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队伍中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2024-07-06

护理队伍中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思考(共3篇)

篇1:护理队伍中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摘要] 评估当前我国护理队伍对新理念、新技术的需求与 学习力,借鉴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 理论,分析 在护理队伍中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与策略。

[关键词] 护理队伍;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理论

近十余年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国内许多单位正在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的相关理论学习并着手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卫生系统窗口的 医院 理应从传统模式中走出来,通过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习并紧密结合自身实际,逐步转化为学习型医院,以永葆医院 发展 活力和创新潜质。护理队伍在整个医院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护理队伍的工作是否是高效的、突出自身特色发展的直接决定着医院服务质量的高低。而护理整个专业发展起步较晚,要求有更快的发展必定要获得更多的信息支持,不断以最新的知识充实护理队伍的整体内涵。1 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学习型组织是某一组织或某一群体成员在共同愿景指引下,进行持续学习的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管理模式,它有助于推进护理管理的 现代 化和提升医院护理的核心竞争力。学习是生存发展需要的理念;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理念;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不断创新的理念等。学习型医院的概念早已在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中提出,是指通过培养整个医院崇尚学习的气氛、充分发挥医院管理人员及医护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知识更新速率的、可持续发展的医院[1]。2 护理队伍中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

2.1 我国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弊端 护理专业课 目前 主要是以传统医加护的课程名称,仅 中国 协和医科大学进行课程重组,新的课程体系尚未形成;新课增幅比例太小,如《老年医学》、《老年护 理学 》、《社区医学》及《社区护理学》仅为数不多的几所院校涉及该 内容 ;专业课拓宽有所局限;选修课有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针对这些 问题,培养出的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适应能力不强,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临床护理的新知识与新理念,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将为护理人员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的平台。

2.2 我国护理人员学历状况及本科 教育 现状 社会 上的重医轻护现象严重,不重视对护理人才的培养,这是我国长期以来的护理模式造成的,虽然整体护理已经完成取代功能制护理,但大部分护理人员学历层次较低,无法适应这种市场变化,而且护士严重缺编,外出学习机会少,导致护士超负荷工作及知识陈旧、老化,不能满足新时期护理工作的需求,从而严重阻碍了临床护理的发展,从而也突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必要。

2.3 护理队伍的稳定性情况 目前,我国护理队伍人员相对还不够稳定,护理人员存在对本专业的认识不足,工作后个人价值的内心期望与现实严重脱节,导致护理队伍人员流失严重,而且以大专学历以上护理人员流失为主,对护理专业的发展造成严重 影响。在护理队伍中建立学习型组织将利于促进突显不同学历水平护理人员的能力情况,有利于根据学历层次情况分工,实现人尽其才,使护理专业发展从临床护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方面齐头并进。3 如何在护理队伍中建立学习型组织

在护理队伍中建立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博士提出的“五项修炼”理论一样有借鉴意义。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 艺术 与务实》中,详细地描述了组织和个人如何通过五项修炼构建一个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认为,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必须进行五项修炼。

3.1 自我超越 此项修炼是学习不断理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景,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艺术作品一般,在我国国情下,与患者接触最多的是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全心投人,不断创造和超越,护理人员个体形成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形下,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改善,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3.2 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看待旧事物形成的特定的思维定势。在护理事业发展过程中,从一开始的以疾病为中心到现在的以病人健康为中心就是“心智模式”的一个例证,临床的护理工作如何获得创新也是以“心智模式”为基础,不拘泥于以往既定的因素,为寻求更高效能而有所改变。显然,如果心智模式有缺陷的话,医院护理服务就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因此,学习如何将我们的心智模式摊开,并加以检视和改善,有助于改变心中对于周围社会如何运作的既有认知,从而使护理服务不断推陈出新。这种模式的 应用,无论是在临床护理操作的技术改进上,还是在护理科研的创新中,都有突出的作用。

篇2:护理队伍中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按照这个规定,农村产业协会根据工作需要,凡符合条件的都应该成立党的基层组织。二是十七大有要求。十七大提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因此,在农村产业协会中建立党组织,既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是促进农村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三是现实工作有需要。今年是组织系统改革创新年,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要实现创新突破,必须拿出改革举措。在产业协会上建立党组织,既是加强我县党建工作薄弱环节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落实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一项具体内容,因此,搞好此项工作有其现实意义。

(三)在产业协会上建立党组织作用突出

在产业协会上建立党组织,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能够进一步激活党员队伍。由于农村客观存在的外出流动党员多、党员老化现象较为突出的问题,党员难以参加组织生活,严重影响了党组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产业协会上建立支部后,能够打破农村基层党组织单纯按地域设置和党员只能参加一个支部生活的传统模式,党组织架构由过去的垂直式变为网络式,党组织开展活动更加方便快捷,党员分类教育管理也更加灵活高效,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调动党员队伍的积极性。

