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管理分析

2024-07-25

企业安全管理分析(精选8篇)

篇1:企业安全管理分析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吕亮/索尔维精细化工添加剂(青岛)有限公司

摘要:最近几年,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各个行业都纷纷崛起,特别是化工行业,其生产几乎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安全生产始终是化工企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今天的发展环境中,人权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此也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因此是化工企业日常经营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本文在简要介绍化工企业及其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相关概念之后,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化工企业 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 现状

管理学出现并被各个国家的各个企业应用之后,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就开始深入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随着生产的复杂化趋势的增强,生产中的潜在危险性不断增多,企业生产中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影响企业的生产,更是对于人的生命健康的挑战,特别是对于一些化工类企业而言,安全生产问题已经成为行业中的首要问题,能够有效的控制生产中的安全隐患,不仅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社会稳定也有一定的作用。

一、基本概念简介

对于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首先应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解,这是准确分析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涉及的主要概念有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1、化工企业

化工企业是现代社会生产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指以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的物质等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化学原理以及化学生产方式,生产处生活中所需的化工产品的企业。科技革命之后,大量科学技术引入社会生产中,以化学原理的引入尤为著名,化工企业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社会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2、化工企业安全生产

根据化工企业的定义可以知道,化工企业生产的原料多为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正是这些危险原材料的存在,使得化工企业的生产必须谨慎。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是指在化工企业日常生产中,以人员以及财产安全为基础展开生产经营的一种生产方式。

3、化工企业安全管理

将管理学理论引入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以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组织和知道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及时发现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并解决,同时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安全风险防范体制,这就形成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搞好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职工的人身安全,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正是因为如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一般情况下,一个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直接反应一个企业的经营能力,更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长久发展。

二、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取得的成绩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主要可以从两个方向来解读,一个是当前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取得的成绩,这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中的正面因素,对于安全管理中取得的成绩,我们应该保持并不断发展。另一个则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中相对消极的因素,但是对于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提高安全管理的能力。

以目前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包括:

1、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逐渐增强

安全管理意识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在过去,我国的大多数化工企业并不注重安全生产,对于安全管理更是不重视,甚至忽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化工企业作为高度危险生产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给企业和国家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企业的发展也非常缓慢。同时,由于安全事故的存在,化工企业的招聘工作的开展也开始变得很难。但是在最近几年,随着科技及相关管理知识的引入,一方面,化工企业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的控制,另一方面,化工企业逐渐增强安全管理意识,安全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也开始进行规范,这就使得化工企业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有所减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化工企业更好的发展。因此,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开展的前提,正是由于安全管理意识的增强,企业才有可能营造一个安全生产的氛围,在能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对生产中的问题进行预测和规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管理。总之,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逐渐增强是当前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取得的一个重要成绩。

2、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相关专业人才逐渐增多

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企业而言,人才更是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企业的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人才的保证和支持。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具备基本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同时还要求管理人员对化工企业生产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有较深的理解,这是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在今天,由于化工企业对于安全管理人才需求的增加,促进了大批院校开设立相关专业,这就为化工企业带来了一批相对专业的安全管理人才。此外,化工企业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其内部也出现了一批凭借工作经验等掌握了安全管理的人才,他们也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由此可见,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相关专业人才的增多也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取得的又一个重要的成绩。

三、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看到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它也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尚未形成体系

一个完整合理的体系对于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体系的健全一方面可以知道安全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的分工,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对安全生产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当前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一般都很涣散,内部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一般都是各行其事,没有相对独立的专门部门,甚至在工作中还存在与其它工作混杂在一起的情况,各自分工不明确,对于工作的总结不到位等,这都成为影响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总之,一个完成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化工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缺乏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必要要求。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应该是与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保持同步的一项工作。发展是当前社会的基本属性,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社会中化工企业也在不断变化,化工生产中的安全问题不断更新,因此,与化工企业生产相协调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应该是不断创新变化的。但是在很多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模式还停留在最初的模式之下,并没有与化工企业的生产发展保持同步,这样一来,生产中存在的很多安全问题以及安全隐患都不能很好的得到及时解决,这就使得安全管理丧失了其存在的目的,因此,可以看出,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问题也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之外,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责任分工不够明确,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找到负责人,安全管理过于注重生产设备管理而忽视对设备的检查等,这些也是当前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束语:

对于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化工企业的长久发展,更是对人的生命健康的保证,也是对国家稳定的保证。参考文献:

[1] 叶玲.试论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J].安全论坛,2011(04).

