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沼气利用

2024-08-2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沼气利用(精选10篇)

篇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沼气利用

吴桥镇2010年沼气建设工作小结

吴桥镇认真开展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启动2010年民生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项目,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倾心倾力打造“村风正、村庄美、村民富”新村庄。

根据年初县委县政府工作计划,给我镇安排全年新建150口沼气池任务。3月20日,我镇启动了2010年农村沼气池建设工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沼气池建设工作,把它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惠农富农民生工程来抓。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的部门,落实了具体责任人,由镇里向社会公开招标有资质的建工队具体负责实施。截止到2010年12月20日以完成全部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

吴桥镇党委政府从各村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提出针对方案,采取全宣传,大发动,多引导,干部带头进村入户宣传,群众积极响应号召行动,政府在优惠政策上重点倾斜,每口池国家给予2000元补贴,在新建选址上重点照顾,逐点逐村推进。今年,重点在吴桥村、路西村、郑庄村、周湖村等4个村启动新建工作,使用新技术,落实新机制,建设新气池。

一 干部挂点。明确一名机关干部挂点负责指导沼气池新建工作,做到经常下村指导,重点督促建工队认真施工,加快进度,经常为其排解困难,协调关系,及时汇报工作进度,让每口沼气池都顺利建设,按期完成落实,并投入使用。

二 资金保障。镇政府本着为民办实事的宗旨,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镇财政实行沼气资金专款专用。对村经审核合格的沼气池,根据招标合同要求及时拨付转移资金,保障这项民心工程惠民暖民,让村民真正得实惠。

三 跟踪服务。镇政府聘请了1名沼气池技术员,每月定期下村给予技术指导,解答村民相关疑难,定期开展维护工作,确保沼气池维护有专人,保障有落实,让村民建得踏实,用得放心,建立一条长效服务机制。

存在问题,由于沼气池建成后已是深秋,气温过低,不能填料,很多就没有起用,随着开春气温逐步回升,由技术人员指导装料后,问题会彻底解决。

篇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沼气利用

2005年,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财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农村沼气建设紧紧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新彭州”这一目标,按照“以沼气为抓手发展循环经济”为主题,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积极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奋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用能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全市承担了省小型公益设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500口、成都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270口的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体推进,项目带动,掀起群众性沼气建设高潮

在农村沼气建设上,仅仅依靠项目是不行的,群众才是投资的主体,沼气建设的主体,在抓好项目的基础上,必须真正让群众行动起来,充分调动群众沼气建设的积极性,掀起群众性沼气建设高潮。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动群众。沼气建设利国利民,不仅能增加经济收入,还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环境,但由于过去沼气建设失败过,所以不少群众对新一轮的沼气并不了解,还缺少足够的认识。这方面我们通过组织项目镇村干部、群众代表到广元市元坝区、眉山市洪雅县曲沿村参观学习,亲身感受沼气给农村带来的好处,并多次召开会议,利用电视、“今日彭州”、“彭州农牧信息”、发放致广大建设沼气群众的公开信——“新型高效沼气好处多多多”、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沼气建设的意义,宣传沼气技术知识,让群众真正全面地了解沼气、认识沼气。二是组织群众。搞项目目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是为什么,就是为了发挥它的示范作用,我们通过组织非项目村的农户到项目村、项目户进行参观考察,让他们看到实效,让更多的农户自筹资金建设沼气。三是服务群众。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群众愿意发展了,我们主动为群众搞好服务,帮助他们规划、设计,组织技术人员,调配器材物资,现场解决沼气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隆丰镇岚锦村王维江的妻子,开始对沼气建设不理解,反对家里修沼气,池子修好后,全家一天三餐都用沼气做饭、烧菜,家中连煤柴灶都折了,还能洗澡,家里的面貌得到了大为改观,她见人就说:“不修不知道,修了才知好处多,花了钱,值,真的值”。岚锦村已全面完成了128口沼气的建设任务。

二、广泛推广玻璃钢沼气技术,大力提升沼气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

当前推广的“一池三改”(即建沼气池、结合改圈、改厕、改厨)小型高效沼气池建设内容的实质是针对一家一户的生态家园建设,将沼气作为“抓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建设以生态保护,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切入点,通过沼气生物链的作用,能实行种养业的有机结合,形成农户基本生产、生活单元内部的能流和物流的良性循环,达到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使农户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通过与砖混结构沼气池相比,玻璃钢沼气池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能减轻施工劳动强度和耐酸碱腐蚀,气密性好,免日常维修,无运行管理费用,池容产气率高,原料利用率高的特点;同时,通过对项目村农户的大力宣传和投资成本对比算帐分析,镇村干部及农户、施工人员都对推广玻璃钢沼气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信心。今年,岚锦村128口、蒙阳镇20口、熙玉园区12口项目建设任务,全部推广建设的玻璃钢沼气池,效果十分良好。

