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2010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讲话

2024-07-24

副市长在2010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讲话(精选6篇)

篇1:副市长在2010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讲话

副市长在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3月11日)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高规格的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同志作了工作报告,讲的很全面、很具体,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县区、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

2009年,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艰辛努力,一举扭转了被动局面,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全市人口出生率8.22‰,自然增长率1.79‰,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107的正常范围。我市获得了全省一等奖的好成绩,**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在全省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事实证明,我们坚持抓落实、抓基层、抓基础,是富有成效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今天会议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广大人口计生工作者和为人口计生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全市人口计生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全面认识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

-1-

的重要性

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汉中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认识和谋划人口计生工作。

(一)正确认识人口计生与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关系。科学发展与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密切相关,人口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统筹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的关系。在资源、环境容量既定的条件下,人口数量既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总分母,又是估量社会问题的总乘数。温家宝总理曾讲过,“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目前,有些地方在教育、就业、医疗、治安等方面存在不和谐现象,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科学发展体现在人口问题上,就是要控制总量和提升质量,推动科学发展必须以人口的协调发展作为基础和条件。

(二)正确评价人口计生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大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一要靠发展经济这个“第一要务”,二要靠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个“第一要事”。因此,坚持“要务”与“要事”并重,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实现人口和谐、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市累计少生160余万人,对增强全市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缓解资源环境 -2- 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2009年,我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速加快、质量提升、持续健康、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8%、16%,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市始终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始终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摆在重要位臵来落实密不可分。

(三)正确分析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尽管过去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新时期的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有盲目乐观和松劲麻痹的思想,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到位,抓人口计生工作的力度有所减弱;财政投入不足、基层基础薄弱、机构队伍不稳等现象依然存在;一些领导干部对人口计生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建设轻计划生育工作的倾向;一些部门大局意识不强,没有形成齐抓共管局面;一些政策尚不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不健全,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与民生惠民政策相脱节,有的县奖励优惠政策未能全部兑现。面对这些问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人口安全观,充分认识抓紧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人口意识,强化人均观念,始终清醒地认识到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地位没有改变,严格的生育政策与群众生育意愿之间的矛盾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作为天下第一难事的工作性质没有根本改变。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抓人口就是

-3-

抓经济、抓计生就是抓民生的思想认识上来,统一对人口形势严峻性的认识,统一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艰巨性的认识,切实增强“抓紧抓好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切实做到人口警钟常鸣、人口问题常议、人口控制常抓,以更大的力度、更硬的措施、更高的标准,抓严、抓细、抓实,努力把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更新的水平。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力打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攻坚战

今年是实施人口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抓好今年人口计生工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基础,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抓手,把握重点环节,落实过硬措施,进一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点,强力推动人口计生工作。体制机制是保障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新的形势下,必须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新的思路和新的办法加以研究解决。去年,围绕机制体制创新,市上出台了几个规范性文件,部分县区也有新的进展,但势头还不十分理想。今年,我们要继续在生殖健康项目、考核管理、利益导向、服务理念等工作上下功夫,努力通过改革创新提高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各县区要结合县域实际,找准切入点,在政策体系、管理体制、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探索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机制体制,解决制约人口计生发展的突出问 -4- 题。**区要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中,对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双女节育户参加新农保在政策中给予倾斜照顾,适当提高财政补贴,力争为全市树立样板。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今年各县区都要有两项以上的创新突破,这一点已经写入2010年的目标责任书,市上将加大这方面的监督和考核力度,在考核分值上加大,落实以奖代补政策。

(二)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首要任务,坚决完成人口控制计划。当前,控制人口增长仍然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县区、各部门始终要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首要任务,经常性的研究人口计生工作,及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要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形式,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不懈地宣传人口和计生政策,在全社会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形成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坚持“月排季查”制度,规范统计工作,落实数据责任,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对于生育两个孩子的家庭,原则上要落实结扎措施。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对于违法生育者必须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等处理,确保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三)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全面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水平。始终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坚定不移地抓好抓实。一是强力推进对乡镇人口计生分类指导、升级进位活动。对全市***个乡镇实行好、中、差分类排位的动态管理,各乡镇按分类挂

-5-

牌,把责任落实到乡镇,明确进位目标和考核指标。二是抓好国优、省优县的创建与巩固工作。今年我市2个县将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2个县创省优,2个县创省级综合改革示范县,相关县务必加快创建步伐,提高创建质量,确保按期达标。对已创建的国优、省优、市优县及省、市优质服务站,省、市也将进行动态管理,防止工作下滑。三是积极开展“新农村、新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婚育新风、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关爱女孩以爱相助活动,建设“少生优育、文明富裕、健康和谐”的新农村新家庭。四是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协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优势,广泛宣传教育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把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做到户、做到人,落实到每一个角落。

(四)以实施“三项工程”为载体,不断拓展计生服务领域。“母亲健康工程”是提高广大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殖保健意识的重要举措,省委列为重大民生工程之一;“优生促进工程”是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德政工程;“计生家庭创业工程”是提升计生户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的系统工程。“三项工程”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拓展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顺应人民群众求健康、求幸福、求发展愿望的重要载体,各县区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要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实施方案,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把各个环节的工作落实到位。

(五)以建立“一盘棋”格局为目标,突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难点。流动人口很容易形成计划生育工作的盲区和死 -6- 角,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难点。对于流出人口,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切实担负起流出地的职责,积极主动地做好人口流出前的宣传服务、流动中的跟踪服务和返乡后的综合服务。要逐人建立档案,掌握去向,落实责任,规范管理,实行户主承诺书制度。对于流入人群,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加强与流出地的协调配合,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双向”管理、协作配合的长效机制,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形成区域协作、信息共享的“一盘棋”格局,最大限度地减少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

(六)以利益导向机制为抓手,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引导群众自愿放弃计划内生育的有效做法,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久之策。广大计生家庭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理应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汉中的具体体现。要把计划生育家庭在养老保障、抵御风险、奖励优惠、成才就业、优生健康、家庭致富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认真实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同时,要抓好载体建设,丰富活动内容,积极救助帮扶计生贫困家庭,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各相关部门在制订普惠政策时,要注意与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相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作用,充分体现对计生家庭的优先优惠,切实让他们在社会上有地位,在经济上得实惠,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以此引导群众转变生育观念,自觉实行计划

