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

2024-07-13

环境风险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精选6篇)

篇1:环境风险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

关于环境风险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

环境风险评价能避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并为环境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介绍了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提出环境风险评价面临社会经济条件和社会期望变化引起的五点挑战,重点论述了环境风险评价标准和不确定性分析.讨论了环境风险评价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列举出各国有关机构推荐的.可接受和可忽略风险值;分析了造成环境风险评价不确定性的客观和主观原因,提出不确定性解决对策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最后提出展望与建议.

作 者:黄娟 邵超峰 张余 Huang Juan Shao Chaofeng Zhang Yu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1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年,卷(期):200833(3)分类号:X820.4关键词:环境风险评价 评价标准 不确定性

篇2:环境风险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

摘要:以广州地铁六号线环境影响评价为例,结合国内外开展地铁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对地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重点、工程污染再分析及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国内地铁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地铁;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振动

地铁交通作为一条带状空间三维结构物,涉及面广,其施工和运营都会对沿线和周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在进行地铁交通规划和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尽量避免地铁交通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实现地铁沿线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地铁交通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4]。评价思路

1.1 评价的指导思想

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地铁交通的环境影响应成为线路方案比选的重要因子。地铁工程为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系统,选线时主要以缓解地面交通为基本原则,难以回避沿线所有环境敏感点。评价应本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在调查拟建地铁沿线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建筑物分布、环境功能要求、污染源情况和沿线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污染源分析,结合地铁工程的潜在环境影响,借鉴既有地铁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治理措施的经验教训,以沿线生态环境、声环境、环境振动和施工期环境影响为重点,对不同环境要素分施工期和运营期预测工程对沿线区域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对工程设计中采取的环保措施进行分析,并针对地铁工程施工和运营的各个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或污染防治措施,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将评价结论和有关建议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以指导工程设计、施工和工程沿线用地规划,达到环评报告“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设计部门制定防治措施,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1 2 评价重点

根据地铁工程项目本身特点,从总体上讲,其产生的污染物的方式以能量损耗型(噪声、环境振动、电磁辐射)为主,以物质损耗型(污水、废气及固体废物)为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对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为主,以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影响为辅。按污染因素划分,评价的重点是运营期高架段的噪声和环境振动影响;地下段的环境振动影响:施工期的扬尘、噪声及环境振动影响。从空间概念上划分,评价重点是地下段、高架段、车辆段、变电所、车站、冷却塔及风亭等。地铁工程污染源分析

2.1 施工期噪声污染源分析

地铁工程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施工过程中将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将会对沿线环境产生严重的噪声影响,夜间施工的噪声扰民尤为突出。由于地铁六号线穿过海珠广场、北京路等城市中心区,施工场地相对狭窄,施工过程可能发生局部的交通阻塞,从而引发相应区域的交通噪声提高。据类比调查,施工场地挖掘、混凝土现场浇注、装卸及运输等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同时作业时,施工场地边界处昼间的等效连续声级为69.0~73.0dB。

2.2 施工期环境振动污染源分析

地铁六号线在施工期间将使用大量动力式机械设备及车辆,由于地铁沿线特别是在穿越旧城区范围内的施工地段均处于人口稠密的环境敏感区中,这些机械设备和车辆在使用时产生的振动将有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振动影响。为保证施工单位和城市居民双方的利益,有必要对施工机械产生的振动对环境的影响做出分析。

2.3运营期噪声污染源分析

经过对广州市地铁六号线拟建线路的实地踏勘及对有关地铁设计资料的相关分析,运营期噪声源主要由地下段、高架段和车辆段组成。

地下线路营运期间的噪声源主要为车站及区间风亭和冷却塔噪声,噪声源强与通风设备型号、功率及消声措施等因素有关。根据广州轨道交通一、二号线测试结果,车站排风亭百叶窗1m处噪声级为3~66dB,距鹭江站冷却塔塔体1m处为74.5dB左右。

高架段噪声源主要由列车运行时产生的轮轨噪声、车体辐射噪声、机动车牵引电机噪声及桥梁结构噪声构成。地铁六号线采用直线电机运载系统,其产生的轮轨噪声和电机运行噪声比广州市轨道交通一、二号线采用的A、B型车低7dB。直线电机运行时距铁路外轨中心线7.5m处列车运行声级为80dB。

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产生的噪声主要包括车辆运行噪声、检修设备产生的噪声、试车线噪声、空压机噪声等。