三、坚持证上岗制度,确保施工质量。

玻璃钢沼气池虽商品化程度较高,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它的施工质量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施工工艺是否雾茫茫,都将直接关系到玻璃钢沼气池的使用寿命和效益的发挥。因此,把好施工质量关至关重要。我们从项目一开始就坚持由取得国家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确定了2名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施工队长,并从64名有沼气生产《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中挑选了24人进行施工,施工人员由市农能办统一制发沼气施工《上岗证》,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坚持施工人员与农户签订施工合同制度,坚持质量终身责任制度。这样既保证了沼气池建设的质量管理,又保证需要了建池技术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既保证了技术人员有事可干,又保证了技术人员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充分调动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高标准、高起点规划“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思路和要求,做到以沼气为切入点,抓整体建设,围绕建一个生态家园村,脱贫一个村、卫生一个村、富一方百姓,因此,今年我市在土地治理,农民集中建新居的实施过程中,市委、市政府要求在规划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将沼气或污水净化池统一纳入规划范围,未规划沼气或污水净化池的一律不予审批新建。农村沼气是一项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通过沼气池建设,进行改厨、改厕、改圈,使农户实现室内亮化、庭院绿化、环境美化、生活污水无害化,彻底改变农村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篇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沼气利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眼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 培育农村生态文明,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农村建立起新的理念、设施、社会保障系统和社会风貌等等, 逐步缩小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 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建设共同富裕的新农村。目前, 中央以解决农村能源为突破口, 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开发利用, 有助于农民增收减支、农村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将对新农村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我国农村能源和环境现状分析

目前, 农村能源主要包括薪柴、秸秆、小水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煤炭、燃料油、电力等商品能源。20多年来, 尽管政府对农村能源进行了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开发, 但是直接焚烧薪材、秸秆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据统计, 2000年全国农村共消费各类能源折合6.7亿吨标准煤, 占国家能源消费总量的44%。在总消费中, 秸秆占18.4%、薪柴占14.3%。全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耗总量达3.7亿吨标准煤, 其中薪柴占21.76%、秸秆占33.41%。[1]无论从整个农村能源消费总量还是从农村生活用能的角度, 薪柴、秸秆所占比重都相当高。加上传统的农村炕灶设计不合理, 柴草燃烧不充分, 热转换效率只有10%~20%, 浪费极大。[2]而且生物质直接焚烧, 将产生的大量烟尘和余灰, 严重污染生活环境和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另外, 农药、化肥的不正确使用和垃圾等随意堆放, 使得大气、地下水、土壤等受到了严重污染, 加之林网砍伐、植被破坏和农民环保意识不强等, 致使农村污染高于城市。为了彻底解决农村能源和环境问题, 沼气开发利用就成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重要途径。

二、沼气开发利用对中国农村发展的意义

长期以来, 能源短缺使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而沼气开发利用正使得这种趋势得到扭转。据资料显示:到2005年底, 全国户用沼气达到1800万户, 养殖场沼气工程3500处。其中, 1800万户沼气池约相当于保护了6300万亩林地。显然, 农村沼气开发利用所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是相当显著的,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沼气开发利用减少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对比分析发现, 除了SO2气体以外, 相同重量的薪柴和秸秆产生的有害气体量与烟煤、无烟煤相当。[3]而且, 过多地依赖农作物秸秆作能源, 大量农作物秸秆不能还田, 导致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加上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 使得耕地土壤退化、保水肥能力下降。与之相反, 以农作物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为原料, 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是一种优质、高品位的燃料, 热效率高, 将大幅度地减少农村地区有害气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和秸秆的焚烧量。而且, 人畜粪便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 大部病菌、虫卵被杀死, 能有效减少有害病菌的传播途径, 避免地下水源污染。

2.沼气开发利用缓解当前我国农村能源紧张的局面。

在农村, 尽管煤炭等商品能源使用增长迅速, 但因资源供应条件限制及其价格的不断攀升, 农村用能日趋紧张, 特别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 这种趋势会继续增强, 能源供应短缺和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 在农村普遍推广沼气, 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本生活用能问题。一般而言, 建设一个8立方米的户用沼气池, 年均产沼气385立方米, 能解决3~5口之家80%的生活燃料。而作物秸秆等可作饲料或它用, 节省了大量资源。沼气建设变废为宝, 这在一定程度解决了农村能源短缺问题。

3.沼气开发利用降低了农民的生活与生产成本。

沼气除了用来烧水做饭、夏季制冷和冬季加温外, 还能用于贮粮和水果保鲜, 满足了生活生产需要。沼液营养成分相对富集, 可通过专用管道浇灌或叶面喷施蔬果作物, 或经厌氧发酵杀菌后作饲料添加剂, 或作无土栽培营养液等。[4]沼液还具有抑制农作物病虫害的作用, 将沼液和农药配合使用, 大大超过单施农药的治虫效果。[5]沼渣富含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等元素, 是一种缓速兼备的优质肥料, 可直接施用于农作物, 或制成有机肥料施用, 还可用于育苗、土壤改良等。据估计, 农户用沼气做饭、点灯照明, 利用沼液、沼渣作肥料, 加上以沼气为纽带发展了生态农业, 每户年增经济效益约3000元。[6]

4.沼气开发利用有助于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观光农业。

目前, 我国正大力推广的“四位一体”、“猪沼果”等模式就是生态农业模式。[7]这种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 把能源生产、种植业、养殖业等纳人统一安排和协调发展的轨道, 实现了多级质能利用, 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有机农业是指在动植物的生产过程中, 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的农业生产体系。最近农村广泛兴起的观光农业以农事活动为基础, 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 集生产、休闲、娱乐为一体, 是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农业。[8]显然, 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有机农业、观光农业对于广阔的农村不失为一条高效增值的新途径。

5.沼气开发利用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沼气开发利用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增收机会。当沼气池建好后, 节约出的优质作物秸秆可作原材料出售, 或进行深加工增值, 如用秸秆生产包装纸箱、人造纤维板等。另外, 当农户生产的沼气超过自身需要时, 可将多余沼气压缩装瓶进行销售, 甚至可用于沼气发电, 卖电给公共电网公司。同时, 为了不间断给沼气池补充原料, 农户会多养牲畜;为了不使沼液、沼渣浪费, 农户将大力发展种植业。这些都可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三、中国农村沼气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1.大力推进沼气池建设同时, 以生物质气化为补充。

