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2024-07-16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分析(通用10篇)

篇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课改至今已两年多,农村小学的教师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你改你的,我搞我的。普遍存在着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与行为,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现象。课堂缺乏活力,严重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多数教师捧者一本书走进教室,依照教材上呈现的内容面面俱到,讲透练会就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更有甚者,下课时间到了,还因书上一道题没讲仍在继续,影响学生的课间活动不说,就新课程倡导的要用“活”教材,“活”用教材,用创新的观念和手段来对待教材,正是我们教师所缺少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对教材内容要大胆取舍、整合与挖掘,才能提高驾御教材的能力。

2、满堂问,以为是交流互动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但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满堂问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以为多问就体现出了新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显示师生、生生之间互动过程。而学生却被教师纷繁芜杂的"问"搞得迷迷瞪瞪、晕头转向。

3、改变座位,以为是转变学习方式

改变了长期以来,在我国小学课堂里座位排列都是“秧田式”的形式,新课改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许多教师就将班级学生进行编组,4-6人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将原有单一的“秧田型”变为“口字型”、“U字型”等。以为这样改变学生座位,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4、提倡民主,以为就不要秩序

听课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课堂,学生自由走动,而且可离开座位与同学讨论,可以找老师请教,有时还随便乱喊,课堂教学秩序有时比较混乱,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实际上是一种无效的教学。原因是: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去学习新知。不需教师过多指导,更不需要接受学习。这样课堂表面上体现了教学民主,尊重学生,实际上是一种无序的教学过程。

篇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

1.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轨。上文中曾提到过,解决问题教学法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和培养实际的生活中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如果说教学的内容都和实际的生活不符合,又怎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就比如,数学中日常的生活中最常用的就是四则运算,而几何图形等内容基本上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特殊的行业中才会使用到。

2.过程程式化和传统化。我国的传统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学生针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强化训练等。在解决问题教学法中也有同样的问题出现,学生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会产生一种厌烦感,使其的兴趣度下降,对教师所教学的内容不主动的积极的进行思考,使得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3.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的策略比较匮乏,是的学生的解题思路也比较狭隘。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等的学科,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所以,教师的教学策略缺乏,使得学生的解题思路也比较窄,变相的就是让学生的思维发展被局限了。在我国的教育改革的要求中,明确的提出了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学生解题思路的范围这块,要着重的注意一下。

二、应对策略

1.选择教学内容同时,要选择与实际生活相符合的,同时采用情景创设等方式开展教学。小学是学生正式学习的初步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好动等特点,再加上“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展开解决问题教学或者是其他的教学时,都要注意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最高的热情和最高的注意力。因此,在解决问题的教学法中,不仅要选用合适的内容,地质论文还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师设定情景,“有一个小朋友去买苹果,一个苹果一元钱,他买了五个,回家后妈妈说太多了,让他去退掉两个,最后,小朋友买了多少个苹果,用了多少钱。”请学生扮演小朋友、水果摊主以及妈妈的角色。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练,使学生能够掌握到四则运算的加减法。

2.教学的模式要进行改善。我国教育改革事业中已经提出了非常多的,且实践效果比较显著地新型的教学法,比如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创设教学法等。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解决问题教学时可以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比如应对措施1中的情景教学法。还可以选择小组教学法等,让学生自行进行讨论思考等,然后再由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即可。就比如“有两个小朋友做数学题,题目是5 + 6 * 3 = ?。一个小朋友得出的答案是33,另一个小朋友得出的答案是23,请问哪一个小朋友的答案是正确的,为什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得出23的答案是正确的,因为四则运算中,没有括号的情况下要先乘除后加减。

3.要重视对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培养。其实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对题型以及公式等进行教学,这种方式使得学生无法将知识和应用题结合在一起,使得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得到不到提升。

因此,在现阶段的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注重于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充分的发挥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一个基本的解题的思维模式,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一个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三、结语

