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技术规范

2024-07-04

围手术期护理技术规范(通用6篇)

篇1:围手术期护理技术规范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直至基本康复,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手术能治疗疾病,但也可能导致并发症和后遗症。患者接受手术,要经历麻醉和手术创伤的刺激,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任何手术都会使患者产生心理和生理负担。因此,围手术期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身心整体护理,增加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使患者以最佳状态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一、术前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配合情况、自理能力、心理状况。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饮食、睡眠、排便、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等。

3、了解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

4、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

(二)操作要点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前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协助完成各项辅助检查。

2、帮助患者了解手术、麻醉相关知识、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

3、向患者说明手术的重要性,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配合方法。

4、做好术前常规准备,如个人卫生、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呼吸道准备、胃肠道准备、体位训练等。

5、根据手术需要,配合医生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

6、做好身份识别制度,以利于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核对。

(三)指导要点

1、呼吸功能训练:根据手术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教会患者有效咳痰,告知患者戒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床上排泄: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练习在床上使用便器排便。

3、体位训练:教会患者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以适应术后体位的变化,根据手术要求训练患者特殊体位,以适应术中和术后特殊体位的要求。

4、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饮食。

5、肢体功能训练:针对手术部位和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四)注意事项

1、指导患者及时阅读手术须知。

2、对教育效果需进行评价:患者能否正确复述术前准备相关配合要点,能否正确进行功能训练,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评估患者有无焦虑状态,焦虑是否减轻或消除。

二、术中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根据不同的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间进行手术,并评估 手术间环境和各种仪器设备的情况。

2、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全身情况、配合程度、术前准备情况、物品带入情况等。

3、术中注意评估患者的体位摆放情况、皮肤受压情况。

4、评估手术需要的物品并将其合理放臵。

5、评估手术间的消毒隔离方法。

(二)操作要点

1、护士常规检查手术室环境、保证所有电源、仪器、接线板、吸引器等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仪器设备按规范化布局放臵到位。

2、运用两种及以上的方法进行患者手术信息核对,同时对患者意识和全身状况以及患者带入物品进行评估并记录;通过交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3、根据不同手术,评估并准备适合于患者的手术辅助设备、器械和敷料,按规范化布局进行各类仪器的摆放。

4、连接各仪器,使其处于功能状态。建立静脉通路,在实施正确体位的同时,确保静脉通路、尿管等各类引流管的通畅。

5、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核对确认患者身份。

6、手术体位的安臵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共同完成,注意做好患者隐私的保护。

7、手术过程中要给予患者必要的保温措施。

8、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

9、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配合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做好各种并发症及紧急情况的抢救工作。

10、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按照物品清点制度要求,在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术毕共同查对手术器械、敷料、缝针等物品数目无误并准确记录,术中如有添加及时记录。

11、患者出手术室前需要再次评估,保证各种引流管正确连接、固定牢固、引流通畅,伤口有无渗血、包扎是否妥当、受压皮肤是否完好。

(三)指导要点

指导患者熟悉手术间的环境,了解手术过程

(四)注意事项

1、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

2、体位安臵要安全合理,防止坠床或损伤;保护患者受压皮肤,预防压疮的发生,做好交班并记录。

三、术后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了解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

2、观察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引流管的类型、位置、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皮肤受压情况等。

3、观察有无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呃逆以及尿储留等

篇2:围手术期护理技术规范

手术是临床外科系统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包括从病人决定手术入院、接受手术以及麻醉苏醒后直至病人出院的全过程。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仅仅局限在手术室内,它延伸到手术前后的护理。

一、术前访视

一)、术前病人的评估

巡回护士术前访视手术病人十分重要。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到病房访视病人,阅读病历,通过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交流和对病人的观察,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精神情感、感觉状况、运动神经状况、排泄情况、呼吸、循环、体温、皮肤、水电解平衡状况等。

1、病人身体的准备

1)、皮肤准备 择期手术前,手术前一天晚上,要求病人沐浴或擦洗, 并更换病人衣裤。术前不要去除毛发,除非毛发在切口上或周围干扰手术。

2)、其它术前准备 指导病人手术前戒烟,结肠直肠手术前的肠道准备,充分控制所有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水平,尤其避免术前高血糖症。

2、病人及家属心理方面的准备手术对病人来讲都是较强的一种刺激,这种紧张刺激会通过交感神经纟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病人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冷、发抖,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的目的是减轻病人对手术的焦虑情绪,使病人在身心俱佳的状态下接受手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心理活动及心理障碍,提供正确的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病人及其家属因疾病、手术引起的焦虑不安和担心恐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也有助于减少各种手术后的心理并发症,以及因手术前心理准备不充分或不妥当而引起的各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因此,妥善的围手术期心理准备和心理治疗已成为外科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术前宣教

一)、术前健康教育 术前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向病人介绍手术配合护士及手术室的环境设备;介绍进入手术室的时间、麻醉配合的注意事项、手术开始的大约时间;讲解静痛与麻醉、与术后肠蠕动恢复的相互关系;向病人介绍入手术室前要求(如术前禁食、禁水时间、去掉手饰、假牙,勿将现金、手表等贵重物品带入手术室;着医院配备的病人衣裤);介绍手术及麻醉的体位及术中束缚要求;术中输液的部位;讲解术中留置的各种引流管道,如引流管、胃管、尿管、气管插管等对康复的影响;训练胸、腹式呼吸、咳嗽、翻身,以及卧床大小便等;指导病人术中出现特殊情况的自我护理(如恶心、呕吐时做深呼吸等)。

二)、宣教方法 宣传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录像数据、幻灯等易懂明了的方式为病人及家属进行讲授;或在病房走廊两侧设置卫生宣传墙、科普宣传栏进行手术前、术中、术后等各种各类手术的知识讲座。

二、手术护理

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期间,手术室护士应热情接待病人,按手术安排仔细核实病人,确保病人手术部位准确无误。注意病人的保温护理,防止病人在手术过程受凉感冒,影响术后康复,在手术中输液、输血是手术室常用的治疗手段,掌握有关输液、输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配合手术的保证。