篇2:企业安全管理分析

【关键词】企业年金;社会保险;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018-02

企业年金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它居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两种养老保险的层次和功能上的不同,其联系主要体现在两种养老保险的政策和水平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科学推行企业年金是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积极作用

(一)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是政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

政府通过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年金计划的发展,推动市场提供更多的年金产品,有利于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走低的问题,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同时,年金基金的发展能够促进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健康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从长远和综合效应看,发展企业年金计划,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这正是政府对企业年金的需求动因。

(二)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是企业和谐发展的需要

企业年金的建立本身就叠现了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并不只是单纯来白企业经营的结果,其中有一部分更是来自员工的努力付出所获得的。因此,对于员工长期努力的贡献不可抹煞。企业通过年金计划不仅补偿了员工当前的贡献,也补偿了员工未来的风险:不仅补偿了员工当前最佳状态的价值.也补偿了员工人力资本的折旧,为企业员工将来年老之后,建立了合理的“退出保险机制”,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三)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是职工福利增长的需要

根据人的生命周期假说,劳动者需要把自己的劳动收入均衡分配在整个生命周期,工作期间收入高时储蓄一些,可以为退休后准各更多的养老金。因此,职工参加年金计划是一项长远投资,自己缴纳一部分费用,单位补充一部分费用,不但可以获得储蓄的税收优惠,还能得到稳定的退休生活收入保障。同时,年金计划也是员工干好工作和进行投资的一种有效激励。

二、企业年金建设的现状

(一)税收优惠力度不大

政府鼓励发展企业年金,但税收优惠政策单一,优惠限额较低,迄今为止,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只明确了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5%以内的部分可税前扣除,远远低于人保部《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的“企业缴费不超过本企业上职工工资总额的1/12”的比例。而在个人数费方而,《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94号)规定,企业年金对于个人没有税收优惠,职工为自己的未来养老而缴纳的企业年金须全额从税后支付,且明确要求对以前未扣缴的个人所得税必须补数。这种单一的、低优惠额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得企业在年金计划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难以真正激励企业为职工建立年金计划,导致企业为职工建立年金计划的动力或积极性不高。

(二)企业社会保险负担导致企业年金制度难以快速发展

企业年金是非强制性的,而现在企业内部各项保险费则是强制性的,截止2014年底,企业缴纳养老保险比例为20%,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比例为8%;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比例为1%,个人缴纳失业保险费比例为0 5%;企业缴纳医疗保险费比例为7%,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比例为2%;工伤保险职工个人不缴费,企业缴纳比例为0.5%;企业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为10%,个人缴纳比例为10%。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企业缴纳比例总计己达38.5%。个人缴纳比例己达20.5%,企业的负担和职工的负担已经很重,职工本人可支配货币急剧下降,徼费空间已经不高,如果再想大幅度提高企业年金,势必加剧企业的成本,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三)企业年基金面临的投资资本市场不成熟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是企业年金得以健康发展,获得保值增值,最终能满足参与员工养老需求的重要前提。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处子新兴加转轨的阶段,不确定性大,市场波动剧烈,给企业年金的长期投资带来了困难。我国企业年金大部分是按“5、3、2”的比例进行投资的,即债券投资不高于50%,权益类不高于20%,现金、票据等流动性资产不低手30%。这种投资比例是根据目前的投资环境和居民风险承受能力制定的。但目前这种年金基金的投资方式不仅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且也受到资本市场投资的限制。目前的年金基金投资方式己不能有效防范通货膨胀,收益增长空间也比较有限。企业年金投资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通货膨胀对企业年金基金购买力的影响不容忽视。

同时,企业年金的领取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呼吁在企业年金制度修订过程中,应考虑适当放宽企业年金的领取条件,增加重大疾病等的领取条件,使得企业年金制度与职工现实需求更加吻合,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三、企业年金管理的建议

(一)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各项立法,规范和完善资本市场,加快金融领域调整、改革和监管的步伐,促进企业年金产品的创新,增强企业年金保值增值的能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年金税收政策,针对参加企业年金的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特别对偏远地区的中小企业,优惠力度要酌情加大。这种“个人+企业”的双重税收优惠,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参保积极性,也会提高中小企业发展企业年金计划的意愿度,增强企业年金发展的源动力,缩小企业年金发展的行业差距和地域差距。

(二)完善税收优惠制度

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对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最有效、最直接的支持、鼓励手段。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主要存在于缴费、投资收益和待遇支付3个环节,执行得好将会大力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执行得不好将会造成税制扭曲、财政流失和加剧社会不公平的负而效应,由于目前开展企业年金的企业大多是效益较好的大型国有企业,税收优惠仅仅局限在“企业数费在职工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以从成本中列支,个人数费个人所得税根本就不免税。

税收的优意政策始终贯穿在企业年金的征集、运营和福利分配的整个过程当中。运用减税、免税、延迟纳税等优惠政策可激励企业和员工双方积极建立企业年金。同时也是政府间接介入企业年金领域、引导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篇3:企业移动应用安全管理分析

随着3G、4G、Wi-Fi (无线保真) 等无线网络接入的快速普及, 移动办公、移动运维、移动营销成爆发性增长趋势。IDC (因特网数据中心) 数据显示, 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2.5亿台, 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18亿台。移动应用办公的兴起给企业带来了全新的业务支撑和安全挑战, 开始动摇IT (信息技术) 主管部门传统的开发运维与安全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企业相信移动办公将成为生产运营的“新常态”。事实上, 移动终端代表了企业移动模式的起始阶段, 而企业移动应用终将改变员工和企业未来的工作方式。

