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思考与研究

2024-07-13

我对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思考与研究(精选6篇)

篇1:我对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思考与研究

倡导“探究性”

提高实效性 ——我对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思考与研究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

张新元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探究性阅读教学,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随时可见。探究不是目的、不是形式,而是手段、方法,旨在通过探究性的阅读,以点带面,参悟人生,在扎实中让学生“学有所得”,在巧妙设计中“润物无声”,在真实中求得“简单饱满”,在大气氛围中收到“人文熏陶”。总之,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真真切切地提高服务。

【关键词】探究性 实效性 阅读教学

【正文】

小学阅读教学一直存在着效率不高的问题,这与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陈旧有关:重教轻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学习实际和学习主体地位的倾向;而课堂上,教师往往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程式,以知识代言人形象成了课堂的主宰,忽视学生的生命存在,忽视人的完整发展,过多地关注知识,过少地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投入度,其教学模式一般为“告诉——接受”或者教授型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主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被动地学习,以听教师的讲解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主。教师常以自己的设计和思想去规范学生,教学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进程一步步进行,学生不过是一出又一出教案剧的配角。那么,找到有效的指导策略,争取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当务之急!而探究性的阅读教学却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因为缺乏探究性的语文阅读教学,既不遵循教学原则和心理规律,学生的感悟能力、思维方式、创新精神是不能得到提高、发展、培养。

探究性阅读以阅读目的为前提,以信息论理论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应该大力倡导探究性阅读教学法。这是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一条途径。

一、“扎实”——不求浮华,学有所得

好课难得,难在文、课、人的统一,难在真实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扎实而有效地教学,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一堂好课,不仅仅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构筑的匠心独运,或如品茶,含蓄优雅恬淡;或欣赏音乐,回味舒缓悠长,还必须如“清茶淡饭”——不求浮华,只求一份从容恬淡、实实在在,真正让学生品其文、悟其道、领其神。

如特级教师闫学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就作了这样的教学探索——在鲁迅文化的语境下教“鲁迅”:将对这个文本的定位,置于整个鲁迅文化语境之中。在课堂上,有很多多鲁迅的插叙,比如鲁迅先生的120多个笔名,鲁迅就“碰壁”写过的两篇文章,鲁迅去世后萧红的文章„„读一课与读一人,在不断穿插中有机整合,目的是使课堂处于比较宏大的鲁迅的语境之下,让课堂更加丰厚、阔大。无论是信息呈现还是人文意蕴,因为置身于鲁迅的大语境下,文本可以得到充分的开掘。而大文本与小文本之间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使学生不但走进了这个文本,更走进了鲁迅的精神世界。

当语文有了文化的滋养与浸润,任何的“浮华”都是“浮云”,任何的“调侃”都是“多余”。因为,这种探究“鲁迅”精神得到充分的开掘,这种带有厚实的文化内蕴与积淀的语文,是扎实的。

再如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觉得两个字特别重要。(板书:钓 放)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汤姆是怎样钓鱼的?课文哪几小节写汤姆钓鱼?

生:一到四小节。

师:自由读课文一到四小节,要把它读好了,好的标准是把汤姆钓鱼的情景读出来,让人一听就感受到汤姆在钓鱼。放声读课文。

指名一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他读得正确流利。看一下,汤姆和爸爸在什么时候钓鱼? 生:晚上。

师:我们中国人喜欢什么时候钓鱼? 生:早上。

师:外国人喜欢钓鱼,但却是在晚上,这叫浪漫,要把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汤姆和爸爸泛舟湖上的那种浪漫的情调读出来。你再来读一次,提醒你一下,“明月”、“慢慢”这两个词特别注意一下。

(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得很有感情,大有进步。)

师:你读得真好,老师要奖励你,奖励你什么呢?奖励你再读一小节。(生笑逐言开地读第二小节。)

师:看得出你是钓鱼的新手,谁再来读这一节。(又一生读,有明显进步。)

薛法根老师通过对“钓鱼”这一情景的逐步分析,用“钓鱼新手”、“钓鱼能手”、“钓鱼高手”、“钓鱼专家”这些生动形象的名词,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探究,从而引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水平,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整个课堂都保持着一个良好的互动的环境。另外,当学生慢慢领会当时的美妙气氛,从眼前看到的涟漪到心中的涟漪,将文章中所要表现出的情景与气氛完整地展示在众人面前。于是,学生便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下,参与到课堂,获得了许多知识。

没有华丽词语,没有巧言花哨,老师就这样扎扎实实引领学生,驾驶着一叶小舟,缓缓驶向理想的彼岸,开掘文本的意蕴,领悟文本的意图——扎根于文化土壤的具有无限生长可能的语文,学生才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二、“精致”——巧妙设计,细致入微

被誉为诗意语文的倡导者与实践者——王崧舟老师曾经在《长相思》的精神三变一文中细述了此课的创作历程。或许有人说王崧舟的《长相思》的成功是偶然,而我说这实属必然。诚如潘新和先生所言:教学是否有教案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备了良好的教育和专业素养,是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否有适应学生需求和教学情境的能力。我认为这种能力,就是通过巧妙设计,达到细致入微的效益。

如《詹天佑》一课,吉春亚老师是通过这样的巧妙设计,将学生带入细致入微的情境的:

师:同学们,詹天佑的虚心、决心、恒心、痴心、细心、专心,凝聚在一起,就是他的不同寻常的杰出的爱国之心。我们再来注意他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出示詹天佑所说的话)谁来读一读?把他的虚心、决心、恒心、痴心、细心、专心呈现在你的朗读中?

詹天佑经常鼓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者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一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

师:这里有一个词语“经常”。詹天佑不止一次这样勉励工作人员。让我们进入当时的情境。(板书:情境)在施工动员大会上,詹天佑面对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鼓励所有的工程人员——

„„

师:一天塞外狂风怒号,黄沙漫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差不多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语重心长地勉励测量队员说——

„„

“读出理解的意思——进入人物的角色——进入想象的情境——把体会到的感情写在脸上”,这样巧妙的设计,这样带有探究性的朗读,可使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

再如吉春亚老师在教学《赤壁之战》时,抓住学生把“船帆”读成了“帆船”这一细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船帆”“帆船”的异同处,体会到“船帆”“帆船”都与“船”有关,但有不同之处:“船帆”讲的是“船”上的“帆”;“帆船”讲的是有“帆”的“船”;士兵看到的是“船上的帆”,而曹操看到的是“带帆的船”。这也就“造就”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赤壁之战。学生通过字词的探究、思维的发散,体会当然是“细致入微”!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抓住教学时机,巧妙设计、引导,真实探究、领悟,使教学活动引向深入。

三、“圆润”——有血有肉,简单饱满

扎扎实实求发展,简简单单教语文。或许说得简单,但做起来确实相当的复杂。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与物,对人与物的理解、把握,我们不仅要体会其“情”,更要领会其“义”——或许简单,或许饱满,不尽相同,但求“圆满”与“圆润”。