2.4 运营期环境振动污染源分析

工程建成运营后,列车车轮与钢轨之间产生撞击振动,经过轨枕、道床、传递至隧道或桥梁基础,再传递给地面,从而对周围环境产生振动影响[5]。尤其是地下段的振动可能给地面上方的企事业单位、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由于地铁六号线沿线有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振动的影响对沿线的文物古迹也可能造成微小但长久的破坏,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由于直线电机牵引轨道交通在中国尚属首次使用,所以国内目前没有实测数据可以引用,地铁六号线振动源强拟类比日本和加拿大振动研究结论。预测高架段振动在距线路中心线10m处,列车运行速度为80km/h,Z振级为70dB。

2.5 电磁辐射污染源分析

地铁运行对电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牵引供电的接触网系统产生的火花放电形成电磁辐射、变电所因高压或大电流形成感应产生电磁辐射。其影响主要分布在地面高架段和车辆段联络线地面段以及变电所临近区域。变电所周围20m产生的无线电噪声场强为30~50dB(μv/m),地面线距外轨中心线10m处无线电噪声场强一般为36dB(μv/m)。电磁辐射对民用电视接受信号仅在一定距离内产生短时间轻微影响,对人体健康基本没有影响。但是若线路经过机场附近时(例如广州市地铁三号机场专用块线),需要另外考虑到满足机场导航系统的电磁环境的特殊要求。

2.6 生态环境及城市景观影响分析

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期间地表开挖及填筑造成的水土流失,工程占地及植被破坏,隧道施工对地表、地下水污染影响;施工地点对地表扰动破坏产生的城市景观影响;营运期作为交通走廊对城市景观协调性产生的影响等。3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3.1 环境振动影响预测

环境振动的评价范围为线路两侧距外轨道中心线60m以内区域的重要敏感点如学校、医院、居民区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一般而言,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造成的振动可采用列车—轨道—基础的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预测[6]。对于地铁工程项目环评而言,目前国内尚无成熟、通用的环境振动预测模式。环境振动预测主要是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及已通过环评审查的地铁振动环境影响评价成果以及国外的研究成果,一般用实验统计建立的经验公式或采用类比的方法,结合具体的地铁工程技术条件,经修正后进行振动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对于一般环境振动敏感点,预测各敏感点处受到地铁综合振动影响的垂直向Z振级大小,并与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进行比较;对于沿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采用经验公式估算并.2 噪声影响预测

对于地铁声环境评价范围的确定,建议车站风亭、冷却塔边界处40m以内区域;地面段、高架段两侧距外轨中心线各15m以内区域;车辆段厂界外150m以内区域。一般敏感点控制在临线路第一排楼房以内区域,重要敏感点如学校、医院等扩大至临线路第二排楼房。

声环境影响预测主要根据工程的性质和规模,选择边界条件近似的既有噪声源进行类比监测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噪声现状背景值和设计作业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中推荐的预测方法对列车正常运行时地面段、高架桥道路两侧以及车辆段周围环境噪声敏感点的等效连续A声级进行预测。根据地铁六号线工程特点,建议采用直线电机运载系统和采用旋转电机运载系统做出比较评价,以突出直线电机运载系统的性能优点。结语

开展地铁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不仅有助于论证线路选址的环境可行性,而且有助于防治其产生的环境污染,对城市规划、建设及环境管理都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城市规划及环境管理等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地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鉴于中国目前地铁交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大大滞后于实际需要[

3、4],而这一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又涉及多层面交叉和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因而亟待研究和应用有关的环境评价理论和实用而有效的评价方法加以实践,对城市地铁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广州市地铁站地下空间的商业开发利用初探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8-11-27 11:02:00 ]作者:王勉 徐旭

[摘要] 本文通过对广州地铁站地下空间商业利用的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广州地铁站地下空间利用存在问题,如商业用地种类过少,地下开发规模过小,未能有效结合其他地下空间利用方式等,最后指出广州地铁站应结合其附近的地上和地下空间,综合多种地下空间开发方式,以形成大规模的地下空间综合系统。

[关键词] 广州地铁站地下空间商业利用

一、前言

地铁是一种可以独立运行的交通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志,是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典范,在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同时,带动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了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效应,拓展城市资源,促进城市的立体化发展,是解决中心城区高密度疏散,扩充基础设施容量,达到人车立体分流,寻求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均衡和统一,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土地资源等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伦敦投入使用,至今地铁得到许多大城市的青睐,到2000年全世界已有115个城市修建了7000公里地铁。目前国内外部分修建了地铁的城市已成功的实现了地上地下土地的综合立体利用,为城市的更好发展创造了条件。

