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期末考查课试题答案

2024-07-25

形势与政策期末考查课试题答案(共8篇)

篇1:形势与政策期末考查课试题答案

形势与政策(2016版)

姓名:××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100.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2013年4月,德国在()工业博览会上发布《实施“工业4.0”战略建议书》。1.0 分 A、柏林 B、慕尼黑 C、汉堡 D、汉诺威

我的答案:D 2“蓉欧快铁”的始发地和目的地是()。1.0 分 A、重庆—德国 B、长沙—德国 C、成都到波兰 D、合肥到荷兰 我的答案:C 3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1.0 分 A、党领导立法 B、依宪立法 C、党依法执政 D、党的领导 我的答案:C 4()第一次将“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 “战略布局”。1.0 分 A、邓小平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我的答案:D 5 从西域诸国引入到中原的物种不包括()。1.0 分 A、石榴 B、胡麻 C、玉米 D、苜蓿 我的答案:C 6乌克兰危机最大的输家是()。1.0 分 A、俄罗斯 B、美国 C、乌克兰 D、欧盟

我的答案:C 7 2014年10月中共()审议并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0 分 A、十六大 B、十八届二中全会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我的答案:D 8我国没有加入以下哪个国际组织?()1.0 分 A、联合国 B、北约集团 C、二十国集团 D、上海合作组织 我的答案:B 9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0 分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英国 我的答案:C 10“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改革。1.0 分 A、政治体制 B、法律体制 C、市场经济 D、生态文明 我的答案:C 11 2010年8月,中俄石油管道开通,延伸到东北()。1.0 分 A、哈尔滨市 B、长春市 C、大庆市 D、沈阳市 我的答案:C 12习近平提出干部五好标准的首要标准是()。1.0 分 A、为民服务 B、敢于担当 C、信念坚定 D、清正廉洁 我的答案:C 13 2015年10月26-29日,中共十八届()在北京召开。1.0 分 A、三中全会 B、四中全会 C、五中全会 D、六中全会 我的答案:C 14“九二共识”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是在中共()被写进了报告。1.0 分 A、十一大 B、十三大 C、十五大 D、十八大

我的答案:D 15中国共产党于()年发布《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对日宣战。1.0 分

A、1931 B、1932 C、1941 D、1942 我的答案:B 16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包括()。1.0 分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我的答案:C 17中共党内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思想的领袖是()。1.0 分 A、陈独秀 B、李大钊 C、彭德怀 D、毛泽东 我的答案:D 18“四风”不包括()。1.0 分 A、形式主义 B、快乐主义 C、官僚主义 D、奢靡之风

我的答案:B 19大庆精神中包括“三老四严”,其中“三老”不包括()。1.0 分 A、当老实人 B、说老实话 C、树立老实的态度 D、办老实事

我的答案:C 20 2005年,正值中欧建交()周年,双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 分 A、10 B、20 C、30 D、40 我的答案:C 21日本否认侵略中国历史的表现包括()。1.0 分 A、篡改教科书 B、参拜晋国神社 C、扩大自卫权限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22“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是()。1.0 分 A、政策沟通 B、民心相通 C、贸易畅通 D、设施联通 我的答案:D 23“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是在()。1.0 分 A、1998年 B、2000年 C、2008年 D、2012年

我的答案:D 24“九二共识”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体现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1.0 分 A、一中一台原则 B、一个中国原则 C、互利共赢原则 D、维持现状原则 我的答案:B 25从援助对象上看,中国的对外援助集中于()。1.0 分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最不发达国家 D、小岛国家 我的答案:C 26“金砖五国”不包括()。1.0 分 A、俄罗斯 B、南非 C、印尼 D、巴西

我的答案:C 27现任(2015年)联合国的秘书长是()。1.0 分 A、安南 B、朴槿惠 C、潘文基 D、潘基文 我的答案:D 2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建立了以“()”为核心的国际秩序。1.0 分 A、威斯特伐利亚秩序 B、维也纳秩序 C、凡尔赛─华盛顿秩序 D、雅尔塔体系

我的答案:D 29《天朝田亩制度》的制定是由于()。1.0 分 A、义和团运动 B、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戊戌变法

我的答案:C 30太平洋战争爆发于()。1.0 分 A、1931年 B、1937年 C、1939年 D、1941年

我的答案:D 31“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出自唐代诗人()的《凉州词》。1.0 分 A、王之涣 B、王昌龄 C、王维 D、张籍

我的答案:D 32在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面,我国坚持“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其中关键是()。1.0 分 A、周边外交 B、多边外交 C、大国外交 D、公共外交 我的答案:C 33习近平在会见台湾客人时,强调“四不原则”,其中不包括()。1.0 分 A、不改变两岸政策 B、不放弃两岸交流 C、不减弱两岸团结 D、不搞台湾外交 我的答案:D 34“只有国家能够直面历史,和解才有可能达成。”这句话是()访问日本时说出的。1.0 分 A、施罗德 B、卡梅伦 C、默克尔 D、奥朗德 我的答案:C 35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纪念活动的国外领导人不包括()。1.0 分 A、安倍晋三 B、普金 C、朴槿惠 D、卢卡申科

