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学习的活动内容是什么

2024-07-07

党员学习的活动内容是什么(通用9篇)

篇1:党员学习的活动内容是什么

党校干部培训学习的目的.未来五年要把忠州镇建设成为辉煌的现代化城市.战略步骤是;一年展格局.三年展新貌.五年展辉煌.

发展的奋斗目标是.经济强镇. 品味小城. 幸福忠州. 围绕发展抓党建. 始终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加强思想政诒建设.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三是加强基层组识建设.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为了加强对党的认知,不断的学习党的知识,结合我自身的能力,制定如下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的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区教工委的相关部署,努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学理论、转观念、强素质”为主线,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基础。

二、学习内容

1.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学习党的精神、党的方针政策。

3.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

4、认真学习掌握教育法律法规,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进程。

5、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升业务素质。根据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信息技术等岗位必备知识的业务学习,不断丰富知识积累,拓宽学习领域,强化业务素质。

6、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潜心育人、甘为人梯的高尚师德风范,在全校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学习形式

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学习包括集体学习讨论、党课辅导、观看电影、听专题讲座等形式。

四、学习措施及要求

1、完善制度,精心组织。做到“四有四落实”,即学习有组织、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确保内容落实、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地点落实。坚持做好学习笔记,坚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坚持校级领导讲党课或做理论辅导。保证集中学习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抓好落实,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做到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

2、突出重点,联系实际。在完成规定学习篇目外,要结合我校实际,把政治理论学习和教学科研、学校管理等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精心选择学习内容,使学习更贴近教职工思想、工作和生活,进一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积极探索网络、论坛、电化教育等理论学习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学校网站、广播站、校报、橱窗等舆论阵地的优势,开设专栏、专题,推出心得体会交流、通讯等有深度的宣传报道,不断创新党员干部学习的载体,力求在深入人心、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3、加强考核,狠抓落实。学习形式以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讨论与导读相结合,文件学习与辅导,把个人学习情况纳入学校年终量化考核。

篇2:党员学习的活动内容是什么

讲党性,就是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性即政党的根本属性,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及社会__团体的本质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讲党性就是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是增强宗旨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是增强__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__立场、__方向和__观点,提高__敏锐性,增强__鉴别力,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记“两个务必”,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切实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三是增强大局意识。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承担的责任放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大局中去把握、去思考、去衡量,始终做到工作目标围绕大局来确定,工作思路围绕大局来谋划、工作措施围绕大局来落实、工作成效围绕大局来考核。四是增强责任意识。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敢于直面困难,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化解各种复杂矛盾,做到事不避难,敢于担当。

重品行,就是重视培养高尚的道德和操守。重品行是讲党性的体现,是作表率的基础。重品行,就会“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个人兴趣、爱好、欲望等一言一行,都严格纳入时代的道德范畴之中,真正树立高尚的从政品格。一是铸就襟怀坦荡的__品德。自觉做到对党忠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说话心口一致、办事知行统一、为人表里如一。二是践行健康文明的社会公德。牢记“八荣八耻”,不断提升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追求人格力量,体现人格魅力。三是遵守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恪尽职守,从平凡事做起,勤勉工作、无私奉献、踏实办事。在工作中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甘于吃苦,淡泊名利,不骄不躁。四是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党员干部应当成为遵守家庭美德的模范,做到情趣健康、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不贪钱色,防止各种不良的生活行为影响自己的品行。

作表率,就是凡事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力量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党员要做群众的表率,干部要做党员的表率,领导干部要做一般干部的表率。作表率要做到“五先”: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先遵守,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提倡的自己先提倡,要求别人管好的自己先管好,要求别人不干的自己先不干。一是作高举旗帜、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努力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二是作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的表率,自觉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推动工作的行动指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谋划工作全局、确定工作思路、选择工作重点、制定工作措施,确保党和国家推动科学发展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三是作转变作风、服务基层的表率,带头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发扬民主、团结共事,深入调查研究,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同不赞同、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作改革创新、保持先进本色的表率,主动适应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和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_工作中的难题,作解放思想的先锋。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讲党性是本质,失去党性就会失去根本;重品行是基础,品行不端就无从谈党性;作表率是目标,不讲党性不重品行就不可能作表率。中央国家机关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处于全局性地位,承担着从经济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的重要职能。作为中央国家机关的一名党员干部,只有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走在全党的前头,才能切实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要在打牢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思想基础上取得实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加强党性修养、品德修养和作风修养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学习全国机关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领会、深刻把握中央国家机关党建工作要走在全国基层党组织前头和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着力增强宗旨意识、__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每一名党员都要端正学习态度,切实提高认识,深入查找问题,明确努力方向,自觉把加强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作为改造主观世界的终生课题,打牢思想根基,努力在本职岗位上践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

★ 党员学习笔记内容

★ 党员学习培训内容

★ 学习党员计划表内容

★ 教师党员党课学习内容

★ 党员学习标语的内容

★ 党员三会一课学习内容材料

★ 党员理论学习内容

★ 党员承诺书内容

★ 党员谈话内容

篇3:党员学习的活动内容是什么

关键词:古田会议,政治定力,人民军队,党的领导

《古田会议决议》是我军建设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是党和军队建设的伟大纲领。85年过去了, 《决议》对我党我军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发展仍具有深刻的现实启示, 更加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政治定力的生动教材。无论时代和任务发生怎样的变化, 《决议》提出和规定的一系列带有方向性、原则性的根本问题并没有改变, 始终是人民军队必须自觉传承和须臾不可离开的“传家宝”。

一、坚持从思想上建党的基本经验绝不放弃

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 解决党和军队建设问题, 是《决议》的精髓。《决议》讲了16个方面的问题, 有9个都是思想上的问题, 根本的是纠正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突出强调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决议》明确了思想建党的主要内容, 即加强马列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 纠正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避免主观主义, 正确分析和估量形势;加强阶级和阶级利益的教育, 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

