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仓储管理指导意见100

2024-07-23

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仓储管理指导意见100(通用7篇)

篇1: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仓储管理指导意见100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文 件

国家电网生〔2006〕356 号

--------------------

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现场

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区域电网有限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国网新源公司、国网运行公司:

为进一步做好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提高现场工作安全水平和作业质量,公司生产部在全面总结各单位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详见附件),请据此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落实工作责任,制订实施细则,进一步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附件: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指导意见

二○○六年五月十八日

附件: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指导意见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现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确保电网安全生产可控、在控、能控,全面推进公司系统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强化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管理,规范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准备、执行和考核,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是以企业现场安全生产、技术和质量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要素为主要内容,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与要求,制定作业程序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第三条 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是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的基本要求,是确保现场作业任务清楚、危险点清楚、作业程序清楚、安全措施清楚、安全责任清楚,人员到位、思想到位、措施到位、执行到位、监督到位的有效措施,是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具体形式。

第四条 本指导意见对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开展、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对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审批、应用与执行、评价与评估、检查与考核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第五条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各生产性企业和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其它企业和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 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六条 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应本着“全面推进、积极实施、持续完善”的工作方针,密切结合各单位工作实际,做好与现有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工作管理机制的衔接和融合,紧抓安全和质量两条工作主线,实现对现场作业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和控制,不断提高现场作业的安全水平和工作质量。

第七条 各单位都要将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纳入到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当中,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管理责任,切实保证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深入、广泛、有效地开展。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切忌照搬照抄,脱离实际,给正常的安全生产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第八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应与各单位现行的各种现场规程规定、安全管理规定、措施等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保证现场作业的安全和质量。当前现场普遍采用的操作票、工作票、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实施方案等都应做为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将现场标准化作业和作业指导书与现有安全措施割裂,造成现场安全管理的混乱。

第九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作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核心,应贯穿现场工作的全过程,对现场工作的各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实现现场工作安全和质量的“可控、在控、能控”。

第十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是一项涉及所有生产参与人员的全员性工作,应充分调动所有生产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第十一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实现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第十二条 各单位应加强对生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培训,保证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有条不紊的全面和有效实施。

第三章 组织管理

第十三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层负责的管理体系。各单位应建立以生产负责人为首的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本单位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

第十四条 各单位生产管理部门是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组织、指导、检查、统计与考核工作。各单位安全监督部门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协同做好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

第十五条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的职责负责制定指导公司系统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管理办法和导则,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深入开展;负责对省级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情况进行督查与考核。

第十六条 区域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的职责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工作要求;制定本公司的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办法;推进本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开展;负责对所辖各生产单位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第十七条 地、市供电(电力)公司的职责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区域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工作要求,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管理体系,制定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管理规定,对体系内的各环节实施监督、控制、考核。

地、市供电(电力)公司内部各生产单位应全面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落实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各项工作要求,制定本单位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制度,负责本单位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实施及其全过程的检查与考核。

第四章 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管理

第十八条 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管理制度,明确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开展、检查、评估、考核等工作的要求。

第十九条 各单位应将现场标准化作业作为各项现场工作的基本形式,所有现场作业均应遵循标准化作业的基本原则。凡列入生产计划的现场作业,均应编写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并在指导书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第二十条 各单位应建立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开展情况及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应建立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评估和持续改进的机制,定期对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及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修正和完善作业指导书,不断提高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管理水平。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科技管理手段,逐步实现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应建立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考核制度,并纳入单位安全、工作质量考核体系,定期发布考核结果。

第五章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第二十四条 编制和执行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实现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具体形式和方法。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应突出安全和质量两条主线,保证安全、质量的可控、在控和能控,达到事前管理、过程控制的要求和预控目标。

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进行列入生产计划的各项现场作业时,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按照《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要求,编写针对具体工作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第二十六条 各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审核、批准程序。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执行前必须经过相应程序的审批。

第二十七条 为更好地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指导下级单位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工作,各单位可以按照“导则”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范本(简称“范本”)。“范本”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的有关规定、标准、规范以及各单位的生产实际和各项管理制度的要求,内容应包括对应现场作业应考虑的典型环节和主要因素。

第二十八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应遵守的一般原则:

(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体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的“四个凡事”原则。

(二)符合安全生产法规、规定、标准、规程的要求,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应简单、明了,且含义具有唯一性。

(三)应针对现场和作业对象的实际,进行危险点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体现对现场作业的全过程控制,对设备及人员行为实现全过程管理,而不是照抄照搬“范本”。

(四)应集中体现工作(作业)要求具体化、工作人员明确化、工作责任直接化、工作过程程序化,并起到优化作业方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作用。

第二十九条 各类现场作业指导书都应有编号,且具有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第六章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应用

第三十条 各单位进行列入生产计划的各项现场作业时,必须使用经过批准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第三十一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专题学习和培训,保证作业人员熟练掌握作业程序和各项安全、质量要求。第三十三条 各单位应在遵循现场标准化作业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对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使用作出明确规定,并可以采用必要的方便现场作业的措施。

第三十四条 在现场作业实施过程中,工作负责人对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按作业程序的正确执行负全面责任。工作负责人应亲自或指定专人根据执行情况逐项打勾或签字,不得跳项和漏项,并做好相关记录(能够记录设备实际位置的项目记录实际位置,有具体数据的项目记录实际数据)。有关人员也必须履行签字手续。

对于在杆塔上等高处特殊作业项目,签字可以与作业分开进行,但在开工前作业人员应学习并掌握工作流程和安全、质量要求,作业时地面负责人应及时提醒高处作业人员注意作业行为、掌握工作节奏和进度,作业人员返回地面后应对高处作业质量补充履行签字手续,以保证作业质量达到指导书的要求。

第三十五条 依据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如发现与现场实际、相关图纸及有关规定不符等情况时,应由工作负责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修改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经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审批人同意后,方可继续按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作业结束后,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审批人应履行补签字手续。

第三十六条 依据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检修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存在事先未发现的缺陷或异常,应立即汇报工作负责人,并进行详细分析,制定处理意见,并经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审批人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项工作。设备缺陷或异常情况及处理结果,应详细记录在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中。作业结束后,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审批人应履行补签字手续。

