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卫生局文件

2024-07-14

深圳市卫生局文件(精选6篇)

篇1:深圳市卫生局文件

深圳市卫生局文件

深卫基妇发[2007]38号

关于印发《深圳市预防出生缺陷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区卫生局,市属及有关医疗保健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深圳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深圳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降低深圳市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我局组织专家制定了《深圳市预防出生缺陷项目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九月十二日

深圳市预防出生缺陷项目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深圳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深圳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根据《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年)》,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通过妇幼卫生监测,获得准确可靠能基本反映出生缺陷的信息,动态观察深圳市出生缺陷发生的情况,绘制我市出生缺陷报警线控制图,为制定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及评价效果提供依据。

通过掌握我市出生缺陷基本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普及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的科学知识,加强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婴儿保健和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和完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机制,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

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机制,到2010年达到以下目标:

(一)在完善现有监测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出生缺陷流行病学调查机制。

(二)完善预防出生缺陷支持性措施:

1、加强婚前保健咨询及卫生指导,规范实施婚前医学检查,强化监督管理,有效预防严重遗传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健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网络,制定日常管理制度,加强产前诊断中心的建设和人员培训,建立会诊转诊机制。

3、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健全追踪随访机制,提高干预效果。

(三)对重点出生缺陷病种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系统畸形、重型地中海贫血等出生缺陷干预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加强组织领导及技术支持

(一)组织领导

市卫生局成立预防出生缺陷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对项目实行目标管理,推动项目的实施,定期召开协调会,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牵头组织项目督导评估工作。各区卫生局、各妇幼保健院、各医疗保健机构具体落实。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 长:罗乐宣

副组长:林汉城、侯庆中

成 员:各区卫生局分管局长 联络员:谌祖红、奚克波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基妇处),林汉城兼任办公室主任。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方案的组织实施,协调、组织、安排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人员培训、督导评估,进行效果评价、工作经验交流等。

各区相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统筹 3 协调、管理、督导和评估等。

(二)加强技术支持和指导

成立市级技术指导专家组和督导评估组:技术指导专家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项目计划的实施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向有关部门反馈。技术指导专家组人员组成:

组 长:侯庆中 副组长:刘寿桃

成 员:李润清、颜春荣、谢建生、李胜利、黄晓春、任景慧、林琳华、吴瑞芳、张静媛、高素清

联络员:赵光临、林 艳

(三)职责与分工

市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方案制定,对项目实施目标管理,统筹协调项目的实施,组织市级督导和评估等,及时反馈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市政府汇报出生缺陷监测与干预工程进展情况;协调相关部门给予配合和政策上的支持。

区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预防出生缺陷项目的组织实施,根据全市计划安排,制定本区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定期对辖区内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区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市妇幼保健院承担全市预防出生缺陷项目实施的业务指 4 导、培训和监测等工作,牵头制定子项目的执行计划并实施。组织专家技术指导组专家加强对项目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督促各区妇幼保健院做好出生缺陷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季度报表和报表的上报及项目工作总结,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全市项目的管理情况,并做出科学评估,为市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组织专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组织对全市项目执行单位的考核工作。

区妇幼保健院负责本辖区预防出生缺陷目工作的实施,负责辖区项目实施的业务指导、培训和监测等工作,牵头制定本辖区子项目的执行计划并实施,督促辖区各项目执行单位作好出生缺陷登记卡上报、调查表收集、季度报表和报表的上报、项目工作总结,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全区项目实施的管理情况,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做出科学评估,组织对辖区内项目执行单位考核,向市妇幼保健院和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医疗保健机构成立以分管院长为责任人的项目执行小组,为本项目执行单位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的支持。落实出生缺陷数据的上报、流行病学调查、产前筛查和转诊、新生儿疾病筛查标本的采集和转送等工作,开展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的健康教育工作,做好项目各类报表的填写上报工作,定期向辖区妇幼保健院报告情况,自觉接受市、区妇幼保健机构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三、主要措施

(一)出生缺陷监测

以我市妇幼卫生监测网络为基础,完善出生缺陷监测报告机制,加强出生缺陷状况的监测,探索先天残疾监测的适宜途径,制定以重点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和0-6岁残疾儿童的监测方案,掌握我市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的主要问题和消长情况,并对项目方案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估,以此调整我市预防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的重点和策略措施。

(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根据深圳市出生缺陷监测情况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危害性,对重点出生缺陷病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收集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相关资料,为病因学研究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三)健康教育

1、组织设计项目方案宣传的资料、宣传画、宣传折页、健康处方等健康教育制品,用于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达到全社会关注和人人积极参与的目的。

2、在每年9月的“全国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周(日)”,开展大型专题宣传活动和各种咨询义诊活动。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全市医疗保健机构统一行动。

3、通过媒体开展预防出生缺陷宣传及开辟专栏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知识。

4、动员社会参与,组织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竞赛、举行晚会、征文、书画比赛等专题社会活动;选择举行婚礼比较集中的节 6 日时段,利用集体婚礼等时机向新人宣传生殖健康、预防出生缺陷知识。

