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心得体会

2024-04-15

榜样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榜样心得体会

《榜样》观后感 观看榜样心得体会 观看《榜样》专题节目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由中组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榜样》陆续播出,释放了榜样的力量,鲜活地解答了什么是共产党员、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优秀共产党员有什么样的特质,他们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敬党的理念,是共产党员的楷模,也体现了一心为民的这种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人对人生、对社会、对事业的态度有责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七勇士的事迹,无疑阐释了什么是责任心,也说明了责任心的重要性。只要有了责任心,就会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成为不平凡。没有责任心,就会对任何事缺乏应有的激情和朝气,变得懈怠。

新时期干部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大家,无形中就是在为民服务上做了贡献。作为人民公仆,应该时时刻刻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时时刻刻用责任心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责任心人应有之,作为人民公仆的干部更应该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责任心,要把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争做以一敌百的“一”,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之际,我认真观看了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两优一先”“两学一做”特别节目《榜样》,通过观看节目,从十一个鲜活的事迹中,我看到了优秀共产党员的真实形象、体会到了人民公仆的珍贵品格、领悟到了共产主义信念的深刻内涵。

节目邀请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从信念、坚守、奉献、担当、作为、创新和责任等多个角度诠释了什么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节目中主持人与每一位上台的优秀党员握手,每一次握手她都能感受到主人公手掌上那些厚厚的老茧,那是属于他们每个人时光的掌纹,那些掌纹记录下的是他们无悔的人生,无数的掌纹凝聚在一起就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一、坚定的信念,奉献的人生

习总书记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已经退休20年,却依然常年在五峰土家族自治村的田间地头忙活着的罗官章,用他辛勤的双手带领村民们不断尝试乌天麻繁殖技术,最终让村民们发家致富,摆脱贫困。村民们生活水平飞速提高的背后,是他41年都很少回家的牺牲,是他因为事故切断手指都放心不下的栽培事业。

奉新县大山里的教师支月英坚持在山里教书育人36年,让一代又一代的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有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对这样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她说:“我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坚守,而是因为坚守了才有希望。”一句朴实的话道出的正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与执着,和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崇高的精神追求。无论是罗官章还是支月英,他们都用奉献的人生表达着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

二、温暖的坚守,勇敢的担当

中车长客的车间里,“大国工匠”李万君可以用他的双耳清晰辨识到二十多米距离的电流与电压大小,多年的精湛技术让他的钢铁雕刻精确无比,对共产党员身份的坚守让他面对外企高薪聘请毫不动摇,共产党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品质让他一直保持着感恩之心,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提速着中国高铁、更提速着中国梦。

做过卧底、抓过毒贩的娄底市特警李贝,用她娇小的身躯和握着枪的双手保卫着一方百姓的安全,作为大队长,她定下规矩,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她都要带着优秀党员执行巡逻任务,因此,这么多年没有机会跟家人团年,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她明白肩上的使命,她用与犯罪分子的较量和对犯罪分子的感化教育阐述着什么是勇敢的担当,什么是铁一样的队伍。

三、身边的榜样,前进的力量

节目中的优秀党员们都是来自基层最普通的人群,虽然有着不同的职业背景和人生经历,他们都是践行为民服务宗旨、践行群众路线的榜样。他们真实地活在我们身边,通过向身边榜样的学习,学习他们深入到群众中间,感受群众的冷暖、了解群众的疾苦,从而不断接受思想的洗涤和砥砺,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真正把“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作为行动的标杆,真正实现自我的净化、完善、革新与提高。

榜样是一个人心中的标本,它会让你不知不觉中摒弃许多东西来做更好的自己。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榜样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近期,本项目组织开展了观看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反映全国“两优一先”典型事迹的专题节目《榜样》。

从扎根深山扶贫的罗官章、留守儿童的守望者支月英、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农民工党建的先锋苗振水、冲锋在一线的人民公仆李贝、再到民族信息化产业的领跑者王恩东………..时代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先进的榜样,他们服务于各行各业,用自己几十年不变的坚持书写着这句话“恪守初心,不负使命”。

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榜样》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身边的例子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做为共产党员的责任、坚持、信念、担当和奉献。正如片头说: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越是平凡的岗位越能展现一个做为共产党员的卓越品质;越是简单的言行越能引领前行的方向;越是不懈的坚守越能彰显时代的楷模。

虽然出生在和平年代,但是在改革开放祖国大发展的新时期,革命年代老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百折不挠、勇于担当的精神不能丢,伟大的时代依旧需要伟大的精神,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支撑共产党人坚定事业信心的动力源泉。老一代革命家以自己的光荣一生坚守理想信念,证明了信仰的力量。新时代的榜样们用“用于担当,坚守岗位,扎实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继续引领时代。

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我所需要做的就是立足于行业,在做好项目生产管理的基础上,从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做起,服务于项目员工,服务于广大农民工,积极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共产党人不朽的精神丰碑来鞭策自己,为以榜样为镜,学习榜样们身体力行为共产党人树立的旗帜,让年轻的自己经得住群众的考验,经得住社会的考验,经得住时代的考验,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终有一天,可以努力成为建筑行业的榜样,争当时代的领跑者。

“满满的正能量,党员就需要这样的榜样”“扎根36年的乡村女教师最让我感动”“每一双手印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呀”……

不久前,同事们一起观看了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两学一做”专题节目《榜样》,这是大家看完后发出的感慨。

89分钟的视频播放,没有一个同事离席,或许是因为都被视频中10位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所感染了!专题节目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邀请今年部分受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到场,进行典型访谈,来诠释模范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真实还原什么是优秀共产党员。

他们岗位平凡,却不甘于平庸,将平凡演绎成榜样,用坚持书写着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绩。

十名全国优秀党员代表,来自不同岗位,有带领农民致富的“退休县官”,有为山区孩子播撒爱和希望的支教女教师,有收获罪犯信任的女警官,有坚守焊接岗位30多年的“大国工匠”……在他们身上闪耀着的同一种信仰,那就是入党时那庄严的入党誓词,他们做到了合格党员的义务,带给我们榜样的力量,引领我们党员都应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就体现什么样的导向。观看完专题片后,那忘不掉的一幕幕情景回闪在眼前,那是一种榜样的力量,那是一种照耀我们前行的力量,这种力量穿透人的心扉、激荡人的心灵,激发着责任和激情,亮如明灯,灿若太阳!那么看完《榜样》后,我们该反思些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将榜样的力量照耀每一位党员? 当下,有的党员在工作上浮躁,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这些正是缺少对优秀榜样的学习和认知,才失去追求目标、失去努力奋斗的动力,要是都这样,试问我们还怎能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担当?《榜样》无疑是激发我辈奋进的“新教材”!党性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该在实际行动中加强自我修养,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用实际行动和无私奉献精神感染身边的人,从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折射出榜样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收获党性教育的实效,群众才会“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榜样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给人力量。《榜样》的播出告诉我们如何做合格党员,他们的事迹将照耀我们前行!在“两学一做”先锋事迹收集过程中,公司涌现出了一个个的榜样,比如一线筑梦者新疆大河沿项目总调度田晓辉,生命防护卫士新疆大河沿项目安全总监李建旭,还有新疆康苏项目的党员志愿服务队等等……这都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合格党员。

