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2024-07-04

美术室安全防护制度(共9篇)

篇1:美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美术教室安全防护制度

一、每个美术室要设一名安全责任人,具体负责安全防护工作。对不符合规定的操作或不利于安全的因素进行监督,有权停止有碍安全的操作,各级领导也要支持安全员的工作。

二、电器或电源线按规定装设,禁止超负荷用电,不准乱接电线。

三、上课完毕后,应整理好仪器,离开美术室要检查水龙头、门窗、电灯、电源是否关好,把仪器放回原处。

四、对违章操作、玩忽职守等忽视安全而造成的火灾、污染、中毒、人身重大伤害,美术室要保护好现场。立即向学校和教育局报告。

五、健全规章制度,完备安全防护措施,各种安全措施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六、对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而自行其是,学校有权停止其美术室工作,并作出限期整改的决定,并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

篇2:美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为了更好地规范美术专用教室的管理,更好地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一、美术室是开展美术专业教学,保管美术器材的场所。

二、凡进入美术专用教室的人员,需保持室内整洁安静,禁止喧哗、吸烟、随地吐痰、乱丢纸屑。

三、禁止携带任何食品、饮料进入美术专用教室,保持室内及各项设备的整洁卫生。

四、禁止利用室内设备进行与学习无关操作。

五、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造成设备超负荷进行。

六、美术专用教室用完后,负责人切断设备电源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

七、工作人员与使用部门要共同维持好秩序,保证门道畅通,防止不安全事件发生。

八、提高防盗意识,加强物品管理,做到每天检查;对于不安全的因素(如门窗不牢等)要及时处理。

篇3:手术室患者安全防护措施探讨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很多, 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酿成严重的后果, 手术次数越多, 管理难度越大。只有健全和完善科室管理制度, 认真对待每个护理环节, 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现针对手术患者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介绍如下。

1 环节质量控制

1.1 术前查对

1.1.1 查对患者:

患者术前紧张或使用镇静剂后, 易出现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易接错或错放手术间。进入手术室后, 护士应核对手术通知单、病历、患者手腕识别带上填写的内容;患者上手术台后, 护士与麻醉师再次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手术部位、术前用药、禁饮禁食等情况。检查各种同意书的签字情况、血型及化验单。摆放手术体位前手术医师与巡回护士、麻醉医师一起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手术名称;在手术开始前, 严格执行《手术暂停制度》, 按照病历记载、CT片或X线片等核对手术部位, 特别是泌尿外科、骨科、神经外科及血管手术, 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手术。

1.1.2 手术体位的摆放:

掌握手术体位摆放原则, 防止手术体位的安置不当, 减少并发症发生;充分暴露术野, 便于医师操作;固定牢靠、不易移动;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摆放体位前要对手术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 包括诊断、精神状态、年龄、身高、皮肤完整性、受压部位的评估;摆放体位时,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 护理动作应协调轻柔, 受压部位垫好护垫, 避免压迫或牵拉血管和神经, 保证肢体处于功能位;术中如果调整或更换体位时应重新检查肢体位置, 同时应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防止各种管道扭曲、滑脱, 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维护患者尊严, 勿过度暴露, 注意保暖。

1.2 术中安全

1.2.1 防止体内滞留异物、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物品清点制度:

手术开始前, 器械护士应对所有的器械及敷料做全面整理, 做到定位放置, 与第二助手、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等物品的数量并确认物品完整性, 巡回护士将数字准确记录在物品清点本上;术中临时增加的器械或敷料应及时记录, 关闭体腔前按记录单核对台上物品, 与之相符后方可关闭;关闭体腔后作第3次清点, 确保无遗漏 (彻底清理) ;随患者带入手术间的创口敷料、绷带以及消毒手术区的纱布、纱球, 于手术开始前全部送出手术间;手术过程中使用清点过的物品时, 如发现异常 (重叠、缺口、少带、少螺丝等) 应立即报告, 及时处理;向深部组织填塞物品时术者应及时告诉助手和器械护士, 以便清点;手术台上掉下的物品, 巡回护士应及时拾起, 放于固定位置;增减物品要及时点数, 并由巡回护士记录;带进修生或实习护生做手术时, 必须由带教老师清点核对;大手术、危重手术和新手术时, 不得中途更换器械护士, 特殊情况需换人时, 交接人员应现场当面交清器械、敷料等物品的数目, 共同签名。

1.2.2 防止高频电刀电灼伤、烧伤:

使用高频电刀时, 应正确连接各种连接线, 使用前测试机器运转是否正常[1]。应严格控制输出功率, 一般电凝为20~30W, 电切为30~50W, 严禁超出仪器安全范围, 用乙醚擦拭术野不可过湿, 乙醚未干时不可使用电刀, 正确放置负极板, 注意患者体内有无置入物, 作好相应的处理。如头颈部手术使用电刀时禁止开放性吸氧 (面罩或鼻导管) , 避免用电刀切开肠腔、胸腔、气管等脏器。

