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长征魂的征文

2024-05-09

弘扬长征魂的征文(精选17篇)

篇1:弘扬长征魂的征文

我们现在的生活丰衣足食,幸福快乐。这幸福安宁的生活是多少流血牺牲的英勇战士用生命换来的呀!此时时刻,我心中忽然滋生出一种崇高的感动。

在长征中,红军毫不畏惧,顽强拼搏,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们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难险阻,舍己为人,给予别人宝贵的生命,自己却含笑离去。

我不由得想起毛泽东的诗:“大渡桥横铁索寒……”。由 13 根铁链,十几块破烂不堪的木板组成了一座长桥,站在桥上,走上两步,令人心惊胆战,望而却步。战士们却不怕凶险,镇定自若,与敌人奋勇战斗,为解放全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鲜红的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用生命激励我们年轻一代。然而,我们现在还常常慨叹现实的不公,却从不反思自己是否付出,是否有过坚持和勇气。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取得胜利。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因为战士生病了,需要疗养,老战士留下来照顾他们,因为没有食物,老战士去钓鱼给几个小队员吃,自己却只吃鱼骨头,因为饥饿而光荣牺牲了,老战士舍己为人,以高尚的品格照亮了小队员今后的人生道路。在生活中,我们也要舍己为人,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人人都伸出一双友谊之手,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温馨。

在现代社会中,人人沉醉在幸福之中,人人陶醉在金钱之中,完全丧失了自主的能力,丧失了奋斗的勇气,依赖着父母,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无忧无虑。

“有志者事竟成。”我们为什么要自己放弃呢?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力更生呢?震耳欲聋的炮声,弥漫着毒气的硝烟,何时才能唤醒我们呢?我们本来就有过人的胆识,为何不发挥出来呢?让中国更加强大,更加发达,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篇2:弘扬长征魂的征文

在长征这部传奇史诗里,流传着无数动人的故事,诞生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走进新世纪的中华民族,将永远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长征,是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悲壮色彩的传奇,是中外历史上无以伦比的壮举。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方,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许许多多的红军战士倒在了长征途中。

就拿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这件事来说吧!虽然这次反“围剿”失败了,但战士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信心,而是努力的找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继续战斗。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妄图消亡红军,摧毁革命根据地。但是,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红军采取游击战的战术,相继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

在漫漫长征中,战士们的生活非常坚苦,吃的是野菜,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一年365天,许多时间都是在战火中度过的。据统计:红军一共爬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度过了24条河流;经过了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国民党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这些数字是多么的惊人呀!可见红军的艰苦及斗志。

长征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抗日的烽火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越烧越旺。

篇3:弘扬长征魂的征文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定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挠不折、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永远保持的初心。

历史告诉我们,二万五千里的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红军将士用鲜血、汗水乃至生命写就的,充满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付出与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波澜壮阔、震撼灵魂的瑰丽史诗,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精神支柱。虽然红军长征的故事早已离我们远去,但长征的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习近平同志指出:“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了传承长征精神,让其灌输进我们的民族灵魂,我们的启蒙教育、中小学课本,都应当渲染长征的故事,弘扬长征的精神,让大家时刻铭记那段永不磨灭的历史。

回望源头汲取智慧营养,面向未来思考使命担当。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长征精神都要发扬光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正在进行的新长征,尽管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仍不过是新长征的第一步。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宏伟战略目标,并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年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政权的长征,我们现在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这是接续进行的。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这就告诫全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新长征过程中,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篇4:弘扬长征精神 构建和谐于都

记者在长征出发地——江西省于都县采访时,常听到《十送红军》这首旋律优美而又凄婉的民歌。这首歌,最早就是从这里传唱开来的。“十五”期间,于都人民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县域经济取得了可喜的变化。面对“十一五”,于都县又将如何把长征精神传承下去,绘就怎样的蓝图?记者采访了中共于都县委书记刘金接。