我的答案:A 36与“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无直接关系的是()。1.0 分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平型关大捷

我的答案:D 37强调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的领导人是()。1.0 分 A、习近平B、胡锦涛 C、江泽民 D、邓小平

我的答案:A 38首先提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的领导人是()。1.0 分 A、胡锦涛 B、江泽民 C、邓小平D、习近平

我的答案:C 39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最突出的特点是()。1.0 分 A、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B、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C、中国经济从高速转向中高速 D、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我的答案:C 40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不包括()。1.0 分 A、处置战败国

B、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 C、战犯交付审判 D、建立联合国

我的答案:C 41当代大国心态不包括()。1.0 分 A、自信心 B、平常心 C、自负心 D、责任心 我的答案:C 42“济南惨案”发生于()。1.0 分 A、1928年 B、1931年 C、1937年 D、1941年 我的答案:A 43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0 分 A、1820年 B、1840年 C、1860年 D、1880年 我的答案:B 44欧盟的总部在()。1.0 分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比利时 我的答案:D 4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每年的()。1.0 分 A、9月30日 B、12月13日 C、8月15日 D、9月3日 我的答案:D 46 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发起国不包括()。1.0 分 A、新西兰 B、新加坡 C、美国 D、文莱 我的答案:C 47经过艰难协商,两岸两会于()达成了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1.0 分 A、1979年 B、1989年 C、1992年 D、1998年 我的答案:C 48世界只有两个国家GDP进入了10万亿美元俱乐部,包括()。1.0 分 A、美国和日本 B、日本和中国 C、美国和中国 D、美国和欧盟 我的答案:C 49 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经济出现严重问题,不包括()。1.0 分 A、资本外逃 B、货币贬值 C、油价暴跌 D、叙利亚危机 我的答案:D 50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著名抗日英雄名录,其中占比最高的是()。1.0 分 A、八路军 B、党政工作人员 C、新四军

D、国民革命军陆军 我的答案:A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79年1月1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1.0 分 我的答案: √

2在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面,我国坚持“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其中基础是周边外交。()1.0 分 我的答案: ×

3魏源、林则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自强”。()1.0 分 我的答案: ×

4英国政府科技办公室在2013年10月推出了《英国工业2050战略》。()1.0 分 我的答案: √

5福建的“海丝”先行区设立在泉州。()1.0 分 我的答案: √

6中国不仅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也是亚太地区和平秩序的维护者。()1.0 分 我的答案: √

7“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地缘政治的风险、非传统安全的风险、传统安全的风险、法律和道德的风险、建设发展中的风险等五个方面。()1.0 分 我的答案: √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者是周恩来总理。()1.0 分 我的答案: √

9胡锦涛在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0 分 我的答案: √

10面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宣布人民币贬值并为周边国家提供经济援助。()1.0 分 我的答案: ×

11“全面从严治党”将成为党的建设“新常态”。()1.0 分 我的答案: √

12印度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邻国。()1.0 分 我的答案: ×

13到1990年,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1.0 分 我的答案: √

14全面、准确把握协调发展理念的举措不包括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1.0 分 我的答案: × 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两个全面”扩展为“三个全面”。()1.0 分 我的答案: √

16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1.0 分 我的答案: ×

17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1.0 分 我的答案: √

18中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0 分 我的答案: √

19全面从严治党,从思想上严起来,就是要从严管理干部。()1.0 分 我的答案: ×

20根据战后日本和平宪法的第9条,日本不得拥有军力。()1.0 分 我的答案: √

21中国根本无法跨越“修昔底德陷阱”。()1.0 分 我的答案: × 1934年7月,中国共产党组建东北抗日联军,积极准备北上抗日。()1.0 分 我的答案: ×

23大国形象与国家形象没有关系。()1.0 分 我的答案: ×

24美国的均势战略是霸权均势战略。()1.0 分 我的答案: √

25安倍晋三至今没有参拜过靖国神社。()1.0 分 我的答案: ×

26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贵在经常、重在认真、要在细节。()1.0 分 我的答案: √

27“习马会”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1.0 分 我的答案: √

28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1.0 分 我的答案: √ 2014年11月国民党在台湾“九合一”选举中遭遇了惨败。()1.0 分 我的答案: √

30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1.0 分 我的答案: √

31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1.0 分 我的答案: √

32布热津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战略学家。()1.0 分 我的答案: ×

33我们可以短期内与周边各国建立高水平的政治互信。()1.0 分 我的答案: ×

34我国海洋国土面积为300万平方公里。()1.0 分 我的答案: √

35大国理念,即大国对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基本判断。()1.0 分 我的答案: √

36《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在瓦窑堡会议上的演讲稿。1.0 分 我的答案: ×

37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0 分 我的答案: √

38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是撒切尔夫人。()1.0 分 我的答案: √

39“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备者必有文事。” 出自司马迁的《史记》。()1.0 分 我的答案: √

