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物理概念知识点

2024-05-16

大一物理概念知识点(精选6篇)

篇1:大一物理概念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概念大全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重力)F 牛顿(牛)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Pa P=F/S 功 W 焦耳(焦)J W=Fs ;功率 P 瓦特(瓦)w P=W/t ;电流 I 安培(安)A I=U/R 电压 U 伏特(伏)V U=IR ;电阻 R 欧姆(欧)R=U/I ;电功 W 焦耳(焦)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J Q=cm(t-t°);比热 c 焦/(千克°C)J/(kg°C)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常用单位:克/厘米3,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光路图 应用 :u>2f f2f 倒放大实 幻灯机

u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十一、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Q=It 电流单位:安培(A)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1.2安。求:①R1阻值 ②电源电压 ③总电阻

已知:I=1.2安 I1=0.4安 R2=6欧 求:R1;U;R 解:∵R1、R2并联 ∴I2=I-I1=1.2安-0.4安=0.8安

根据欧姆定律U2=I2R2=0.8安×6欧=4.8伏 ;又∵R1、R2并联 ∴U=U1=U2=4.8伏

∴R1=U1/I1=4.8伏/0.4安=12欧 ∴R=U/I=4.8伏/1.2安=4欧(或利用公式 计算总电阻)答:(略)

十二、电能

⒈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 W=UIt=U2t/R=I2Rt W=Pt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⒉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

公式:P=W/t P=UI(P=U2/R P=I2R)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⒊电能表(瓦时计):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1度电=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例:1度电可使二只“220V、40W”电灯工作几小时?

解 t=W/P=1千瓦时/(2×40瓦)=1000瓦时/80瓦=12.5小时

十三、磁

1.磁体、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个对其它磁体发生作用的区域。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体周围磁场用磁感线来表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3.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与螺线管两端极性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求速度:v=s/t ;求路程:s=vt ;求时间:t=s/v

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3、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

4、密度的定义式

求物质的密度:ρ=m/V ;求物质的质量:m=ρV ;求物质的体积:V=m/ρ

4、压强的计算。

定义式:p=F/S(物质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适用);液体压强:p=ρgh(h为深度)

求压力:F=pS ;求受力面积:S=F/p

5、浮力的计算

称量法:F浮=G—F ;公式法:F浮=G排=ρ排V排g ;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

悬浮法:F浮=G物(V排=V物)

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7、功的定义式:W=Fs

8、功率定义式:P=W/t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P=Fv

(F为动力)

9、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 ;对于提升物体来说: ;W有用=Gh(h为高度);W总=Fs

10、斜面公式:FL=Gh

11、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 Q吸=cmΔt

(Δt=t-t0);Q放=cmΔt

(Δt=t0-t)

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qm

13、热平衡方程:Q吸=Q放

14、热机效率:η=W有用/ Q放

(Q放=qm)

15、电流定义式:I=Q/t(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

16、欧姆定律:I=U/R ;变形求电压:U=IR ;变形求电阻:R=U/I

17、串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串联为例)

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R=R1+R2

18、并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并联为例)

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1/R=1/R1+1/R2

19、电功的计算:W=UIt

20、电功率的定义式:P=W/t ;常用公式:P=UI

21、焦耳定律:Q放=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Q放=I2Rt =U2t/R=UIt=Pt=UQ=W

22、照明电路的总功率的计算:P=P1+P1+„„

速度 v 米/秒 m/s v=s/t 电流 I 安培(安)A I=U/R 电压 U 伏特(伏)V U=IR 电阻 R 欧姆(欧)R=U/I 电功 W 焦耳(焦)J W=UIt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篇2:大一物理概念知识点

中学物理概念的现状:

中学物理教学历来都十分重视物理概念的教学,但由于教学理念的不同造成物理概念教学着重点各有不同,用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论来审视传统概念教学,我们会发现有许多成功和不足之处。

传统概念教学的成功之处: 传统的概念教学着重从物理概念的文本出发,着力从三个方面讲解和剖析物理概念:一讲清物理概念的内涵,即它们的物理内容和物理意义;二强调物理概念的外延,即它们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三理清有关概念的联系和相近概念的区别。这样的教学严谨扎实,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人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积累的大量知识(以书本为载体的间接经验),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进而运用知识。