篇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及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现状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 解决问题教学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数学知识, 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但是, 教师在应用解决问题教学的过程中, 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例如, 部分教师习惯于应用灌输式教学, 虽然为学生提出了部分与生活有关的问题, 但并没有让学生来解答, 而是自己直接说出答案, 并且进行相应的阐述, 学生只能是被动的听讲, 无法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在此, 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及策略进行讨论。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教学现状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 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 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没有兴趣。从现有的工作来看, 小学数学课堂中, 虽然在积极的应用解决问题教学, 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经过大量的总结和分析, 发现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 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在数学课堂中, 解决问题教学过程过于程式化和传统化。小学生虽然在逻辑能力和思维方式上有待提高, 但其求知欲较强。目前, 很多教师在开展解决问题教学的时候, 都选择按部就班的进行, 并且总是停留在某一个重点阶段, 未能充分联系前后知识进行教学。同时, 教学的传统化依然严重, 很多教师并没有让学生来解答问题, 话语霸权现象仍然突出, 对学生的客观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第二, 在具体的解决问题教学落实中, 教师缺少解题的教学策略, 导致学生的解题思路相对狭窄。解决问题教学,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较多的解题方法。但是, 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 教师一味的让学生钻研算术方法, 并未积极推广解方程, 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遇到了很多的阻力。第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并没有较好的分配解决问题教学时间和其他方法的教学时间, 总体上的混乱情况比较严重, 打乱了学生的思维。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一) 注重问题情境的设定

新课程对于小学生数学的教学理念, 注重问题情境的设定, 问题要符合小学生的个性、年龄以及实际生活, 这个教学理念重点是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当下的教学标准, 问题情境的设定, 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小学数学的问题, 应是小学生常见到的一些问题, 促使他们运用已经学到或者是正在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解答, 并且通过2--3人的小组来创设问题情境, 组内学生分别赋予不同的角色, 以此来完成较好的数学知识教授和讨论。第二, 在问题情境的设定当中, 教师必须把握好时间上的分配, 不要让小学生陷入到无效的讨论当中。应直接教育学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思考问题, 不要将精力放到无用的地方。同时, 问题情境的创设, 不能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破绽, 应保证问题情境的整体性。第三, 由于解决问题教学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教师必须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予以正确的解答, 而不是客观上的敷衍了事。教师需要理性面对学生提出的疑问, 利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

(二) 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解题思维模式

数学是一门比较神奇的学科, 同一个问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解答。解决问题教学的落实策略中,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解题思维模式, 不能总是让学生集中在一种解题方法上。例如, 在解方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探讨解方程的优势和劣势, 并且与算数方法对比, 完成学生解题思维模式的建立。第一, 教师必须寻找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例题, 让学生多做一些练习, 必要时可规定学生用哪一种解题方法, 以此来实现对学生的强化训练。第二, 由于目前的解决问题教学还在积极落实的阶段, 所以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是否具有明显的进步, 适当的增强或者减弱解决问题教学的力度, 否则很容易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第三, 引导学生形成基本解题思维模式的过程, 需要教师把握好阶段性的策略, 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完成后, 都要让学生拥有自己的解题思维模式, 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水平的提升。

总结

本文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及策略展开讨论, 就现有的教学工作来看, 多数教师都在积极的落实解决问题教学, 且得到的教学成果不断增加, 学生也越来越能接受这种教学方法, 自身的成绩提升较为明显。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教师应深入研究小学数学教材,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在更大程度上融入解决问题教学方法, 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成果, 为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和思维能力进步, 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秀琼.低年级小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9:68-70.

[2]尤炎海.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4, 12:217.

[3]毕春兰.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融入心得[J].赤子 (上中旬) , 2014, 10:175.

篇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现状;策略

解决问题教学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教学内容是从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出发,利用课堂的讲解,正确的分析数学问题,并应用到生活中去。在小学课堂中,学习数学就是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然而,结果却是差强人意,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进行探讨。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

(一)课堂教学不切实际,形式单一

解决问题教学方法就是培养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解决所遇到数学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教学还是以播放幻灯片和牢记书上的公式为主。一般老师在进行解决问题教学时,由于通常是利用幻灯片将问题展现出来并进行解决,使得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变得单一,更有甚者部分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数学教学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然后学生课后在进行强化训练,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学习数学越来越不积极,思考越来越缓慢,使得教学不能有效进行。