约二)、病人的保温护理研究显示大约50 的病人术中中心体温低于36 C,33.3 病人中心体温低于35 ,全麻手术超过3小时、一般手术超过2小时,容易出现术 约

篇3:围手术期护理技术规范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77例,男49例,女28例,年龄20~69岁,平均51岁;其中,颈椎骨折45例,颈椎结核5例,颈椎病27例。临床上均表现为颈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及体征。其中,四肢痉挛性瘫9例,下肢痉挛性瘫3例,上肢疼痛、麻木、无力者59例;胸部束带感3例,双足踩棉花感3例。

1.2影像学检查

X线片示,颈椎生理弯曲变直或反曲,伴有骨质增生,颈椎椎体骨折45例,颈椎椎体破坏并伴有椎前冷脓肿形成6例,椎间隙变窄24例。CT检查示,椎间盘突出57例,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52例。MRI检查示,57例颈椎病均有椎间盘退变、突出及脊髓受压,脊髓变性或水肿7例。

2护理方法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一般患者对手术有恐惧感,思想负担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各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了解病情,包括症状、疼痛、范围、性质,保证有良好的心情迎接手术,让患者有足够的睡眠,增加营养,术前禁止吸烟。本组有72例患者知道颈椎部位手术的危险性,术前心情紧张、焦虑,对手术期望值非常高。

2.1.2术前训练[3](1)气管推移训练:因术中需要将甲状腺、气管牵向非手术侧,故术前要进行气管推移训练,以适应手术中的牵引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开始每次练习10~20min,以后逐渐增加至30min,练习3~5天,体胖颈短者,可适当延长练习时间。(2)床上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头、颈部的功能锻炼,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20min,此训练有利于手术后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3)床上排便的训练:颈椎手术需卧床数日,床上大小便练习很重要,可避免术后发生排便困难给患者带来及不适。(4)颈围领的选择:颈部手术后需要颈围领固定一段时间,术前应选好合适的围领,使用围领主要是限制颈部伸屈活动,避免骨块移位。颈围过低,易产生头颈屈曲,影响治疗效果。颈围过高,患者会感到不适,易发生前胸、下颚或枕部皮肤压伤。

2.2术后护理

2.2.1保证颈椎的稳定性患者手术后颈部两侧放置小圆枕以防止颈部左右转动。颈部呈中立位或10°~15°屈曲位,防止颈部过仰。术后2~3天患者可在颈托的保护下离床活动,颈托需戴2.5~3个月[4]。

2.2.2褥疮的预防为了保证颈椎的稳定性,患者术后24h内平卧不翻身,为防止褥疮发生,每2h按摩1次枕部及骶尾部;24h后以平卧和侧卧位为主,每2h翻身1次,翻身时保持颈、肩、背纵轴一致,轴形翻身;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松软。

2.2.3局部切口的观察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有无血性液体渗出,局部有无肿胀,刀口引流管引流是否通畅,有无呼吸困难症状,以防形成血肿压迫气管引起窒息,术后常规床旁备气管切开包,本组无1例发生血肿。

2.2.4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并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做深呼吸及扩胸运动,变换体位,每次翻身时拍背,避免着凉,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术后常规给予庆大霉素8万U和α-糜蛋白酶2 000U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2次/d,可减轻水肿[5]。本组2例患者术后痰多,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并且每日2次雾化吸入,患者症状得以控制。

2.2.5加强功能锻炼加强四肢的被动、主动功能锻炼,上肢有症状、体征者,训练患者精细动作,以利于促进神经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畸形。

2.2.6心理护理颈椎手术复杂,难度大,危险性高,本组紧张焦虑72例,应值得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手术方法、术后不适等采取应对措施,通过交谈形式,减轻患者对手术的应激性焦虑反应的程度,63例焦虑明显减弱,9例焦虑均有不同程度减弱。

3讨论

颈前路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围手术期护理。术前除外科常规准备外,还要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气管推移训练,避免术中气管长时间承受牵拉而导致不适[6,7];督促患者床上练习大小便,以免术后不能适应排便而留置尿管,增加泌尿系感染的机会。术后因颈部疼痛、吞咽困难及不敢咳嗽、肺部感染、血肿压迫等,极易窒息。术后卧位时颈部两侧放置小圆枕,离床活动时需颈托保护,每2h翻身1次以防止褥疮发生;每次翻身时拍背,雾化吸入,以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加强四肢的被动、主动功能锻炼,以利于促进神经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畸形。

即将进行的手术治疗,患者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常见为焦虑,甚至恐惧。少数盲目乐观的患者对手术效果缺乏客观认识,当术后实际情况与预期结果不相符合时,会产生低落的心理状态,从而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患者手术耐受力降低,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危险性,不利于术后的康复。因此,与患者的沟通的越来越重要,细心做好解释工作是保证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治疗的前提,并能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杨菲,刘珊,游继武.165例颈椎前路手术围术期的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6):128-129

[2]余霞,易琦.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02;8(10):937-938

[3]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63

[4]安林芝,金方运,李文平,等.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2):64-65

[5]郭春燕,陈书勤,尹锐峰.颈椎前路减压围术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23

[6]凌华英.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术后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03;5(11):879-880

篇4: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关键词] 外科;全麻围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2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6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要求普遍提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也与日俱增,急症的手术越来越多。如何提高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水平,降低手術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因手术危险性大,术后并发症多,故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感到紧张,甚至恐惧,严重影响饮食和休息。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无论大小,对每一个患者来说都是较强的精神刺激,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在其心理、生理上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在即将手术的短时间内,这种心理恐惧将达到极致[1]。同时,加上手术室的陌生

1.2 术前指导做好全麻常规准备 如为全麻患者通知患者术前禁烟酒、禁食、禁水;术前1d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2]若行组织瓣修复手术,则同时做好手术区和供区的皮肤准备,皮肤应无感染病灶,遵医嘱术前给药。

1.3 接入手术室前护理 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注意有无异常,胃肠道准备:①禁食禁饮: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6小时开始禁止饮水。肠道手术前3天起进少渣饮食,术前1天改流食。②灌肠:除急诊手术病人严禁灌肠外,普通病人于术前晚常规用0.1%-0.2%肥皂水灌肠一次或使用开塞露,肠道手术时需清洁肠腔。③放置胃管或肠管,一般在术日晨放置。④排便练习。增加机体抵抗力,加强营养,促进休息和睡眠。