而要达到这些目标, 就必须把党内的思想教育、思想武装和思想灌输放到首位。从思想上建党, 是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大创新, 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和基本原则。其最直接最重大的理论贡献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从而奠定了我党我军的根本优势。85年斗转星移,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 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个国政权而奋斗的党, 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确保党的先进性, 仍然是关系我们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当前党和军队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包括理想信念淡化、宗旨意识弱化、党员意识退化等问题, 固然有外部影响的因素, 但更主要的还是从思想内因上找根源。不管形势怎样变化, 人的思想始终是第一位的。抓住了思想建设, 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 也抓住了先进性建设的关键。只有把思想建设搞端正, 党的建设才能上台阶, 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

我们发扬古田会议精神, 必须始终不渝地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深扎“强国梦”“强军梦”的思想根子, 明确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职责使命、基本要求, 真正从思想上建设党、发展党, 使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始终走在群众前列。

二、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绝不动摇

军队听谁指挥, 枪杆子掌握在什么人手里, 这是军队建设最重大最关键的问题。《决议》的核心思想, 就是军队必须置于党的领导之下, 执行党交给的政治任务。

《决议》规定:“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 必须服从“政治领导”, “党对于军事工作要有积极地注意和讨论。一切工作, 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 再经过群众去执行”。《决议》重申并发展了“三湾改编”时确立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 明确了政治机关与军事机关的关系, 批评了把军事与政治对立起来, 认为“军事好, 政治自然会好”的错误观点。古田会议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建军的根本原则以党的决议形式固定下来, 奠定了建设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在我军各个历史时期, 每当遇到重大政治关头, 《决议》都会被拿出来作为“教范”进行温习和强调, 为人民军队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了重要保证作用。当前, 国家和军队正处在深化改革、推进发展的关键阶段, 面临各种前所未有的复杂矛盾和考验挑战。回顾古田会议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决议内容, 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 新形势下铸牢军魂对我党我军的极端重要性。党能不能牢牢地把军队置于自己的绝对领导之下, 关系着党和中国改革、发展的命运与前途;党只有解决好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问题, 才能使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和发展, 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军队能否处理好同党的关系, 自觉地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同样决定着军队的命运和前途。

当前, 西方敌对势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 根本目的是妄图取消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权和指挥权。对此,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情况越复杂、考验越严峻, 越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要按照古田会议精神和习主席重要讲话的要求, 不断提高军队各级组织和官兵的政治水平和军魂意识, 坚决反对和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想影响。要不断增强政权意识、号令意识, 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 无条件服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指挥。要选拔、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 保证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对党忠诚的人手中, 使党始终能够牢牢地掌握部队。要切实抓好军队党的建设, 把各级党委建设成为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指示、听从党的指挥的坚强领导集体。要坚决反对和克服“四风”, 旗帜鲜明地同各种违背党的性质、宗旨和要求的错误思想行为作斗争, 确保部队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三、坚持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绝不懈怠

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是我们党自创建人民军队之日起, 就着力回答和解决的军队带根本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对此, 《决议》明确规定:“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红军必须“执行党的正确路线”, 肩负“中国伟大斗争给予红军”的任务。这一规定, 明确了中国红军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 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争取解放的工具。

《决议》强调指出, 人民军队的建军宗旨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 就是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一性质宗旨构成了红军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式军队的显著标志, 铸就了新型人民军队不变的核心价值, 也揭示了这支人民武装之所以植根于广大民众之中、获得战争深厚伟力的根源。

学习弘扬古田会议精神, 就要是要在当前纷繁复杂的转型时代, 牢固树立既能够反映我军本色, 同时又兼具时代精神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并充分发挥其在思想上的主导和引领作用, 努力在多元多样价值中塑造主流精神, 有效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确保官兵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 确保我军始终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必须围绕强军目标的根本要求, 扎实深入开展教育培树活动, 从政治高度和理性层面着力解决部分官兵价值认知基础比较薄弱、价值追求趋于功利、价值实现途径出现偏差等问题, 激发他们献身强军、矢志打赢的热情和动力。要把实践锤炼作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使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成为官兵的自觉意识和行动。积极探索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通过发挥制度机制的激励、规范、约束作用, 确保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坚持军队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作用绝不削弱

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改进政治工作, 是我党我军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 是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决议》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军队的基本原理同红军建军实践相结合, 创造性地回答了军队政治工作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础。

《决议》堪称我党的第一部政治工作条例, 至今仍是指导我军开展政治工作的经典教材。《决议》首次明确了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奠定了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是军队建设“中心环节”的思想;确立了正确处理军内外关系的准则, 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的思想政治基础;阐明了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途径, 把政治工作渗透到部队管理、军事训练、行军作战等各项任务中去, 增强官兵的军政素质, 提高部队战斗力。《决议》一系列大胆创新, 以及背后所蕴含的强烈的问题指向和矛盾意识, 成为我军政治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获得快速发展并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思想源泉。其主要思想不仅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依据。正如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所指出的:“二十多年来, 中国人民军队中的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有广大的发展和创造, 现在的面貌和过去大不相同了, 但基本的路线还是这个决议的路线”。

当前, 新的形势任务使我军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 多年的和平环境也使我们面临着不少棘手难题, 但是新的历史时期, 我军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地位作用没有改变, 也不会改变。面对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尖锐复杂斗争、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神圣使命和官兵成分结构的深刻变化, 政治工作的使命、任务和空间得到极大地拓展。强军目标开启了我军建设的新征程, 也为政治工作确立了新的起点和新的标准, 赋予政治工作更加紧迫的使命任务。

