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

2024-05-14

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通用6篇)

篇1: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食品安全调查报

2016年机构改革完成,新组建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全新的监管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也直接关系到社会安定与和谐。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县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全面分析食品行业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路,促进xx县食品行业更加健康、稳步、持续地发展,我局对我县食品行业进行了认真调研,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xx县食品行业基本情况

我县现共有注册餐饮服务单位910户,未取证的小餐饮店212户;食品流通经营主体1040户,未取证的小食品店621户家;食品生产企业26家,未取证的小作坊201家;未取证的食品流动摊贩100余户;不规则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随着食品产业的快速增长,我县食品行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涌现出了一批名优产品,包括麻辣牛肉、飞龙面、龙女酒、盐皮蛋等;西南商圈著名零售商企业重百商城看中xx县消费潜力,在沿口镇开设两个零售店;印山假日酒店、渝源庄、雪花啤酒风情街等餐饮业领头羊和餐饮服务示范街则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助推我县食品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xx县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6年,我局为摸清食品安全现状,抓住食品亮剑行动的契机,集中查处了一批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后续又多次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包括食品添加剂、大米、白酒、饮料、食用油、肉及肉制

品专项整治等多个方面,形成查处一案,震慑一方,教育一片的作用。截止目前,我局共计办理食品生产经营违法案件127件,罚没款合计万元。同时,为了严防食品安全风险,根据市局年初下达的食品抽样方案和我县实际情况,我局共计开展民生工程抽样96批次,不合格6批次,合格率%;开展监督抽样55批次,不合格32批次,合格率%;对抽样不合格的产品,一律按照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罚。我们清楚认识到,我县食品安全总体现状较往年有所提升,但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一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一是监管人员数量少。按照“三定”方案,全局共设立编制80个,到位人数46人。从事食品安全监管的人员紧紧23人,食品安全监管面积大、战线长、监管基础薄弱、动态性强,同时食品行业兼具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流动性强的特点,现有监管人员即便超负荷工作,也不能达到监管

率100%。二是监管设备缺乏。目前我局共有快检设备2套,只能针对极少部分品种做基础检测,面对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的食品,我们执法人员绝大多数时间是采取凭经验肉眼看、鼻子闻、手摸和检查购物凭证等方式来辨别假劣产品,支撑食品安全工作的物质技术力量无法保障,难以及时发现,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办公场地受限。我局共设立6个监管所,为我局的派出机构,办公场所在监管所乡镇府所在地划转,但目前无一个正常运转,监管所缺乏电脑、打印机、执法车辆等一系列办公设备。

食品安全隐患突出。一是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隐患突出。食品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从业人员绝大部门来自农村或者是城镇下岗职工,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未实行进货查验及台账登记、索证索票制度或者记录、索证索票不全,不能及时处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

缺乏,留下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二是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高,维权困难。在我县很多消费者没有基本的食品安全意识,特别是一些老人、小孩在购买食品的时候,基本不会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这些标识,这就给一些不法经营者可乘之机;而部分经营户往往不会主动提供发票和小票,一但出现问题,维权就会比较困难。三是农村食品市场名目繁多,秩序混乱。农村食品市场上廉价食品琳琅满目、山寨食品品种繁多,因农村消费者普遍对食品安全知识知之甚少,加之我局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农村食品市场和城乡结合部是低价劣质食品的倾销地,农村消费者也是假冒伪劣食品的直接受害者。

食品经营缺乏有序竞争。一是食品生产经营户分散不成规模。我县食品经营店分布范围相当广,从城区到几人、十几人聚集的农村居民点都有食品生产经营户;但绝大多数规模都不大,有两张桌子就组建一个小餐馆,有几十包小

食品、几瓶酒、几包糖果就能构成一个小食杂店,有简单生产工具在简陋的棚户内搭建的小作坊,同时,很多农村地区的餐饮服务单位及食品流通经营户未取得相关的证照,小作坊也未到监管部门实施备案管理,这给职能部门监管带来较大难度。二是食品行业小、散、乱、差问题凸显。食品行业作为一般的服务业,普遍投入不大,技术含量偏低,尽管完全由市场竞争来选择,但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导,普遍存在小、散、乱、差等问题,缺乏有序的竞争力。除进行注册登记的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流通经营户、食品生产企业及已实施备案管理的小作坊外,食品流动摊贩随处可见。因不能对未获证或登记的食品生产经营户进行食品原辅材料、制售过程、环境卫生状况进行监督控制,所生产销售食品质量安全隐患大。

篇2: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百姓不用再为温饱问题而担忧。但食品 的安全问题却愈显突出。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从“毒血旺”到最近的“黑心烤鸭”,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了我们的神经。

为此,我们九位同学组成了食品安全问卷调查实践小组,利用假期时间,查找相关书籍,并与网络上热点问题相结合,制作出一份有关食品安全的调查问卷,向各高校学生发放。此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有:

第一,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群体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态度和想法。第二,宣传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第三,通过食品安全常识的宣传提高我们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第四,提升我们和不同类型的人们的交流沟通能力。

经过五天的问卷调查发放和数据汇总,我们整理出一份详实的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本次实践共发放调查问卷335份,有效收回320份。通过比较,我们选取了以下十二个典型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第1题:您的专业是什么?(单选题)

A.文科类专业 94 29.4% B.理科类专业 104 32.5% C.工科类专业 87 27.2% D.其他35

10.9%

分析:我们在每个学科中都有选取代表,相对比较均衡。这样的调查问卷能够客观的反映出高校学生的真实情况,更利于数据结果的分析。

第2题:您用于食品的月支出是?(单选题)

A.100-300元 62 19.4% B.300-500元 192 60% C.500-1000元 60 18.8% D.1000元以上6

1.9%

分析:绝大多数同学的食品支出都在300到500元之间,甚至更多。而对于北京的高校学生而言,月生活费大都在800-1000元之间,这足以说明每个月食品上的花销是占相当大比重的。所以食品安全的问题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正可谓“民以食为天”。

第3题:您选购食品时主要关心:(多选题)

A.价格 155 48.4% B.品牌

32.2% C.生产日期、保质期 228 71.3% D.配料表 34 10.6% E.产品认证标志 44 13.8% F.商家促销8.4% G.食品色泽、外观等感官方面 116 36.3 H.其他

5%

分析:从数据来看,同学主要关心的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次是价格,食品色泽、外观等感官,当然还有品牌。而对配料表和产品认证标志的关注度却少得可怜,这恰恰是最能反映食品本质质量的东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有待加强,对于配料表和产品认证商标的关注度仍需提高。

第4题:您一般是从哪些途径得到食品安全消费的知识?(多选题)

A.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

131

40.9%

大学生暑期实习报告&调查报告专题实习证明金融专业法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机电专业

B.电视、广播217 67.8% C.网络

45% D.有购买经验的人 124 38.8% E.相关知识讲座

8.4%

分析: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电视广播、网络等的宣传一定程度上还是给大家普及了知识,同时身边有购买经验的人可以适时帮助自己拓展眼识。但是关于食品的相关知识讲座的举办却并未影响到更多的同学,根据情况分析原因,首先是因为讲座举办数量较少且没有规律性,其次规模不大宣传力度不够,造成同学无从得知信息,因而不能积极地参与进去。第5题:下面食品安全事件您听过的是:(多选题)

A.广东河源饲料公司购买“瘦肉精” 201 63.1% B.烟台开发区用工业染料浸泡花生进行染色 44 13.8% C.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大头奶粉)275 85.9% D.杭州市畅销“毒海带” 49 15.3% E.“苏丹红”事件

276 86.3% F.“龙凤”“思念”速冻食品检出致病菌 50 15.6% G.“三聚氰胺”

284

88.8%

分析:此项调查中,“瘦肉精”“假奶粉”“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事件是被大众熟知的,可是诸如“毒海带”这样的事件,由于媒体曝光力度不够,同学们并不能及时掌握此类食品安全信息。而事实上,百姓有权利知道关于所有黑心食品厂的全部食品安全信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帮助百姓减少被食品危害健康的几率。

第6题:对于食品添加剂,您的观点是:(单选题)

A.添加剂都有害,食品中不该用 20 6.3% B.凡列入国家标准中的添加剂都是安

全的13 4.1% C.只有列入国家标准中的添加剂,按适用范围和限量,才是安全的 171 53.4% D.即使是天然食品添加剂,食品中也应少用

35% E.为了色香味,使用添加剂无所谓

1.3%

分析:大部分同学对食品添加剂都有着正确的认识,只有少数同学对于食品添加剂还有些偏激的看法,这种现象亟待解决。

第7题:就目前您所学知识,您认为食品安全最主要的问题有哪些?(多选题)

A.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问题 155 48.4% B.农药、抗生素、重金属、防腐剂等高残留问题202 63.1% C.散装食品卫生问题 105 32.8% D.食品过期变质问题

30.6% E.假冒知名品牌,宣传虚假夸大 136 42.5% F.三无产品 110 34.3% G.食物中毒104

32.5%

分析:此问题同学在填写问卷时普遍全选,这说明大家觉得各项问题都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说明百姓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已经有了明显提升,而国家和政府更应该更加努力地去解决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第8题:您认为目前中国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单选题)A.政府部门监管不力 112 35% B.相关法律不健全

18.8% C.不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 103 32.2% D.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不够 33 10.3% E.购买者假冒伪劣鉴别能力不高