2 术后护理

2.1 一般护理 全麻手术患者术后按全麻常规护理,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斜坡位,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分泌物引流,降低颅内压,减轻头部充血及局部水肿;持续低流量吸氧,常规超声雾化吸入;保持引流管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观察伤口渗血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做好基础护理[4]。

2.2 病情观察 术后72h内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神经系统体征,重点是瞳孔变化、眼球运动、角膜反射及肢体活动状况[5]。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及颅内出血症状,如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瞳孔的改变,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同时监测患者体温、血压、呼吸、脉搏、颅内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术后联合使用抗生素、止血药、脱水剂。应用止血药时,进行血常规检测。应用脱水剂时,密切观察水、电解质情况,适当补充钾、钠。

2.3 观察切口情况 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在手术后3-4天内最明显,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及切口局部变化。术后初期病人低于38℃的发热,较为常见,这是由于破坏组织的分解产物及局部渗液、渗血吸收后出现的反应,称为外科热或吸收热,不需处理。若术后3-4天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次出现的发热,应及时检查切口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和硬结或波动感。切口裂开发生于手术后6-9天,腹部切口裂开较常见,多发生于体质差、营养不良或是过度肥胖。切口感染、切口缝合不佳也是切口裂开的主要原因。切口并发症的预防:①严格无菌操作。②增加病人的抵御能力。③避免和及时处理术后腹胀、呕吐等导致腹内压增高因素。④肥胖病人可用张力缝线或延长拆线时间,拆线后继续腹带加压包扎伤口。⑤观察体温等生命体征的改变及伤口局部变化,化脓的切口需及早间隔拆除部分缝线,引流脓液,防止切口裂开[6]。

3 出院指导

3.1 注意休息,不做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3.2 保暖,勿受凉,间歇性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3.3 按时服用出院药物。

3.4 定期复查,出院后与患者保持联系,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3.5 摄入富有营养的食物,戒烟忌酒,以减少疾病的诱发因素,保持心情愉快,精神放松。

4 小 结

术前有效地沟通是让患者主动配合围手术期治疗、护理及功能康复,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而手术的成功与术前完善准备训练。术后早期有效、科学的功能锻炼,把握锻炼的时机、强度、幅度、循序渐进及个体化指导锻炼的原则,以预防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出院指导及跟踪随访,及时指导调整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通过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式、熟练的操作技术、热情周到的服务,使病人感受到医护人员可亲、可信,感到医院安全,有效的消除了患者紧张、恐惧、焦虑及悲观失望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尽早恢复到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 董慰慈,张桢光.护理学基础.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3.

[2] 颜霞.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社,2008,33(6):366.

[3] 包家明,霍杰.整体护理临床问答.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9.

[4] 于登瀛,关雪莹.心理护理应在实施上下功夫.中华护理杂志,2006,(9):531.

[5] 陈莉,邵春燕.开展病人术前教育的做法及体会.中华护理杂志,2008,10:593.

篇5:骨科围手术期护理

手术是骨科的重要治疗手段,其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包括了四肢与躯干的骨、关节、肌肉、肌腱以及脊髓、周围神经和血管的各种手术,还有部分整形手术,基本涉及到整个运动系统。手术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手术本身的成功,在手术前对病人进行细致的准备工作,并且在手术后给予妥善的护理,可增加手术中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使功能得到更理想的恢复。手术前护理

一、评估全身情况

术前对病人全身情况进行评估、判断病人对将行手术的耐受程度,以指导术前的准备和护理。术前评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骨科创伤、疾病本身的危害和影响病人整个病程的各种潜在因素,后者包括

1、心血管功能,2、肺功能,3、营养和代谢状态,4、肾功能,6、内分泌功能,7、血液系统,8、免疫状态等。

病人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可以归纳为两类:第一类耐受力良好,指病人全身情况较好,骨科创伤或疾病对全身影响较小,重要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或其功能呈代偿状态。第二类耐受力不强,指病人全身情况欠佳,骨科创伤或疾病对全身已经造成明显影响,或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功能濒于失代偿或已有失代偿表现。

二、心理护理

配合医生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必要的科普宣传,就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术后恢复过程、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及方法等交代清楚,尤其是致残手术之前,更应向病人讲清伤后假肢的安装使用,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程度,宣传有关成功的病例,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使病人对即将实施的手术充满信心,并能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心理护理和科普宣传应是鼓励性质的。对那些无法根治的姑息性手术,其真实的预后情况只能向家属说清楚,以免病人对以后的治疗护理和未来的生活失去信心。

三、术前准备

(一)协助医生完成各项检查

如心、肾、肝功能,凝血机制及血糖、血细胞沉降率等项目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脊柱侧弯及经胸腔手术者,术前应检查肺功能,糖尿病病人术前要求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二)加强营养,纠正负氮平衡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输血或白蛋白,以增强体力通常认为,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是评定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而最佳指标为上臂肌腹处的周径。

1、预防感染:保持口腔清洁,习惯吸烟的病人在术前应劝其戒烟,避免其对呼吸道的刺激,减少分泌物,对痰多黏稠者可行雾化吸入,或注射祛痰剂,对慢性咳嗽病人,可用祛痰止咳药。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和咳嗽运动。用鼻深吸气后,收缩腹肌,然后微微张嘴缓慢将气体呼出;先深吸气,然后微微张嘴呼气的同时连咳2声,之后正常呼吸1次,再深呼吸咳嗽。如此反复数次,做好呼吸、咳嗽运动,可增加肺通气量,利于痰液排除,避免坠积肺炎发生。

2、下列情况应在术前使用抗生素治疗。

(1)有感染病灶或切口接近感染区域的手术。

(2)严重污染的创伤,估计清创时间较长或难以彻底清创者。(3)估计手术时间较长,全身情况差的大手术者。

(4)骨关节结核病人术前需注射2周或更长时间的抗结核药物。

(三)肠道准备

告诉病人术前8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术前晚8点可用甘油灌肠剂灌肠,即可避免病人麻醉后括约肌松弛而污染手术台,又避免术后腹胀及排便的痛苦。

(四)术前训练

骨科手术是为了再建运动系统功能,为使手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在术前对择期手术的病人进行指导和训练。

