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新闻

2024-07-19

舆论监督新闻(精选8篇)

篇1:舆论监督新闻

中央提出加强改进新闻舆论工作 搞好舆论监督

http://.cn2011年10月25日23:46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25日电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日公布。《决定》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要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对此,《决定》提出以下几方面要求: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以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

——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从群众关注点入手,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

——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

——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自觉抵制错误观点,坚决杜绝虚假新闻。

篇2:舆论监督新闻

2011年04月01日11:35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太原消息(记者李凡)记者今天从山西省环保厅获悉,《山西省环境保护舆论监督制度》近日出台,这一制度明确了环保舆论监督的意义、重点内容,同时规范了环境保护舆论监督涉及的企业、个人和新闻采编人员的行为。

山西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环保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对山西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揭露批评并促使其解决的活动。其监督重点是:环保违法违规行为、环保政策落实情况、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侵害群众环境合法权益的行为、环保工作不作为的党政领导干部。

《制度》要求,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应当坚持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的基本要求,涉及的部门和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积极整改,直至问题完全解决。对重大问题,应把处理结果反馈给新闻单位,以便跟踪报道。

被批评单位和个人对舆论监督有异议时,可通过正当途径向有关部门反映或者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不得以任何手段干扰新闻舆论监督工作。

篇3:舆论监督新闻

一、舆论监督的主要功能

既然舆论监督是国家文明程度较高的重要标志, 它的出现必然是值得肯定的, 是历史的进步。舆论监督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其一, 确保信息透明、公开

2008年5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 《条例》公开信息设定为政府的义务, 目的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这是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一大举措。知晓政务信息受到法律的保护, 成为了公民的一项权利, 但如何能让一些公民有权知晓但相关部门不愿公开的政务信息公开, 则需要舆论监督帮助公民实现其权利, 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暗箱操作, 封锁政务信息的现象。党和政府历来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要通过各种新闻和宣传工具, 增强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 反对官僚主义, 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十六大报告又指出:“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 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落实党内监督条例, 加强民主监督,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增强舆论监督合力和实效。”

其二, 抨击社会上的一切丑恶现象, 还社会以纯净和正义

舆论监督监视社会, 对社会的异常现象特别敏感。舆论监督以事实为基础, 以群众舆情为依据, 担当着社会“瞭望哨”和“监察岗”的职能。对社会上出现的病态现象特别是违法现象和践踏社会道德底线的现象予以及时报道和纠正, 保证社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例如配合党中央的反腐倡廉政策, 对管理领域滋生的腐败现象进行监督, 民众的呼声具有强大的威力, 对领导层起到震慑作用, 防止权力过大或过于集中而导致的滥用权力, 还社会以公义;监视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 抨击社会道德沦丧的个体, 告诫警示世人, 还社会以纯净的天空。

其三, 传达民众呼声, 特别是民众的怨言和不满, 维护社会稳定

古人有云:“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如果民众不能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 郁结于心, 必然会在一段时间后变态释放, 那时民怨沸腾, 社会稳定堪虞。舆论监督具有社会调整的功能, “表现为对社会心态、社会意见的调节、疏导和重新整合”民众通过大众传媒传递呼声, 发表意见, 对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表达不满, 以期得到呼应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意义上, 大众传媒成为了民众的“传声筒”和“排气阀”, “传达呼声、宣泄积郁, 平衡心理, 满足愿望, 从而使整个社会在心态上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安全值上。”

其四, 在保证观点公开市场的基础上实施舆论引导

舆论监督并不是为批评而批评, 其最终目的是在批评中实现舆论引导。“它使批评的集中、使复杂的单一, 使非理性的理性, 同时摒弃许多的愤慨、抱怨和不满。”通过综合民众的言论, 推行和倡导一种符合大多数民众利益的同时也符合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

二、舆论监督过程中的新闻侵权问题

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目前的舆论监督尚缺分寸感, 有的甚至超越法律范围进行监督, 造成了新闻侵权甚至媒介审判, 严重侵害了监督对象的合法权益。

舆论监督过程中的新闻侵权问题主要是指新闻传媒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 侵害了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主要表现如下:

(一) 不实报道。

所谓报道失实是指新闻报道的内容没有事实根据或与事实基本不符。报道失实所造成的侵权被叫做诽谤。在美国, 有专门的《诽谤法》, 诽谤是指“无确凿的证据而散布对他人不真实的事实并损害他人的名誉。”新闻报道失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是舆论监督中最常见的一种侵权行为, 主要表现为新闻作品主要内容不真实、采访不扎实造成失实、杜撰虚假新闻。例如,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纸包子事件是新闻从业者杜撰的“舆论监督”, 监督建立在虚构的事实基础上, 对监督者造成了极大的名誉损害, 进行“监督”的新闻从业者和新闻传媒都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法院以“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为其定罪。