记者:刘书记,请你简要介绍一下于都县的概况,以及它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刘金接:于都县地处赣州东部,贡水中游,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辖9镇14乡,总人口94.4万,是赣州第一人口大县。于都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七十二年前,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集结于都,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都人民为中央红军主力出发长征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从于都出征的八万多红军将士中每五个就有一个是于都人,于都捐献了占全苏区一半以上的粮款物资,承担了长征初期大部分设备、物资的运输任务,妥善安置了一万多红军伤病员和红军家属。于都河成为数万红军将士及其家属和近百万于都人民魂牵梦萦的地方。

记者:刘书记,近年来,于都人民弘扬长征精神,经济发展迅猛,多项经济指标高幅增长。请您介绍一下于都这几年来的发展成就。

刘金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极为关心于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我县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从人、财、物、政策等多方面给予扶助,极大地推动了于都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十五”时期,于都人民弘扬长征精神,全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条件明显改善,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对外影响力明显提升,于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2%,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3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2.3%。农民人均纯收入242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38元。

——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形成有色冶金、机械电子、新型建材、现代轻纺、食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5.8%,初步建立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迅速崛起一个初具规模的省十佳工业园,工业园区已成为城市新区、工业新城和县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城镇化快速推进。全县城镇化率提高6个百分点,重点打造以长征品牌为标志的长征广场、长征公园和长征第一渡等系列城市文化景观,塑造集防洪、休闲、商贸为一体的十里沿江景区,拉开以红军大道、雩山大道、渡江大道为骨架的城市路网框架,基本形成“一江两岸”城市发展格局,被省政府评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农村面貌变化较大。农村交通条件大为改观,赣龙铁路穿境而过,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道为主架,县乡道为支架交通网络。完成新农村建设投入4000多万元,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明显,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扶贫工作成效显著,4200名移民搬出偏远深山区。五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1万人。改水8665户,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4.3万余人。全县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记者:您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于都县在“十一五”时期的战略目标是怎样的?

刘金接:“十一五”时期,于都人民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实施“对接长珠闽、融入经济圈,加速工业化、建设新于都”发展战略,按照扩张总量、提升质量、增加均量的要求展开生产力布局,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形成发展优势,在全市率先实现工业化,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把于都建设成为产业优势明显、城市功能突出、创业氛围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和谐平安诚信的赣州经济强县。

一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明晰角色定位,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以目标带动群众、政策拉动群众、规划推动群众、示范触动群众、作风感动群众,坚定不移地整体推进以“五新一好”为操作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末20%的自然村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

二是主攻和提升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加大资源勘探力度,引进和培植3—5个税收超千万元的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把矿业培植成为县域经济核心增长极,使于都成为全市钨产业集群主力县、全省重要的旋窑水泥生产基地、特色矿产加工大县,把矿业培育成拉动县域经济提速升级的支柱产业。依托人力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纵向培植延伸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横向引进配套企业,拉长增粗产业链,把于都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机械电子加工基地。进一步加大服装针纺、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优势工业产业培植力度。到2010年,实现全县工业产值35亿元以上,五大优势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达到30亿元。加快工业园建设,使工业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实现销售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

三是构建多层次城镇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中等城市、中心城市卫星城、山水园林城市的定位谋划县城发展,高标准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管理,提升县城的内涵质量、文化品位和综合竞争实力。以招商引资和吸纳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为重点,继续扩张城市规模,形成“一江两岸”、“一城二区”的新格局,县城城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人口达20万以上。抓住于都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机遇,高起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按照红色旅游、古色旅游、绿色旅游的战略布局,加快各旅游景点的旅游要素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建设好“于都中央红军长征纪念园”,打响于都“长征”旅游品牌,提升“长征出发地”影响力。

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建设一批渡改桥项目、乡级汽车站,逐步实现“路站运”一体化体系。加大能源建设力度,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抓好贡江流域于都段的电站梯级开发建设,扩大220千伏主网覆盖面,改造和新建一批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完成城乡电网改造。完成县城管道天然气建设。加强水库、堤防等危及公共安全的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完成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继续推动电信、移动、联通等基础通信建设,推广广电网络数字化,加速政务信息网纵向和横向延伸,县政务信息网延伸至所有乡镇。