第三十七条 作业完成后,工作负责人应对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情况作出评估,明确修改意见并在作业完工后及时反馈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人。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人应及时作出修订或完善。

第三十八条 事故抢修、紧急缺陷处理、特巡等突发临时性工作应尽量使用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在条件不允许情况下,可不使用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但应按照现场标准化作业要求,在工作开始前进行危险点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七章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管理

第三十九条 各单位应按分层管理原则对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管理。各地、市供电(电力)公司及所属各单位都要明确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管理的负责人、专责人,负责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

第四十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如因现场作业环境发生变化、指导书与实际不符等情况需要更改时,必须立即修订并履行相应的批准手续后才能继续执行。

第四十一条 执行过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应经评估、签字后存档。运行作业指导书保存时间不少于一年;检修作业指导书保存不少于一个检修周期。

第四十二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实施动态管理。各单位应及时进行检查总结、补充完善;作业人员应及时填写使用评估报告,对指导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修改。

第四十三条 对于未使用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的事故抢修、紧急缺陷处理、特巡等突发临时性工作,应在工作完成后,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补充

编写针对类似工作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用于今后类似工作。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各单位应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第四十五条 本指导意见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部负责解释。第四十六条 本指导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篇2: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仓储管理指导意见100

1.1 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是电网安全生产面临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是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三个管理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事故调查体系)建设的重点,对于形成安全生产预防机制,规避和化解安全风险,保障公司和电网安全发展,促进企业平安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2 为明确国家电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指导公司各区域电网公司、省(区、市)电力公司、直属公司、供电企业、发电企业、施工企业、超高压公司等(以下统称“公司各单位”)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建立符合实际并各具特色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整体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意见。

1.3 公司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贯彻“培训先导、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各单位应高度重视风险管理教育培训工作,充分认识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长期性、艰巨性,密切联系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管理基础,注重简便性、实效性、可操作性,杜绝形式主义。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立足实际、实事求是,不强求、不评比、不考核,发挥企业的自主性,逐步形成安全风险管理机制。

1.4 公司建立分层次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针对不同管理层次和安全风险类别,形成上下衔接并逐级负责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国家电网公司、区域电网公司、省(区、市)电力公司、直属公司、大中城市供电企业以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作为首要任务,重点防控大面积停电事故风险及其他重特大事故风险;供电企业、发电企业、施工企业、超高压公司等重点控制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供电中断等事故风险;基层班组、工区、个人重点控制作业过程中的违章、误操作、人身伤害等作业安全风险。

1.5 公司建立分专业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发挥安全生产“三个组织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安全责任体系)的共同作用,形成专业配合并各负其责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各级安监部门牵头制定安全风险管理总体方案和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宣贯培训和风险评估,监督落实风险防控措施;调度、生产、营销、农电、基建等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负责管理范围内的电网、供电、人身、设备等各类安全风险的辨识、分析和防控工作,落实各自职责和义务。

1.6 公司各级人员应统一思想认识,正确理解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建立基于闭环过程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公司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立足安全管理基础和现状,坚定风险管理的决心和方向。

1.7 公司各级人员应加强安全理论学习,正确理解开展安全风险管理,是对以往安全工作和现有安全管理手段的总结、提炼、延伸,是突出预防为主、实施过程控制、改进管理绩效的科学手段,处理好风险管理与现有危险点分析、标准化作业、安全性评价等之间的关系,结合日常安全工作,学会自觉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达到发现危害、控制风险、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

1.8 公司各单位应建立持续改进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机制,按照PDCA循环模式,认真组织制定各阶段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Plan),严格按照计划和方案开展工作(Do),注重加强过程监督和偏差纠正(Check),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现下一轮工作的持续改进(Action),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教育培训

2.1 公司各单位应高度重视安全风险管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结合实际编制培训计划和方案,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参加人员、考核评价办法。通过宣传动员和教育培训工作,使各级人员理解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作用、内容和方法,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在企业营造浓厚的安全风险管理氛围,为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建立良好基础。

2.2 安全风险管理培训应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危险源辨识手册及其使用方法的培训,使各级人员结合评估项目及其岗位职责,了解与本岗位工作有关的主要危害因素及其安全风险,对照辨识和分析可能导致事故的各种危害因素,思考提出本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危险源辨识手册的修改完善意见,在学习应用标准、手册和方法的同时,提高风险分析和辨识的意识与能力

2.3 安全风险管理培训应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和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如通过人身伤害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分析各类违章行为的危害性,找出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及导致事故的常见原因,提出防止类似事故的预防性措施,倡导预防为主、注重细节的安全管理原则,促使各级人员逐步接受安全风险管理理念,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2.4 公司各级人员应结合岗位职责,自觉接受安全风险管理培训,保证安全风险管理质量和效果。领导层侧重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及有关制度培训,提高自身安全风险管理责任意识和组织能力;管理层侧重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危险源辨识手册及其使用方法的培训,结合评估实践修正完善本企业评估标准、辨识手册和实施方案;执行层侧重安全风险意识和现场危害源辨识方法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运用风险管理手段,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作业安全风险管理

3.1作业安全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是人身安全、电网安全、设备安全等的基本要素。作业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基层工区、班组、个人等结合专业特点和工作实际,辨识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源,有针对性地落实预防措施,控制作业违章、误操作、人身伤害等安全风险,保障作业全过程的安全。作业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是危险源辨识和预控。

3.2 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应依据作业现场危险源辨识手册,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先分析和评估,辨识作业环境、作业方法、设备本身等存在的危险因素。对事先不了解或不熟悉的作业现场,应组织进行现场勘察,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源。针对辨识出的危险因素,制定预控措施,编制作业指

导书。

3.3 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预控措施说明与提醒,确保作业人员熟知与作业有关的危害因素、可能风险、预控措施,增强作业风险防范意识。根据作业指导书要求,严格落实风险预控措施。针对作业过程中暴露的其他危害因素,及时进行控制,防范事故的发生。

3.4 作业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应及时将作业中暴露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风险报告企业有关部门,补充完善本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基础数据库及作业现场危险源辨识手册、安全风险评估标准等,促进作业安全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持续改进。企业安全风险管理