让“榜样”成为前进路上的引领者,成为我们前行的力量。记得之前看的一部影片《雨中的树》,主人公李林森的榜样光芒至今还闪耀在我的心中,让我惊讶的是,不经意聊天时发现,原来有好多同事也对那次观影记忆犹新,聊起李林森仍是滔滔不绝,这就是榜样的无形力量,无形中早已深深扎根在了大家的心中。

今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次《榜样》的播出更是对如何做合格党员的最好诠释。

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我觉得组织类似的活动是很有必要的,把榜样的力量传递到我们身边每一位党员,激励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奋斗,成为新一代楷模,用工匠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感染身边的每一位职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让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了一面引领的“旗帜”。而今在深化企业改革中,我们更加需要用榜样的力量“护航”,让更多职工投身企业改革发展,以“工匠”精神干好岗位工作,为企业、为国家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2:榜样心得体会

学榜样,争做时代的先锋

看完《榜样4》,心中早已泛起“崇拜”的涟漪,作为一名为民服务的年轻干部,这份“崇拜”于我而言是共产党人使命的传承,不仅仅止于埋藏心底,更将成为未来朝着梦想坚定而行的动力和决心。以身许党、以身许国,故为榜;忠诚为民、心中无我,乃为样。张富清、李连成、黄文秀、唐真亚……这一连串闪亮的名字,如同天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们勇毅前行。榜样是旗帜,更是镜子,让我们每名党员干部受到一次灵魂深处的人心大洗礼。

学榜样,争做关爱群众的“贴心人”。基层干部不一定干多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做好群众的“贴心人”,不谋私、不图利,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好实事,这就是最佳的工作方式。隋耀达带病主动报名下乡扶贫,几年来一家人聚少离多。驻村工作5年多来,他扎根农村、甘于奉献,用自己所能为群众帮困解难,成为了“最美脱贫攻坚带头人”。他的“贴心”让群众安心。基层党员干部要像隋耀达那样,牢固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把群众日常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办,把群众关注的事当作最急的事来办,把群众犯难的事当作最大的事来办,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学榜样,争做务实为民的“办事人”。人民的事,不论大小,做好了都是建功立业。唐真亚20多年来每天风雨无阻,划船进湖区投递邮件,水陆行程30多万公里,投递报刊和信件135万多份,无一差错,忠实履行着“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他还积极为水乡群众排忧解难,主动为渔民排忧解难。我们要学习唐真亚的这种执着与担当,在工作中敢于负责,把岗位职责扛起来,不仅自己干,还要主动帮着大家一起干,与干部群众一起苦、一起打拼。

学榜样,争做甘于奉献的“有心人”。北京市东城区环卫中心十所“三八”女子抽粪班班长李萌,9年来坚持自己的选择,将工作做的井井有条。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之余,还主动帮助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坚定执着,无怨无悔地为环卫事业奉献着青春年华。这样的“有心”,需要我们大大的“点赞”,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要牢牢记住党员的义务和身份,把对组织、对人民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坚定信念、听党指挥的崇高追求,转化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转化为埋头苦干、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学榜样,争做严于律己的“清白人”。李连成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同心协力、齐谋发展,把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和谐村。而他把“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作为座右铭,一身正气,甘心吃亏为百姓;两油清风,心底无私好楷模。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朝夕相处,一言一行群众都在密切关注,是否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利,群众心里明白,是否清正廉洁,群众心里也都一清二楚。工作生活中,我们必须严于律己,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把话说到亮处、事办到明处,始终做到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不负组织重托,不负群众信任,不负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我们要学习榜样们的铮铮誓言,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彰显党员干部应有的样子,方能见“月明”。

学榜样不忘初心

看完《榜样4》,心中早已泛起“崇拜”的涟漪,这份“崇拜”于我而言是共产党人使命的传承,不仅仅止于埋藏心底,更将成为未来朝着梦想坚定而行的动力和决心。以身许党、以身许国,故为榜;忠诚为民、心中无我,乃为样。张富清、李连成、黄文秀、唐真亚……这一连串闪亮的名字,如同天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们勇毅前行。榜样是旗帜,更是镜子,让我们每名党员干部受到一次灵魂深处的人心大洗礼。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节目中的退役军人张富清、扶贫干部黄文秀、吃亏书记李连成、掏粪清洁工李萌等榜样人物,用平凡铸就了伟大。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人民心中的英雄,是激励党员干部前进的精神力量。学习榜样,要以榜样为“准星”,校正人生“偏差”,做建功新时代的弄潮儿。

以榜样为标杆,校正前进的方向。“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这是张富清入党时向党许下的初心誓言。“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这是黄文秀在入党申请书写下的心里话。党员干部要像榜样那样,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党和人民的梦想,立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人生才有更多出彩的机遇。

以榜样为镜子,找准存在的差距。“只要有一个渔民,我就要继续送下去。”这是被渔民称为大湖鸿雁的唐真亚的信念。19年来,在浩瀚的洪泽湖上,唐真亚一桨一桨划出了27万公里的“水上邮路”,经手110万信件投递零差错。“宁肯一人脏,换得万家净”,80后李萌从部队复员后一腔热忱加入“三八女子抽粪班”,一干就是10多年。党员干部要像榜样那样,以火一样的热情,爱岗敬业,不抱怨、不挑拣,脚踏实地,坚守平凡铸就伟大。

以榜样为偶像,锚定追求的目标。“干啥的有啥瘾,当支部书记,我有发展瘾。”这是“吃亏书记”李连成的口头禅。李连成宁肯自己吃亏,不让群众受苦,从个人致富到带领群众致富,从发展特色农业到创办乡镇企业,让村民过上富足的日子,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科学家”这是探月“追梦人”叶培建一生矢志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要以榜样为“偶像”,把人生的价值锁定干事创业上,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显身手。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榜样,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的脊梁。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党员干部当自觉学榜样、做英雄,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抱负和情怀,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弘扬榜样精神争当模范表率

近期,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4》专题节目在央视播出,节目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以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集中展现了张富清等优秀共产党员坚守信仰、担当作为、心系群众、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用他们平凡的故事向大家讲述了一个个不平凡的坚守,让党员群众都真实的感受到,榜样人物都来自我们身边,作为共产党员应该弘扬榜样精神,找差距、补短板,争当工作岗位上的模范表率。

