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外出考察心得

2024-05-13

工作人员外出考察心得(共6篇)

篇1:工作人员外出考察心得

为学习外地社区的先进理念和有效做法,探索适合本地社区建设的新思路,在街道社区办的积极联络和精心组织下,我们九大社区的书记及部分副书记于5月3日、4日赴扬州文昌花园社区、南京云南社区、丁山社区进行参观学习,通过此学习,我们不仅看到了差距,也取得了经验,现将此次参观学习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 提高认识,开阔了创新工作的思路。

此次参观的扬州文昌社区,与我们社区同为拆迁安置社区,居住人群同样有失地农民、外来购房户,同样存在农民向居民过渡中的矛盾集中、居民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但在郑翔书记的带领下,三年时间,以党建为龙头,以服务为根本,以教育为重点,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打造了一个我们今天看到的管理有序、自主文明的和谐家园。这其中有很多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如,郑书记将自己的小灵通号设为社区的1**,印在温馨卡上发放到居民手中,并且真正做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老百姓的电话来,无论大事小事,易事难事,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也积极和相关部门协调,无论办的成、办不成的事都给居民回复办理情况。这种工作方法拉近了社区干部与居民间的距离,也在居民心中树立起了社区干部良好的形象,为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由此可见,社区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我们社区干部真正把心放到工作中,以真心与居民交流,以诚心为居民办事,就能赢得民心,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

定要真正落实街道“每天走访两户居民”的要求。

再如,文昌社区在志愿者管理上,采用了志愿者按自己特长志愿注册登记,志愿者服务实行积分制,服务的越多,积分越多,再由社区联系单位共建结对,由结对单位根据积分多少,提供积分换购奖品服务,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志愿者服务居民的热情,无形中也为企业做了正面宣传,现实了志愿者服务居民,单位服务志愿者的良性循环。这给我们建设好志愿者队伍一个很大的启发,在我们以后的志愿者队伍建设中,是否可采用与单位结对,社区为志愿者提供服务平台,也根据每位志愿者参与活动、服务的次数予以积分,这些积分反馈给志愿者所在单位,作为入党、评优、提干的考核条件。

二、看到了差距,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扬州文昌花园社区在郑翔书记的带领下,用三年的时间将一个硬件设施落后,困难群体扎堆的社区领上了良性发展的正轨;用五年的时间将扬州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建成了“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示范”,并被中组部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的背后是广大群众的参与,是社区干部智慧的结晶和辛勤的付出。文昌社区个性化党支部的建设就是最好的说明。社区和企业不一样,社区党员都是松散型的,开展活动比较难组织,而个性化党支部的建立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把创业的党员组织在一起,这样大家交流起来应有共同语言,大家就有到一起交流的愿望,这样促进了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也利于党员发挥特长,更好地参与社区建设,带动社区各项工作形成良性循环。而我们现在的党建工作,仅限于把党员集中到一起学习党的方针、路线、一些政策法规,没有能发挥党员的特长和潜能,让他们不仅自己参与社区建设,还要带动一帮人参与到社区建设中,这将成为我们今后党建工作探索的方向。

三、启迪思维,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

此次参观的南京云南社区“七彩党建”丁山社区的电影文化,都是找准了自己社区的特点,将自己的特点放大,建设了一条适合自己社区发展的特色之路。由此想到,我们兴港社区长廊较多,而且居民都喜欢聚在长廊休闲聊天,我们以此为特点,将长廊打造成兴港社区的特色。我们可以搞一个“幸福长廊”项目,把长廊分段,如议事长廊、象棋长廊、音乐长廊等,收集居民的幸福故事制作展板布置在长廊里,让长廊成为兴港社区居民议事休闲,宣传精神文明的阵地,同时也是社区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的站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过这次参观学习,思想认识经历了一次全面洗礼,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坚定了以后工作的思路,决心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恪尽职守、勇于创新,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创造出色的工作业绩!

篇2:工作人员外出考察心得

这次参观学习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请公司的王总给我们进行了一次演讲;二是在华格公司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他们的2个生产车间。

王总基本讲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没有给我们讲一讲物流运作方面的知识。讲话内容很丰富:第一个方面,希望我们能够明确自身的人生目标,要担起自己的责任,对自己、家人、朋友、伙伴负责。坚定对未来的信念,调整自己的心态,一定要付出自己的行动。第二个方面,便是企业基础管理。主要包括了:人员素养、质量稳定、成本控制、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管理、安全保障三前提。第三个方面,是华格文化,我觉得这方面我的感触比较大。华格文化主要包括了4个方面,我觉得像他们公司的快乐罐、阳关卡、中秋同夜月、生日会、同事互夸······都好有特色,形成了该公司特有的文化氛围,培养了员工们强烈的归属感,对公司发展很有帮助。第四个方面,管理的通行大道。主要包括:先知后行;有三问,禁“三声”第五个方面,是物流管理方面的,但很遗憾,王总并没有就这一方面

进行讲解。第六个方面,王总送了我们两份无形的礼物:四个“宠物”:信心、感恩、坚持、放下;第二份是:“太好了”、“太棒了”、“我能行”、“我帮你”。这两份礼物对我们未来的职场生活绝对是受益匪浅。

在王总讲话结束后,便是自由提问时间,开始大家还有些害羞,一会儿之后气氛就活跃了,但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就讨论了一会就结束了。王总对我们十分的热情,一点都没有总经理的架子,给人一种很亲近的感觉。紧接着就是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注塑一厂和二厂。

两个车间负责人员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车间,并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展示了他们的机器设备,并参观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生产流水线。尤为重要的是,负责人知道我们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尤其对他们的工艺流程进行了讲解,参观了他们的仓库,了解的出入库情况,详细的看了他们货架的摆放之类的。总之,这次参观学习收获较大。

篇3:工作人员外出考察心得

此次活动除了考察成都市新筑混凝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江西益生宜居低碳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南京天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常州市龙城粉体设备有限公司、无锡江加建设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预拌砂浆设备生产线、机制砂设备生产线, 还前往这些企业的预拌砂浆生产线、机制砂生产线及使用预拌砂浆的建筑工地进行实地观摩, 与生产及使用预拌砂浆第一线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面对面交流学习。