40人民币已是世界最主要的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1.0 分 我的答案: ×

41巴基斯坦于1951年5月与中国建交。()1.0 分 我的答案: √

42“最不发达国家”一词最早出现在1967年“77国集团”通过的《联合国宪章》中。()1.0 分 我的答案: ×

43习近平在2013年访问印度时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0 分 我的答案: ×

2012年开始美国经济恢复增长,其GDP规模依旧低于次贷危机前的水平。()1.0 分 我的答案: ×

45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是一个最小公倍数,是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述。()1.0 分 我的答案: ×

2014年世界GDP排名第三位的国家是德国。()1.0 分 我的答案: ×

47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 分 我的答案: √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0 分 我的答案: √

49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1.0 分 我的答案: ×

50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对俄战略意义重大,解决了俄罗斯黑海舰队驻地问题。()1.0 分 我的答案: √

篇2:形势与政策期末考查课试题答案

一、考查论文题目选题及要求:

从以下三题中自选一题,结合本学期所学专题知识或课外参考资料等,自行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论文,要求有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手写、打印均可。论文封面须注明题目、姓名、学号。

1、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2011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此次两会的热点仍然是民生问题,今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的开支,将会占到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左右。温家宝在回答中外记者问中,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请对两会的相关内容自设主题进行评论。

2、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在讲话中分析了党面临着的形势和挑战时讲到了“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请谈谈你对“四大考验”的认识和思考。

3、2011年4月15日中午12时,京哈高速张家湾收费站附近,一辆载有520只待宰狗的卡车被动物保护志愿者拦下,随后不断有志愿者“驰援”。经警方和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调查,该车持有真实有效的检疫运载证明,运狗车证照、手续齐全,没有扣车理由。但志愿者仍提出诸多质疑,拒绝放行。双方僵持至当晚11时30分,警方称志愿者行为已影响正常经营生活,违反法律。随后经过双方协商,520只狗被送往小动物保护协会基地进行安置,其中一些生病的狗被分散到10多家宠物医院紧急治疗。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一名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先后经过了18名路人,但都当没看见。最终小悦悦被第19名路人拾荒者抱到路边,10月21日凌晨,被碾女孩小悦悦因伤情过重,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请对以上两件事自设主题进行评论。

二、要求:

1、请各班学习委员收齐论文后,按学号顺序排好,于11月11日前交学院。

篇3:高校怎样上好形势与政策课

正是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具有这三个特性, 也就决定了作为教师要上好这门课程具有较大的难度性。要想上好形势与政策这门课, 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从学校层面来讲

各高校应重视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有的高校认为形势与政策课可有可无, 或者对该门课程的教师要求不严, 认为任何一个教师都可以来讲授这门课程, 导致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轻视, 学生到课率不高或者学生集中力低, 进而全校对这门课程的不重视。形势与政策课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内国外的最新动向, 有助于学生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 应引起全学校的重视, 不仅要重视这门课程, 更要重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培养, 培养专业化的教师, 充分引导出该门课程的价值。

二、从教师层面来讲

教师要想上好形势与政策课, 第一步是正确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只有在形成科学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前提下, 才能为上好形势与政策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 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努力。一是在教学过程中, 从知识型向智能型教学转变, 从传播知识向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把党中央最新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国际国内的事物的发展趋势转达给学生,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事物并能正确预测事物发展趋势的能力, 让学生来分析为什么事物会出现这种现状以及将朝何方向发展,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解脱出来, 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根据他们自己所学知识来预测事物的发展, 发表自己的观点, 进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论知识。二是内容要生动, 激发学生兴趣。形势与政策课由于其政策性强的特点决定了课程内容的死板性特性。怎样让这门课程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教师在备课的过程, 想达到打动学生, 需要首先打动自己, 只有打动了自己才有可能打动学生。教师在讲授时, 内容一定要生动, 用通俗的语言、幽默的表达的方式来结合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引起学生的共感。三是教师一定要力争比学生知道的多。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信息量和复杂性都很大, 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关注时事政治, 了解各方面的最新国内国际事物的新动向, 达到学生对教师知识方面的“尊”, 促进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兴趣。

拓展大学生的视野, 培养大学生分析事物并能正确预测事物发展方向的能力, 明确大学生自身的职责, 关心社会, 必须要上好形势与政策课。

[责任编辑魏杰]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在当代大学课堂中是一门必修课, 它不仅向学生传达党中央最新的政策、路线、方针, 了解国际形势, 更重在培养学生分析事物并能正确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更能明确自己的责任, 养成关心社会的习惯。

篇4:浅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

[关键词]高等学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形式与政策

中央16号文件对学生的形势与政策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学校要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形势与政策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然而,由于诸多原因,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开设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教学的效果也参差不齐,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一、形势与政策课的挑战

首先,矛盾的教育制度对当代的大学生起着一定程度上的误导作用。

现在中国的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是应试制度,就是以考试的成绩来决定一个人的水平。读书将近二十载,考过来的学生比谁都清楚,一门课程的重要与否与考试有莫大的关系。而形势与政策课虽然作为一门必修课,其考核往往敷衍了事。由此,轻视形势与政策课就好像显得理所当然,这似乎很是合理。我们经常喊着“要加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上好形势与政策课”这样的口号,但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又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育制度在这方面无疑起着误导作用。

