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2024-07-29

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精选11篇)

篇1: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读后感

中医经典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是构祖国医学灿烂史的主要部分,是推动促进医学发展史的生力军!

学习中医经典是每一个中医人提高自己临床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本次学习中医经典课程中,我受益颇多。

中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离开实践就失去了活力。中医理论的发展正是医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结果而中医理论的掌握亦在于临床实践中的总结和提高。着名医家无不是在临证中成长并在临证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结累经验更好地提高了疗效。

中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又是一门有关社会人文的科学其内容博大精深富涵文、史、哲、天文、地理、四时、物候等人文知识。《内经》中就要求习医者“上穷天纪下及地理”。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更明确指出学医者当“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所有医家大都有渊博的学识而知识的积累绝非朝夕之功往往倾注了一生的精力。

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的源头医家的阐述发明均离不开经典著作。要精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从研究文言文开始再参阅各家注解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熟读与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反复体验甚至精研一生最终达到得其精要为临床工

作奠定了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著,是中医理论和中医防治技术的理论渊源。《内经》所阐述的中医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内经》一直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各科的理论基础,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为中华民族身体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经典著作。它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规律,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础。

中医经典学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块瑰宝,它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甚至现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学习中医四大名著能较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发展﹑成就和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基本方剂﹑成效。

学生:李唐昌

学号:201203030126

12级专升本班

篇2: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自上《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以来,各门中医课的老师都在不断的提起《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这四部经典著作。皆谓:“此乃中医工作者必读之书。”更有甚者,将其称为天外来物。然而在我所就读的保山中医专却并未开设这些课程。对这些经典,我们只能敬而远之。后来在假期返校期间,途径楚雄新华书店,偶遇《扶阳论坛2》一书,并将其买下。此书对我的帮助非常大,正是这本书,使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读到吴荣祖教授的《观其脉证辨识阳虚》一文中“读经典,做临床,突出中医特色”时,我才真正认识到读中医经典的重要性。于是到图书馆翻阅《伤寒论》,但看了几遍后,觉得脑海空空,无法理解。在网上又偶然发现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又将其下载后认真听,愈听愈有兴趣,愈有兴趣就愈喜欢,而后有购买《伤寒论讲稿》来细读。

在四大经典中,我比较熟悉《伤寒论》,所以我主要写读《伤寒论》后的体会。我认为有几点是很重要的:

一、要注意其中出现的“反”字。对于这个“反”字,要分析此条文出现的病机和临床症状,以及可能出现而又被仲景所省略掉的病机和临床症状,更要认真分析出现“反„„”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等。例如原文14条中的桂枝加葛根汤证:“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出现项背强几几,多因感受寒邪较重,因寒性凝滞,使人体气血津液凝结,阻滞经脉而疼痛。又因寒性收引,使人体经脉、腠理收引而挛急,从而出现项背强几几,因感受寒邪较多,属太阳伤寒表实证,当无汗,但此条文中却见到有汗出的情况,所以用“反”字。本证中由原文“反汗出恶风”可知,本证属风邪在经,经气不利,所以用桂枝加葛根汤,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兼以舒经脉、升津液。也有注家解释,“反”字属衍文,宜删。而我更同意前一种说法。

二、要注意前后联系对比。因很多条文中症状或病机非常相似,而又有所不同,所以需要前后对比。因《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此时因战乱、天灾造成书本的不全,以及传抄中不可避免的错误,造成书中条文顺序错乱及字的错误,所以需要前后联系对比。例如桂枝加葛根汤证要与葛根汤证对比,两证兼有项背强几几,但桂枝加葛根汤证中有“反汗出恶风”,所以需要用个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葛根升津液舒经络。葛根汤证中,因有“无汗恶风”可知,本证属寒邪侵袭太阳经脉所致,而用葛根汤发汗散寒,升津舒经。在这两个条文中还要对比桂枝加葛根汤与葛根汤。两方在原文中组成是一样的,但根据各自的病机以及宋朝大臣林亿的按语:“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尔。”可知桂枝加葛根汤中的麻黄可能是由传抄错误造成的。但现代注家都没有将其删去,是因要保持古迹的原貌。所以在读经典中要注意前后联系对比。

三、四大经典要联系读,反复读。这四部经典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完善的。而《黄帝内经》是基础理论。而其他三部是临床理论。只有理解了《内经》经文的含义,才能更好的读懂《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而《温病条辨》可以说是伤寒论的完善,弥补了自仲景以来只有伤寒没有瘟病的遗憾。而该书也是采用《伤寒论》的格式所写,且采用三焦辨证是纵向的思路。而伤寒采用六经辩证是由表入里的横向思路,正如瑭之所言:“学者诚能合二书而细心体察,自无难识之证,虽不及内伤,而万病诊法,实不出此一纵一横之外。”

篇3: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一、立足实践,聚精会神做学问

马克思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真正认识实践及其意义,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的观点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对青年学生的学习成长同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目前,高校青年学生中存在这样两种人:一种人只注重理论学习而忽略了社会实践;另一种人一门心思参加社会实践而丢掉了理论学习。青年学生的这两种学习状态都是不科学的。学习是学生的天职,青年学生只有踏实学习专业知识,认真掌握科技本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更好地融入社会,然而社会实践也是至关重要的。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要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要引导大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在自觉广泛的社会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青年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才能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才能磨练意志、砥砺品质,逐渐成熟起来。因此,广大青年学生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为指导,正确处理学习和实践的关系,在实践的基础上,聚精会神地做学问,为自身成长成才选择正确的道路。