篇5:弘扬长征精神征文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在长征途中,无论战争多么残酷,也无论自然条件多么恶劣,红军指战员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对革命前途充满着信心。长征的行程之长,路途之险,困难之巨,古今中外,闻所未闻。红军将士以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在腥风血雨中终于闯出了一条生路,谱写了一曲气贯长虹的英雄凯歌。长征给人们一种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我们要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进行艰苦的努力。逆境能磨练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要时刻铭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

传长征精神,就是要发扬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进行艰苦的努力。逆境能磨练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要时刻铭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

篇6:弘扬长征精神征文

距长征结束已经已经整整70周年了,我们怀着梦想,怀着希望的一代人知道,是长征给了我们学习、游戏的机会,没有长征的胜利,又何来我们这一代人的幸福和美满!每一个中华人民,都会为长征而感到自豪。因为这乐观坚定而又豪迈的精神,已经深深地扎在了我们的心中!

滚雪山,过草地,渡金沙,战铁索,这么多故事,哪个故事不流传在大街小巷?红军不畏艰险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我们小学生的学习上,同样也需要长征知难而进的精神,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我们必须努力去克服,而不是欺软怕硬。想一想长征的那些老前辈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换来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不好好地珍惜,又如何能对得起他们?自从知道长征精神70周年后,我开始发奋地努力,不再像以前一样遇到小小的困难就退缩:那次我正在做数学题,结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奥数题,难就不说了,还剧复杂,算了几次结果都不一样,当时我就是很丧气,一下子吃瘪了,心想:这道题简直不是人做的,还是跳过吧!就这样,我放弃了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当时已经被困难冲昏了头脑,什么长征不长征的精神全都忘了,殊不知红军在遇到困难时根本没有“跳过”的机会,只能亮剑,向困难发起挑战,最终还是胜利了,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篇7:弘扬长征精神征文

今天的中国繁荣昌盛,今天的中国人又是扬眉吐气。那么,今天的生活是如何得来的呢?是老一辈革命烈士们鲜血的凝固,是革命烈士们的血肉之躯换来的。

掩卷沉思,眼前浮过无穷的战火画卷,在这中间我也看到了历史英勇的足迹——长征。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内历史上无以伦比的英雄史诗。它是中国胜利的大见证,是历史举世无双的壮举,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和围追堵截,行程二万五千里,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这是中国革命迈向胜利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追随长征的足迹,越过高山,走向低谷,越过雪岭,度过大江,走过草地。 在这里记载着革命老前辈们可歌可泣的凯歌。

“五岭透沧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毛主席描写战士们面对困难的那种从容和乐观的精神,想到自身我深感惭愧。

回首向来风雨路,万里长征使疾驱。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长征的胜利,,就不会有抗日的胜利,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就不会有我们充满生机和活力,欣欣向荣,走向富强的今天。

这是改变国家的第一步,是艰苦卓绝,英勇壮烈的第一步。

篇8:放歌红军长征 弘扬革命精神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安徽文艺出版社和解放军外语音像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放歌长征——长征纪念歌曲100首》的大型歌集出版。用歌曲记录历史,用歌声弘扬长征精神,成为该书的鲜明特点。

书中精选了100首各类风格的歌曲,按着序曲、四个乐章、尾声的框架进行编排。从内容来看,四个乐章(突出重围,挽救危亡;移师遵义,拨正航向;历经艰难,挥师北上;会师陕北,奔赴前方)的歌曲比较全面地反映出长征历程中的四个重要阶段。这些歌曲来自于传唱了近半个世纪的《长征组歌》,来自于红军长征经过的各地各族民歌,来自于长征题材的影视歌舞插曲,来自于毛主席诗词歌曲,来自于怀念长征、歌颂长征的创作歌曲……这些歌曲大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重新唱起它们,更能唤起人们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敬意。“序曲”部分是对红军长征前的铺垫,“尾声”是对红军长征精神的弘扬,就此,构成了一部跌宕起伏、大气磅礴的“长征交响曲”。

作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出版物,《放歌长征——长征纪念歌曲100首》这部歌曲集无论在选曲、装帧、印制的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可谓是精品。本书的歌曲不但配了文字说明,还配了红军长征各个时期珍贵的历史图片及与歌曲相关的插图,增加本书的可读性。

