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专项练习2

2024-05-01

五上专项练习2(共11篇)

篇1:五上专项练习2

苏教国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总第课时

主备:

审核:

练习2 教学要求:

1.学习一组歇后语,了解里面包含的有趣故事,并练习在生活中使用。2.熟记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看图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5.练写毛笔字,认识“四点底”“心字底”的运笔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学会合理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教学准备:布置预习,查阅有关歇后语的资料。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2.熟记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授课时间:_____月______日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五个歇后语,让学生知道这种形式叫歇后语。(本题中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后半部分是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意思,而且往往还有深层次的意义)(2)让学生把课前通过查工具书和请教别人学会的歇后语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可以说自己最喜欢的,教师注意引导。

(3)引导学生了解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歇后语的特点。资料搜集与交流:

1.八仙是哪八仙? 八仙 八仙过海 铁拐李、汉钟离、吕洞病、何仙姑、蓝采和、张果老、韩湘子、曹国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讲的是八仙共赴瑶池祝贺金母圣寿的故事。

2.“千里送鹅毛”这故事,原是说一个叫 缅伯高的边远地区使臣,背了只天鹅去长安进贡。路上鹅毛弄脏了,他就在沔阳湖边打开笼子,让天鹅下湖洗洗羽毛,不料天鹅展翅飞去,缅伯高遂倒在湖边大哭一场,后来急中生智,捡了根羽毛去长安进贡,居然受到唐皇嘉奖,传为佳话。

2.教学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再读五个歇后语,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苏教国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总第课时

主备:

审核:

(2)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歇后语。(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填上第一条、第五条)

(3)要求学生读两个填写完整的句子,体会歇后语在句中的作用和好处。3.教学第三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平时在生活和课外学习中还见到过哪些歇后语,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要求学生用知道的歇后语说一句话。教师评议,看句子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3)补充歇后语。

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朝着窗外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打破沙锅——问到底 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猴子捞月亮——白忙一场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1.读背名言。

(1)学生看书,自由朗读,要求渎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3)学生继续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2.拓展。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说出大意和自己的看法。(2)让学生联系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作业

1.积累歇后语并运用说话。2.抄写背诵关于观察的名言。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2.学写毛笔字。

苏教国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总第课时

主备:

审核:

授课时间:_____月______日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装满昆虫的衣袋》。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4)教师重点指导“雕、塞”等字和整体布局。2.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四点底、心字底。两个范字是:点、思。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范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2)练习“点、思”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1)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看图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苏教国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总第课时

主备:

审核: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

(1)学生自读题目的要求,观察书上的漫画。

(2)教师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观察并理解图意,合理想象第二幅图的情景;将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说出来。

2.指导。

(1)让学生认真看图并思考:已有的三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内容? 这几幅图中共有几人? 他们在干什么?(分别给他们取名)(2)组织讨论:第二幅图应该是个什么内容? 他们为什么笑得前仰后合? 其中一个小朋友,他拍摄到了什么镜头?(展开想象,自由表达)

(3)学生小结出图意。

(4)学生讨论:这幅四格漫画可以怎样命名?(如:《一张令人发笑的照片》《精彩瞬间》)第四幅图中的笑,笑得怎样? 注意每个人的神情。(5)分组交流。3.练习。

(1)每组指派代表说出他们的想象。(教师以鼓励为主)(2)让学生互相评说各自的想象,对想象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正。

(3)学生把想象的第二幅图补充进去,然后用自己的话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说给同学们听。

二、练习写下这个故事。

教学反思:

篇2:五上专项练习2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请在正确读音下边打“√”。

曾经(cãnɡ zēnɡ)宝藏(cánɡ zànɡ)曾祖父(cãnɡ zēnɡ)背书(bâi bēi)滚瓜烂熟(shóu shú)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xìng xīng)趣的就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xǔ hǔ)传(chuán zhuàn)》里绿(lû lù)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