-7-

生育。

三、加强领导,严格考核,实现人口计生工作稳步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抓紧,不能懈怠。关键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第一,各级党委、政府要在保障措施上做到三个“不动摇”。一是坚持“三个一”的领导机制不动摇。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计生工作和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确保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继续实行县、乡镇党委书记抓人口计生工作督查责任制,决不允许放松基层基础,决不允许计划生育工作出问题,决不允许执行计生政策玩忽职守。市、县两级每年至少召开1至2次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人口计生工作会议和人口形势分析会议。二是保障人口计生经费到位不动摇。各县区要按照中省有关要求,做到人口计生经费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增长幅度,确保各项奖励扶助资金的落实,确保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所需资金投入的落实,确保基层计划生育机构队伍经费报酬的落实,确保《决定》提出的“到2010年人均计划生育财政投入不低于30元”要求的落实。加快建立人口计生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在编制“十二五”人口事业发展规划中,要把各级承担的发展项目、负担比例列入规划,促进人口计生事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稳定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队伍不动摇。在新一轮机 -8- 构改革中,要确保人口计生机构和队伍的稳定,科学合理地解决好基层人口计生机构的设臵、编制和人员配备等问题,不得随意撤并人口计生机构或更改机构性质。要更加关心人口计生工作者,制定人口计生干部考核奖惩办法,提高计生干部政治、经济待遇,让他们在生活上有保障、社会上有地位。市、县两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充分履行“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责,加强对计生干部的教育培训,搞好管理服务,做到谋划有方,指导有力,工作有成效。

第二,成员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人口计生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各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执法监督、政策配套、管理服务、人口信息共享、人财物投入等重大问题部门归口负责体系和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经常性的协作配合机制。各成员单位要严格按照责任书的要求充分履职尽责,加强协调配合,主动将计生工作当作份内事来抓,真正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计生事业费及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资金,足额预算足额到位;公安、卫生、教育、财政、民政、劳动保障、药监等重点成员部门要在流动人口管理上,从暂住申报、计生审检、劳动就业、卫生管理、维权咨询、社区服务等方面强化管理和服务;卫生部门要严格终止妊娠审批,加强B超执业人员管理和出生实名登记、出生信息通报;公安部门要就人口信息等工作加强与人口计生部门的反馈沟通。人口计生部门要发挥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勇于开拓创新,积极协调各方,主动开展工作。

-9-

第三,目标管理要严格考核和奖惩。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放松,就会出现滑坡甚至严重反弹。为此,要强化目标管理,强化责任措施,强化督查考核。凡人口计生主要指标严重下滑;在国家或省市抽查中出现严重问题,受到通报批评;违反计生法规引起恶性案件或重大集体上访,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予以“一票否决”,决不能迁就照顾,决不能搞“下不为例”,决不能让“一票否决”流于形式。

同志们,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全市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汉中率先突破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10-

篇2:副市长在2010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9年工作,部署2010年任务。刚才,**同志在工作报告中的工作安排和具体要求,我完全赞同。

过去的一年,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战线上全体同志们的辛勤努力,取得了良好成绩。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广大计生干部和相关部门以及关

心、支持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下面,就进一步做好今年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把握机遇,认真谋划当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施《长吉图规划纲要》的第一年,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于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新形势下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又面临诸多难点,主要表现在:目前我市的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如人口总量不断减少,特别是朝鲜族人口下降明显、农村男女青年比例严重失调等,依然是我们急需统筹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推进延龙图一体化和实施《长吉图规划纲要》,都需要适度的人口规模,在法律和政策许可范围内实现人口扩容目标,这又将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搞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仍有诸多工作要做。因此,要面对不断快速发展变化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势,就必须运用辨证的头脑,通观大局,缜密思考,统筹布局,用科学的办法解决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二、关注民生,注重维护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人口计生工作面对的就是广大群众,涉及的就是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基本诉求。在今年为民办实事的内容中,涉及人口计生工作的就有三项,所以,我们要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办实办好。

(一)抓住时机,建好服务阵地。要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契机,市级计生服务站和石岘镇中心计生服务站要在年内投入使用。要根据服务机构的功能,配备相应设备;要采取培训、招聘、兼职、合作的方式,提高技术队伍的综合素质,解决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要选拔懂业务、会管理、有事业心的干部,强化管理工作。同时,要继续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快乡级计生服务站的建设进程。

(二)完善措施,大力推进“优生促进工程”。开展出生缺陷预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人口计生工作的一条永恒不变的主线。去年,市政府出台了旨在建立出生缺陷预防干预体系,控制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关于开展“优生促进工程”实施意见》,今年,(来源:好范文 http:///)我们一定要在去年实施“优生促进工程”的基础上,不断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面做出新的突破。目前,市政府已将所需经费列入了公共财政预算,并设立了专项资金;人口计生部门一定要发挥职能作用,完善技术、保障措施,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免费婚检、免费优生监测、免费药物干预;各部门也要充分认识到降低出生缺陷的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主动配合计生部门,把此项工作当成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来抓,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保障。

(三)认真落实政策,健全计生利益导向体系。在落实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的各项计生奖励、优惠政策的同时,要逐步建立健全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保障“六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让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要切实帮助计生困难户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全面贯彻落实好已有的各项优惠政策。本着优先优惠的原则,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倾斜。

(四)加强协调,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质量。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是当前工作的难点,是影响人口计生工作整体上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具体工作中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有效措施。首先要关口前移,把工作做在流出前,搞好调查摸底,掌握准备外出的重点对象,争取主动权;其次,要切实帮助流出人员家庭解决好实际困难,要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尽力提供法律援助,用真情关爱感化他们,淡化他们政策外生育的意愿;第三,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定期进行信息交流。要逐步探索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动人口党支部或计划生育协会组织。通过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实现服务对象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达到服务管理的目的。

三、加强领导 为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篇3:副市长在2010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讲话

科学发展观是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 我们党与时俱进提出的关于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 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科技事业应紧扣发展有所作为。王鸿举市长在刚刚落幕的市人代会上代表市政府庄严承诺, 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 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 从八个方面来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这八个方面集中起来就是四句话:打造重庆作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 力争实现经济规模“六个翻番”;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要着力增强“六大功能”, 这是作为中心城市必须具备的功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要着力优化“四大结构”;在2018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314”总体部署最核心的就是“增长极”、“经济中心”、“率先小康”。全国在2020年实现总体小康, 我市的目标是在2018年率先实现小康;“1小时经济圈”的区县要提前5年, 在2 0 1 5年实现小康。这里有两个台阶就是人均GDP4000美元和8000美元。要实现这个阶段性目标, 必须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科技战线的同志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繁重。