3.8%

分析:多数同学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不 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以及相关法律的不健全。同时,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不法分子的惩罚,也可以有效地缓解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对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来说,国家和政府应该对其进行重点教育,告诫他们看轻利益、重视安全才是双赢之道。对于百姓来说,提高鉴别假冒伪劣的能力,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第9题:就您所学专业知识,对于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您采取什么方法避免?(单选题)

A.不吃路边小摊上的食品

11.3% B.购买时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包装等 158 49.4% C.尽量在食堂吃饭,不去无证餐馆就餐 99 30.9% D.选择净菜或有包装的食品

8.4%

分析:同学对食品安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购买时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包装等,不去无证餐馆就餐,不吃路边摊上的食品等等,都说明人民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意识已经有所加强。

第10题: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是否向有关部门投诉:(单选题)

A.是 71 22.2% B.否

249

77.8% 第11题:不投诉的原因有:(单选题)

A.不知道如何投诉 55 22.1% B.认为投诉不能解决问题 80 32.1% C.不愿意花费精力和时间去投诉 98 39.4% D.自认倒霉

6.4%

分析:以上两题在汇总数据时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国家和政府应该大力监管,从源头上杜绝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违法行为;媒体应该尽职尽责地对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全面曝光,不给黑心食品厂任何可乘之机;而当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却选择了默不出声的方式解决。

根绝原因分析,绝大多数人群都选择不去投诉,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这说明人们的法律意识严重不足,对于不法分子不去投诉,不去解决,他就可能一直都在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有可能解决目前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其次原因是认为投诉不能解决问题,这显示了百姓对于国家和政府监管部门极度的不信任,以至于觉得去投诉,解决不了问题,纯粹是浪费时间。所以,如何让百姓信任,这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再者,仍有部分同学反映不知道如何去投诉,或者电话投诉过去,对方态度并不友善,这些

问题都阻止了投诉的热情,也就使得百姓生活更不安定,食品安全违法事件日益猖獗,国家社会远离和谐。

总之,人们应该加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国家和政府将监管落在实处,人人都给不法分子以反击,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第12题:对于目前的食品安全环境,您的看法是:(单选题)

A.逐渐好转60 18.8% B.这些年都差不多179 55.9% C.越来越差

25.3%

分析:这些年都差不多,没有什么恶化,也没有什么好转,却不是一个值得高兴的评价。我们仍需着眼于食品安全,切实保障百姓利益,让老百姓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以上12个题目的汇总分析让我们喜忧参半,为便于更好地总结实践结果,我们将问卷上30道题目的数据分析以文本的形式整理出来,供大家阅览。

1.当前高校学生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绝大部分通过平面媒体(报刊杂志等)、电视广播以及网络获得,相比于一些农林院校,其他学院更缺乏获得这方面知识的途径,比如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讲座。

2.大家普遍觉得当前存在的食品问题很多:如没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假冒知名品牌、三无产品、食品过期变质问题、食品卫生问题、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问题、农药、抗生素、重金属、防腐剂等高残留问题,其中,最多提到的是农药、抗生素、重金属、防腐剂等高残留问题和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问题。在大家看来,形势颇不乐观。

3.学生对于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基本上想法较少,至于最简单的留意保质期、生产日期这一点,还有28.7%的同学没有做到。其他的一些防范方法也很消极或被动,比如通过不买小摊的小吃来保证食品安全。

4.倾向于在学校食堂就餐的同学比例最高,小饭馆和连锁餐饮店次之。

5.在公认学校周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情况下,仍有11.9%的同学会经常去就餐,只有13.6%的同学坚决不去。也就是说如果这些饭馆和小吃摊位真的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并且没有得到处理,那么大部分同学的健康都有可能会受到损害!

6.76.3%的同学认为近期地沟油、塑化剂等事件频繁发生与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直接相关;63.6%的同学认为商贩的道德素质需要提高,经营需要被严格监督;40%左右的同学对此表示担忧,同时认为大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还过于薄弱。

7.当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77.8%的同学表示不会向有关部门投诉。而我们实践小组队员同时也发现,关于投诉热线或投诉方式的宣传也是少之又少。我们猜想这也与大家会放弃投诉的现状直接相关。

8.44.9%的同学发现过或怀疑过学校附近的饭馆和小吃摊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此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并对不同专业的高校学生的购物习惯、食品安全关注程度、饮食健康知识等情况进行了评估,得出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人民的维权意识不强等结论。同时,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近些年政府和人民都对食品安全的问题更加重视,人们对自己的保护意识也更加强烈,但是在很多问题上还是有待提高。比如,人们应该有意识的对食品安全知识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应该更重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人们

篇3: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

一、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

(一) 家庭人口状况

在1 221个农户中, 户籍人口为5 700人, 户均4.67人。其中, 在家留守人数3 833人, 占总人数的67.25%, 在外人数1 673人, 占总人数的29.35%;996户有外出务工者, 占总户数的81.57%, 其中常年外出务工者占53.82%, 其余多为农闲时零散短工。