生产沼气有两种方式, 即生物气化 (即发酵生产沼气) 和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气化是指是生物质原料在缺氧状态下燃烧和还原反应的能量转换过程, 它将固体生物质原料转换成由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组成的可燃气体, 使用方便、清洁。与其它可再生能源相比, 生物质能源来源稳定可靠, 能源密度大, 不受地域、气候的限制。在各种生物质能技术中, 热解气化技术具有效率较高、原料适应性好、设备简单、投资少的优点。据资料显示, 农村户用沼气投资, 平均每口沼气池农民需投资2000元左右。对边远地区和贫困农户而言, 因无法筹集到这笔资金而错失发展的机会。而且, 沼气发酵菌种要在8℃~60℃范围内才能发酵产气, 这又使得我国高寒地区农户无法进行沼气池建设。这些农户占到全国适宜发展户用沼气养殖户的22.5%, 约为4800万户。对于这部分农户, 可优先考虑发展秸秆气化炉, 其价格在500元右, 大大减轻了农户的负担。而且, 秸秆汽化炉只需用秸秆、谷壳、杂草等农村常见废弃物做燃料, 就能解决村民吃饭烧水的问题。对烧不起煤、又没有条件发展沼气的贫困农户来说, 应大力推广这种燃气设备。

2.继续推进农村沼气产业相关技术的研究。

农村沼气规模越来越大, 但制约其发展的技术问题依旧存在, 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基础理论方面, 发酵机理探讨不够深入, 如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高效产甲烷菌株的筛选及工程菌株的构建、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沼气产业的做大做强, 国家在这方面研究应给予重点资助。二是技术应用方面。主要包括:①沼气发酵装置的结构研究。这关系到产气效率高低、进出料方便与否等问题。②新型建池材料和生产工艺的研究。目前, 我国大量推广的沼气池主要是以砖混结构的现场构筑为主, 存在对建池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建池效率低、推广速度慢等问题。而以玻璃钢为主要材料的商品化沼气池结构简单、安装管理方便, 但成本过高。③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问题。目前, 对沼液沼渣的利用大多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施用, 如何对其深加工, 提高其价值有待深入研究。这些问题都关系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 应给以足够重视。

3.加大农村沼气开发利用政策的激励力度。

当前, 我国农户用沼气比例依旧偏低。因此, 应建立起完善的投资、税收、价格、财政等方面的激励政策, 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进行沼气开发建设。具体包括:①通过法律规定保证对沼气发电上网给予补贴。保证那些将“生态电”输入公共电网的企业或个人得到补贴和最低补偿, 并且政策在相当长的时期保持稳定。②对那些为保护或改善环境进行沼气设备投资的养殖户, 给予一定比例的投资补贴。③对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符合信贷条件的沼气开发利用项目, 金融机构应提供有财政贴息的优惠贷款或国家给予税收优惠。

4.建立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

目前, 我国户用沼气数已达2200万户, 规模化养殖沼气工程3500处。这么庞大的基础设施, 如果缺乏维护, 那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需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全国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试行) 》明确指出, 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 逐步建立以省级技术实训基地为依托、县乡服务站为支撑、乡村服务网点为基础、农民服务人员为骨干的沼气服务体系。这套服务体系的建立将为农户提供建池、购料、加料、出料、维护维修、配件、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服务, 保证沼气池的正常使用。

5.以规划引导农村沼气开发利用建设。

目前, 农村沼气开发利用应强调“一池三改”, 即沼气池与改圈、改厕和改厨同步, 有条件的地方还引导项目村开展改院、改水、改路等配套建设, 这表明农村基础建设方面存在众多不合理之处。因此, 应把户用沼气池、大中型沼气池以及城镇沼气净化池、农民小区的社区型沼气建设纳入农村建设规划。就单个农户而言, 凡新建改建的农房, 只要条件具备, 必须配套沼气池。对新建畜禽场, 做到粪便、污水处理与投资畜禽舍等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施工, 把沼气工程列入整个项目预算。

6.促进无公害产品、有机食品的销售带动沼气开发利用。

沼气开发提供大量沼液和沼渣, 为农村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大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无公害产品、有机食品市场需求的增加, 都激励着农民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但是, 最终农民是否愿意生产无公害产品、有机食品将取决于其经济效益大小。为了改变农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 减少环境污染, 让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或个人获得丰厚回报, 改变单纯追求量的发展思路, 应大力开展以下工作。①加强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的检测和认证工作, 设置市场准入门槛, 为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的优质优价打下基础。②扩大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的宣传, 创立其品牌, 强化人们的认识, 提升市场需求。③加大对农民的培训, 使农民掌握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 从根本上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④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成片建设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基地, 实现规模化生产, 创建区域名品牌。这些举措将为生产无公害产品、有机食品的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 使其更加重视沼气的开发和利用。

四、结束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我国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农村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和沼气开发利用带来的巨大经济环境效益表明, 农村沼气开发利用不仅能解决农村能源环境问题, 还对农村的生活观念、生产方式等方面的改变产生积极的影响, 将会大大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效华, 冯祯民.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1) .

〔2〕孔令堂, 王利华, 王立新.调整农村能源结构促进生态自然修复[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3, (06) .

〔3〕闫丽珍, 闵庆文, 成升魁.中国农村生活能源利用与生物质能开发[J].资源科学, 2005, (01) .

