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政策解读

2024-07-25

农业现代化政策解读(共6篇)

篇1:农业现代化政策解读

形势与政策之农业现代化

今年2月份国务院了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全文一共涉及五大方面,其中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今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同步,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完成农业现代化这一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必须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着力解决好如何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如何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如何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将来谁来种地、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等问题。

农业现代化主要指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还包括农业制度的变革。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重大任务。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必须顺应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势,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现代化新阶段所遇到的主要障碍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在不同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也存在差异。根据国际经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都以科技化、集约化、效率化、生态化为内在要求。中国农业面临经营规模小、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低、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创新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模式、农产品流通模式与融资体系。

首先,培育多种形式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体系。

我国目前农业经营以小规模分散的家庭经营为主,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导致农业科技推广受到资金、成本的制约。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的存在,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今后谁来种地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因此,培育多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体系,成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前提。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以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为目标。要在以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农业投资集团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投资集团公司是集融资、投资和管理运营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抓住中央推动农垦改革的契机,组建农业投资集团公司,进行资源配置,促进垦区发展,提高综合效益。

其次,以专业化生产和标准化生产为依托,构建新型农业生产体系。

以分散家庭为主导的农业生产方式经济效益低,规模小,难以应对大批量采购;标准化水平偏低,难以适应大市场的高门槛。以专业化生产和标准化生产为依托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可在农户分散经营和大市场竞争之间,从农业生产到销售环节中找到一条紧密相连的纽带,也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

再次,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成本高、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损耗大、效率低,导致农民“卖难”和居民“买贵”并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的基础上,创新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推进电商与实体流通相结合,实现生产和流通的无缝对接。

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形成以骨干批发市场为核心,以农产品配送企业、连锁超市等为补充,以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依托的现代化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让农产品得以上联各大超市,下联生产基地,实现产地和销地、生产和流通的无缝对接。

最后,创新涉农资金运行机制,健全农业融资体系。

涉农资金供给不足,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农业规模与效率的提升,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症结。虽然我国农业资金来源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但由于农村现有的投融资体制安排以及市场主体动力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农业金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通道仍不够畅通,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创新涉农资金运行机制就需要建立现代农业投融资制度,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企业、民间、农户多主体相互配合的涉农资金运行机制。通过顶层设计,理顺中央主管部门在财政资金分配中的权责关系,启动中央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健全事权和支出责任制度,形成以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效率为着力点的统一支农政策体系,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三五”规划中又提出了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前段时间十八届五中全会中习主席指出:“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根本标志,是农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向农业现代化不断趋近的过程,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使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

篇2:农业现代化政策解读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做强农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必须立足国情,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不仅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也对调整完善强化财政支农政策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财政支农政策演变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农政策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但政策的主干基本源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的形成与发展。梳理10多年来财政支农政策的设立、演变与发展的脉络,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农业发展危机倒逼政策的出台和不断完善。

(一)粮食产能下降引发促进粮食生产政策的制定实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我国粮食总产一度曾上了1万亿斤的台阶,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政策支持力度减弱,种粮效益下降,粮食生产总体水平开始下降,到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下滑到8614亿斤,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威胁。为此,中央出台一系列旨在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从财政来讲,主要出台的政策有3个大的方面。一是减免农业税收。2004年,在试点的基础上,中央决定进一步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力度,作出了“在全国全面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重大决定,选择在黑龙江、吉林2个粮食主产省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河北、内蒙古等11个粮食主产省(区)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其他省份农业税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农业税附加随正税同步降低或取消。2005年,中央决定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全面取消牧业税;在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进一步降低其他地区农业税税率,全国免征农业税的省份达到28个。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农业税条例》于2006年1月1日废止,标志在中国以不同形式存续2600年历史的农业税赋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二是实行直接补贴。直接补贴不仅针对农业农民,而且针对粮食主产区,旨在增加农民收入和粮食主产区的财力水平,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种粮的积极性。对农民农业实行直接补贴是党的十六大以后财政支持农业发展政策的重大创新,主要是先后实施了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四项补贴,补贴资金规模从2004年的3.3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406亿元。为了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央财政出台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对粮食生产达到一定规模的产粮大县进行奖励,提高产粮大县财力水平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改变“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状况。实施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以来,中央财政一方面逐年加大奖励力度,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奖励机制。截止2014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1270亿元,奖励县数达到1000多个。2007年,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区的主要粮食生产品种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此后补贴品种逐步增加,区域范围不断扩大,补贴比例稳步提高。三是是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了保障种粮农民的基本收益,2004年,国家对主要粮食产区的主要粮食品种小麦和水稻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十年之内,小麦的价格提高了2/3,稻谷的价格提高了100%。

同一时间,国家财政还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从中央基建投资中安排一部分资金支持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支持重点商品粮棉油基地建设;设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现代农业发展和土地治理等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2004年起,我国粮食产量开始不断提高,到2014年,实现了粮食总产量“十一连增”,粮食产能连续5年稳定在5000亿公斤以上。

回顾促进粮食生产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可以看出,从调动地方政府和种粮经营者(主要是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稳定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等方面看,农业税收减免、直接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发挥了主要作用。而且,这三项政策在不同的阶段,政策发挥作用的角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最初几年,农业税收减免、直接补贴政策作用显著,而最低收购价的政策作用并不明显。2006年,随着农业税收全面减免政策的出台之后,种地或种粮农民税收负担全部取消,由于没有增量刺激,政策的边际效应下降。

(二)农民增收滞缓引发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政策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农产品价格不断提高,加上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度(1985年)达到1.86∶1,但1990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扩大,1990年城乡居民为2.20∶1,此后不断扩大,到200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3∶1,达到了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史最高点。针对这一突出问题,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这些政策以后在执行实施中不断完善强化。从财政来讲,一是支持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经营收入政策。主要是从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支持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和经济作物,发展畜牧业和渔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提高农牧业的附加值。二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政策。包括支持农民非农业就业技能培训,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环境条件等。三是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政策。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大病救助制度,提高新型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改善农村公共卫生条件;支持在农村地区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支持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条件;支持乡村道路建设,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四是支持农村扶贫政策。与此同时,稳定提高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对增加农民收入也有非常强的正相关效应。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自2004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1年稳定大幅度增长,2010―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连续5年超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9年的3.33∶1下降到2.92∶1。

