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职业意识》课程教学大纲

2024-07-17

《铁路职业意识》课程教学大纲(共8篇)

篇1:《铁路职业意识》课程教学大纲

《铁路职业意识》

教 学 大 纲

撰写人: 日期:2016.2.20 《铁路职业意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开设学期: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 7

课程类型:必修 开课单位:

一、课程简介

《铁路职业意识》职业意识(Professional Awareness)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职业意识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幻想到现实、由模糊到清晰、由摇摆到稳定、由远至近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轨道,迫切要求铁路加快发展,提供可靠的运力保障,实现“运力充足,装备先进,安全可靠,管理科学,节能环保,服务优质,内部和谐”的建设目标,为此,必须造就一支与铁路现代化相适应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铁路职业意识》课程是铁路,高铁等相关专业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为了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而设置的。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和谐铁路建设,比较全面、扼要地介绍了铁路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阐述了铁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范畴,以及与铁路职业生活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二、课程目标

1.了解道德以及本质,重点掌握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 7

2.理解职业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职业道德的内涵和特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核心与基本原则。

3.理解铁率职业道德的内涵与特征,理解铁路职业道德对构建和谐铁路的重大意义,系统掌握铁路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及基本要求。

4.了解铁路职业生活中相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建立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以“人民铁路为人民”为宗旨的铁路职业道德理念,理解铁路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了解铁路职业生活中的相关法律,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为今后从事铁路职业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职业道德概述

1职业道德概述:了解道德的含义及特征,理解道德是做人的基础。

2.职业与职业道德:理解职业及特征,掌握职业道德的内涵及特征,掌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与基本原则。

3.职业道德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掌握职业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昂我职业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关系,理解职业道德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第二章 铁路职业道德建设与和谐铁路

/ 7

1.铁路职业道德的内涵和原则:理解铁路职业道德的内涵,掌握铁路职业道德的原则,理解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遵守铁路职业道德的自觉性的重大意义。

2.职业道德与铁路职工:明确适应人生阶段的重要意义,了解职业道德是提高铁路职工整体素质的客观需要,理解职业道德是促进事业成功的追求条件。

3.职业道德与和谐铁路:了解铁路职业道德是铁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理解铁路职业道德对构建和谐铁路的重大意义。课题三 爱路护路,敬业尽责

1.爱路护路的含义:掌握爱路护路、敬业尽责的含义、理解爱路护路、敬业尽责的重要性。

2.爱路护路,敬业尽责的基本要求:树立爱路护路,敬业尽责的观念,坐到忠于职守,热爱铁路事业,做到知法守法,爱护铁路设施;做到用于同破坏铁路运输的不法行为作斗争。

第四章 尊客爱货,服务群众

1.尊客爱货、服务群众的含义:掌握尊客爱货、服务群无的基本含义,理解尊客爱货、服务群众了重要性。

2.尊客爱货、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树立旅客货主至上的观念,做到主动热情优质服务;做到行为端庄,举止文明;做到钻研业务,提高服务质量。

第五章 遵章守纪,保证安全

/ 7

1.遵章守纪、保证安全的含义:掌握遵章守纪、保证安全的基本含义,理解遵章守纪、保证安全的重要性。

2.遵章守纪、保证安全的基本要求: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提高学习铁路规章的自觉性,养成遵章守纪的职业习惯,做到认真履行职业责任。

第六章 讲究诚信,注重质量

1.讲究诚信,注重质量的含义:掌握讲究诚信,注重质量的基本含义,理解讲究诚信,注重质量的重要性。

2.讲究诚信,注重质量的基本要求:树立质量第一,信誉为重的观念,做到严守规程,诚实工作;做到提高技能,精心操作;做到开拓进取,建立信誉。

第七章 团结协作,顾全大局

1.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含义:掌握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基 本含义,理解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重要性

2.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基本要求:树立全路一盘棋的观念,做到注重整体,胸有大局;做到服从命令,精诚合作;做到主动与路内外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合作。

第八章 廉洁自律,办事公道

1.廉洁自律,办事公道的含义:掌握廉洁自律,办事公道的基本含义,理解廉洁自律,办事公道的重要性。

/ 7

2.连接直率,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树立廉洁自律,办事公道的意识,做到按章办事,公私分明;做到公道正派,不徇私情;做到坚持原则,抵制歪风。

第九章 艰苦奋斗,奉献社会

1.艰苦奋斗,奉献社会的含义:掌握艰苦奋斗,奉献社会的基本含义,理解艰苦奋斗,奉献社会的重要性。

2.艰苦奋斗,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树立艰苦奋斗,奉献社会的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做到努力学习,开拓创新。

第十章铁路职业道德修养

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掌握铁度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理解加强铁路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2.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职业道德修养了铁路员工:了解铁路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掌握铁路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课题十一 铁路职业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1.《铁路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了解《铁路法》的立法目的和使用范围,了解铁路运输营业管理有关法律规定,理解铁路运输合同的有关法律规定,理解铁路安全法保护的有关法律规定。

2.《劳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理解劳动的基本原则,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理解劳动合同的有关法律规定,掌握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

/ 7

四、选用教材(参考教材)《铁路职业意识 》作 者: 李一龙 著 出 版 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811048896 出版时间: 2009-03-01 版 次: 1 撰写人:

审核人: 7 / 7审批人:

篇2:《铁路职业意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50S332Q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课程层次及学位课否:专业特色实践选修非学位 学时数:2周 学分数:2 执笔人:何世伟 编写日期:2003年11月

一、教学任务和目标

为增加学生的铁路运输生产实践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教学效果,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理论学习时,应进行现场实习,它是本专业必修的实践环节,是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现场实习使学生增长实践知识,了解车站及分局行车指挥、客运及货运工作,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在面向社会、面向实际,面向工人师傅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劳动观念、组织纪律等良好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铁路运输人员所应具备的优良素质。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A.车站行车组织实习部分:

1.了解铁路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在铁路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车站设备和组织机构的基本情况;

3.了解车站行车、调车工作组织的内容和基本工作方法; 4.了解列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有关作业及作业方法。B.车站货运工作部分:

1.了解铁路货运站在铁路运输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车站货运设备的基本情况;

3.全面了解货运站技术作业过程及货运作业组织。

C.车站客运工作部分:

1.了解铁路客运站在铁路运输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车站客运设备的基本情况;

3.全面了解客运站作业及旅客、行包运输工作。D.铁路分局运输工作组织部分: 1. 了解分局管辖范围、设备概况; 2. 了解分局运输工作组织管理机构及分工; 3. 了解分局的客流、货流与车流特点; 4. 了解分局的路网地位与发展前景。E.铁路分局运输分处管理工作部分: 1. 了解运输分处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2. 了解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3. 了解分局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工作

(1)编制或调整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工作的现行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2)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的计算与确定;

(3)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工作执行情况的考核分析;(4)实际车流资料的整理和分析;(5)施工运行图的编制方法。4.

