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主要步骤

2024-06-23

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主要步骤(精选14篇)

篇1: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主要步骤

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主要步骤

1.报告分析目的首先要明确阅读对象,阅读对象不同内容也有所不同,对象要有针对性。写这个报告的灵魂:分析工

作要达到什么目的,整个工作要围绕目的展开。

2.制定分析方案

首先要明确范围,也就是你合并所有企业,其次要开始搜集资料,搜集资料的方法;再次确定分析方

法;最后人员分工,写哪部分确定下来,并确定工作进度。

3.搜集整理分析资料

这要求大家平时积累,积累信息对分析工作有重大意义,你信息越多,写出材料就越好,不仅对数据进行搜集,还要对环境数据(非财务数据,国家宏观政策,部制定并出台的相关政策)也要进行搜集。

4.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

(1)定性、量分析方法:现在流行定量分析方法,因为用数据说话有说服力,另外定性分析的方法也

要使用,当你不能使用定量,用定性。

(2)绝对数、相对数比较,绝对数就是当期与比较期的数差额,相对数百分比。横向比较:和本地区

同行业(情况类似)比价;纵向比较,不同年度比较,注意口径应一致。

(3)财务比率分析方法:反映经济效益情况: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反映资金周转情况: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反映尝债能力: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获利倍数等。

(4)结构分析法:投资率:(资本形成总额/支出法GDP)×100%;

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法GDP)× 100%

(5)速度分析法:

比上年同期、比基期、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00%

增长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100%=发展速度-1

平均增长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开n次根号减1=平均发展速度-1

(6)边际分析法:例如下面这个比率:国有企业上交税金对当其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当期国有企

业上交税金增加额/当期财政收入增加额×100%

(7)模型分析法:利用数学模型对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8)进入分析起草阶段:分析结束开始起草报告。分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字表格、缺乏逻辑性、不注意阅读对象、为了分析而分析、缺乏客观性、不注意数据口径、人云亦云。

篇2: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主要步骤

(1)确立分析标准。

这一步骤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站在何种立场进行分析,二是以何种标准进行分析比较。财务报表使用者因为立场不同,所以分析目的也各有差异。没有比较,就不能称其为分析,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注重比较。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比较时,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有关资料,从而较为客观地确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确定分析目标。

财务报表分析目标,依分析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信用分析目标,主要是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投资分析目标,主要是分析投资的安全性和盈利性;经营决策分析目标,是为企业产品、生产结构和发展战略方面的重大调整服务;税务分析目标,主要分析企业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从分析形式来说,有:日常经营分析,主要分析实际完成情况及其与企业目标偏离的情况;总结分析,要对企业当期的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预测分析,要弄清企业的发展前景;检查分析,要进行专题分析研究。

(3)制定分析方案。

分析目标确定之后,要根据分析量的大小和分析问题的难易程度制定出分析方案。例如是全面分析还是重点分析,是协作进行还是分工负责。要列出分析项目,安排工作进度,确定分析的内容、标准和时间。

(4)收集数据信息。

分析方案确定后,根据分析任务,收集分析所需数据资料。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都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相关联,会计信息只反映经济活动在某一时期的结果,并不反映经济活动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财务报表能部分地反映产生当前结果的原因,但不能全面揭示所分析的问题。因此,需要分析者收集相关资料信息。

信息收集内容一般包括:宏观经济形势信息;行业情况信息;企业内部数据,如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销售政策、产品品种、有关预测数据等。

信息收集可通过查找资料、专题调研、座谈会或相关会议等多种渠道。

(5)核实并整理信息资料。

首先核对和明确财务报表是否反映了真实情况,是否与所收集到的资料有较大出入。作为企业内部分析,如发现资料、数据不真实、不全面,可进一步查对,寻求真实情况。但对企业外部分析者来说,就比较困难。

对于具体资料的整理,首先要将资料分类,例如可以分成经济、产业和个别公司企业等三大类,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资料分类后,对于重复的、过时的、矛盾的资料予以剔除,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负担,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企业概况整理。因为习惯上必须在分析报表的前言部分对所分析企业的概况作一个介绍,所以扼要整理诸如企业历史、业务范围、股东人数、职工人数、研究发展等资料,可以便于以后撰写报告。

(6)分析现状。

分析现状是指根据分析目标和内容,评价所收集的资料,寻找数据间的因果关系,联系企业客观环境情况,解释形成现状的原因,揭示经营失误,暴露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析意见,探讨改进的办法和途径。

(7)作出分析结论。

由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多变性,要求我们撰写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时遵守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一般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下面我们仅列出几条,更多的分析原则应该来自于读者自身的实践经验。

①尽可能地收集所需资料,掌握真实情况。

财务报表分析的依据是所掌握的信息资料。由于各项财务报表分析目标之间具有相关性,所以我们在进行分析前,既要掌握分析目标所需指标的资料,又要了解相关指标的因果关系;既要收集企业内部的报表资料,又要掌握企业环境的变化情况;既要有客观数据资料,又要有文字意见材料。只有充分地占有信息资料,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结论。一个新情况、新信息的出现,有可能改变分析结论。

②指标对比,综合判断。

企业的经济业务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指标数值也具有相对性。同一指标数值,在不同的情况下反映不同的问题,要通过指标对比、指标综合来分析问题、揭露矛盾。比如,企业拥有大量银行存款,这可能是企业销售量剧增的结果,也可能是企业无事可做,不善于利用资金的反映。要通过指标联系,综合分析判断,得出分析结论。

③点面结合,抓住重点。

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往往一两个指标不能说明问题,既要对指标本身的数值作出分析解释,又要对该指标数值对其他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作出解释,要通过一个指标的变化,追溯到其他指标的变化。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能就指标论指标。比如,企业资金结构的恶化,要同企业实现利润情况、企业资金增减情况结合分析,看是否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通过分析,抓住关键和本质。

④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财务报表分析也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由于现代企业面临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而这些外部环境有时很难定量,但环境的变化却对企业的产业发展、投资目标的实现以及企业销售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定量分析的同时,要作出定性判断,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

⑤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所收集到的信息资料,一般是过去情况的反映。在新的形势下,同样的投入可能会有不同的产出。因此,要时刻注意数值的时间性,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在当前情况下的可能结果。要联系企业和投资者、决策者的实际情况,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对指标值的含义作出判断,以便为决策服务。不结合实际情况,就不可能提出建设性的分析意见。

(8)反馈。

反馈强调将新资料投入下一个资料处理系统,希望能改善产出,并且使分析结果及决策更为准确。由于经济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资料产生了,原来重要的资料可能已变得次要,原来次要的或受忽略的资料,却变得非常重要。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新资料的反馈工作不可忽视。例如,今年所做的财务分析,等到明年再分析时,应补充今年增加的资料,并剔除不合时宜的旧的资料。

财务报表的种类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或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财务状况变动表。

一、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往往是年末或季末)的财务状况的静态报告,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公司的资产、负债(包括股东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资产负债表由资产和负债两部分组成,每部分各项目的排列一般以流动性的高低为序。资产部分表示公司所拥有的或所掌握的,以及其他公司所欠的各种资源或财产;负债部分包括负债和股东权益两项。负债表示公司所应支付的所有债务;股东权益表示公司的净值,即在清偿各种债务以后,公司股东所拥有的资产价值。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如下。

资产=负债(广义)=负债(狭义)+股东权益公式中所列示的广义负债包括狭义负债和股东权益两部分。

二、损益表或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公司损益表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或1季内)经营成果的反映,是关于收益和损耗财政部的财务报表。损益表是一个动态报告,它展示本公司的损益帐目,反映公司在一定时间的业务经营状况,直接明了地揭示公司获取利润能力的大小和潜力以及时性经营趋势。