二是能够进一步发挥党员作用。发挥农村党员作用,必须依靠一定的组织形式,为他们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否则,在农村党员独立分散的情况下,单纯强调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作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通过在产业协会建立党支部,党组织能够把从事不同行业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编入相应的专业党支部,最大限度地聚合同一产业链上党员的优势资源,并通过“能人效应”、“示范效应”,把看得见、信得过、学得会的技术和经验直接、快速、有效地传播到群众中去,很快形成“以户带村、以村带片、以片带业”的局面,使基层专业党组织成为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纽带和培植农村优势产业的战斗堡垒,使基层党员成为产业前沿的先锋队,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是能够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一方面,为把产业做大做强,将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建到产业协会上,组织群众开展联片种养,能够推动产业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另一方面,通过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使“两新”组织拥有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等经营管理优势与党组织具有的动员组织千家万户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实现最佳配置,使两者在生产、销售、管理、服务上得到优势互补,为基层党组织指导和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组织保证。

四是能够进一步强化党组织服务职能。通过在产业协会上建立党组织,可以根据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和村级党员干部的特长,把党员干部联合搭配到产业链条上,让他们能够腾出精力谋发展。同时,通过积极开展党员帮、干部扶、能人带和互帮互助活动,使农村产业发展中一家一户的实际困难得到有效克服,实现党员干部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工作范围由专抓一方向专抓一业、工作模式由包片包村向包产业包项目的转变,不断增强党组织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功能。

二、在产业协会中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和建议

(一)农村产业协会发展情况

篇3:护理队伍中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源于2011年8月~2012年10月间我院治疗的重症ICU中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48例, 男30例, 女18例, 年龄36~81岁, 平均在 (59.8±2.9) 岁。48例患者中, 14例经口建立人工气道, 7例经鼻插管, 27例经气管切开。本组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时间在5~26天, 平均 (10.9±2.8) 天。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本组患者在年龄、病情、人工气道类型和建立时间等基础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 具体有固定气道导管、监测导管通畅、消毒护理等。观察组患者给予实施我院综合分析研究制订的新型护理方法, 护理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人工气道进行温化和湿化[1]。对于重症ICU患者, 在其呼吸功能上已丧失了自主湿化温化功能, 所以在临床中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失去生命。因此, 要对此类患者进行加湿和控制温度, 有效的运用这两种手段可避免造成患者严重情况的发生。 (2) 体位护理[2]:针对没有禁忌问题的患者, 在临床护理中, 为了避免患者因肺部及胃部问题出现反流的情况, 应把其头部位置抬高40°左右, 并且间隔2h帮助患者翻身及拍背。 (3) 对患者进行吸痰护理[3]:临床中避免患者呼吸困难, 要在45min左右对患者进行一次吸痰, 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进行加减次数, 吸痰时间不可多于15s/次, 吸痰时, 动作要轻柔。 (4) 心理护理:因为重症ICU病房的特殊性, 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易因为环境和病情的原因造成自身心理波动, 易出现恐慌、害怕、不安、烦躁等情绪, 严重影响患者恢复。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情绪波动和帮助患者解决疑虑, 并且要积极的鼓励患者, 消除患者的不利情绪。

1.3 护理效果评定

根据相关观察指标, 监测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进重症护理病房的时间和患者VAP的发生率, 用以上三个面指标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 结果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的平均时间为 (8.6±3.1) d、进重症护理病房的平均时间为 (15.3±6.6) d;对照组患者的机械通气的平均时间为 (12.5±5.6) d, 进重症护理病房的平均时间为 (19.7±9.6) d,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为8.3%, 共2例, 而对照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为50.0%, 共12例, 观察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进重症护理病房的时间以和VAP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结论

随着人们对于医疗体系的认识和诉求也普遍提高。在患者病情出现危急时, 患者和家属均希望能通过有效及时的临床抢救和护理, 挽救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并提高其预后效果, 提升生活质量。因此, 对于重症ICU中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护理中, 护理的方法有必要进行改善。本文观察组所应用的新型护理方法是参照舒适、无危险、放感染等为依据进行制订, 其应用后提升了护理效果。

总之, 采用新型的护理手段可以有效的减少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进重症护理病房的时间, 且可减少VAP的发生率。整体护理效果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在对重症ICU中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 应用新型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及特点。方法 在2011年8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重症ICU中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共有48例为本组的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 把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实施我院综合分析研究制订的新型护理方法。监测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进重症护理病房的时间和患者VAP的发生率, 用以上指标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进重症护理病房的时间明显短与对照组患者, 观察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重症ICU中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护理中, 采用新型的护理手段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进重症护理病房的时间, 且可减少VAP的发生率。整体护理效果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方法,人工气道,重症ICU

参考文献

[1]陈秀霞.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 2012, 18 (3) :119-120.

[2]李竞淘.神经外科ICU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 (9) :117.

上一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下一篇:敬老爱老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