此次考察较为全面地了解到了国内预拌砂浆设备的优缺点, 接触到了先进的预拌砂浆生产经营理念, 学习到了各地推广预拌砂浆的成功经验。参与考察的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考察开阔了发展预拌砂浆的眼界, 拓展了推广预拌砂浆的思路, 学到了先进的预拌砂浆现场管理方式和运营模式, 这将对我市预拌砂浆生产线建设、推广渠道建设提供借鉴, 对我市全面推广预拌砂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篇4:工作人员外出考察心得

关键词:“双创”;心得体会;工作思路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3-127-2

0 引言

在我国不断增多的煤炭企业中,我们大家对煤炭的需求,越来越普遍,使我们的企业产生了很多问题。在考察过程中,这些一流的企业,在不断地改进自己。我们也要不断改进我们的思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提升理念,信心倍增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理念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所考察的几个科技创新示范园区都具有令人为之一振先进的工作理念和超凡的工作魅力,尤其是中关村生命科技园“创新魂 中国梦”;海尔“颠覆性和超前性”、“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的创新理念和“三无三有”创新发展平台,升华了笔者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思路。从“砸冰箱”事件和把“庆功会开成挑刺会”看到了海尔人顽强拼搏,追求完美,争创一流的创业路,给笔者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海尔能够从一个几十人的小作坊演变成国际市场鹰击长空的一流企业,它的发展史就是创新史,在创新中不断成长,在创新中不断壮大,是创新铸造了海尔今天的辉煌。通过这次考察学习,使笔者深刻认识到创新、唯有创新才是社会、企业发展的灵魂和源源不息的动力,更加增强了笔者对开展“双创”工作的信心和力量。

2 明晰思路,指明方向

通过这次对创新园区的考察学习,明晰了笔者对“双创”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不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市场开发,都必须以高端一流标杆审视自我,要坚定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创新理念,聚焦世界一流、国内一流,始终引领时代潮流,这才是“双创”的核心理念的动力之源。通过这次考察学习,为神南公司“双创”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按照“一流人才造就一流企业,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的双向共赢思路展开“双创”工作,凡事做一流、人人创一流。要以价值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驱动,以高端一流技术创新突破,着力打造高端一流产品,开发高端一流用户,引领煤炭市场潮流。

3 借鉴经验,标杆引领

通过对几个成功科技创新示范园区案例的考察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他们“双创”的工作理念,创新平台搭建,孵化模式的创建,都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和好的做法,特别是海尔“三无三有”(其业务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和“倒三角形”、“榕树繁枝”创新平台理论对笔者启发很大,一个企业“双创”工作开展的如何,关键是看是否给职工搭建了施展才华和创新的平台,给职工提供了一个发散思维、展现自我价值的空间,以“倒三角形”的发散思维和“榕树繁枝”的好做法激发职工内在潜能和创新意识,发挥他们聪明才智,坚决克服行政命令强制式思维模式僵化职工思想现象,把职工变成机器人。通过这次学习,我们要以海尔成功经验做法进行对标,结合煤矿企业特色实际,扬长避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搭建高效创新平台和孵化模式,为“双创”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大的创新平台,给与更多的政策、技术、资金支持。

4 注重特色,量体裁衣

这次考察学习的几个工业园区,各自有自己的特色亮点做法,根据自己产品、服务、管理、市场特征构建了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双创”管控模式和运行平台,充分展示了技术高端优势,为创建高端一流企业做出了具有企业特色的成功示范案例。煤矿是一个能源开采企业,产品开发具有先天局限性的特点,除了在煤炭开采技术、安全生产、高产高效、系统改造、工艺升级、管理创新、降本增盈、智能化发展、产品多元化、定制化生产方面有所创新突破外,重点抓好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的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开采工艺和洗选工艺创新力度,在煤炭产品的多元化、优质化、定制化方面实现新突破,实现产品市场价值利润最大化目标。在神南公司“双创”基地建设中,一定要掌握煤矿的特色,借鉴这次考察企业好的理念、做法,凸显煤矿“双创”工作的特色亮点,创建神南公司特色“双创”基地建设标准。

5 寻找短板,精准定位

目前神南公司创新的首要任务是要找准“双创”的突破口和发力点,要清楚掌握创新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

一是股份制企业运行机制得不到很好发挥,套用的国有企业运行模式不够灵活,体制比较僵化,大多数工作都是按照上级文件和行政命令执行的,企业自主权和职工发散创新得不到很好落实。

二是创新平台、孵化模式没有成型。全员创新缺乏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撑,创新空间不广阔、不活跃,配套管理体系、项目孵化模式不健全,创新项目得不到高度重视和支持。

三是政策激励力度不够,对职工产生的吸引力不大,职工创新意识、积极性、创造性不高。针对以上三条问题,改变体制一时半会难以实现,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新平台、孵化模式的搭建上,创建有利于员工发散思维,勇于创新的创新空间和激励机制。

四是发挥基层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的工作,互相交流,沟通,不断改进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是我们的工作,不断完善。在团队工作中,滞后的思想意识,是不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的。

五是落实培训工作,切实做好转变我们固有的工作思维模式。在不断的工作中,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在工作和学习中,培养新鲜的学业使我们的队伍不断完善壮大。

6 探索思路,持续推进

考虑到煤炭产品具有市场局限性和开发局限性的特点,神南公司“双创”工作的重点应把握好可持续发展主题,秉承“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文化为引领,以全员创新为驱动,突出安全生产、绿色发展、智能发展、高产高效,降本增盈、“互联网+双创”、市场开发、用户终端服务、品牌建设等重点创新项目。做好神南公司“双创”工作定位,深思熟虑,明确我们创业点在哪里?创新关键点在哪里?明确我们“双创”工作的思路和方向。下面谈谈自己对创新平台和架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思路。

7 “双创”工作运行模式:构建“3610” “双创”工作运行模式

7.1 三条创新路径

一是以技术、工艺、工作品质、管理水平的极大改善作为神南“双创”工作主流;二是以科研项目、技术创新、新技术应用等核心技术创新驱动;三是与科研院所、煤炭同行先进、生产厂家、产品客户等共建合作创新平台,实现“双创”工作的高新突破。