〔4〕李建昌, 张无敌.沼气发酵系统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02) .

〔5〕康晓慧, 江平艺.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是改善西部农业生态环境的核心问题之一[J].重庆环境科学, 2003, (07) .

〔6〕曾朝辉, 陈明英.贵阳市乌当区农村能源结构状况及发展对策[J].耕作与栽培, 2006, (04) .

〔7〕覃龙华, 王会肖.生态农业原理与典型模式[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1) .

篇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沼气利用

关键词:沼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S2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031-1

1 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事业,有利于改变农民传统的用能方式和生活方式

发展沼气建设,一方面农民可以利用沼气做饭取暖,不但使日常的炊事活动和取暖不再饱受烟熏火燎之苦,而且方便、卫生、快捷,降低了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改变农村粪便、垃圾任意堆放的状况,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减少有害病菌的传播途径和废弃物对地下水的污染,促使农民从传统的生活方式向健康、文明、卫生的方式转变,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就可以实现农民盼望已久的“做饭不烧柴和炭,点灯不用油和电,烟熏火燎不再见,文明卫生真方便”的现代生活方式。

2 发展农村沼气事业,有利于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 增加经济效益

(1)从吉林省来看,按每个沼气池年产气360m3(使用300天)计算,与液化石油气等价比较,每年每个沼气池可节约燃料费用570元左右。

(2)通过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每个沼气池每年可出沼肥1.5m³,可种植绿色水稻面积0.1hm2,节约化肥210元,增效450元(产量按每公顷9000kg,每公斤增效0.5元计算)。再加上带动养殖业、庭院经济的发展,每个沼气池每年增效1500元左右。

2.2 增加社会效益

(1)人畜粪便投入沼气池发酵后,既能减少了农家肥料堆沤对环境的污染,又能有效地将寄生在人畜粪便的细菌性病源、病毒性病源、寄生性病源及蚊蝇虫卵杀灭,减少疾病传染发生,改善农户的卫生状况及居住环境。

(2)扩大燃料资源,将原来不作燃料使用的人畜粪便及其他生活废料变成燃料加以利用,变废为宝,节约能源。

(3)通过使用沼气,使广大农妇从烟熏火燎的传统炊事方式中解脱出来,既节约劳动力资源,又减少传统炊事带来的红眼病、哮喘病等疾病。

(4)增加有机肥料,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3 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事业,有利于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

沼气建设不但可以改变一家一户的小环境,而且还可以带动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的大环境。一家一户通过合理布局,以沼气为纽带,带动了养殖业、庭院经济的发展,使厨房净化,庭院美化。再与村镇规划结合、污水治理、生态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结合起来,使农村村容村貌真正得到改善。

4 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事业,有利于减轻农村面源污染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有沉淀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水层、湖泊、河道、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加强农村沼气建设,通过沼气厌氧技术进行处理净化千家万户的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最捷径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同时,利用沼渣、沼液,不断使土壤的有机质成分提高,农作物病虫害明显下降,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因此发展农村沼气,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不可替代的措施。

5 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事业,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山区农民的做饭取暖大都用木材,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发展沼气事业,改变农户用能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据统计,一个8m³的沼气池年可产沼气360m³,节约薪柴和秸秆2t左右,相当于2.5亩薪炭林一年的生长量。可以说,建一口沼气池可以保护一片青山。因此,大力推广和使用沼气,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6 发展农村沼气综合利用事业,有利于农民多方面增收致富

现在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能源建设已不再是以解决农民生活单一性用能为重点,当今已发展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污水净化、环境卫生,农民增收等诸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加长了沼气建设的内涵和外延综合作用的链条。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建设实施“畜—沼—果”、“畜—沼—菜”、“畜—沼—粮” 沼气综合利用生态能源模式,有效地促進了农户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和农作物品质的改善和提高,所产出的农产品可直接成为有机绿色食品,有利于拓宽产品的市场销售渠道,实现增产增收。所以说沼气建设是一项一沼多能、一沼多用、一沼多效的增收致富工程,是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措施。

7 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事业,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2009年,永吉县在新增农村沼气建设项目中完成了6个乡村服务网点和500户沼气池建设任务,其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拉动内需。带动地方投入和群众自筹88万元,增加了水泥、钢材、沼气配件、农用车等用量,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二是促进就业。新增500户沼气池和6个乡村服务网点,需技工50人,仅此一项可使农民技工增收60万元;三是促进农民增收节支,仅2009年500个新增沼气,可为农户节约燃料、化肥等直接支出28万元。有效地拉动了区域内物资需求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篇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沼气利用

作者:冯德亮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进入新世纪以来,沼气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其日趋成熟的技术和科学实用的模式,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村环境优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有以下

几个方面:

1沼气建设能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是经济发展,其宗旨是要增强农村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当前,我县农业效益低下,农民增收缓慢,是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沼气,可以在解决群众生活用能的同时,带动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而且从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岭东村全村共有122户,596口人,目前,已建成高标准“一池三改”模式户62个,全部投料启动并正常运行,户均养猪达到11头,有86%的沼气池在冬季产气量保持稳定。自用上沼气后,做饭不再烟熏火燎了,端锅两手也不黑了,村里不见粪堆了,苍蝇明显减少了。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建设“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每户每年可节约煤电、化肥等开支近1000元,年可以出栏肥猪30多头,又可收入4000多元,两项合计,共可增收5000余元,而且仅需一个家庭妇女劳动力。通过算帐,村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建设沼气是一条脱贫之路,致富之路,小康之路。