上海较具规模的地下商城、地下街道均沿地铁线展开,沿地铁线展开的还有一些单建的地下车库,它们兼有商业与交通两大功能。香港地铁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地铁经营没有严重亏损的地铁公司之一。其原因除了公司有权根据通胀率每年对占地铁总收入大部分的票价进行调整外,资源性收入在香港地铁经营结构中占相当比重,1989年~2001年,房地产、商贸、广告等资源开发性收益逐年增大,2001年占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其中很大部分应归功于其对地下空间的有效、综合开发与利用。美国是世界上拥有地铁最多的国家,现有地铁约1230公里,占世界地铁的21%。目前国内外关于轨道交通与城市地上的土地利用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关于地下空间开发的研究较多,而关于地铁站附近的地下商业空间利用开发的研究较少,因此我们对广州市地铁站的地下商业空间利用情况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查与分析。

二、广州市地铁站地下空间的商业开发利用情况

1.广州地铁现状及地铁站空间商业利用现状

广州市目前已建成通车运营的共有两条地铁线路,为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两条线路有一个交汇站,为公园前站。

广州地铁一号线首段西朗—黄沙于1997年建成通车,全程从西朗至广州火车东站,线路全长为18.48公里。2000年地铁一号线年客运量达6441万人次,大约使5%的公交出行人流分流到地下,2000年运营收入达19199万元,运营支出21702万元,亏损达2503万元。2002年地铁一号线共运送乘客6629万人次。目前,地铁一号线沿线,共有8个大型综合商场及一个专业商场,总体供应量约为54万平方米。一号线的客流特征为:节假日客运量明显高于工作日,假日客流主要集中分布在体育西、公园前站,而最大断面位于公园前到东山口。广州地铁二号线首通段九站八

区于2002年开通试运行,线路长9.01公里,日均客车开行列次177次,日均乘坐人次5.56万人次。到2003年7月27日,广州地铁二号线与一号线成网后客流增加明显,开通头一月,地铁总客流量(含一号线)高达1095万人次,日平均客流量36.5万人次。两条线运营总里程27.8万公里,相当于绕了地球7圈。

广州地铁运营由广州地铁总公司下属的地铁营运公司负责,地铁总公司承担广州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营运和管理,以及沿线物业开发和多种经营活动。

为了了解广州地铁的地下空间利用情况,我们对广州地铁一号线的广州东站、公园前站、体育西站、东山口站、芳村站、坑口站、西朗站和二号线的琶洲站、广州火车站、鹭江站、三元里站、海珠广场站等共12个站点的部分营业员及乘客进行了简略调查。普遍反映乘坐地铁的人流高峰一般发生在一天中的中午和傍晚上下班时间,以及一星期中的星期六和星期天,其中包括老人的出行率也会有所上升(老人凭老人证乘坐地铁免费)。地下商铺的商品销售最旺的时间一般与人流高峰时刻相同,但也因商品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药品店、洗衣店等。顾客需求量最大商品的是杂志、饮料、零食等。目前广州地铁站设有的商铺主要包括报刊亭、洗衣店、药店、便利店、修表修鞋店、冲印店、蛋糕店,以及银行等金融服务代理点,另外基本上每个站点均设有自动换零机和自动售货机,机器的个数因站点的大小而异。商铺中多数为私营连锁经营店,所获利润因站点的不同和在地铁站内所处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广州火车站、公园前站、体育西站、三元里站一般生意较好,盈利较多,如公园前站的一饰品店一个月的盈利大约为2000元人民币;而琶洲站、鹭江站的商铺则大致处于亏损状态,如鹭江站的表鞋修理店,一个月的店面维持费用大约为3000人民币,而一个月的销售额大约仅为700人民币,亏损严重。这和各个站点的客流量有很大关系,二号线开通不久,客流量大大不如一号线的几个大站点。另外,营业员和乘客普遍反映地铁站内缺少公共厕所和用现金支付的公共电话,公共休息用椅的数量也极其有限。

此外,目前广州地铁站普遍存在地下过街道宽度过窄的现象,人流量大时容易形成拥挤现象,不能很好的缓解地面交通。目前,相对于广州日出行量高达400多万人次来讲,地铁交通的分担率仅占10%。

2.广州地铁一号线

地铁一号线在经营方面包括商铺出租、广告、银行代理点、地下电讯专营权等。现在地铁商铺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首批商铺以公开竟投的方式招租,最低价为月租金90元/平方米。地铁广告面积达7000平方米,在公园前、东山口、体育西路、广州东站等站内设置了灯箱广告,月广告费为7000元~8000元/平方米。在地铁一号线16个站内开设的包括报亭、照片冲印、西饼、医药、旅游服务、便利店等连锁店。