(二) 采用侮辱的字眼。

舆论的本体是公众一致的言论, 因此, 舆论监督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代表公众发言, 其本质是一种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观点和态度的监督, 即用事实说话。但舆论监督中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应该是平等的, 被监督者应该受到应有的人文关怀和尊重, 即使被监督者被公众众口一词地认定为十恶不赦, 他也拥有起码的人格权。有的新闻报道主观色彩过于浓重, 作者往往带着强烈的个人喜恶去评价事实, 以至于用侮辱的字眼来形容被监督者, 比如“说xx简直猪狗不如”, 这种作法严重背离了新闻精神, 也侵害了被监督者的人格权。离开了理智和客观, 新闻将毫无力量。例如, 1998年孙敏诉张育仁、《重庆法制报》等社名誉侵权案可以说是这类侵权的典型。张育仁在涉讼报社上发表的《这家伙, 我认识》一文, 不仅虚构了有损孙声誉的种种“事实”, 还对孙的外形进行了辱骂性的描写

(三) 故意或无意泄露他人隐私。

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不愿公开的个人生活秘密和个人生活自由的人格权利。”隐私权是公民享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媒体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有时会有意或无意地泄露被监督者的隐私权, 造成新闻侵权。有意泄露一般涉及到公众人物。美国法学家沃伦、弗瑞德曼说过, 公众人物的事业不仅使他们自己的, 也是社会的。公众人物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享有比普通人更多的权利, “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和平衡是任何进步文明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理念, 对公众人物隐私权予以限制能体现社会公平, 是公众人物所获得的社会利益和精神利益的一种交换”然后, 限制并不等于不设限, 并不等于媒体可以肆无忌惮地窥视隐私。现实是, 在舆论监督过程中,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常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媒体常常以公众的知情权为由消解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如曝光与监督事件毫无干系的私人空间, 由此必然造成新闻侵权;对于一般公民实施的舆论监督, 侵犯被监督者的隐私权属于一般属于无意侵犯, 比如采用偷拍的手法获得第一手资料, 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无意泄露被监督者的隐私。

(四) 技术处理不当。

这主要涉及到电视节目, 主要针对未成年人。在舆论监督过程中, 如果涉及到未成年人, 出于保护, 法律要求不能公布其真实姓名, 不能让人辨识其真实面容。有的电视台没有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模糊未成年人的脸部, 使其清晰可见, 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造成新闻侵权。

三、如何避免舆论监督过程中的新闻侵权

面对新闻侵权与舆论监督的冲突, 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因为新闻媒体有舆论监督的职能而放弃对新闻侵权的追究, 也不应该是因为害怕新闻侵权而削弱舆论监督的作用, 我们应该做的是在二者中寻找平衡。

首先, 新闻工作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目前, 我国虽然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新闻法, 但新闻媒介可以从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确认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为确保舆论监督的真实合法, 新闻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与掌握相关法律法规, 尤其关于名誉权和隐私权方面的规定, 以便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舆论监督, 同时减少甚至避免陷入新闻官司的漩涡。

其次, 编辑要当好把关人。编辑是新闻发布最后环节的把关人, 责任重大。编辑要以法律的尺度“望、闻、问、切”。我们不能要求编辑实地核实每一条新闻, 但一些明显违背常规或不合法的报道, 编辑应当慎重对待, 避免新闻侵权。

再次, 新闻工作者应当加强自律。新闻工作者应当努力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 以行业内部的相互监督和个人的自觉来抵制各种诱惑, 做一名有操守和敬业精神的传媒人。

最后, 报道出现失误后, 媒体应及时纠正。如果报道出现失误, 媒体的态度很重要, 如果出现失误报道, 媒体应主动承担责任, 给监督对象正名。媒体如果不能通过“更正”、“答辩”等手段消除因自身过失导致的伤害, 必将产生严重的后果。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规定:“编辑出版单位在作品已被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或者被告知明显属于侵害他人名誉权后, 应刊登声明消除影响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拒不刊登声明, 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或者继续刊登、出版侵权作品的, 应认定为侵权。”

舆论监督是言论自由的表现形式, 在现代社会, 舆论监督必不可少, 它有助于弘扬正义、揭露腐败。然而, 舆论监督必须在宪法和其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新闻媒体不能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 逾越自己的权力, 否则将会触犯法律, 造成新闻侵权。

摘要:舆论监督是媒介的基本职能之一, 但舆论监督不当导致的新闻侵权问题也日益增多。本文着重探析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的辩证关系, 寻找原因, 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侵权,隐私权

参考文献

[1].丁柏铨:《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童兵:《新闻传媒舆论监督的历史使命》, 《新闻爱好者》 (理论版) , 2008年第一期

[3].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4].黄瑚主编:《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201页

篇4:从舆论监督到新闻法制

大众传播媒介是“第四权力”的合法执掌者,但近年来,我国传媒与司法的尖锐矛盾逐渐浮出水面,独立而公正的司法和自由且发达的传媒对于法治、民主与文明都有着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自由的价值,同时又能在媒体报道之中体现公正的判决结果,这是大众传媒、法官、司法制度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面对的两难选择。本文简单阐述了我国传媒与司法矛盾的现状,并大致总结了二者不恰关系的缘由,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解决矛盾的路径,期望二者的关系在博弈中得到平衡。