第一, 当代国际国内竞争的实质就是科技进步之争。科技是生产力, 有知识、懂科技的人是第一生产力。进入21世纪, 我国已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 国际间、民族间的竞争从本质上讲就是科技进步的竞争, 科技进步的背后是拥有知识和科技水平的人才的竞争, 所以我国把创新能力作为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战略核心, 也是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一个关键, 党的十七大把自主创新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现在的发达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保留了他们的技术和资本优势, 他们的技术就是可以转化的资本。知识产权、技术壁垒问题已成为国际贸易的手段, 渗透到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发展中国家有很多弱项, 其中主要一点是创新能力比较弱, 因此我们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文化安全方面都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我经常接触项目谈判, 感到压力最大的是技术问题, 我们引进的是技术、管理和资本, 但在技术要价上, 我们是非常被动的, 长安福特每台车的技术费用加到了8000元;谈908项目, 也就是依维柯、上汽、重汽的合作, 依维柯技术转让费要价6亿元, 最后谈到了2亿元。

第二,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必须强化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小康的内涵作了一些新的补充, 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的要求。在十七大报告酝酿产生的过程中, 据测算, 到2020年全国要实现全面小康的各项目标, 必须连续40年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世界经济增长一般都在2%-3%, 发展中国家速度都要高一点, 但是连续40年的高增长, 那就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要做到这一点, 一是靠消费拉动, 二是靠科技进步。消费拉动的背后, 本质上也是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可以创造消费, 就像电视机由黑白到彩电, 还有MP3、MP4等, 这些产品升级换代创造了消费。还有, 投资率要达到50%左右, 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要达到50%左右, 缺一个都不可能支撑7%的经济增长率。与此同时, 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又非常突出, 集中到一点就是资源严重不足, 生态环境极端脆弱。这里有几个数据, 中国的耕地18亿亩、人均1.4亩, 重庆人均只有0.8亩,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基本资源, 如何能够使现有耕地实现高产出, 这就需要科技进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国资源总量占世界的12%, 排第3位, 人均排53位, 人均拥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8%;我们的油进口的依存度越来越大, 已经达到30%以上, 同时, 我们的万美元GDP能耗8.4吨油当量, 是世界水平的3.4倍。我们资源不足, 但是消耗又过大, 既要保持经济7%的调整增长, 又要解决资源、环境压力。为此, 国家从战略层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这就要求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力, 减少能耗, 增加科技含量, 以最少的投入和资源消耗, 去推动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三, 重庆直辖十年打下的基础, 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直辖十年, 我们的GDP年均增长10.2%, 去年突破了4000亿元, 人均GDP突破了2000美元, 财政收入达到了788亿元, 是直辖前的10倍。工业方面, 我们亏损最多的时候达到20多亿元, 到去年我们是盈利200多亿元。这些都为我们现在更加重视创新、重视科技进步创造了条件。直辖十年的基础, 一方面在呼唤通过科技进步来加快重庆未来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基础的、物质的条件。

二、充分肯定科技工作过去五年的成绩, 清醒认识面临的主要问题

过去五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全市科技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最为重要的有以下四点。一是科技水平大幅跃升。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12位。我觉得有5个“40”的概念可以彰显成绩, 展现科技的成就, 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1.2%, 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1%, 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40%, 新产品出口增长41%, 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3.9%。与此同时, 我市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 取得的电喷式天然气发动机、数控高效制齿机床、智能内窥镜系统、垃圾焚烧装备等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 都说明我市科技总的水平是大幅提升的。如垃圾焚烧装备, 重钢在几年时间里, 从研发到制造, 到现在全国领先, 获得了很多订单和总承包单。二是科技创新平台显著夯实。我们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0个, 三大科技平台建设得到国务院领导的肯定, 市应用技术研究院、农业科学院和质量计量检测研究院三大“旗舰”研发机构已建立, 服务作用很大, 科技检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作用日益凸现,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这些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在西部都是比较好的, 能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质量较高的服务。三是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升。工业产值中有30%是来自高新技术的新产品, 达到了1200亿元, 还有发明专利、重大科技专项也都为发展提供了潜在贡献。四是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市委高度重视科技事业, 成立了科技工委, 加强党委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在管理体制上创新了重大专项加基本计划组成的管理体系, 这些都是以开发、研发项目为龙头, 使我们每年都有一些重点抓手, 就好比做重大项目, 每年要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在建一批。《重庆市保护和促进专利条例》、《重庆市科学技术投入条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政策法规的出台, 也为我市科技创新营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肯定成绩是为了增强信心, 更重要的是要向前看, 科技工作要再上一层楼, 就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 要通过不断努力解决科技工作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促进科技事业不断进步。

三、切实推动“重庆创造”, 努力提升“重庆制造”, 打造西部地区自主创新高地

打造西部地区自主创新高地, 是市政府在市人代会上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这里面有两个概念, 一个是“重庆创造”, 一个就是“重庆制造”。“重庆创造”就是原生态的, 是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 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重庆制造”有些是原创的, 有些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我们要一手抓重庆创造, 使重庆有更多的自主创新品牌, 有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另一手依靠技术创新提升重庆制造的产品竞争力。我们的抓手就是王鸿举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讲的四大行动。

一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行动。围绕建设千亿产业链, 千、百亿产业园区和百亿骨干企业发展需求, 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牵引, 推动重点领导技术创新突破, 支撑引领重点产业发展。在信息制造业、应用软件、汽车摩托车关键部件、节能减排、废弃物综合利用、新药创制、生物农药、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 新启动实施12个千万级重大专项,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开发一批重大创新产品;在医药生物技术、电网安全等优势特色领域超前部署10个应用基础研究专题, 获取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抢占技术制高点;以火炬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科技合作计划和新产品计划为引导, 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支撑电子信息等9大新兴产业群发展。

二是提升科技平台行动。注重发挥现有科技平台作用, 推动平台建设布局向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倾斜, 突出平台开放共享, 完善其知识转移、产业服务和科普培训三大功能, 使之成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和培养聚集人才的示范基地。研究开发平台, 重点推进结构优化、开放示范和上档升级, 在大型骨干企业、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中, 分年度滚动建设100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开放示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培育10个国家级科技平台。资源共享平台, 以“一网九库”为重点, 着力完善网络环境和服务体系, 提高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率。成果转化平台,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实施技术转移工程,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成果转化机构, 鼓励企业建设中试、孵化基地, 培育以技术产权交易为重点的科技中介市场, 发展和壮大科技投融资事业。