移动化接入使得企业网络边界重新发得模糊。企业员工既可以通过基站无线通信网络在公共场所接入到公司网络, 也可以通过Wi-Fi接入公司网络。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明显, 目前大部分企业分发移动应用软件通过第三方应用商店进行发布, 繁琐的流程不仅费时而且不利于管控和数据统计, 也无法对移动客户端App (应用) 操作行为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审计。

基于此, 企业急需制定整体的移动办公战略, 寻求移动终端安全防护方案, 以此来大幅改善企业内部的业务及运营状况, 从而为企业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1移动应用安全管理的概念与目的

“无安全, 不移动”, 对于移动办公来说, 数据的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移动办公是以移动终端为基础, 通过终端上的应用访问企业内部的应用系统和数据, 其安全性不仅仅是终端与网络的安全, 还包含整个移动办公应用系统的安全管控和运维管理。

企业移动应用安全管理是针对BYOD (自带移动设备办公) 设备进行移动设备安全管理 (MDM) 、移动应用安全管理 (MAM) 、移动数据安全管理 (MCM) 、App分发管理、App更新管理、关键事件记录和追踪等一系列的移动应用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移动设备从注册、部署、运行和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以及终端上的移动应用和文档数据管理。除此以外,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还提供了移动安全接入管理以及后台运维、报表统计等服务等功能, 实现企业移动数据的全方位立体化防护, 确保数据零泄露。除了移动终端的安全管理, 还需要确保移动办公数据的通道安全和接入安全, 包括移动安全接入网关、网络准入控制及移动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和设备。

2移动应用安全管理的解决方案

下面将从移动应用安全管理三大要素 (MDM、MAM、MCM) 进行阐述解决方案和思路。

2.1移动设备管理

移动设备管理主要包含:设备注册、设备信息收集、设备接入控制、设备监控。如图1所示, 移动设备需要先在系统中进行预注册, 然后移动终端通过企业自建或第三方应用商店下载安装企业发布的移动安全管理客户端, 用户通过客户端进行正式注册, 安全客户端将手机设备信息上传至设备管理系统完善设备注册信息, 设备管理系统相关安全控制策略下发, 备份设备数据并对手机做实时监控。当设备丢失, 通过设备管理系统进行定位并锁定, 可以进行远程数据擦除, 在丢失设备被找回时, 可通过设备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恢复, 恢复手机初始状态。

2.2移动应用管理

移动应用管理主要包含:应用SDK Framework (安全沙箱技术) 、企业应用商店。见图2。

2.2.1安全沙箱

安全沙箱技术是在用户手机端开辟独立的工作区域, 在BYOD下终端具有双重身份, 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通过沙箱技术进行安全隔离, 数据通过加密进行独立存储, 确保终端中个人和企业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沙箱可采用AES (高级加密标准) 256高强度加密算法, 确保企业应用以及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安全沙箱内, 企业相关文档和内容, 可通过自定义策略进行终端共享, 有限地被外部访问和获取。

安全沙箱技术的实现是通过自封装SDK Framework应用集成框架, 将安全沙箱涉及的操作封装成API (应用程序接口) , 供自己或第三方App开发厂商调用, 使其具备安全沙箱功能。

2.2.2企业应用商店

为了能够快速灵活进行企业定制App分发, 完全拥有应用商店管理权限, 企业必须自己搭建应用商店。对于大型企业应用商店要具备分发Native、Hybrid与HTML5 (超文本标识语言) 三大类型的移动App。管理员可以基于用户权限分组对应用进行分发管理, 可以自定义应用的类别, 实现灵活、个性化的App分类。分发App的数据记录在数据库中, 便于企业进行相关数据统计, 对App的管理和使用进行调优。

2.3移动内容管理

移动内容管理主要包含:文档安全管理、文档泄露防护、文档在线阅读、文档安全分发。

2.3.1文档安全管理

分发到移动客户端的数据和文档 (企业内部文件、邮件、用户信息等) , 加密存储于Sandbox安全沙箱内, 加密文件无法被其他应用软件打开查看。允许授权的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访问, 非授权的移动终端设备无权访问。允许授权的企业应用访问, 沙箱外及未授权的应用无法访问。

2.3.2文档泄露防护

文档分发时, 指定文档可被获取的权限, 指定到人、组、机构。分发的文档可设定是否允许下载、是否允许拷贝、是否允许截屏等权限。对已分发到智能终端上的相关文档进行擦除, 对于特殊情况进行错误补救, 对于丢失设备进行文档销毁, 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企业数据安全。

2.3.3文档在线阅读

对于特殊敏感性文档, 企业出于对文档安全性的要求, 不希望文档能够本地保存, 防止文档外泄。对于特殊文档格式, 客户端提供特殊格式文档在线阅读的能力, 支持的格式包括.WPS、微软Office、.PDF等。

2.3.4文档安全分发

文档无论是变更还是删除, 都可以通过通知的方式提醒终端用户。分发文档时, 支持按照自定义策略进行分发, 支持消息通知。所有的文档都应通过安全的SSL (安全套接层) 加密传输, 确保安全、完整、可靠分发到终端上。

