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古诗词三首》——张腾

2024-07-01

第5课《古诗词三首》——张腾(精选8篇)

篇1:第5课《古诗词三首》——张腾

古诗词三首

张 腾 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这首诗形象、鲜明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文字浅近,用意却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设计理念】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怎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入古诗那优美的意境呢?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淡化诗意,品析诗句,反复诵读,领悟诗情。”着力体现三个方面。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3、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诵读古诗,达到熟练成诵,让学生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教学过程(牧童短笛)一 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唐代人.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那在吕岩笔下的牧童,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齐读课题 二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慢慢地,认真、仔细地将这首诗读三遍以上。

2、谁有勇气单独为大家朗读这首诗。(评价:读通顺,流利)谁再读?

他读准了一个生字,生板书:蓑 强调字音不卷舌 分析字形 3自由默读全诗,想想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三 理解诗意,体会诗境。诗的意思搞清了吗?那老师要考考你:谁先来读这首诗?结:读得字正腔圆 有节奏 大家注意诗中有一个多音字,是哪一个?生板书:铺 诗中为什么读pu?:(多音字从字义上区分读音)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诗中指什么?(草长得很茂盛,像平铺开一样)2你能根据第一小句给我们描述一下那是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铺”字,让我们想起眼前绿草葱茏,一片生机。“六七里”:眼前似乎浮现宽阔的原野)你能美美地读出这样的原野吗? 眼前绿草茵茵,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清脆悦耳欢快牧童的笛声)你是从哪个字中,听到了这样的笛声?生板书:弄

“弄”什么意思?(逗弄)“笛弄晚风”是笛声逗弄晚风吗?你从弄字体会出什么?(把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结:刚才抓住一个”铺、弄”字去体会诗句的意思,这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结出示:抓重点字 体会诗意 齐读 快乐的牧童边吹笛边嬉戏。同学们,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听着晚风中传来的牧笛声(点音乐《牧童短笛》)或许,他刚一吹气,老牛便抬起头看着牧童;或许,不远处传来了更悠远的牧童歌声,或许老牛一听着笛声,便安详的吃着草。。。或许。。谁能试着边想象画面边朗读这两小句诗?结:读出视觉上的宽阔和听觉感觉上的美好 一片葱茏的广阔原野上,牧童正在逗弄他的短笛,偶尔吹出几声清脆的笛声,好不悦耳。随身一躺,都似乎躺进了大自然的怀抱。可是牧童在哪里呢?出示:(1)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你看他,正撑着小肚皮,一路归来,吃饱了,喝足了。困了,就往草地上一躺,有清风明月为伴)你从古诗的哪些字句中看到了牧童?根据刚才学古诗的方法,你认为这句诗中的重点字是哪一个?生板书:饱卧

你能试着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的确,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牧童悠闲地放着牛,吹响了短笛,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徐徐的晚风传来。多美的风光,多自在的牧童啊!牧童回到家里已到了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连蓑衣都没脱,就躺下来,有滋有味地观赏那渐渐升起的明月。这正是“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7蓑衣是什么意思?怎么知道的?(注释 插图)

结出示:学看注释 理解字义

也是学古诗的一种反方法 齐读 蓑衣那决不是一件漂亮舒适的衣服,牧童为什么不脱蓑衣而躺在院子里看明月的升起?你是怎样想的?(① 牧童辛苦了一天,困了,来不及脱下蓑衣。

② 他是很自在潇洒的,没有想那么多。他可能想用蓑衣当被盖吧!)

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无牵无挂,自由自地,是多么可爱的牧童啊!请你们用自己的喜爱之情,再读这句诗。

(2)这样的生活真是——?(悠闲、自在、无拘无束)

(3)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展开丰富的联想)眼前绿草茵茵,耳畔牧笛声声;白日老牛牧笛为由,晚上清风明月为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在这样怀抱中的牧童,是怎样的感受?师板书:安然自乐 如此悠闲、自在、轻松,谁能将他的感受读出来?(读出牧童吃饱后躺在月夜下的惬意)你向往这样的生活吗?自由读读全诗,读出你的向往。四 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闭上我们的眼睛想象,眼前绿草茵茵,耳畔牧笛声声;老牛品草静静,夜晚清风习习,高空明月朗朗,牧童卧草眠眠,太惬意了!你能再读出这样的快乐吗?(齐读)结:刚才大家一边想象,一边用朗读把牧童的情感表达出来,这又是学习古诗的另外一种方法。结出示:想象意境 感悟情感 齐读

2、作者吕岩为什么要写这样的牧童?大家从吕岩小传中或许就能明白。出示读你明白了吗?生于兵荒马乱的吕岩多么渴望能过上这样悠闲快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啊!谁还能读出作者这种渴望?

3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刻画了一个可爱、调皮、安然自乐的牧童形象。这样的生活不但作者十分的喜欢、热爱、向往,连我们都十分的羡慕,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情感再来读一读或背一背这首诗吧。4 能背下来了吗?试着背一下,注意感情。

五总结学习方法: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习方法、诗意……)今后用学到的方法灵活学习

六、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1、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山村原野迷人景色的同时,认识了一位悠然自得的牧童,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你知道这样的诗吗? 如《所见》、《小儿垂钓》、《清明》、《村晚》等,课下多背诵积累这样的诗 同学们,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对千年之前的儿童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不无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只是无声的电影。如果这个镜头再放大一点,电影里的人物动起来,这部电影有了声音,有了色彩,那该多好啊!很多反映历史的电视电影,其实是几句话就能写完的事,可经过现代人的想象复原,就成了充满生活气息有声有色的故事。能不能尝试着今天学的这首古诗改写成一个故事,让诗中的牧童更加生活化,离我们更近?

