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

2024-07-21

浅谈中考(共8篇)

篇1:浅谈中考

浅谈中考历史

历史可以说是最容易的中考科目了。因为,只要肯去记一下,历史肯定不会差了。而且历史对于某些学习极其糟糕的同学有很大的作用,因为历史最易得分。在中考中,历史的分值是50分。

一.如何复好历史

(1)以时间为线索,把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依次排好。这样记法,可以把历史的发展清晰地展现出来。用时间把历史贯穿起来,再通过时间回忆起历史事件。

(2)历史事件,无非是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开始标志、代表人物或政治派别、重要标志、结束标志、历史意义等因素。所以,每记一个事件,就要找出以上几点(有时可能找不齐这几点)。

(3)记关键词。把知识点中比较重要的关键词画出,在复习时注重这些关键词。考试时,借助这些关键词把答案组织好。

二.考试答题的建议

(1)选择题比较简单,但是考察的范围很广,覆盖初中历史六册,而且考查得很细致,一些平时会忽视的细节都可能考到。并且在题目中往往会有较多的修饰语,进而迷惑考生。因此,在答题时,必须筛选出题目中的重要信息,在想出相关的知识点。

(2)非选择题的考查视乎倾向于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的,偏向于政治、经济方面。具体的具体的知识点:A中国历史:帝国主义的对华侵略(1840年——1911年);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洋务运动-经济,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政治,新文化运动-思想);新民主革命的兴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与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探索;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外交成就(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及21世纪初)B世界历史:资本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掠夺与扩张;资本主义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相关会议;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及相关会议;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和意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民族独立;美苏争霸。

(3)非选择题可以结合我们所学过的政治观点来作答。可以用于历史考试的政治观点如: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国两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路线;“四个尊重”、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科学发展观;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原则;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实质、表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4)历史的教学任务之一是提高中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尊心。因此,我们答题时,特别是一些主观题(看法、感受等)时,最好能够紧扣“爱国情怀和民族自尊心”这一方向。

(5)历史的非选择题的答案一般要由两点以上组成,所以答题最好写两到三点。

篇2:浅谈中考

【摘要】中考试题题量大、题目新、材料广、答案活,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重视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学生思想觉悟的考查„„中考要获得政治科目的好成绩,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关心时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政治课具有时政性的特点,这也是与其他学科相比的最大特点„„中考命题注重试题的实用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时代性、教育性和综合性,更加注重体现情感品质,关注同学们的全面发展、个性特征„„

【关键词】政治中考复习

政治作为一门中考必考科目,各个学校的师生都很重视,都希望能在中考中能取得好的成绩,因为政治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个中考成绩,影响到学生的升学。加上现在的中考试题题量大、题目新、材料广、答案活,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重视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学生思想觉悟的考查。而如何做好考前的复习工作对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怎样的复习才是理想的复习呢?本人认为做好中考前的复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中考要制定复习计划,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

地毯式复习法,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以便做到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才能灵活运动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要提高课堂效率,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复习巩固。对此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抓住重点知识点,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

(1)根据教材内在联系,可采用比较法,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一些内容相似或有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划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加深记忆。

(2)设计针对性强的试题,帮助学生练习巩固,利用课余时间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与辅导。“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题,顾全学生。

(3)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地讲解。

(4)利用好手中的复习资料,特别是时政热点材料,2、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

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如党的“十八大”;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发展;南海问题和钓鱼岛问题;最美人物,感动你我;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实施科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学习榜样人物,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扩大两岸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平安校园;预防沉迷网络;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抗击自然灾害,建设美好家园;严厉打击手机淫秽色情网站,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民生,促和谐;破解三农难题,城乡统筹发展等等。

3、第三轮复习:创新深化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回归教材、学生自由复习、并进行考试方法的指导。

二、是要注意复习的方法。

1、即多练:复习中的“多练”并不是搞题海战术,使学生负担加重,而是通过多种题型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掌握基础知识。“多练”要求我们首先要精心选择题目,由浅入深,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口头回答、讨论、试卷分析等。在复习教学中要积极创设一些模拟现实问题的情境,把抽象的理论寓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情境中,引导、启发学生认识和理解。多练要注意练习的题目要对应中考,中考试题大致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客观题是单选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 和分析说明题等。其次,要培养临场经验,经过平时考核和模拟考试,力求把题答准答全,要正常发挥出自己的知识水平。

