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中的金意象

2024-07-28

李白诗中的金意象(精选8篇)

篇1:李白诗中的金意象

李白诗中的意象

李白诗中,水是随处可见的意象,既有大江大河,也有山涧小溪,既有波澜壮阔,也有轻涟潺潺,可谓意态多姿,风情万种。综观太白诗,从功能的角度看,太白诗中的水意象大体有如下几类:

一、动水壮势,清水造境

李白诗“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常常是全诗气势奔放,豪情夺人。那些奔腾不息的水便起了积极的作用。比如《公无渡河》中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比如《司马将军歌》中的“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黄河势不可当,冲破昆仑山的重重阻拦,一泻千里,一路咆哮,冲向龙门;江水巨浪滔天,浪花如银,色彩摄人。这些水壮大了诗的气势,磅礴壮阔,震人心魄。再如,“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六首》)“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这些大水创造了雄伟奇特的气势,增添了李白诗的豪情。

水有澎湃的,也有宁静的。宁静的水烘托出诗歌优美的意境。李白的诗充满了天真朴素之气,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诗中的静水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清。清清的河水,清清的溪水,清清的涧水,清清的江水,共同为我们营造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营造出一个个清新自然的意境。比如《送友人》写道:“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一条清亮的河在城边曲折地流淌,远处是一带青山,绵延在人们的想象之中,共同描绘出送别时清幽宁静的环境。而《古风》中则有“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那绿水更衬托出秋花之新丽妖娆,使得意境清静自然。再如,“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溪行》)“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渌水曲》)均如此。

二、流水寄情亦托理

以流水寄寓诗人的情感,自古有之,李白在寄托离情时使用更是乐于用那永远流不尽的水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眷恋,表达依依不舍。“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劳劳亭歌》)“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送殷淑》)“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江夏行》)“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有情的水传达着有情人的愁,无情的水衬托着多情人的忧,水多情盛,水长情更长。

水有情,亦藏理,因为水是变的,因为时刻在流动;又是不变的,因为永远在流动。用变动的水喻变动的人事,用永流的水寄托永恒的人生哲理。“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古风》)即是说荣华不定,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则在讲时光永逝不回的现实,“雨落不上天,水覆重难收。”《妾薄命》这又以水比喻时过境迁,破境难圆。更有那著名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喻指愁难断,志难酬。

三、水流今古,志在水外

李白思想中有着道家色彩,当他在现实中遇到挫折时,就会寻找一方精神的`栖息地,释放自己的不满。比如,“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古风》)“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这两首诗就化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故。当然桃花流水并不是李白理想之所在,向往世外桃源只是他暂时的自我安慰罢了,更多的还是表达郁闷。借古今不变的流水衬托世事的变迁写自己怀才不遇,更是李白爱用的,而且用得自如。比如“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登金陵凤凰台》)“江自流”三个字,与“凤去台空”相结合,便写出了凤凰台现在的冷清、寂寞,写出了六朝繁华已经不再,只有大自然是永恒的现实。而“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经下邳圯桥张子房》则写出圯桥荡漾的碧波自古到今都没有变化,变化的是自已却不能有张良遇到黄石公那样的机遇,借此表达怀才不遇之情。同样的手法也在《夜泊牛渚怀古》中使用:“牛渚西江月,青天无片云。登高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在清静安宁的江面,望着皎洁的月光,想到了当年在这样的水面上“高咏”的袁宏得到名士谢尚的赏识,联系到自己虽有旷世才华,却没有人能够赏识,惆怅之情立现。

篇2:李白诗中的金意象

摘要:李白诗中很喜欢描写月亮,尤其是对山月情有独钟。在李白一生的游历中,作者最留恋的还是故乡山景中的那一轮明月。在诗人远离故乡颠沛流离之时,伴随诗人的还是那一轮山月,山月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山月代表着蜀人精神,山月能疏解诗人内心的郁结。

关键词:山月特点情感

当代诗人余光中说李白是“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袖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在李白众多的写月诗中,写的最多还是山月。李白对人杰地灵的故乡感情深厚,他一生都在流浪,但对故乡的思念热情不减。峨眉山月照耀着沧海,照耀着秦川,照耀着黄鹤楼,照耀着长安陌,照耀着吴越――总之,峨眉山月伴随着诗人的一生。

一、李白笔下山月的描写特点

1、或随或伴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下终南山》)

有了山月的陪伴,作者再也不觉得孤独。也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纷扰。似乎月亮也可以净化诗人的灵魂。

2、或圆或缺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在空中半挂着的半轮秋月,在江中波动着月亮的倒影,清幽而静谧,韵味醇厚。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3、或近或远 中夜卧山月,拂衣逃人群。《赠僧崖公》

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赠秋浦柳少府》

夜晚引来山月,伴着月亮的清晖纵酒醉酣。山月离人很近,似乎伸手即可触及到。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边畅饮边欣赏月色下的庐山美景。站在月下观月景,近。策马望山月,途穷造阶墀。《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个“望”字道出山月离诗人很遥远。

二、李白山月意象的情感寄托

1、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此诗中的月乃是秋月,此时的月并非圆月而是“半轮”。诗人即将远行,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跃然诗中,即使这半轮月对作者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近

赏的了。诗人的情绪因惜别而神伤。在看这夜色中,高峻的峨眉山顶衔着天际的明月,月光又投射到水中,随江而流,一展千里。诗人以别开生面的写法,从峨眉山月入手,用清新的笔墨点染出明月照耀下的山水。那空中半挂着的半

轮秋月,在江中波动着的月亮倒影,清幽而静谧,衬托出一叶扁舟去国时思念

故人的情怀,神采飞动,韵味醇厚。

诗人似乎要将这峨眉山月所象征的蜀人气骨深刻的留存在记忆中带往异

乡。惜别神伤中又蕴含着一种悲壮。

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

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2、抒发作者内心的痛苦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梁园吟》)