板书设计:

牧童 铺

弄 安然自乐 饱 卧

清平乐

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2个生字,能正确书写4个生字,会正确读出“翁媪、相媚好、剥、亡赖”等词。

2、能准确理解“翁媪、相媚好、亡赖”等词的意思,了解古今汉语在读音及意思上的差别。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能被,在吟诵中感悟诗词的朗读方法。

4、通过看注释了解词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词句意思。

5、边读边想象词中情景,感知诗词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象诗词中的情景,感悟到词中所描绘的闲适、安详的乡村生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能被,在吟诵中感悟诗词的朗读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画面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居”字,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联想到“家”。

2、补上“村”字,“村居”什么意思?

3、回忆:清朝诗人写的《村居》。高鼎描写了早春二月乡村的景象,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首《村居》,不过它不是诗而是词。既然是词,就有词牌名,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关注“乐”的读音)

4、乡村生活带给人怎样的感受?再读课题 为本堂课定下情感基调

二、读词

1、指读课文,关注读音的正确性。预设:“剥”的读音,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忘”的读音

2、自读课文,思考哪些字词的读音或意思与现代汉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掌握起来有困难。(解词后读本句,初步读出感受)吴音:江浙一带口音,特点是绵软。翁媪:老夫妻

相媚好:读出感受

忘赖:古今词义变化较大,体会不同的感情色彩。

3、古诗词都是讲究格律、押韵的,读读看这首词压的什么韵? 感受着再读读

4、读出诗词的味道(主要提示语速、语调)

三、悟情

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在这首词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翁媪相媚好:想象老夫妻在谈论什么,感受夫妻琴瑟和谐,家庭和睦。朗读:读出幸福的感受

2、大儿:勤劳

中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儿:可爱、受宠 朗读:读出三个儿子的不同特点

3、诗词都是惜字如金的,最忌讳重复用字,这里有一个字却被重复使用,这是为什么呢?

溪:画面布局紧凑,增加美感。

4、完整地读这首词

四、拓展

1、认识辛弃疾的另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词《西江月》

2、其实辛弃疾并不以田园诗词见长,他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出示《破阵子》,有怎样不同的感受?

3、辛弃疾是唐宋诗人中留下作品最多的一个,现存有600多首,有兴趣的同学课下找来读一读。

板书:

清平乐

村居

翁媪

大儿

中儿

小儿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小童形象。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能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同时也感受诗人的 不泯童心。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

教学难点: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写儿童的诗?(牧童)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写儿童的诗

。和《牧童》这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

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 《舟过安仁》(板书课题)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

。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

(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

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

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篇2:第5课《古诗词三首》——张腾

这三首古诗词都有一个主题——思乡。于是,我以“什么引起了作者的乡愁,诗人又是怎样表达出自己满怀的思乡愁”这条主线,从扶到放,很好地注意到学生自学古诗词的能力培养。

课中,我紧抓关键词语引领学生不断猜想,推想,想象作者当时的心境,引领着孩子们在古诗词的意境中赏析,体会,把玩,领悟,而孩子们也以投入的精神和积累的知识与老师交流,切磋,互动,相长。就是在这切磋互动中,孩子们不断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丰富了情感,同时,孩子的潜能也得到了发挥,得到了挖掘,得到了展示,得到了提高。这些无疑是优秀的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我觉得这样很花时间,一节课只能教一首,而且还没有多少补充的内容,也就是课堂显得比较单薄。该怎样避免这样低效率的课堂呢 我想主要还是我的课堂组织比较松散,课堂情景的创设还不到位等。比如用这三首古诗的想象说话,学生觉得很好玩,嘻嘻哈哈,完全没有进入诗中的情境,因而说话也就比较单调,比较偏离,需要老师不断引导才慢慢靠近古诗的意境。总之,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去反思,去努力,去琢磨,才能让我们的课堂跟得上我们预设的步伐。

(教学反思参考2)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泊船瓜洲》一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远。此诗对字的锤炼被人称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教学时让学生先通过自读自解,整体把握诗意;然后根据查找的资料,小组内交流,用现在的话说说意思;诗歌中凝练、古今差异较大的词语一直是困扰学生阅读诗歌的障碍,如果单单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鱼”;通过古今词语的类比来解决,“授之以渔”,从课内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诗歌的能力,让学生收集、诵读有关思乡的诗歌。