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的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同时也导致了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和一定程度上的扭曲。

现时代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中介期,全社会一时难以确立有共识的新的主导价值观,因而,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反反复复的分化组合,是一种正常的甚至是必然的现象。但如今的大学生持“人生价值既在于对社会作贡献,又同时要取得社会的报酬”观念的人居高不下,倾心于“注重实用、偏求功利”的价值观念不在少数。大学生价值观的动荡和模糊不利于自身崇高信仰的形成,大学生普遍功利化、肤浅化,缺乏政治信仰,缺乏心系祖国发展的动力,缺乏胸怀全球的志向。对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和热点、难点不感兴趣,总觉得所发生的事情与自己毫不相关。

此外,随着高校导入竞争机制和社会人才观的变化,大学生们日益注重加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现在大学生们大都期望“工资较高、社会地位高”的职业。“哪里艰苦哪里去,哪里需要哪安家”的职业取向日趋虚化,一心向“外”(外国、外资企业、涉外单位)成为时髦,致使他们对国家和民族感情比较淡化。这种具有务实性、开拓性、注重经济效益的职业价值观显然与传统的“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价值观形成冲突。

二、形势与政策课的功能和作用

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二,有利于使大学生成为未来社会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作为未来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坚力量,理应多关心国内外的大事,培养良好的政治素养与思想意识,这是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做法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当今全球化的日益深化,科技的迅速发展,更需要我们具备全球的战略思维和眼光。所以无论是从增加个人的知识层面,成功应对以后走向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来看,还是从社会的现实形势和发展要求来看,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学方式单一化。目前高等学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过程还停留在教师讲课这一模式上,没有采用多渠道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对形式与政策课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考前仅靠突击背书应付考试的现象较为严重。一部分老师授课的艺术性和生动性不强,缺少与同学们的互动,只是拿着准备的材料朗读,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不佳。

第二,部分形势与政策课任教师认识存在严重偏差。有的老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是公共课,不太重要,所以对待教学不是那么认真,备课时间不够充分,教学设计也很难合理化。有的老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是政治课,必须坚持原则不放松,这样当然没问题,但他们往往拒绝开放的探讨,仅向学生灌输一些理论教学,学生的思维创造性难以发挥。

第三,学生的学习没有形成主动性。形势与政策课有着知识更新快的特点,因此单靠课堂的学习是远远达不到教学要求的。经分析发现 ,学生并没有形成一种主动了解形势与政策的风气,学习也只是由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课余的时间根本就不能触及此类资料。

四、如何改进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

一、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入手,提高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识。

现在有很多高校把“形势与政策课”当作一门“形式”课。没有对这门重要的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更没有真正理解和达到开设此门课程的意义。形势与政策课一学期就一堂课,一共才一个半小时,没有其他的活动;讲课的老师不都是与形势与政策教育相关的专业老师,头衔很多,教学水平非常一般;最终的考核仅要求学生交一份“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等等。所以要想改进和完善形势与政策教育,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把这当成重要的事情来抓。校领导和广大师生要共同努力,转变观念,从党和国家事业、高校发展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全面认识改进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意义,从制度、物质、环境等方面为形势与政策教学提供便利条件,严格的按照课程要求加强管理。

二、从教学上进行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时要特别注重抓住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讲授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原理和方法;改革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使得教学方式要适应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避免出现“形势课”向“形式课”转变的怪现象,如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片、举办时事政治论坛、讲座等。还可以充分发挥大学校园的新闻媒体的力量,如利用宣传窗、校园报纸、网站、广播台进行宣传、报道等。相对其他课程,“形势与政策”的授课时数比较少, 任课教师可在课前和课后布置相关专题的讨论研究, 让同学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 逐渐熟悉本专题的内容, 并且在收集过程中, 也会加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而教师在课堂紧紧围绕重点和难点阐释, 并适当组织讨论, 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沟通, 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要加强教学资料方面的建设,教学资料要以课堂的基本理论为主,重点介绍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以及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德育的主渠道,形势与政策教育离不开课堂的理论宣讲,要保持教师队伍的精干化、专业化,要不断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整体水平,优化教师结构,努力建设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四、建立教育教学监督、评估体系。

加强宏观指导,形成教育教学过程控制和效果评估的监督体系。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估体系。开展优秀课堂教学评比、优秀教案评比、优秀教学课件评比、优秀教学研究论文评比等多项教学比赛,激发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发展。最后, 建立评估制度。对于区域行政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是否合理的评价, 就需要建立一套监督与评估体系。监督与评估的组织须要由区域内各行政主体共同协商成立组织来执行, 并与区域行政决策、执行的组织脱离关系, 以保证客观和公正。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 会同有关部门及专家, 在已经开展的学科评估和专业评估的基础上, 制定综合评估办法和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 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进行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R].2004-08-26.