冷月荒城,高云古木,构成一种凄清冷寂的色调,为遗迹荒凉做了很好的烘托。

李白在写这首诗时仍然羡慕富贵,不甘于想伯夷、叔齐那样的寂寞消极。

但目前没有到手的希望,他就拼命的喝酒、赌博。在诗人求仕不成后,明显的便流露出了失意之情,诗中出现明暗色调交替糅合。诗人狂妄中的痛苦跃然

纸上。

3、蕴含着作者磊落峻洁的人格、旷达胸怀寂寞的内心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峨眉上月还照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人对于峨眉山月拥有很深的感情。不仅仅是因为是故乡,在李白的心中

这山月还是诗人人格的一种象征。诗中峨眉山月的清光是如此广大,似乎凌驾并俯瞰着这帝都。这光明的广大的傲兀的山月为什么独独照耀着这送别的两人呢?李白是想以此诗委婉的劝诫应诏帝庭的蜀僧:做人做事要像有一种如山之清峻月之清明的磊落峻洁的人格。

此时的诗人虽然蒙冤,但这颗清明的赤字之心仍然高远,诗人满身的傲骨任谁也折不断。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此时的李白沉醉于美景之中,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纷扰。诗中尽显诗人天真之风貌,洒脱不羁。李白步月而归,心情平和,于闲适中同样流露出极深的孤独感。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此诗是李白九月九日在庐山登高饮酒时所作。写庐山登高时的所见所闻,诗人与饮酒雅兴中流露出寂寞之感。

4、体现作者关心国事和人民命运的激情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

李白站在征人的角度,看到的月亮不是落下去的而是升起来的。征人东望,两地相思。李白这样写不仅情思遥深,而且开宕苍莽:天山渺绵,云海苍茫,在这天之边、云之头,明月升起,将清辉播撒——没有一个地方,能像这里月光撒播得如此开阔,带有如此苍茫的感觉。

参考文献:

1、《李白诗文选》 李白著 阮唐明 阮文娜选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1.102、、《李白诗选评》 赵昌平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23、《李白传》李长之著 东方出版社 2010、114、《人间词话》 王国维著 范雅编著 武汉出版社 2011、125、《李白、杜甫、白居易名诗经典大全集》(唐)李白、(唐)杜甫、(唐)白

篇3:李白诗中的明月意象初探

在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 “意象”一次首次出现, “独照之匠, 窥意象而运近, 此盖驭文之首术, 谋篇之大端”。意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后世对意象的说法不一, 纷繁复杂, 本文择取其中较为浅显易懂的说法: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即是通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对客观物象进行加工改造, 从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文学离不开意象, 诗歌作为短小精悍的文学体裁, 更是离不开意象对情感的高度浓缩和提炼。中国诗歌的意象艺术从起步至成熟, 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 到唐代以后日臻完善, 进入全面成熟的阶段。在所谓的“盛唐气象”中, 意象的艺术愈发生机勃发, 走过了初唐的探索期, 在盛唐大放异彩。

成熟的意象能在诗篇中连缀成完整的诗歌意境。早在《诗经》的诗篇中, 已有意象的出现, 但其中的物象多用来直接表达情感, 因而在物象和诗人的情感之间, 界限是分明的, 两者是独立存在的主体和客体。到汉魏古诗, 诗中的物象开始同诗中的感情相结合而形成情境, 但是还是多从属于情意的抒发, 因而不能自立。后来的晋宋之交山水诗兴起, “景”成了诗篇的重要内容, 山水诗人多采纳谢灵运“移步换景”的方法描写景观, 最终组织完成一幅全景图。但是六朝人写景仍然有很大的不足, 写景虽然灵动有余, 但诗中的物象与诗人的情感难以达到“神合”, 让人感觉堆砌过密不甚流畅, 刻画得细致入微却没有源远流长的韵味, 也很难感受到诗人倾注其中的感情———这是唐人力图改进的。

唐诗中的意象构成和谐的情境, 这种构成无需用定式加以规范, 而是灵动的, 其根本的要义在于要相融而且相生。只有这样, 才能给人以整体的美感, 构成情感统摄下的完整意境, 让人能从有限的画面中走向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得到审美的高峰体验, 这是人们常说的“境生象外”, 这是唐诗意象构成意境的艺术手法真正成熟的表现。唐诗意象艺术的成熟在于其超越了简单的意象组合, 致力于从单独的意象打造情感充盈的审美意境。

二、李白与“明月”的渊源

意象艺术在唐朝日益成熟, 不难想象, 李白作为盛唐诗人的典范, 对意象的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明月是文学中的典型意象和永恒的主题, 是我国古典诗词当中运用最多的意象之一。在李白选用的众多意象中, “明月”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根据杨义先生统计, 在50836首《全唐诗》的作品中, 月出现了11055次;在李白的1166首诗中, 月出现了523次。明月虽然不是李白诗作中出现最多的意象, 却是其作品众多意象中最富有诗情画意的, 令人印象深刻。那么, 究竟是什么原因, 让李白独此钟爱“明月”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 李白从小便钟爱明月, 这在他回忆童年的诗作《古郎月行》中能够明显看出:“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在李白的儿时记忆中, 明亮的月是多么美好而令人遐思翩翩。洁白的月亮又圆又大, 像极了白玉做的盘子, 又像是悬挂在夜空中闪闪发光的明镜。月亮里有什么呢?李白不禁遐想, 有桂树, 更有仙人, 当月亮升起的时候, 还能看见仙人的两只脚。不仅如此, 还有捣药的白兔, 它不停地捣药, 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短短的八句话, 我们便能感受到其中透露出来的童真及诗人对月亮的憧憬和向往。

其次, 李白喜爱明月, 这也是他所具有的浪漫主义气质所决定的。他有着“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气魄, 也有着“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乐观, 更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壮志豪情。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怀直至现今, 也仍然深深打动着我们, 这体现了李白对光明和理想的不懈追求, 而明月这个意象, 恰恰能够表达世人对美好事物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这首诗中的诗人是孤独的, 但并不落寞。自斟自酌无亲无友, 他是孤独的;但他胸怀明月, 愿与月为友,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他的内心是充实的, 他享受这孤独的时光, 这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在他心中, 只要夜有月光相伴, 就足矣, 月代表了他的情怀, 也表达了他的态度。

