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课题实施计划

2024-07-22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课题实施计划(共11篇)

篇1: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课题实施计划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课题实施计划

裕民县第一小学

杨丽娇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学生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等途径,在对学生一个月的全方位考查的基础上,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上、中、下按1:6: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

2、备课分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教法,设计分层练习。具体做法: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3、讲课分层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分为:分层设疑──看书自学──尝试练习──教师分类指导──归纳小结──分层作业。上课时,分层提出思考问题、启发思维,分层钻研、尝试练习、分类指导,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对本节课进行归纳小结,强化学习重点,强化分层训练,正确处理“优、中、差”三者关系,做到有同有异、有分有合、分合有致。

4、作业、练习分层:课内外作业,分基础题、综合运用题,基础题全体学生必须做。对差生应该强化练习,优生 “吃不饱”时,适当补充一些综合运用题,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5、课内课外分层指导:因人因组而异,在对学生进行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生特长学生品质的指导,辅导时,对差生力求坚持面批面改,对优生加强检查督促和提示。对特长生细心呵护重点培养。

6、考核分类检测:每一单元学完后,安排一次过关考核,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准备阶段:2014.10——2015.10 主要工作:收集资料,明确研究目标,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分组的方法及实施过程.制定三年的课题计划,交论文一篇,培训心得体会两篇,个人教学随笔四篇。

(二)、对比试验: 2015.10——2016.10 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展开研究。将任务落实到每一个课题组成员,明确工作职责,密切合作,保证研究质量;按照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开展教学;在试验基础上总结经验,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深入研究,形成理论.学生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等途径。在对学生一个月的全方位考查的基础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上、中、下按1:6: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对学生进行分层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原则上“进则上,退可下”。向学生阐明“分层递进”的思想,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分层递进”教学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素质意义;同时向学生说明这种分层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和智能的发展据情而变,动态平衡。

教学目标分层:在对学生分层次后,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C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A组学生达到①-⑤。

课堂教学分层: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要在努力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安排课时的时候,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C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A层“吃得饱”。

布置作业分层:对三个层同学的作业的布置有所不同:C层是基础性作业,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稍有提高的题目,A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各半。

课外辅导分层: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C层学生补课,给A层学生增加次竞赛讲座。这样可进一步使C层学生“吃得了”,能奋发向上,A层学生“吃得饱”,能充分发展,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单元考核分层:每一单元学完后,安排一次过关考核,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

(三)、结题阶段:2016.10——2017.10 主要工作:组织研究试验成果,形成分层教学实施办法,撰写研究报告,申报试验成果

三、完成预期研究成果

1、分层教学要有视频、图片或录像课,两年内保证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教师学习、调查问卷、教师研讨等保留资料存档。

3、论文:把课题实验过程中的阶段性总结、论文、反思等编辑成册,争取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4、结题报告: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力争在省以上刊物、杂志发表。

篇2: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课题实施计划

双辽市玻璃山镇中心校

郭环宇

一、课题的设计论证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势必要引起一场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革命。如果一个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

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也就难免生吞活剥、一知半解,我们很难想象,在他的一生中,能够具有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展现一个独特的自我。转变学习方式,还孩子们一个充满灵气的时空,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

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活动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试途通过研究,实现教学方式的优化。因

此我们要改变现有的教学状况,把课堂变为展示学生才华的舞台,变单一的教师讲解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为此,我

们提出“活动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此来改变原有的授课模式。探索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

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数学知识、数学能

力、数学思想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也探索在数学活动化的教学中,如何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

作用。

2、课题研究的内容: ⑴研究思路

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活动因素,保证学生有自己真正的活动,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

中,要努力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动眼,使

教学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试图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探究为主,把交互式、个体式等

多种学习方式融于一体,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背景,以活动为载体,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充分弘扬学生的主

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以活动促发展,达到真正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有价值的数

学。由此可见,平时的教学活动是我们的主阵地。形成“创设生活情景→提出大胆猜想→引导合作研究→

开展实践活

动→进行反馈交流→回归生活体验”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活动教学模式。⑵研究内容

①“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学习资源开发的研究。

学科课程的统一教材内容,过分的生硬和单一,不说是已越来越脱离生活,但确实并不利于不同地区的学生,也不适

合同一地区不同班级的学生。因此,如何还课程以亲切熟悉的面孔和时代的气息,这是我们要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它

包括学习目标的多元组合和教学材料的开放组合。以开放性的策略来教学封闭性的内容,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

②“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活动教学中一种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它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又有

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计

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在集体合作中展示自己,张

扬个性。

③“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

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数学意识,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构建数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活动、猜测、假

设等方式,使学生充分体验,从而通过实例体会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有所收获。

3、课题研究的价值:

(1)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交

流能力、创造能力等。

(2)学生有了发展个性的空间,激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

(3)模式的创新:在开放性的时空里,引导学生学习封闭的内容,改变教材内容的呈观形式。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要想达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必须转变现有的学习方式,而“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就是一种较好的途径,通

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达到:

1、总体目标:

⑴收集适合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比较系统的活动化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趣味性、思考性、可活动性。

⑵明确 “活动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构,探索出可操作性较强的“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模式。⑶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活动能

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等。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㈠准备阶段 确立课题,搜集国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信息。㈡形成阶段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修改完善课题方案。㈢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4-6月)

学习有关理论和做好宣传发动等工作。做好学生素质需求的摸底调查工作。制定学期工作计划。

2、第二阶段(6-8月)

坚持做好第一阶段的延续工作,充分发挥课题组的导向作用,做好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资源的开发研究,撰写

阶段性总结。

3、第三阶段(8-10月)