(三)农业生产力低下引发的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政策

尽管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粮食生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整个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陈旧破损,年久失修;耕地质量堪忧,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农业科技水平低下,农业科技体制难以适应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能力弱;农产品流通体制不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2005年,中央1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在稳定完善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各项政策的基础上,又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从财政来讲,一是支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和大中型灌区改造,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支持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提升和耕地深松,提高耕地质量。二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政策。支持现代种业发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推进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建设,支持农民科技培训,开展支持全程农业社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改革试点;继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三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继续完善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使用政策,支持发展主导产业、特色农业;加大对畜牧业和渔业的支持力度,采取有效政策措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通过财政助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农田水利老化失修的趋势得到遏制,水利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科技贡献率和农业机械化率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业、渔业长足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环境资源紧张引发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

过去10年,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但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也是巨大的。水土资源严重受损,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集聚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草原生态、农业生态趋于恶化,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现象非常普遍,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农业整体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存在重大隐患。2013年,财政部组织力量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出支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战略的政策建议,引起决策层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4年、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加强农业环境治理作为一个方面的重要政策要求。从财政来讲,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主要包括,一是支持耕地修复治理政策。包括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试点、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新一轮退耕还林、湿地生态补偿和退耕还湿试点。二是促进生态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政策。包括,耕地地力保护、推广科学施肥、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旱作农业技术推广等。三是支持农林水生态保护建设政策。包括,支持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草原生态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等。尽管,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战略还刚刚开始,政策的实施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有两个方面的意义非常重要。一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意志和行动,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有机衔接;二是彻底颠覆了传统农业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把人类的农业活动与其赖以发展的自然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有机衔接起来,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二、现行财政支农政策的基本评价

现行财政支农政策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一是粮食产量大幅滑坡,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稳定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制定实施财政支农政策的首要目标。二是农民收入增长迟缓,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直是制定实施财政支农政策的核心任务。三是经济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使国家有经济实力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扩大,解决“四化同步”发展中农业现代化“短板”问题迫在眉睫。四是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带来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日益凸显。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发展转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进一步调整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因此,现行的财政支农政策带有明显的转型时期特征,既有适应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面,也存在部分政策目标偏离、政策效率不高,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趋势不一致的地方。

(一)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

与历史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相比,2004年以后的逐步出台实施的各项财政支农政策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这一政策体系与现行体制制度相适应,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繁荣,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真正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一是政策覆盖范围比较广。按照公共财政的覆盖原则和农业农村发展的趋势需要,财政支农政策覆盖了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和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等多个层面。二是政策实施手段多样化。除了过去一直沿用的直接投资、直接补助和税收优惠等手段外,2004年以后,财政支农政策实施还采用了直接补贴、贷款贴息、保险保费补贴、金融贷款财政奖励等手段。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运用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一些地方还探索采用财政支持农业融资担保等手段,加大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三是政策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有效政策的制度化、法制化是最近10多年财政支农政策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某一项政策的出台实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就逐步通过制度或者是法律稳定下来,依法理财、纵横配合的财政支农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不仅涵盖了政策的实施范围,而且对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确保了政策的有效实施。

(二)促进了大宗农副产品供求平衡和农民持续增收

篇3:农业现代化政策解读

一计划经济时期农机工程技术创新与农业机械化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了解决农业这一国民经济的基础问题,提出了“实行科技先行,促进百业同兴”的经济发展决策[4],要求以“四化”建设为中心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探索通过科技驱动发展农业经济的道路。

(一)农业机械化政策推动农机工程技术创新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了农业发展“两步走”[5]的指导思想,第一步是要实现集体化,第二步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随后,又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逐步增加化学肥料等农业发展思想[6]。1951年,国家颁布的《1951-1955年农业科研计划》重点关注了农业技术领域的耕作方式、病虫害根除、种子甄别等问题。1954年,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的要求,通过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保障农业生产免遭旱涝灾害的影响,通过推广新式农具、抽水机和水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改进耕作技术和使用良种、优质肥料等提高农业生产率。1956年,国家颁布了《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把农作物品种改良和提高粮食的单位产量作为农业科技的重点工作。1958年,毛泽东根据我国农业发展和科技成果的现状提出了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农业“八字宪法”[7],包括土地的改良和规划、肥料和良种的择优、农作物的密植和防护管理、农机工具的革新等方面内容。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提出了耕种、运输、加工机械化、灌溉工程水利化、肥料研发化肥化和管网铺设电气化的农业现代化“四化”要求,并在196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现代农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的发展目标[8]。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上下大搞政治运动,农业科研机构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

这一时期,国家选择了以农业支持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农业发展主要服务于工业化需求,农副产品加工业也主要由国家控股企业经营,国有资产的原始积累主要依靠工业和农业的剪刀差实现,再加上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工业和农业、农村内部产业之间以及城乡间多种产业的自然联系均被割裂开来,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农机工程技术创新驱动农业机械化进程

为了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国家通过农业政策的统筹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水利化、机械化为重点的大规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制造。这一时期,国家累计投资1000多亿元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全国共计建成了6万多座农村小水电站和4700多万千瓦的排水灌溉装置机械,灌溉农田达4700万公顷,通过农机工程技术创新为农业机械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了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国家通过计划安排,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建立了不同层级的农业科研机构。

