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宝典(考公务员必看的申论)之食品安全问题

2024-05-08

申论宝典(考公务员必看的申论)之食品安全问题(精选3篇)

篇1:申论宝典(考公务员必看的申论)之食品安全问题

申论宝典(考公务员必看的38篇申论范文)之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背景: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指食品中包含有毒、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餐桌上的污染”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在转型期的中国,这个问题表现得更加严峻。曾几何时,媒体上关于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接二连三。三鹿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福寿螺吃出线虫病、多宝鱼检出违禁药物、面粉里“调白块”超标、粉丝中发现致癌物等等,这些暴露出来的现象让人触目惊心。民以食为天,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食品的小作坊式分散化生产。从近年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看,几亿农民分散生产农产品,几十万小作坊随意制作各种食品,他们使用的设备简陋、技术水平落后、卫生状况恶劣、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控制。食品生产从“田间”到“餐桌”的环节越来越复杂,给监管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的45万个食品生产企业中,10人以下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有35万家,29%的企业无标生产,60%的企业出厂不检验或根本不具备检验能力,这些小作坊“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条件差、工艺乱”,食品质量和安全难以保证。如何有效解决“食品小作坊”难题,已经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决定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突出问题。

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一是食品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差,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农业法》等,仅仅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规定,有较大的法律监管盲区,且《食品卫生法》确定的执法主体职责与现实情况有所脱节,不适应多个部委共同按职能分段监管的现状。二是食品法律法规的条款笼统,操作性差,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比较原则和宽泛,有些条款甚至完全过时,对实际问题约束力较低,操作性不强。三是食品法律法规的罚则较轻,法律效力不够,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极其严厉的惩罚力度而言,缺乏威慑力。

三、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方面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监督管理部门多,如水产品的监管就涉及到包括渔业、质监、食监、卫生防疫、检验检疫和工商等部门。部门间的职能交叉、重复执法、重复抽检、执法缺位、监管空白等现象较为突出,部门之间形不成合力,监管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四、食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机构数万个,行政色彩浓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检测设备、检测技术落后,很难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由于部门障碍,检测报告的法律效力不被广泛承认,造成了检测资源的不必要浪费。而不同环节的检测,必然导致监管效果的不同。如工商部门为了整治流通市场食品安全,制订了一系列商品安全管理制度,并且试图通过进行经常性的市场抽检发现问题。但由于处于管理链条的最末端,发现问题时危害往往已经造成。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建立国家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建立和规范食品召回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抽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加快质量电子监管网建设,不断改进监管手段。建立严密的食品监管网络,对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二、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厉打击“黑窝点”,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

三、构建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以国家级食品质检机构和食品安全专家为专业技术支持,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对可能造

成的危害进行预测,及时发布预警公告;同时基于评估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作为预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决策的技术依据,提高国内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与风险预警的能力和水平。

四、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相关认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的力度;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进程;根据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具体情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过渡标准或分级标准;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加快我国食品认证的国际互认进程。

五、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实施食品安全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全面加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督查督办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访督查制度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六、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整顿和规范食品广告,重点整治中小城市食品广告;全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七、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制订科学合理、与国际接轨的准入程序;提高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的有效性;完善进口食品查验制度;建立完善的进出口食品安全技术法规体系;制定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制订、修订与食品检测相关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此外,还要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食品安全问题”典型事例综述(按时间顺序):

1.《食品安全法》施行。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建立食品召回制度、统一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取消食品“免检制度”、确立民事赔偿优先原则、权益受损消费者可要求十倍赔偿„„2009年6月1日,中国开始正式实施《食品安全法》,这部已出台四个月的法律将为系统有序地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开启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新阶段。《食品安全法》经过四审、横跨三年、历时一年多,今年二月二十八日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今日起取代《食品卫生法》开始实施,从“卫生”到“安全”,两个字的改变,表明从中国食品安全监管观念到监管模式的转变。

2.瘦肉精事件。2009年2月19日,广州市卫生局分别接到天河、增城两区共有11起因吃猪内脏引起腹痛、腹泻报告,涉及46人。在对中毒人员剩余食物进行的检验报告显示,瘦肉精呈阳性。导致本次“瘦肉精”中毒的生猪由生猪个体经营者分别收购自湖南省冷水江市、涟源市、新化县、衡阳县,通过天河牲畜批发市场进入广州市天河、增城的肉菜市场进行售卖。瘦肉精又名盐酸克仑特罗,曾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其对心脏的副作用大,故已弃用。它可明显增加瘦肉率,一些养猪户掺入饲料中使猪不长膘。人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心跳,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特别对心律失常、高血压、青光眼、糖尿病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患者有极大危害。因此全球禁用做饲料添加剂。