传统概念教学存在的不足:对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重视不够

一、应由“重知识”向“重过程”转变

1.重视概念的引入过程,使认识产生飞跃

2.充分还原稀释,使学生发现、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

3.适当引入物理学史,让学生感知物理学的文化内涵

二、“预成性”向“生成性”转变

三、注重师生交流,关注异质反馈

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注重物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尽量接近科学家们在其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概念,以使学生从中领会物理学家的实际创造过程和他们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在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 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元素, 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 就是要不断地形成物理概念, 如果概念模糊, 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概念教学既是重点, 也是难点。物理概念的教学始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处在中心地位, 物理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 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十分复杂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认知能力将得到充分发展, 但是不少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都会感觉到物理难学, 所以探索物理概念教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的永恒的主题。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多为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而这些概念一般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中总结出来的。但是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 要独立地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有些困难, 这时教师就要积极地为学生的学习设计一些合适的学习支架, 以方便学生构建科学的物理概念。设计一些合适的学习支架, 如问题支架、实验支架、图片支架、多媒体支架等让学生感觉到用以往已有的知识概念无法解释新的物理现象时, 学生们就会急于了解新的知识, 体会到形成新的物理概念的意义,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进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为新知识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前提。如在速度概念形成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支架:(1)一般来说, 兔子和乌龟谁跑得快?(2)在“龟兔赛跑 ” 的故事中, 我们能不能说还是兔子跑得快吗? 接着引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和用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为速度概念的形成作了铺垫。在物理概念的教学中, 就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 没有这个概念行不行? 这个概念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 只有让学生明确了这个概念引入的目的,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有一定的对知识的需求和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下, 教师要利用各种适宜的方法, 如实验探究、理论、推导等, 向学生阐明概念的形成过程, 搭建新旧知识间的桥梁和纽带。如在压强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形变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砖块对海绵产生不同形变的实验支架, 来引导学生探究(l)压力相同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2)受力面积相同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当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都不相同时该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从而引出压强的概念。这样学生对压强概念的形成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过程。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 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 这不仅会为他们正确理解、灵活运用物理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 而且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 可以对物理知识有新的感悟, 印象深刻, 记忆牢固, 学习效果较好。物理教学中常听到教师抱怨, 学生只会死记硬背, 遇到实际问题一筹莫展, 物理知识系统性不强等, 其根源都在于物理概念教学时没有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物理概念获得的全过程。同时, 物理概念的形成一般都蕴含有一定的物理科学思维方法, 在阐述它们的形成过程中, 学生也将学会一定的思维方法, 如密度、压强等概念教学中渗透的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 匀速直线运动、磁感应线、光线等概念教学中渗透的理想模型法; 重心、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概念教学中渗透的等效替代法等等, 这些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大有帮助。所以让学生清晰而且准确地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 是概念教学的重要途径。物理学中概念的陈述语言十分精炼和准确, 概括程度非常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向学生呈现物理概念时, 不但要准确, 而且对一些关键字词应加以突出, 并给于适当的说明, 以便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和正确理解时应与其他类似的或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对比, 建立类比联系。实践证明, 一个物理概念在形成的过程中, 教师讲得准确、生动、形象, 学生易于接受, 并且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准确性, 当学生第一次接受某一个新的物理概念时, 教师如果讲解得模糊不清, 这将会影响他对概念的理解、记忆和应用。如密度、功率和速度等概念的定义中要解释 “单位” 的含义; 在讲述压力的概念时要注意与重力概念的区别、以及蒸发和沸腾的区别等等通过加以比较可以方便学生的学习。这样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时就不致于产生概念间的混淆, 并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物理概念的多方面联系。另外, 一个物理概念的定义的表述不仅要具有科学性、准确性而且还要有简明性。教师应用最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完整的物理概念, 如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短短的几个字就说明了力的本质。“力是作用。” 力是什么作用呢 ? 由“物体对物体的” 几个字揭示出力的本性。有人认为有两个“物体” 不是重复吗?这里两个物体, 说明了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 至少要有两个物 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物理概念是从直观的感性认识经过抽象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形成的。直观性是相对于抽象性而言的, 人的认识来源于人的感觉, 来源于人的感觉器官对外界的直接反映。直觉能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教师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与抽象的理性认识联系起来, 建立桥梁, 就能激发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帮助学生把握住概念的基本属性。因此只给学生一个准确的文字表述还不够, 还应给学生一些比较直观的物理现象, 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现象联系起来, 建立物理模型, 这也是呈现概念的不可缺少的方面。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教学物理概念, 不能只用一种方法。教学物理概念的方法很多:

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引人新概念如在引入“力” 的概念时, 学生对力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手提重物, 会感觉到肌肉紧张, 由此教师抽象出力的本质, 引入力的概念。可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入概念可以使学生对概念体会深刻, 易于理解。

2、用演示实验引入概念 通过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在讲授新课时, 教师可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中呈现的与新课有关的物理现象, 并由此思考一些问题, 以引入新课。这一方法也使学生带着清晰的感知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进入新的学习情境。如在建立“功” 的概念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观察一组物体做功的演示: 用手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 使小车在手的推力作用下移动一段距离; 用手托起一个重物 , 使重物在托力的作用下上升一段高度; 用手拉斜面上的物体, 使其沿斜面移动一段距离。这样, 学生很快理解了“功” 的含义。

3、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如从讨论密度问题入手, 引出浮力的概念。密度是物质制特性之一,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 相同的物质不论体积、形状如何, 其密度是相同的。而相同的物质放在不同液体中所处的位置却不同, 有的悬浮, 有的漂浮, 有的下沉, 学生便会想到物体在液体中受的浮力不同, 那么浮力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由此可以引入新的概念, 这样容易使学生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而且比较轻松、自然。

篇3:大一物理概念知识点

潜概念 (preconception) 是与显概念相对立而存在的。潜概念是反映人们认识客观对象处在模糊阶段的思维形态。这种思维形态常常表现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它以实践材料和事实为依据, 反映着同样实践的认识必然存在着相同的模糊状态。潜概念不同于虚假概念, 它反映实践得来的认识, 是构成显概念的要素、前奏、环节。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 学生对同一物理概念, 会产生形形色色的带有个性的潜概念。

二、如何利用“潜概念”进行教学

如何科学利用“潜概念”进行概念转变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是物理教师必须面临的选择。笔者认为, 科学利用“潜概念”进行有效的概念转变教学, 首先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中有哪些“潜概念”存在, 了解这些“潜概念”对科学的物理概念会产生什么影响。因此, 教师在进行知识点教学时, 可以对知识点的相关概念提前进行准备, 对学生的一些“潜概念”进行摸底掌握, 可以提问, 也可以谈话了解, 对学生的“潜概念”进行分析再准备教学知识, 这样可以起到辅助了解的作用, 便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 对“潜概念”教学要注意选择一些已有的知识点与熟悉的事物进行解释与分析。但不管是何种“潜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向显概念转化。“潜概念”是构成潜科学的基本细胞, 是引导人们作出重大突破前奏的酝酿, 是获得重大的科学成果的阶梯环节。“潜概念”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可作为人们指导实践的方式, 使人们在科学前进道路上, 有时避开大道、深入森林, 最后获得前所未有的新发现。

三、利用“潜概念”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1.设计导入式问题

在许多新课程的教材中, 教学单元前开始单独设置“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请你先说”等栏目, 来引发学生的已有经验或“潜概念”。如在速度概念教学中, 学生在小学、初中的《数学 (应用题) 》《科学》教学中不断强化的“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两个问题:①以前的“速度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这一个“速度”有没有反映运动的方向性?②用一个怎样的物理量来描述运动状态, 既能表示运动快慢, 又能表示运动方向?并在稍稍讨论后再让学生进一步思考。③对解决问题②, 从位移概念和以前的“速度”概念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经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后, 引出“位移与所用时间之比”“再定义”这些科学的速度概念。最后经过学习讨论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率等概念, 指出以前的“速度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的“速度”, 只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确切地说具有“速率”的意义。另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导入设置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可以对相关概念进行引入介绍、理解概念背景等, 如果遇到实验性较强的概念, 我们可以在实验前对相关内容进行预介绍, 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2.组织情境教学

教学情境就是老师为课堂知识讲授创设的一种情感氛围, 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一个良好的接受知识的心态与情境, 情境教学的方式与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无论哪种方式都与教学知识相关。让学生在与实际情况相类似的教学情境中修正错误想法, 是帮助他们获得物理概念的最佳途径。如加速度概念的教学。教学中创设这样的情境:短跑运动员可以在不到1 s的时间内从静止加速到10 m/s, 自行车比赛选手可以在10 s左右的时间内从静止加速到11 m/s, 交通事故中两车相撞时通常可以使80 km/h行驶的车辆在0.002 s时间内停下, 等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 逐渐形成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概念, 并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 (控制变量法) 。通过这些速度变化快慢不同的实物情境比较, 使学生对加速度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