二、抓住诗眼悟诗情

《泊船瓜洲》这首诗字面意思相对比较简单,诗意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诗意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无重点、无深度、传统古诗串讲串问、逐字逐句的讲解,而是紧扣诗眼“还”字,提炼出“很想还——早想还——不能还”这一教学主线。通过板画帮助学生理解“瓜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关系,进一步体会诗人离家近却不能还的情感。加大了“学诗”的密度,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秋思》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古诗《秋思》。学生自读,解疑后,我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作者客居洛阳城,见到了秋风,就是见到了什么?学生由一“秋”字,联想到萧瑟的秋天来了。我进一步启发学生“秋天来了,作者见到了秋风,还见到了什么”?学生脑海中储存的关于秋天的意象纷纷涌现出来。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树上的叶子有的变黄了,有的变红了。秋风一吹,树叶一片一片的落下来。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菊花开了,姹紫嫣红,十分好看。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桂花开了,满城飘散着桂花的香味。还有的学生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燕子飞到南方去了,大雁也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南方去。这时,我进行小结:是啊,秋风使秋叶纷飞,落红满地;秋风带来了凄凉和寂寞,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勾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这时,他想写一封家书给家乡的亲人。他会给哪些人写信,写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诗人,你就把你写给亲人的信,给大家念一念吧!有的学生说:我的信是写给我妈妈的,妈妈,秋天来了,你看,秋风又起了,天气变凉了,你每天多穿点衣服,不要感冒了。也有的学生说:我是写给爸妈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我现在洛阳,挺好的。你们在家里不要太节约,要吃好一点,不要做太多的事,不然,我会放心不下的。我说,诗人也想起了他温柔的妻子,可爱的孩子,他又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可是,在这个地方,学生卡壳了。硬点了几个学生,他们也是扭忸怩怩,说不出什么。有的勉强说了,也说的不太符合人物的身份。于是,我启发了半天,学生终于像挤牙膏似的说了几句。也许这个环节我不该节外生枝,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能谈多少算多少就行了。诗人饱蘸深情写好家书,封好后又做了件什么事?诗人为什么又拆开信封?拆开信封后他会做些什么?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故事。

《长相思》教学反思:

《长相思》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深意长的著名诗词。一程山水一程歌,一更风雪一更愁。纳兰性德在随扈东巡、去往山海关途中,写下了这首思乡之曲,成就千古名篇。纳兰性德是通过写景和叙事两个方面来倾诉自己的心声的。他在途中遭遇风雪,辗转难眠。途经一道道山,一条条河,休息时连思念家乡的梦也被嘈杂的声音破坏得支离破碎。他抬头望月,想起家乡那安宁、祥和的生活,不禁泪花闪闪。

为了更好地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我让学生想象作者家乡温馨和谐的画面。在音乐声中,我深情诵读这首词,学生闭起眼睛,构思着一幅幅别致幸福的场面。

有的说:“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他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说笑,好不热闹。小孩们在巷口玩耍嬉戏,姑娘们坐在门口绣花;放学归来的孩童放下书包,放起了风筝,有的还把花做成花环戴在了头上,家乡一片生机勃勃。”

有的说:“我看见了晚上月光皎洁,群星闪烁,作者的亲人坐在窗前欣赏着明月,不远处时时传来鸟儿唧唧的叫声,花儿合上那美丽的花瓣,似乎也与作者的亲人一样,静静地期待纳兰性德与他们团聚。

我见学生热情高涨,继而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从而更加明确纳兰性德投军从戎,征战疆场的心声。作者为了壮志和理想,忍受着思乡之苦,饱受着思想的孤独和寂寞,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舍小家顾大家,赤子之心全都化作——长相思。

(教学反思参考3)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1、读中求解,读中求悟: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古诗朗读。读的形式多样,但每一次都有明确的目的,都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体现了读书的层次性。同时,精心处理好朗读的层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引入情境,感悟诗情

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图画示意的渲染、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多种场景,让学生感受诗人创作的情境,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如:辨别京口、瓜洲、钟山方位时用简笔画的形式;讲解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时,引导学生想象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3、紧扣诗眼,感悟诗情

由诗眼设疑,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诗的大意。同时可以做到抓大放小,不因逐词逐句串讲而使教学显得枯燥。《泊船瓜洲》这首诗字面意思相对比较简单,诗意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诗意时我引导学生紧扣诗眼“还”字,提炼出“很想还——早想还——不能还”这一教学主线。

《秋思》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篇诗文时,首先,我介绍了张籍其人。然后让学生读诗文,初步感知它,独立理解诗文。但是,很明显,学生对于古诗文中的字义的积累相当的匮乏。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够进行字义与意境的转化。如:第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学生将之理解为:在洛阳城里看见了秋风。学生根本没有在意我在开始的时候给学生介绍的张籍的基本资料: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已经远离故乡,漂泊异乡,浪迹天涯。因此学生不能进行角色植入进入那时那景,更不能体会那时心情,无法感知“见秋风”下的孤单凄楚。由此可见,在对学生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字义的讲解,同时严格要求学生积累古诗文字义;其次,加强学生对资料感知、运用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对诗文意境的体会时,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引导学生对诗文意境的体验。尽管大费口舌,却收效甚微。忽略了学生年龄,生活经验。造成这次课堂教学的一大失误,偏离了方向。正是因为学生的年龄,生活环境,使得学生无法感知诗人当时那种细微的情感体验。在之后,学生想象诗人家书内容时,更是头脑发懵,眼神里透露出一片茫然。诗人千言万语说不尽,千愁万绪难落笔之后,诗人到底会写些什么?在这里,必须得有学生的角色代入。而学生极少有类似的情感体验,学生想象的内容也仅仅是干瘪的空话。无新鲜之感。此处教学:

一、教师引导不到位,教学功底不够,汗颜!