1、床上排便习惯。骨科手术病人由于治疗需要,需长时间卧床,故易发生便秘,加上不习惯在床上排便,严重者可造成机械性肠梗阻。因此,要求术前3天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排便训练,以便术后习惯在床上排便,并嘱咐病人卧床期间需多饮水、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使食物进入胃内放射性性引起肠蠕动增加,产生排便感。

2、床上排尿练习。手术后躺在床上排尿的姿势非常不习惯,不放松,总有怕尿床的感觉造成排尿困难。因此,术前1周应练习床上排尿,指导患者用手掌轻轻压迫膀胱部,增加腹压,以利排尿,反复多次练习。老年男性病人,如有前列腺肥大病史,可以导尿。

3、肌肉、关节的功能训练。术前指导病人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目的是为了恢复肢体的固有功能。

(五)皮肤准备

备皮的目的是在不损伤皮肤完整性的前提下减少皮肤细菌数量,降低手术后感染率。

(六)其他准备

做好交叉配血,根据手术的需要备足够数量的全血,还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病人临时发热,女病人月经来潮,除急症手术外均应推迟手术日期。病人各种化验结果和检查报告要看清楚,并准备好带往手术室的各种用品和药品、X线片等。

四、手术前一日的护理

(一)术前一日测4次体温,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如发现病人发热、咳嗽、女病人月经来潮时应推迟手术日期。

(二)督促检查病人做好个人卫生、理发、洗澡、剪指甲、更换干净内衣等。

(三)根据医嘱做好输血前配血准备,并完成药物过敏试验,将试验结果记录在病历。

(四)对准备实施全麻手术的病人,术前日晚应做肥皂水清洁灌肠,以防麻醉后因肛门括约肌松弛而在术中排便造成污染。清洁灌肠还可以减轻防止术后腹胀,有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

(五)术前日晚根据医嘱应用镇静剂,如肌注安定、苯巴比妥,减轻病人的紧张感,保障睡眠与休息,使病人手术日有充沛的体力。

五、手术日晨间护理

(一)手术日早晨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二)病人手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开始禁饮,防止病人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意外。如需插胃肠减压管,需在术前2小时完成,并固定牢固。

(三)取下病人非固定性义齿,以免术中脱落或咽下。病人随身携带的珍贵物品如现金、存单、首饰、手表等在术前由病人委托家属保存。如无家属在场,应由护士长负责,有责任护士逐一清点登记,并交护士长或值班护士保存,以免丢失。

(四)手术部位的开放性伤口应换药一次,并清除伤口周围的胶布痕迹,按照医嘱肌注术前针,如安定、阿托品。

(五)接病人去手术前嘱病人排尿,或遵医嘱留置导尿管,并妥善固定。

(六)将必要的物品、病历、X线等随病人一起送手术室。手术后护理

一、环境和搬运

(一)病室环境和要求 大手术或全麻术后的病人,最好安排在有专人护理的监护室,直至清醒或病情稳定。若无术后监护室,应选择安静、舒适、便于照顾和抢救的病室,室温保持在22-25°,湿度为50%—60%。根据麻醉及手术种类准备床单位,以硬板床为主。需行石膏固定者,备好沙袋、棉垫、软枕、肢体架等,需要做牵引的病人应备好牵引架,牵引带,重量锤和钩等专科器材,必要时室还应准备急救物品及急救药品等。

(二)搬运

病人手术结束后用平车推回病室,搬运上病床时,最好是3人动作一致地进行搬运,尽量减少振动,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对于脊柱手术者,在搬运时需保持脊柱水平位,绝不能弯曲或扭转,注意保护伤口,避免压迫手术部位而引起疼痛。若有引流管、输液管,要防止滑脱,避免牵引脱出。

二、麻醉清醒前的护理

麻醉未清醒的病人,有误吸、窒息等意外危险发生的可能。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若有呕吐情况,应及时给予清理。如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发绀等现象,应及时查明原因立即处理。如有舌后坠现象,立即将下颌部向上托起,或用拉舌钳将舌头拉出,若发现气管内阻塞,应及时用吸痰管清除痰液并与医生联系。

(二)注意保暖和避免意外损伤

当病人躁动不安时,应适当加以约束或加床档保护,防止骨折移位,牵引滑脱、敷料被拉扯或坠床等情况发生,术后应加强保暖,可加被、提高室温。

(三)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及神志的观察

全身麻醉未清醒前,脊椎等大手术的病人,应给予床边心电监护,每20—30分钟记录一次,然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为每4小时测量一次。输液的病人应每3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术后病人体温升高不超过38°,是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反应,称为外科热。若体温持续不退,或3-5天后出现高热现象,应检查伤口有无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2、患肢的观察与护理

(1)观察要点

观察患者血液循环是骨科术后最基本的护理,上肢术后可触及桡动脉,下肢术后可触摸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还应观察皮肤的颜色,测量患者皮肤的温度及毛细血管反应。

(2)疼痛的处理

若术后患肢出现进行性、持续性疼痛,疼痛呈搏动性加剧,表面皮肤红肿,局部温度升高、肿胀,说明组织内压已相当高,应考虑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及时报告医生,并尽快找出原因,观察夹板或石膏等包扎是否过紧,是否为感染性水肿及手术引起的血管损伤,必要时剪开包扎的敷料或石膏管型等固定器材,仔细检查患肢,避免因持续性血运障碍而导致肢体坏死。绝不可轻率地以为是术后疼痛而打止痛针,敷衍了事。

(3)抬高术肢

术后1周内患肢可因手术创伤及外固定的原因,出现逐渐肿胀的现象,抬高患肢可减轻肿胀。方法是用软枕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其远端高于近端,以膝部为例,膝部应高于心脏水平,以踝关节最高,而髋部最低,如果只将膝部抬高至高位而远近两端都在低位,则肢体远端的静脉血液不能畅通回流。