心系群众,彰显实干担当精神。“村民需要什么,我李连成就干什么……”最简单直白的一句话,彰显了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实干担当精神。濮阳市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任职26年来,带头干事、带头吃亏、带头吃苦、带头奉献,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使昔日只产盐碱不产粮、贫穷落后的西辛庄村逐步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产业现代化的路子。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弘扬李连成这种实干担当精神,在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真抓实干的担当精神,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困难的办法和为民办实事的本领,大力弘扬不避事、不畏难的干事创业精神,把百姓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里,通过一件件小事、实事、好事的办理,一项项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的实施,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切身利益问题,用实干精神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为民服务,秉承无私奉献精神。“帮助别人让我感觉心中很满”。唐真亚在做好邮政服务的同时,为洪泽湖区渔民们提供方便生活,帮助渔民代缴通讯费,代买煤气、米面等生产生活用品送到他们家门口。作为一名党员,他及时把文化、信息、党的方针政策传递给渔民,邀请渔业技术人员定期向养殖户传授技术,帮助渔民致富,真正将广阔孤寂的“水上邮路”,演绎成周边渔民心中的“爱心邮路”“便民邮路”“信息邮路”和“致富邮路”。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弘扬唐正亚无私奉献的精神,把不忘初心、无私奉献作为党员应尽的义务和时代要求,清楚认识“人民公仆”的身份,以吃苦耐劳的品格,甘为人梯的精神,海纳百川的胸襟,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佳绩。总书记说过:“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党员要爱岗敬业,善学善思,注重小事小节,秉承“工匠精神”,把每件小事做精细、做精致、做精彩,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价值追求的最高目标,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精神新的时代。

勇挑重担,发扬探索创新精神。“航天器研制是一份充满想象力的工作,嫦娥三号要完成什么任务,嫦娥四号要增加什么样的功能,未来我们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都充满想象的空间”。嫦娥四号参研参试人员群体创造性地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一大批老专家和年轻的科研人员从懵懂起步到引领世界,除了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深情,更离不开整个团队恪尽职守、勇攀高峰的探索创新精神。广大党员尤其是当代青年干部应该弘扬嫦娥四号任务群体的探索创新精神,充分发挥青年干部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以超越前人的勇气,与时俱进的朝气,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意志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艰苦奋斗,勇担改革发展、科技创新的重任,不受限于惯性思维,不停留于常规套路,不依赖于传统方法,以“敢为天下先”的探索创新精神,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

榜样是种信仰

信仰是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榜样是激励大家学习的人或事物,榜样是种信仰。

见贤思齐,榜样就在我们身边。10月21日晚,《榜样》专题节目第四期,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集中彰显了张富清、李连成、黄文秀、隋耀达等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深刻诠释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

《榜样4》中,用平凡之事述深刻之理,用先进典型诠释崇高理想,既展现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执着,又彰显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工作作风、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

《榜样4》中,我们学习了张富清、李连成等同志的先进典型事迹,他们坚定信仰、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是激发我们党员前进的动力,也让我明白,作为一名基层党员,要时刻不忘初心和使命,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榜样4》中,“第一书记”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的动人事迹,让我红了眼眶。她用生命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以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把责任和担当体现在为群众干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上,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担好责、尽好职。

《榜样4》中,“三八”女子抽粪班班长李萌不怕苦不怕累,在平凡岗位甘于奉献也让我们感触颇深,看到环保人员也能登上大舞台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内心很激动,榜样不分职业,榜样是种精神力量,榜样是一种信仰!

被榜样们的先进事迹所感动,被榜样们的先进事迹所教育、所洗礼。作为一名党员,以先进为榜样,以这样的榜样作为自己的信仰,学习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志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学习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崇高品质;学习他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以榜样们作为信仰,传承和弘扬奉献精神,敢于创新,乐于奋斗,时刻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用心推动基层工作再上新台阶。向榜样学习,以钉钉子的精神为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学先进看齐、向榜样学习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新担当,新使命。使命是崇高的,又是具体的;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学习,榜样离我们很近,模范就在我们身边。人人心中都有榜样,《榜样4》中几位榜样的行为要我们每位共产党员需要学习贯彻。

首先张富清同志,“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崇高精神境界,像他那样将一颗赤诚的红心献给党和人民;但对于自己,不慕荣华,不慕权贵,坚守初心,淡泊名利,担当使命,党给他的荣誉,不炫耀、不显摆,不为名利,扎根条件差的来凤县,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坚守初心,方能践行使命,而张富清用他的一生向我们做出了榜样,他永远是共产党人的楷模。

李连成,作为西辛庄村支部书记,敢于吃亏,乐于吃亏,散尽家财,只为大家脱贫。另辟蹊径,集中办厂,让全村160多户成为股东。解决村宅老破小、道路窄乱差问题,在规范宅基地上又是自己吃亏,率先垂范,住到最差地方。最终大家一起富起来,用自己的吃亏换来了全村人满满的幸福感。同时建立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供全国支部书记到西辛庄村交流学习,干部需要学习李连成书记“吃亏学”,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才能晓是非,多吃亏才有人跟随。

黄文秀,白坭村扶贫第一书记,扶贫期间把群众的家当做自己的家,带领全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8户56人,教育脱贫28户152人,发展生产脱贫42户209人,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不幸的是,在暴雨来临时,黄文秀为了村里防汛工作和群众安危,回村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黄文秀在毕业时曾收到很多待遇好工作邀约,但他没有忘记学生时代靠家乡人的资助得以继续学业的帮助,毅然决定回乡支援建设,扶贫期间学习当地方言,适应当地生活,卯着劲做贫困户的贴心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把群众当作自己的父母,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作“长征路”。

唐亚真,老子山镇邮递员,被称为“大湖鸿雁”,二十多年划出30多万公里水上邮路。面对邮递员工作工资低、工作累,善于找到工作的乐趣,作为邮递员间接传播文化知识,见更多的人接触更广的面。投递之余记录各家所需,代买“米、面、油、粮”等生活用品,为人民服务,传递爱心,不仅送信,也帮助五保户。并在湖上建立农民书屋,自费购买书籍,带来科学养殖信息和方法,老百姓都说他是党派来的人。护送录取通知书途中,遭遇风浪,用生命护送通知书,唐亚真用二十年将水土邮路变成爱心邮路、致富邮路。甘愿做湖区的桥,连接渔民幸福生活。

李萌,作为东城区环卫十所抽粪班工作人员,一个人负责20个粪井,已工作八年。两年的军旅生活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职业不分贵贱的价值观,对于抽粪这项环卫工作第一反应是自己能够胜任。面对亲戚的劝说,亲戚觉得工作不体面,但他将时传详作为自己榜样,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从开始的不适应,两天油米未进,但后面不断寻找工作方法,适应工作,坚持了半年后掌握了技术要领,在环卫领域做出了良好榜样。