5、将项目方案的有关内容列入“新婚学校”、“孕妇学校”、“父母学校”等教学内容;将预防出生缺陷和生殖健康知识纳入创建“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工作内容,作为社区、学校、外来劳务工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四)人员培训

1、对项目工作人员及专家进行培训,规范管理及强化技术支持。

2、对各街道办、社区工作站、计生专干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促进了解,取得支持,确保项目方案地更好实施。

3、专业技术培训:

加强婚前保健、孕期指导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婚检和孕期保健工作质量,提高一级预防工作水平。

加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人员培训,重点加强B超工作人员培训,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质量,提高二级预防工作水平。

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采血技术和标本质量及检测水平,提高三级预防工作水平。

(五)干预措施

1、普及一级预防措施,避免常见、重大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

婚前保健:在全市推广免费婚检工作,逐步提高婚检率,7 巩固婚检工作质量,加强婚育咨询指导,减少常见传染性疾病与重大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孕前指导:教育新婚或准备生育的夫妇禁烟戒酒,远离毒品,指导合理用药;指导加强外来劳务工孕前及孕期劳动保护,避免接触有毒有害作业和环境污染。

孕期保健:加强孕产期保健和指导,将孕产妇和婴幼儿营养指导纳入孕产期保健内容,科学指导营养素、维生素和钙物质的添加,如食用合格碘盐预防碘缺陷病、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等。

2、实施二级预防措施,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儿的出生。完善产前筛查网络建设,加强各产前筛查机构人员配备和培训,建立和完善筛查机制,扩大筛查覆盖面,提高筛查率,提高筛查工作水平,建立建全会诊转诊机制,实现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有机结合。

根据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广东省产前诊断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制定切合我市实际的管理细则,加强产前诊断中心的建设和规范管理。

加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关键技术培训,建立健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质量控制体系,巩固和提高筛查工作质量。

3、完善三级预防措施,改善和提高新生儿身体素质。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探索利用邮政系统开通“新生儿疾病筛查标本邮政绿色通道”,规范标本送递流程,减少送递时间,保障标本质量。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建设和规范管 8 理,巩固筛查质量。

根据我市实际,逐步增加切合我市实际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健全和规范儿童听力筛查。不断拓展服务内涵,进一步完善治疗干预机制,拓展治疗干预手段,提高治疗干预效果。

(六)开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的政策与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研究

1、根据我市实际,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的战略和策略的研究。

2、对我市常见的重大出生缺陷和残疾进行严重程度及疾病负担分析;探讨我市出生缺陷和残疾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和消长趋势;对我市病因明确的出生缺陷人群干预的可行性和风险度进行分析研究;对出生缺陷预防措施及实施方法进行效果评价。

3、在上述基础上,研究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防治新的适宜技术并推广应用。

(七)监督指导

为保证项目工作顺利进行,项目督导工作的主要内容:

1、项目计划和资金的落实情况;

2、培训和健康教育的效果;

3、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项目目标的完成情况;

5、市级督导每年不少于2次。

四、经费预算及管理

对项目经费管理实行分级保障的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经费根据工作计划纳入预算,加强管理和监督。

五、项目评估

制订《项目评估标准》,每半年进行一次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和有关部门反馈。

附:

1、深圳市预防出生缺陷项目人员培训计划

2、深圳市预防出生缺陷项目健康教育计划

3、深圳市预防出生缺陷项目督导评估计划

二○○七年九月十二日

附件1 深圳市预防出生缺陷项目人员培训计划

根据《深圳市预防出生缺陷项目工作方案》,对本项目的各级人员分级分批进行培训,提高有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规范深圳市出生缺陷监测和干预工作,促进项目规范实施。

一、培训内容

1、预防出生缺陷专业知识;

2、出生缺陷监测规范和上报制度;

3、产前诊断技术培训;

4、出生缺陷流行病学调查相关内容培训;

5、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技术培训;

6、出生缺陷监测与干预项目实施方案、管理程序、考核标准等。

二、培训对象

项目实施中所有相关人员。

三、培训方式

(一)逐级培训

市级项目专业骨干人员应参加卫生部和省卫生厅举办的关于出生缺陷监测和干预的各类培训班;各区项目领导小组、市区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机构相关人员由市级项目负责培训。

(二)集中授课

由市、区级妇幼保健院制定培训计划,逐级分批培训。

(三)培训资料提供 由市妇幼保健院负责印发相关的培训资料。

三、培训效果评价

(一)集中授课后,采用闭卷的形式进行考核,考试合格率要求达到100%。

(二)督导和检查时,按照项目工作考核方案的要求检查参加专业培训人员的档案并对项目实施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提问。

附件2 深圳市预防出生缺陷项目健康教育计划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广大育龄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尤其是孕产期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采取积极措施,吸引新婚夫妇到医院做婚前检查,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达到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规划目标。

