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仓储行业发展趋势

2024-07-24

2024年中国仓储行业发展趋势(精选6篇)

篇1:2024年中国仓储行业发展趋势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

2014年中国仓储行业发展趋势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在全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抛出与仓库笼相关的信息化战略,加大对仓库笼的投入,力图占据领先位置,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仓储业得一步步发展,货架可以说是最常见得,但仓储笼也是不可或缺的,仓储笼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对传统行业的升级改造。仓储行业和物流的结合,使得我国的仓储物流业在世界的物流环境和竞争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利用仓库笼周转技术,发展现代仓储业,要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鼓励生产厂家采用标准化的仓储设施和设备,实现仓储设施、设备的标准化。

在全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抛出与仓库笼相关的信息化战略,加大对仓库笼的投入,力图占据领先位置,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仓储笼将带来信息行业新一轮的发展浪潮,更是一场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作为战略性新兴行业,大力发展仓库笼行业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随着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以及与传感网结合的不断深入,大规模发展仓库笼的时机日趋成熟。

仓储笼行业会随着仓储行业的发展,所产生的不同需求,而使得仓库笼行业渐渐发展起来。

相关报告《2013-2018年中国立体仓库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篇2:2024年中国仓储行业发展趋势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交付形式]: e-mali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第一章 2015-2017年中国机场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机场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机场行业相关定义

二、机场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三、机场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中国机场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机场行业产业链条分析

三、中国机场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

1、上游产业

2、下游产业

第三节 中国机场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机场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机场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四节 机场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机场行业的赢利性分析

二、机场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

三、机场行业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分析 第五节 国中机场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一、机场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二、机场行业技术壁垒分析

三、机场行业人才壁垒分析

四、机场行业品牌壁垒分析

五、机场行业其他壁垒分析

第二章 2015-2017年全球机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球机场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节全球机场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 亚洲机场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机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机场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亚洲机场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节 北美机场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机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机场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北美机场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节 欧盟机场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盟机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盟机场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欧盟机场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六节 2018-2024年世界机场行业分布走势预测 第七节

2018-2024年全球机场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章 2015-2017年中国机场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全社会消费品机场总额

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七、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第二节

中国机场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监管体制现状

二、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第三节

中国机场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一、人口环境分析

二、机场环境分析

三、文化环境分析

四、生态环境分析

五、消费观念分析

第四章 2015-2017年中国机场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机场行业发展状况情况介绍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国机场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中国机场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第四节 中国机场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第五节 中国机场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六节 中国机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章 中国机场所属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 中国机场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机场所属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产成品分析

二、销售收入分析

三、负债分析

四、利润规模分析

五、产值分析

六、销售成本分析

七、销售费用分析

八、管理费用分析

九、财务费用分析

十、其他运营数据分析

第三节 中国机场所属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六章 2015-2017年中国机场市场格局分析 第一节 中国机场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中国机场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二、中国机场行业主要品牌分析 第二节

中国机场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机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中国机场行业企业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机场行业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中国机场行业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 第五节 中国机场行业竞争力分析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的作用

第七章 2015-2017年中国机场行业需求特点与价格走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机场行业消费特点 第二节 中国机场行业消费偏好分析

一、需求偏好

二、价格偏好

三、品牌偏好

四、其他偏好

第二节 机场行业成本分析

第三节 机场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渠道因素

四、其他因素

第四节 中国机场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五节 中国机场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一、中国机场行业价格影响因素

二、中国机场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三、中国机场行业平均价格增速预测

第八章 2015-2017年中国机场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机场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 第二节 中国华东地机场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东地区机场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东地区机场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中地区机场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中地区机场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南地区机场市场规模分析

第九章 2015-2017年中国机场行业竞争情况

第一节 中国机场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中国机场行业SWOT分析

一、行业优势分析

二、行业劣势分析

三、行业机会分析

四、行业威胁分析

第三节 中国机场行业竞争环境分析(机场T)

一、政策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社会环境

四、技术环境

第十章 机场行业企业分析(随数据更新有调整)第一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二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四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五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十一章 2018-2024年中国机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中国机场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机场行业国内投资环境分析

二、中国机场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三、中国机场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中国机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中国机场行业市场发展预测

一、中国机场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机场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三、中国机场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四、中国机场行业产值增速预测

五、中国机场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第四节中国机场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一、中国机场行业毛利润同比增速预测

二、中国机场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预测

第十二章 2018-2024年中国机场行业投资风险与营销分析 第一节 机场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机场行业政策风险分析

二、机场行业技术风险分析

三、机场行业竞争风险分析

四、机场行业其他风险分析

第二节 机场行业企业经营发展分析及建议

一、机场行业经营模式

二、机场行业销售模式

三、机场行业创新方向 第三节 机场行业应对策略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三、企业自身应对策略

第十三章2018-2024年中国机场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中国机场行业品牌战略分析

一、机场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机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机场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机场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机场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二节中国机场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合理确立重点客户

三、对重点客户的营销策略

四、强化重点客户的管理

五、实施重点客户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机场行业战略综合规划分析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十四章 2018-2024年中国机场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中国机场行业产品策略分析

一、服务产品开发策略

二、市场细分策略

三、目标市场的选择

第二节 中国机场行业定价策略分析 第二节中国机场行业营销渠道策略

一、机场行业渠道选择策略

二、机场行业营销策略

第三节中国机场行业价格策略 第四节 行业分析师投资建议

一、中国机场行业重点投资区域分析

篇3:2024年中国仓储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整个物流基础设施体系的目标不同及各节点的所处地位不同, 各节点的所发挥的作用不同, 因此对于物流基础设施的分类亦日趋细化和多样化:根据物流节点的主要功能, 可分为转运行节点、储存性节点、流通性节点、综合性节点等;根据各个节点的规模的大小、辐射能力的强弱以及其功能的复合程度, 可将不同的节点划分为物流基地、综合物流中心、物流园区、专业商品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综合物流配送节点等。

在物流基础设施体系中, 关于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物流线路方面国内目前已有一个较为成熟的法规环境和相对系统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体系;而国内物流基础设施在上述两方面均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甚至仍缺乏统一的行业基准。在2008年6月17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物流展上, 全球最大的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普洛斯公司联手全球领先的地产服务公司仲量联行联合推出《中国物流基础设施手册》。该手册囊括了保税物流园区、保税仓库、配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及中国物流行业的常用专业术语及其释义, 还详细介绍了中国标准仓库的基本技术指标, 中国土地的分类, 招拍挂政策等实用信息, 首次提供国内物流行业基础设施的参照基准。

1 发展现状

截至2007年12月底, 200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75228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6.2%, 增幅比2006年提高2.2个百分点;2007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698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约两成, 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17.6%;200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5 40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8.2%。从社会物流总费用结构来看, 2007年全国的物流保管费用为14 94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幅相对最高 (21.2%) ;从物流保管费用结构来看, 2007年全国的仓储费用为3 876亿元人民币, 与上年同比增长19.9%, 已占到物流保管费用的近四分之一, 约占全社会物流总费用的8.5%。

根据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冯耕中介绍,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物流园区总量已达475个, 其中已经运营的物流园区122个, 占总数的25.7%;在建的物流园区219个, 占46.1%;规划中的物流园区134个, 占28.2%。