关键词:传媒;法制;舆论监督;矛盾

独立而公正的司法和自由且发达的传媒,二者对于法治、民主与文明都有着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自由的价值,同时又能在媒体报道之中体现公正的判决结果,这是大众传媒、法官、司法制度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面对的两难选择。

传媒与司法的“短兵相接”在于富有中国特色的“舆论监督”的兴起。传媒进入司法领域,更多的是基于司法改革的现实需要。此问题的切入点是为保证司法公正而利用舆论监督力量对司法者进行有力监督。但司法与传媒双方相应的理论研究、制度架构以及民众法治意识等都无从谈起,尤其是司法与传媒各自的社会定位都不明确,无法展开二者的良性互动与合作。

一、大众传播媒介是“第四权力”的合法执掌者

无论在普通大众的眼中,还是在媒体自我定位中,目前我国的大众传媒都被赋予了太多理想化、道德化的色彩。新闻的重要功能是获得情报信息并加以整理和传播,有时还要在这个基础上提供意见和评论,做出有见识的反应。多年前曾经有人评价说,印刷机已成为一种权力工具,新闻被视为除立法、行政、司法以外的“第四权力”。现在作为“权力工具”的早已不限于印刷机,还有电视、广播和互联网。这里所谓“权力”实际指的是影响力,但它与真正的权力有着共同的特点:由于它的介入,受作用的一方将不得不做或者不得不停止去做某件事或某些事。

大众传播媒介是“第四权力”的合法执掌者,拥有广大的接收对象,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其传播手段迅速、价廉、方便,能够发布消息、传递甚至制造舆论以及“动员”欢乐。由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的特定功能所决定,新闻舆论早已成为民主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播媒介从不同角度监督着政府的活动,具有使政治保持廉洁的作用,是国家揭露和控制腐败的重要机制之一。

二、我国大众传媒与司法的现状

司法和传媒的价值都在于追求社会公正,但二者实现社会公正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司法是通过法律来解决纠纷,从而追求法律上的公正,而传媒则是通过公众舆论,从社会舆论层面上来追求道德上的公正。

有学者将媒体与司法比喻为一种微妙的“夫妻关系”——作为关系的双方,司法和媒体有时配合十分默契,但有时候也会发生很严重的矛盾,以至于相互攻击、指责,就如同夫妻间的争吵,往往互相不给对方留余地。而实际上,他们彼此之间都不想让这种不愉快维持下去。 

与之相对,另有学者指出,媒体跟司法不可能联姻,他们之间是距离产生美。司法作为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传媒有极大的吸引力。而司法的独立、中立又要求传媒要与其保持“车距”。司法的公开性是公民知情权的需要,媒体对有关信息的搜集与传播是帮助大众行使知情权,由此公众能较好地对司法进行监督,促成司法公正。这与司法保障社会正义实现的目的相符,所以传媒与司法有情投意合互相兼容的一面。而传媒由于其特殊性,它更多地表现情感、直觉,往往将法律评判的问题从道德角度进行评判,这一点在对司法的批评性报道中尤为突出,而司法所关注的是法律与证据支撑的事实,于是两者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分歧。

媒体对司法的监督是一种来自于制度外的监督。作为非体制性的力量,它“存在于根本没有被法律认可的权力中”[1](P.242)。虽然与体制内监督相比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具有偶然性、即时性、难预期、多元化、人为因素等等弱点。与一般公众希望通过舆论监督实现的正义不同,当事人在这里借助传媒实现的是自己的正义,实际上是把媒体当作一种可凭借的力量来扩大自身行为效果以影响司法体制之内的行为或决策。这种对常态体制外的解决纠纷手段和途径的依赖,体现的恰恰是对体制本身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加重体制的危机和对体制权威的损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手段的进步,传统意义上的传媒格局已被打破。这种变化突出地表现在都市媒体的兴起、网络媒体的壮大和西方媒体的深度介入。现在,在传统的机关报、行业报等之外,出现了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影响度深的都市媒体和网络媒体,这一方面给司法工作提供了极为宽阔的舞台,让我们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以更大的规模、采取更加丰富的方式,宣传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在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中创造的光辉业绩。另一方面,由于都市类媒体和网络媒体自身所具有的空前时效性、高度交互性、海量存储性等特点,也决定了一旦发生负面报道,造成的社会影响将更为广泛,负面效果更难消除。此外,我们现在对境外媒体的管理也越来越开放,这表明我国对于自身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但有些外国媒体出于意识形态偏见,或者是在敌对势力的操纵、策划下,经常利用一些司法个案大肆炒作,将个别问题扩大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一般问题政治化,甚至对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政治制度恶意攻击,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传媒与司法缘何不洽

舆论与司法的不洽关系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曾撰文将近些年司法和传媒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2],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有些司法机关和司法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对传媒监督还有一种抵触情绪,认为传媒介入就是找茬儿、挑刺儿、帮倒忙,设置种种障碍限制记者的采访。

第二,司法程序不规范、不合法,妨碍了传媒监督作用的发挥,这使传媒监督客观上受到很大限制。

第三,传媒监督不够广泛。目前,传媒对司法的监督大多着眼于极少数具体案件和个别司法人员违法违纪或腐败行为,而对司法机关的全面工作、办案过程中的程序违法、外界对司法活动的不当干扰等,则涉及很少。

