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陶瓷专业调查报告

2024-04-09

醴陵陶瓷专业调查报告(通用4篇)

篇1:醴陵陶瓷专业调查报告

有关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电商0833-26-冯丹

摘要: “天下名瓷出醴陵”。作为全国著名的三大“瓷都”之一,醴陵的陶瓷生产历史悠久,陶瓷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醴陵陶瓷产业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陶瓷生产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出口基地。醴陵陶瓷产业在发展中形成了“国瓷”、“规模瓷”、“外向瓷”、“科技瓷”几个鲜明的特色。目前已成为集日用瓷、电瓷、艺术瓷、化工瓷几大类的一个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关键词:醴陵 陶瓷 陶瓷产业

一、调查背景

醴陵的陶瓷产业以其辉煌的历史、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自然条件在世界陶瓷行业和陶瓷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醴陵陶瓷目前已成为集日用瓷、电瓷、艺术瓷、化工瓷几大类的一个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陶瓷产品由日用高温瓷独闯天下发展到日用瓷、电瓷、工艺瓷、建筑瓷、特种工业瓷五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并形成了一个集陶瓷制造、陶瓷机械、瓷泥采掘、陶瓷颜料、彩印包装于一体的高度集中的陶瓷产业集群。

二、集群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历史悠久,陶瓷产业基础雄厚

醴陵是全国著名的三大“瓷都”之一,醴陵陶瓷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声誉,近两千年的陶瓷生产历史,铸就了“瓷城”这块招牌,陶瓷支撑着醴陵经济的快速发展,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吸纳众多劳动力,大大缓解了全市的就业压力,全市有近11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陶瓷生产与销售,占全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口的29.5%。陶瓷作为醴陵的主要传统出口商品,畅销全世界。

(二)产业集聚效应突出

陶瓷企业主要集中在城区、城郊和106国道东南乡沿线的浦口、王仙、黄沙、大林、孙家湾、嘉树、泗汾等乡镇,分布范围大约为40平方公里。形成了以国光瓷业、群力瓷厂为代表的城北工艺美术瓷产区,以华联瓷业为代表的嘉树、孙家湾炻瓷产区,以浦口电瓷厂、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为代表的浦口、阳东、大林电瓷产区,以泰鑫瓷业为代表的城南工程陶瓷产区和沈潭、东富工业陶瓷产区等几个特色明显的陶瓷工业小区,“一乡一品”、“几乡一品”的“块状经济”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三)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陶瓷产业内部自然分工协作关系基本形成,原材料供应、运输销售、瓷泥加工、彩印包装、陶瓷市场、技术开发等产业配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特别是2005年下半年醴陵率先在全国陶瓷主产区中全面使用天然气,有效地改变醴陵陶瓷烧

制中的能源结构,降低陶瓷烧制成本,提高陶瓷产品烧制质量。陶瓷颜料、包装、机械等配套服务企业发展到200多家,产业上下游物资供应网络不断健全。

(四)科技和人才基础雄厚

醴陵陶瓷产业发展长期的孕育使醴陵拥有了一大批熟练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开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有多项陶瓷科研成果荣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醴陵陶瓷科技工业园已初具规模,并正在发挥引导示范作用。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亿元,开发利用土地1420亩。已有入园企业12家,现在已实际投资1.2亿元,主要生产项目科技含量高,产业优势强的日用瓷、电瓷、特种陶瓷、纳米陶瓷及相关配套产品。

三、陶瓷产业的发展前景

陶瓷产业作为消耗为主的传统产品,发展潜力巨大。据权威部门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内,国际陶瓷交易额每年将以10-15%的速度增长,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工业陶瓷国际和国内市场预测增速达15-20%,呈现高速发展趋势。电瓷国内消耗每年增长10%以上,国际贸易年均增长20%以上。随着国内外电子计算机、光电技术、超导技术和纳米技术在陶瓷产业中的逐渐应用,陶瓷产品将精度更高、性能更优、技术含量更高、发展潜力更大。醴陵是承接“东陶西进”、“南陶北上”的理想支点,区位交通条件优越,物流及配套能力强,市场辐射范围广,劳动力质优价廉,竞争优势明显,具备承接陶瓷产业转移的坚实基础和良好条件,醴陵陶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醴陵天然气工程的实施,加速了醴陵陶瓷产业能源革命,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减轻了环境污染,实现了陶瓷的标准化生产,有力地推动陶瓷产业提质升级。