二、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哪些是比喻句。

(1)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2)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3)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4)我跟您太像了,我也喜欢看闲书。()

三、对号入座(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打:①自从;②殴打;③玩耍;④振作;⑤写出

1、爸爸知道后,头一回打了我。()

2、几位年轻的叔叔在操场上打篮球。()

3、喂,打起精神来,马上就要到了。()

4、他把自己打好的作文稿交给老师看。()

5、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贪玩了。()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动笔墨不读书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空洞,词汇贫乏,她心里非常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刻)苦实践。”

于是,禹强就下工夫多读。()是报纸、杂志、小说,()短篇、中篇、长篇,只要能找到的,都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习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果然)提高了。

1.在()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是报纸、杂志、小说,()短篇、中篇、长篇,只要能找到的,都拿来读。

A.虽然„„但是B.无论„„还是C.不仅„„还是

2.读短文,选择恰当的字或词填空。作文成绩()提高了。A.居然B.果然

3.选择正确的解释。

“词汇贫乏”的“贫”意思是()。A.穷,收入少,生活困难 B.缺乏,不足 C.僧道谦称“费了好大劲”的“费”意思是()。A.用钱财B.用,消耗C.需用的钱财

4.在文中找出解释“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句,写下来。

答案解析:

篇3:听力人物关系题专项练习

C) Youth hostel manager.D) Hotel receptionist.

[听力原文]

M:Do you have a single room with bath for tonight and tomorrow night?

W:Just a moment,sir.Well,we haven't any singles left,I'm afraid.But we could let youhave a twin-bedded room for the same price.

Q:What's the woman's job?

[解析]D)本题为推测关系,侧重点是职业。关键词为a single room with bath“带浴室的单人间”,a twin-bedded room“双人房间”。

2. A) A traffic guard.B) An author.C) A salesman.D) A student.

[听力原文]

W:I'm looking for a novel for my literature course.It's callEd Gone With the WinD.Do youhave it?

M:Yes,we do.You'Il find it in Section 8,on the top shelf.

Q:What's the woman speaker's occupation?

[解析]D)本题推测职业。抓住关键词literature course“文学课程”。

3.A) His wife.B) A travel agent staff.

C) A waiter.D) A hotel clerk.

[听力原文]

W:Freedom Travel.How may I help you?

M:Well.I'd like to make a flight reservation for the twenty-third of this month.

Q:Who is the man most probably talking to?

[解析]B)女士首先自报家门:Freedom Travel,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接着问对方有什么事。男士说他想预订一张本月二十三号的机票,关键词是make a flight reservation,由此可知女士是旅行社职员。

4. A) He is a plumber.B) He is a telephone operator.

C) He is a salesman.D) He is an electrician.

[听力原文]

W:This is Mrs.Anderson.My heater is not getting any power and the temperature is goingto get down below zero.Could you come over and fix it?

M:Don't worry,Madam.I'll be there in a minute.

Q:What'the probable occupation of the man?

[解析]D)注意对话中出现的关键词heater、temperature,从这些关键词可以推测出男士的职业应是electrician(电工)。

5. A) Colleagues.B) Husband and wife.

C) Employer and employee.D) Mother and son.

[听力原文]

W:John,what are you doing on your computer?Don't you remember your promise?

M:This is not a game,it's only a cross-work puzzle that helps increase my vocabulary.

Q: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解析]D)原文中“扩大我的词汇量”显然说话者是学生,据女士的话“不记得你作的保证了?”可推知其为家长,因此两者的关系应为母子。A)、B)、C)均不符合原文中的身份关系。

6.A) He is a librarian.B) He is a professor.

C) He is an accountant.D) He is a reporter.

[听力原文]

W:How do you like your new job,Bill?

M:Fine.This week I have been reading the reports and studying the books.Next week I willprobably start to do accounts.

Q:What did the man do for a living?