计划聘请专家或有经验领导对当前工作进行评价指导、理论和业务讲座,做好“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

和一般模式的研究以及在活动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研究,撰写阶段性总结。

4、第四阶段(11-12月)完成“活动化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撰写相关

总结。对整个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写出实践报告,召并拟定继续实践的延续计划。㈣ 结题阶段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申请结题。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实验法。

2、综合其它研究方法。

结合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测量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确保研究过程科学合理。运用观察法是及时获得并积累

感性材料、验证假说的必要手段;运用调查法以获取全面的研究资料;运用个案法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

改进研究措施;运用测量法和统计法对研究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篇3: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课题实施计划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 各种新的高效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 其中课题型教学模式在近些年得到了推广和使用, 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课题型教学一般指的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指导下,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一些必要的研究课题或者问题, 积极主动地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此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潜能获得了激发, 知识迁移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并且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社会信息和知识, 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技巧。课题型教学模式的关键是需要确定学生的选题方向和研究方法,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确定选题方向可以是学生自主确认, 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认, 一旦研究方向确认下来就需要学生制定科学的研究方法, 让学生自主地学会探究问题的结论。在攻克课题的时候, 分析的思路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地位, 使学生由数学知识和数学实验的被动接受者, 转变为自主学习的探索者和研究者,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 让学生按自己的认识水平、技能、兴趣和爱好等具体情况选择好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教学当中注意运用与渗透“课题型”学习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实验、数学实践等数学知识学习活动, 而不是对其进行简单枯燥的理论学习。通过课题型教学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 使得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开展初中数学课“课题型”教学模式的对策探究

1.教学体制的改革与调整。

对于初中数学课的课题型教学模式来说, 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本文认为, 课堂的活跃和民主氛围要以规范、严格的学校管理为依托, 学校的整体面貌要严肃、有序, 学生首先要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 然后才能是活泼、创新、自由的人格展现和培养。作为学校, 应该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 引进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管理手段, 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准。初中数学课堂开展课题型教学模式, 在其教学质量评价上很难操作, 所以学校需要对日常教学活动进行质量监控, 保证优质课堂的实现。明确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 制定教学环节质量的标准, 采取合理的措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可根据教学的需要, 成立教学质量监控小组, 委派老师和管理人员不定期地走进课堂进行听课;各班选派学生组成教学情况信息小组, 由小组成员填写教学日志记录册, 年级定期召开信息小组座谈会, 及时反馈教学情况, 研究教学措施;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可以开通网上学生评价系统。通过诸如此类的系列措施, 提高了教学水平, 保障了教学质量, 使教学工作有序运行。

2.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题型教学需要学生具备极强的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 实现这种学习状态的最佳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要学生拥有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自然就会参与到教学之中来, 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提高了。数学课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其实很多的学习内容会让学生感到非常的无聊与枯燥, 因此, 数学课特别需要学习兴趣为支撑, 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目标。课题型教学的研究问题多数都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他们自身感兴趣的问题, 所以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 教师可以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课堂里充满信心, 发展个性, 表现自我。

3.客观而有效地评价学生。

课题型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对于学习的成果也是不好判断, 学生的学习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激励。所以,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所处的现状, 学习的状态, 第一时间给出客观而有效的评价。在学生对相关的问题开展探究的过程中, 教师要主动关心学生对问题的研究进展状况, 对于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的指导, 千万不要用老师的眼光去看问题, 不对就批评, 出现错误就否定学生的一些工作, 这样做是不合理的, 会大大地减弱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对待学生的探究活动, 一定要用发现美的眼光去对待, 多加肯定和鼓励学生,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度, 保障学生探究活动的持续性和高涨性。

摘要:初中数学课作为普及数学知识,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 在近些年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说却不容乐观, 初中数学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很多的课程教学流于形式, 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学习兴趣较淡。面对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必须革新思想, 采取有效措施, 实现有效教学。而课题型教学模式就是一种能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模式, 可以大大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题型,有效教学,实施

参考文献

[1]吴辉.浅析初中数学“课题型”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读写算.2013 (10)

篇4: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课题实施计划

关键词:课题学习;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形式多元化

“课题学习”作为初中数学四大领域之一,是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色,它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课题学习”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一、“课题学习”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意义多元化

“课题学习”虽然在教材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它却是课程改革的根本所在,它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题学习”不仅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实验、探索、交流的过程。通过“课题学习”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实质上都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通过“课题学习”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生活离不开数学,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3.有利于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课题学习”过程中要用到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分情况讨论思想以及统计与概率思想等。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好的学习成果只有在“课题学习”的基础上才会出现,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题学习”中也得以培养和提高。

二、“课题学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多元化探索

1.“课题学习”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1)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设计。这类问题通常给出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设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2)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背景设计。

(3)借鉴其他版本教材的课题学习。借鉴除苏教版以外的其他版本的教材中的课题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践,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课题学习”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1)灵活运用教材中“课题学习”素材。

(2)将部分探究性学习、数学活动等内容通过小课题学习的形式实施教学。

(3)将教材中的探究学习内容深化拓展。

(4)深化课题学习的成果。

三、实施“课题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1.如何实现课题学习的目标

由于数学“课题学习”是个“年轻”的课题,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与经验,还有些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略了其真正目的。

2.通过怎样的策略才能突破“课题学习”的教学重难点

在数学课题学习中,学生往往表现出自主实验的能力、合作能力都不强,教师采取何种策略才能解决重难点,是一个既现实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3.如何把握学生课堂上活动的程度及时间

在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过于松散势必有些混乱,而稍有拘谨,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如何评价学生“课题学习”的成就