隋耀达,在共村担任扶贫工作。首先坚持要致富先修路,用个人房产证抵押担保,为村民取得30余万贷款,自己学习养羊技术,学打针、学兽医、学接生、学喂养、学配料,将自己变成地道农民,激情奋战脱贫攻坚一线,实现整村脱贫。将党对他的褒奖化为工作动力,将奖金给贫困村,将做好事融化成血液中的一种习惯。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航天人不懈追求的理想,抛开个人名利,但求科技报国。嫦娥四号月球背面着陆,是党旗党徽与科研进步交相辉映,积极发挥党组织在重大项目中的领导作用和党员骨干作用的结果。这是中国航天人的优良传统,更是攻无不克的制胜法宝。嫦娥四号飞天期间,主任设计师陈向东在接受肿瘤手术前几分钟还在短信里叮嘱同事技术试验的注意事项。党员彭松远征隔壁试验,伴着狼嚎入眠,就着沙暴进餐。党员温博,孩子不到两岁,自己被下两次病危通知,只有一半心功能毅然坚守夜班岗位,党员党兆龙,带着防毒面具在厂内试验,人造月壤透过皮肤侵蚀入肺。正是所有航天人不懈的奋斗,才创造了这个让每一位中国人为之鼓舞和骄傲的时刻。

篇3:榜样心得体会

一、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1. 讲究风度仪表。

作为班主任, 不仅要有相当的学识水平, 具备心灵美的素质, 而且还要注意经常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的“语言美、仪表美”。时时处处事事都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用美的情操陶冶学生, 使他们健康成长。就课堂教学而言, 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注意力都是集中在教师身上的。因此, 教师不但要具有语言美, 还必须使仪表和穿着等无声语言与课堂气氛相合, 与教师的职业品德相符, 与教师的气质相衬, 所以教态必须自然、大方、亲切、严谨。

2. 注意语言示范。

怎样使语言产生榜样力量?一是语言要规范。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化, 说话尽量不要有口头禅, 要努力做到概念清楚, 用词恰当、表述准确, 同时要使用职业语言, 讲好普通话。二是语言要有指导性, 正所谓“普教者, 使人继其志”。再次, 语言要有启发性。教师讲课一定要善于启发诱导, 在教学中通过设疑析难, 为学生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 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联想, 激活他们的思维。同时, 语言还要有艺术性。教师的语言要注意情感, 与教材相通。我随时告诫自己要言传身教, 既教书又育人, 使学生能从自己的言传上, 懂得道理, 从自己的行为中受到感染。归结起来, 就是教师要为学生做榜样, 要具有感召力。

二、让榜样产生牵动力

在学生群体中树立的榜样是很有牵动力的。为树立榜样的全面带动性, 建设好学风、班风, 我构建了“挖、诱、访、评、培、树”的“六字”工作法。

1. 挖———挖掘学生潜在的闪光点, 加以引发。

实践中我特别注重挖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使他们成为由差转优的典型, 为班里的学困生树立榜样, 从而牵动一大片。

2. 诱———诱发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因素。

初中生年龄小, 分析问题能力差, 但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如能正确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就会使他们健康成长。因此, 平时我一方面用心观察、了解学情, 大力表彰好人好事, 另一方面, 定期召开学生民主生活会, 引导学生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为武器, 兴起正确的群体舆论, 诱发学生们健康向上。

3. 访———有针对性地家访, 及时与家长联系、商议、解决问题。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 要教育好学生, 教师和家长必须注意观察、发现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学习情况, 并经常取得联系, 交换意见, 共同引导和教育学生。

4. 评———组织学生评优, 包括优秀个人, 优秀集体。

实践表明, 评优可以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 培———培养学生执行《中学生行为规范》的感情。

我的做法是: (1) 着重艺术形象的感染。 (2) 在谈话中做到动之以情。 (3) 表扬先进, 鼓励后进。 (4) 关心体贴学生。除此之外, 在课外组织《名言警句默写》《新三字经》等朗诵和写读后感等活动。使“中学生行为规范”深入人心, 全班学生都把“在学校做个好学生, 在家里做个好孩子, 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作为座右铭, 从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6. 树———树优等生、班干部为榜样, 发挥榜样力量。

每当我在学生中发现了热爱党、热爱祖国或勇敢诚实, 乐于助人, 遵纪守法, 勤奋上进的优秀事例, 便在学生中广为宣扬, 并让他们写文章、出专刊。后来班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小雷锋”事迹。

此外, 以校外英模做榜样, 也很有影响力。笔者认为, 伟人、英模的精神境界, 无不蕴含着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榜样。如毛泽东的尊师故事, 列宁的高尚品德, 雷锋的奉献精神, 孔繁森做人民公仆的优秀品质等等。这些英模的生活片断, 都是行为的“规范”, 都能深深地感染学生。为此, 我经常选用伟人、英模的光辉事迹来鞭策及鼓舞自己和学生, 让学生们学习伟人、英模的优秀品质, 激发求知欲, 培养意志、毅力, 调动学习积极性。

回眸“榜样教育法”的效用, “榜样教育”是一种可取的方法。它既能使基础好的学生稳步向前发展, 又能促使学困生转变为优等生。总之, 榜样的力量能促进全班学生增进团结, 形成互帮互学、你追我赶的局面, 为实现全班学生都进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篇4:跟着“北京榜样”共植“榜样林”

2014年度十大“北京榜样”和历届榜样人物代表、环保绿化团队志愿者以及媒體记者,约200余人一起共同栽种“榜样树”,悬挂标有榜样名字的名牌,“2014北京榜样”植树达人廖理纯现场教授杯装树苗种植技术,分享提高树苗成活率的经验。

“北京榜样林”于2013年4月21日在密云县古北口村落成,2011至2013年度榜样人物和热心志愿者先后在这里种下了上百棵树苗。如今经过两年多的成长,树苗郁郁葱葱。2015年,为继续传承榜样精神,为首都添绿,组委会组织“2014北京榜样”人物和环保志愿者共同植树,首都绿化办为此特别赞助了100余棵树苗,密云县古北口村还专门开辟了新的植树基地。

为了支持本次植树公益活动,“2014北京榜样”廖理纯专门带来了由他牵头组建的第141批环保志愿团队。以走近崇高研究院院长贺茂之将军为总队长的141批志愿者一行39人参加此次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本刊记者作为廖理纯的环保绿化志愿团队成员之一,也参加了此次密云植树公益活动。

廖理纯目前是一名全职绿化志愿者,被称为“植树达人”的他外表十分朴实,而谁能想到这位低调实干的志愿者曾经是联想柳传志门下的三杰之一,24岁就掌管联想广州分公司,28岁创业,39岁时企业年销售额过亿。因为一次志愿植树活动,时任董事长的廖理纯意识到我国荒漠化严峻的现状,于是他2004年辞职投身公益事业,选择在离北京最近的沙漠——浑善达克沙地自筹资金数百万建立绿化基地,每周带领志愿者前往沙地植树,固沙防尘。如今,他已带领4000余名志愿者,育苗、植树近百万棵,为北京的蓝天种下绿色防护带。