1.2.3 气压止血带的正确使用:

使用气压止血带时, 应严格掌握禁忌证。下肢动脉硬化、血栓性脉管炎、淋巴管炎、化脓性感染患者禁用气压止血带;恶性肿瘤患者使用止血带时不驱血, 使用前应检查气囊、显示表是否完好、有无漏气。成人上肢压力为40kPa、下肢为80kPa, 小儿上肢为30kPa、下肢为40kPa。止血带充气后, 应注明时间, 使用时限1h, 最长不超过1.5h, 每次间歇5~10min。使用中, 每15分钟检查1次压力指数, 及时提醒术者止血时间。消毒前, 在束缚的止血带远端边缘用纱条填塞一圈, 以阻挡消毒液流入, 防止烧灼皮肤。

1.2.4 用药及血液安全:

手术室多为口头医嘱, 要求巡回护士严格遵守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并做到“三对一重复” (吸药前核对、吸药时核对、吸药后核对, 给药时重复一遍) , 手术开始时使用药物与器械护士核对, 手术中使用药物同麻醉师核对, 手术未结束, 空安瓿不经许可不可拿出手术间。取血时, 认真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血型、交叉配血试验、采血日期及供血者姓名、血型、血液保存期, 输血前和麻醉医师核对上述内容, 输血后再次查对, 密切观察输血后反应,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2.5 消毒技术规范:

手术室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做好手术间及物品的消毒、灭菌隔离工作;采用有效的空气洁净技术, 确保手术间空气质量符合院感要求;强化手术人员的无菌观念、无菌技术, 严格执行洗手制度。耐高温、高压物品采用高压蒸气灭菌, 其他物品采用等离子灭菌。

1.3 术后处理

洗手护士应保管好标本, 术毕按指定位置妥善存放, 将标本完全浸于标本固定液中。术中取出较小的标本如淋巴结等, 应立即交给巡回护士装入标本固定容器;如遇多个标本时, 应按顺序排列, 做好标记并和医师核对清楚;实习生和进修生协同手术时, 巡回护士要特别提醒其保管好标本;术毕由主刀医师填写病理检查单, 指定专人送检标本, 标本送检前分别由值班护士、送检员再次核对标本固定容器上的标签与病理检查单, 标本送检登记本上填写的各项内容是否相符, 无误后将三者放置一处送检。

2 制定管理手册, 建全管理制度

2.1 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做到“制定制度必清, 执行制度必严, 违反制度必究”, 严格手术室各项操作规程, 加强各级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实行弹性排班, 既满足手术工作的需要, 又能使护士得到适当的休息, 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造成的护理缺陷。

2.2 安全教育

2.2.1 不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发现隐患或工作缺陷时, 及时开展安全教育并进行讨论分析。营造学习、上进、和谐的环境, 从护士长到每位护士都能进行开放性的沟通交流, 彼此能坦诚地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 及时加以改进。

2.2.2 定期组织开展患者安全讨论会:

针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及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 提出整改措施, 并不断强化各项患者安全防范措施, 增强责任心, 提高护理质量[2]。

3 体 会

在实施手术患者安全防护措施中, 安全管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 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健全护理管理制度、加强防控并措施有力, 才能减少安全隐患, 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魏革, 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25.

篇4:分级管理制度下的美术实验教学

一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单一,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全国美术院校的系科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大致相同。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总体来说是美术人才,包括了画家、各类美术设计师及各级各类学校的美术教师。但是,几乎在所有的美术学院里面,都存在着学科分类少、培养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在具体学科的教学规律、教学目的、人才市场需求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再加上经济稍落后,对艺术设计教育难以重视,办学规模小、专业少,对其教育规律的研究就更加薄弱。我国当前的美术实验教学大多采用重结果、轻过程、避轻取重、死灌硬扣的“快餐式”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分级管理制度未能得到很好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制约着整体的教学水平,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以教师为中心”,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教学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过分依赖于教师个人的技能和才干。学生的美术作品千篇一律,近似教师的风格,缺乏创新性,教学中没有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教学没有和文化、生活相联系,没有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不能自主地在生活中、文化中发现美、感受美,造成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比较容易陷入机械和单一的“泥潭”,不能或者很少开动脑筋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创作美术作品,如重灌输轻启发,重记忆轻思维,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材研究轻学生情感培养等,泯灭学生对审美的兴趣,导致学习质量很难得到提高。

二分级管理理论的提出

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动力,更是艺术生命的源泉。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美术专业人才,是我国高等美术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必须对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未来的发展思路、培养模式等一系列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立足本土特色与需求的基础上,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