一堂课题课结束后,往往是学生和老师都有些茫然,学生的真正收获根本没有办法予以评价。

总之,在“课题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困惑与不解的地方,还需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篇5: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课题实施计划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计算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之一,而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近几年,我们对每次的测试卷进行分析,在计算这个大题里,有关计算的内容所占的比例很大,但却有80%的同学不能拿到计算满分。在所有失分的题目中,因计算而失分的题在总失分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很多家长甚至教师都认为只是孩子粗心大意、马虎造成的,其实是多方面能力缺失的综合表现,忽视不得。因为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如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许多老师一提到计算,就认为只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增加练习的量,反复的练习,把计算作为一项机械重复的任务来完成,导致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口算能力比较薄弱、计算基础不够扎实、计算法则混淆不清、计算能力参差不齐。而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不断加深,学生计算越发暴露出更多的问题。这势必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和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计算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焕然一新,注重

情境创设,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算法多样化等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与之不相称的是有不少地方、不少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明显弱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与以前的同年级学生相比计算能力不高,正确率低,速度慢等方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认真调查分析。因此,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选择以《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希望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总结出学生在计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有一定的改进措施,同时能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通过课题研究,以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直以来数学教师都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计算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要求较高;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对学生题后检查的要求一般趋于笔算;由于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多;教师设计相关课堂练习能力提高,这就保证了教师能根据班级实际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参加研究的7名课题组成员教学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能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

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学生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它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依据。

2、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完善对事物的理解。

3、现代教育学理论。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主导的作用很重要。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否积极参加,对于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影响。在计算教学中,教师绝不能满足于把计算法则,公式讲清楚,而应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熟练掌握计算能力。

四、核心概念界定

计算: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

计算教学:是指教师以教材为依托,通过有效地运用策略及方法、帮助学生剖析算理、引导建构算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计算练习,最终形成自我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活动和过程。

有效性: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更是要以学生的进

步和发展为宗旨,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于学习,勤于探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设计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出发,来认识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2)通过研究,寻求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乐学、好学、会学,切实解决我镇高段数学成绩中偏下水平的现状。

(二)研究内容

先从大的三个方面来说:

(1)从学生层面来讲,本课题研究的是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让学生能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仔细计算的习惯和计算后主动认真检查的习惯等,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在乐学的环境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运算及推理能力。

(2)从教师层面来讲,由于受考试负面的影响,教师大搞题海战术,忽略学生计算习惯的培养,本课题研究的就是要更新教师在计算教学中的教育理念,要从学生学会计算方法转变到学生要弄清楚计算算理,要从学生学会怎样计算转变到学生要主动来学习数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来积极学习,使学生能一如既往地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准确率,同时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

(3)从教学层面来讲,本课题研究的是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如何体现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更加优化,增加练习的有效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

1、调查本地区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学生练习、学校活动中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3、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研究。主要利用课堂教学,探究怎样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笔算、估算能力,并达到一定的速度。寻找能够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实现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研究。主要研究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算法多样化的本质,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追求算法的合理与灵活。

5、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6、计算教学中有效练习的设计。

通过分析学生在计算中造成失误的原因,根据班级实际来改进教学,培养学生好的计算习惯,增加练习的有效性,成了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三)课题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2015年1月--2015年3月)

确定课题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收集有关文献资料、报刊杂志作为课题实施的参考资料。

(1)成立课题实验小组,明确分工。

(2)确定研究方向,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填写课题申报表,提交上级部门审批。

2、实践探索阶段(2015年4月--2016年3月)

针对班级实际情况探索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学习,提高课堂练习效益,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全面启动课题研究,根据研究目标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实施。

(2)加强教师培训。

(3)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相互听课、评课,注意信息反馈,撰写专题论文,收集优质练习题等,做好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的档案工作。

3、课题总结阶段(2016年4月--2016年5月)

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认真总结研究情况,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四)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种途经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关注国内外计算教学的历史成果和最新动态,增加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储备。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学生及老师等方式了解当地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进行归因分析。

3、行动研究法。

通过研究课例来进行分析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从中找到问题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合理性的改进措施,及时调整研究目标,使研究者在不断调整过程中得到启示。

4、个案研究法。

根据老师在计算教学中的某一个教学设计、某一个课例、某一个教学片段或学生的学习状况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

5、经验总结法。

对收集、积累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出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六、组织机构、人员分工

1、专家指导组

XXX中心学校校长:XXX XXX中心学校教研员:XXX

2、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

成员:

课题组由XX牵头,XX镇小学名师工作室成员一起组成,负责对本课题的确立及研究的监控与调节,所有人员既是本课题研究方案的提出者、设计者,同时也是研究过程中重要现象或改革方案的发现者、阐述者;承担或参与该课题的主要研究任务,协调课题组成员的力量,保证课题研究活动顺利开展。

组长职责:

(1)负责整个课题研究的策划、组织、协调,及时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邀请课题专家组专家对研究工作进行指导,确保课题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按正常的进度进行。

(3)及时提交本阶段度研究工作报告和下阶段研究工作计划,并且做好兼职的资料员,以确保研究档案的完整、有序。

(4)落实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开展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集体研究学习活动,并作好记录。

成员分工:

XXX进行专业引领,并对课题实施提出指导性意见,分享自己计算教学中有效的方法、方式,并对课题进行实践。

XXX,围绕研究目标进行教育实践,并收集相应材料。

3、课题组的管理和要求

(1)课题组的活动形式: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以研讨课为平台,以评课、交流为基本形式,辅以外出学习、观摩名师教学资料等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2)活动时间安排:课题组每学期进行不少于两次交流、总结,每次活动均应有书面记录。