《落花生》教学片段:

师:学了课文,谁说说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生同桌讨论,气氛热烈)生:做人要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朴实无华。生:是,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生:这就是父亲所希望的。

生“我觉得做人应该坐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既朴实又华丽。生:从外边看,落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稍逊一筹。师:从外边看,它们谁美呢? 生:当然桃子、石榴、苹果好看哪!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落花生也很漂亮。生:你看,它的曲线多么柔美。(生不语)„„

(生争论激烈,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无论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做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我们都要先讲究实用,都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才是我们追求的。

生:我明白了,做人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像落花生一样,不注重外表。生:我也明白了,做人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不刻意追求外表。

师:对了,我们不必太注重外表,更不能刻意追求外表,攀比外表的华丽,我们应该把一切心思、精力都放在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做贡献上。

生:是啊,要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一心为社会作贡献。

生:嗯!华丽不华丽,这并不重要。生:不错,我们千万不能只把心思、精力放在打扮外表上。

以上片段教师注重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渗透到学生的精神领域,即“我们不必注重外表,更不能刻意追求外表,我们应该把一切心思、精力都放在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作贡献上”,从而较好地实现了文本的自身价值——“要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一心为社会作贡献”。

落花生,或许只是大自然中的极为平凡的事物。然而,作者却赋予它独特的人文内涵——其实就是我们生活实际中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奉献者的身份的“物化”。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可能更多的是关注的“做一个怎样的人”上,却忽略了“外表”这一字眼——落花生外表朴实,桃子、石榴、苹果外表华丽,却都有一个相同点,即“有用”。教师抓住“外表”一词,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迸发出不同的“声音”。而这声音,其实就是对文本的深度透视。不言而喻,此教者在简单的教学中,却道出了不简单的人文思想内涵——这种教学在简单中却求得“饱满”的精神内涵与人文价值。

四、“大气”——不拘旧法,注重熏陶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让小学语文教学能“从儿童中来”,才算是找到了它的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我们教者不要拘泥于“旧法”,而要敢于“变革”——创新。

毫无疑问,课堂因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存在,学生无疑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组织的所有课堂活动,都应当适合学生的水平,符合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教师“文本细读”固然需要,但只是“胸中有书”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更需要“目中有人(学生)”,让“胸中之书”效益最大化地为“目中之人”服务。如刘发建老师钻研《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最先想到的是如何让这样的“红色经典”课文,能穿越时空的隧道,为今天的孩子所接受。他估计让孩子朗读五壮士壮烈跳崖高呼口号时,有些学生可能会笑;他预想让孩子们谈“读后感悟”时,有些学生可能会高呼“报仇”、“血债要用血来还”,甚至要想来一次“东京大屠杀”„„而此时又正好传来《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可能被新版教材删除的信息。他认为,这样的民族英雄是不应该被忽略的,他们应当赢得今天孩子们由衷的敬意。问题在于怎样从学生出发来导读。于是,他决心舍弃“渲染血腥,世袭恩仇”的教学老路,从引导孩子理性地看待历史,从面向当今中国的和平外交、和平崛起入手,重点让学生感受五壮士身上爱祖国胜过爱自己生命的“民族大爱”的英雄气概。他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反常见的那些公开教学套路,千方百计突显“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这一做法,从作者的儿童视角(鲁迅侄女周晔回忆她10岁时的所见所感),融合当今儿童的视角,从对“伯父”的亲情上,让孩子走近鲁迅。刘发建的儿童意识,让他发现了课文提到“鲁迅”(含课题)这名字只有3次,而提到充满亲情的“伯父”竟有36处。于是,一条全新的教学思路便应声而出:伯父就是伯父,是和蔼可亲的伯父(亲近鲁迅)——伯父不仅仅是伯父,非比寻常的伯父(敬仰鲁迅)——伯父是永远的伯父,不能忘却的伯父(怀念鲁迅)。

敢于突破常规而不偏离主题,这需要何等的“大度”;敢于另辟蹊径而不墨守成规,这需要何等的“大气”!教者在这种“大度”与“大气”中,引领学生从另一种渠道,真甚至“捷径”去领悟人物的“灵魂”,从而受到灵魂的熏陶,学生终身受益!

我们的阅读教学,需要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和途径,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探究方法逐步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质疑、分析和判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开发创造潜能,促进学生联想、想像的能力。

总而言之,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探究是语文教与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与方式,但愿探究性阅读教学开启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 中国教育文摘 2.《以点带面,参悟人生——语文阅读探究性教学活动思考》 3.《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作者:范锦飘 4.《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 作者:郭烈萍 5.《小学语文尝试探究性阅读初探》 作者:李清富 6.《语文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张新元(笔名:无求无为)小学语文一级教师,先后从教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小捷滘小学、金洲小学,现任学校语文高年级科组备课级长,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本人一直担任学校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曾入围全国百佳语文优秀教师,获首届全国“天天爱学习”杯论文大三等奖,第二届全国“天天爱学习”杯论文大赛一等奖,全国基础教育系统年度论文大赛二等奖,获东莞市资源建设积极分子称号、获虎门镇“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撰写的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参加的优质课比赛多次在虎门镇、东莞市获奖,辅导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作文比赛多次在虎门镇、东莞市、广东省获奖,在人教网小学语文网发表论文、教学设计、课件资源等达60篇。

篇2:我对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思考与研究

语文科李蓓蓓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阅读是语文能力的基石,语文素质的高低同能否扩大阅读面有很大的关系,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同时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最感头痛和棘手的问题。因为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初中生都不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他们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少得可怜。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80篇(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可是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据《中学生百科》编辑部对50个城市的学生作的问卷调查统计(见《中学语文教与学》2001年第一期):有阅读课外书习惯的同学占28.7%,无聊时才读课外书的同学占43.2%,极少阅读课外书的同学占2.6%。如果考虑到这里课外书还包括一些粗糙低劣的卡通漫画、言情武侠等书籍,那么真正有文学阅读习惯的学生少之又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已给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现在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文学阅读,文学阅读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软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马以鑫教授在谈起这个问题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学生普遍地患了“拒绝阅读症”。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我想,如果语文的阅读教育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分析上,那么,即便是学生对于教材上的文章结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背得滚瓜烂熟,而课外得阅读却很少甚至没有,这样的阅读教育其实等于是空的。

一、成因的思考

中学生课外阅读面狭窄,阅读能力低下,已成了一个既定的事实,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与课业负担偏重有关。

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课业负担偏重,往往整天埋头于课本、题海而无暇他顾,根本无心也无力进行课外阅读。阅读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没有时间的保障,那么阅读只是一句空话而已。以初三学生为例,他们的时间早已被考试科目排得满满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极少,围绕考试的教辅书籍还大行其道,又哪有时间去翻阅厚厚的名著?而且,由于学习压力,一些学生已经见书就烦,有了较深的抵触心理。而且,对于少数喜欢阅读的学生,家长、老师还不时出来反对,禁止他们读“闲书”,这使得他们的读书热情遭到了抑杀。