二、基于现实,科学有效谋发展

《共产党宣言》(以下称《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它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它的问世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主义宣告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正式诞生,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杰出的理论文献,而且必然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伟大的实践纲领。因此,《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必读篇目。《宣言》7篇序言的内容之一是提出必须以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解和运用《宣言》的基本原理。《宣言》正文第四章阐明了共产党人对当时各国反对党派应持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在政治斗争中应采取的策略原则……共产党人必须根据各国的情况、条件或历史进程的不同,在坚定原则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策略。这些原理听上去枯燥乏味,实则对青少年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远大目标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作家路遥曾在其经典著作《人生》中对青年成长有这样一段描述:“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要离开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大学生队伍中一些年轻人脱离实际、好高骛远,为自己制定了宏伟远大的目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了不切实际的规划,最终导致毕业后心理落差较大,怨天尤人、不思进取,结果荒废了青春。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严峻的就业形势,青年学生应该客观评估自身素质和实力,制定适合自身状况的理想目标,站在历史的高度,科学有效谋求自身的发展,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价值,而不应该自欺欺人、妄自夸大。

三、置身社会,树立正确价值观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界定,从个人与社会的角度论述了人的本质,认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并由此引出了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这些观点尽管晦涩,但依然能让人清晰地领悟其中的道理:每个自然人都不是以个人的身份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自然关系、社会关系相关联的。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依然对青年学生的生活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新一代大学生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是充分享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果的新一代。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一些青年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意识淡薄等等。这些现象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青年学生没有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不能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任国家领导人均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课题。广大青年学生应该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要求融入生活学习当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不断培养社会主义责任感、团结协作意识,积极投身到社会活动当中去。“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

可见,诸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非空洞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纲领,更是普通百姓生活工作的宝典,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道路的指向灯。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广大青年学生应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 它不仅对中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而且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青年学生的指导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最有力的推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现实,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人民出版社, 2007年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 人民出版社, 2009年

[3][7]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编著,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 人民出版社, 2008年

[4][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年

[5]汤文曙、金开好、李宗楼编著,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导读》,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6年

篇4: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黄帝内经》全面论述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对疾病的诊断、防治等。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该书是对我国上古医学的第一次总结。后世医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该书的理黄论基础上。可以说,没有《黄帝内经》就没有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学,也不会有中医学的辉煌成就。

《黄帝内经》受我国古代唯物的一元论哲学思想的影响,将人看做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认为宇宙万物皆有其原初物质“气”形成。并在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念指导下降人与自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一思想历来是中医养生的核心思想。《内经》学术思想十分丰富不能一一论述,我仅从现代人十分关注的养生问题来谈自己的感受。

《内经》中关于健康养生的论述比比皆是,要求人们要顺应四时休养生息,而不好的生活习惯在我们周围人的身上随时能找到。比如,经常熬夜,暴饮暴食。而《黄帝内经》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它表现在我们每个人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要求我们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只有做到了这些,并把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我们才会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它更像一本养生宝典、一本哲学书,一本了解自然,了解自身,关注自身,顺应自然法则,达到天人合一从而使人生存的更好的养生哲学书。也使我悟到 “ 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 ” 的智慧。《黄帝内经 》 流传千百年,是一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经典,它的医学价值和哲学价值正在不断被后人挖掘中,我也从这本书中得到不少的启发,也希望我能更深更好的理解这本书,给我的生活工作带来更大的帮助。

《黄帝内经》对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调节情志有很大的帮助,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难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对人对事。《黄帝内经》就告诉我们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从而使人少生病或不生病。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工作。

《黄帝内经 》还有很多的观点是非常经典和重要的,比如藏象学说、精、气、神、经脉等等,虽然我的知识水平还没有到达研究《黄帝内经》 的高度,但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对我怎样在生活和工作中调节情志、建立良好生活习惯有很大帮助。

虽说我对此书只是读的这么浅薄,但是大家都知道他的内涵不仅仅而次,所以我以后还会慢慢品味。不过读此书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古文好烂,所以此书还能锻炼我的阅读水平。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内求,是要我们往里求。这是提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生命就在于自己手中,生命更在自己的内求当中,光靠外求是不能健康长寿的。关注养生,关注内在。

《内经》是中医学的基石,不懂《内经》的中医觉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我喜欢中医,选择了中医,所以我必须把《内经》读好。

篇5: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班级:12级中医专升本班姓名: 常正彪学号:201203030191

什么叫中医,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结晶,是帮助人类治未病,防已病,从而达到身体健康,荣登寿域。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王寅教授说:“学习中医者,必须头脑时刻思考阴阳的概念,这是学医之根本。”

《黄帝内经》之所以可以位居中医四大经典之首,就在于它叫“经”,“经”最初是指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既然竖线是不动的,那么“经”就可以用来形容一种固定不变的标准,《内经》告诉了我们古代先贤认识自然,认识人类,认识疾病的最本质的道理。而且系统地将反映当时文化进步的古代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引入医学邻域,作为思维方法以解释人体生命的产生,生命过程的体系,疾病产生的原因机理及诊断防治等,长期以来,这些学说一直是人们学习或应用中医所不可缺少的。“不怕中医是伪科学,就怕科学是伪真理”。所以科学不等同于真理,难道中医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验证不比实验室里小白鼠身上做出的证据可靠吗?因此,不读透《内经》如何可以问心无愧地自称是中医?