(3)对课题组成员的几点要求

①团结协作,积极参加学校及课题组组织的各项活动。

②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能力。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一节计算教学公开课,并组织本区域内教师进行计算教学研讨课。

④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完整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一篇计算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

七、预计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课例研究、专题论文、优秀练习设计等。

八、具体实施:

2015年1月----2015年3月

1、制定实施方案

2、课题申报

2015年4月----2016年3月

1、学生现状调查(课题组全体成员)。

2、学生计算存在问题分析(课题组全体成员).3、确立课题研究框架。

4、课例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

5、优秀练习设计(课题组全体成员)。

6、专题论文(课题组全体成员)。2016年4月----2016年5月

1、课题研究总结(课题组全体成员)。

2、课题研究报告

3、材料归类整理

九、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该课题负责人XXX,XXX小学高级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专业引领:XXX,XX镇下庄中心学校教研员,一级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课题组其他成员均是XX镇小学名师工作室成员,都是一批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教学方法,热衷于教学改革、教学实践的一线教师,也是我镇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都有较好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勇于探索,教育教学特点基本形成,工作业绩突出,在我镇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定的知名度。

篇6: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课题实施计划

玫瑰镇小学第一中心校丁庆才 刘守业 张琼 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这些弊端,针对目前小学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学现状,我们提出“还语文本色,构绿色课堂”,旨在探求语文教学的真谛,让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本色,构建绿色生态课堂。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为使本课题有序高效的开展,特制订课题组学期工作计划

本课题组情况分析:

一、本组成员:

组长:丁庆才

组员:刘守业张琼

二、课题组存在的问题:

全体组员立足工作岗位,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教书育人,在教学研究方面有自己的专长。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将一切教学活动科研化,将一切科研工作常态化”的科研理念,还不能很好的落实在日常的教学工作、课题研究中。另外,我们还感觉课题的研究,还缺少专家的指导和引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本学期工作思路:

本学期课题组成员按照总课题的要求和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认真开展课题研究,保证子课题科学、规范、有效地进行,取得预期成果。课题组将继续引导全组成员在课堂上力求达到“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 ”的理想境界。本学期我们将重点在“课堂对话的艺术方面”组织全组成员进行研究,在“课堂对话的艺术方面”将就如何“引导学生入

情入境朗读课文”进行重点研究。另外,在课堂上注重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充分朗读,品味语言、读出韵味、把握写法等。在培养学生方面我们将组织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朗诵、演讲、学习感受交流等汇报展示。

采取的主要措施:

1、营造良好的教研教改氛围,充分发挥课题组的协作作用,组员之间求实、创新,开拓进取。

2、本组成员认真阅读《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策略》等优秀刊物,不断求取活水,充实自我。

3、每个组员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开展课题研究。

4、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及时小结汇总资料,不断督促组员认真搞好各项研究工作。团结组员携手共进,做课改的弄潮儿。

5、组织组员互相听课,跨年级、科目听课,促进交流,取长补短。

6、鼓励组员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期末人人围绕本课题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总结等。

7、认真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形成更为浓厚的教研风气。深钻教材,提升业务水平,争创优秀课题组。

8、邀请专家或名师及时对课题进行指导,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保证课题实验顺利开展。

9、加强资料积累,认真做好阶段性分析和课题总结工作,为后期结题做好充分准备。

本学期研究规划:

一、研究专题:

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色研究”总课题的研究,可以分成几个子课题,如:“课堂对话的艺术”、“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课文”、“呼唤语文回归本色”、“阅读教学应该上得有滋有味”、“课堂应有琅琅读书声”等。

二、具体研究方式:

撰写开题报告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教学研究课展示;教学案例分析;写研究反思或随笔论文等。

三、学期工作安排:

9月份:

1、填写课题申报书。

2、课题组会议,传达总课题研究内容。

3、召开课题组成员和参与该课题活动的教师会议,邀请有关领导参加,逐层申请课题立项。

10月份:

1、征求课题组成员意见,撰写实施方案。

2、撰写开题报告。邀请有关领导参加,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11月份

1、有关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的学习培训。

2、实验报告及各子课题的论证和任务落实。

12月份

1、教师活动:自学与课题有关的各种书籍,在讲课中渗透课题研究的意识,听课记录传阅。

2、进行“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课文”教学艺术的研究,主要是观课。

篇7:东门小学数学课题组活动计划

课题组活动总结

本学期课题研究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理解并准确把握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人人成功为目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内涵,以信息技术条件为环境,以培养学生学会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为目标,进行教与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彻新课程标准,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全体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以务实的姿态继续开展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施,通过有效的行动研究,使教育科研能真正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有利于办学品位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本学期作为课题研究准备阶段,课题组成员认真制定学校今后信息化规 划,制定实施方案,申报课题,成立课题实验组。讨论课题组活动计划,明确本学期研究目标和各人的任务,安排好研究课日程表。本学期作为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2006年3月-2006年6月准备阶段),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决定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加快软件资源建设。开学初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提高认识。校领导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通过对教师培训,进一步使全体教师充分体会到教育信息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信息

技术教育,是当代学生自身发展,自主建构的迫切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能充分地展示自我,自主建构。为继续开展好课题研究活动,学校领导积极参与,完善硬件设备,加强了数字化信息平台资源建设,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和保障。本学期学校行政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列为对教师考核的一个重点项目,要求每位中青年教师确立自己的子课题并纳入自己的成长计划中,期末将各人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鉴定。以此督促教师重视起来,行动起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促进课题活动的开展。随着我校信息技术力量日益增强,本学期已经做到60 %的教师、100%的学科、30%的课时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实施,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本学期我课题组结合市、区课题活动的要求,组织全体成员认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接受新的信息,并做好交流讨论工作。认真学习有关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对各地教学杂志上的教改信息及相关文章进行学习和摘录。继续利用网络查询、下载相关资料。小组成员采取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将所学的内容与自己的教学工作联系起来,做好学习笔记与学习心得,互相交流、讨论,促进内化。组织全体成员积极参加一些校外的观摩活动,并写好案例评析或心得。

