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普知识读后感

2024-05-05

航天科普知识读后感(精选8篇)

篇1:航天科普知识读后感

航天科普知识读后感四、一姜靖汝

老师介绍我读了航天科普知识,我知道航天员叔叔是很辛苦的。他们能成功的飞上天,是因为他们平时刻苦的训练。我十分激动。他们工作非常认真。值得我学习。和他们比比,我还有很多缺点。每次遇到难题就不写,数学题不会就不填,语文不会就写个问号,英语题不会就画个圆圈。有的题不会,就给同学打电话,偷偷地问。也问不清楚,作业还是大叉和小叉,还有问号,老师写的“为何不完成作业?为何书本上总是大叉子和小叉子?“ 我很惭愧地低下了头。我想:航天员叔叔是经过艰苦的磨练出来的。我要向航天员叔叔学习。不会的题要思考思考,上课认真听讲。不会的题及时向爸爸或妈妈求助。爸爸和妈妈说:”不会的题,再认真思考思考,或翻书,或查字典,也许你就明白了。我现在还不够努力,跟以前差不多,以后要向航天员叔叔学习,改掉坏毛病,不向以前上课玩小东西,或者东张西望,写作业马马虎虎,总是写不好。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后我要刻苦学习,才能有进步。我许了个愿,我长大以后要成为中国航天部的一员。为中国航天事业争光!

篇2:航天科普知识读后感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我国成功的航天道路。

在 年11 月20 日,神舟一号飞船在航天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完成了中国的首次发射――火箭发射。

年10 月15 日,是一个令所有中华儿女都振奋的日子。这一天我国独立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杨利伟叔叔真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年10 月12 日上午,神舟六号成功发射。

年9 月25 日晚上9:10 ,神舟七号顺利发射。9 月28 日下午13 时37 分成功着陆。

篇3:航天工业中的化学知识

1火箭壳体材料

根据我们的一般常识性知识, 火箭在飞行过程中, 速度可以达到八公里/s, 因为与大气的摩擦, 加之如此的高速飞行, 壳体会达到几千度的高温, 因此选择极耐高温的壳体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说来, 壳体材料是由几类合金做成的, 主要包括钛、 铍、铝等。但是具有金属性质的这些合金材料都有很强的传热性能, 如果火箭的壳体在飞行过程中直接与大气摩擦接触, 壳体直接遇到那几千度的高温环境, 那么壳体的高温会极快传递给壳体内部, 使得火箭内部的各种控制设备和各种元器件受到高温破坏, 无法正常工作, 那么火箭也无法顺利完成飞行任务。为了使火箭内部的各种元器件免遭损坏, 人们想到了一种化学科学中的知识来解决这一难题, 那就是给火箭的壳体涂上一层特殊的材料, 这种材料又轻又薄, 关键是耐高温, 还隔热, 它就是耐烧蚀隔热涂料, 有了这种材料涂在壳体外侧, 火箭就好像穿上了一件特别的衣物, 飞行过程遇到高温的时候, 材料中的升华物质能够逐渐挥发掉, 而且特殊的有机树脂还产生了一种碳化层, 隔绝掉了大部分的热量, 犹如一个强大的屏障保护了火箭的壳体以及内部的各种仪器, 元器件, 保证了火箭的顺利正常飞行。

2火箭的燃料

火箭的液体燃料常用的有:偏二甲肼、液氢等, 固体燃料常用的有:聚丁二烯、硝酸酯增塑聚醚等, 还有所需的氧化剂常用的是N2O4, 液态氧等。我国用于发射“嫦娥三号”的火箭, 是以偏二甲肼作为燃料, 以四氧化二氮作为氧化剂, 两者反应的原理是, C2H8N2和N2O4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水和氮气, 从化学应用的角度来看, 此反应的优势在于生成的气体没有毒, 没有污染, 而且释放出的能量足够达到可以推动火箭发射飞行, 但是坏处是反应物有毒, 因此在给火箭装燃料时必须小心谨慎, 保证严守操作的规范步骤, 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3电能的来源

目前航天器利用的主要是太阳能电池和镍氢蓄电池。当面对太阳时就是太阳能电池帆板发电的时候, 上面的发电材料主要还是用的半导体硅片或者也有的用砷化镓片, 它们的作用就是在太阳照射的时候, 把太阳能蕴含的光能转换为可以利用的电能, 这些电能可以分为不同的用途, 一部分是直接利用给航天器设备完成飞行任务, 另一部分则是需要储存在蓄电池中, 一般是镍氢蓄电池, 它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独特的绿色电池, 可以储存很高的能量, 具有很长的寿命, 正好利用它储存的电能可以供给航天器不面对太阳的时候使用, 最关键的是它是一种没有污染的电池, 用到的化学反应式是::, M是指储氢合金, MH则是指一种特殊的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