[2]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3]许浩.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改革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4)

[4] 熊培西.论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J].大众科技,2005(11)

[5]布占坡.新形势下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4)

篇5:形势与政策期末考查课试题答案

一.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分)

二.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是什么?(5分)

三.结合第一题和第二题的内容谈谈你自己应如何承担起历史赋予青年人的光荣使命。(10分)

四.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0分)

五.你对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如何分析的?(10分)

六.结合“藏独”事件,谈谈你对国际形势的认识。(10分)

全体电气学院07级本科生们,大家好!

因临近考试,所以不再召开年级大会,故将几个重要的通知发至各位邮箱,请大家查收,并仔细阅读。

通知一:关于期末考试的诚信问题

和去年的要求一样,请各位同学抓紧时间,认真复习,不要怀着侥幸心理进入考场,更不要为作弊做任何准备。届时团委各老师会巡视整个考场,一经发现前后桌对答案、趁交卷时抄袭、夹带纸条等作弊行为,一律严肃处理!!请大家切记。

通知二:关于本学期形教课考试

考试题目:请见附件一;

考试要求:

1、开卷;只可手写,使用交大题头的B5信纸;

2、每道题,抄写题目,并作答;平均每道题不少于200字,整份答卷不少于2000字;

3、形教课是必修课,凡使用“百度”或“Google”答题,或者出现抄袭现象,将按作弊论,形教课成绩记作0分;

4、上交时间:6月17日(下周二)中午12:30,由班长收齐后上交于电气楼710;

5、未按时上交的,形教课成绩记作0分;

备注:大一学期的最终形教课成绩将由上下学期的形教课成绩相加,再扣去因迟到、缺席的分数,得到大一学年度的最终成绩;

一.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分)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

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 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个表述全面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织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 目标,阐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阐明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 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 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 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建设 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 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 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 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

问题;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 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二.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是什么?(5分)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说,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三.结合第一题和第二题的内容谈谈你自己应如何承担起历史赋予青年人的光荣使命。(10分)

青年的思想道德状况,青年的科学文化素质,青年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青年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关系,将成为衡量我们的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

当代青年要承担起历史责任,就必须坚持“四个统一”,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和谐社会是人类普遍的追求。但是,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有历史和时代的规定性的。从内容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系统的和谐,正像胡锦涛总书记所深刻阐述的那样:这样的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真切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的社会;应该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完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的社会;应该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善、融洽相处的社会;应该是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社会;应该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应该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很显然,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要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的和谐社会,而且是内涵丰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壮丽事业和伟大工程与当代青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这首先是因为青年不仅代表着祖国的未来,而且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力量。近20年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在网络信息、新闻出版、文化创意、广告设计、律师业务、项目企划、对外贸易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产业中,青年已经成为骨干力量;在社会风尚、生活面貌、消费趋势等方面的迅猛变化和更迭中,青年是主要的发动者、参与者和影响群体;在社会关注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领域,青年人数占压倒性的比例。这样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处于社会变动前沿的庞大群体,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对文化形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目标的新理解和新创造带到社会生活中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青年无疑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和主体力量。青年的思想道德状况,青年的科学文化素质,青年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青年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关系,将成为衡量我们的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其次,青年也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受益者。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及自身发展的需要,给青年提供健康成长、安心学习和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和制度保障,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需要当代青年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去奋斗,当代青年要承担起这个历史责任,就必须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继续艰苦奋斗的统一,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青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肩负怎样的重要使命?

首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模式的探索来之不易,只有珍惜、爱护之,避免走弯路,才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广大青年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社会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追随者、先进文化和科学精神的传播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践行者。

第二,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谐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建设,而青年是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和谐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青年应珍惜目前得天独厚的学习和研究环境,既学理论知识,又学修身做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为自身和社会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智力基础。

第三,坚持走群众路线。和谐社会必须是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社会,一个不能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社会不可能是和谐的社会。广大青年应该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劳动,善于总结群众的智慧和经验,把自己的人生发展道路看作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和谐社会必定是崇尚团结合作的社会。广大青年应该主动培养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培养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和谐文化心态和实际工作能力。学会正确看待和处理做事与做人、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等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五,培养自强自立的社会责任感。和谐社会必定是权利和义务总体平衡的社会。广大青年应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自立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等现代观念,在积极投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生实践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潮中,勇于自任,敢于担当。

第六,展示不断进取的风采。只有不断进步、充满活力的社会,才是真正和谐的社会。广大青年应该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投入到研究领域。通过创新解决前进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创新保持社会的活力,通过创新实现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明的不断进步。

四.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0分)

我国当前经济基本面是好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

2、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有所改善;

3、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4、节能减排取得积极的成效;

5、人民得到的实惠比较多。

基于以上几点,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基本面是好的,增长的稳定性比较高,增长的协调性不断改善,增长的效益比较明显,增长付出的代价有所减小或有所控制,增长给全国国民带来的福利在进一步加大。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007年以来我国物价涨速明显加快。我们认为,由于十大因素的影响,五.你对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如何分析的?(10分)

2008年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较大。预计2008年CPI将同比上涨4.5%左右,且呈现前高后