了解分局运输生产计划工作(1)分局运输生产计划编制程序;

(2)分局运输生产计划与运输市场营销的基本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5.

了解分局管内车站组织管理工作(1)车站的设备管理;

(2)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内容、编制及审批;(3)车站作业组织管理,枢纽工作组织的经验;(4)车站改建和扩建设计的审查。6.

了解铁路运营主要考核指标;

7.了解货运组织管理工作与市场经济接轨情况;

8.了解推广新技术、先进经验的组织方法,扩大运输能力的措施与经验; 9.

了解铁路运输质量管理的情况;

10.了解铁路运输与其它运输方式的综合发展。F.铁路分局调度所工作部分:

1.了解调度所工作的基本任务,分局调度区段的划分,调度指挥体系及其各工种的 职责与工作制度;

2.全面了解列车调度员组织列车运行及其调整的基本方法(如条件许可,至少上一 个夜班,跟着师傅画运行图);

3.全面了解货运调度员组织各站完成装卸作业计划,组织区段管内重空车流输送的 方法;组织阔大、超限货物输送的方法;

4.全面了解计划调度员编制管内编组站列车工作计划的方法;

5.全面了解分局站别日装车计划、日卸车计划、分局日计划的编制工作流程和方法; 6.了解车流及列车预确报传送制度与方法

7.全面了解机车调度员编制机车工作计划及合理组织机车运用的方法; 8.全面了解客运调度员合理组织旅客和行包输送的方法; 9.了解电力调度员的工作方法;

10.了解分局日常运输工作统计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二)实习要求

1.掌握车站运输生产的作业过程及站内车流径路;

2.全面了解和初步掌握车站值班员、车站调度员、车站值班主任、统计员、车号员、调车组等工种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法;

3.了解并初步拿握货运站内勤、外勤货运员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法。

1.了解并初步拿握客运站各工种人员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法。

2.了解铁路分局的管辖范围、路网地位,掌握分局运输生产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 3.了解铁路分局管内的车流组织和列车运行组织特点;

4.全面了解和初步掌握分局调度所日常运输的调度指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5.重点掌握列车调度员、货运调度员、客运调度员和计划调度员的主要任务和工作 方法;

6.了解并掌握分局日班计划的编制流程与信息处理过程; 7.了解车流预确报的传递方法;

8.了解并掌握分局运输工作日常统计与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

(一)内容

A 铁路车站行车组织现场实习部分 1.组织专题报告

1)车站工作组织概况,主要内容包括:

(1)车站设备概况和组织机构;

(2)车站在分局、枢纽内的地位和作用;

(3)车场分工方法;

(4)车站货物列车编制计划及车流组织特点;

(5)车站技术作业过程及时间标准。

2)车站工作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车站工作分析的意义及采用的分析指标;(2)车站工作分析资料的积累和整理;(3)车站工作分析方法及分析实例。2.车站现场跟班实习

现场实习内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别对区段站或编组站各行车组织工种进行跟班实习。

1)车站调度和车站值班主任

(1)车站调度工作系统及其分工;

(2)车站工作日班计划和阶段计划的编制方法及内容;

(3)车站技术作业表的填画方法;

(4)调车场线路固定使用和临时活用方法,车站共有几条调车线,如何使用;

(5)列车预确报工作和掌握车站现在车的方法;

(6)组织按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和车站技术作业过程及时解编列车的办理方法,及可能采取的措施;

(7)货车集结过程及压缩货车集结时间的措施。2)车站值班员

(1)车站行车系统及其职责分工;

(2)车站到发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法:有几条线,怎样使用;

(3)办理接发车的技术作业过程及特殊情况下的接发车工作;

(4)编组站组织机车出入库方法;

(5)车站值班员保证按运行图接发列车的方法及可能采取的组织措施。3)调车区长

(1)调车作业计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2)掌握和推算现在车的方法;

(3)了解有关列车编组的规定;

(4)了解调车区的概念及调车机车分工办法;

(5)摘挂列车的编组方法和编组要求。4)调车组各工种(1)调车组各工种的分工和协作方法;

(2)解体调车和编组调车的作业内容和作业过程;

(3)铁鞋制动和手闸制动方法;

(4)驼峰、牵出线调车方法和货物线、专用线等货物作业地点的取送车调车方法;

(5)调车速度的规定和摘钩时机的掌握;

(6)保证调车作业安全的有关规定,常发生的调车事故和产生事故原因。5)车号员

(1)车号员的职责和分工;

(2)列车编组顺序表及其填制方法;(3)运输票据的保管和整理;(4)核对现车的方法;(5)站车交接方法。6)统计员

(1)车站统计工作内容;(2)号码制和非号码制统计方法;(3)车站工作指标的计算。

B 铁路车站货运工作实习部分 1.组织专题报告

邀请车站站长或工程师作“关于货运站工作组织概况”的报告,主要内容有:

(1)车站的位置、等级、运量和地位、作用;

(2)车站货运设备概况和组织机构;

(3)车站货运作业过程;

(4)主要货运工种及其分工。2.现场跟班实习

铁路货运站实习工种分内勤货运工种和外勤货运工种两部分,其中内勤货运工种包括计划货运员、发送货运员、零担、集装箱配装计划货运员、交付货运员、货运安全员及内勤值班员等。外勤货运工种包括:监装卸货运员、货区货运员、中转计划货运员、外勤值班员等。上述各工种应分别安排实习时间,主要实习内容为: 1)月度货物运输计划工作