在理论学习期间,课题组成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本学期除按课题研

究计划要求继续做好理论学习工作,还尝试开展了一些课题实践活动,把学习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研究步伐。积极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较好的整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具备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实践性。加强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促进并帮助学生逐步进入到自主建构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中去。教师也注重如何将自己的角色——“教学情境的组织者、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扮演得更充分,使“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了使课题研究能有效顺利的进行,学校把邀请专家作讲座与教师自学以及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重点放在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来提高教学效率上,能及时反思,总结经验。

此外为了确保课题研究有一个好的硬件环境,经过集体的努力,我校已成为市一级校园网。学校还继续加强对校园网络的改造和建设,认真做好各类电教资源的上传至校园网站的工作,丰富校园网站,对课件、教案、计划、软件、相关电教资料进行统一划分上传,做到校园网内容丰富,有一定深度。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发挥了它强大的功能性、交互性和美观性,使之成为师生研究和实践活动主要阵地之一。另外本学期电教组着重对老师进行了多媒体可见制作和使用的培训,务必使每一位中青年教师能熟练操作,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习提供帮助。本学期邀请了市、区电教馆同志到我校听课,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给予指导。将专家引领和校本教研有机的结合起来。此外还对教师进行了网页制作培训,组织教师和部分学生制作专题学习网页,从而为师生创设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考虑到教师目前运用

信息技术的水平,内容定为BLOG,由金伟平执教,培训后举行了全校教师个人BLOG制作竞赛,将好的作品发布在校园网上。每一位中青年教师本学期至少都上了一节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公开课,由教科室牵头,组织听课教师评析、讨论。此外,校行政已经于5、6月份组织教师举行了校内多媒体辅助教学评优课比赛,以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在学生方面,能重视学生的培训,加强学生在网络运用、文字处理两方面技能的培养,使他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能运用这些技能为自己的学习提供服务。如在网络情境下的教学中能自如的操作等。信息技术教师作为电教工作的排头兵平时也能注重自身信息技术素质的提高,同时不断更新观念,自觉地进修学习,增强技能,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沈星迪、黄圣雪等6位学生获得了全国少儿NIT动、漫画竞赛三个二等奖和三个三等奖,教师景丽、何蔚也获得了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素质竞赛辅导奖。华清、胡琴仙老师分别获得了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展望以后的工作,我校课题组还将继续努力,务实研究。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常州市朝阳新村第二小学课题组

篇8: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课题实施计划

一、“课题学习”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意义多元化

“课题学习”虽然在教材中所占比例不大, 但它却是课程改革的根本所在, 它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题学习”不仅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更是一个实验、探索、交流的过程。通过“课题学习”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实质上都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通过“课题学习”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 生活离不开数学, 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3.有利于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课题学习”过程中要用到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分情况讨论思想以及统计与概率思想等。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好的学习成果只有在“课题学习”的基础上才会出现, 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题学习”中也得以培养和提高。

二、“课题学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多元化探索

1.“课题学习”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1)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设计。这类问题通常给出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串, 引导学生设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2) 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背景设计。

(3) 借鉴其他版本教材的课题学习。借鉴除苏教版以外的其他版本的教材中的课题学习内容, 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践, 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课题学习”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1) 灵活运用教材中“课题学习”素材。

(2) 将部分探究性学习、数学活动等内容通过小课题学习的形式实施教学。

(3) 将教材中的探究学习内容深化拓展。

(4) 深化课题学习的成果。

三、实施“课题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1.如何实现课题学习的目标

由于数学“课题学习”是个“年轻”的课题, 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与经验, 还有些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忽略了其真正目的。

2.通过怎样的策略才能突破“课题学习”的教学重难点

在数学课题学习中, 学生往往表现出自主实验的能力、合作能力都不强, 教师采取何种策略才能解决重难点, 是一个既现实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3.如何把握学生课堂上活动的程度及时间

在教学中, 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 过于松散势必有些混乱, 而稍有拘谨, 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如何评价学生“课题学习”的成就

一堂课题课结束后, 往往是学生和老师都有些茫然, 学生的真正收获根本没有办法予以评价。

总之, 在“课题学习”的教学过程中, 有很多困惑与不解的地方, 还需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摘要:“课题学习”作为初中数学的四大领域之一, 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开放性,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篇9: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课题实施计划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活动;实施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01-01

我校作为一所农村普通高中,自2007年施行新课改以来,教师教学方式还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然沿袭“满堂灌”,对于“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能够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学习活动,教学中开展过少甚至一带而过。对于像我校一样的农村普通高中,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从而发现数学课题学习、探究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以期丰富教育实践领域的研究。

一、实施问卷调查

1、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1)调查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综合考察我校目前数学课题学习开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寻有效开展课题学习探究活动的途径和策略。

(2)调查对象。在高二年级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分别在文、理科A、B、C三类班级中各随机抽取一个班。

2、调查问卷的设计

在设计问卷时,笔者认为应当包含学生对数学课题学习的认识、学习态度、兴趣、动机及现状等方面。问卷的设计,能够较全面、有效地反映出我校目前数学课题学习及探究活动开展的真实状况,具有较高的效度。