醴陵陶瓷产业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难。一是企业规模不是很大,核心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弱;二是产业的科技装备水平差,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化;三是缺乏大的项目支撑,产业投入相对不足;四是重复建设仍然存在,产业配套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五是企业品牌效应还很不明显,企业的影响范围还很窄;六是体制改革尚不彻底,企业改制仍需进一步进行,尤其是承载着醴陵陶瓷产业发展方向的骨干企业改革任务任重道远;七是产业扶持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扶持措施还有等进一步加强。此外,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政策和市场因素对陶瓷产业的发展带来的较大的冲击。

四、发展总体思路和重点

(一)指导思想

围绕“绿色瓷城,休闲胜境”总目标,贯彻“优势产业发展”战略,在广泛吸收国内外陶瓷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能源、人才、市场、区域优势,科学规划,循序推进,引导陶瓷产业向集团(群)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重点发展工业陶瓷、电瓷电器,提升日用瓷、艺术瓷,积极发展结构陶瓷、化工陶瓷、陶瓷复合材料等高科技陶瓷,着力打造我国重要的陶瓷集群生产基地。

(二)发展重点

1、壮大一批核心骨干企业。以醴陵陶瓷行业的重点产品、名优品牌和核心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炻瓷、高温日用瓷、电瓷、高新技术陶瓷。

2、打造重点园区。加快醴陵陶瓷科技工业园建设进程,加快资本、科技、人才向产业园区聚集,努力提高园区的科技创新、创业辅导、企业孵化、示范带动功能,使之成为中国陶瓷科技创新基地和陶瓷制造基地。

3、建成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围绕加速陶瓷产业的提质升级和提高陶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重心,在产业整体层面上,实施3个重大建设项目。一是以天然气工程为中心,加快陶瓷生产的能源革命。二是以企业窑炉改造为契机,投入5亿元对生产窑炉改造和相关装备的更新改造,加速陶瓷生产装备的更新改造,实现陶瓷生产装备现代化,从而推进陶瓷生产现代化。三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内在动力,投资2亿元对制泥废水的综合治理、泥釉的回收利用、烧成工艺等重大技改项目,努力提高原材料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健康环保水平,全面提升醴陵陶瓷科技瓷、环保瓷、健康瓷的内涵。

4、完善服务配套设施。按照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理念,加快建设城区南北2大物流场站,尽快完善陶瓷烟花大市场;加紧建设醴陵陶瓷博物院,建成醴陵产业文化展示平台;整合科研资源,积极发挥发挥省陶瓷研究所、国光、群力、湖电、火炬等省级研究所和原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的科技和人才优势,组建醴陵陶瓷研究院,尽快建成华联陶瓷科技研发中心和泰鑫高新技术陶瓷研发中心;加强陶瓷科技、管理和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加快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的立项和建设;加强陶瓷文化景点保护和修复,积极申请和开辟工业旅游,实现产业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五、政策和措施

(一)转变政府职能,提供政策支持

1、鼓励投资陶瓷工业固定资产项目。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实行工业项目前期费用补助制度。凡符合我市陶瓷产业发展政策、投资额达到一定规模以上项目,均可列入《株洲市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列入《株洲市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的项目,落户开工后,市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

2、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对陶瓷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对企业研发实用性强、推广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创新项目,市财政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

3、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对荣获省以上著名商标或品牌的企业要给予奖励,对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或国家出口名牌的企业要给予重奖。(二)强化服务措施,缓解瓶颈制约

1、提供产业发展导向信息,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2、加强政银企协作,帮助企业缓解融资困难。积极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鼓励投资和融资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通过信用担保公司担保来缓解企业贷款难问题,进一步完善资产评估体系,尽快帮助企业落实土地、房产等权属问题,有效解决企业抵押物不足问题。