(4)伤口情况

术后观察伤口敷料或石膏上的血迹是否扩大,若渗血不多,可用棉垫、绷带带加压包扎使出血不止,经止血、输血、输液后,血压及脉率仍不稳定,则需急症手术探查止血。

截肢病人需在床旁准备止血带,以备动脉缝线脱落时急用,有大出血时,先用手紧压出血部位,抬高肢体,同时呼唤人员帮助扎止血带,立即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止血,绝不可只顾找人帮助,而使患肢流血不止,造成休克死亡。观察伤口有无感染。若创口疼痛不断加重,体温升高,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上升,切口部位肿胀、压痛、局部跳痛,则提示疼痛消失,不再有脓液为止。

切口疼痛的处理。手术当日晚间疼痛最剧烈,病人伤口痛而不敢翻身活动、深呼吸和咳嗽,如此易发生肺部感染。所以术后2日内,尤其第一天给予适量的镇痛药很有必要,但镇痛药不宜过多使用,间隔时间在6小时以上。

3、排尿

术后6小时未排尿者,可在下腹部放置热水袋或按摩、听流水声等,如无效,则应导尿,必要时保留尿管,直到病人有自行排尿能力为止。

4、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增加抵抗力

骨科术后的病人,在麻醉清醒后6小时即可进食,应加强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摄取,选择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但要避免辛辣食物的摄入,对于体弱或失血较多的病人,亦需适当补液或输血,但应避免长期静脉滴注,因为这样会限制病人全身或肢体的活动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三、功能锻炼

(一)功能锻炼的原则

功能锻炼时骨科术后重要的康复手段。其目的是恢复局部功能和全身健康。但由于骨科术后的康复期较长,有些疾病甚至需长时间卧床治疗,从而影响了局部和全身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正确及时的功能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原则如下:上肢以恢复手的灵活性为主,可指导病人做手的握、抓、捻等锻炼;下肢的功能锻炼应注重负重和行走,可加强脚趾和股四头肌的练习等。

1、主动原则 ①根据手术大小,限制期限及疼痛的耐受力,指导病人进行主动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②有外固定者,也应做静态收缩;而未被固定的关节或健肢可做全范围关节活动,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到正常活动度,尽量不借助物理治疗和按摩。③大手术后和危重病人等不能自己活动者,护士应协助其进行被动活动。

2、循序渐进原则 随着全身和局部情况的好转,锻炼的次数、时间、范围可逐渐增加或延长,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使其掌握正确锻炼的原则和方法,以不疲劳为主,使功能锻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功能锻炼的三个阶段

1、初期 术后1—2周,由于病人虚弱,手术部位疼痛明显,应以休息为主,患肢可做适量的等长运动,健肢应做正常运动,防止术后并发症,以争取早日恢复功能,对于全髋置换、脊柱手术等大手术病人,术后医护人员应指导和协助病人翻身及患肢活动。对于上肢术后的患者,应鼓励其尽早离床下地活动,并指导做耸肩、握拳等动作,以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等。

2、中期

一般是术后2周以后,即从手术切口愈合到拆除牵引或外固定物的时期,在此阶段,骨、关节、肌腱等组织的疾病或手术创伤在愈合中,根据病情,在继续加强初期锻炼的同时,可加用简单的器械或支架铺助功能锻炼,如蹬车、手拉滑车、手握小铁球等。按时做徒手操或器械操,也可配合热疗、推拿、针刺等疗法。

四、骨科特殊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骨科疾病不像以前那样单纯。由于个体差异,常并存多种疾病,因此不能只考虑局部病变的治疗而盲目进行手术,应充分估计病人的整体情况,对合并的疾病需要进行治疗和护理,使其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

(一)合并高血压的护理特点

应综合脑电图、眼底、血清胆固醇及胸部X线片有无主动脉钙化等多项检查。来估计动脉硬化的程度,对于服用降压药物的病人,要注意其有无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可抽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对于血压不稳定的病人,容易在麻醉前出现高血压,在术中及术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在术前应密切监测血压,根据病情合理使用药物,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保持血压稳定。有脑梗死和出血病史的病人,手术危险性较大,术中、术后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进行心电监护,适当使用降压药,保持血压稳定。

(二)合并心脏疾病的护理特点 手术前进行心电图及心功能检查,如果病人有明显的心功能不全的现象,原则上应推迟手术,可采用洋地黄制剂、利尿药及给予其他治疗措施,待心功能状态较好时,在考虑手术。同时,应限制水、盐的摄入,输液时也应控制滴速,术后还要继续加强心功能的监测。

(三)合并肺功能不全的护理特点 有慢性支气管扩张者及老年病人等,几乎都有气道分泌物潴留及换气障碍,所以在手术前必须充分估计、掌握病人肺功能障碍的程度。术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痰多且黏稠者,每日雾化吸入1-2次,也可使用祛痰药物。必要时术前可做痰培养,供术后选用抗生素参考。术前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训练,必要时试用呼吸机做间歇性正压呼吸练习;术后继续使用抗生素及祛痰药物;密切注意病人的呼吸状况,给氧气吸入,预防发绀和呼吸困难。

(四)合并糖尿病的护理特点

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术前应严密检测血糖情况,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轻度糖尿病的病人可用饮食疗法,口服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对于重度糖尿病的病人,还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每日用手指采血进行电子血糖测定,每日测量6次,即早、中、晚饭前及饭后2小时各1次,以检测病人血糖值,根据血糖的高低,调节胰岛素的用量,待血糖保持稳定后即可施行手术治疗,术后病人也应继续观察,并保持血糖稳定。骨科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一、压疮

压疮是机体组织由于遭受外部压力而出现的局部急性缺血性损害。

(一)、压疮发生的个体因素

1、患者个体因素

年老、认知功能减退、瘫痪、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等是发生压疮的主要个体因素。此外,入院时局部已存在不可逆损伤,24—48小时就可以发生压疮,严重负氮平衡的恶病质患者,因软组织耗损、失去营养及循环不良,也易发生压疮。

2、压疮发生的外在因素

压疮的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或压疮,目前将压疮发生的原因归纳为4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首要因素是压力施加于骨的突出部位,当小动脉灌注压在45—50mmHg,并持续足够的时间后,便会引起组织损伤。

(二)、压疮的预防

压疮的预防并不单纯是护理人员的工作,而是应被全体医护人员共同重视的一项工作,特别对于全身衰竭、极度消瘦或全身水肿等病人,在做好日常压疮预防护理外,必须积极治疗原发病,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才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对于意识清醒的高危病人,必须尽早对病人及家属做好压疮预防的健康教育,发挥病人积极性,共同参与压疮的预防。