第四,有些传媒监督不够客观,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或者对某一事件或某一司法人员的抨击与事实出入很大,或者对问题的揭露和评论只说其一,不讲其二,带有很大的片面性,或者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无限放大,人为制造影响。

第五,传媒监督忽视司法的特性和规律,“越位”现象比较突出。

四、解决传媒与司法矛盾的路径选择

“法律与新闻自由两者间冲突得到解决,绝不能认为某一方面得到胜利,或某一方面被击败,而应看作整个社会受益。”[3](P.217)在这样的价值观指导下,从用权利制约权力思想出发,媒体与司法既不能“亲如一家”,也不能“冤家路窄”,而应当努力使双方的关系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张力之内。

(一)转变观念消除隔阂坦诚相对

司法机关应当转变观念,深刻认识传媒在宣传司法工作,树立司法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要看到,舆论关注个案,本质上也是一种监督,而不是“干预”或“左右”。对于媒体来说,也要转变监督方式。做好监督是必要的,但如果缺少证据支撑,仅仅是来自媒体的一种主观判断,就很难让司法机关信服。时间久了,对立就是必然。

(二)不对采访另设门槛

作为外部监督的重要手段,舆论对司法的监督必须得到加强而不是削弱。因此,任何限制采访权利的做法都是不利于司法公正的,何况司法机关也无权为媒体采访设限。

(三)增强司法活动的透明度与说理性

的确,媒体对司法案件的报道应严谨审慎。司法机关有时会拒绝接受采访,报道只好听从当事人的“一面之词”,这样出现偏差的可能性比较大。

(四)敢于正视媒体自身问题并努力改进

媒体对司法的监督应该是正当的、有益的督促,而不是越俎代庖的干涉。同时要切实解决报道中不专业、不职业、不审慎、不平衡等问题,通过正确的报道和积极的导向,理性地引导和反映民意,协助司法实现公正。

总之,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在各种权力的博弈与较量中达成的,媒体与司法可以在博弈中互进。其实,双方各自“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不用担心谁干涉了谁,谁妨碍了谁,身正才能不怕影子歪。媒体应该对司法进行“无害监督”,应当做到:认清媒体的角色,客观报道,公正评论;尊重司法权威,尊重当事人人格;严格区分程序事实和实体事实、报道与评论、真实的民意与非理性的民愤;坚持真实、合法、严肃、平衡。在坚持这些常识基础上,双方都应该眼睛向内深刻反省,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和更加理性的自律,努力保障言论自由,共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景汉朝.从大局出发,正确把握司法与传媒的关系[N].人民法院报,2009-10-13.

[3]曹瑞林.新闻法制学初步[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周来顺]

收稿日期:2012-01-12

作者简介:王春宇(1980-),女,黑龙江人,黑龙江电视台制片人,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篇5: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

近年来,随着舆论监督作用的日益凸现,媒体因舆论监督被诉侵权的现象也屡屡发生,且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媒体或记者败诉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不仅影响了舆论监督的效果,也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如何在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有效防范新闻侵权,避免新闻官司,已成为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自身体会,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好关、把好度。

一、提升法律意识,充分尊重他人权利。新闻侵权,是因新闻传播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广义上的新闻侵权,包括侵害人格权、著作权等;狭义上的新闻侵权,专指侵害他人名誉权等人格权。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新闻侵权案件的增多,是人们权利意识觉醒、法律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它反映出社会对新闻媒介的监督与制约日趋规范和完善。新闻工作者应当认识到,尊重法律、依法办事,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在法治社会里,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没有特权,其一切活动都应当符合社会法律规范。法律在赋予媒体舆论监督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因此,新闻工作者在依法履行自身职责、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要依法尊重所有被报道人的权利。在舆论监督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应当树立严格的法制意识,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在明确新闻侵权与正当监督界限的基础上,把握好采访报道的尺度,做到不谤人名誉、不揭人隐私,真正实现依法监督。

二、树立证据意识,严把新闻事实关。舆论监督报道是讲问题的,总会触及一些人的痛处,也不可避免会遭遇反监督。因此,真实性是舆论监督的生命,也是新闻记者最可靠的保护自己的手段。但应当明确的是,新闻真实和法律真实,亦即新闻事实和能在法庭上得以证明的事实之间有很大区别。法律真实指的是以法律能够认定的证据为基础、为法律和司法实践所能认可的真实。从防范侵权的角度讲,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应尽可能以法律真实的标准来衡量新闻事实,这就要求记者树立证据意识,养成提前上法庭的习惯。首先,采访时一定要深入现场,全面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和各方面材料,构建完整的证据链,避免因消息来源求证单一而产生片面性。要注意保留采访的真凭实据,包括录音、录像、照片资料和经被采访人签字盖章并注明日期的采访记录,最好能取得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等法定证据,以保证在法庭上经得起质证。其次,写稿时要做到表述准确,报道内容要与掌握的证据相吻合,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尽量删繁就简、留有余地,切不可合理想象、贪大求全。再次,对新闻源要加以分辨,充分利用权威消息来源的法律空间,尽量避免使用匿名消息源。