3总结

篇4:企业管理分析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才;节能降耗;制度

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这是企业领导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其实管理本身并不能产生效益,管理就是保持企业顺畅的运营程序优化资源的工具,管理就是简化手续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减少扯皮堵塞漏洞降低成本开源节流,提高效益这就是管理的本质。

1 管理的关键就在于用人

企业不重视人才,不善用人才,损失最大的不是人才个人,而是企业。因为个人如果不受重用,无法施展才华,完全可以“退而独善其身”,利用贵企业的一切便利条件,充实自己,积累学识、经验、关系、资历和资金,伺机而动,时刻准备另谋高就。而企业却象花高价买了一台多功能大彩电,却只会看几个频道的电视节目,浪费了电视机的其他许多功能一样,花费不少,却未能人尽其用。结果花费了大量财力和精力,却为别的企业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人才。

发自内心地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与实用主义地笼络人才、利用人才,完全是两回事。在实用主义的人才政策的笼罩下,人才对企业没有向心力,人人离心离德。企业中常见的轻视管理人才,偏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的现象,也反映了一种实用主义的人才观,这是一种短视、浅薄的人才观。技术要出成果,经营要出效益,整个公司各方面的潜能要调动起来、协调起来并产生最大的合力,还是要靠管理,靠管理人才。

对人才要严格要求,但不等于可以苛求人才。任何人初来乍到,都两眼一抹黑,谁能事事处置得当?领导者给新手安排工作,应当有所交待。否则,任务一交,就把你扔进无边的黑暗之中,让你自己设法从死亡线上挣扎出来。干得好是领导的功劳,干得不好是部下的无能。这不是一种爱护人的态度。这样的领导也太好当了。对于新手,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如果新手偶尔做错一件事,就一棍子永远打入冷宫,不复重用,哪里还会有人才?即便老职员,也没有不做错事的。领导者应从爱护出发,加以批评、纠正,不可一味苛求。有才者往往不拘小节,甚至狂放不羁。领导者当以宽厚、幽默之心待之,并加以引导。凡有才者一般也都有脾气,领导者应大度能容。否则只能使人才或逃之夭夭;或韬光隐晦;或变得无所适从,成为蠢才;或变得唯唯诺诺,成为庸才。

2 管理制度要符合企业的现状助力企业的发展

管理制度的作用是硬而不僵活而不乱。环境宽松可以但可以随时监管任何角落,严而不束能任意抽查了解情况。目前多数大型企业采用西方的管理模式,采取严管重罚高薪严管的制度,但是忽略了制度本身的意义是催人奋进的动力,相互协调配合工作的依据而非是束缚人的工具。管理的目的是上下顺畅前后贯通左右衔接,绝不是管住与条块分割及各自为政。但是国内的多数企业管理制度还 很不科学,导致企业的层级管理程序复杂、手续烦琐办事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出现制度压人权力治人争权损人夺利毁人的混乱局面,哪个企业敢说自己的企业不存在这些现象呢?

管理制度是企业所有员工共同遵守的条例,不分资历深浅职务高低必须一视同仁。国内的企业总是说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管理出发的宗旨是对事不对人,其实永远都是对人不对事同样的事情,张三可以轻松过关而李四就要严厉处罚。管理制度不应该搞一刀切可以有变通但绝不是因人而“量刑”。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治理国家都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制度,分为中央统一管理制度下的直辖市模式、省级模式、自治区模式、一国两治模式还有计划单列市模式等等,国家如此企业更应该采取灵活的管理模式,例如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制度与企业外部管理制度要分开各有差异,我本人认为管理制度要有三种选择,例如完全按照制度执行或者有条件遵循制度与不遵循管理制度,就是说管理制度有三个选择,你只要符合这三个选择都可以视为遵守制度,即为为人性化管理。

3 加强企业节能降耗管理

首先从企业内部入手控制成本降低消耗,以前企业的各个车间及部门领取物资,只要部门领导签字就可以到仓库领取物资,没有了去领用完了再领多数物资的去向不明造成物资的极大浪费。首先是物资的领用不规范,只要有车间主任的签字每天都可以领用,很多物资使用的周期比较长不可能经常更换或者是经常损耗,这其中的奥秘是“损公肥私”。物资的使用情况没有登记管理制度,损耗与破损和使用周期均没有登记造册,根本无从知晓物资真实的使用情况,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的重要环节造成很多物资的极大浪费,公领私用现象非常普遍。企业的采购部门也是快用完了就去采购周而复始,从来没有人总结与质疑有的物资到底有多少真正用在“公”字上。因为谁也不愿意为了企业的事去树敌得罪人,造成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让每个车间与部门上报年度费用预算计划,非但没有降低能耗反而大副度提升,纠其原因是物价上涨所致。企业的核心领导让所有的车间主任与部门领导,必须把报表细致到每一个品种的数量必须把费用降下来,否则视为不称职就地免职。这一招非常奏效每个车间与部门都做得非常认真,新管理制度采取谁使用谁申请、谁负责谁受益谁预算的原则,制定科学严谨的预算节约奖超出罚的管理办法,费用管理数据化物资管理明确化品种数量数字化,细致到每一个品种的使用数量,精确到年用量每月用量周用量是多少,科学的预算帮助企业科学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加利润。预算管理落实到人谁负责谁申报,谁负责谁担责谁受益的管理方式,费用在原来的基础上下降了30%,因为细致到每月每周每天使用的物资数量,再细致到每个品种的使用数量,超出与节约关系到个人利益车间与部门非常清楚使用数量,自己严格把关杜绝公领私用的弊端,加强机器的保养与维护提高效率,维修破损的零件经过维修保养可继续使用降低成本,延长易损易坏的零部件的使用时间,减少换新的频次降低消耗节约成本,还有原来报废的零部件经过专业人士的维修又发挥了作用,同时优化岗位机构提高劳动效率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9.8%,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优化资源提高效益。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超出部分扣除部门的奖金,减少负责人的浮动工资收入,车间主任严格把关因为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预算计划执行非常成功,部门的奖金超额发放到员工到班组长及车间主任,员工的收入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强战斗力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了。