2、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社会生活。中考要获得政治科目的好成绩,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关心时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政治课具有时政性的特点,这也是与其他学科相比的最大特点,不仅考查知识,还考查运用知识分析国内外重大时事的能力。

如:聚焦“十八大”,这里面考查的知识点就比较多,它可以从以下知识点去考查:

(1)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已经顺利完成。请你简要谈谈对顺利完成这次党代表换届选举意义的认识。

(2)代表人选的推荐提名和代表的选举过程符合程序规定,坚持了

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了党内民主。这反映了我国哪一项政治制度?实现这一政治制度有何意义?

(3)假如你是一名新当选的十八大代表,你怎样做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呢?

(4)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进行反腐倡廉工作?

(5)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2020年实现什么社会目标?这一目标的远景蓝图是什么?

这就要求同学们经常收听或收看新闻,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和热点、焦点问题,同时联系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巩固和发展学生的理论水平。

3、整理归纳、查漏补缺。随着中考的临近,教师与学生愈发感到时间的紧迫,在中考冲刺阶段要让学生自己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把零散的知识点理成“线”再织成“网”,做到既能分散又能集中,使自己能灵活地掌握知识,及时补缺堵漏,不留后患。①抓平时复习中的薄弱点。复习时根据学生实际查一查知识的薄弱点,对症下药,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复习。②抓思维易错点。通过对一些典型问题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错误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③抓规范训练。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做题,在解题中提高分析能力,特别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解题技巧策略

1、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1)选择题是中考的主要题型之一。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它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步骤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有四个步骤:

①审对题意,把握题眼。题意是题干内容的规定性,审清题意就要全面、准确的把握题干的特定内涵;题眼是具体体现题意的关键性字词或句子,它决定选项的取舍。因此,审清题意,把握题眼,是解题的关键。

②审视选项,明确大意。四个选项一般说明四个方面的内容,在逐个审查中,要领会每个选项所表明大意。

③上下结合,有所取舍。根据题干和选项各自的内涵,把一致的挑出来。要注意选择最能够体现题意的,既选择最佳项。

④理顺思路,注意复查。选出答案后,还应检查一下解题的思路是否正确。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否成立,以确保选择的正确性。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最常用的就是“排除法”、“优选法”和“比较分析法”。

(2)主观题是中考题常见的题型。题目设计灵活,角度多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但万变不离其宗,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预料之外,情理之中。从形式上看,大多采用了设置情景材料的方式,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答好此类题目,必须仔细阅读题目所给背景材料,边读边联想其可能涉及和考查的课本知识点,思维要开阔,分析要透彻,表述要完整,并有所创新。

①认真审题,准确把握命题指向。一是在认真阅读情景材料的基础上弄清材料包含哪几层意思,然后归纳出各层的意思所提示的中心。二是要明确题目的设问角度,按设题角度要求组织答案。

②用所学知识联系材料,准确组织答案。忌知识与材料“两张皮”。一析(剖析材料)、二联(联系材料)、三解(解答问题)是做好主观性试题的三大步骤。具体求是:观点原理要准确,紧扣题意来表达,事理交融要要点全,扼要简明层次明。

2、把握中考命题的规律、趋向遵循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结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联系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把握命题动向。具体来说,应把握好以下中考命题的趋向:中考命题注重试题的实用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时代性、教育性、和综合性,更加注重体现情感品质,关注同学们的全面发展、个性特征;提供材料考查同学们从中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强调试题同社会实际和同学们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发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鼓励抒发真情实感,培养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中考前的复习方法,有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究竟如何是最佳的复习方法,是对我们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的新的挑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篇3:浅谈中考语文复习

一、制定复习总策略

1. 导向引路。

教师要在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 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2. 回归课本。

中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教师帮学生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清楚。

3. 看纠错本。

教师应让学生把纠错本中的错误按基础、文言、阅读、语言运用等分别归类,把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并有目的地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这样可使同样的错误不在中考中重现。