7.2 六个管理运行模块

技术创新模块,全员创新模块,管理创新模块,产品管理与服务模块,人才管理模块,孵化器管理模块。

7.3 十个管控支撑体系

①“双创”理念支撑体系。提炼工作理念,工作目标。②创建“双创”内控管理体系创建“双创工作室”、“劳模工作室”、技术攻关小组、孵化器等。③人才战略支撑体系。④“双创”孵化管控体系。⑤“双创”工作激励体系。⑥“双创”工作综合评价体系。⑦“互联网+双创”管控体系。⑧产品品牌建设体系。包括产品质量,产品研发,市场用户开发和售后服务等。⑨内外环境支撑体系。⑩“双创”服务平台管控体系。

综上所述: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要学习一流的企业优秀管理模式和体系。在我们煤炭企业经营现状困难,环境发展体系老化的情况下,摒弃我们的短板,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体系。在具体的工作中,主要是掌握先易后难,做到坚持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结合情况下,各个突破的原则。在主要的问题被化解下,个体矛盾也就容易多了。

参 考 文 献

[1] 陈敬宁,孙瑜.“幸福南网”微平台打造员工精神家园[J].企业文明,2016(06).

篇5:外出考察学习心得

篇一

临行前,我对这次考察学习充满了期待,步履轻快飞扬;考察学习后,我多了一份思考,脚步成熟而坚定。就如考察的目的而言,此次考察学习的目的在于观摩先进,寻找差距,弥补不足。为此我镇领导为我们安排了景点参观、小康建设示范点参观学习、民族文化品牌示范点参观学习等项目,让我们在身心上和视野上都感受了新的洗礼,使我们在考察学习中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更认识了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和发展的必要性,之所以这种收获不仅让我感受到压力,更让我感受到这是一种动力,这种动力是一种使命,是一种值得投资、值得倾注心血的人生价值提升方式。

在这次考察学习中,不管是景点参观还是建设示范点参观学习,给我的感受和反思都很多,下面我就简要谈谈我的体会。

一、感受和谐打造和谐

6月24日,我镇第二批参观学习团开始启程,沿着蜿蜒盘旋的巴边江一直南下,途经景东、镇远、宁洱、普洱,最后到达景洪市。在这几百公里的行程中,虽然晕车一直侵袭着我,但沿途如画般的风景与崎岖狭窄的山道深深吸引着我,我尽量控制我的眼睑不让它合上,不能错过呀,不能错过大自然给我的恩赐和崎岖山道的行车法则教育。我作为无量山镇安全生产办公室成员,山道交通管理是我必备的经验,这正是我现场观摩学习的机会呀。

山道非常狭窄,行车特别的多,但是又那么的井然有序,再看看沿途的交通安全文化不禁使我愧然,他们的文化渲染是那么的浓烈,是那么的到位,使每个经过山道的驾驶员都有一种守护安全的责任感,沿途的一个个显眼的安全警示标语就像一个个安全守护卫士在提醒着、监督着每个驾驶员是否珍爱生命,是否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一样。

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语“久入鱼肆,不闻其臭;久入兰室,不闻其香”,这不就是说明环境育人的道理吗,我们应该尽力去打造一个交通安全文化环境,让我们的驾驶员也在安全文化环境下受渲染,去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6月25日和6月26日我们参观了西双版纳的热带植物园、傣族园。这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古朴的民族风情、秀丽如画的热带植物和悠然自得的野生动物悄然构置了我们奋斗了几代人的和谐社会。这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我们也有连绵起伏的无量山和逶迤滂沱的哀牢山,它们曾经一度是那么的钟灵神秀,那么的生机勃勃,相信这里也曾经是一片和谐的世界,那现在为何黯然失色,我们作为无量山镇的建设者,理应反思我们的建设思路和管理模式。

我们理应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把无量山镇也打造成又一个和谐社会示范点,当然就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局面,我相信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成功,一定能把无量山镇打造成一个绿色产业旅游文化基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示范基地,我相信会有这一天,而且我能等到这一天。

二、抓住机遇创造机遇

6月26日下午我们驱车到达了云南第一村“大营街”,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来不及细致的参观大营街的风貌和了解大营街的发展历程,幸好镇领导为我们搞到了一张介绍大营街发展历程的光碟,回到政府后领导及时组织了全镇职工收看。这不仅是大营街发展的历程,更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一个例证。从这一鲜活的建设例证中我们可以感知,大营街能步入小康社会,我们也能步入小康社会,我们不可以照搬大营街的建设模式,但可以学习大营街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不畏艰难险阻的改革创新精神。

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不断加强教育,不断地注入改革创新的新活力,团结协作,积极寻找战略伙伴,努力去寻找机遇、创造机遇,我相信在我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这个潜力,更有这个实力把无量山镇建设成为物产丰富、乡风文明的全面小康社会。

三、打造民族品牌文化挖掘无限旅游资源

6月28日我们参观了楚雄的彝人古镇。彝人古镇位于云南楚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安大道以北、太阳历公园以西、龙川江以东、楚大高速公路以南。占地约1740亩,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该古镇齐聚了吃、购、住、游、住五大功能,它不仅体现了彝族文化的灵魂,更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资源。

该古镇不仅给楚雄人民提供了经济上的创收,更成为了楚雄人民与外界交流的窗口,这充分体现出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消费需求,在物质的必要需求达到基本满足的今天,人们对古老的、民族的和具有神秘的生存能力的品牌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就像许多人喜欢吃杂菜一样,楚雄彝人古镇让古老的彝人习俗复活在喧闹的现代社会之中,让所有到彝人古镇旅游的人们都流连忘返,这不仅给游客带去了不虚此行的感觉,更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这就是古老的品牌文化的魅力,古老的文化我们具有,但品牌文化我们需要去打造,这不仅是欢迎客人的仪式,更是吸引投资的方式;我们也具有古老的彝人习俗,比如彝人跳采、、彝人“打歌”、彝人酒歌等等,而且这些彝人习俗就在我们身边,我县也在不断的打造彝人文化品牌,但我认为品牌文化建设也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我们应该尽力去寻找二者之间的切入点。

我相信,我们的领导也在考虑如何让古老的文化为现代经济发展做贡献,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一定要有耐心,更要有信心,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南涧的彝人文化品牌会走向世界,成为现代社会的消费需求。

