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礼仪的重要性-礼仪知识

2024-07-07

工作礼仪的重要性-礼仪知识(通用14篇)

篇1:工作礼仪的重要性-礼仪知识

(一)学习社交礼仪有利于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没有谁能够与世隔绝,于是就有了交际。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社交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礼仪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学习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满足你走向社会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培养你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你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二)学习社交礼仪可以提高人文素质。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你的内在品格和修养,也就是塑造你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显的教化功能。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影响和改变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等,最终目标是较会你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做文明人。现在一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在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哲学、伦理学等学科中。而社交礼仪教育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可见,社交礼仪教育更能直接地教会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文明人。因此,《社交礼仪》课应完全可以纳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之列,作为你的必修课,在高校中推广和普及,这有助于你的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三)学习社交礼教与有利于强化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交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你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然而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你的礼仪修养,培养你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让文明之花遍地开放。如果人人讲礼仪,我们的社会将充满和谐与温馨。由此可见,社交礼仪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社交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

工作交往的基本礼仪

如果你换了一个部门,或者开始了全新的工作,可不要不切实际地以为别人都能记着你是谁,在什么地方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确保你们赖以联系的电子邮件或者便笺上能够明确说明你的姓名、职务和联系电话。

工作须知

如果你初到一个新公司,既没有什么正式的就职安排,也没有人力资源部的人员告诉你一些“工作须知”,那你就应该亲自向部门上层询问,了解关于以下一些问题的章程安排:

有关使用私人电话与电子邮箱的限制;

上下班时间;安全措施;着装要求(例如,该公司是否有“随意着装日”;男士是否必须每天穿着西装;女士是否可以穿着长裤);

办公用具和文具的使用;

其他与你的工作职务有关的工作须知。

你应该做的:向大家进行自我介绍。将下级职员介绍给上级。

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你好”或“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自我介绍中应包括:你是谁、做什么工作、从哪个公司来等信息。

无论男女,在办公场合都应该站着进行自我介绍。

握手直接有力,掌心相对。

握手时跨步向前,主动向对方伸出手。

在相互介绍的时候重复对方的姓名,在随后的交谈中再重复一到两次。

确保你的电子邮件地址和便笺当中写有你的全名、职务和联系电话,以便当你换了新工作或新部门的时候可保持联系。

新到一个公司后,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询问工作须知。

你不应该做的:总是以为会有人来把你介绍给大家。

忘了客户与供应商应该受与上级一样的待遇。

相互介绍的时候只是说一句“嗨!”

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使用礼貌称谓。

在社交场合相互介绍时,还以为年长的女士会站起身来。

握手的时候手掌向下或者向上。

抓着别人的手握个不停———最多三下握手就够了!

相互介绍以后不停地使用对方的名字,几乎每一句的结尾都要重复使用。

以为自己不说别人也会记着你是谁、你做什么工作。

等着别人来跟你说明工作须知———了解这些信息是你自己的责任!

篇2:工作礼仪的重要性-礼仪知识

1.仪表。事业单位的面试考核中一般衣着仪表都以简单、朴素、庄重为主。①男生的话比较简单,就以深色西装为主,深色皮鞋,浅色衬衫,短发,在这需要注意的是袜子也必须是深色的,不可穿白色袜子。另外切记身上不要带任何饰品以装酷,特别是脖子和手等显眼的部位。②女生的话较男生来说着装种类比较繁多,但总体上把握以纯朴大方、简洁青春为主。春夏可以穿裙子,比如衬衫配裙子,衬衫最好要有领子,裙子不能太短,最好略微盖过膝盖,颜色尽量以纯色为主,穿裙子时要穿肉色的丝袜。秋冬季节的话可以是正装一套,可以配点小饰品,比如胸针。另外女生的头发要扎起来,必要时化淡妆,穿高跟鞋(3~5㎝)。

2.礼节。整个面试的过程不是很长,但可以看出礼节的细节的地方不少,大家在面试时一些细小的不合乎礼节的地方考官还是可以看的,所以需要同学们尤为注意。一是进出考场,进出考场时开门、关门的动作及声音都要轻。二是与主考官对话,用很短的时间解决了关门后,走到桌子旁,对着主考官说句“各位考官好,我是-号考生”,然后鞠躬,其余的话不要多说,站直面带微笑目视主考官,这时主考官会对你说“请坐”,你说声谢谢即可坐下。

3.坐姿。坐姿的端正与否是考官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所以在这块就需要同学们格外注意,一不留神做歪了或者是驼背了都会给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在你坐的时候,要看一下椅子是否放在合适的位置,如不合适需要自己再调整一下,坐的时候,只做椅子的前三分之一,腿要垂直于地面放平。坐下之后不要急于看卷纸,这时主考官会用几十秒的时间简单介绍一下考试的题量和时间,所以坐下后,双手放在桌子上目视主考官,腰背挺直。另外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同学在思考的时候会不自觉的驼背写字,这就需要同学们时刻注意自己的坐姿,不要放松自己。

面试时的礼仪

礼仪一:形象问题

到了面试地点之后,要注重面试礼仪,不要四处张望;在进去面试之前最好把手机设为静音或者关机。进入面试单位,根据前台文员的指引在等候区耐心等待。到达办公室后,要先轻敲门,征得面试官的同意后,方可进入。

礼仪二:注意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很重要。面试时最好提前十分钟左右到达面试地点。面试人员是可以迟到的,求职者对面试的人迟到不要介意,否则招聘人员对你的第一印象就大打折扣,甚至导致满盘皆输。

礼仪三:细节决定成败

在面试时,当喊到你的名字,应该先敲门,再进入。敲门时不可敲得太用劲,当听到里面说:“请进”后,再进入房间。开门关门要有礼仪,进入房间以后用手轻轻将门合上。坐要有坐姿,椅子的话,坐三分之二左右,上身要挺直,保持轻松的姿势,两臂不要交叉在胸前,更不能把手放在邻座椅背上,或者做一些小动作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能体现一个人的智慧和道德品质,简短而富有内涵的几分钟描述,会给面试官留下很深的印象。在讲话时不要紧张,否则后导致前言不搭后语。

求职者在面试时一定要多注意面试的礼仪,它关乎着你面试的成败。建设求职者在面试之前多看些面试礼仪与技巧、面试礼仪常识、面试礼仪视频等。

篇3:工作礼仪的重要性-礼仪知识

1 教师礼仪和护士礼仪双重建设的必要性

爱因斯坦曾说:“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如果教师本身重技能轻素质, 学校忽视对教师礼仪素质的培养和引导, 就会导致教师与应有的职业形象相距甚远。高职教育是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在校教育阶段, 这种重技能轻素质的思想必定影响学生, 最终使学生在校的护士礼仪教育流于形式, 无法内化成一种自觉的行动。护士礼仪素质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最终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也是现代医院选拔护士、衡量护士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 教师礼仪和护士礼仪双重建设是护理院校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