4. 重温部分考点的重要内容。

语文复习的冲刺阶段应该在基础类和识记类内容的复习上落实以下几个方面:(1)多音字和字形。中考有关“字音”和“字形”的试题占了6分。字音中,注重复习多音字,但没必要在声调上继续花费精力;字形中,侧重形似字、同音字的复习。(2)常见虚词。如“不管”“尽管”“即使”“虽然”“和”“或”“既”“以”“以及”“除非”“关于”“对于”“抑或”“无论”等连词、介词要特别重视。(3)名句名篇。名句名篇的复习主要在于平常的记忆积累,这种类型的知识没有任何速成的技巧。但不要撒网式的盲目背诵,而要选择常见的、重要的古诗文诗句。教师还得让学生动手常写写平时的易错字。因此,考生在备考的时候需分出一部分时间来记忆巩固。(4)古诗中的“直接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以动写静”等常见手法,考生要做一些针对性训练,把握其内涵、特点和意义。(5)做真题。最后阶段,应该选做一些近三年的中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中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

二、课外阅读不可忽视

看看近几年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提取关键词、人物简介、解读漫画、拟写请柬、拟写生日贺卡等,都成了中考语文的命题范围。尤其是作文,它要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生活的评判能力。知识面狭窄、能力匮乏、时代感不强的学生是根本写不出好作文的。所以,在紧张的复习之余,学生可以读一些上乘的辞书,如《唐诗宋词鉴赏辞典》;阅读报刊杂志上一些有益的短文,每天看两篇,会为作文增加些素材;多看看电视上的新闻访谈类节目,多写写观察日记,多议议社会热点。如此这般,一定能够拓展视野,为写好作文奠定基础。

三、多做试题

中考最终是以做题的方式来筛选学生的。因此,初三学生在备考时,做题训练必不可少。尤其是阅读,我们平时训练得少,初三再怎么练也不算多,因此学生应在复习时多做一些阅读类的题。对初三学生来说,阅读试题的选择,可以选择中考真题,但最好是仿真题的套题。在第一轮复习中,一段时间内最好做一类题,比如先做20篇科技文阅读,再做20篇文言文阅读,而且这些练习最好不要和教师安排的专题复习的进度同步,因为课余学习就是查缺补漏的,而不是课堂学习的简单重复。

篇4:浅谈体育中考

实施体育中考不仅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也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项措施,学校也重视了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时间也基本得了到保证,同时激发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也调动了我们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是学校和我们体育教师面对升学率以及用学生体育中考成绩来评价时,有些学校和体育教师将体育中考蜕变为体育教学的“指挥棒”,体育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练什么,压制学生死练、硬练,一味的追求体育中考高分,甚至把课外活动课及两操时间都以集中训练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 这样充其量只是为了学生暂时升学不拖后腿而已,这有悖于体育中考的宗旨。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设计好教学内容及新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创造力,使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是国家深化中等教育的改革,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项积极措施,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有力对策”。实施体育中考是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措施,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跨世纪的合格人材,是增强学生体质,强化他们的体育意识,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的重要一环。当前,有些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与体育中考的相互联系认识不够, 认为只要学生在体育中考“三项”取得好成绩, 就算圆满完成了初中体育教学任务,因此,整个初中三年学生体育课就针对“三项”体育中考的内容要求进行教学,教师把体育课改上集训课。其结果,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是得到了一点提高, 但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我们体育教师只有改变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 协调好体育教学与体育中考项目的训练, 把体育中考项目的训练内容溶进课堂教学中,以体育中考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提高。例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利用短绳摆设成各种各样形状,让学生模仿“蛙跳”的动作进行练习,迎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爱好,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技巧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中考原本是激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树立现代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的一种手段。 但我们有些体育教师错误理解了体育中考的目的, 通过临阵抱佛脚来提高学生体育中考成绩。 要知道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 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靠平时的积累、长期的锻炼才能达到。因此,我们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要重视教给学生体育锻炼方法,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体育锻炼方法用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极大的兴趣。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它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只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特别是对学生培养自觉锻炼意识,要推行灌输终身锻炼理念,从根本上增进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把终身体育引入课堂,从而真正达到体育中考的目的。