一、实施机构

由市、区项目办负责组织实施,市、区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机构具体落实。

二、健康教育计划常规项目

(一)加强围婚期教育

与民政部门配合,在婚姻登记时,组织新婚夫妇观看预防出生缺陷的教育片并发放宣传资料。

(二)加强围产期教育

通过孕妇学校、产科门诊、生殖保健门诊等途径,对孕妇进行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提高优生意识,减少畸形儿发生。

(三)媒体宣传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工具,宣传孕产期保健的知识,重点进行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

1、在广播电视开设专家讲座并回答听众问题,配合大型专题宣传周举行专家讲座。

2、电视公益广告。制作相关的公益广告,在电视台宣传。

3、相关节日专题宣传。

“三八”国际妇女节——孕妇产前保健等知识的宣传; “六一”国际儿童节——儿童健康有关知识的宣传; 9月12日预防出生缺陷日——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宣传。

(四)大型专题宣传活动

主要针对流动人口及低收入阶层,每年二次。

1、印制宣传折页20万份,宣传画2万份;

2、在各街道、社区工作站、居委会张挂宣传横幅;

3、专题宣传每年2次,以医务人员为主,妇联、计生及街道(社区工作站、居委会)干部配合发放宣传折页。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提高育龄妇女及孕产妇健康教育覆盖面,增强育龄妇女及孕产妇的保健意识,达到减少出生缺陷的目的。

附件3 深圳市预防出生缺陷项目督导评估计划

对深圳市预防出生缺陷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工作进度进行有效的督导,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保证项目各项指标的完成,准确获得有关资料,科学评价干预效果。

一、督导

(一)要求

1、严格按照本项目的有关内容规定进行督导,及时发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深入项目执行单位进行现场指导。

3、按统一的格式撰写书面督导报告,上报项目领导小组,督导意见及时向接受督导的单位反馈,以便改进工作。下次督导时应对上次督导中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行检查。

(二)督导内容

市妇幼保健院:对各区级妇幼保健院及各项目执行单位进行督导。

督导内容:包括对区妇幼保健院项目执行小组人员配备及专项经费落实情况;对辖区项目执行单位进行督导情况、督导报告的撰写情况;定期召开辖区内项目工作会议情况(查会议通知、会议记录等)。

区妇幼保健院:对辖区内项目执行单位的工作进行督导。督导内容:包括各项目执行单位项目执行小组人员配备及专项经费落实情况;各项目执行单位填写的各类登记册、报表、转诊单等,项目实施人员参加培训的情况。每次督导后及时撰 写督导报告及反馈。

二、评估

(一)方法:全市采取统一的评分表,由项目执行单位自查和上级单位评估相结合。

(二)主要评价指标

1、组织管理及机构建设;

2、项目人员培训;

3、业务建设及管理;

4、出生缺陷监测;

5、流行病学研究工作;

6、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主要考核产前筛查和、转诊及产前诊断;

7、健康教育工作;

8、科研工作。

督导评估工作完成后,及时将督导评估报告及相关分析材料报市、区卫生行政部门。

篇2:深圳市卫生局文件

深卫发〔2006〕106号

转发关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违纪违法案件的通报的通知

各区卫生局,市属各医疗卫生单位,民营及驻深等医院,市局机关各处室:现将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政府纠风办《转发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关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违纪违法案件的通报的通知》(粤卫[2006]125号)转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强调如下:

一、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在本单位全文传达此文件,并把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与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和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等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案例警示、法制纪律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明是非、知荣辱,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营造医患和谐的氛围。

二、市、区卫生局各部门要对照此文件要求,查遗补漏,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各医疗卫生单位要针对文件通报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违纪违法案件的突出问题,对照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深圳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06年深圳市卫生系统纠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深卫发[2006]57号)、《关于印发深圳市卫生系统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深卫发[2006]73号),积极组织开展自查自纠活动,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逐项加以整改。

三、各区卫生局、市属各医疗卫生单位要于6月30日前,将本区、本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整改落实的情况书面报市卫生局办公室603室。

深圳市卫生局

二○○六年六月九日

(联系人:邹旋联系电话:25617655)

主题词:转发 卫生 案件 通报 通知

抄送:市政府纠风办

篇3:深圳市公共卫生服务概况分析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含义是指保证全体城乡居民都能够免费或只需少量付费就可获得安全、有效、方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妇幼保健、院前急救、采供血等。

1 深圳市公共卫生基本状况

1.1 卫生规模2008年卫生医疗机构1 806家, 其中医院100家;社康服务机构618家;卫生技术人员50 600人。

1.2 卫生投入

2008年卫生事业总投入为281 265万元, 比2007年增长25.75%, 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为3.16%, 人均卫生事业费323.60元。

卫生事业费中医疗服务占48.6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9.98%;疾病预防控制占13.31%;卫生监督占5.68%;妇幼保健占4.70%。

1.3 人口结构

2008年末常住人口876.83万, 其中:户籍人口约228.1万, 占26.1%;非户籍人口648.7万, 占73.9%;2008年实际服务人口1 264万;人口结构特殊, 流动性大。