2、与阅读兴趣缺乏有关。

中学生阅读面狭窄,除了缺少时间以外,还与缺乏兴趣有关。所以,即使是在较为空闲的寒暑假期间,他们用于阅读的时间也仍旧很少。由于多种原因,学生没有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和良好的阅读方法,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丧失阅读兴趣。长期以来,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只能在教师限定的思维中去接受,不敢有自己的见解,这严重

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自主创造性。而其实,文学具有不确定性,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作品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建构,读者在其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作为读者的主体性和作品作为阅读文本的多解性,从而讲有余而悟不足,析有余而辩不足,学生没有充分的机会去体会、感悟、想象、创造,那么也就不会有主动阅读的欲望,慢慢地就对阅读泯灭了兴趣。

3、与社会文化氛围有关。

毋庸讳言,现在我们的社会文化读书风气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当今世界处于信息时代,“计算机+互联网”等于是向学生们完全开放了整个世界。过去,书籍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现在,光盘、录象、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接受方式多样化,而且直接作用于视听,相比之下,书籍阅读就显得枯燥乏味。这些以视听刺激为主的信息接受方式使我们的学生语言感受能力退化,从而削弱了他们对文学阅读的兴趣,并形成恶性循环。其实,这些信息源好比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快餐”,缺少文学阅读时的感受、想象、审美和创造,因而是无法替代文学阅读的。这些社会现象凭个人的努力或许一下子无法改变,但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做的是引导学生走一条正确的阅读之路。

二、对策与理论依据

面对这样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地大叹苦经,而应该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从理论到实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掘出学生的阅读潜力,从而把学生变得爱阅读、乐阅读、会阅读,那么才是我们的根本愿望。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该对学生深入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方法指导,引导他们在阅读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阅读兴趣。

探究性学习从广义上理解,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上看,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如果能贯彻到语文阅读方面,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将会有较大的提升。新课程学习方式最强调的是“主动、探究、合作”六个字。这与原来的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是完全不同的,学生成了课堂的参与者。

教育学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中学生由于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和个体身心走向成熟,因此他们已不愿意做被动的适应者、服从者、模仿者、执行者,而是力求成为生活中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与选择者,他们对世界、人生和自己都有了一定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当今世界处于信息时代,社会的各种层面、各种价值观、各种知识结构和各种生活方式以及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流行的任何东西,学生都有可能知道。所以“我教你学”的专制式教学模式必将被淘汰,我们教师应该放下架子,还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权利。

实际上,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改变,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密切相关。如果教师在课堂内能做到适时开启,及时点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这,教师首先应该在思想改变陈旧的观念,在新课程标准下,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参与课程开发,学会重构教材。

新课程给教师留出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有的甚至没有教学参考书,这是增进教师专业化,对教学肩负起责任的一个重要的起点。教师在课程问题上要做到两个“学会”。一是学会重构教材,学会对课程进行二度加工,通过加工呈现出新的课程,即课程的重构。课程是自上而下的,需要教师的创造。课程脚踏三只船:学生、社会和知识;教师通过重构,在课程、教材、学生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二是学会批判。即不迷信、不崇拜,学会用

批判的精神对课程进行改造。语文教材其实有着广阔的留白空间,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资源,需要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开发和创作。这个开发和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探究性学习在阅读过程中的体现。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智慧,发动学生进行再创造,或查阅大量的课外读物,那么其实就是一个探究和课外阅读的过程。所以,教师一定要把这个机会留给学生,自己只做一个引路的人,而不是操作者。如果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有了阅读的欲望,那么教师已经完成了至少一半的工作。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我们不能把课外阅读仅仅定义为课外时间的课外书阅读,我们教师能做的大量工作其实是在课内的。所以我们应该把语文课堂真正变成文学阅读的天地,改变那种以教科本、教参和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变革课堂的不是理论工作者的事,而是教师的事。教师应以新课程为标准去寻找研究的课题。目前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长于考试,不会独立思考,缺乏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敢于独立思考。要做到这,教师就必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要求教师用新的理念审视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设计,真正让学生自主互动,教师退居为引导者。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再是照本宣科,“满堂灌”,而是应和学生共同探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如果学生体会到了探究问题根源的快乐,并开始试着自己去阅读从而获取更丰富的知识,那么真正的阅读开始了。

3、学会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确认课程实施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作为知识权威的“话语霸权”。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强化两种意识: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

教师应创设一定的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加拿大著名的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保护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应淡化课程教学的统一性和唯一性,不应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进程。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象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学生个体具有差异,他们对于文章的体会和感受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教师所要做的,是要发掘这种不同,激发学生不同的感悟力,而不能只求一个千篇一律的统一的答案。

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当以全面发展学生的情意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这样,教学就超越了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从而抵达人性深处,使灵魂得以净化和优化。

如果教师在思想上做到了更新观念、明确方向,那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语文阅读来说,就再不仅仅只是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等等,学生就会自主自愿地进行课外阅读,并期待从阅读中获取教科本上所没有的知识,课外阅读也就走上了一条阳关大道。

三、设想与尝试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从教上一届学生开始,就注意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有关理论知识,关注这一问题,并着手改变教学方法,以期达到一定的功效。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与思考,有了一些设想与尝试。

1、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提高学生探究性课外阅读的兴趣。

首先要明确课外阅读的大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便于具体落实,可以把这两个大目标再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这些小目标可以分别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拓记叙文的写作思路,开拓议论文的写作思路,抓关键句分析文章,提取文章信息,鉴赏文学作品(又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等等。这样,目标明确了就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并且,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化整为零,就像把西瓜切成瓜瓣,学生才能吃得着,啃得透,有兴趣,有信心,乐意学,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战场,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才是根本的、有效的途径。我们所要提高的虽然是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但课外要在课内抓。教师是启动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它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仅仅关注教科书到同时关注与本学科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后继性学习。所以,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还是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话,学生就将丧失学习的兴趣。教师首先应把课本上的阅读教材上好了,讲活了,学生才会有兴趣将之延伸到课外。例如,初中语文教材有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节选,教师可充分利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香菱学诗》、《杨修之死》这些课文,在讲解内容时或学完课文后,设置几个问题,如:

(1)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后,被官府抓住了吗?被判了死刑了吗?

(2)香菱作为一个爱读书的弱女子,她的命运会和大观园里的小姐一样吗?你能设想一下她今后的生活吗?

(3)通过杨修的死,你认识到曹操的为人了吗?曹操真的很想杀杨修吗?杨修的死给我们哪些启发?