(二)传统的授课模式

课堂授课主要以幻灯片和老师讲解为主,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甚至部分学生很少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的强化训练,不仅如此,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还会导致学生学习模式化记忆,对课本的记忆多停留在固定的公式上,不能有效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解题思路的固定

现在的课堂主要以考试考题为主来进行教学,解题思路的固定导致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比较死板,而且因为重视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思考问题不全面。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因为考高分而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由此忽略了教学中对学生解题策略和思路多样化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的策略

(一)课堂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目前的教学主要以课本上的知识为主,与课本相应的实践活动很少或者基本没有,这样学生就没办法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也仅仅是依靠课本上的知识,但那是远远不够的,久而久之,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甚至没有。因此教学应重视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安排,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生活中。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重要性

目前的教学仍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阶段,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课堂的乏味无聊直接导致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以及课后思考问题,这样循序渐进的固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利用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多发言以及多方位的思考问题,以这种课堂模式来启发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因此通过改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具体问题情景设定的必要性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相应的情景,使小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应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让数学课堂不再沉闷,气氛可以活跃起来。新课程在对小学生的教育理念上,注重相关问题情景的设定,问题一定要适合小学生,这个教学理念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播放视频或者以讲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四)教师在解决问题教学模式下还应重视学生之间的讨论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分组进行交流,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形成解决问题的创新模式,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同时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沟通中将问题很好地解决,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倡解题的多种方法,也要多提出一些创新性的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让学生经过一个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五)考高分的同时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考题的侧重点,并且可以熟练地掌握相关的公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成绩,但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作用并不显著。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来讲,其主要的工作不应是将学生培养成一群只会考高分的机器,而忽略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激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得中国的小学生不在对数学感到恐惧,而是勇敢的面对并解决。

三、结语

通过对教育理念的改进和传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将课本问题转化为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老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鼓励学生勇敢的解答问题。同时,还应多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有针对性的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和思考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降伟岩.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巩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研究[D].聊城大学,2014

篇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也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减负”的目的。因此,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推进高效课堂的顺利开展,虽然高效课堂成为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观点已经被绝大多数教师所认可,但当前绝大多数的教师的课堂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 高效课堂的要求相去甚远。我个人认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与学生,这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目前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主动的学。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严格控制着课堂教学进程中的一切。具体表现有:问题是由教师提供的,而不是由学生自己选择的,学生往往无权主动提出问题;一切与解决问题有关的数据是由教师提供的,不是由学生自己去获取的;所有作业、练习的评价依据也是由教师一手操办的,没有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和评估。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所形成的交往结构也主要由“教师—全班学生”、“教师—学生个体”的交往而组成。课堂教学的形式,往往表现为教师向全班学生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课堂,即使教师偶尔提问,也是教师与单个或少数学生之间单一的交往,不是教师学生间的多向交往,学生间的交互式交往更是严重缺乏。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学生只是教师的配角,教学活动的道具,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2是以传授知识为本位。稍微注意一下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过程,其一般模式不外乎为:“复习旧知—传授新知—课堂总结—巩固新知”。该模式反映了学校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的又一弊端—以传授知识为本位。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其它方面的教授,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沦为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即便是在知识传授中,也强调学生死记硬背,把学生掌握知识等同于记住知识,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记住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的知识。教师问题的设计也都是一些记忆性的陈述性知识问题,学生只要略加思索就能回答,在数学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教师让学生记住现成的结论,轻视整个运算过程的推导。认为只要能应用结论去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至于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是用什么办法推导得出的就无需去了解知道,需要思考的一些程序性知识的问题,教师总是一概避而不问,这样,这种枯燥乏味的知识记忆式教学,严重违背了学习规律,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落千丈,导致课堂气氛低落。