4.1 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公司所属供电企业、发电企业、施工企业、超高压公司等(以下统称“公司相关企业”)结合工作性质和管理范围,从物质基础、安全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查找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系统分析和评估企业安全风险,采取措施控制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供电安全等各类事故风险,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安全。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安全风险评估、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发电厂安全性评价等。

4.2 公司相关企业在开展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时,应结合实际编制本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安全性评价)标准、危险源辨识手册、检查评估方法,针对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供电安全等,开展周期性、即时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对存在的各类危害因素和事故隐患进行风险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划分风险度大小(如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一般风险、安全隐患等),为实施风险控制准备基础。

4.3 公司相关企业在开展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时,应对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梳理,按照风险度大小,研究制定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案,组织制定整改计划,并认真贯彻实施。对关键点风险控制过程、控制结果、措施有效性等,组织进行评估。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重大隐患,制定落实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对需要上级单位和地方政府提供支持的隐患治理,及时上报备案,保证风险控制和责任规避的落实。

4.4 公司相关企业在开展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时,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与措施,分类实施风险控制和事故防范。对人员违章等行为性安全风险,主要从加强培训教育和考核、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等方面落实措施;对组织措施不落实、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管理性安全风险,主要从加强和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方面落实措施;对作业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现场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电网结构薄弱、设备陈旧老化等客观性安全风险,主要从增加安全投入、加快电网建设、实施技术改造等方面落实措施。

4.5 公司相关企业在开展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时,应定期(如每年)组织管理评审,分析总结本单位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及有关意见和建议;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危险源辨识手册、检查评估方法等的适应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安全风险控制和事故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在总结评审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下一轮实施方案及改进措施,实现持续改进。电网安全风险管理

5.1 电网安全风险管理是指国家电网公司、区域电网公司、省(区、市)电力公司、直属公司、大中城市供电企业等(以下统称“公司相关单位”)以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作为首要任务,系统梳理电网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全面评估电网安全风险,制定落实治理方案和措施,有效提高电网安全风险防范和控制水平。电网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是电网安全性评价(输电网安全性评价、电网调度系统安全性评价、直流输电系统安全性评价、发电厂并网运行安全性评价等)。

5.2 公司相关单位在实施电网安全风险管理时,应结合电网实际补充完善安全性评价标准,从电网安全基础、调度运行、继电保护、通讯自动化、一次设备等各个方面,全面查找电网安全存在的隐患和问题,系统辨识电网安全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为电网安全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5.3 公司相关单位在实施电网安全风险管理时,应对电网安全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从电网规划设计、建设改造、装备水平、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确定风险度大小,并根据风险评估成果,及时反馈相关部门,从规划发展、基建技改、调度运行、生产管理等各个专业,制定落实整改措施。

5.4 公司相关单位在实施电网安全风险管理时,应继承和发展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成功经验,坚持“贵在真实,重在整改”原则,按照“评价、分析、评估、整改”的过程,循环实施安全性评价,建立基于“闭环动态管理”的工作机制,实现持续改进。

附录 风险管理基本概念和要素

本附录简要说明本意见所引用的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工作要素和流程。

(一)危险源 hazard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二)危险源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三)风险 risk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四)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分析与评估,给出风险度量。

(五)风险控制 risk control采取预防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限度。

篇3: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仓储管理指导意见100

记者:国家电网公司一直非常重视标准化工作,请您谈谈标准化对推动国家电网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舒总:国家电网公司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保障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是关系着国家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公司经营区域覆盖全国2 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供电人口超过10亿人。

进入21世纪,传统能源日益短缺,能源供需矛盾加大,气候变化加剧,能源革命迫在眉睫。国际能源和环境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但包括新能源在内的新兴产业经济也成为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2004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逐步研究提出了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

特高压被喻为电网的珠穆朗玛峰,是一项在世界电力工业范围内极具挑战性的先进科技,就智能电网建设而言,各国基本上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特高压和智能电网的技术和标准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是拿钱买不来的。作为肩负历史使命的国有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充分认识到我们不能再走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的老路,我们不能再走等同或修改采用国外标准为国家标准的老路,我们必须迎着潮流而上,走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新路。

国际竞争历来围绕市场和资源进行,而标准正是新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关键因素。抓住了标准,就拿到了开启市场的钥匙,就占领了整个新兴产业的制高点。特高压和智能电网的创新发展,客观上决定了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首先,这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要发展,离不开标准化上的发言权。如果仅仅采用别人制定的标准,必然会遭受各种未知的束缚、限制和变化,丧失有利的发展时机。比如:我们发展特高压,面临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国外没有现成的技术,当然也没有现成的标准。但我们不能裹足不前,不能等不能靠,我们必须创新发展标准化工作。其次,这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标准制定历来属于国际产业分工“U”型曲线中高利润的一端,决定着产业的发展方向。如果没有自己的标准,没有以我们为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我们只能说是一个大的公司,但不能说是一个强的公司,更无法有效实施国家“走出去”的战略。

为此,在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创新中,国家电网公司采取了从技术创新到标准创新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把技术创新和专利逐步固化在了标准中,制定了特高压交流标准体系和系列企业标准73项、国家标准16项,并提交了国际标准提案3项;制定了高压直流标准体系和系列企业标准57项、行业标准10项,并提交国际标准提案5项。特高压系列标准的制定改变了中国在以往直接翻译或引用国外标准的传统做法,标志着中国在标准化工作方面的重大突破;特高压系列标准的制定,在特高压领域全面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的转变,不仅保证了特高压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也全面提升了国内输变电设备制造业的水平,提高了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实现了中国输变电设备制造技术升级,为中国电工设备制造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经过几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十一五”期间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创新,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千伏晋东南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和向家坝至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依托工程形成了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完整、试验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大电网试验研究体系,全面掌握了特高压输电系统核心技术。国家电网公司所经营的电网已成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系统规模最大、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交直流混合电网。