篇5:浅谈中考数学复习

一、回归课本,加强“双基”教学,全面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

学生优良的素质必须根植于“双基”的沃壤之中,因此,复习工作必须常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紧扣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笔者通过多年研究中考习题及近几年新教材课改试验区的中考题,发现它们都有共同点:1.注重考察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同时,着重考核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试题起点低,平实灵活,知识覆盖面广;3.绝大多数试题源于“教材”。这就从根本上证明了中考试题不会超出课程标准,因此,复习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以教材为本,打好复习的坚实基础。

复习的几点经验:教师必须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对中考“考什么”、“怎样考”应心中有数。a.教师对《考试说明》《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要透彻,研究要深入,把握要到位。b.提倡增大课堂容量,不是追求面面俱到,而且要讲求实效,注重精选范例,多选融重点知识、重要方法与重要数学思想于一体的试题,做到“难而不怪,新而不奇,活而不俏,宽而不偏”。c.讲范例要突出“导”字、克服“灌”字,“导”字又主要体现在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探寻解题思路,克服猜题、押题、机械的题型和灌输式的复习方法。d.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解题,参与教学过程,启迪思维,点拨要害。e.不能让学生过早地做综合练习题及中考模拟试题,而应以课本编排体系为主线进行系统复习,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搞好专题复习,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应与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为主,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围绕典型问题、中考热点复习题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通过专题复习的形式全面复习。同年级数学教师每人研究一两个专题,做到资源共享,互相取长补短。按《考试说明》可分为以下几个专题:1.数与式;2.方程与方程组;3.不等式;4.函数;5.统计与概率;6.直线型;7.相似;8.解直角三角形;9.圆;10.图像信息问题;11.情境应用题;12.阅读理解问题。

复习中的几点经验:

1.选编典型例题时应把握好六条原则:a.重基础,以课本为主;b.重能力,把激活思维放在首位;c.防疏误,加强针对性训练;d.重创新,与中考新题接轨;e.选择部分具有开放性与探究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f.体现综合要素,选择部分具有典型性、覆盖性和可探索性的题目,培养学生解答综合试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可编一些结合社会热点的问题,创设新的情境,突出应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形成知识网络,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第二阶段的复习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提高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综合模拟训练

综合模拟训练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注重抓好以下方面:

1.解题模式训练。有些试题的解答结构基本稳定,具有类似试题解答结构的代表性,若掌握试题的解答要点,加强训练,形成基本稳定的模式,再来解答此类试题就会更迅速准确。但不能无目的地解题而陷入题海,要学会一题多解、举一反三。

2.考试方法训练。考试过程既是考知识能力的过程,又是考方法策略的过程,因此,知识能力固然重要,考试方法策略也很重要。在复习工作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考试方法的训练:a.培养学生学会应用草稿纸来提高解题速度和能力,并注意纠正学生在解题中常犯的五种错误,即看错、想错、算错、写错、抄错,从而切实提高中考的得分。b.纠错,老师出一些平时做过或考试过的易错习题让学生训练,出现错误立即纠正,直到学生真正弄懂、会做为止。c.模拟考试增加临场经验,通过模拟考试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寻找临考的感觉。

3.让学生向错误学习。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搞讲评,自己动手建立错题档案,即诊断本,收集一些有价值的题目,总结其解题方法,找出经常易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学会应用数学的思想方法。

4.深入课堂,排忧解难。要及时找出学生复习中暴露出的各种不利因素,调整心态,迎接中考。

篇6:中考体育考试浅谈

彭俊莉(重庆市合川区盐井中学)

中考体育考试已进行多年。由于中考体育考试的分数记入中考总分,而中考总分又直接影响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交费、择校,所以引起了学校、家长的高度重视。各地中考体育考试的项目虽然不太一致,考试的时间安排也不一样,但教育主管部门在项目设置上、组织形式上是不断的更新,使之更具有操作性。比如在考试的组织上由原来的送考下乡,到相对集中的设立几个考点,再到县(区)统一集中到一个考点。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地方中考体育考试简化了考试的程序,倾向于一些容易操作的项目,象耐力素质的中长跑项目一般都不作为中考体育考试的内容。有的地方每年中考体育考试的内容大多是固定的,有的提前几个月就通知到学校,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带来了不少的影响。其它的项目教学,学生不愿意配合,学校领导也很在意考试的结果,所以老师只能跟着中考的指挥棒转。对考试项目,反复的教,反复的练,有的老师也不得不教一些应付考试的“技巧”,很难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正常的体育教学上来。