1、评估患者皮肤情况

积极评估患者皮肤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要求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做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常用的有Braden压疮评分法,分值越少,压疮发生的危险性越高。

2、冷敷预防 发生受压皮肤出现硬结,在减压的同时给予冰袋冷敷,在冷敷过程中要专人护理,注意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温度、硬结大小,保护好皮肤,防止磨损,硬结消退后应及时停止冷敷。

3、减少骨突部位受压时间,避免按摩,对易发生压疮的患者应经常检查受压部位并记录,有关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

4、药物预防选用碘伏、凡士林外涂局部受压处皮肤。

5、营养支持疗法

供给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根据需要给予白蛋白、血浆、全血、氨基酸输入,并注意维生素c和铁剂的补充。

6、采用各种医疗器械预防压疮

可采用能减轻组织压力或使软组织交替承受压力的器械,减轻压力的器械以气垫最好,其次为水垫。在没有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传统的勤翻身,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也能有效的预防压疮的发生。

二、便秘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仅给住院病人带来心理上的痛苦,同时对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在骨科病房,便秘发生率是非常高的。便秘是指个体正常的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于干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排便时困难。

(一)、原因分析

1、心理因素

骨科病人多属于意外伤,毫无思想准备,往往存在焦虑、紧张、抑郁的心理,这些消极因素可引起并加重植物神经紊乱,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和内分泌功能,引起胃肠道动力性疾病和功能紊乱。同时,消极的情绪可影响食欲,使病人食欲减少,而少量食物残渣对直肠壁产生的压力过小,不足以引起排便反射,从而引起便秘。

2、饮食不当

长期进食进食精细食物,食物中含植物纤维太少;植物纤维在胃肠道内不易被消化吸收,可增加结肠、直肠内容物的量,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食物中植物纤维缺乏时引起肠蠕动迟缓,发生便秘;其次,饮水不足也是便秘发生的原因。手术日需禁饮、禁食,而前日晚上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及脂类食物,导致术后早期肠蠕动受到抑制,食物残渣蓄积而发生便秘。

3、骨科疾病的影响

4、麻醉及镇痛泵的作用

5、疼痛的影响

6、年龄因素 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由于肠道功能易发生变化,消化液分泌减少和胃肠道蠕动减慢等原因,极易发生便秘。

7、排便习惯及环境的改变。

8、药物因素 临床上应用的某些药物常有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副作用,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便秘。另外,还应关注病人的口服药中有些药物也可导致便秘发生。

(二)护理对策

对于便秘病人,首先应评估病人,了解便秘的程度以及是否伴有头昏、腹胀、乏力等不适,以便能根据便秘的轻重缓急给予对症处理。包括:现有便秘情况,既往排便规律,有无便秘史,患者的饮食结构询问病史,了解症状,病人有关便秘知识的认知程度等,根据内容的评估,护理措施如下。

1、饮食指导 便秘往往同时存在术后进食时间晚,水果、蔬菜、主食及饮水量等因素中多个因素不足。术后应告诉病人尽快恢复饮食,对于骨科手术病人,因未涉及腹部不引起或少引起全身反应者,麻醉清醒后,无恶心、呕吐即可进食;病人饮食中每日水果与蔬菜不少于250g,保证每日饮水量大于2000ml;保证每日主食量,避免以鸡肉、猪肉等动物性食物作为主食。一日三餐主食,粗细粮合理搭配,多吃含纤维素的食品如:大米、小麦、玉米、青菜等。多吃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粗粮、酵母、豆类等以增加肠道的紧张力促进肠蠕动,减少便秘发生,对于术后病人,建议术后第一餐以流质为主,如鸡汁、排骨汤,量约400ml,每日晨起饭前先喝1杯温开水,每日饮水量大于2000ml,术后3天内少食甜食,对于有便秘倾向病人,可早晚服适量蜂蜜水300—500ml,必要时可口服润肠药,但润肠药不能长期使用,否则可引起药物依赖性,造成顽固性便秘。另外,进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饭菜新鲜可口,进食不能太快,忌食辛辣食物。

2、按摩热敷

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腹部放松,双手重叠置于右下腹,沿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方向反复推展按摩,使腹部下陷1cm,幅度由小至大,直至产生肠蠕动,每天1次,每次10—15分钟,于每日早餐后30分钟进行,或排便前20分钟进行。

3、心理护理

护士的语言对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有直接影响,向病人解释发生便秘原因及预防措施,消除其思想顾虑,并及时给予疼痛的评估及处理,指导病人卧床排便,养成床上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对于新入院的病人应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作息制度等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与人员,放松心情,对污染被单及时更换,同时多作相应的健康教育。

4、把握健康生活方式

生活要有规律:如早睡早起、不熬夜,戒酒,心情愉快,避免紧张。为病人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安静、卫生、减少人员流动,向病室其他人员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理解,排便时要求探视者及异性陪护暂时回避,用屏风遮挡。鼓励病人活动。

5、药物治疗

(1)开塞露

2支保留灌肠加腹部自我按摩。(2)缓泻药物

潘泻叶泡茶饮。

(3)灌肠 对于便秘超过5天者可用灌肠方法排出大便。

三、肺部感染

(一)原因分析

肺部感染也称下呼吸道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多发疾病。据有关报道,老年肺部感染在老年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且为主要死亡原因。临床证明,这是与其生理、病理、临床等一系列的特殊性有关。因此在骨科老年卧床病人预防肺部感染护理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护理十分主要。

(二)护理对策

1、提高预防骨科老年卧床病人并发肺部感染的认识。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控力度,定期进行空气消毒,正确采取空气及操作物品培养标本,加强紫外线空气消毒的使用管理及强度监测。督促护理人员自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加强病人的健康教育 给病人讲解相关的医学知识,说明预防肺部感染的目的、意义、对疾病的影响,使病人心中有数,增强病人的信心,使其提高自身防御能力。根据病情,因人而异,如下肢骨折、骨牵引的病人可采用半卧位或者坐位,手术后尽可能减少卧床时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拄拐室外散步。