三、运用平衡报道技巧,力求做到全面、公正。采访全面细致,报道客观公正,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媒体和记者防范侵权的良方。而要做到全面、公正,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做到平衡,尽力看到“事情的另一方面”,“看到所有的不同的倾向”,“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中,所谓平衡报道就是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还要注意点出其他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尤其在舆论监督报道中,记者要避免成为纠纷或者事件一方的代言人,要给不同观点的双方或多方以表达意见的权力和机会,通过多元化的信息来反映新闻事件,正确引导受众理解新闻事件的本质。

四、将事实与评论分开,把过程与结论分开。新

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记者只是新闻事实的记录者,而不是道德的评判者。在新闻报道中,直接表达记者对事实的意见和结论,不仅有悖于新闻的特性和要求,评论不当、定论不准还容易引发侵权。因此,记者应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和定位,摒弃法官意识和裁判意识,坚持客观性报道原则。所谓客观性报道,是指媒体的报道立场要客观,要把记者的主观感受与客观的事实区分开来,在新闻报道和媒体意见之间为读者划出一条清晰的界限,避免将记者的观点混同于客观事实。在舆论监督报道中,记者应严格区分新闻事实与评论的界限,只说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直接评判是非曲直,不搞夹叙夹议,不擅加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充分利用公正评论免责的法律空间。同时,要把过程和结论分开,不能轻率地为事实定性、下结论,应把结论留给权威部门去定,把是非交由读者去评判。尤其在进行司法报道时,要坚决杜绝“媒介审判”,在案件判决前,不应对案件和犯罪嫌疑人做出定性、定罪的报道和评论。

五、把好稿件文字关,避免使用有损人格的语言。

篇6:略论我国当前的新闻舆论监督

摘要:

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政治民主的监督、对领导机关提高办事效率的监督、对以权谋私为主要特征的不正之风的监督等方面。舆论监督性节目要有求实精神,要有较高的思辨色彩,也要注意时时创新。新闻舆论监督功能的实现是社会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的大跨度进步。我国批评性新闻应该自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开播始,它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新闻面貌,无论是在平民百姓中,还是在新闻界,都引起了关注。

关键词:背景探究、监督作用、存在问题、加强监督

目录

1.1新闻舆论的社会背景

1.2新闻舆论的理论背景

第二章 新闻舆论监督的现实指导意义

2.1弥补社会硬性监督的不足

2.2提高政府实质性的行政能力

第三章 新闻舆论监督现状及存在的缺陷

3.1舆论监督是现代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3.2 新闻舆论监督工作获得了公共决策部门制度性和政策性的支持

第四章 如何保证和加强新闻舆论监督

4.1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

4.2对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前言

1.1 新闻舆论的社会背景

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和社会民主素质的全面提高,大众媒介已经成为联系政府和民众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我国实行的是间接民主制度,人民不直接行使权力,而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人民代表及其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这样,人民作为国家主人,一方面通过人民代表表达自己的参政议政意愿,另一方面通过大众媒介监督国家事务和选举的人民代表,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所以,自由地、充分地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权,不仅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还是公民关心国家建设、参与国家建设的重要义务。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监督在揭示事件真相、呼唤社会公正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媒体正确处理舆论监督的原则是:不缺位,也不越位;恪守媒体角色,公正介入监督事件,在一些特殊领域遵从特殊的监督规律,讲究新闻舆论监督的时机和形式。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大众媒介,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批评,对国家事物和社会生活中违反法律规定和社会道德的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对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缺点、错误乃至渎职、贪污受贿、官僚主义作风等进行抨击和谴责,达到监视和矫正社会秩序的目的。我国的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广大受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代表民意的新闻舆论监督往往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果,促使问题在法律框架下得到解决。新闻舆论监督在揭示事件真相、呼唤社会公正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正常的新闻舆论监督是民主社会不可缺少的社会构成因素,其作用发挥得越充分,越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1.2 新闻舆论的理论背景

欲更系统、深入地探讨我国当前新闻舆论监督,须从舆论(public opinion)的概念谈起。“舆论”一词在涵义的解释上歧见迭出,中外舆论研究学者也“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似乎分别存在着某种缺陷,至今难以完整、准确地表达其概念的本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硕士生导师王雄博士综合各家观点深入探讨,认为:广义的舆论是人们对于一切感兴趣的社会生活领域尤其是社会公共事务所产生的一切意见、愿望、态度、情绪、期待、评价和想象的公开表达,是持

续性与变化性、公共兴趣与个人兴趣的统一;舆论包含着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自发的公众舆论和自为的新闻舆论,是多种主导社会意见的集合体①。监督是指外部力量的制约,即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的制约活动,权力是监督的主要客体,公民与媒体是舆论监督的主体。新闻监督代表舆论可称为新闻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根据群众的议论和意见,运用新闻报道的方式,对不符合法律、纪律、道德的行为进行报道,以促使其转变的监督方式②。