这些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自觉地去阅读这些小说。因为是长篇小说,教师可指导学生定期阅读,不宜心急,并可在一段时间后,在阅读交流可上以讲故事、你问我答等方式在班级内互相交流。

2、推荐奇文、美文,疑义相与析。

初中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还很有限,所以教师应挑选一部分优秀作品,推荐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研读。例如,笔者在教学初三学生时,碰到一道课外阅读理解题,语段出自余秋雨的散文《都江堰》,但只节选了开头部分,学生看了之后感觉云里雾里,意犹未尽,笔者认为这时向学生推荐余秋雨的散文是一个好时机,于是把余秋雨的《都江堰》印了出来,人手一份,然后安排了较多的时间来一起分析、研讨这篇文章。在整个阅读过程当中,笔者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

(1)自读,初步感知。要求学生自己默读,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查阅工具书,自己答疑。对于文章中的一些文字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

(3)合作互助,互相解答疑问。学生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看有没有同学能帮助解答。这一过程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研究性地去阅读文章。教师只在一边点拨引导,因为有很多问题本身就是没有答案的,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再次阅读,进一步整体感知。要求学生在有所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再一次阅读、感知。

(5)介绍作者,推荐其他作品。教师在这个时候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有关情况,及作者的《文化苦旅》、《秋雨散文》等作品集,学生可能就会有较大的阅读兴趣,自己也会去寻找一些相应的书来看。

在整个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教师只是一个旁观者。

3、小范围内营建良好的阅读氛围。

社会大众的阅读缺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也不是凭一己之力能够解决的,但班级这一小环境的阅读氛围通过努力引导是可以营造的。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一下措施:

(1)指导学生购买书籍,并互相交流。对学生手头上的书籍进行管理、调控,尽可能地让他们多读好书,比如张晓风、刘墉、毕淑敏等作家的散文,并让学生每天坚持写赏析作业,记录下读完名家散文之后的感想,并就其中的好词佳句进行点评。这样可以让学生远离肤浅和庸俗。

(2)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根据每堂课的具体目标选好阅读材料。首先要确定具体的典型材料,不用太多,三两篇文章即可,印发给学生,以备课堂上作例子分析。其次要有广泛的阅读材料,那就是报纸杂志等,这些材料可以放开,让学生在课下找出与指导课的典型材料同类型的文章进行阅读。

(3)课外阅读指导课之后,还很有必要的课下作业,以期进一步巩固提高。课下作业最好的形式就是让学生写阅读周记。周记的内容应明确规定是指导课训练内容的巩固与提高,如果是突出阅读能力,就写文章分析;如果是突出写作能力,就要对指导课上的典型材料进行仿写。这里要强调一下,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

(4)举行读书报告会,以说促思,以说促读。学生阅读后,会有一种要发表意见、相互交流的欲望,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一定的时间举行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交流各自读书的体会。这样既消化了内容,又促进了思维,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通过交流获得别人的体会,得到启发,加深理解。

(5)结合影视对比阅读,从而进行评价、鉴赏。有的名著已有影视作品,如四大名著等,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精彩片段,并引导学生将之与原著相对照,比较异同,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培养了评价鉴赏能力。

4、注意三戒。

在向推荐书籍文章的同时,笔者还提醒学生注意读书三戒:

(1)戒时效性的书。要引导学生看一些名著或有一定内涵的书,而不要随波逐流。因为时效性的书往往比较杂,不适合孩子清纯的天性,容易让孩子的心随着流行和时髦转。

(2)戒作文辅导类书。这类书也有极个别是不错的,但笔者认为一般来说是有害无益的。它们将作文分解成屠宰生猪一样的大卸八块,把文字变得毫无生命。而且都是学生们的同龄人写的,没有必要大加学习。

(3)戒卡通书。这种书有一定的娱乐和游戏意义,偶尔看看,也无碍大局,但长期读它,只会让学生变得越来越懒惰,越来越不懂得读书。其实,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读书的苦与乐是相辅相成的,读书的乐趣就在于读书的艰苦。

四、几点思考

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分析和实践,笔者对这些问题还有一些想法:

1、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后继学习能力。阅读是一个人终身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如果从小就被限制或者扼杀,那么将会其害无穷。

2、阅读教学应更重视人性的回归。学生所接触到的阅读作品,应更能体现其文学性和人文性,而不应是枯燥的教材。

3、教师应更重视学生的阅读潜能。其实在学生身上,有着我们所不知的巨大的学习能力,我们所要做的,更重要的是开发、挖掘这种潜能,而不是包办代替。有许多阅读中的问题,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解决,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在一边喋喋不休了。

要想营造一种大的语文学习氛围,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外阅读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课外阅读教学毕竟又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接受阅

篇3:我对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思考与研究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激发探究性阅读的欲望

阅读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在阅读教学情境中的情绪、情感, 这也是让学生全神贯注投入探究性阅读活动, 实现探究性阅读的目标的前提。因此, 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的情境及营造轻松的氛围, 激发学生探究性阅读的欲望, 让学生在自己的心灵感悟、探究文本中建构对文本的理解。

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 我借助多媒体展现济南冬天风景的视频。学生用心听, 仔细看, 与作品融为一体, 仿佛置身于冬天的济南。“济南的冬天美在哪里呢?”问题的提出, 激活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进了老舍笔下特有的冬景中, 沉潜到文本的深处。这样, 在与画面、文字互动中, 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 更多的是产生了对新知的向往, 从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确定合理的探究内容

探究内容是进行探究活动、实现探究目标的有效载体, 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条件, 它为探究性学习的设计指明了方向。因此, 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 教师应根据阅读文本的疑难点、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认知规律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选择那些既符合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又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内容, 激发学生探究性阅读的欲望,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去感知文本、品味文本, 进而探究并建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如教学《钱塘湖春行》一诗,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领悟“几处”与“处处”、“谁家”与“家家”两组词到底哪一个更为贴切?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这样写跟诗题有无联系?“浅草”有什么用意?等等, 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因此, 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不久之后, 西湖将是一个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春天;在与文本的多元互动交流中, 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在移情体验中, 体味早春漫步西湖的情趣。这样, 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探究内容, 就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指明了方向。

三、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有效优化探究的过程

阅读教学是通过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而展开的认识、情感等领域的多向对话与互动, 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 促进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的过程。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必须主动创设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氛围, 使学生的思维在与文本、教师之间多维互动的碰撞中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与融合, 从而促进智慧的生成, 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如在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时, 在师生交流并确定了“ (1) 韩麦尔先生在讲课时为什么会哽住? (2) 为什么韩麦尔先生会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字? (3) 为什么韩麦尔先生默默不语, 只用手一指宣布这最后一课的结束?”等几个探究的问题后, 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各小组成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的说韩麦尔先生太激动了, 强烈的爱国感情在一瞬间全部迸发出来;有的说“法兰西万岁”几个字, 凝结了韩麦尔先生内心深处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巨大悲痛和对自己民族的无比热爱、对民族文化的深深眷恋。这样, 在各个对话主体的有效互动中, 在情感、观念与理解不断的交流与碰撞中, 学生和韩麦尔先生及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四、实施多元化的评价, 促进探究活动的开展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元化评价, 能起到学会反思、发现自我、催化智育、净化心灵、提升品质的作用。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采取多元化评价策略, 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 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 获得新的感受, 从而促使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深刻领悟文本的内涵, 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发展。