如果说资产负债表是公司财务状况的瞬时写照,那么损益表就是公司财务状况的一段录像,因为它反映了两个资产负债表编制日之间公司财务盈利或亏损的变动情况。可见,损益表对投资者了解、分析上市公司的实力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损益表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营业收入;第二部分是与营业收入相关性的生产性费用=销售费用和其他费用;第三部分是利润。

有的公司公布财务资料时以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代替损益表,在实际运用中,前者似乎还更多一些。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就是在损益表的基础上再加上利润分配的内容。

三、财务状况变动表

财务状况变动表是反映公司会计期间运用资金(或现金)的变动及其原因,即资金的来源及其用途的报表,亦即筹资和投资的活动及其方针的总括性的动态报表。简言之,它是通过资金变动来反映公司会计期间筹资和投资活动的全部概况的。

财务报表分析内容重要包括:

(1)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的分布和构成的变动情况,以及企业负债经营的情况,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2)分析企业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盈利水平的变动趋势,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盈利能力。

(3)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增减变动的原因,评价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及付现能力。

(4)分析企业资金保全和增值情况,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等。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同时还需要利用一些财务计划、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等资料所进行的综合性分析。尤其是单位内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更有条件利用单位内部的各种计划资料和

篇3: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主要步骤

关键词: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步骤,方法

继电保护是保障电网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卡, 但是由于继电保护的不正确动作带来电网安全稳定威胁越来越严重。一般引起电网故障的主要原因是天气、环境等客观因素, 而非继电保护本身的因素。但是在故障发生后, 如果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没有正确动作, 造成该动的地方没有动, 不该动的地方却误动, 这种不正确的继电保护作用, 会带来故障的扩大化。在一起电力故障中, 如果继电保护中存在多处不正确动作, 并同时表现出来, 就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如电网频率、电压崩溃。因此, 为了尽量避免严重后果的产生, 必须对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产生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 并积极探索解决办法, 以提高继电保护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减少不正确动作对电网安全造成的威胁。本文将根据历年来继电保护出现的各种问题, 对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原因探索及改进方式进行分析与阐述。

1 分析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的主要步骤与方法

1.1 现场检验

对现场的检验主要明确是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 通过调度部门对故障的计算分析, 最终确定故障点。一方面, 明确重点检查的保护对象, 对现场数据进行分析。另一方面, 应注意保护现场, 并了解事故的前后过程, 选择重点检验项目与检验范围, 尤其在事故现场受保护的条件下优先选择哪些检验项目, 这对下一步事故调查十分重要, 也有可能优先选择当项目正式造成不正确动作的原因, 如果事故现场被破坏, 就可能给原因调查增加难度。

1.2 记录现场信息

现场记录主要包括现场微机故障录波报告、微机保护的打印报告、微机保护整定值、故障产生的运行状况、断路器跳闸情况、现场调度情况、发生故障时各种装置的信号记录等, 对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原因的判断十分重要。

1.3 检查顺序的合理性

通过对检查顺序的合理编排, 能有效缩小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的产生范围, 以“先本侧、后对侧”、“先整组试验、再分步试验”、“先插件、后芯片”等先易后难的方式, 以继电器信号的指使作用, 减小对事故的调查范围, 并对质疑点进行逐一排查, 提高工作效率。

1.4 上级主管部门的积极配合

一方面, 继电保护的上级主管部门需要对各成员的分工进行检查, 包括试验、指挥、记录、读表等, 如果继电保护主管部门的人力有限, 就应该重点检查方案, 并记录较重要的数据;另一方面, 在检查过程中, 如果继电保护的上级主管部门与现场专业技术人员产生意见分析, 就应该加强试验, 在不违反基本原则且时间条件充足的前提下, 应在现场鼓励开展项目试验, 以科学、客观的数据为今后继电保护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1.5 故障录波图的分析

一是了解故障发生前、故障发生后等各个阶段与继电保护相关、能感受的电流或电压;二是分析重合闸、断路断开、再跳开时间、保护动作时间等;三是分析高频保护发信、停信时间和能否受到侧闭锁信号;四是判断区内故障与区外故障, 一般区外故障的线路两侧电流量基本相同;五是加强对交流量突发情况的判断, 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将与变电站故障相关的录波图与微机的保护打印报告相结合, 分析、核定该系统的瞬间变化情况, 判断故障发生点。

2 提高继电保护的有效措施

2.1 提高正确动作的检查方法

一是顺序检查法, 主要通过检验、调试的方法找出故障原因。按照外部检测、绝缘检查、定值检测、电源性能检测、保护性能检测的顺序进行, 主要适用于微机操作出现逻辑问题或者拒动情况的事故处理。二是逆序检查法, 主要应用于继电保护出现误动的情况, 而通过对微机记录事件或者故障录波不能反映出事故发生的原因, 就需要对事故产生的后果出发, 逐一向上一级查找, 直到找出原因。三是整组试验法。主要是查看继电保护装置的逻辑动作、动作时间是否正常等, 如果短时间内故障再次出现异常, 则判断问题的根源, 结合以上两种方法进行检查。

2.2 掌握微机保护故障的处理

微机保护故障是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产生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危机保护故障处理方式的掌握十分重要。在微机保护故障处理过程中, 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故障根源是迅速解决重复发生的故障的直接方式, 但是必须掌握其中的技能:一是代替法, 按照相同规格、相同功能且性能较好的插件或者元件, 代替受到质疑却不方便测量的插件或者元件进行检测;二是对比法, 将发生故障的装置中各项参数、过去的检验报告等进行对比, 如果某一部位的差别较大, 即故障点;三是模拟检查法, 主要在良好的备用装置中, 根据原理图对部位的进行开路、脱焊等处理, 观察是否出现相同的故障现象, 如果产生相同故障, 就能确认故障部位或者已损坏的元件。

2.3 提高继电保护的人为安全意识

由于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或者麻痹大意所造成的误动、误碰引起继电保护不正确行为, 也应引起充分重视。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是随着工作经验而不断提高, 安全隐患最严重的就是刚参加工作的成员, 他们欠缺对从事该项工作的必备安全意识, 因此容易发生错误。如进入工作现场后没有事先核对设备编号或名称, 造成走错间隔而误碰正常运行的设备, 造成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发生并引发事故。但是也有一种情况极易发生在老员工身上, 他们具备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较高的处理问题能力, 因此在工作中可做到驾轻就熟, 这就给他们思想意识的麻痹带来一定条件, 如操作简便、技术难度低的工作中, 由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就可能产生误动、误碰等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发生。因此, 提高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十分必要, 这是确保继电保护安全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张言权.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动作后检查方法探讨[J].广东科技, 2008 (6) .

[2]曹红斌.探讨当前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 2011 (1) .

[3]付大庆.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措施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33) .

[4]邵震, 王炳炎.直流输电换相失败对交流侧继电保护的影响[J].高电压技术, 2006 (9) .