1949年5月1日,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农业科研机构。此后,大量的地方性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综合性农业专业研究机构也相继成立。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其中内设的7个涉农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的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1952年,国家又重组新建了一大批农林高等学校。1957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该机构作为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在当时担负着全国性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任务,发挥着解决重大农业科技问题、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的重要作用。这些科研机构在以机械化为核心的农业科技政策引导下,采取建设农机工程和培育优良种子等方式,提高粮食产量和生产效率。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范围的基层农业科研机构在国家的计划安排下纷纷建立,各地普遍成立了地县农林科研所———公社农技站———生产大队科技推广站———生产小队科技组的“四级农业科学网络”,加快了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总之,在集体化时期,我国通过农业科研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形成了以深化制种技术、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和推广农机产品为核心的农业科技驱动体系,走上了农业机械化道路。但由于这一时期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政府作为技术选择的主体,主要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再加上农业科技水平较低,难以激发农业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实验技术创新与农业科学化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9]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通过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发展现代农业”[10]88的要求,农业现代化道路从机械化走向了科学化,全国范围内相继建立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基地,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推进现代农业向前发展。

(一)农业科学化政策推动实验技术创新

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通过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了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农业科技创新,要求在全国各地建立农业科学实验基地,加强耕作技术、良种栽培技术、灾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健全农业科研机制的要求,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科学管理人才,向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农业发展配备先进设备,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1980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要走出一条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10]362。1982年到1983年,随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农业科技委员会的相继成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得到重建和发展。1985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我国科技体制中存在的严重弊病,发挥科技人员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标志着我国农业科技进入体制性改革时期[11]。在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企业和农民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实践主体,国家作为政策供给和资金支持的主体,其主要职能是组织和协调农业科技的发展。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农业现代化不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的思想,要求将现代生产要素融入农业领域。这一时期的农业科学化政策,不仅带动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而且大幅度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这一时期的现代农业政策,逐步把农业发展的出路从集体化时期的机械化引到了科学化的道路上,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引进现代生产要素的探索发展时期。同时,随着农业科技研究所和实验基地不断建立与拓展,农业科技逐渐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直接动力,农业科技成果也逐步得到推广应用。特别是我国不断加强国际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引进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技术和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等环节的创新模式与成功经验,拓宽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

(二)实验技术创新驱动农业科学化进程

改革开放初期,在国家农业科学化政策带动下,尤其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推动,一大批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和实验基地的建立与发展,以及大量科学实验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了现代农业科技理论和实践的完善和创新。

1978年,中国科学院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的请示报告》,该报告倡导在全国各地建立一批专业化综合性的农业科学实验基地,并得到中央的批准。随后,一大批农林业、微生物等实验中心和水产增殖科学实验基地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服务地方农林牧业发展,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同年4月,中国科学院召集各地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会议,会议决定在黑龙江省、河北省和湖南省建立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实验基地,由这三个省份根据本省特色和地域条件决定本省试验基地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要求这三个省份在探索本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基础上,为其他省份的实验基地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同一时期,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国内农业研究的专家学者对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发展路径等进行专项调研和课题研究,并加强了对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创新模式和潜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以便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经验教训。1979年,农业部组织召开了“关于建立农业科技试验、推广、培训中心试点县”的座谈会,要求在县一级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到1987年,全国共计906个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成并验收,各县均拥有开展工作所必需的图书、资料、档案室、化验室、陈列室、培训场地和试验基地。同时,很多地方还将原有的县级农业机械化研究机构改为农业机械化推广机构,在全国1262个县级农业机械化研究机构中,就有735个改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大大加强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12]。与此同时,各地群众性农业技术机构也迅速发展起来,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统计,到80年代末,全国160多个专业门类的研究会(协会)多达7.5万个,参加农户147万多户。

总之,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国家农业科学化政策的引导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推进,建立了大批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兴办了实验技术开发和服务实体,丰富了农业技术的创新载体,更加注重科学实验和科研测试,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现代农业的商品化水平,并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新技术创新与农业产业化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农业现代化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朝着产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迅速发展,对农业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生物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应用到现代农业中,形成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模式。

(一)农业产业化政策推动高新技术创新

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分流人才、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在农业科技领域实行“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政策要求,鼓励采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稳固投资农业科学研究,放活各类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1993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规范。1995年,农业部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发布了《关于加速农业科技进步的决定》,提出了通过科技企业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推广健全技术服务体系的要求,明确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国家“九五”规划提出了农业应用研究“课题来源于生产、成果服务于生产、发展依赖于生产”的要求,采取“地方搭台、科技唱戏”的课题委托制方式,重点发展畜禽的规模化养殖和研发主要经济作物高产高效综合技术体系。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能够解决农民在市场化、规模化经营中的科技应用问题”[13]。1999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技术,通过应用和推广高新技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进入21世纪后,国家采取积极调整农业投资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和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加大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力度。

这一时期,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结合高新科学技术、管理技术和加工技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产业化发展,在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稳步前进。

(二)高新技术创新驱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后,随着农业科技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农业生产资料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逐步提高,农产品供应也得到有效增加。这一时期,国家以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为导向,以加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相结合为目的,加大力度促进农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在“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政策的推动下,科研机构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采取技术入股、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方式与农业企业开展合作,农业科研机构开发的经济实体在五年时间实现了翻倍增长。为适应新世纪世界工厂化高效农业发展新趋势,国家组织建立了一批产业化工程示范区和科技示范区,汇集现代工业工程技术和农业高新技术,建设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示范区模式。到21世纪初,虽然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在我国农业增长中所占份额已明显增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现代农业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农业技术创新载体的不断丰富,农业现代化政策稳步走向了产业化。在农业产业化政策支持下,随着技术推广体系、法律法规体系、资金扶持体系、科研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人才培养机制、服务机制、国际合作机制等一体化机制的不断提升,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产业化模式逐步形成并迅速发展。

四“四化同步”背景下的互联网技术创新与农业信息化

2012年,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强调用信息化技术武装农业,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农业遥感技术和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以“互联网+技术”驱动现代农业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一)农业信息化政策推动互联网技术创新

党的十八大将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到战略高度,此后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反复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性。2014年和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现代农业的统筹规划,要求加大科技驱动力度,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各类农业科技资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工程,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了“将信息技术融入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发展智慧农业”的要求。