2 深圳市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法制、机制和评估标准尚未完善

目前, 涉及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法制、机制等方面只在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中零散表述, 尚不系统和全面;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较为单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均等化评价体系是当前深圳市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点。

2.2 主要健康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2.3 与其他城市公共卫生机构发展情况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深圳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质量管理等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 能够为全市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卫生服务提供良好保障。但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相比, 在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工作等业务发展的高层次竞争能力上尚有一定差距。

2.4 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发展不均衡

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 深圳市公共卫生资源区域分布失衡。各区间发展不平衡, 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街道以下公共卫生网络体系萎缩, 基层队伍薄弱, 致使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严重。

2.5 深圳市公共卫生服务的特殊性

2.5.1 深圳人口密度全国第一

2005年深圳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3 596人, 大大高于北京 (881人) 、上海 (2 902人) 、广州 (975人) 等大城市。

2.5.2 人员流动和货物流动频繁

2008年深圳出入境总人数达到1.73亿, 出入境总人数占大陆出入境人数的49.4%。出入境车辆突破了1 536.8万辆, 占大陆出入境总数的74.9%。

2.5.3 服务对象特殊性

2008年实际服务人口1 264万。人口结构特殊:外来人口居多、人口流动数量庞大、年龄结构偏小。

2.5.4 地域特殊性毗邻港澳, 港澳流动频繁。

2.6 政府和市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逐年增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大量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2.7 公共卫生服务面临双重疾病负担的严峻挑战

2.7.1 传染病防制形势不容乐观

2.7.1. 1 2 0 0 2 年以来, 传染病发病率逐年升高

由149.76/10万上升到2008年的348.11/10万。麻疹:发病数从2002年的389例增加到2008年的2 260例, 发病率达到26.21/10万, 要实现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内的目标, 任重道远;手足口病:呈高发态势, 此起彼伏;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孕产妇的艾滋病筛查检出率从2003年的0.85/万增长到2008年的1.40/万。公众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依然很低, 仅为73%;慢性传染病:主要是淋病、梅毒、肺结核占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61.8%。

2.7.1. 2 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

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年度报告《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构建安全未来:21世纪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指出:新发传染病正以每年1~2种的“惊人速度”出现。2001年以来, 深圳市的新发传染病也正以每年近1种的速度出现:2001年的首起输入性登革热;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05年的首起诺如病毒性胃肠炎;2006年的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2006年首次分离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2009年甲型H1N1流感。

2.7.1. 3 旧传染病死灰复燃, 原有主要传染病顽固不化

狂犬病、登革热有复苏迹象, 肺结核病、性病在回升, 病毒性肝炎仍位居传染病之首。2008年狂犬病报告数为4例 (2007年报告12例) ;2008年登革热14例 (2007年报告4例) 。

2.7.1. 4 传染病种类多, 复杂性高

由于人口结构的多样性, 基本上全国流行的传染病在深圳都可能发生。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累计出现过31种。

2.7.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威胁恶性肿瘤、高血压、心

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数逐年上升。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4.53%, 高血压是诱发卒中的首要原因。而高血压知晓率为30%, 治疗率为25%, 控制率为6%。即70%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高血压;在高血压患者中有75%的未进行正规的降压治疗;94%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未控制到目标水平。高血压患病率 (18岁以上) :14.53% (未校正) ;分性别:男性17.06%, 女性12.60%;高血压知晓率:59.15%。

2.8 癌症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

从预测恶性癌症的实际负担三个重要因素 (人口总趋势、老年人群数量、环境恶化因素) 来分析, 如不加以控制, 今后20年还将上升1倍。

2.9 精神卫生问题突出

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精神疾病在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 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深圳市精神疾病终生患病率为21.19%。

2.1 0 妇幼卫生形势严峻

妇幼卫生服务需求逐年增大, 资源高速超负荷运转;全市产科床位平均使用率为99.64%;流动人口早孕建卡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低;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30.16/10万。

2.1 1 职业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重点职业病危害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以有机溶剂、三氯乙烯、正已烷中毒为主, 发病人数分别占全发病人数的55.14%、21.91%、17.88%。

2.1 2 影响人群健康的危害因素增多

2.1 2.1 人口老龄化将给卫生服务带来巨大压力

2.1 2. 2 流动人口的疾病预防控制已成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加大, 流动性强, 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就业、居住、教育、卫生服务保障条件差, 财政未将流动人口的疾病预防费用列入预算, 专业人员配置未考虑流动人口。

2.1 2. 3 全球化与城市化使疾病传播更为迅速

全球化迅速发展, 现代交通的便捷与快速, 使一个新病毒可以在24小时内到达世界任一地区, 由一个区域的疾病变成全球蔓延, 如SARS、甲型H1N1流感。

2.1 2. 4 烟草是影响人群健康的首要危险因素

不合理膳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全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偏低, 根据2007年市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健康观念正确率为69.03%, 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4.15%, 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3.01%, 健康技能为71.17%。