1.1 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

1.1.1 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缺乏区域间的协调

随着现代物流业近年来在我国的逐渐走热, 各地各级的地方政府纷纷上马物流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项目, 然而截至目前我国在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物流规划体系尚处于初步阶段, 在具体的物流园的规划建设上缺乏专业性的指导方向和清晰的整体规划全景。由于缺乏对于区域内部及与区域间在物流规划方面的协调机制和高层物流规划指导, 区域内部各主体及各区域所作规划缺乏衔接和互补, 有时甚至会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以广州市为例, 市政府规划的广州北部物流中心和白云区规划的太和物流园区在地理区位上就十分接近。在区域层面, 东部地区的多个沿海城市在规划当地现代物流发展时大多均未考虑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和配合, 各城市均提出打造区域物流枢纽中心的口号;而西部地区的物流枢纽城市体系目前亦未形成相对清晰的格局。

在进行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开发建设时, 不仅要考虑区域内的市场需求, 同时还必须要考虑实施跨区域的协调和配合。地方政府跨区域的协调、物流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网络化发展, 将是未来区域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的重要趋势。由于在制度上缺乏全国性或是区域性的物流规划体系, 且受到地方行政利益冲突、整体规划意识不强等消极因素的制约, 目前我国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分布有待优化。

根据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协会于2008年公布的第二次全国物流园区调查结果, 我国物流园区总量已达475个。地市、区县一级政府审批建设的园区数量占比明显偏高:在其调查的由政府规划推动建设的有效物流园区样本中, 通过省级政府审批的占32%;地市级政府审批的占59%;区县级政府审批的占9%。由于地方政府 (尤其是省级以下) 往往会出于地方经济发展出发, 过高估计其境内物流聚集的能力, 造成地区之间的重复规划, 结果造成很多难以形成气候的小规模物流中心相互竞争却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反映出来变成某一地区内物流基础设施的供大于求, 但是园区的设施配置和运作效率不能满足现代物流的需要。

合理的物流规划需要更好的利用社会资源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相应, 相适应的就是物流园区规划的规模要求。

1.1.2 大型物流基础设施整体规划的成功案例及借鉴意义

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整体规划的成功案例中, 最具典型和借鉴意义的便是江苏省苏州市。早在在2001年, 苏州市就成立了现代物流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并发布了《苏州市现代物流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对苏州市2001~2015年现代物流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总体目标:依托港口和开发区, 以区域物流为重点, 以国际物流和市内物流为重要补充, 以公路运输为主体, 兼顾水运、铁路、航空等其它运输方式, 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 建立多种层次的, 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 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将苏州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规划给出的苏州物流业的功能定位是:建成苏锡常二级城市圈物流枢纽城市, 江苏与浙江以及其他省市物流交换枢纽城市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辅助物流枢纽城市。

据了解, 苏州市现代物流业规划的10大物流园将划分为2个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5个综合型物流园和3个时效性区域运送型物流园:2个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分别位于苏州高新区和昆山市, 5个综合型物流园区分别是苏州工业园区的唯亭物流园区、张家港保税区及张家港港区内的张家港物流园区、太仓港区的太仓物流园区、相城区的陆慕物流园区和吴江市境内的东南物流园区, 3个时效性区域运送型物流园区是常熟物流园区、白洋湾的白洋湾物流园区和盛泽镇的盛泽物流园区。

上述物流规划将整个苏州市域纳入物流规划范围, 不仅考虑了苏州市域范围及与其周边城市 (上海) 的协调和配合, 同时还系统地包括了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物流人才、行业法规和政策等方面的规划和实施内容, 对于苏州现代物流行业进行了一次系统化、规模化、在区域内外部协调性均较强的发展规划。如规划总面积为8.18平方公里的苏州物流中心, 作为省物流规划中“苏州与上海方向的重要国际物流转换枢纽”, 苏州物流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上海机场与苏州工业园区间的空陆联程快速通关模式 (SZV) 运作, 并开通了与南京禄口机场、杭州萧山机场、香港国际机场的快线业务, 完善了苏州地区“虚拟空港”的功能, 同时苏州市与太仓港的“区港联动”亦已实现了市域范围内的全覆盖。此外苏州市现代物流发展的最大亮点, 便是目前形成的包括张家港保税物流区、园区保税物流中心和苏州高新保税物流中心 (B型) 的“一园二中心”保税物流格局和“三港合一” (太仓港、常熟港、张家港港) 的水运物流格局。

苏州普洛斯物流园是作为苏州市进行规模化、系统化规划开发的物流园区之一, 由普洛斯和苏州物流中心成立的合资企业负责开发管理, 目前是苏州工业园内唯一的物流园区 (见下述相关图片) 。该物流园区规划开发面积为3平方公里, 总投资达3亿美元;自2004年4月起截至2007年底, 该园区已建成27栋保税和非保税仓库, 总建筑面积约392 000平方米。园区内具有高质量、多功能的物流仓储设施, 区内可提供一站式的通关服务, 设有海关监管点, 具备进出口通关、保税仓储、简单加工及包装、快速配送、货代运输、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及国内分销等功能。2007年8月28日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通过海关总署的验收, 2007年11月19日正式封关运作, 物流园内综合保税区试点的有关税收、外汇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设立洋山保税港区的批复》的规定执行。物流园现有客户包括欧莱雅、阿迪达斯、UPS、诺基亚、三星电子、日本近铁、德国飞格、英运物流等。

目前, 普洛斯和苏州物流中心已再次携手, 共同开发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个大规模的物流园区———望亭国际物流园。据了解, 项目一期规划面积8.3平方公里, 兴建综合联运、多元物流、国际物流、标准化仓储、公共配套服务五大功能区域, 集存储、配载、水陆空运输方式转换、包装、拼装、组装加工、信息服务于一体, 其已被列为苏州市2007年重点建设项目、江苏省“十一五”规划重点物流基地。开建当月, 盛丰、通联两家物流公司就入驻望亭国际物流园, 一年来已签订意向投资71.5亿元。

截至2007年, 包括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及市域内的其他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额为64亿美元、出口总额980亿美元, 分别占全市的86.7%和83.1%。开发区在内的苏州开发区的综合。苏州工业园区被批准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 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成为国内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全面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进出口货运总量和海关税收位居全国保税物流园区首位。吴中经济开发区科技创业园、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产业园、苏州高新区意大利工业园加快推进。六个出口加工区全部封关运作。苏州港全年货物吞吐量再创历史新高, 达1.5085亿吨, 继2005年进入国内10个亿吨港之后, 2006年继续在全国内河港中位居第一;集装箱运量突破100万标箱, 达到110万标箱;居江苏省第一。

从上述发展历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苏州现代物流规划中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将城市整个市域纳入规划范围;进行规模化的规划和开发;加强地区内部及地区间的协调;充分利用区域的区位优势和物流线路优势;从外向型经济和产业结构特征出发, 坚持保税物流这一特殊的物流形式, 等等。系统化、规模化、内外部相协调的规划布局, 是苏州现代物流得以飞跃式发展的根本前提。

1.2 物流基础设施的设计及建设标准

根据普洛斯对于国内部分主要城市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市场研究, 目前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基础设施所占比例很低;在北京及广州、深圳、天津等主要的沿海城市, 高等级库房 (层高达到7米以上等, 单体库房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 建筑结构为混凝土或钢构, 有装卸平台) 的建筑面积仅占当地仓储供给总面积的10%~20% (见图1) ;在西部和北部内陆地区, 这一比例则更小。而符合国际标准的仓库比例又更少。全球知名地产服务公司仲量联行对于上海市物流基础设施市场调查中亦显示, 尽管与其他地区相比上海市的物流产业已非常发达, 但目前高等级库房的占比依旧很少。