篇4:谈会计分析的基本程序与步骤

【关键词】 会计分析目的方法程序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析的具体步骤和程序,是由分析人员根据分析目的、分析方法和特定分析对象而具体设计的。通常,会计分析的基本程序或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分析目的

会计分析通常会借助于会计报表来进行,其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不同的目的。例如,企业短期投资者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便于作短期投资决策;企业长期投资者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则着重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为长期行为提供决策依据;股东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获悉企业的经营业绩、获利能力、财务状况及资本结构等因素,这些因素对股票价值的高低具有重大的影响;企业管理人员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检讨其得失,并及时发现问题所在,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注册会计师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以独立超然的地位,采用合理的方法与程序,明确指明企业所提供的会计报表是否公允表达某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税务机关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査核纳税义务人是否如实申报有关税收等。

正是由于企业财务活动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关心公司财务状况时是有所侧重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明确分析目的是什么,信息使用者希望获取的是些什么样的信息,是与决策相关的信息,还是与目标相关的信息,然后才能决定是进行全面的会计分析,还是进行某一专题的会计分析等。确定了分析的目的和所采取的形式之后,才能详细制定分析计划,包括分析目的、分析要求、组织分工、进度安排、资料依据以及确定分析评价的标准等。

2. 搜集分析资料

企业会计分析所需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2.1财务会计报告等内部核算资料。企业在会计期间编制的、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有关附表、附注等。内部会计核算资料还包括各项计划、预算、定额资料,日常收集积累的历史资料,以及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的各种足以说明情况和原因的第一手资料。

2.2注册会计师查账验证报告。注册会计师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及一般公认会计原则,采用必要的查账验证程序,对企业会计报表予以验证后,应提出査账验证报告,对验证后的会计报表表示意见。会计报表分析者、银行、其他贷款机构及投资人等,对于注册会计师所提出的查账验证报告一般是比较信任的。因为注册会计师必须在查账验证报告中表示,对验证后的企业会计报表是否公允、是否合理必须发表审计意见。

2.3企业的会计政策。企业的会计政策是指该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所根据的各项会计原理、原则与方法,以及对这些原理、原则与方法的特殊应用。

2.4其他途径取得的有关资料。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进行会计分析的主要资料来源,但为了全面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还需要搜集其他资料,如市场前景、产销情况、员工构成、技术开发,以及预测、计划、定额和标准等资料。有些资料可以来源于专业性机构,如投资咨询服务机构、行业性协会、证券交易所等;有关企业预算、计划、总结、规划的材料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当年度生产经营与未来展望的评价等,均可作为会计分析的必要补充资料。

2.5调査核实所获得的资料。有些原始资料是粗糙的、零碎的、表象的、感性的,甚至是有错的,所以需要经过核实,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任何分析方法都只能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指明方向,而不能代替调查研究。要确定影响财务活动及其财务成果优劣高低的具体原因,并据以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和措施来改进工作,必须深人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把数量分析所得的结果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作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判断。

3. 选择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服从于分析目的,应当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如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往往需要用到回归分析法;对流动性的分析,往往需要用到比率分析法;对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往往需要用到因素分析法等。

会计分析方法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运用时应当注意科学性和完整性。例如,对收入增长额、增长率分析可运用对比分析法,收人增长速度分析可运用趋势分析法,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收人的比重、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应收账款账龄及其比重分析可运用结构分析法,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分析可运用比率分析法,收人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分析可运用平衡分析法等等。

4. 进行分析计算

根据所掌握的数据资料,采用一定的分析方法,特别是采用一定的财务指标,进行指标计算,然后根据计算得出的指标,层层分解和辨析。比如,在进行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时,要找出指标之间的差距,分析差距形成的原因;在进行未来趋势预测时,就要在指标计算的基础上,剔除其中隐含的非正常因素,从而对未来趋势作出判断。

5. 撰写分析报告

会计分析报告是会计分析工作的总结,也是会计分析的最后步骤。它将会计分析对象、分析目的、分析程序、分析评价及提出的改进建议以书面形式表示出来。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利用会计分析报告接受信息,例如上市公司每隔半年要在报纸上公开披露财务信息。

会计分析报告首先要求数据确凿。尤其是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必须经过专业性中介机构审查验证,出具书面意见,保证其审查验证文件的内容没有虚假、严重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且对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司的全体发起人或者董事也应承担连带责任。其次观点鲜明。是就是,非就非,避免模棱两可的结论。再者要求语言朴素。应当尽可能让缺乏专业知识的使用者读懂专业性很强的分析报告,这是分析者应当努力做到的事。为此,分析报告应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表达,用简洁的数据说明问题,作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分析报告具有可读性,只有这样,分析的观点与结论才能对决策更有用。

在会计分析报告中,还应当对分析时期、分析过程、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依据作出交代,对分析的主要内容和结果作出概括,同时还应当对分析资料、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作出说明,如有必要,还可以提示分析报告内含的风险。当然,对于不同利益关系人、不同的分析目的、不同的数据范围,会计分析的内容可以有所区别,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并不存在一种一成不变的固定程序,也不存在惟一的通用分析标准或模式,有些分析问题还可以是一个研究和探索的过程。

篇5:财务分析的步骤

1、确定企业所处特定产业(或行业)的经济特征;

2、确定企业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采取的战略;

3、正确理解和净化企业的财务报表;

4、运用财务比率和相关指标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与风险;

篇6:大学基础英语写作的主要步骤

大学基础英语写作在真正写起来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常见难点的,这也难怪很多的学生朋友一直拿不到较高的成绩,关于这类问题,我们就可以到下面的文章中去更多的了解一番。大学基础英语写作的主要步骤都是什么呢?那么下面的文章中也有了一些具体的表述,比如最开始的审题方式,接下来的构思以及最后要删除与主题不相干的内容,这些方面的认知和努力都是十分有必要的,也可以帮助我们拿到高分。

1.第一个就是审题。一般作文都是命题作文,而且多有中文提示或提纲,所以你首先应了解命题的基本要求,理解题目的真正意图。

2.构思好之后,根据大学基础英语写作构思的提纲,运用选好的材料,恰当地运用连词,合理安排段落,使文章条理清楚、内容连贯。段落的组织主要是通过扩展句对主题句的支持或说明来进行的。

3.要删除与主题不相干的内容,检查句子时态、语态等。特别应注意单词的正确拼写;字母大小写和标点符号;数的一致性(包括主语与谓语以及名词与其限定语的单复数一致性);指代关系(包括指代的一致性和代词的选用);动词形式(时态、语态、语气)等方面。

篇7:授信审查的基本步骤和主要内容

一、授信审查目的:

最高综合授信额度是指在对客户的资信情况及我行融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核定的客户在我行融资总量最高限额。授信审查的最终目的是要确认所申请或所核定的授信额度必须是适度、合理的,“适度、合理”包含两个含义:

1、该授信额度是企业可以承担和偿还的,即如我行在该额度内给予企业融资支持,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及发展前景能保证我行融资的顺利回收;

2、该额度是符合企业经营需要的,并符合总行各项信贷政策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求的,不存在违规、违法之处。授信方案的审定应该围绕这两方面来展开。

二、制定授信方案基本步骤:

(一)分析准备:

1、检查授信申请材料是否齐备,是否符合总、省行要求。包括资料是否齐全、授信报告格式、内容、签名盖章、上报日期。

2、阅读授信申请材料(授信申请报告、审批表等)。注意:(1)申请材料中前后信息是否对应;

(2)申请材料中提到的有关企业正面和负面的信息。

3、阅读、审核财务报告:注意审查企业财务数据是否真实;企业异常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是否有深入的调查和解释;分析对比企业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好坏(与同行业平均水平和主要竞争对手对比)。

4、查询行业信息。

5、上网查询企业资料。

(二)非财务因素分析:(财务分析仅仅是对依据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对其未来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且存在企业财务资料不齐或财务状况不够真实的情况)

1、企业概况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分析企业的注册资本、注册资本到位进度和计划、股权结构(如为民营企业,必须追溯至其最终个人股东为止)、主要经营范围、主营业务及近几年发展状况;

2、组织结构及关联关系分析

3、企业经营优势和经营风险分析:

(1)行业发展前景分析:行业所处周期(行业培育、成长、成熟、衰退,判断客户是属于朝阳还是夕阳产业)、行业发展速度(市场需求情况)、行业竞争特性(资本、技术、成本竞争)、上游行业 2 状况(如火电受制于煤、油价格等上游产业影响,纺织行业受制于棉花、化纤行业影响)、下游行业状况(如饲料受制于家禽饲养业影响)、替代品的竞争(化纤与棉花)、行业吸引力与进入门槛(造纸、水电的投入大,资金门槛高,基础设施行业政策门槛高)、环保要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等。

(2)企业经营优势和经营风险分析:客户本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分析,包括管理、资金、技术、产品多样性和质量、成本、股东实力、购销网络等方面。如企业产品较多(轿车、卡车、运输车)或实行多元化经营(汽车、金融、房地产、汽车零配件),还需结合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针对不同产品情况和每一业务进行独立分析。

(三)财务因素分析

1、基础工作:

(1)正确选用财务报表及报表的可信度:集团需采用合并报表(如集团本部有具体经营业务,需提供集团本部报表)、成员用本部报表;是否已审计、审计意见及理由、附注;未经审计的需由分行出具内部审核意见,需对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出具具体的意见(真实、基本真实、不够真实、不真实)。

(2)仔细阅读报表,了解报表主要项目的构成。

3(3)审核报表,调查重点项目异常变化的原因(横比异常、纵比异常、与同业比较异常)。

(4)正确计算分析表(总体财务分析表即基本财务数据表、偿债能力分析表)。

2、总体财务分析(1)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①分析企业总体经济实力;

②分析资产质量(重点是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存货、投资资产、无形资产等);

③分析资产负债结构合理性(同时分析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合理性);

④分析资产负债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要注意负债是否完整,有无漏列银行借款、预计负债与或有负债、经营性租赁合同项下的义务、其他承诺付款额等情况。(2)销售、利润情况分析:

①分析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的情况及变化趋势;

②分析经常性损益与非经常性损益对最终利润的贡献份额及变化情况,了解企业利润质量及可持续性。(利润的4个来源:主营业务、长期投资收益、财务费用、其他利润来源如营业外净收入等)

③分析销售收入和利润的现金基础。收入、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相差较大时要观察应收应付帐款、存货、预收预付帐款等科目的变化情况)。

(3)现金流量分析

①分析三项活动现金净流量、考察现金流量总体结构及结构变化情况;

②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投资活动现金、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的状况及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

3、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强调流动资产的相对数量、变现能力及经营活动现金创现的能力。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强调企业获利能力和总资产的相对数量、质量

偿债指标分析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5(1)必须注意公式中所用数据的可靠性。如资产、利润、现金流量的质量、负债的完整性、必要时,可适当作些调整说明。

(2)正确处理偿债指标间的冲突(如资产负债率低,但流动比率也很低)。建议按照授信额度定量测算表中所赋权重进行权衡(所赋权重考虑了各指标对偿债能力的重要性、稳定性、可粉饰性、信贷政策(如防止对投资企业发放过多贷款等。

(3)趋势、行业、经济参数比较分析相结合。

4、财务分析结论:报表可信度、总体财务状况、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等

(四)融资情况分析

1、具体融资情况。考察企业年初及目前融资余额及变化情况(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业务)、在我行的融资余额及同业占比、贷款方式及形态,考察企业在我行融资担保是否足值、合法、有效、可靠,是否有关联担保。

2、信用记录。考察企业信用状况,有无不良记录。

3、企业在我行的存款、结算等综合贡献度情况及变化

4、企业新增融资需求及理由

(五)定性分析结论:综合评价企业经营优势和经营风险,分析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判断我行对该企业是应该增加授信还是维持或压缩授信。

(六)定量计算授信参考值(FN)(如定性分析为维持或压缩类客户,不必计算授信参考值):认真、准确计算授信参考值,结合参考值测算公式详细讲解。

1、行业选择;

2、财务指标计算

3、确定企业经营风险度OR。要认真分析,不得任意取分,均应从发生的可能性及对客户偿债能力造成的后果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取值,有公式的要按照公式进行计算取值。遇特殊情况可超出取值范围取值,但必须在授信报告中充分说明取值理由。

4、同业占比控制线,按照信用等级设定最高限,但不是必达线,还要结合企业整体融资情况、融资风险、整体承债能力来调整。

(七)综合分析(定性、定量相结合)并核定授信额度 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企业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及我行信贷政策的一致性;

2、融资规模的适度性;

3、期限结构的合理性;

4、还款来源的充足性。

结合定量计算结果核定企业最高综合授信额度。

(七)授信前提条件和管理要求:针对企业存在的风险点,要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篇8: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主要步骤

关键词: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原则,编制方法与步骤

合并会计报表也称合并财务报表, 它是以企业集团内纳入合并范围的各成员企业作为一个会计主体, 由集团中的母公司在个别会计报表基础上, 运用一整套合并程序编制的, 综合反映企业集团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资金变动的会计报表, 同时还能反映和报告在共同控制下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括情况, 以便满足报表使用者对于一个经济实体财务信息的需求。

一、合并会计报表的种类

合并会计报表是“公司化”时代公认快计原则的延续和发展, 是其在企业集团层次上的运用, 一般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 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种:第一, 合并资产负债表, 简称合并01表, 是静态报表, 反映企业集团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第二, 合并利润表及合并利润分配表, 简称合并02表, 是动态会计报表, 反映企业集团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及分配情况;第三, 合并现金流量表, 简称合并03现表, 是动态会计报表, 反映一定期间内企业在直接反映部分和补充资料部分的现金流量情况, 其中直接反映部分按现金流量的类别反映流入量、流出量和净流量, 而补充资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即现金流量表的简介反映部分;第四, 合并营运资金流量表, 简称合并03营表, 反映营运资金的流入量、流出量和净流量的关系, 其涉及范围较广, 包括所有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 03营表使用的是全部资金概念, 即无论是否涉及营运资金, 只要是企业的重大财务活动, 都要在表中填列。

二、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原则

合并会计报表不仅要遵守《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范, 还要遵循如下一些特定编制原则:

1. 一体性原则:

指合并会计报表将纳入合并范围的各成员企业视同一个会计主体, 以此为基础来处理有关内部会计事务,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主要通过抵消分录和抵消内部会计事项的影响来完成。

2. 个别会计报表原则:指合并会计报表必须纳入合并范围内各成员企业的个别会计报表, 运用相关方法进行编制。

3. 重要性原则:

由于合并会计报表涉及的法人主体较多, 合并范围较广, 重要性原则的运用较之个别会计报表更为必要, 主要可从如下两方面理解:一方面, 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 应当单独反映, 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相关的重要信息;另一方面, 对于不影响大局的一般性事项, 可以进行适当取舍, 例如:在抵消内部会计事项时, 对合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很小的内部经济业务, 可以视同外币会计事项, 不予抵消, 以简化合并手续和减少合并工作量。

三、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与步骤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较为复杂, 必须选取合适的方法、遵循一定的步骤, 本文主要对合并01表、合并02表及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与编制步骤作简要分析。