事实表明, 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当前最根本的是要学习贯彻好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不断深化对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作用的认识, 充分认清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赋予政治工作的新任务, 在准确把握历史方位中明确围绕强军目标开展政治工作的使命担当。要积极研究和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怎样继承和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改进政治工作的作风和方法, 努力推动政治工作在内容、方法、质量、效果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提升, 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切实为强军征程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篇4:党员学习的活动内容是什么

关键词:创新;学习机制;学习型政党;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5--0080—02

一、创新党员长效学习机制的重大意义

(一)创新学习机制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时代在發展,形势在变化,我们必须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目前科技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我们已经处在知识经济、终身学习的时代,不懂得和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即使是过去懂得和熟悉的知识也有一个不断更新的问题。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从世界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史实看,执政党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东西,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学习能力、理论创新能力和执政能力,才能巩固其政权。江泽民同志还指出:“九十年代以来,一些执政几十年的政党先后下台,有的已经衰亡。认真分析这些政党的兴衰,固然有很多原因,但其中最根本的是党的内部出了问题。所以每一个党员、每一个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时刻牢记自己对党的事业应该具有的使命感,来团结奋进,刻苦学习,把党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为此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创新一套新的、更加科学的党员学习理念和学习机制。

(二)创新学习机制是解决目前党员学习中存在弊端的重要手段。部分党员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学习计划,学习自觉性不够,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其结果是对理论学习感觉枯燥乏味而不能深入,对政治学习感觉关系不大而不能投入,对业务学习感觉不甚管用而不能进入,万不得已时则以“重在参与”形式参加学习,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而在农村党员学习教育中还存在这样的问题:我国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党员有很多人,这些党员的活动时间无法求得一致,还有一些党员因年老病弱无法参加学习活动,导致有的党组织学习找不到人,或者学习也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另外由于党小组没有统一和建设性的学习目标,削弱了党小组活动的吸引力,不利于党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致使无法形成一股集体学习的合力,难以充分发挥组织学习的作用。有的支部还存在着抓经济发展一手硬、抓党组织建设一手软的现象。部分村党组织负责人认为“抓经济实惠,抓党务麻烦,太认真了还得罪人”,因而班子主要工作就是应付村里的行政工作,没有心思管学习。有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缓,造成一些贫困村经费要优先保运转,党员学习活动由于没有经费保障不得不放弃,组织学习活动只能停留在口号上。针对目前党员学习中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和创新一套科学的、长效的党员学习机制。

(三)创新学习机制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要求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局面,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这对党的各级组织的学习和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要“科学执政”。就是要学习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创新党员长效学习机制的具体对策措施

(一)首先要树立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在此基础上健全、落实各项学习制度。一是要建立“导学”、“助学”、“督学”机制。所谓“导学”机制就是从中央做起,坚持一级抓一级,建立覆盖全党的组织学习体系。“助学”机制就是指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团队式学习,促进集体探讨、坦诚交流、取长补短,实现全体成员的知识共享。“督学”机制就是要明确新时期党员及党组织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考评制度,把一个组织内全体党员学习的态度、效果作为衡量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标准之一并纳入到学习考评的激励约束机制中去,确保组织学习的连续性、持久性和有效性。二是要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的基层支部应该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党支部通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工作水平,从而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党员活动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支委会和党员大会,逢双月上一次党课。坚持按季度召开民主生活会,活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做到主题明确,记录规范,质量得到保证。三是要健全、完善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党员业余学习、党员学习督查等制度,做到学习时间、内容、人员、经费、效果“五落实”。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放在首位,通过经常性地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从政道德知识等着力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要加大党员学习载体创新的力度。创新学习机制,就必须在创新载体上下功夫。在载体设计上要与时俱进,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类型来丰富内容,改进方式。既要统一部署,又要体现个性,因材施教,提倡娱乐性学习、特色类学习。同时还要按照制度化、科学化的要求,健全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等,纳入规范化建设轨道。要把注重阶段性学习变为注重终身性学习,把零碎、分散、单一且各自为政的学习变为系统化、宽领域、多层次且统一有序的学习,把枯燥、单调、死板的学习变为丰富多彩、自觉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学习,使党员时时处于不断学习、不断上进的双循环、互动性学习中去,形成“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良好氛围。还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时期、不同层次党员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确立不同的重点。根据不同党员的不同情况及相同党员的不同特点,运用科学而生动的学习教育方法,努力实现方法与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要建立和落实党员学习的激励和考核机制。首先要注重目标激励。要把党的近期和长期奋斗目标,分解和细化成可以为党员所期望达到的预期成就和结果,使之成为党员积极活动的“诱因”。其次,要善于正面激励。各级各类党组织要善于发现、培植党员和党组织中的先进典型,还要广泛深入开展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评选活动。并对他们进行大力表彰和奖励。要通过正面激励,在党员中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性竞争机制。竞争是产生激励的有效动因,但要使竞争在一个组织内部真正发挥激励作用,关键就在监督,要建立健全客观、合理、科学的考核标准及严格执行标准的配套措施。

(四)要努力实现学习工具的创新,充分发挥网络及现

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在网络信息全球化的今天,要利用电脑网络进行学习,不断提高党员的信息素养。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学习工具学习,首先要利用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从网上看新闻,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以及国家的新政策,新规定等;其次可以利用网络覆盖面宽的特点,开辟网上“教育园地”以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在“教育园地”上设立“简明党史”、“三个代表”、“法律法规”和“科学发展观”等多个主题教育栏,这样不仅使党员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各种学习资料,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对于一些值得收藏或工作中需要借鉴的资料还能下载保存。最后,利用网络双向交流的特点,实现网上民主沟通。网络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性,可以使人們及时、平等地交流。如网上收集群众建议,既拓宽民主沟通的渠道,又密切了干群关系,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总之,要充分运用网络数字化这种新的学习工具,提高对知识搜寻的欲望,改变传统的阅读习惯,成为信息的主人,把知识“一网打尽”。

三、在创新党员长效学习机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5:党员学习的活动内容是什么

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与版相比,哪些方面的变化值得特别关注?“负面清单”与每一名党员息息相关吗?原《条例》规定的10类违纪行为,如今整合为“六大纪律”,为什么反而提高了对党组织和党员的要求?