最后, 唐代盛世的时代精神影响。盛唐时期, 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这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文化的大熔炉, 不仅对于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 对于中外文化也能够进行广泛的交流。在这个朝代诞生的李白是幸运的, 他的气场与这种时代精神交相辉映, 磨合成了千古传唱的经典。“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正是当时的人们在唐代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积极进取、自信自尊的精神。这种积极的态度需要用美好的意象来表达和反映, 明月作为清雅高洁的代表, 不仅符合了这种精神的需要, 而且给了人一种诗意的美和朦胧感, 这恰恰是盛唐诗人所追求的。李白笔下的明月, 更是灵气逼人, 他高歌圣唐之音, 寄情明月, 抒发或悲或喜的感情, 使得明月诗真正走向了成熟, 丰富了古典诗歌意象的表达。

三、李白诗中明月意象的含义

李白笔下的月, 千奇百怪, 形态各异, 变化多端。翻阅这些诗歌, 结合李白的个人境遇, 我们不难总结出李白咏月诗中明月意象的几种含义。

(一) 李白笔下的明月寄托着思乡、怀友之情。

说起李白的思乡诗, 最广为传颂的当属《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这是一首抒发远客思乡之情的诗, 短短的二十字, 却勾画出了宁静醉人的秋夜之景, 被誉为“千古思乡第一诗”, 感动了古今无数流落他乡之人。静谧的夜晚, 一轮明月映在天幕上, 柔和而纯白的月光温柔地洒在地面上, 就好像是蒙上了薄薄的一层霜。诗人坐在床边, 眺望窗外的明月, 想起了自己漂泊异乡的羁旅生涯, 月是故乡明, 却不知道何时能再回到故乡, 再见到远方的亲人。

诗的开头“床前明月光”并无特别之处, 可以说是朴素平实至极,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却让人感受到四周环境的寂静和诗人的孤独, 若非身处静谧无人之处, 怎么会留意到窗外头顶的月光呢?在这种氛围的烘托下, “疑是地上霜”一句更加勾勒出月光的皎洁, 这里的“疑”字用得很好。在月黑风高之夜, 诗人似睡非睡似醒非醒, 很容易产生错觉, 再加上思乡之情的浓烈, 因而误以为月光是地上的霜, 由此想起遥远的故乡和亲人。“低头思故乡”这一句则是完全沉浸在自己思念之情中的诗人的落魄背影。

李白的咏月诗除了写思乡之情外, 还寄托着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 感情真挚, 饱含着关心忧虑的感情。诗人不能亲自为王昌龄送行, 只能从远道寄去这首诗表达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短短的四句诗, 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通过寄愁心与明月, 让明月护送好友平平安安地抵达夜郎, 这里的明月其实也是诗人的化身, 寄托着诗人对友人沉重的感情。

(二) 明月作为知音, 是诗人倾诉内心的孤独和仕途不畅的苦闷的挚友。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这首千古传颂的《月下独酌》 (其一) 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旷达, 同时诗中的“月”也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一角。诗人在月夜下独酌, 无人亲近, 诗人是孤独的, 但他同时并不寂寞, 因为有明月作为举杯共饮的挚友, 他向明月倾诉着自己的孤独和忧伤。他与明月好似天生一对的好友, 彼此默契, 心照不宣, 这是李白聊以慰藉的一种方式, 但无不透露出豁达之情。

当然, 李白是狂放的, 天生孤傲、蔑视权贵, 但这注定了他仕途坎坷、壮志难酬。他的抱负与现实的差距是很大的, 因此, 他只能“借酒消愁愁更愁”, 对着明月感慨人生,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此时的诗人内心是明亮豁达的, 可是不免透露出无奈之情, 只有明月才能带给他些许安慰。在《九日龙山饮》中, 登山之际, 联想起龙山曾经上演过的名士清流之事, 李白以“逐臣”自比, 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不得意———“醉看风落帽, 舞爱月留人”。诗的最后一句就是以“月留人”来收尾的, 在这里, 明月好似诗人的挚友, 在挽留仕途失意的诗人, 想让他在这忘却尘俗之地将心中的悲伤治愈。

(三) 通过咏月, 李白展开了对人生和哲理的思考。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想必是诸位耳熟能详的佳作, 之中对于宇宙人生哲理的思考, 发人深省;还有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让人顿感胸中畅达。可见, 月一向都是引人沉思的一种物象, 常常能够触发诗人对于人生的哲理上的思考。作为唐代大诗人李白也不例外, 在《把酒问月》中“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这首诗描写诗人举着酒杯向月亮发问, 以饮酒问月始, 以邀月临酒作为尾声, 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困惑和不解之情。诗人以汪洋恣肆的笔触, 从多个层次描摹了高洁孤傲的明月形象, 通过描绘海天景象, 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短促的慨叹。

李白诗中吟咏的明月, 蕴含月亮对人生的启迪, 既是歌颂月亮, 又是通过明月展开关于人生的哲理思考, 这就使得李白笔下的明月主题多了一重境界。

参考文献

[1]彭定求, 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 2012年7月第9次印刷.

[2]萧涤非, 等著.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3年8月版.

[3]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4月版.

[4]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篇4:李白诗中“月亮”意象的诠释

李白的咏月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成就大。据统计,其现存的诗中涉及咏月的诗就有382首,占总数的38%。它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抒写豪迈的气概、激昂的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物作细致的描绘,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特点,往往是喷发式,如狂飙如火山,想象是变幻莫测,发想无端,奇之又奇,意境开阔雄古,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月的形象也丰富多彩。如溪月、天山月、溪江月、峨嵋月、关山月等,在大多数情况下,诗中的月不是孤立的,它和周围其它景物一起组成新意象,成为作者面对现实、思考人生时的参照物。诗人把自己的生活和命运与之融为一体,使月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因而意境显得生动形象、平中见奇,内容丰富,寓意深远。所以古人有言,太白豪放,惊动千古,气盖一世,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

一、作为美的形象,象征美好,也代表爱

《古风(其十)》:“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此处取出自海底“明月”意象作比,来形容鲁仲连的风采,表达对鲁为人排难中伤、功成不受爵、高风亮节的景仰;借此表达诗人的志趣与抱负。