(1)月度货物运输计划编制程序;

(2)旬间日历装车计划编制方法;

(3)提报日要车计划程序;

(4)办理计划变更和计划外运输的办法· 2)整车、零担、集装箱货物的发送作业

(1)受理和进货验查

a.运单的性质和作用; b.运单的填制与审核; c.编制进货计划; d.进货检查的主要内容; e.货物重量确定;

f.货物堆码方法和货位的合理使用; g.货运票据及货物的交接。

(2)运输费用的核算、制票与货物的承运

a.货票的性质、作用和填制; b.运费的核算程序; c.货物运到期限计算办法; d.各种杂费的计算; e.货物的承运。

(3)货物的装车作业

a.装车前的准备及对装车的要求; b.取送车方法和时间; c.装车作业方法和时间; d.监装工作的主要内容

3)整车、零担、集装箱货物的到达作业

(1)货物的卸车作业

a.卸车前的准备及对卸车的要求; b.监卸工作的内容; c.卸车后的检查工作; d.货物和货运票据交接.(2)内勤交付作业

a.接收货运票据、发出到货通知;

b.核对票据、核算运杂费、办理交付手续。

(3)货物的保管和交付 a.货物保管的有关规定,b.货物外勤支付作业。4)零担货物中转作业

(1)接受和整理货运票据

(2)中转配装计划的编制方法

(3)中转配装计划的执行 a.零担中转作业方法; b.监装、监卸工作的主要内容; c.整理货运票据、填写装载清单,(4)货运票据的交接

C 铁路车站客运工作实习部分 1.组织专题报告

邀请车站站长或工程师作“关于客运站工作组织概况”的报告,主要内容有:

(1)车站的位置、等级、客运量和地位、作用;

(2)车站客运设备概况和组织机构;

(3)车站客运作业过程(含旅客及行包流线);

(4)主要客运工种及其分工。2.现场参观实习

由客运站组织,了解客运站工作全貌.3.现场跟班实习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对客运站参观实习基础上,应分别对客运站各主要工种进行跟班实习。实习工种包括值班主任及客运值班员、客运计划员、行李员、售票员、客运员(含检票、服务、问讯、站台、清扫等)、进款员、广播员等,主要实习内容为: 1)旅客日常工作计划

(1)车站旅客输送日计划及票额分配(2)站、车间预报工作(3)车站客运统计

2)售票处工作组织(包括订票、售票、退票等)3)旅客乘降工作组织

(1)进站、(取暂存行李)、候车、检票、上车

(2)下车、检票、(取暂存行李、换乘候车)、出站 4)客运服务工作

(1)问事处服务工作

(2)随身携带品暂存处工作

(3)候车室服务工作 5)行包运输工作组织

(1)行包发送作业,包括承运、保管及装车作业(2)行包到达作业,包括卸车、保管及交付作业(3)行包中转作业。

6)客运站的技术工作(区分直通、管内与市郊列车)

(1)车站的技术生产特征(2)车场、线路和站台的专门化

(3)车底及车辆的技术作业,调车工作组织(4)客运站行车工作计划(5)客运站行车工作指标 7)客车整备所的技术作业

(1)车辆除垢及技术检查(2)车底改编

(3)车辆清洗、修理、上燃料、上水等(4)乘务组接收车列、车底等待送往旅客站 8)客运站财务管理

(1)票价收入

(2)行李运费收入

(3)包裹运费收入

(5)行包保价费

(6)其它收入(补票、退票、随身行李超重补钱等)

D 铁路分局实习部分

(一)铁路分局及分局运输分处实习部分 1.组织分局运输工作专题报告,主要内容:.(1)分局管辖范围、路网地位及发展前景;(2)分局设备概况(线路、信集闭、牵引动力、主要编组站和客、货运站);(3)分局客流、货流及车流特点;(4)分局运输生产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特点; 2.组织分局运输分处工作专题报告,主要内容:(1)运输安全管理;(2)运输生产计划;

(3)列车编组计划与列车运行图;(4)车站组织管理工作;

(5)运输质量管理与运营指标考核;(6)运输市场营销与运输组织的关系;(7)重点工作的安排。

(二)分局调度所实习部分

1.组织专题报告

(1)分局调度所工作概况,主要内容: ① 调度工作基本任务;

② 调度所的组织机构、各工种职责与工作制度; ③ 运输日常调度指挥的重点内容和工作特点。(2)分局管内货运工作组织,主要内容: ① 分局管内货流特点;

② 站别日装车计划、日卸车计划与分局日计划的编制程序与方法; ③ 分局管内重空车流的输送方法;

④ 分局管内货运工作组织的主要经验、考核与评价。(3)分局列车工作组织,主要内容: ① 分局车流特点及车流组织; ② 分局管内编组站工作组织; ③ 分局管内枢纽站工作组织;

④ 分局列车工作组织的主要经验、考核与评价。2.现场跟班实习

现场实习内容须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对调度所列车调度员、货运调度员、机车调度员、客运调度员、计划调度员等各主要调度工种进行跟班实习,跟班实习应至少经历一个工种一个完整班次的工作,并参加有关的交接班会。

(1)列车调度员

① 列车调度员的工作交接与考评; ② 列车运行阶段计划的编制; ③ 组织列车运行的基本方法;

④ 行车事故处理,施工运行组织,保证运输畅通的应急措施与应变处理; ⑤ 工作经验。(2)货运调度员

① 货运调度员的工作交接与考评; ② 日请求车计划的审批; ③ 装卸工作组织; ④ 特种货物运输组织; ⑤ 工作经验。(3)机车调度员

① 机车调度员的工作交接与考评;

② 机车交路与机车运用方案及乘务方案的编制; ③ 机车检修计划的编制; ⑤工作经验。(4)客运调度员

① 客运调度员的工作交接与考评; ② 日常旅客运输工作计划的编制与调整; ③ 日常行包运输工作组织;

④ 超大客流与节假日旅客运输组织; ⑤ 工作经验。

(5)计划调度员

① 计划调度员的工作交接与考评; ② 分局调度日班计划的编制; ③ 分局管内列车工作计划的编制。(4)分局管内编组站列车工作计划编制(5)组织上线的工作经验

(6)其它

① 车流预确报及其传送;