由于国内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物流基础设施缺乏, 很多全球化经营的跨国企业在中国进行物流布局时往往找不到符合标准的库房, 进而可能会影响甚至制约我国外资引进及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从另一方面来看, 这暗示在设计开发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国内市场存在着较强的需求驱动力。由于我国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 目前尚无较为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相对完善的物流行业规范体系, 而国内对于物流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则更无一个统一的衡量和评估标准。国内物流基础设施在规格、质量上的较大差异, 直接导致相关物流基础设施的通用性较差, 不利于全社会物流行业效率的提高, 应尽快解决统一、标准化行业基准的缺位问题。

从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趋势和全社会物流效率提高的需求等方面来看, 相关物流服务商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会将非主营业务逐渐剥离, 而专注于物流服务提供这一核心主营业务, 其将通过租用经营性物流基础设施的方式来满足营运需要。考虑到租户所处行业的广泛性和仓储物资的多样性, 经营性物流基础设施此时作为一定意义上的公共平台, 必然要求相关仓储设施在规划、设计、建造阶段便考虑较高的通用性要求。在物流基础设施领域内 (如物流中心) 形成统一、通用的行业标准, 实现物流基础设施的标准化, 将有利于消除物流中心的规格差异、保证建筑质量, 从而物流基础设施的最终用户提供统一、高质量、标准化的仓储服务。与手机电池规格趋同一样, 物流基础设施的统一化和标准化是国内物流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从欧美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 由于第三方物流模式发展的相对比较成熟、运用较为普遍, 其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乃至整个物流产业链上均已有相应的行业标准。美国目前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物流标准化体系, 该体系包含的与物流相关的标准约有1200余条, 其中关于仓储的有487条;在英国现有的标准体系中, 与物流相关的标准约有2500条左右, 其中关于仓储的有400条;而在德国也形成了较完善的物流标准体系, 该体系包含的与物流相关的标准约有2480条左右, 其中与仓储相关的达到500条。普洛斯和仲量联行联合发布的《中国物流基础设施手册》, 是其在丰富的物流实践和成功经验提炼而成的, 这同时也是物流基础设施的国际通用标准。该手册的发布, 对于我国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发展、与国际领先水平的接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物流基础设施的提供者

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物流企业兼具物流服务商和物流基础设施提供者的双重角色。根据普洛斯研究部门对于深圳、天津、广州等国内主要地区市场现状的调查, 包括第三方物流在内的物流企业是目前物流基础设施的主要提供者, 其所提供的物流基础设施的仓储面积约占地区总量的一半甚至更高。除用于满足其自身运营对于物流基础设施需要, 物流企业往往会将富余的物流基础设施对外租赁经营, 或是直接将物流基础设施的提供与物流服务向客户提供打包服务。以深圳为例, 截至2007年底, 包括第三方物流在内的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用于出租的仓储面积在全市总量中所占比重为51% (见图2) 。

此外, 上述调研还发现, 目前由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提供的物流基础设施分别均占当地市场总量的30%左右 (合计约为60%) , 且主要以低等级库房为主;尽管部分民营资本的建设项目部分在向中高端发展, 但在诸多细节和和客户维护方面仍与外资有较大差距;民营基础设施提供商间尚处于价格竞争的低级发展阶段。目前由外资提供的物流基础设施规模在各主要城市的占比仍相对不高 (约为10%左右) , 但增长速度较快, 且近年来的新建物流基础设施均以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等级库房为主。

基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通常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报期长等特点, 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则更是如此, 其对于提供者的行业和资本实力都将是一定的挑战。

1.4 物流基础设施的地区发展特点

长三角1、珠三角2、环渤海3区域是中国的三大重点经济聚集区, 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 其在近5年内均以20%左右的年均增速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07年底, 三大区域的GDP总和约占全国总量的53%。根据中国物流学会的最新调查结果, 我国已有的475个物流园区在全国八大经济区的分布情况如下:东部沿海经济区 (沪、苏、浙) 97个;南部沿海经济区 (闽、粤、琼) 96个;北部沿海经济区 (京、津、冀、鲁) 67个;西南经济区 (云、贵、川、渝、桂) 56个;东北经济区 (黑、吉、辽) 48个;长江中下游经济区 (鄂、湘、赣、皖) 43个以及西北经济区 (甘、青、宁、藏、新) 21个。如据此粗略匡算, 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三大地区集中了全国约50%以上的物流园区 (见图3) 。

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内, 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带动了区域内对于物流基础设施的需求和开发建设。当地企业纷纷上马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外, 全球最大的物流基础设施提供者———普洛斯, 以及枫树投资、嘉民集团、AMB和DHL、Vailog、宝湾物流等国内外知名投资者和物流服务商亦在上述三大区域内积极投资建设多个物流基础设施, 据统计, 其中50%均集中在最具经济活力、经济影响力最大的长三角区域。

此外, 上述由国内外知名投资商和物流服务商所开发的高等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数量约80%集中分布在三大区域内的一线城市 (如上海、广州、北京、天津) 与重要的二线城市 (如苏州、佛山、深圳等) 中 (见图4) , 部分物流基础设施提供者在单个城市中甚至同时有多个项目。根据普洛斯研究部门的初步估计, 在外商投资者较为集中的上海、广州、天津等一线城市, 高等级物流基础设施的供给总量均超过100万平方米。

1.5 具有保税功能的物流基础设施

据了解, 目前我国海关已经发展成了四个层次、七种模式的现代海关监管体系。即“以保税港和保税物流园区为龙头、以保税区, 保税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区为枢纽, 以优化的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为网点”的结构化体系。在上述监管体系下, 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保税物流中心、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港区等多种物流基础设施构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且具有保税功能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 是我国保税物流的物质载体和运作基础 (详请见表1) 。需要提到的是, 保税物流中心 (B型) 一般适用于没有有港口的内陆城市, 而一般拥有港口的城市内具有存在保税国内功能的物流基础设施类型往往为保税物流园区 (区港联动) 、保税港区等。

在我国保税物流发展初期, 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是我国具有保税功能物流基础设施的重要形式。随着保税物流在地域上、功能上的日益细分, 对于具有港口优势的沿海城市 (如上海、天津、深圳、宁波等) 来说, 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 (区港联动) 等物流基础设施的打造将有利于其开展转运、国际采购、配送、贸易等业务。而如苏州等内地和沿海 (不设保税区) 地区, 则是利用保税物流中心 (B型) 等具有保税功能的物流基础设施来促进当地加工贸易和物流集散发展 (见表2) 。根据普洛斯研究部门对深圳地区的市场调查, 具有保税功能的物流基础设施在当地出租经营的仓库供给总量中的比重占到近50%。