3.促进学生深层思维

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提供与概念相关的信息, 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研讨综合, 科学处理各种信息, 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则是为学生进一步建构物理概念和认识新概念的合理性创造了条件。

例如在高一第一节《力》中, 笔者给学生提出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力为什么可以这样定义?”“能不能把力定义为是手对黑板的作用?”“定义中‘相互’两字如何理解?”“力的相互作用有无先后?”两个不同概念从一个转移到另外一个, 具有平缓过渡效果, 学生也能很好地理解与接受, 这样建立在理解基础的学习方式, 才是取得教与学良好效果的关键。

学生面对与概念相关的大量信息, 仍会习惯试图用以前的认识来解释新的现象, 在多次解释失败后就不得不引起对“潜概念”的反思、评估和交流, 再让学生尝试用物理概念去解决“潜概念”不能解决的问题, 他们对物理概念的有效性就会有更深刻地体会和认识。

参考文献

[1]苏建东.物理概念教学的探究分析[J].教书育人 (学术理论) , 2005 (4) .

[2]唐良军.物理概念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安徽教育, 2002 (19) .

[3]马昌法.物理概念教学的基础——概念引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2 (5) .

篇4:基于知识生成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1. 发展前概念,找准概念形成的“生长点”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物理学习的前概念是指个体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前概念中通常存在的一些错误的、片面的、有缺陷的认识,对物理概念的学习产生相当大的消极影响,束缚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甚至学生在学习了正确的物理概念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还会在潜意识里对学习造成干扰。故此,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化前概念,以能形成科学的物理概念。

以《比热容》教学为例,比热容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比热容概念涉及热量、温度、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他们大脑中对“比热容”这一概念的认识只停留在“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吸收热量越多,温度升高越多”这一认知上。课堂上设计实验,可帮助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从定性分析上升为定量理解,继而以此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形成“比热容”这一概念打好基础。

2. 顺应学生思维,把握概念形成的关键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顺应学生的思维,通过问题的设计、探究实验等策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思维加工,在新概念的“生长点”上进一步抽象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进而形成物理概念。

以《比热容》概念教学为例,通过演示实验已让学生明确了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升高的温度间的定量关系,要引导学生形成概念,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现象分析,从而构建出以上的概念框架,继而得出比热容的定义:物理学中把吸收热量与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的比值叫做比热容。

由此可见,概念的学习不是由老师直接给出的,而是逐步生成的,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进行层层分析,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进行思维加工和思维训练,从而生成概念,掌握新知识。

3. 深化问题讨论,巩固概念形成的效果

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是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后,课堂上围绕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和欲望,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加深和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以《比热容》概念教学为例,在学生形成概念后,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课堂上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即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或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这样的实验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内涵。

此外,还可引导学生讨论课本的想想议议: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中、各种产业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这样的问题讨论,可有效帮助学生拓展课堂知识,理解概念的外延,并在问题的讨论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念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核心,教学中按照学生的认识特点和知识的内在结构,把知识的发生过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思维的碰撞,主动构建知识,掌握方法,真正理解物理概念,最终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篇5:秦朝的大一统知识点

1.汉承秦制:西汉大体上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汉武帝设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司隶校尉负责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区。

(2)东汉时期,刺史有了固定治所及正式的官属,凌驾于郡守之上,迅速向行政机构过渡,由单纯的监察官吏发展为总揽地方大权的行政长官。

2.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组成“中朝”,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外朝”,即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的权力。西汉晚期以后,丞相制被三公制取代,中朝尚书权力增长。东汉刘秀将尚书分设为新的行政中枢。

3.中央集权的发展:

(1)背景: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导致出现王国问题。

(2)措施: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要求诸侯王将封地再行分封给子弟,颁布附益法,限制士人与诸王交游;实行刺史制度,每州设刺史一名,监察地方;纠举强宗豪右和郡国宗相的不法行为;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3)结果: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4.选官制度:

(1)将举孝廉定为制度

①确立:汉武帝之前,西汉官员的来源只是“任子”和“赀选”。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任职三年,可举子孙一人为郎官,叫做“任子”。除商贾外,凡家资达到一定标准,并向政府交纳一定资财的也可以做官,叫做“赀选”。任子和赀选制度使官僚富豪垄断仕途,把持国家政权,贫穷子弟没有做官的资格。公元前134年(元光元年),武帝“诏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被选的人都给予官职。从此以后,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正式确立。