三是科技富民强县行动。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要求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成果推广应用, 构建具有重庆特色的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促进创新要素向农村扩散,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以科技助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 以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和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为载体, 围绕特色农产品、农村新能源、信息化等领域, 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 推动“一县一业一特色”经济发展;规划建设50个不同类型的新农村科技示范村镇;建立以1000名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50个专家大院、20个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核心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

四是科技服务民生行动。以关注市民衣食住行和健康、环保与安全为重点, 开展重大疾病和流行性疾病防治、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科技攻关, 加强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生态环境建设、防灾减灾等技术开发与科技示范, 加快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等新技术推广应用, 保障市民公共安全, 提升生活质量。

要做好这些事情, 首先要转变观念, 树立大科技、全覆盖的工作理念。市科委是市政府抓科技事业、科技进步的牵头综合性部门。科技事业绝不仅仅是科技部门的事。科技工作渗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 要建立在大科技、全覆盖、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有了这样一个理念, 要在工作机制实现四个联动。一是部门联动。因为科技是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那就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能够完成的, 科委只是牵头部门, 就需要我们相关部门合作联动。二是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动。企业是主体, 科研院所就是出科研成果的, 二者联动能够更好地突破关键技术, 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三是城乡联动。既然科技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 我们的一、二、三产, 城镇企业和农民、农村都需要科技, 科技要在提高产业竞争力, 提升产品品质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注重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两个体系。四是市、区县 (自治县) 联动。从管理层面上讲, 市和区县 (自治县) 相互支持、相互联动, 市里要更多服务于区县 (自治县) , 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具体讲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 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创新,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这个城市竞争力最基础、最重要的方面, 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 没有就业就没有民生, 城市竞争力就无从谈起。第一个就是围绕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电子信息和材料五大产业, 加强创新战略的规划研究, 找准要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所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新的课题, 来研发新的成果, 创造新的产品, 提升这些产业在西部, 在中国, 甚至在全球的竞争力。今后, 可以每年分档次, 列出系列自主创新重要项目, 使科技开发能够成为三个梯队, 一是当年突破的项目, 二是推进性的项目, 三是正在孕育、孵化的项目。

(二) 激活创新要素, 发挥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创新骨干作用。

创新有两个重要团队, 一个是企业, 另一个就是科研院所。这两个团队的作用都要更好地发挥, 发挥作用就要激活创新要素, 包括热情、机制、资本、管理, 形成一个很好的创新氛围。一是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骨干作用。世界500强、中国500强, 这些都是我们要开放、要发展必须重点瞄准和引进的对象, 这些企业最强的就是技术。要鼓励我市国有企业去嫁接好世界500强、中国500强, 通过合作实现科技进步。二是要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中大都是民营企业, 几大摩托车企业在创新方面都是很有成就的, 让科技平台更好为中小企业服务, 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三是要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我市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仅有1.8%, 这个力度不够。科委在这方面也有所规划, 就是在2010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2.5%以上, 力争达到3%, 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关键是要引导企业认识到研发投入的重要性, 自觉加大投入, 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四是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发挥优势学科、重点院所、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的引领作用, 用好高交会、应用技术研究院等高新技术研发交易平台。尤为重要的是推进产学研结合。

(三) 加强对园区和农村的科技服务, 支持区 (县) 域经济发展。

一个抓手是园区, 现在园区经济占工业产值的50%以上, 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加在一起, 占了半壁河山, 集聚度已经有了, 而且区内企业都不是老企业, 都是新型企业, 它的科技含量、人才的层次相对较高, 是我们科技工作主要的支撑点, 我们重大专项计划的支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风险投资等都要向园区倾斜。另一个抓手是农村, 要贴近农民, 贴近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 提升种养殖业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从而, 做大做强区 (县) 域经济。

(四) 扩大科技开放与合作, 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

科技的开放是附着在企业和项目的开放上的, 引进更多的科学技术、资本、人才和管理, 基础就是项目。这些年在科技开放与合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下一步是要推动点上合作向面上合作转变, 一般项目合作向重大项目合作的转变。我们科研院所与国内外著名院校跨国、跨地区的合作要进一步扩大和提升, 特别是引进中科院来渝设立机构, 本届政府要有所突破。还有就是我们优势学科、重点产业要走出去, 参与国际国内分工。我们的轨道交通2号线引进日本的高架跨坐式轻轨技术是中国第一条, 我们的垃圾焚烧在全国也是排名第一的, 还有超声聚焦刀等等, 这些技术怎样转化为产业, 怎么样才能走出去, 这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要通过这些工作来提升科技事业开放、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篇4:副市长在2010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讲话

市委、市政府对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视。李志刚市长亲临大会并将作重要讲话。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引领全市旅游战线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旅游兴市”之路,强力推进桂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下面,我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学习贯彻全国和全区旅游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于2012年1月12-13日在广州召开。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在大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会议分析了2012年旅游业发展总体形势,明确了今年重点抓的九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作用。二是认真落实扩大内需特别是促进消费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培育旅游消费热点。三是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加大入境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四是坚持不懈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构建人民群众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的旅游环境。五是大力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六是加大旅游业改革创新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七是扎实抓好旅游教育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八是加强跟踪督导,大力推动 41号文件全面贯彻落实。九是转变工作方式,加强旅游部门自身建设。

全区旅游工作会议于2012年2月16日在南宁召开。自治区副主席高雄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自治区旅游局局长陈建军总结了2011年全区的旅游工作,并对2012年的工作重点作了部署。2011年全区旅游业发展得到国家旅游局和自治区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国家旅游局专门发了贺电,祝贺去年自治区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接待入境过夜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突破10亿美元。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自治区政府马飚主席为此作了重要批示。郭书记指示,全区旅游行业要“在新的一年里抓住机遇,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走出一条符合广西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做大做强我区旅游产业”,马主席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加快打造旅游目的地,加快旅游强区建设步伐,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自治区领导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到旅游工作中去。桂林旅游对全区旅游贡献很大,入境人数、收入都超过全区总量一半。自治区对我市举办旅游博览会、旅游纪念品展销、旅游标准化建设等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会议明确了今年重点抓的八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贯彻中央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部署,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将旅游工作全面融入到自治区中心工作中;二是树立大融合、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观念,推进旅游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三是千方百计培育旅游消费热点,扩大旅游拉动内需的作用;四是加快构建“两区一带”旅游发展新格局,推进旅游“四区”建设步伐;五是以“天下风景,美在广西”品牌为抓手,继续加大整体旅游形象宣传,深化旅游市场开发;六是坚持不懈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构建人民群众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的旅游环境;七是全面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信息化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八是大力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旅游部门自身建设和廉政建设。