由地铁一号线部分站点地下空间利用的基本情况可看出,地铁一号线的西朗、坑口站人流较少,需求少,尚未设置任何商业服务设施,土地及地下空间未充分利用。其中东山口站,有一纯净水商铺、一报刊亭、一小惠店设在收费站以内的(二号线也有类似情况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铺的经营收入。地铁站入口的一段地下空间有几家商铺在招租,说明部分地下空间资源还处于利用不合理或未利用状态。地铁一号线的建设基本实现了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并在广州东站、体育西、东山口、烈士陵园、公园前、芳村站等地铁站实现了公共交通的地下换乘枢纽、地铁车站与地下商业街、人防工程,以及沿线物业的综合发展。其中有两个站点与地下商场相通:公园前站中,地铁站出口不仅与地下商场(主要销售衣服、饰品等)相通,而且还与中旅商业城负一层相连通,其主要租户有招商银行和“百佳”超市,行人可由此直接上地面层,缓解了大量人流通向地面的情况;芳村站出口与“好美居”地下家居广场相连通。

调查过的7个站点共有11种经营类型的商铺,其中设有报刊亭和洗衣店的站点有5个,数目最多,其次为药房、照片冲印店和银行,均为4个站点,最少的是便利店,为0,就是说一号线已调查的7个站点均未设有便利店。7个站点中,交汇点公园前站和东山口站的商铺种类最多,为8种,最少的是坑口站和西朗站,人流稀少,基本没有商业店铺。

3.广州地铁二号线

目前,二号线基本上采用连锁经营的形式,有“天天洗衣”、“同济大药房”、“中信文化”报亭、“ELEVEN”便利店,其中部分站点设有“中国建设银行”的金融服务代理点,但总体上看,与一号线相比,二号线由于开通不久,各站点商铺的数量及提供服务的种类都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甚至许多空间还处于未利用状态。

目前地铁二号线站口已与部分商场连通。如三元里地铁站连通翔龙佳数码鞋业城,广州火车站地铁出口直通天马时装批发中心首层,海珠广场站直通缤纷广场首层,特别是市二宫两个出口设在蓝色快线商场楼下,与其负层相通,其主要经营用途有潮流饮食店、特色精品店、便利店,以及运动专门店,达到了地上地下空间的有效、综合利用。

经调查,二号线的鹭江站共有四种类型的商铺,其中便利店是设在轧机设点内的,即只有买过票的乘客才有可能到那里购物,这样的布置不尽合理,不仅不能满足把地铁站当作过街道的行人的购物目的,也较大的影响了商铺的商业利润。广州火车站由于客流量大,站点地下空间面积较其他站点大,但其中的报刊亭、药店、便利店的位置较偏,偏离人群主流经过的地方较远,人群一般不经过这些商铺,因此营业员反映店铺在站店内的地理位置很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营业额。

由地铁二号线部分站点地下空间基本利用情况可以看出,地铁二号线一共只有6种经营类型的商铺,其中广州火车站和三元里站的种类最多,为5种,最少的是海珠广场站,为3种。其中,调查的5个站点中均设有药店和便利店,而只有1个站点设有修表、修鞋、配匙店。

4.广州地铁一号线与二号线的对比

从以上的论述,对比广州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二号线刚开通不久,开发力度还不够,加上由于二号线的首尾站点是延伸至部分未开发或尚处于开发阶段的地区,人流稀少;而一号线则是贯穿广州市的繁华地带,所及之处,人流众多,因此二号线客流量远不及一号线,所以,从地铁站地下商铺的种类、数量到销售、赢利情况均较一号线少。但是,同时也可以看出,二号线已经开始注意商铺的经营种类了,其中的便利连锁店便是一号线所没有的,这将能满足乘客的即兴购物欲望。且从一号线和二号线的对比也可以看出,由于二号线大部分采用连锁经营的形式,因此,各站点商铺的种类比较类似和统一,不象一号线那么种类分散。从用地面积上看,一号线与二号线的地下空间利用中,除了大型商场等外,商铺面积基本上都控制在20平方米内。

总的来看,广州地铁站地下空间利用还是以报刊亭、药店、洗衣店和银行为主,地下用地规模均较国内外其他城市小,商业用地种类少,与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地下过街道的结合还不充分,还有很大开发利用空间和潜力。

三、广州地铁站地下空间商业开发利用展望

地铁并不是纯粹的供乘客出入的交通站,而应该综合其附近的地上和地下空间来考虑,是一种满足乘客在出行过程中各种需要的城市综合服务体系。

首先,广州地铁的人流高峰基本出现在上下班时间,说明乘客中有很大比例的人都是上班族,他们一般行色匆匆,因此,让他们在乘坐地铁的时候能够顺便完成日常的生活事物是最理想的。有洗衣店的营业员反映他们生意最好的时候一般是在一天中的早晨上班时间,这也正反映了上班族乘客的这种心理。地铁站应包含金融、商业、邮电、咨询和交通等各种功能,让乘客在地铁站或站的附近就能完成各种(例如购物、娱乐、业务)出行目的,这样也能大大减少交通量。