2 教师礼仪和护士礼仪双重建设的重要性

契柯夫认为:“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面容、衣裳、心灵、思想。”“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精神文明的职业传承者, 作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 礼仪素养应是其品行、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具备或增强自身人格魅力, 必须注重礼仪修养”[1]。教师的礼仪修养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一名具备人格魅力和亲和力的合格教师, 同时拥有为人师表的内在素质和受人尊敬的外在职业形象, 无疑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 学生的礼仪教育就会内化为自觉行动, 渗透到自身一言一行中。教师礼仪和护士礼仪的双重建设对于提升教师形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建设和谐校园起到促进作用。而人文素养又是现代护士普遍缺失的一种职业素质。在校人文素养教育必定为学生以后在工作中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创建和谐医院打下良好基础。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 良好的教师礼仪和护士礼仪双重建设必能打造护理院校崭新的社会形象, 成为同行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 高校礼仪教育存在问题

3.1 礼仪师资和教学问题

首先, 高校开展礼仪教育课程, 大部分教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 难以胜任。其次, 由于人数多而场地有限, 一些需要现场训练的动作难以进行, 教学仅限于理论知识, 难以转化为行为规范, 影响教学效果。再次, 一些教师仅满足于理论知识传授, 即使在实训场所也只注重动手能力培养, 忽视课堂礼仪教育。

3.2 学生礼仪素养缺失问题

高校扩招后, 学生数量激增, 教师相对短缺, 导致师生比例不合理,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礼仪教育。与中学时期相对封闭的校园生活相比, 大学时期学生更有条件、时间、精力去感受社会, 但是一些尚未形成稳定价值观的学生缺乏是非分辨能力, 导致荣辱混淆、善恶不分, 小学及中学时期礼仪教育缺乏的隐患开始暴露。一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片面, 甚至误解、叛逆和排斥;相反对西方文化中个人自由和个性张扬盲目崇拜, 从根本上排斥礼仪核心思想, 缺失伦理道德和礼仪行为的基础。受社会中各种实用主义观念和个人功利主义思想影响, 一些学生价值观功利化, 与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背道而驰。这些因素都造成学生礼仪素养的缺失。

4 教师礼仪和护士礼仪双重建设的建议

4.1 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创建校园礼仪文化氛围, 应建设专业标志性建筑。校园醒目位置应配有医疗护理前辈简介;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公共场所应有文明提示语;在各教学楼门厅内应设穿衣镜;在教室、走廊挂上名人画像、名言警句, 建立文化长廊;在办公楼和学生宿舍区建造名人塑像, 简述其修身立业事迹。这些标识能够随时随地提醒师生注意自身一举一动, 培养礼仪意识。同时还可以利用宣传橱窗做礼仪专题报道。

4.2 培养教师和学生礼仪队

包括以教师为主的礼仪师资队和以大一新生为主的礼仪服务队, 两手一起抓, 以点带面, 以局部带动整体, 定期培训考核, 并在学院各种活动和会议中展示队伍风采, 逐渐形成护理院校特色品牌, 使礼仪成为师生共同的自觉行动。

4.2.1 礼仪队的作用

我院悠久历史, 师生形象代表了学院的形象。礼仪师资队和服务队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最生动、形象、具体的展现, 是礼仪形象的代言人, 不仅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礼仪队是我院的一面镜子, 反映了我院师生形象, 不仅体现了队员个人素质, 而且反映了学院气质。如果每一名礼仪队队员都能做到知书达礼, 举止文明, 谈吐高雅, 学校就会赢得社会的信赖和支持;反之, 如果大家举止失度, 待人接物冷若冰霜或傲慢无礼, 就会有损学院形象。

4.2.2 礼仪师资队的培养

学院可采用“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到其他高校进行观摩学习, 或参加一些礼仪机构的专业培训;邀请业内礼仪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礼仪培训。同时, 校园活动和礼仪教育相结合。如组织教师开展形体训练, 让教师更具个人魅力;请美学教师开设美学讲座, 让教师学会审美、塑造美;遇到学院重大演出活动, 教师可以积极参与, 充分展现其礼仪形象与风采;评比“魅力教师”, 在教师节进行表彰;发放教师礼仪书籍或编写教师礼仪手册, 为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提高提供参考借鉴等。

4.2.3 礼仪服务队的培养

在大一新生中选拔、培养院级礼仪服务队、班级礼仪服务队, 层层培训和考核;制定相关会议礼仪、课堂礼仪、实训礼仪等礼仪规范。

4.2.4 寓礼仪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中

礼仪教育要注重长期性。礼仪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践行礼仪不可能一蹴而就。大部分学生在礼仪课程学习期间进步明显、提高迅速, 随着课程结束和时间推移, 学生缺乏特定的环境和督促, 言行举止很有可能会逐渐回到学习之前的状态。要想让学生做到时时习礼、处处用礼, 就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开展礼仪教育, 并创造机会让礼仪服务队积极参与学校的典礼、会议等活动, 同时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鼓励。

4.2.5 礼仪教学考核

礼仪教学考核应改变原有单一模式, 礼仪考核目的是考查教师和学生的基本修养和品质, 而不仅仅为了检验理论知识, 因此, 多样化的考核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反映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个人修养, 从而使礼仪教育既能达到高校教学综合目标, 又能获得美育内涵, 使礼仪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特有作用。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在谈及大学教育时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其校舍和人数, 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质量。”[2]没有一流的教师, 就没有一流的学生。提升高校教师礼仪素养是塑造教师人格魅力的必然要求, 教师礼仪和护士礼仪双重建设对于护理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护理院校,教师礼仪,护士礼仪

参考文献

[1]冯海龙.教师的礼仪素养与人格魅力[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147-149.