3、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改革改制,加速企业的体制创新。

4、加强企业人才工作,提高劳动者素质。

5、加强对生产资源的调度,科学调配资源。适当提高陶瓷行业的准入门槛,对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低,污染环境的项目和企业实行关停;政府要正确引导对本地瓷泥的开采,合理调控

天然气、电力、石油、运输等资源,保证产业发展的正常需求。

(三)支持重点企业,强化产业龙头

1、鼓励企业间的联合,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组建较大规模的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鼓励小规模企业为龙头企业提供配套,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小规模企业,对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要给予奖励。

2、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加快以天然气工程为核心的陶瓷行业的整体改造,以能源革命、窑炉改造带动制釉、成型、烧成等工艺的革新;鼓励企业创立研发机构,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有重大突破的研发机构要给予重奖;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加快园区建设进度,实现产业聚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高强度投入”的要求和“投资多元化、建设业主化、经营企业化、品位现代化”的思路,完善园区设施和服务配套体系,完善园区规划,开辟特色园区。重点做好“艺术瓷园中园”、“工程陶瓷园中园”、“电瓷园中园”三个特色园区的规划建设。加快企业的入园进度,提高园区投资密度,实现园区的产业的聚集,使醴陵陶瓷科技工业园早日建成为中国陶瓷科技创新基地和陶瓷制造基地。

4、积极招商引资,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舍得拿出醴陵的最好的企业、最好的项目包括园区等一些重点项目来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加强区域协作,实现资金、科技、管理、人才与发达地区、优势企业的嫁接。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加快企业新扩改建项目建设进度,早日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创新经营思路,拓展市场空间。加快醴陵陶瓷市场基础建设,建立仓储、销售、流通、服务体系,为发展陶瓷产业搭建良好平台。培育和建立资金市场、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陶瓷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宣传推介醴陵釉下五彩瓷,要把釉下五彩瓷当作醴陵陶瓷之魂,当作醴陵的一张名片向外推介;举办醴陵陶瓷艺术节,开辟陶瓷产业发展论坛,提高地方知名度、美誉度。实施品牌战略,积极保护行业知名品牌。倡导质量立市,引导企业注重产品质量,注重诚信经营,以保护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地位。发展速度不快会掉队,发展质量不高是倒退。如果说,过去醴陵陶瓷产业的发展是醴陵人民的骄傲,那么今天,在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今天,实现全省十大标志性产业之一的醴陵陶瓷产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既是省委、省政府的期盼,更是株洲人民的一份重要责任。建议市委、市政府在近期专门听取市直有关部门和醴陵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汇报,切实加强对陶瓷产业的组织领导和扶持引导。我们坚信,在株洲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通过 10 万陶瓷产业工人的共同努力,古老的陶瓷产业将会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征程中焕发青春,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贡献。

电商0833—26—冯丹

篇2:醴陵陶瓷专业调查报告

室内设计3085班

罗成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在醴陵陶瓷学院的实习已经过去半年了。在那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有学习方面的,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非浅。做为一个学室内设计的我来说,什么都不懂,没有任何社会经验。不过,在黄帆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对陶瓷有了些了解,这对我今后设计是非常有益的。除此以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石。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这次实习的主要由黄帆老师带领,她带我们了解整个陶瓷的制作流程,它的流程大概是这样:

一. 坯料制备

坯料制备对于整个陶瓷生产的产品质量关系重大,因此要谨慎选择坯料的制备方案,该企业墙地砖陶瓷坯料一般属于压制坯料,它的制备工艺有湿法和干法两种,企业用了湿法生产,湿法生产里面有包括了泥浆制备和泥浆脱水两个过程,而泥浆制备的工艺流程是这样: 而泥浆脱水是为了满足墙地砖陶瓷坯体干压成性,里面采用了喷雾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又分为四个工序:泥浆的输送,热源发生与热气的供给,雾化与干燥,干粉的收集与废气分离。其中最主要的是雾化与干燥。