3.三鹿奶粉事件。2008年9月9日,媒体报道“甘肃14名婴儿因食用三鹿奶粉同患肾结石”。当天下午,国家质检总局派出调查组赶赴三鹿集团。9月11日,除甘肃省外,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也有类似案例发生。当天,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厂被贴上封条。9月12日,联合调查组确认“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能够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同日,石家庄市政府宣布,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问题奶粉”,是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过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合成树脂、塑料、涂料等,造假者在饲料、奶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来冒充蛋白质。截至9月21日上午8时,全国因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导致住院的婴幼儿1万余人,官

方确认4例患儿死亡。9月2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因“毒奶粉”事件引咎辞职。2008年10月9日,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4.“苏丹红”事件。2006年11月,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在北京市场抽检了来自河北、江苏、湖北、山东等地的红心咸鸭蛋样本22个,其中红心样本14个,其他样本8个。检测结果显示,有6个红心鸭蛋样本检出苏丹红B,含量从0.041ppm(毫克3千克,百万分之一)到7.18ppm。6个样本中5个来自河北、一个来自湖北。经查,此事件是由于鸭蛋经销商以高价回收红心鸭蛋为诱饵,向养殖户销售化工染料苏丹红,河北省平山、井陉两县的部分养殖户饲喂蛋鸭时使用了从鸭蛋经销商处获得的苏丹红而造成的。“苏丹红”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

篇2:申论宝典(考公务员必看的申论)之食品安全问题

2.正如习主席所强调的: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构建学习型政府,恰恰是在提醒我们党和政府要重视学习,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向书本、实践,向人民群众和专家学者以及国外经验学习。因为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各级领导干部唯有坚持勤奋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能力,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发展模式,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

3.在这个“微博力”的时代,政务微博日益成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新平台,“微博问政”让微博的政治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开设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打造服务型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政务微博仍然存在着缺少与网民互动交流、信息过于陈旧等问题。因此,善社会管理之事,应利政务微博之器。

4.近年来,我国人均收入增多,旅游成为社会大众休闲娱乐的首选。但与此相对的却是景区门票三年一涨,2012年,部分景区门票涨幅更是冲到167%。广大游客算算“旅游消费账”发现消费金额逐年提高,纷纷表示“游不起”;有关部门算算“景区收入账”发现几乎全部来自门票,景区关联产业则缺乏发展。景区门票的“涨价病”已经成为阻碍旅游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如何根治这一顽疾已成为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难题。

5.“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营业税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但其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也增加了相关企业的负担。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扩大“营改增”范围,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刺激内需增长,推动服务业发展,还有利于理顺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上海等地的“营改增”试点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扩大“营改增”范围时,政府要总结经验教训,使税制改革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6.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购物方式,更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了契机和途径。电子商务是企业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在当前我国信息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7.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扩大就业的主渠道、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不可替代。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少”“融资难”“税负重”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由此引发了“倒闭潮”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中公教育

8.运动服装巨头阿迪达斯关闭其在华唯一一家直属工厂,大批美企被传撤离珠三角„„一连串新闻事件让人隐约嗅到困境中国内制造业外贸企业山雨欲来的气息。我国进出口增速下滑,众多外企老板叫苦不迭,创造了辉煌与奇迹的“珠三角模式”在危机的冲击下弊端渐显。倒闭潮唤起人们的深思,李克强总理在江苏考察时更特别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升级,增强内生增长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发展目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已势在必行。

9.浙江民营经济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壮大,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最近一段时期,浙江省部分地区的民营经济发展却遭遇到困境,大量民企倒闭破产,资金紧缺、生产成本上升等外部环境的恶化,很多依靠低成本生存的企业面临生存难题。其根本原因是这些企业创新力、竞争力不强。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体力量,企业强则国家强。因此,要想破解企业生产经营困局,实现民营经济的新飞跃,需要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0.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总体来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着经济结构不优、农民增收缓慢、县乡财政困难、人才资金缺乏、县级政府调控乏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县域经济就难以快速发展,势必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篇3:申论宝典(考公务员必看的申论)之食品安全问题

一、2010年国考申论B卷简析

关于主题。2010年国考申论B卷主题非常清楚, 与A卷有“同祖同宗”之嫌, 二者都是围绕“海洋环境保护”这一关系人类发展的大问题展开。如果说A卷侧重于“保护与开发”之间关系的话, 那么, B卷内容则更偏重“保护”, 且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来体现这一主题。这种形式明显看出A、B卷各自独立后的“兄弟难于割舍之情”, 可能是由于两卷分离后的一种过渡。无论怎样理解, 都应看到命题者的匠心独运。相信A、B卷日后未必能一直考同一话题, 必然各自选择自己的考题。

关于资料。B卷5则资料, 2600多字。对比一下, 我们会清楚地看到, B卷中给定资料的有些文字与A卷完全相同, 有人感到不可理解, 觉得既然两卷分立, 给定资料就不应当一样。笔者认为, 这种两卷给定资料出现部分重复, 似可理解为A、B卷分离后的过渡期的特定形式, 至于今后如何处理, 尚有待进一步探索。B卷每则资料均很清晰, 从W市、A市、日本兵库县、天津滨海新区等多个侧面探讨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海洋环境的认识和反思, 而《计划》、《决议》等无一不体现我国政府对保护海洋环境的高度重视。