如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 有学生提出孔乙己的死不值得同情。针对这种观点, 我没有急于评判, 而是引导学生围绕“是什么让孔乙己只能匆匆走向死亡”, 举行小型辩论会, 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找到相应的论据加以支撑和说明。辩论中, 正反双方口若悬河, 针锋相对, 各抒己见, 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在多向交流讨论、思维碰撞中擦出理性的火花, 清晰地认识到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最根本原因, 是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残害。这样, 多元化的评价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了新的火花, 获得了新的感受, 使文本的探究过程成为学生独特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自主地、能动地生成的过程。

篇4:我对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 探究性阅读教学 问题 对策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成为教学的趋势,那么何为探究性阅读教学呢?首先,它要求教师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究并解决问题,由此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其次,它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问难、释疑解难,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挑战权威,挑战教师,从而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

然而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在具体的实践操作方面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目前,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形式大于了内容;超越文本变成了脱离文本等等,因此,笔者以自身教学实践为基础,浅显地谈谈自己的改进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一些方法与对策。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一般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从题目入手。如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教师引出课题后可以问学生:“读了课题以后,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或有什么疑问吗?”学生问:“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祖国指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要把心脏带回祖国?”这时,教师就顺水推舟地说:“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带着这些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学生此时兴趣盎然,纷纷打开书本读起来,想尽快找到答案。二是,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如在教学《白鹭》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白鹭图片并配以优美的音乐供学生欣赏,使学生入情入境。教师问:“看完图后,你有什么感受?”生1:“白鹭真美。”生2:“白鹭的身段十分精巧。”……师:“课文是如何把你们的感受描述出来的呢?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研究。”此时,学生就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根据课文特点、学生兴趣与年段特点,确立探究目标

1.教师要考虑课文特点,充分挖掘课文中值得探究的内容,抓住课文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寻找、发现值得探究的内容。

2.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因为在一篇课文中值得探究的内容有许多,如: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语言表达、艺术特色等,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

三、合理利用资源,既立足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限制

在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应以教材为主要凭借,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本身,要能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课外资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从而扩大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中探求知识的奥秘。

1.课前初步探究。就每一篇课文而言,在许多知识点的学习上学生都必须补充阅读相关资料,让学生寻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像《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等革命题材的课文,课文中的人物、事物和事件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小学生对这些内容知之甚少。这时,教师要让学生查找关于作者、作品的时代背景、文中的主人公等资料与图片,这样能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依据,也为学生的深入探究奠定了基础。

2.课中深入探究。课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走进文本,围绕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以此缩短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学《花瓣飘香》这篇课文时,主要就是让学生探究一个问题:“小女孩的懂事表现在哪些地方?”这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都应是在学生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相应语句、抓住关键字词进行深入探究,从中懂得“花瓣飘香中的香原来是小女孩的孝心”,从而实现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3.课后拓展探究。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对文本进行拓展阅读,以便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让他们有更深入的感悟。如:学完《只拣儿童多处行》,可以让学生去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雨后》等作品,让他们进一步走近冰心,感受冰心的爱心。学完《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后,学生们对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举办一次“海底知识”竞赛。这样,课后孩子们就会多渠道地去搜集资料,如:上网查询、去图书馆查阅或请教家长。如此一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培养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了探究者。

4.科学、合理评价,促进学生有效探究。教师在评价时应把握好一个度。当学生的观点正确且有创意时,就应毫不吝啬地给予表扬。当学生的见解不全面时,教师可以说:“你的理解尽管不全面,但主动思考的精神值得表扬”“如果再多给你的点时间,你会完成地更好”。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做进一步的探究,深入理解课文。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时,教师就应及时地加以正确引导,可以说:“你很会开动脑筋,这很好!但是你的观点我不敢苟同,我想如果你把这一部分再仔细品味一下,或许会有所领悟的,就请你把这一部分内容读一读,好吗?”从而促使学生重新阅读文本,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最终造就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就必须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同时,教师应适当、适时地加以引导、点拨与组织,做到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孙春成.新语文课堂探究教学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5:我对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思考与研究

1来源: 作者:转

1-13]

一、课题提出

1、素质教育的要求。时代呼唤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变“为传授知识而教”为“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我国当代教育长期以来对“教育是为了培养人”关注不够,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几乎没有进行创造、想象、重新生成的空间,更没有抒发内心的感情和阐明不同见解的自由。”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3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学会探究性地阅读与学习。

2、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背景已由单一的、封闭的文化转化为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化。加之语文教材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以及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更需要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阅读文本,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字体:大 中 小]

3、课堂教学现状的呼唤。在目前的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现象。语文课堂的肢解性讲析使文章丧失整体美感,使语文丧失活力与魅力。许多学生不是因为不喜欢语文而不爱上语文课,而是因为不喜欢上语文课而不爱语文。课堂教学不能调动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使语文学科在各科评价中地位普遍偏低,人气不足。师生往往仍沉溺于应试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惯于在应试的圈子里打转,而事实上导致的结果是,语文既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可以明显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分——毕竟语文优劣之间在分数上差距并不太大,又不能张扬语文自身特有的人文精神,总是在两难之中无所适从,处境尴尬,迷失为学生并不重视也不愿意多耗费精力的“第三世界”,甚至被认为是学与不学、学多学少无关紧要的学科,语文在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中应有的作用失却了。

4.近年来,上海、南京等省市开展了“研究型课程”的实践和探索,其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生长点。“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是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趋势的。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整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一个具有较大价值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促进写作,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语文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2.具体目标:

(1)树立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有学好语文的信心。事实上,每个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学习潜能,由于学生的心理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偏向,致使一部分学生对学语文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2)培养主动探究学习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独立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使学生能迅速地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从而对疑难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培养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合理地判断,提出批判性的意见和建设性的建议,用自己的独立思考,去衡量、鉴别、比较,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思维的批判性;让学生能突破思维的模式,形成新颖独到的见解,求异创新,培养思维的创造性。(3)寻找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等教学方式,变老师的教为学生的主动学、主动探究,转换教师的角色,与学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主要的任务是“引导”,“教”为“学”铺路、架桥、引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4)养成良好的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能主动查阅资料,利用好手头的材料进行探究性地学习;针对不同类型与要求的文章能自觉进行粗读、泛读、精度,提高阅读效率;勤作笔记,自觉积累资料,能做到“不动笔墨不看书”,为学习写作积累比较充实的材料;课堂发言逻辑严密,表达顺畅,声音响亮,表意清楚。三.理论依据