此次考察学习硕果累累,要在有限的篇幅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不大可能的,现在散散数言,仅代表我的一时所感和所想。我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就是一个景点的观察和反思我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当然,这篇总结中我没有提到我镇建设的许多优点,因为我是带着一个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心态去考察学习的。我坚信只要带着一个学习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件事情,我们都会有收获,同时也会有失落;只要我们抛开失落而去抓住收获,我们得到的将会是一份永远的感激和喜悦。

篇二

20xx年5月18日至19日,郭总带队组织公司各车间班长和明星员工赴青岛港进行参观学习。此次一行虽两日时间,节奏安排的非常紧凑,但受益颇深。

18日,我们到达青岛港后,对青岛港进行了参观,主要针对青岛港的班组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学习。此次参观我们看到了自己班组管理与青岛港班组管理的优势和劣势,解放了思想,提升了境界。在此次参观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精细化管理要细到每一个点

青岛港的班组管理工作可谓是精细化管理的模范标杆,我们在日常的基层管理工作中许多的细微地方得过且过,虽然在公司精细管理的条框里按章操作,但没有一个系统科学的方法来领会精细化管理的精神。青岛港的班组管理有许多亮点,如员工的更衣橱贴上照片及个人的座右铭,让每个员工上班换衣服时,就提醒自己要努力工作。还有工作场地上每个细角点都有清晰醒目的标识,让员工能够有章可循。这些细节都值得我们借鉴。

二、认真的程度值得我们学习

青岛港每天参观的人数很多,但在我们参观的时候,青岛港的员工都在聚精会神的工作,丝毫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影响到他们的心态。这种认真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就如同张总常说的“部队正步走理论”,这一点在我们班组的建设活动中,在团队建设中,很受启发。青岛港的记录填写也非常的清晰明了,都是用电子打印版,我们公司现在还在用手写记录,虽有形不同,但意境相同,都需要认真的贯彻落实。

三、学习培训的环境

青岛港的培训学习工作落实的很到位,他们班组有专门的培训室,让员工们在工作之余可以在培训室里进行学习充电。他们的设备管理培训非常新颖,利用设备的横切面模型,让员工们可以直接的看到设备的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让职工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帮助其更好的理解。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也对职工进行培训,但就好比是蜻蜓点水般,只停留的理论培训的层面,真正想让员工从根本上理解设备的性能机构,还要向青岛港学习借鉴。

这几点心得,是我学习后的感受,回来之后还要仔细的体会,认真的分析出我们的不足和差距,把别人的优点借鉴到我们的工作中,努力把别人的好方法变成我们自己的,这样才会是工作更好的开展。

在参观结束后我们在青岛的栈桥和五四广场上进行了游玩,参观了海底世界,19日我们登上了崂山。沐浴着阳光,海风吹拂着脸庞,好自在的蓝天、碧海、金沙滩。素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崂山,葱岭风光别具一格,感受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愉悦,让我们感觉到幸福的刹那美妙如初。

同样,我们也感受到了公司带给我们的幸福,让我们能够在紧张的工作节奏中,出来开拓思路,感受新颖的东西,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我们只有在未来的日子里努力的工作,努力实践精细化管理的精神,和我们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努力,把我们的公司建设的更加美好。

篇三

20xx年8月14日至17日,学校一行100多人,在校领导带领下前往醴陵四中进行考察学习,四天天之行,我们对教育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获得了新的启迪。

考察团成员与这些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进行了交流,详细了解他们取得骄人成绩的原因、学校内部管理,特别是学校常规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乡镇中小学校长提供了与邻市学校直接交流、对话的机会。搭建了深入贵港、桂平先进学校亲身感受、体验,学习的平台,思想深刻,见解独特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丰富多彩,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期间,所有参加考察学习的人都认真听取汇报、学习、勤于思考,交流,在与兄弟学校的思想碰撞中,学习了新的办学理念,提升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对常规管理内涵的理解,同时,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加深了认识和了解,为今后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打了良好的基础。这次学习考察、组织严密,形式活泼,我们日夜兼程,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特别是崔局长,林书记亲自带队,深入一线,我们更是深受感动。

一、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开阔了眼界

(一)有特色的学校不一定是成功的学校,但成功的学校一定是有特色的学校。

这次我们抱着“踏踏实实学习”的思想深入实地的查看了贵港、桂平两市的几所学校,他们*远瞩的发展战略,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严谨务实的发展步伐,令我们叹为观止,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几所学校通过坚持“特色办学”,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教育。蒙公小学、蒙公一中的德育科研着眼于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历十几年的摸索和总结,已形成了这一特色科研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实用化。极力营造“书香校园”的和谐氛围,力争师生做“学习型”、“专业型”、“学者型”的人才,这一举措也是卓有成效。这两所学校无疑都是成功的学校,而且也在成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二)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是培育人才的“沃土肥园”。

这次考察的每一所学校,我们都感受到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小校园,“大文化”。这些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的不仅是现代化校舍和教育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独特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使这些学校处处都有教育功能,时时都有教育机会,这一方面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反映出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教育工作的层次性、科学性和长效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充满人文化精神和科学色彩的校园文化,为培育高素质人才提供了“肥沃土壤”,展示了当地校园建设特有的风采,学校文化和教育传统是一所学校多年的积淀,是从学校内部不断培植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经营和积累。校长要成为学校文化的倡导者,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有恒心、耐心和信心,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做一个读书人,文化人;要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建设,通过制定规划,机构改革,人才流动,考核评价等管理手段来促进和体现学校文化;学校应打造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出名师,育名生,办名校。

此次学习考察之行,让我开阔了眼界的同时,更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三)我校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博龙公路旁边,与亚山街相邻,为师生方便上下学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存在着教育环境相对嘈杂和治安复杂的问题,周边治安环境和学生的道德问题较为突出,加上地方宗族观念和黄、赌影响,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增加了压力,硬件设施的相对不完善,活动场地相对狭小,这些都成为制约我校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师生的卫生意识不强,校园文化氛围不浓也是学校领导班子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

二、启迪了思维,坚定了信心启迪了思维,观念更新、角色转变,从我做起。

此次考察使我清楚地意识到。

在今天这个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想真正实施创新教育,要想真正有所发展,做为校长首先要做到角色的转换