2 国际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经验和趋势

2.1 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2.1.1 集约型的规划方式

物流园区的数量和规模与物流量需求有较大关系, 而物流量需求大小则主要受GDP的影响。尽管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一般GDP与物流量需求为正相关关系, 但并不意味园区开发必须占用更多土地。我国的物流园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等东部沿海区域, 且园区用地规模普遍较大, 大多在100公顷以上, 如深圳平湖物流基地规划面积达1 600公顷、上海宝山物流园区200公顷、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1 300公顷。日本是最早建立物流园区的国家, 至今已建成20个大规模的物流园区, 平均占地约74万平方米;荷兰统计的14个物流园区, 平均占地44.8万平方米。一般来说, 国外物流园区用地多在7万平米以上, 最大不超过1平方公里。因此, 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发的的初步规划设计阶段便应坚持集约型开发的规划方式。

2.1.2 优化的物流基础设施规格

除在物流园区总体规划阶段坚持集约型开发的规划方式外, 通过制定和实施更高的层高标准、或设计多层库房等对于物流基础设施规格予以优化, 亦是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途径。

2.2 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开发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推行, 节约能源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为未来仓储地产业需要考虑的方面。普洛斯作为全球第一的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 已分别在美国加州的普洛斯凯萨 (Kaiser) 物流园、法国的香特路 (Chanteloup) 物流园和西班牙普洛斯彭内迪 (Penedes) 物流园安装了屋顶太阳能电池板, 充分贯彻了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开发理念;而盖世理在物流园区开发中也倡导“绿色概念”和环保概念。

2.3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纵观欧美地区物流园的成功开发案例, 尽管政府是物流园区的规划者、引导者和主要投资者, 但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则是物流园区开发建设的趋势。随着物流园区规模的增大, 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将是解决园区融资瓶颈的重要途径。此外, 多元化投资主体的进入在为物流园区的开发提供融资的同时, 亦可通过其自身渠道为物流园区带来其他社会资源 (如配套服务设施供应商、甚至是物流园区租户的引入) 。

现阶段我国各地物流园区的投资开发亦已进入多元化投资主体阶段, 除地方政府财政和银行贷款外, 民间资本和外资已成为物流园区开发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天津滨海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等园区开发的成功案例, 便是从全部由政府财政投入转向政府、企业、社会投入相结合, 从而解决了园区开发建设中最困难的资金投入问题。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07年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调查报告》中关于投资主体的调研, 几乎所有有效样本的物流园区均有企业参与投资。

3 中国近期的物流基础设施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

3.1 经济的持续增长带动了整体需求量的增长

近5年来, 我国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出口额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呈不同成都的上升趋势, 后两者的年均增长率均为两位数, 其中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率甚至达到了30%。截至2007年底, 我国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为748亿美元, 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 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为80 210亿元人民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态势, 尤其是在出口及消费领域内的快速增长, 带动了国内对于物流基础设施需求的增长。

3.2 外商投资的持续增长、国内管理水平及效率的提升以及生产管理成本压缩, 不仅使得国内的企业能够承受高等级物流基础设施的租金成本, 同时亦促使其倾向于租赁高标准的物流基础设施

尽管原材料成本上升迅速, 但是物流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标准仍持续提升, 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3.3 物流基础设施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将增加经营的复杂性

3.3.1 消费配送需求持续升温

近年来, 连锁零售企业纷纷加大物流配送中心的投资。2007年, 沃尔玛在天津的物流配送中心二期工程完工并投入运营, 营业面积4.4万平方米, 日处理能力33万箱, 是原配送中心的4倍, 最高可支持90家沃尔玛店面的货物配送, 涵盖了沃尔玛在长江以北的店铺网络;目前百胜集团在中国设有16个配销中心, 物流的配送网络已遍及国内400多个城市, 为中国百胜旗下的2300多家餐厅提供配送服务;家电连锁企业苏宁自2006年开始试点苏宁物流基地项目, 规划在全国建设50个左右的物流中心, 目前已在南京、青岛、济南、杭州、宁波等地建成包括南京NDC在内的41个物流中心;宝马亦在广东佛山设立了其在中国第三个售后备件库, 以支持其对华南地区所有经销商的汽车零部件配送。

3.3.2 全球经济环境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尽管在国内消费配送型物流基础设施需求持续走热, 但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出口物流型需求的增长将受到影响。自2004年起我国的出口增长率开始逐渐放缓, 并自35%逐年下降至2007年的26%。自从进入2008年, 人民币汇率似乎保持相对平稳的升值趋势, 截至2008年7月底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已降至6.84, 这在一定程度上仍会对我国的出口活动产生抑制作用。由此可见, 受到出口物流增长放缓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影响 (图6) , 势必会带来需求增长的回落。

3.4 质量相对较低、相对无区位优势的物流基础设施将逐渐被市场淘汰

随着每年新建库房尤其是高等级库房新增规模的扩大, 以及物流基础设施需求在区域间的迁移, 质量相对较低、相对无区位优势的物流基础设施将逐渐被市场淘汰。根据普洛斯研究部门对深圳、广州等市场的调研:仅2003~2007年的5年间, 深圳市高等级库房的新增面积大于50万平方米, 年均增幅高达30%, 而广州市在2003~2007年期间的新增了约36万平方米的高等级库房, 年均增幅约为11%。

高质量仓储设施部分参考技术指标:

净高:9米以上

柱网:9米或12米

跨度:20米-30米

地面荷载:3吨以上/平方米

双面收货平台或收货门

屋面及墙面使用保温节能材料

节能灯及灯源隔行控制

符合国家防火规范的喷淋系统

硬化地平

良好的通风和屋面采光

3.5 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加快跨区域经营的战略步伐, 与地区经济和企业协同发展

截至目前, 普洛斯已进入的一线城市和重要二线城市共计20个, 通过跨区域经营策略的执行,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化效应逐渐显现。而其嘉民集团、AMB、枫树投资等亦已进入了上海、昆山、北京等多个城市。专业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进入, 不仅可极大地提升区域内物流基础设施的水平, 同时亦可能协助当地政府引入投资者,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此外, 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本土企业亦可凭借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的基础设施网络, 实现其在全国网络化的经营布局。

3.6 随着工业用地供给的紧缩, 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和物流基础设施提供者的整合成为重要趋势

在工业用地供给紧缩的大背景下, 对于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成为行业内的重要趋势, 物流基础设施相关资源在行业内得以再次优化配置。如于2008年8月23日发布的《上海市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十一五”规划》中指出,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必然选择, 必须着眼于存量挖潜和结构调整, 在已开发的建设用地中注重二次开发和复合利用。上述文件对于工业用地做出了严格控制:要求在“十一五”期间, 全市工业仓储用地总量控制在1 000平方公里以内, 新增工业用地控制在70平方公里至80平方公里。这些都表明, 市场整合是下一步的发展趋势。

3.7 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合作将趋紧密

在现代物流业体系下, 物流基础设施的区位与物流服务性价比是物流服务使用者会同时关注的两大重点, 这从客观上要求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需进行更为紧密的合作。在实践中, 专业的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有时拥有更好的区位优势, 因此双方会在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向物流服务使用者提供项目建议书阶段便开始相互协助和配合。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物流学会编.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2007-2008) [R].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篇4:2024年中国仓储行业发展趋势