《古风(二十七)》:“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以“皎月”比女子,极言秀美动人,倾城倾国。实乃以美人自况,透露怀才不遇的心情。

《江上吟》:“屈平词赋悬日月”以日月永恒、美好的形象去比屈平词赋的成就和久远的影响。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长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山月”意象通透、恬静、含情,不仅表现出浓厚的田园风味,而且流露出诗人欣羡之情。

《赠孟浩然》:“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取“醉月”意象,表达浩然寄情的水,不慕名利,自甘淡泊的高致,描绘其超群脱俗、风流儒雅的高人形象,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秋浦歌》:“绿水净素月,明月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创设一种素雅朦胧的气氛,传达一种情投意合、两情相依的情感。

二、望月怀远,遥寄相思

《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

《玉阶怨》:“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用长久伫立望月,以表不禁幽独之苦,怨情之深,相思之切。

又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雄浑阔大,浑然天成,勾起情人浓浓的相思之意。

《长相思》:“月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清晨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明月”意象是思友之情的象征,表达诗人在感叹人生苦短之时对友情的怀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中“明月”是多情的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通过它诗人把自己的关切与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西,交给不幸的王昌龄。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的意象寄托着作者“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对故国故人的深深依恋之情。

《关山月》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戍客望边色,思妇多苦颜。”“关山月”原是乐府旧题,鼓角横吹曲之一。《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常与战争生活关联。诗中描绘的是一幅由关、山、月构成的辽阔的边塞图景,气势雄浑、深沉,反映了战争生活的悲苦以及离人思妇的愁苦。

望月思乡,寄乡愁,表达诗人对故土浓浓的思念之情,反映寻找精神家园的心理。

《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昭君》(一):“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塞下曲》(三):“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明月”、“秦地月”、“汉月”意象,喻故土,抒故国之情。

三、月亮意象是宁静、永恒的象征,常常引发诗人的思古幽情与人生喟叹,是古雅情趣阔大深长的历史意味的体现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沉吟月下,古月苍茫,触动着人们回首往事的心绪,寂寞、忧愁,慨叹知音难遇,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无奈的自慰,思念敬慕历史人物的心情于字里行间自然流露。

《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月亮以其永恒的存在,阅尽历史沧桑,因而引发对人事匆匆、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浩叹全诗。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显露出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

《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月”因其苍茫浩渺的永恒历史,尽览人世,寄托作者寂寞的永恒存在和幽远深长的历史况味。

四、渲染一种环境气氛,是凄清、悲凉、愁苦、无奈的代名词,反映孤独与寂寞的心态,表达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

《古风(十八)》:“月落西上阳,余辉半城楼。”“月落”的意象述写清寂的气氛,隐含百官上朝忙碌的辛苦,暗含诗人对朝政无常的看法。

《乌栖曲》:“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悲凉、寂寥的秋月意象,揭示出享乐者的心态,时间苦短,内心悲哀。

《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借“子规啼月”的意象渲染旅途的愁绪和空寂的环境气氛,烘托了蜀道之难。

《行路难》(其三):“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取“云月”喻孤高傲世性格,表达充满抑郁不满的情绪。

《长相思》:“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以月喻美人,可望不可即,以美人隐喻皇帝,隐含了诗人被放逐还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诗人在失意、彷徨、无可奈何之际,总是以月为知己,借以自慰,月亮就成了孤独与失意的象征。“寒月”“冷月”这些凄苦的意象映照出凄苦彷徨的心态。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怀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借助明月这个“知已”,表现了诗人飘逸的形象,同时更多流露出诗人在现实中的孤独与失意,甚至于寻找“共饮人”而不可得。

《鹦鹉洲》:“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孤月”的意象写出迁客嗟时伤悲的情怀。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诗中借“孤月”喻自已在现实之中失意之极,感慨贤愚颠倒、是非混淆的社会现实,抒发因受谗造谤的愤懑之情。

五、常隐喻帝王权贵生活,以“瑶台月”加以表述,“瑶台”是玉砌的楼台,帝王所居,“瑶台月”是指神仙所居住的地方

《古风(其二)》:“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古风”多抒发政治感想,表达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本诗以蟾蜍蚀月起来抒发对唐玄宗宠幸武妃,废斥皇后王氏的忧虑和感叹。

《古风(四十六)》:“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金宫”、“瑶台”都指帝王所居。这里刻画了王侯权贵腐朽、骄横的形象,诗人以特有的政治敏感和诗笔,展现了一幅唐王朝繁荣昌盛中充斥着腐朽的真实的历史画卷。

《清平调词(其一)》:“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通过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极写杨贵妃的容貌之艳冶。

《古朗月行》“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李白对当时朝政有感而发,把君王受人蒙蔽比作“蟾蜍蚀月”,抒发对朝政腐败的哀伤。

篇5:李白诗中的动物意象

李白诗歌中的动物意象指的是在李白诗歌中出现的那些包蕴着他们主观情感的动物。据统计,李白流传至今的诗词大约有一千首,其中涉及动物形象的诗就有600 多首,差不多占了五分之三,动物的范围也是极其的广,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在李白的诗词中都可以找到。李白诗词中的动物意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实在的意象,例如:虎、豹、马、猿、犬、兔、熊、鹤、燕、雀、白鹭、鸳鸯、蝴蝶等等,第二种是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诗人虚构出来的意象,例如:龙、麒麟、大鹏、凤凰等等。

一、以“鹿”“子规”等为代表的实在意象

在李白的诗词里,实在意象李白写到了很多次的鹿这个意象,有鹿、糜鹿、白鹿,而鹿大多数是和仙人或者仙境绑定在一起的。例如,“竹马数小七,拜迎白鹿前。”(《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游泰山六首》其二),“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等。李白笔下的鹿寄托他寻仙慕道、退世避隐之意。白鹿意象多和神仙联系在一起,也和他的游仙诗联系在一起,在这些奇思妙想中流露出渴慕修仙得道的心愿。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一方面要“且放白鹿清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一方面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见,李白的学道求仙,就是为了追求一个更寥廓、更自由的彼岸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李白不用摧眉折腰,更没有因仕途挫折而带来的痛苦,而是能够尽情地放纵自己的精神,享受生命的欢乐。总之,鹿意象与李白的寻仙意识、慕道情感紧密相联。