记者:请您具体谈谈近年来国家电网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和主要做法。

舒总: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实施,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标准体系。该体系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公司现行技术标准体系涵盖国际标准、国外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以及各类规范性文件共计7,757项,涵盖到电网规划、建设、运行、检修、调度等各个领域。公司十分重视企业标准的制定,其中既包含因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制定的企业标准;也包括虽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但为提升电网建设和运营水平制定的严于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自2008年起,每年都对技术标准体系进行修订,充分保证了其科学性和先进性,保证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公司整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二是申请成立了多个国家标委会和行业标委会。近年来,除了做好已有的挂靠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全国和行业标委会的工作之外,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电网建设和市场需求,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支持下,先后推动成立了全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电力设备状态维修与在线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短路电流计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高压交流输电标准化技术工作委员会等多个全国、行业标委会。到2011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承担的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达到13个,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达到17个,为更好开展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奠定了基础。三是申请成立了IEC TC 115高压直流标委会。在高压直流和±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取得的大量研究成果,使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为特高压直流标准的国际化做出贡献。考虑到IEC没有专门负责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标准的技术委员会和相关高压直流国际标准的空白,我们适时向IEC提交了申请成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委员会的提案。2008年10月,IEC批准了该委员会的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自主提出并获准秘书处设在中国的IEC技术委员会。四是特高压交流工程成为“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项目,73项特高压交流系列标准获得“2010年度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交、直流示范工程建设之初,就提出了科研攻关、工程建设和标准化三位一体、同步推进的创新思路,依托工程建设,统筹组织开展特高压输电技术标准化工作。公司组织制定了特高压输电技术标准体系,涵盖了通用技术标准、设计标准、设备技术条件、施工验收、运行维护、试验方法、控制保护等七大类,内容全面,为特高压交流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国家电网公司的主导下,在研究、设计、试验、设备制造、运行维护等领域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我们逐步制定了体系中的相关标准,固化了我们在特高压建设领域取得的科研和技术成果,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在节约工程投资,提高效率,确保工程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为中国后续特高压工程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2009年12月,1,000千伏晋东南至荆门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成为国家标准委批准的我国首个“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项目,成为把重大工程技术与标准化示范相结合的典范。五是发布了《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完成了130项智能企业标准的编写工作。智能电网以信息化、互动化为主要特征,不仅可以实现大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等目标,同时还将衍生出庞大的产业链,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陆续将建设智能电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电网公司结合中国能源结构和能源分布状况,在认真分析世界电网发展新趋势和中国国情基础上,2009年正式提出了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规划,同时启动了智能电网技术标准研究工作。2010年6月,对外正式发布了《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该标准体系包含了8个分支、26个领域,92个系列标准。以该体系为指导,国家电网公司逐步开展了相关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提案工作和制定工作,到2010年底,已编制完成智能电网企业标准130项,有力地推动了智能电网示范工程的建设,带动了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

以上成绩的取得,与标准化工作的创新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一是公司加强了对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公司充分认识到了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全力支持和组织所属各单位开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编制与修订工作,并为参与标准国际化工作创造条件。除此之外,多位公司领导亲自担任标委会的秘书长或主任委员,投身到了标准化工作中,积极参与了标准规划和具体标准的制定。二是健全了标准化组织机构。公司专门成立了“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标准化工作。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分别由相应部门负责归口管理。为了统筹安排公司系统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发挥集团效应,提高参与水平,公司增设了国际组织处,组建了两个国际组织工作秘书处,加强了公司参加国际组织交流与合作、国际标准制定等活动的组织与协调工作。三是健全了标准化工作机制,加大了各部门的协同工作力度。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明确了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建立了公司标准化信息管理平台,强化了技术标准的统一管理,保证了标准制定的质量。在标准立项和制定过程中,科技部、国际部、特高压建设部、智能电网部和中国电科院等各单位和各部门积极沟通、有效协调,形成了联动机制,增强了工作合力。四是加大了标准化科研投入力度,协同推进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仅就特高压科研来说,公司科研项目立项309项,投入经费达人民币6.04亿元,有力地支撑了重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近两年来,设立标准化专项研究(含战略研究)10项,制修订企业标准337项,总经费人民币5,150万元。科研建设和标准制定协同推进,有力地促进了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记者:中国的技术标准走向国际,既是对世界的贡献,也面临很大的挑战,请您进一步谈谈实现技术标准国际化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舒总:实现技术标准国际化是占领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标志,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客观需要,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中国在国际电工领域话语权的必然要求。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名列《财富》世界企业500强第8位,是世界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如果一个如此大规模的企业没有技术标准自主权,不能为国际标准的制定做出应有的贡献,那么它就不能称为国际一流企业。

在国际标准化领域,我们的工作思路主要是积极跟踪、实质参与、重点突破、稳步提升。

在积极跟踪方面,我们充分发挥了各专业领域专家的作用。全面跟踪和研究了与我国电网建设和运营密切相关的国际标准动态,在相应的国际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积极提交了我们的意见和诉求,使相应的国际标准反映了我们的科技成果和技术要求。