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追求合规律性的教育策略,完善教育科目的同时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分级管理制度的基础是面向大众的美术教育,既对全体高校学生实施有效的素质教育型的美术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的美术文化素质。其次是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和应用型专业,在教学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根据不同的师资优势和地域文化艺术特色以及社会需求,开设独一无二的课程,这是院校特色和吸引力的重要保证,把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作为管理的出发点,积极探索、构建和完善具有特色的开放的教学管理体系,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体,主动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努力培养知识功底深厚、能力强、高素质的基础教育需要的合格师资。制定完善的分级管理制度,构建开放性的教学系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地将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追求,纳入到成才体系之中,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做到不同层次学生可选择不同层次的实践内容,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势。

三完善美术实验教学分层次教学

学校教学实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本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优化美术实验教学体系、加强教学综合管理、完善教学运行机制”的原则,秉承以科研促教学、因材施教的理念,反映美术与艺术实验教学的基本规律,按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多个层次开设实验项目,形成了“多模块、分层次、开放型”的一体化实验教学体系,达到了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循序递进的教学体系。

教师不是一个教学的主导者,而是一个牵引者,或者是启发者,强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强调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表现为传统教学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统一。通过传授观察与表现的基本规律、渗透经典流派风格的启发、鼓励学生构建自我艺术表达语言,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出来,并通过分析作品和各种艺术现象、艺术观念,主动探索和挖掘蕴藏在作品中的社会历史、文化哲学和美学意蕴,从对不同时代作品,不同风格、流派的比较中,寻找美术发展演变的社会文化根源和规律,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去认识和阐释美术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开放性思维能力,并使学生形成自我设计、自我尝试、自我感悟、自我质疑、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提高其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的纵向和横向建设上,要与教学体系、实验教学管理上的等级制相对应,美术教学体系强调按照学生个性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以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根据“强基础、宽口径”的教改指导方针,将相关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独立的实验课程。在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确保实验内容的艺术性、先进性和教学适应性;另一方面,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和实验项目的技术含量,所培养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专业需求和个人兴趣选择合适的美术实验项目。在教学组织中,通过高效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现从教学内容到教学运行的全开放式实验教学,通过美术教育分级管理体制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绘画技巧,激发学生的美兴趣和审美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成长信心,使其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创新与发展分级管理教学质量观

高等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教学,不仅反应在其教育不断地提供给学生最新且富有创造性价值的技能知识、审美意识,更重要的是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性意识的培养,以及创造性思想能力的养成。这是高等美术教育创造性教学的核心内容。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则要求对现有的以维持性为特征的高等美术教育模式进行彻底地变革,重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注入更切近人的主观需要及更有利于发挥美术专业人才的本质和潜能的学习模式,这是一种可以使人受用无穷的学习模式—————创新性学习,要坚决扬弃过去那种只求同的思维方式及“技术至上”的陈旧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启发式教学,使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自然地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另外,学生课外的专业实践或学术活动(如美术创作、艺术设计及其教育辅导活动或者是学术研讨、讲座等活动),也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并为他们应用所学的技能知识、形成的审美意识,去实践自己的各种创意活动或研究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并遵循高等学校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牢固树立“学校以育人为本、育人以教学为先、教学以质量为重”的思想。在高等美术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培养高质量的美术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改革是学校诸项改革的核心的基础”,确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观念,推动教育创新。

高等美术教育中的个性化人才培养、分级管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其实是结合特定艺术的发展规律,摒弃传统的“封闭统一、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方式,强调因材施教,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性功能的发挥,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提升审美素养,激发创新能力,而这与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殊途同归’。通过对艺术本源的审美力的释放,来引导社会大众的意识取向和价值观念,构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引下,通过最大限度地激活,挖掘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灵动性,培养出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最大限度地达成其宜教功能,成为新时期高等美术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

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分级管理体制的实施,在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中,强调基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以艺术时代精神与高级艺术人才为主要指向的高等美术教育,个体的个性化培养模式始终都是与时代、生产力、科技进步以及审美观的发展相统一的,也就是美术教育也是与时俱进的,与社会的的发展相适应。艺术创新、艺术人才的培养既要具有本土特色,也更要有大的视角,也就是国际视野。学校要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与社会交流的平台,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艺术实践,走进社会,走进专业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主动在艺术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同时也使艺术毕业生能够更好地贴近社会的需求。最终使学生对社会、对自然、对艺术的亲和度和敏锐洞察力、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都得到提高与升华。

今天的艺术教育追求以思想观念和艺术判断力为主要构成要素的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创造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代高等美术教育的核心,检验艺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尺度也不再是技术上的“翻新”,而是对当代精神的深刻把握,并将这种新锐的思想、对社会的批评、对生活的感受转化为形式的能力。艺术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必要的人文学科知识的支持的,手工技术仅仅是依附于此的一小部分,由重基础技能的训练向重观念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转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是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分级管理下的美术教育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互为关联,分级管理下的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对美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展示,它已经延伸到人类审美的教育和情感的陶冶,是关系到人本身的精神世界的发展,贯穿于生命的体验、感悟与实践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郭有明.构建高等美术教育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J]?.美术大观,2006(10).