低的特点。

一、美元贬值诱发全球性通货膨胀,加大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

随着次级债危机的不断扩散和恶化,美国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导致美元持续贬值。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美国通过贸易逆差向全球输出大量美元,成为全球货币的“供钞机”,造成世界范围内的货币供应过多、流动性过剩,资本流动性大幅提高。另外,国际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标价,不断贬值的美元使得大宗商品的身价相对上升。预计2008年美元仍将保持弱势格局,全球能源、农产品、原材料、贵金属价格亦将居高不下,会在很大程度上冲击我国价格体系。

二、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而且企业效益显著改善。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2007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1.5%,创1995年以来的新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预计2008年我国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三、失业率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2007年前九个月城镇新增就业920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00万人的102%。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675元,同比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6元,同比增长1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

四、以股市、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2007年三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平均同比上涨8.2%,涨幅比二季度高出1.9个百分点。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一轮超级牛市行情,沪深股指震荡盘升,屡创新高,目前仍在5000点之上进行高位震荡,财富效应显著,大多数投资者获得丰厚的收益,居民财产性收入得到快速提升。

五、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反弹的压力较大。2007年1-10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8953亿元,同比增长26.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而且同比增幅一直保持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投资反弹的趋势比较明显。在利率偏低、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企业盈利大幅增长、投资回报较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等基本因素没有根本性改观之前,预计2008年投资反弹的压力依然较大。

六、消费增长势头明显回升。2007年前10个月我国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90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幅创1997年以来的新高。消费增速平稳上升,一季度同比增长14.9%,二季度同比增长15.8%,三季度同比增长16.8%。

七、食品价格上涨有蔓延之势。虽然我国粮食2004、2005、2006连续三年大幅增长,2007年也有望实现小幅增长,但仍属于恢复性增长,尚未达到1998、1999年的水平,而这十年来我国人口增加了大约8000万人。另外,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希望改善膳食结构,需要更多的肉类、蛋类、水产品和奶制品,导致以粮食为原材料的饲料需求不断上升,故粮食需求是刚性、稳定增长的。

八、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物价上涨终究可以归结于货币现象。由于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居高不下,导致经由外汇占款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持续多增,市场资金非常充裕。2007年11月末M2同比增长18.45%,增幅比上年末高1.51个百分点,也超出年初确定的目标增速2.45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21.67%,增幅比上年末高4.19个百分点。此外,11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差高达12.43万亿元,显示市场资金很宽松。

九、国际原油价格飙升给我国带来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2007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盘升,一度冲至100美元/桶。作为重要战略物资,我国一直对成品油价格实行严格管制,虽然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07年11月1日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但仍仅相当于国际油价70美元/桶的水平,存在严重的国内外油价倒挂、国内批零油价倒挂的现象,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因素没有在我国CPI中充分反映出来。

十、资源价格和服务价格改革的全面推进,会推动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使未来价格总水平上升。预计我国今后将加大节能环保投入,继续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陆续出台资源价格改革措施,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充分反映资源稀缺和市场供求状况,以便发挥价格在配置资源性产品中的重要作用。

六.结合“藏独”事件,谈谈你对国际形势的认识。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经历复杂、深刻变化。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

篇6:形势与政策期末考查课试题答案

期末考试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查试题

试题使用对象 : 全校各年级本试题共:1 页, 需附答题纸张,草稿纸张参考人数: 各年级 命题人:形势与政策教研组考试用时 90 分钟答题方式: 开卷

说明:

1、答题请使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圆珠笔在答题纸上书写工整。

2、考生应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卷上答题作废。

答题要求:

1、请选择其中一个题目作答;

2、要求条理清晰、不得抄袭、不少于1500字。

一、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对你影响较大的有哪些方面?

二、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具体认识。

三、你怎样认识我国周边形势?你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有哪些具体感受?

篇7:形势与政策期末考查课试题答案

本学期学校在2012级与2013级学生中继续深化形势与政策课课程改革,2012级实现形势与政策课进入校副修课时间,2013级实现形势与政策课与国防教育课同班教学,现一学期教学已完成就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考核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查对象2012、2013级本科学生

二、考查题目

2012级:(四选一)

1.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内容,请谈谈中国进行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必要性。

2.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请谈谈你对目前国内改革新变化有哪些。

3.十八大之后,中国正在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向世界展现了鲜明、亲和、多形式、谋长远的外交新布局,请结合十八大后提出的一系列新的外交理念,如“中国梦”、“新型大国关系”等,谈一谈你对中国2013年以来周边外交形势和周边外交形势和周边热点问题的理解。

4.请以“美丽中国与青年责任”为主题谈一谈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行动。

2013级:(三选一)

1.如何以实际行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将刻苦学习与勇于实践相

结合,在社会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主动将青年一代的理想、担当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相结合?

2.如何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努力塑造大学生文明形象、培养有道德修养、有文明修养的新一代大学生?