3 对策

3.1 工作目标

建立并完善覆盖全市功能齐全、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公共卫生工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的能力;建立规范、科学、高效和有序的公共卫生体系。

3.2 明确责任

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科学界定和建立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推进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 明确职能定位, 完善运行机制, 落实责任,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问责制度;加大公共卫生体系机构的基础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和扩大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满足公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强烈需求, 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和完善政府层面的公共卫生协调机制;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提高群众公共卫生和服务均等化意识;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和防控。

3.3 保障措施

3.3.1 明确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是政府责无旁的责任

明确政府责任是前提, 注重公共卫生是政府责任的回归;公共卫生产品成本低、效果好, 政府是公共卫生产品的最终供应者, 其作用不可替代;公共卫生 (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提供公共的、公益性的卫生服务, 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公共卫生机构公共职能的筹资、组织、管理得到提供等。

3.3.2 科学界定和建立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

探索建立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科学全面、灵敏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效率。

3.3.3 进一步推进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

明确职能定位, 完善运行机制, 落实责任,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问责制度。以实现管理机制向法治高效转变为目的, 以推行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为目标, 制定绩效考核标准, 明确职能定位, 推行绩效问责制。

3.3.4 加大公共卫生体系机构的基础建设力度

建设设施配套先进、功能齐全的公共卫生机构。全面加快技术设备配套和更新, 满足重大传染病、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等技术检测工作需要;加强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基本建设;建立先进、快捷的疫情和突发事件的预警报告信息网络。

3.3.5 大力发展和扩大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满足公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强烈需求, 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国际实践表明,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是成本效益很好的干预措施, 可以实现关口前移与重心下移两个策略。关口前移———控制危险因素为本的策略;重心下移———坚持以社区为核心运转平台的策略。

3.3.6 建立和完善政府层面的公共卫生协调机制

公共卫生建设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和民众共同参与, 共同努力的社会系统工程;政府应担负起整个卫生系统的领导作用;所有部门必须合作行动, 而政府领导是协调行动、促进全人群健康的核心保证;用多学科的方法理解和研究所有的健康决定因素, 用适当的方法回答适当的问题, 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3.7 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提高群众公共卫生和服务均等化意识

公共卫生服务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 充分体现其社会性、群体性、公益性的特点, 要充分发挥公共卫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着重培育公众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意识, 推动全市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3.3.8 强化突发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健全突发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加强突发应急队伍建设;制定、完善各类卫生应急预案;做好突发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

3.3.9 加强国际、区域合作和防控

传染病的全球化, 使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防治传染病全球化, 依赖于各国、区域之间深入和有效的合作。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

篇4:深圳市卫生局文件

【关键词】游泳场所;卫生状况;分析

【中图分类号】R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582-02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of Swimming Pools in pingsh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lin xiang-chun1 ,Yu si-cai2

(1.Pingshan Health Inspector (Pingsh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Shenzhen 518122,China)

(2.Longgang Health Inspector 51817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 stand hygienic status in swimming places in Pingshan district in 2009-2011, city,provide the basis for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 swimming pools and ensuring the healthy of swimmers.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testing criterions of national hygienic standards GB/ T 18204- 2000, pH value, turbidity, urea, free residual chlorine, total amount o f bacteria and coliform cluster of 24 water samples o f 2 swimming places were tested and analysed in Pingshan districtin Shenzhen Results:24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2009-2011, and of them 23 samples were up to the standard, accounting for 83.3%. The qualified rate of pH value, turbidity, urea, free residual chlorine, total amount of bacteria and coliform cluster was 100 %, the qualified rate of immersion foot reconstruction free residual chlorine was 83.3%.Conclusion:The qualified rate of water quality in swimming pools was high in Pingshan, The hygienic status of swimming pools in Pingshan district is optimistic.

【Key words】swimming pools; water quality; analysis

炎熱的夏天是游泳高峰季节,游泳作为一项娱乐健身运动,深受群众的喜爱,但游泳池水的卫生状况,也倍受人们的关注[1]。为了解深圳市坪山新区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加强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保障游泳者的身体健康,为加强游泳池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我们对2009-2001 年坪山新区游泳池水卫生指标检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坪山新区持证小区游泳池2间。。

1.2 来源 样品来源为坪山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采集的样品,共2间游泳池水24品资料。

1.3 方法 采样点的选择:池水采样按对角线分布。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投3个点。采样频率和位置:游泳池开放季节,每周检测一次,采样水样1-2次(高峰时间)。在水下面下30厘米处取水样450毫升。

1.4检测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 GB /T17220) 1998)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GB /T18204) 2000)进行抽样检测, 监测项目包括浑浊度、游离性余氯、pH 值、尿素、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其中游离性余氯在现场测定。

1.5评价标准 检测结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 GB9667) 1996 )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游泳池水各项卫生指标检测 2009-2011 年共采集各类游泳池6间,采集游泳池水样24份。合格5间,合格率83.3%。合格水样23份,合格率95.8%。主要不合格项目浸脚池水余氯(不合格率83.3%)。各项监测指标见表2