[解析]C) account“账目”,听懂了这个单词后基本上可判断出答案。

7. A) He's a se cretary.B) He's a novelist.

C) He's a newspaperman.D) He's a worker.

[听力原文]

W:Robert worked as a secretary for three years.Then he became a newspaperman.After thathe started writing.

M:I know.And he is writing a story.

Q:What is the man's occupation now?

[解析1 B)从男士的回答中可以推断出男士的职业novelist。

8.A) Librarian and student.B) Operator and caller.

C) Boss and secretary.D) Customer and repairman.

[听力原文]

W:How long will it take you to fix my watch?

M:I'Il call you when it's ready,but it shouldn't take longer than a week.

Q: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解析]D)判断对话双方关系,对话中女士问:“我的表修一下要花多长时间?”男士回答说:“修好时我会打电话给你,但不会超过一星期。”据此可推知女士是顾客,男士是修理工。

9.A) A maths teacher and his colleague.B) A teacher and his student.

C) A student and his classmate.D) A librarian and a student.

[听力原文]

W:I heard you got full marks in the maths exam.Congratulations!

M:Thanks,I and sure you also did a good job.

Q: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解析]C)人物关系题。从对话中出现的单词marks、maths exam等信息及回答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是一则同学之间的对话。

1 0. A) A student.B) A teacher.C) A doctor.D) An eye-doctor.

[听力原文]

M:I think I nlay need glasses,but I'm not entirely sure.

W:I'll be able to tell you once you have looked at this vision chart.

Q:What is the woman's profession?

篇4:五上专项练习2

1投影出示《练习5》“语文与生活”第1题中,小芳父女对话的情境,学生自由表达由父女对话所想到的……

2启发学生从本学期的习作本中找出自己或同学习作中表达不具体的例句,师生就表达不具体的原因展开讨论,然后引导归类:

(1)对产生感受的情境缺乏体验,无法将感受表达具体、真切。如,蔬菜大棚内品种可真多呀!

(2)观察不仔细,表达时只能说一个大概的印象。如教室门前的那棵槐树好大好大呀!

(3)不习惯或不知道怎样将感受表达具体。如:今天的天真热呀1

3分组尝试将感受表达具体,研究出表达具体的针对性方法。

(1)无体验的同学通过观看视频或实地观察等方法体验,如播放蔬菜大棚内品种繁多的蔬菜长势喜人的情景视频、麦浪滔天的视频,让学生在自己的习作本上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2)观察不仔细的同学在同学们-帮助下,学习有序观察。如教室门前大树的大可以从其高度有多高,与房顶相比;其粗细可以通过几个人手拉手围着量等观察、体验。

[点评]对于学生不能立刻感受到的事物,请多媒体帮忙,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缓解农村小班化教学资源匮乏的矛盾、弥补学生实地体验的不足。对于长在教室外面的大槐树,就让学生实地考察。这样,多种手段的运用,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之后将感受表达具体,催生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4到师生研讨:仔细观察,真实体验后的感受应如何表达才能具体、生动、形象?

(1)“今天的天气真热呀!”其中“热”的验证可以是当时动物的反应,也可以是植物的状态,可以是人们的表现,也可以是与往日不同的现状。如:今天的天气真热呀,连狗都趴在地上直喘气。

(2)学生在小组中从不同的角度充分表达自己的体验,真切表达“天气真热”的感受,教师深入小组引导鼓励并点评。

(3)学生回忆体验中的感受,并尝试表达后思考,教师引导归纳方法。

①用熟悉的事物作比较说自己的感受:描述家乡的水塔的高,我们可以说:我们村的水塔真高啊,足有6层楼房那么高。

②真实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再现自己的感受。引导爸妈从事蔬菜大棚生产的小组同学举例表达:当我们描述爸妈每天劳动辛苦时,我们可以说:在蔬菜大棚中劳动了一天的爸妈真累呀,累得晚饭都没吃就睡觉了。