篇9:弘扬长征精神主题征文

弘扬长征精神 建设美丽幸福新樟树

作者姓名:彭雪晴 单位:吴城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弘扬长征精神

建设美丽幸福新樟树

摘要:长征的胜利,离不开其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包括: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的、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以“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为核心。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需要我们去弘扬与继承。

关键词:长征精神 弘扬继承

建设

樟树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是建党95周年。生活在新时代的年青一代,应该记住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时刻。一九三四年十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一九三六年,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的一大奇迹。长征的胜利,离不开其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包括: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的、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以“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为核心。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需要我们去弘杨与继承。此时此日,战争以成为过去,昔日的血雨腥风、刀光剑影,也已不复存在,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将过去种种的艰辛与困难只是看作历史书中的一页时,可曾想过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这段历史?从一九三四年十月到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历时十三个月零两天,纵横十一个省份,一共走过长达两万五千里的路程。途中,总共爬过十八座山脉,走过六百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二十四条河流,打过大大小小的战役共三百多次。因为这些,以色列军人伍大为曾经评价中国长征:中国红军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全世界的珍贵财富,值得世界各国军人景仰和学校。可以说,红军在长征路上的经历是悲惨的,但他们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却是悲壮的!身后有飞机大炮追着,还要空着肚子、光着脚走过没有路的“路”。过雪山时,有些人躺下了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过草地时,多少战士被沼泽地无情的吞噬;渡河时,又有多少战士甚至还来不及呼救就被汹涌的河水冲走!这些在寻常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在今天,对于新时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既面临着复杂的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围堵”的考验,又面临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在这种种考验面前,保持党的先进性就需要大力弘扬对革命无限忠诚、对理想信念无比坚定的长征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永葆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因此,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我们要自觉做到既有远大理想,又能正视暂时的困难和挫折,自觉地把个人的奋斗目标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之中,始终 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80年沧桑弹指一挥间,尽管长征的历史随着时光的流逝已渐行渐远,但长征为我们播下了坚持“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信念和品质、乐观向上的精神和无坚不摧的斗志。

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和平。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但脱贫致富的道路漫长而曲折,使樟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也是一次长征!

篇10:弘扬长征传承红色记忆征文

我们开着车前往泸定走,这次走的路可和前几天的不一样,不是往山上,而是往山下走。天气也变得越来越热。我们沿着康定河行驶一段路,就来到了大渡河边。大渡河的河面比康定河的河面要宽很多,大概有380多米,而且河水全是黄的,陈伯伯告诉我这是因为河里面有很多泥沙。

不久,我们就到了第一个景点——泸定桥。在这里发生了一次著名的革命事件——飞夺泸定桥。当时红军战士们手拿冲锋枪,背挂马刀,腰插手榴弹,渡过了有重兵把守的泸定桥。我一踏上泸定桥,桥就剧烈摇摆起来,再看看波涛凶涌的大渡河,我心里不禁感到一丝丝寒意。试想,当时红军战士们要渡过这座桥,空中有国民党的飞机袭击,后面有国民党的追兵,前面还有国民党的部队拦截,真是难上加难啊!

接着,我们又去了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在那里,我才知道红军的真正故事。原来,红军在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攻失败后,人员减半,被迫长征。在长征途中经过泸定桥,后面有国民党的追兵,他们必须与泸定桥对面的红军汇合。可是,他们的所在地离泸定桥还有320里。为了让红军战士们按时与对面的红军汇合,毛泽东向红军一军团第24团下了在两天之内赶到泸定桥并占领它的死命令。于是,第24团以第一天走80里、第二天走240里的神速赶到泸定桥。可是国民党部队把桥上的木板全都拆掉了,只剰下3根铁索。于是,23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沿着铁索往前爬,最终攻占了泸定桥,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纪录。

篇11:初一学生弘扬长征精神征文

我读过一本《长征故事》,里面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英勇的革命故事,长征精神的作文。我被那英勇无畏的长征精神所振奋而感动,他们挺身而出,英勇抗敌,为国捐躯令我敬佩,这更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颂。毛泽东与刘少奇一同在内参加战斗,没有一点领袖作风;彭德怀为了不让战士们挨饿,不惜杀掉自己的坐骑;老班长为了给受伤的战士们补身子,自己甘愿天天食鱼骨;还有整整一个炊事班,为了扛起那口为战士烧水的锅,牺牲了全班士兵……