二、过高的估计学生的能力,应该记住: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却不能盲目的高估学生的能力。在课后的练习中有一个练习:想象《秋思》中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练习,可以弥补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体会。迫使学生角色代入,体验诗人情感。教师应该重视到这个练习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诗词时,我们应该要求学生体会而不是体验诗人情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制造各种条件,充分引导学生尽可能的“体验”到诗人情感。诗文教学,不是简简单单的理解就能完成任务的。

《长相思》教学反思:

《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暗藏于词中的无限情思,有感情地朗读词,读出词的韵味,让学生走进词境,进入词心。同时,作为一节整合课,我设计了三个整合点:一是在初读词之后,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关于《长相思》的内容(作者,题目,写作背景,词义,感情,写法等);二是在学生学习完《长相思》之后,搜集关于思乡的诗词;三是在练习环节,引入李煜的《长相思》,利用网络资源完成阅读小题(词的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运用的表达方法等)。

1、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体味情感:

朗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听(听老师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言语材料,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和理解文本,在教师的范读中启动情感,在朗读和想象中整体感悟。

2、在想象中与文本对话,感悟形象:

在朗读感召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学生们通过想象,感悟纳兰性德的“征途”,充满了远离与牵挂。在与“征途”对话后,通过问题将对话切换到词人的家乡和故园。学生们想象并感悟着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和祥和。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是学生汇报搜集的关于《长相思》的资料时,谈到了词的意思,我只让两个学生回答了,没有因势指导,让全体学生练习。其次是让学生想象汇报纳兰性德家乡温馨画面之前,仅用了一个问句“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来进入学生的想象。课后回想,如果能先理解词中的“故园无此声”,然后再进入想象,效果会更好。最后,我觉得在时间的调控分配上,有些不合理,最后一个整合点——理解李煜的《长相思》,由于时间原因没能让学生很好地完成,下次要合理安排好。

篇3:第5课《古诗词三首》——张腾

用诗词中的插图来导入新课, 为学生理解古诗词营造氛围, vbn1课堂伊始, 我这样导入“童年是美好的, 纯真的, 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美丽的故事。这三幅插图都描写了童年生活的美好。谈一谈你的感受, 也可以谈谈看到插图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出示书上的三幅插图, 分别是《牧童》《舟过安仁》《清平·村居》, 浓浓的三幅中国画, 让学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 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调。看到《村居》图, 有的学生感觉到很悠闲, 舒适, 心境惬意, 有的学生很向往这种童年生活。看到《舟过安仁》图, 图中两个小孩坐在船上打着伞, 有的学生很是羡慕, 因为是在北方, 虽然每个孩子对划桨撑船很陌生, 但是很好奇, 还有的学生感到这两个小孩太调皮, 特别好玩。看到《清平乐·村居》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 有的学生感到这一家子很温馨, 想到了自己的家庭。每个学生看着插图都谈到了自己的理解, 这对于学生很好地理解本课的三首古诗词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借助插图理解词语, 化难为易, 准确定位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有一处“茅檐低小”, 有学生提出什么是“茅檐”?书上的注释中这样写道“茅屋的屋檐”。茅屋距离现在的学生非常遥远, “茅屋的屋檐”怎么给学生解释清楚呢?这首诗的插图很好解决了这一难题。赭石色的屋檐上铺满了茅草, 略微探出了墙壁一些。通过看插图, 学生马上就理解了注释中所说的“茅屋的屋檐”。“低小”的概念又是什么呢?到底低到何种程度, 小到何种程度呢?学生理解同样有些困难, 我同样借助于插图, 让学生再细致地观察插图中“矮矮的小小的房子”, 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低小”的具体概念。借助课文插图就实现了教师用许多语言所解释不清的东西。《牧童》这首诗中的“铺”字的理解, 同样可以很好地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在学生读完“草铺横野六七里”后, 我让学生看图, “从图中你感受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很大很大的原野‘铺’满了草, 大家看, 图中的原野上那么多草, 到处都是, 一望无际。”联系插图学生很好地感受到“铺”的一望无际, 感受到了广阔的原野和草的茂盛。

三、借助插图丰富想象, 画中有画, 天马行空

第一首诗《牧童》的插图, 一个牧童以地为床, 以天为帐, 自由自在, 连蓑衣都不脱, 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 那么悠闲自在。学习《牧童》我让学生边看插图, 边再读这首诗, 再配上音乐, 学生的情感完全融入在这首诗中, 这幅画中, 古诗的朗诵与画完全融为一体。我顺势而启, “这个牧童在这样的情境中, 那么悠闲自在地躺在月夜的草地上, 他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的情感完全被激发出来, 看着插图, 学生各种各样的牧童想象图呈现出来:“他可能什么也不想, 就想在这样美的景色中好好享受一番, 睡上一觉。”“他在看天上闪闪的星星, 想着奶奶给自己讲的神话传说故事。”“他在数天上的星星呢!他可能已经数了100颗了……”“他在想天上的星星怎么那么多, 怎么也数不完呀!”“今天的小伙伴之间的游戏可真开心, 明天准备去哪里玩呢?玩些什么呢?”……我不得不感叹于学生的想象力。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有美丽的一幅童年画, 清新的一首童年诗。《舟过安仁》, 两个小童撑着伞无拘无束, 正在用伞让船前进呢!看着画面, 我这样启发“你听到两个小童他们在说些什么呢?”有的学生说:“快, 看着风向, 把伞撑起来。”有的说:“看, 我们有船帆了, 我们的船跑得更快了!”……学生想象丰富, 无声的画面被激活了。