笔者是一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带初三年级学生参加过中考体育考试,也参与过中考体育考试的监考工作。但在考试中,有不少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各地的中考体育考试中出现的一些弊端,我们应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中考体育考试的质量,有助于学生对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现象一:考场外,挤满了学生家长。从关心孩子的角度讲,可怜天下父母心,和高考时在校外等待的父母的心情是一样的。但不少家长是帮助孩子托关系、找熟人(找相关的监考老师),有的甚至请人代替自己的孩子考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在体育考试中拿到满分。有的家长直言不讳的讲:“不能让孩子在这方面失分,中考考的好坏要在文化考试上分高低”。

分析:这种只想要满意的考试结果,不注重艰辛的锻炼过程的思想是要不得的。现在,多数学生在家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参加体育运动,而学生平时又有惰性,对家长有依赖性,所以平时的体育课上不上是无所谓的。作为家长,要正确认识中考体育考试的意义。考试不是目的,本质是用考试的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让学生在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余,释放心情,陶冶情操,作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全面发展。再者,家长替孩子舞弊的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有负面影响。

现象二:考场内,考生忙着考试,考生学校的领导忙着给裁判员送水、递烟,有的送购物卡、送红包,希望裁判员高抬贵手,争取让学生在考试中不丢分或者少丢分。

分析:领导清楚,体育考试分数虽少,但计入总分,直接影响到毕业班学生的平均分数和升学情况。说到底,是怕影响到自己的办学绩效。中考考体育,就是要求学校要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学校领导如果能真正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恐怕也不用“猥自枉屈”,有损形象了吧。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保证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工作的意见》,真正做到管理落实,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场地器材落实。同时要加强督导、检查和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成为中小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强大动力。

现象三:大多数地方都将跑步作为中考体育考试的一项内容,且速度类的短跑项目以50米、100米较多,耐力类的中跑项目女子800米、男子1000米较少。以短跑起点为例,裁判员发令:各就位——考生上道,预备——考生起跑,“砰”枪声响时,考生已经出发了3至5米。倘若召回重跑,结果仍然一样。

分析:如果有条件的话,使用电子计时器可以减少考生作弊行为。学生抢跑,有的是自己的行为,因为学生知道抢跑就意味着能提高成绩,也有的是体育教师教的“考试技巧”。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考试作弊是违纪行为,也是可耻行为。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同时,更要加强对裁判员的素质教育,要严肃、认真、公平、公正、准确地履行职责。

现象四:一分钟跳绳也是不少地方常选用的考试项目。在考试的组织上,有的是一个裁判员数一个考生跳绳数,极易疲劳,往往是数不清、数错了、数累了,最后含含糊糊都过了(拿到满分)。有的是一个裁判员监考几个考生,学生的跳绳带有计数器,但几场考试下来,计数器坏了,考试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分析:有的地方规定一分钟跳绳的满分是每分钟跳135个,男女生要求一样。跳绳能较全面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综合运动素质。首先,学生能快节奏、连续跳跃一分钟,就是个不小的运动量和运动负荷,同时又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手脚协调运动能力。但一分钟135个,要求有点高,男女都一样也是不合理的。有的学生平时练习的很好,但考试时由于紧张,手脚不协调了,失败的次数明显增多,成绩当然不理想。增进学生身体健康,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广大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端正态度,多做实事,让体育中考得以健康进行。现象五:各地的中考体育考试大都有一个选考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身操等。篮球、足球考试,是几个裁判员看一个考生在表演。考试的方法,学生也不容易拿到满分。比如篮球考40 秒自抢自投计数或按指定线路运球上篮并投进篮框再按指定线路出场计时;足球考15秒脚背颠球或按指定线路运球、射门计时。排球一般考个人垫球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用规范的动作垫到规定数。分组进行似乎容易一些,但考生只要掉球,裁判员很容易看到。如果有拿不到满分的,当然就是掉球的考生。相比之下,武术考试则容易拿到满分,考试方法一般是按组进行,在统一口令下,共同完成几个或十几个连续的组合动作即可。所以一些学校在选项上,往往倾向于武术。