二. 成型

该企业陶瓷墙地砖采用了粉料压制成型,即将含有水分4%~7%的粉状颗粒坯料喂入模具内,然后在较高压力下压制成砖坯

三. 生坯干燥

生坯干燥就是排除生坯中自由水分的过程,压制成型的砖坯在施釉前一般要干燥。其目的是:1。提高坯体的强度。2。使坯体具有足够的吸釉能力。因为未经干燥的坯体,对铀浆的吸附能力较差,往往达不到规定的釉层厚度,经过干燥以后,由于水分的排除气孔率增加,因而有了较好的吸附能力。3。缩短烧成周期,减低燃料消耗,因为干燥可以排除坯料中大部分的机械成分,因而可以采用较快的烧成制度,也不至于造成产品的变形和干裂,提高了窑灶的利用率。

四. 制釉与施釉

釉是覆盖在陶瓷坯体表面上的玻璃薄层,釉料分为生料釉和熔块,生料釉就是所需各种原料直接研磨,熔块则是熔料与生料两部分组成,它的制备是将所属原料加工成一定的细度,称量配化,均匀混合后,经高温熔制的熔块以水淬急冷制成的小碎块。

以上就是黄帆老师教的简单流程,如果要深入观察下去,一两个月根本不够用,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机器,很多问题的困扰,不是一时能很好的解决,幸好黄帆老师的热情耐心给我们解答和纠正。

除学习外,黄帆老师还带领我们去领略醴陵的风情,风景。带着我们去了解醴陵陶瓷市场,一些陶瓷的特征。这些对我们来说非常有用,不仅对醴陵这个美丽的城市有了深厚的感情还对陶瓷有了深刻的了解。

通过那次实习,我们不仅学到很多陶瓷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虽然时间过了半年,但是美好的记忆就像是昨天发生的。那时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互相讨论,交流,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让黄帆老师来帮助解决,这样使得相互

篇3:醴陵陶瓷专业调查报告

醴陵窑地处湖南醴陵市东堡乡沩山村, 早在东汉时期就进行陶瓷生产, 宋元时期生产大量的青白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随着陶瓷厂的外移, 沩山村也渐渐恢复了宁静。沩山是承载了醴陵千年制瓷历史的圣地, 也是醴陵瓷业走向外界的发源地。近年来, 许多重要的古瓷窑址都在这里被陆续发现。沩山是清代醴陵窑的所在地, 也是曾经的瓷业生产中心和釉下五彩瓷的诞生地, 尽管已经淹没在荒山草丛中, 却无法掩盖其当时对釉下五彩瓷艺术的艰难探索历程。

生活在醴陵市区的人们, 大都关注醴陵当代釉下五彩瓷的辉煌成就, 而对这段短暂而辉煌的实践探索历程少有问津。在山里、河间、路面, 甚至土屋的墙坯上, 到处可见散落的古瓷片和窑址堆积层。在沩山周围的田地、河沟中, 到处有散落的青花瓷片, 许多瓷片上还写有当时陶工的姓氏, 其涂鸦式的装饰手法更是别具特色。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实验品”, 在醴陵陶瓷发展史上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是窑工无数次实验的产物, 是当代陶瓷工艺发展过程中的奠基者和亲历者。正是它们的努力, 才造就醴陵五彩的陶瓷世界。