在感动中,我想到了桑兰,这位曾被国人和体操界看好的明日之星,却在一次比赛中意外受了伤,导致下半身瘫痪,对一位正值年轻的美丽女孩是多么的残忍。正当大家在为她的未来担忧时,她用那一个甜美的`笑容感动了周围的所有人,来告诉他们她会坚强,努力顽强的生活着。

在感动中,我想起了汶川地震,那一件件感人的事至今还记得。救援战士有的强忍着失去亲人的痛,救援着他人,让他人活下来;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护住孩子们,最后孩子得救,他却走了;在不知亲人的生死情况下,他们毅然走进了志愿者的队伍中……因为有他们使许多人生命能延续下去,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存下来的背后有着许多人的帮助,他们全更坚强、乐观的活下去。

篇12:弘扬长征魂 助力中国梦

长征虽已成历史离我们远去,但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奏响的高亢旋律,如同当年震天的呼啸、冲锋的号角依然激荡在华夏大地,成了我们攀越高峰、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励精图治的精神动力。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正带领全国人民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持续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开启了新的伟大长征。我们相信,在红军长征精神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将更加繁荣,社会将更加和谐,生态将更加美丽,人民将更加幸福,中国梦必将实现。

长征展现出的不畏艰难险阻、不惜付出牺牲的精神,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源。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遇到了一个接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没有人退缩,他们与凶残的敌人、恶劣的环境作坚决斗争,用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把一切艰难困苦踩在脚下,直到最后胜利。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场长征中,同样有许多“腊子口”“大渡河”“雪山”和“草地”。如果我们能像红军老前辈那样,越艰苦越奋斗,愈挫愈勇,那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挫折。实际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国人民正是充分发扬长征精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走出了困境,迎来了春天。可以确信,只要我们始终将长征精神发扬光大,就一定能够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一定能够建设更加幸福和谐的小康社会。

长征展现出的杀出重围、创造奇迹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推动改革前行的奠基石。解读历史,感受长征,我们清晰地看到,在两万五千里行军和无数次殊死搏战中,红军战士忍受了极度的劳累冻饿,穿越了地球上最险峻的峰峦沟壑和荒无人烟的辽阔草地。红军指战员气吞山河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为我们树起了座座精神丰碑。今天,我们跋涉在改革的长征路上。改革是破旧立新、除弊鼎新的过程,面对困难,我们要发扬长征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克服一切阻力,打破种种藩篱,坚定信念推动改革;改革面临利益重新分配,阵痛不可避免,我们要发扬长征万众一心的集体主义精神,舍小家顾大局,以高度的政治觉悟为改革扫障让道;改革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发扬长征中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决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相信改革必成。

长征展现出的精诚团结、互帮互助的齐心协作精神,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向心力。品读长征,红军将士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甘共苦,宁肯自己挨饿也要把干粮让给同志,宁肯自己牺牲也要让战友保全生命。正是有了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我们在战争年代战胜了强大于我们几十倍上百倍的敌人,在和平时期,经受住了各种自然灾害的考验。1998年,百年不遇的洪水在长江咆哮,2008年,汶川大地震翻天覆地。天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为灾民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坚强支撑,灾后重建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着,国家经济建设依然保持着强劲势头。我们相信,只要全国人民大力发扬长征精神,团结一心,就没有翻不过的山、越不过的坎,就会像红军紧密团结打胜仗一样,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80年转瞬即逝,岁月峥嵘,红军长征的壮举仍在回响;80年斗转星移,硝烟远去,红军长征的壮歌仍在传唱。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向前。今天,历史的重任落到我们这一代人肩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长征精神,一切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指挥,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以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加紧练兵备战,充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坚决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

篇13:弘扬长征魂的征文

毛主席说: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重新认识长征,解读长征,我觉得长征还应该是一部教科书。甚至,长征可以指导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两个字——精神。

那么,红军长征都遇到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呢?我们不妨翻开书册回顾历史。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准备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过半。