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经历,让读者通过文字真切地再现表达中的画面,产生与自己相同或相近的感受。教师以王磊同学家门前大树为例:门前的大树可真大呀。高度远远超过我家别墅楼的楼顶,树干足可以让和我一般大小的5个小孩手拉手合抱一圈。

(4)学生在老师启发下表达自己感受深刻的经历,小组选择表达具体的例子推荐在全班交流,师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点评】农村拥有类似大树、蔬菜大棚等教育教学资源,关键是要我们改变教育理念。强化资源意识,创造性地将隐性的教育教学资源挖掘出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功用,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探究。

5尝试着将句子写具体

(1)出示教材中的四个句子,学生自由选择4个句子中的1个至4个来表达。

(2)同组同学互相欣赏补充的句子,并用1个到5个五角星来评价所写句子的具体程度和自己的喜爱程度。

(3)教师指名估计需要帮助的几位同学交流所补充的句子,师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和方法上的启发、引导。

(4)学生挑选喜爱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再感受将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点评]小班化教学具有生均课堂表达时间、表达频次等方面的绝对优势,教师将更多的关注给了学习上最需要帮助的学生。

二、情智引领。由悟到仿

1刚才,我们研究了怎么将某个事物写具体,那么,如果要写几类事物,又该怎么办呢?我们先来看看《莫高窟》一文的作者是怎么做的。

2出示《莫高窟》具体描写“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片段的投影,师生共同复习其具体写法。

(1)学生自主选择“彩塑”“壁画”“藏经洞”其中之一的片段来研究具体写法,启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感悟如何进行详略得当地描写。

①“彩塑”片段:先总写“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后用“有……有……还有……”列举三种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接着具体写一尊卧佛的长度、卧姿及神态。

②“壁画”片段:以“有……有……有·……还有……”句式表达壁画内容的丰富多彩,具体写壁画中的飞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姿态万千的飞天,将壁画描写得活灵活现,令读者顿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③“藏经洞”片段:简单叙述藏经洞的收藏品种、数量,边叙边议,于平静表达之中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

(2)引导学生充满激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片段,凭借语句想象作者当时观察的情景,揣摩作者是怎样有条有理、详略得当地表达具体的。

(3)师生以“彩塑”片段为例,分析作者的写法。

①作者观察莫高窟“彩塑”后总体感受是什么?(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②作者是怎样让读者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

③列举三种神态、个性各异的“彩塑”,还将一尊卧佛的长度、卧姿、神态作为详写的对象。

3延伸思考,写法迁移准备。《莫高窟》详略得当的片段描写方法可以用在我们生活体验的哪些方面呢?

4幻灯投影分类播放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家庭周边自然环境、家庭生活环境、农副业生产场面、全家劳动场景等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按自己的喜好自由分组研讨、书面表达。

5组内表达观看图片或视频的感受,提醒注意表达具体、有条理。小组间交流,鼓励全班人人都能具体有条理地表达。

6理清思路,进行书面表达感受。对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再次播放他们熟悉的视频,启发表达的欲望。

7组内交流后班级交流,凡当堂完成书面表达的同学都将自己的作品张贴到墙壁展示平台上,小组间交叉将表达具体的片段语句下画上波浪线。

[点评]重视过程性评价是持续掀起学生课堂活动激情的积极手段和有效策略。

篇5:修改病句专项练习(2)

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敲击我们心扉①的好消息。今天上午,在本届市中学生运动会男篮决赛中,我校代表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拼搏,以88:87力克②绿杨中学代表队,取得了冠军。

今天上午,骄阳似乎。我校男篮队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③的精神,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陈帆同学(高二(5)班)④沉着冷静,一人独得22分,为我队的胜利立下了丰功伟绩。⑤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五、下列这则招领拾物的应用文有四处错误,请加以修改。

招领启示

本班学生王红,于9月3日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拾到一个黑色皮包,内有人民币叁佰伍拾贰元伍角,一块女式电子手表。请失主前来认领。

209月8日

红梅中学初三(1)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下面是小东在电话里向班主任王老师请假时说的话。请你按语言得体的要求加以修改。

王老师,您听着,昨天晚上我姥姥去世了。今天我要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向您请假一天。落下的功课,您必须给我补上!