分析:各地在考试的组织、操作上,同一类的考试,尽量采用性质一致的考试方法,防止部分学生滥竽充数。裁判员更应按规则操作,善始善终。

当然,各地在中考体育考试的项目设置上,虽不尽相同,但在考试的组织上也愈来愈规范、合理、严密。

中考体育考试无论是从教育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是有益的。虽然在考试中有些不和谐的因素,但仍应继续坚持。为了体现中考体育考试的真正意义,切实做到公平、公正,笔者提几点建议:

一、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并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正确看待体育考试。

二、家长要鼓励、支持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不能“重智轻体”,更不能替孩子找关系。

三、加强对监考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监考老师大多都是体育教师,要维护体育教师的尊严,维护体育教学的尊严,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体育教师的价值,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家长的尊重。

四、加强考风、考纪教育,严明考试纪律。对考生、监考老师、考生单位要认真宣传、学习考试纪律,对违反考试纪律的考生和监考人员要严肃处理,对集体贿赂的学校更要严肃处理,以维护体育考试的严肃性。

五、改变考试的监考组织形式。中考体育考试一般都是地级市统一组织的,为了防止当地的考生家长找熟人、托关系,不妨用异地教师交换监考的办法以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

(作者简介:彭俊莉,女,重庆市合川盐井中学体育教师。1970年9月出生,毕业于重庆渝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现任重庆市合川盐井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邮编:401520;电话:***;信箱:kuolgg@yahoo.com.cn)

篇7:浅谈中考体育加试训练

摘要:通过介绍中考体育加试的部分项目的加试方法、技巧,体育教师安排学教学、模拟训练使学生提前适应考场的氛围。把平时的每节课、每次测试当成中考体育加试。

关键词:体育加试

模拟测试

随着阳光体育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学生通过体育教学,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形成运动习惯和兴趣,从而实现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中考已将体育成绩计入最后的录取总分之中,且已有好几年之久。现就中考体育加试的50米、800米或1000米、立定跳远和实心球这几个项目,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体育加试对学生的作用

中考体育加试并非是给考生设障碍而是为了从小培养我们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当每天的体育锻炼成为了我们除了吃饭、上学、睡觉一样的生活内容的时候,体育加试当不再是一个难以逾越的沟壑了。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中考已将体育成绩计入最后的录取总分之中,且已有好几年之久。体育加试成绩由过去的参考分数变为如今的计入中考总分,可见体育理念正在逐步转变。

体育加试是学生经过努力所取得的成绩,无论得分多少都记入中考总分,这是现代先进的教育评价形式,可以调动每位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认真上好体育课。由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转变为学生不仅喜欢体育更喜欢上体育课。体育加试增强了教师的事业心的责任感,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促进学生更好的学,教师更好的教。

二、体育加试简介

50米为两人一组测试,采用分道跑的方法,跑的过程中不要跑错道、串道,不要影响别人。每人只有一次机会,不要抢跑、不要犯规。跑错道、串道、抢跑影响别人会判犯规。立定跳远和实心球加试时每人有三次试跳或试掷机会。第一次机会,考生用最佳的状态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还要避免犯规。有了这个成绩,考生的心理就会稳下来,无后顾之忧了,后面的两次机会便可大胆的去试跳或试掷,力争一次比一次成绩好。如果第一次犯规,考生不要紧张,应做几个深呼吸,想想动作是如何做的,做做徒手动作或模仿动作,在后两次的试跳或试掷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假如前两次试跳或试掷都犯规,那考生的心里肯定会紧张、烦躁。此时千万不能气馁、灰心,有些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考生会落泪的。应该闭目做几个深呼吸,想想动作,拍打浑身的肌肉。在不犯规的前提下争创有效成绩。立定跳远每次试跳结束后应往前走,不要往后退;实心球每次试掷结束后任何一只脚不要越过线,应往后退。避免已经取得很好的远度,因为一时的疏忽造成犯规,得不偿失。

前两项结束后,进入最后一项800米或1000米项目,考生在指定地点短暂休息,或者坐在地上闭目养神,或者活动关节、牵拉韧带,把状态调整到最佳。跑的过程中跑速分配均匀、跑弯道时,要尽量靠近内沿;呼吸要有节奏并与动作配合,一般为二、三步一呼,二、三步一吸,在感觉呼吸不畅时,就加紧深呼吸调整。用加深呼吸及意志努力克服“极点”。