在李白诗词中,除了鹿意象的大量运用之外,还有“子规”也是李白笔下的常客,子规: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而对于仕途坎坷,人生失意的.人来说,子规的啼叫无疑就是撕裂他们的伤口然后再上面狠狠地撒一把盐,最具典型意义的就是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还有一首李白在晚年创作的七绝《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在宣城看到杜鹃花盛开,联想到幼年在蜀地常听到子规鸟的啼叫。子规啼声凄厉,令听者肠断,暮春三月,特别叫人思念故乡。“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旅人思乡的情绪。再如“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寂静的夜里,空幽的深山,子规的啼叫声,使哀愁充满了整个空山。

二、以“大鹏”、“龙”为代表的虚构意象

在李白众多的鸟类意象中,李白最钟情的是虚拟意象是大鹏,他发挥自己极大的想象用他极致的笔锋给我们精心的描绘了大鹏这一虚构的鸟类意象。李白借助大鹏鸟抒发壮伟气概、表达人生的伟大抱负,把大鹏看成是自己的化身,对大鹏倾注了巨大的热情,赋予大鹏以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孤傲不逊的性格。李白的一生都做着一个梦,一个建功立业展雄才的梦,一个凭借自己的才干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梦。

李白渴望踏入仕途,却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而是通过干渴、隐居为手段来实现,因此他在大鹏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大鹏一日同风起,拎摇直上九万里”(《上李岂》),它“跟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大鹏赋》)。李白希望能在政治活动中像大鹏一样扶摇直上,搏击云天,因而对“水击三千里,拎扶摇而上九万里”(《逍遥游》)的大鹏情有独钟。他不仅在一些诗文中一再描绘大鹏形象,而且常用以自比,李白在少年时期就写了《大鹏遇希有鸟赋》,之后还创作了很多跟大鹏有关的诗词。李白在 62岁的时候还写下《临路歌》自叹“大鹏起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仍以大鹏自比而为一生作结,大鹏那种任天而飞、旷达豪迈、傲岸自信的性格贯穿李白的一生。

虚构的意象,李白最钟爱大鹏之外,就是龙的意象。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象征着祥瑞,是万兽之首,在封建时代也作为帝王的象征。诗人往往借用“龙”的意象来表示自己对权势的向往以及失意之后的无奈,有的也想要借助于龙的帮衬来重新得到重用等等。

李白诗集中的龙意象很多,如“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古风五十九》十六),“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远别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示,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蜀道难》),“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旬震及鼓。”(《梁甫吟》)等。李白对龙这一是虚构意象的情感寄托是复杂的。 “宝剑双蛟龙”是他精神世界的外化,他将宝剑比作蛟龙,暗示了李白想要入仕建功立业,是他的内心精神世界的写照。李白在《猛虎行》中写下了“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这首诗引用了萧何、曹参的典故再次抒写了诗人有心于国家,想要辅佐帝王的志向。在他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玉浆悦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李白却流露出渴慕神仙、忘却烦恼的念想了。

篇6:浅析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宁振强

李白(701—762),字太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人物,诗的成就很高,现存诗1000余首,收在《李太白全集》里。其诗想象奇特,风格奔放,诗中抒情意象丰富,其中尤以写月为最多。现存诗中有近400首月亮诗(有关月亮的诗,姑且称为“月亮诗”吧)。

人教版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录有李白诗共计8首,其中月亮诗5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七年级下册)、《渡荆门送别》(八年级上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月下独酌》(九年级下册)。下面就《峨眉山月歌》《月下独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三首诗做一简单赏析。《峨眉山月歌》是诗人年轻时初离蜀地的作品,写于约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人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秋天。秋高气爽,月色特明,可到了渝州就望不到月影,看来这“半轮”月当是下弦月。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流动,月影是不动的。所以诗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人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穿于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山月与人千里相随,夜夜可见,成为故乡的象征,成为具有人格的思念的“君”。江行见月,然而“月”却不是故乡的月,自然勾起诗人对故乡、亲人无尽的思念,正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月”,寄托了游子怎样的故乡情结啊!《月下独酌》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是所作,写于约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年)。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的开头两句着一“独”字,点出了诗人有酒无亲,一肚子话无处可说。怎么办呢?只好举杯邀请明月和自己的身影来做伴了。然而,明月是不会喝酒的,影子也只会默默地跟随着自己而已,结果还只能是“独酌”。此时诗人的心情还是好的,诗人认为有这样两个伴侣究竟是好的,不如暂且在他们的伴随下,及时地行乐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歌舞行乐的情形。这时,诗人和他们已达到了感情交融的地步,所以趁醒时三人结交成好朋友,醉后不免要各自分散了。但李白是不舍得跟他们分散的,最后只能作“无情游”。“无情游”是超出一般世俗关系的交游。李白认为这种摆脱了利害关系的交往,才是最纯洁、最真诚的。

这首诗表面看来诗人在自得其乐,其实诗人却有着无限的凄凉。作者抒写他自己孤独寂寞、以酒浇愁的苦闷心情,这和当时现实是有关的。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期间,唐王朝已开始腐化,是李林甫、杨国忠和皇亲贵宦们当权的黑暗时期。他们纠合党人,排挤异己。李白既非“廊庙器”,又是性格孤傲,当然必为他们所不容,因而在政治上始终不得志,从而对现实不满。但作为封建士大夫的李白,既无力改变现实,也看不到其他的前途,因而他感到孤寂和苦闷。本诗通过对月独酌,集中反映了这种思想感情。诗人不愿与李林甫之流同流合污,只有引明月为知己,倾诉衷肠„„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写李白饯别族叔李云,地点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时间大约是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人从自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政治日趋腐败,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心情苦闷,这首诗就抒发了这种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之情。诗的开始郁闷之情喷薄而出,随后两句转到饯别,然后以赞美建安及谢朓等人的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再后由于理想不能实现而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最后以放舟江湖,远离现实来解除精神上的苦闷。全诗感情沉郁奔放,跌宕起伏。