② 电力调度及电气化铁道线路及接触网检修组织; ③ 军事、救援、抢险救灾运输组织; ④ 日常运输工作统计分析与考核。

(二)安排 1.实习形式

交通运输专业车站、分局实习通过实践专题报告、现场参观实习和实验室动手操作三种形式的实习环节来完成。实践专题报告一般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和聘请现场工程师集中进行;现场参观实习可采用学生自主组织分散实习或教师带队集中实习两种形式。学校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分散实习,以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实验室动手操作实习采用集中组织和分散组织相结合的形式,以确保学生亲自动手的累计时间。

2.教学进程安排

交通运输专业车站、分局实习共5周时间,其中(1)(2)两周,(3)(4)三周:

(1)安排有关专题报告及路程。即实习前安排有关讲座,使学生对行车、客货运、分局工作内容有初步认识和了解,并对实习中的安全问题、组织专门讲解和考试。

(2)现场参观实习。对车站、分局实习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现场参观实习。

(3)实验室集中停课实习2周。由教师集中组织学生对区段行车组织、车站调度与接发列车、编组站作业组织等动手实习。

(4)不停课分散组织实验室动手实习。在实验室集中停课实习的基础上,利用非上课时间让学生分散组织实验室实习,使学生在实验室动手实习的累计时间不少于40小时。

(5)由负责教师分组进行实习答辩及讨论汇报,使学生相互间进行交流,并提高实习效果。

三、教学基本要求

实习要求:

1.学生应按现场实习的日期、地点、所学习的工种认真作好笔记,虚心向现场师傅学习,并遵守有关保密资料的使用与管理的有关规定。

2.在实习中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不得携带与实习无关的书,在跟班中不得饮酒,要始终保持精神集中,未经老师允许不得擅自行动。

3.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应提供相应的材料,详细说明接纳单位的基本条件、实习小组的人员组成,并经院所领导批准。实习期间,院所应组织专门人员巡视检查实习情况。

能力训练要求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训练; 2.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能训练;

3.发现现场问题、分析现场问题、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训练;

4.综合能力训练,即要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现场组织能力。安全要求

1.在现场实习过程中,对各种行车、货运、调度所设备未经师傅允许,不得随便操纵,并随时注意人身安全;

2.横跨线路时,要“一站、二看、三通过”;

3.不得在车下或钢轨、枕木上坐卧休息,不准扒车或钻车; 4.进入货场严禁吸烟; 5.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

四、考核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应参加有关的业务考核,在现场实习结束时,应按现场实习的要求提交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应包括实习内容、实习收获和实习体会(下学期开学后连同实习记录本一起交教师)。实习报告要求有情况、有总结、有分析、有个人观点或提出问题。同时由所组织教师负责考评,实习成绩将根据该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实习报告和答辩成绩综合加以评定。

五、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铁路运输组织》。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篇3:《铁路职业意识》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意向以及对职业所持的主要观点, 它综合反映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评价、情感和态度, 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职业意识包括就业意识和择业意识。职业意识既影响个人的就业和择业方向, 又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

职业意识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 往往经历由幻想到现实、由模糊到清晰、由摇摆到稳定的发展过程。

二、旅游教育职业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1.时代发展的需要

体验旅游时代的到来和旅游国际化的快速发展, 导致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和新业态的不断涌现, 对人才的培养和规格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使学生树立现代职业观念, 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发挥自身最大潜力, 促进社会的进步。

2.素质教育的需要

20 世纪80 年代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21 世纪人才素质研讨大会, 认为21 世纪人才需要通过三张证书:学术性、职业性、事业心证书, 指出没有三张证书的人潜能就难以发挥。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也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 具有一流的意识和全球的经济眼光, 能够全面发展。在这种背景下, 旅游教育应更新观念, 开阔视野, 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 关注学生的人格培养, 并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 使学生形成明确而客观的职业意识,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生就业的需要

根据作者对本校历届旅游专业学生的了解, 很多学生选择旅游专业并非出于自愿, 而是因为分数不够其他专业调剂而来, 这种非自愿的专业选择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不够尽心。在择业方面, 因为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 脆弱性强, 就业风险较大, 许多学生毕业后往往选择其他行业就业。这对旅游业的发展是不利的。职业意识教育使学生在择业之前对所学专业的职业特点及前景有所了解, 能够帮助学生更早地明确就业方向, 使今后的学习更具针对性, 将来能安心工作。

三、旅游学概论课程的特性

1.基础性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学科基础入门课程之一, 它以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为主线, 研究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效应。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 应用性强, 强调基础概念, 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旅游学及旅游产业的基本知识, 具备现代旅游管理的基本技能, 具有运用旅游学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的能力, 培养旅游职业道德。

2.前位性

一般情况下, 旅游学概论总是作为其它专业课的前位课程, 对于学生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 将起到重要作用。实践证明, 本课程的开设, 对于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加对旅游业的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利用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进行职业意识培养, 符合课程本身的教学目标, 同时能够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帮助职业生涯顺利发展。

四、利用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进行职业意识培养的措施

1.改进教学内容

(1) 第一堂课的专业教育

新生入学后, 一般学校都会开展“专业教育”活动。旨在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树立自信心, 培养职业意识, 引导学生设计未来在校学习的远景规划。但其时学生刚刚迈进大学校门, 环境新鲜, 懵懵懂懂, 难以留下深刻印象。正式进入课堂教学, 摸到书本, 接触专业教师, 对“专业”的认识才逐渐具体、清晰起来。旅游学概论的第一堂课是进行专业教育的绝佳时机。教师结合个人经历, 与学生充分沟通, 交流专业学习感受, 分享旅游实践经验, 不仅能够增进师生感情,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职业的美好向往。

(2) 每一堂课的思想教育

这里的思想教育主要指职业意识和职业思想教育, 包括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学习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孔子曰“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一个人的信誉度是未来生存, 尤其是职场生存的法宝。在服务意识上, 一方面学生与家长轻视服务, 认为大学毕业应该从事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拥有较高的服务技能就能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 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

一个班级是一个团队, 一个小组也是一个团队。在教学活动组织中, 要注意发挥团队优势, 强调服从整体, 协调配合, 彼此关心爱护, 共同进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新知识不断涌现, 良好的学习心态、意识也是必需的, 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才有可能实现人生价值和职业生涯的成功。