答案就在《准则》和《条例》的“改、增、删”中。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 修订后的《准则》共8条、281字,分为导语、党员廉洁自律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等3部分,可概括为“四个必须”“八条规范”。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重申党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传统作风、高尚道德情操等“四个必须”原则要求。二是围绕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对全体党员提出“四条规范”。三是围绕廉洁从政,从公仆本色、权力行使、品行操守、良好家风等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要求更高的“四条规范”。

与1月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相比,修订后的《准则》紧扣“廉洁自律”、覆盖全体党员、突出“关键少数”,强调自律,重在立德,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充分体现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成为向全体党员发出的道德宣示和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需要指出的是,原《准则》中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8个禁止”“52个不准”并非“去无踪”,很多内容作为“负面清单”,移入同步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列“负面清单”,“六大纪律”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原《条例》共3编、15章、178条、24000余字。修订后的《条例》共3编、11章、133条、17000余字,分为“总则”“分则”和“附则”等3部分。

对照《条例》修订前后的内容变化,不难发现,新《条例》坚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作为“负面清单”,强调他律,重在立规。

这把突出政党特色、党纪特色和体现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成果的“党纪戒尺”,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大纪律”,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其中,既做“减法”,删除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并以设定专门条款的方式实现党纪与国法的有效衔接;又做“加法”,结合以来管党治党实践,纳入党中央强调的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以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等内容。

修订后的《条例》,与2003版相比,哪些方面的“改、增、删”值得特别关注?梳理《条例》的具体条款,“负面清单”的重点清晰可见。

“总则”告诉你,党员受到严重警告处分等情形,后果更严重了 修订后的《条例》“总则”部分,第二章“违纪与纪律处分”的第九条规定:党员受到警告处分一年内、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半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而在2003版《条例》的第十二条规定中,“党员受到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从“一年内”改为“一年半内”,党员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后果更严重了。

强化违纪查处、为党纪“加码”的类似条款还有第十三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等。如第十三条是修订后新增的内容,“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受到留党察看以上(含留党察看)处分的,党组织应当终止其代表资格”。

又如,第十九条规定,有“在纪律集中整饬过程中,不收敛、不收手的”等三类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分”。在第二十条中,“党员违纪受到党纪处分后,又被发现其受处分前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当从重处分”。这些都是增补的内容,突出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党纪“从严”。

“分则”告诉你,“六大纪律”可“对号入座”,党纪“负面清单”不再包括贪污贿赂行为修订后的《条例》“分则”部分,就是详述对违反“六大纪律”行为的处分,把党章关于纪律的要求具体化,强化“负面清单”作用,不仅告诫党员干部哪类行为不能做,同时提出清晰的处罚依据,令违纪行为不再有空子可钻。例如,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以前存在模糊地带,此次修订明确列出,可以“对号入座”。

“六大纪律”,政治纪律排在首位。修订后的《条例》第六章“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将以来党中央提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要求和实践成果转化为纪律条文,增加了拉帮结派、对抗组织审查、搞无原则一团和气等违纪条款。如第五十二条规定,“在党内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培植私人势力或者通过搞利益交换、为自己营造声势等活动捞取政治资本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违反组织纪律新增“负面清单”,包括非组织活动、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不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以及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如第六十八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违反廉洁纪律新增“负面清单”,包括权权交易、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利等。如第八十一条规定,“相互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对方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搞权权交易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值得注意的是,“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请、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或者用公款购买赠送、发放礼品”(第九十六条),“违反有关规定自定薪酬或者滥发津贴、补贴、奖金等”(第九十七条),“用公款旅游、借公务差旅之机旅游或者以公务差旅为名变相旅游的”(第九十八条第一款),“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第九十九条)……诸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形被纳入“违反廉洁纪律行为”,不仅要处分直接责任者,还要处分领导责任者。

“对违反群众纪律行为的处分”,新增了侵害群众利益、漠视群众诉求、强迫命令、办事不公、侵害群众民主权利等违纪条款。 违反工作纪律新增“负面清单”,包括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工作失职等。

“对违反生活纪律行为的处分”,主要对“四风”问题和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行为的违纪行为作出处分规定,增加了生活奢靡、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违纪条款。值得一提的是,2003版《条例》第一百五十条中关于“通奸”“包养情妇(夫)”的提法在新《条例》中被删除,范围扩大到“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让纪律处分的面更宽更严。

篇6:党员学习的活动内容是什么

预备党员党课学习体会

我作为新成立的物流与工程管理学院的一名中共党员,在XX年10月30日晚8点有幸跟其他20几名党员及预备党员一起,参加了新党支部学习交流计划的第一次课,体会颇深。

会议的主题是“红色经典中的理想主义”,在看在听的同时,我也在反思,在检讨。能用这种方式来检查和填补自己一起在思想理论学习中的盲点,我深感荣幸。

先就PPT第二页上的三句话,说说我的体会。第一句是“缅怀红色峥嵘岁月”,关于那段历史,以及伴随着历史所萌生并发展壮大的精神,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中国共产党人在极端困苦、极端恶劣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气概以及对信念的坚守,同时也使我感到汗颜。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比起那个时候大大改善了,但是我们的惰性也跟随者萌生了,总在以现在不同于以往了做借口来逃避学习这种真正的革命精神。谈到社会改革,谈到国家大事,很多人都觉得与我无关,或者是出于无奈认为自己的力量太小了所以也还是作为旁观者凑凑热闹也就算了。我想,这也应该算作不服责任吧。其他人我觉得无可厚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追求,但是,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组织,相信我们不是单独的一个人,我们是一个群体,是一大股先进的力量,我们有责任也有实力去接下这个担子,而不能还是这与我无关的漠然。