[2]孟显波.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方向———创新教育[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

[3]谢雱.创新教育:21世纪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基石”[J].装饰,2002(5).

篇5:手术室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

手术室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

1.消毒剂、麻醉药的接触由于手术室工作中消毒隔离非常重要。因此护士每日必须与大量化学消毒剂打交道,而这些消毒剂不论是挥发到空气中还是与皮肤黏膜的接触,都可以对人体造成慢性伤害。手术室消毒剂的使用应尽可能以新型低毒、无毒的消毒剂取代老式的消毒剂。配置消毒液应了解其理化性质,戴口罩及手套,定时通风,积极做好防范措施。规范麻醉药品的使用方法,减少麻药的外泄。

2.血液体液的污染手术室的工作性质使得手术室的医生和护士过多地与患者的血液体液接触。手术患者中存在较多的传染病患者,如肝炎、结核、艾滋等,手术中又存在较多的利器、锐器,手术节奏快,稍不留意就可能出现刺伤,进而被感染。必须规范手术室内的各项防范用品的使用。将一次性手套多处放置,在可预见于患者体液、血液接触时候及时取用。正确地使用利器盒,安取刀、针等使用针持,用过的注射器不回套。在进行可能发生血液喷溅的手术时,医生要戴防护眼镜。

3.仪器设备的危害手术室较其他科室的设备仪器多许多,如:电钻、电刀、X线、腔镜等。这些设备在极大提高手术水平的同时,也为手术室的护士带来了安全隐患,如电损失、噪音、辐射等。平时要注重仪器设备的保养以减少仪器出现意外。不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仪器(如老化的设备,一次性物品的反复使用)。孕期护士应避免安排参加造影,透视等含有放射线的工作。

4.提高医生和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 学习关于乙肝、丙肝、HIV、结核等传染病方面的知识,了解各种病毒的传播方式及如何采取防护措施。重视洗手环节。如手破损应用防水敷料包扎并戴手套,防止开放性伤口被患者血液污染。掌握锐器损伤后的处理程序,同时注重上报,以得到及时的监测与治疗。

篇6:手术室安全核对制度

一、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

三、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四、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单》。

五、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一)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单》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二)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三)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四)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单》上签名。

六、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七、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

八、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单》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单》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

九、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责任人。

十、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本院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

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

篇7: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核对制度,杜绝一切差错事故。用药输血前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二、经常注意病人卧位,定时观察受压部位,防止手术病人撞伤、坠床。

三、各类物品、药品、器械做到定量、定位、定人保管,随时检查,及时补充。毒麻药品要标志明显,抢救用物也要做到专放。专用、专人保管。

四、建立手术器械、敷料交点记录和常规手术器械卡,以供查对。

五、遇特大手术或抢救病人时,护士长要妥善安排人力,明确分工,配合协调。护士长不在时应指定专人负责指挥。

六、对采集的病理标本,放入标本容器内,大夫填写送检单后,由病理科及时收回。

七、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班内容要明确,交待要清楚。

八、对使用的水源、电源、煤气、冷、暖气、蒸汽等要建立安全检修制度

九、严格执行“六查”、“十二对”、“四到位”。㈠六查:接病人查、病人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前查、关闭体腔前后查。㈡十二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

护——手术室

况、灭菌辅料、器械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㈢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术中仪器。

十、严格执行三不交接,即洗手护士手术未结束前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未点清时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不齐全时不交接。

手术室查对制度

一、接病人时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术前用药、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备皮情况,以及药物试验、过敏史、禁食情况,病人进手术间后,巡回护士重新核对一遍。

二、打开无菌手术包,查化学指示卡是否变色,消毒是否合格。

三、手术开始,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清点器械、纱布、纱布垫、缝针、线轴等物品,并做记录。

四、术中用药、取药时查对药名、浓度、剂量、方法,两人核对后方可使用,用后药瓶要待手术结束后,两人复核后销毁。

五、术中输血,取血时要严格查对输血申请单、交叉单、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输血量、住院号、床号及血液制品种类、血袋号、保质期等,用血时两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六、关胸、关腹前,要核对术中用的器械、纱布、纱布垫、缝针、线轴等用物。

护——手术室

七、送病人前,检查病人是否有挤压伤,用电刀病人是否有皮肤烧伤,所带物品清点后带回交病房值班护士或陪人。

八、手术中采取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填写病理检查单后送检。

手术室接送病人制度

接病人制度

一、手术前一日根据手术通知单填写接病人登记簿。

二、接病人人员使用手术室室外接送车到病房接病人,与病房护士对病人信息进行核对,并填写手术病人交接记录簿。

三、协助病人移至手术接送车上,整理病人所带病历、尿管等用物,保证引流通畅,将病人安全平稳接入手术室。

四、将病人送入手术间,安全固定病人并给予必要的遮挡,根据室内温度注意给病人保暖。

五、危重、昏迷及小儿病人,在手术间需有专人看护,以免发生意外。

六、手术室护士根据通知单再次核对病人。

七、带入手术室的X光片、病历等物品要进行登记、妥善保管,术毕带回病房。

送病人制度

一、手术结束后为病人穿好衣裤,注意保护切口,整理

护——手术室

引流管、尿管,防止脱落。

二、将病人平稳移至接送车上,盖好被子,携带病历、巡回记录单、X线片及输液等用物,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共同将病人送至麻醉恢复室或病房,并做好相应交接。