2.2 2009-2011年水样合格率 2009年游泳池水检测合格率87.5%;2010年游泳池水检测合格率100%;2011年游泳池水检测合格率100%。见表3。

3 分析

3.1 从三年的采样率监测调查情况结果看,24份样品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PH值、混浊度、游离性余氯、尿素等六项指标的合格率均为100%,而浸脚池水余氯的合格率为 83.3%。

3.2 浸脚池水余氯的国家卫生标准为5-10mg/L,其本身局限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波动,且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2],其主要原因是其中的浸脚池水余氯是人工投放,未能掌握好药量和水的比例,导致浸脚池水余氯偏高或偏低。因此掌握好余氯浓度,4小时给浸脚池水更换,定时进行余氯监测[3]。

3.3 每年的7、8月份是游泳的高峰期,各年的尿素值、大肠菌群、混浊度、游離余氯的检测值在正常范围,与王小英的[4]报道一致,其主要原因是坪山的2间游泳池是在2009年后在房地产火热的时候进入市场的,两个小区入住的居民不多,很多当地人不知道该处有游泳场所,因此游泳池的水质保持有足够的新鲜水,水质得以保证。

3.4 每年的检测结果表明在2009年首年对2间游泳池水检测,2009年为87.5%,其余两年为100%,其主要原因是在第一年的检测中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积极与管理对象寻找原因,在游泳者进入浸脚池时要进行强制沐浴,而强制沐浴的水与浸脚池是相通的,这导致药量的投放是不够的,因此对水量的波动控制好后,从而保证药物投放符合要求。

3.5 为了使游泳池水具有良好的卫生质量,游泳场所必须有池水循环净化和消毒设施[5] 。同时定时进行检测余氯的浓度。

3.6 加大对游泳者的公共卫生健康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改变不良行为,增强游泳者的公德意识,减少游泳者自身的污染物对池水造成污染,从而有效地提高游泳池水的水质卫生。

参考文献:

[1] 黄世美,尹俐.南宁市游泳池水卫生质量现况.职业与健康,2011,27(10):1149-1150.

[2] 严宙宁,温群文.深圳市南山区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分析.华南预防医学,2010,36(5):70-71.

[3] GB9667-1996.游泳池水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4-5] 王小英,孙国喜,高洁,赵惠玲.2009年北京市大兴区部分游泳池池水卫生状况分析.预防医学论坛,2011,17(3),247-246.

作者简介:

林向春(1977-),女,本科,主管医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卫生监督、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余思彩(1977-),女,本科,主管医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卫生监督工作。

篇5:深圳市卫生局文件

项目管理部发[2015.09.18]-001号

关于在职场公共区域及厕所禁止吸烟的通知

为了保障职场安全的问题,控制吸烟造成的危害,保持职场公共区域及厕所的环境卫生,倡导良好的社会公德,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办公环境,结合职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鉴于最近一段时间职场员工在厕所吸烟乱丢烟蒂的问题较为严重,现规定职场任何人不得在职场公共活动场所及厕所内吸烟。保持办公环境卫生,公共区域及厕所严禁乱丢烟蒂;

二、如有需要吸烟的员工可到一楼吸烟区吸烟,但严禁乱扔烟蒂,烟蒂必须扔进垃圾桶;

三、禁烟监督工作由保安负责,保安有权对员工进行提醒和核实员工身份及姓名,并将会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一经发现有违规者保安将会核实员工所任职职场名称,届时将按照《职场管理规定及处罚条例》中第三条严禁吸烟规定对该员工所在单位罚款500元/次,望各职场行政经理及主管配合严禁吸烟一事,积极宣导此通知并督促员工严格执行;

四、此规定从2015年9月18日起执行。

深圳市××××有限公司

篇6: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文件

深宝教„2007‟145号

关于印发《宝安区教育系统2006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总结》和《宝安区教育系统2007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街道教育办(社会事务科),各中学、直属单位:

现将《宝安区教育系统2006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总结》和《宝安区教育系统2007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

二○○七年五月十四日 宝安区教育系统2006人口与计划生育

工作总结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市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人口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及五个配套文件的通知》(以下简称“1+5文件”)在我区正式实施的第一年。区教育系统按照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有关单位的要求,牢固树立大人口意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全局,服务大局,抓住机遇,认真做好人口与计生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计生管理和服务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和任务,取得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我区基础教育规模和总量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截至2006年12月底,全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437所,其中,公办中小学94所、民办中小学109所、幼儿园234所;在校学生31.96万人,其中,公办12.41万人,民办14.85万人,幼儿园4.7万人;户籍学生8.97万人,占学生总数的28%;教职工2.24万人,其中在编教职工0.5万人。

众多的学校和庞大的教师队伍支撑起了宝安的教育,解决了户籍人口和外来工子女的读书问题,并且使我区教学质量逐步攀升。但同时也给我区教育系统的计划生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机构健全