4航天器的材料

为保证航天器的正常使用, 设计制造航天器的材料通常选用抗阻燃无毒材料, 就是在高分子材料中加入无机阻燃剂, 这样做出的材料热稳定性好, 不会挥发, 阻燃无毒, 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 其中的无机阻燃剂, 它所用到的化学机理就是, 受热分解, 放出大量水蒸气, 这个反应需要带走材料本身大量的热量, 因此表温大降, 从而极大的降低了高分子材料的燃烧率, 反应生成的产物与燃烧时塑料表面的炭化产物生成了一层保护膜阻断了可燃性气体的露出也阻断了它的燃烧所需的养料。

5太空防辐射措施

太空内的辐射强度太大, 比如如果航天器上的太阳能电池直接暴露于太空中, 则高能辐射很可能会击穿电池, 从而损坏电池的正常功用, 因此航天器必须要有足够充分的防辐射的手段, 可以采取特殊材料护体, 一般太阳能电池外面加上一层经过特殊加工特种玻璃盖片, 就像形成了一个屏障, 阻隔了高强度的辐射。

篇4:航天科普知识问答

空间的概念,对每个人来讲都是既熟悉又模糊,似乎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既然要讲空间应用,就要对空间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中国现代科学全书》承传汉语字义解释说,“空间”是指“中无所有之处”,泛指“天空”。显然,这个定义在这里需要进行修正。

如果空间是“中无所有”,那么就谈不上利用。现代航天活动已经用事实说明“空间不空”,空间充满着如今人类认识和未认识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物质和现象。这些物质和现象直接影响着地球人类的生存,也是可以为地球人类所利用的资源财富。

围绕地球的大气层是由氮、氧、少量水汽,以及微量惰性气体氩、氖,微量二氧化碳、臭氧和硫、碳、氮的各种化合物质等组成的。大气层外的太空,即使是广阔的宇宙空间,虽然那里是高度真空,但仍然弥散着氢和氢原子,以及各种物质形态的星系、恒星、行星和特殊天体,宇宙空间中还弥漫着宇宙尘埃和看不见的各种宇宙射线,有地球上无法获得的自然现象和极端条件。现代天文学和宇宙学预测,组成宇宙的物质大部分是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些都说明了空间不空。

(摘自《中国载人航天科普丛书探秘太空》)

宇宙中存在暗物质吗?

科学家说,在整个宇宙中,暗能量占73%,暗物质占23%;发光物质恒星和发光气体等只占0.4%;不可见的普通物质如星系际气体、中微子、超重黑洞等占3.6%。至今还没有人真正探测到暗物质,甚至连探测的方法也还是一个正在研究的问题。但是对星系的大量观测事实和基于引力理论的分析,支持了这一观点。如果这一理论得到直接观测验证,如果暗能量、暗物质能够提取出来为人类利用(现在还没有任何理论支持这一设想),那么世界还存在能源危机之说吗?这近乎于幻想,但对于这类问题的研究,无异于揭开上帝秘密宝盒的盖子。这一问题如果得到解答,将揭示出宇宙的形成与演化、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乃至宇宙未来的变迁等众多科学之谜。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空间站上进行的反物质探测研究(AMS),被称为当代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中国科学家也参与了其中的工作。中国科学家正在酝酿在我国今后的空间站上开展暗物质、暗能量研究。如果有一天中国科学家能够探测到暗物质,将大大改变人类对世界、对浩瀚宇宙的认识。

(摘自《中国载人航天科普丛书探秘太空》)

为什么飞机不能像火箭一样在大气层外飞行?

我们都知道,飞机上天要携带燃料(航空煤油),通过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来为发动机提供动力。但这个燃烧过程光有燃料是不行的,它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氧化剂。飞机不需要带氧化剂,它周围的空气可以给它提供足够的氧化剂——氧气,可这同时也就限制了它的飞行高度,因为大气层中的氧气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从而导致飞机发动机的功率相应下降,真空状态下甚至会失去动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火箭发射时不仅带有燃料,同时还自带氧化剂。因此,火箭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高度不受大气层的限制,而且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外界大气压力逐渐减小,它所产生的推力还会相应增加,到达真空状态时推力将达到最大。

(摘自《中国载人航天科普丛书‘通天神箭》)

载人航天的目的是什么?