(1) 编制方法:主要包括个别法和合并法, 个别法是按照类似于编制个别会计报表的方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即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统一的会计主体, 设置专门的账簿对对集团内各成员的全部会计事项重新核算;合并法是以纳入合并范围内的各成员企业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 通过编制抵消分录抵消内部会计事项对个别会计报表的影响后再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以上两种方法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即都是将企业集团视为一个统一的会计主体,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排除内部会计事项的影响, 但个别法的工作量相对来讲要大很多, 所以实际事务中一般按合并法来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2) 合并顺序和编制步骤:由于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合并法, 本文仅列出合并法的编制步骤:第一, 进行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第二, 将纳入合并范围的个别会计报表过入合并工作底稿并计算“合计数”;第三, 编制抵消分录及汇总表并将抵消分录汇总表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第四, 计算合并工作底稿中的“合并数”并以此为根据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2. 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1) 合并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个别法、合并法和混合法, 个别法即按类似个别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来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 而合并法则是个别现金流量表汇总的基础上, 编制合并抵消分录, 进而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 混合法则是根据实际情况, 有些项目采取个别法, 有些项目采取合并法。相对而言, 个别法难度较大, 调整分录的内容较多, 而混合法虽然可以部分利用合并01表和合并02的有关数据, 但这种方法主观随意性较大, 不便于全面试算平衡。合并法的工作量较小, 其主要工作是编制抵消分录, 难得也较小,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采用合并法。

(2) 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步骤:由于利用合并法编制合并现金流量的情况较多, 本文对其编制步骤分析如下:第一, 子公司个别外币现金流量表的折算;第二, 将纳入合并范围的个别现金流量表过入合并工作底稿, 并简单加总计算合并工作底稿中的“合计数”;第三,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抵消分录以及编制抵消分录科目汇总表并推算合并数据;第四, 计算合并工作底稿中的“合并数”并以此为依据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

四、结语

合并会计报表主要是为了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求,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编制方法, 当然, 合并会计报表领域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文意在抛砖引玉, 希望得到各位同仁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尤文魁周密王小波:合并会计报表[M].立信会计出版社

[2]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篇9: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与方法探析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指标因素分析法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管理、会计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内容,在相关专业的课程中通常重复出现。但是,各学科目的不同,其财务报表分析的侧重点各有差異。会计学的目标是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信息,因而其财务报表分析内容更侧重在如何识别财务报表虚假与漏误,即更侧重会计分析[1];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追求价值最大化,因而其财务报表分析内容更侧重在从管理的角度分析评价企业的状况与问题,以便后续管理改善,即更侧重管理效率分析[2-3]。在具体教学中,各学科往往仅结合本学科要求对财务报表分析做泛泛介绍,内容往往比较片面,使得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的认识甚至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财务比率上,而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了解与掌握,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有必要从提高实践应用性的角度出发,系统化地梳理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与方法。本文综合各学科中的相关内容,将财务报表分析分解为六个步骤,并对各步骤的方法、重点内容与相关要点剖析如下。

一、明确分析目的

出于不同立场,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做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各不相同,其关注内容也各有差异,因此应首先明确财务报表分析是为谁而做,其目的何在。例如,在做财务报表分析时,政府税务部门关注的是利润处理是否合规、企业有无偷税漏税等;供应商关注的是能否对企业进行赊销、赊销额度控制在什么范围、信用条件该如何设置等;银行等债权人关注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如何、利息支付和本金偿还有没有保障;股东关注的是企业盈利水平如何、盈利能力能否有持续性;而经营管理层则关注的是企业更全面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管理绩效评价和后续管理改善。只有首先弄清了分析目的,才方便做后续分析方案设计并展开工作。

二、设计分析方案

根据已经明确的分析目的,就可以开始设计分析方案,选择应该分析的内容,并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以经营管理层的视角为例,通常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等四个方面内容即可对企业做全面的管理水平分析,相应的指标体系在相关学科的财务报表分析中也介绍的比较普遍,通常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或有负债率、带息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是各类资产的周转率,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是股东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和商品本身的盈利能力三个方面,反映成长能力的指标主要是各类增长率。[4]。

值得注意的是,指标选取应该充分考虑指标所反映的经济含义,而不能生搬硬套;同时,指标分析本身带有局限性,财务指标仅仅反映的是财务报表中两个量的相对大小,而难以反映两个量自身的内部卡发放工资,而有的企业对智障等特殊职工只能以现金发放工资,无法享受政策。再如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政策门槛设置较高,条文目录过细,导致很多企业未能享受节能减排方面政策。对还处于研发阶段的企业,未有产品生产和销售,就要缴纳税金,增加了创业初期的负担。除政策性因素外,企业内部管理的不规范问题也很突出。如有些企业在财务核算中没有将发生的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分开核算,导致这部分实际用于研发的费用不能抵扣,无法享受研发费的加计扣除政策。

四是政策导向虽很明确,但尚未切中企业最急迫的需求。虽然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减负导向十分清晰,但企业普遍反映最突出的两大问题尚没有解决方案:一是用工成本上升快。除了工人工资,还要承担社会保障性质的“五险一金”。一般企业“五险一金”占到工资总额的25%以上,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占到40%以上。二是融资成本上升快。企业贷款利率最低的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5%,最高上浮40%。38户企业平均财务费用占销售的比重为2.6%,最高的达5.4%。此外,在政策设计上未能体现对高耗能、效率低、污染重企业的有效治理,也未能完全体现对冶金、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促进。

三、更好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几点建议

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是一项利国利企利民的民心工程,必须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发展中完善。

一是注重减税政策的灵活可行。对企业反映的政策设计中的问题,应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加以改进调整,把优惠政策真正方便地落实到企业;政府部门应积极帮助企业共同推进政策的落实到位。

二是促进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的规范。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特别是在财务核算、成本分摊、资金安排、项目投入、政策申报等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宣传、信息提供、业务指导、工作对接与代理服务,争取更多的企业能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

三是加强配套政策的合力推进。促进结构性减税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政策间的协调配合,特别要把解决好企业的用工问题与融资问题列入重要议题,及时出台针对性的政策,切实帮助企业化解用工、融资、减负“三大障碍”,扶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四是提升减税的空间。强化结构性减税的落实,在进一步扩大减税面的同时,不搞一刀切,利用税收杠杆,逐步治理和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产业档次,更好发挥税收的结构性调整政策对优化提升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五是处理好结构性减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球经济将处于弱复苏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增长也将承受巨大压力。面对结构性减税的推行,要处理好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防止为了应对财政收支困难,出现较大规模的结构性增税。结构状况。以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选择为例,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表示用相应资产去偿还现有流动负债的能力,经济含义相同,因此二者仅取其一即可,而没有必要都列示出来;具体选择哪个指标,需要对企业流动资产中的存货状况做进一步分析,如果存货周转能力差且所占比重不可忽略,则表示其不适于用来保障流动负债的偿还,因而应予以剔除而选择速动比率较为合适[5]。因此,此处构建的指标体系仅仅是初步选择,具体采用的指标有待后续结合具体相关资料做进一步调整修正。

nlc202309020428

三、准备相关资料

分析方案设计好之后,对相关资料的需求即已基本明确,便可以开始准备相关资料信息了。搜集的相关资料,既包括财务报表等财务信息,也包括企业内外部条件变化等非财务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要保证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首先要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各类企业出于各种动机,往往可能存在盈余操纵的现象,因而其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就需要予以验证。验证财务信息可靠性的思路有两种:一是采用比较报表的思路,将本期财务报表与近期财务报表对照分析,找出其中数据有较大差异之處,然后用本期发生的经济事件去解释它,如果解释不通,便表明此处很有可能存在问题,具体方法有直接比较绝对值的水平分析法、比较内部结构的垂直分析法,还有比较连续几期数据的趋势分析法;二是采用账户逐一分析的思路,对容易出现会计盈余操作的重点账户逐一清查,这一方法需要分析人员对会计知识比较熟悉。