四、借助插图辨析词语, 联系实际, 突破难点

《舟过安仁》中有一句“收篙停棹坐船中”中的“篙”和“棹”学生不好区分。注释中的“篙”解释为“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的解释为“船桨”, 但是学生还是搞不清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 联系注释, 说“插图中船头之上两个长长的东西哪个为“篙”和“棹”, 你能找出来吗?”片刻之后, 有学生回答“尖尖的、长长的, 完全在船上的是‘篙’, 这是撑船用的, 使劲往水里一按, 船就开了。而一半在水里, 一半在船上的为‘棹’, 当桨用。”。为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二者之间的区别, 我说, “你平时在电视上还见到过‘篙’和‘棹’吗?”有学生说“坐在船上摇动划水, 让船前进的, 它前面是像鸭子一样稍微有点宽为‘篙’;站起来, 使劲向水底撑的为‘棹’。”借助插图联系实际, 由浅到深, 学生真正理解了“篙”“棹”二者之间的差别。

诗画原本一家, 古诗词的学习更加离不开有意蕴的美图, 只有充分认识到教材中插图资源的重要性, 才能充分利用好课文中的插图资源, 让插图为语文服务, 让插图为古诗词的教学服务。

摘要:我国古代就有诗情画意、诗画一家的说法, 诗离不开画, 画离不开诗。诗画的有机结合, 对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古诗词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崔峦老师在《教材主编对您说》说“教科书图文并茂, 且有厚重感”“新教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可见, 开发教材资源, 运用好教材中的插图资源, 对于学生学习语文, 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为例, 谈谈在古诗词中如何运用插图资源。

篇4:生存训练第5课远离意外伤害

“意外伤害”是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对人们健康和生命造成的损害。我国城市中最为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包括跌伤、碰伤、扭伤、锐器刺伤、交通事故、烧烫伤、动物咬伤、中毒、触电、溺水、意外窒息和爆炸伤等。意外伤害的发生会给人们身体和心理、家庭乃至社会造成严重损害。

室外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点——

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在马路上嬉戏追逐,乘车时将头手伸出窗外,都可能会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

游乐场:很多高速运转的游乐设施可能会导致高空坠落、摔伤或者轧伤的意外:那些看似安全的游乐设施,也可能成为意外伤害的“隐患”:乘坐水上游乐设施可能会发生因嬉戏而落水的意外。

大型商场:光滑的地板以及锐利的柜台边角,可能会导致跌伤或者撞伤;拥挤的人流,可能会引发踩伤或者走失事件。

江河湖海边: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以及大人的陪同下独自去游泳,可能会导致溺水状况的发生。

不要以为只是在室外才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在室内同样危险。

室内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点:厨房、卫生间、客厅、阳台、窗台。

室内发生意外伤害的主要表现为:中毒、触电、坠落、跌伤、烫伤、刺伤、碰伤、窒息、溺水等。

小贴示:在了解了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点以及主要的表现后,我们就应该提高警惕,特别是在高发点,更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因为大部分意外伤害是可以通过增强主观防范意识而避免的。

波比: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几乎无处不在。来得突然,难以预料。虽然可以通过增强主观意识来预防,但当意外发生时,我们又应该怎样处理呢?

切割伤及刺伤:先挤出少量血液以冲洗掉伤口上的细菌和尘垢,再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对于较大的伤口,止血后用清洁的布覆盖并立即送医院处理。

烫伤:用冷水(或淡盐水)清洗烫伤部位,对发生在四肢和躯干上的创面,可涂上紫草药或烫伤药膏,外用纱布包敷。

扭伤或红肿:早期将扭伤处垫高,采用冷敷、施压,避免伤处活动。在伤后48小时内,不可做热敷。冷敷可减轻肿胀,同时用绷带包扎扭伤部位。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和固定受伤关节。也可帮助减轻肿胀。

被宠物咬伤:应及时清洗伤口。首先,用大量的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如果伤口较深要想办法深入内部进行灌洗(如用注射器注水冲洗),尽量减少病毒的侵入。并在24小时内到防疫站注射疫苗。

波比:以上几种处理办法。只针对一些小的意外伤害。遇上比较严重的意外事故,请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

篇5:第5课《古诗词三首》——张腾

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执教人

课题:1.古诗词三首

教材分析

一、以山为伴相知惜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二、湖月相衬美如画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以轻快的笔触,勾画出了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三、妙笔天工画江南

《忆江南》是白居易晚年在洛阳时写的,词中回忆了诗人曾经观光游览过的江南(江南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的美好风光,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难点: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静夜思》投影片,“谁能说出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李白)

2、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诗人,有“诗仙”之称。他一生漫游过许多山山水水,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山水诗篇。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三首》。(板书课题)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五、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六、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七、板书设计

鸟飞尽 孤独寂寞 两不厌

云独闲 只有敬亭山 山 人相依 第二课时 望洞庭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诗。

1.齐备上节课所学的《独坐敬亭山》。

2.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写山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写水的诗。

二、自由吟读

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导赏析

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课外积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六、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七、板书设计

湖光秋月→和谐 潭面无风 →如镜

朦胧 柔美

洞庭水→ 银盘

洞庭山 →青螺

山水和谐

第三课时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老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

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七.板书设计

江花→红胜火 江水→ 绿如蓝 春意浓

能不忆江南 赞美怀念

篇6:四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独坐敬亭山》。请大家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板题)。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大家有信心达到目标吗?(有)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了解背景、读准字音)

1、了解写作背景。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这首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写作背景。(出示)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山、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的情景。师:请大家看大屏幕《独坐敬亭山》,我们先来听一遍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听得最认真。

2、听录音。

过渡:谁有信心读好,请举手。

3、指名读——生纠错——再指名读。

师板书易错字:庭 tíng亭tíng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译讲古诗)