为了切实做好区教育系统的计划生育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党委书记和教育督导室主任为副组长、其他局领导、相关科室长和各街道教育办主任为成员的计划生育管理领导小组。局计生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各职能科室的科室长和各教育办主任在各自分管的工作中贯彻计生指示精神,把握计生工作大局,为区教育局计生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区教育局还落实计生兼职干部,具体负责计划生育的日常工作。各街道教育办以及各中小学都按要求配备了计生兼职干部,保证了教育局计生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管理,制度为先

教育局通过会议、发文、登报、网上办计生专栏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管理制度、工作动态等的宣传。并一直把新生入学条件及教师调动所需材料等重要规章制度在教育网和教育局显要位置公布。

1.新生报名,必须查验计生证明。每年新生预报名,区教育局下发的招生通知都对新生入学需提交的资料做了具体要求,其中明确规定:深圳户籍学生要交验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证》,暂住户籍学生要提供《计划生育证明》。今年招生期间,我局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公告,明确新生入学条件及入学验证资料,并印发1万多份海报和传单、1万多册招生手册发给每一个适龄少年儿童。

2.对调入或聘用教师计划生育实行严格把关。我局对调入或聘用教师有关计划生育问题制定了详细的措施,调入或参加聘 3 用教师考试人员必须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提供经现居住地街道计生部门验证合格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省《计划生育服务证》。未能提供证件,没有考试资格。

3.进一步加强对系统内教职工的计生管理。2006年,我局计生管理领导小组对原《宝安区教育局计划生育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管理规定内容更加完善,可操作性更强,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我区教育系统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

4.区教育局和督导室制定督导评估和激励机制,加强对学校计生工作的评估和指导。学校的等级评估和合格民办学校的评估对学校的计生工作都做了明确的要求。区教师综合素质专项督导要求教师要有计生证明。学校和教师评优、评先必须先过计生关。

(三)采取措施,落实管理

区教育局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切实采取措施,保证计划生育各项任务的完成。

1.年初,区教育局召开了全区教育系统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总结工作,部署新一年的计生工作,并印发《宝安区教育系统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局长与各街道教育办、各中学和直属单位的负责人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并要求各街道教育办也要与辖区各学校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实现计划生育分层管理,层层落实。

2.本学期开学前,我们下发《关于做好新生入学计生证明查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及时与辖区计生办联系,请他们协助验证,发现有假证或不交证的,按不符合入学条件处理。4 在小学毕业时,组织各小学毕业生持证情况的专项检查,各校验证人员相互交叉检查,登记检查情况,并签名保证检查内容真实。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学生不安排学位,敦促其家长办好相关手续和证件,严把第一关。开学工作检查,将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必不可少的一项重点内容,认真进行检查。

3.学期中旬,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组织已婚育龄女教职工查环查孕,并做好登记造册及档案管理工作。做到已婚育龄女教职工每年查环查孕不少于2次。

4.为提高广大兼职计生干部的业务水平,我局专门召开全体计生干部会议,讲解流动人口清查验证工作的措施和方法,并汇集编印了一些工作开展较好的学校的计生资料发给大家借鉴学习,通过典范引路,提高计生干部责任意识和工作水平。

(四)突出重点,很抓落实

为进一步落实我区教育系统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我们加强了对计生重难点工作的工作力度:一是对已婚育龄女教职工的建档立册、分类管理、查环查孕工作;二是对所有学生入学、入园的查验证及信息通报工作。

1.严格按照计划生育管理要求,确保已婚育龄女教职工要持有有效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证》,到岗15天内要查验证明,并做好登记,定期组织查环查孕。2006年通过检查,各公办学校的教职工的计划生育证件验证率平均达96%以上,直属学校及新安、西乡、龙华等街道公办学校验证率达98%以上。民办学校教师验证良莠不齐,清华实验学校、石岩 5 公学等达100%,有的学校证件还不齐或过期,已要求尽快补齐。

2.严格执行“1+5”人口政策,我区的学生验证工作成效显著。现在,全区公办中小学小一和初一新生计划生育证明验证率平均达95%以上,不少学校达到100%。对民办学校,我局加大验证管理力度,制定下发了《宝安区执行“1+5”文件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包点工作方案》、《关于落实“1+5”文件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监管工作方案》等文件,并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对具体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区教育局领导、挂点科室和从公办中小学中抽调的200多名得力干部,组成民办学校招生包点小组,从8月20日至9月10日对全区民办学校招生进行监督。经不懈努力,我区本学期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在往年每年大幅增长15%以上的情况下,2006年反而减少了近1万学生。教育局要求各民办学校通过发放《催交计划生育证明通知书》和与学生家长签订《承诺书》等形式,督促学生家长限期交齐所需证件。在各街道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计生验证率不断提高,一些民办校已能基本达到要求,有的民办校学生验证率已达到公办校水平。

对于不执行计生政策,违规招生的学校,教育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宝安教育实际,按照管理权限,认真制定我区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工作违规行为的处罚规定,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中央、省、市关于计划生育处罚的有关规定,联合区计生等部门,对违规学校将进行相应处罚,并将结果在有关媒体上予以公告。