其次,地铁站的地下空间除了商业功能之外,还应该兼有行人通道的功能,即人车立体分流,把地面的一部分行人分流到地下,广州每年因交通拥挤损失的产值达117 亿元,人车立体分流不仅能有效缓解地面交通,还能间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停车难”是广州市目前城市交通的突出问题之一,可以考虑修建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容量大、用地少,布局合理,接近服务对象,特别是结合地铁站修建地下停车场便于换乘地铁到达城市中心,有助于减轻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提高了地铁的利用率,又减轻了汽车造成的公害,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就是一个成功范例。

篇3:环境风险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

从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与历史教训来看, 对环境产生重大、深远和不可逆影响的, 往往是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有关产业发展, 区域开发和资源开发规划等重大社会、经济决策的依据。

到目前为止, 中国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建设项目进行的, 海域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 随着21世纪海洋经济世纪的到来, 海域利用、海域区域建设用海项目得到空前发展, 开展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笔者将在总结现有问题的基础上, 结合工作实际, 重点探讨现阶段规划如何开展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并提出工作原则和基本思路, 以促进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良性发展。

1开展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处于起步阶段, 在全国范围内的实例并不多, 笔者在开展实际工作中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开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内尚无海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编写规范要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技术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等尚不成熟, 在实践工作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规划, 本身存在诸多模糊问题, 为实际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不同的规划需要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因此必须灵活运用评价方法。

1.1评价对象不明确

与环境影响关系密切的各个方面在海域利用规划报告中存在模糊性和极大的不确定性。例如, 某个规划中, 仅有简单的产业定位, 而没有产业规模和基础设施等这些具有明确环境影响的内容, 使得规划环评在实际操作起来非常难。

1.2规划方案的缺陷性

在规划项目的时序安排上明显不衔接, 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没有层次感, 远期规划的内容和深度不能指导近期规划, 近期规划对远期规划没有辅助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规划方案需要有推荐方案和备选方案等, 也就是说需要有替代方案。而目前的海域利用规划方案多为单一方案, 导致对其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比较被动。

1.3规划项目缺少环境保护内容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海域利用和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等方面的规划布局均缺少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例如, 某个规划将区域划分为几个功能区, 但未对该功能区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评述。如果规划编写者能够在编制规划的同时考虑到环保问题, 那将会提高规划的环保可行性。

2开展海域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思路

2.1明确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海域利用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环境影响评价形式, 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战略层面上, 包括政府的政策、计划和规划的应用,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宏观决策失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开展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宗旨是为了使规划成为“绿色规划”。单一用海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对于预防环境问题是不够的, 海域利用规划带来的环境影响更加巨大和持久。因此, 就要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使环评机构介入到规划的编制程序中, 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出发, 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最后将评价结果作用到规划结果, 为绿色海域利用规划保驾护航。通过海域利用规划环评可以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提供技术支持、运行框架和长远效益, 从而推动综合决策机制的简历和完善[1]。

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不是要取代单一用海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而是只应解决在规划层次上应处理和能处理的与环境有关的问题;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目标思路、方式方法和深度等都存在区别。由于规划的各类不确定性, 使得它无法达到与单一用海项目一样的深度和精度。这样的问题同样困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较早开展和成熟发展的国家[2]。很多人希望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解决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所要解决的问题, 并且要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采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来要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结果反而未能充分发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战略性作用, 未能最大限度地简化和优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2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1) 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借鉴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

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内刚刚开展, 需要借鉴国内外较为成熟的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和方法。例如,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和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2) 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注重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海域利用规划是一种区域性的、综合性的用海规划,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注重海域利用功能调整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

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国家级的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根据国际的宏观海洋生态保护建设与发展战略, 从宏观上评价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地市级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借鉴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重点分析海域利用格局带来的海洋生态环境影响。

2.3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中心内容包括规划分析和影响预测两大部分。主要的工作程序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工作, 并确定规划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收集的资料包括海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① 海洋生态保护区面积、分布与规划;② 规划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状况;③ 规划范围内重要渔业、海洋生物物种保护区等面积与分布等。

第二阶段:正式工作阶段。主要工作为海洋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 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分区, 参与规划方案草拟并制订替代方案, 然后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第三阶段:报告书编写阶段。根据区域环境生态现在分析结果, 针对规划分析海域利用规划的总体布局和平面布置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再根据填海施工预测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和规划施工完成后的环境影响, 最后编写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篇章或说明。