3.如何加强大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考查要求:

1.形式:开卷考查,论文,题目自拟

2.字数1000—1500字,要求:正文(宋体,小5),段落(1.15倍行距)

3.使用统一卷头答题,正反打印递交

请各学院与下学期开学第三周周三前,将学生考查作业纸质版以年级与班级为单位整理后交至徐汇思政办(香樟苑410),交之前与学工部何佳联系。同时将学生考查作业电子版及优秀作业选集(2012级:4个主题各选2篇优秀原创文章(共8篇),2013级:3个选题各选3篇优秀原创文章(共9篇))以学院为单位反馈至学工部何佳处。

联系人:何佳,57122678,hjshnu@126.com

篇8: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探究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284—03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承载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的特殊使命。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我国高校多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以及中央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要切实加强对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领导。尤其是1998年和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先后发文,明确规定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和地位,并就课程的设置、基本内容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这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有效地规范了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促进了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但纵观我国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状,客观上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困境,需要我们给予深入的分析和深刻的解答。

一、“形势与政策”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客观地说,当前高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在各方面也加大了投入。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不少高校对形势政策教育缺乏资源整合,各自为政的现象还较明显,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不少高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功能的认识还停留于较低层面,削弱了其人才培养的功能,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一些高校表面上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进行排课,但实质上并未按公共必修课进行建设,组织机构、课程建设、师资构成与培训等方面管理失范,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效果评估及考核不力,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具体来说,“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大概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认识有偏差

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认为部分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学习认识的偏差主要表现为“三不”:第一,不愿意。部分学生认为未来的就业单位主要看重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以及外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绩,只要这些课程成绩过硬,就可以谋求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而《形势与政策》课不一定要学,就是学好了,也不见得对就业有多大帮助。因此,在课堂上他们往往不愿意听教师讲课,宁愿自学外语或做其他课程的作业。第二,不重视。部分学生把获得奖学金作为在校期间的主要奋斗目标,他们认为,《形势与政策》课仅一个学分,又是考查课,只要考前突击复习一下,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了;退一步讲,即使这门课考得不理想,只要参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拿个奖挣些附加分,照样可以获得奖学金。这样的想法使得他们不重视该课程的课堂学习以及考核成绩等第。第三,不必要。部分学生平时非常关注国内外时事,他们认为《形势与政策》课讲授的内容大多是自己所知晓的,教师在课堂上再“炒冷饭”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或者认为要了解国家大事,自己听听收音机、看看报纸、上上网就行了。因此,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开设此课程。

(二)师资队伍建设落后,授课效果参差不齐

从目前来看,“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队伍存在专职比重较小、青年教师多、留校改行的兼职教师多的普遍现象,且兼职教师一般都是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领导,或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虽然这些教师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但由于身兼数职,客观上分散了他们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兼职教师因本职工作的需要时有调整,使该课程教师队伍经常处于变动之中。据对部分高校的调查,《 形势与政策》的任课教师中,80%左右为兼职,而青年教师占到70%左右。此外,教师自身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意义认识不足、教研活动开展不力等,也导致该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一些高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不重视,教师的培训也没有形成系统化、常规化,导致教师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授课效果也参差不齐。

(三)教学内容陈旧,与形势发展脱节

时效性是“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显著特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既有相对稳定的部分,也有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增添和变化的部分。可是在教学实践中,不少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不能及时增补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够、时效性不强,明显滞后于形势的发展,没有随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而及时作相应的调整;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也没有适时组成时事政策研究小组编写辅助资料;教师在课前收集信息也不够,准备不充分,没有及时补充重大事件发生、发展及迅变过程的相关信息资料,照本宣科。这些都造成了本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与形势发展脱节,这与当代大学生反应敏锐、信息来源广的特点及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非常关注的心理需求是极不相适应的,影响了师生在“教”与“学”两个环节的情绪及热情。

(四)教学方法陈旧、手段落后,师生间互动不够

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1)教师课堂教学情感呆板,缺乏凝聚力。教育过程离不开情感,对学生一定要有“爱”。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情感是师生交往、交流的基础。即使是枯燥的理论灌输若能赋予情感基因,充分发挥情感在德育中的先导作用,也能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而我们的一些“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学生,对待学生,关怀学生,没有深入到学生的思想深处;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平等的对话和协商,还是留于表面,“以人为本,贴近学生”的理念还只是一种宣言,对学生精神生活的把握相当浅薄。面对人头涌动的阶梯大教室或礼堂,他们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只能是泛泛而谈,脱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2)教学形式单调,缺乏吸引力。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我们竭力主张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并重,但实际上,理论教育在有些教师身上变成了理论说教,照本宣科,多媒体教学变成了单纯地放录像、看光碟; 社会实践变成了完成政治任务的点缀,劳动教育已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即使是外出参观只不过是理论的简单验证,无法提升学生精神世界和认知能力[1]。