师:大家读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比赛译讲古诗,请看大屏幕。

请同学们参看图片和注释来试着译讲,1分钟后我们来译讲第一句。

1、生自学第一句。

2、指名解释第一句——不足的学生可做适当补充。

3、生自学第二句。

4、指名解释第二句——不足的学生可做适当补充。

5、师出示前两句答案。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了;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去而去。“尽” “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无论是“静”与“动”,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6、依次译讲3句到4句。

重点引导: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鸟儿飞走了,云飘远了。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此刻诗人十分动情,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做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惜相怜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师:理解了诗意之后,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吟诵,谁愿意来展示,注意停顿和语速。

7、展示读。

指名读——评价——指名读——评价(引导读出感情:孤独、寂寞)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出诗人这种孤独寂寞的心情。

8、生齐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古诗)

师:这首古诗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这种孤独寂寞的心情,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海里吧!请快速背诵。2分钟后我们来比赛背诵。

1、自由背。

2、指名背。

3、齐背。

师:大家背得可真好,现在开始比赛背写。要求:坐姿端正、书写规范。请拿出作业本。

1、学生背写。

2、同桌对改。

3、生补错。

五、当堂训练(作业)

在作业本上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高飞尽孤

独去闲独

两不厌寂

只有寞

第二课时

望洞庭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望洞庭》。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望洞庭》。请大家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望洞庭》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大家有信心达到目标吗?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了解背景、读准字音)

1、了解写作背景。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这首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出示)

洞庭湖是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自古以来,洞庭湖就以湖光山色引人,历代著名学家为之倾倒。唐李白诗云:“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诗人刘禹锡也吟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摇篮,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许多名胜古迹。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望洞庭》,我们先来听一遍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听得最认真。

2、听录音。

3、师检测:谁有信心读好?

4、指名读——再指名读。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译讲古诗)

师:大家读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比赛译讲古诗,请看大屏幕。

请同学们参看图片和注释来试着译讲,1分钟后我们来译讲第一句。

1、生自学第一句。

2、指名解释第一句——不足的学生可做适当补充。

3、生自学第二句。

4、指名解释第二句——不足的学生可做适当补充。

5、师出示前两句答案。

前两句诗的意思:前两句总写洞庭湖的秋色。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剥光和皎洁的月光互相映衬,显得那么和谐、宁静。在月光的映照下,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

有打磨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美。

6、依次译讲3句到4句。

后两句诗的意思: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先写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一只搁在白银盘子里小小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师:理解了诗意之后,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吟诵,谁愿意来展示,注意读出停顿和语速。

7、展示读。

指名读——评价——指名读——评价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出诗人对洞庭湖美景赞美的思想感情。

8、生齐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师:这首古诗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海里吧!请快速背诵。2分钟后我们来比赛背诵。1、2、3、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师:大家背得可真好,现在开始比赛背写,要求:坐姿端正、书写规范。请拿出作业本。

五、当堂训练(作业)

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望洞庭

两相和

镜未磨山光

山水翠水色美

一青螺

第三课时

忆江南

学习目标:

1、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忆江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三首《忆江南》。请大家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忆江南》。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大家有信心达到目标吗?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了解背景,读准字音)

1、了解写作背景。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写作背景。(出示)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忆江南》,我们先来听一遍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听得最认真。

2、听录音。

3、检测:谁有信心读好?

4、指名读——再指名读。

a)第二次“先学后教”(译讲词)

师:大家读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比赛译讲这首词,请看大屏幕。

请同学们参看图片和注释来试着译讲,1分钟后我们来译讲第一句。

i.ii.生自学第一句。指名解释第一句——不足的学生可做适当补充。

3、生自学第二句。

4、指名解释第二句——不足的学生可做适当补充。

5、师出示前两句答案。

前两句诗的意思: 江南美啊,对我来说江南的美景曾经是那么的熟悉。

4、依次译讲3句到4句。

后两句诗的意思:灿烂的阳光把江畔的野花照耀得比火还要红,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清澈。这样的景色让我怎能不常常回忆呢?

5、再读。

师:理解了诗意之后,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吟诵,谁愿意来展示,注意读出词的停顿和语速。

6、展示读。

7、指名读——评价——指名读——评价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出诗人这种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与赞美的感情。

8、生齐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

师:这首词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与赞美的感情。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海里吧!请快速背诵。2分钟后我们来比赛背诵。

1、自由背。

2、指名背。

3、齐背。

师:大家背得可真好,现在开始比赛背写。要求:坐姿端正,书写规范,请拿出作业本。b)当堂训练(作业)

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赞美

忆江南────好词

篇7:第5课《古诗词三首》——张腾

一、学习探究

《秋兴八首》(其一)

1.首联 “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这两个字换一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出来?

①“凋伤”更能表达伤心、伤感;②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

2.颔联是作者归家途中所见的风景。这是一幅怎样的秋景?结合时代背景,说说这一联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波浪很大——作者心情起伏不定;云雾绕山——作者内心迷茫凄迷。

杜甫晚年处于动荡的藩镇割据的时代,社会环境十分恶劣,阻碍着他回家的路途。这一联一方面表达了情感,另一方面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暗示。

《咏怀古迹》(其三)

3.赏析这首诗的前两句,说说它对刻画王昭君的形象有何意义?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一个“赴”字,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这雄伟的山川从侧面烘托了王昭君那坚强的性格。

4.《咏怀古迹(其三)》开篇“群山万壑赴荆门”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

《登高》

5.这首诗前四句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首联采用画面叠合的手法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渚清沙白,风急天高,猿啼悲哀,飞鸟回翔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意境极雄浑高远。“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沉郁悲哀,为画面增加了不尽的悲怆意味。

颔联视野变化,聚焦广阔自然:无穷的落叶和不尽的长江,滚滚而来,使得肃杀凄凉的秋景更加气势宏大,境界旷远。“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磅礴的气势。

6.结合整首诗意,说说颈联中诗人的“悲”“独”两种情怀的内涵是什么?