《伤寒论》是中医辨证论治专书,是中医临床各种辨证论治方法的源头。学习《伤寒论》六经辨证,要在掌握各经提纲辨证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其变法,及其合病、并病,注意疾病的动态,注重整体联系,有时还要学会逆向思维,做到知常达变,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在书中,我发现其治疗原则有五:1.治病求本,本于阴阳;2.祛邪扶正,分清主次;3.调和阴阳,以平为期;4.明确标本,分清缓急;5.正治反治,依证而行。中医对病证进行分析归纳,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从而为施治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分析,据感邪时间长短、病邪轻重、正气强弱等情况,将外感病大致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揭示了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病机变化及传变规律。六经辨证也可用于外感兼内伤以及内伤杂病的辨证。

《金匮要略》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它有完整的中医理、法、方、药体系,并长期有效的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奠定中医杂病辨证论治的基础。此书具有多病合篇和辩证结合,突出脉学运用的特点。

《温病条辨》由吴瑭(字鞠通)著。该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清代温病学说标志性专著。《温病条辨》重申寒、温分立,提出病因有三(伏气、时气、戾气),病类为九(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秋燥、冬温、温疟);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吴氏的三焦辨证不仅层次清晰、明确,而且能落实到具体脏腑,而非难以捉摸的“膜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该辨证体系与张仲景伤寒六经辨证、叶天士温热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互为羽翼,是温病创新理论之一。该书提出了一系列的温病治疗原则,成为此后温病治疗的圭臬,当然,我的老师王寅教授对此书有所研究,经常用临床经验与我们共享,虽然不多,也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此书一些学术见解直到现在仍为临床医家所重视。

篇6: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9)

何谓《中医经典选读》?就是中医四大经典的浓缩精华版,有人就会问:“什么是中医四大经典?”在此之前,我也曾纠结过这个问题,因为在我看来,中医经典包括《针灸甲乙经》,因为我曾是针灸推拿专业,而《针灸甲乙经》是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所以我就想当然觉得它肯定是中医四大经典。

直到来到中医学院,第一次接触了《中医经典选读》这门学科,我才发现自己居然犯了一个很荒谬的错误——《针灸甲乙经》不是中医四大经典!而中医经典包括哪些内容呢?《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的所有内容的综合。

在此之前,我曾一度认为《黄帝内经》就是一门玄学,专门讲一些不切实际的、荒谬的学术。什么阴阳、八卦学说。总觉得自己以后是给别人看病,有不是给人算命,搞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纯属浪费时间,没有多背些方剂、中药来得实在。况且做一名优秀的医生应该不用懂阴阳、八卦吧!只要懂得辩证这是一个什么病,该用什么药治疗就好。孰不知自己只是一个外行,根本就没有踏入中医这个门槛。俗话说得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自己彻彻底底就是一个外行人,根本就不能体会到什么才是中医中的精髓。

直到第一次上经典课时,听王老师说不懂《黄帝内经》就不懂后面的中医经典,不懂《内经》中的阴阳,就不配成为一个好医生!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黄帝内经》那么重要!我居然像个白痴一样的觉得《黄帝内经》这本书读与不读无所谓。以前觉得自己背的书也够多了,怎么老感觉差别人一大截,总觉得自己悟性太差,没别人聪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觉得问题就出在这——没有好好研读中医四大经典。

曾一度认为,只要是考的好的学生就一定是好医生,还曾笑过别人只会研究阴阳、八卦。是个不学无术是老古董,只会研究不切实际的东西。甚至为了研究这些使自己挂科,一而再、再而三的补考也无所谓。当时我觉得太不值了,而到后面我才渐渐发现自己与他的差距。虽然我不挂科,但我学中医的悟性就是比不过他,他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而现在,我开始正式接触《黄帝内经》时,才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惭愧。原来《黄帝内经》才是学好中医的基础,用王老师的话来说——不懂阴阳的医生永远不会成为好医生,也不会在这条路上有所作为。我在内心感慨,为什么我到现在才知道中医经典的重要性?现在知道了从头来学还来得及吗?算不算晚?我后悔自己以前的无知和愚昧,但也已是往事,追悔莫及,只能从现在开始认真研读四大经典。

说真的,刚开始听王老师讲经典时觉得好快啊!根本就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感觉自己就像在听天书,什么都不懂,觉得好迷茫。也曾怀疑自己的智商,为什么同在一起听课,别人能很快的进入状态,而我却无从听起。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在下面研读中医经典,一遍又一遍,电子书,讲稿,视频都看过了。而我就一遍都没看过,当然有差距了。

知道自己的差距,我开始研读中医四大经典了,首先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读这本书感觉好乏味,提不起兴趣,读了又忘记讲什么了,听老师讲课是感觉有那么一点懂了,下来后仔细回顾上课讲的内容,又结合原文、释义一遍遍的看,终于找到了感觉,觉得听课也不会太吃力了。也找到了信心,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专升本的决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至少让我在中医的学习上提升了很大一个层面,我对中医四大经典有了兴趣,也有了进一步了解与认识。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我在接下来的《伤寒论》学习中,同学推荐我去看郝万山讲《伤寒论》的视频,我就试着看了一两次,没想到听后不但没有排斥,而且还相当感兴趣,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听老师讲,看视频。我对《伤寒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觉得张仲景真是太有才华了,居然在汉代就创立了六经辩证,确立了脉症并重的诊断法则与辨证论治纲领,成为了后世组方用药的典范与临床处方用药的基础,也成为后世医家必读的一本书,而就在此时,我也开始崇拜张仲景了,也暗暗下决心好好研读《伤寒论》。

接下来读的是张仲景的另外一本书——《金匮要略方论》,此书乃被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这么好的书不读岂不是浪费?“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唯治肝也。”此段以肝病为例,阐述了上工知肝病实证易传脾的病变规律,因此在治肝的同时,注意调补未病之脾,以防肝病及脾。因肝病是否传脾取决于肝脾双方,若脾虚易受邪,故脾虚当补益;若脾正气充盛,不易受邪,即勿补之。中工未掌握肝病传脾的规律。不了解实脾防传的重要性,只知肝病治肝,可致肝病未愈,脾病又起。

起初没读《金匮要略》时,只知道肝病治肝,肺病治肺,不懂传变,也不懂治未病,只知道已病,而且治疗的效果也不好,而那个时候也不知道问题处在哪儿?还不断的鼓励自己没经验不要紧,你还年轻,也许是中药剂量还不够。现在才知道发病与预防的重要性,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也让自己认识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重要性。