旅游职业道德培养更需要随时随地, 贯穿于每一堂课。旅游业是直接和人打交道的行业, 又属于窗口行业, 关系到目的地的形象。课程教学应渗透思想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强化职业道德观念, 关注个人仪容仪表, 培养一定的公关能力, 教育学生从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做起, 进而成为称职的旅游从业者。

2.更新教学手段

(1) 实践教学

旅游学概论课程因课程的“概论”性质, 理论方面深度上不宜做过细研究, 在兼顾教学内容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同时, 抓住重点, 讲清难点即可。应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计划的统一安排和个人的实际情况, 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 在听课前做好预习工作, 以便节省课堂时间, 突出重点和难点,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旅游学是应用性学科,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要求专业课程尽量贴近旅游实践、旅游市场、旅游企业。在目前高校旅游专业实验教学条件普遍不完备的情况下, 除了加紧建设旅游实验室, 建设校内实习基地之外, 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把旅游行业一线的精英、老总、专家请进课堂, 通过现场教学, 现身说法, 案例教学等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旅游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社会实践能力。

现场教学。组织学生走出校园, 深入旅游行业。比如讲旅游资源、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等内容, 让学生置身现场, 亲自体验与感受, 对职业的认识将更为清晰, 教学效果好于课堂。

专家讲座。专家在研究领域学有所长, 且有丰富的经验, 多听专家讲座, 会给人启迪, 使人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来自旅游企业的专家能够传达旅游市场的即时信息和真实情况, 为学生解答职业疑惑。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教学方法。选择行业最新、联系本地区实际的案例, 例如上海迪斯尼项目、南京科技馆4A景区申报等, 结合实物展示, 覆盖课程主要章节内容、重要理论和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既可以使理论教学实践化, 又有新鲜感, 体现时效性, 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敏感和专业能力水平。

(2) 网络教学

现代社会发达的互联网, 不仅使教师可以轻易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 还为师生交流、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和材料,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许多学生有自己的网络空间, 在网络上结交朋友, 交流旅游经验。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建设旅游学概论网络课程, 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实现课程资源的重组与共享, 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 将有益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多媒体教学

使用与课程配套的CAI课件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体现, 能够明显提高教学效果。课件不应是简单的电子教案, 需要精心设计, 体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内容上, 课件应浓缩教材的精华, 充分吸收其它同类教材的优点, 融会贯通, 有效扩展课时容量;形式上, 要图文并茂, 辅以动画、专题短片, 做到有声有色, 动感强。多媒体教学使理论内容变得直观、生动, 能活跃课堂气氛, 加深巩固教学内容,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起点。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 增加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内容, 综合运用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着力于学生职业意识培养, 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 健全职业人格, 促进学生自我实现, 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 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容.旅游本科教育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 2008, (4) :69.

[2]王鹏.“高”与“低”的对策——以旅游英语专业为例探讨对职业意识的养[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3) :63-64.

篇4:《铁路职业意识》课程教学大纲

关键词:职业院校铁路货运组织教学改革

《铁路货运组织》课程是职业院校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教学就以传授该课程教学内容所对应的铁路货运生产一线的货运岗位的专业技能为主,因此课程教学要紧紧围绕货运岗位标准,以理论知识实用、够用为度,以岗位技能培养为主,为达到这一目标,做为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以讲为主,重理论、轻实践,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本文就从改革教学地点、教学摸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方法和手段、调整课时分配六个方面为切入点,浅谈职业院校铁路货运组织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改革教学地点

根据职业院校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原则,在纯理论教室上课,已远不能满足岗位技能的训练,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校内实习基地是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场所,因而,根据教学内容将教学地点从纯理论教室转移到理实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基地、企业现场就能达到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目的。

1.在理实一体化教室授课

在理实一体化教室授课,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车辆模型、货物模型、教学工具等教学设施设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在一起,做到边讲边演示或操作,学生边听边做,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揉合在一起,融会贯通作为一个教学整体来实施,使学生充分掌握今后就业岗位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

2.在校内实训场地授课

根据教学内容,有些岗位能力训练在校内实习基地比在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更贴切现场,例如货物的装车、卸车、散堆装货物的量尺划线装车、篷布的苫盖等,如果在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内容就不再抽象,学生通过实地操作和老师的指导,能够马上掌握实做技能,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印象,而且能让学生完全与现场接轨实践,真正掌握所需的岗位技能。

3.在企业现场教学

一个模块学习完后,学生在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用1-2天的时间,带领学生下现场,在现场直观整个货运作业流程、设施、设备,能够使学生对学過的知识从理性到感性有一个系统的梳理,能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二、改革教学摸式

反观我们传统的铁路货运组织课程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在自导自演,学生是观众,学生参与不到教学中去,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极为不好,如果采用与岗位工作任务完全对接的任务驱动与305020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1.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就是每堂课都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借助货物模型、车辆模型或各种表格、电报等采用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个与货运岗位工作任务完全对接的任务工单。课堂教学根据任务工单,教师少讲,学生多问、多练,形成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学生技能训练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课堂教学。

2. 305020教学模式

就是课前将任务单下发,课堂教学第一步先由学生根据任务单自学30分钟,完成任务单中简单的、书上有答案的、自学能掌握的内容;第二步教师讲50分钟,教师讲课遵照“三讲三不讲”的原则,“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三不讲”是指简单的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都能掌握的问题不讲;书上能找到答案的问题不讲;学生听了仍然不会的内容不讲;第三步综合评价20分钟,及学生自评、小组评与教师评相结合,首先各小组排出A、B、C三名学生,A是小组总发言人,分析、总结本小组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B是在小组总发言人A发言不完善的情况下进行补充的人员,C是根据每位成员的自评结合A、B人员的分析、补充对小组成员进行小组评价的人员,最后教师进行各小组共同点与不同点的评价。

三、更新教学内容

铁路运输设施、设备不断更新,新知识、新技术不断融入生产中,如果教学内容一成不变,不能随着企业新技术、新知识的更新而变化,就培养不出与企业岗位工作能力完全对接的实用性人才,因此,我们要随着企业设备、技术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1.及时融入现场新知识、新技术