3是以完成教案为目的。根据传统教学的观点,课堂教学必须按照进度有计划地进行。每节课无一例外地要完成规定的课时教学任务。这样一课时紧接着一课时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为此,教师的教案撰写就显得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教案中,往往是关注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的安排,至于学生的知识起点和学习能力,教学中间需要哪些方法能实现目标,怎样才能突破教学难点并没有加以分析。这就使得教师往往凭个人经验或通过模仿别人的经验撰写教案或抄写教案,至于怎样从学生的角度衡量教学步骤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目标能否完成,教学效果是否理想…….等情况。自己心中无数,也没有真正的去钻研。由于教师在备课时,把重心放在了备教材和教案的编写上,就导致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 如何传授好书上的知识,如何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如何控制教学进度,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忽视了学生的学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紧紧围绕自己的备课方案,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完成教案为上课目的,不是根据学生对象的变化和教学中出现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在备课中没有想到的问题时,教师就突然紧张而感到束手无策,无法调控课堂,只能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思维回到教师原先设计的方案中。这就不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更不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当然以上问题的存在我认为不完全教师,更多原因在于:传统教学的功能是传授知识,教师处于知识垄断的特权地位,试图包揽教学过程的一切。学生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他们很少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学生不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更无法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抑制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大计。

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的关键。笔者认为教师在思想上要做到:

一、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激活思维;

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

三、努力精心设计课堂,促进迁移。

一、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激活思维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通过知识的传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所以我们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不限于知识传授,而是包括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完整的统一体。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去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让学生机械掌握知识的结论,忽视让学生意义理解知识形成过程的做法,加强知识过程的教学,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课堂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加大思维的广度、深度和频度等方面的训练。一方面教师要扩大教学的信息量和知识面;另一方面要在课堂上善于提出能揭示事物本质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的问题,引导学生去猜想、争辨、评判,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努力创设条件和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概念判断、推理的形成过程,法则、定律、性质的推导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障碍、错误和疑问时,教师不能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解决。对于学生在展开充分的独立思考过程中,提出的许多创造性的见解,我们应该倍加爱护和引导。因为这些见解是学生创造性的一种表现,如能得到及时的赞扬和鼓励,学生就会体验到莫大的成功感和自豪感,这些积极情感,反过来又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

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是互为依存的一个活动的两个层面。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之上,要实现“教”的目标,需要“学”的密切配合和积极参与。因此,要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高校课堂的主渠道,必须着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学生活动的自主性,使学生主体处于活跃兴奋状态,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让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参与。此外,教和学的充分开展依赖于教学交往结构的完整。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忽视师生的双向互动,更不用说调用生生交往这一资源的作用。鉴于此,我们认为,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调动学生个体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要注重生生合作,群体参与这一资源的建设性功能。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开展学生集体合作学习,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有利于发挥合作学习的整体功能,有利于调用生生交往这一资源的作用。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通过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发展,而且也使得他们的情意发展、社会性水平大大提升。当然,根据需要,我们也可以尝试把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课堂教学,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多种媒体组合的优化教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课堂教学中那种死板的缺乏生气的单向度的教学过程,解除学生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氛围,创建多向度的立体交往形式,为学生的更优发展提供优良的教学环境。

三、努力精心设计课堂,促进迁移

数学是一门严密的科学,系统性很强,前后知识具有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应该运用知识的同化理论,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同化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新观念进人原有观念团内,使原有观念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为吸收新观念作准备的传觉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新旧观念的同化过程。根据这个理论,学生在学习数学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总是要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当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实际掌握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越多,则越能顺利地获得知识,即学习的正向迁移就越顺利。这就要求教师应在系统教学设计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备课。备课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而不是象以往那样从备教材出发,即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案中,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哪些使能目标,分析学生达到最终目标时需要哪些支持性条件,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同化和迁移。这样,我们的教师不但知道每个步骤怎样教,而且还知道每个知识点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避免教学过程出现只重结果不重视学习过程的情况。当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撰写的教案仅仅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依据。

在行动上就是要按照乡中心校提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具体就是模式是:

1、新课导入;

2、设定目标;3指导自学;

4、交流反馈;

5、提问导学;

6、组内探究;

7、达标检测;8预习引领。八步式教学。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并创设新情境的过程。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科学创设情境,巧妙导入新课,为一节课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新课导入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在创设的情境中导入新课,让新课导入与学生基础零距离。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创设问题情境,引人入胜,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创设生活情境,学以致用,使学生体验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创设实验情境,观察体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设定目标——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结果,是教学行为的指向与教学评价的尺度。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离不开教学目标这只无形之“手”,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定向作用。同时,它也是检测最后教学效果的标准,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环节师生双方都要明确教学目标,呈现目标时牢记目标,自学时围绕目标,反馈时深化目标,测评时巩固目标,小结梳理时总结目标。设定目标是教师课堂教学功底的重要体现,它显示了导教导学的功能,为学生提供认知学习的方向性与指令性,其中学案的编制或基础问题的设置等是重要手段。教师要依据教材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编制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对疑难问题的积极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看书,从而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自主学习。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和兴趣,本环节中教师设置的问题是围绕教学目标的基础性问题,难度不宜过大,要让绝大部分的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都能解决。