二、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路和对策

高校对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遵循该课程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育手段的条件和管理状况、外在环境等构成要素上做充分的分析和了解,特别要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认识水平、心理特点等出发寻找彼此间的有机联系及沟通通道,整体规划出最优效果的教育体系,使之既牢牢体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方向,又克服传统教育缺乏相对系统和稳定所带来的“教”与“学”上的困难,既能服务学校大局和中心工作,又能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明晰学科定位,确保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特殊的育人功能体现了国家意识形态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也体现了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培育的一般育人功能,其重要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把它切实看作一门教育学科,遵循教育科学规律建设、管理,而不是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二是不能把它当作纯专业性的教育学科,而要视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将其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加以建设。对它的整个教育过程需要学校社会科学系、教务处、学工办、党委宣传部等多个部门的统筹协调。只有从上到下理顺教育管理体制,使分管校领导抓起来一条线,各个机构部门各自为阵又相互配合,才能确保形势与政策教育从课程安排、内容设计,到授课方法、课程考核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广泛,变化又大,这对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理论素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该课程专业教师少,许多高校多为辅导员、团委(总支)书记等学生工作战线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于这支队伍日常工作繁忙琐碎,队伍流动性大,且大多缺乏任课的专门培训,这些都会导致教师很难集中精力深入进行教学研究,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应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提高认识,使教师充满自信和激情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教育者只有接受、认同、内化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及具备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才能按照社会的需要去教育受教育者。通过对广大教师进行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国情、形势教育,使他们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 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真懂”、“真信”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二是努力学习,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形势与政策》课涉及的学科多,具有理论性、时效性、综合性强的特点; 要把这门课讲好,任课教师需要在理论功底和知识储备方面下扎实的功夫,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在哲学、经济学、文学、美学、地理、历史及某些自然科学方面具有一定的修养。三是加强学习交流。可以组织《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参加“精品课”竞赛及观摩教学、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使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四是注重“以老带新”,实行传、帮、带。中老年骨干教师每人具体指导一至二名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在思想上尽快成熟,业务上尽快提高。五是加大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力度。通过开设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等形式,提高他们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制订科研规划,选派符合条件的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提高他们的学识层次[2]。

(三)抓热点,挖掘素材,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不仅有理论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方面的要求,而且应从实际出发回答学生最关心的各种现实问题。据教育部最近公布的对全国8 省市74 所高校进行的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关注程度仍保持在高位上;大学生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涉及国家民族尊严的台湾问题、反腐败和中美关系上。这项调查结果为我们搞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特别是在充实教学内容上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注重针对性就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找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与教学要求的结合点; 除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执行规定的教学计划外,特别要在精选和充实教学内容上下工夫。在有限的学时内,必须紧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的心理需求,捕捉“焦点”,多介绍和分析学生似乎知道又不太清楚的理论问题与社会现象,突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时效性,力求以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与渗透力。形势课内容的最大特点是跟着形势走,易于变化,就是时效性。“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如何在众多的社会热点、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中选题,做到既有针对性又有时效性,既有价值性又有趣味性,这关系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问题。编写讲稿既要以时事政策、报道资料为基础,又要将这些资料综合起来,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而不能是报纸新闻的简单重复。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的意义。

(四)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适当革新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如仍采用“满堂灌”、“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模式进行的话,将会极大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应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适当革新。

1.教学方法上倡导教学互动模式。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时要特别注重抓住学生最关心、反应最强烈、最感兴趣的话题。要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互动方法; 要从“满堂灌”、“空洞说教”向“灌输艺术、方法和水平”上转变 。

2.教学手段上应“现代多样化”。一是以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为切入点,通过座谈、讨论、辩论等多种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学生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体验,把它同实际生活、具体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去感悟、体验和验证,把知识性、理论性的教育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促使学生提前认知社会并按社会需求努力发展自己;三是用好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多媒体课件、收听录音、收看录像等方式,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五)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环节

自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以来,对其课程重要性的怀疑、轻视甚至是不认可就在一些高校程度不等地存在着。这些状况的出现,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对“形势与政策”教育不重视、不将“形势与政策”当作课程对待并进行规范建设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由于考核是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加大“形势与政策”的考核力度,必将对其课程地位的强化和课程重要性的提升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课程和教学活动中,考核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从构成要素上看,它包括考核目的(为什么考)、考核内容(考什么)、考核形式(如何考)、考核过程(命题、考试、阅卷、评分)和考核结果(成绩结构与分布)等方面,因此,从考核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必须根据“形势与政策”的课程特点从这些方面加以突破。具体讲,就是要在考核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明确考核目的、规范考核内容、丰富考核形式、严格考核过程、优化考核结果,切忌一刀切。结合我院的实际,我们采取了这样几种考核方式。一是围绕“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以闭卷形式写一篇论文;二是社会实践和写心得体会相结合;三是围绕“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结合社会实践,以开卷形式写论文;四是闭卷考知识点与开卷写论文相结合的形式[3]。

总之,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不应再是被某些大学生戏称为“上课走走形式、考试完成任务”的“形式任务课”,而应能够起到培育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方面的作用。我们相信,只要遵循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形势与政策课是可以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们的学生是可以正确而理性地判断形势,健康成长,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周本贞,任祥,余冰释.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优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2]邓远祥.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职教育研究,2006,(1).

上一篇:初一学会记事作文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爱心树阅读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