5月2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增长”课题组召开《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5-2024):攀登效率高地》研讨会。课题组成员刘培林主持会议,陈昌盛、许伟、王金照、刘涛、吕刚、许召元、何建武等参加了会议研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致辞并介绍了研究的主要观点。本书是课题组系列研究的第三辑,围绕国民经济总体情况、需求面、供给面、产业、区域发展和城市化、资源环境等主题,在分析具有中长期意义的新趋势、新特征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了前两辑研究中的未来十年增长前景预测,并对2015年经济形势进行了展望和分析,同时对各相关领域提高要素生产率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课题组的研究认为,近五年来出现的中国经济增长阶段转换是规律使然。今明两年很可能是中高速增长的触底期,需要缓冲性宏观政策与效率导向改革措施的协同配合,加快实现转型再平衡,为全面持续提升要素生产率,扫除体制机制障碍。刘世锦表示,中国经济增速触底的一个关键变量是高投资触底。目前,基础设施投资和出口两只“靴子”已相继落地。如果房地产投资能回落到位,加上新增长点的成长,以及严重过剩行业的退出和重组大体完成,中国经济增速将有望成功触底。

该丛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

篇5:2024年中国仓储行业发展趋势

(一)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1、行业利润总额变化趋势

我国医药工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行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在各项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医药工业的利润总额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根据资料显示,2015 年我国医药工业利润总额达到2,749 亿元,同比增长12.30%。

图:2011-2015 年我国医药工业利润总额及变化情况

2、行业利润率变化趋势

2007 年以来,医药工业的销售利润率水平稳步上升,并于2010 年升至近十年最高点11.7%。近年来,由于国家通过医保控费、药品招标制度改革等手段持续对药品价格进行调控,药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原料药生产的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人工成本持续上涨,药品制造成本呈上升趋势。因此,2011年以来医药工业销售利润率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10%以上。

图:2007-2015 年我国国医药工业利润率水平

(二)市场竞争格局及竞争对手情况

(1)抗感染类制剂

抗感染类制剂产品主要包括,合作产品的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自有产品的头孢克洛缓释片、头孢克肟胶囊等品种。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5中国医药统计年报化学制药分册》中的产量数据进行测算,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如下:

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冻干粉针剂型,1.25g,复方)2015 年产量为922.83 万瓶,市场占有率为100%。

②头孢克洛缓释片

2015 年我国头孢克洛缓释片(0.375g)总产量为9,694.36 万片,昂利康的市场份额为23.76%。国内共有三家企业生产头孢克洛缓释片(0.375g),除昂利康外,其他两家分别为湖南百草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淄博新达制药有限公司。

③头孢克肟胶囊

2015 年我国头孢克肟胶囊(0.1g)总产量为86,469.74 万粒,昂利康的市场份额为18.29%。头孢克肟胶囊(0.1g)主要生产企业有昂利康、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等。

(2)抗高血压类制剂

抗高血压类制剂产品主要包括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两个品种,这二个产品均为自有产品。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5 中国医药统计年报化学制药分册》中的产量数据进行测算,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如下:

①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昂利康生产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包含两个规格,分别为2.5mg 和5mg。2015 年,我国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总产量为155,530.03 万片,昂利康的市场份额为4.88%。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的生产厂家较多,主要生产企业为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昂利康等。其中: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作为该品种的原研企业,市场份额最高;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与昂利康市场份额相当;其他生产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较低。

2015 年,我国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mg)总产量为15,690.80 万片,昂利康和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模较大。

②硝苯地平缓释片

2015 年我国硝苯地平缓释片(Ⅰ,10mg)总产量635,068.01 万片,昂利康市场份额为1.83%。硝苯地平缓释片生产厂家较多,市场集中度不高,主要生产企业有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等。

(3)消化系统类制剂

消化系统类制剂产品主要包括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多潘立酮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品种,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多潘立酮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均为合作产品。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5 中国医药统计年报化学制药分册》中的产量数据进行测算,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如下:

①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

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0.1g)2015 年产量为7,805.70 万片,市场占有率100%。

②多潘立酮片

2015 年,我国多潘立酮片(10mg)总产量398,208.37 万片,昂利康市场份额为15.36%。国内共有十余家企业生产多潘立酮片(10mg),其中,西安杨森制药有限浙江昂利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昂利康为市场占有率前三名。

③胶体果胶铋胶胶囊

昂利康生产的胶体果胶铋胶囊包含两个规格,分别为50mg 和100mg。

2015 年,我国胶体果胶铋胶囊(100mg)总产量为31,526.11 万粒,昂利康市场份额为13.20%。国内共六家企业生产胶体果胶铋胶囊(100mg),分别为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得恩德制药有限公司、湖南华纳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昂利康、桂林华信制药有限公司和黑龙江江世药业有限公司。

2015 年我国胶体果胶铋胶囊(50mg)总产量为65,429.67 万粒,昂利康市场份额为2.53%。胶体果胶铋胶囊(50mg)生产厂家数量较多,市场集中度不高,除昂利康外,国内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浙江得恩德制药有限公司、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

3、药用空心胶囊的市场竞争格局和主要竞争对手

根据《2015 中国医药统计年报》化学制药分册、中药生物制药分册胶囊剂产品的生产数据测算,2015 年我国药用空心胶囊市场总需求量为2,934.45 亿粒。昂利康2015 年药用空心胶囊销量为27.20 亿粒,市场份额为0.93%。

药用空心胶囊生产企业众多,市场集中度低。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数据,截至2017 年5 月31 日,我国正式批准《药品生产许可证》的空心胶囊生产企业共有164 家。昂利康在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苏州胶囊有限公司、山西广生胶囊有限公司、安徽黄山胶囊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益青药用胶囊有限公司等。

(三)行业进入壁垒

1、政策准入壁垒

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我国对药品的生产和经营采取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药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药品前必须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具体品种、剂型、规格的药品需要取得相应的药品生产批准文件,并通过对应剂型的GMP 认证;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并通过GSP 认证。

新办企业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质量资质认证、药品生产批件以及进行新药或仿制药的研发都需要较长时间,耗费大量资源,因此,医药行业存在较高的政策准入壁垒。

2、资金壁垒

医药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特点。药品开发从前期的毒理药理研究、临床试验、中试生产到产业化生产,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资金、人力等,投资回收期较长。药品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专用设备多,重要仪器依赖进口,或需要特别定制非标准设备,费用昂贵;随着我国医药产业技术水平、工艺要求以及产品质量标准大幅提高,GMP 厂房建设费用昂贵,没有一定的技术、资金支持将无法适应医药产业规范运营的要求;医药制造业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生产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环保设备投入或生产工艺改造;医药企业后期建设销售网络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一种新的药品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占领市场,在市场推广与销售队伍建设过程中投入巨大。

因此,从研发、生产到销售过程,大量的资金需求以及投资的长期性构成了医药行业的资金壁垒。

3、技术壁垒

药品从研发到上市需要经过毒理药理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试生产、大规模生产等多个环节,具有多技术融合、跨学科应用等特点。原料药及制剂生产涉及复杂的工艺路线,对生产环境要求严苛;制药企业需不断优化工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形成产品竞争力。

上述因素决定了医药行业对研发创新能力、生产技术水平、制备技术水平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只有通过长期的研发投入和生产实践积累才能掌握相关的核心技术,并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缺乏相应积累的公司很难在短时间具备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的技术水平。