例如目前《铁路货运组织》教材中货运计划提报与现场采用电子商务提报货运计划完全不同,因此教学中要及时更新货运计划提报的内容。

2.结合现场实际,及时增加新知识

例如通过企业调研,在现有铁路货运组织课程教学内容,缺少货运客服岗位的知识,货运安全员岗位缺少铁路货运事故处理的作业内容及作业标准和货运事故案例分析的内容,授课中我们就应该及时将这两部分知识增加进去。

3.删除现场不用的知识

例如铁路货运组织课程中,加冰冷藏车的内容还存在,而现场早已取消全路所有的加冰所,将加冰冷藏车改造成普通棚车使用,授课中我们就应该取消这部分知识。

4.结合课程对应岗位,以岗位作业标准、岗位作业指导书、岗位责任制为准进行岗位教学。

四.改革评价方式

为准确的评价本课程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目标,就要改变传统的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形成本本课程最终考核成绩。

过程评价是将本课程各学习情景的加权平均成绩做为本课程的过程考核成绩,过程考核成绩占最终考核成绩的60%。

期末考评占最终考核成绩的40%,由综合考评的30%和素质考评的10%两部分组成,综合考评是结合任务工单按铁路职业技能鉴定操作技能题库,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技能考评;素质考评是根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态度由教师评价。

无论过程评价还是期末考评,考核项目均按安全纪律15%;学习态度15%;专业知识30%;专业技能30%;团队合作10%五项考核进行评价;考核形式均按自评20%、小组评30%、教师评50%评定成绩。

五、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1.提高学生参与度

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才能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例如在超限货物测量这一任务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制定测量计划、自己测量货物尺寸,这样即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也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2.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

(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根据货运岗位作业过程、作业标准、作业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技术把铁路货物运输的作业过程、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设置成动态画面,使学生对货运岗位作业过程、作业标准、作业方法从理性认识提升到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2)充分利用教学模拟系统

充分利用货运制票教学模拟系统软,使学生通过货运制票仿真系统的训练,达到货运核算员的岗位能力。

充分利用货运员理论考核技能鉴定模拟系统,使学生在铁路职业技能鉴定前反复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考核通过率。

六、调整课时分配

结合现场变化及时调整课时分配,及时减少现场边缘化知识的课时比例,例如教材中零担货物运输,由于全路零担货物运输所占比例大大缩减,而乌鲁木齐铁路局只有3个站办理零担货物运输,因此,教学中我们要结合乌局实际情况,将零担货物运输课时由原来的12个课时减到2个课时。

参考文献:

篇5:《铁路职业意识》课程教学大纲

论专业课教学中高职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在全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优化发展进程中,各高职院校的职业意识教育教学形式主要是开设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而忽视了能帮助学生了解、认识职业的专业课.就如何在专业课中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作 者:韩艳华 作者单位:临汾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山西・临汾,041000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12)分类号:G630关键词:专业课 高职生 职业意识

篇6:《铁路职业意识》课程教学大纲

论文关键词:实践 教学 高职

论文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能否迅速适应岗位,为社会接纳的关键。

所谓职业意识,是指从业者在特定的社会条件和职业环境影响下,在教育培养和职业岗位任职实践中形成的某种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思想和观念,是从业者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是自我意识在职业选择领域的表现。目前,高职学生职业意识淡薄这一问题十分普遍。因此,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是十分必要的。高职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习基础较差,难以承受繁重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生产实习任务,学习情绪低落。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变化了的学习生活环境,树立坚定的职业意识,就必须从实际出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切身体会到职业意识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学生职业意识的养成反过来可以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这样使学生尽快形成爱高职院校、爱专业、懂就业的良好职业意识。

1强化职业价值观教育,形成正确职业意识

实践性教学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校生活之中。学校应抓住新生入学的有利时机,开展培养职业意识的系列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开放所有实习基地、实验、教学场所,向学生介绍学校的专业机构,展示办学实力;同时向学生介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学校的发展状况,通过橱窗、板块宣传等形式向学生形象地介绍教学及实习成果;介绍个人成才经历和接受职业教育的意义,聘请历届毕业生中的成功创业典型回校现身说法;邀请实习单位领导来校做报告,提出职业要求和希望,进行成才教育,分专业组织参观企业生产和工作现场,使学生切实了解和接受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可以使学生逐步站在理性的高度认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成才的可能性,增强学习专业的自豪感和职业的光荣感。

2完善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意识

高职教育必须要高举“实践”的大旗,通过各种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实习与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使学生在职业竞争中,以这种重要的职业意识脱颖而出,获得社会的认可。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另一方面要促使学生主动接受社会实践锻炼。在课内的学习,教师要时刻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习与运用的一致”这一准绳,使学生灵活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在课外,教师要创造各种到实践中去的机会,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以及志愿者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对课内所学的知识有更直接的实践感觉、实践把握,发现所在专业领域内的一些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还要带领学生经常到生产、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去,使学生从多层面了解行业、了解社会,向社会学习,帮助学生在无形中建立自己开放的、具有学习功能的判断体系。通过这样一系列潜移默化的行动,学生会养成一种主动接受实践考验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会自觉地认真思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实践意识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3遵守实习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针对化工生产的行业特点,在学生参加专业实习时,让学生知道在实训场所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所担负的责任,是保证学生能获得良好学习机会、掌握专业技能的前提。为此,教师在学生进行实习之前,首先要组织好学生对实习工场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规章制度的学习,通过制度的学习,明确学生实习期间的各项责任。第二,对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体现出的技能方面的长处和不足,要教育学生应懂得相互取长补短,尊重与帮助他人,富有爱心与合作精神。 4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强化学生职业意识

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或学习目的不明确,实习时就产生了不愿做、没有好工作就不想做的想法。为了帮助学生消除这类消极因素,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给学生开设职业指导、职业道德、职业指导、人生观、法规条例、职业素质以及面试应做哪些心理准备等课程,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对学生开展敬业教育,使其克服行业偏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职业观和成才观以及平凡职业的荣誉感,让他们懂得社会上的每一分子,都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在平凡的工作中努力,也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学生实习期间,实习指导教师如果能定期抽查、巡视各实习点的工作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往往更能产生较好的实习效果。因为这样既便于发现和处理实习中出现问题,又可以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教育。在抽查巡视中,我们发现学生存在的最大的思想问题就是:到达实习单位后,发现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特别是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如果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一些时就会产生辞工不干或自行“跳槽”的想法。出现这样的情况后,我们就帮助学生耐心分析,指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立足,后立业”的观念。通过加强实习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奠定好必要的思想基础。

总之,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是其职业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不可忽视。实践教学只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希望通过不同途径学习和探索,最终能使学生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良好的职业素养,高水平的职业技能的姿态,迅速适应岗位,成为合格的毕业生和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需要强调的是,实施实践教学,培养职业意识一是要及早进行,提前让学生进入角色,这样才会真正有所收益;二是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职场必修——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莉.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养成训练的探索与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10).