②选官标准:孝廉。

③特点: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具有封闭性的特征。

(2)兴立太学,从地方官僚子弟中选拔人才到太学学习,只要考试合格,可以授官。

(3)汉武帝还继续推行汉初已实行的“举贤良文学”和“上书拜官”、策试等制度。

5.官员考核:上计制。秦汉官员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每年秋冬,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上报中央,称为“上计”。御史参与审核,防止造假,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6.外戚宦官专权:

(1)西汉后期,重用外戚与宦官,政局混乱,国家权力削弱。

(2)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大多年龄较小,外戚宦官轮流控制朝政。

篇6:大一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1. 10个选择 2.5个名词解释  3. 简答 5个  4.论述2个  5.1个案例分析

名词解释(10个)

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一定手段协调组织资源和活动的过程。

【不考】

2.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发展中所形成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的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 、群体意识和风俗习惯等的总称,其核心是组织的价值观念。

3.决策: 指管理者通过分析各种备选方案,对面临的机会或威胁作出反应,作出关于特定的组织目标和行动方案的决定。

【不考】

4.风险型决策:也称随机决策。指决策方案未来的自然状态可能有几种,不能预先确定,但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可以估计,无论哪个方案都有一定的风险。

5.不确定型决策: 是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决策方案未来的自然状态可能有多种,但无法预先明确估计,并且各种自然状态的概率也无法确定,各种方案出现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6.滚动计划法:是指编制计划时采用近细远粗的方法,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及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改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每次计划修订都使计划向前滚动一次。{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

7.部门化:是指将组织中的工作活动按照一定的逻辑安排合并成若干管理单位或组织单元的过程。

8.授权:是指上级将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权利授予下属人员的行为。

9.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沟通、指导和奖惩等手段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或艺术。

10.内容型激励理论:是指针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

11.过程型激励理论:是指主要针对员工从个体动机到采取行动的过程进行研究的理论。

12.沟通:是指信息从发送者到接受者的传递过程。

13.需求层次理论

简答以及启示(10个)

答题方法:1,简述内容,有几条答几条,简答2.忽略启示  3.字特别少的,每一条后面加一点分析

一。简答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启示P75

答:1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3企业中存在以情感为主线的非正式组织。

4企业管理中存在霍桑效应。

二.简答有效决策的步骤和启示

答:1认识决策的需要,有两种表现方式:问题或机遇。

2.确定目标--合理而又明确的。

3.拟定备选方案,详尽性与相互排斥性相结合。

4.评价备选方案,遵循:合法性,合乎伦理性,经济可行性,实用性

5.选择满意方案,根据总体目标和价值观。

6.实施选定的方案

7.从反馈中学习

三.简答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启示P73

答:1.有限理性: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

2.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

3.由于时间和资源限制,决策者不可能了解全部备选方案,选择的理性是相对的。

4.风险性决策中,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5.大多数管理者满足于满意的而非最优的解决方案。

四。简答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和启示。P125

答:主要就是部门化和层级化。首先将实现组织目标所要进行的各项活动加以分类,形成相应的工作岗位;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把这些工作合并成可以管理的部门或单位,并确定组织层次,建立起分工合理、协作关系明确的组织结构形式。

五.简答有关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和启示。【看论述题】

1.组织战略

2.组织规模和生命周期

3,技术

4.外部环境

5.组织文化

六 简述管理方格理论及启示P178

管理方格理论由布莱克和莫顿提出,是研究企业的领导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理论。 管理方格: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人和生产的关心程度。

有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1贫乏型2乡村俱乐部型3中庸之道型4.任务型。5团队型

七简述费德勒模型及启示P181

心理学家费德勒把影响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归结为:1.上下级关系2.职位权力3.任务结构,他将这三种变数任意组合,并进行观察调查,得出在不同情况下使领导有效的费德勒模型。

(上下级关系:指领导者得到下属的拥护和支持的程度;职位权力:指组织赋予领导者正式地位所具有的权利;任务结构:指下属所从事的工作或任务的明确性。)

八 简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及启示 p182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由科曼首先提出,由赫西和布兰查德予以发展。

是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提出四种具体的领导方式:1命令型(高任务-低关系)2.说服型(高任务-高关系)3.参与型(低任务-高关系)4.授权型(低任务-低关系)