第二章 新闻舆论监督的现实指导意义

2.1弥补社会硬性监督的不足

新闻舆论监督属于软监督,可以有效地弥补社会硬性监督的不足,因为它扎根于广大受众的信息互动之中,舆论触角伸向了社会的各个角落,能够对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进行预先式、全程式监督,把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法制监督可能存在的监督盲区暴露在阳光下,发挥社会硬性监督难以发挥的监督作用。所以,决不能因为健全和加强了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法制监督,就漠视和排斥新闻舆论监督。社会硬性监督和软监督的发生机制和社会作用具有明显区别:一是新闻舆论监督比社会硬性监督更容易发现问题。许多重大社会问题都是被媒体首先披露,然后才引起相关责任部门的注意和重视的,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问题解决流程:媒体披露—社会舆论—政府部门注意和重视—解决问题。问题之所以首先被媒体发现和披露,并不代表政府的失职和不作为,而是大众传播的性质和特点使然。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联系千家万户,千万受众又联系社会各个领域和角落;大众传播的互动机制,又使广大受众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到媒体,这样,新闻舆论监督比社会硬性监督更容易发现问题,特别是发现那些尚处于萌芽状态的问题,因为,新闻舆论监督是真正意义上的多数人监督。二是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硬性监督的作用机制不同。新闻舆论监督通过全程监督防患于未然,发现问题越早,监督越充分,问题和矛盾越容易化解,给社会造成的损失也越小;社会硬性监督主要采用纪律处分和法律处分进行事后矫正和纠偏,达到惩一戒百的目的,它更强调维护法律法纪的尊严。

2.2 提高政府实质性的行政能力

据《新安晚报》报道,安徽省枞阳县出台的一份关于正确对待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根据这份“意见”,今后枞阳县将实行新闻媒体采访“首问负责制”,对于各级新闻媒体前去采访,被采访单位首先接触记者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负责人,必须热情接待,并负责协助记者及时联系有关人员,及时向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报告,“严禁有意回避或拒记者于门外,不得推诿,敷衍了事”。同时“意见”还作出特别要求,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主动接受采访,对重大舆论监督报道要全程陪同。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加强舆论监督”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也把“舆论监督”列为党内监督的一种正式形式。在上述精神指引下,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出台了多种规章制度和有效措施,积极支持舆论监督,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安徽省枞阳县的做法就属于这一类。上述报道说,该县之所以出台这一“意见要求”,缘于不久前发生的一起重大舆论监督事件,导致当地有关部门工作十分被动。通过这一事件,当地相关人士认识到,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配合接受记者采访,是各级组织向媒体和群众阐述自己观点、消除矛盾误会的机会,也是一种责任,“回避拒绝采访或提供虚假信息,使媒体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真相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是一种失职和渎职行为,危害极大”。应该说,这样的认识触及了问题的实质,颇有现实针对性。当然,出台“若干意见”还只是正确对待新闻舆论监督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诚心诚意的落实,防止在实践中走偏。

第三章 新闻舆论监督现状及存在的缺陷

3.1舆论监督是现代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又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建国以后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起始于我们党提出的报刊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过渡到新闻舆论监督。九十年代以后,获得了稳步的发展。但是,至今还不能说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能够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理想道路。因此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运用政治学、新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对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认为,近年来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各级各类媒体普遍开展,名牌栏目不断涌现,新闻舆论

监督的氛围日趋浓重;新闻舆论监督的范围和领域日趋拓宽;新闻舆论监督的方式日益多样化;网络媒体的崛起为新闻舆论监督注入了新的活力。

3.2新闻舆论监督工作获得了公共决策部门制度性和政策性的支持,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初步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知识层次高、政治素质好的新闻舆论监督工作队伍;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民众对其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是,监督重点不突出,层次低、力度小;地方保护主义作怪,“异地监督”现象增多;新闻官司迭起,媒体成为“被告”;“媒体审判”损害了司法公正和独立;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使媒体丧失公信力。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外部的因素(观念制约、权力制约、利益制约、法律制约),又有内部的因素(内部管理体制的制约、队伍素质的制约)。为了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必须进一步拓宽舆论空间、完善舆论监督法制、健全舆论监督机制、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舆论监督工作队伍。

第四章 如何保证和加强新闻舆论监督 4.1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对新闻舆论监督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地方报纸如何进一步利用好舆论监督这一手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地市级报纸的舆论监督报道很可能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很多时候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因此,这就要求进行舆论监督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从事舆论监督报道记者必备的素质。一篇舆论监督稿件是否见报,除了事实准确外,还要从效果上审视。看其是否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是否有利于维护稳定,是否有利于推动和改进工作,是否有利于促进问题的解决。立足于建设性的监督,立足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而不仅仅是为了监督而监督。二是不同问题要用不同方式进行监督。舆论监督报道不是简单的批评与曝光,记者在处理稿件的时候一定要有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监督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激化矛盾或引起恐慌,因此不同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去监督。

4.2对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由于一方“财大气粗”等原因,采取对舆论监督不屑一顾的态度,对此必须采取系列报道的方式连续进行跟踪,一