在实质性参与方面,我们充分发挥了公司人员在IEC担任高层职务的作用。在IEC未来5年战略规划的制定和特高压、智能电网标准总体协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公司代表国家成为了作为IEC市场战略局(MSB)成员,这是发展中国家在MSB的唯一席位。作为成员,积极参与了IEC总体规划(2011)的制定,参与编写了《IEC2010-2030年白皮书——应对能源挑战智能电气化-提高能效之路》,把公司的重点工作纳入了IEC的中长期计划。二是在IEC发起成立了《大容量新能源发电并网及大容量电能存储接入电网》项目,负责识别该领域的技术趋势和国际标准化需求。三是作为IEC行业管理局成员,积极推动成立了IEC/CIGRE特高压联合工作组和特高压战略组。向IEC提交了特高压战略组提案并促成了特高压战略组的成立,使得中国的特高压交流标准电压被推荐为国际标准电压,中国的特高压工程主要绝缘配合参数成为IEC标准。四是积极参与了智能电网战略组,组织专家参与了智能电网标准化框架的编写。除此之外,在技术和标准层面,还分别在CIGRE和IEC成立了多个特高压工作组以研究和制修订相关的国际标准,涵盖了特高压过电压和绝缘配合、特高压变电站设计、特高压设备、特高压系统调试和现场试验等。公司在特高压标准化领域的工作和努力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在重点突破方面,我们充分发挥了公司技术创新的作用。回顾中国电网的发展历程,每一个新电压等级的出现,基本上都是采用了IEC国际标准。在特高压技术和坚强智能电网创新发展方面,国家电网公司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具备了把中国标准推向国际、为国际电力发展做贡献的条件。近年来,在公司的统一部署下,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群策群力,瞄准智能电网、电力能效等国际热点领域,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工程实践,开展了相关领域的国际标准化战略研究,把握了新技术发展趋势,适时提出了标准化需求、标准体系和路线图,逐步开展了标准提案申报工作和标准制定工作,及时抓住了重点突破的方向。一是编写完成了《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国际版)》中英文稿,总结了国际国内工作,制定了公司智能电网国际标准化战略,明确了近期工作重点。该国际版引起了IEC、IEEE、WEC、NIST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高度关注和好评,确立了公司在智能电网国际标准领域的领先地位。以该国际版标准体系为指导,国家电网公司还向IEC提交了成立两个新项目委员会(PC)的提案,负责智能电网用户接口和需求响应国际标准的制定,该提案已经进入投票阶段;向IEC提交了两项智能调度相关的提案,目前正在投票过程中;向IE EE提交了一项储能、三项特高压交流标准提案,已经获得IEEE标准协会批准并正在制定过程中。二是编写完成了《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国际标准现状及对策》,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三项电动汽车充放电IEC标准提案,并推荐公司专家参加了IEC直流充电和通讯协议标准编写工作组。三是编写完成了《高压直流标准体系》,以此为基础,向IEC提交了5项高压直流标准提案,其中三项已经获得批准,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其余两项正在征求意见。

在参与IEC市场战略局和TC115直流标准化等工作中,我也深深体会到:第一,科技创新是标准化的基础和重要依托。国家电网公司经过数年的创新发展,电网建设和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自2009年1月初建成投运,到目前已安全运行两年零六个月,发挥了显著的综合效益,验证了特高压输电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优越性。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也已于2010年7月投入商业运行。在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方面,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开展了21类261个示范项目,全面涵盖了智能电网的各个重要环节,已经在智能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千万千瓦级”风电场接入电网、光伏发电接入电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积累了研究经验。这些成果的取得为相关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其次,超前谋划是标准化工作成功的关键。无论掌握和拥有多么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标准化意识,不进行超前谋划,就会坐失良机,丧失标准化工作的主导权。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智能电网等领域的研究和建设中,始终贯彻将知识产权创造与技术创新体系紧密结合的路线,对重要的研究方向及时进行前瞻性、战略性标准的研究部署;鼓励积极参与标准工作,确保标准开发与知识产权布局、创造工作的同步实施,确保知识产权成果的价值与含金量,使标准化工作始终贯穿包括立项、预研、技术开发、产品开发、评审、后评估等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抢占了标准化工作的先机。第三,组织支持、人员和资金投入是标准化工作的保障。国家电网公司的标准化工作主要由科研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具体实施,我们始终坚持“用好、用活现有人才”的方针政策,努力营造尊重特长、鼓励创新、增强信任的良好工作环境。鼓励科研技术人员重视标准化工作,在国际学术组织和标准化制定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我们不断加大标准化资金投入,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标准制定工作组会议,并保证参与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同时,我们采取了“以老带新”培养年轻专业技术人员的策略,让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快速成长。

记者:请您谈谈“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工作的工作重点。

舒总:“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大力提高电网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电网功能、形态和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迫切需要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来支撑。我们必须把握好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实现标准化工作的创新发展。

进一步增强标准化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标准领域的竞争已成为继产品竞争、品牌竞争之后,又一种层次更深、水平更高、影响更大的竞争形式。国家电网公司已确立了建设成为具有科学发展理念、持续创新活力、优秀企业文化、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国际一流竞争力现代企业的发展愿景,而标准化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已为国内外优秀企业所共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家电网公司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技术标准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并积极研究制定标准化战略,力争更大程度地发挥标准化的作用,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结合公司总体目标和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标准化战略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要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大电网,必须走技术创新和标准创新之路。我们将紧紧围绕此目标深化标准化战略研究,识别新能源领域的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趋势,识别未来的标准化需求,制定标准化框架和标准化路线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完成500项企业标准、150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初步建成标准化专家人才队伍。标准化专业人才是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关键因素。我们将加强公司的标准化宣传工作,建立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标准化工作人员的标准制定、应用和标准化管理水平及国际交流水平。大力支持专家参加CIGRE工作组和IEC工作组,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培养各个专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人才和专家队伍,做到人员基本稳定,能保证参加专业会议,为出国开会等提供直通车。“十二五”期间,公司将建成既懂专业又精通英语的国际标准专家队伍,争取培养国际型专家100人,后备型人才400人,争取承担更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和分会的主席、秘书处和工作组召集人,显著提高我公司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显著提高我公司在国际电工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国际标准领域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篇4: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仓储管理指导意见100

将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公司新的发展方式

山东电力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责任工作的意见》,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指南》,加强对社会责任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公司系统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形成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长效机制。加强公司社会责任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全员社会责任培训,构建融合社会责任理念的员工日常工作体系,让每一位员工自觉成为社会责任理念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坚持“发展公司、服务社会、以人为本、共同成长”的社会责任观,发挥中央驻鲁企业的责任表率作用,积极开展“责任之光”履责实践,致力于保障可靠可信赖的能源供应,负责任地对待每一个利益相关方,通过塑造“国家电网”品牌形象,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

将社会责任与公司管理和日常运营有机融合

山东电力将国家电网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全过程覆盖、全方位融合、全员参与”与创先争优活动的“全员参与、全方位开展、全过程推动”有机统一起来,借助项目化管理和标杆管理的经验,全面实施安全稳定强基固本、坚强智能电网跨越发展等16项系列工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先争优体系,涌现出“工人专家”夏晓宾、“±660千伏带电作业第一人”王进、“最美中国人”吕明玉、邱丙霞以及乳山公司“干群三同”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中央创先争优第五期简报专题介绍山东电力经验。李源潮同志作出批示,要求在国企推广山东电力经验。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同智认为,山东电力以全面创先争优为抓手提出的“三全”与国家电网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理念中的“三全”,在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均显著提升了公司工作的综合价值。