(1)、应当删去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划线的句子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下面一段话有三处表述不当,请加以修改。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班举行了一次“青春万岁”的演讲活动,校长也荣幸地参加了。①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气氛热烈得很。特别是文娱委员精彩的演讲,博得全场一片哗然。②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和青春省活力。③

篇6:七年级下 几何证明题专项练习2

217.如图,AB∥CD,BF∥CE,则∠B与∠C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18.如图,已知:DE∥BC,CD是∠ACB的平分线,第17题图

A

∠B=70°,∠ACB=50°,求∠EDC和∠BDC的度数.

B

C

D

E

第18题图

19.如图AB∥CD,∠NCM=90°,∠NCB=30°,CM平分∠BCE,求∠B的大小.

EC

DN

M

B

A 第19题图

20.如图5-24,AB⊥BD,CD⊥MN,垂足分别是B、D点,∠FDC=∠EBA.(1)判断CD与AB的位置关系;

(2)BE与DE平行吗?为什么?

F

EA

M

21.如图5-25,∠1+∠2=180°,∠DAE=∠BCF,DA平分∠BDF.(1)AE与FC会平行吗?说明理由.(2)AD与BC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

(3)BC平分∠DBE吗?为什么.

B图5-2

4N

F

2A

B

图5-2

522.如图5-28,已知:E、F分别是AB和CD上的点,DE、AF分别交BC于G、H,A=D,1=2,求证:B=C.

F

B

23如图,CD是∠ACB的平分线,∠EDC=25,∠DCE=25,∠B=70

篇7:五上练习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

2.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背诵古诗;诵读理解古诗,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2)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前两部分寻找共同点。

都以“风儿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问,以“风儿已从那里走过”收尾。

(3)引导学生观察诗歌旁边的插图,进一步理解诗歌。

(4)你能模仿这两小节续写这首诗歌吗?充分展开想象,注意观察插图。

学生自由续写。

同桌相互交流,小组交流。

(5)指名交流,选择写得好的师范读鼓励。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过的古诗有很多,指名背诵几首。

(2)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带有“风”字的你知道多少?

分组交流,共同回忆。

(3)将全班分成两组,比比哪一组背得多。

(4)选择其中的一两首齐读背。

(5)明天我们早读课再继续比赛。

二、教师小结

在课外注意古诗的积累,还可自己尝试着写一些简单的诗歌或儿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古诗。(教师正音)

2.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3.简单介绍古诗的作者。

王士祯,山东新城人。自号渔洋山人。出身于明代官僚世家。王士祯小时读书极聪颖。十一时应童子试,县、府、道皆得第一,在当时引起轰动。顺治十二年,参加会试,一举中第。十五年,殿试中二甲,次年选为扬州推官。康熙年间,因才华出众备受赏识。王士祯著作宏富,有《带经堂集》、《渔洋山人精华录》,笔记有《池北偶谈》、《居易录》、《香祖笔记》等。他的笔记有史料价值,读来也饶有趣味。

4.仔细观察古诗边上的插图,图诗结合,尝试着理解。

分小组交流理解。

5.指名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拔。

从这首古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练习背诵。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认读要写的一段话。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段话的版面(行、列)安排。

老师在学生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指导学生书写。

(3)提示个别不太容易写好的字应认真描红。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设计:

抄写古诗;写习字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当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就要向别人请教。那么,请教别人要注意什么呢?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2.指导。

(1)回忆自己遇到过的请教别人的生活场景。(指名说)

(2)不同的说话方式带来的结果相同吗?