需要动机理论马斯洛需要理论认为,人具有不断发展和生长的内在本性,人的需要是行为的根本动力。学习要有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它是学习的最初动因,是形成学习动机的基础。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主体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是形成和推动创新行为的内驱力。兴趣是人们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情绪和态度定向,具有较强的兴奋力,会迫使主体主动寻求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手段。内部发展需求是教学互动场构建的内在机制,尊重学生的内部发展需求是主体参与教学、促发教学互动的前提,学生的发展需要是他们学习的巨大动力。根据归属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两个维度,课堂教学一方面要满足学生现实的教学需要,以确保学生有相对较高的参与教学主体性;另一方面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教学需要层次,以确保学生绝对较高参与教学的主体性。合理的学习需要是动态的,教师在满足学生现有的合理需要的同时,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需要,追求动态平衡,帮助学生不断拥有较高的学习需要的自觉性。学生有了自觉的高层次需要,其主体参与教学的境界就会更高一些,动机就会更纯一些,兴趣就会更足一些,同时就会表现出更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便是要自主探究,以求得主动发展。布鲁纳也这样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探究学习就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索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主动探索精神和主动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过程。

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一定容量的知识,还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任何指导,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充分研究,通过和同学的探讨,完成学习任务,把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在自己的身心结构中逐步接受过来,转化积沉下来,完成内化的过程,成就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发展。自主探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学习质量大大提高,也有可能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从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角度看,在“感性和感情的因素、文化观点、道德情节、环境意识、艺术感觉”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更多的影响,也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才能实现。

从学习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上看,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必然会有新旧知识的交汇,已有经验和新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消除差距的矛盾转化过程中,认识得到发展。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思维不断深化,不断发展。自主探究不断激活思维,促进旧的经验和新的知识之间的融合,促进了认识的递进。在学习中总会有思考,有疑问,学习就是逐步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美国兰本达教授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的借鉴意义。这是一种自然教学方法,即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描述和互相交流感受,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解释认识对象的思维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找出复杂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对自然界有秩序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分为“探究”和“研讨”两个环节,紧密联系。在语文学科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同样存在着这两个环节。教学中教师把以课文为范例的学习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去支配,探索出材料所揭示的内容;师生之间通过语言表达交流、补充各自的看法,使得个别的认识向一般意义的认识升华。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并激励、引导儿童独立思考,自行探索,发表创见,培养创新能力。

孔子学思结合的教学法的启示。孔子认为,仅仅“多学而识”,或单从经验或书本上获得知识,而不进行深刻的思维活动,结果会一无所获。学习和思考必须结合起来才有收获,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动探究正是很好地把学和思结合了起来,因而能收到效果。而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见解则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和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引导提供了指导。四.课题实施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读者(学生)个性为归依,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文本的内容和意义。

2、问题性原则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探究性阅读从学生的“问”开始,是一种问题质疑式学习。探究的问题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均可,但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和现实生活创设一种开放性的、富有意义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情境,在有启发的条件下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有了问题,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自主地、能动地阅读,实现语文再创造。

3、过程性原则

探究性阅读是一种过程化学习,没有过程的结论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论;不追求结果的过程也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但是,也不能苛求所有学生的探究结果都达到满意的效果;同时,这种学习有阶段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必一次探究透、探究完,其阅读水平随年级增加而逐步加深。

4、合作性原则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文本不但是因文得意的心智技能,而且是缘文会友的对话行为;不但是学生、教师与文本和文本背后的作者对话,而且还发生着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这样,探究性阅读就必然会融入和谐友好的协作氛围,产生渴求与同伴协作探究新知的心理欲望,在共同对话中探究,在共同探究中求知,在共同求知中发展。

5、倾听性原则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是一样的,学习方法和理解水平也不尽相同,对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的感悟,也不会完全相同,阅读的结论常常是多元的。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的习惯,另一方面,自己更应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观点,发现其中的智慧、亮点和偏颇、冲突,因为这种阅读体验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探究资源。事实上,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点与疑惑处,教师才能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从而引导学生朝着探究的终极目标奋进。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展开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把优化课堂教学作为研究重点,努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把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中重点关注的目标。

(二)构建主动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破除以教师的见解代替学生的思考,以现成的答案代替必要的探究的教学陋习,“抓精华、讲精彩、练精要”,引导学生看书、思考、质疑、交流,真正使课堂变成“学堂”;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每一节可必要提出若干问题,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探究解疑;教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方法,教读课文侧重与阅读规律的传授,自读课文以学生自读为主,课外阅读互相推荐,交流读书体会,撰写阅读心得,及时总结评比。实施的程序为:质疑——选题——探究——解疑——检测。

(三)培养良好的主动探究学习底的阅读品质:

学会思读,能聚精会神地快速默读文章,揣摩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把握文章重点及其基本表达方法,提出问题,认真记录,以备讨论解疑。

学会议读,对阅读中思考的问题及时与同学和老师商讨,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合理排序,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议读是激发学生思想火花的大好时机,必须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起到挑灯拨火、因势利导的作用。学会赏读,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字句能与同学和老师共同鉴赏,做到“奇文共欣赏”,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最有价值最有意味的内容提供给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

学会练读,练读是阅读的巩固阶段,让学生整理已经思考商讨的内容,作归纳性的训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精练的练习给学生操练,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拓展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阅读教学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安排开放课,每周安排一节课为“课外作品阅读课”,阅读材料以《美文选编》、《语文报》为主,自然组成学生阅读小组,学生轮流当阅读组长,集体讨论选定优秀文章,读后交流体会,由阅读组长向全班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并进行当堂评比;作好课外阅读笔记,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课外阅读笔记本,记录课外阅读心得,优美文句,摘抄必要的作文材料,每一学期期中检查,期末评比一次。

六、课题研究对象 七到九年级学生

七、课题研究方法及步骤

研究采用教学实验方法,确定实验班级,在教学实验中不断地总结分析,确保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实用性。本课题分以下四步进行:

(一)2007年11月----2008年1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研究人员,开展学情调查,完成课题申报,拟定实验方案。

(二)2008年2月—2009年1月,确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主动探究学习研究”的基本框架,并进行相关的课堂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得出第一阶段研究成果。

(三)2009年2月—2009年9月,修正完善已有的研究模式,做第二次调查分析,开设研究课,进一步研究实验对策,进行实验比较。

(四)2009年10---12月,总结研究成果,汇报公开课,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八、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1.师资条件 姓名 学历 职称 王丽军 本科 中教一级 于世源 本科 中教一级 刘振莲 本科 中教一级 张世霞 本科 中教一级 刘士夫 本科 中教一级 2.实验分工

(1)课题负责人: 王丽军(2)理论指导: 于世源(3)实验教师: 刘振莲 张世霞刘士夫

九、资料准备

(1)图书馆查阅,个人购买(2)上网查找参考

十、预期研究成果及形式 ①构建阅读教学的课堂操作模式。②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十一、经费预算(略)参考文献: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北师大出版社