积极开展“责任之光”履责实践,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山东电力“责任之光”履责理念的提出,源于面对自然灾害和社会突发事件频发状况,旨在加快“1135”应急体系建设,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为受灾地区和群众提供光明。

电带来了光明,体现了责任,引领了品质生活。

山东电力将发挥电网优化能源配置功能,保障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可持续的电力供应作为首要的社会责任,积极开展“责任之光”履责实践,不断提高创造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开展决策、制定规划、具体实施、检查评估等各个环节中,山东电力综合考虑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积极开展沟通,确保决策和经营活动的科学性、透明性。

加快实施“外电入鲁”战略,在战略决策和实施的全过程融入社会责任理念,广泛开展与政府等利益相关方沟通,兼顾“经济、社会、环境”平衡。打造坚强智能电网,2011年,山东电网投资和建设规模均创历史新高,±660千伏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运,山东接纳外电能力提高至750万千瓦,实现了让千里之外的西北能源“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全年接纳省外来电475.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有力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山东省成为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最好的省份之一。同时,通过接纳外电,山东电力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60万吨,实现了能源供应充足与节能减排的双赢。

深化“彩虹工程”,建立健全“保障、服务、监督、评价、激励”五位一体常态运行机制,把行风建设的集中性治理转化为经常性工作,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彩虹工程”已经成为齐鲁大地家喻户晓的电力服务品牌。2011年,面对山东省特大旱情,山东电力组织实施“彩虹春雨”抗旱保电大会战,成立抗旱保电领导小组,开通“绿色通道”,加快灌溉电力设施建设,共成立抗旱保电服务队3200支,出动抗旱保电人员15.8万人次,确保了3361万亩麦田全部灌溉返青水,解决了90万人因旱饮水困难,为山东省夺取抗旱救灾胜利、实现小麦“九连增”做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经营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方针,践行自身、产业和社会的绿色发展模式,将绿色理念贯穿于电网规划设计、项目实施、生产运营全过程,实施绿色生产,争做绿色发展表率,加快全省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建成目前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青岛薛家岛充换电站。截至2011年年底,在全省已累计建成投运充换电站17座,交流充电桩545台,服务电动汽车398辆,充换电49357次,充换电电量720万千瓦时,车辆行驶里程超过650万公里,推动了全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为山东省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了力量。

坚持争做模范企业公民,积极响应山东省委、省政府期望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建设百年俱乐部”目标不动摇,加强鲁能体育文化建设,鲁能乒乓球女队在2011年中国乒超联赛中蝉联冠军,鲁能乒乓球队员在世锦赛、世界杯上勇夺多项世界冠军,为山东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开创跨所有制、跨行业兴办体育产业的新格局,形成一条大型企业集团与体育产业双赢融合的新路径。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金秋助学”等活动,创立出淄博供电公司“善小”志愿者、枣庄供电公司“代理妈妈”等公益品牌。

目前,山东电力已连续三年荣获山东省九大公共服务业公众满意度测评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公共服务类第一名,获评“山东省首批履行社会责任达标企业”、“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入围企业”、山东省十大“社会责任品牌”。

篇5: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仓储管理指导意见100

关于进一步加强

农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意见

2012年是公司系统农网工程任务最重的一年,当前各地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已进入施工高峰期。总体上看,各单位农网工程在有序推进,但仍存在少数单位由于农网工程管控责任不明确,工作落实不到位,发生了农网工程外包单位人身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进一步强化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防范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确保安全有序地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出以下要求:

一、充分认识强化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过程安全管控的重要性

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以来,各省电力公司高度重视,从完善制度、规范施工招标管理、强化过程管控等方面入手,整体上保证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有序地推进。但是,分析施工安全督察和近期个别单位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及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施工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各单位要提高对抓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保证平稳有序推进农网工程重要性的认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扩内需、稳增长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惠民工程、富民工程;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极为重视,对规范工程承发包管理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安全、有序地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 1的重要工作,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单位要严格履行建设单位责任和施工承包单位责任,强化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过程管理,加强施工单位资质审查及监督,增强参建人员安全意识,落实现场安全措施,切实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二、全面落实农网工程管理责任

各单位必须坚持“谁管理、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各级农网工程管理责任。承担农网工程建设任务的单位、负责农网工程管理的部门,要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组织领导。定期组织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由县供电企业及所属多经单位、集体企业等有管理关系和关联关系的单位也必须通过招标或竞争性谈判承揽的施工任务,其资质和能力必须符合要求,其施工安全管理要纳入县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三、严格工程承发包管理

当前,在工程外包管理方面,部分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施工单位名义资质,轻施工队伍管理水平及技术力量的审查;重施工管理规范性文本的齐备,轻现场安全措施的审查与落实;重工作布置,轻现场检查、督促等过程管控,导致有的工程管理出现“以包代管”,工地施工管理及技术力量不足,现场安全管控不到位。

各单位要认真开展工程发包管理,该招标确定施工队伍的,必须公开招标确定施工队伍。要开展施工承载力分析,防止施工单位超能力承接施工任务。严格执行公司《电力建设工程分包安

全管理规定》要求,加强对分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规范分包合同及安全协议,严控分包工作任务和作业范围,强化农网工程分包全过程动态管理。对分包队伍要执行分包商资质审查、准入制度,严格审查分包商资质业绩,严禁超资质、超范围、超能力承揽工程。要严控施工分包安全风险,严禁层层转包或违法分包,严禁“以包代管”、“以罚代管”。建立不合格分包商清退机制。坚决禁止主体工程专业分包,录用资质、业绩不合格的分包队伍。统筹工程安排,防止前期准备不充分,材料到货不及时,出现不顾安全赶工期、抢工期。