第二句是“品味红色经典盛宴”,其中以像《风声》《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等革命战争视频、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人民服务》等经典巨著、毛泽东诗歌等形式引出深刻的政治理论,结合不同的时事背景,带领我们在红色经典中缅怀红色峥嵘岁月,并对理想和信念做了充分阐释。对比起我们自己在面对这些经典的态度时,我一样只能用汗颜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我们有时候也会去看,但是大多时候是一种茶余饭后的消遣,却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没有去认真了解故事背后的社会背景,没有真正去理解这其中的蕴涵的深刻道理和革命精神。也许会有人说,那天天搞这个不累啊,但是如若你的信念足够坚定,你的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你还会瞻前顾后,怕这个忌那个吗?就如同你励志要考上哪里的研究生一样,你会被数学有多难,英语有多枯燥吓倒吗?

篇7:三会一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三会一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一

党组织生活中“三会一课”指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课,主要依托党支部、党小组开展活动。通过“三会一课”对党员进行党的知识教育,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十七大”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有关业务知识,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文件、指示,完成上级党组织布置的各项任务。

一、三会一课的内容:

1. 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是党支部的最高领导机关,在党支部中享有最高决策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党员大会每月必须召开一次。会议由支部委员会召集,由党支部书记主持。会议议题由支部委员会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本支部的工作需要确定。

支部党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吸取和审查党支部的工作报告,讨论、决定本支部的重大总是传达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选举新的支部委员会,增补和撤销支部委员;接收新党员;提出对党员的奖励和处分意见,决定职权范围内的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党员大会有权修改或否定支部委员会作出的决定,支部委员会如发现党员大会的决议不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院党委的决议时,可请示上级党组织裁决或重新召开党员大会再次讨论决定。

支部党员大会是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的重要形式,要充分开展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对于经过讨论暂不能统一认识的问题,不要急于作决议,下次会再议,必要时可报告上级党组织。根据会议内容的需要,支部党员大会有时可以吸收非党干部或入党积极分子列席。大会协议必须经应到会正式党员半数以上通过,方能有效。

2. 党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根据需要也可随时召开。必要时也可召开支委扩大会议,吸收党小组长和有关党员干部参加。会议议题一般包括:研究、贯彻上级党委的决议和指示,讨论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方针办法,研究党的建设和党员管理教育方面的问题,分析支部党员队伍状况,检查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情况,研究培养、发展新党员方面的问题。

党员大会和支部委员会议的内容要提前通知与会人员。议事要遵守规定的程序。对会议议题的执行情况要检查督促。

3. 党小组会。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两次。党小组会的内容一般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党支部的近期工作,结合本小组的实际情况确定,每次解决一两个问题。内容包括:组织党员学习;研究如何贯彻执行支部决议和各项工作任务;党员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研究选举和发展党员工作;评选优秀党员;讨论对党员的处分等党务工作事项。要抓住四个环节:一是会前要与党支部沟通确定内容、方法,通知党员做好准备;二是抓住中心内容讨论,力求统一思想;三是明确责任,及时督促检查议定内容;四是做好记录,向党支部汇报。

4. 党课。党课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形式。党课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结合本校实际和党员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和科技文化知识,党员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等。授课人主要由本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党龄较长的党员担任,也可由本支部党员分别准备专题,轮流上课或请上级党组织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学者授课。

党组织应在上党课前抓好授课人教材的准备,授课过程中组织好听课和讨论,注意收集党员的反映和要求,不断改进党课质量。每个党员都应当自觉地接受党课教育,不断提高党性修养。

二、三会一课的要求:

第一,要体现在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上。通过坚持和创新“三会一课”活动,规范基层党支部委员会的各项活动和工作,进一步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推进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从而不断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二,要体现在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通过坚持和创新“三会一课”活动,健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接受组织教育的长效机制,从而不断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促进党员坚定理想、牢记宗旨、立足本职、埋头苦干,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三会一课”活动的效果要体现在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上。通过坚持和创新“三会一课”活动,将企业的中心工作融入到“三会一课”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小组和党员在企业稳定、经营、管理和生产中的桥梁、骨干、带头作用,把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国企又好又快发展方针落实到基层、班组、岗位,促进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三会一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二

“三会”是: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

“一课”是:按时上好党课。

“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的基层支部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组织党员学习和讨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决议,并研究贯彻执行的措施,这样可以更好地完成党的各项任务。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可以使党员对一些重大问题,在党的会议上进行民-主讨论,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统一思想,作出决议。同时,党员定期讨论支部工作,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党组织和党员更好地接受批评和监督。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可以更好地受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教育,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要注重质量,避免形式主义,要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一、支部党员大会制度

支部党员大会,是指由党支部全体党员(包括预备党员)参加,讨论研究支部重要议题的一种组织活动。按期开好支部党员大会,是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

1、支部党员大会会期

支部党员大会应每季不少于一次,党支部可根据工作需要,提前或适当增加大会次数,但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减少次数。

2、支部党员大会内容

(1)结合实际工作,研究、讨论党支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和工作计划等。

(2)审查和通过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

(3)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

(4)评定合格党员,表彰先进党小组、优秀党员和党员积极分子,处分犯有错误的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

(5)选举支委会及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罢免、撤换不称职的支委和出席上级党代会代表。

(6)讨论执行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和党支部提交的其他主要问题。

3、支部党员大会程序

(1)主持人报告党员出席情况,宣布开会。党员大会一般应由支部书记主持,支部书记如果缺席,可由支部副书记或支委主持。主持人应向大会报告党员应出席数和实到数,缺席人数及其缺席原因。在报告时要注意将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分开。一般实到的正式党员超过应出席会议党员的半数,大会方可召开,大会决议必须经应到会正式党员半数以上通过方能有效。