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绝不只是为了欣赏天上的美景,而是要进一步探索宇宙奥秘,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从而为人类造福。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类一直在不断努力扩展自身的活动空间,其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

距地面100千米以上的太空是陆地、海洋和大气层之外的空间,那里有很多地球上所缺乏的资源,包括太阳能、强辐射、高洁净、高真空、微重力、大温差、高远位置,以及月球、行星、小行星上的稀有矿藏等,开发这些资源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每秒钟将81万亿千瓦的热能送到地球,相当于现今全世界每秒发电量的数万倍,因此,太阳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洁净能源宝库,充分利用太阳能前途无量。由于不受大气层的影响,地球轨道上的太阳辐射强度是地面的2倍,达1.4千瓦/米2,所以在太空开发太阳能资源效率非常高。目前,航天器上的太阳能发电仅供航天器本身使用。随着地球能源的日趋紧张,一些国家已开始把建造太空发电站作为一种新的战略选择。初步设想是:太空发电站先把太阳的光能高效率地转变成电能,然后再通过微波或激光把电能发往地面。

太空中的宇宙辐射强度比地面大得多,并且是全谱段的。特别是宇宙高能粒子,这一资源是非常宝贵的,比如,大家熟知的太空育种,就是利用空间宇宙射线、交变磁场、微重力等特殊的太空环境因素对种子和微生物施加影响,使农作物种子产生在地面环境中得不到的变异,最终筛选出有着优异变异性能的农作物新品种。

在200千米~500千米高的低轨道空间,真空度为10-4帕,而在35800千米高的地球静止轨道上,真空度则为10-11帕。太空中的真空环境是地面人为的真空条件无法比拟的,十分有利于高纯度材料加工、蛋白质提取、药品研制等。在太空高真空环境中,物体被太阳直射的一面可以达到100℃以上的高温,而阴面则可以保持一100℃以下的低温,两者之间形成了很大的温差,而且非常稳定。这一特殊资源恰好是某些特殊应用梦寐以求的环境。

利用航天器的飞行,还可派生出轨道资源和微重力资源等。自从航天器问世后,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太空的轨道资源,因为站得高、看得远。站在珠穆朗玛峰上,能看到0.07%的地球表面;在离地面200千米高的轨道上,可以看到1.5%的地球表面;在距地面35800千米的地球静止轨道上,则可以观察到42%的地球表面。利用高远位置这一有利条件,可进行遥感、通信、导航等。为此,旨在开发太空轨道资源的各种航天器竞相升空。在太空“制高点”上不仅可观地,也能望天,在那里进行天文观测不受大气层的影响,使全波段天文观测变得轻而易举。

微重力(重力加速度小于10-4g)环境是一种宝贵资源,人类用这种资源已进行了地面上难以实施的科学实验(如微生物、细胞、蛋白质晶体的生长、培养与分离)、新材料加工和药物制取等。因为在微重力条件下,气体和液体的热对流基本消失,不同密度物质的分层和沉积消失,即密度不同的液体可以相容在一起。这对生产极纯的化学物质、生物制剂、特效药品,以及均匀的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玻璃和陶瓷等都很有用。由于重力微弱,在太空)台炼金属日寸可以不使用容器,即采用悬浮冶炼,因而冶炼温度可以不受容器耐热能力的限制,进行极高熔点金属的冶炼,避免容器壁的污染和非均匀成核结晶,改善合金的金相组织,提高金属的强度。

太空还是一种旅游资源。人在太空可以欣赏美丽的地球和宇宙景色,体验微重力带来的奇妙的漂浮感觉。尽管目前每人每次太空旅游的费用高达几千万美元,但截至2009年4月,已有6名太空游客上天,其中Word软件之父西蒙尼还曾“二进宫”。现在,美国准备打造太空旅馆,现已发射了2个充气式试验舱,而俄罗斯则筹划太空行走旅游和月球旅游。

离地球最近的月球上有丰富的氧、硅、铁、镁、钙、铝、钛、锰等元素,还有地球上稀缺的理想核聚变发电原料——氦-3,有些科学家认为开发月球上的氦-3是化解人类能源危机的可能途径之一。另外,月球上无大气,具有黑夜和低温时间长等有利的环境条件,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和天文观测基地。今后,人类还可以开发小行星和彗星上的资源。金属型小行星上有丰富的铁、镍等金属,有的还富含金、铂等贵金属和珍贵的稀土元素;彗星上则有丰富的水冰。这些资源既可供地球上使用,也能用于在太空建设航天港和太空城。