二、2012年全市旅游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2012年全市旅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和自治区重大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全国、全区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国内外形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旅游兴市”之路,以扩内需、保增长为核心目标,围绕“两改一融合一示范”、全面实施“五大工程”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力推进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境外、国内市场两手抓,提服务、优环境、育品牌、建精品、保民生、促和谐,走旅游产业化发展之路,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提升旅游业支柱产业地位,促进旅游业向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转变,加快推进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山水名城取得新成效。

预期目标:2012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5%。

三、2012年全市旅游工作重点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2012年全市尤其是旅游行业要围绕“加快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核心,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支持,力争《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得到国家批复。发改、国土、财政、商务、林业、环保、海关等部门要切实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联系,争取相关政策和工作支持。重点做好“一推二抓三融合四建设”四大方面工作,以大融合开发大市场,以大市场打造大产业,以大产业实现大发展。

“一推”:全力推进以世界旅游城建设为重点的项目建设。

坚持把桂林世界旅游城作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点和广西旅游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区,强力推进桂林世界旅游城这个“一号工程”。要按照“一点三星三区”旅游空间结构,加快桂林世界旅游城各功能区和各项目建设。着力推进万福休闲旅游区、桃花江旅游度假区、罗山湖体育休闲产业园、国家森林公园、桂林国际旅游商品批发城改扩建、高新七星区甲天下大剧院、雁山愚自乐园地中海俱乐部、桂林·香港3D国际城动漫产业园、桂林国际足球产业园以及中华桂林航天城、平乐漓江小镇、兴安灵渠、龙胜龙脊、恭城山寨-水寨、象山景区中法合作项目、彭祖坪生态旅游景区、瑶族千家洞古镇、桂林印象兰花谷旅游生态休闲度假区、桂林冠岩旅游泽润大酒店项目等一批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加紧会仙湿地公园前期工作。今后凡是在星级酒店建设、国际酒店品牌引入,其功能区划分、规划、设计等方面市旅游局要介入指导和服务。各(县)区、市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实施旅游总体规划,全市要形成狠抓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力支持和推动以旅游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各项旅游工作。

“二抓”:抓旅游体制机制创新和深化旅游市场开发。

抓旅游体制创新,就是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整合政府可调控的涉旅资源,统筹市级旅游行政管理职能,形成“旅游产业综合抓”的格局。进一步充实旅游行政部门管理职能,强化旅游规划、旅游产业布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市场监管等宏观调控职能,构建权责对等、合理、高效运转的旅游管理长效机制。加快成立桂林市旅游行政执法监察支队。旅游部门要提升协调、融合的能力,单打独斗做不成什么事,要主动协调、争取支持、各记其功。积极推进旅游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漓江游览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漓江游览经营机制,多部门合作联动,全方位提升漓江景区品质。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探索完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旅游景区发展机制。

抓深化旅游市场开发,就是要强化营销、创新业态。

——深化旅游市场开发。要通过自己发力和善于借助外力等方式创新营销手段,提高营销效果,不断巩固和拓展原有市场,大力开发新市场,努力快速扩大高端市场份额。积极争取和支持开辟新航线。加强市场广告宣传和客源地旅游促销力度。加大桂林旅游形象宣传特别是产品宣传。建立旅游客源地桂林旅游营销中心。拓展旅游新市场,促进旅游市场高效益有序增长。要加大财政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旅游营销、重大旅游产业化项目推进、企业做大做强等。同时,深化旅游标准化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巩固扩大阳朔、兴安乐满地旅游标准化建设成果,推进漓江游览及各景区景点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加快乡村旅游标准化、品质化建设,逐步实现旅游标准化全覆盖,全面推进桂林市旅游标准化建设。

——创新旅游业态。着力打造提升4条旅游发展轴带,培育自然观光、休闲度假、专项主题三大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水路、公路、自行车三大水陆游线,形成七大旅游品牌。打造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和观光休闲农业示范点。大力发展高尔夫游、自行车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徒步游及攀岩、科学探险等旅游产品,推动旅游高端化、差异化、精品化发展,着力解决产品结构性供给不足的矛盾。同时,加快旅游产品创新,使游客白天有看的,晚上有玩的,走时有带的。推进以漓江旅游产品多样化为核心的产品创新,加快开发城市休闲度假等深度体验的新产品。实施旅游纪念品品牌化战略,举办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生产各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努力完善旅游纪念品设计、生产、销售体系,支持、打造、开发一批新的旅游纪念品。

“三融合”:推进旅游与信息化的融合、旅游与文化等相关产业的融合、新城与老城的融合。

——旅游与信息化的融合。市工信委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积极申报“国家旅游信息化试点城市”。加快推进现代旅游电子商务建设。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游客为核心的现代旅游电子商务营销新体系。旅游与金融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力争桂林成为全国首批“旅游刷卡无障碍示范区”城市。全面建设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开启智慧旅游城市建设。

——旅游与文化等相关产业的融合。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坚持旅游文化互动发展。文化部门要深入挖掘桂林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重点扶持打造《印象·刘三姐》、《山水间》、《夜王城》等独具特色的文化演艺旅游产品体系。要以开放的思维思考桂林特色文化,尝试游客参与“百姓大舞台”的新形式,努力把桂林优秀的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新亮点。积极推进靖江王府及王陵、甑皮岩、古灵渠、各类博物馆以及秀峰区鲁家村民俗旅游村、高新区创新创意文化旅游园区、雁山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做强做精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桂林世界旅游城独特的文化体系。探索开发体育旅游、休闲养生旅游等特色旅游,推进工业旅游、观光农业旅游开发,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继续精心办好第六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第三届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第二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以及县(区)旅游节庆节事活动。