(2)围绕中心议题组织党员展开讨论。为便于支部党员大会的讨论和决定,支部可事先提出意见或方案,引导党员发言讨论,在必要时候,也可将支委会对某个问题的不同意见,向大会作介绍,供党员讨论。支委成员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讨论和表决,切忌在支委会上有不同意见不提出、不表态,而在党员大会上突然提出。

(3)表决通过决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党支部应要求党员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明确、郑重地表明自己赞成或反对的态度。

(4)做好会议总结,提出贯彻意见。主持人要在支部党员大会结束前做出简要总结,并对如何贯彻落实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和精神提出意见。

4、支部党员大会要求

(1)做好会前准备。支部党员大会要有确定的会议议题,做到主题明确,中心突出,支委会要事先围绕议题,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初步意见,同时支部要将会议的内容、要求、议程、时间等通知全体党员,让党员明确会议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从思想上有所准备。

(2)做好会议记录。党支部要指定专人做好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党员出缺席人数和原因、会议议题、党员发言要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会议形成的决议等,会后,记录要归档保存。

(3)会议要庄重、严肃、认真,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注意听取每个党员的意见,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决不允许个人武断、草率作出决定。上级党组织派来参加支部党员大会的同志和预备党员在会上只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

(4)会议要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不得随意改变程序,特别是接收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和讨论处置(处分)党员的大会以及党内选举的大会,必须严格按照特定的程序进行。

5、支部党员大会注意事项

(1)个别党员因故请假,支部书记要尽可能在会前听取这些同志对议题的意见,并把他们的意见转达给支部党员大会。

(2)支部党员大会是党内的会议,一般不吸收非党同志参加,但碰到讨论发展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党员大会,可适当吸收一些入党积极分子列席。

(3)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通过的决议,如果是发展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处分违纪党员、支部换届选举等方面的内容,要按照党章规定,报请上级党组织审查、批准方能生效,并要将批准的决议及时向党员公布。

(4)有些提交支部党员大会讨论的议题,例如:传达上级文件和会议的精神、阶段性时事政治学习安排、上党课等不必作出决议或决定。但是遇到需支部党员大会作出决议的议题时,必须有超过实到党员半数的赞同,方能生效实施。

(5)对议题进行表决时,党员有表示赞成、或反对、或弃权的权利,但无论自己的态度如何,都必须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行动上服从支部党员大会作出的决议。党支部应为党员了解情况积极创造条件,以便使党员在会上充分发表意见,尽可能达到认识上的一致。

(6)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问题时,如果出现较大意见分歧,一时难以统一,大会不必匆忙作出决定,可以暂时休会,让大家再酝酿一下,然后再议,力求取得一致意见。如遇事情紧急,不能因少数同志持不同意见而拖延不决时,则应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选行表决,作出决定。

(7)党支部对需要表决的议题,不宜采用个别征求意见的办法,而必须采用支部党员大会表决的形式,因为只有通过支部党员大会的充分讨论,取得了一致意见,才能够保证决议的正确性。对确因其他原因不能到会的党员,可在会前个别征求意见,并将他们的意见在会议上介绍给到会党员,以供参考,但不能将他们的意见视为赞成票或反对票。

(8)对支部党员大会作出的决议,支部的每个党员,特别是支委会成员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不允许随意发表同决议不相符合的意见。对个别因故没有到会的党员,党支部要向他们传达会议的决议,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他们提出的正确意见要提请下次党员大会再讨论,或向上级组织报告,对他们提出的不正确的意见要做好解释工作。

篇8:什么是真实有效的科学“活动”?

浙教版《科学》教材中的“活动”是科学教学的一部分, 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领悟科学的思想。“活动”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的特点:

(一) “活动”形式多样化

初中科学课本中各册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形式有:观察、调查与交流、竞赛、游戏、实验探究、技能训练、小制作、小发明、课外实践活动等。

(二) “活动”内容生活化

科学“活动”着眼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因此, 很多活动与生活紧密相联, 如:会沉浮的气球、鸡蛋放在溶液里、月相实验、模拟月食实验、酒精蒸发实验、水的沸腾实验、水蒸气液化实验、液体的扩散实验、蔗糖溶解实验、近点远点盲点实验、观察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花的结构、膝跳反射等等。

二、“活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通过调研、听课、访谈, 发现科学“活动”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 教师对科学“活动”的认识不够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的首要目标还是完成教学内容, 至于学生真正理解了多少知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是否能提高并不重视, 这样的结果是: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主体活动, 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的认识结果代替了学生的认识过程。

(二) 教师“活动”代替了学生“活动”

现在科学课本中许多都是学生分组“活动”, 由于学生分组“活动”需准备大量的实验器材, 某些科学教师性情使然, 怕麻烦, 上课只准备教师演示“活动”的器材, 所以学生的分组“活动”就由教师演示“活动”代替了, 更有甚者, 教师的演示“活动”也省了, 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教师这样做极大地抹杀了学生能力培养。

(三) 科学“活动”教学设计不精细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教师只有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 才会有精彩课堂的生成呈现。而部分科学教师的教案, 在“活动”这一环节上, 写得很简单, 如:书本第几页、略, 还有的干脆什么都不写。这大大降低了“活动”教学的有效开展, 影响了“活动”教学的可操作性, 使“活动”显得粗糙而简单, 无序而重复, 杂乱而无章, 缺乏有序渐进, 教学时间用得很多, 然收效甚微。

(四) 科学“活动”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有些“活动”的开展需要相应的器材, 而实验室中的仪器很陈旧, 与科学教材配备不密切, 也有些仪器比较缺乏, 如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相形状, 用显微镜观察精子和卵子的实验等等。