三、平时的模拟训练

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做得更好呢?应把平时的每节课、每次测试当成中考体育加试。

平时的50米测试可以把距离加大1-2米,压一压学生的成绩,不要让平时偶尔的冒进成绩误导了学生。

针对立定跳远和实心球这两项学生容易犯规的特点,可以安排测试学生一次试跳或试掷的能力,把此刻想象成在加试中前两次均犯规没有成绩、而最后一次必须取得佳绩的时候,此时必须创造好成绩。教会学生如何在这种困难的环境中如何“生存”、如何取得最佳成绩,锻炼学生在逆境中的测试能力。第一次学生未必能发挥最佳水平,多安排几次这样的测试,学生的能力会逐渐提高的,到了加试中即使出现了前两次没有成绩的情况,他们也能应付自如。

800米或1000米的中长跑项目,不能每次都测试相同的距离。学生的肌体会产生适应感,加试时未必能跑出平时的好成绩。可以测试800米、1500米或2000米,使不同的距离肌肉对产生刺激,利于加试的发挥。加试一项接一项,每项之间的间歇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对考生的体能要求高。平时的教学中把强度、密度加大些,让不适感提前到来,逐渐走向适应。一节体育课前15分钟让学生做准备活动,后半个小时安排测试,使学生逐步适应。

安排模拟测试,测试的时间与方式与体育加试一致,提前为考生营造加试氛围,逐步消除加试的紧张情绪。加试时间可能是上午七八点、也可能是下午下午一两点钟,这时不一定是平时体育课的时间,如果让学生在这个时间段加试,未必会创造优异的成绩,应提前几天在这个时间段安排模拟测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体育课调整到与加试时间相同的半天上。

加试钟遇到小雨,可能照常进行,雨天对考生的成绩会产生影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不影响学生健康的前提下,安排在小雨中进行模拟测试。

四、注意事项

考前几天班主任做思想动员,既要认真对待,又要放下思想包袱,相信自己的实力,镇定应战、大胆发挥、力争最好成绩。了解住地到考场的大致路线、路况、可供选择的交通工具、路程和前往考场大致需要的时间,并按时到达考点。

体育教师做考前指导,考试前一天学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体力的积蓄,不能久看电视、久睡、长时间闲逛等,要以充沛精力投入到考试中。加试前应控制过多的饮食和饮水。加试当天饭吃八成饱,要吃有卫生营养好消化的食物。出发前,调整好心态,准备好物品,如准考证、比赛用鞋等。进场前要解决大小便,轻装上阵。进场后到指定地方,热身运动(原地或小范围慢跑热身)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必须因个人体能情况而异,也必须因项目的不同而有所整。准备活动要做开,全身发热,鼻尖微出汗时就可以了。

不要擅自离队。每项考试间隙随时披上衣物,每项试跳完或试投后必须马上穿衣保暖。只有放松、自然、沉着、冷静,才能有技能的正常发挥与体能的充分发挥。最后一项结束后注意随身所带物品,防止拿错或丢失,而影响以后的文化课考试。

加试中应听从监考教师的指挥,文明礼貌的同监考教师交流,展现中学生的风范。如遇对规则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提问。遇到问题,应当礼貌地告诉监考教师,请求监考教师给予合理答复。参考文献:

从中考体育加试浅谈橱中体育与健康教学

贾雪丽 浅议学校体育加试

孙超

浅析体育加试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

浅谈中考体育加试训练

巢湖市第六中学

篇8:浅谈中考语文复习

一、中考前的语文复习内容方面, 应努力落实考纲, 全面覆盖, 重点突出, 系统掌握

众所周知, 初中生的六册语文课本中, 包含有诸如拼音、汉字、词语、作家常识、文言实虚词、古诗词、现代文阅读理解、中外名著知识、写作练习等许多知识内容。那么, 怎样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六册语文课本中的知识, 并能运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考卷中的一些课外考题, 在中考中取得较高的语文成绩呢?我认为, 要实现这一目标, 在中考前的语文复习内容方面, 应有计划地努力落实考纲, 全面覆盖, 重点突出, 系统掌握做法。