3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

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可以借鉴传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并对其进行改进[3], 可将环境影响矩阵方法可以直接用于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

笔者在工作实际中, 还采用环境承载力分析法、空间分析和类比分析法等。在规划协调性分析中可以采用类比分析和环境承载力分析法, 分析外部协调性和内部协调性;在开发海域生态适宜性分析中可以采用空间分析方法, 通过将岸线分区结果与岸线类型图叠加, 评价岸线规划的合理性;在环境影响分析中, 采用环境承载力分析法, 通过对水环境容量的分析预测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此外, 还可以利用政策评估方法, 因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只有融入政府的决策制度和规划方案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

4建议

由于国内关于海域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尚不成熟, 建议尽快开展这方面的理论方法研究工作, 构建一套既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又体现海洋环境保护特色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目前, 由于没有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技术规程和标准, 给未来的规划修编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建议尽快组织力量进行技术规程和标准的制订, 尽快出台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规程。

摘要:文章对我国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和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原则和工作程序。目的是更好地促进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良性发展。

关键词:海域利用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参考文献

[1]李明光, 陈新庚, 吴仁海.战略环境评价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中的作用[J].上海环境科学, 2002, 21 (5) :313-315.

[2]李明光, 龚辉, 李志琴, 等.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J].广州环境科学, 2003, 18 (1) :43-45.

篇4:环境风险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

【關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政府决策;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判别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对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推动作用。我国本身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因此强化土地宏观调控、实行土地利用规划相当重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影响政府决策、环境发展战略的关键。因此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设意见。

一、土地利用规划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广环境保护政策,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时至今日,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我国相关单位报告指出,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资源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过大、草原退化严重且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土地利用规划必须要以前面阐述的几方面问题为工作重点。近十多年时间里,我国经济呈现出飞涨之势,环境保护工作也得到长足开展,但相对于具体的建设项目而言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还任重而道远。土地作为人类活动的载体,它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作用不容忽视,这也给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开展增添了新的压力。

就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而言,在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十分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考虑不够。土地利用规划本身作为综合性的工作,它对环境、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是长期、累积的,是不可逆的,因此该工作必须要结合这些方面同步开展。

二、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国家土地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它在社会各方面发展中都发挥积极作用,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1、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涵

目前我们在工作中常说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含有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三个方面。而目前我国大多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都是针对建设项目而言的,以项目的具体内容为基础,以项目对当地环境影响为核心开展的。这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在当今工作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将它同环境问题结合,使其成为开展可持续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工作的主要手段。

2、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土地利用规划作为目前环境影响评价的战略性手段,优势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可持续发展观念过去,为了能更好的解决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重点主要置放在土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上。近几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资源的利用与规划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挑战越来越严峻。因此,要想更好的加强人们对生态环境功能的认识、解决环境问题,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势在必行,这也是有效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其次,增强土地利用规划综合能力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生活、生产、工作等各方面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离不开土地资源,都是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开展的。另外,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合理开展能有效的协调社会经济体制下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在土地利用规划工作要以社会、环境维护为重点开展。

最后,从根源入手进行规划根据过去多年的工作实践得出,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都与土地资源有关,都是土地规划没有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引起的。在过去的土地资源规划工作中,大多规划都局限在项目建设方面,使得整个规划工作都围绕单个项目开展,对于规划的整体性、综合性往往都忽略了,这就使得整个规划通用性较差,涵盖内容不广且存在漏洞。因此,从根源入手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意义突出,是控制影响环境问题的关键。

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目前,国内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工作中需要大量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环境评价方法和理论,特别是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同时在工作中要科学处理环境影响评价内部的各种关系,使得整个土地规划达到系统、科学、综合要求。就目前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规划而言,其具体内容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1、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分布、种类和使用功能,在土地利用规划之初必须要全面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这一环节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确立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的基础。做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不仅能为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资料,也为我国土地整治、农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依据。

2、对各种导致环境问题的因素进行识别

土地是人类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可以说人类生存离不开土地,人类每一项生产活动都摆脱不了土地的限制。在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各项活动都会影响到环境的变化。目前我们常见的环境问题包含了大气、土质、水质、噪音等多种,这也是阻碍环境治理的关键。因此,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必须要做好这方面的识别,全面分析并寻找出导致各种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及时的给予纠正。

四、对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几点建议

1、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应用基础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是一项实用性比较强的工作,评价结果一方面依据高质量的基础数据、科学的评价指标以及合理的评价方法,另一方面土地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土地评价的基本方法的合理利用也都非常重要。

2、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的空间体系

要想针对不同土地的功能解决不同的土地规划问题,就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空间体系。通常意义上,我们将土地利用规划分为国家级、地区级、地方级三个层次,这几个层次分别针对着不同项目,与此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层次性也与其基本对应。为此,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空间体系对于分析土地规划对于环境的影响同样重要。

五、结论

当前我国处于土地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整体质量较差的阶段,研究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应尤其注意其对于环境的影响。随着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学科的发展不断完善,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已经普遍存在,学科体系的建立对于环境影响的研究将会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薛继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2):89-90.