(二) 农村户主的职业分布与受教育程度

所调查户主当前职业身份占较大比例的是务农和外出务工人员, 接着依次为种植经济作物、村干部、教师和乡镇干部, 农村居民分工分业的现象增多, 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户主很少识字的有97人, 占8.18%;小学及以下程度的有274人, 占23.1%;初中文化程度的有639人, 占53.8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76人, 占14.84%。户主的文化水平以初中及以下的人群为主, 留守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较低。

(三) 家庭耕地和农作物种植状况

调查农户共有耕地6 391亩, 平均每户自有耕地5.23亩;承包耕地合计2 440.31亩, 平均每户承包耕地1.98亩, 占农户自有耕地总数的35.5%, 与调查点的农村外出人口比例大体相当, 表明调查点农村已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耕地在流转或小规模集中。从耕地经营内容看, 耕地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和水稻等粮食作物, 其次种植大豆、大蒜、枣、果树、辣椒、土豆、蔬菜、油菜、棉花等经济作物, 耕地的农业经营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四) 家庭收支结构新变化

从农民家庭收入水平构成看, 大部分农户的家庭收入居于中等水平, 占59.6%, 其次为中下等水平和中上等水平, 而上等水平和下等水平的比例仅占7.5%。收入增长变化不大的家庭占59.02%, 收入增加的家庭占31.62%, 收入减少的家庭占9.36%。

农户家庭收入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其中, 收入来源于粮食种植的农户占59.87%, 来源于外出打工的农户占56.76%, 来源于本地务工经商的农户占15.23%, 来源于子女寄回的农户占10.73%, 来源于养殖业的农户占7.94%, 来源于耕地或房屋出租的农户占5.00%, 来源于其他的农户占8.11%。

从粮食收入占全部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看, 10%以内的比例最高, 占26.14%;91%-100%的比例最低, 仅占0.59%;从统计结果看, 81.2%的家庭粮食收入占总收入的50%以内, 有18.8%的家庭在50%以上 (见表1) 。

单位:户、%

从调查数据看, 农户家庭收入来源中, 粮食等农作物种植收入占三成左右, 非农收入占到七成左右, 折射出城乡工商业经济迅猛发展对农户收入来源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从农户主要开支与占比结构看, 依次是日常消费支出、子女教育支出、医疗开支、购买生产资料费用和人情往来开支等, 刻画出现行乡土社会农户的支出特征。

二、受访农户粮食生产行为分析

(一) 粮食收成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调查区的农户的耕地大多属于旱地, 占60.93%, 仅1.85%的农户耕地属于水浇地。可见, 水利设施匮乏会直接威胁旱地农业的收成。粮食种植遭受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病虫害、雹灾和涝灾等, 其中旱灾影响最为显著。若遭受自然灾害影响, 一般结果是:当年粮食减产10%以下的农户占70.66%, 当年粮食减产10%-50%的农户占25.55%, 当年粮食减产50%以上的农户占3.79%。因此, 发展农业保险是农户减灾保收的重要路径, 而目前粮食等农作物的低收益性妨碍了农户投保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二) 粮食生产成本不断增大

调查表明, 粮食生产所需的化肥、种子和农药等物资, 97.3%的农户依靠自己单独采购, 仅2.7%的农户是依靠村集体或是合作组织、协议企业统一采购。粮食生产成本比重最大的前五位依次是化肥、种子、农药、机械与人工费及水电费等。农民单家独户采购农用物资存在着价高质次甚至假冒伪劣等风险, 农户对现行农村合作组织的信任程度不高, 因此, 加强农村合作组织的信用制度建设刻不容缓。

从粮食生产所投入的资金来源看, 1 060户存在着贷款行为, 占农户总数的86.81%, 其中, “自筹+贷款”的方式最为普遍, 占农户筹资比重最高。

从近两年主产的小麦和玉米二者的直接成本 (农资、灌溉、机械收获等) 看, 亩均呈小幅上升态势。2013年两者的亩产平均收入为: (785斤×1.3元) + (842斤×1.17元) =2005.64元, 两者的亩产平均成本为: (3.63亩×257元) + (4.01亩×265元) =1995.56元, 那么, 每亩地的平均净收益=2005.64元-1995.56元=10.08元。

当然, 上述计算中, 收入项未加上种粮补贴, 成本项未算进农民人工费。从调查总体结果看, 农民种粮处于微利甚至净亏损状态 (见表2) 。

(平均/户)

(三) 粮食销售情况

农户每年生产的粮食除了小部分留做口粮和畜牧饲料外, 大部分用于出售。粮食的销售渠道依次为小商贩、囤积待售、本地 (粮食加工) 企业、国有粮库和外地企业订单。近些年来, 尽管市场上粮价上升, 但往往不及农资价格的上升幅度, 因而, 超过70%的农户近两年的粮食收入变化不大。粮食收入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种子、化肥、柴油等价格的波动, 以及天气变化和机播机收成本的上升。