篇5:航天科普讲座观后感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安全着陆,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伟大成就,是我国高技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又一非凡壮举,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

在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中华儿女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千年梦圆今朝,一箭飞冲九霄。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以___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航天事业和其它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具有自主创新和自力更生的卓越能力。

“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当之无愧的经济建设、政治稳定等日新月异的伟大成就。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翻了几番,对执政党提出了更苛刻的温饱要求,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那位胸襟开阔的老人弹指一挥间,用“发展才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等精神之灯指明了中国的方向。

在经济特区的龙头带动下,中国的经济总量突飞猛进。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也保持较大幅度增长。人民解决了温饱,又奔小康。有经济实力的支撑,我们完成了人工合成胰岛素、基因组测序等重大发明发现;我们走向南极冰川,开科学探险;我们截断巫山云雨,“当惊世界殊”。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中国的科技实力一次次走向尖端。它向世人证明,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尽的。发展航天事业,推动科技进步,对于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发展载人航天技术,不仅是民族智慧、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有优势,谁就能在发展上占有主导地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努力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注入强大的动力。无垠的太空是人类永恒的财富。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是人类开发利用太空资源的有益探索。中国应该也能够为促进人类科技进步,推动和平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胡锦涛同志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不懈进取,不断夺取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发展的新胜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立新功。这是热切勉励,是殷切希望。

篇6:北京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游后感

10月14日早晨,我们到北京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去开展校外实践活动。

学校要求7:30之前到校,我应该6:30起床;可我到天亮的时候怎么睡不着了。因为听说,那里有很多好玩的游乐设施。

我带着好奇的心情与同学们来到了北京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到了的时候我们情不自禁、不约而同的惊呼一声:“哇!”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跟着教练走进了北京航天科普教育基地,顿时我心里一想:咦!这不跟少儿频道里的动感特区的其中的一期节目,差不多嘛!突然教练说:“排好队,我们来做热身运动。”做完热身运动我们便开始“玩了起来”……

到中午了,我们先垫了垫肚子,然后就参观了大园。最后,我们还到种植区拔了胡萝卜。

篇7:航天科普知识读后感

1、大爆炸宇宙论最早是(伽莫夫)提出的。

2、地球是一个(行星)。

3、太阳系八大行星除了(水星和金星)都有卫星。

4、星座是(根据天球上的赤经圈和赤纬圈划分而成的)。

5、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1922年将星空划为(88)个星座。

6、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

7、北斗七星中七颗星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不相同)。

8、黑洞的引力(非常大)。

9、太阳系中,可以用肉眼看到(5)颗行星。

10、目前,天文学家已确定太阳系共有(八)颗大行星。11、2006年8月24日天文学家将冥王星确定为(矮行星)。

1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

13、火星看上去炽红鲜艳,但实际上它上面非常(寒冷)和干燥。

14、火星上(根本没有)运河。

15、水星(没有)水。

16、水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

17、火星(有稀薄的)大气。

18、火星自转周期比地球稍(长)。

19、流星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它与地球大气发生剧烈摩擦产生热和光)。20、陨石来源于(地球以外太阳系内)。

21、中国(现在就有)陨石。

22、地球的周围(有浓厚的)大气。

23、天上会自己发光的星星是(恒星)。

24、太阳(不是)银河系的中心。

25、太阳绕银河中心一周需要(2.5亿年)。

26、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发明者-----伽利略是(意大利)人。

27、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是伽利略在(1609年)制作的。

28、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

29、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美国)人。30、脚印(可以长期)保存在月球上。

31、月球(没有)大气。

32、雷电是(大气)放电现象。

33、打雷时,人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34、南北半球(不可能)同时是夏季。

35、南极点和北极点分别有(半年)全是白天。

36、南极比北极年平均气温(低)。

37、南极地区是(海洋包围着大陆)。

38、恒星是由尘埃云中密度(较高)的部分形成的。39、1950年,天文学家(惠普勒)提出了彗星的核心是“脏雪球”。40、“彗”字的意思是(扫帚)。

41、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大约(24小时)。

42、每年全球月食最多发生(3)次。

43、地球有(三分之二)是海洋、湖泊和河流。(地球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29.2% ,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0.8%)

44、地球上的水(97%)是咸水。

45、地球在近日点时,太阳离地球(最近)。

46、地球从近日点往远日点运动的过程中,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太阳离人们(近)。