2 民国时期醴陵窑陶瓷“涂鸦”装饰艺术表现

涂鸦一般指在公共或私有设施上进行人为和有意图的标记。涂鸦的形式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 原始岩画、原始彩陶、人体彩绘和许多古代器物的装饰上都曾采用过类似形式。尤其在历史变革和新旧文化交融和碰撞的过程中, 涂鸦艺术也显得异常活跃。唐五代时期湖南长沙铜官窑的釉下彩装饰艺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泼彩、浇彩、刷彩、点彩等装饰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表现手法上极为自然奔放, 豪迈自信、挥洒自如。民国时期的醴陵沩山窑, 正处于粗瓷向细瓷的转化期, 许多陶瓷制品上, 也表现出新旧文化碰撞的痕迹。如采用涂鸦装饰的青花碗、盘、碟等器物, 没有严谨的构图和工整的画面, 而是照猫画虎, 以涂鸦的手法进行勾画, 用笔洒脱自在, 无拘无束, 不求形似, 而追求神似。所绘制出的画面, 花非花, 叶非叶, 远看还是花, 近看鬼打架。这种涂鸭装饰也成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醴陵陶瓷装饰特色。如醴陵沩山的青花碗标本 (图1) , 仅寥寥几笔就将枝叶与花朵进行了高度概括, 远看形神兼备, 近看却感觉似随意涂鸦。另一件青花碗标本 (图2) 装饰构图要略显规整, 图案布局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和规整性, 画面有主有次, 但其用笔却也是极其轻快洒脱, 显得无拘无束。青花碗标本 (图3) 在装饰手法上全部采用线构图, 用笔相对讲究, 线条勾画、组织布局具有一定的美术功底, 叶片采用线条密集排列来体现, 犹如现代铁艺栏杆表现手法。从这三件瓷器的不同装饰手法可以反映出画工的不同艺术水平, 也可以反映出醴陵窑瓷器在这一时期的流行装饰风格—涂鸦式绘画。涂鸦式绘画相对工笔绘画的勾线分水装饰来说要工序简单, 直率而快捷。轮廓边缘也没有严格的界限, 而且适合夜间作业。在当时尚处于煤油灯照明的条件下, 这种涂鸦式装饰绘画具有天然的优越性。从装饰风格上来看, 这种涂鸦过程仿佛都是随心随性地进行, 完全超越了样本参照, 将复杂的工笔花卉图案演变为似是而非、舍形取神的笔触符号, 变成了符号化的抽象语言。从绘画技巧上来看, 这种表现手法具有老少皆宜, 容易普及的特点, 即使不具备美术功底的工人也可以在瓷上进行自由发挥。

涂鸦装饰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表现手法极为类似, 讲究“神似”和“超以象外”, 是符号化的装饰语言。看似非常随意、甚至有些凌乱的笔触, 却隐藏着一定的秩序, 零而不散。这种涂鸦装饰不仅仅是简单的一种表达形式, 而是从技法层面上升到艺术本质的一种精神传达, 因而每一笔触都是具有生命的。涂鸦过程中充满即兴和激情, 人们不会被器形、画面、花卉纹理所局限, 也不被表象所迷乱。如沩山出土的青花瓷碗 (图4) , 将花卉形象变化为蝌蚪文般的勾勒点涂, 虽寥寥几笔, 枝叶花卉的韵味已经传达出来。有的青花碗采用毛笔勾勒与排刷直接醮浅色涂刷相结合进行表现。使画面表现上更加言简意赅。

沩山醴陵窑的陶瓷涂鸦装饰手法, 是特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特殊产物。醴陵瓷业在恢复初期, 百废待兴, 以熊希龄、文俊铎为首的有识之士受日本等陶瓷观念影响, 决心恢复釉下五彩瓷也生产。并聘请日本和景德镇的技师来醴陵进行培训与指导生产, 而新组建起来的陶工队伍大部分属于门外汉, 也缺乏必要的美术基础, 对着器物画面临摹都非常困难, 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表现技巧。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当时采用计件论酬的形式, 许多碗的底部都有陶工手写的独特的姓氏标识, 其笔法基本以草书为主, 书写速度非常快, 反映出为了提高生产量而追求速度和效率, 对碗的装饰图案也熟能生巧, 绘画速度由慢而逐渐加快, 图形也就越来越抽象, 线条越画越简洁概括。这也成为这一时期沩山窑陶瓷器物上所独有的装饰标识。这种无意识的发挥, 却成了沩山陶瓷器物上一种新颖独特的装饰手法, 每个碗无论画面表现水平如何, 却都具有各不相同的画面, 都反映出陶工的手工绘画技艺和审美水平, 是人与自然之间深层关系的再现。