课内自学——解决问题

教师用教学媒体展示教学目标、针对目标提出系列程序性导读问题后,让学生自读教材,教师进行巡视、答疑、辅导。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较一般性泛读不同,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能明显提高,思维活动的局限减少,其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学习材料的分解、编码、重组时精力集中,阅读速度加快,识记知识较多。学生对照目标自学,领会教材内涵,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努力做到“三到”,即手到、眼到、心到。在阅读方法上要分三步提高,即粗、细、精三个层次阅读训练。要求粗读知大意,细读钻字眼,精读明要领。同时要求做到“三标记”,即用“?”记疑难;用~~~~记重点;用———记需理解的注意事项、方法与技巧。教师在巡视中了解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指引优等生自主发展,重点对困难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并调整后续教学的目标和进程。交流反馈——暴露问题

学生通过自学,对教师呈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交流,中下游学生讲解、分析,优生点评、拓展,学会把问题理解透彻。学生交流评价时,其他学生暴露的问题是矫正补救的核心,也是学生展示才华,迸发智慧的关键,教师不要越俎代庖。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学生质疑,自评互评,也可以是小组互评,竞赛对比,教师进行精要评价。

提问导学——深入问题

本环节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主动质疑。让学生在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对于教材中有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惑的地方,师生一起筛选出其中最有价值的问题或疑难,开始小组讨论。通过生生间讨论、交流、互动与对话,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修正,深入问题,提高创新思维与质疑能力,最终领会科学的实质。教师要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中易错、易混、易漏的问题;不讲学生已经学会的内容、不讲学生自学能学会的内容、不讲怎么讲也不会的内容。

6课内探究——动手实验

本环节是第5环节的辅助部分,教师在充分理解科学探究目标内容的前提下,组织好探究教学,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探究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探究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走向社会奠定基础。教师是探究教学的“向导”,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已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争取做到自己能发现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设置探究的梯度,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管理好探究活动的学生,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人”,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交流探究的内容和想法,总结探究的结果,不断扩展自已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最终落实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达标检测——检验效果

在新课结束前几分钟,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之间围绕学习内容而进行互检互测。教师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组一起编写好学生的练习题,测试学生新课学习后教学目标达成率,检验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环节中,可让学生各学习小组或同桌邻桌交叉评定,记载测试效果,并留少量的课外分层作业。为体现科学知识的实用与趣味性,练习题尽量要结合生活实际,且不宜过难,要逐步递进,这样的达标检测不仅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勇气。

8预习引领

篇6:一、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虽然说近年来新课改的顺利实施给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机遇,但也给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在改革的过程中,数学课程教学目标还未能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各方面的教学资源难以协同,在教学方法上较为呆板,这样就给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麻烦。