管理的科学企业可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及影响力。管理混乱企业就会失去市场失去客户失去消费者,员工人心向背思想涣散企业失去凝聚力很快就会倒下。向管理要效益是完全正确的关键是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符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的、适合企业发展现状的管理模式就是最好的管理模式,所以说向管理要效益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张文昌.现代管理学(原理卷)[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

[2]姜杰.管理学名著与案例[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8.

篇5:企业税务管理分析论文

1.1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和税务风险

税收成本是一项具有高弹性与高风险的企业外部成本支出,我国企业中税收费用往往占其利润的比重很高。税务风险主要包括税款负担风险、税收违法风险、信誉与政策损失风险等内容,企业进行科学的税务管理,通过谋划、分析、评估、处理单位涉税业务所涉及的各种税务问题,能有效降低涉税风险。

1.2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税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进行科学的税务管理,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基础上,明确单位的业务流程、开展多层次的员工教育与培训工作、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增强业务处理能力,从而有效规避被税务机关查到偷税、漏税问题,提高税务管理和财务管理能力。

1.3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在及时、准确掌握国家颁布的各项税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税务管理,有效保障单位筹资、投资和技术改造工作的合理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1.4有利于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是获得盈利,企业制定各项财务目标都是围绕如何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科学的`税务管理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从而提高盈利水平,即有利于财务目标的实现。

2当前我国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税务管理观念淡薄,认识不全面

我国学术界主要侧重于从税收征管角度进行研究,而较少从企业税收管理视角出发,导致我国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缺乏科学、全面的理论指导。多数企业的税务管理观念淡薄,认为税务工作由财务会计人员兼办即可,无须设立专门的税务机构;对税收事务的管理仅注重被动的执行税法的相关规定,没有对管理层及员工进行税务知识的教育培训,税务信息滞后;没有进行全过程的税务管理,认为税务管理是纳税义务发生之后进行的事后管理,而忽视了事前与事后税务管理;将税务管理等同于税务筹划,认为只要做好合理的纳税筹划就是做好了税务管理工作,没有认识到税务筹划仅是税务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层面。

2.2缺乏健全的税务风险管控机制和有效的税务管理手段

一些企业虽然一直在开展相关的税务管理工作,却没有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控机制,在纳税筹划环节过多的关注税法允许范围内进行技巧性的减少税款,如果纳税筹划方法被监管部门认定为属于偷税漏税行为,企业的税务管理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多数企业缺乏有效的税务管理手段,主要采用税务筹划进行税务管理,手段单一,从而不能充分发挥税务管理的预测和协调作用。

2.3企业税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不到位

日常税务管理工作是企业整个税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企业获取纳税管理基础信息与资料的有效保障。我国多数企业的日常税务管理工作不到位,仅仅按照应付税务执法部门关于税务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和发票管理等业务的相关规定,而没有建立完善的重大业务涉税分析制度、税务信息管理制度、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等税务管理机制,也没有充分借助外部专业人员对企业进行相应的纳税评估、税务检查、税务代理等税务实务管理,从而阻碍了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构建科学、完善的税务管理体系的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进行科学的纳税筹划、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和建立健全税务管理机制等方面出发,构建科学、全面的税务管理体系,从而增强自身的税务管理水平,降低税务风险和税收成本,促进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3.1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随着企业涉税事务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税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税收业务、熟练掌握税收法律知识和网络信息技术,更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较高的纳税筹划能力和交流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税务管理工作,管理层和员工要树立全员参与的、正确的税务管理观念;税务

管理岗位配备的人员要具有专业的资质;对相关人员开展关于职业道德、国家相关税收法规以及税务理论知识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与培训,从而让税务管理人员深刻理解并全面掌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时、准确了解国家税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动态变化。