篇7:如何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监督作用。从党的十三大以来,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明确提出:重视和发挥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由此看来,开展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舆论监督,是我们党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任务和工作职责。作为县级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积极发挥对反腐倡廉的舆论监督作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充分认识县级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是舆论监督的引导作用。在目前社会不断变革的时期,地方上的反腐败斗争和行业不正之风也变的错综复杂。基础不牢,何以建高楼大厦?因此作为基层的新闻媒介加强对反腐倡廉的舆论监督非常重要。在监督中,监督什么,怎么监督,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从宣传政策,法规,条例等入手,用宣传的手段来推动党中央确定的反腐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在地方的贯彻落实。比如,在我们新闻或专题节目中开设《廉政之窗》《行风在线》《身边说法》,把生硬枯燥的法规,条文用形式活泼的电视节目表达出来,以此来引导提高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促进防范腐败机制的形成,推进反腐倡廉法制的进程等。

二是舆论监督的示范作用。毛泽东同志曾讲过:“一张省报,对于全省工作,全体人民,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江泽民同志说:“人民日报办得如何,对全国人民都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这些论述告诉我们,新闻媒介在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舆论监督中,新闻媒介刊发什么,不发什么,怎么发,都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县级广播电视要围绕中心,吃透政策,跟紧形势,多介绍各级各部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做法新经验,多宣传郑培民、汪洋湖等勤政廉政的先进典型,建立严格的播发审批程序,以良好的节目内容和形式为社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更好地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三是舆论监督的震慑警(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示作用。新闻舆论监督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是,这种监督以公开曝光为主要形式,传播快,范围广,影响大,有很强的震慑力和广泛的警示作用。2004年秋,郧县遭受长时间的暴雨袭击,很多农民房屋倒塌,让倒房户安全过冬成了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然而郧县某乡镇不顾镇内倒房户的安危,却拿出大批的钱来装修政府的办公楼,在县领导过问后,该镇任然我行我素,郧县台在获得这一线索后,立即进行了采访报道,该镇迫于舆论压力,停止了办公楼装修,妥善安置了倒房农户的生活,这一事件在全县引起反响,其他乡镇和部门引以为戒,高度重视灾后重建工作,使大灾之年农民没有大的损失。从这件事来看,有些人不怕内部通报,就怕公开登报,不怕降职处分,就怕新闻曝光。同时县级新闻媒体还可以通过转播或播放上级媒体播发或制作的反腐倡廉的反面典型人,典型事,如程克杰,胡长青,程维高,王怀忠,广西南丹透水事件,山西繁峙矿难事件等,剖析这些人和事的腐败过程,对想腐败的干部产生一种巨大的震慑作用,对想干坏事的人起到抑制作用,对广大干部也能起到引以为戒的教育警示作用。

积极探索县级广播电视开展对反腐倡廉工作监督的方法和途径从这几年的工作实践看,我认为,县级广播电视开展舆论监督,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建设性态度从事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目的就是针砭时弊,弘扬正气,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增进团结,维护稳定。因此,我们要把舆论监督的目的与地方党委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以正面宣传为主,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善于发现和总结那些工作在基层、服务在基层、奉献在基层的活生生的勤廉俱优的集体和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在进行反面报道时,要着眼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发现矛盾,查找问题,而不能凭主观意志“找茬子”;要着眼于解决问题,改进工作,而不能满足于揭短扬丑,图一时之快,片面追求轰动效应。无论是批评错误,还是揭露问题,都要是建设性的。要有利于加强我们党的廉政建设,有利于发展和保护先进生产力,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二是要以求实的精神开展舆论监督。作为党的喉舌,要把党政机关及其官员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舆论监督的重点,从党政机关重大决策和措施的制定情况,党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落实重大政策和措施情况,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情况,公共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廉政勤政情况,社会公共事业机构和垄断行业的不良行为,突出的社会丑恶现象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开展舆论监督必须靠事实的力量,凭事实说话,用事实监督。必须深入采访和调查研究,掌握准确、全面、翔实的第一手材料。郧县某部门有一名科级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承包了一茶场,在经营的过程中短斤少两坑害消费者,今年3月的一个晚上记者接到举报,与工商执法人员一起在其家中当场查获已包装好的50斤短斤少两茶叶,记者在掌握第一手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对此事进行了深入采访,对这起事件背后以权谋私的阴暗行为进行了深刻揭露。这起事实确凿的舆论监督,既反映了群众普遍关注的坑害消费者的问题,又揭露了一个党员干部以权谋私的不洁行为。充分发挥了新闻媒体在反映群众呼声,监督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作用。

三是掌握舆论监督的技巧,以恰当的方法实施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工作难度较大,尤其县级新闻媒介舆论监督难度更大,对反腐倡廉工作监督更难,采访难,播发难,解决问题难。这种“难”,是舆论监督的共性。迎难而上,要求要把握舆论监督的基调、内容、时机、分寸,把握报道的力度、广度、角度。要抓住那些既能反映事件本质,又有法可依、有政策可循的倾向性问题进行舆论监督;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注意火候节奏,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数量适度,密度适当,把握分寸;要运用公开报道、内参反映等多种形式开展批评性报道。从微观上讲,要精心组织每篇稿件,切实抓好选题准确、采访深入、播发严格、跟踪报道等各个环节,从选题取材、遣词造句、切入角度、力度大小等方面认真把握,努力在舆论监督的具体运行过程中,做到“解难不发难、补台不拆台、帮忙不添乱”,保证实际效果。