47、北极星(稍稍偏离)北极点。

48、太阳风是在太阳大气的(日冕)形成并发射出去的。

49、月亮距离地球平均有(38万千米)。

50、我们平时看到月亮跟人走,是因为(人的视觉特性造成的)。

51、金星位于(水星和地球)之间。

52、金星(有)大气层。

53、我们能看到的太阳光是太阳发射的电磁波的(可见光)部分。

54、原子核反应是在(1938年)发现的。

55、星云的主要成分是(氢)。

56、和恒星相比,星云的质量(大)。

57、(卡戎)与冥王星一起被称为“双星系统”。

58、小行星撞击地球(有可能,但概率很小)。

59、土星环可以划分为(7)层。

60、全天空,人用肉眼可以看见的星星大约有(6900多)颗。6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但不同步的)卫星。62、月球(不会)发光。

63、我们看到的天空的亮光是大气对阳光的(散射)作用。64、地球上大气的分布是(地面较多,在高空则稀少)。

65、月亮稳定地绕地球运转是万有引力和(惯性力)共同作用的结果。66、(木星)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

67、恒星表面温度达到(2600~3600°C)就发出红色的光。68、月球的昼夜温差(很大)。

69、太空中人不会有上下的分别,是(失重)造成的。70、2005年建成的国际空间站是由(16)个成员国共同建造的。71、太空垃圾是(人类向太空发射卫星等飞行物后才开始有的)。72、最早的飞碟照片资料是(1942年)拍摄的。73、火箭最早起源于我国(宋朝)。

74、明朝的(万户)是世界上想利用火箭的力量进行飞行的第一人。75、第一个测出地球质量的人是(卡文迪许)。76、万有引力是(牛顿)发现的。

77、射电望远镜靠接收(无线电波)进行天文观测。78、天文台观测室的屋顶大多数是(圆屋顶)。

79、现在关于太空移民科学家认为最可能的地方是(火星)。80、现在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太空对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81、第一个在火星上成功着陆的航天器是(苏联)研制的。82、航天飞机起飞后最先扔下的是(助推火箭)。83、航天飞机返航时,(完全可以)像普通飞机一样降落。84、太阳系大多数行星(不会)发光发热。

85、恒星表面的温度相比行星表面温度(都很高)。86、全天空除太阳外第二亮的恒星是(天狼星)。87、太阳系八大行星,自转最快的是(木星)。

88、日落时太阳边缘呈现绿色主要是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时被(折射和散射)的结果。89、物体在运行速度达到每秒(7.9)千米以上,就不会被地球的引力拉回地面。90、纯净的雪是(白色的)。91、宇航服是(密不透风的)。92、地球在不断地(缩小),是人们通过对阿尔卑斯山所作的调查得出的结论。93、从地球表面向下到地球中心整个地厚大约(6400多千米)。94、极光现象是由(太阳)的原因造成的。

95、火箭发射时,发射地点的纬度越高,火箭需要的推力也就(越大)。96、恒星(都是会发光发热的)。

97、天文台设在山上是因为(对天文观测的影响小)。98、地球上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

99、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事实上是说(地球从西向东旋转,迎向太阳)。100、以现在的燃烧速度,太阳还可以维持(50多亿)年。101、“宇航之父”是(齐奥尔科夫斯基)。102、我们平时看得见的天体大多数是(恒星)。

103、肉眼可见的太阳光是由

(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104、光年是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

105、地球到月亮的平均距离是(384,400公里)106、太阳现在的年龄约为50亿年 107、太阳还有多少年的寿命五十亿年

108、我国古代把天上的星星分成(28个)星宿。

109、下列哪一个选项所表示的两个年份都是闰年?(1972年,2008年)

110、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是(水星)

篇8:新媒体语境下的航天科普传播研究

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成立以来, 中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 不断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开创性、奠基性成就。

2016年6月25日,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它将替代原来的长征2、3、4号火箭, 成为长征家族的绝对主力。11月, 长征五号火箭首飞, 是中国目前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

这60年间, “东方红一号”“神舟飞船”“玉兔号月球车”“北斗导航卫星”“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等都深深刻在中国人的记忆里, 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与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相比, 公众对航天技术的认知相对较少。航天技术是一项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主要包括运载火箭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控技术, 因为航天技术涉及国家安全, 具有涉密性质, 对公众来说, 航天领域具有一定的神秘性。