2006年9月,我局顺利通过市计划生育兼职单位综合治理年中抽查,市抽查小组对我区教育系统计生管理和学校计生验证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验证中存在的个别问题进行了具体指导。2006年底,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到我局进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经综合评定,确定我局全面完成了区政府下达的2006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包干任务。

今后,我们将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狠抓落实,强化执行,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力度,充分发挥各科室职能部门的作用,齐抓共管,共同抓好我区教育系统的计生工作。

宝安区教育系统2007年人口与计划生育

工作要点

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是从我市和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际出发、解决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的关键措施,更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所明确的一项法律责任。2007年,全区教育系统要严格按照区委《关于下达2007人口与计划生育任务指标的通知》和区政府《关于印发宝安区2007年区计生局兼职成员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方案的通知》的文件要求以及市教育局的有关考核标准,认真完成我区教育系统计划生育各项任务指标,进一步做好人口与计生工作。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把握形势、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

当前,深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人口形势,人口安全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堪忧,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艰巨,人口问题已成为深圳可持续发展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因此,各单位必须认清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形势,牢固树立“基本国策”和“大人口”意识,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完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度,把教育工作职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的责任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掌握综合治理的工作内容、运行机制,促进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深入开展。

区教育局计划生育管理领导小组是教育系统计生管理领导机构,领导小组各成员要明确职责,各负其责。教育局各科室要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有关政策,结合自身工作,落实本部门所应承 8 担的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各街道教育办(社会事务科)要加强对所辖各类学校的计生管理,要与辖区各学校签订计生管理责任书,落实责任制,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查验责任制落实情况。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是本单位计生管理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计生工作要亲自抓,负总责。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学习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律和法规,认清当前的人口形势。除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外,对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也要广泛宣传。要让广大干部、教职工和家长了解和理解计划生育管理是全体市民的共同责任,使群众主动接受并配合我们的管理与服务。

各学校要在做好教职工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阶段要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初中阶段开展青春期教育,高中阶段开展人口教育。保证课时、保证教材、保证教师。要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络、专栏和发放宣传品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计生政策,宣传户籍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园、入学、转学查验计生证明的必要性和办理程序及方法,营造支持计生工作的社会氛围。

三、抓好重点工作,落实责任制

根据《深圳市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计划生育兼职单位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深计生组[2006]1号)的精神,市区计生领导小组已实行“动态考评、动态通报”制度,改变过去只在年终进行考核的做法,对各单位计生职责的落实进 9 行定期或不定期考评,并结合基层反馈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对日常工作中落实职责存在问题的单位,在全区或全市予以通报,并将其作为年终考核成绩的组成部分。新的考核评估方式将加大对基层工作的动态监测和考核评估。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抓好日常重难点工作的落实

(一)加强对本单位教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

今年,对各单位干部、职工(含本单位临工和挂靠人员)的计生管理考核也有了新的变化,各单位除了要建立20-49周岁已婚育龄妇女档案外,本单位男性配偶年龄为20-49周岁的,还要取得其女方单位(或居住地社区计生办)的联系单,每年组织一次单位内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普查普治及查环查孕,男方需提供配偶(20-49周岁)的查环查孕单。这是区政府计生考核一项新的要求,各单位要注意做好包括男性在内的计生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将查验的相关计划生育证明集中管理或复印存档,复印的材料要求能体现查验记录完整的内容。各单位20-49周岁已婚育龄妇女,必须持有《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证》,到岗15天内要到现街道计生部门查验证明,单位要做好相应的登记工作。

(二)落实儿童入学、入园的有关政策

按照《关于下达2007人口与计划生育任务指标的通知》和《宝安区2007年区人口计生局兼职成员单位目标管理责任考核方案》以及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要落实独生子女优先入园、入学。各学校(幼儿园)在办理户籍人口子女入学、入园、转学手续时,要查验《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证》,学校留存复印件,10 且复印的材料要求能体现查验记录完整的内容。在办理流动人员子女入学、入园、转学手续时,要验收其现居住地街道计生部门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原件,方可提供学位。对于不能提供该证明资料或提供假证明的,不能为其办理入学或转入手续,要求其子女回原籍入园入学。各学校每学年要向街道教育办(社会事务科)书面报告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计划生育审查情况,抽查时有资料备查。各街道教育办(社会事务科)和各直属学校每学年要将辖区各校学生的计生验证情况向区教育局书面报告。

四、加强协调,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各单位计生干部要明确工作任务,掌握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师生验证工作,抓住有利时机,严格把好学校进人关,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要主动向单位领导和上级计生部门汇报工作,反馈信息。各街道教育办(社会事务科)的计生干部要抓好街道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的计生工作,做好督促、指导、检查和考核工作。各单位要支持计生干部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指导他们抓好各项考核指标的落实,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上一篇:《春日偶成》阅读答案下一篇:大学生毕业论文8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