三、解决科学“活动”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 提高教师对“活动”教学的认识是基础

对“活动”教学的认识包括观念上的转变和内涵的理解, 这是提高“活动”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观念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 任何一次教学改革, 无不以转变教学观念为先导, 教育每前进一步, 无不依赖于教学观念的突破, 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教师对“活动”教学的认识。

1. 加强学习, 分析课例

组织教师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学论》、《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新课程下教师自我发展设计能力》等等, 让教师充分认识到, 只有将学生进行科学活动与学习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活动”的教学中, 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活动, 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感受科学过程, 获取事实证据, 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理论。

一线教师教学过程中, 要敢于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操作, 教师只需说明“活动”教学的实施要领、操作步骤等。

2. 专家引领、同伴互助

邀请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员来校上示范课、开讲座, 送骨干教师外出培训, 与结对学校、同一片区学校开展教学研讨等形式, 既有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活动”教学的要素, 操作程序, 基本步骤等, 也有从实践的层面结合“活动”教学的亲身经历, 使得“活动”教学少走一些弯路,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 转变教师“活动”教学的备课是关键

教师要上好科学“活动”, 备课是关键, 这样上课时才胸有成竹、遇事不乱。

1. 备课要体现“学生被动”到“学生能动”的转变

在新课程背景下, 要变“我教你学”为“以学定教”的思路来备课, 让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根据“活动”教学要求, 灵活地掌握课标, 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 把备课的视野扩大到教材以外的东西。要发挥集体的力量, 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 培养学生兴趣, 激发求知欲望, 进行合作备课。有些实验在一节课内很难完成, 那么我们就要提前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先做, 然后把实验中的现象在课堂中展示出来。

2. 备课可以对教材中的实验有效改进

教材中的“活动”是理想化的产物, 如何发挥出活动的有效作用, 教师就要合理地选择利用。不能认为教材是专家编写的, 教学就要以教材所承载的权威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为宗旨, 教师的任务就是简单地“占有”教材, 然后将教材内容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 再让学生去“占有”。教师和学生都成了教材的奴隶。而应该在新的教育理念下, 教材不是供传授的经典, 不是供掌握的目的, 而只是教师使用的工具。作为工具, 它怎样才能适合自己使用?是否需要加工改造, 教师要予以审视和重构。教师在备课中, 可以对书本上的某些实验加以改进, 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案例:比热实验的改进

取两只质量相同的烧杯, 放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分别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使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吸收相同的热量。教材原有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这个实验要求除了水和煤油两种不同物质不一样, 其他的条件都应控制相同:煤油和水的质量、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火焰等等。特别是酒精灯的火焰要一样, 在这个实验中很难控制, 那么我们采用改进的水浴法如图2所示的装置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 增强学生科学“活动”的操作是核心

1. 转变教师角色行为, 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只有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许多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在处于主动的状态时, 能够发挥智力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而处于被动状态时, 只能发挥其智力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因此, 我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他们自身的需要, 应该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

2. 将课堂延伸至大自然, 培养学生“活动”的兴趣。

大自然中许多活生生的事物变化在课堂上是无法识别的, 如教材中出现的“日月星辰天体运动的观测”、“太阳光的色散”、“光的颜色”、“太阳高度的测量”、“当地昼夜长短的变化, 夏、春、秋、冬昼夜的长短”的观测等, 这些“活动”内容无法在课堂内操作, 像处理这类教材, 就必须结合课堂教学, 打破课堂时限, 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进行实地科学观察和调查, 利用课后延伸补充教学, 才能让学生获得真知。

3. 结合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 经常开展各种小制作、小论文、小发明等比赛活动, 让学生多动手实践, 做到教、学、做合一。

通过动手引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增强对现象的理解和深化, 让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在活动中得到体现。

(四) 配置与新课标相配套的实验器材是保障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 要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结论, 总结出各种规律。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引导, 告诉他们实验的目的, 什么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至于怎么做, 应该留给学生。为此, 学校应尽可能配备多的器材, 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科学知识, 提高能力, 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 让他们也感受到科学家寻找自然规律的艰辛。

总之, 科学中穿插了大量的“活动”内容, 体现了编写者敏锐的时代意识, 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勇于突破陈规的过人胆略, 是我国课程史和教材史上的重大创新。

摘要:《科学》教材突出对学生能力培养, 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 由于教师对科学“活动”的认识不够, 往往会以教师“活动”代替学生“活动”, 使“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不精细。本文通过提高教师对“活动”教学的认识, 转变教师“活动”教学的备课思路, 增强学生科学“活动”的操作以及配置与新课标相配套的实验器材四个策略, 以解决科学教材的“活动”教学。

关键词:科学活动,存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邵宗杰, 裴文敏.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程功, 陈仙梅.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篇9:什么是有效的“合作学习”

佐藤学说:“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堂里构筑一种新型的关系为出发点,即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课题,互相探究,互相交流,相互启发,我将之称为‘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相互欣赏的学习。也可以说,就是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回到个体的学习。”

在教室里组织这样的学习绝非轻而易举之事。事实上,这是一场更新教学观念,重建课堂文化的静悄悄的教育革命。

首先,在教室里,不能不面对现在学生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即对事、对物的不关心,对他人的不关心。而这种对事、对物、对人的冷漠态度并不仅仅只是学生的问题,可以说是现代人的一种深刻的病理现象;如果不与这种“不关心”的虚无主义做斗争的话,推进真正的学习和让学习富有思想内涵是不可能的。因此,佐藤学认为,与对物对人的冷漠做斗争的实践,应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中心课题。在他的实验学校,教师把培育班上学生成为能向同伴“直率地要求帮助的学生”,作为在教室里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的第一步。越是不懂的学生越会产生这样一种倾向——不寻求同学的帮助,试图凭借自身的能力加以克服,试图凭借自身的努力摆脱困境。因此,他们总是孤立无助、失败、遭遇挫折,最终成为差生。就凭这一点可以看出,必须对差生做出如何向同学请教的引导。努力营造一种无论什么时候学生都能向人求助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学生能够安心学习的氛围,它能使教室里的关系变得融洽。