3.2进行科学的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管理是企业税务管理的核心部分,是企业在遵循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通过选择适宜的经营方式和纳税手段,有效规避税务风险和降低税收负担、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管理活动,包括测算重要经营活动或重大项目的税负、纳税方案的选择与优化、制定年度纳税计划、分析与控制税负成本、科学纳税等内容。企业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地区、行业和产品的不同所带来的税收负担差异,在投资、筹资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纳税筹划。其中,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通过分析研究国家税收法规中对纳税时间的规定、预缴与结算的时间差等内容、并充分考虑税收优惠政策,以制定科学、周密的纳税筹划方案进行合理的缴纳税款;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存货计价方法、坏账处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费用分摊等的会计处理,实现在不同年度获得不同的所得税以达到延缓交税的目的。 3.3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

随着我国企业涉税业务的日趋复杂化,仅由财务会计人员兼办税务工作已不能满足税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企业要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建立合理的岗位体系、并配备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高的管理人员。一方面做好单位涉税事务的日常管理工作以保证企业各项涉税行为的规范、合法,避免不必要的罚款或滞纳金带来的损失和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要建立及时、准确获取税收政策信息的渠道以动态的把握国家的宏观经济动向和各项税收政策的变化情况,从而充分运用国家政策指导企业进行税收的统一筹划和管理;税务管理机构还要定期分析单位的税收实现情况,设置税负率杠杆,并依据税负的异常变动情况及时分析、编制和提交税务分析报告,促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3.4建立健全税务管理机制

企业的涉税风险一般来自于经营行为、投资行为、筹资行为、财务核算、发票管理、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等环节,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只能采取积极措施对可能产生涉税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防范与控制,努力将涉税风险降到最低水平,而无法实现完全回避与消除。企业要建立内部税务审计检查制度和税务管理内部控制体制以强化自身的内部稽核管理工作;及时、全面的收集行业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分析以会计报表为主的财务资料隐含的税务风险,强化内部税务评估水平,努力做好自查、自纠及整改工作;实行授权审批制度与岗位责任制,分配专人负责办理纳税事项,相关复核人员要认真分析并复核向税务机关递交的申报纳税资料,对业务复杂、规模较大的涉税事项要交由综合素养高的税务管理人员审批。

4结论

税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应当在掌握国家各项税收法规、政策,以及客观经济发展规律与税收分配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税务管理,不断规范自身的纳税行为,增强税务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投资方向与产业结构,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降低税务风险与税收成本,进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及其成本的决策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04).

[2]张小红.对企业税务风险的几点思考[J].时代金融,2013,(02).

篇6: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展望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安全工程102 姓名:张书豪 学号:03410219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人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的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在企业的生产,运行的过程中越来越占有比较重大的比重,与此同时,一些企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他们在管理的过程中有很多不成熟或者不合理的地方存在。本文将对我国的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进行探析,并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应完善的地方进行展望。【关键字】 企业 安全管理 经营

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的一个比较重要领域。企业安全管理包括目标管理、战略管理、法治理论、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决策、安全文化、人机环境安全管理以及安全管理模式等内容。广义的来讲就是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以降低由于事故造成的安全成本,下面我们来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进行一下探析。

一 我国企业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各种渠道我们可以得知在我国绝大多数的企业,安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空有管理思想,却没有有效的管理制度及其安全技术措施。2,空有管理制度,但是因为注重经济效益而只做表面文章,并没有认真的去制定具体的技术措施。3,在一些老企业内部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缺陷就是对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本质的理解不那么具体不那么透彻,所以就照搬照抄他人管理模式,致使原有的制度与“新制度”碰撞,实际所产生的效果很是不理想。4,安全基础投入与经济增长比例不协调,生产现场的管理处于静态之“事”。5,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标准、事故应急预案,安全预警机制,一旦出现问题显得束手无策,安全工作难以落实。6,基层安全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够,致使工作不够具体,考核不够标准处罚不够力度,这样就导致了企业安全管理难以提高到战略高度,仍然停留在日常行政事务中,所以企业所需要的安全管理的策略一直无法体现。7,缺乏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技术培训工作机制,“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思想难以真正建立并实现,无法或是很难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一套完整的又适合于企业自身的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工作管什么?怎么管才是关键,这些只有真正的制定和应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措施、理念、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个性化”定制出适合企业特点的安全管理制度,才是找到了解救企业自身的良药,才是王道。

二 企业安全管理的建议与展望

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6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加强安全生产必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为此,不同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自身的特点及综合本企业各方面的情况,来制定带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安全管理方式与制度,才能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安全生产。使企业达到最优化的精益利益。

形式多样,注重效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往往在于认识不到位。现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合理认识安全管理在企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性,企业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在教育的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宣传舆论工具,强化宣传效果,形式和内容上要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使广大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越,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预防为主,先期治理,确保防范措施到位。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需要也是员工自身安全的需要。

2.1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意义 以“人”为本管理,就是着眼于“人”,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也是工伤事故的直接受害者。人人都知道爱惜生命,个个都愿意安全生产,这是全体员工的基本愿望。以“人”为本管理能帮助员工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员工能主动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遭受人身伤害,保障自身安全。通过提高企业全员的安全素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2.2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 2.2.1企业的领导干部