3 醴陵窑陶瓷“涂鸦”装饰艺术在当代的创新

醴陵窑陶瓷涂鸦装饰艺术是民国时期新旧文化观念交替和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产物。这种无心而作却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对于当代瓷上绘画的诸多框框条条、技法表现上的瞻前顾后, 循规蹈矩, 不敢突破而言, 当时的人们又是具有何等的魄力。某种意义上讲, 他们是以创造者的身份在从事陶瓷工作, 而非当下陶瓷企业中大量从事简单临摹与复制的画工。他们的精神世界是自由的, 劳动过程是愉悦的。这些从散落在沩山村窑区的各具特色的日用瓷器碎片上不难得到印证。透过瓷片上这些或巧或拙的图形符号, 传达出的是醴陵窑陶工们“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的再创造。

在当代陶艺作品中, 涂鸦装饰手法也得到多样化体现。如陶艺家张尧的青花瓷盘作品 (图5) , 将青花装饰进行了大胆的抽象写意, 或涂或写, 或刷或点, 其创作过程洒脱自然, 极其自信, 痛快淋漓, 画面层次感强。各色块在瓷胎上如云彩、如水痕, 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 在色点的点缀下, 增加了作品的意趣和空间感。用笔看似轻松随意, 却是涂鸦表现的极高境界。这种涂鸦式所表现出的图像是经过艺术加工后所形成的“形”, 是超越了原形的形象。作品《风韵》 (图6) 将鱼的形象进行抽象演绎, 以象征水纹的乱线和代表鱼形象的弯曲笔触相互穿插组合, 分布在盘的表面, 看似随意却疏密处理得体, 虚实浓淡相宜, 粗细对比和谐。陶艺家林兵的釉下青花瓷作品《生命形态NO.1》 (图7) 以抽象写意的笔触将荷花的高洁气质在瓷盘上进行了主观表达, 用笔潇洒自如。作品《现代写意》 (图8) 在装饰手法上简洁明快, 没有具体的自然形象却给人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涂抹、点画、刮刷等表现痛快淋漓。墨西哥陶艺家作品《陶罐》 (图9) 将剪纸形象装饰于罐的表面, 打破了规矩的造型和空间布局, 稳重有变。

总之, 不同涂鸦艺术形式在当代陶瓷作品中的表现, 是个性审美时代人们对工业复制品的老套的花卉、山水画面的反叛, 是人们对高层次精神生活品位的追求。生活离不开幽默, 陶瓷作品创作中也需要幽默, 尤其对于生活在快节奏商业社会下的人们, 过多的行为规则和框套约束已经使人们在心理上感到无所适从, 这种涂鸦式装饰绘画艺术表现, 如同当下流行的相声、小品、喜剧和江南style, 能够给繁忙的生活带来一份轻松自在, 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份幽默感。

参考文献

[1]陈健捷, 王湘.秀凝铁色含湖光—试探铁之色在中国传统陶瓷装饰中的意义[J].中国陶瓷, 2013, 43 (7) :71-75.

[2]黄怡争.浅论线的意象表现与运用[J].百色学院学报, 2007, 20 (5) :137-140.

篇4:湖南醴陵陶瓷的绽放

关键词 湖南醴陵陶瓷 陶瓷乐器 音乐

中图分类号:J62 文献标识码:A

陶瓷乐器以特殊的材质和独到的工艺制作而成,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质地清纯,是其他乐器所不能比的。陶瓷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一朵灿烂的奇葩,在我国古代陶瓷史和音乐史上,曾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发挥过无可替代的作用,直到今天,它仍然在陶瓷艺术领域和音乐领域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1醴陵陶瓷陶瓷的概说