二、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本次我们共发放问卷346份,问卷全部收回。通過回收整理数据,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学生问卷具体情况如下。

29%的学生表示在日常教学中老师经常渗透数学的应用价值,57%以上很少渗透;而50%的学生则希望老师在课堂上渗透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它学科的联系。对于教学内容的重点,77%的学生认为是知识点本身的讲解和联系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对于教材中的课题学习、探究活动、数学建模等内容的组织教学,只有30%的学生表示进行过探究活动,45%的学生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仅仅只是了解,11%的学生则是自行阅读,10%的学生认为与考试无关老师一带而过。从这个数据可以发现,目前我校的数学教学仍沿袭过去的传统教育方式,教和学的关系被简单的看成是“传授”和“接受”的关系,忽视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和社会实践。而我们的学生也由于长期的“灌输”,“塑造”成了只会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接受的现状。

对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的认识上,只有18%的学生认为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只有8%的学生经常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周围出现的数学现象;在数学考试中43%的学生表示最棘手的题目是应用题;面对应用题,10%的学生读不懂题意,30%的学生心理上有畏难情绪,45%的学生表示不会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这些数据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长期以来学生单纯的接受教师灌输的学习方式,抑制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另一方面是学生每天呆在学校这个狭小的空间环境里,对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无动于衷,这些现象正是缺乏这种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探究意识的表现。

而通过笔者与同组教师的交流,发现教师对课题学习、探究活动的开展都认为很有必要,但在具体实施时则持畏难观望态度,对于指导学生感到力不从心,难度较大。分析原因,一是教师的职业惯性与惰性,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容易把握,便于操作,缺乏决心和勇气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二是在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环境下,教师工作负担重,且教学时间有限,认为开展研究性课题学习会加重负担,而又不能明显提高考试成绩,所以对此没有太大的热情;第三,数学教师自身能力的限制,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参加过相关培训,也没有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又缺乏可借鉴的模式,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感到茫然。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我校数学教学仍然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对于课题学习探究活动,教师未能发挥指导作用。

(2)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不足。

(3)学生对于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认识不足,对课题学习及探究活动兴趣不高,大多数学生对组织课题学习有畏难情绪。

(4)课题学习及探究活动与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相脱节。现有的考试成绩无法反映学生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健全的课题探究的评价体系。

2、建议

笔者认为,要切实发挥课题学习与探究活动在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必须改进当前这种滞后的观念及状态,并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和途径,为此提出下列建议:

(1)改进观念,重视对课题学习、探究活动的实施。学校教师要紧跟课改步伐,让课题学习与探究活动的开展和“高效课堂”一样,接受并逐步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2)薄弱学校也可以开展课题学习与探究活动。对于基础差的农村薄弱学校,生源质量差,可以降低探究内容的难度,毕竟开展活动的目的不是一定要让学生得出什么研究成果,而主要是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课题学习重在学生参与的过程,在参与的过程中改变学习方式,培养探究意识与数学应用意识。

(3)评价过程化。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创新和与他人合作,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课题学习与探究活动的评价应贯穿整个探究过程的始终,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这是要注意的一个原则。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10: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课题实施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课题实验计划安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掌握教学有效知识不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依托所以,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推进课程改革、抓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为重点,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继续执行“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办学方针。面向学生、服务教学实际的校本教研,努力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目标

1.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体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方法注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与讲授式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体现生本思想。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

3.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三、主要措施

1、对教材加工、归类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力、再生力的有效知识,有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

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教材往往呈现一些基本现象和事实,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加工、提炼;另外,对教材所呈现的一些知识点,也需要教师进行归类处理,确定重难点。

2、活化例题,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活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例题转换成生活实际的问题。教材中有些应用题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学生常常感到这些题与自己无关,因此探索活动显得不够主动积极。教师可以“换汤不换药”,即将学习内容生活化,便于有效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

3、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篇11: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课题实施计划

研究报告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经从理论研究层面逐步向实践操作层面转化,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所以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讨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

一、关于教学模式

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有没有模式、教学需要不需要模式,以及研究教学模式对实施素质教育又有什么促进作用等,是我们近两年来一直在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认识教学模式,要抓住一个前提、两个要素。一个前提是指任何一个教学模式,特别是成功的教学模式都一定会有一个明确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作指导,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两个要素:一个是结构,一个是程序。教学模式可以看作是一种结构,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程序。如果我们把结构看作是一种横向关系的话,那么程序就是一种纵向的关系;如果我们把结构看作是一种静态关系的话,那么程序就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如此看来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你说它有,它就有;你说它没有,它仍然有,重要的是如何去认识、研究、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有效地克服它的消极影响,以此推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得到更加生动、健康的发展。

二、关于模式创新的研究

1、从单纯的知识积累模式到注重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研究模式

很长一个时期,人们片面地把小学数学教学仅仅看作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把知识比喻“水”,把学生比喻成盛水的“容器”,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单纯的知识积累模式。通过对素质教育的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结合学科特点,这种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认知——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价值及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和学习数学的趣味感;初步体验到数学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猜测等探索过程。

(2)思维——数学思维是一个由数学思维材料、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思维方式

和数学思维观念组成的一个立体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材料是思维的基础,方法是思维的手段,方式是思维的形态,观念是思维的导向。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思维,绝不是仅仅指的逻辑思维,还包括直觉思维、合情推理等。日本数学家小平邦彦曾讲过:“逻辑只用于证明,直觉却用于发明。”《课程标准》把原《大纲》中“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改为“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去掉了“逻辑”二字,就是因为数学教学不仅是要重视逻辑思维,同时还要逐步发展其他形式的思维。