(一)必须由被动服从型向创新型发展。

创新是新时代中小学校长角色扮演的基本要求之一。

一名校长必须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而一旦有了强烈的成就需要,他就会锐意进取,敢于冲破妨碍创新的清规戒律,并养成求异思维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先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校长自身的事业心和工作动机,也会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二)必须由“礼让风格型”向竞争型发展。

今天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激烈、更富挑战性,由此也导致了今天的教育比以前更具竞争性。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校长惟有具备竞争意识,敢干竞争,善于竞争,成为竞争的强者,才能创造出的教育效益,并成为一名真正专业的学校管理者,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礼让风格型”办教育的校长形象,由于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三)必须由稳重守业的模范型向开拓型发展。

开拓而不是守业是对中小学校长角色转换的又一个要求。校长不仅要有卓越的管理能力,而且要具有良好的社交活动能力,注重谋求学校改革发展方略,不断拓展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开拓型的中小学校长,在其社交活动中往往通过介绍学校状况,展示学校的发展前景来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使学校经费紧缺的矛盾得以妥善解决,交往时能够做到热情大方、坦诚无私,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充分显示自己的攻关才能。当然,在开拓学校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过程中,校长不能失去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尊严和风度,更不能违章操作,而应该努力保持一种既奋发进取又品德高尚的专业管理者形象。

(四)必须由按部就班的教学管理型向科研型发展。

新时期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教育行为对教育科研的依赖性,因此迫切要求校长增强科研意识,自觉充当科研型校长的角色。

很多工作卓有成效的校长都是自己主动抓教育科研,抓学校规划和决策,健全校内教育科研保障和激励机制,甚至独立承担某项科研课题,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教育科研环境。

校长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为教育科研的内行、专家。由于校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往往会出现教师人人参与科研、个个承担课题的可喜局面,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推动了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学以致用,路在脚下学以致用,完善学校常规管理制度,坚持依法治校。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话听起来虽然有些俗气,但在今天看来依然作文很有指导意义。任何一个单位的管理说到底都是在进行人的管理,都要抓住人心。只要管理制度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并且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就能被老师们认可,深入人心,就能使老师们自觉规范于制度之内,就不愁人心不齐,所以在学校管理上,我们始终坚持法治替代人治,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要坚持如下四个原则:高尚的事业造就人;真挚的感情凝聚人;优厚的待遇挽留人;勤奋的工作培养人。

通过成就事业留人、培养感情留人、提高待遇留人,形成了人性化管理的新模式,凝聚人气,激发潜能,让每一个教师关心学校,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业绩。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生源相对稳定,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我们认为对学生的发展制定过高的目标是不现实、不科学的,是对教师评价和学校发展的不负责任。

对我们学校而言,升学率是至关重要的,但不是全部。因此,我们对学校管理措施进一步整改,明确了以下五点要求:

1、准确的设职设位,力求做到人尽其才。

2、责、权、利三者分明,予给实干、能干的同志充分的权力和信任。

3、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制度,让老师们“流汗不流泪”。

4、适度的激励机制,激活全体教职工的事业热情。

5、及时准确的奖惩制度,体现对肯干、能干同志的充分尊重。对学校工作重心予以调整,提倡“一求人人成才,更求人人成人”。学校提出“从最后一名学校抓起,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我们的口号是“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变成100%的现实”。真正把“关注学生”落到实处,不搞特色班和重点班,限度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要求全体教师从中、差生实际出发处理教材,调整教学进程,使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于中、差生的提高,从而达到了整体优化的目标。

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是正确的,狠抓后进生对先进生是很好的促进和提高,水涨船高。在确保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的同进,也保证了优秀生的学习环境和质量。今年的中考,我校一大批同学考上高中,覃俊翔不负众望,脱颖而出,科科考出A+的好成绩。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坚定了信心,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考察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两天,然而与这几所学校的经验交流给我们的启发都是很大的、是长远的。下一步应该静下心来,研究学校常规管理的深层次的问题,社会需要我们培养怎样的人才?我们怎样培养人才?怎样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教育?怎样从学校实际出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树名师、办名校?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而且有崔局长和局党委的全力支持,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好,再次感谢崔局长和局党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阔视野、转变观念、重新定位、深入思考的机会,也相信大家都会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必将在校长中产头脑的思维风暴,对今后的工作将有一个长期的指导过程,这也是体现一校之长能否学以致用的水平之所见。

篇四

在县教育局的精心组织策划下,我带着渴望,怀着激动,也带着对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困惑,参加了龙山教育考察团,来到重庆涪陵、万州,湖北宜昌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时间的考察学习。短短的一个星期,我们分别奔赴重庆市涪陵十四中、重庆市蜀都小学、万州区鸡公岭小学、湖北省宜昌市东方红小学考察学习。尽管时间仓促,但整个考察学习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到深受鼓舞和启发,确实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解放了思想、增长了知识,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们善于思考和积累,经验丰富,各有特色,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不断充实更新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善于经营学校的思想等,都非常值得我借鉴和学习。尽管他们经验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有一支精明强干、乐于奉献、务实创新的教师队伍。他们都始终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发展个性,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接受教育。促使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各种技能都得到发展。下面我结合我校自身实际,谈谈我的几点体会、感悟和对今后工作的思考。

一、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对教育执着的追求。

参观期间,我们了解到了这几所学校对教育工作的执着追求和对教育工作的深深情结。他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培养品德、极具爱心、有良好习惯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他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所以我觉得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和执行人,就应该站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

么样的人的高度来管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端正教育思想,我们负有重要的责任。实践证明,全面育人的学校,它的教学质量也不会低,学校本身和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在推行素质教育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终极目的”,教师的所有聪明才智都应该用在让学生“愿学、会学、学会”六个字上,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为学生提供思维、兴趣空间和发展空间,尊重学生应成为今天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具有爱心比具有知识更重要,严字当头,爱在其中,这种尊重教育是“人本”思想的体现。我想他们的教育思想站在了教育的前沿上,紧紧抓住了“人本”规律的核心,并且展现出他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二、科学管理,发展内涵

从这次外出考察的学校中,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很注重学校管理,并且他们的管理水平都达到了个性化管理。重庆市蜀都小学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作为工作的核心,努力培育和谐的课堂文化、课程文化。开展学生“2+2技能培养模式”,实现了管理常态化,教研常态化,课堂常态化;在教学