醴陵是一座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江南城市,享有“瓷城”美誉,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在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开始烧制粗瓷,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醴陵瓷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自古就有“天下名瓷出醴陵”之称,被称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而远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专门从事陶器制作。醴陵陶瓷经历和感觉了毛主席用瓷、周总理用瓷和中央领导出国礼品制作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中华民族是喜爱红色的名族,而今醴陵红瓷更是蓬勃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经济产业都在世界大放光芒,而醴陵陶瓷的发展却不容小觑。早在2007年底,该市便开始实施陶瓷窑炉改造和余热利用项目推广,环境质量大为改善,整个行业节约成本约30%以上,产品合格率提高5-8各百分点。此举让一大批陶瓷企业在金融危机时化危为机。事实上,让“天下名瓷出醴陵”神话延续的方式对这个“瓷城”而言,就是要让传统产业向高端化、高新化生产方式转变。醴陵市市长蒋永清接受记者采访时透漏,目前,醴陵陶瓷产业已发展成为日用瓷、工业瓷、电瓷、建筑瓷、特种工业瓷5大系列4000余个品种,出口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为对应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陶瓷产业向外转移和逐步开发新瓷材料等形势。蒋永清表示,醴陵市每年投入一亿元研发基金,投资建设湖南醴陵陶瓷产业过国,力争实现有传统陶瓷产业为主向新型陶瓷、电瓷电器为核心的战略性产业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醴陵陶瓷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2陶瓷乐器概说

陶瓷乐器是许多青铜乐器、丝竹乐器的前身。有研究资料表明,陶瓷乐器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据现有的文字考证,最晚到春秋时代陶瓷乐器已广为流行。如编成于春秋时代的《诗经》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坎其击缶,宛丘之道。”这里的“缶”就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一种陶瓷乐器。再后来,这方面的例证就更多了,如《史记》卷八十一载:“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日:‘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日:‘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缶瓦秦王,以相娱乐。——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瓿。”这是发生在公元前279年的故事。

从上面古文中可发现以下信息:其一,陶瓷乐器已经有了非常久远的历史;其二,陶瓷乐器在其开始阶段,主要已打击乐器为主;其三,陶瓷乐器在古代有很高的地位,它与“瑟”同样重要、同样流行。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推进,陶瓷与音乐的联系也更加密切。而陶瓷乐器发展到今天,制作更加精美、技术含量更高、品种也更加齐全了。

3醴陵陶瓷乐器的发展与继承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陶瓷乐器是传统文化中最具标志性文化符号,它的创造也是民族的自豪和骄傲。随着醴陵陶瓷的发展,陶瓷也被运用到乐器当中,如醴陵一位老人周壮谷,痴迷制作釉下五彩瓷吹管乐器近10年载,他制作的这些乐器能够吹奏、变调、和弦、制作工艺十分精巧。2011年5月,周壮谷研制的笛膜保护技术和薄胎陶瓷钻孔技术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他用薄胎陶瓷钻孔技术改装的葫芦瓶底部,安装上三根竹管,随着他的手指灵巧地在竹管的孔洞上下滑动,悠长的葫芦丝声音在空中飘散开来,彻底改变了葫芦丝只能演奏单声的局限。据醴陵市文体局负责人介绍,周壮谷的发明,第一次将釉下五彩瓷拓展到吹管器乐的改良上,无论对陶瓷还是对传统乐器都是一种崭新的突破。而且在醴陵春晚上,陶瓷乐器的演奏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节目,曾用醴陵陶瓷演奏的醴陵民歌《思情鬼歌》获得株洲文化艺术节上的金奖,这都无不象征着醴陵陶瓷乐器的发展。

今天,湖南醴陵陶瓷的兴旺和发展,除了党的领导之外,还在于陶瓷艺术的发展和继承,使陶瓷与陶瓷乐器融合放出时代的奇观异彩。陶瓷乐器汲天地之气、金木之韵,汇水土之秀、窑火之灵,其声其形、其意其风,传递着远古的信息,融合着天然的瓷趣。陶瓷是我国古代先民的一大发明,而陶瓷乐器又是我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创举,它所展现的不仅仅是瓷器自身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它把陶瓷与音乐结合在了一起,实现了陶瓷静止的美与音乐流动的美的完美结合,且蕴涵着中华民族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 伍国栋.中国音乐.第1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9-70

[2] 修海林,李吉提.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40

[3] 余甲方.中国古代音乐史.第1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0-62

上一篇:试用期入职转正申请书怎么写下一篇:“山城教职员工免费健康普查”大型公益活动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