近年来, 大众媒体对载人航天工程、探月计划等事件大量报道, 引起公众对航天科学的关注。

2016年起, 每年4月24日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这对航天科普提出新的要求, 更是航天科普的新机遇。

2 新媒体: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新宠儿

2.1 新媒体特点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 即媒介形态本身意义比其所承载的内容信息更重要。新媒体的平台包括PC互联和移动互联网。相较于传统媒体, 新媒体具有互动性、移动化、低门槛、开放性、共享性、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它打破了时空, 形成了许多亚文化社区, 从而社会化媒体、自媒体应运而生。

2.1.1 信息呈现形式多元化

可视化技术、视频直播技术、VR、AR、弹幕等技术的发展, 使得信息呈现的方式更加多元, 更加具有冲击力。单纯的文字、声音、影像已经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媒介融合背景之下, 信息呈现方式须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呈现, 打破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增强受众的代入感, 加大对各感官的刺激。

2.1.2 传播主体多层次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公众的传播话语权。除主流大众媒体传播信息以外, 普通大众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 现在进入到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 国家、企业、组织、媒体、个人通过开设自己的社交平台公众账号都可以成为传播的平台。

2.1.3 传播方式散弹化

现在的信息一经发出, 就会借由传播节点快速传播, 传播速度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微信、微博的传播就是典型的散弹化传播, 遇到突发社会事件, 就会出现刷屏现象, 这种传播威力巨大, 能够引发社会热议, 引起关注。利用得好, 可以对传播起到助推作用。

2.1.4 受众更加主动化

受媒介技术的影响, 传播模式由原来的单向传播转为互动传播, 受众也从一开始的被动接受信息, 转为主动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网络信息的定制化服务和个性化推荐越来越受到欢迎。受众可根据自己的需求, 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推广和质量会影响受众的选择。

2.2 中国网民超半数, 移动端集中

2016年8月3日CNNIC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6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 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 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 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 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

互联网的信息海量化, 公众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 网民数量增加,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由于城市化进程和人民生活节奏加快, 在移动端获取信息的需求在增大。

2.3 网络成公众获取科普类信息第二渠道

传统科普的渠道主要通过科普图书、科普图谱、科普专栏等, 这些是我们科普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内容的载体主要是期刊报纸杂志及其数字化形式。除此之外, 视频化、社交化、游戏化和虚拟化的科普作品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线, 如观看网络科普类的视频节目或公开课;在论坛、社交网站上交流讨论科普知识;玩有关科普内容的网络游戏。

2015年9月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 超半数的公众 (53.4%) 利用互联网基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 超过了报纸 (38.5%) , 仅次于电视 (93.4%) 位居第二。公众参观过各类科普场馆的比例依次为: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 (22.7%) , 自然博物馆 (22.1%) 。公众通过科普设施获取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机会增多, 对科普设施的利用率较高。

新媒体及时、便捷、信息内容丰富;电视覆盖范围广泛, 对技术、教育程度、经济要求较低。城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科技传播工作者要注意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 利用各自的优势在不同的群体不同地区来进行传播。

3 我国航天科普传播现状

3.1 开源与共享

移动互联网时代, 新知识每天都在以几何级数量增长, 不再是单纯依靠个别机构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了。信息社会里信息爆炸, 引发了管理危机。航天科普知识也一样, 新词汇、新技术、新文化日新月异, 纷繁复杂。众包众筹是互联网的一种解决方式, 利用大众的力量来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知乎、分答都是互联网时代下知识的开源与共享, 共同编辑, 共同校对。

3.2 注重垂直化、精准化

互联网内容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内容更加精细。精准化推送, 这些信息才会被受众所接受。在网络上, 大众是一种族群的存在, 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 他们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会建立自己的论坛、贴吧, 科普网站也越来越注重专业化和垂直化在某一科普领域深耕细作。在互联网时代, 航天迷开始建立贴吧、论坛, 也有少量的垂直网站。

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 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手段。虽然这些词被炒得火热, 但是科普传播领域相对欠缺。另外大数据也不是万能的, 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要结合大数据和小数据的优势。

3.3 航天科普传播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 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 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新媒体的传播机制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机制, 只有认识新媒体的特点, 利用新媒体的优势, 才能达到更好的科普传播效果。

国外的科普传播机制是政府、企业、大学、学术团体和社区、媒体、博物馆等共同建构起来的。我国的科普传播机制一般是以政府、事业型研究所、博物馆科技馆为主要机构, 企业、大学、社区、媒体的力量相对较弱。虽然新媒体技术如火如荼地发展, 科普工作的联动机制相对较弱, 应该联合媒体的力量, 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平台开展科学传播, 并实施定制性传播推送, 用科普视频、科普动漫、科普微电影、科普图片、科普文章等进行多形式化的展现, 满足公众对科普信息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航天科普作为科普传播的薄弱环节, 传播机制的联动性更为不完善。