4、品牌壁垒

医药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因此在选择药品时人们倾向谨慎,一般选择知名度较高、质量较好的产品。行业内现有优秀企业,其主打产品的质量、疗效、副作用等已通过市场的长期检验并获得认可,同时借助多年的专业营销与市场拓展,已建立起较好的品牌形象与知名度,拥有一定的客户基础。对于新进入的医药企业而言,其产品获得市场的认可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验证,另一方面还必须持续地进行营销和市场开拓方面的投入。在短时间内新进入者很难形成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因此药品生产企业的品牌、信誉度、客户基础等构成了进入行业的市场壁垒。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医药市场需求保持增长态势

全球经济复苏、人口总量的增长、老龄化程度的提高、疾病谱的变化及大众对健康意识的提升,对包括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等在内的各类药品需求不断增长。未来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发达地区仍将保持全球药品消费的主导地位;而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医药市场受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医疗体系健全等因素驱动,药品需求增速将保持高水平,将成为拉动全球药品消费增长的主要增长动力。

国际市场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我国医药市场需求同样巨大,虽然目前国内居民消费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慢性疾病等发病率提高,我国已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目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销售市场。

(2)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医药产业的发展。

《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通过建成药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科学监管水平,鼓励研制创新,全面提升质量,增加有效供给,从而推动我国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工信部联规【2016】350 号)中提出,要充分发挥会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中心,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技术创新,深化开放合作,保障质量安全,增加有效供给,增品种、提品质和创品牌,实现医药工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迈进。

该规划指南作为“十三五”时期制药医药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指南,将指导医药工业加快由大到强的转变。

综上所述,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带来机遇,并为药品生产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3)经济结构转型带动需求不断扩大

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长由投资与出口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变。医疗保健作为人类一种基本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特征,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相应提高,会直接引致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医药需求上升,从而拉动药品需求。

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庞大人口基数、生活方式改变导致的疾病谱变化等因素,直接导致了我国药品消费需求的大幅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药品市场中最值得关注的沃土。

(4)国家加大民生建设和转移支付力度,将促进基层医药市场的扩大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及中医药局于2009 年7 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提出巩固和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基本医疗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基本医疗保障性质的新农合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基本医疗保障差距。

随着我国对于民生建设的愈发重视,用于改善民生的财政转移支付也逐渐加大。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16 年中央财政预算,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预算数为124.29 亿元,比2015 年执行数增加39.87 亿元,增长47.2%。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基层医药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在未来,广大农村市场和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将承担80%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障任务,基层医疗的崛起为药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机,未来几年覆盖基层医疗的药品市场规模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农村基层市场覆盖10 万多家医院、诊所或药店,市场规模在500 亿元左右。城市社区市场目前覆盖有2 万多家医院、诊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场规模在100 亿元左右,随着社区医疗的大力发展,数年内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将达到7 万家左右,年销售规模可达到600-1,000 亿元。

(5)人均医疗支出的快速增长

经济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居民城镇化、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等因素均将促进我国人均医疗支出的增长。我国目前仍然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将带动药品消费需求的增长;从人口变化因素来看,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均寿命的增长和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推动药品市场刚性增长;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经济发展的原因,城镇人口的收入水平和医药保健需求均高于农村,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镇人口比例的提高将增加药品消费需求;此外,随着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也更为关注,相应的医疗健康支出将增加。

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2015 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5 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到40,587.7 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从2010年的1,490.1 元增长至2015 年的2,952 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65%,卫生总费用占我国GDP 的比重也由2010 年的4.98%增长至2015 年的6.0%。但是,目前我国人均医疗支出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6)专项整顿与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的医药行业整顿,从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对行业经营行为进行空前的严格监管。

严格的监管措施引导企业采用规范、透明的经营模式,有利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严格的监管措施使行业内部分缺乏核心竞争力,依靠暗箱操作生存的小企业难以适应,无法转型则将退出市场,为规范经营的企业拓展了生存空间;严格的监管措施有利于改变一段时间以来形成的不利行业形象,提高医药企业的整体品牌美誉度,提高人民群众对我国药品质量的信心,从而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2、不利因素

(1)我国医药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研发投入较低

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弱,一直是困扰我国医药产业深层次发展的关键问题。

由于新药研发资金需求多、时间周期长、研发人才素质要求高、研发项目风险大,国内许多制药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较低,一些关键性产业化技术长期没有突破,制约了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下游深加工产品领域延伸,产品技术水平低,无法及时跟上和满足市场需求。据统计,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的研发费用一般占销售总额的15%-20%,而国内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平均约为2%-3%,处于较低水平。

在产品结构方面,国内企业主要以低技术附加值的简单仿制药为主,高技术附加值的药品占比很低,且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新产品研制、改进产品功效、优化工艺路线等方面的再创新能力。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影响了我国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2)同质化竞争严重及行业集中度较低

2003 年以来,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强制实行GMP 及GSP 等认证制度,淘汰了一批落后企业,但我国医药产业依旧存在集中度低,各类药品生产企业多而散的问题。截至2017 年3 月,行业内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达到8700 余家,但形成规模的大型企业较少。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市场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低,因而仍多以生产一些比较成熟、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仿制药品或传统医疗器械产品为主,导致重复生产现象严重,因市场同质化带来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提高医药行业的集中度,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增强与大型跨国公司抗衡的实力,是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3)药品整体价格水平呈下降趋势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我国从2015 年6 月1 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仍暂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外,对其他药品政府定价均予以取消,不再实行最高零售限价管理,按照分类管理原则,通过不同的方式由市场形成价格。预计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药品市场整体价格水平呈下降趋势,将对医药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五)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

1、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同时拥有化学制剂产品和化学原料药产品。化学原料药是用于生产化学制剂药品的原料药物,是制剂的有效成分,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生物技术制备。原料药只有通过进一步加工成为药物制剂才能成为可供临床用的药物,医药中间体是化工原料至原料药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工产品。

化学制药行业的产业链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化学制药行业的产业链

2、上游行业对行业的影响

化学原料药的上游行业为医药中间体和精细化工行业。石油、粮食等成本因素会间接影响到原料药行业,上游行业的技术水平、供给能力等因素也会对化学原料药行业的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化学药制剂的上游行业为化学原料药行业,化学原料药的质量将影响到化学药制剂产品的品质,原料药价格的波动也直接影响化药制剂行业的生产成本。我国化学原料药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市场竞争激烈,在产品价格平稳下降的同时其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化药制剂行业的发展。

3、下游行业对行业的影响

化学原料药下游为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下游药品的产销量直接影响到原料药的市场需求。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下游为医院和医药商业终端,其中医院是处方药最主要销售场所。医院通过提供医疗服务来保证患者享有安全有效的医药产品,国家医保体系则是医院最大的付费主体。

近年来,国家颁布一系列医疗体制改革措施,逐步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有效的促进了整个医药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也推动了医药产品市场规模的稳步增长。同时在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平均寿命的提高、全球老龄化趋势延续、医保体系不断健全,政府医药卫生支出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市场对药物的需求大幅增加,化学制剂行业发展迅速,也相应带来原料药需求的提升。

观研天下(Insight&InfoConsultingLtd)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需求现状分析与发展商机分析研究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行业特性 第一节 医药行业的定义及门类 第二节 制药业的行业特征

一、医药行业属于朝阳产业

二、高技术性

三、高投入性

四、高风险性

五、高收益性

六、市场进入壁垒高

七、集中程度高

第二章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节 中国医药三十年发展回顾

一、质量与国际接轨

二、行业立法“预”与“立”

三、OTC和处方药大不同

四、SFDA的“前世今生”