2沼气建设能改善村容村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贯彻统筹协调的原则,既要体现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又要体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发展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村貌就必须整洁、美观。目前,我县农村虽然在实行村村通后,解决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问题,但仍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脏、乱、差”的现状,厕所简陋,畜禽粪便随意堆放,粪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乱飞,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既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容易导致疾病、疫病的发生。发展农村沼气,同步进行改圈、改厨、改厕,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流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可杀灭寄生虫卵和部分病菌,基本达到粪便无害化的标准,有效地改善

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3沼气建设能实现乡风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外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统一。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农民的素质决定农村发展的速度,决定农村文明的程度,决定农村现代化的进度。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和方法,都要把着眼点放在提

高农民的内在素质上,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其本身就是一项科技含量比较高的项目,又因其效益显著,能提高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把精力投入到将实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行列中去,增加了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模式户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种养、加工等庭院经济项目,这样可以大量消化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社会的一些不安定因素,又提高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利用率。种养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原材料和经济基础,促使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粗加工向深加工发展,农民在模式建设中,逐步树立起商品的信息观念、时效观念、价值观念和市场观念,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有力的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普及推广农村沼气,在搞好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去年10月,农业部批准了我县为2005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县,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全县农

村沼气事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我们坚持做到了“五到位”

3.1宣传到位

沼气是个新事物,农民是建设的主体。因此,解决农民思想认识问题,使广大农民增强沼气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发展农村沼气的关键。为此,我们专门印发了“致农民朋友的公开信”3000份,将其张贴到了各重点村并发放到各重点户手中,广泛宣传沼气建设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宣传沼气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中的重要作用,使干部和群众都认识到,“一个沼气池就是一个大液化气罐、一个有机肥料厂、一个垃圾处理站、一棵摇钱树”。采取领导带头搞示范、新闻媒体搞宣传、群众现身说法、专家技术人员现场讲课、组织召开现场会、农民互相交流等措施,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编发农情信息,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我县和全国各地沼气建设动态,为广大群众了解沼气、发展沼气、利用沼气提供可靠的信息平台,将沼气建设的国家补助政策、我县鼓励措施、建设标准、实施方法、步骤以及建后管理、综合利用、安全使用等宣传到每家每户,做到每村都有一个“精通人”,每户都有一个“明白人”。同时,通过组织人员到古郊乡岭东村、六泉乡西井头村、崇文镇神山头村等沼气示范村现场观摩,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发展沼气的积极性,真正把政府推动与农民自觉行动有

机结合起来,加快沼气建设的步伐。

3.2组织到位

为确保全县农村沼气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县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列入了对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考核的主要指标。专门成立了“陵川县农村沼气建设领导组”,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和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农业、计划、财政、畜牧等相关单位的一把手和分管领导为成员,主要负责全县农村沼气建设的组织、指挥、协调工作。各重点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党委一把手为沼气建设领导组组长,政府一把手是沼气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职是直接责任人。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把发展农村户用沼气作为一项事业来抓,把思想认识

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上来,把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举措紧紧抓在手上。

3.3责任到位

3.3.1建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包重点乡镇,四大班子领导包其它乡镇责任制,实行了单位与重点村“一帮一”结对帮扶制度,帮扶单位的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帮扶单位为所帮扶的村出谋划策,解决实际

困难,从施工物资或资金方面给予了扶持。

3.3.2县政府与乡镇政府、重点村村委会分别签订沼气建设责任书,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乡镇政府派专人包村蹲点,负责任务落实,具体监督和指导村委工作;项目村村委具体确定建设农户。通过这些举措,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农民建设的沼气建设工作机制。“沼气建设领导组”和“两办督查室”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督导检查,并采取随机抽查和组织验收等形式进行目标考核,考核办法执行“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完不成沼气建设任务的单位、乡镇、村及个人,撤消其年终评奖资格,并追究责任。

3.4管理到位

为规范建设行为,保证建设质量,我们实行了重点村村委会、沼气技工分别与建设农户签定沼气工程建设协议和沼气工程施工协议,明确了各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约束了各方行为,做到了建设有协议、补助有依据、结算有凭据。在沼气建设中采取了统一池型标准,统一安排沼气技工,统一供应建池材料,统一建设模式的“四统一”措施,要求各建设户在修建沼气池的同时,必须配套建不小于15m2的猪圈,养猪不少于10头,在确保沼气池长期正常运转和使用的同时,通过沼气建设带动养殖业发展,进一步增加建池

户的收入。

3.5服务到位

为了使农村沼气事业能健康发展,杜绝沼气建设出现“一年好,两年差,三年垮”的现象,切实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实办好办出成效,使农户能建得上、管得好、使得住、用得久,多方面地发挥沼气工程的综合效益,让农民持久得到实惠。切实解决沼气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农户做不了、政府管不了”的问题,我们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鼓励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按照“市场化运作,物业化管理,网络化服务”的思路,扶持成立了“陵川县富民生态能源合作社”,合作社主要从事以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种养业的物资和技术服务,并鼓励各沼气用户自愿入股加入合作社,形成以合作社为中心,广大社员为基本的沼气服务网络,全面推行建前培训、建中指导、建后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力求以服务促

篇6:发展农村沼气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农村沼气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村沼气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农村沼气一定要根据当地实际,选择合适的模式,并采取制定规划、加强宣传、制定优惠政策等措施,推进沼气建设.