体会请教别人的方法的重要性。

(3)选择下面的实例,想想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分组练说推荐理由。

(4)每组推荐代表发表讲话,师生评议。

3.反馈。

二、教学第五题

1.读帖。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字,它们有什么特点。

2.教师指导。

3.学生练习。

4.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好的作品。

◆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册》练习1

◆板书设计:

练习1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篇8:五上科学练习课文档

教学目标:掌握科学概念,教学过程

一、科学概念:

1.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

2.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3.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4.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5.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6.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7.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二、练习:{一)、填空题

1、()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植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网状结构,叫做()。

3、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5、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只蝗虫。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只鸟。

6、()是美国最大、最著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个自然保护区。

7、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

二、判断题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保持相同。()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4、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鹰麻雀小麦。()

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6、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的。()

7、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8、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网”。()

9、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10、几十只蜘蛛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蜘蛛群落。()

11、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用。()

12、自然界的鸟类很多,我们捕杀几只是没有关系的。()

13、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4、人类的各种活动会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15、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16、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1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练习课(2)

教学目标:掌握科学概念,教学过程

一、科学概念:

1.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

2.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3.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4.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5.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6.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7.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

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2、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A、光B、温度C、水

3、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4、绿豆芽的根会朝着()的方向生长。

A、有水B、没有水

5、蚯蚓适宜生活在()的环境。

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高温干燥

6、不同的动物对环境()。

A、有相同的需求B、有不同的需求

7、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的。

A、灰色B、绿色C、黄色D、褐色

8、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少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

9、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A、微生物B、植物C、土壤

(二)连线题

仙人掌热带

榴莲水中

莲沙漠

教学内容:第二单元《光》的练习课(1)

教学目标:掌握科学概念,教学过程

一、科学概念

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和屏。

2.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

4.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5.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6.光是直线传播的。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7.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8.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等都是人们对光反射原理的运用。

9.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0.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聚光线的特征,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这在实际生活中已得到广泛运用。

11.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12.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二、练习题:

(一)、填空

1、可以自己()的物体叫做光源。

2、()、()和()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4、影子的方向随着()的方向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在()的一面。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相反。

6、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每秒约()千米。

7、光碰到镜面改变了(),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也叫做()。

8、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和()。

9、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的点。

三、判断

1、没有光源我们看不到任何东西。()

2、所有的影子都是投影。()

3、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反射光不是直线传播的。()

5、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6、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7、聚光的多少与光的强弱、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8、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9、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去看太阳。()

10、在阳光下,白色的物体吸热最快。)(教学内容:第二单元《光》的练习课(2)

教学目标:掌握科学概念,教学过程

一、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

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和屏。

2.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

4.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5.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6.光是直线传播的。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7.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8.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等都是人们对光反射原理的运用。

9.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0.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聚光线的特征,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这在实际生活中已得到广泛运用。

11.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12.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练习

(一)选择

1、一天早晨,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

A 不变B 大于5米C小于5米

2、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

A、反射B、吸收C、反射和吸收

3、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A、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B、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

4、深色物体反光能力与吸收热的能力有()。

A、反光能力强,吸热能力弱

B、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强

C、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弱

5、炎热的夏天我们常选择()的衣服。

A、深黑色B、咖啡色C、浅色

6、强光与弱光携带的热量()。

A、一样多B、强光携带的多C、弱光携带的多

7、下列四种色纸按反射本领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依次是()。A、白色,黄色,红色,黑色