五、基本药物进社区

六、医疗器械大整顿

七、新药申报趋于合理

八、体制与法制

九、政策措施

十、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2017年我国医药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医药行业投资情况

二、医药行业生产情况

三、医药行业销售情况

四、医药行业进出口情况

五、医药行业价格情况

第三节 我国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医药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医药行业遭遇三大政策困境

三、定价机制困扰民族医药工业

四、知识产权成中国药企之痛

五、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第三章 中国医药行业运行数据分析

第一节 2015-2017年中国医药行业总体数据分析

一、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7年中国医药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15-2017年中国医药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7年中国医药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第三节 2015-2017年中国医药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7年中国医药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第四章 医药进出口市场调研

第一节 加入WTO对中国医药的影响

一、中国加入WTO医药产品领域承诺

二、加入WTO对医药行业影响的利弊分析

三、建议与对策

第二节 2016-2017年我国医药进出口分析

一、2017年我国生物医药进出口情况分析

二、2017年出口退税调整涉及三类医药产品

三、2017年医药外贸趋势分析

四、2017年我国医药进出口情况

第五章 全球及主要出口市场调研 第一节 全球医药市场调研

一、2016年全球药品市场调研

二、2017年全球医药市场调研

三、2017年全球医药市场将重新布局

四、2017年世界抗癌药市场将迎来高增长

五、2017年全球医药市场增长率预测 第二节 欧洲市场调研

一、欧洲医药市场概况

二、医疗管理制度美欧的差异性分析

三、欧洲医药市场并非是一体化的单一市场

四、2016年中德医药贸易增长迅速

五、2017年欧洲药企欲借汇率火一把 第三节 非洲医药市场调研

一、非洲医药业趋势预测看好

二、非洲医药市场大有潜力 第四节 美国市场调研

一、2017年美国医药市场回顾

二、2017年美国医药市场处方量增长状况

三、2017年中美医药贸易情况分析

四、2017年美国医药市场调研

五、2017年美国医药市场趋势分析 第五节 日本市场调研

一、日本医药市场发展概况

二、日本医药保健品市场规模庞大

三、2017年日本医药品将开始试行“数据挖掘”

四、2017年新《药事法》冲击日本中药业

五、中国医药保健品打入日本市场的四个障碍 第六节 俄罗斯市场调研

一、2017年中俄医药贸易快速增长

二、俄罗斯医药市场本土企业逐渐壮大

三、2017年我国医药产品对俄罗斯出口下滑 第七节 印度市场调研

一、2017年中印医药贸易顺差增长

二、2017年印度药品市场概况

三、印度医药市场维生素C供应不足

四、印度医药行业危机中稳升 第八节 其他地区和国家市场调研

一、我国与东盟国家医药经贸合作渐入佳境

二、建议中国中小生物药企掘金新加坡

第六章 化学制药业

第一节 化学制药业现状分析

一、2017年化学制药业运行情况分析

二、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呈现高速发展状态

三、我国化学制药工业发展重点

四、我化学药国内发明专利年增速高于国外

五、我国化学制药开始从仿制朝自主创新过渡 第二节 化学原料药市场调研

一、2017年我国原料药产业发展概况

二、2017年原料药进出口分析

三、2017年原料药行业发展情况

四、2017年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情况

五、2017年化学原料药持续回暖

六、2017年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预测

第三节 2016-2017年化学原料药产量统计数据

一、2017年全国化学原料药产量数据分析

二、2017年化学原料药重点省市数据分析 第四节 我国的仿制药业分析

一、我国化学仿制药研发现状的分析

二、我国仿制药注册申请数量大幅下降

三、医改新政下品牌仿制药大有可为

四、仿制药品质控待破局 第五节 化学制药业主要产品分析

一、心血管药物市场调研及未来预测

二、抗感染类药物市场调研

三、我国胃肠道疾病用药市场调研

四、我国呼吸系统用药市场调研

五、抗肿瘤药市场调研

六、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发展现状与预测

七、消化系统用药状况分析 第六节 我国化学原料药发展趋势

一、原料药行业发展趋势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原料药行业发展趋

三、环保新规将促使原料药新一轮产业升级 第七节 我国化学试剂工业“十三五”发展目标

第七章 中药业

第一节 自主创新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一、中医药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优势领域之一

二、推进中医药自主创新的基本思路

三、推进自主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

四、推进自主创新是中医药服务人类健康的需求

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扶持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 第二节 2016-2017年中药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我国中药和民族药产业发展综述

二、中药产业区域发展格局

三、2017年中药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四、2017年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分析

五、2017年中药行业面临大考

六、“十三五”中药行业将更具竞争力 第三节 2016-2017年中药进出口情况分析

一、2016年中药进出口整体情况分析

二、2017年中药进出口整体情况分析

三、2017年我国中成药进出口情况

第四节 2016-2017年中药饮片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一、中药饮片市场现状及监管对策

二、2016年中药饮片行业发展分析

三、2017年中药饮片行业发展分析

四、2017年中药饮片跻身国家基本药物 第五节 2016-2017年中成药主要经济指标

一、2015-2017年中成药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

二、2015年全国及各省市中成药产量统计数据

三、2016年全国及各省市中成药产量统计数据

四、2017年全国及各省市中成药产量统计数据

五、2017年中成药行业或将有新一轮提价

第六节 2016-2017年中药注射液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多

二、中药注射剂确认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三、再评价助推中药注射剂产业升级

四、中药注射液将成我国制药业开拓市场优势项目

五、2017年中药注射液市场峰回路转 第七节 2017年中药行业发展环境分析及预测

一、2017年我国中药贸易延续增长态势

二、2017年传统中药产业迎来新机遇 第八节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三、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

第八章 生物制药业

第一节 国际生物医药市场总体情况

一、世界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态势

二、生物医药发展呈现产品集中趋势

三、国外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

四、战略性技术同盟成为新药开发的成功模式

五、生物技术制药和天然药物前景广阔

六、全球十大生物医药事件 第二节 全球生物医药竞争总体情况

一、生物医药开始大规模产业化

二、漫长的回报周期带来不确定性

三、生物技术产业三足鼎立

四、2017年生物医药实施并购 制药巨头安进或被收购 第三节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现状分析

一、我国将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二、中国生物制药业生产技术现状分析

三、2017年我国生物医药进出口增势强劲

四、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蓄势待发

五、生物医药产业整合进一步加快

六、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势

七、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八、中国生物医药发展的十项建议

九、生物医药产业“中西合璧”是大势所趋

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第九章 医药市场销售网络现状与营销策略

第一节 2016-2017年医药营销环境变化及趋势预测

一、2017年药企终端争夺战已经打响

二、新医改制度对中小医药批发企业影响

三、2017年医改后时代医药营销求变

四、2017年医药市场营销趋势 第二节 医药的销售渠道分析

一、医药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三、医药行业销售渠道管理的业务特点与用户需求 第三节 现代药品零售业的四种竞争手段和发展趋势

一、规模竞争

二、服务竞争

三、价格竞争

四、产品竞争

五、发展趋势

第四节 医药连锁企业分析

一、中国连锁药店百强分析

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三、医药连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