篇4:浅谈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职校生;礼仪教育 重要性

目前,初中毕业生的分流情况大致是成绩优秀的上重点高中,成绩较好的上普通高中,剩下的才上职业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职业学校学生(以下简称“职校生”)不仅在学习上成绩欠佳,而且在思想上对自己要求也不严,礼仪素养较差。所以,加强对职校生的礼仪教育是当前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为表示尊重、敬意、友好而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对个人来讲,礼仪是一个人道德水平、思想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讲,礼仪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在这二十个字的公民道德建设方针中,已经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融进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系统工程。同时《纲要》中还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加强对职校生的礼仪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提高职校生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格的需要。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礼仪文化的需要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礼仪教育,自古以来就是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完善人格的一种重要手段。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荀子曾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管子则把礼义视为立国的精神之本,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些精辟的论述从不同的角度深刻地揭示出礼义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时至今日,我们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熏陶和规范。礼仪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礼仪教育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它一方面要把优秀的中华民族美德转化为青少年一代的素质结构,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形成崭新的时代美德。对职校生进行礼仪教育,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礼仪文化,形成时代美德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当代社会对人才礼仪素养的要求社会的快速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礼仪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礼仪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性,意识到不注重礼仪的危机性。只有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才会被认为是符合社会要求的人,要成为真正的社会人,接受礼仪教育是必要的。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在当前就业形势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人才选择异常残酷,用人单位愈来愈重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考察。学历文凭固然重要,但其他如能力、道德观念、礼仪修养、团队精神等也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表现。据媒体报道,在人才求职招聘会上,常常是温文尔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彬彬有礼的学生更能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任用。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加强对职校生的礼仪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和文明素质,更有助于他们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之中。

三、职校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需要

礼仪教育能提高职校生的道德水平。礼仪作为人类的精神文明现象,属于道德的范畴。我国古人早就提出“德诚于中,礼形于外”,德与礼互相依托、相辅相成。礼仪本身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礼仪要求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互相尊重、诚恳和善、待人和气、仪表端庄,而这些都源于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让职校生通过礼仪教育深刻体会到礼仪的内涵,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交往中自觉地、轻松地接受礼仪的熏陶,强化道德观念,从而提高道德水平,这比传统的道德灌输教育要有效得多。

礼仪教育能增强职校生的交往能力。在现代生活中,交往越来越频繁,而礼仪是人们交往规范的集中体现,任何社会的交往活动都离不开礼仪。人类越进步,日常生活越社会化,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不懂礼仪就难以进行人际交往。由此,礼仪是人们交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职校生毕业后即走向社会,如果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则很难有所作为。开展礼仪教育,让学生了解礼仪知识,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是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礼仪教育能塑造职校生良好的仪表形象。仪表形象,是一个人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教养的集合,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人生态度。礼仪在上述诸方面都有详尽的规范。职校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较强的成长阶段,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期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礼仪修养,在社会上展现出个人的风采。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又不拘小节,有许多不良行为习惯,有些职校生甚至认为不拘小节、不修边幅是潇洒的表现。礼仪教育就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从穿着打扮、言行举止、仪容仪态入手,通过学习讨论、观察思考和训练模拟,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学习思考和展现自我的过程中,认识到什么是当代职校生美好的精神面貌和個性形象,什么是有悖于礼仪和社会公德的个性形象,从而达到矫正不良习性、展示良好仪表形象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第一职专)

篇5:工作礼仪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礼仪形象越来越重视,好的形象不仅可以增加一个人自信心而且对个人的求职、工作、晋升和社交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企业服务、企业形象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礼仪

1、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人们在社交活动中药遵循的理解,他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是社交活动中对人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普遍要求。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所谓“礼”,是一种道德规范。“礼”的基本要求,就是以尊敬自己、尊敬他人,来协调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所谓“仪”,则指的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即具有可操作性的“礼”的规范化做法。简言之,礼仪是一系列律己、敬人的规范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2、学习礼仪的目的

学礼仪就是为了“美”,为了拥有美好的形象和声誉。形象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也是赢得他人了解、理解、支持、信任的基础和条件。仅对个人而言,形象也是我们获取职业成功的一件法宝。我们要获得事业的成功,必须非常注重自己的职业形象。而我们学礼仪就是为了从某些方面提升我们的形象。尤其对于职场而言,职场礼仪更是必不可少的。

二、礼仪在职场中的作用

现代社会中,职场礼仪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它除了可以体现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在全球化商务竞争中,也将成为企业形象的一部分而日益受到重视。东西方文化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现代职场中,尤其是外资企业中,对职场礼仪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共识和行为规范,所以学习正规的职场礼仪是进入社会工作时要走好的一步。

职场礼仪,是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学会这些礼仪规范,将使一个人的职业形象大为提高。对公司而言,礼仪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整个公司的人文面貌;对个人而言,良好的礼仪能够树立个人形象,体现专业化;对客户而言,享受更上层的服务,提升对整个商务过程满意度和良好感受。

现今,职场的竞争不仅是实力的较量,也是个人职场礼仪、职业形象的比拼。了解、掌握并恰当地应用职场礼仪有助于完善和维护职场人的职业形象,会使你在工作中左右逢源,使你的事业蒸蒸日上,做一个成功职业人。成功的职业生涯并不意味着你要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你要有一定的职场技巧,用一种恰当合理方式与人沟通和交流,这样你才能在职场中处理好人际关系,赢得别人的尊重和领导的赏识,并在职场中获胜。

职场礼仪不仅可以有效的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气质和魅力,还能体现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平,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礼仪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

工作中,通过职场礼仪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冷静,按照礼仪的规范来约束自己,通过职场礼仪中的一些细节,会得到领导更多的信任,使人际间的感情得以沟通,与同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事业进一步发展,能在职场中如鱼得水。

三、在职场中如何运用“白金法则”和“三A法则”

1、“白金法则”的概念及运用

白金法则内容“别人希望让你如何对待他,你就如何对待他”,即“在人际交往中要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做到交往对象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再合法的条件下满足对方什么”。其本质是以顾客为中心,满足消费需求,为顾客创造价值,使

顾客价值最大化、顾客成本最小化。

白金法则三个要点:1)行为合法,不能要什么给什么,你做人,做事都需要底线.2)交往应以对方为中心,对方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尽量满足对方什么.3)对方的需要是基本的标准,而不是说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那么,在职场中我们该如何运用这“白金法则”呢?

首先,要做到尊重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自尊是一种由自我所引起的自爱自信、并期望受到他人或社会肯定的情感。在工作中,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就像我们自己希望受到别人尊重一样。

其次,要做到真诚待人。或许你不是最聪明的,或许你不是最机灵的,但只要能够诚心地做事,诚心地待人,尽管可能在言行中可能表现出愚直,但时间长了,会赢得大多数人的信赖和尊重。

最后,要做到公正待人。待人接物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这样别人也会用这种态度对你,才不会造成恶性竞争下两败俱伤的局面。

具体来说,与同事相处中的工作是一种相互协作的过程,在完成一项工作时,当他人需要协助的时候,我们应该义不容辞的尽自己所能的去满足对方的需求,以尽快和更好的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在与客户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来满足客户的一切要求,这才是留住客户的长远之计。

平等永远是相对的,当你为别人服务时就是要有求必应,不厌其烦。其次就是端正态度,说实话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点态度问题,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什么样的生活和工作,简言之,心态决定一切。一个人懂的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他的工作与生活才有质量,他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2.“三A法则”的概念和运用

“三A法则”是待人处世的基本规则之一。

第一个A,“Accept”,接受对方。所谓接受对方,就是要待人如己,宽以待人。即要有容纳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差异,容纳个体,容纳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水至清则无鱼,任至察则无徒”,没有容纳意识,迟早会将人际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