手术室参观制度

一、参观者须经医务科及本科室负责人同意,在参观登记簿上登记,戴口罩、帽子、更衣、换鞋后方可入内

二、要按指定房间进行参观,参观者应距手术台2尺以外,来往走动时应注意无菌,以免碰脏无菌物品。

三、每个手术间参观者不宜过多,按房间大小限定容纳人数,一般不超过3人,参观完毕须将参观凳放回原处。

四、见习同学入手术室参观,应有负责医生带领,按所需示教手术,指定地点参观,不可随意走动。

五、参观完毕,须将参观衣、口罩、帽子、鞋等送还登记处。

六、参观者不得无故在手术室洗澡。

七、参观者在手术间内严谨大声喧哗、嬉闹。

手术室工作制度

一、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二、除参加手术及相关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准入内,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按规定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裤、鞋子、帽子、口罩等。暂时外出时应更换外出衣鞋。

护——手术室

三、手术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可大声说话,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传接私人电话,禁止携带手机入内。

四、患有呼吸道感染者,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及皮肤病患者原则上不可进入手术室。若必须进入时应带双层口罩,感染处严密封闭。

五,严格一、二、三类手术顺序实施手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IV阳性等血源性传染手术应放在当日最后一台。遇特殊情况,二、三类手术结束后,手术间物品及地面应擦拭消毒,关闭房间空气消毒30分钟后方可进行一类手术。

六、手术工作人员实施感染手术后,如需再做无菌手术,应洗澡换衣。

七、常规手术由各科室将手术通知单于术前一日上午送手术室,如需特殊器械物品应在通知单上注明。手术排定人员应为实际上台人员,并按规定填写参观人员。

八、急诊手术由值班医生通知手术室,同时送通知单,以免发生错误。急诊与常规手术发生冲突时,先安排急诊手术,如无手术间时,有本专科礼让。

九、参加手术人员应在手术预定时间前二十到三十分钟到达手术室,因故必须更改、增添或停止的手术,应及时与手术室护士长和麻醉科值班医生联系。

十、手术室内物品均固定位置摆放,用后立即归还,手

护——手术室

术室一切器械未经许可不得外借,以确保手术所需及防止交叉感染。

十一、严重特殊感染手术确定后,临床科室应立即和手术室联系,以便及时安排在感染手术间内实施手术,参加此类手术的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确保病人和工作人员安全。

十二、每日手术结束后,必须严格检查水、电、开关及每一层大门,确保安全。

手术室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般工作流程

巡回护士工作流程

【目的】

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病人未出现相关并发症。【适应症】

在手术室实施的所有手术 【操作流程】 一:评估

病人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㈠、评估病人皮肤情况。㈡、术前用药情况。

㈢、术前准备情况,是否有引流管。

㈣、手术方法、医生的手术习惯、麻醉方式。

护——手术室

术前备物情况。二:准备

㈠、护士:更换手术室工作服、洗手戴口罩、帽子、修剪指甲。

㈡、环境:清洁、安静,室温保持在20~24度,限制手术无关人员出入手术间。

㈢、物品:套管针、止血带、输液管、输液贴等,根据手术需要准备石蜡油、导尿管、绷带、体位枕等。

㈣、病人:带好隔离帽,检查病人是否佩戴饰物并作相应处理,根据皮肤压疮结果做相应防护。

三:操作程序 操作前准备:

㈠、调节室温,保持室温在20~25度。

㈡、核对手术通知单,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手术名称、手术部位、血型、配血量、手术医嘱术前用药情况、带入手术室物品情况等。

㈢、选择型号适合的套管针建立静脉通道,并根据医嘱滴注术前药物。

㈣、检查室内设备,如电刀、吸引器、无影灯、手术床等性能是否良好安全,供手术所需用物是否备好。

㈤、评估皮肤情况,采用压疮分级表评估病人皮肤情况并做好记录,用软垫保护受压及骨隆部位。

护——手术室

㈥、麻醉后给病人黏贴负极板,给全麻病人双眼涂眼膏,按手术要求固定病人体位,防止跌伤压伤。

㈦、清醒病人告知摆置手术体位及配合护理的重要性。㈧、暴露手术部位,调节好无影灯。

㈨、打开无菌手术包及手术台上用物,与洗手护士共同清点用物。

手术中配合:

㈠、协助洗手护士铺无菌巾及穿手术衣。㈡、连接好电刀、吸引器,按需准备特殊器械。㈢、放置敷料桶、盆,调节无影灯,开通完毕整理收拾物品,归类放置,离开手术间需通知器械护士及麻醉医生。

㈣、观察病人手术进展,做好输液输血及用药记录,及时补充台上所需物品,妥善处理台上掉下的敷料及器械。

㈤、根据手术需要,随时调节灯光,控制管理手术参观人员,防止污染手术区域。

㈥、关闭体腔前,与器械护士准确清点敷料器械等用物,作好记录。

手术毕配合:

㈠、依次清点手术所用敷料器械等用物,协助手术医生覆盖伤口,粘好胶布。

㈡、观察病人皮肤受压情况,如有异常作好记录并做好交班。

护——手术室

㈢、书写好手术记录。

㈣、协助病人穿衣过床,检查带回用物,并详细做好交班。

手术后整理

㈠、手术间物品归类放置,保持整齐清洁。

㈡、如有连台手术,根据需要,准备下台手术用物。㈢、准备次日手术所用床单位和体位用物。

器械护士工作流程

【目的】

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适应症】

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的所有手术 【操作流程】 一:评估

㈠、病人的病情,年龄。

㈡、手术方法、手术位置、医生的手术习惯。㈢、手术备物情况。

㈣、特殊、精密、复杂或首次使用的仪器器械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二:准备

㈠、护士:更换手术室衣服、鞋帽,洗手修剪指甲。㈡、物品:手术刀片、缝针、电刀、手术膜、引流管等。

护——手术室

三:操作程序 手术前准备

㈠、术前一天了解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及医生习惯,熟悉局部解剖和手术步骤。

㈡、核对手术通知单,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方式等基本信息。

㈢、检查手术用物是否齐全完备,消毒是否合格,分类放置在器械车上,如有错漏及时补充更换。

㈣、提前15分钟洗手。

㈤、巡回护士打开无菌手术包的外层,洗手护士洗手后打开内层,检查灭菌指示卡,穿手术衣,戴手套。分类摆放器械敷料。

㈥、与巡回护士、主刀医生共同清点手术用物,记录,并签名。

㈦、协助手术医生消毒铺巾。手术开始配合

㈠、协助医生固定电刀线、吸引管。

㈡、手术切口两边各放一条干纱布,将有齿镊、刀子。血管钳等器械分类放置于器械台上。

手术中配合

㈠、观察手术进展,按需传递器械。㈡、妥善保管手术中切下的组织。

护——手术室

㈢、在具备无影灯光柄的情况下根据手术情况自行调节灯光。

㈣、监督手术人员,防止污染手术区域。㈤、保持手术台上器械敷料整洁。

㈥、关体腔前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敷料等用物。手术毕配合

㈠、协助手术医生覆盖伤口。㈡、再次清点器械敷料用物。

㈢、按手术医生要求送检病理组织,分类处理医疗垃圾。㈣、术后按正常程序处理器械。手术后整理

㈠、归类放置手术中剩余物品。㈡、准备接台手术。

接病人入手术室流程

【目的】安全、顺利、准确接病人入手术室,减轻焦虑恐惧情绪。

【适应症】在手术室实施手术的病人 【操作流程】 ㈠、评估

1、病人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 2、病人对手术的认识程度及心理反应 3、术前用药及带入手术室物品情况

护——手术室

㈡准备

1、护士:更换手术室衣裤,戴口罩帽子,修剪指甲 2、环境:整洁、安全、舒适 3、物品:手术室车床

4、病人:情绪稳定,积极合作 ㈢操作程序

1、协助病人戴隔离帽,更换室内鞋,做好事人物品保管。

2、核对病历,核对手腕识别带。3、核对手术通知单,负责人签名。

4、接病人入相应手术间,将病人安置于手术床上。5、做好保暖措施,交待注意事项。

病理组织送检流程

【目的】

及时、准确送检手术中切下的病理组织 【适应症】

手术过程中需切除的病理组织送检的病人 【操作流程】

一、评估

组织的份数、性质、大小、类型

二、准备

㈠、护士:更换手术室衣裤,戴口罩帽子,修剪指甲

护——手术室

㈡、物品:标本袋、玻璃瓶、福尔马林溶液、登记簿等

三、操作程序 ㈠、核对

1、器械护士在手术后及时与主刀医生核对标本份数及序号,是否与病理单上一致。

2、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 ㈡、选择容器

1、根据送检组织大小份数选择容器 2、一对一的方式将标签贴于容器上 3、标签上注明病人信息及标本名称序号 ㈢、登记

登记簿上写清病人科室、姓名、住院号、送检组织名称、份数、留检组织护士、核对护士及主刀医生签名

㈣、装组织

1、严格按照容器上的序号装入组织 2、装有组织的容器注入福尔马林溶液 3、确认组织已浸泡,封闭容器口 ㈤、组织送检

1、专人负责送检组织并清点核对 2、及时将组织送检

铺无菌器械台操作流程

【目的】

护——手术室

预防手术感染,保证手术过程中物品摆放有序,方便取放,保持无菌、【适应症】

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物品 【操作流程】

一、评估

㈠、器械台摆放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㈡、器械台摆放空间是否足够

㈢、手术物品消毒是否合格,质量是否保证

二、准备

㈠护士:更换手术室衣裤,戴帽子口罩,修剪指甲,刷手,消毒双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㈡、物品:无菌器械包,器械台 ㈢、环境:干净、整洁、宽敞