这一时期,“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发展智慧农业的政策,将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的生产经营过程充分融合,推广现代农业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业的智慧化和精准化水平。按照中央“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农业现代化发展将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和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作为支点,通过综合施策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二)互联网技术创新驱动农业信息化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已从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的新时期,通过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化示范区的建立,促进现代农业走向多技术、多因素集成创新推广的路径。2014年,我国涉农电商企业已经达到3.1万家,超级稻等一批优质农作物和畜禽水产新品种加快了转化运用。在智能农业发展方面,农业部在建立本土数据库的同时,引进了世界3个大型农业数据库(AGRIS、AGRICOLA、CAB ABSTRACTS),并与各涉农部门和行业建立了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产品交易、科研教育等信息交换网络体系,注重分析市场供求平衡状况、预测未来农产品价格的基本态势和市场预警。目前,全国586个涉农企业全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个别大型的现代化农业企业还建立了企业管理和商务营销信息系统。中国农业信息网通过与31个省(市、区)的其他涉农单位开展信息共享,形成了农业信息交流网络体系。

“互联网+”农业的兴起,把信息和知识注入农业技术领域,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实现专业化、品牌化和全链条增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集中培植了农业科研院所站的试验示范农场、农业科技人员参与创建的科技示范园区(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科技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术开发部、专业生产大户的技术创新中心等五个载体[14],这些载体推动现代农业走向智能化和精准化。而且,“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完善了服务机制与国际合作机制,提高了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五“十三五”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以顶层设计引导农业科技发展。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政府把握好现代农业发展导向,通过顶层设计为农业科技发展注入活力。首先,强化对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科技的价值在于拥有先进的发展理念,不断满足和创造需求,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形成世界一流现代农业的典范。我国农业发展由于过度重视粮食产量和经济指标的发展模式,导致生态环境遭受损害和承载能力接近极限,这种农业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制约倒逼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发挥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以科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其次,注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弱。针对农业发展中的科技瓶颈,一是要建立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农业科技管理制度和项目申报、经费投入、过程管理体制,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和农业科技创新。二是注重发展公益性的农业科研,搭建农业科研公益研究快速发展的平台。

以成果承接为农业科技提供产业支撑。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我国农业科技要在总体上达到发展中国家领先水平,并力争取得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十三五”规划要求在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上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通过农业科技的成果承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产业支撑。首先,丰富农业科技的内涵。农业产业链的改造升级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加大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农技服务;二是推广应用现代技术手段,鼓励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在智能农业、智慧气象和农业遥感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其次,提高农业科技的实用程度。改善农业重点实验室条件,围绕生物育种、农机装备、绿色增产等展开重大技术攻关,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培育扶持种业龙头企业,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同时,在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市场流通、资源环境等方面突出信息技术与融合,逐步普及农业物联网和农业大数据的应用,逐步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

篇4:农业现代化政策解读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金融现代农业;风险防范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在完善运行机制基础上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拓宽业务范围”。不可否认,农业在我国农村经济以及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过程中都处在基础地位,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但是农业在发展中面临的投资回报低、周期长等的风险趋势不可避免的,这也是农业发展盈利性不高的根本原因。

1、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内涵及功能

1.1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内涵

农业政策性金融本质上仍是政策性金融的范畴,但农业一词界定了金融扶持的范围。基于此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农业政策目标,政府在金融方面给予农业生产及农产品贸易的支持。它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严格按照国家政策的界定,运用特殊的融资手段和优惠的利率,把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为主要职责,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支持和扶持政策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融通行为。

1.2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功能

1.2.1政策性

为了贯彻国家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通常会以一些特殊的方式为支持农业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比如,优惠的借贷利率,贷款期限等。

1.2.2区域经济梯度整合

政府为了调动经济资源,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赋予政策性金融区域调控的职能。在一些农业,中小企业等比较落后的行业和地区,政策性金融能够把区域信贷与产业倾斜政策结合起来。

1.2.3诱导性

首先,政策性金融相当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间接吸引商业性金融机构从事那些符合政策意图或者是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高风险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的放款,充分发挥了其首倡性、引导性的功能。

1.2.4 补充性功能

政策性金融机构重点承担着一些商业性金融机构所不愿意承担的长期资金信贷业务,补充和完善着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对技术、市场风险较高的金融领域进行了引导补充性投资,对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及过低收益的基础性设施补充投资;二,对风险企业、低收益企业和低资信企业融资进行直接融资。

2、我国云南农业的发展现状

在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农业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这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云南87%的人口在农村,80%以上的轻工产值、75%的国民收入、80%的财政收入、60%左右的创汇收入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因此云南农业在保持国民经济全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安定,边疆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以其农业大省的地位来说,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近些年云南农民工返乡创业者的数量较少,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全省人均耕地仅1.08亩,农业资源有限,而且破坏和浪费现象严重,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和原始农业并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的收入、生产、生活;而且也关系到我国“农民市民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生产领域中云南一直依赖于国外的设备进行生产,不能够在自行的开发出新产品、新品种进行创新,整个营销网络滞后,抑制农业及关联产业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农民和政府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很大程度上需加强投资力度。所以,相对金融的需求迫切,为了吸引资金投入,我们更需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政策性、诱导性和补充性等的功能。

3、激发农村政策性金融对云南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支持力度的对策

3.1改进金融服务,拓展支农功能

目前我国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还不是很健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对于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作为担负国家政策性支农资金分配、管理职能的农业发展银行,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中应有所作为。

第一,支持重点应从流通领域向生产、加工领域转移,扩大农业生产环节和加工环节方面的贷款。第二,对新农村建设的一切领域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第三,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这些业务体现的是国家政策性导向,因而是政策性业务,而非商业性业务。

3.2建立健全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世贸组织明确规定,政府可以通过从财政上参与农业保险来支持本国农业。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2010年云南省实现保费收入235.68亿元,保险资产达327.2亿元;盈利8.47亿元,其中财产险盈利7.13亿元,承保利润率9.18%,排名全国第四。云南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钱振伟教授表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要求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保障粮食安全,二是促进农业现代化,三是促进农民增收。