面对现实,诗人虽有苦闷,彷徨,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年轻时的宏伟志愿,“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这里,“明月”是诗人理想的象征。

综上所述,李白诗中的“月”,是他思念的寄托,亲密的伙伴和理想的象征。李白与月水乳交融,不可分割,月即是人,人即是月,月是诗人的化身。李白的月亮诗,引发后人无尽的遐思,带给后人美好的幻想,为中国月亮文化注入了最为鲜活的一笔。

篇7:李白诗中“鸿”的意象分析

古诗词中“鸿”的意象不胜枚举,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有“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一句,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中也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李白的诗中也出现了很多“鸿”的意象,借“鸿”叙事,寄托情感。认识了解“鸿”这一意象,对于理解李白的诗意有着很大的帮助。

一、游仙诗

李白的游仙诗中不仅表现了对于神仙生活的向往,更多地是借神仙生活表现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或是寄托自身情怀,从中可以窥见李白的自由、浪漫精神。

《古风・其十九》:“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1]

诗人在诗中描绘了自己在想象中登上华山,远望仙子的卓越风姿,又在仙子的邀请下登上太清仙境,所看见的一幅衣袂飘飘的仙界奇景。寥寥数字,使人感受到仙界的空灵、虚无缥缈,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多说一句话、一个字都会惊扰到这幅静谧的画面。后两句急转直下,仙界的安宁祥和与人间的生灵涂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憎恶战争、渴望和平、关心百姓疾苦的心理。

《古风・其二十八》:“容颜若飞电,时景如飘风。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华发不耐秋,飒然已衰蓬。古来圣贤人,一一谁成功。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不及广成子,乘云驾轻鸿。”

韶光易逝,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泯于世间。古往今来多少人修仙都未成功,只有广成子乘云驾鸿,得以超脱人世,长生不老。诗中有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壮志难酬的叹息。末一句体现了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反映了诗人不愿为人世所累,希望能在仙境过上超脱尘俗生活的愿望。[2]

二、即事感怀诗

此类诗大多写时光飞逝,韶华不再,自己的理想却未能实现的苦闷之感。借“鸿”来表现年少时的壮志,与当下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

诗人回想两人年少时的壮志凌云:“矫翼攀鸿鸾”,年少时雄心勃勃,希望能做出一番事业,“三十载”共同浮沉,而今却只能“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穷困有事,富贵有命,奈何时光不再,如今也只能对镜空叹。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飞逝、年华不再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林宗之间三十年患难与共的深厚友谊。

《留别西河刘少府》:“秋发已种种,所为竟无成。闲倾鲁壶酒,笑对刘公荣。谓我是方朔,人间落岁星。白衣千万乘,何事去天庭。君亦不得意,高歌羡鸿冥。世人若醯鸡,安可识梅生。虽为刀笔吏,缅怀在赤城。余亦如流萍,随波乐休明。自有两少妾,双骑骏马行。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

此诗与前一首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空有满腹经纶,却一生不得志。作者有东方朔之能,却得不到施展。刘少府亦是如此,人生不得志,连看着高飞的鸿雁都能生出艳羡之情。虽然壮志难酬,也不能只是一味的哀叹,得不到的便随它去吧,归隐田园、快意人生也别有一番风味!诗中表现了对于社会、官场的失望之情,但同时,诗人的旷达形象也跃然纸上。

三、惜别念友诗

借“鸿”来感叹离愁是古诗的永恒主题,李白诗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借“鸿”来写离别场景,表达惜别之情或是对于亲人朋友的挂念。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楚冠怀锺仪,越吟比庄舄。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

作者在病中写下这首给朋友的诗,怀想当年二人意气风发,如今自己却重病卧床,用古琴和长剑作比,身有凌云之才也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并重的作者思念家乡,但回乡的路也被高山阻隔,多年的老友如今也天各一方,不得相见,只能请西飞的鸿雁带去自己的问候。这首诗中,诗人少有的露出了颓唐之感,将病中思念家乡好友的心情描绘的淋漓尽致。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秦欺赵氏璧,却入邯郸宫。本是楚家玉,还来荆山中。丹彩泻沧溟,精辉凌白虹。青蝇一相点,流落此时同。卓绝道门秀,谈玄乃支公。延萝结幽居,剪竹绕芳丛。凉花拂户牖,天籁鸣虚空。忆我初来时,蒲萄开景风。今兹大火落,秋叶黄梧桐。水色梦沅湘,长沙去何穷。寄书访衡峤,但与南飞鸿。”

用和氏璧来比喻二人的高尚情操,有支公之才却流落至此,就如和氏璧被青蝇玷污一样。出来时春风拂面,离去时却已是深秋。我走后记得写信,让南飞的鸿雁将书信捎到我的身边。此诗是在远游之际所写,诗中对于族弟际遇的惋惜,对其人生的开导,以及离别之时对于亲人的不舍和挂念都表达的淋漓尽致。[3]

篇8:论晋代诗中的风意象

一、“徘徊向长风, 泪下沾衣襟”——西晋诗中的风意象

西晋诗歌一方面继承了汉魏以来的悲情风, 出现了一些较富真情实感的风意象;另一方面, 伴随着对此前诗歌的全面模仿, 风意象也陈陈相因, 旧的风意象大量出现却情感淡薄, 形式守旧, 乏善可陈。

对传统意象的恋恋不舍是魏晋人的共同嗜好。但魏诗人能以深厚博大的情感底蕴和较新颖的五言诗体来使传统意象重新焕发出艺术生命力, 而西晋诗人在这两方面却都远逊于魏。西晋诗歌中约含二百二十处风意象, 其中近半数为模袭前代之作, 他们将诗骚以来的传统风意象如“谷风”、“凯风”、“八风”、“飘风”等仍置身于简单陈旧的四言、骚体诗中, 又缺乏新鲜真挚的情感, 于是风意象在形式上老化, 在情感上苍白, 失去了诗歌意象感发动人的魅力, 成了文人刻意仿古下的假古董。这类风意象在西晋诗中数量不少, 价值不大, 故不赘述。