四、强化施工过程的重点环节管控和监督

突出防触电、防倒杆、防高坠,加强“三措一案”的编制、审查工作,应用公司《农村配网施工安全措施编制指南》,切实提高安全措施的针对性。加强对施工单位执行“三措一案”的监督管理,严格监督施工现场的有效执行。要切实落实项目经理和施工现场负责人的安全责任。加强施工计划的刚性管理,严格“两票”等基本安全制度的执行,深入开展“反六不”违章。严格风险点控制,对可能导致触电等危险性生产区域内的施工,要事先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对组立杆塔、展放导线等重要工序,施工技术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指导和监督;对跨越铁路及高等级公路等重要设施的施工方案要严格审核,并监督实施。加强拆旧工程的勘察、方案制定、现场实施等环节工作,周密做好拆旧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督查是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抓手。各单位要采取成立安

全督查队,采取不打招呼的方式,深入施工现场开展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严肃处理,并举一反三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五、开展参建队伍实际施工能力专项核查

在全国“安全月”期间,组织开展农网改造工程参建队伍的“五查一整改”专项活动。

“五查”,即:一查管理人员配备是否到位。重点核查专业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安全监督人员是否按规定配备到位。二查人员持证上岗情况。重点核查参加施工的人员的持证情况、技术素质。三查安全制度的掌握情况。以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考试为重点,核查技术负责人、安全监督人员、技术人员等类人员电力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四查施工机具配备是否满足施工要求。五查安全工器具配备是否齐备、合格。一整改,即针对“五查”所发现的问题,全面开展整改工作。

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层层开展核查,地市公司要全面核查,省公司开展抽查,核查结束后,对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并填写附表1、2,于7月10日前,上报公司农电工作部。公司将开展督查,对核查不全面、整改不落实的单位,公司将进行通报。

六、严格信息报送

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等有关事故信息报送的规程制度,做到上报及时,不迟报、漏报或瞒报。发生农网工程人身伤亡事故(含外包工程和外协施工人员),在得到信息的第一时间向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及农电工作部报告。

联系人: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朱建军

电话:010-66597652,系统电话:91812-7652邮箱:jianjun-zhu@sgcc.com.cn

附件:

篇6: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仓储管理指导意见10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包工程

安全协议书管理指导意见

(2017年版)

为深入落实《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安规》)对承包商的安全管理要求,进一步规范外包工程的安全协议书签订工作,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安全协议书签订范围

(一)在电力生产区域内实施的外包施工工程,基建类工程按照南方电网公司现行招标文件范本执行。

(二)一份施工合同原则上对应签订一份安全协议。对于全年性临时小修、日常运维和事故抢修等项目,可与承包商按签订一份安全协议。

(三)工程项目的设计、监理等非施工作业类的工作,以及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工作,可不采用本协议书模板。

二、安全协议书签订时间要求

根据《安规》要求,项目实施部门与承包商应在项目开工前现场勘察后签订安全协议。如在项目合同中已附有安全协议,但安全协议不满足本指导意见或缺乏针对性,需补签安全协议。

三、安全协议书签订准备

(一)施工合同签订后,业主方需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明确一名人员为本项目现场管理安全第一责任人。

(二)在安全协议书签订前,项目实施部门应组织承包商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现场勘察应由项目现场管理安全第一责任人组织,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等人员,现场监理以及生产运行部门相关人员参加。

(三)现场勘察应查明项目施工实施时,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装设接地线的位置、邻近线路、交叉跨越、多电源、自备电源、地下管线设施和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及其他影响作业的危险点。

(四)现场勘察后,根据《安规》要求填写《现场勘察记录》(见网公司安规附录B),并将勘察结果运用到安全协议书中。

四、安全协议书制定与签订

(一)项目实施部门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和安全法律法规、公司系统及本单位的安全制度等,参照安全协议书模板(附录1),与承包商共同拟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协议。

(二)安全协议拟定后,项目实施部门应将安全协议提交给项目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审核。

(三)安全协议审核时,主要审查工程概况、停电范围及主要危险点、项目管理人员等信息是否填写齐全、清晰,双方安全责任是否清晰等内容。基建部、设备部等项目管理部门主要审核工程概况等基本信息、施工风险和主要危险点、项目管理人员等信息与实际是否相符。安全监管部门主要审 查安全协议是否按模板制定,各项信息填写是否齐全、清晰,并组织进行抽查验证。

(四)安全协议书经审核无误后,项目实施部门代表发包方与承包商签订发包工程安全协议书,本单位(部门)安全监管部门(分部)在安全协议书上签名见证并确认。

(五)完成发包工程安全协议书签订手续后,工程项目方可开工。

五、安全协议书备案与保存

(一)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每月28日将本单位安全协议书的签订情况在地市局安全监管部登记备案(见附录2)。

(二)安全协议书一式两份,项目实施部门、承包商各保留一份,见证的安全监管部门(分部)和监理单位可复印或扫描存档。

(三)项目实施部门保留的安全协议书作为工程施工主合同附件,随合同存档。

六、术语和定义

(一)生产运行部门

公司系统内从事电力生产、运行、维护的直属机构,以及对电力生产设施、设备负有运行维护职责的各级单位。其中基层单位包括输电、变电、试验、计量、调度等单位,区(县)局包括配电部、营业部、供电所等单位。

(二)项目实施部门

是指直接负责项目实施的部门或者单位。一般为直属机构,以及基层单位各生产和职能部门(如变电管理所、输电 管理所、调控中心等)。

(三)项目管理部门

负责电网建设、大修技改、城农网改造及其他工程项目的管理部门。

(四)业主方项目现场管理安全第一责任人

是指由项目实施部门指定本部门相关人员负责某一项目施工安全的人员,对施工安全全过程负责,原则上一个项目设置一名项目现场管理安全第一责任人,同一时段同一现场管理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的现场不能超过3个。

(五)承包方项目施工安全第一责任人

是指承包方指定本单位相关人员负责某一项目施工安全的人员,对施工安全全过程负责,一般情况下由该工程的项目经理担任。

(六)安全协议书

篇7: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仓储管理指导意见100

根据公司2017年工作会议精神工作要求,为提高基层现场工作效率,减轻基层班组工作负担,提升企业服务形象,公司决定统筹推进移动应用工作。截止目前公司各单位已建设移动应用130个,覆盖营销、资产、综合、财务、人资等五大业务域;其中基于移动应用平台建设的移动应用47个,各单位自建移动应用83个。为进一步统一规范移动应用建设,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原则