作 者:马太攀 Ma taipan 作者单位:山西省孝义市农牧局,032300刊 名:农业技术与装备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TECHNOLOGY & EQUIPMENT年,卷(期):“”(2)分类号:S216.4关键词:农村沼气 新农村 建设

篇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我见

一、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自觉建设自己的新家园。对农民作深入的思想发动工作,使农民懂得建设家园的重要意义,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好处,让所有农民都知道新农村建设是做什么的和怎么做,达到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转化为农民建设新家园的自觉行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一定会积极参与,不要让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建立激励机制,抓好典型示范,使农民看到新农村建设的美景,从而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把蕴藏在农民群众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抓好用政策引导和鼓励建设新农村,对建设新农村积极性主动性高的村镇,政府应给与扶持,把政府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变为农民的主动要求建设新农村。在适当的时候召开全县新农村建设现场会,总结推广先进典型,以点带面,以强带弱,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县59个行政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地理条件、文明程度等各不相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新农村建设的起点有先后,过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不应用统一模式,统一标准,不应搞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不搞政绩工程,不能搞成一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如我县三卡乡的沿江村、繁荣村;白银纳鄂族乡白银纳村都在黑呼公路和呼塔公路的主干线上,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在呼玛的村屯中也算基础较好,又有自己的特点,还有火灾后需要复建的加河四队,口岸开设地金山村,我们可以对这样的村屯,在建设上要求的起点高些,手笔大些,在突出特色上做文章,建社一批具有呼玛地域特色的村屯。形成一村一品、一业带百业、百花齐放、具有浓郁乡土文明的新农村,展示呼玛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量力而行的务实精神和自主创新的精神。

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共识,全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涉农部门和某些领导的事,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共同营造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不能孤军前进。就在我准备写这个论文的时候,有朋友打电话问我忙什么呢?我说在写新农村建设论文,她不解的说:“这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又不是搞农业的。”还有一次同事看我在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报纸,便说:“新农村跟咱林业也没有关系,林业还不知道怎么发展呢,看这个有什么用。”这是发生在我身边实实在在的事,我想有这种想法的人一定不少,这说明我们的宣传工作还没做好,大家的思想还没统一到建设新农村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意识上来,还没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所以,我们要加大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的宣传力度,使整个社会对新农村建设形成共识,并主动参与、支持和监督建设的实施。建立吸引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使大家积极投入到这个伟大历史进程中来。

这次开展的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征集活动,就是给全社会热衷于新农村建设的有识之士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献计献策、参政议政的平台,从此也看出了县委、县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诚心、务实、创新的精神,它从理论和舆论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了一种氛围,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它将对我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应以此为契机,确定XX年为“新农村建设年”,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竞赛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进一步增强大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情,为加快建设文明、富裕、和谐新农村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还可以在电视台开辟建设新农村专栏等形式,将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些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及时地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舆论氛围,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四、“五个”目标全面发展,不能片面追求“村容整洁”。在新农村的建设上,虽然“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但我们不能片面的搞成新村庄建设,只注重农村的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敞,街道是否干净等表面的东西。由于新村庄建设主要是硬件方面的东西,容易“看得见,摸得着”,效果立竿见影,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上应避免一些基层干部因过度热衷于新村庄建设而急功近利,搞一些政绩工程,把新农村建设搞成大拆大建,片面追求“村容整洁”。要把村容建设与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做到治理村容村貌中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加收入,促进“五个”目标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应着眼于解决农民子女上学难、看病难、养老保障等最迫切的问题,着眼于扎扎实实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这是把新农村建设这种好事真正办好的关键。

篇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沼气利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沼气利用,探讨

0 引言

目前,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同时也是国家为农民切身利益着想的具体体现。

现代社会, 寻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生态农业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 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的能源利用主要依靠砍柴烧火来实现, 这样极大的毁坏了大自然中的植物, 有些甚至是珍稀植物。利用沼气不仅仅可以有效保护资源, 同时也可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

1 沼气的基本介绍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酸碱度条件下, 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农村大量的动植物遗体、人和畜禽的粪便等有机物为沼气的来源提供的充足的原料。沼气主要由甲烷、二氧化碳、氮气以及少量的氧气和硫化氢气体组成。沼气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1) 微生物把复杂的有机物质 (如动植物遗体、人和畜禽的粪便等) 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降解成低级脂肪酸、醇、醛、二氧化碳、氨、氢气和硫化氢等简单的物质;2) 通过甲烷菌种的作用, 使一些简单的化学物质变成甲烷。如果要正常地产生沼气, 必须使微生物能够正常的生存、繁衍, 要达到以下基本条件:1) 沼气池要密闭, 与空间隔绝, 不透气、不透水, 为厌氧微生物提供厌氧环境;2) 沼气池要维持一定的温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产气率;3) 沼气池要有充足的养分, 保证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4) 发酵原料, 如动植物遗体、畜禽粪便等要含适量的水, 一般含水率控制在80%左右;5) 沼气池中PH值要适中, 一般呈弱碱性。

2 沼气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2.1 发展沼气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重要举措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高速增长, 我国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能源紧缺, 秸秆、木材等生物质能利用率低, 且对植被的破坏严重, 煤炭等化石原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 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大。沼气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和水, 对环境无污染, 且利用率高, 发展沼气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农村能源问题, 同时对环境的保护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2 发展沼气是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 农村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一般都是直接排在大自然中, 久而久之会散发出极大的异味, 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环境。