而后又学习《温病学》,感觉它是补《伤寒论》之不足,以《伤寒论》为辩证依据来论述瘟病的一门具有中医独特视角的学科。换句话说,瘟病学是伤寒学说的传承和发展,伤寒学说是瘟病学说的基础。也就是说,学不懂《伤寒论》就读不懂《温病学》,由此可知,中医四大经典是密不可分的,只有认真研究四大经典,才能达到融会贯通,也才能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也才能追根究底学好经典,学好中医,也才不会被博大精深的医学界所淘汰。

篇7: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一、学习中医经典的重要性

近年来中医妇科教学在教改方面也提出来较多方法, 但达到真正意义的改革和创新却较为少见, 这可能是中医妇科教学质量提高较慢和人才的培养不利的主要因素。中医经典是中医学发展的核心基础, 要有一定的文学基础, 认真阅读、领会, 才能学通、学精,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经典在中医诊治中的指导作用, 才能体现传统医学的魅力, 才能使传统中医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医的四大经典是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结晶, 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并且也是现代中医教学和传承必备的核心内容。因此经典著作的教育必须体现到中医妇科学的教学当中。现在中医院校的学生入学之初即安排了四大经典的课程, 此时, 他们对中医的认识还是个初学者, 对于深奥的经典来说, 可以说是一头雾水, 死记硬背, 应付考试, 所以就出现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结果。当学生们接触到临床学科以后, 就会认为没有学习经典的必要了, 由于经典著作形成的历史遥远, 之乎者也, 文简意繁, 阅读起来枯燥、乏味, 因此学习经典著作的兴趣越来越淡漠。

二、中医经典在中医妇科学中的学术价值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 被中医医学界称为“四大经典”, 这些著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医临证的基础和准绳。《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书籍, 它以人与自然、天人相应的理论揭示中医学的内涵。《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 每一部著作从不同的方面认识疾病有着各自的理论体系, 贯穿于始终的整体观和恒动观, 并有其独特的辨治特点, 其理、法、方、药一线贯通, 真正做到知常达变, 它是中医临证之航向。学习中医经典是提高和巩固师生中医基础理论水平和临床辨治能力的需要。通过对历代名医应用经典的临床病案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同样对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1. 明确目标, 激发兴趣。

明确目标就是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即教学应达到的标准, 它是教学活动的目的, 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具体方法:在中医妇科课堂教学活动开始时, 教师就应该把本节课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告诉学生, 让他们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提出目标时要选择最佳方法, 要简单明了, 易被学生接受。在教学之初, 可引用一些古代医家的诊病小故事, 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胎死不下”这节课时就可用:李将军妻病甚, 呼佗视脉, 曰:“伤娠而胎不去。”将军言:“闻实伤娠, 胎已去矣。”佗曰:“案脉, 胎未去也。”将军以为不然。佗舍去, 妇稍小差。百余日复动, 更呼佗。佗曰:“此脉故事有胎。前当生两儿, 一儿先出, 血出甚多, 后儿不及生。母不自觉, 旁人亦不寐, 不复迎, 遂不得生。胎死, 血脉不复归, 必燥著母脊, 故使多脊痛。今当与汤, 并针一处, 此死胎必出。”汤针既加。妇痛急如欲生者。佗曰:“此死胎久枯, 不能自出, 宜使人探之。”果得一死男, 手足完具, 色黑, 长可尺所。[5]

2. 把握提问, 激励求知。

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问, 学生答, 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自由性, 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 要有问题意识, 把问题作为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彻学习过程的主线, 要善于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一些经典的小故事,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后, 向老师提出有关故事的时代背景、医者的学术思想、诊断过程以及治法方药。如果学生把握了提问的主动权, 就说明了他们具有了学习的主动性, 已经有了初步的创新萌芽。与此同时加强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 有效地提高了经典在中医妇科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3. 注重方法, 提高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先导, 在以往课堂教学过程中, 阐述学习方法时, 大部分是由教师完成, 学生只是唯命是从。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对学习方法印象不深, 同时也压抑了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动性, 展现学生个人风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以及临床的实践能力, 这是教改中的重要环节, 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给予学生发表议论的空间, 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

4. 改变考核方式。

学生经常在考试之前, 根据条文类别死记硬背应付考试, 此后便忘得一干二净。针对中医经典的特点, 可以增设一些随堂测验, 每一节课结束后, 都会有1~2个小病例, 运用当堂所学的知识来分析每个病例。这样才能使“活学活用”这一方法得以实施, 解决了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困难, 同时起到了巩固知识、加深印象的作用, 切实巩固与提高经典教学地位。

中医学历史悠久,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大经典是医学根源和灵魂。对于中医学下属学科———中医妇科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的中医教育, 不仅偏离了这个轨道, 甚至摒弃了传统四大经典的教育模式, 致使学生甚至部分临床学科的教师, 对经典著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用, 大多数医生缺少中医的基本功。所以, 要想培养出现时代合格的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和科研人才, 必须要重视经典的研习, 用经典理论指导实践, 这是传承中医、发展中医事业的必由途径。只有这样, 中医及中医妇科学才能真正发展强大。

参考文献

[1]Schmidt HG, Machiels-Bongaerts M, Hermans H.The develop-ment of diagnostic competence:a comparison between a prob-lem-based, an integrated and a conventional medical curriculum[J].Academic Med.1996, 71:658-664.

[2]郭敏, 韩军.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10) :64-66.

[3]周伟.医学创新人才规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1, (4) :23-24.