三、操作程序 ㈠、检查

1、检查核对无菌器械包名称,消毒是否合格,包布是否有破损。

2、巡回护士打开器械包的外层包布 ㈡、打开无菌器械包

1、器械护士刷手、消毒双手穿无菌手术衣后,打开包布内层检查消毒是否合格。

护——手术室

2、检查里层包布器械是否完好无损。㈢、器械摆放

1、根据手术部位的特点摆放器械

2、头、胸、上腹部手术一般将器械摆在器械台左侧,下腹部、盆腔手术一般摆于器械台右侧。

3、手术使用的纱布、棉球等其他物品相应摆在器械台右侧。

㈣、清点器械

1、器械护士将器械台摆好后,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及其他用品,做好登记。

篇8: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护措施

1不安全因素

(1) 接错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差错:患者术前紧张, 医学知识缺乏, 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接患者时与病房护士交接不清, 未认真核对患者信息, 造成接错患者或手术部位错误。 (2) 手术体位安置不当:体位安置不当影响手术患者呼吸循环系统, 肢体过度的外展及受压使周围神经受损伤, 衬垫放置不当可造成局部组织受压, 导致压疮发生。 (3) 体内遗留异物:术者麻痹大意, 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和体腔后, 手术物品乱丢或堆放于手术区, 造成清点不清;手术中操作不当, 器械完好性被破坏等, 都可导致体内遗留异物。 (4) 术中电烧伤:手术中仪器操作不当, 电刀电极板与皮肤接触面小, 患者皮肤直接接触金属, 乙醇消毒皮肤残留未干时使用电刀, 造成电烧伤。 (5) 病理标本保留不当或遗失:标本固定液太少, 未做好交接, 造成病理标本保留不当或遗失。 (6) 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的环境、物品消毒不严, 患者自身因素、医务人员的手与手术后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关系。 (7) 术中用错药物、输错血:输血、输液时未认真核对, 药物摆放不规范, 手术用药时标签模糊或脱落, 导致误用;口头医嘱执行错误导致错用。 (8) 术后患者物品遗留手术室, 护送途中或搬动患者时发生摔伤和管道脱落。

2预防对策

2.1通过术前访视, 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认真查对患者信息, 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及术前检查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接手术患者时, 根据手术通知单与当班护士做好交接, 检查术前准备是否完善, 防止接错患者。手术开始前、麻醉实施前, 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巡回护士3人共同核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等。

2.2术前进行体位训练, 消除患者对特殊体位的恐惧, 做好心理护理。根据手术的需要及体位安置标准合理摆放, 充分暴露手术野, 同时注意不妨碍呼吸、循环功能[1]。加强受压部位的皮肤保护, 骨隆突处加软垫保护, 使患者感觉舒适和安全, 妥善固定, 防止术中移位。

2.3 (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手术开始前由器械护士对手术台上物品进行整理, 定位放置, 并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台上所有物品, 确认物品完整性, 并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 (2) 手术中添加器械与物品时, 及时清点补记, 如发现异常, 应立即汇报, 及时处理;向深部填入物品时, 术者应告知器械护士, 做到心中有数。手术台上掉下的物品应及时拣起, 放在固定位置[2]。关闭体腔前, 关闭体腔后, 缝皮后, 按记录单逐一核对手术台上物品, 确保准确无误。 (3) 引流管等物品剪下的残端不得留在台上, 应立即弃去。 (4) 术后手术护理记录单放入病历中保存。

2.4 (1) 使用高频电刀时, 负极板放置距切口较近的部位, 紧贴于患者皮肤, 避开皮下脂肪丰富、骨隆突处和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部位, 患者的皮肤避免与金属接触, 防止烧伤。 (2) 进行皮肤消毒时, 巡回护士要监督、提醒医生酒精要适中, 防止酒精遇热燃烧。 (3) 使用氧气时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热、防油。用氧时保持气体管道的通畅性、安全性、密闭性, 手术结束及时关闭氧气。 (4) 定期对手术室仪器进行检查保养, 防止电线短路, 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5) 手术间地面保持干燥、防止漏电。