因为常年在沙漠、盐碱地种树,廖理纯积累了丰富的植树经验,从育种、幼苗杯栽、大苗移杯入坑,到隔离围栏、松土、打垄……搞科研出身的廖理纯种树也像治学一样严谨,样样不落。活动现场,廖理纯分享了近期的植树成效,为大家教授了杯装幼苗种植技术,边讲解边示范种植树苗的注意事项和技巧。据他介绍通过杯装种植,可以大大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在他的鼓舞下,现场200余人热情高涨,开始了繁忙地挖坑、栽苗、培土、浇水,一个多小时成功种下了100余棵“榜样树”,为首都又增添了一份绿。

篇5:向榜样看齐观看榜样心得体会

“观于明镜,责下次不屑与身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X月X日晚,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专题节目《榜样X》在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节目聚焦“X”主体,通过典型事迹在线、嘉宾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集中彰显优秀共产党员坚定信仰、担当作为、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刻诠释中国共产党人X的执着坚守,是“X”主题教育的重要学习内容,是开展党员教育的生动教材。

榜样到底长啥样,怎么才能成为榜样?在《榜样X》中它为人们亮出了榜样的先锋本色,展现了榜样的风骨,释放了榜样的精神面貌,给人以穿透力、凝聚力、感染力,沁润着千千万万干部群众的心灵。甚至有些党员干部应自觉叩问“向榜样看齐了没有”,对标榜样、学习榜样、传承榜样,牢记X、践行X、坚守X,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不断创造无愧于本心、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的光辉业绩。

看齐是一种情怀,需要“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来装点。看齐榜样比什么,比付出,比奉献,比是否敢于作为,是否乐于担当,看齐榜样不能当看客,要像“女战士”黄修文那样冲到脱贫攻坚战一线“战场”挥汗洒血,立足岗位做出成绩,以扶贫脱贫工作成效来诠释赤子之心,要向“老干部”张富清那样,专挑最苦最难的干。这需要党员干部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置于自己欣赏,对一点关心,多一点耐心,对一点

X,以民心为秤,以民意为路,以民情为镜多行利民之举,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实效,为群众谋幸福。

看齐是一种本质,需要“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勇气来护航。看齐榜样看什么,看X,看信仰,看是否绝对忠诚,看是否不含杂质,看是否坚如磐石、至死不渝。从秉承“人民邮政为人民”的“邮政先锋”唐真亚,到“是否能为老百姓早日过上好日子尽心尽力的”扶贫“硬汉”隋耀达,再到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环卫天使”李萌这些劳动开模无一不是对党忠诚对党员干部的激励与榜样。

篇6:榜样心得体会

2017年《榜样》心得体会:传承榜样

精神

山 课 件 5 k J.om 7 2017年《榜样》心得体会:传承榜样精神

“他们富于理想,敢于创新;他们一身正气,心系群众;他们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他们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坚守信仰,践行誓言。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榜样》2专题片开场白诠释了“榜样”的内涵。正是无数个榜样精神,汇聚成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以实际行动,喜迎十九大,共圆中国梦。

学习榜样就是传承“精神财富”。一生潜心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学教授陈先达老人,被誉为“行走的马列主义字典”。他说道:“一个共产党员如果/ 4 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没有共产主义信仰,他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已是耄耋之年的陈教授身居斗室,胸怀天下,用他所学的知识在大学里,在社会中传播,体现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忠诚的高尚品格。作为年轻的共产党员,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榜样,是时代的精神财富,是党的和国家的精神财富,更是人民群众的精神财富。学习榜样,当以一丝不苟的精神去领悟,去传承,用榜样武装共产党人的头脑,坚守信仰,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再创辉煌。只有把这种精神财富传承下去,我们党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才有更强的生命力。

学习榜样就是传承“物质文明”。开国少将甘祖昌将军夫妇放弃城市生活,解甲归田,回乡务农,数十年如一日,毕生勤劳俭朴,心系贫苦乡亲,用共产主义信仰带领乡亲脱离贫困落后;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以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带领人民群众开创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新局面;80后村党支部书记尼玛江村,扎根基层,砥砺品质,克服困难,用永不言败的精神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无不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用大无畏的精神,不怕困难,同甘共苦的意志干事业。-范文最新推荐-----------------------

学习榜样,就是学习他们追求“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追求“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这正是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郑重承诺。学习榜样是传承我们党的“物质文明”。

学习榜样就是传承“文化遗产”。没有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就不可能在平凡的岗位上铸造出精勘的技术水准,更不可能成为大国工匠。“你要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凡,专心爱上自己的工作,我相信任何一个努力过的人都能为大国工匠。”胡双钱说。学习大国工匠的精神,就要学习他们的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零件如同一幅艺术作品,下的功夫足了,就能成为精品,成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凝聚着共产党人追求理想、甘于奉献的血和汗,千古流传,永垂不朽。我想这就是大国工匠的丰富内涵,是忠诚于信仰,付之于行动的结晶。这种榜样,是党和人民的“文化遗产”,是民族的骄傲,是共产党人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我们应予以传承、弘扬、保护。

走近学习榜样,凝聚复兴力量。榜样无处不在,榜样就是身边。榜样是时代的精神财富、物质文明、文化遗产,是党的革命先锋,我们要大力传承下去。正/ 4 如总书记在接见全国道德模范时所说:“我们要把革命精神弘扬下去,不仅我们这一代要传承,我们下一代,也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篇7:榜样心得体会

榜样引领时代党员走好征途

10月21日晚,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4》专题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用平凡而又有力的故事诠释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彰显共产党人勇敢担当。广大党员要学习榜样精神,传递榜样力量,继续走好新时代新征途。

榜样引领时代,凭的是一颗坚定的信仰之心。《榜样4》专题节目中,张富清是湖北省来凤县一位离休干部,一直过着平凡的日子,直到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位低调的老人原来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大英雄。“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作为战斗英雄,张老原有更好的选择,但他去了最需要干部的偏远山区。假如没有这一颗对党忠诚的信仰之心,张老又如何能在贫困山区里继续为民做实事、办好事。“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对于每一位共产党员来说,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要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与党同心同德,始终保持一颗“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初心,坚定不移、一往无前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奉献青春。

榜样引领时代,凭的是一份勇于担当的责任之心。“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说这句话的正是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的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他不怕吃亏,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致富之道。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要有把责任扛在肩头的意识,敢作敢当。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增强忧患意识,学习榜样的责任担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守和发扬敢于革命和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与奋斗精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地推向前进。

榜样引领时代,凭的是一颗为民服务的奉献之心。在《榜样四》专题节目中,“大湖鸿雁—唐亚真”、“扶贫硬汉—隋耀达”、“环卫天使—李萌”等用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民服务,用燃烧的心温暖身边的人。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以百姓心为心,不忘初心和使命,用模范人物事迹砥砺意志。要勇于奉献,甘于奉献,乐于奉献,以奉献书写灿烂的人生年华,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事业之中,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盈与光辉。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的宽阔胸怀,才能容得下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就像节目最后重温入党誓词一样,我们要不忘自己入党时的初心每一个榜样人物就是一座精神丰碑,带给我们的力量是巨大的。广大党员要以榜样为镜,向标杆看齐,不断淬炼思想,提高政治觉悟,主动为民办事,形成爱国奉献,奋勇争先的干事创业氛围,我们要拧成一股绳,投身于伟大中国梦建设事业中去!