其次,必须重新认识“主体性”,克服“主体性”神话。教育要培育学生成为自立、自律的学习者,这是没有异议的。佐藤学说:“在学校里的学习既不是一个人一个人的孤立活动,也不是没有教师介入而进行的活动。它是在老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这才是学校中学习的本质”。所谓“主体性”神话,是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的互动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佐藤学说:“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在与教材、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环境的关系中加以认识。学习只在与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够得以生成、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不是和这一切毫无关系而独自起作用的,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也不是在这些关系相互作用之前就存在的。”

“主体性”是根植于去掉了“被动性”的单方面的“能动性”。然而“主体性”是以“被动性”为基础的,因为在人能动地活动的前提中,就有与人、与物的“应对”这样的“被动性”,所以,“主体性”应当还原为“被动的能动性”。教学必须建立在还原学生的“主体性”、克服“主体性”神话的基础上。在那些还没有推翻“主体性”神话的教室里,要开始为改革做准备的话,必须设定“被动的能动性——应对”为教师与学生活动的基础。

第三,创设以倾听为中心的课堂。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在没有倾听关系的教室里,占支配地位的是对他人的漠不关心,相互学习的关系自然不可能产生。形成倾听关系的课堂第一步,教师首先必须虚怀若谷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应对。其次,教师的表达方式,把学生的每一句话都如珠玑般的宝贵而给予尊重的态度,消除粗话和含糊不清的言辞。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佐藤学把“倾听学生的发言”形象地比喻为“和学生玩棒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不擅长接球的教师,应当专心一意地正面直对学生,去接往他们的每一个球,重视他们的每一个球,而不是以为只有按自己的教学计划上课才是上课。

所谓“学习”是同客观世界对话(文化性实践)、同他人对话(社会性实践)、同自我对话(反思性实践)三位一体的活动。我们通过同他人的合作,同多样的思想的碰撞,实现同客体(教材)的新的相遇和对话,从而产生并雕琢自己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原本就是合作性的,原本就是基于同他人合作的“冲刺与挑战的学习”。业已懂得、理解的东西即便滚瓜烂熟,也不能称为“学习”。学习是从既知世界出发,探索未知世界之旅;是超越既有经验与能力,形成新的经验与能力的一种挑战。因此,佐藤学说,不组织“合作学习”,每一个人的学习就不能成立;要提高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合作学习”也不可或缺。

合作学习如此重要,为什么仍然有很多教师不采用“合作学习”呢?最大的理由恐怕在于,每一个教师的意识都聚焦于“上课”的展开,却未能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上课”是以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为目的的,但教师仅仅关注于“上课”本身,未能直面关键的“学习”。这是本末倒置,因此需要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上课”是以实现“学习”为目的的,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实现必须成为“上课”的诉求。佐藤学说,倘若要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实施体现每一个学生挑战性学习的教学,那么在教学中不采取小组学习是不可能的。在小组活动中决不强求一体化,恰恰相反,它追求的是学生的思考与见解的多样性。学习,并不是从同一性中产生的,学习之所以形成,恰恰是在差异中。

对于小组学习,普遍有两个担心。一是担心流于“闲谈”,二是担心影响教学进度。小组学习流于“闲谈”,并不是合作学习本身的问题,根源也许就在于相互倾听的关系尚未建立起来。倾听关系为对话的话语做准备,对话的话语为建立相互学习关系做准备。确实,学生之间只要不产生相互倾听的关系,或许就不可能期望“合作学习”的成果;但是,反过来,不实施“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倾听关系和互学关系就难以培育。如果已经建立起了相互倾听的关系,小组学习还会流于“闲谈”,那么问题可能就出在学习任务缺乏挑战性。在习惯于同步教学的效率的教师看来,“合作学习”似乎是没有效率的、浪费时间的做法,但从推进“合作学习”的教师看来,同步教学的效率才是对学生的浪费、对经验的浪费。如果说,不是教学中教科书处理的进度,而是寻求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经验的效率,那么,同步教学才是彻头彻尾的没有效率,而“合作学习”才是货真价实地讲究效率。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科书的处理,作为专家的教师,其责任在于在课堂中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这样说来,我们应当寻求的不是上课的效率(传授教科书知识的效率),而是学习的效率(丰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经验的效率)。实施“合作学习”并获得成功的教师并不会拖教科书的进度。其方法有两个。一是果断地处理单元的展开,有效地组织教学的内容——该压缩的压缩、该拓展的拓展。二是把“合作学习”作为“挑战性学习”来组织,亦即高水准地设定“合作学习”的课题。这样,“合作学习”就能够融汇基础性和发展性的教学内容,使得互帮互学得以实现。

总之,实施以“学”为中心、创建学习共同体的教学,不能不组织和推进“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是否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基于倾听关系与对话关系基础上的互动关系,其次取决于是否把“合作学习”作为“挑战性学习”来组织。在佐藤学的实验学校中,改革的第一年的中心目的并不在于“上出精彩的课”,而是以学生的学习实况和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态度为中心问题展开讨论,致力于把基于倾听关系和对话关系的互动关系真正建立起来。这才是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基础建设。为什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至今日,还不能实现“以教为主”的课堂向“以学为主”的课堂的根本转变?忽视了把“合作学习”建立在倾听关系与对话关系的基础之上,也许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上一篇:太原科技大学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下一篇:高一新生英语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