“悲”和“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抬头观景,低头思索,这就把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重,这是古人诗文的永恒主题。诗人目睹苍凉的秋景,不由地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无限悲愁之感。“万里”“百年”与上联“无边”“不尽”有着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独”指诗人独知此宇宙与人生之悲怆,独自承担此苦难的情怀。

二、素材挖掘

1.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 1 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而咸阳桥上“直上干云霄”的哭声也从此被后人深深铭记。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

2.翻开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让人想起这句话:“文章憎命达”。他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方得小职,安史之乱中又流亡颠沛,为人所俘,直至最后,贫病交加而死。当他幼年在自己的枣树上爬上爬下,把笑声洒满整个庭院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已给他安排下这样一条坎坷异常的人生之路。幼时身体赢弱的他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将用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

尽管生活已是“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他从没把自己的目光拘囿于个人的得失与悲喜,就在他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他总是放眼大众,深入到人们的心中,体察最底层人民的苦难。然后聚焦,酝酿,提炼,挥洒。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于传统的儒家。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那些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的叙事诗中少见直接的抒愤与哀喊,他总是从局外人客观平静的视角冷眼旁观,从一种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进发出更为沉重和浓郁的愤懑。这样的诗不知使后代的多少人怒火胸中烧,泪水眼中噙。西川的一句诗也许是杜甫最好的写照:在一个晦暗的时代,你是唯一的灵魂。

3.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啊!让我感受一下这神奇的手。这手写下了多少千古鸿文!多少名诗在这手下诞生!笔底波澜,民间疾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这不正是你的写照吗?那句话我已烂熟于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倶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无数人感动、折服。这是一个怎样宽广的胸怀啊?这是一颗怎样仁厚的赤子之心啊?就让我握住你的手吧,让我摸摸那青绿色的血管。

是的,我是如此渴望握住你的手,让我抚平那皱纹,让我给那双冰凉的手带去一丝丝的温度。人们都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这样的吗?你就是个反例。一生坎坷,仕途多舛,穷困潦倒,可你的心中一直装着老百姓啊。在你受冻的时候,你想着用铁枕盖天下苍生;在你受饿的时候,你想着用米饭喂黎民百姓。当你的儿子因饥寒交迫而死时,我看到你的那双受在颤抖着,当目睹民间疾苦时,我看到你的内心在震颤。让我握住你的手吧。那双受冻的手是否寒冷依旧?那双操劳的手是否皱纹密布?

三、素材储备

1.杜甫诗歌名句集萃

(1)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对酒》(2)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曲江二首》(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蜀相》(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9)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2(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1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1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1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16)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7)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0)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前人对杜甫的评价

(1)孟嘉帽落,前世以为胜绝,杜子美九日诗云:“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傍人为正冠”,其文雅旷达,不减昔人。谓诗非力学可致,正须胸中度世尔。——宋陈师道《后山诗话》

(2)杜少陵诗云:“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盖暗用迁语,而语中乃有用兵之意,诗至于此,可以为工也。——宋周紫芝《竹坡诗话》

(3)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清《全唐诗》

3.感怀诗、咏史诗、述志诗名句精选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2)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5)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7)会挽雕弓如满月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1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1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篇8:第5课 文体自选与文体倾向

“符合文体要求”是《新课标语文高考考试大纲》规定的基础等级的第二条要求。

这个要求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所谓“文体”,是指《考试说明》中所说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常用应用文等文章体裁。近几年的大多数情况是“文体不限”,但有时也有明显规定写某一种文体的。在“文体不限”的情况下,材料中一般存在一定的文体倾向。

其次是指所写文章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求。记叙文就是要以写人叙事为主,议论文就要有明确的观点和充分的说理。

【样题分析】

(2015年高考北京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

2015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題目发生了重大变化,形式上一改过去的单一试题,出现了二选一的情况。但仅仅看到题目外表形式的变化,还是远远不够的。

先看第一题,“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明确要求写记叙文,显然要求写人叙事,文体方面已经无可选择。善于写议论文的学生被排除在外。

题目也包含了两个角度:一是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一是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考生要写好这“一天”,必须对中国历史和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以及精神比较了解,可以通过再现历史事件,虚构“我”与英雄的交流,再现英雄人物的形象。其中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都不可缺少。通过这虚构的一天,体现“我”与英雄的理解,表现出自己在思想境界方面与英雄的不同和“我”对英雄人物的钦敬之情和效仿之志等。

既然是记叙文,写“一天”,就要找到适合表现英雄的一天,如写岳飞,可选择他在朱仙镇大破金兵时,与在风波亭含冤而死的一天,既有英雄凛然大义的精神风貌,也要有英雄儿女情长的凄婉缠绵;写黄继光,就选择他奋不顾身,堵住敌人的枪口的一天,通过对话,揭示英雄为国献身的心理准备,还有有他对家乡的思念、对和平的向往等。