B、红色,白色,黄色,黑色

C、黑色,红色,黄色,白色

8、下列物体中,()是光源。

A月亮B点燃的蜡烛C未通电的日光灯

9、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

A清早B正午C傍晚

10、如果不往后看,要看到你后边的东西,必须把镜子放在你的()A前边B后边C左边

11、汽车反光镜是一种()。

A凹镜B凸镜C不能确定

12、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取得的。

篇9:五上小数乘法综合计算练习题

4.8+8.63+5.2+0.37

5.93+0.19+2.81

1.76+0.195+3.24

2.35+1.713+0.287+7.65

1.57+0.245+7.43

6.02+3.6+1.98

0.134+2.66+0.866

1.27+3.9+0.73+16.1

3.07-0.38-1.62

8-2.45-1.55

23.4-0.8-13.4-7.2

0.32×403

0.25×36

12.7-(3.7+0.84)

36.54-1.76-4.54

7.6×0.8+0.2×7.6

0.85×199

0.25×8.5×4

1.28×8.6+0.72×8.6

12.5×0.96×0.8

10.4-9.6×0.35

0.8×(4.3×1.25)

3.12+3.12×99

28.6×101-28.6(4.23+6.17)×0.8

0.86×15.7-0.86×14.7

2.4×102

14-7.32-2.68

2.64+8.67+7.36+11.33

2.31×1.2×0.5

(2.5-0.25)×0.4

9.16×1.5-0.5×9.16

3.6-3.6×0.5

0.25×9.87×4 36.7

0.73×102 7.8×17

篇10:稍复杂方程的练习(新人教五上)

教学内容:教材第73页练习十三第8-12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

1、通过解稍复杂方程的练习,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分析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正确解答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3.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用稍复杂的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并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解方程。

33×11+ 4x = 31             6x-7.05=7.95

5.4x + x = 19.2      3.6x – x = 3.25

2、列方程求解

(1)一个数的1.8倍与它的1.5倍的差是2.4,求这个数。

(2)2.5加上x的6倍,和是3.7,求这个数。

(3)一个数减去1.5与4的积,差是10,求这个数。

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哪种类型的应用题?

二、1、p73   9

1)审题后说一说,你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数量关系是什么?

怎样列方程解答?

i.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方程解答。

①(2.5+3)x = 22;

② 2.5x+3x = 22;

2、p73   10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用不同方法解答。

3、小结:…………

以上两题积中都有相同的数,可用两种方法列方程。你发现这两题有什么不同吗?

4、p73   11、12

1) 生先独立思考解答;

2) 汇报思考方法;

11题只要把方框里填入的相同的数设为x转化为方程。24x-15x=18,

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出方框里的数。

12题先从方程两边同时减x,即2x=100,解之得x的值。

5、p73 思考题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教案仅仅是教学预案,它应该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今天在教学中,我对原订指导练习的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首先,根据学生昨天掌握情况将第8题作为指导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已知两数差,求两数分别是多少用“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的等量关系式。针对部分学生习惯根据已知条件“妈妈比小明大24岁”顺势写等量关系的现状,补充讲解了x+24=3x这类方程的解法。

x+24=3x

x+24-x=3x-x

2x=24

2x÷2=24÷2

x=12

经过此题的讲解及相应习题的练习,学生起色较大。

其次,我将“鸡兔同笼”作为本课的另一重点指导练习。因为校外培优班在教学此类习题时多用假设法,学生分析理解难度较大。但如果运用方程来解答,数量间的关系清晰明了,学生解答起来难度也易如反掌。重点指导此题,并非它难度大,而是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感受、体验到方程的好处。

篇11:五上专项练习2

1. 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现电流磁效应现象的科学家是特斯拉 B.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C.奥斯特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出电场

D.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先后指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2. 关于磁现象的电本质,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来的()A.安培通过精密仪器观察到分子电流

B.安培根据原子结构理论,进行严格推理得出的结论 C.安培根据环型电流的磁性与磁铁相似挺出的一种假说 D.安培凭空想出来的

3. 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________.假说认为:在分子、原子的内部存在着一种________电流,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________,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一样,都是由________而产生的.根据现代物理学的知识,安培所说的分子电流就是原子内部________的运动而形成的.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定则是用来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安培力方向的 B.库仑通过实验精确地测出了元电荷的电量值