第二个A,“Appreciate”,重视对方。此处所讲的重视,就是欣赏,就是要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当你肯定别人时,实际上是在肯定自己,说明自己宽容,有层次,有涵养,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第三个A,“Admire”,赞美对方。在人际交往中,不仅要善于欣赏对方,而且要把对方的优点予以肯定,予以正面的肯定。实际上,你正面的肯定对方,会带给对方一种愉悦。而对方这种愉悦也会反馈给你。人际交往是互动的,当你善待别人的时候,别人就会善待你。

在职场中,以上三个A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三个A是我们必须要有的礼仪,也是体现了我们个人的教养和修养。在同事交往中,做到这三A能让他人感受到一定的被尊重,相对的他也就会尊重你,也能够并更愿意来配合你的工作,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在与客户打交道时,我们更是必须要做到这三A,只有让客户感受到被重视,才能促使客户不断的与你合作。

位置决定态度,当你和别人打交道时,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你的心态就容易得到比较好的调整和控制。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运用这三A,来处理和别人的关系,那么大家的相处就会友善和谐、其乐融融。

礼仪的重要功能是对人际关系的调解,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而职场礼仪是企业形象、文化、员工涵养素质的综合表现,我们只要做好应有的礼仪才干为企业在形象塑造、文化表达上提升到一个满意的地位。

篇6:礼仪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着装,着装不单体现着个人的风格,同时也体现着对客户和同事的尊重。所以,在工作中应保持着装的“端庄得体”。比如:上下班挤地铁可以穿轻松休闲的衣服,但接待客户时一定要穿正装。穿正装时,男性忌穿白袜子,女性忌穿露趾鞋。

卫生,不要在办公室吃东西,因为气味会给到访客户带来不好的体验。也不要在办公桌、办公室留下食物。

打电话,接打私人电话时尽量找没人的地方,一则为保护个人隐私,二则为尊重其他同事。时刻记得不给他人带来麻烦。

2. 同事相处:

不论同事间私人关系如何亲密,在工作场合要避免使用那些表示关系密切的称呼,如“XX姐,XX哥”。称呼方式可以是:姓+职位,或姓+老师,如称呼律师,是某某律师,称呼行政咳嗽保虺颇衬忱鲜Α

3. 会议礼仪:

有时间观念,出席会议绝不迟到,预算时间要把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考虑进去。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

助理一定要比上司早到。

如果不是主讲人,一定要听别人把话讲完再发言,不要马上打断插话。

开会时保持手机静音,或最好不带手机。

篇7:职场礼仪对工作的重要影响

学习礼仪,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立足与社会并纠正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也为我们今后的就业提供了一些借鉴。

学习职场礼仪,不仅能够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也为今后的就业提供了一些借鉴。

一个人举止得体,言语文雅,就给别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虽说现今崇尚的是自然美,但两者并不冲突。

恰到好处的打扮和修饰,不仅不会显得过分招摇,反而塑造了个人的良好形象,展现了个人的道德素养。

学习职场礼仪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

一个优秀人才,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

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质需用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

比如着装,在不同的季节、场合,就要有适合其季节、场合的不同的装扮。

并不见得非得穿着漂亮、时尚才是美,这也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得体大方的衣着,同样能展现个人的美好形象。

如果在平时,我们大都随意任行,从来没有注意过自己的一些行为举止是否得体。

在职场中,学好职场礼仪更显得重要。

穿着得体、谈吐优雅、举止大方,无言中增加了自己的印象分。

对于一个即将面临就业的职场,更应该了解一些职场礼仪方面的知识。

光有专业知识还不够,还要懂得一些面试的技巧。

有些人很优秀,但在求职中却屡屡不顺,很多时候往往是在一些细节上出了问题。

因此,在面试之前,我们要给自己来一个精心的打扮,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面试官的一种尊重。

在面试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自信、有礼。

如此我们将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如果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那么,一切的问题也都能迎刃而解了。

如今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沟通技术和手段日益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 尤其是人的交往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公众沟通, 从面对面的近距离沟通发展到远程沟通, 从慢节奏、低频率的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的沟通。

这种现代信息社会的人际沟通变化,对人类社会交往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职场白领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们更加要认识到学习职场礼仪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职场礼仪修养是完善职场人格的需要。

人格是一个人的各个心理过程之特性的总和,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影响自身所有行为并与他人有区别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其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体。

思想教育成功的关键是与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的具体言谈举止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容易强化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心理和礼仪意识,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其次,加强职场礼仪修养,有助于提升职场人文精神。

言行举止,是文明还是野蛮,是高雅还是粗俗,这是人的文化底蕴深浅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文教育效果的直接检验。

一个文明的人,讲话应有文化内涵,用语文明,行为举止应合乎道德规范,行为文明。

职场应通过对礼仪规则、礼仪态势和语言的学习、训练,习得高雅的礼节、礼仪,养成礼仪周全的交往风度,表现出谦恭礼让、动静有节的大家风范。

在这个过程中,职场必然会从中汲取宝贵的人文营养,提升人文精神。

最后,礼仪修养有助于职场增强自信心。

人无自信不能立。

增强自信心是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任务。

有的职场人性格孤僻往往是由于不善人际交往造成的,而不善人际交往,又往往与不懂礼节礼貌有关。

一些职场由于不善于人际交往而形成的孤僻性格,使他们极易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感。

他们不但在校期间生活缺乏愉快感,毕业后也因缺乏自信而就业困难。

无疑,良好的礼仪修养会促进职场人际交往的发展和人际关系的改善,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职场白领有必要学习和掌握职场礼仪,在以后的生活或者工作中,都是有意义的。

篇8:论礼仪修养的重要性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文明,也需要精神文明,更需要公德心,仅有鼓起来的钱袋,而没有文明的礼仪,仍然是个富而不仁的穷人。

可见,礼仪修养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礼仪体现一个人的修善、体现一个民族的素质、认识的拥有量,一个人的礼仪修养水平,能使其行为举止留给人们美好的印象,有助于人们获得交往活动的成功。

礼仪在实施的过程中,包含施礼者与受礼者的双向情感交流、互动、充满着人情味,这种人情味最主要体现在施礼者与受礼者之间的互相尊重。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早在2000年前,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周礼”。但我国传统的尊重主要强调对上级、长辈的尊重,对身份、地位的尊重,“尊重他人”的内涵比较窄。正因为如此,礼仪在古代一直只是在上层社会中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礼仪方式失去了其社会基础。

现代我们对于礼仪的认识,接受了西方的平等尊重的观点,对人的普遍尊重,包括对人的个性、地们、历史、外貌、性别、选择等的尊重。这是一种尊重的呼唤,情感互支。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是尊重礼仪的基本信条。

而要对人表示尊重,就必须约束自己,只有约束自己的个性,约束自己的要求,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考虑对方的需求和愿望,对能理解、体谅别人,最终达到尊重他的人目的。