研究工作中脚踏实地,开展同志反复式磨课、课例研究、主题教研等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走出一条赋有蜀都小学特色的新路子,形成:“示范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管理有实效”的特色教育。反观我们自己,在学校管理方面与他们相比却相差甚远。通过参观学习,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执行者,我会想方设法使学校管理尽快由现在的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最后实现个性化管理。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思想武装自己,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借鉴先进学校的思维方式,使我们的学校管理上一个台阶。

三、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学校要成为一所强校,培养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至关重要。参观的几所学校都非常重视这一块。他们都特别注重校本培训,更为突出的是宜昌东方红小学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他们的做法是首先从培训教师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抓起,让老师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其次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下功夫。比如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采取和名家联合、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和多种形式造就了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教师培养的多层推进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新进教师的入格培养,青年教师的升格培养,骨干教师的风格培养等。当然,每期每位教师2000元的培训经费更是不可或缺的保障。这次考察使我深深认识到学校要发展,首先教师要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更谈不上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结对帮扶作用,促使特岗教师快速成长,促进老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提高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走特色发展之路,提高办学品味

这次参观的学校,在办学上都有各自的特色,特色也代表着学校的文化,所以说特色文化是知名学校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把读书纳入常规管理中,首先给师生创设了一种适宜读书的人文环境,为师生读书交流搭建平台,学校开辟各种读书专栏、讨论专栏等,从而让师生开展心际交流。第二方面让师生开展随笔漫谈,读书沙龙,引导师生读懂美丽、读懂人生的价值,通过读书振奋精神、健全师生的品格、提升境界、演绎人生的精彩。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借鉴,引导师生品读经典,感悟教育,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办学品味。

五、参观学习得到的启示

1.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就是一所好学校。

要造就一支有思想、有品味的教师队伍,做一个有责任的教学管理者,全心全意为学校谋发展。

2.学校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所参观的这些名校共同之处都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虽然办学理念不尽相同,然而正是这些不同的理念,造就着特色不同的名校。无论是聆听几所学校校长的讲话还是深入参观他们的学校,我都能感觉到他们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他们都有“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人本发展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

3.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

几所校之所以成功,是由于校长和老师们都有可贵的进取精神,不畏困难,励精图治,最终实现了“有思路就有出路;有作为就有地位”的美好愿望。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放弃注定要失败。

4.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参观的几所学校,一走进校园都会被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所包围:“会说话”的墙壁,“有灵性”的小草,以及楼道里独具匠心设计出的书架,教室内读书角里琳琅满目的图书,仿佛闻到了弥漫在空气里浓浓的书香;浏览着学校几年来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就会让你深深感觉到,这里是老师和学生们享受成功喜悦的美好舞台„„这几所学校都有现代化的设施、深刻的人文内涵和优美舒适的环境。可以这样说,每一座学校都是一座设计精美的园林,一树一草都成景,一砖一瓦皆育人。真是校校有特色,处处有文化。在追求教育均衡发展、和谐发展的今天,学校的办学特色倍受社会的关注,特色就要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支撑。如何才能构建“适合自己的”校园文化?值得我们做深刻的检讨和反思。

5.教科研是强校之本

科研兴校,科研强校。这几所学校的成功经验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6、教育要走出去,请进来。

我们的学校不能固步自封,要走出去,向名校学习,走联合之路只有学会联合,学校才会发展。

篇6:外出考察学习心得

【外出考察学习心得体会一】

临行前,我对这次考察学习充满了期待,步履轻快飞扬;考察学习后,我多了一份思考,脚步成熟而坚定。就如考察的目的而言,此次考察学习的目的在于观摩先进,寻找差距,弥补不足。为此我镇领导为我们安排了景点参观、小康建设示范点参观学习、民族文化品牌示范点参观学习等项目,让我们在身心上和视野上都感受了新的洗礼,使我们在考察学习中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更认识了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和发展的必要性,之所以这种收获不仅让我感受到压力,更让我感受到这是一种动力,这种动力是一种使命,是一种值得投资、值得倾注心血的人生价值提升方式。

在这次考察学习中,不管是景点参观还是建设示范点参观学习,给我的感受和反思都很多,下面我就简要谈谈我的体会。

一、感受和谐打造和谐

6月24日,我镇第二批参观学习团开始启程,沿着蜿蜒盘旋的巴边江一直南下,途经景东、镇远、宁洱、普洱,最后到达景洪市。在这几百公里的行程中,虽然晕车一直侵袭着我,但沿途如画般的风景与崎岖狭窄的山道深深吸引着我,我尽量控制我的眼睑不让它合上,不能错过呀,不能错过大自然给我的恩赐和崎岖山道的行车法则教育。我作为无量山镇安全生产办公室成员,山道交通管理是我必备的经验,这正是我现场观摩学习的机会呀。

山道非常狭窄,行车特别的多,但是又那么的井然有序,再看看沿途的交通安全文化不禁使我愧然,他们的文化渲染是那么的浓烈,是那么的到位,使每个经过山道的驾驶员都有一种守护安全的责任感,沿途的一个个显眼的安全警示标语就像一个个安全守护卫士在提醒着、监督着每个驾驶员是否珍爱生命,是否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一样。

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语“久入鱼肆,不闻其臭;久入兰室,不闻其香”,这不就是说明环境育人的道理吗,我们应该尽力去打造一个交通安全文化环境,让我们的驾驶员也在安全文化环境下受渲染,去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6月25日和6月26日我们参观了西双版纳的热带植物园、傣族园。这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古朴的民族风情、秀丽如画的热带植物和悠然自得的野生动物悄然构置了我们奋斗了几代人的和谐社会。这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我们也有连绵起伏的无量山和逶迤滂沱的哀牢山,它们曾经一度是那么的钟灵神秀,那么的生机勃勃,相信这里也曾经是一片和谐的世界,那现在为何黯然失色,我们作为无量山镇的建设者,理应反思我们的建设思路和管理模式。

我们理应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把无量山镇也打造成又一个和谐社会示范点,当然就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局面,我相信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成功,一定能把无量山镇打造成一个绿色产业旅游文化基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示范基地,我相信会有这一天,而且我能等到这一天。