3、树立整体观念 由于老年人自身免疫低下爱,除加强基础病的治疗外,还需加强支持治疗、合理饮食,以保证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4、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应从病人进入病房开始,主管护士首先应主动、热情、亲切、自然地介绍病房环境、作息时间,介绍同室病友,帮助病人建立病友关系,并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性格爱好,从而使他们感到受重视,解除心理负担。同时应主动与病人交流、沟通,另外护理人员应多与病员家属联系,鼓励家属多探视,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和安慰。

5、加强病房的科学管理 保持病房的科学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注意病人保暖的前提下每日早、晚两次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温20—22度、湿度60%—70%,每日早晚用消毒液拖地2次。

6、预防感冒

病人在卧床期应注意保暖,保持内衣及被单的干燥,特别是冬天和行下肢牵引的病人,尤其应避免着凉而诱发呼吸道感染。

7、加强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2次/天,防止口腔黏膜干燥,提高黏膜吞噬、排除、消灭细菌的能力。

8、保持呼吸道通畅

(1)湿化呼吸道:应该做到早雾化、早助咳,即病人肺部听诊有痰鸣音时就应进行雾化。(2)勤翻身:在湿化痰液的前提下,应每1—2小时给病人翻身一次,可以防止肺泡萎缩和肺不张,使痰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大的气道排出,保证支气管的排痰通畅。翻身时应缓慢进行,期间配合拍背咳痰,使病人逐步翻身至所需的体位。(4)间断拍背。(4)鼓励咳嗽及咳痰。

9、做好基础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精神状态、饮食、睡眠等变化。对已使用抗生素者,应注意是否有二重感染的可能,合理应用抗生素,使其有效控制感染,以降低医院感染率。骨科病人出院指导

骨损伤的修复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愈合阶段,临床上病人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在疾病未痊愈或病情稍平稳后即出院回家休养,出院后的护理及功能恢复的好坏密切相关,因此,出院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出院指导原则

1、根据病人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指导。选择指导时机和指导方式,在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时收到的效果最好。指导方式分讲解和示范。

2、根据病人处于不同的康复阶段进行指导。病人及其家属参与出院计划的制订,训练家属掌握一般性护理手段,如翻身、穿衣、协助大小便、功能锻炼方法及效果观察并协助病人完成计划。对病人应禁止的行为采用书面指导形式,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能盘腿或跷二郎腿,不能坐矮板凳,以免人工关节脱位。

二、出院指导的内容

1、心理护理

消除病人的依赖心理,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完成康复计划,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2、功能锻炼 指导功能锻炼是骨科疾病治疗的重要内容,恢复满意的肢体功能,预防骨质疏松、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废用综合症,就必须坚持不懈完成锻炼计划和内容。采用讲解和演示的形式让病人及家属达到掌握的程度,给予病人量化指标,并嘱家属一起监护和督促,让病人完成。对长期卧床超过2周者,起床后出现眩晕现象明显增加,应注意防止意外发生。

3、饮食和排泄指导

伤口和切口的愈合、骨折的修复与机体营养状况密切相关。供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纤维素及钙的食物,增强病人的抵抗力,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利于伤口组织生长修复,促进愈合及全身康复。长期卧床或活动量的减少,均可使肠蠕动减慢,引起便秘。忽视便意,亦可造成大便干结,便秘给病人的进食、睡眠、康复均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多饮水及规律的排便很重要。

4、对铺助工具的安全使用进行指导

如拐杖、轮椅应定期检查其完整性是否损坏,保证使用安全。

5、对截瘫病人及其家属的指导

由于截瘫病人长期卧床,自理能力缺陷,主要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注意预防压疮、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

6、出院后复查的重要性

篇6:外科围手术期护理试题

一、A1

1、④应鼓励进行早期活动的是 A、心衰患者

B、存在严重感染

C、深静脉血栓形成D、大出血

E、肺不张

2、④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其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患肢抬高

B、禁忌经患肢静脉输液

C、勤按摩

D、溶栓治疗

E、抗凝治疗

3、④对于术后尿潴留患者,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措施为 A、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

B、肌注卡巴胆碱0.25mg C、诱导患者自行排尿

D、下腹部热敷

E、针刺治疗

4、④预防无菌切口感染的主要措施为 A、皮下止血不能用电烙

B、血管结扎要用细丝线

C、严格遵守无菌技术

D、手术完毕时用等渗盐水冲洗切口

E、切口内安放引流

5、④手术中无菌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可在手术人员背后传递器械

B、手术台平面以下为污染区

C、术中被肠内容物污染的器械必须冲洗后再用

D、手套破损后立即更换

E、皮肤切开前及缝合之前均要用70%乙醇消毒

6、④手术过程中清点核对器械、敷料的时间是 A、手术开始前和准备关体腔前

B、手术进行中

C、手术开始前

D、开始缝合皮肤前

E、手术完毕后

7、④一般病人术前血清白蛋白大于多少方可手术 A、10g/L B、15g/L C、20g/L D、25g/L

第1页

E、30g/L

8、④急诊手术前处理恰当的是 A、做麻醉药过敏试验

B、不限饮食

C、可免去备皮

D、不必做心理护理

E、外伤伤口不需处理

二、A2

1、④患者男性,50岁。左半肝切除术后2小时开始从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血性液,平均每小时超过200ml,持续5小时没有减少趋势,应采取 A、止血药物

B、输血

C、大量输入晶、胶体液

D、夹闭腹腔引流管

E、手术止血

2、④患者男性,70岁。有吸烟史40年,行腹部手术,术后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A、取半卧位,减少患者活动量

B、协助床上活动,鼓励深呼吸,咳嗽排痰

C、加强营养

D、保证液体的摄入

E、全身或局部抗生素治疗

3、④老年男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腹部的缝合伤口出现红肿、压痛,触之有波动感,体温38.6℃。目前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 A、拆除缝线,引流