12月,黎平会议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

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

会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

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

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

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篇14:弘扬长征魂的征文

我以前学过一首诗,是毛主席写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湾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在这里我想对那些给我们和平;温暖幸福的一个家;给我提供好的条件让我读书学习;过上快乐的日子;这一切都是用战士们的生命,同鲜血换来的这一切的一切,我都要真心的感谢那些伟大的战士们。

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有的人逐渐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特别是在我们年轻一代中,好吃懒做、铺张浪费、攀比炫耀的现象是常见。正所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也许在几十年后,他们会后悔的。

同学们,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想想我们现在所拥有丰衣足食的日子、富裕的生活是怎么由来的?好好的发扬那宏伟的长征精神,这样我们的家人会因为我们而骄傲,祖国会因你们光荣而自豪。

篇15:弘扬长征魂的征文

五年级1班

XXX

指导老师:XXX

XXX小学“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记忆”红色旅游征文

今天下午,我们来到上虞市博物馆,参观红色展览。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红船上成立。很快,许多上虞人士投入到党的怀抱,涌现出了叶天底、王一飞、何云、陈树谷、章辅、周达明等一大批革命烈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五星红旗之所以鲜艳,是无数烈士用鲜血染成的。

走进展厅,首先是各位上虞烈士的简介,有二三十岁的,也有五六十岁的。接着是上虞走向解放的经过。还有著名书法家的题词。啊,快看,那是什么?哦,原来是记载着诸多革命故事的连环画,听爸爸说,这些都是他小时候看过的故事《白毛女》、《两个小八路》……我真想看一看这些故事。

接着,我们看到了各种剪纸。有毛主席头像,有周总理头像,还有朱元帅头像……。那些剪纸十分精细,连毛主席下巴上的小痣都剪了出来。瞧,那儿有一把大刀!走近一看,原来是革命时期留下来的。旁边还有炮弹,茶壶等。后面还有红色火花、红色像章等展览。

篇16:弘扬长征精神 建设美丽五山

那是红军长征战斗过的地方—广东乐昌五山。红军长征从东往西、从东往西北、从北往西北分四路穿越五山全境。那里的山山水水,洒满了红军长征的汗水鲜血,留下了红军长征的光辉足迹,铭记着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

日前,本刊记者和乐昌市委宣传部和老促会同志一起,前往五山镇,探访红军历史遗址,深入了解五山人民弘扬长征精神,奋发有为,建设富裕、魅力、和谐、幸福新五山的事迹。

追寻先烈足迹 重温红色记忆

经过数十分钟的盘山公路,我们来到大山深处的五山麻坑墟。五山红军长征临时指挥所就位于麻坑村中山书院。这是一座外观古朴泥砖瓦木结构的白色建筑,民国时期曾是国民党的乡公所。1934年11月6日,红一军团到达麻坑墟时,将其当做红军长征临时指挥所,林彪、聂荣臻曾在此指挥,掩护中央纵队从九峰山以北至五指峰之间安全通过。

指挥所旧址内保留了很多以前红军使用的物品。有历年出土的枪支,红军存留的箩筐、斗笠、铁锅等物,其中一个电话格外引人注目。乐昌市老促会的同志介绍,当年红一军团占领敌军乡公所后,敌军逃跑未来得及撤走的电话突然响起,红一军团长林彪假装是接防的国民党中央军,通过与对方交谈套取了敌人重要的情报。随后,聂荣臻建议林彪迅速派红二师四团,昼夜兼程直奔九峰山占领制高点,与红三军团会合掩护中央军委等后续部队安全通过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

听村里的老人说,在麻坑村,红军在田间宿营了两天。当时红军粮食短缺,后来向村民买了10袋谷子,但又没有工具碾米。村民邱宝生就帮他们人工碾米,碾了一晚上到天亮,红军走的时候还送了一袋谷子给他,作为工钱。