二、抓住机遇创造机遇

6月26日下午我们驱车到达了云南第一村“大营街”,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来不及细致的参观大营街的风貌和了解大营街的发展历程,幸好镇领导为我们搞到了一张介绍大营街发展历程的光碟,回到政府后领导及时组织了全镇职工收看。这不仅是大营街发展的历程,更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一个例证。从这一鲜活的建设例证中我们可以感知,大营街能步入小康社会,我们也能步入小康社会,我们不可以照搬大营街的建设模式,但可以学习大营街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不畏艰难险阻的改革创新精神。

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不断加强教育,不断地注入改革创新的新活力,团结协作,积极寻找战略伙伴,努力去寻找机遇、创造机遇,我相信在我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这个潜力,更有这个实力把无量山镇建设成为物产丰富、乡风文明的全面小康社会。

三、打造民族品牌文化挖掘无限旅游资源

6月28日我们参观了楚雄的彝人古镇。彝人古镇位于云南楚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安大道以北、太阳历公园以西、龙川江以东、楚大高速公路以南。占地约1740亩,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该古镇齐聚了吃、购、住、游、住五大功能,它不仅体现了彝族文化的灵魂,更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资源。

该古镇不仅给楚雄人民提供了经济上的创收,更成为了楚雄人民与外界交流的窗口,这充分体现出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消费需求,在物质的必要需求达到基本满足的今天,人们对古老的、民族的和具有神秘的生存能力的品牌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就像许多人喜欢吃杂菜一样,楚雄彝人古镇让古老的彝人习俗复活在喧闹的现代社会之中,让所有到彝人古镇旅游的人们都流连忘返,这不仅给游客带去了不虚此行的感觉,更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这就是古老的品牌文化的魅力,古老的文化我们具有,但品牌文化我们需要去打造,这不仅是欢迎客人的仪式,更是吸引投资的方式;我们也具有古老的彝人习俗,比如彝人跳采、、彝人“打歌”、彝人酒歌等等,而且这些彝人习俗就在我们身边,我县也在不断的打造彝人文化品牌,但我认为品牌文化建设也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我们应该尽力去寻找二者之间的切入点。

我相信,我们的领导也在考虑如何让古老的文化为现代经济发展做贡献,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一定要有耐心,更要有信心,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南涧的彝人文化品牌会走向世界,成为现代社会的消费需求。

此次考察学习硕果累累,要在有限的篇幅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不大可能的,现在散散数言,仅代表我的一时所感和所想。我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就是一个景点的观察和反思我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当然,这篇总结中我没有提到我镇建设的许多优点,因为我是带着一个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心态去考察学习的。我坚信只要带着一个学习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件事情,我们都会有收获,同时也会有失落;只要我们抛开失落而去抓住收获,我们得到的将会是一份永远的感激和喜悦。

【外出考察学习心得体会二】

20xx年5月18日至19日,郭总带队组织公司各车间班长和明星员工赴青岛港进行参观学习。此次一行虽两日时间,节奏安排的非常紧凑,但受益颇深。

18日,我们到达青岛港后,对青岛港进行了参观,主要针对青岛港的班组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学习。此次参观我们看到了自己班组管理与青岛港班组管理的优势和劣势,解放了思想,提升了境界。在此次参观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精细化管理要细到每一个点

青岛港的班组管理工作可谓是精细化管理的模范标杆,我们在日常的基层管理工作中许多的细微地方得过且过,虽然在公司精细管理的条框里按章操作,但没有一个系统科学的方法来领会精细化管理的精神。青岛港的班组管理有许多亮点,如员工的更衣橱贴上照片及个人的座右铭,让每个员工上班换衣服时,就提醒自己要努力工作。还有工作场地上每个细角点都有清晰醒目的标识,让员工能够有章可循。这些细节都值得我们借鉴。

二、认真的程度值得我们学习

青岛港每天参观的人数很多,但在我们参观的时候,青岛港的员工都在聚精会神的工作,丝毫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影响到他们的心态。这种认真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就如同张总常说的“部队正步走理论”,这一点在我们班组的建设活动中,在团队建设中,很受启发。青岛港的记录填写也非常的清晰明了,都是用电子打印版,我们公司现在还在用手写记录,虽有形不同,但意境相同,都需要认真的贯彻落实。

三、学习培训的环境

青岛港的培训学习工作落实的很到位,他们班组有专门的培训室,让员工们在工作之余可以在培训室里进行学习充电。他们的设备管理培训非常新颖,利用设备的横切面模型,让员工们可以直接的看到设备的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让职工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帮助其更好的理解。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也对职工进行培训,但就好比是蜻蜓点水般,只停留的理论培训的层面,真正想让员工从根本上理解设备的性能机构,还要向青岛港学习借鉴。

这几点心得,是我学习后的感受,回来之后还要仔细的体会,认真的分析出我们的不足和差距,把别人的优点借鉴到我们的工作中,努力把别人的好方法变成我们自己的,这样才会是工作更好的开展。

在参观结束后我们在青岛的栈桥和五四广场上进行了游玩,参观了海底世界,19日我们登上了崂山。沐浴着阳光,海风吹拂着脸庞,好自在的蓝天、碧海、金沙滩。素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崂山,葱岭风光别具一格,感受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愉悦,让我们感觉到幸福的刹那美妙如初。

同样,我们也感受到了公司带给我们的幸福,让我们能够在紧张的工作节奏中,出来开拓思路,感受新颖的东西,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我们只有在未来的日子里努力的工作,努力实践精细化管理的精神,和我们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努力,把我们的公司建设的更加美好。

【外出考察学习心得体会三】

20xx年8月14日至17日,学校一行100多人,在校领导带领下前往醴陵四中进行考察学习,四天天之行,我们对教育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获得了新的启迪。

考察团成员与这些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进行了交流,详细了解他们取得骄人成绩的原因、学校内部管理,特别是学校常规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乡镇中小学校长提供了与邻市学校直接交流、对话的机会。搭建了深入贵港、桂平先进学校亲身感受、体验,学习的平台,思想深刻,见解独特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丰富多彩,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期间,所有参加考察学习的人都认真听取汇报、学习、勤于思考,交流,在与兄弟学校的思想碰撞中,学习了新的办学理念,提升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对常规管理内涵的理解,同时,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加深了认识和了解,为今后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打了良好的基础。这次学习考察、组织严密,形式活泼,我们日夜兼程,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特别是崔局长,林书记亲自带队,深入一线,我们更是深受感动。