(3)能力——主要包括一般学习能力、数学能力和学习策略。这些能力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量化的层次,指能够学习多少的能力;第二,工具的层次,指各项有效技能的和谐组合能力;第三,潜质的层次,指通过相对深层次的学习过程,理解和解释学生身边的客观世界的能力。

(4)情感——数学教学中的情感目标主要包括互相关联的四个方面。第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第二,自信心和意志力。第三,态度和习惯。第四,人与人的情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不断加深与他人之间的了解、友谊与尊重,以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化品格和社会化品格。

(5)德育——主要指积极而恰当地渗透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等。

教学目标是多元化的,但并不是平均主义的,也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是一个互相促进、和谐发展的整体。

2、从被动接受模式到主动探究模式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必须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出题,学生做;教师阅卷,学生改错”的状况,这种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正常发挥。那么小学生究竟应该如何学数学?我们认为,主要不仅仅是听数学、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更应该让他们“做数学”。“做数学”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学生的实践、思考和探索是学生理解数学的根本途径。

在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发展中,基本上蕴涵着这样两个部分,即探究思维部分与复现思维部分。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把宝贵的探究思维部分太轻率地转化为常规的复现思维部分。复现部分的教学是显性的,是可以通过步骤来传授的,而探究部分的教学主要是靠启迪,而不是靠传授,越是传授得一清二楚,学生就

越不需要思维,既使传授的东西是典范,也只是增加了知识性的储存。因此,好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数学教学中最可贵的就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意识、毅力和能力。为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设计一些具有探索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试一试,不怕出错误,使更多的学生尽快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实施探究性学习模式要遵循以下七个原则:(1)独立性原则;(2)主动性原则;(3)活动性原则;(4)合作性原则;(5)开放性原则;(6)创造性原则;(7)激励性原则。

3、从线性传递模式到交往互动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讲授居先,学生视听在后”的线性传递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的是由教师向学生的单方向的信息传递为基本途径,师生之间是比较稳定的“授受关系”。当然,通过“反馈”的方式,师生之间也有一些双向交流,但其目的仍然是为了教师更好地讲授。

这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评优活动中,单纯的线性传递模式基本上看不到了,涌现出更多的是积极、活泼的交往互动模式。交往互动模式是一种构建在“班级授课制”大背景之上的,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往、多边互动作用来促进学生学习,发挥学生学习潜能的教学方式。该模式通过创设和谐民主的师生人际关系,倡导团结、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整体参与热情,从而使每一个合作成员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共同达到学习目标。

交往互动模式的基本操作过程大体是这样的:(1)合理分组、注重合作;(2)师生平等、融洽感情;(3)既有分工、又有协作;

(4)提倡竞争、深化参与;(5)积极评价、互相学习。

4、从“无情无境”教学模式到重视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

过去,我们经常这样开始上课:“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什么什么。”倒是简单明了,开门见山。可是却把知识的前后联系、数学自身的魅力、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心理需求统统置于不顾,这种无情无境的,冷冰冰、硬邦邦的教学模式显然太陈旧了。因此现在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研究。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因为只有在各种有益的环境中,或者说土壤中,才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学生内部逐步形成的知识、经验、策略、模式、感受和兴趣,甚至是冲动。那么,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呢?我们试提出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2)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兴趣;(3)创设生活情境,产生联想;(4)创设故事情境,进入角色;(5)创设竞争情境,活跃思维;(6)创设“障碍”情境,激化认识冲突。

当然,我们并是不要求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都必须创设一个什麽情境,开门见山也不都是消极的,从实质上讲,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师生关系和谐、教学融为一体的,知、情、意相统一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5、从静态封闭模式到动态开放模式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积极构建顺应时代要求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教育模式。如果把学生封闭起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一定要越来越落后的。实行动态的开放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愈来愈重视开放性数学教育,重视教会学生掌握和利用数学工具着眼于可持续性的后继发展性学习。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的开放——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是有思想、有思维、有感情、有活力、有个性、有差异的完整的人,要尊重学生,真正体现教学民主。

(2)学内容的开放——这里指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和学生练习内容的开放两层意思。

① 学习内容的开放: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是完全由教材决定的,教师根据教材写成教案,课上就是“教教材、走教案”。今天的课堂教学,提倡把教教材改为用教材教,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做教材的奴隶,一步步“活化”教材,使之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

② 练习内容的开放:以往条件明确和结果唯一的封闭型习题占主宰地位,可以适时、适度地设计一些条件多余、缺少或较为隐蔽,答案不唯

一、不确定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习题,自练、互练,不断弱化习题的“应试”味道,提升习题的素质教育功能。

(3)教学结构的开放——教学是有结构的,也是有规律和程序的,但它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创造型的教师应该对原有的教学结构进行“扬弃”,进行改革,使之更有利于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6、从偏重单纯学数学模式到注重学数学与用数学相结合的模式

小学生都知道要学数学,而且要学好数学,但是,学了数学有什么用,怎么用?他就不知道了,认为那是将来上班工作以后的事。其实“学数学”与“用数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把它们结合起来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了小学生学习数学行为的生活背景。这个行为与背景的关系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数学来自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小学数学内容的基础。第二,小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即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7、从“君子动口不动手”模式到注重实践活动的模式

从五十年代到现在,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的基本方式,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听数学”、“说数学”和“做数学”。最早我们特别重视“听”。《小学生守则》里明确规定:上课专心听讲,家长也时常叮嘱自己的孩子到学校要听

话。听,就成了学生获取信息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途径,这就是“听数学”阶段;后来大家认识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就又开始重视“说”,不仅要听,而且还要会说,这就是“说数学”阶段;“说数学”也便成了一种模式,即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模式。现在,除了这些以外,更重要的要学会“做数学”。即强调重视实践活动的数学教学。