观榜样指引方向守初心凝聚力量

21日,央视播出了《榜样4》节目,通过张富清、黄文秀、李萌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迹,向人们展示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激发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事创业、不懈奋斗的榜样力量。

初心源于信仰。数十年“深藏功与名”的老英雄张富清在谈到当年为什么要当突击队员时,老人微笑着说:“我入党时宣过誓,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入党是一种人生信仰的选择,信仰成为激发千万颗红心向党的强大“引力波”。然而说起这些立功证件,老人却忍不住自己的泪水,“我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几个都不在了,我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这个立功证件,去显摆自己。”今年国庆节前,老人获得“共和国勋章”,他说很想拿着这个勋章,祭奠那些牺牲了的战友。老英雄的感人事迹表明,正是有了一种信仰的力量,让做党的人、听党的话、跟党走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一面鲜红的党旗激励和召唤着无数人与党生死相随。新时代我们学习榜样,就要像他们那样把坚定信仰融入到干事创业的各环节、贯穿到人生历程的全过程,始终不渝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始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初心寓于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第一书记队伍里年轻的“战士”黄文秀,始终牢记着父亲的话——“没有共产党,我们家不可能脱贫”,硕士毕业后,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不断改变方式方法,从帮着贫困户干活,到学习说桂柳话,慢慢地融入群众……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发展特色产业,对接市场,建立电商服务站,在黄文秀的带领下,2018年,百坭村8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下降到2.71%。她把岗位当作服务群众的舞台,心中有群众、冷暖想群众、安危系群众,终将她美丽的生命永远定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腐败分子先后落马。他们忘记了入党时的誓言,忘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教训非常深刻。党员跟着专题节目重温入党誓词,接受思想和灵魂的洗礼,叩问自己的初心,省思自己的言行,可以更好地为民履职、为民造福。党员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新时代,建功立业写华章,以个人出色的表现为全体人民树立起好的榜样。党员起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更有公信力,更具说服力。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广大党员都应对标榜样不忘初心,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在新长征路上奋勇前行,努力谱写出壮美的时代华章,为全体人民树立起好的榜样!

“心学”还需新学

10月21日晚,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专题节目《榜样4》在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这些榜样是我们人生中的坐标和灯塔。近期研读的王阳明心学,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能为党员干部的为人处事提供借鉴,我们在学习榜样的时候,也要学习他们的“心学”,在新的时代赋予新的理解。

找“良知”,悟初心。“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一个人有良知,才会区别于动物,具有人性。共产党员来自于人民群众,但又区别于一般群众,我们的“良知”应该是为人民服务,人民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人民反对的就是我们坚决抵制的。“吃亏”书记李连成有一句著名的口头禅:“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他很好的践行了为人民群众“吃亏”就是福的真理。“群众拥护啥,咱就去干啥”,朴实无华的话语诠释了他的“良知”,我们学习榜样,从他们的经历和感悟中,找到我们新时代的“良知”,也就是我们的初心,不怕吃亏,全心全意,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学“石榴仔”,守初心。总书记经常说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民族以党为中心,像石榴仔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学“心学”也一样,只有建立强大的内心,就会层层筑牢,坚实而宽厚。内心强大,首先是理想信念的坚定,一个人理想信念滑坡了,精神就容易垮掉,身体变成一具躯壳。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尤其重要,意识形态上面坚决不能滑坡,唯有不断坚定政治立场,坚定“四个自信”。学习上入心入脑,过好思想关,才不会出大问题。其次,要形成向心力,石榴仔不是一个仔,而是很多仔紧紧抱在一起。强大的内心也绝不是一颗心在独舞,要在自身强大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石榴仔”聚拢起来,聚在一起的是我们的梦想,个人的梦想、民族的梦想、国家的梦想交织在一起,形成更强大的共同意志和共识,助力梦想成真。

做“知行合一”,担使命。王阳明的心学在注重内心的修炼同时,也注重行动,“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特点,思想和行动缺一不可。我们在不忘初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担好使命,把主题教育同民生实事结合起来,让群众看到改变、看到成效。自我革命不是一句空话,“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我们不仅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自我革命只会塑造更强大的自己。《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爆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工人革命,共产主义最终在中国大地上,与中国实践结合,才焕发了生机,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再好的理论,如果不能与实践结合,不能再实践中自我革命、更新发展,就难以肩负起时代的使命。我们搞主题教育,最终的着力点是做和改,是完成好共产党人的使命,做“知行合一”的践行者。

《榜样4》专题节目学习心得

10月21日观看《榜样4》专题节目,让我进一步提升了个人对党的认识,明白了作为一名合格党员的重要职责,树立了要向榜样学习的信念和目标。

《榜样4》专题节目讲述了一批职业不同、经历不同,但是同样奉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为了党的事业不断努力奋斗,忘我工作,不怕牺牲,无怨无悔,无私奉献,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执着坚守。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奉献家国;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以“吃亏”换百姓幸福;第一书记黄文秀在抗洪中牺牲,用生命诠释了初心和使命;邮递员唐真亚20年划出20万公里的“水上邮路”;“三八女子抽粪班”班长李萌“宁肯一人脏,换得万家净”;“羊书记”隋耀达举家“落户”山村;还有嫦娥四号工程党组织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了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表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中国足迹等等。正是因为有无数的好党员好干部,才使党的伟大事业蓬勃发展,令今天的中国富有强盛。他们勤勤恳恳、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地为群众服务,他们的故事让人感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向榜样学习,敢于担当,无私奉献,只要这样才能奏响新时代奋斗的主旋律,在追求幸福事业的路上高歌远行。

坚持自我检视传承榜样精神

10月21日晚8时,我们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榜样4》,汲取榜样力量,传承榜样精神。《榜样4》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通过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开展党员教育,深刻诠释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

竭力传承“党指到哪里我就坚决打到哪里”、“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的坚定信仰精神。老英雄张富清在革命战争年代舍生忘死,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忘我工作,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不改本色。第一书记黄文秀坚定不移带领广西最偏远乡村百坭村乡亲们脱贫攻坚谋发展,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谱写出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首先就是政治上的要求,讲政治和顾大局是基本素质。在这次主题教育中,重点要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坚决把党性有原则性问题的干部清除出去。我们要深刻把握这次主题教育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在自我检视中提高政治站位,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创新学习载体和形式,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彻底解决好“总开关”问题。