李翠萍:《新课标理念下的探究性阅读模式》 《教师报》 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 人民教育出版社 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新课程标准”下的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 课 题 方 案

内容提要

语文综合性活动课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基本方式的课程。它联系学校、家庭、社会而开展活动,关注科学生活和文化生活,可以有效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的目的,体现“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的理念。关键词

语文

综合性活动

意识

能力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和其他学科一样,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培养少数能升入上级学校的“尖子生”作为主要任务,不顾农村大多数学生、特别是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的需要。致使不少学生在校学习3年,上了700多学时的语文课,到毕业时竟连一篇浅显的文章也读不懂,连一篇简单的实用文,甚至连一封信也写不好。所以,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语文课学不学作用不大。调查表明,这种状况不但存在,而且比较普遍。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者面前不可回避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其原因是:

1、多数农村中学生喜欢语文,努力学习,但是无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可行的计划,跟随老师“正步走”,学习方法不多,不系统,只有少部分学生有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

2、农村中学生学习方式多数以接受式为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则为鲜见。老师喜欢滔滔不绝地灌输,学生爱好默默无语的聆听。

3、多数学生把语文课文读得很熟,以为将练习册完成了,课文也就学完了。没有意识也没有条件扩展链接相关材料。

4、农村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具有盲目性、随意性、猎奇性和消遣性。无课外阅读计划,喜欢看什么就看看,对学习不一定要有什么帮助,看书后不作读书笔记,不进行有意识的搜集和整理。

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基本上还没有摆脱以前“语文课外活动”的思维框架和活动模式,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局限于听、说、读、写单项活动的演练,只在提高学生语文某项能力上下工夫,一些教师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全部异化为写作课,变成给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训练。如将《这就是我》演变成纯粹的口语训练,将《我爱我家》演化成命题作文训练。

一些教师囿于过去课程观念,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就抱怨新教材脱离农村学生实际,感到无所适从。还担心“非语文”内容过多地介入,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像语文课”。根据调查,超过50%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从没有认真进行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加强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其实就是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解释。《语文课程标准》也对教师提出了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空间。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欲望。“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正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如果通过课题研究总结出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的教学模式,为在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推广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提供参考和借鉴的范例。将对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就开始重视个性发展和个体的智慧,尊重儿童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主义教育家主张让儿童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观察力、求知欲、创造力并积累学习经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更加关注儿 童,把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提出“儿童中心论”、实验“活动课程”。以瑞士皮亚杰和美国布鲁纳为代表的教育观真正地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教育的问题,为综合性学习奠定了心理学基础。他们认为学生的主体认知结构和建构过程不能简单的靠教师教,而要通过 学生的主动作用才能获得,因此提出了“发现学习”。20世纪中期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把个体的主体意识推到极致,认为教育是为学生个人自由的发展提供服务的。提倡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奋斗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奠定了“综合性学习”倡导创造性能力的理论基础。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探究,一起探索其所不知道的过程,从而实现认识领域的拓展和延伸,而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师所知道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的“终生学习”、“全人发展”等思路, 在教育的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加强教育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把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乃至 整个社会和人的一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措施,在注重教育理念的突破的同时,都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并试图以此作为突破口来体现新的教 育理念。美国强调以“探究”为特征的学习策略,采用“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这两种模式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具有相同的理念、方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为主,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另外,一些国家开设综合学习课,旨在使学生能把各科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各个国家的课程结构来看,综合课程或实践课程是力图实现所有课程的整合。其目标是培 养个性健全的人,把学生视为“完整的人”,把“探究性”、“创造性”、“发现”等视为 人的本性。

构建新课标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才能培养出适应世界的现代人,教育才完成了它的任务和使命。21世纪是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的世纪。今日一份美国《纽约时报》一天的信息量,等于17世纪一个人一生所能得到的信息量的总和。人类的科技创新和发明的速度越来越快,16世纪有26项重大发明,20世纪仅上半叶就有961项!因此,学会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是未来人的通行证。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给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用自然实验法和教育经验总结法进行实验研究。具体的还有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有关理论依据的研讨及国内外相关经验的研讨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外出活动等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学作品选读,主要用调查法。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主要用在平时的课堂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研究方面。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已有研究的思考,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将课题研究的目标这样定位: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09、1—2009、2)。完成课题方案的设计论证工作,上网查看相关资料,学习研究《语文课程标准》。

2、课题研究阶段(2009、3---2009、11)制定并落实课题研究的具体计划,总结有关课题实验的意见。通报课题研究情况,提出课题研究要求。

举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研究课、公开课,并进行分析,同时对参与上课的学生进行诊断性检测。举行部分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实验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意见与建议。

拿出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为研究论文和阶段性研究报告,学生语文综合性时代青年》郜艳编辑:cngaoyan@263.net

《风流一代》郑儒凤编辑:zhengzheng911@163.net 《深圳青年.国际》慧慧编辑:hhwwjb@163.net 《女友》莎梨编辑:wsl_23@163.com 《爱人》贾琼编辑:xajiaqiong@263.net 《爱人》艾葭编辑:ijia7757@21cn.com 《爱人》如风编辑:rufeng923@163.com 《楚风.新故事》罗尔编辑:luoer@963.net 《辽宁青年》宋凌燕编辑:slymao@sina.com 《青年心理》李明宇编辑:limingyu5858@sina.com

《中国大学生》李东辉编辑:sunboy2277@sina.com lidonghui123@yahoo.com.cn 《女报.记实》肖海生编辑:xiaohscn@yahoo.com.cn 《女报.时尚》王相明编辑:danceswithwolf@163.net

篇6:我对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思考与研究

语文因期待更美丽一一主题性阅读教学与生成性感悟的思考

作者/江苏 赵万文

摘要:在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设计,确定主题性阅读框架激发学生阅读期待。鼓励学生阅读反思,创生文化感悟。利用读书会使阅读在期待中升华。

关键字:主题性阅读,个性,阅读期待

前言

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阅读经典名著,背诵优秀诗文是贯彻落实课程目标的途径之一。因此为了解我校中年级学生阅读现状,开学初我对我班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后发现以下结果:

阅读习惯差:从调查中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有课外读书的习惯,但是还有很多学生很少读课外书,其中有两名学生不喜欢读书。大部分学生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阅读:每天保证一小时阅读的学生57%,阅读时间不能保证,各几乎占三分之一;在阅读习惯上:有40%人从不动笔;63%的学生不会做批注和圈划。49.2%学生阅读时能做到专心致志,3.4%人竟然是在三心二意的状态下阅读,47.5%学生承认阅读时比较认真。由此可见,大多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而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自然无法评估。而从调查表中得知学生迫切希望教师向他们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运用课堂时间阅读课外书籍,讲一讲阅读故事,定期让他们交流阅读体会。

阅读内容单一:身为三年级学生,60%的学生喜欢看卡通类书籍,阅读中外名著者仅占班级的20%。阅读书目比较直观、浅显,欣赏不了陶冶性情的名著,看不懂深奥的自然科学书籍,喜欢浏览浅显易懂的卡通小说、童话寓言类书籍。