四、以信息化提升医药连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节 零售药业趋势与策略分析

一、医药零售业六大趋势

二、药品零售市场第三终端的五大趋势

三、构筑渠道网络资源

四、联合重组整合资源优势

五、网上售药分析 六、四要素助力医药企业决胜农村第三终端

七、探索中国式GSL医药营销新模式

八、我国制药企业营销创新策略研究

第六节 小康型中小医药企业营销突破策略和方向 一、五大原则 二、六大法宝

第七节 中国医药营销十大方略

一、产品方略

二、技术方略

三、价格方略

四、服务方略

五、渠道方略

六、终端方略

七、组织方略

八、协同方略

九、国际方略

十、广告方略

第十章 2016-2017年我国医药行业竞争的总体格局 第一节 我国药企竞争现状分析

一、我国医药业进入“普药化”成本竞争时代

二、2016年医药行业百强企业排名及集中度分析

三、2017年医药行业外资进入情况分析

四、中国医药行业整合之路起步

五、医药行业并购跨越升级

六、医药三资企业竞争加剧

七、医改提升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

八、医药市场是资本竞争的市场 第二节 2017年医药业区域格局分析

一、北京市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二、上海市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三、山东省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四、山西省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五、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六、广东省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七、河北省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八、浙江省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九、四川省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十、内蒙古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十一、吉林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十二、新疆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十一章 中国制药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二节 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四节 天津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五节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六节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七节 重庆太极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八节 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九节 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十节 华北制药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三、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十二章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医药产业应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

二、医药产业在外部宏观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金融危机下我国医药行业机会大于风险

四、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第三节 2017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影响分析

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事记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三、新医改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四、新医改方案利好八类药企

五、新医改将拉动医药市场增长

第四节 我国医药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一、医药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二、医药行业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三、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四、医药行业政策措施

第十三章 我国医药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一节 影响药物政策制定的因素分析

一、分析方法

二、影响因素

三、总结

第二节 中国药品政府监管体制分析

一、医药主要监管部门

二、全国药品监管新体制初步建立 第三节 药品招标政策分析

一、药品招标政策发展回顾

二、我国每年招标采购药品总额

三、网上竞标采购对药价的影响

四、药品招标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影响

五、药品招标须完善全程监管体系

六、2017年药企静候各省药品招标细则

第四节 2016-2017年我国医药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2017年政策环境对医药行业发展的影响

二、2017年医药政策发展与展望

三、2017年医药政策密集出台

四、2017年《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即将出炉

第十四章 2018-2024年新药研发策略 第一节 世界新药研发趋势

一、研发投入不断增长

二、研发风险不断增加

三、新药上市数量持续减少

四、新药研发的技术动向

五、热点开发药物 第二节 我国新药研发现状分析

一、我国新药研发现状

二、我国新药研发力量分析

三、医药企业将主导未来创新药研发

四、2018-2024年中国新药研发进入黄金期 第三节 中国医药产业药企研发能力与竞争力分析

一、医药产业链,研发才是核心竞争力

二、我国新药研发方向的独特性

三、我国新药研发环境优势分析

四、新药研发趋零的后果 第四节 药品研发策略

一、药品研发外包空间大

二、药品研发外包企业需过“三关”

三、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策略

第十五章 2018-2024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预测 第一节 2017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预测

一、医药生产总值预测

二、医药行业发展预测

三、药品市场规模预测

四、医药外包行业的规模预测

第二节 2018-2024年医药行业发展预测

一、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二、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新趋势

三、新医改下外资医药企业三大发展趋势分析

四、医药行业大规模并购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

五、未来十年将成中国医药产业“黄金十年”

六、2018-2024年医药市场增长态势

第十六章 2018-2024年医药行业投资前景 第一节 2018-2024年医药行业投资前景

一、医药企业战略问题透视

二、对我国药企“蓝海”战略的思考

三、后GMP认证时代药企投资策略

四、新形势下医药企业的战略布局

五、新医改环境下我国医药企业应关注的领域

六、普药企业求新求变求生存 第二节 医药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一、医改拓展普药规模新增市场空间分析

二、国际制药分工给中国药企走出去以新机遇

三、非专利药物市场带来的机遇

四、2017年医药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第三节 医药企业持续赢利的金钥匙

一、医药商业症结

二、医药商业思变

三、医药商业禅悟

四、医药健康赢利新模式

第四节 我国制药业国际化投资前景

一、国家支持药企加大资源整合参与国际竞争

二、医药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现状

三、全球仿制药市场形势及竞争对手分析

四、以优质仿制药抢滩国际市场

五、中国药企海外并购策略

第五节 我国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投资前景

一、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的经营环境分析

二、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优劣势分析

三、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投资前景思考

第六节 我国医药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医药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医药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对策 图表目录:

图表: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全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速

图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图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月度同比)(%)图表: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图表: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图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篇6:2024年中国仓储行业发展趋势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交付形式]: e-mali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第一章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概述 第一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定义 第二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市场特点

一、影响需求的关键因素

二、主要因素

第三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发展周期分析

第二章 2017年中国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8-2024年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第三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一、人口环境分析

二、教育环境分析

三、文化环境分析

四、生态环境分析

五、中国城镇化率

六、居民的各种消费观念和习惯

第三章 2017年中国通讯设备器材行业现状分析 第一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概况

一、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发展分析

二、2018-2024年中国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发展预测 第二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市场现况分析

一、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市场分析

二、2018-2024年中国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市场发展预测 第三节 影响通讯设备器材行业供需的主要因素

一、通讯设备器材行业供需现状

二、2018-2024年中国通讯设备器材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

第四章 2017年中国通讯设备器材所属行业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 通讯设备器材所属行业分析

一、企业数量分析

二、资产规模分析

三、利润规模分析

第二节 通讯设备器材所属行业运营效益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二、偿债能力分析

三、运营能力分析

四、成长能力分析

第八章 2017年中国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区域市场情况分析 第一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需求地域分布结构

第二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重点区域市场消费情况分析

一、华东地区

二、中南地区

三、华北地区

四、西部地区

第三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渠道格局 第四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渠道形式 第五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渠道要素对比

第六章 2017年中国通讯设备器材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第一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经济分析

一、赢利性

二、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三、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四、行业周期

第二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三节 2018-2024年中国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市场竞争展望分析

一、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市场竞争趋势分析

二、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展望分析

三、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七章 2017年中国通讯设备器材主要企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杭州宏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_(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二节 义博通信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深圳市京凯达通讯设备有限公司(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四节 上海海希工业通讯股份有限公司(1)企业概况

(2)主营业务情况分析(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4)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八章 2018-2024年中国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第一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2018-2024年中国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供需预测分析

一、通讯设备器材行业供给预测分析

二、通讯设备器材行业需求预测分析

第三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第九章 2018-2024年中国通讯设备器材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发展关键要素分析

一、需求条件

二、支援与相关产业

三、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第二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一、通讯设备器材行业投资规划

二、通讯设备器材行业投资策略

三、通讯设备器材行业成功之道

第十章 2018-2024年中国通讯设备器材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第一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投资前景

二、投资热点

三、投资区域

四、投资吸引力分析

第二节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

二、政策/体制风险分析

三、进入/退出风险分析

第十一章 通讯设备器材行业投资建议 第一节 目标群体建议(应用领域)第二节 投资区域建议 第三节 销售渠道建议

第四节 资本并购重组运作模式建议 第五节 企业经营管理建议 部分

上一篇:家庭房屋合同下一篇:自来水三厂工程竣工验收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