孔老夫子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是的,“尊重”是礼仪的核心和基础,没有尊重就没有礼仪。尊重包括自尊和尊重他人,不论什么国家、民族、地区,不论哪个时间、场所,各种各样的礼仪形式都体现着“尊重”的精神。尊重上级是天职,尊重下级是美德,尊重同事是本分,尊重客人是常识,尊重对手是风度,尊重所有的是教养。自尊和尊重他人,是礼仪的感情基础,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古人云:“礼者敬人也“敬人者人皆敬之,爱人者人皆爱之。”所以说礼仪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也是“上层”人士一套隐形华服。

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变化之中,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别人讨厌的对象,这些无非者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

当我们身为游客的时候,总是依着自己的兴趣,随地吐谈、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乱写乱涂;当我们是市民的时候,又是对随地吐谈、乱写乱画的现象深恶痛绝。

当我们是行人的时候,往往是怎么就近就怎么走路,管他有没有红灯,管他有没有人行道,讨厌那些没按规章开车的人;当我们开车的时候,总是抢车道、夹塞儿、占非机动车道,讨厌那些在马路上乱闯的行人。

当我们是消费者的时候,经常把个人的怨气往服务人员身上撒,还总说他们态度不好,当我们是服务人员的时候,又总是把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上来,却总怨顾客太挑刺。

当我们和同事相处的时候,总会埋怨同事的“不拘小节”,无论是工作是还是生活上的说话、借东西、而我们自己又往往懒得去理那些“小节”。

当我们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总是为能抢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挤到、踩到别人的时候从不屑于说对不起;当我们被人挤到或踩到的时候,总是对对方不说声抱歉的话而耿耿于司,甚至拳脚相加;当我们是老人的时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车上,总是渴望能有人为站立不住的自己让个座。

当我们为作子女的时候,总是不愿意耐心地和父母交流,总是大方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钱,总是大声地把父母的问话送上天,对于父母的生日,天才晓得;当我们身为父母的时候,从没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做心灵上的交流,总是忙于自己的工作,还说已经给他们的关爱太多。

就是他们自己的不争气。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层次和自我认知价值的越来越高,就越来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无疑问,在当前的形势下,礼仪已不是个别行业,个别社会层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家里,如果家长能够带好头,在学校,如果师长能够带好头;在单位,领导如果能够带好头;在窗口单位,窗口工作人员如果能够带好头……推而广之,要在全国推广、普及文明礼仪;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那么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和物质文明建设一样,取得飞速发展。我们十三亿人民的精神面貌,必然会焕然一新,人们都会生活在友好、宽容、关爱、温馨的社会氛围中!文明礼仪、强调的是“尊重为本”。想让别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敬人。那些陋习,图的是一时之快,丢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一口痰的事件”几乎人尽皆知:一制药厂濒临倒闭,政府牵手为他们引进德国投资,就在鉴约之前,德国总裁到该厂视覆,厂长同参观车间,就在其间,这位厂长由于实在憋不住一口痰而使总裁决定不在鉴约,他的理由很简单,这是制药厂,是关系人命的,怎能随地吐痰,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别人还会尊重你吗?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交往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价值的需要,其中,如果希望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就必须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而礼仪正是最直接的尊敬别人。爱戴他人的表现,礼仪是恰到好处的表达尊重的形式,礼仪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教养体现细节,细节显示素质,细节决定成败。

(一)礼仪修养是传承文明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知道:童稚时的孔融让梨。尊敬长辈传为美谈;岳飞问路,颇知礼节,才得以校场比武,骑马跨天下:“程门立雪”更是为尊敬师长的典范。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这些,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青少年儿童,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名副其实,“礼仪之邦”的美名响誉中外。

(二)礼仪修养是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沟通技术和手段日益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尤其是人的交往范围已逐步人人际沟通扩展为公众沟通,从而对面的近距离沟通发展到远程沟通,从慢节奏、低频率的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的沟通,这种现代信息社会的人际沟通变化,对人类社会交往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礼仪修养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

一个知书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人才。目前,许多高校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接受的是高层次教育,而其实际行为却连基本道德水平也达不到,其中相当一部分与缺乏必要的礼仪教育有关。礼仪是一种非法律社会规范,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是调整社会成员行为的基本准则。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不仅可以丰富礼仪知识,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懂得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表现自己的行为,而且可以做到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养的现代文明人。

(四)礼仪个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更好。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一条公式: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的人际关系和处理技巧。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我们每个人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如果我们懂得交往的技巧,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礼仪修养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最具体表现,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都能反映出他的思想修养、文明素质教育。

篇9:浅析教师同事间礼仪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师礼仪;重要性;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论语 尧曰篇》中就有:“子曰:不知名,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充分肯定了礼仪的重要性。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者戴尔·卡耐基也曾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靠自身努力,而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句话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人成就事业的重要性。在当前的教师队伍中,多数教师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加强教师同事间礼仪的必要性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提高自身礼仪素养将成为必然的趋势。教师同事间礼仪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协调教师之间的个人独立与团体协作。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是和他人共生在一个世界中的。由于受教师之间狭隘竞争主义的影响,教师个人主义在学校中并不鲜见,“各自为政”的现象也较为突出,“他们独立地处理其教学事务,很少有人过问其行事方式,教师和教师之间也很少相互干涉”。[1]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之间的协作发展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雅斯贝尔斯曾经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就要求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打破自身封闭存在的状态,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协作。换言之,在独立基础上的协作成为教师开展工作的根本途径,具体表现在加强同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协作,加强同不同学科或不同年级之间的教师协作,加强同学校领导之间的协作。在这一系列的协作中,就要注重发挥交往礼仪的协调作用。比如在处理与领导的协作关系时,在维护领导权威的基础上,既要正确理解领导的决策性意见,又要善于采取适当的方式,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要充分发挥教师间礼仪的协调作用,在保持教师独立精神的基础上,促进教师之间的良性协作。

其次,协调教师角色单向与多向的交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际交往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加频繁,个体的社会角色也来越趋向多元化,就一名教师而言,他可能是一名专业任课教师,可能是一名班主任,同时也可能是一名某学科教学组组长。作为一名专业任课教师,他要认真备课、上课,依据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专注于本学科内的课程研究。作为一名班主任,他要在完成自身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与其他教师的多项交往:要与校领导沟通,践行学校的相关政策,全盘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开展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向专业任课教师介绍本班的具体状况,听取他们对班级建设提出的合理意见,经常向他们了解本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作为一名学科教学组组长,他要加强与同学科教师的共同进步,在教学中取长补短,还要加强与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做好教学工作中的配合和衔接。在这一过程中就存在教师角色单向和多向的交叉性,要正确处理好多种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这就要发挥交往礼仪的协调作用,使教师在面对角色交叉时能够有效地避免角色交叉带来的尴尬和冲突,营造积极融洽的关系状态,使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向着有利于学生全面进步的方向发展。