企业领导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负责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因此领导干部观念意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各级领导干部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与否,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有着密切关系。领导干部通过学习接受相关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地认识生产和安全之间的关系,这样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就能得到贯彻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得到落实,安全设施的投入得到有效保证,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领导干部意识到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是安全工作之“本”,加强企业的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企业范围内形成人人关心安全的氛围,员工就会被潜移默化,就会自觉参与安全工作,领导能够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把安全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这样就能取得安全生产主动权,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有新的起色。

2.2.2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是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组织企业内部的安全检查活动,负责日常检查,及时整改各种事故隐患,从事具体的安全管理和组织工作,又是企业安全责任人的左右手和参谋,所以,对安全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有较广泛的安全管理知识、较全面的安全技术和组织能力,而且要熟悉国家制定的安全法律法规以及一些强制执行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专门的培训教育。平时加强日常生产管理学习和专业知识培训,还要参加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了解新发布的法规制度,学习安全生产技术和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管理技巧;学习应急管理、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提高现场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能深入现场正确指导基层班组的安全工作,及时发现生产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及时进行消除,督促教育职工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障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提高现场标准化管理水平,使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建立安全预警工作机制。生产规章中就需要有一定的冗余措施(多重保险),而纠正违章、维护安全是企业每个员工的责任。建立企业安全预警工作机制的方法有许多,如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快安全生产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开展查隐患、查制度、查应急预案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反“三违”活动,发动员工自我查找、互相查找,剖析危害,规范行为;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作用,强化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堵塞漏洞;建立健全对各种突发性事故、外来事故和重大事件处理和抢救的应急预案,加强重点部位,关键设备,重大危险源点的监控,增强事故防控能力;导入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MS),落实安全监管、隐患整改责任制,从源头上把住安全生产关,层层构筑安全生产的一道道防线。重视激励作用,把情感融入安全管理。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利益有关。而人的情感往往影响着人的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在企业,每一位职工,都拥有自己的感情世界,要求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职工的内心情感,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如“形象激励”、“荣誉激励”、“物质激励”等,也可以采取“感情投资”、“带薪休假”、“给职工过生日”等方法,解决职工的困难,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样才能感化人,以便和谐一致,团结协作,促进安全管理,消除管理中的抵触情绪。实行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目标要具体,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设置,例如,千人负伤率(工亡率、重伤率、轻伤率)、生产事故控制率、隐患整改率、事故损失率或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完成率等。各项目标要量化,分解落实到岗到人,严格考核。实行全员全方位安全管理,即分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网络。使每个岗,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管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每个人的积极努力来实现特定组织的安全目标。

三 总结

虽然说我国的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直至目前来讲依然不是非常的成熟,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相信通过努力,通过学习,通过积累,我们的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在未来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7:企业安全管理分析

2.1安全意识欠缺

石油炼化企业作为第二产业工程及国民命脉生产炼化项目,其与其他产业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规模的巨大化及工业生产的重复化,这些问题直接作用于企业就是生产人数较多、生产规模较大且生产工作的重复化,这种大规模重复生产企业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整体安全意识的欠缺,这种现象无疑是一种致命而又经常性被忽略的现象[1],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石油炼化企业管理层安全意识欠缺。这种现象的产生直接导致了企业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性及整体企业安全管理意识的欠缺性,这无疑是一种很致命的现象,使企业整体陷入一种安全管理的口头化及缺乏操作化,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无法跟上社会及生产的脚步而进行进一步的适应改变,这种现象会导致企业生产整体安全氛围的缺失,在影响生产效益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生产危险性;2.石油炼化相关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淡化。在进行石油生产的过程中,是一种长期重复缺乏思考性的工作。且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因为生产的必要性需接触一些温度很高且危险系数较大的生产机械。在这样的一种生产炼化背景下进行工作,相关工作人员短期内对安全的意识很高,但随着时间及工作熟练度的推移,其缺乏相应管理政策的落实,造成相关工作人员追求效益化的无安全意识生产,采用这样的一种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生产安全性,容易造成一些生产炼化事故的产生,对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生命威胁。3.企业整体缺乏革新。石油企业均为国有企业,其具备规模较大的企业特点且具备一定的竞争性[2]。在该企业进行炼化生产的过程中,响应国家生产需求,一直处于一种管理较为松散且追求生产效益的状态,同时相关领导人员大多不是于炼化基层一步步升职上去,对企业整体的把控缺乏相关的专业性经验。这导致了在进行炼化的过程中,盲目对炼化效益进行要求以及相关机械更新的落后。这种现象导致在进行相关炼化生产的过程中,其机械一出现一些生产问题,这些问题就会暗中影响着生产安全。

2.2工艺技术缺陷

篇8:电力企业工程档案安全管理分析

关键词:电力企业,工程档案,安全,分析

1概述

随着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 发电机组容量不断增加, 记录电力建设的工程档案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安全性高, 工程档案在其形成利用、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而在实际工作中又存在许多问题, 导致档案管理不够规范, 尤其是存在档案安全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安全措施不够完善等问题。