西晋诗歌中富有感染力的风意象多出现在五言诗中, 它们在情感上继承了汉魏的悲情, “汉末古诗中集中表现出来的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 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 从建安直到晋宋, 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 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 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李泽厚语) [2]西晋距汉魏最近, 历史的悲音犹在耳际回响, 时事的倏忽巨变更激起世事无常而前途渺茫的悲叹, 加上对生命本身的迷惘忧伤, 遂使诗歌中的风意象具有了哀怨凄婉的真挚情怀。现将西晋诗中有感染力的百处风意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可以看出, 带有悲情的“风”占大多数。单以狭义的悲风意象而论, 晋诗共十八处“悲风”, 西晋即占十四处, 较魏诗中更多 (十处) , 可见西晋时诗人们的悲伤之情仍很浓郁。 (2) (3) (4) 类广义的悲风意象中也可以看出, 西晋诗人虽闭口不谈政治民生, 但当他们完全直面荣枯瞬变却无知无觉的大自然时, 风仍能极简捷迅速地触动起他们心底的种种悲情, 使他们倍感冷酷凄凉、悲哀伤痛, 并在生命短促、自然永恒的对比中感慨万千, 嗟叹不已。西晋诗人在对外在功名利禄的极力追求中仍无法掩饰对生命的敏感伤怀, 这使其风意象虽远离外在的客观社会现实, 却紧贴着内在的主观生命感受, 虽不崇高伟大, 却也有哀婉动人之处。仅举数例以见之:

“春荣随风飘摧, 感物动心增哀。” (傅玄《历九秋篇》)

“肃肃商风起, 悄悄心自卑。” (傅咸《诗》)

“繁霜降当夕, 悲风中夜兴。” (张华《杂诗》三首其一)

“徘徊向长风, 泪下沾衣襟。” (张载《七哀诗》二首其二)

“哀风中夜流, 孤兽更我前。” (陆机《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一) ……

这种敏感悲伤的风意象是西晋诗中最有感染力的。西晋末的刘琨更以其豪迈雄壮的英雄底蕴使之增添了悲凉苍莽之气:“烈烈悲风起, 泠泠涧水流” (《扶风歌》) 、“朱实陨劲风, 繁英落素秋” (《重赠卢谌诗》) 。那一种英雄末路的苍凉悲伤, 那一份“出师未捷身先死”式的壮志难酬的惨痛怅恨, 被诗人极巧妙地诉诸风意象, 遂有了恒久魅力。上表中“其他”类风意象上承魏诗中的同类风意象而略有进展, 它们在东晋后有大发展, 此处略。

西晋对古代诗歌中风意象的影响还在于发生于此期的一著名事件。《晋名士传》云:张翰有清名美望, 大司马齐王冏辟为东曹掾, 在洛见秋风起, 思吴中菰饭莼羹、鲈鱼脍, 叹曰:“人生贵得适意耳, 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因作此歌, 遂命驾还。所作《秋风歌》曰:“秋风起兮佳景时, 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家未归, 恨难得兮仰天悲!”秋风起而天气转凉, 使远离故乡、亲人的游子倍加怀念家的温暖, 张翰更因秋风而思故乡风味, 顿起还乡之念。此事又为《世说新语》所载, 被诗人频频引用, “秋风”便成了触动乡思的重要媒介。如唐人张籍《秋思》诗云:“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此后, 秋风便在衰飒愁郁的传统情感之外, 又增添了思乡之情, 含蕴更为丰富。

二、东晋诗中的风意象

东晋时玄学盛行, 玄学鼓励文士追求高狂放达、闲适脱俗的精神境界, 使文士们与现实生活发生疏离, 导致社会责任感的普遍减弱, 并在人生态度上趋向冷漠, 泯灭了人生应有之热情, 这使他们缺乏文学创作激情, 诗坛很不景气, 风意象也进展不快。长达一百零四年的时段中, 文人诗中的风意象仅一百六十余处, 远不及西晋五十年中的多;在艺术上, 风意象大都形式平平, 情感淡薄, 缺乏审美价值;只有陶渊明诗和晋代民歌中的风意象表现了艺术上的创新与情感魅力。

(一)

东晋文人诗受玄学影响极深, 诗坛上充斥着玄言诗及受玄理影响的诗, 这些诗中的风意象除陶渊明外大都一身玄气, 情感微弱。遍观此期诗中的风意象, 有浓烈感情者极少。汉魏以来流行的浓重悲情为玄理一一化解, 烟消云散, 其他情感也都那么平淡、虚空。略举几个简单的数目以见东、西晋风意象之别:晋代十八处“悲风”中西晋占十四处, 东晋仅四处, 其中陶渊明一人占两处。百年诗坛无数文人诗中用到“悲风”者仅两处!在前代诗歌中习见的北风、秋风、寒风、凄风等表达浓情的意象也少而又少。但在晋代八处“玄风”意象中, 西晋仅占一处, 其余七处均出自东晋。其他各种风意象也均为玄风熏染, 呈现出恬静淡薄之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谢混在《秋夜长》诗中有:“夜既分而气高, 风入林而伤绿”之句。秋风摧落树叶历来都会引起诗人伤感悲苦的感受, 近在魏、西晋的阮籍、傅玄还在为“秋风吹飞藿, 零落从此始” (《咏怀》) 和“落叶随风摧, 一绝如流光” (《杂诗三首》其一) 的摧残而悲痛恐慌;但到东晋谢混诗中, 对此的反映却极平淡:秋风吹入林中损伤了绿叶。这里看不到诗人的任何情感波动, 诗人以达观从容的态度俯视这自然界的荣枯变迁。玄学使人洞彻万物并在情感上冷淡而无动于衷。