最后,协调教师个体工作与团体工作的矛盾。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倾向于依据个人的力量解决班内出现的所有问题,很少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看法,即使学校组织的公开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课后评议也往往对于缺点一带而过,“单兵作战”或个体教学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常态。2005年,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下文简称为《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大力提倡团结合作、协力攻关、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2]《意见》把团结协作纳入到教师的职业道德中来,强调团体对于教学的重要性。纵观十多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的团体合作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符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在面对团体和个体的关系时,要明确个体和团体并不是矛盾的,强调团体协作并不是忽视个体的存在。同时要正确处理合作和竞争的关系,每一个教师作为一个个体都应该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提升和超越自己,为整个团体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一个团体中,教师之间也应该合作分享、交流信息、相互鼓励,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提高个人的能力。

总之,教师同事间的礼仪修养在协调个人独立与团体协作、角色单向与多向的交叉、个体工作与团体工作的矛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加强教师同事间的礼仪修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杨明全.革新的课程实践者[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S].北京,2005.

作者简介:刘钦(1990-),女,山东潍坊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篇10:工作礼仪的重要性-礼仪知识

二、迎送外宾的礼仪(一)学习目标要求熟悉迎送外宾的礼仪。(二)迎送外宾礼仪1.迎送规格对外宾的迎送规格,各国的做法不尽一致,我国目前的做法主要是根据来访者的身份、其访问的性质和目的以及适当考虑两国的关系来加以确定。做为社会组织的外事活动,为保证迎送不致失礼,首先要认真研究外宾的有关资料和基本情况,如客人的身份、地位、社会影响、来本单位访问的目的、可能达成的协议、同本单位的关系性质和程度等以及其他背景资料。另外,准确地记住客人的姓名、职务及相貌特征,以便接站时应用。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迎送规格。通常,主要的迎送人员应与来宾的身份相当。例如对方是董事长或总经理,我方亦安排董事长或总经理迎送。由于各种原因,如当事人不在当地,或突然身体不适等,应由职位相当的其他人士或其副职出面迎送,并作必要的说明和致歉。对于重要的宾客,或与单位的利益关系重大宾客,可根据特殊需要,安排比来宾身份略高的人士破格迎送。但为了避免其他组织或人士产生不必要的误会,造成厚此薄彼的印象,非有特殊需要,一般应按常归办事。总之,主人的身份要与客人相差不大,以对口、对等为宜。2.做好迎接准备要事先与有关交通部门联系好,核实客人的班机或车船班次的抵达时间,安排好迎送车辆,订好客人下榻的客房及膳食,组织好我方迎送人员。如对所接宾客不熟悉,对无我方陪同人员同机(车、船)到达,则要准备好接站牌,必要时还应准备好鲜花。3.迎接与介绍外宾走下飞机(车、船)后,我方即应上前表示欢迎与慰问,双方互作介绍。通常,先由我方人员或接待翻译人员,将前往欢迎的人员按其身份依次一一介绍给来宾,亦可由我方中身份最高者或熟悉来宾的人员出面介绍。有的国家(如日本)的客人习惯于以交换名片来介绍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如果双方是初次见面,应首先将自己的名片递给对方,使对方一目了然,也是一种有效的介绍方式。4.行礼习俗双方见面互相介绍后,按国际惯例,一般行握手礼,此时应注意握手的顺序和基本礼仪,并注意再次点头致意。行握手礼后,外宾由于国籍、习俗的不同,可能还要对我方再行不同的拥抱礼、亲吻礼、鞠躬礼、吻手礼等,我方均应作相应表示,不可推卸或表现勉强。如安排献花,必须采用鲜花,扎成礼品花束,并注意保持花束的整洁和鲜艳。注意不要用菊花、杜鹃花、黄色花朵,因为有些国家忌讳这些花。对于重要客人,可安排机场、车站或码头的贵宾休息厅稍事休息,此时要准备相应的饮料进行招待。(三)相应知识1.答应礼节答应礼节主要是指与外宾谈话时应对的礼节。秘书人员在解答外宾问题时,语气温和耐心,双眼注视对方,集中精力倾听,以示尊重。对外宾的话未听清时,应说:“对不起,请您再说一遍。”在处理问题时,语气要婉转,如说:“我所说的不会不合理吧?”有事要打扰客人时,应说:“对不起,打扰您一下。”如对外宾的提问一时答不上来时,应先致谦后查询,如说:“对不起,这事我不清楚,待我问明白后告诉您。”当外宾对答讯表示感谢时,应说:“不客气”、“请别在意”、“不,一点都不麻烦,不必客气。”2.注意谈话分寸对外宾谈话要实事求是,自己不知道的事不要随便答复,无把握的事不要应诺,做到言而有信。在外宾面前千万不要吹嘘自己。三人以上在场,不要只谈两人知道的事,以免使其他外宾有冷落之感。谈话时不要自己滔滔不绝,要让外宾有机会讲话,外宾讲话时,不要随便插话或打断。与外宾谈话时,应用外宾都能听懂的语言,讲大家都能参与的内容。(四)注意事项1.外宾抵达前工作(1)掌握飞机(车、船)确切抵达时间,如有变化及时通知迎接、陪同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到达机场(车站、码头)时间一般在外宾抵达前15-20分钟。(2)检查外宾住的房间,确定安排是否妥当、合适。2.外宾抵达后工作(1)迎宾。外宾下飞机或出机场(车站、码头)后,迎接人员应将其姓名、职务一一介绍给外宾,迎接人员同时与外宾握手表示欢迎。(2)商议活动日程。商议的目的是看主人的安排是否符合客人的要求,有无需增减的内容和项目。若有,须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和部门。