沼气的发展, 可以实现对废弃物的有效利用, 变废为宝。同时生产沼气后剩余的物质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 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大量的肥料来源, 这种肥料具有普通化肥所不具有的优点, 它对土壤没有损害, 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壤;通过沼气, 可以生产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和蔬菜, 促进农业的发展。通过发展沼气, 农民可以发展循环经济, 极大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3 发展沼气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以前, 农民采用秸秆、木材作为原料获取能源, 需要去山上砍柴或者割秸秆, 沼气能源可以随时使用, 方便快捷;同时, 可以安装一定的管道设施, 将沼气应用到取暖、热水器等设施上面, 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3 我国农村沼气发展存在的问题

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 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沼气在我国农村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沼气服务技术水平不健全

沼气建设和维护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 要想产生沼气, 对沼气池以及管道的要求非常严格, 我国大部分农民缺少沼气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 沼气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诸多问题, 沼气是可燃气体, 如果使用不当, 会引发爆炸等安全事故, 威胁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沼气的利用率低

在我国农村, 大部分人使用沼气主要是用来进行能源消耗, 包括做饭、热水器等方面, 对沼气残渣的利用也仅仅限于当做肥料等。除此之外, 沼气等附属产物还有其他很多用途, 包括:作物浸种、防治病虫害、沼液养猪消毒、沼渣生产食用菌等方面。

3) 农民对沼气的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我国农民对能源的消耗仅仅局限于干枯植物以及煤炭资源, 对沼气的认识不够, 认为沼气是动植物遗体以及人和畜禽的粪便产生的, 用来做饭不卫生等, 所以对沼气存在一定的排斥感。

4 对我国农村发展沼气的建议

为了促进我国农村沼气的发展, 针对我国农村沼气发展存在的问题, 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大宣传力度, 从思想上改变农民对沼气的认识。只有彻底改变农民对沼气的认识, 才能真正推动农村沼气事业的发展;

2) 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 在农村选定合适的地点建立沼

跳远起跳力量将成为未来跳远训练的重要研究课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先进的检测和训练仪器将应用于跳远训练中, 为跳远各项身体机能评定提供详细的技术参数。不仅仅有起跳测力器, 还有肌电分析、测力分析、影片分析等等测量手段, 可以通过不同的起跳方法和动作来进行对比分析, 进而找出合理的起跳动作, 取得好的成绩;第二, 对运动员的各项指标进行精细的记录和研究, 例如测力器, 就可以记录每次的起跳力量, 通过每次的数据记录分析可以调整起跳方法, 指导力量练习;第三, 起跳力量训练是高水平跳远运动员的重要训练内容, 现代体育运动体现了专业化和个体化的特征, 所以, 要针对每个运动员的起跳力量和成绩合理安排训练, 使其获得更好的起跳力量, 提高运动成绩;第四, 通过各种测力手段, 制定合理的起跳力量训练的方法, 使得起跑速度和起跳力量协调发展, 促进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于川茗, 宫本庄, 王今越.几种跳远起跳练习手段效用的运动学辨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4 (4) :26-28.

[2]龙跃玉.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力量训练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北京: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4:212.

(上接第125页)

气供应站, 方便农民使用;同时培养专业技术人员, 对农民进行沼气使用与维修方面的指导, 保证沼气的安全、正常使用;

3) 因地制宜, 综合利用。对动植物尸体、人和畜禽粪便以及食物残渣等进行妥善处理, 绝不乱丢弃, 选择合适的地点, 建立沼气加工站, 方便农民使用;

4) 加强管理, 完善沼气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 建立完整的沼气服务体系, 加强管理, 对损坏沼气设施的行为进行严惩, 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5) 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沼气及其附属产品的利用率。要加强对沼气的利用, 对一些附属产品也绝不浪费, 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使用价值, 为农民服务。通过沼气的发展, 带动农民其他方面的发展,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形成完成的农业生产链。

5 结论

篇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沼气利用

关键词:新农村;土地利用;保护耕地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77-1

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土资源部门组织编制和实施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审核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党和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农村建设实施和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认真、冷静地加以分析和对待。下面就谈谈自己的肤浅的看法。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涵与特性

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载体。开发建设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土地的经济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村的土地利用。协调各业用地、统筹城乡发展是调控用地总量结构和布局的主要方法。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就要合理的集约用地。

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为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土地利用安排为核心,同时也包括对土地开发、整治、保护的综合安排。为保护耕地尤其是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特别是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高效节约集约用地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定额标准,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奖惩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土地出让、入股、租赁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盘活了存量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科学性、集约性。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的原则,遵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务大局,抓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大力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使节约集约用地成效显著。

1.3增减挂钩,盘活土地存量

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是土地集约利用的现实需要。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量应严格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确定,积极整理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农村用地规范化。首先必须对农村宅基地进行整治。通过旧村改造,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腾出“空心村”旧宅基地,盘活了农村土地存量,增加了土地供给,探索出一条既保护耕地又保障发展的新路子。还根据土地性质,对新型农村社区住房及时合理进行权属确认,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2重视耕地保护,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

保护基本农田是为贯彻土地基本国策、切实保护耕地而采取的特殊措施。我国耕地现状是“三少一大”,即“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资源少,用地量大”。基本农田是国家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建设用地等各项综合指标的预测,确定的必须保证的耕地最低需求量。把基本农田保护作为耕地保护的红线,在建设项目立项、土地预审过程中,除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外,其他项目一律不允许占用基本农田。我国人口持续增加、经济建设必须要占用部分耕地、粮食生产不断下降,保护基本农田势在必行。