B、应用抗菌药

C、局部热敷

D、半卧位

E、局部理疗

4、④老年男性,腹部手术后第7天,剧烈咳嗽后切口全层裂开,肠管脱出,紧急处理措施为 A、戴无菌手套后将脱出肠管推回腹腔

B、用干净棉垫覆盖切口

C、用无菌湿盐水纱布覆盖切口

D、让病人立即采取平卧位

E、带病人去找医生给予处理

5、④男性,63岁,因肝癌行肝癌切除,术中肝癌切除过程中出现出血,巡回护士遵医嘱血库取血后为病人输血,哪项操作不正确 A、查对病人姓名

B、输血前肌肉注射地塞米松

C、将库存血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再输入

D、连续输入多袋全血

E、观察病人输血后反应

三、A3/A4

第2页

1、④患者女性,50岁。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行急诊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3天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第4天开始出现腹胀、呕吐。查体:全腹膨胀,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血清钠135mmol/L,血清钾2.5mmol/L,RBC为4.5×1012/L,WBC9.0×109/L。<1>、该患者术后并发了 A、腹腔脓肿

B、术后出血

C、肠麻痹

D、胆瘘

E、切口感染

<2>、其诱因是 A、低血钾

B、低血钠

C、高血钾

D、高血钠

E、水中毒

2、④刘护士,参加开胸手术,担任洗手护士。<1>、她在下面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手术前一日准备手术器械

B、提前30分钟刷手、穿手术衣、戴手套、整理器械

C、以碘酒消毒手术区皮肤

D、术中传递器械,配合手术

E、术后清洗器械

<2>、她与巡回护士的一项共同的工作是 A、手术前一日准备手术器械

B、手术开始前清点器械、敷料、针线

C、关闭体腔前清点器械、敷料、针线

D、手术开始前和关闭体腔前清点器械、敷料、针线

E、手术后清洗器械

<3>、术中切下的肿瘤标本,她应如何处理 A、纱布包裹,放于手术台

B、裸露放于器械台上

C、置弯盘中,放于器械台边缘

D、交给巡回护士

E、丢弃在污桶中

答案部分

一、A1

1、【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活动会增加心衰患者的心脏负荷,故排除A;严重感染处于高代谢状态,应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而定;活动会增加出血机会,对于大出血患者应谨慎;早期活动可预防深静脉血栓,但是一旦静脉血栓形成,应停止活动,防止血栓脱落全身游走;肺不张患者早期活动可帮助肺复张,故选E。

第3页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七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6756】

2、【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应以减少患肢活动,适当使用溶栓药物和抗凝药物减少血栓的形成,禁忌按摩,防止血栓脱落游走至全身其他脏器引起栓塞。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七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6746】

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对于手术后尿潴留患者的处理应先安定患者情绪,焦急、紧张会加重括约肌痉挛,使排尿困难。在取得患者合作,增加患者自行排尿信心的前提下,如无禁忌,可协助患者坐于床沿或立起诱导患者自行排尿。下腹部热敷、用止痛药镇静药解除切口疼痛或用卡巴胆碱0.25mg肌内注射也能促使患者自行排尿,但非首选措施。如采取上述各种措施均无效果,再考虑在无菌操作下导尿,故选C。【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七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6744】

4、【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预防无菌切口术后感染主要在于: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保护组织,彻底止血及防止局部积液等。皮下止血釆用结扎、缝扎或电烙,血管结扎用丝线、盐水冲洗切口及局部放置引流都不会减少切口感染机会。【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七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6737】

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肠道有大量正常细菌,肠内容物沾染后的器械即视为污染,所有无菌物品一经污染,应再次消毒后方可使用,故C错误,选项A、B、D、E为手术中必须遵循的无菌原则。【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七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6730】

6、【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器械护士在术前、术中关闭体腔及缝合伤口前,与巡回护士共同准确清点各种器械、敷料、缝针等的数目,核对后登记。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七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4623】

第4页

7、【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术前患者血清白蛋白<30g/L者,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大且预后差,术前须予以纠正。【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七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4621】

8、【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急诊手术需短时间内迅速手术,按病情的轻、重、缓、急重点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在术前应限制病人饮食、手术部位应备皮、做好心理护理、处理外伤伤口,并且在术前应做麻醉药过敏试验。【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七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4620】

二、A2

1、【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从患者腹腔引流管内每小时引流出血性液超过200ml/h,持续5小时无减少趋势可以明确诊断为术后出血,由于出血量大、时间长,必须立即手术止血。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七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6761】

2、【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高龄、吸烟史、腹部手术是术后发生肺炎、肺不张的常见诱因,因此预防肺部并发症最重要,而选项B为预防肺炎、肺不张的有效护理措施,故选B。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七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6755】

3、【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病人发生了术后切口感染,并且伤口局部有脓肿形成,应拆除局部缝线后,彻底引流伤口,同时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七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4627】

4、【正确答案】 C

第5页

【答案解析】

切口全层裂开时,要立即用无菌湿盐水纱布覆盖切口,送入手术室,在良好的麻醉条件下重新缝合,同时加用减张缝线。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七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4626】

5、【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输血前应查对病人姓名;肌内注射地塞米松以预防过敏反应;因库存血温度较低,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再输入;输入两袋以上全血时,两袋之间需输入少量生理盐水;注意观察病人输血后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七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4622】

三、A3/A4

1、<1>、【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患者全腹无反跳痛和肌紧张可排除腹腔脓肿;白细胞计数正常提示不存在感染,排除胆瘘和切口感染;红细胞计数正常可排除术后出血;而术后肠麻痹为术后并发症之一,其典型症状为腹胀。【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七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6850】

<2>、【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低血钾是术后腹胀的常见诱因之一,与低K所致的神经、肌肉兴奋性下降有关,而患者血清钟为2.5mmol/L,符合低血钾指标。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七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6851】

2、<1>、【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器械护士应在手术前一天准备手术所用敷料和物品;术日提前30分钟刷手、穿手术衣、戴手套、整理器械;手术区皮肤用2.5%~3%碘酊消毒1遍,70%乙醇脱碘2遍,或用0.5%碘伏消毒2遍;术中准确传递器械,配合手术,术后清洗器械。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七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4629】

<2>、【正确答案】 D

第6页

【答案解析】

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一项共同的工作是在手术开始前和关闭体腔前清点器械、敷料、针线。【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七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4630】

<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术中切下的肿瘤标本,应置于弯盘中,放于器械台边缘,等待送病理。【该题针对“实践能力-第七章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4631】

上一篇:关于室内灯光设计分析下一篇:消防部队纪律作风整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