具体来说, 教师应先对考纲 (或叫考试说明) 了然于胸, 即熟悉哪些内容和知识点是中考试卷中的必考点, 哪些是根本不考的。只有教师对考纲心中有数, 才能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 教师应在复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对考纲中所涉及的语文知识做到全面覆盖式的掌握。因为考纲只是给了我们考试的大致范围, 若要保证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较理想的语文成绩, 就需要在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考纲中所涉及的语文知识全部牢固掌握。我将此形象地称为“广种薄收”式复习法, 即将考纲中涉及的考点知识都复习到并掌握。这样一来, 不管考试时考什么、怎么考, 学生都可以应付自如, 万无一失。

此外, 教师还要注意结合本地历年中考题的形式和特点, 有针对性地突出一些重点知识。因为这类知识的考题考到的概率较高, 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在复习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反复练习, 逐步强化, 对教材中涉及的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做到读音准确、书写规范、使用正确;牢记重要作家作品及与其相关的文化常识;对课本中推荐的文学名著, 要了解其基本内容, 能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理解、熟记并能准确默写课本上规定背诵的古诗文 (尤其是一些名句)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常见的修辞方法;能辨析并修改病句;能阅读浅易的课外文言文, 并结合课内所学知识理解、翻译文中的句子以及解决与文本有关的问题;学会体会和推敲重要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品味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能写出符合题意和文体要求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感情真挚, 力求能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我认为, 只要在内容方面如上所述地进行紧扣考纲, 全面覆盖, 重点突出的复习, 再配以从第一册内容到第六册内容 (以五、六册为重点) 的系统掌握, 那么, 学生在中考的语文考场上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应付自如。这样, 提高中考语文成绩也就不会是一件令学生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了。

二、中考前的语文复习形式方面, 应力求讲练结合, 练、考统一, 灵活多样, 因人而异

诚然, 仅做好中考前的语文复习内容方面的“功课”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还要在中考前的语文复习形式方面多动脑筋, 多想办法, 努力实现中考前语文复习内容和形式地完美结合, 才能使中考的语文复习工作落到实处, 才能保证学生在中考语文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我认为, 在中考前的语文复习形式方面, 应力求做到讲练结合, 练、考统一, 灵活多样, 因人而异。

具体来说, 中考的语文知识复习, 不能单一地让学生记忆拼音、字词、古诗文、文学常识等, 或像理科一样搞大量的习题训练, 而要根据不同的复习内容, 采用讲练结合, 练、考统一, 灵活多样, 因人而异的复习形式。比如, 对那些学生一目了然的知识点 (如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常用的修辞、表达方式, 重要作家的有关常识等知识点) , 教师应安排一定的时间, 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去掌握, 而没必要在复习课堂上进行反反复复的强调或是啰唆的讲解, 就能提高复习效率, 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等学生基本掌握后,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检验掌握的程度, 或是设计一些试题, 对每一位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检测。采用这种方法, 一方面可以兼顾到不同学生的程度差异, 实现优者更优, 困难生进步的目标;另一方面, 可以使学生适时地了解到自己对所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从而有目标地查漏补缺, 不断完善。而对那些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 (如文言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 古诗词赏析题, 综合实践类题目, 现代文阅读理解中句子赏析类题目, 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 教师就要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归纳、总结性的讲解, 使学生对这类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因为这类知识具有一定的深度, 且灵活性较强, 若仅靠学生的自己复习是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的。此时, 就需要教师有组织地讲解复习, 并要做到有讲有练, 讲、练结合, 才能使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做到学以致用。

此外, 在整个的复习过程中, 教师还要坚持灵活多样、因人而异的原则, 不应该搞“一刀切”式的复习, 而应根据具体的复习内容采用灵活的复习方式, 如有时选择集体复习, 有时选择各自分散复习;有时进行专项复习, 有时进行综合训练;有时采用复习与练习结合的方式, 有时采用考试与复习交叉进行的方式。

在复习过程中, 对于那些自觉性强的学生, 教师应多以自主复习为主, 这样有利于他们根据各自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定复习计划和内容。而对那些自觉性较差的学生, 则需要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学习。对此, 教师应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复习指定的内容, 这样才能保证这些学生也有所收获。

上一篇:同学的小学作文:我们班的同学下一篇:部队副班长辞职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