云南省临沧市两个县于2008年和人保财险两家支公司分别签订了政策性甘蔗保险,标志着云南省开始启动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云南省临沧市的云县、凤庆县政府也陆续分别与人保财险云县、凤庆县支公司签订了《云南临沧政策性甘蔗保险保险单》。这两单保险共承保云县和凤庆县种植的28万亩甘蔗,签单保费714万元,每亩缴纳25.5元保费,其中云南省财政承担45%,市县财政承担15%,蔗糖龙头企业承担20%,蔗农承担20%,保险金额为每亩600元。在这之前云南省农业保险在养殖业方面仅开办了中央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而在种植业方面主要开办了烤烟、林木、橡胶树、甘蔗等商业性农业保险。但是,我国农业面对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为更加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应鼓励农民积极参加。

3.3建立健全信贷风险防范机制。

信贷风险防范机制是内控机制的主要方面,是信贷风险规避机制、分散机制和风险补偿、处分机制的有机统一。增加承担风险的主体,可以提高贷款当事人的抗风险能力。风险分散机制的基本途径是实行银行资产多元化,具体策略是贷款投向、投量、方式、结构的分散化。因此,政府可以运用政府转移支付建立农业风险补偿基金,在农业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时,可以弥补农户的损失,平滑农户的现金流,提高还款率。

3.4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法律体系

中国的保险法规不健全,特别是缺少专门的农业保险立法,因此,完善的农业政策性保险法律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对此,建议国家尽快建立一部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律,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经营范围、组织体系、经营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并且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适时进行修订完善,在明确农业保险政策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政府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实现在立法的建立的前提下,政策的实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娟.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特殊性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07):48-50.

[2]窦宏秀,辛立秋.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及国际借鉴[J].商业经济,2009(01):113-115.

[3]何文强. 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监管[J]. 法学评论,2008(3):37-42.

篇5:农业现代化政策解读

近年来,黑龙江省财政厅按照财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针对以往财政支农方式单

一、资金投入不足、放大效应不明显等问题,积极探索财政支农政策的新办法、新途径,特别是“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启动实施以来,坚持“钱随事走、集中力量、形成能力、解决问题”的原则,将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与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相结合,根据实际,积极创新涉农资金投入机制和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府支农政策的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力支持和促进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一、创新财政支农政策,促进改革

(一)创新金融机构激励政策,撬动金融资本投入。一是通过贷款担保方式撬动金融资本投入。为解决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扩大生产融资难、贷款贵的问题,出台了《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担保暂行办法》,以省鑫正投资担保公司为平台,注入担保金,选择龙江银行、农村信用社作为承贷机构,按照协议放大5―10倍的原则,为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放担保贷款,最高可以为合作社低息贷款1亿元。同时,通过增加资本金注入、担保费补助、降低贷款利息、代偿风险共担的方式,鼓励省鑫正投资担保公司单独设立农业担保机构,与承贷银行合作,专门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实行放大担保贷款,最高放大10倍贷款。二是探索种粮大户风险共担机制。为帮助种粮大户提高粮食生产融资投入能力,出台了《黑龙江省种粮大户贷款融资管理办法》,会同省农信社,在全面开展对种粮大户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补贴的同时,实施对种粮大户融资贷款授信担保贴息,建立财政与金融部门风险共担机制,对种粮大户给予30万元至50万元的贷款支持。三是实行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通过积极争取,我省被确定为全国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省。对符合条件的县域金融机构当年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按2%的比例给予奖励。四是落实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3类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平均余额,实行按2%的比例给予定向费用补贴政策,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投放。五是支持村镇银行设立发展。对新成立或有增资扩股意愿的村镇银行,实行省级财政10%(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资本金注入扶持政策。

(二)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吸引社会和工商资本投入。一是实施股权投资机制。改变以往无偿投入方式,对形成产业链密切相关的财政投入补贴,由政府根据资金投入量持有一定比例的股权。对产业结构调整农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二是创新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模式。主要利用城中村、城关镇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宅基地的增值空间,通过置换土地等形式,进行原址开发或整村搬迁与异地重建,农民搬入新居不花钱或少花钱。如:安达市卧里屯乡东清村,通过土地置换方式筹集资金6.5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还通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收农户以土地入股,企业利用土地增值收益投入新农村建设。如青冈县祯祥镇依托家乡企业昊方集团,通过该方式新建住宅楼14栋7.6万平方米,吸纳人口1100户5000人。

(三)创新财政补贴政策,调动合作组织和农民投入积极性。一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利用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资金,通过扩大种粮补贴面积和提高补贴标准,农业保险补贴提标、扩面,良种补贴实施全覆盖,农机补贴提高标准、直补到卡等完善创新,逐年加大对农民补贴力度,有力调动了农民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入农业生产和种粮积极性。二是实施质押贷款政策。针对农民备春耕生产资金紧缺,金融部门现行政策对农民融资方式手续复杂、额度较小,难以满足农民融资需求等实际,省财政厅与省农信社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粮食补贴资金质押贷款机制,即:按照农户自愿原则,以农民粮食补贴作为质押,对种粮农民提供信贷支持。三是实施种粮大户直供生产资料融资贷款新办法。针对我省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购买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资金短缺等问题,省财政厅会同省信用社和省供销社,及时出台了《对种粮大户直供农业生产资料融资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财政、企业、金融三方联手互动机制,将粮食种植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同时纳入生产资料供应和贷款范围。由省供销社龙头企业按低于当期市场价格的标准,对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保质保量供应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省级财政以种粮大户补贴资金提供风险担保资金,省农信社按20倍的比例放大安排贷款投放,依据种粮大户农资贷款合同和生产资料购销合同,将贷款直接划拨生产资料供应企业,并由省级财政和省信用社分别贴息40%和10%。