在乐昌五山的行军、战斗、宿营中,共有44名红军战士牺牲在这片土地上,当地老百姓将红军战士的遗体进行就地掩埋,所葬之地在坪田、石下、青岭、麻坑、沙田、文书、小山、牛头洞等村。从五山圩镇向南不到2公里处,我们看到了一片整齐划一的红军烈士墓,坟面呈长方形,由水泥、沙石砌成,顺着台阶走上去,顶上是一座红军烈士纪念碑。这是为铭记红军在五山的这段历史,缅怀先烈,五山镇政府于2013年修建的。纪念碑的碑座上铭刻着当年红军长征在乐昌五山境内的战斗历程。据介绍,每逢清明,当地的干部群众和学生都会来到这里祭拜、上香,缅怀红军烈士。听说,五山不少村子也有保存完好的红军墓,村民到山上祭拜亲人的时候,也会到红军墓前烧纸。

位于五山沙田村的龙王潭生态旅游区,是国家3A级景区。1934年红军长征途径龙王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因为有红军长征的足迹,为了纪念红军,龙王潭在景区规划建设了红军塑像、红军亭、红军长廊、红军碑,供游人重温历史重走红军路,体会当年红军长征穿越原始森林,爬山涉水,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王潭吸引了众多部队官兵、党员干部、学生和普通群众,前来瞻仰,饮水思源。

传承红军精神 打造美丽家园

坐落在南岭山脉的五山镇,境内高山连亘,原管辖区有小王山、大王山、瓦片山、龙山、寺山等五座山峰,“五山”也因此而得名。五山自古多毛竹,被誉为毛竹之乡。在五山镇,到哪里都能看到一望无际、摇曳多姿的毛竹,漫山遍野,绵延近十万亩。这些竹子不仅是当地村民的一笔财富,还是五山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8838亩竹海景观,积极打造竹海森林公园,使林业保护和开发得到有效保证,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效益。除种植生态农作物外,发展梯田农业观光旅游也是五山的一个大手笔。五山梯田最出名的是上黎家,这里群山连绵,山谷环抱,谷中间溪流交错。勤劳的黎家村民利用这充沛山涧,在山坡上辟开了层层叠叠的梯田,经过世世代代的精雕细琢,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壮美梯田,吸引摄影爱好者和游人纷至沓来。“上黎家也是当年红军经过的地方,有这样的红色历史,又拥有如此美丽的梯田景观,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五山镇委副书记邓曲院说。

除了整合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小镇外,五山还积极在三农上做文章,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康。该镇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以毛竹产业为支柱,粮食种植、养殖业为重要补充的农业生产新格局。在石下、青岭、小山、嶂下等村兴建了有机稻、香菇、黄栀子、罗汉果等九大种植基地,发展综合养殖场,养殖山地鸡、加鸭、生猪、芒鼠、牛羊、蜜蜂以及发展稻田养鱼等特色项目。目前,全镇共有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22个,综合养殖场2个。

五山镇还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清洁美”工程;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相继完成村村通公路规划;稳步推进新一轮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协助省台办、东莞大朗镇等挂扶单位完成全镇5个相对贫困村、222户贫困户782人和6个非贫困村148户贫困户388人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生态种养、竹木抚育;乡村风光、产业带动扶贫工作思路。

“红军长征经过五山,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学习和发扬红军长征的革命精神,开拓进取,加快五山建设步伐。”邓曲院表示,该镇计划用5年的时间,争取上级有关单位和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加强五山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将红色旅游和绿色生态休闲农业结合起来,把五山建设成为一个集农业、科教、生态、旅游、观光、摄影、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宜产宜居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传承历史,书写未来。如今的五山镇,围绕生态立镇、农业稳镇、林业兴镇、工业强镇、旅游旺镇的发展思路,迈着林业生态旅游观光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不断前进。

篇17:弘扬长征精神鼓起理想风帆征文

七十五年前,先辈们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这曲“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七十年五后,作为新世纪的主人,面对新时代的长征,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今天,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然而,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还沉溺于网络游戏时,当你还留连于漫画小说时,你可曾想到,伴随着时光流逝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青春,还有我们绚烂的向往和似锦的前程!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是要用我们的智慧,努力学习,不断掌握知识、本领,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我们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也正是不朽的长征精神的真实体现。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勤奋学习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石狮居住证过渡性政策是什么下一篇:图片合成-PhotoShop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