篇11:学生会工作会务礼仪知识

基本礼仪规范

一、仪态仪表培训

1、着装

2、站姿

3、行姿

4、坐姿

二、见面礼仪

1、握手

2、介绍

3、致意

三、谈话礼仪

1、问候

2、道歉

3、应答

4、慰问

四、社交礼仪禁忌

一忌随便发怒,不要把情绪带到工作中

二忌玩笑过度,要因人,因时,因环境,因内容而定 三忌口无遮拦

四忌不尊重女士

五、接物礼仪

1、递交文件

2、递交名片

3、递交签文

电话礼仪

一、接听电话

二、拨打电话

会务礼仪

一、会前准备

二、会议时间

三、期间工作

四、与会纪律和杂务

接待礼仪

一、接待准备

会面

握手

介绍次序 引导

二、室内接待

篇12:工作礼仪的重要性-礼仪知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我校于2011年1月制定印发了《关于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宣传普及教育活动的通知》,对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作了具体周密的部署。一年以来,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做到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不断推进。通过活动,全校师生基本做到日常行为讲规范,人际交往讲礼貌,社会活动讲文明,基本达到了言谈文明、举止文明、仪表文明和校园文明的“四个文明”要求,为打造文明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学校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迅速行动起来,把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入学校的工作日程;把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当作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八荣八耻”的具体举措去贯彻落实。各年级、各科室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德育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政教处、教务处、团队负责人、班主任为成员组成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同时依据市教育局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做到了领导重视、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确保活动顺利、持续、深入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为使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各学校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师生大会,利用班会、利用晨会、利用校园小广播和国旗下讲话、出墙报、出专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大造舆论,营造了浓厚的文明礼仪活动氛围,使师生充分了解文明礼仪活动的做法和要求,认清其目的、意义。充分认识讲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文明进步社会对师生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是进一步培养具有优良日常行为习惯的要求,是打造文明和谐校园的基本体现。经过广泛的宣传发动,使广大师生进一步认识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明礼仪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形成了人人讲文明、个个讲礼貌的良好氛围。

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文明礼仪活动开展以来,我校不断创新载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扎实推进。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切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活动。结合创建济源市示范性学校的契机,卓有成效地开展“文明礼仪,从我做起”及“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争当排头兵”等活动;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进行站姿、鞠躬、介绍、打招呼、送礼物等训练,将文明行为规范贯穿到日常行为之中。让全校师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风范对于自己将来进入社会,从事工作都有很大的作用”的共识。把开展文明礼仪活动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创文明城市等结合起来,做到既抓文明礼仪教育,又抓“八荣八耻”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努力构建文明、安全和谐校园。

二是开展“五个一”活动。要求学生写一篇与文明礼仪内容有关的作文或心得,至少要讲一个文明礼仪故事以上,至少要做一件文明礼貌的事,至少要读一篇文明礼仪的文章,班级至少要出一期文明礼仪的黑板报。通过“五个一”活动,使师生从中受到启迪,思想境界得以提升。

三是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与文明礼仪教育有机结合,扎实抓好思想道德建设。

四、工作落实、初显成效

通过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知礼仪、懂礼貌、讲文明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在校园里,每天都能感受到学生向老师、长辈主动问好;课间追逐打闹现象逐渐减少;不乱扔、乱倒、乱吐、乱画,养成把纸屑、果皮、包装袋放到垃圾桶和随手拾废物的好习惯;学生穿校服、戴校徽上学,大部分学生做到衣着整洁、大方、得体、美观。广大学生能自觉爱护校园环境,许多同学自觉地做好卫生保洁工作,基本消灭了脏、乱、差现象。广大学生能把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卫生公约作为基本要求;把专心听讲、服从教师管理作为尊重老师劳动的具体表现。形成了“自主合作、勤学苦练”的浓厚学风和“文明、勤奋、活泼、向上”的优良校风,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育人环境,推动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规范了师生的文明举止和日常行为,对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文明礼仪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学校班子成员都能抓好一个级组、管好一个部门、教好一门学科作为工作总要求,主动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深入科组了解校本教研情况。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都能做到带头担任教学重任,带头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带头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带头承担校本教研课题。班主任都能以文明礼仪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抓好班风建设。

文明礼仪实践教育活动激发了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热情。广大教师积极主动投入教学研究中,通过翻阅教改资料,查找教改信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科组的校本教研课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共同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法。同时,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也促使广大教师认真做好常规教学工作,教师都能认真做好备、教、改、辅、查等环节工作,把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在认真、扎实工作的基础上。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据初步统计:师生参与做好事3千多人次,师生扶贫助学捐2万多元,扶助贫困学生10多名。学校评选出文明礼仪标兵50名,文明礼仪先进班8个,表彰学生155名。我校开展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把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下去,为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作出应有贡献。

2011.12.22

篇13:武术礼仪开展的重要性刍议

1 武术礼仪开展现状

中华武术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现在却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的传统文化太复杂,既有民间的也有庙堂的,既有健康的也有陈腐的,既有中断的也有延续的,重要的是,它甚至连一个象征的、具有凝聚意义的仪式都不存在。事实近乎如此。中华武术礼仪没有得到重视、发展甚至被废弃,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第一,竞训中“重物轻人”(只看重硬件———技术,忽略了软件———育人);第二,教学中“重术轻人”(只追求外在物质,忽视对“人”的培养)。相比之下,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在礼仪的开展方面要认真和正规许多,道馆甚至成了陶冶情操、洗礼精神的殿堂。礼仪的深入开展给两项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2 原因分析

2.1 武术文化的缺失

“奥林匹克主义是超越竞技运动的,它将身体活动、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而趋向于一个完整的人。”奥林匹克运动经历几百年而愈加蓬勃兴盛、风靡全球,其主要原因是在发展过程中将奥林匹克主义、精神放在了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反观中国的竞技武术,只重视工具理性忽略了价值理性,武术精神完全让位于武术技术,缺乏文化观念。

2.2 传播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武术运动被挤出城市流行文化的行列。无论是媒体宣传还是社会健身一律倾向于健美操、跆拳道等武术运动被青年一代所遗忘。许多西方体育运动,无论竞技或是大众体育,逐渐进入并充斥着中国人的生活。西方体育成为人们的生活组成,甚至成为一种时尚。反观,我本土的武术,正遭遇着严峻的挑战,在国内开展状态的风迷,使得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举步维艰。

2.3 动机把握低层次

Mark AMc Donald等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总结了13个体育参与动机:身体健康、冒险、减轻压力、侵略、归属、社会交往、自尊竞争、成就、技能掌握、审美、价值发展、自我实现。武术礼仪属于审美、价值发展、自我实现层面的高级动机行为,属于高层次精神需求,需要人为努力来实现。现今武术运动员的习武动机大都局限于较低层面。

2.4 社会礼仪文明大环境的影响

中国人要面子,正式场合下如会议、比赛时彬彬有礼,可在日常生活中礼仪则被视为拖沓冗长的繁文缛节而被理所当然地忽略,这是自欺欺人的表现,我们丢掉了尚礼的儒家思想的精华部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根植于社会大环境中的武术修养何来?