篇7:铁路企业如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双鸭山矿业集团铁路运输部

安全意识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的反映、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人有了安全意识,才会有安全行为,有了安全行为才能保证安全。对现代化铁路企业来讲,员工是否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则显得更为重要。

1、员工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

员工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一般有个方面,即个人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又体现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不同。心理素质。员工心理素质的不同,对安全的认识也就不同。心理素质高的员工,在接受一项工作后,往往要考虑到工作的全过程。如工作中有哪些不安全因素。而心理素质较低的员工,往往表现出工作考虑不全面,安排什么就去干什么,随波逐流。这种心理状态,工作必然是被动的,工作准备不充分,工作安全性差。

思想素质。思想素质高的员工,对安全生产有足够的重视,对不安全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从事一项工作,都能够时刻把安全生产牢记在心,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章、规程,自觉按标作业,落实完善安全措施。而思想素质低的员工,工作中存在着侥幸、麻痹心理,往往认为工作中需要落实的措施太麻烦,从而简化作业程序,发生习惯违章违纪行为,给安全留下隐患。业务素质。如果员工的业务素质不够高,很可能出现各种偶然性违章及工作标准不高、质量不合格的问题,而且一旦发生了,危害就很大,人身安全会受到威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员工的业务素质是影响安全意识的关键因素。

环境因素。不良的环境会给安全意识带来消极影响。如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对员工队伍的腐蚀和影响。单位的小环境对员工心理有着更为突出的、直接的影响。例如一些单位存在着“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能者多劳”等不良倾向。这些都会对员工心理产生不好导向。管理因素。安全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只有严格的管理,才能使生产过程中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按照规定做得细、做得实、做得有成效。如果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安全教育走过场,处理违章违纪不严格,在抓安全工作中存在着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久而久之,员工思想就会松懈、麻痹,安全就抛在脑后。

2、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做法

坚持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班前安全讲话增加法制教育内容、安全会议、安全技术交底、广播、放录像、黑板报、简报、学习班、经验交流会、事故现场会、展览,从视觉上对员工形成强有力的冲击,营造浓厚的安全宣传氛围。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地组织员工学习安全规程、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使员工能全面熟悉、掌握安全知识。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员工安全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被释放、激发,就会产生从量到质的飞跃。

认真开展安全活动。安全活动是在长期安全生产实践中得出的预防事故的有效措施,要不断巩固、强化安全意识,关键是开展好班组安全活动。班组安全活动的内容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认真贯彻上级组织开展的安全大检查、大反思、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二

是班组每月要定期组织开展的安全预想、安全分析、事故未遂事故分析、案例学习等活动。针对上级组织开展的安全活动,班组要认真按照要求,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不能流于形式制度,做到人人参与对活动情况要认真记录在安全台帐上,不能弄虚作假,应付上级检查。作为安全管理人员,也要把组织开展安全活动的重点放在对基层班组的督促检查上,放在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有效提高上,这样活动开展得才有意义。营造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

最主要的是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单位共同的愿景、目标、价值取向,设立企业的安全观“一言一行,规章至上”,“零违章、零缺陷、零事故”的安全责任理念。质量是基础,素质是根本的安全追求理念,安全是政治、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形象,安全是幸福的价值理念等等。开展各种有益于员工身心健康、有益于员工增强集体意识、有益于陶冶员工思想道德情操的文化活动,形成相互尊重、同心协力的良好人际关系,为员工齐心协力确保安全打好心理基础。各级组织还要关心员工生活,善于从情绪变化、言行异常中捕捉他们的“心病”,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改善他们所处的不安全环境。采用各种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经济手段。就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杠杆,明确员工的经济利益关系,增加安全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内容,达到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如单位的“安全生产奖惩办法”、“反违章管理细则”都是经济管理手段。有了制度并不等于就有了执行的保障,安全管理者必须要大胆、认真地履行监督检查职能,通过多方面的到位检查,对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经济考核。而员工要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就必须遵守规章制度,使员工做到“上标准岗、讲标准话、着标准装、干标准活、登标准薄、交标准班”,杜绝违章作业,确保安全。

思想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思想教育对员工施加影响和控制。可以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形式、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思想教育,使员工从思想上能清醒地理解违章作业就等于自杀、违章指挥就等于杀人、违章不纠就等于帮凶的哲理。认识到自己的安全联系着铁路大动脉的畅通,联系着自已的切身利益,不重视安全就可能给运输生产稳定、给家庭的和睦幸福、给自身的健康带来危害。

心理手段。就是运用心理方面的知识,按照心理活动的特点,对员工施加影响和控制。人有自己的需求,根据需求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例如习惯性违章发生者的心理是一种侥幸、麻痹心理,针对这种心理状态就要有针对性地去做工作,从而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以达到不发生习惯性违章的目的。坚持严格管理。安全管理的严格与否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安全意识。严格管理,使员工有压力感、紧迫感,“安全弦”就绷得紧,反之,就会产生松口气的思想,安全意识也会随之淡化。这就要求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要切实转变作风,深人落实安全逐级负责制,严字当头,真抓实干,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当作头等大事抓好,抓出效果,消除在安全生产中人的主观意识所带来的不利因素,从而保证安全生产。煤炭安全工作是包含各个子系统的非常复杂的巨型系统,而且各个子系统之间都基于对井下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的合理分配,围绕矿井整体工作安排从而实现各自功能。系统学的方法是这样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它用更广的视野,努力把各方面专业考虑进去,但它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各个不同部分的相互作用上,尤其是考虑外专业对本专业范围的影响,形成对系统工程的统一。