竭力传承“不获全胜绝不收兵”、“以‘吃亏’换来百姓幸福”的担当作为精神。总书记曾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在有序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农村党员干部真正改进作风,用黄文秀、李连成等基层党组织书记榜样明灯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推动各项工作提能增效、稳中求进,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在主题教育中坚持自我检视贯穿始终,切实把党的各项重大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努力提高基层工作本领,注意整改身上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多学习,多调查研究,多干事创业,多到基层走一走,多进农家看一看,争取成为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

竭力传承“宁肯一人脏,换得万家净”、“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这辈子值了”的服务群众精神。几十年来,抽粪班班长李萌所在的北京市东城区环卫十所,一直传承着“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精神。驻村第一书记隋耀达一直冲在脱贫攻坚最前线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坚持当群众的贴心人、致富领头人,展现以人民利益为先的公仆情怀,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得到幸福感和获得感。基层党建工作对象,就是我们的乡亲,在这次主题教育自我检视过程中,要切实提高思想境界,把我们对家乡的爱融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中来,带着深情接触服务对象,工作中真正做到把群众放在心尖尖上,群众自然会感受到真心实意,产生共鸣,凝聚力量。我们党的根基就在人民群众,各项工作想落实好,就要接地气,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篇8:“榜样”的力量

舍本求末在享受中指责

全球变暖领域的环境话题已经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环境被破坏就没有了发展的前提,这个道理人人都明白,远了不说,现在我们身边的确有太多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已经不能再等了。西方媒体最近报道,巴西亚马逊雨林近40年消失的面积,超过450年殖民地时期消失的面积。美国杂志将中国山西天空污染的照片放在封面上,同时大力指责“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位于世界第二”的消息。这两个报道内容都对,言下之意,发展中国家现在大规模地破坏生态,造成的环境危机越来越严重。西方国家在这个问题上表现的可谓是忧心忡忡。200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更是颁给了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和一个联合国组织,是因为戈尔一直在宣扬环保。他拍摄了一部著名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宣传他的环保理念,关注全球变暖,号召人们立即行动共同面对气候变化危机。这部影片还荣获两项奥斯卡大奖。

当然,保护环境是世界

的潮流,谁都不敢说不要保护环境。但是,说是一回事,做往往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美联社将戈尔家庭从2006年2月3日至2007年1月5日不足一年时间内的电费账单公之于众,其一家共计用掉19.1万度电。而所在城市一般家庭每年平均用电约为1.56万度,一般美国家庭全年平均用电约1.07万度。由此可见戈尔一家消耗的能源实在超乎想象,像这样的“环保战士”还有很多,小到个人大到国家。

发达国家在指责巴西亚马逊雨林的大规模消失,以及中国山西的污染时,却很少提及巴西亚马逊雨林的消失,主要是用来种植以大豆为主的农作物造成的。在巴西被砍掉的树木中,木材50%销往美国,28%销往欧洲;砍掉树木以后种植的大豆,50%销往欧洲;还有一些土地被用来养牛,牛肉53%销往欧洲。换句话说,亚马逊雨林消失的最大获益者是西方国家,是因为他们的享受,才导致亚马逊雨林的快速消失。这种现象的另一个参照是,在指责中国的环境污染时,日本却大量进口中国的煤,储备起来以备不虞之需。美国目前在本国探明的煤矿和石油,大多不开采,绝大多数用其他国家的。他们的环境当然保护得好,可那是以牺牲别国的环境为代价换来的。

他们只看到近几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却不说从欧洲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年间,直到几年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前5名、前10名都是发达国家。如果计算一下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总量,70%以上是少数发达国家排放的。然而,西方国家在这个问题上至今还是舍本求末,一味的指责,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只在一些表面现象上做文章。

“榜样”的力量如何像西方一样发达

不管是中国还是巴西,都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当地的人们牺牲环境发展经济都是为了过上富裕的日子,而这个富裕的榜样就是发达国家,它向全世界传递着什么是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发达国家一再标榜他们自己多么先进、多么文明的时候,又反过来指责发展中的国家试图把自己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举动,就显得很不厚道。虽然我们可以说,发展中国家可以寻找其它的方式来发展经济,但是,开发现有资源是最快的致富方式,发达国家如此强有力的榜样,必然让落后地区的人们寻找最快的致富捷径;而且,落后国家现在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多也是照搬发达国家以前的方式;落后国家牺牲自己的环境,开发的资源也多是被发达国家享用。卫星从太空中传输回地球的景象,地球的夜晚到处灯火通明,最亮的地区都在发达国家,他们极大地消耗着、浪费着地球的资源,却指责别人试图变成和他们一样。

发达国家夜间灯火辉煌的美丽景象,背后就是电力公司希望大家多多用电,它才好多多赚钱。因此,灯光也不只用来照明,更多是用来装点。白天睡觉晚上享受夜生活,已经是发达国家带给世界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不能改掉?以前世界各地

销售商品的商店规模都很小,自从美国建起了大型商场,这种方式已经成为必然的模式。大型商场之所以能够出现,也是因为电力照明的原因。如果没有电力支撑,大型商场里面就会很暗,而且大型商场提供了豪华的空间和舒适的环境,这些都是小商店无法比拟的。虽说大商场增加的巨额成本可以从高利润里赚回来,但是,它消耗掉的能源却无法挽回。

在过去,按照自然环境的规律,纬度低的炎热地区居民住宅的窗户较大,在寒冷的地区窗户较小,现在很多房子都和美国一样,落地门窗,玻璃外墙。其实,玻璃的传导性很强,外面的冷热很快就会影响到玻璃墙的里面。这种房子的出现是因为美国人用大量的电力来运转空调,使得在玻璃房里面的人,既可以享受外面的风景,又不会受冷热影响。现在已经被高消耗电力的空调生活所代替,另外还带来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的结果。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即将彻底毁灭中国人几千年养成的节约习惯。

所以,当全世界的环境面临严重威胁的时候,发达国家不应该指责落后国家破坏环境,而更应该反思他们自己给全人类树立的生活榜样。在人

●白天睡觉晚上享受夜生活,已经是发达国家带给世界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不能改掉?

均能源消耗上,美国是中国的四五倍。虽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也不应该以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为榜样,但发达国家有什么权利不让中国人像他们一样使用能源?他们更应该做的是减少自己的能源消耗。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危机,发达国家可谓大肆炒作,不断更新污染指标、组织各国签订《京都议定书》、制定绿色产品指标,做一些标志性的活动,比如先是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关掉造型效果灯光5分钟,随后很多城市也关掉照明灯光5分钟。不可否认,这些做法的初衷都是好的,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总有些走样,各国信誓旦旦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制定的指标发达国家没有几个能做到的,一些科学家为了支持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甚至发布了一份有些荒谬的研究报告,以阐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罪魁祸首不是工业的发展,而是全球物种多样性增加,比过去物种单一要排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产品的绿色指标也成为绿色贸易壁垒,苛刻的要求不是为了环保和健康,反而成为变相保护本国经济的手段,象征性的全城停电几分钟,这种做法除了具有大喊一声的效果,还有什么作用?