(四) 生产补贴政策

种粮的生产性补贴不断增加深受农户欢迎。2013年与2012年相比, 补贴农户数量增加, 补贴钱款增加;农机补贴和畜牧业补贴变化巨大。农户对于补贴落实情况绝大多数持肯定态度, 大部分农户认为粮食种植补贴达到了国家的补贴政策目的, 促进了粮食生产, 但也有一些农户认为效果还不明显, 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 绝大多数农户更希望农业科技部门多培育出能够抗旱抗病的高品质、高产量的良种。

(五) 农户积极参加种植技术培训

问卷汇总数据表明, 参加过种植业生产技术培训的家庭有909户, 占农户总数的74.48%。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时, 首先请教当地有经验的农民, 有56.23%的农户迫切希望参加有关农业技术培训, 以填补他们缺乏科学种植专业知识的不足, 向科技要效益。但也有一些农户存在着听天由命的传统观念。

三、受访农户生产经营意愿分析

(一) 农户对土地经营的打算

问及未来5年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时, 有489户认为依赖于外出务工经商, 占40%, 粮食种植不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 县域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和非农从业机会增多, 本地务工经商和家庭非农产业的发展, 增收渠道的多元化, 也客观上弱化了农户的种粮收入预期和种粮积极性。然而, 当问及未来是否继续经营土地时, 62%的农户却选择“是”, 不仅继续经营自家土地, 而且还想扩大投资增包他人土地, 反映了留守农民依然有很强的恋地情结;另有34%的农户则选择土地转包, 而想全部转包土地的农户占13%。超过四分之一的农户继续经营土地的原因是为了有最低生活保障, 有不到10%的农户打算扩大规模。由于粮食种植的劳动强度大且收入低微, 因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家庭会首先考虑放弃或减少土地经营, 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已有其他稳定收入来源的家庭愿意放弃种地或者减少土地经营。

(二) 影响农户粮食生产决策的因素

以往的种植习惯, 是农户安排未来种植生产结构最先考虑的决策因素, 接着是农作物轮作要求、价格行情、自身需要、随大流、国家政策与合同订单等。农户家庭现有的耕地和劳动力短缺状况, 是制约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最主要因素。根据种植习惯, 当农户面对农资涨价、种植成本被迫提高以及粮食需求弹性小、预期价格看好等因素交织时, 农户亦会考虑适当增加粮食生产的投资。

(三) 农户生产经营意愿

调研数据显示, 分别有超过40%的农户认为, 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加强农资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是政府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最有力措施, 而兴修水利工程和扩大农技免费培训也分别占到了27%和17%。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最有力措施是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推进农户进城务工落户政策法规的落实, 分别占比为56%和52%。在农户心目中, 家庭农场和产业化龙头企业更有利于粮食增产增收, 分别占比30%左右, 也有30%的家庭持保守态度, 愿意保持家庭经营现状。

四、影响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

(一) 土地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劳力不足。调查显示, 劳动力不足是阻碍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最大障碍, 占比34.65%, 种粮比较效益太低和水利基础设施不足, 也是阻碍农户种粮积极性的主要障碍, 分别占比23.52%和17.28%。二是种地重视程度下降。调查显示, 务工经商重视程度占比达到48.65%, 而土地经营重视程度占比仅为32.97%, 反映出农户更愿意去打工而不是去经营土地。三是缺乏市场信息。调查显示, 在困扰农户土地经营的因素中, 信息是最为缺乏的因素, 占比达30.69%, 其次为缺乏耕地、资金和劳力等, 各占20%左右。

(二) 粮食供需矛盾逐年加大

陕西属于国家确定的产销平衡省份。近年来, 粮食生产虽然取得了“十一连丰”的好成绩, 但是无论是粮食单产还是粮食总产都没有达到国家平均水平。2013年陕西省粮食总产243亿斤, 全国粮食总产12 038.8亿斤, 陕西占全国粮食总产的2%;全国人均占有粮食888斤, 陕西人均占有646斤, 相差242斤。粮食总产量陕西倒数第13名, 人均占有粮食陕西倒数第12名, “十一五”期间, 陕西年均净调入粮食40多亿斤, 近两年增加到50亿斤, 随着粮食消费量的刚性增长, 粮食供需的区域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三) 资源环境压力增大