[2]王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4, (1):67-68.

篇5:律师风险代理若干问题探讨

一、律师风险代理的特征

1、律师风险代理是律师以委托人名义为委托人处理法律事务。

律师风险代理是一种典型的委托合同,即合同双方约定一方将自己的事务交由另一方处理的协议。虽然律师风险代理是以他人事务的处理为目的,即律师是为委托人处理事务的,但是该法律事务必须是委托人有权实施的,且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行为。

2、律师风险代理是建立在委托人与律师的相互信任基础上的。

律师风险代理的委托人是将自己的法律事务委托给律师办理,他人因信任律师才委托。而律师尽管依委托人的意思办理法律事务,但必须依自己的意志来决定具体的意见。律师风险代理这一目的决定了它只能发生在双方相互信任的特定人之间。因此,律师应当亲自处理受托的事务,不经委托人同意,除法律或合同有特别规定者外,不能转托他人处理委托事务。

3、律师风险代理是一种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与一般代理的根本区别就是把律师的报酬与案件结果联系在一起。律师风险代理的律师为委托人处理法律事务能否收取报酬,由案件是否胜诉决定。胜诉了,为有偿服务;败诉了,则为无偿,律师不仅不能取得任何报酬,甚至可能损失一笔不菲的前期投入。

4、律师风险代理在收费上呈多样性。

⑴、双方约定由当事人支付诉讼费、保全费、办案费等必要费用,律师不垫付任何费用,如实现案件预期目的,则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律师费。

⑵、双方约定当事人支付诉讼费、保全费,其他费用由律师支付。

⑶、双方约定当事人不支付任何费用,诉讼费、保全费、办案费等一切费用均由律师垫付。这种形式律师的风险最大。

二、律师风险代理当事人的违约责任。

1、委托方没有按合同约定支付报酬和费用。

委托人没有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标准支付报酬的,如逾期支付、拒不支付、少支付等,都构成违约。

对于律师办理受托法律事务所必需的费用,委托人应当予以支付,委托人没有按合同规定支付必要费用的,如逾期支付、拒不支付或少支付等,都构成违约。

2、委托方没有按规定赔偿律师在处理事务中非因自己过错所发生的损失。

律师在执行受托法律事务中非因自己过错发生的损失,应由委托人负责赔偿。委托人没有按规定赔偿律师的损失,即构成违约。

从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角度而言,律师一旦作出承诺,也必然会尽心尽力为委托人办事,否则将承担丧失费用的风险。

3、律师没有按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受托法律事务。

在律师风险代理的情况下,委托人一般将案件的实体及程序的权利全部委托给律师,极少有对代理权限制的情况。律师应当以一个具有相当法律知识经验的人为标准,谨慎地处理好从立案到执行终结的每一个环节。律师应依照委托人的指示和要求忠实地履行法律事务。律师在处理受托法律事务,因自己的过失,未能按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受托事务,致使受托人的利益受到损失的,律师应承担责任。

4、律师没有及时向委托人报告事务办理的情况。

在律师风险代理中,律师负有向委托人报告法律事务办理情况的义务。律师的报告义务以委托人的要求或有必要为限。在处理受托事务中,律师应按照委托人的要求,随时报告受托事务的情况。在律师风险代理的实践中,委托人未要求报告的,如有报告的必要,受托人亦应及时报告,如在处理法律事务中遇到情势变更等,律师应向委托人报告,以便委托人及时作出决定。

5、律师没有按规定将办理法律事务所得利益及时交给委托人。

律师应按合同的规定将办理法律事务所得利益及时交给委托人,不得自己占有,律师为自己的利益使用应交付委托人的财产或使用应为委托人利益使用的财产的,构成侵权,应支付自使用之日起的利息和赔偿由此而造成的.损失。其财产不论由委托人受取,还是由第三人受取,也不论律师使用财产是否产生收益,只要律师为自己的利益使用了该财产,就应自使用之日起支付利息。

三、律师风险代理的完善

律师风险代理有其合理的一面,由法律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共同承担费用风险,从最大限度促进了律师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当事人而言,无疑减轻了经济负担,尤其对于那些有理但缺钱的当事人,其社会效果就更为明显。如集体诉讼、追讨债务案件。但律师风险代理又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弊端,因此,我们应当正视它并规范它。