“深入灵魂的热爱”没有限制文体,似乎可以放手写议论文了。

题目的内容限制在一“物”,这个物可以是(梅花除外的)植物、动物或者器物。文体的选择初露端倪,既然是写“物”,最直接的选择是“咏物”之类的文体,例如中学课本上出现过的《白杨礼赞》《爱莲说》等,都是范文。可以叙述、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只是以议论为主,阐明某种道理就很困难了。

标题中的“热爱”二字,也在告诉考生这是要求表达情感的,这种情感建立在对所选的“物”进行叙事、描写的基础上,“热爱”之情才不是空洞抒情的。托物言志之类的文章不排斥议论,但一定要议论出某种热爱的道理也会显得勉强。“深入灵魂”究竟是多深?为什么会这么深?也只有用记叙事件来体现。

再看题目最后几个词语,“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也说“文体不限”,但“可议论”,说明文中可有议论成分,并没有强调非要使用议论文体不可。“议论”“叙事”“抒情”均可,那样的文章是什么文体?那就只有抒情散文了。

本题目取材于试卷上的阅读题目《说起梅花》,而那篇文章正是散文。

可以说,2015年的北京高考作文几乎排除了议论文。

【高分捷径】

从2015年高考作文的要求来看,作文题目在文体方面大部分还是“文体不限”“自选文体”,还有一些明确提出“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的,与文体不限区别不是很大,只是选择范围稍微窄的一点。但有试卷改为“明确文体”,这就突出了对文体的要求,考生要规规矩矩地去写出记叙文、议论文或其他文体,把文体特征鲜明地表现出来。这样,“四不像”的文章很难得到理想的分数。

1. 了解文体规范。

议论文就是要阐述鲜明的观点,并用丰富恰当的论据和对论据的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晓人以理。它的基本特点就是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逻辑性强,其中如果有叙事,这种叙事极为概括简练。

记叙文,就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一般要求具备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内容主要是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做清楚的叙述。里面可以有丰富的描写,也可以有适当的议论和抒情。基本特点是写人、叙事,时空变换都具有形象性。

说明文的目的是介绍知识,以解释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基本特点是说明的科学性、材料的知识性、结构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

在实际应试中,考生首选的文体就是议论文。高中阶段,经过了议论文的强化训练,大部分学生似乎忘记了怎么写记叙文,有时想写记叙文,但还停留在一人、一事的简单理解中不敢下笔。说明性文体几乎没有出现过。

注意,有时候夹叙夹议使用得当,也是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

2. 分析作文材料在文体方面的要求或倾向。

如果是指定文体,考生不能随意更改没有选择的自由。如果“文体不限”或“自选文体”“文体明确”,那么考生可写的文体种类就很多了。有的文题,虽然没有在“要求”中规定考生用什么样文体来写作,但是,题目本身却已经暗示你必须用某种文体来写作,考生必须找到这种文体倾向,准确判断这一话题最适合写哪种文体。一旦使用错误文体,恐怕写作很难展开。

审出文体倾向,再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文体。如擅长形象思维,又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可选记叙文;擅长抽象思维,又有相关的论据和事实论据,可选议论文。当然,考生如果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写说明文更有新意。

例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题内容限制在“大李”“老王”和“小刘”三人之间。考生应该先把这三个人进行“类”化處理,抽象出他们各自的形象特点。

第一个人物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可见大李是时代的佼佼者,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成就在于学术上的创新。

第二个人物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与大李不同,老王并未做出行业内新的突破,但是他认真专注,在平凡的岗位上将工作做到极致,因而具有“爱岗敬业”的特点。

第三个人物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小刘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他不是某一领域内最优秀的人,但是他的作品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事实上这道题目向我们展示了三种生活方式,考生认为最具风采的那个人的生活轨迹,也正是其向往所在。

“明确文体”,还是没有限制文体,但强调了对文体特征的要求。考生如果写记叙文用另一个人的生活事迹诠释题目中的任何一人的生活事迹,显然不合适。“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必须要说明其最具“风采”的原因及自己的思考过程,所以必选议论文无疑。

【写作误区】

1. 没看清题目的文体限制,选错文体。

近几年,考生习惯了“文体不限”这种自由,总觉得看不看题目中的文体要求都一样,写什么文体都可以。等到文章完成,才发现文体不合要求,但为时已晚。如2015年高考北京卷作文第一题,题目是“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有考生通篇写成了议论文,因为标题里有“假如”二字,好像就只有讲道理,很容易往议论文的路子上走,讲“我”和英雄相处一天,认识到他们的精神怎么的伟大不平凡,可是题目明文规定写一篇记叙文,必须要选准人物,以叙事为主体展开文章。

2. 不清楚题目的文体倾向,选错文体。

本来题目材料已经显示出明显的文体倾向,考生感觉不到这种倾向,还要坚持用自己习惯的文体去行文,这就会给自己制造困难,无话可说。

一般故事材料里面包含着某种哲理,倾向于议论文体;由某种名言构成的话题材料,往往记叙文、议论文均可;如果是带着强烈感情味道的题目,最好还是写记叙文或散文。如前几年的天津卷“我说90后”,谈“90后”,就是一个话题,而且题目里面有“说”,就是明确要求议论了,再去选记叙文,显然就不符合“说”的要求。硬要构思记叙文,其难度可想而知。再如标题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标题中有“我”,选取别人的事例就不符合要求,不能选取别人的事例,论证起来很困难。那就叙述亲身经历,叙事,夹叙夹议,写好“我”就行了,不用再费尽心思地构思议论文了。

【模拟练习】

请以“声音的味道”为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上一篇:创卫行动作文下一篇: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