3.4 航天科普传播产业缺乏互联网思维

科普传播虽然具有公益性事业属性, 但是并不与市场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互联网+思维正在变革许多传统的企业, 科普传播产业也可以借力互联网, 把科普传播做得有声有色。

故宫博物馆开设了故宫淘宝, 开发了一系列的周边产品, 并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不仅引起广泛传播, 还引起公众对故宫文化的兴趣, 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以雍正系列的周边产品为例, 入选了虎嗅网“2015最受尊敬的脑洞”年终评选。传统与时尚、严肃与戏谑、“高大上”与“软萌贱”奇妙融合。同一个时点。故宫淘宝系列产品的成功, 也告诉了我们航天科普传播如果有好的创意, 利用好新媒体平台, 是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的。

4 新媒体环境下航天传播优秀案例

4.1“丑得惊动了团中央”的航天科普海报

2016年4月19日, “中国航天科工”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两幅“中国航天日”科普宣传活动的海报。该微博一经发出, 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评论, 这不是因为这两幅海报有多好看, 而是因为它们“丑得惊动了团中央”。该微博评论截至2016年10月, 转发量高达8 534, 评论数4 430条, 点赞1 658条。网友的评论也非常有意思。本文截取了该微博中的热门评论, 都是用幽默搞笑的评论来表达对两幅海报的“喜爱之情”。

随后“中国航天科工”回应网友评论, 转发了一则“海鹰资讯”的评论希望“可以把楼扶正”, “海鹰资讯”的微博认为“航天人的艰苦朴素, 体现在方方面面”。

然而, 网友依旧沉浸在海报讨论的狂欢之中, 把这一话题推向了热搜榜。4月20日, 团中央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自己设计的航天科普微博海报, 并表示“@中国航天科工你们只管上天, 其他交给我们”。这一微博收到网友广泛关注, 中国航天科工自嘲自己的海报“丑得惊动了团中央”。

此后掀起#帮航天科工设计海报#的微博讨论热潮, 网友纷纷献出自己的创意, 引发了该事件传播的又一小高潮。

“中国航天科工”官方微博评论了“共青团中央”的海报:解释称其实两张海报并非出自设计人员之手, 也没有花费一分钱, 槽点虽多, 但我们愿同大家一起就此创建一个有趣的话题, 为即将到来的我国首个航天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我们深知中国航天承载了许多美好的梦想, 我们愿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努力实现。

官微联动, 转危为机。在这传播过程中, 团中央、中石化等官方微博也加入进来, 形成官媒之间的相互联动, 并宣传了世界地球日这一科普话题, 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现在很多政府机关、国企、官媒等官网微博形成了微博矩阵, 在许多热点事件中可以起到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航天领域重大事件发生, 都是航天科普传播的一个良好契机, 在这个过程中向公众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其对航天科学的热情。

这次“中国航天科工”的海报是发布于4月19日, 在航天日的前期, 这次科普传播的前期本是一次失败的传播, 但是通过利用微博引导, 顺势而为, 加强与网民的互动, 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为“中国航天日”进行了一次成功的预热与推广。

4.2 南航大学生微视频科普创意, 让你秒懂航天知识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网络自媒体团队提供了平台。许多视频制作团队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了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创意十足的趣味化短视频, 引起众多网民的关注。目前我国主流视频网站有很多关于科普类的视频, 例如优酷土豆、腾讯、爱奇艺、网易等。

在众多关于网络航天科普微视频传播中, 一个由南航大学生发起并建立的创意团队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他们自己制作简笔漫画、配音、剪辑, 自2013年至今已有20多条航天科普微视频应运而生, 点击量累计超过200万。在视频中, “玉兔号”是一个脸颊绯红有点害羞的兔子, 月球是望远镜中凹凸不平的脸蛋, 各国是月亮热烈的追求者, 而中国在50年间也从“没断奶的小孩”成为“茁壮”的大汉。

形象生动活泼, 萌化观众, 创意满满, 微视频的形式也可以覆盖更多的人群, 便于在任何地点观看。微视频符合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观看, 也可以纳入许多有创意的要素, 使得信息呈现方式更加丰满。