一、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开阔了眼界

(一)有特色的学校不一定是成功的学校,但成功的学校一定是有特色的学校。

这次我们抱着“踏踏实实学习”的思想深入实地的查看了贵港、桂平两市的几所学校,他们*远瞩的发展战略,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严谨务实的发展步伐,令我们叹为观止,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几所学校通过坚持“特色办学”,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教育。蒙公小学、蒙公一中的德育科研着眼于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历十几年的摸索和总结,已形成了这一特色科研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实用化。极力营造“书香校园”的和谐氛围,力争师生做“学习型”、“专业型”、“学者型”的人才,这一举措也是卓有成效。这两所学校无疑都是成功的学校,而且也在成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二)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是培育人才的“沃土肥园”。

这次考察的每一所学校,我们都感受到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小校园,“大文化”。这些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的不仅是现代化校舍和教育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独特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使这些学校处处都有教育功能,时时都有教育机会,这一方面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反映出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教育工作的层次性、科学性和长效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充满人文化精神和科学色彩的校园文化,为培育高素质人才提供了“肥沃土壤”,展示了当地校园建设特有的风采,学校文化和教育传统是一所学校多年的积淀,是从学校内部不断培植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经营和积累。校长要成为学校文化的倡导者,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有恒心、耐心和信心,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做一个读书人,文化人;要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建设,通过制定规划,机构改革,人才流动,考核评价等管理手段来促进和体现学校文化;学校应打造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出名师,育名生,办名校。

此次学习考察之行,让我开阔了眼界的同时,更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三)我校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博龙公路旁边,与亚山街相邻,为师生方便上下学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存在着教育环境相对嘈杂和治安复杂的问题,周边治安环境和学生的道德问题较为突出,加上地方宗族观念和黄、赌影响,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增加了压力,硬件设施的相对不完善,活动场地相对狭小,这些都成为制约我校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师生的卫生意识不强,校园文化氛围不浓也是学校领导班子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

二、启迪了思维,坚定了信心启迪了思维,观念更新、角色转变,从我做起。此次考察使我清楚地意识到。

在今天这个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想真正实施创新教育,要想真正有所发展,做为校长首先要做到角色的转换

(一)必须由被动服从型向创新型发展。创新是新时代中小学校长角色扮演的基本要求之一。

一名校长必须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而一旦有了强烈的成就需要,他就会锐意进取,敢于冲破妨碍创新的清规戒律,并养成求异思维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先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校长自身的事业心和工作动机,也会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二)必须由“礼让风格型”向竞争型发展。

今天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激烈、更富挑战性,由此也导致了今天的教育比以前更具竞争性。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校长惟有具备竞争意识,敢干竞争,善于竞争,成为竞争的强者,才能创造出的教育效益,并成为一名真正专业的学校管理者,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礼让风格型”办教育的校长形象,由于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三)必须由稳重守业的模范型向开拓型发展。

开拓而不是守业是对中小学校长角色转换的又一个要求。校长不仅要有卓越的管理能力,而且要具有良好的社交活动能力,注重谋求学校改革发展方略,不断拓展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开拓型的中小学校长,在其社交活动中往往通过介绍学校状况,展示学校的发展前景来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使学校经费紧缺的矛盾得以妥善解决,交往时能够做到热情大方、坦诚无私,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充分显示自己的攻关才能。当然,在开拓学校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过程中,校长不能失去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尊严和风度,更不能违章操作,而应该努力保持一种既奋发进取又品德高尚的专业管理者形象。

(四)必须由按部就班的教学管理型向科研型发展。

新时期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教育行为对教育科研的依赖性,因此迫切要求校长增强科研意识,自觉充当科研型校长的角色。

很多工作卓有成效的校长都是自己主动抓教育科研,抓学校规划和决策,健全校内教育科研保障和激励机制,甚至独立承担某项科研课题,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教育科研环境。

校长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为教育科研的内行、专家。由于校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往往会出现教师人人参与科研、个个承担课题的可喜局面,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推动了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学以致用,路在脚下学以致用,完善学校常规管理制度,坚持依法治校。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话听起来虽然有些俗气,但在今天看来依然作文很有指导意义。任何一个单位的管理说到底都是在进行人的管理,都要抓住人心。只要管理制度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并且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就能被老师们认可,深入人心,就能使老师们自觉规范于制度之内,就不愁人心不齐,所以在学校管理上,我们始终坚持法治替代人治,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要坚持如下四个原则:高尚的事业造就人;真挚的感情凝聚人;优厚的待遇挽留人;勤奋的工作培养人。

通过成就事业留人、培养感情留人、提高待遇留人,形成了人性化管理的新模式,凝聚人气,激发潜能,让每一个教师关心学校,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业绩。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生源相对稳定,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我们认为对学生的发展制定过高的目标是不现实、不科学的,是对教师评价和学校发展的不负责任。

对我们学校而言,升学率是至关重要的,但不是全部。因此,我们对学校管理措施进一步整改,明确了以下五点要求:

1、准确的设职设位,力求做到人尽其才。

2、责、权、利三者分明,予给实干、能干的同志充分的权力和信任。

3、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制度,让老师们“流汗不流泪”。

4、适度的激励机制,激活全体教职工的事业热情。

5、及时准确的奖惩制度,体现对肯干、能干同志的充分尊重。对学校工作重心予以调整,提倡“一求人人成才,更求人人成人”。学校提出“从最后一名学校抓起,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我们的口号是“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变成100%的现实”。真正把“关注学生”落到实处,不搞特色班和重点班,限度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要求全体教师从中、差生实际出发处理教材,调整教学进程,使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于中、差生的提高,从而达到了整体优化的目标。

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是正确的,狠抓后进生对先进生是很好的促进和提高,水涨船高。在确保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的同进,也保证了优秀生的学习环境和质量。今年的中考,我校一大批同学考上高中,覃俊翔不负众望,脱颖而出,科科考出A+的好成绩。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坚定了信心,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上一篇:关于高中自主招生考试报名须知下一篇:三支一扶工作 转正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