2.1提升基本农田保护水平

基本农田保护是我国在特殊资源国情下保护耕地的伟大创举,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在这个意义上说,耕地也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实质上就是保护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人多地少,保护基本农田,数量是基础,质量是根本,依靠群众智慧,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保持这项制度的生机和活力。提高耕地利用效益,着力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质量建设,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2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做好耕地保护关系到社会民生,同时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大对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的查处力度,严格控制占用和改变基本农田,特别是城镇郊区附近的耕地数量。要加强农田生态环境的治理,特别是加强水源林、防护林等建设,涵养水源,护土防风,净化空气,制止水土流失,确保耕地永续利用。

3实施开发整理,保证占补平衡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对于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展建设用地空间具有重大意义。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既确保了耕地占补平衡,又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3.1增加耕地开发面积

以补充耕地数量和提高基本农田质量等级标准、提高耕地利用率为目标,坚持土地整理与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大力开展“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理和塌陷、挖损、压占废弃土地的复垦、归并零星地块,进行复垦。恰当地利用复垦整理出的土地,宜耕则耕、宜建则建,以适用新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需要。

3.2提高开发效率

科学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一项重要举措。拓展土地开发利用空间,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提高开发效率。集中零散居民点,统一配套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了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由点向面发展。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得到了更多实惠。接受群众监督。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高产农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篇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沼气利用

强化服务 综合利用 提高水平”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全国农村能源工作会议暨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授牌

仪式上的讲话

加快发展农村能源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生态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

我国农村能源建设工作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农村能源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进一步重视。各级农业部门根据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实际,把农村能源建设与农民生活、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技创新、试点示范和效益吸引,引导广大农民开展以沼气、太阳能技术应用等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创造了多种能源生态建设模式。

2000年以来,中央累计投入248亿元支持发展农村沼气。在中央投资带动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农村沼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沼气用户已达4000万户,各类沼气工程7.27万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19.16万处,受益人口1.55亿人。沼气年产气量140亿立方米,折合2500多万吨标准煤,可减排二氧化碳5000多万吨。目前,已形成了户用沼气,小型沼气、大中型沼气、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同时,推广省柴节煤炉灶炕1.8亿台,太阳能热水器5498万平方米,太阳灶162万台,太阳房2060万平方米;还开展了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秸秆气化和秸秆固化成型示范。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一是有效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

农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解决了“洗澡难”的问题;农民使用沼气灶,厨房像城市一样清洁卫生。新型农村能源的应用,以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用得起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农村生活用能效率和用能品位,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减轻了农村妇女劳动强度,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摆脱了烟熏火燎的状况,引导了农民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转变。

二是有效推动了循环农业发展 农村沼气池上连养殖,下连种植,开展综合利用,形成了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植物生产的循环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北方“四位一体”模式,推动了北方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秸秆能源化利用实现了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推进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推进农村能源产业健康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而且还可促进加工、转化与增值,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立体循环农业。

三是有效促进了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

农村能源开发与节能技术的推广,在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球参与人口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独具中国特色的节能减排行动。目前,农村能源建设年节能能力相当于1亿吨标准煤,可减排二氧化碳2.3亿吨。在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用能结构、增加农村地区清洁能源供应的同时,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了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实践证明,推进农村能源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展低碳经济。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建设,目前在全国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比较健全和完善的农村能源管理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组织、管理办法,培养了一支管理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农村能源建设,连续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对发展农村能源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去年,习近平副主席专门作出批示:“加快发展农村沼气事业,既符合发展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又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农村沼气事业发展水平。“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可考虑把实施农村沼气工程作为农村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继续抓实抓好。

前不久,我部在专题研究农村沼气工作时,明确提出要按照“巩固成果、优化结构,建管并重、强化服务,综合利用、提高水平”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改善服务、提高沼气利用率上来,促进农村沼气发展上规模、上水平,让更多农民受益。希望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村能源管理推广人员,在今后工作中,结合自身职能、密切部门合作,切实把农村能源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一要加强协调配合,推进多能互补

农村能源建设是一项跨系统、跨行业、跨学科的系统工程,建设内容和目标涉及政府多个部门。绿色能源示范县是进一步推动农村能源建设多能互补、综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各级农业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把工作目标具体分解到人;要加强部门沟通与协调,增强共识、凝聚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以项目为抓手,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实施技术标准化、技工专业化和操作规范化。支持优势科研、教学单位和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重点开展大中型沼气工程沼气高值化利用、沼肥综合利用、省柴节煤炉灶炕升级换代、生物质固化和气化技术研发。引导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合作社、个体经营户进入农村能源建设领域,参与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与咨询、施工安装、物业管理服务、终端产品经营等,不断完善和壮大农村能源产业体系。

三要狠抓管理服务,提高发展水平

因地制宜,创新机制,推广农村沼气全托管和建管用一条龙等服务模式,及时排查解决问题,巩固建设成果。绿色能源示范县的建设工作马上就要进入实施阶段,示范县建设应遵循“技术先进、工艺可行、设备可靠、优化集成”的方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建设模式,确保项目建设水平。各示范县要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进行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检测、验收和运行,推进项目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四要加强技术培训,壮大人才队伍

通过农村能源职业技能开发、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创业经纪人培训、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培训一批沼气生产工、太阳能利用工、农村节能员、生物质能利用工等一线技术人员,建立一支技术高超的施工队伍、科学规范的设计队伍和保障有力的管理队伍。同时,培训一批农村能源建设与服务队伍的创业者,增添新鲜血液。要结合项目建设,留住骨干技术人员,壮大技术队伍,永保农村能源建设的生机与活力。

上一篇:企业员工晋升申请书例文下一篇:学生安全预防与自救主题班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