应该认为,数学始自于广泛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离开实践活动,纸上谈兵地学数学,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提倡对注重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这种模式强调小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他们在实践中学知识、学方法、学思考、学合作、学记录、学习克服困难的毅力。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参与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教师指导学生去做,而不是代替他们去做。实践活动模式的基本方法是:(1)有目的地观察、操作;(2)观察或操作中思考、交流;(3)接受教师提示,将思维进行整理;(4)记录过程或结论;(5)陈述观点或进行争论。

另外,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作为一种活动课,数学实践活动课也渐渐走入大家的视野,正在成为大家关注的又一个焦点。在深入研究注重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上好数学活动课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8、从简单模仿模式到尝试创新模式

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曾告戒他的弟子们说:“学我者生,仿我者死。”其实模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简单的模仿,永远的模仿。简单模仿的教学模式再也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求,时代呼唤着创新。

胡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尝试创新模式的教学提倡学生用自己的而不是模仿他人的方法去探索问题、思考问题。不刻意要求学生与教师思维程序一致;不刻意要求一个学生的答案与其他学生一致;要允许学生尝试;允许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因一时的“发现”或“成功”而欣喜若狂。这不是技巧和方法问题,而是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

成提供宽松的环境和富饶的土壤。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位教师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我们摘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1)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创新;(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创新;(3)立足认知基础,让学生能创新;(4)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创新;(5)体验成功快乐,让学生爱创新。

9、从机械运作模式到情感投入模式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中存在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对流的主线,另一条是“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正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完成的。失去或不承认情感主线,就是一种机械运作的教学模式,就好象工人面对无生命的机器运作一样。

而学生是有生命、有情感的。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包括了兴趣、动机、自信心、态度等等。在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对认知活动起到始动、定向和调节的作用。个人在学习活动中的负面情感体验(如焦虑、厌倦等)会导致一种对思考活动的抑制和阻碍,同理,积极的情感体验(如乐趣感、成功感等)会象催化剂一样提高思考的速度和质量。情感,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产物,它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发挥着这样或那样的作用。

10、从“白加黑”模式到多媒体的协作整合模式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有三个重要的标志: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和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育,十分重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传统的“白加黑”模式,即局限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信息传递模式已经受到很大冲击。各种教学媒体的协作整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目前,有不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配合教学内容,结合儿童年龄特点,自己设计、编制各类课件,借助计算机快速、形象、能活动,能互动的优越功能,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应该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各种各类教学媒体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还有人说:“最好的媒体是人”其实很有道理。教学中,不片面强调和追求某一

种媒体,从实际出发,从实效出发,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协作整合作用,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11、从单一学科的“蚕茧式”模式到多学科互补的“蛛网式”模式

蚕也吐丝,蜘蛛也吐丝。蚕吐丝以自己为中心,结果把自己包裹了起来,封闭了起来,正所谓“作茧自缚”。蜘蛛吐丝时在一个平面上找好几个点,依次将它们连接起来,织成了漂亮的网,自己行动自如,还能捕捉小虫,这就是网式结构。同是一根丝,茧式结构与网式结构相比,它们的功能和效果真有天壤之别。

多年来,小学各学科真有点儿“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天下之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近十几年来,教学改革的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趋势,就是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打破传统格局和学科界限。这是数学应用思想的延续和扩展。人为地设置学科壁垒是不可取的。相反,数学可以从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中找到应用的广阔途径,理解数学的丰富内涵,也可以从那里汲取有价值的营养。所以说,从数学教学出发,与其他学科建立互补的“蛛网式”教学模式,对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12、从评价的裁决模式到评价的激励模式

以前,人们(当然也包括小学生)总认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拥有者,而且还是正误的裁决者。学生的好坏优劣,全在教师一句话。这也是“一言堂”。仅由教师一人面对众多学生的裁决式评价模式显然也该改一改了。

评价有导向性,评价有激励性、评价有开放性、评价还有发展性。教师仍然具有评价的权利,但教师应该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同时应该评价学习的过程;应该评价知识,也同时应该评价思维、能力、情感和发展。除教师可以评价学生以外,学生也应该学习着自评和互评,评价要多发现他人的优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其实,学生也可以评价教师,这就更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扫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创设出一个更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以上所谈十二种教学模式,是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以及模式创新评优活动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应该说并不全面,界定也不够准确,彼此之间也有交叉,但我们还是把它整理了出来,供老师们进一步研讨。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优秀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研究新模式,学习和实践新模式,可以加快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前进步伐。

三、关于模式创新的几点思考

1、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的意义

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绝不是为了评出几节优秀课,也不是一种急功近利式的权宜之计,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一个纯理论问题,也不是一个纯实践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很多,研究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使二者彼此结合起来,并由理论层面逐步向实践层面过渡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站的高一些,看的远一些,思考的深一些。同时,对于模式创新的研究,我们一贯倡导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以促进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入发展。

2、扬长避短,发挥各成功模式的整体作用

任何一个成功的教学模式都有它的特点和优点,同时,我们也应辨证地看到,任何一个成功的教学模式也都必然有着它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什么事物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我们不能因为强调了某一个方面而无意中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好模式要用好,才能发挥出好模式的好作用,否则会适得其反。同时,教学模式也是要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和绝对领先的教学模式,只有深入研究,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讲究优势互补,才能发挥各成功模式的整体作用。

3、青年教师在模式创新的研究中要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上一篇:赋得彩燕,赋得彩燕徐铉,赋得彩燕的意思,赋得彩燕赏析下一篇:学校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