发达国家愿意像落后国家的人们一样,住在没有空调的房间里吗?他们愿意自己城市的夜晚像非洲一样黑暗吗?发达国家为全世界树立了一个榜样,但是,这个榜样根本不具有普遍性,不具有普适的价值。如果中国人、墨西哥人、巴西人、印度人和非洲人都过着像发达国家一样富裕的生活的话,这个地球的资源绝对不够。有人计算过,那将需要5个地球。因此,落后国家环境的破坏,一方面有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强行提供的错误榜样。

很多人在探讨空气污染、气候变暖等重大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后果,然而这背后真正的问题是自然资源的枯竭。现在地球上的石油,恐怕不够把世界变暖多少了,也就再用个二三十年吧,这还得以人类对石油的消费不是特别快速的增加为前提。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乐观的认为,只要石油价格上去了,电价上去了,水费上去了我们就会把能源给找出来,该省的省下来。但事实上这些年基本上没有发现太大的油田。几条世界大河上,水电站该建的也都建了,而且面对今天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国家发展使用能源是不可避免的,谁想节约能源消费,发展必然放缓,落后就会被别人淘汰掉。在这个格局之下,人类不大可能通过节流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能源问题。

那么有没有替代的办法呢?我们总听专家说用“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现在的石油、煤炭,听上去是一种可以无节制使用的能源,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获得世界上任何一种能源,无论是化石能源,还是可再生能源都将存在环境和资源的代价。建设风力发电需要消耗大量复合材料和钢铁,生产它们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建设水利发电站将出现大量淹没区,淹没区将产生甲烷排放,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需要大量单晶硅或多晶硅,生产这些硅材料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其实这种能源仅仅是能耗和排放的转移。

即便如此,如果我们全力发展核电站的话,铀在6~30年之内就会被用光,这几年人们一直努力发展生物质能,发达国家把玉米烧了开汽车,粮食价格就会暴涨,发展中国家的人就会饿死。现在,我们还在羡慕西方国家的先进吗?

是先进,还是文明的倒退?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从野蛮掠夺的初期就是以一种资源高消耗的方式开始的,现在,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危害已经越来越明显。

我们都知道爱迪生是一个大发明家,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爱迪生还办过电力公司。爱迪生坚持给居民供应直流电,只是后来被交流电淘汰了。其实,爱迪生的很多发明都是为了他的电力公司。电力公司的发电厂建成后,如果仅仅只是照明用电,居民只会在晚上使用,白天的时候,发电厂的机器没有使用效率,变相增加了成本。于是,爱迪生的一大工作就是想方设法发明可以在白天用电的民用电器,例如留声机。虽然现在我们说,这些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但是,他的指导思想在今天看来却是错的,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指导思想延伸到现在,这种方式现在也移植到了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发展方式背后的指导思想是错误的。

如果能源问题就是解决不了,怎么办?没办法,文明只能退回去,现在的复杂文明维持不下去,就退回到简单文明去。中国人最不习惯“文明退回去”这个观念,因为自有文字历史记载以来,中国文明基本上没有大的倒退。但就整个人类来说,不要说倒退,文明灭绝了的事也不少,历史也不断在验证这个真理,比如复活节岛文明怎么灭绝的?因为岛上的统治阶级曾经形成了一种传统,就是比谁的石像造得更大,造得越大就越能凸显首领的崇高地位。问题来了,要把石像立起来需要用绳子拉,而绳子是用树皮做的。结果300年中,为了拉石像把树砍光了。砍光了树木,他们就失去了众多的食物来源,也没法造船,不能去深海打鱼了。我们可以把树看作是岛上的能源,由于能源的耗尽,文明灭绝了,这不是什么非常罕见的事,复活节岛的文明就是这么灭绝了。

当全世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发达国家希望亚马逊地区能够更多地保留热带雨林,为世

界提供更多的氧气,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但是,如果巴西当地人不砍树,世界能够给他们提供什么?难道要他们继续保持原始的生活方式吗?2008年度,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埃克森美孚共盈利452亿美元,平均每天1亿美元以上,创美国企业史年利润最高纪录,这恐怕也是全世界企业历史上年度利润最高的。它的这个高利润,一方面是石油涨价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鼓励能源消费的结果。

面对发达国家已经树立起的资源高消耗型的生活榜样,再加上发达国家时时处处都在宣扬自己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落后国家再宣传要环保、要节约,哪个力量更大?在现实的享受面前,人毕竟是自私、短视的。因此,当今世界已经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解决环境问题,首要的就是放弃发达国家为全世界提供的榜样。发达国家能从自己做起吗?

不可以坐以待毙,我们能不能在平衡中走出一条发展新道路?

改变自己在平衡中寻求发展

北京在2008年是为数不多能够完成节能降耗要求的城市,北京能够降耗减排关键得益房地产快速升值无形加大了GDP的规模,靠泡沫增加了

●我们在无奈和不公的前提下,今天呼吁不要用一次性筷子,明天不让用塑料袋,在急于求成的心态中只抑制了表面现象。

M O C

基数;另一方面是北京为了迎接奥运会,将工业企业关闭迁移到外地。

早在2006年北京就关闭了长期担负北京燃气供应,日耗煤炭8000余吨北京焦化厂,把它搬出了北京,迁移到唐山市海边安了新家。2007年北京再次完成节能降耗目标,因为北京把下一个目标首钢也搬迁走。到2007年底,完成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产能力400万吨,只在北京石景山地区阶段性保留4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到2010年,将在河北唐山的曹妃甸建成一座年产800万吨钢的新厂,而北京将不再生产钢铁。

一个个看似捷报的成就背后,是不是北京工程建设真的不需要钢材了,不需要消耗炼钢的焦炭和煤了,北京人不再用燃气做饭了?现实情况是北京由于奥运建设的需要,消耗钢材非但没有减少,而且达到空前的水平;炼钢的焦炭和煤炭更不可能相应减少;而做饭仅仅从使用自产煤气改为从陕甘宁输来的天然气。能耗和排放在北京虽然减少了,但实际上市场的需求和工厂的转移反而使整体能耗和排放进一步增加。表面上的蓝天的增加,只不过是将炉子和烟囱修到邻居家的院子里而已。这似乎和欧美、日本的减排实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抑制,仅仅将能耗高、污染大的工厂搬到了别的国家,然后又对那些工厂所在国的能耗和排放问题煞有介事,还动不动就拿中国垫背。

我们在无奈和不公的前提下,今天呼吁不要用一次性筷子,明天不让用塑料袋,在急于求成的

上一篇:事业单位考试言语题目下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