其次要保证相关资料的可比性。同一企业,由于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等方法不同,其所核算出的本期利润也会有差异。例如,在存货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先进先出法结转的营业成本较低,而后进先出法结转的营业成本较高,就会导致尽管经营状况没有变化而前者利润却大于后者。因而,为了后续准确考察企业与可比基准的差异,需要保持相关资料的可比性,需要对会计处理方法不一致的数据做必要的会计调整,使其具有一致性、可比性。

四、计算相应指标并找出差异

结合已验证和调整后的相关资料,即可对第二步初步选取的指标体系做进一步的调整修正,然后计算相应指标,并选择比较基准,找出与比较基准之间的重点差异。至此,才算完成了财务报表分析的第一项任务,即发现值得后续重点分析的问题所在。

其中,可供选择的比较基准有四种:一是历史基准(即与本企业上期相比),其优点是数据易得,且可比性较好,但反映不了本期以来的新形势新变化,比较消极;二是行业基准(即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其优点是反映了本期以来的新变化,比较积极,但缺点是同行主要竞争对手的数据有时难以获取;三是目标基准,即与期初定的计划值相比;四是经验基准,比如流动比率过大了表明企业资产收益能力可能较低,过小了则表明短期偿债能力可能欠佳,因而经验取值为2左右比较合适。四类基准各有优劣,通常要综合应用才能找出真正的重点差异。

五、剖析差异原因并做出评价

一个财务数据通常是多个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因而一个重点差异也可能是多个部门共同所致。要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就需要对差异做层层剖析,将差异结果分摊到具体责任部门或责任人。例如,原材料支出比计划额超支了,而原材料支出等于实际产销量、单位产品的原材料耗用量和原材料单价三者相乘,则相应地原材料支出超支应于销售部门、生产部门和采购部门有关。如果不将原材料超支额定量地分摊到各相关部门,就容易出现三个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不易于发现导致原材料超支的具体原因和对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因素分析法就可以解决这类差异分摊的问题,因素分析法又包括连环替代法和差额替代法(因素分析法作为一种常见方法在各类相关教科书上均有介绍和应用,此处受篇幅所限不再详细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能仅仅根据分摊的差异结果(或者实际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即对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的工作予以评价。原因在于,数据结果是客观条件变化和主观努力程度两方面共同决定的,而对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的管理评价应主要取决于其主观努力程度。例如,单位产品原材料耗用量计划值是8,而实际值是7,看似应该得出对生产部门予以表扬的评价结论,但实际情况可能是由于本期初更新了一台标准单耗为6.5的新机器设备,而生产部门的单耗相对于新机器的单耗标准尚待进一步降低;再如,原材料单价计划值是6,而实际值是7,看似应该得出对采购部门予以批评的评价结论,但实际情况可能是本期原材料大幅上涨至8,同行平均采购价格为7.5,正是由于采购部门预计到这种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并提前做了大量努力才使得本企业原材料采购价格没有上涨那么多。因此,对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的工作做具体管理评价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条件变化,而不能迷信数据结果。

六、撰写分析报告

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找到重点差异,并剖析差异具体到责任部门或责任人,且结合内外部条件变化予以评价之后,相关分析结论即已得出,财务报表分析过程至此结束。随后,应该开始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汇报相关分析过程及主要结论。通常,财务分析报告阅读者并不像财务报表分析人员那样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因而财务分析报告应该尽量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能用图时尽量不要用表”,因为图所反映的信息更为直观,例如反映资产结构状况或融资结构状况时,可以采用饼图;反映近年收入、成本费用情况,可以采用趋势图,等等。

会计准则的日渐近完备和企业信息披露的要求日益严格,使得财务报表信息越来越专业;经济的日益活跃和市场的逐步成熟,使得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普遍[6]。财务报表供给的专业化和财务信息需求的普遍化之间矛盾的日益激烈,催生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巨大需求空间,因而做好财务报表分析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提高实践应用性的角度出发,梳理了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与要点,有助于教师讲解相关内容,并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若晴.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其改进[J].财会月刊,2010(10上),10-11.

[2] 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36-41.

[3] 武龙.财务管理教学中的项目投资决策流程与方法探讨[J].管理工程师,2012 (3): 56-58.

[4] 杨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3(3),284.

[5] 杨莉霞.浅谈财务报表分析[J].财会研究,2013(3),59-61.

[6] 任家华.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74-76.11

篇10: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主要步骤

很多人在化妆之前都要提前学习一些化妆的小知识,免得自己化妆的时候搞错步骤,这就尴尬了。特别是新手们,敲板凳,一起来看看化妆的一些步骤吧。

篇11: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主要步骤

2012-05-01 19:31

4月21日,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副秘书长陈迎新在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商业票据印刷分会第十二届年会期间举办的绿色印刷宣讲活动中对实施绿色印刷的详细流程进行了介绍。

目前,绿色印刷认证检查的主要依据是《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和《环境标志产品保障措施指南》,检查的基本原则是以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为核心,以环境标志产品保障措施指南为工具,对产品实现过程实施检查。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副秘书长陈迎新

绿色印刷认证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管理要求、产品的环境行为要求、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要求以及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和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而申请绿色印刷的相关程序为:资料准备、内部培训、认证申请、认证合同签订以及认证检查、检查结果处理、获证后工作。

一、资料准备

1.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印刷经营许可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注册商标复印件。要求: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需要有当年年审标识并与申请书填写的企业名称、法人相符,拟认证产品在营业执照规定范围之内;印刷经营许可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需处于有效期内;注册商标复印件、商标注册类别应与申请认证产品一致。

2.环境标志保障措施文件。通过质量、环境体系认证的企业需要明确保障措施与现有体系对应关系,并对现有体系文件进行相应的修改、补充,如证书使用等;未通过质量、环境体系认证企业需编写环境标志保障措施文件(按《环境标志产品措施指南》编写);填写“环境标志产品保障措施指南要素与企业管理文件对应表”。

3.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及产品质量标准。需提供经国家或省级技术监督部门认可且通过计量认证产品检验机构出具的一年内合格的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检验报告,报告内容及检验指标应与产品执行的标准相符,并合格;执行标准可不必提供,企业标准必须经过当地技术监督局备案并提供备案证明。

4.“三废”检测报告。废水、废气、噪声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必须由通过计量认证环境检测部门出具,报告时间为申请认证前一年之内;废水至少检测pH、COD、BOD、SS、石油类等常规性指标;废气至少检测二氧化硫、烟尘、林格曼黑度三项指标;噪声则不少于厂界东西南北四个测点。

5.“环评”批复、“三同时”验收报告(或环保局守法达标证明)。2003年1月1日以后成立的企业,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复印件,竣工验收通过的批复文件复印件;2003年1月1日前成立的企业,若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需提交当地环境管理部门出具的守法达标证明,证明中需明确近年来的环境行为和执行标准的名称和相应时段、级别。

6.申请认证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即可,请注明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工艺详尽只需提供一份。

7.企业组织结构图和厂区平面图(简图)。企业组织结构图若提供的文件中已包括可不单独提供,厂区平面图简图即可。

8.产品彩色照片。

二、内部培训

1.企业自我培训。组织企业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标准条款,由环境标志产品内审员负责按照《环境标志产品保障措施指南》的要求进行全员培训。

2.外来技术服务。签订技术合同:企业提交的资料符合相关要求,具备基本条件后,可由协会统一组织技术服务,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接受培训,便于为企业进行绿色印刷认证提