篇7: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提高,人们从热闹的课堂氛围中逐步意识到教学质量的有效性方面上来,重新意识到在课程改革的中不能放松质量意识和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余文森教授关于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这样说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过去,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可学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那么,我镇小学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究竟存在那些方面的问题呢?为此,我们针对这一问题作了如下调查:一.调查方法、对象及结果:1.调查方法:试卷分析法、成绩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2.调查对象:全体数学教师和2--6年级学生等。3.调查内容:我镇1--6年级学生2007年秋季的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和2007年春秋两季的数学期末检测成绩等。4.调查结果:首先,我们对2007年春秋两季的数学期末检测成绩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2007年春年级平均分及格率一年级91.295.7二年级93.898.2三年级91.299.2四年级9298.5五年级86.597.5六年级91.297.1???2007年秋年级平均分及格率一年级8897.1二年级92.698.9三年级89.899.6四年级87.598.5五年级90.399.7六年级94.697.72008年10月,我们针对我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在全镇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二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重点测试、还对部分数学教师进行了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访谈。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一)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220份,收回210份(教师在不影响学生的前提下填写)。调查项目调查内容调查结果(所占比例)1你喜欢上数学课吗?(1)不太喜欢(9.04%)(2)一般(42.86%)(3)喜欢(48.1%)2你觉得数学老师上课亲切、有激情吗?(1)不够亲切,缺少激情(6.19%)(2)一般(60.95%)(3)亲切自然、有激情(32.86%)3你觉得数学老师的提问()(1)过于简单,无挑战性(13.81%)(2)难度适中,有挑战性(81.43%)(3)难度太大,无从下手(4.76%)4老师在数学课堂上提问后,给你思考的时间()(1)很少(9.04%)(2)不太够(20%)(3)够(70.96%)5你的数学老师对课堂上的知识讲得清楚吗?(1)听不懂(5.71%)(2)不太清楚(17.14%)(3)讲得清楚(77.14%)6你在数学课堂上认真倾听了吗?(1)没有倾听(6.67%)(2)偶尔倾听一下(28.57%)(3)认真倾听了(64.76%)7在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中你是怎么样表现的呢?(1)与我无关(7.14%)(2)只听别人说(20.95%)(3)认真参与讨论(71.9%)8你的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会讲与课无关的话吗?(1)常常讲(11.43)(2)偶尔讲(69.52)(3)从来不讲(19.05)9数学老师对学生的课堂练习和问题回答的评价(1)每次都一样,我没感觉(17.14%)(2)及时,但没有激励性(35.71%)(3)及时,很有激励性(47.14%)10数学老师课后布置的作业你会吗?(1)只会一点(8.1%)(2)大部分会(34.29%)(3)全部会(57.62%)11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1)不能(9.52%)(2)有些能(47.14%)(3)能(43.33%)12你想给你的数学老师提出哪些建议?学生们:

1、数学老师你上课能亲切些吗?

2、我希望数学老师上课少说与课堂无关的话。

3、请老师上课时把数学知识讲清楚一些。

4、我希望老师在上课讲重点时,换一种学习方式,让我们对数学课更感兴趣。

5、请老师在我们回答数学问题时,别只让一个人回答。

(二)对教师的访谈结果:数学教师分别针对自已的课堂教学,并结合观摩我镇其它数学教师的课堂,普遍认为我校的数学课堂教学在有效性方面主要存在一下几方面的问题:1.钻研教材不够深入,课前准备不够充分。2.导入新课缺乏趣味性,抑制了学生投入学习的全过程。3.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思维发展估计不够,提问出现了过于简单和跳跃性太大的现象。4.在讲解例题,讲述概念、法则、定义等时,教师语言不够简练、准确。5.小组合作留于形式,缺乏时效性。主要表现在研究问题的价值性、小组的组成和分工、研究的时机、教师的指导等方面还有待探究。6.课堂练习的设计形式单一,内容一致,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形式多样的练习。7.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单一,语言贫乏,缺乏激励性和导向性。二.调查结果分析及设想:尽管我们的调查、测试和统计还不全面,存在误差,但是从众多数据显示:如何改进我镇的数学课堂教学,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切实提高我镇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已影响了我镇的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课标要求,并结合我镇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逐步我校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使我镇的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这一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决定将这一问题提出来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我们根据以上数据对我镇的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数学课堂教学现状:1.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前缺乏有效地分析教材、读懂教材。从对数学教师的访谈和听数学课等活动中,我们发现少数教师因为课前没有有效地专研教材,导致课堂目的性不明确,没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在课堂上手忙脚乱,知识引导思路不清。2.数学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缺乏兴趣,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从调查中发现有9.04%学生不愿学,不想学;42.86%的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一般;6.19%的学生觉得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不够亲切、缺少激情。这就说明数学课堂上没有有效的情境创设,老师也没有通过自已的亲切和激情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3.小组合作留于形式,缺乏时效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7.14%的学生在课堂上觉得小组合作与自已无关,20.95%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只听别人讲,从观课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小组合作中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很多同学在小组合作中不知道干什么?等问题。4.课堂练习的设计形式单一,内容一致,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形式多样的练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有些教师课堂上,布置的巩固练习随意性很大,没有切实地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练习;或者设计的练习太过于简单、形式单一等,这些都没有体现巩固练习的有效性。5.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单一,语言贫乏,缺乏激励性和导向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近52%的学生觉得数学教师给自己的课堂练习和问题回答的评价感觉每次一样,没有激励性,没有体现评价的有效性。6.课堂教学后,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8.1%的学生对教师课后布置的作业只会一点,34.29%的学生大部分会;9.52%的学生不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7.1%的学生只能解决部分问题。通过2007期末数学检测成绩分析,1-3年级的数学成绩均在市排名居于下游,而4-6年级的数学成绩虽有改观,但就全市来说,仍不理想。7.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灾后学生在板房学校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心理不稳定,原因是只关注生命而淡化了知识的学习。设想:1.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通过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教师要明确每节课要教点啥,知识方面,技能方面,达到什么程度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而且要切实地落实在课堂的各环节中,让重点突出。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学生已经探究明白的问题,教师不必反复唠叨,要多设计一些相关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理解和运用知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有效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3.“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把握教师定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如果有,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这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②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③建立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积极参与,学会思考。4.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状况调整教学内容的一种措施,因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教师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兼顾优等生的学习潜能的挖掘情况,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注重练习的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的内容要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把知识点掌握和理解,因此教师在设计基础性练习的时候要突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练习和反馈让学生能熟练地进行掌握。