公司信息部统一制定信息安全、数据、技术标准,鼓励各单位在严格遵守相关要求标准前提下,根据业务需求积极开展移动应用建设,响应大众创建,万众创新。

(一)严守安全底线

遵循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移动应用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原则上应与“源系统”一致,根据不同级别,从网络和通信安全、设备和计算安全、应用和数据安全等方面,落实信息安全防护与移动应用建设三同步,通过安全测试的移动应用,才允许接入公司内网和“源系统”,上线投运。

(二)坚持规范开发

公司已形成以企信为沟通协作统一门户,以移动应用平台为各专业域移动应用开发、发布统一平台的基本格局。各单位移动应用建设

原则上要求基于公司移动应用平台开展,根据各专业域移动应用使用范围,按需接入企信;基于移动应用平台开发的移动应用,应遵循公司移动应用平台相关接入规范及开发规范(详见附录);移动应用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可兼容多种类型的移动终端(定制移动作业终端和普通移动终端);具备良好性能及可靠性。

(三)坚持数据统管

移动应用是“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源系统”终端应用的一种便捷方式,数据模型与“源系统”要保持一致,不能脱离“源系统”建立独立的业务处理逻辑,所产生的数据必须遵循公司数据规范,与“源系统”形成闭环,不能体外循环,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数据能统一接入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享。

(四)鼓励创新应用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移动应用可由各业务部门根据业务需要统一组织建设,鼓励各单位以协同创新思维,精益管理理念,根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延伸业务、个性化需求自行建设移动应用。对于各单位应用较好,可由网公司组织在全网范围内推广,避免重复建设。

二、工作要求

(一)整改存量,规范增量

各单位存量移动应用,需依照本指导意见要求,从安全、数据、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对不能满足公司相关要求的,制定整改方案和计划,并依此开展具体整改工作,确保满足公司数据管控要求;对于新建移动应用从建模、设计、开发的源头抓起,必须遵循本指导

意见开展建设。

(二)落实责任,常态管控

各级建设单位信息部门对本单位移动应用负有审查监督的责任,对移动应用的安全、功能和数据模型设计进行常态化审查:(1)审查数据模型一致性,防止因数据模型不一致导致移动应用数据不能接入数据中心;(2)审查移动应用的数据闭环性,防止移动应用产生的数据,不能回流“源系统”;(3)审查移动应用功能与“源系统”一致性,防止通过移动应用旁路系统正常功能,对于有可能旁路系统功能的数据回写,要报网公司业务和信息部门审查;(4)安全审查,对于不通过安全测评的移动应用,禁止上线投运。

(三)创新建设模式

鼓励各单位选取试点,探索创新移动应用建设模式,以应用定价值,实现优胜劣汰。基于公司移动应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者先行投入建设,移动应用上架管理,各单位按需购买使用,根据活跃用户量以及使用频率等数据核定应用价值,定期下架利用率低移动应用。

三、技术要求

(一)用户体验要求

注重用户体验,移动应用设计充分考虑各层级员工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工作场景(单手、车载),基于成熟的智能手机的使用习惯进行设计,避免大量移动端的数据录入;充分利用非接触式通信(NFC/蓝牙/RFID/红外)、语音识别及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提升移动端数据录入采集的便捷性及准确性。移动应用应运行在独立内存空

间,避免相互影响;充分考虑网络差、GPS信号弱、阴雨天等恶劣环境下的技术处理措施

(二)统一认证要求

移动应用建设需遵循公司统一用户原则,移动应用用户体系需在4A平台技术规范实现用户、组织机构接口,在移动应用平台体系下以4A平台为基础实现移动应用的单点登录。

(三)通用集成要求

移动应用平台技术体系下支持深度集成、通用集成、简单集成三种集成方式。各移动应用需遵循三种集成模式要求与移动应用进行集成接入。

(四)数据传输要求

移动应用平台技术体系下支持互联网、VPN、APN三种网络通道,以移动应用平台研发技术体系接入的移动应用可以共享移动应用平台网络通道,基于互联网接入移动应用,涉及内外网数据交互,必须遵循现有内外网数据安全交换技术体系,实现内网安全数据访问。

(五)技术选型要求

对于新建的移动应用,系统底层插件调用少于40%的移动应用,原则上基于移动应用平台深度集成开发,建设移动应用。各单位在满足移动终端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使用员工个人移动终端或配置专用终端使用移动应用。

四、职责分工

(一)公司业务部门职责

公司业务部门是移动应用建设的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各业务域统一建设的移动应用范围,并负责移动应用建设管理。

(二)公司信息部职责

公司信息部是公司移动应用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移动应用建设技术标准制定、网络及信息管理、数据接入管理。

(三)分子公司职责

分子公司负责本单位各业务域移动应用建设管理、技术管理、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数据接入管理;负责对本单位移动应用框架、设计方案和功能台账进行管理,对信息安全、数据模型进行审查,并报网公司备案。

(四)鼎信科技公司职责

鼎信科技公司是公司移动应用建设的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单位,为涉及公司统一移动应用平台的咨询、设计、开发及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五、应用推广

考虑到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近两年工作计划:一是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和深圳供电局,在2017年底实现营销、生产业务移动应用具备全省推广条件,具体推广时间可由以上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二是除以上单位外,其他单位在2017年底前进行营销、生产移动应用试点,2018年达到全省推广条件。营销、生产外业务如人资、财务、党建等可根据需要制定建设推广计划。

附录

附录1 南方电网移动应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规范

附录1.1南方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指南 附录1.2南方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开发架构指南

附录1.3南方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平台服务端二次开发规范 附录1.4南方电网移动应用平台二次开发规范_概述

附录1.5南方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平台客户端二次开发规范_标签 附录1.6南方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平台服务端二次开发规范_微信 附录1.7南方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平台客户端二次开发规范_JSAPI 附录1.8南方电网公司移动应用平台客户端二次开发规范_视觉设计

上一篇: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下一篇:设备、工具、仪器仪表保管使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