九 简述需求层次理论及启示【名词解释】

1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2.人的需求遵循递进规律。

3.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激励人的行为。

十。简述期望理论的内容及启示P200

期望理论认为,一个目标对人的激励程度受

两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目标效价,即人对实现该目标有多大价值的主观判断;期望值,即人对实现该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用公式可表示为;激动力量=目标值效价

理论包含三种关键的关系:1努力---绩效关系2绩效―奖励关系3奖励---个人需要关系

十一 简述公平理论的内容及启示P202

基本观点: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不仅与个人的实际报酬有关,并且跟人们对于报酬的分配是否

感到公平密切相关。提出以下模型  A:对本人所获报酬的感觉/对本人投入的感觉;B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对他人投入的感觉

公式有三种:A=BAB

十二.简述平衡积分卡的主要内容。P124

平衡积分卡是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包含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

其目的在于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

论述题(4个)

一 论述目标管理

1概念 :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与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由此来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2过程 ;①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

高层管理者预定目标,是暂时的,可以改变的。

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确定下级的目标

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的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实现目标的奖惩事宜达成协议,并授予下级以相应的支配人财物和对外交涉等的权利。

②组织实施

实行充分授权  实行自我管理  保持经常的成果反馈

③检查和评价

3优缺点

优点

极大提高了员工的士气  有助于改进组合结构和职责分工  有助于想成有效的控制 缺点

目标难以制定  运用目标中的误区

目标管理的哲学性假设不一定都存在,如Y理论目标的商定很耗时间

二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1.组织战略

组织战略决定了组织发展的总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战略,同一组织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战略,战略必须得到组织结构的密切配合,才能有效执行。

2.组织规模和生命周期

小规模的组织通常规范化专业化程度较低,集权化常度较高,实行简单,灵活的结构形式,而大规模与之相反。组织的生命周期有四个阶段;诞生,成长,稳定,成熟。

3.技术

企业被划分成三种技术类型:单件或小批量生产技术,大批量生产技术,连续生产技术。组织结构必须因技术类型而异。

4.外部环境

组织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运行的。外部环境会给组织带来不确定性,为此,组织需要作出一定的部署以降低风险。

5.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席位规范等意识的总称。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应该相互配合。

三 论述组织变革

1概念  组织变革是组织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队组织的任务,结构和组成要素进行调整和修正的过程。一般从任务,技术,人员和结构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2动因

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资源的影响  社会发展的趋势

内部;影响组织结构调整的内部因素发生变化。如战略,技术,规模等;组织谋求竞争优势的要求;改进组织绩效的要求;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的要求。

3过程  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组织变革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持续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解冻,变革,再冻结。

4组织变革中也存在一定的阻力需要去克服。

四平衡积分卡控制的内容论述

平衡积分卡是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包含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

其目的在于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

控制的作用;成功的平衡积分卡控制制度是把企业的战略和一整套财务与非财务性评估手段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手段,可以阐明战略并在企业内部达成共识;在组织中传播战略;把部门和个人的目标与战略相联系;把战略目标与战术相衔接;对战略进行定期有效总结;利用反馈的信息修改战略。

案例

答题方法:1理论:性质,特点【不用展开,提纲挈领】

2.如何解决

1.关于目标制定 P92

2.激励理论的应用案例

预测选择题

一  学习型组织中的五项修炼技术

1培养“自我超越”的员工。

2.改善“心智模式”

3.建立共同愿景。

4.促进有效的“团队学习”。

5形成“系统思考”

二 人的属性了解

1 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P12

2管理者的角色,三大方面p19

3.罗伯特 欧文是注意到人的因素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的第一人。P39

4.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P42

5马克斯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官僚体制”科层制。P49

6.孔茨将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为“管理理论丛林”,属于管理过程学派。

案例

一家制药公司,决定在整个公司内实施目标管理。事实上他们之前在为销售部门制定奖金系统时已经用了这种方法。公司通过对比实际销售额与目标销售额,支付给销售人员相应的奖金。这样销售人员的实际薪资就包括基本工资和一定比例的个人销售奖金两部分。

销售大幅度提上去了,但是却苦了生产部门,他们很难完成交货计划。销售部抱怨生产部不能按时交货。总经理和高级管理层决定为所有部门和个人经理以及关键员工建立一个目标设定流程。为了实施这个新的方法他们需要用到绩效评估系统。生产部门的目标包括按时交货和库存成本两个部分。

上一篇:关于妈妈的爱小学英语作文下一篇:爱情唯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