供有效帮助;现场技术服务:环境标志概要介绍、标准讲解、环境标志产品保障措施指南及实施、保障措施文件编写指导、认证检查要点。

三、认证申请

由企业自愿提出,填写申报表格。

四、认证合同签订及认证检查

签署合同后认证中心安排限产检查人员及日期。

五、检查结果处理

样品检测问题处理:若样品检测不合格,可启用备份或分析原因后重新抽样,如对结果有异议可启动相应程序;现场检查不符合需整改,达到要求后报检查组确认。

六、获证后工作

监督,保障措施持续改进。

篇12:传统书画修复主要步骤

一、润揭画心

即揭除原画背纸和托纸。“揭”的水平如何将会给书画寿命带来决定性影响。陆时化在《吴越所见书画录》中所述“性急而付拙工是灭其迹也”

润画心

将画件正面朝下平铺,润清水并以棕刷排平。绢本及丝、棉质画心,需以水油纸进行封固,即“翻水油纸”:将润潮的画心,正面朝上平铺于裱台,以略大于画心规格裁配水油纸,在水油纸上刷稠浆糊,待浆糊渗透后,与画心排实,翻至洁净裱台上。

揭画

通常先揭背纸,再揭托纸。根据具体情况可用镊子揭或用手指摩、搓,每次所揭范围不宜过宽过长,在保证画心安全的前提下,揭除背纸和托纸。需循序渐进,心平气和。

二、补画心

周嘉胄在《装潢志》中以“女娲炼石补天”来比喻补缀时补料选配的关键性。根据画心质地,选配粘补材料,关键是质(质地)、纹(帘纹、丝纹)、光(包浆)、色(颜色)四大要素。但这其实是很困难的,以纸为例,经历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发展,纸的原料、帘纹以及抄造工艺等都发生了变化,宫廷与民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也呈现出差异。还有一些“特种纸”的产生,如明清时期的泥金笺、粉笺、蜡笺等。这就要求人们在选择补料时,要全面地考虑情况,“帘纹宁窄勿宽,绢纹宁细勿粗”。

补料选配后,需根据画心的颜色染配托纸,其一般标准是略浅于画心最浅处调色染配。有的人为了眼前利益,将画心空余处裁切下来当作补料,这种“挖肉补疮”的做法实则是对画心的严重破坏。

补残缺

补料选配之后,就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粘补,主要有碎补、整补、镶补的方式。碎补和整补需先“刮口子”,即用锋刀依残破边缘刮出0.1-0.2厘米的坡度,以利粘补的接口平坦无痕。镶补则无需刮口子,以刀裁切,并按碰缝的方法粘补破洞。

托画心

古旧书画,多选用平托或覆托两种方法,简单的理解平托为画心背面上浆,以托纸覆于画心;覆托为托纸上浆撤水后,以浆面覆于画心背面。托合、排刷之后,将画心面朝上水平翻至高丽纸上,湿润表层,将表面水油纸等衬料揭除,整补的画心由于破损处只有一层托纸,还需进行隐补。

画心托好晾干后,需在其断裂缝的背面粘贴折条——宽为0.3厘米左右的宣纸条,防止画心继续损伤。

补全画心

篇13: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主要步骤

1 种猪净化PR的基础条件

养殖场的选址、结构布局、设施设备、包括控制人流和物流的防疫管理、人员的畜牧兽医专业素质、与周边养殖场的联防联治、档案管理是决定能否建立和实施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以及净化疫病方案、实现高效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至少要按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农业部令2006年第67号) 要求建立养殖档案;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 (2010年第7号) 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 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经常利用本场的实验室或借助其它实验室开展免疫抗体和动物疫病监测, 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具备基础条件, 就可以制定本场的《猪伪狂犬病净化方案》, 组织净化工作了。

2 净化准备

2.1 材料准备

2.1.1 合格疫苗

使用国家批准的高效无污染疫苗。当前我国使用的伪狂犬疫苗毒株主要有Bartha-K61株和HB-98株, 是g E基因缺失、免疫原性良好的毒株, 但高效的疫苗毒株并不代表有效的商品疫苗。养猪场要慎重选择使用生产中未引起发病、死亡等不良记录的有效疫苗。

2.1.2 抗体检测试剂盒

PR的免疫抗体和感染抗体检测方法采用ELISA, 免疫效果评价常检测g B抗体, 感染抗体常检测g E抗体。笔者建议采用爱德士 (IDEXX) 试剂盒, 检测g E抗体。

2.1.3 血样采集

采集待检猪群的血样, 分离血清备用。感染抗体检测采样不受免疫时间限制, 如果考虑到母源抗体的影响, 一般采集10周龄以后的血样。免疫效果评价一般采集免疫后3~4周的血样。

免疫效果评价抽样数量:通常按照以下公式计算采样数量, 但不少于30头份。置信度95%, 预期免疫抗体合格率90%, 相对误差10% (即z=1.96, p=0.9, e=0.9×0.1) , na为调整后的最小采样数量。同时这些抽样要照顾到种公猪、生产母猪和后备母猪等不同的群体。

下面公式中“N”表示拟净化猪群的头数, “p”表示预期免疫合格率或预期感染抗体阳性率。

感染抗体监测抽样数量:公猪普查, 后备猪进入生产群前普查, 检测净化阶段普查, 阴性种猪群建立后以及净化维持阶段按以下公式抽样监测, 但最少采集不少于30头份。按照置信度95 (CL=0.95) , 预期感染抗体阳性率从当初检测的流行率逐渐过渡到3%、2%、1% (e=N×1%) , 抽样比例兼顾不同群体。

2.2 后备猪群准备

净化工作开始前要加大后备猪群的选育力度, 此时的后备猪数量不但要满足正常种猪的更新, 一般种猪每年更新25%~30%, 还要满足因PR净化淘汰的补充需要。选定后对其隔离, 最好能在新建的、与原有圈舍保持较远距离的圈舍独立培育, 加强PR疫苗的免疫, 并连续检测伪狂犬病毒g E抗体, 间隔21 d左右。连续2~3次后备猪群阴性时, 一次性补入基础母猪群。

2.3 待净化猪群的准备

选择健康、生产成绩稳定的种猪群开展伪狂犬病的净化。选定后检测伪狂犬病毒g E抗体, 阳性率最好小于10%, 10%<阳性率<30%的可以净化, 但净化时间长、成本高。大于30%的淘汰清群, 重新引进阴性种猪。

3 强化免疫

猪伪狂犬病疫苗的免疫能减少感染猪向外排毒, 减少甚至阻断伪狂犬病毒的传播, 疫苗免疫是净化本病的必要手段[2,3,4]。应该对全场所有猪开展强化免疫工作。

3.1 制定并执行免疫程序

研究表明, 仔猪母源抗体可持续6~14周[5,6]。制定仔猪的免疫程序, 应经过实验室监测母源抗体 (g B抗体) 消长情况, 当母源抗体合格率 (S/N值≤0.40为合格) 降低到60%附近时进行免疫[7]。

以下程序仅供参考:仔猪出生后3 d内, 用0.5头份疫苗喷鼻免疫, 6~9周龄二免, 二免肌肉注射时还可以同时在两个鼻孔各喷鼻0.5头份。后备猪于初配前3~4周及产前30 d共免疫两次。生产种猪每年免疫3~4次[8,9,10,11]。

3.2 免疫效果评估

每次疫苗接种后检测免疫抗体, 保证猪群具有可靠的特异性抵抗力。第一次免疫后, 若所免猪群的伪狂犬g B抗体合格率小于80%的, 再强化免疫1次, 经过3~4周后再采血检测, 当所免猪群的伪狂犬g B抗体合格率不小于90%时, 进入检测净化阶段。

4 检测净化

检测净化阶段是净化PR的关键阶段, 期间要充分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猪群保健和防疫管理, 力求使猪群不受应激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保持猪群处于健康状态, 以便加快净化进程, 降低净化成本。