电力建设工程档案是电力企业基本面貌和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综合反映, 它随电力建设项目的开始而建立, 是一份宝贵的资源。工程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与工程项目建设的进程同步, 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档案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保障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设施建设、档案实体及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以及规范操作, 是各级领导及工程档案工作者的职责, 是提高工程建设及管理水平的需要。全体工程参建人员都应警钟长鸣,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思想, 防止松懈、侥幸心理, 确保建设项目工程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因此, 要确保工程档案的安全管理, 应认真落实“五个加强”: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增强档案安全意识。二是加强施工单位工程档案安全管理。三是加强工程档案制度建设。四是加强工程档案库房安全建设。五是加强工程项目电子档案安全管理。

2加强组织领导, 增强档案安全意识

工程档案安全管理是电力建设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 确保工程档案安全是形成高质量竣工档案的基础, 也是各级领导和档案工作者的职责。应全面加强对工程档案安全工作的领导, 建立健全工程档案管理组织机构, 明确各项管理职责, 增强档案安全意识, 做到工程档案及安全管理与基建进程同步。

大唐珲春发电厂 (以下简称珲春厂) 在二期扩建工程建设之初即建立了工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及档案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同时配备专职档案人员, 负责工程前期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加大工程档案安全管理力度。从工程档案的组织领导、管理体系、职责分工、合同管理、奖励处罚等方面对工程档案的安全管理作出明确规定, 保障工程档案设施及档案实体、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3加强施工单位工程档案安全管理

由于电力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多、建设工期长, 形成的项目工程档案数量大、内容庞杂, 各施工单位工程档案管理的要求和做法不尽一致, 客观上给项目工程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 为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真正做到移交精品工程的同时移交精品档案, 必须加强对施工单位工程档案的安全管理。

首先, 我们要求各施工单位要有相应的工程档案库房, 并对珲春厂二期扩建工程档案的形成收集、保管利用、整理归档以及竣工文件编制、交接验收等工作做出相关规定, 提出具体统一要求。

其次, 要求各施工单位工程档案柜架、卷盒、卷皮等档案装具应符合标准要求, 归档的文件材料和制成材料符合耐久性要求, 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工程档案和信息的安全。

另外, 建设单位工程档案人员在工程部门现场办公, 参与基建工程过程管理, 经常深入施工单位督促检查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及安全管理工作, 使工程档案安全管理与基建进程同步, 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企业扩建工程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4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安全措施

加强工程档案制度建设, 是做好工程档案安全管理的前提。我们从建设项目工程开始就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工程档案安全管理制度, 使工程档案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一是要建立健全工程档案安全保管、防火管理、巡回检查及档案人员岗位职责等相关管理制度。

二是要完善工程档案安全管理措施, 实行档案专人保管, 经常对工程档案设备如:档案柜、温湿度计、防盗门窗及电源电线、灭火装置等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并把消防安全和供水、供电线路的监管纳入工程建设统一安全管理之中, 将档案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5加强工程档案库房安全建设

工程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是维护档案安全的基本保障。

5.1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工程档案库房管理制度》, 工程档案库房与阅览室、办公用房实行三分开, 并采取防火、防盗、防有害生物和温湿度控制措施。如配备了防火防盗门、防盗窗、报警器、电子监控设备等防盗设施;配备了泡沫灭火器, 并随时做好各项设施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另外, 在条件成熟时还应配备火警自动喷淋系统等较先进的灭火设备。

5.2涉及国家秘密的工程档案应单独保管, 设置带锁的移动密集架、带密码锁的保险柜等, 从保管条件上确保工程档案的安全。

5.3减少工程档案的破损率, 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对不易保管的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应配备专用的档案防磁柜;对容易破损的硫酸图纸等重要档案配备好防潮、增湿设备。

此外, 珲春厂坚持日常监督与重点检查相结合, 不定期组织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查, 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消除堵塞危及工程档案安全的漏洞。

6加强工程项目电子档案安全管理

电力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各施工单位会形成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的产生和应用, 使得工程档案快速向数字化方面发展, 为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因此对工程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就显得相当重要。

6.1依据国家相关规定, 我们制定了有关工程项目实施中形成的各种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及电子文件载体的安全保护制度, 采取有效措施对工程电子档案进行安全管理。

6.2要求各施工单位采用统一规范的工程档案管理软件, 在纸质文件归档的同时, 相应电子文件同时归档, 提高工程档案信息的实效性和检索的便捷性。

6.3工程档案管理部门要对存储在磁盘、光盘上及网络数据库中的电子档案及时复制副本备份或异地保存, 保管方面要做好防消磁、防损坏工作, 对重要电子档案的信息内容进行加密处理。

6.4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 采取工程档案内外网分离、安装服务器防火墙等安全措施, 推动工程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 为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奠定数字信息基础。

7结束语

工程档案反映基建工程项目的真实面貌, 工程档案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基础性保障工作。大唐珲春发电厂通过加强工程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牢固树立工程档案安全防范意识, 把工程档案的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确保了工程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为工程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提供系统准确的档案信息服务, 并为本厂及大唐集团公司工程档案制度化、规范化及安全管理起到了标杆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惠玲, 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刘家真.《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上一篇:新学期新目标国旗下的讲话稿下一篇:大学生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责任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