(四)创新涉农资金整合方式,促进形成农业生产能力。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总体要求,在省级层面开展了涉农资金整合先行先试,先后出台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涉农资金整合方案》、《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涉农整合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配套管理制度,并按照“钱随事走、集中力量、形成能力、解决问题”原则,统筹整合3大类77项涉农资金,集中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注重形成生产能力,有效发挥了涉农资金投入的综合效益。在时点上,打破以往“添油式”投入方法,对于确定支持的重点项目,财政扶持资金能够当年一次性全部投入到位的,全部安排到位,不搞分平均安排;在推进节奏上,规划需要多年完成的项目,能够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和一步到位的,通过集中投入,一步到位,早日发挥效益,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在空间投放上,打破以往面面俱到、平均分配、“撒芝麻盐”式的方法,适当集中,不搞平均主义;在建设重点上,集中资金,突出支持了水利、农机、畜牧和现代农业重点项目,促进了全省农业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加大创新工作力度,提升改革效果

黑龙江省财政厅在财政支农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与支持推进“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在财政支持政策创新力度和财政资金效益放大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后将按照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实施方案》的部署和要求,着眼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创新农业投入增长和政策扶持机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进一步提高支持农业保护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一)加大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力度,健全涉农资金投入增长机制。按照《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实施方案》的部署和要求,在巩固整合资金成果的基础上,实施好整合资金支持“两大平原”改革试验三年投入规划,将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全面引向深入。突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生产关系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支持农业生产发展、水利及生态工程建设、畜牧业发展、粮食仓储流通、农村社会事业、美丽乡村和扶贫开发等七大类项目建设,打造综合示范区域,体现综合投入效益,形成综合能力。

(二)创新完善农业补贴方式。按照“盘活资金存量、优化补贴投向、改进分配方式、促进粮食生产”原则,积极创新和完善农业补贴方式,在尊重补贴对象自愿的前提下,充分放大补贴效应,利用农业补贴资金进行质押融资、抵缴保费、带资入社、股权投资等试点,增强农业补贴政策的导向性、公平性和实效性。对粮食补贴,主要是在完善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基础上,积极探索粮食补贴的新办法和新途径,将粮食补贴增量资金逐步调整为种植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实际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等土地经营者,实现“谁种粮,谁拿补贴”。对良种补贴,按照“良种给补、不良不补”原则,尊重农民意愿、遵从品质优先、遵守市场公开,积极引导种植者在发布的优良品种目录内选择使用农作物良种。对农机购置补贴,按照“有购有补、先购后补”原则,变特惠补贴为普惠补贴,使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都能够享受农机补贴政策。对农业保险补贴,按照“投保有补、不保不补”原则,对参加保险的农户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均按照补贴政策享受保险补贴,并对新型经营主体适当降低其自担部分保费的比例。同时,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设立特大灾害保险补贴和自行开展特色农产品补贴试点。对畜牧业补贴,逐步加大养殖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提高省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降低养殖户保费承担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县级保费补贴。整合国家生猪良种补贴等项目资金,集中用于“两牛一猪”保险补贴。鼓励和引导养殖场(户)开展互助合作形式的养殖业保险试点。

(三)支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放大农业资金使用效益,通过调整创新农业增量资金使用环节和投入机制,将新增农业资金按照相应标准和比例,直接补给实施秸杆还田、深松整地、施用有机肥料、草原“三化”治理、湿地保护、农膜回收、绿色植保等用于提升耕地地力、保护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领域和环节,以及开展农业生态保护的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专业服务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研究建立长效补贴和激励机制,调动和鼓励地方政府和种粮者保护耕地质量、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产量和品质安全。

(四)积极探索推广支持“三农”发展的PPP模式。PPP是政府和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合作关系,基于具体项目的合作融资模式,即通过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由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投资或由社会资本独立投资建设项目,期满后将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或由政府授权企业继续经营的融资模式。主要包括BOT、BOO、TOT、PFI等模式。黑龙江省财政厅已与亚行联合举办了PPP专门培训。今后将积极探索PPP模式用于农林水利、农村路网、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减少当期财政支出压力,减少间财政支出波动,提升我省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篇6:农业现代化政策解读

根据《岳西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岳政办[2016]24号)文件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申报时间及地点

每年12月25日前,由业主到所在地乡镇农业(兽医、农经)站进行申报。

二、申报材料及要求 第4条

固定资产投资

1、申报条件

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且投资额达到奖补标准的项目。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奖补资金验收表(附表2),固定资产投资清单,项目备案表,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同时,基建类需提供建筑施工合同,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发票及银行支付凭证;设备类需提供采购合同、发票及银行支付凭证(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第5条

农业招大引强

1、申报条件

获县政府批准实行“一事一议” 的重大农业项目,并履行了协议内容。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奖补资金验收表(附表2),县政府批准文件、协议和固定资产投资等相关资料,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第6条

主营收入和税收增长

1、申报条件

主营收入年增幅达10%以上,上缴税收10万元以上(不含土地使用税)、且企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额同步增长10%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连续两个的财务报表、纳税申报表、征收机关实时扣税业务客户回执、审计报告,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第7条

企业融资

1、申报条件

以土地经营权、大型农机具、钢架大棚等生产设施、仓单、保单和应收账款作为反担保抵(质)押物融资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企业与银行或担保公司等签订的融资、担保等合同;反担保抵(质)押物清单;担保费率支付有效凭证,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第8条

壮大龙头企业

1、申报条件

当年认定的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龙头企业和甲级队批准认定文件。

第9条

品牌建设

1、申报条件

当年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和安徽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安徽老字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当年参加国家、省级展会并获得金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批准认定文件或证书(奖牌)。第10条

品牌宣传

1、申报条件

当年在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连续做广告1个月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速路高炮广告宣传岳西农特产品的企业(个人);在市外国(省)道或城市的宣传广告牌(平面不小于10米×4米)的企业(个人),广告须标有“岳西”字样。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广告制作合同、发票;在电视台做广告,广告录像片(带电视台台标);在高速公路两侧做广告,彩色广告牌图片(注明具体位置);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书,企业营业执照或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第11条

农产品展示展销

1、申报条件

参加省、市、县政府以及省、市农委组织的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县级参展费用由县财政局据实列支。