关于文种。B卷中首次出现了“宣传纲要”这个文种, 这使一些考生感到棘手, 觉得“宣传纲要”离自己太远, 很陌生。相应的A卷中则再次出现“报告”这个文种, 尽管是要求写出内容要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这是在暗示考生, 申论应试必须掌握相关的包括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在内的各种应用文体, 因为这些看似陌生的文种, 正是国家公务员日常工作中经常运用的文种。申论这样命题正是贴近国家公务员工作实际的最好体现。

关于题型。B卷题型既有概括、分析, 又有建议、应用文书和议论文。虽题型多样, 但对于考生来说, 难度却不大, 因为命题要求基本上都是一个题型针对一则给定资料。议论文则以“海洋的健康”为题, 自选角度, 总括论述, 也并不生疏。这种命题方式虽然题型种类多, 但限定的资料为考生赢得了大量的宝贵时间。这种有针对性的命、答题方式, 看似简单, 却完全可以测试出考生真实的概括、分析、归纳、提炼、综合等各种实际能力。因此, 可以预见, 这种题型多样化的趋势将有所发展, 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关于应试。2010年的国考申论两卷分立带给考生一个全新的感觉, 这样命题为探索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考生应试标准和尺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要看到, 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考生而言, 自然也在思索自己所掌握的真实的知识和实际水平是否与报考的类别 (或层次) 相符, 因为这是他们今后努力的方向。而对于应试中考生来说, 无论试卷怎样命题, 我们都必须具备应对申论的各种基础知识, 特别要具有国家公务员日常工作的实践知识。把握这两点, 至关重要, 否则, 就难以轻松应试。

二、试题简评及答题思路指要

第一题, 认真阅读给定资料, 简要回答下面两题。

第一小题, 要求考生依据“给定资料1”, 概括《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各方面的原因。从“给定资料1”中我们不难看到, 原因很多, 也很复杂。但只要把握住资料, 概括就没有多大问题。具体地讲, 应从这么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从渤海本身来看, 封闭性强, 自身交换净化能力差, 一旦污染自我更新周期长;二是从污染程度来看, 我国四大海区中渤海中超标排放的排污口最多, 且海域严重污染面积呈上升趋势, 非近期所能改变;三是从综合治理来看, 沿岸涉及省市众多, 各方只顾追求局部利益, 职能不统一, 责权不明确, 协调困难, 难以形成综合治理体系, 影响治理的积极性;四是从政策法规来看, 计划不具有法律强制性效应, 执行中无法实现管理、监测等体系对接统一, 直接影响治理效果。

第二小题, “给定材料3”中, 环保专家认为“兵库县堪称‘环保错位’的典型。”请结合资料内容, 对“环保错位”的实质进行阐释。这道题要紧扣资料3, 进行综合分析, 所谓“环保错位”, 是指开发与治理的关系错位。人类应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自然资源, 而现实中却只顾开发没有进行环境保护, 直到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威胁到人类后才着手治理环境, 这时纵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环境也难以恢复到原来的自然状态。其本质是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不协调。不尊重自然发展规律, 观念上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一味追求经济效益, 破坏性的攫取自然资源, 必然导致海洋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生物减少乃至灭绝, 灾害接连不断, 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是这“先开发, 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带给人类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 社会发展必须做到自然、海洋、人类三者的和谐, 保护环境与开发自然资源要协调统一。

第二题, 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参考给定资料, 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这是一道对策题, 题干说得很清楚, 要针对资料2中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具体可这样思考:一是从总体概念来说, “宜居城市”要有长远规划, 考虑经济、文化、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以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二是宜居城市建设不可简单地扩大范围, 要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进行, 不要轻易迁移污染产业, 要考虑综合治理整合, 避免转移污染;三是发展旅游业, 不能只从“景观治理”的角度来搞, 要兼顾特色的传统渔业、海水养殖业等发展, 保护经济支柱产业, 要“以人为本”治理环境, 以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四是对城市环境优势科学定位, 尔后引资金上项目, 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经济发展, 而要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改善环境, 使“宜居城市”名副其实。

第三题, A市市政府准备大力宣传推进对近海水域的污染整治工作, 请你结合给定资料, 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 草拟一份宣传纲要。这道题要把握宣传纲要的写法, 按照“提纲挈领地陈述”的要求, 其内容结构一般不能缺少标题、开头、主体几部分:标题可写作“A市关于推进对近海水域污染整治工作的宣传纲要”;开头简要写近海水域污染情况、治理现状和拟写宣传纲要的缘由;主体部分是写作重点, 要写出宣传纲要内容的要点:一是写出宣传纲要总的指导思想;二是写纲要的重点内容, 即抓住资料4中《关于加强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决议》的几条主要措施进行表述, 这就是宣传的重点;三是号召全市各界, 都来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污染整治工作, 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为实现A市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的目标共同努力。

上一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汇报下一篇:关于以出发为话题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