一是耕地数量逐年减少。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的调查数据, 与1996年相比, 2013年全省耕地已从7 710万亩减少到5 996万亩, 17年间减少了1 714万亩;全省人均耕地已由2.15亩下降到1.59亩。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 耕地仍将继续减少,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日趋匮乏, 进一步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空间极为有限。二是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陕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0%, 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多亿立方米, 且水资源分布时间空间均不平衡, 水土资源不相匹配。三是生态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据统计, 我国耕地面积不到全世界一成, 却使用了全世界近四成的化肥, 我国目前的农药使用量已达130万吨,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 工业废物污染、化肥农药污染和种子产品污染所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仅为50%。陕西省由土壤侵蚀导致的农田土壤退化现象严重, 粮食重金属超标率达到9.2%, 耕地质量下降也直接威胁着粮食生产环境。

五、政策建议

(一) 调整区域布局, 实施陕西粮食安全的新战略

按照资源禀赋、生产条件和增产潜力等因素, 科学谋划粮食生产布局, 明确划分区域功能和发展目标, 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陕西今后的粮食生产应该确立“稳定关中, 提高陕南, 开发陕北”的工作方针。榆林具有关中和陕南无法比拟的粮食生产潜力, 曾创下多项全国粮食高产记录, 理应使其发挥陕西“第二粮仓”的作用, 把工作的重心由原先以关中为核心, 转变为以渭南、宝鸡、杨凌、榆林、延安为核心, 形成新的粮食主产区。同时, 应坚决遏制住粮食播种总面积继续下滑的势头。

(二)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提升粮食生产比较效益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打造一批粮食高产示范区,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有效灌溉面积,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的能力。培育新品种, 以提升小麦单产水平为重点, 推广高产集成配套技术, 提高良种覆盖率, 玉米是提高全省粮食缺口的希望所在, 应重点扩大玉米播种面积, 提高玉米单产, 努力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提高耕地基础地力, 改善耕地质量, 建立全省未来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

(三) 创新经营体制, 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

积极扶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 发展现代规模型效益型农业, 促进土地流转, 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培育扶持粮食生产经营合作社, 积极形成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 整合资源, 不断提高合作组织的信用程度。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 建立高效、务实、精干的基层涉农机构, 强化公益性农技推广, 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 大力培育和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粮食专业化生产水平。

(四) 加强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

在完善国家对农业专项补贴制度, 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基础上, 结合全省实际, 重点开展对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研究和试点, 建立粮食保护价格与粮食生产成本同步调整的定价机制;开展按提供产品总量实行特殊奖励的政策试点, 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收入;完善和规范农业生产经营保险, 稳定农民收入水平;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管,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省级发改、财政、金融、农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等部门, 应设立专项, 从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 对土地流转流入方专门从事粮食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重点扶持。

(五) 培育和发展粮食物流产业, 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篇4:“食品添加剂”调查报告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调查

一、调查原因:

前段时间听到说现在人们不知道到底吃喝什么会感到放心。一句顺口溜说的好“吃荤怕色素、吃素怕毒素、喝的

怕激素”。更可怕的一个“三聚氰胺”事件搞的全国上下人心惶惶,谈牛奶色变。

本学期,我正好担任高二年级的化学科教学任务,在学习到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第一节《葡萄糖、蔗糖》的第三个知识时,教材安排了“食品添加剂”课题。说实际话,我平时也只知道“食品添加剂”的皮毛,对其详细情况知之甚少,怎样能让学生客观的认识食品中的添加剂呢?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

案。于是,我没有急着去找相关的资料告诉学生,而是把这一知识作为了研究性学习课题,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本课题的调查研究之中。

二、调查目的:

现在的很多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一些添加剂,尤其是青少年经常食用的零食中经常出现食品添加剂的身影。究竟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哪些种类?它们都有哪些功能?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影响?国家规定的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用量是多少?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三、调查范围

我们生活食品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四、调查方法

1、收集食品包装袋,归纳整理

2、查阅资料

3、网络查询

五、调查结果

由于食品添加剂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们热情很高,他们积极很多并跑遍了学校的各个场所:图书馆、实验室、互联网教室等地方查阅了大量资料。通过各小组调查、总结、整理,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食品添加剂”的概念:

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增加食品营养成分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一般可以不是食物,也不一定有营养价值,但必须符合上述定义的概念。即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且具有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增强食品感官性状或提高食品质量的作用。

(二)、“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一般来说,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的和化学合成的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指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获得的天然物质,天然食品添加剂使用量很小;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是指采用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按用途,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大同小异,差异主要是分类多少的不同。美国将食品添加剂分成16大类,日本分成30大类,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22类,具体如下:(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三)、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功能及品种: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有很多,笔者在这里仅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及品种。

(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约有上千种之多,不同的食品添加剂其安全使用剂量各不相同,有的食品添加剂没有使用剂量的限制,使用时根据食品的生产需要量选择合适的剂量。如花椒、茴香、桂皮等。而有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卫生部门有严格的规定,使用剂量的最大值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如抗氧化剂中的没食子酸丙酯(PG)(代码04.003)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1g/kg;乳化剂中的硬脂酸钾(代码10.028)在糕点中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18g/kg。