3 武术礼仪开展的重要性

3.1 实现文化自觉的需要

武术乃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精粹,当今在我们将其推向世界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困难而步履为艰,归根结底是因没有实现文化自觉,对本身的文化本质认识不够,在对外传播的时候也没有抓住文化的优秀部分,而非武术自身文化的魅力问题。“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是精华终会被世人接受。而武术礼仪则为实现武术文化自觉的催化剂。通过开展武术礼仪使受众在接触、理解以至发扬武术文化的同时不时回想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珍视我们本民族固有的文化精品,使其经常性地提醒人们时刻不忘武术文化的内涵。我们心情浮躁时通过武术礼仪摆正心态;切磋技艺时通过武术礼仪提升领悟境界。在新时代的环境下,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时刻保持冷静,坚持自己的发展原则和价值取向,做到不忘本,有自知之明。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形成的多元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个各种文化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依此原则,武术才能高举自己的特色旗帜与他人优秀的文化一样在广阔的世界舞台上展示自己。

3.2 展示武术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武术自产生之日起就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地连在一起,可以说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母乳的喂养下才得以成长至今。武术理论无一不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支撑,武术运动只有时刻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吸引世人的眼球。蕴含着武术文化的武术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向外界展示的窗口,只有通过武术礼仪,外国人才能有机会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的魅力,只有加强武术文化软实力建设,才能彰显武术的核心价值,体现武术的本质内涵,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3.3 找回原有谦逊的民族性格的需要

张扬的个性很容易使人对自然产生攻击性。这是西方文化几百年来给世人总结出来的一条实证经验。大自然的“种种不满”已经使人们意识到了征服自然的严重错误性,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和谐观显得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它显现的是对大自然的谦逊态度而非攻击态度。中华民族是一个谦虚的民族,他永远都不会张扬,在别人面前永远显得那么腼腆,但也正是这种心态培养了东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武术的技术特点充满了攻击性,而武术礼仪承让、含蓄、仁义、谦虚、和谐的内涵会在习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人的心目中、体现在人的行为中。武术礼仪的开展使保留我们原有谦逊的民族性格这一民族遗产成为可能。

4 结语

通过分析讨论,我们可以认识到开展武术礼仪是实现文化自觉的需要,是发扬民族精神的需要,是展示武术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找回原有谦逊的民族性格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在以后的武术传播中切实把武术礼仪的开展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这就需要我们完善传播过程,端正动机和心态,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加强社会文明建设。

摘要:由于武术发展传播的困境,武术礼仪在整个武术体系中被忽略,在讲究更注重人的发展的时代下有必要重新认识武术礼仪开展的重要性。文章认为开展武术礼仪是实现文化自觉的需要,是展现武术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找回原有谦逊的民族性格的需要。

关键词:武术,礼仪,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孟繁华.小写的文化: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

[2]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篇14:小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生;礼仪教育;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33-01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开展礼仪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通过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帮助小学生培养崇高的品德、健全良好的个性、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方式,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为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这对于提高我国人民的道德和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文明礼仪教育有助于小学生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摒弃陋习,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校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在社會上,有如下几种社会现象

(一)不尊重长辈、父母。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这个时期的少年对父母的情感即是依恋父母,又有抱怨,因为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昔日在他们看来是最完美的父母和老师,也存在不少缺点和问题。尤其是当父母和老师继续把他们当孩子看时,他们就会产生反感,认为是对自己不尊重,不信任的反映,所以他们把成年人正确的规劝也看成“监护”来反对。对父母和长辈就产生了不尊重的表现。

(二)对长辈、祖辈的称呼改变。称呼也应该是一种礼仪。可是现在流行的称呼似乎都不规范了,比如“老爸、老妈”早就成为孩子们最常用的称呼父母的称谓了,对祖父祖母的称呼就更是别说了“老头子,老太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向来重视礼仪,称呼更是倍显尊敬,可是这样的流行在我看来是一种挑战,虽然,我们也可以把这样的称谓看成是一种“时髦”或者看成是一种“亲近”。但是不难看出现在的孩子对父母长辈确实不很尊重。

(三)在学校里,学生看见老师也常常是视而不见。或者故意避开,如果离开了学校,在校外遇见老师,就更加不予理睬。

(四)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导致了人情谈泊,同学间彼此对立,同伴之间不尊重等现象比比皆是。

二、提出加强礼仪教育的理论依据

小学生礼仪习惯形成十分重要。《论理学》是研究道德的学说,他研究关于道德的起源和发展,人们的行为准则、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方法等,他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对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提出要求,中国的传统礼仪也是中国论理学的要求。自古以来,礼仪一直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教育中,诗、书、礼、乐,就是一起提出的。

德育学的研究任务也为礼仪教育提供了依据。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是一个改革变化的时代,开拓的时代,人们观念更新十分迅速。德育要面对很多新的问题。德育的任务,就是研究新时期,新形式对德育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解决新问题。现在我们面临的新问题之一——如何保持民族的优秀传统。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它所解决的是人的方向、动力、表现的问题。培养人,必修以德为本。中小学是基础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如果在思想上,品德上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他们今后走上生活就起了一个定向的作用,在良好的条件下,能够成为一个良好品德的人,人们的道德观念、觉悟水平和文明行为和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程度密切相关。

在我们德育中,集体教育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集体中必定会和同伴产生交往,交往的过程中就必然会遇到礼貌待人这个问题。如果在集体中发生了集体和个人的冲突,要克服个人的小利,顾全大局。

三、培养小学生的礼仪应该做到

(一)日常生活中应做到:

1.称谓礼仪。2.问候礼仪。3.就餐礼仪。4.穿着礼仪。5.尊师礼仪。6.同学交往礼仪。7.升旗礼仪。8.活动礼仪。9.接待礼仪。

(二)把知识教育和文明教育结合起来。文明是从知识开始的,没有知识的原始人是不讲礼仪的,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走进了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礼仪教育就显得分外重要了。陶行知先生曾强调:“启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之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这个时期养成,以后只需继续增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至立身处事,大至定国安邦,都得从小事做起。常言道:“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定终身。”我们应从学生人生发展的这一高度加以重视和培养。

(三)要和其他各育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体育中结合礼仪教育,在各种体育竞技中,比赛重要还是文明礼貌重要,学生常常有停止自己的比赛,去帮助他人,教育者就要抓住这样的契机进行礼仪教育,树立良好的榜样。还有在劳动教育中,互帮互助也常常见到。德育本来就是渗透在各育之中的,离不开教育,就像在语文教育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故事比比皆是,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起来,背名句,读故事。语文教育只能德育渗透其中,缘文释道,因到解文,使学生思想得到教育,感情受到熏陶。

(四)提出行的要求指导孩子去实践。有一位教师是这么做的,他在执教《爸爸妈妈的手》这么一课,在课上提出爸爸妈妈这么辛苦,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一年级的孩子还不会主动对父母表示感谢,这位教师就创设了这么一个情景,他说:“我就是你的爸爸,现在我回家了,很累,你会对我说什么,为我做些什么呢?”孩子们马上动起来,有的帮“爸爸”捶背,有的倒水,有的对“爸爸”说:“爸爸,今天你辛苦了,我来做饭吧。”小孩子们就以实际行动实施了礼的行为。

为了让礼仪教育真正有实效性,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活动中去体验、感悟礼仪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自觉而且良好的礼仪行为,让他们终生受益。

上一篇:《乡愁》 卞之琳下一篇:武当山导游词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