3、从系统学的方法思考和解决煤矿安全工作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根本方法

篇8:《铁路职业意识》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职业教育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但是自从2009年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大量本科院校的扩招,高职教育陷入发展的瓶颈。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是市场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技术人才急缺,作为高职教育,应担负起这一重任,才能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教学改革就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课程建设与改革。课程是学校教学的载体和平台,教学是围绕课程的教学,因此进行课程改革成为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培养出社会需要人才的重要途径。

1 教师与课程

教师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包括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核心理念,以及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思想。[1]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就是教师对“什么是课程资源”的特别关注,是教师在教学认识活动中,对有利于课程实施或学习活动的资源的敏感反映和认识,是唤起教师内心对这些特殊资源的进一步加工欲望,使之成为课程活动或课程实施的有用资源的心理活动。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老师,如何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就成为高职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广大一线教师既是课程改革的主要推行者,又是课程改革的最大障碍。英国学者斯腾豪斯(L.Stenhouse)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编制”。[2]国外许多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教师在课程发展中占据中心地位,如果没有一支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没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将不可能落到实处,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而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实施的基础保障,教师是否具备课程资源意识则是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现代课程观将教师视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这是因为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设置和利用”,“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条件资源”。[3]因此,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的提升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提升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策略

2.1 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影响较大的课程模式是“三段式”课程模式,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模式。其“学科本位”非常明显,注重课程知识的系统传授。教师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这种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的知识本位的课程观,树立能力本位的课程观,明确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必须为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即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而服务,课程内容要注重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要适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课程必须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实践,并以实践作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逻辑核心,重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模式。[4]要求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包括多元能力,要有专门化工作能力、综合心动能力、通用职业能力、社会文化能力、拓展创新能力等。这对于习惯了知识传授为主,依赖教学参考书教学的教师来讲,不仅是教学行为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范式的自我更新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把课程资源当作实现课程目标的中介,充分发挥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如果没有对课程资源明确而清醒的认识,这种变革、转换和更新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建立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相对于职业院校的课程来说,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而不是单只某一门课程。应该多一些项目课程、模块课程这样的对某种职业能力的综合。具备课程实施的可行性、课程开发的动态性、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2.2 根据职业教育课程特点,挖掘可利用课程资源

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具有课程目标的定向性较强,课程模式的适应性,课程内容的实践性,课程运行的昂贵性等特点。由于主要针对特定的职业或职业群,其定向特征要由具体职业定向转变为职业群定向,为了适应特定区域、特定职业的需要而开发和实施的,职业教育不同于以掌握符号知识为目标的普通教育,它是为具体工作做准备的教育,它所培养的学生必须能够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条件要求高,要有较大的设备、人员、资金的投入,“书本上学种田、黑板上开机器”是培养不出现代企业所需的高质量的、适用的职业技术人才的。[5]

因此,根据职业教育的课程特点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灵活运用、挖掘一切可用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教育性经验与教育影响,只要进入课程,与课程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就是课程资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材、教学环境及教师、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教师、学生的社会经验和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根据其功能特点,可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两类。所谓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那些能直接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资源,包括教师、学生的各种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感受等因素;所谓条件性课程资源是指那些作用于课程却并不直接形成课程本身,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的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必需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因素。[6]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资源,不仅仅是学校的教师、学生、课程,更是学校和企业合作教学、在企业教学的“产教结合、双元教学”等实践实训的教学做等。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强化职教集团作用,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加大比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给与学生模拟实习。注重本土资源利用和开发,像我们云南的玉石珠宝业,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抗战的辉煌历史;大量的热带雨林,品种繁多的动植物,面对东盟商业区的小语种学习等。对云南的职业教育学生能力的培养来说,都是鲜活、生动的资源与实物,我们应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充分挖掘利用这些鲜活的资源。

2.3 构建合作交流的教师文化

传统的教师个人主义文化中教师的工作多是独自面对学生,独自备课,独自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缺乏合作与交流。而课改要求更多的合作与交流,除了理论课的教学要求合作与交流外,实习实训课更要求合作与交流。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师生能力的提高、成功经验的构建与分享等无不需要师生、教师、学校之间进行合作与交流。因此,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是一个重要的前提。经验的互补,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需要建构与教师发展相适应的教师文化,教师文化对教师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影响。一个学校的教师文化氛围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只有体现开放性、互动性、学习性等基本特征的教师文化,才能促进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大胆参与,才能让教师大胆尝试发挥这一“活”的课程资源能动性来挖掘多样的课程资源。因此学校要努力创建一种宽松、合作的文化氛围,鼓励教师集体备课、鼓励团队合作开发项目课程、消除教师保守的个人主义倾向,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

2.4 加强学习,注重反思,促进教师课程资源意识提升

众所周知,学习与知识和能力是紧密相联的,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的途径知识能促进能力的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师多为普通院校毕业,既缺乏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缺乏专业的实践技能知识,因此,加强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锻炼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职业教育的课改整合了不少先进的教育理论与心理学理论,形成了一套新型的课程与教育理念,像项目课程开发、模块式课程构建、尽管其中的某些理念教师不同程度地有所了解,但距离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和课程开发中运用,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应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理论业务培训,建立定期到车间进行实践的制度,提升他们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整合、改编教科书,开发模块课程的能力,灵活处理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能力。尤其注意培养教师反思能力。著名教育家叶澜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总之,教师创造性运用课程资源能力的提升,不是朝夕可以实现的,要靠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教学观与学生观,消除对条件性课程资源的过多依赖,提高教师对素材性课程资源的挖掘能力,更好的挖掘和利用自身资源和身边的学生、同事、环境等课程资源,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更加有效。

摘要: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课程建设与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对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师课程资源意识,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资源意识,提升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教育研究.教育研究,2003,(6).

[2]Golby M.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action(book review)[J].i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1980(4):372.

[3]吴刚平.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7):41-44.

[4]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164.

[5]任平.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上一篇:政治表现自我鉴定范例精编下一篇:文成生态旅游业发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