根据安排参加省、市、县政府以及省、市农委组织的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博览会)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2、申报材料

参展主体填写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参展活动展位图片及相关资料。

第12条

“三品一标”认证

1、申报条件

当年首次通过“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有机食品转换认证不享受奖补政策),在农业部门已备案(有机食品需备案),且质量管理、生产技术操作和标识应用等方面无违规记录。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以证书标注日期为准;有机食品认证需提供备案材料(附表3);营业执照或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第13条

农业标准化

(一)农业标准化

1、申报条件 当年通过国家、省级质量标准管理部门发布的农产品标准及农业生产技术规程的。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发布单位批准的文件。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

1、申报条件

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新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仪器设备投资2万元以上,配备内检员,制度健全上墙,工作正常开展,检测记录完整。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奖补资金验收表(附表2),购买检测仪器、配套设备发票,检测记录原件和复印件,营业执照和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第14条

提升农业信息化

1、申报条件

当年建成并投入应用农业物联网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应用生产记录档案,营业执照复印件,网页截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报告和检测设备、追溯设备、物联网设备、包装及二维码、商标等图片文件资料。

第15条

规模经营

1、申报条件 当年流入耕地100亩以上并直接投入田间固定设施的小型水利、道路、电力、大棚、水泥架,且未享受其他奖补政策的经营主体。

订单农业生产的合同面积不小于1000亩且订单收购率达90%以上。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奖补资金验收表(附表2),流转合同复印件、耕地流出农户证明,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明细表(含标准、分项工程量、单价、总价),营业执照或个人身份证复印件;订单农业需提供与农户签订的农产品收购合同和部分农户提供的订单利益联结有效证明。

第16条

示范农民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

1、申报条件

当年认定的国家、省和市级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批准认定文件。第17条

示范产业化联合体

1、申报条件

当年认定的省、市级和达到县级示范联合体标准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批准认定文件。

第18条 社会化服务示范主体

1、申报条件

当年认定的省农业社会化服务“111”示范服务主体和省绿色防控示范服务组织。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批准认定文件。第19条

特色基地建设

1、申报条件

(1)蔬菜钢架大棚基地建设:集中连片100亩以上;镀锌管钢架结构,棚高1.8米以上,跨度4.5米以上;棚内净面积与大棚占地面积比例达70%以上。

(2)连栋温控大棚:大棚面积10亩以上,且单体净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棚檐净高度3米以上,主体结构完备,以棚膜、阳光板、玻璃等封闭,配备遮阳、通风、湿帘等辅助设施。

(3)标准化果园:相对集中连片200亩以上;当年移栽成活率达到80%以上长势良好;有合法完备的耕地流转合同,不存在分包、包后抛荒现象。(与岳西县促进特色农(林)产业发展奖补政策不重复享受)。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奖补资金验收表(附表2),土地流转合同。钢架、温控大棚需提供采购钢架、薄膜等材料票据、银行支付凭证;标准果园需提供种苗采购合同、发票、银行支付凭证。第20条

标准化茶厂建设

1、申报条件

茶厂符合岳西县《标准化茶厂建设技术规范》和全县标准化茶厂建设布局规划;茶厂总建筑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具有名茶和大宗茶两条生产线,年加工各类干茶的能力10吨以上;茶厂要取得SC认证和《“岳西翠兰”证明商标许可使用证》;实行备案制管理。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奖补资金验收表(附表2),奖补项目备案表(附表3),茶厂建设施工图纸、购茶机发票、注册商标、岳西翠兰证明商标许可使用证书及SC认证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建设用地证明,营业执照或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第21条

蚕桑生产

(一)标准化小蚕共育室和大蚕室奖励

1、申报条件

当年建成的共育室和大蚕室,符合养蚕技术规范,有相应配套生产设备,且验收达标。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奖补资金验收表(附表2),营业执照或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二)蚕种良种补贴

1、申报条件

当年在本县合法蚕种经营单位订购蚕种的养蚕户纳入蚕种良种补贴范围,由乡(镇)组织申报。

2、申报材料

经村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的蚕种发放花名册,乡镇政府申报蚕种补贴文件;蚕种经营单位提供分乡镇蚕种发放表、蚕种购销合同及发票复印件。

第22条

生态养殖场

(一)畜禽养殖

1、申报条件

当年建成,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养殖场。实行备案制管理。

2、各类生态养殖场畜禽舍建设标准和存栏要求

(1)畜禽舍建设标准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舍建设最低标准为砖瓦结构(含水泥瓦、彩钢瓦),屋架和行条为钢材、木材、竹材、水泥预制材料。畜禽舍檐高2.2米以上,有固定隔栏,自动饮水系统安装到畜禽舍,舍外有硬化的排水、排污沟,雨污要分离;养殖场外周有围墙或铁丝网或防疫沟与外界隔离。

(2)存栏要求

①对年出栏生态黑猪200头以上不满500头的,验收时存栏能繁黑母猪10头或商品黑猪100头以上的,猪舍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一次性奖补2万元;年出栏500头以上不满1000头的,验收时存栏能繁黑母猪25头或商品黑猪250头以上,猪舍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奖补5万元;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验收时存栏能繁黑母猪50头或商品黑猪500头以上,猪舍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奖补8万元。

②对年饲养生态山羊100只以上不满300只的,验收时存栏山羊100只,高床羊舍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一次性奖补2万元;年饲养300只以上不满500只的,验收时存栏山羊200只,高床羊舍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奖补4万元;年饲养500只以上的,验收时存栏山羊400只,高床羊舍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奖补6万元。

③对年饲养生态土鸡5000只以上不满10000只的,验收时存栏土鸡5000只,禽舍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一次性奖补1万元;年饲养10000只以上不满30000只,验收时存栏土鸡10000只,禽舍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奖补3万元;年饲养30000只以上的,验收时存栏土鸡30000只,禽舍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奖补5万元。