5 新媒体语境下航天科普传播的建议

新媒体有诸多优点, 如信息海量化、去中心化、即时、移动化等。在这种大背景下, 互联网+科普是一种趋势。航天科普从业人员须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 巧用不同媒体平台, 了解公众的需求, 发出自己的声音, 变革传统的传播机制, 提高航天科普的效果。

5.1 创意传播, 变革传统科普传播方式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渐融合, 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化。航天科普传播需要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媒体为自己的内容服务。由于我国公众获取科普信息的方式主要集中在电视和互联网, 并且呈现往移动互联网集中的趋势, 传播人员对不同平台要有深刻的认知, 选择最优的表现形式。科普传播不仅仅要注重内容的科学性, 也要注重内容的生动性。

网民之前对张召忠的一些观点颇有微词, 如“海带缠潜艇”“雾霾防激光”等, 戏谑称他为“战略忽悠局长”。但本次直播以后, 许多网友黑变粉。2016年7月13日8时, 海军少将张召忠在B站进行直播, 与网民互动。而黑张召忠, B站是出了名的, 黑他的视频层出不穷, 还有各种系列恶搞表情包。张召忠本人并没有因此介意, 还表示希望认识更多B站的小伙伴。

在直播中, 张召忠谈论了英国脱欧、南海局势、无人机等问题, 语言风趣幽默, 很符合网络语言娱乐化特征。本次直播, 在线观看人数一度达到75万, 直到直播结束后2个多小时, 直播间里依然有4 000多人。

在关于直播的构想中, 张召忠想用直播“带孩子们看看坦克, 看看军营, 如果孩子们想当兵的话, 得让他看看当兵是怎样一回事, 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他们”, 想用娱乐化的方式接近年轻人。

这是一个很好的个案。目前直播技术、VR技术、微视频技术蓬勃发展, 航天科普人员可以利用这些技术, 在传播过程中增强在场感和互动性, 提升航天科普的传播效果。

5.2 把握契机, 巧借热点事件传播之势

传播事件可以做议程设置, 主动引导公众的注意力。例如“中国航天日”的设立就是一种主动设置公众话题的一种表现。传播人员可以通过议程设置, 掌握传播的主动权, 引导公众对科普信息的注意和讨论。

但是, 当我们遇见一些突发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时候, 要学会利用这些热点事件来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一般这些热点事件本身就引起了很多的注意力, 舆论热度比较高, 公众关注度较为集中, 具有很好的传播条件。

本次航天科工的海报事件一开始是属于议程设置, 当舆论发生偏向的时候, 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传播规律, 主动利用网民对海报的讨论, 促进对航天日活动的宣传, 转危为机。

另外分析微博的时候, 中石化的官方微博“石化实说”也对自己进行了宣传, 团中央的官方微博“共青团中央”借此又对地球日活动进行了宣传。

巧妙借势, 可以扩大影响力, 航天科普传播从业人员要善于发现这些跟航天相关的热点事件, 及时与公众互动, 航天科普工作可以更加接地气。

5.3 体制创新, 联动各界优势资源

目前国内的科普主体相对单一, 主要集中在政府、科技馆、媒体等部门, 企业、社区、大学、学术团体等相对较少。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促进了科普传播在这些薄弱领域的发展, 例如互联网上果壳网、飞碟说等都是优秀个案。但是这种优质内容相对较少。我国的科技报道与学者之间的联动也相对较少, 而且层次较浅。

如果能够把科学团队引进互联网产品之中, 科普传播内容会更科学, 互联网企业对互联网规律的深刻把握, 也可以使得这些优质内容传播范围更广、效果更好。

相较于其他科普体系, 航天科普传播的体系相对不健全, 内容、平台、专业人员、技术等都相对欠缺, 在体制创新方面以及对优势资源的配置上, 航天科普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 传播从业人员也需要对自身的媒介素养加以提升。

参考文献

[1]侯米兰.航天科普的发展建议[J].科技传播, 2015 (6) :143-145.

[2]余舟.科普微视频传播现状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7 (17) :43-44.

[3]张加春.新媒体背景下科普的路径依赖与突破[J].科普研究, 2016 (4) :19-94.

[4]邵喜梅.微信传播对科普工作的助推作用研究[J], 2015 (6) :49-53.

[5]王敏.科普型热点事件的科学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

[6]王艳明.中国航天新闻报道的历史演变及转型突围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4.

[7]罗佳.我国科普网站传播效果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13.

上一篇:浅谈预算集约化的管理过程优化下一篇:普通员工优秀入党志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