鉴于此类现象,并根据我班学生自身情况,我进行了通过主题性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期待的试验,希望通过在课堂中的有效设计,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提高其阅读品味,产生个性化感悟。

激发学生阅读期待,建立主题性阅读框架。

是什么在驱动着学生亲近文本,主动地用心智和情感感悟文本?是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期待”。它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主动参与体验和探究的心向和欲望。阅读感悟活动只有在激发学生产生期待,诱导学生实现期待,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中才能实现学生与文本真切的“你一我”对话过程,产生感悟的创造性,从中得到智的启迪,知的构建,情的陶冶。因此,设计阅读话题,激发“阅读期待”是进行自主性阅读、生成创造性感悟的前提。

1、改变教学设计,激发起阅读期待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我重点分析了学生的需要和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包括好奇心,成就感,自我效能和意志努力四个方面。应该说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其阅读期待主要就是培养其课外阅读的好奇心和成就感。在课程的设计上我就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媒体,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完成阅读。例如在进行《东方之珠》一课教学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师:学生们,作为一名东方之珠的小主人,如果外国朋友来度假,你会介绍他到哪里呢?为什么呢?

生:我会介绍他们去浅水湾,因为那里浪平沙细,阳光和煦,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生:我会介绍他们去海洋公园,因为那里的海洋剧场有很多海豚,海狮的精彩表演。

师:你们还知道香港有哪些有趣的地方呢?请你们借助电脑去搜索一番。

生小组合作利用电脑找资料。

生:我知道了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有大东山,那里有稀有珍贵的树木物种,例如穗花杉、木莲和大果马蹄荷。在万丈布峡谷中长有具保育价值的植物,例如小叶厚皮香。在凤凰山长有稀有及珍贵的大果马蹄荷、木莲及八角等树木。

生:我找到了如果你要去购物可以去香港的旺角那里可以买最新最便宜的正货数码照相机。

师:看来你们都是个好导游,但是光是这点知识还是不够的。香港的历史,为什么称她为香港,这些知识你们可以去看一些介绍香港的书,我们下节课来开一个交流会。

在本段教学中,我不仅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其阅读期待,更利用其成就感去促进其课外阅读关于香港的书籍。

2、整合教材,确定主题性阅读框架整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发现,教材编排内容较为广泛,既有反映历史人物,事件的课文,如《卧薪尝胆》,又有表现当代社会风貌的课文,如《“东方之珠”》既有讴歌外国科学家,普通劳动者可贵精神的课文,也有讴歌我国革命领袖、英雄人物伟大品格的。教材如此编排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

从调查来看,学生是希望阅读的,但是去阅读什么却很茫然。因此我根据教材安排了本学期的推荐书目。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的同时能阅读一系列的相关书籍。

例如在学习《孙中山破陋习》与《军神》这类文章时,我给学生推荐了《中外艺术家的故事》《政治家故事精选》《思想家故事精选》。在学习《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航天飞机》《小稻秧脱险记》此类文章时,我向学生推荐了《数学迷宫》《趣味地理》《生物王国》《人体探秘》《宇宙寻踪》《不知道的世界》《昆虫记》《科学王国里的故事》。

这种主题式的阅读通过老师的介入,学生真正能过做到好读书,读好书。

鼓励阅读反思,创生文化感悟

在感悟过程中,个体的创造性常常表现为一种“问题意识”,表现在对文本的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言语情感的不断探询与追究。如果说阅读期待促使学生自主阅读,阅读反思引导深入体味,那么在此基础上跳出文本、文学的框架桎梏大胆地进行阅读批判,这是不断螺旋上升的阅读过程中的更深入。利用“问题意识”下的阅读批判设计阅读话题,对文本意义做出客观、理智的判断和价值评估,对错误的思想、言论、行为加以分析与否定,这种自我意识下的感悟冲击有利于实现学生在生命体验基础上的对文本重新建构,即文化阅读。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种能力。例如在《三袋麦子》教学中,通过辩论那个小动物在处理麦子的做法上最正确,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在辩论中学生领悟到麦子如果分给别人也许会更有价值。在此基础上,学生完成了第二年小猴对待满舱的麦子是如何处理的一片片生动的童话。同时我还经常提出一些反思性的话题,让学生完成其意义建构。学生的探索性阅读话题正是在“教师设疑――学生质疑一一教师审疑――学生释疑”这样层层递进的阅读批判中建构起来的。话题的建构把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引领到了文化的层面上,表现为对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求。真是无疑处生疑,反思处批判,进入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意义建构中才能渗透出文化的思考、人文的熏陶。

在课外,我给学生布置了写读书笔记的作业,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从刚开始的学生仅仅是摘抄好词好句,到现在的一段段有感悟的语言,我看到了学生思想上的成熟,更体会到问题意识更多的是学生自身的反思与提高。

读书会使阅读在期待中升华

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产生学习动机需要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满足感是伴随着强化过程而来的一种感觉,这一强化过程主要是为学习者提供有关行为为正确性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学习结果来验证学习期望。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经历一种情感上的愉悦体验。

每周一次的读书会设有好段推荐,奇闻共赏,语不惊人死不休三个环节。这样的读书会完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学生的观念在这样的课堂上升华,文化在这样的课堂创新。例如在《草房子》的读书会中学生对于整本书的交流有话想说、有话好说的状态。班级读书会,主要是让班内不同层次的孩子说起来,只要学生说了,他就有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是这本书的主人,是他自己在看这本书。

优秀的儿童文学之所以“让人愉快”,就在于它趣味盎然,引入入胜,是一种有趣的文学。同样,班级读书会也要让孩子感到有趣。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表演书中的情节,可以让孩子为书配画,可以围绕书中的一个话题展开辩论,可以将教室布置得非常休闲鼓励孩子们围绕书“闲聊” “侃大山” “摆龙门阵”等等,在这次《草房子》班级读书会中,在讨论形式上我动了一些心思,我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草房子》中的四个主要人物,这样做是给学生一种身份的“认定”,方便学生发言,也方便小组讨论。然后我引入“PK”这一时尚,激励他们争当最出色的孩子。孩子们天性是“争强好胜”的,于是他们拼命回忆、寻找书中的种种细节来证明自己是最调皮的,最英俊的,最有出息,最幸福的,有时不惜牵强附会重新界定“英俊”、“幸福”等关键词的含义。尽管交流的内容涉及到了“生老病死、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这些沉重的内容,但整堂课心态上并不沉重,反而达到一种 “轻”的效果。也就是说,这次班级读书会我让儿童在一种“有趣”、“好玩”的感觉中获得人生体验。

几个小小的片段,让学生带着期望走进了读书会,更带着期望走出了读书会。学生的精神是愉悦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上一篇:节假日安全检查方案下一篇:年味初中记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