同一种食品添加剂在不同的食品中其使用剂量也不相同。如乳化剂中的山梨醇酐单棕桐酸酯(司盘40)(代码10.008)在月饼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1.5g/kg、在雪糕巧克力层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2.2g/kg、在植物蛋白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6.0g/kg、在果汁(味)型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5g/kg;防腐剂苯甲酸(代码17.001)在碳酸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2g/kg、在低盐酱菜、酱类、蜜饯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5g/kg、在葡萄酒、果酒、软糖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8g/kg、而以苯甲酸计,塑料桶装浓缩果蔬汁不得超过2g/kg、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同时使用时,以苯甲酸计,不得超过最大使用量。

(五)、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建议

1、加强宣传

争取能够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合订本,尤其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范应该进入千家万户,使每个人在制作、购买、销售食品等过程中时刻注意。

2、加大检查力度

食品相关的检查部门,应特别对生产、经营、销售等部门进行严格检查,以防不可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物质进入食品中或食品添加剂的超标准使用。

3、规范使用

应该规定生产厂家在产品的外包装上明确标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

通过对食品添加剂的调查研究,我们师生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远比教材介绍的深刻,更为重要的是经过本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明显的提高了,我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将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参考文献】

1、《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2001年12月11日卫生部部务会修订通过,2002年3月28日卫生部令第26号发布,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

篇5: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问卷调查报告 当今社会,不法商贩充斥着社会大生产的角角落落,而对消费者 伤害最直接的便是食品。食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每天都 会接触。然而食品安全问题却令人担忧。因此我们特地进行了食品安 全问卷调查。

这次问卷调查的目的主要有:

一、通过调查了解市民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态度和想法。

二、宣传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三、针对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以及建议。

四、提升自己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本次问卷调查的调查地点:莱阳市文化路、玉岱路及海都校园。

本次问卷调查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问卷共设 0 10 道选择题(详 情见附件),共发放 0 20 份问卷,收回 0 20 份。

调查人群中 50%是男性,50%为女性;其中 20--0 30 岁人群占 40% 30--5 45 岁人群占 5 40% 45 岁以上占 20%调查对象中,20%为学生,55% 为在职人群,15%为无业人群。

具体分析:

5% 1 1、80%勺被调查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 —— 对食品安全问题不关注特别关注,15%勺被调查者对于食品安全 问题比较关注,但也有 5%勺被调查者表示 2 2、调查发现 25%勺被调查者经常会 买到不安全食品,70%勺被调查者会偶 尔买到不安全食品,5%勺被调查者从来 ■ 1.经常会遇到 80% L 3.无所谓 I 4.不关注-2.一般 ■ 1.关注 5% ■ 2.有过,但很少 L-“ 3.从来没有

没有买到过不安全食品。以上表明,食品安全不容忽视,食品安全已 经危害到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3、在问及当购买到不安 全食品后人们的解决办法时,学生群体中被调查者 100%会 找买家退换,在职群体中 77% 的被调查者选择自认倒霉扔掉,33%勺被调查者会选择找卖家退换 无业人群中被调查者 100%会找买家退换。以上表明,学生的维权意 识是最强的,而在职人群可能由于维权意识淡薄或因为工作原因而放 弃维权。4、在购买商品时,人 们对于商品包装上的质量 安全(S QS 标志,65%勺被 调查者表示关注,5%勺被调 查者表示无所谓,25%勺被调查者表示不关注,5%勺被调查者表示并 不知道此标志。虽然 65%的被调查者表示关注质量安全标志,但是仍 有 45%勺被调查者对质量安全标志持有不关注或无所谓的态度。如果 大家都关注质量安全标志,购买持有质量安全标志的商品,那么一定 程度上就避免了买到不安全食品 5 5、对于购买油条时,人们的包装方式中,15%的 被调查者选择趁热直接装-未填写1 1.趁热直接装入-2.待油条稍冷后装入 厂 3.随卖家意愿,对卖家不做要求 0%.0% 1 1.自认倒霉,扔掉 :I 2.找卖家退换 I 3.向有关部门投诉 I 4.没遇到过 5%-1.关注 二 2.无所谓 二 3.不关注-4.并不知道此标志 15% 15%

入塑料袋,35%勺被调查者选择待油条冷后装入塑料袋,35%勺被调查 选择随卖家意愿,对买家不做要求,5 15 嘛调查者表示从不购买油条。

以上表明,生活中多数人对于食品安全知识匮乏,不能从细节上杜绝

传播量。7、人们在选购 食品时,25%勺被调 查者会关心价格价 格,75%勺被调查者 会选择品牌、生产 厂家及厂址,85%勺 被调查者会选择生 产日期、保质期,45%勺被调查者会选择食品成分,25%勺被调查者会 食品不安全问题 的,应该加大在电视、广播、网络、相关知识讲座上的食品安全知识