4.1 补充后备和种猪封群

检测净化开始前, 补充准备好的后备猪。直到所有种猪普查的最后2~3次没有发现g E抗体猪前, 不再补充后备猪。

4.2 临床监测

每天观察猪群的发病和防治情况, 做好记录。发现临床疑似PR症状的猪, 立即淘汰;对后代仔猪发病的母猪, 随时淘汰或检测后阳性者淘汰。必要时对临床疑似病例的检测, 要注重结合PCR方法, 防止感染, 野毒, 但检不出抗体时的漏检。

4.3 检测淘汰

结合分娩车间的运转周期, 每隔3~5周, 对所有种猪采样, 检测g E抗体, 立即淘汰阳性猪。最低要求是把阳性的怀孕猪隔离到专用隔离圈舍, 产后仔猪超免伪狂犬疫苗, 18~21 d断奶, 断奶后淘汰种母猪、其仔猪隔离饲养并强化免疫, 育肥出栏, 这样做会延长净化时间。

全部种猪连续2~3次g E抗体阴性时, 阴性种猪群初步建立。此后可以每隔2月抽样检测g E抗体, 并持续6~12月。

5 净化维持

PR阴性猪场, 严密监测“无伪狂犬病”猪群的状况, 确认和维持猪伪狂犬病净化状态。一是每季度对种猪群, 按“2.1.3血样采集”要求随机抽样, 检测g E抗体;二是严密监视、检测和淘汰临床具有疑似猪伪狂犬病症状的猪;三是只能引入伪狂犬病净化场的后备种猪和伪狂犬病毒阴性的精液。同时落实其它生物安全措施。

6 讨论

连续2年无伪狂犬病临床症状, g E抗体全部阴性的猪场, 可以申请农业部组织的“规模化种猪场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评估认证, 并取得证书。

PR阳性场的净化需要的成本较高、时间长, 但净化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准备阶段约需10个月、强化免疫约需2个月、检测净化约需12月。一般猪伪狂犬病净化场的成功创建和运行, 大约需要2~3年时间。

我国养猪场分散, 自2009年以来, 越来越多的猪场发现伪狂犬野毒感染, 阳性场g E抗体阳性率达9.48%~18.04%, 甚至达到50%[2,3,4,5,6,7,8,9,10,11,12], 而且混合感染复杂, 故当前更适宜创建免疫动物疫病净化场。

文章只叙述了免疫、检测、淘汰等措施, 对于消毒、隔离等其它综合措施没有进行说明, 例如病猪和隐性带毒者以及鼠类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要根除病原、净化猪场, 还需加强常年灭鼠工作, 再如采用联防联治, 对种猪场周边的猪群, 由净化种猪场提供种猪, 开展同步净化, 是净化场种猪场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

摘要: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对提高养猪效益和猪肉产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查阅资料, 并结合甘肃通渭、永靖、白银等地净化猪伪狂犬病的经验, 从种猪场净化伪狂犬病的基础条件、净化准备、强化免疫、检测淘汰、净化维持五个方面阐述了猪伪狂犬病的净化步骤与基本要求。

关键词:种猪,伪狂犬病,免疫,淘汰,检测,净化

参考文献

[1]赵德明, 张仲秋, 沈建忠.猪病学[M].第九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8:471-472.

[2]闫之春, 樊福好, 熊慎苏, 等.2012年伪狂犬病重新抬头[H].今日论坛, 2012, (6) :7-11.

[3]曾智勇, 汤德元, 郭万柱.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J].世界农业, 2007 (10) :66-69.

[4]冯烁.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的研究进展[J].福建畜牧兽医, 2010 (3) :L11-14.

[5]王永彬.猪伪狂犬病的抗体检测及分析[J].今日畜牧兽医, 2008 (3) :21-22.

[6]朱玲, 郭万柱, 徐志文.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活疫苗 (SA215) 免疫母猪后仔猪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首免日龄[J].中国兽医学报, 2004, 24 (4) :320-321.

[7]卢晓辉, 姚四新, 宋涛, 等.仔猪伪狂犬病免疫时间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7 (3) :32-35.

[8]刘明亚, 陈闻, 李玉峰.猪瘟和伪狂犬抗体水平对疫苗免疫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 20l0, 42 (2) :68-70.

[9]朱玲, 郭万柱, 徐志文.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活疫苗 (SA215) 免疫母猪后仔猪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首免日龄[J].中国兽医学报, 2004, 24 (4) :320-322.

[10]曾强.规模化猪场PRV感染检测与免疫防制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 2006.

[11]童光志.仔猪的免疫[J].国外兽医学畜禽传染病, 1993, 13 (8) :30-32.

篇14:木耳段木栽培的主要步骤

1. 耳场选择 耳场要求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等条件与菇场要求相同,主要的区别是菇场要求七阴三阳的较高荫蔽度,而耳场需阳光更充足的环境,以三阴七阳为宜。

2. 段木准备 适于香菇生长的常用树种,如栓皮栎、麻栎、槲栎、米槠等,也可用于木耳栽培,树木胸径以10厘米为宜。具体做法类似于栽培香菇的段木准备,相对而言,直径较小的枝桠种木耳比种香菇更合适些。

3. 适时接种 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具体情况,尽量做到适时接种。在气温达到5~20℃,段木含水量适宜时进行接种。穴、行距以8~10厘米×5~6厘米为宜。用手工打孔器或手电钻打孔,木耳菌种瓶要在接种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消毒。接种时操作人员最好戴消毒乳胶手套,打开菌种瓶后刮去表面老皮,用手把菌种掰成小块,每孔内放1块菌种,以填满孔穴为度。然后轻轻按压,但不要压太紧,防止将种内水分压出,边打孔边接种,最后盖上事先准备好的木塞,用手锤敲平。

4. 上堆发菌 将接种后的耳木以“井”字形堆至1米高,耳木与耳木之间保持5厘米左右的距离,以利于通风

透气。堆的上下和四周要用薄膜严密覆盖,堆内温度保持24~28℃,空气相对湿度以80%左右为好。

5. 散堆排场 上堆发菌1~1.5个月,待菌丝长入耳木后,即可散堆排场。将耳木一根根平铺在湿润的耳场上,使之吸收地潮,接受阳光雨露和新鲜空气。如果湿度不够,可在早晚各喷细水1次。排场期间,每10天应将耳木翻动1次,使其上下左右吸潮均匀。

6. 搭架上架 当耳芽长满耳木时,在地势平坦、避風向阳、水源方便、雨后不积水的地方,将耳木按“人”

字形逐根搭在横架上。耳木之间相距6~10厘米。架木的角度以45度为宜,雨水少的地方可稍平些,雨水多的地方可稍陡些。在阳光照射过于强烈的地方,最好搭人工荫棚。

7. 调整湿度 上架后,空气相对湿度需达到90%~95%,同时又要保持干干湿湿、干湿交替的环境条件。干旱

时应人工浇水,夏季晴天应在早晨和傍晚各浇水1次,浇水要采取巡回浇的方法,浇细、浇全、浇足。天气阴凉时可酌情少浇水。经过7~10天,耳芽就可长大成熟,采收后将耳木上下调头,使湿度均匀,并停止喷水,晒2~3天,使其表面干燥,促使菌丝向深处发展。接着进行喷水管理,此后陆续有耳芽出现,10天左右又可采收1潮。

8. 采收 木耳成熟时,耳片展开,边缘内卷,耳根收缩,耳片富有弹性。采收宜在雨后天晴,耳片开始收边时进行,晴天清晨采收即可。若遇连续阴雨,已成熟的木耳也要及时采收,以免霉烂。

上一篇:睡前阅读的励志故事下一篇: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