2、注重练习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兴趣。有效教学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渴望和成就的欲望。

篇8: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

首先,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解决问题的教学,其目的就是加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进行解决问题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从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知识,对相关的问题加以解决。但是如今绝大部分小学课堂中解决问题教学的教学内容十分枯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所差甚远,教师在对问题进行讲解的时候也不能利用生动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而是直接向学生展示答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其次,教师没有真正地将解决问题教学重视起来,在进行解决问题教学的时候,仍然是以教师的理论知识传达为主体部分,学生仅仅只是针对这部分知识进行题目的解答,缺少自主思考和思维锻炼的过程。

再次,许多数学教师对于解决问题教学的认识方面稍有欠缺,仍然觉得解决问题就是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巩固。其实,解决问题的真谛不仅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数学能力。

最后,许多教师没能将数学课堂上的时间合理地分配好,导致教学分配的不协调,从而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

首先,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之中不断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将课堂气氛的营造重视起来,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尽可能地将学生的思维激活。在问题情境的设置中,教师要注意问题情境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要让小学生感兴趣,并且引起心理上的共鸣,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在视频中间埋下伏笔,设置问题,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环境之下不断地思考。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模式,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更加轻松地理解,在应用题的解答中,可以将理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起来,更加有效率地解决问题。

最后,教师在课堂中要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不能高高在上,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应该与学生一起,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良好的交流和沟通之中养成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有更加清晰的思路解决问题。

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将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放在首要位置,不仅是对教材以及教学大纲的调整,同时也是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将数学问题应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总而言之,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当与学生交流,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最有效的解决问题教学,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拓展,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取得越来越好的学习效果。

篇9: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现状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教学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积累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教学仍然存在着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解決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没有兴趣。解决问题教学方法就是培养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解决所遇到数学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教学要从学生周围的实际情况着手,教学的内容必须是从学生的生活中得来的,利用数学课堂这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并应用到生活中去。一般教师在进行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通常都是利用展示的方式将问题展现出来并进行解决,甚至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轨。

在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教学过程过于程式化和传统化。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然后学生针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解决数学问题,会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缺少兴趣,不积极地进行思考,课堂教学不能有效地进行。