选择食品认证,25%勺被调查者会选择食品的色泽、外观等感官方面,5%的被调查者会选择其他。以上表明,大多数人对于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生产厂家是最为关注的,信誉度高的企业更容易被人们所 接受。

&对于人们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85%的被调查者选择有毒有 害物质(如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等)高残留问题,70%勺被调查者 选择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香精、防腐剂)超量,40%的被调查者选 择食物中毒,15%的被调查者选择使用转基因原料,65%的被调查者选 择没有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假冒知名品牌,15%勺被调查者选择宣传 效果与实际不符合,45%勺被调查者选择散装食品卫生问题,70%的被 调查者选择无生产厂名,无生产厂址,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的三无

食品。以上表明,有毒有害物质(如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等)高残 留问题、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香精、防腐剂)超量、没有达到国家 卫生标准以及三无食品等问题是人们特别关注的,因此应该加大对这

0 5 10 15 20

方面的监管力度。9、对于如何避免食品安全问题,50%勺被调查者选择不在马路 市场、早/ /夜市上购买,40%勺被调查者选择固定几个品牌购买,35% 的被调查者选择外出用餐时选择有餐饮许可证、卫生条件好的场所,50%勺被调查者选择在家用餐,减少外出用餐次数,35%勺被调查者选

查者选择购买时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食品认证标志。以上表明,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防范还是比较理智与正确的。

10、对于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80%勺被调查者选择不法食

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80%的被调查者选择对失信企业和 个人的惩罚力度不够,70%的被调查者选择各主管部门职责不明,监 管不力,75%的被调查者选择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55%的被调查 者选择消费者缺乏安全消费知识。

以上表明,造成食品安全的问题比 较复杂,基本上各个环节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食品安全不是某 个人或者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

只有全社会的人都参 与到建立食品安全社会上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在这次问卷调查过程中,调查进展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顺利,部 分被调查者拒绝填写调查问卷,他们认为现在食品安全存在很大的问 题,我们学生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是无能为力的,自己对他们的答复是 虽然我们学生现在起不到明显作用,但是在将来会起到作用。

通过调查 , 发现自己的调查问卷设计存在一定的不足:问卷卷面 文字过多,和同学每份问卷调查时间相比较耗时间过长; 问卷字体过 小,很多人因为看不清而拒绝填写;问卷中选项列的不全,例如问卷 中的第 5 题,很多人因为从来不购买油条而无法选择选项。其次,在 调查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促,不能向被调查的群众针对他们的问卷回 答进行一定的食品安全指导,应当事先针对自己的调查问卷做关于食 品安全知识的宣传页,一来让被调查的人群有所收获,二来,尽自己 之力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在调查问卷过程中,自己要尝试着与各种人群进行交流,并用简 明扼要的语言介绍自己身份及调查目的,真正地投入社会人群生活之 中,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

此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莱阳地区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得

篇6: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

这次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查以全市60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时间:

20xx年11月15日

三、调查方法

我和三位同学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调查。一种是网络调查(在爸爸的帮助下,制作成网络版调查问卷,通过qq群发动调查);第二种是利用双休日进绣山公园进行随机调查。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参与调查的男生有33人,占总人数的55%;女生27人,占总人数的45%。一年级学生有15人,占总人数的25%;二年级学生有7人,占总人数的11.67%;三年级学生有3人,占总人数的5%;四年级学生有11人,占总人数的18.33%;五、六年级学生都是12人,各占总人数的20%。

从早饭吃的地方数据可以看出我市小学生多数是比较注重的,女生比男生注重食品安全的地方多一些,国为少数(9名)男生爱在小店吃,其中竟有人爱在路边吃,而女生只有少数(3名)爱在小店吃,并没有人在路边吃。其次,男生较爱在小滩小贩购买食品,只有少数男同学不在小店里买食品,女生多数不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只有极少数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并且男生多数在小店里购买一些属于三无食品的零食,女生只有个别去购买零食,可以说明男生不是非常注重食品安全。有些男女生因为罐头食品较为好吃,就误以为罐头食品是卫生的,这可以说明全市可能会有极个别同学把好吃食品当成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了。从以上几个方面问题及其他问题可以看出现在的小学生并不是极为重视食品安全,只要好吃,方便,就顾上食品安全性了。

五、结论与建议

从上面的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同学还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极少数同学有时会忘记一些食品安全的问题。在这里我要提几个建议:

1、请各位家长叮嘱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2、请同学们时刻告诉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3、各班同学和老师将食品注意事项写于纸上,贴于教室醒目的地方;

4、学校可让一位老师站在小店前,告诉学生不要购买零食;

5、同学们互相提醒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上一篇:收银员求职简历表格下一篇:六一儿童节作文500字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