篇8:浅议新闻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自身所代表的权利以及对社会权力控制的影响。

舆论监督不仅是医治社会痼疾的一剂良药, 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行使自已当家作主权利的有效途径, 也是其主人翁地位的直接体现。大众传媒的功能之一是舆论监督, 与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不同, 舆论监督不是通过具体的、带有强制性的手段实现的, 而是通过舆论的影响力来实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因其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公开程度大, 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引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舆论监督与公民权利的冲突初露端倪的今天, 我们流露了对舆论监督进行规范化的考虑。近年来, 有两种社会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 一种是舆论监督价值的被认可和推崇, 另一种是公民权利价值的张扬和重视.近年来舆论监督对社会生活的干预越来越深, 在鞭挞社会丑恶, 揭露社会腐化和滥用, 维护公民的权利不客观存在侵犯和压抑, 使公共权力得到优化的运用, 从而为人民谋取更大的福祉, 通过批驳丑恶的社会现象,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这一点上舆论监督的价值取向是与公民权利保障相一致的.

二、舆论监督对于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意义。

在应然意义上讲, 舆论监督权是人民权利的派生物, 是人民议论自由的派生。在实然情景下它已变异和膨胀为一种公共权力。在中国没有新闻或监督前提下, 新闻媒体成为官办喉舌, 人中国新闻媒体的设置、管理和隶属关系来看, 舆论监督应视为一种公共权力。新闻媒体的职能又决定了它具有自身的超然性, 一定程度地游离于行政权力、司法权力、立法权力之外。权力的合法是现代社会关于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 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 成为新闻传媒在新时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是提高新闻宣传水平的“三大工程”。近几年, 涌现了像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这样一批舆论监督生要舆论阵地。舆论监督在反对不正之风、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 舆论监督工作在总体上, 还存在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有些方面的总是还比较严重。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大多数地方, 在大多数情况下, 舆论监督工作困难重重, 甚至举步维艰;二是上级新闻单位监督下一级单位相对容易些, 中央级新闻单位舆论监督相对好开展一些;三是领导开明的地方, 舆论监督相对好展一些, 反之则很困难;四是打“死老虎”容易些, 打的原因各有不同,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 真正把舆论监督工作有效地开展起来, 根本的问题是要走出对舆论监督工作认识上的误区。要按照十五大精神, 把舆论监督的“位”定准。舆论监督是我们党和国家民主监督制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我们党和国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整个现代民主制度建设链条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舆论监督首先应该是作为一种民主制度而找准自已的位置。它绝不仅仅是新闻单位的工作, 它不是可搞可不搞、爱搞就搞的事, 不能被人随心所欲地“喜欢就抱在怀里, 不喜欢就丢在崖里”, 更不允许任何压制破坏舆论监督的现象存在。

三、舆论监督实施过程的若干总是。

作为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一个环节的舆论监督, 其本身需要进行制度建设, 使之真正成为一项制度, 加以确立、规范和坚持。首先, 它应该纳入各级地方党委、纪委的工作安排之中, 把舆论监督开展好、管理好;其次, 它应该成为人大实施监督工作的强有力的助手;其三, 它应该纳入政府的工作安排, 成为政府开展工作的帮手;其四它应该成为人民群众实现民主监督, 表达自己意志的重要渠道, 加以明确和保证。一句话, 如果舆论监督形成了一种工作制度, 就使得工作有了舆论监督上的保证。

四、舆论监督与新闻从业者素质的提高。

舆论监督肩负的重要使命和所处的特殊地位, 要求进行舆论监督的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因此, 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非常重要。这种素质建设是整个新闻队伍建设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它同样需要有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建设。一个地方、一个新闻单位舆论监督工作开展得好不好, 有没有一支相对专门的、高素质的队伍至关重要。

1、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必须高度重

视舆论监督工作。一方面, 要按照“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从大局出发, 把握舆论监督的方向与“度”;另一方面, 对每一件舆论监督报道都要认真策划, 周密部署, 慎重操作, 趋利避害, 把舆论监督工作做准、做细、做好。在这里, 领导者的大局意识、把关意识、策略意识十分重要。

2、具体进行舆论监督的编辑记者

要注意提高自己从事舆论监督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要认真、细致地开展工作, 弄清事实, 掌握证据, 使自已的工作无懈可击。要注意不要感情用事, 同时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3、要不断同自己身上的不良现象

作斗争, 摆正自身的位置, 抵制各种诱惑,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心态和行为去从事舆论监督工作。

4、遵守法律, 遵守纪律, 听指

挥, 听招呼, 更是对从事舆论监督工作的同志的最起码的要求。俗话说, 打铁先得本身硬。练好内功,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从事舆论监督工作的队伍, 搞好舆论监督就有了队伍素质上的保证。

上一篇:初一数学专题训练习题下一篇:单位同事聚会活动开场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