东晋诗歌中的风意象只是玄眼注视下的一个物象, 其万千变化均逃不出玄学的笼罩。风意象的周围, 总有玄气缭绕。如湛方生的“吸风玄圃, 饮露丹霄” (《庐山神仙诗》) ;杨羲的“山波振青涯, 八风扇玄烟” (《四月十四日紫微夫人作二首》其一) ;支遁的“匠者握神标, 乘风吹玄芳” (《五月长斋诗》) 等等。东晋玄言诗中的风意象大体如此。它们因为情感的微弱而缺乏艺术魅力。其仅有的积极意义在于开辟了一类清虚恬静、放旷闲适的新风意象, 是对嵇康新“风”的继承。如谢混《游西池诗》中的“惠风荡繁囿, 白云屯曾阿”在绘声绘色的景物描写中显出诗人欣赏自然风色的轻松快意。“风”以其自身的形态唤起了诗人的审美情感, 这是一种极纯粹的审美情感, 无关家国大计而自有妙处。又如“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咏雪联句》) 这样的名句也是完全着眼于风吹柳絮所产生的飘摇之美感, 虽无雪天常有的悲凄寒冷等浓情, 却形容出了雪花飞舞的曼妙, 故而美丽动人。

(二)

东晋诗中恬淡闲适的风意象还影响了陶渊明。不同的是, 陶诗中的“风”在自然平淡的形态中蕴藏着极为朴实真挚、深沉厚重的情感, 因而有着非凡的艺术感染力。现存一百五十余首陶诗中共含四十五处意象, 占其他文人诗“风”总数 (120) 的三分之一强, 其艺术魅力更远非他人所能及。这里将陶诗风意象的特点简单概括为面广而独特, 情真而深厚。陶渊明作为一名真正的隐逸诗人, 第一次将目光伸向了不为人注意的田园, 真切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风物之美, 并以灵妙的诗笔艺术地展现, 遂产生了许多绝佳的风意象。请看:

“有风自南, 翼彼新苗。” (《时运诗》)

“平畴交远风, 良苗亦怀新。”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二首》之二)

“微雨从东来, 好风与之俱。” (《读山海经诗十三首》其一)

“凯风因时来, 回飙开我襟。” (《和郭主薄诗二首》其一)

“日暮天无云, 春风扇微和。” (《拟古诗九首》其七)

这些新颖独特的田园风, 有着轻快欢欣的情调, 与诗骚汉魏的悲情风大相径庭, 也有别于东晋流行的淡薄玄“风”。这些美好的风意象是如此的亲切生动, 似在耳际目前, 又如此地自然平凡, 似处处可见、触手可及;又都能细心体贴地适时而来, 轻轻袅袅地庇护新苗, 给它们带来滋润的微雨, 为诗人送上春日的温馨、夏日的凉爽, 诗人则全身心地沉浸在这些好风中, 仔细体味着自然的乐趣、自由的可贵……陶诗中这些新颖独到、朴实真挚的好风意象极大地丰富了古代诗歌的风意象, 对唐以后诗中的同类“风”影响很大。其风意象在艺术上的自然高妙在诗歌史上也罕有其匹。

作为一名真正从事过田园劳作的诗人, 陶渊明并未忽略农事的辛劳和自然的冷酷, 他将这些都毫不掩饰地尽情表露在另一类风意象中:“风来入房户, 夜中枕席冷” (《杂诗十二首》其一) ;“山中饶霜露, 风气亦先寒”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 ;“谷风转凄薄, 春醪解饥劬” (《和刘柴桑诗》) ……这些荒凉凄冷的“风”如此真实集中地表现出来, 对中唐现实主义“风”影响很大。任情率直的陶渊明正是这样坦白地将自然的美好与残酷, 人生的喜乐与艰辛一览无余地表现出来, 为诗歌和风意象另辟了新境。

总体而言, 陶渊明身处玄风煽炽的东晋, 却“出淤泥而不染”, 自觉地将诗歌创作引向田园自然, 引向抒发真性情的正道上来, 创造出了一系列新鲜朴实、生动自然的新风意象, 促进了风意象的进一步发展。

(三)

陶渊明之外, 东晋乐府民歌中的五十二处风意象也颇有特色。它们以纯真自然、情真意深与玄言诗中“风”的索寞乏气形成鲜明对比, 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卓越于时, 并对宋齐梁陈的民歌及文人诗中的风意象有相当的影响。

东晋民歌以言情为主, 诗中的“风”也多是情感的承载者。这些“风”要么是情思的触动者, 要么是爱情的宣泄处, 或者成为传情达意的爱情使者, 爱情是此类“风”的核心。虽略显单调而真实自然, 情痴感人。其中以“春风”最受欢迎, 出现达十次, 占总数的五分之一, 这使春风意象异军突起, 成为堪与秋风并肩的常用意象。民歌中的情风意象形态虽异, 风格却大体一致。略举几例:

“春风动春心, 流目瞩山林。” (《子夜四时歌·春歌》)

“春风复多情, 吹我罗裳开。” (同上)

“黄瓜被山侧, 春风感郎情。” (《前溪歌七首》其三) ;

“征人难为思, 愿逐秋风归。” (《子夜四时歌·秋歌》) ;

“白露朝夕生, 秋风凄长夜。忆郎须寒服, 乘月捣白素。” (同上)

“天寒岁欲暮, 朔风舞飞雪。怀人重衾寝, 故有三夏热。” (《子夜四时歌·冬歌》)

“南风知我意, 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 ……

无论春夏秋冬何种“风”, 都能激起江南儿女的深情厚谊, 这些“风”将风意象易触动人们情感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两晋时期, 政治形势的变化使诗歌日渐远离政治和现实人生, 而先后转向了玄言、田园、与闺情。视野的转换促成了新风意象的出现;情感则由玄言的淡薄、变而为田园的素朴诚挚、情思的细腻新巧。情感内涵总体偏于轻快欢欣, 外加些许低回的怅惘哀怨, 并且日益浅淡狭窄;语言形象上也日益工巧细致。这一切导致风意象在形态上获得了不断发展, 而情感上则稍显狭窄单薄, 使此期风意象表现出利弊同在的多面性, 亟待后人来合理地去取。

摘要:晋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罕见的非政教主导型文学。其诗中的风意象也与前代的悲情色彩迥异, 在形象上得到了不断地创新和拓展, 情感取向上由浓烈深厚转向轻微淡薄, 由悲苦愁闷转向欢快闲适;有其特殊价值。

关键词:两晋,风意象,淡薄,陶渊明

参考文献

[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上一篇:考试总结: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_secret下一篇:雅思写作常见错误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