[4]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篇8: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高鬼神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各种明暗争斗冲突此起彼伏。为此我们不得不再次提起这个早已有之陈旧得不能在陈旧的话题——好德如好色。

紫气东来那一定是要用我们东方的先进的道德文化去拥抱西方的科技,才可以给这个世界带来真正的和谐。因为中国人的文化是天地人合一的,特别是被许多人称之为玄学的中医文化,那更是天地人“三元归一”的中华瑰宝。是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心决好的经典。

医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始终,是对我们炎黄子孙智慧的总结,它融入了中华五千多年的儒释道文化的精髓。特别是被后人奉为经典的《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著作无一不是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作为一位中华儿女更确切的说是一位中医学子,他对中医经典的领悟能力将决定他是一位上工,中工还是下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才:治病,治国还是治世。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各9卷。它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和认识。迄今在诊治学上仍具有指导意义。它是一部以对话形式传承留世的著作。“颐养生命,延年益寿”。“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邪,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唱,故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样的养生之法,只有活在太极之上,宇宙之下,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圣人才能说出的话,他告诉人们养生的道理和方法,要求我们要将身心融于宇宙之中,顺用宇宙之法,修养自己的血肉之躯。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那是多大的功德啊!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之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黄帝内经》

“天雨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宽,只渡有缘之人。”孔圣人曰:“有教无类,但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为谋。”作为一位医学者来说,都是应该知道的辨证论治的核心治疗思想。知道“拘于鬼神者,恶于针石者,病不许治者。”是医学史上的“三不治”原则。因为病人的心态已经处于亚心,亚心为“恶”。一个人处于亚心的状态,他的思考会是积极的吗?正所谓“恶语伤人六月寒”,何况是心呢?一个人的心智模式不好,知识越多越反动,所以这样的病人,就算是治,那也是无功的。人们常说,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有结果比有道理更有价值。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寿。”——《道德经》

一个人德之不修术之休也,修之以身,其德乃真。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应该以修身为本,修德为要,学术首先要明己,自胜,见心、见性。看到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的使命。曾经有人这样问扁鹊:“你们家谁医术最好?”扁鹊说:“我大哥医术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那为什么他们都不出名呢?”扁鹊说:“我大哥治病于未发,乡里乡亲在没有发病的时候就被调理好了,所以乡里乡亲根本不可能得病,所以人们认为我大哥不会治病。我二哥治病于微发,乡里乡亲有小毛病就被治好了,人们认为我二哥会治小病。因此名声止于乡里。而我是乡亲们得了大病,已经奄奄一息了,我上去该割的割,该锯的锯,总能让乡亲度过生死之关,所以我世界闻名。”可想而知,像扁鹊这样的名医,在这样高的成就之下还能保持如此高尚的道德情操,认清自己的不足,内经有云:“不治已病治未不病。”这就体现了扁鹊哥三孰的医术高,孰的医术低。孰治疗的后遗症小,愈后不良。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继《内经》、《难经》等医学理论结合自己的医学实践,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总结发展成为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的伟大著作。“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小柴胡汤柴胡与黄芩共为君药,能表里兼顾,透达半表半里之邪。用人参、甘草、大枣扶正祛邪,以达驱邪外出之功。本方配伍严谨,组方巧妙,具有寒温并用,升降协调,利用少阳连接表里内外,三焦通行上下左右,网络五脏六腑。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人参补正体现了中医正气存于内,邪不可干的道理。

篇9:中医经典选读心得感悟

“在我思想中的根本观念是“生命”、“自然”,看宇宙是活的,一切以自然为宗。仿佛有点看重自然,不看重人为。这个路数是中国的路数。中国两个重要的学派――儒家和道家,差不多都以生命为其根本。如四书上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都是充分表现生命自然的意思。在儒家宗,尤其孟子所传的一派,更是这个路数。仿佛只要他本来的,不想于此外更有什么。例如,发挥本性,尽量充实自己原有的可能性等,都是如此。我曾有一个时期致力过佛学,然后转到儒家。于初转入儒家,给我启发最大,使我得门而入得,是名儒王心斋先生;他最称颂自然,我便是如此而对儒家的意思有所理会。开始理会甚粗浅,但无粗浅则不能入门。后来再与西洋思想印证,觉得最能发挥尽致,使我深感兴趣的是生命派哲学,其主要代表者位柏格森。记得二十年前,余购读柏氏名著,读时甚慢。当时尝有愿心,愿有从容时间尽读柏氏书,氏为人生一大乐事。柏氏说理最痛快、透彻、聪明。美国詹姆斯·杜威与柏氏,虽非同一学派,但皆曾得力于生命观念,受生物学影响,而后成其所学。苟细读杜氏书,自可发见其根本观念之所在,即可知其说来说去者之为何。凡真学问家,必皆有其根本观念,有其到处运用之方法,或到处运用的眼光;否则便不足以称为学问家,特记诵之学耳!真学问家再方法上,必有其独到处,不同学派即不同方法。在学问上,结论并不很重要,犹之数学上算式列对,得数并不很重要一样。

再则,对于我用思想作学问之有帮助者,厥为读医书(我读医书与读佛书同样无师承)。医书所启发于我者仍为生命。我对医学所明白的,就是明白了生命,知道生病时要多靠自己,不要过信医生,药物的力量原是有限的,简言之,恢复身体健康,须完全靠生命自己的力量,别无外物可靠。外力仅可多少有一点帮助,药物如果有灵,是因其恰好用得合适,把生命力开出来。如用之不当,不但不能开出生命力,反要妨碍生命的。用药不是好就是坏,不好不坏者甚少,不好不坏不算药,仅等于喝水而已。内经:有病不医,常得中医。

中国儒家、西洋生命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所从来之根底。在医学上,我同样也可说两句有关于不同学派或不同方法的话;中西医都是治病,其对象应是一个。所以我最初曾想:“如果都只在一个对象上研究,虽其见解说法不同,但总可发现有其相同相通之处。”所以虽今人仍多有在我未读医书前,常想沟通中西医学。不料及读后,始知这观念不正确,中西医竟是无法可以沟通的。欲沟通者(如丁福保著《中西医通》,日人对此用功夫者亦甚多)。但结果亦只是在枝节处,偶然发现中医书上某句话合于科学,或发现某种药物经化验认为可用,又或发现中医所用单方有效,可以来用等。然都不能算是沟通,因站在西医科学立场上,说中医某条是对了,这不能算是已融取了中医的长处。若仅依西医的根本态度与方法,而零碎的东拾西捡,那只能算是整理中医,给中医一点说明,并没有把中医根本容纳进来。要把中医根本容纳进来确实不行;那样,西医便须放弃其自己的根本方法,则又不称其为西医了。所以,最后我是明白了沟通中西医为不可能。