——新城与老城的融合。打造“最美城市中心文化旅游休闲区”。按照“疏解老城、提升品质”的指导思想,进一步配套完善市中心区的文化旅游元素和休闲服务设施,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在桂林城打造以象山景区至伏波山景区为轴线,涵盖正阳步行街、王城东巷、西巷、靖江王府等街区、景区的“最美城市中心文化旅游休闲区”,同时也是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载体和新的旅游消费热点,下大力气提升桂林城市中心区的旅游核心竞争力。辖区政府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推进休闲区建设工作。把即将于今年五月推出的“梦幻桂林·数码象山”4D夜景灯光秀、大型玄幻杂技歌舞秀《山水间》、正阳文化旅游步行街、滨江民俗演艺休闲街、桂林文化书市及着手创意策划的王城夜游串成一体,打造成为集现代声光电艺术、杂技歌舞艺术、民间民俗历史以及特色咖啡馆、茶馆、书店、酒吧等不同业态的有机聚集,形成桂林最美城市中心文化旅游休闲区。加快打造桂林世界旅游城独特的文化体系,充分考虑新区与老城之间的功能、设施及空间结构上的协调建设与互动发展。

“四建设”:加快旅游诚信体系建设、旅游监管体系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旅游法律法规管理标准化工作,营造旅游主管部门依法行政、旅游企业依法经营的法制环境。完善旅游企业信誉等级评估、重大信息公告及旅游违规、投诉公示制度,依法高效处理每一起投诉,严密监控和妥善处理网络舆情,严厉打击强迫消费或者变相强迫消费行为。金融部门要积极推进旅游企业银行征信体系试点工作。培育和打造“诚信桂林”品质旅游形象。

——加强旅游监管体系建设。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促进旅游业监管逐步向旅游市场管理转变。市公安、交通、旅游、物价、文化、工商、卫生、质监等涉旅部门要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提升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加快旅游市场监管数字化建设。重点强化漓江游览秩序监管力度。充分发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旅游市场管理和旅游突发事件中的指挥、组织和协调作用。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增加旅游咨询服务站网点建设。完善旅游交通通达系统。改造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及功能,努力提升服务质量。着力加强旅游安全和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制定完善旅游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巩固旅游试验区成果。

——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从业人员晋级考核与培训机制,建立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桂林旅游发展的人才培养和开发机制。整体提升一线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大力开发旅游紧缺人才。通过举办导游员大赛等方式,培养选拔一批优秀导游员。通过定期举办县区旅游局长、旅游专业人员培训班等方式,统筹和提高旅游行政管理人才队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旅游高技能人才队伍、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等五支人才队伍建设。

篇5:副市长在2010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讲话

一、2009年全市消防工作成绩突出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要求,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

施,攻坚克难,全市消防工作呈现出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年内,全市共发生火灾39起,无较大以上火灾事故,无人员死亡,受伤2人,火灾直接财产损失137.496万元。与2008年相比,火灾起数下降39.1%,死亡人数下降100%,受伤人数上升200%,直接财产损失下降54.9%,火灾四项指标三降一升,火灾形势稳中有降。2009年的工作,可以用“五个更加”来概括:

(一)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消防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消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谋划,政策上倾斜,经费上保障,装备上投入,消防安全责任制体系不断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公共消防安全水平不断提升,经费保障能力不断增强。2009年,全市消防业务经费预算达538.23万元,同比增长83.7%,经费总投入达1198.03万元,创下历史新高。各县(区)人民政府全部落实了《云南省县级消防部队最低业务经费保障标准》。

(二)火灾防控基础更加牢固。2009年,全市所有乡(镇)的消防专业规划编制全部完成,农户房屋财产火灾保险覆盖率达100%,城乡消防安全条件明显改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蓬勃发展,新建专职消防队和企业专职消防队6支,所有建制村组成立了志愿消防队,群防群治的消防工作网络初步形成;在乡镇、街道、社区、村寨和单位全面开展“零火灾”创建活动,在重点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推行消防安全标识化和标准化管理;依托消防中介服务,积极推广消防产品检验、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和消防设施维护工作;成立了**市消防协会,有会员566家,行业消防安全自律机制初步形成。

(三)火灾隐患整治成效更加明显。前移火灾预防关口,持续开展了以排查整治火灾隐患为重点的消防现实斗争,组织开展了公众聚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中小学校舍、社会福利机构、文物古建筑、消防控制室等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市、县(区)两级政府挂牌督办的6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全部整改销案。全年共督促整改火灾隐患3000余条,罚款93.65万元,临时查封违法场所53家,行政拘留17人,有效惩治了消防违法行为,净化了消防安全环境,避免了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四)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更加深入。不断扎实推进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组织开展了“消防安全志愿者行动”、“119消防日”等系列活动,播出消防公益广告1000余条次,发放消防宣传资料18.5万份,发送消防宣传短信21万余条,开展消防安全培训13万人次,消防宣传的社会影响力和公共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五)公安消防部队职能作用更加突出。全市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在圆满完成各类灭火救援和建国60周年大庆、2009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腾冲会场、第六届中国**南方丝绸古道商贸旅游节、澜沧江啤酒狂欢节暨2009年端阳花市等重大活动的消防安全保卫任务的同时,按照拓展应急救援职能的要求,全力打造云岭消防铁军。2009年,市公安消防支队综合考核成绩名列全省第四名,获“云南省消防部队2009年发展明显进步奖”,昌宁县、施甸县公安消防大队被评为“达标先进大队”,隆阳区、腾冲县消防中队被评为“达标先进中队”,60余名官兵立功受奖,集中体现了公安消防部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和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结果,也是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忠诚履职、无私奉献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奋战在消防工作一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关心支持消防工作的各部门、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消防安全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影响消防工作的矛盾和问题还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单位和领导对消防工作重视不够,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力;各部门信息通报和联合监管机制尚未健全和有效落实;有的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和监管对象未依法履行好监管职责。二是城乡消防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消防部队现有车辆装备、灭火抢险救援器材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与配备标准离实际需要尚有较大差距。消防业务经费尚不能保障各项消防工作的需要,制约了火灾防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三是消防宣传教育广度、深度不够,广大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较差。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对消防工作的认识,科学分析形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消

防工作的要求

二、扎实做好2010年的消防工作

今年消防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贯彻《(来源:好范文 http:///)消防法》为主线,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综合治

理的方针,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强化防火灭火和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职能,继续保持全市火灾形势稳定,坚决防止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不断提升消防工作的整体水平。围绕上述基本要求,今年的重点工作归纳起来讲,就是要建立健全2个体系、增强2种能力、取得4项突破。