C.伽利略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D.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很好地解释了磁化、消磁等现象 5. 下列现象中,能表明电和磁有联系的是()A.摩擦起电 B.两块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

C.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时偏转 D.磁铁插入闭合线圈过程中,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6. 安培的分子环形电流假说可以用来解释()A.永久磁铁的磁场 B.直线电流的磁场 C.环形电流的磁场 D.软铁棒被磁化的现象 7. 下面所述的几种相互作用中,通过磁场发生的有()A.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B.两根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 C.两个运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D.磁体与运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8. 在隧道工程以及矿山爆破作业中,部分未发爆的炸药残留在爆破孔内,很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为此,科学家制造了一种专门的磁性炸药,在磁性炸药制造 1 过程中掺入了10%的磁性材料--钡铁氧体,然后放入磁化机磁化.磁性炸药一旦爆炸,即可安全消磁,而遇到不发爆的情况可用磁性探测器测出未发爆的炸药.已知掺入的钡铁氧体的消磁温度约为400℃,炸药的爆炸温度约2240~3100℃,一般炸药引爆温度最高为140℃左右.以上材料表明()A.磁性材料在低温下容易被磁化 B.磁性材料在高温下容易被磁化 C.磁性材料在低温下容易被消磁 D.磁性材料在高温下容易被消磁

9. 一根软铁棒放在磁铁附近会被磁化,这是因为()A.在外磁场中作用下,软铁棒中的分子电流取向变得大致相同 B.在外磁场中作用下,软铁棒中产生分子电流 C.在外磁场中作用下,软铁棒中的分子电流消失

D.在外磁场中作用下,软铁棒中的分子电流取向变得杂乱无章 10.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事实的是()

A.电子就是元电荷,物理学家密里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 B.为了用简洁的方法描述电场,法拉第引入了电场线

C.电流的单位是安培.安培总结出了欧姆定律.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静电力常量K也是奥斯特利用扭秤实验测量得到的参考答案: 1. 答案: BD 2. 答案: C 3. 答案: 电本质,环形,磁极,电荷的运动,电子 4. 答案: D 5. 答案: CD 解析: 试题分析:摩擦起电表明电荷可以发生转移,不能表明电和磁有联系,A错;两块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说明磁体间有联系,不能表明电和磁有联系,B错;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时偏转和磁铁插入闭合线圈过程中,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都能表明电和磁有联系,CD对。考点:本题考查电和磁间的联系

点评:本题学生明确现象中有磁场和电流且两者间有对应的关系,这样表明电和磁是有联系的。

6. 答案: AD 解析: 注意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不能用来解释电流的磁场。7. 答案: BCD 解析: 在磁铁的周围和通电导线周围都存在着磁场,磁体间、电流间、磁体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而静止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8. 答案: AD 解析: 由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可知,低温情况下,分子运动不剧烈,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分子环形电流的磁极趋向基本一致,因而易被磁化,而高温时,分子剧烈运动,导致趋向基本一致的分子环形电流的磁极趋向重新变得杂乱无章,进而达到消磁目的,故AD正确 9. 答案: A 解析: 根据分子电流假说我们知道构成磁体的分子内部存在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通常情况下磁体分子的分子电流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产生的磁场互相抵消,但是将他放在磁铁附近因为在外磁场中作用下,软铁棒中的分子电流取向变得大致相同,所以被磁化.故选项A正确 10. 答案: B 解析: 考点: 物理学史.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 解:A、元电荷是自然界最小的电量,不是电荷,物理学家密里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故A错误

B.为了用简洁的方法描述电场,法拉第引入了电场线,故B正确

C.电流的单位是安培.欧姆总结出了欧姆定律.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故C错误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静电力常量K是库仑利用扭秤实验测量得到,故D错误 故选:B.

上一篇:词谱格律音标下一篇:多米诺喷码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