益的影响。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运行具体情况及社会需求对养护技术政策进行及时改善与调整,并实现集中领导、统一管理,才能推动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养护管理事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交通行业养护工程建设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在我国高速公路工程管理中,养护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其现状分析,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规范养护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才能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才能达到养护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国龙,习江鹏.基于成本导向法制定公路收费标准的利弊分析[J].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上一篇: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探究_人教版新课标下一篇:生命在于运动作文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