(一)建立健全2个体系,着力完善消防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消防工作体系。全面实施“防火墙”工程,将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内容,继续把消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逐级签订消防工作责任状,明确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的消防工作职责、任务,推动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认真履行消防安全监管职责,全面落实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消防工作责任制。要以提高单位消防工作“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建设为载体,通过打造一批“四个能力”建设示范单位,督促和指导单位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二是建立健全消防力量体系。要结合消防力量分布和火灾规律特点,大力发展专职、志愿和义务消防队伍,构建以现役消防部队为主体、多种力量消防队伍为基础,全面覆盖城乡的消防力量体系。年内要完成隆阳区板桥镇、蒲缥镇、腾冲县马站乡、昌宁县卡斯镇、龙陵县勐糯镇、施甸县由旺镇等6支政府专职消防队的组建任务,施甸县七o七工业园区要组建企业专职消防队。各地在组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同时,还要加大业务培训指导力度,突出“建、管、训、养、用”等环节,不断提高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战斗力。今年5月份,市政府还计划在腾冲县召开全市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现场会,进一步推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健康发展。

(二)增强两种能力,适应消防工作需要。一是增强火灾防控能力。要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社会效果明显的消防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要进一步抓好消防专业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工作,采取措施增强消防专业规划的执行力。在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要确保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争取年底全市的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全面达标。今年6月份,市政府将对各县(区)落实“十一五”消防发展规划和消防安全责任制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各地要深入研判本地区消防安全形势,全面启动 “十二五”消防工作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把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重要举措和意见纳入“十二五”时期消防工作发展规划。要加大对火灾隐患的排查整治力度,进一步强化火灾隐患的源头控制,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落实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等整治措施,始终保持围剿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防止发生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二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要根据应急救援职能的新要求,深入研究各种突发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的规律、特点和应对措施,制定出台加强消防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理顺应急管理体制,畅通应急指挥渠道,增配特种救援装备,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及应急救援演练,建立地方与部队相互衔接的应急救援体系和联动机制,提高应对重大灾害事故的整体效能。年内,要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依托,完成市级及县(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挂牌组建任务。

(三)取得四项突破,推动消防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农村消防工作要取得新突破。我市农村普遍存在火灾隐患突出、抗御火灾的整体水平较低等问题,农村消防工作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市消防工作发展的瓶颈。各地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编制落实农村消防专项规划,统一整合扶贫开发、村庄整治、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公路、人畜饮水、农村沼气、信息工程建设等项目,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消防工作的投入,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建设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乡乡、村村有消防队”工程,落实各项火灾防控措施,确保农村消防安全形势得到改善。二是消防行政执法要取得新突破。要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消防违法行为,维护消防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要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坚持公正、公开、严格、文明执法,进一步提高消防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三是公安消防队伍建设要取得新突破。公安消防部队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三句话”总要求,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和技战术研究,在扑灭火灾任务中充当主力军,在应急救援任务中充当中坚力量,努力打造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英勇顽强的精兵劲旅。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公安消防部队建设,要根据公安消防部队履行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的双重职责需要,按照打造云岭消防铁军的要求,在6月份前,配齐所有灭火救援攻坚组和尖刀班的消防器材装备。要按照消防工作责任状的要求,10月份前为隆阳区、龙陵县各新购水罐消防车1辆。四是经费保障能力要取得新突破。要严格执行省财政厅、公安厅联合下发的《云南省县级消防部队消防业务经费最低保障标准》,将消防业务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要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要求,完成全市合同制消防员的招收任务,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落实合同制消防员的相关待遇,进一步稳定合同制消防员队伍。

三、全面抓好工作落实

今年消防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跟踪问效,抓好落实。

一是要常议常抓。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经常性研究消防工作,帮助解决消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各部门要把消防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加强协调配合,强化情况通报、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措施,共同开展城乡消防安全综合评价、专项治理、安全检查等活动,形成常议常抓的良好氛围,推动消防事业持续发展。

二是要分类指导。各地要在正确分析研判当地消防安全形势、找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充分评估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因地制宜地分解细化消防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加强监督检查,提高消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是要跟踪问效。各级各部门要落实消防工作报告制度和火灾事故问责制。对重视消防工作、成效明显的,要予以表彰奖励;对因工作不力或渎职、失职,造成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要启动问责程序,严肃追究责任。

最后再强调一点,当前,我市正值旱季,风干物燥,是火灾事故的高发期。各级各部门要早作安排,认真组织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责令相关单位及时整改,公安消防部队要同时做好灭火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篇6:副市长在2010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讲话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上半年人口计生工作形势,安排下半年工作。刚才,◇◇同志结合半年抽查和督查情况,通报了上半年全市人口计生工作情况,并对今后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各县区也有针对性的发了言。都很切合实际,就看如何抓落实。一会儿,◇市长将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在此,我就当前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保持理性认识,正确分析全市人口计生形势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市人口出生率为 ‰,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9%,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各项主要质量指标都控制在责任目标内,为完成全年人口计划任务奠定了扎实基础。综合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统筹协调、综合决策、公共服务、基层基础、考核奖惩上都有所突破。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层层签订并落实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了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认真实施了乡镇计生“升级进位、分类管理”活动,规范了乡村两级计生服务管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成效显著,技术服务能力、服务水平迅速提高,流动人口“一盘棋”模式已建雏形,部门协作、1

联动职能发挥得当,奖励优惠基本落实,宣传氛围浓厚,群众生育愿望有所改变。实现了计生整体工作水平提升,实现了巩固和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个目标”。为全市社会稳定、经济增长、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人口计生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和差距,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根据预测,目前我市每年将净增2万左右育龄妇女进入婚育阶段,已经进入新的生育高峰期。虽然上半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 ‰,但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4个千分点;符合政策生育率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1个百分点。以此推算,预计全年人口出生率将达到9‰左右。如果我们认识上稍有偏差、政策上稍有松动、工作上稍有懈怠,低生育水平就会反弹,年度人口控制目标就难以完成。

二是整体工作水平有待提高。就全市**个乡镇,人口计生工作排在一类的才 个,仅占乡镇总数的30%。县与县的综合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从半年督查情况看,多数县区引起了高度重视,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初步扭转了落后被动局面。但还有部分乡镇的领导重视不够,工作措施不力,甚至敷衍塞责,信访不断升级,同样的问题屡次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很危险的。

三是流动人口管理措施不到位。个别县区对流动人口管 2

理仅表现在文章里、报表上,致使底子不清,情况不明。一些地方的流出重点对象既不落实节育措施,又不坚持按季“三查”,管理工作漏洞大、空档多,乡镇政府又不派人到流入地沟通协作管理制度,使这部分人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基本放任自流,埋下了违法生育“隐形炸弹”。