④对年饲养大别山黄牛20头以上不满30头的,验收时存栏15头、出栏5头以上的,牛舍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一次性奖补2万元;对年饲养大别山黄牛30头以上不满50头的,验收时存栏20头、出栏10头以上的,牛舍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一次性奖补3万元;对年饲养大别山黄牛50头以上的,验收时存栏40头、出栏10头以上的,牛舍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一次性奖补5万元。

3、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奖补资金验收表(附表2),奖补项目备案表(附表3),营业执照或个人身份证复印件,《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复印件、动物卫生档案、购苗发票(自繁自养除外)、饲养销售记录等有关材料。

(二)标准化池塘养殖

1、申报条件

当年建成池塘相对集中连片,面积在30亩以上;持有《水域滩涂养殖证》或可证明其水域、滩涂的承包经营权、使用权的其他权证;符合标准化池塘养殖技术要求,并建立健全水产品健康养殖档案;实行备案制管理。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奖补资金验收表(附表2),奖补项目备案表(附表3),池塘(滩涂)租赁合同,《水域滩涂养殖证》、水产品健康养殖档案复印件,项目实施前及竣工后的照片,营业执照或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三)流水养鱼补助

1、申报条件

当年建成鱼池面积15㎡以上;持有可证明其水域、滩涂的承包经营权、使用权;符合标准化山区流水养鱼技术要求,并建立健全水产品健康养殖档案;实行备案制管理。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奖补资金验收表(附表2),奖补项目备案表(附表3),土地承包(租赁)合同,水产品健康养殖档案复印件,项目实施前及竣工后的照片,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第23条

“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

1、申报条件

当年认定的国家、省和市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乡、镇)。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示范村(乡、镇)认定文件,工作总结。

第24条

休闲农业

1、申报条件

当年获得国家、省、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国家评定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四星级企业(园区)的单位。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示范点及星级企业(园区)认定文件。

第25条

茶叶专营店

1、申报条件

在省会城市、地级市或县外县城(含县级市),新开业一年以上,经营面积不低于20平米,专营店以岳西茶叶产品为主,标注有“岳西”字样,实行备案制管理。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奖补项目备案表(附表3),店面租赁或购买合同,当年租金付款凭证、发票,专营店地址、联系电话、店面图片(含店标牌和内部产品摆放),营业执照和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第26条

农产品进超市

1、申报条件

对进驻超市销售农特产品且销售额达到奖励标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与超市签订的销售合同,农产品进超销售统计表,农产品进超市销售结算明细表和结算的有效凭证,纳税证明,营业执照复印件。

第27条

电子商务

1、申报条件

对本在淘宝网等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岳西生产的农特产品且销售额达到奖励标准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统计表,网店首页图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提供电子商务交易记录凭证,支付结算凭证,物流运输单据清单;通过第三方平台发生的电子商务销售额、第三方交易凭证、第三方交易合同及其他能证明通过电商平台实现真实销售额的证明材料。

第28条

引进推广科技成果和优良品种

(一)引进推广科技成果

1、申报条件

对当年引进推广近5年(2012—2016年)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或成果证书,具有较大推广应用潜力或良好开发前景的成果。符合岳西农业生产实际,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单位(个人),实行备案制管理。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奖补项目备案表(附表3),国家、省级科技成果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引进或转让技术成果合同协议、购买发票(项目来源合法性证明)及银行支付凭证,试验、示范、推广实施方案,县级以上(含县级)专家参与的图文资料和工作总结。

(二)引进推广优良品种

1、申报条件

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主要农作物优良新品种,须经省级以上种子管理部门审定通过,符合岳西农业生产实际,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单位(个人),实行备案制管理。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奖补项目备案表(附表3),种子来源合法性证明,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总结及田间照片,部分农户证明。

第29条

创建国家、省级认证基地、示范场(小区)

1、申报条件

当年获得农业部认证的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的;当年获得国家、省级“蔬菜、果树标准园(基地)、”“山区特色产品生产机械化、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场(小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小区)、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示范场(小区)的。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批准认定文件,营业执照及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第30条

省级示范片(区)、基地、点奖励

1、申报条件

对当年创建的省级粮食绿色增产示范片(区)、农牧结合示范基地、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示范基地、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示范基地、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2、申报材料

奖补资金申请表(附表1),示范片(区)、基地实施方案;专业统防统治组织备案材料,统防统治承包服务合同,批准认定文件。

三、申报审批程序

1、业主申报。实行属地申报原则,申报材料一式三份(用A4纸打印)。

2、乡镇初审。农业(畜牧、农经)站会同财政所负责初核、分类、公示,由农业站负责汇总,并填写奖补资金申报汇总表(附表4),在规定时间内,乡镇政府审核后,行文报送县农委。

3、农委受理。县农委受理申报材料后,按奖补项目分类汇总。

4、部门会审。县农委会同县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验收。

5、媒体公示。县农委将拟兑现的项目情况在县政府网站和项目所在地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天。对申报项目的核减事项、核减原因等情况由县农委实行告知制。

6、政府审批。对于公示无异议的项目,报县政府批准后下发文件,县财政局向政府报告资金安排批准后拨付资金。

四、管理和监督

1、申报责任。申报单位(个人)对项目建设内容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资金的,一经发现,将依法追回已享受的奖励资金,并追究相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二年内不享受财政扶持政策,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初审责任。基层农业(畜牧、农经)站、财政所负责项目的初审,初审合格的项目经乡镇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向县申报。审核人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3、验收责任。县农委会同县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组织相关项目的核查验收,提出项目审核验收意见。对于实行报账制管理的奖补资金项目(基地建设、茶厂建设和龙头企业新增固定资产补助),要深入实地对照标准核查验收。对固定资产投资奖补项目中20万元以上的大额发票,要通过税务等有关部门进一步核实。

4、资金管理责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滞留、截留、挤占、挪用,不得进行二次分配。

五、其它

1、本细则由县农委、县财政局负责解释。

2、享受市级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奖补政策的项目不再另行申报材料。

上一篇:五年级为你喝彩作文下一篇:雕刻在我的心田深处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