1、律师风险代理的效力。

确定律师风险代理的效力应从主体资格是否适合、意思表示是否真实以及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等方面来判断。从目前来看,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法律对律师风险代理作禁止性规定。从理论上讲,法律没有禁止的都不构成违法。因此,只要适合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只要不存在法律禁止的情形,如欺诈、协迫,不存在违反律师业普遍适用的执业规范的情形,该风险代理没有违反社会公共利益,都应当是合法有效的,应当受法律保护,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双方应当履行,一方不履行,属违约,另一方可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2、律师风险代理的项目。

律师在办理法律事务时按有关事务涉及的财产金额收取一定比例确定酬金是合法的,但应规定某些案件不得实行胜诉酬金或风险代理,此类案件为涉及人身关系,如离婚案、追索赡养费、抚养费以及刑事案件,因为这类案件除涉及当事人的自身利益外,还可以影响到社会公益,因此,不宜采取胜诉酬金或风险代理。具体规定如下:

⑴、刑事案件的辩护不能采取律师风险代理。因为这种案件不会取得大额财产支付收费,同时,这种收费会诱使律师采取非法或非道德的方法获得无罪、罪轻、减轻的处罚。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被告均能采取律师风险代理。

⑵、禁止律师参与家庭关系事务收取任何胜诉费,诸如家庭关系事务中的任何费用纠纷、离婚协定财产分配、离

婚后付给妻子的生活费等,以维护前配偶或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如《美国律师协会职业行为标准规则》就有规定。

3、律师风险代理的收费标准。

律师风险代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收费方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律师收费的必然趋势。就我国而言,资产公司等行业迅速发展,使风险代理的案件越来越多,即使在刑事方面也有扩大的趋势。所以,律师风险代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将成为律师事务所收费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如不限定胜诉酬金比例,则可能导致律师事务所的盲目攀比。因此,对胜诉酬金比例应加以限制,高于普通代理,但不宜过高,可限定在30%-50%。美国的某些州对律师胜诉费的比例也作了限制。如纽约、新泽西州对律师的胜诉费实行最高不超过50%的限制,有的州则为35%。在美国胜诉费被确认有三条理由:一是它使那些无能为力负担法律服务费的人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追求其合法主张的财物;二是其主张的成功,取得的钱财也可以支付法律服务费;三是这种付费方式给律师一个有力的动力服务于当事人利益,以求得未决争议的解决。

目前,安徽省物价局会同安徽省司法厅联合发布了《安徽省律师服务收费标准》,自9月1日起执行,执行期三年。该标准规定,除刑事案件和婚姻案件中涉及人身关系外,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和执行案件,律师可以进行风险代理,代理费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在办理案件特别复杂或影响特别重大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律师事务所可以与委托人协商增加收费数额,但最高不得超过本收费标准规定上限的5倍。

4、律师风险代理收费时应注意维护其权益。

代理人不可在合同上承诺支付所有的法庭费用,为防止客户与他方私下达成协议,代理人有权为代理费用申请留置权,或就代理费办理转让书,代理人还应留意法庭是否保留否决风险代理合同的权利,如美国许多司法区,规定律师可以使用留置权来迫使委托人支付律师费,同样也适用于胜诉费的收费方式。律师可以扣押因业务关系而到律师手中的文件、存款或当事人的其他财产。但是不适用于律师作为托管人而代管的文件、存款或财产。

5、律师风险代理要接受监管。

上海市《律师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暂定)》规定,律师服务收费分计时和计件两种。具体采取何种方式,可由律师和委托人协商确定,在委托合同中要写明收费条款或单独订立收费协议。近日,甘肃省出台《关于调整律师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规定,属于协商确定的收费项目,可由各律师事务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报省物价局和司法厅备案,另外,以美国为例,风险代理要经法庭核准,执业律师也须提出证据,证明风险代理收费是合理的,几乎所有涉及风险收费的合同都得到法庭的认可。同时,法院亦保留否决权,违反公共政策的风险代理合同,均不予批准。

6、律师风险代理争议的解决。

篇6: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探讨

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探讨

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分析对象为污染物-环境质量-人群健康.本文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与健康风险评价的.相关关系,介绍了环境健康指标的选取,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方法和相关评价步骤.

作 者:陈华 CHEN Hua 作者单位:江苏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南京,210036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34)分类号:X1关键词:环境健康 风险 评价方法

上一篇:扬起和谐的风帆驶向和谐的彼岸的演讲稿下一篇:小学各年级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