2.5凡手术中取下的标本, 均应妥善保管, 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核对后及时固定登记, 固定液多于标本的5~10倍, 由手术医生填写病理检查单, 巡回护士填写标本送检登记本, 双方签字确认无误后送病理科 (如做快速病理应干燥送检, 细菌培养、涂片者则立即送检) 。手术室专人送检, 和病理科逐项核对标本信息, 并在登记本上双方签名。接听诊断报告时, 必须在记录本上记录时间、患者姓名、报告结果、对方姓名和接电话人姓名。

2.6手术人员加强无菌观念, 熟练无菌操作, 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操作规范。术前做好手术区皮肤准备, 严格控制手术室参观人数, 限制人员走动, 减少手术室环境污染的机会。每月对手术室环境卫生学进行检测。手术人员的外科洗手是控制手术感染最有效和最简便的方法, 加强手术人员对洗手的依从性, 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

2.7 (1) 对药名相似、多规格的药品分开分类放置, 做好标识;瓶签脱落, 标识不清时禁止使用。 (2) 术中使用任何药物时, 应双人核对;手术中执行口头医嘱时, 要复述一遍, 待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3) 手术用药应保留空安瓿至手术结束, 与医生核对后方可弃去。 (4) 急救药品定位、定数放置, 专人保管。

2.8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检查患者物品是否带齐全。护送患者时, 先检查手术推车有无损坏, 车轮是否灵活, 搬动患者前应妥善固定各种管道, 防止脱落。保护好患者头部及四肢, 防止碰伤。

强化护理安全和法制知识教育, 提高护理安全意识[3]。只有提前预知手术中存在的风险, 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 将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小东.腹腔镜术中与特殊体位相关的并发症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7) :33.

[2]魏革, 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80-183.

篇9:美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摘要】目的 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的作用分析和探讨。 方法 以2011年至2012年我院接收的手术患者120例最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实验组采用查对制度,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1±0.6h,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8±0.8h;实验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3.33%,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95.43,对照组为82.26,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可以让手术流程更加顺畅,节约了手术时间,患者手术风险降低,获得了手术患者的肯定,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查对;查对制度;术中护理

手术室是进行急救以及外科手术的地方,医院多个科室都和手术室有着紧密联系,属于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但是手术过程中会因为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手术出现问题,其后果是严重的[1]。手术室内的工作紧张,节奏快速,要求拥有很高的护理质量,手术的顺利进行是建立在良好的护理工作的基础之上。查对制度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我院的查对制度有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医嘱查对、手术查对、输血查对以及饮食查对等[2]。此次研究的是手术室护理的查对制度的作用,根据我院的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进行如下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至2012年选取我院120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这些患者中病情、年龄和性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在活动同意的情况下進行研究分析的,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比对两组的治疗效果。

1.2查对制度

1.2.1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到患者的病房进行访视,按照患者的手术单来进行各项信息的核对工作,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房号、床号、手术部位等等,向患者讲解手术流程,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手术当日,提前半小时巡回护士到手术患者的病房来接患者,再次进行核对信息和麻醉方式以及药物、血型、过敏结果等。向患者询问是否遵医嘱进行禁食和排空膀胱,待双方均确认后进行签名。

1.2.2手术前的麻醉要求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医师先进行患者的信息核对,在核对完之后,若无误则在核对表上进行共同签名。各类无菌器械使用之前,器械护士要先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问题,需要更换与否,防治患者的感染。对手术器械进行清点,一边清点一边在记录单上进行记录。术中药物使用多为口头医嘱,护士要对医嘱进行重复,在获得确认后再进行给药,给药后再重复一次。术中需要进行输血的话,要求循环护士和麻醉师进行“三查八对”,输血袋保存24小时,在患者无任何反应后进行销毁。关闭体腔前后都要进行一次手术器械、药物、敷料的核对,避免遗漏体内事故出现[3]。

1.2.3手术后手术结束之后,在巡回护士、手术医师及麻醉师的陪同下将患者安全的送回病房,途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保持各种引流管道的通畅,向病房护士交代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与病房的护士做好交接,在手术患者的护理交接单上进行详细的记录并签名。器械护士在清洗器械之前,再次进行清点核对,做到术后放心。患者的标本送检前,当班护士和送检员应再次核对标本的标签、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内容一致后由专人送检。

1.3疗效评价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风险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其中,患者的满意度采用医院制定的调查表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专业操作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分,满分为100。

1.4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的数据录入到SPSS15.0数据库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1±0.6h,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8±0.8h;实验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3.33%,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95.43,对照组为82.26,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目前医疗体制改革,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有所增加,要求医护人员的水平更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者要做好自身的常规工作,还需进行医疗法律知识的学习[4],既是对自身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是为了让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护理服务,避免护患纠纷。查对制度需要护士根据规章制度和规范流程来操作,在护理过程中懂得风险的存在性。我院此次对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的研究发现,查对制度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为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避免了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陈艳.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探讨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9,4(6):252-253.

[2]韩江琴,高义云.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与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452-453.

[3]欧荔青.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实践中的实施[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16(5):47-48.

上一篇:校园统一着装的意义下一篇:献爱心的美文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