如问我:中西医根本不同之点既在方法,将来是否永为两套?我与此虽难作肯定的答复,但比较可相信的是,最后是可以沟通的,不过须在较远的将来。较远到何时?要在西医根本转变到可以接近或至沟通中医时。中医大概不能转变,因其没有办法,不能说明自己,不能整理自己,故不能进步,恐其只有这个样子了。只有待西医根本方法转变,能与其接近,从西医来说明他,认识他。否则中医将是打不倒也立不起来的。

说西医转变接近中医,仿佛是说西医失败,实则倒是中医归了西医。因中医不能解释自己,认识自己,从人家才得到解释和认识,系统自然还是人家的。须在以西医系统扩大时才能容纳中医,这须有待于较远的将来。此将来究有多远?依我看,必须待西医对生命有所悟,能依生命作研究对象时;亦即现在以西医研究的对象为身体而非生命,再前进如对生命能更有了解认识时。依我观察,现在西医对生命认识不足,实其大短。因其比较看人为各部机关所合成,故其治病几与修理机器相近。中医还能算是学问,和其还能站得住者,即再其彻头彻尾为一生命观念,与西医恰好是两套。试举一例:我的第一个男孩,六岁得病,迁延甚久,最后是肚子大,腹膜中有水,送入日本医院就医,主治大夫是专门研究儿科的医学博士,他说必须水消腹小才好,这话当然不错。他遂用多方让水消,最后果然水消腹小,他以为是病好了,不料出院不到二十分钟即死去。这便是他只注意部分的肚子,而不注意整个生命的明证。西医也切脉,但与中医切脉不同。中医切脉,如人将死,一定知道,西医则否。中医切脉,是验生命力量的盛衰,着意整个生命。西医则只注意部分机关,对整个生命之变化消息,注意不够。中西医之不同,可以从许多地方比较,此不过略示一例。再如眼睛有病,在西医只说是眼睛有病,中医则说是整个身体失调。通俗的见解是外科找西医,内科找中医,此见解虽不高明,但亦有其来源。盖外科是比较偏于局部的,内科这时关于整个生命。西医除对中毒一项,认为是全身之事外,其他任何病症,皆必求其病灶,往往于死后剖视其病灶所在。将病与症候分开,此方法原来是很精确的,但惜其失处即在于局部观察。中医常是囫囵不分的,没有西医精确,如对咳嗽吐血发烧等都看作病,其实这些只是病的症候,未能将病与症候分开。普通中国医生,只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一些从古相传的方法;这在学理上说,当然不够,但这些方法固亦有其学理上的根据。凡是学问,皆有其根本方法与眼光,而不在乎得数,中医是有其根本方法与眼光的,无奈普通医生只会用古人的得数,所以不能算是学问。

大概中国种种学术――尤其医学与拳术,往深处追求,都可发见其根本方法眼光是归根于道家。凡古代名医都是神仙家之流,如葛洪、陶弘景、华佗等,他们不单是有一些零碎的技巧法子,实是有其根本所在,仿佛庄子所说“技而近乎道矣”。他们技巧的根本所在,是能与道相通。道者何?道即是宇宙的大生命,通乎道,即与宇宙大生命相通。在中西医学上的不同,实可以代表中西一切学术的不同:西医是走科学的路,中医是走玄学的路。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即在其站在静的地方去客观地观察,他没有宇宙实体,只能立于外面来观察现象,故一切皆化为静;最后将一切现象,都化为数学方式表示出来,科学即是一切数学化。一切可以数学表示,便是一切都纳入科学之时,这种一切静化数学化,是人类为要操纵控制自然所必走的路子;但这仅是一种方法,而非真实。真实是动的不可分的(整个一体的)。在科学中恰没有此“动”,没有此“不可分”;所谓“动”,“整个一体不可分”,“通宇宙生命为一体”等,全是不能用眼向外看,用手向外摸,用耳向外听,乃至用心向外想所能得到的。反是必须收视返听,向内用力而后可。本来生命是盲目,普通人的智慧,每为盲目的生命所用,故智慧亦每变为盲目的,表现出有很大的机械性。但在中国与印度则恰不然,他是要人智慧不向外用,而返用之于自己生命,使生命成为智慧的,而非智慧为役于生命。印度且不说,在中国儒家道家都是如此。儒家之所谓圣人者,就在于对自己不了解,对自己没办法,只往前盲目地机械的生活,走到哪里是哪里。儒家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便是表示生命已成功为智慧的――仿佛通体透明似的。

道家与儒家,本是同样地要求了解自己,其分别处,在儒家是用全副力量求能了解自己的心理,如所谓反省等。(此处不能细说,细说则必与现代心理学作一比较才可明白,现代心理学最反对内省法,但内省法与反省不同。)道家则是要求能了解自己的生理,其主要的功夫是静坐,静坐就是收视返听,不用眼看耳听外面,而看听内里――看听乃是譬喻,真意指了解认识。开始注意认识的人手处在呼吸、血液循环、消化等。注意呼吸,使所有呼吸处都能觉察出来。呼吸、血液循环、消化等,是不随意肌的活动;关乎这些,人平常多不甘用心去管他,道家反是将心跟着呼吸、血液循环、消化等去走,以求了解他。譬如呼吸——通体(皮肤)都有呼吸,他都要求了解认识,而后才能慢慢地操纵呼吸,血液循环,消化营养等也全是如此。他都有一种细微而清楚的觉察。平常人不自觉地活动着的地方,他都有一个觉察,这同样是将智慧返用诸本身。于此才可以产生高明的医学。中国医学之根本在此。高明医学家,大多都是相传的神仙之流的原因亦在此。神仙,我们虽然不曾见过。但据我推想,他可以有其与平常人之不同处,不吃饭也许是可能的。他可以见得远,听的细,闻人所未闻,见人所未见。蚂蚁走路虽细,但总有声音当是可信的,以其——神仙——是静极了,能听见蚂蚁走路,应亦是可能的。人的智慧真了不起,用到哪里,则哪里的作用便特别发达,有为人所想象不到的奇妙。