在小学数学课堂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缺少解题的教学策略,学生的解题思路范围窄。在新课程中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提出了确切的要求:有关解决问题教学的基本策略、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加强实践创新。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关于数学关系的描述已不用进行相当规范的阐述了。在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的初探阶段,学生对个性的展示可以用认知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师生进行交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在经过对数学的思考后,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解题方法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数学意识的提高,而且能逐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进行解决问题教学时,应该多鼓励学生与自己所学的知识相联系,从不同的视角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解决问题,例如,画图、猜想、列表等,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展示出来。现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还是有将教学的目标致力于解决问题上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进行解题方法和思维的引导。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分配好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和其他教学的時间。新课程中要求将解决问题教学与数学计算教学结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分配好解决问题教学和其他教学的时间就尤为重要。往往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将教学时间很好地分配,导致不同内容教学时间不协调。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注重问题情境的设定,让小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生动的、主动的以及丰富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创造,让数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新课程对于小学生数学的教学理念,注重问题情境的设定,问题要符合小学生的个性、年龄以及实际生活,这个教学理念重点是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播放视频、讲故事或是模拟一个生活中的场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解题思维模式。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对应用题的教学比较重视对学生题型和数学公式的教授,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能将知识与应用题相联系,导致学生无法提高解决应用题的能力。教师要将解决问题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教师在实行解决问题教学模式时还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帮助,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意识,在培养学生解题策略的同时提高了解题能力。学生在交流中解决数学问题,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启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总之,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倡解题方法的多样化。也要多提出一些具有开放性思维的问题,让学生经过一个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认真地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适当地对教材进行调整,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将解决问题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出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并进一步完善小学数学解题教学策略,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解读数学信息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地应用数学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解题的过程,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意识。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通过对教育理念的改进和传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将课本问题转化为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老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鼓励学生勇敢的解答问题。同时,还应多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有针对性的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和思考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降伟岩.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 巩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研究[D].聊城大学,2014.

[3] 张桂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

篇10: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缺少教学资源

农村学校经济条件不如城镇学校,教学条件较差,没有资金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再加上政府对农村小学教育不够重视,不愿投入资金,农村小学缺少足够的教学资源,很多学校上课都只是一张桌子、一块黑板和一本教材,在部分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甚至上述条件都很难保证,这也是造成农村小学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教师只是口头为学生讲解,学生无法充分地理解,所以,学习效果较差,甚至会对数学失去信心。

2.师资力量匮乏

城市教学环境优于农村,很多教师都选择留在城市学校中任职,造成农村小学师资力量逐渐减弱,很多刚毕业的学生也由于农村条件艰苦而不愿意任教,长此以往,师资力量匮乏。部分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仅仅具备有限的专业知识,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也不甚了解,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相比于城市学校的教师,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和薪资都很低,教师心理不平衡,教学不认真,缺乏专业精神,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3.教学理念落后

大多数农村地处偏远地区,和外界联系不紧密,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都比较滞后。很多教师思想刻板,难以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一成不变,长此以往,学生势必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是家长对于学习不够重视,落后的`思想让家长认为学习并不重要,同时家长也不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不懂得如何教育学生,家长缺失信心,学生也没有明确的学习动力,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二、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改善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学为核心的,也就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而新课改要求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组织。新课改也带了教材内容的变化,以往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了图文结合、内容丰富的教材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将合作学习和个性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到现今的教学已经是素质教学而不仅仅是应试教育,教学方法应该是启发式的而不是传统教学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应更加开放和活跃,教学既要教授理论知识还要锻炼学生能力。

2.善用情境教学

数学需要理性思维,知识大多比较抽象,农村小学生思维大多比较被动,不愿意主动学习和思考,要改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获取知识。

例如,在“知道圆周长如何求出圆半径”的教学中,可以创建问题情境: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都见过树,如果不让你们把树锯断,那么我们如何知道这棵树的直径呢?”通过问问题引导教学,给学生创造悬念,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又如在教学中倡导“手脑结合”,通过动手实践来发散思维,例如,在圆锥体一部分的教学中,虽然农村小学缺少教学资源,但是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硬纸板自己制作圆锥体作为教具,自己动手操作了解圆锥体。

农村小学生思维不够活跃,不会变通,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发散的能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让思维更加灵活。如:从甲地到乙地,坐车经过全程的三分之一,这时距离乙地还有25千米,那么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对比选择最好的解题方法。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信息化教学是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我们同样可以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例如,在“圆的面积”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为学生展示平行四边形割补长方形的动画,并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用某种图形替代圆形并求出圆的面积呢?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将圆8等分、16等分以及32等分的过程,让学生明白随着等分数量的增加,拼出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易于理解。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宗平。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清单及对策[J]。读写算,(15):99.

上一篇: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下一篇:工程监理职责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