四是奖励优惠政策还没有完全兑现。虽然各级对人口计生事业费投入都在逐年加大,但由于过去欠账大,使部分奖励优惠政策没能完全兑付到计生家庭,导致这部分群众意见很大,特别突出的是2001年以前出生一孩且放弃二孩指标奖励政策,在很多县区都没有按标准完全兑现,此类问题在历次行风热线中最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会冲击人口计生工作良性发展,务必引起各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由此可见,上半年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形势是“喜忧参半”。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保持清醒头脑,全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查漏补缺,狠抓落实,确保年度人口计划圆满完成。

二、抓住关键环节,努力实现改革发展的新突破 要适应新时期人口计生事业需要,就必须转变工作理念,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创新、完善适应统筹发展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具有本地特色、能示范全省、全国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经验。

(一)要继续加大综合改革力度,着力增强发展活力。人口计生工作的改革目标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统筹发展,实现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要素的协调发展。今年又是省上确定的“综合改革年”,我们要以“创新机制建设”为抓手,更新管理服务理念,加大综合改革力度,推进人口计生经常性工作新机制建设。要按照李克强副总理的指示:“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更好地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方向去改革。各级党委、政府要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认真研究“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合理人口分布、保障人口安全、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六大任务去改革,要切实增强改革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决支持人口计生部门提出的改革意见。

(二)要切实抓好“三大工程”,着力增强服务功能。“母亲健康工程”是提高广大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殖保健意识的重要举措,我们不但要为他们查病,更重要的是解决根本问题——治病,人口计生和卫生部门要紧密协作在医疗费报销上制定有利于计生家庭的政策;“优生促进工程”是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德政工程,◇◇、◇◇等几个县被列为试点县,要为全市全面开展创出经验;“计生家庭创业工程”是提升计生户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的系统工程,要按上级要求扶持好计生户生产自救、创业致富。

这“三大工程”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转型计生政策的重大举措,是顺应人民群众求健康、求幸福、求发展愿望的重要载体,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全力抓好、抓实“三大工程”。

(三)要更加重视改善民生,着力促进社会和谐。近年来,执行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改变了群众生育愿望,改善了计生家庭生活质量,密切了干群、党群关系,实践证明,这项政策是成功之举,已经广泛受到社会认可,也是当前乃至今后人口计生政策发展的唯一方向。为此,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抓经济发展的能力,而且要有促社会和谐的能力。要把计划生育作为关注民生和促进和谐的重要内容,继续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狠下心的把过去的欠账补清,那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诚信政府,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必要保障。

(四)要紧扣两个难点不放松,着力构筑网底建设。基层基础和流动人口管理始终是困扰我市人口计生工作的两大难题,长期以来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为积极应对新形势,控制住各类事态发展,维护良好的生育持续,还不能按部就班的臵之不理,还要在抓基层、打基础、抓落实上下功夫、出实招,去创新破解难题。各县区要在市上 “升级进位、分类管理”乡镇人口计生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经常性工作机制,推进全市人口计生基层基础走向一个 5

新起点。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中,已经建立的“一厅式、一站式”服务和 “一盘棋”管理模式,成效是很明显的,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做探索,从群众需求拓展服务,不断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长效机制。今年,重点解决社区配备流动人口计生协管员的问题,各县区要利用好公益性岗位的渠道,拿出资金、拿出岗位为每个社区配齐人员。

(五)要强化协调联动职能,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人口计生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协调各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一是完善统筹人口问题机构和协调机制。要在“大人口”的框架下,跳出就计生抓计生的传统思维模式和观念束缚,建立和完善各部门之间有效沟通和协调的机制,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和任务,加强对成员单位履职情况的督查和考核,建立定期磋商、密切配合、综合评估的协调运作机制,不断探索人口计生工作新着力点和新突破口。努力构建党政重视,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人口计生工作新格局,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充分利用部门资源,营造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外部环境。公安、工商、城建、人口计生等部门认真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制定《定期通报联系办法》,做到信息共享;公安、卫生、计生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大“两非”查处打击力度,完善出生婴儿实名登记与定期通报制度;民政部门要在婚检及落实收养等方面搞好配合;法院要大力配合计生部

门依法立案征收社会抚养费。三是整合资源,衔接好计生惠民政策。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搞好普惠政策与计生家庭优惠政策的衔接,要注重对计生家庭的扶持,逐步推出新的针对计生家庭的奖扶政策,要让广大计生户感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普照,赢得更大支持和理解。四是发挥好职能部门作用。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给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积极协调各方,主动开展工作。要强抓作风建设,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树立计生团队形象,发挥好人口工作主力军的作用。

三、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保障三个到位

人口计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各级、各部门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更加饱满的热情、抓实有力的行动,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超前研究、科学规划,协调配合、大总体战,毫不放松地抓好人口计生工作。

(一)领导力量要到位。一是党政“一把手”领导要到位。各级党政要切实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自觉抓,扎实抓,坚持不懈抓,真正做到经费落实到位,检查督办到位,措施落实到位,难题解决到位,奖惩兑现到位。二是分管领导精力要到位。各位分管领导分管的工作较多,要集中精力确保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领导,主动听取计生工作汇报,帮助计生部门解难题和困难。要保证一定的精力用于对基层计生工作的调研、指导和督查。三是摸实情、报实数的责任要到位。各位分管领导和人

口计生部门的负责同志,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等不良现象,做到“求真务实”,不做浮功,不贪虚功,不报假数。

(二)奖罚兑现要到位。从去年的目标责任考核改革来看,确实对各级有触动、对推动工作有效果,今年要进一步从严考核。要打破过去半年、年终集中抽查、评估模式,延续不定期、不打招呼、直接进村调查等多种方式,实行抽查与评估相结合,工作重点检查、督查与日常、年终考核相结合、面向群众问卷调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年终累计汇总打分,严格按责任书规定兑现考核奖罚。

(三)经费投入要到位。当前,中、省、市对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优惠政策项目较多,不仅涉及范围广,而且资金需求量也大,各级要从顾大局、识大体和执政为民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严格兑现中、省、市有关政策规定,严格奖励扶助标准,将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奖励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及时发放到户,确保奖扶政策实施好、落实好。

同志们,当前我市人口计生工作正处在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任务非常艰巨。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克服困难,扎实工作,确保年度人口计划圆满完成。

上一篇:电费管理岗位竞聘稿下一篇:数控铣床零件加工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