道家完全是以养生术为根本,中国拳术亦必与道家相通,否则便不成其为拳术。这种养生术很接近玄学,或可谓之为玄学的初步,或差不多就是玄学。所谓“差不多”者,因这种收视返听,还不能算是内观;比较着向内,可说是向内观,但其所观仍“是外而非内,似内而仍为外”。如所观察之呼吸,血液循环,消化等,仍非生命本体。人的生命,本与宇宙大生命为整个一体,契而无间,无彼此相对,无能观与所观,如此方是真的玄学,玄学才到家。道家还是两面,虽最后也许没有两面,但开头却是有的。他所体察者是返观而非反省,因其有能知与所知两面,故仍不是一体。以上是推论的话,但也只能作此推论。我们从古人书籍中所能理解的古人造诣,深觉得道家的返观仍甚粗浅,虽最后也可以由粗浅而即于高深。

道家对呼吸,消化,循环等之能认识了解,操纵运用,其在医学上的贡献,真是了不得。西医无论如何解剖,但其所能看到的仍仅是生命活动剩下的痕迹,而非生命活动的本身,无由去推论其变化。在解剖上,无论用怎样精致的显微镜,结果所见仍是粗浅的;无论用如何最高等的工夫,结果所产生的观念亦终是想象的,而非整个一体的生命。道家则是从生命正在活动时,就参加体验,故其所得者仍为生命之活体。

总之,东西是两条不同的路。

一面的根本方法与眼光是静的,科学的,数学化的,可分的。

一面的根本方法与眼光是动的,玄学的,正在运动中不可分的。

这两条路,结果中国的这个方法倒会占优胜。无奈现在还是没有办法,不用说现在无神仙之流的高明医生,即有,他站在现在学术的面前,亦将毫无办法,结果恐亦只能如变戏法似的玩一套把戏,使人惊异而已。因其不能说明自己,即说,人家也不能了解,也不信服。所以说中医是有其学术上的价值与地位,惜其莫能自明。中西医学现在实无法沟通。能沟通,亦须在较远的将来始有可能。而此可能之机在西医,在其能慢慢地研究、进步、转变、渐与中医方法接近,将中医收容起来;中医只有站在被动的地位等人来认识他。所以从这一点说,西洋科学的路子,是学问的正统,从此前进可转出与科学不同的东西来;但必须从此处转,才有途径可循。我常说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早熟,没有经过许多层次阶段,一步登天;所以现在只有等着人家前来接受它。否则只是一个古董,人家拿它无办法,自己亦无办法。

篇10:中医经典选读课后心得

--中医经典选读课后心得

目前,国内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作为四大名著,四大名著中都蕴藏着极其丰富而又深奥的中国传统文化众多学科的知识宝藏,对后世中医和现代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中医学生,学习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是大学的必修课,而对于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我,未能深入的接触中医的知识是我人生一大憾事,但是作为医学院毕业的一员,以后也有可能与医院打交道,了解我国的古代经典和传统文化,学习中医的基础知识也是一种必然。而从中医经典选读中,我较为直接的接触了中医基础知识,学到中医中的精华,了解到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

从本学期思的中医经典选读课上,我认识到要学好经典,就必须熟读、理解和应用。因为熟读是基础,理解是深化,应用是提高。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应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一、熟读默记,娴熟于心,背原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你背得多了,理解也会逐渐加深。从小学到现在,你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你经常记忆的,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们也会发现,你学的知识渐渐增多,那你对前面知识的理解

就会越深刻,因为以前的知识是基础,我们不断的运用基础,记的次数多了,理解就更加深了,每次运用理解有一定的提高。“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多读多记,到时你就可以应用自如,信手拈来。

第二、理解,古代经典著作的理论是深奥的,受古代文学的影响,条文中多次用到倒装、省略等文学方法,理解条文时多留意这些“陷阱”,方能领悟原文意思。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工具书,弄懂文理,借助注家及其注本弄懂医理。从熟读到对原文的理解,是一个深化的过程,我们需要借鉴历代注家对中医经典的研究,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钻研。

第三、应用,俗话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学习古代中医经典要与临床多结合,我们学习中医的目的,就是用中医的方法来治疗病人,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角度,缺乏实践经验与应用,则相当于是纸上谈兵,结局肯定是失败,中医也就永远都不会的到弘扬与发展,应用与实践才是事物得以发展的关键。

其实,在我看来,这三个步骤不仅仅是学习中医经典选读所必经的途径,同时,我们学习其它任何知识需要的一个过程,从熟读到理解再到应用,脚踏实地。正如荀子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提升,不断进步,最终有所收获,取得成功。

通过中医经典选读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仅是以上对于学习经典的方法,在对中医理解和学习方法的领悟上也上了一个台阶。如下几点是我从中所学:

一、加深对中医的认识,重新树立了对中医的信心。现今,与西医相比,中医的发展收到了极大的限制,未能在市场中占领一定的地位,这与中医教育未能培养出中医人才有着密切关系,目前中医课程培训目标过于广泛,培养模式过于单一,未能培养扎实的辨证论治思维;课程设计按照西医的模式,忽略了中医的综合性和非分科性;中西医课程并设,比例不当,在教育过程中,方法不当,学生混淆了中西医的概念;不注重中医经典的学习;而现今中医院西化现象特别严重,使得中医学子丧失信心,感觉中医变得无家可归。这些当然也与中医本身的局限性有关联。而学习了四大经典后,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到中医经典的形成是不断总结以前的用药经验,经过后世数千年无数医家的临床验证被证实并发展。古代的经典著作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我们中国人自身经验筛选出来的临床医药良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二、加深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在临床上正确运用中医与西医方法。

根据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教学模式(两个基础:中医基础、西医基础;一个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以及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的现状,我国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通过对中医经典的学习,一方面了解到中西医理论的不同。以往曾开展对阴阳学说、脏象学说、气血学说及有关“ 证 ”的研究等,主要是从西医角度去探索。其方法是先以临床为据确立研究对象的特征,然后通过建立中医理论的动物模型或动物疾病模型以寻找中西医理论上的结合点。另一方面,认识到中西医理论在疾病诊治中的结合,包括在诊断上的病症结合,治疗时的综合协调,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病证结合就是运用西医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作出分型和分期。除此之外,还有对中西医诊断方法的研究进行结合;通过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行结合;通过对方剂药物的研究进行结合等等。

三、悟到学习的方法

1.打好基础。古代医家通过自身经验为后世中医的发展打了扎实的基础。现代中医药的得以发展都是基于我国古代医家通过实践经验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我们学习知识也像是中医发展一样,是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的,只有打好了基础,后面的学习才会更加容易,才得以积累到更多的知识。

2.勇于实践,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仅是经典需要经验结合实践,我们日常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清华学子时刻谨记 “行胜于言”的优良校风,不断努力,一个又一个的成为我国的栋梁之才。今年,胡锦涛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上的讲话,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希望中也提到“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而创新思维的能力的提高必须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因而当代大学生要做到勇于实践。

3.注重思路,培养自身辩证论治的思维意识。每一个学科的发展都通过经验到技术,再到理论。而理论回过头来指导技术。中医学的宝贵在于辨证论治之思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所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奠定了中医的理论体系。更在汉代时期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现代中医的临床疗效与辨证论治也是密不可分,学习中医四大经典才是学习中医理论的真正部分,学习理论就是培养辨证论治的思维,然后应用于临床。当今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必须注重思路,正如一句话“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提高了,才会有更多更好的出路。

4.善于归纳总结。中医经典著作都是经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不断归纳与总结,才得以补充完善,成为经典,流传下来。而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更加离不开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只有通过自身的归纳总结才能真正沉淀变为自身的

知识。正如古代医家将自身经验所获整理成经典一样,我们不断归纳总结,也能使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堆积,扩宽自身知识面,提搞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是以脏腑为核心,以经络为维系,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以阴阳五行为说理工具,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应用自然药物或非药物来防治疾病和保健的手段,以临床表现和人体自身感受为判断治疗的标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进步,成就了中国传统医学之辉煌。要成为一代中医药大家,必须具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就要从中医的原著中汲取理论精髓和各种学术观点,清代名医费伯雄说:“学医而不读《灵》、《素》则不明经络,无以知致病之由;不读《伤寒》、《金匮》则无以知立方之法,而无从施治。” 中医的四大经典是医学院学生的必修课,是弘扬和发展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关键所在。

篇11:学习中医经典的心得体会

现在很多人学经典是带着一种批评的眼光来学,觉得经典这也不科学,那也不科学,你比经典都高明了,那你还学什么经典呢?你以一 种抵触的情绪,认为经典过时了,那你怎么学得进经典?所以,学经典这个态度很重要,你必须完全地相信它,接受它,然后再思考怎么按照经典的思想去奉行。只有这样,经 典才学得进,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收获。经典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考验,那么多人依靠 经典成了名医,你有什么担心呢?所以,对于经典完全地可以信受奉行。这里为什么要 提出这个条件和素质呢?因为它太重要了。不具备这个条件,经典的学习整个就成了障 碍。记得在读《本草纲目》的时候,谈到白术这一条时,李时珍引了张锐《鸡峰备急方》 的一则案例:“察见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曰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服即愈。”大家 看到这个案例,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我想很多人会不相信。牙齿长到一定程度就定 型了,怎么会越长越长,以致进食都困难呢?这太离谱了。即便有这个髓溢病,牙齿那 么坚硬的东西,怎么用白术漱漱口就能缩回去呢?简直太不科学了。但,我不这么想,我首先是相信它,然后,再来思考它的道理。首先,这个病名很有意思。牙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肾主骨生髓,骨与髓乃是异名同类的东西。牙齿日长,就好像是髓满了在往 外溢一样,所以,叫做髓溢病。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个牙齿为什么会日渐长长?髓为什么 会往外溢?这一定是约束骨、髓的这个系统出了问题。骨、髓由肾所主,肾为水藏,故 骨髓亦属水类,明白了这层关系,就知道对骨、髓的约束功能是由土系统来完成的,这 亦是前面所讲的土克水。现在土系统出了问题,土虚了,当然就会发生水溢,当然就会 发生髓溢。髓溢了,牙齿自然会日渐变长。这个道理明白了,用白术来补土制水,控制 髓溢,就是十分简单的事了。这是我对髓溢病及其治疗的思考过程。去年接治一位跟

骨骨刺的患者,患者的双跟都有骨刺,疼痛厉害,以致足跟不敢落地,要踮起脚来走路,所以,生活感到很困难。我按常规的思路,用了补肾的方法,也用了活血、除痛、蠲痹 的其他方法,但,都没有获得明显的疗效。正在我感到进退两难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上 面的这个案例。骨刺病也叫骨质增生,是由于骨钙流失到骨面,思考中医骨

上一篇:20xx年全区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六一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