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答

2024-07-16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答(精选8篇)

篇1: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答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答

1.国家语委规定,什么时间实现普通话在全国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 答:2010年

2.《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对教师普通话等级标准的规定是什么?答: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应不低于二级乙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乙等。

3.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三纳入一渗透”的内容是什么?

答: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4.推广普通话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 答:“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5. 什么是普通话水平测试?

答: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应试人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

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普通话水平测试一律采用口语方式进行。6.现阶段,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主要测试对象包括那些人? 答:(1)教师和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

(2)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3)影视话剧演员;(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5)师范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影视话剧表演专业以及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

(6)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应该接受测试的人员。7.普通话等级证书由什么机构颁发? 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语委办颁发。8.普通话水平的等级由什么机构认定?

答:测试成绩的认定由省级语委办公室确定,但其中一级甲等成绩必须在认定前由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一级乙等成绩在认定前由省级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

9.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由几个测试项构成?各占多少分?其目的是什么?

答:四个测试项。

(1)读单音节词100个,时限3分钟,占10分。目的考察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时限3分钟,占20分。目的是考察应试人声、韵、调的发音外,还要考察上声便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3)400字短文朗读,限时4分钟,占30分。目的是考察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能力,重点考察语音、语流音变、语调等。(4)说话,时间不少于3分钟,占40分。目的是考察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10.国务院规定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答:国务院决定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11.新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本世界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

12.什么叫普通话?

答:“普通”是指普遍、共通的意思,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

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13.普通话有什么特点?

答:普通话是优美、丰富的语言;语言方面,音节结构中元音占优势,每个音节都有声调,音节在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特点是普通话富有抑扬、和谐、悦耳的音乐美;词汇方面双音节占优势,构词法灵活多样,词汇丰富,能够反映纷繁的社会现象和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语法方面,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具有一致性,语序和虚词是最重要的两种组合手段,量词丰富,这些语法特点使现代汉语的表达容易做到生动丰富、简明准确。

14.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意义?

答: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否合乎规范、标准,往往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语言文字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是信息的载体。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与交流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15.北京话是普通话吗?普通话的标准是什么?

答: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但不是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方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16.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答:国际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

答:汉语拼音正词法就是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它包括分词连写法、外来词语拼写法、人名地名拼写法、标调法、移行规了消除方言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区的人交流时的困难,有利于社会交往,则法等。为了适应特殊的要求,同时提出一些可供技术处理的变通方式。有利于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有利于扩大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有利于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还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国际交往,有利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17.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原则是什么?

答:①国际化原则:字母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②音素化原则:用音素来描写音节。③标准音原则:以北京音为标准音。18.《汉语拼音方案》是什么时间公布的?

答: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发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19.《汉语拼音方案》与汉字的关系?

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汉语作为国家的法定文字还要继续发挥它的作用。现行的《汉语拼音方案》不是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它是帮助学习汉语、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注音工具,并用语汉字不便使用或不能使用的方面。

20.什么是《汉语拼音正词法》?

篇2: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答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从1956年开始,国家对北京土话的字音进行了多次审订,制定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因此,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当前应该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北方话词语中也有许多北方各地的土语,不能把所有北方话的词汇都作为普通话的词汇,要有一个选择。有的非北方话地区的方言词有特殊的意义和表达力,北方话里没有相应的同义词,这样的词语可以吸收到普通话词汇中来。普通话所选择的词汇,一般都是流行较广而且早就用于书面上的词语。近年来,国家语委正在组织人力编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对普通话词汇进一步作出规范。

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

哪些行业人员必须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是什么? 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1994年10月30日联合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将测试工作的重点放在普通话水平需要达到一级或二级的人员。测试对象是:1946年1月1日以后出生至现年满18岁(个别可放宽到16岁)之间的下列人员:

一、中小学教师;

二、中等师范学校教师和高等院校文科教师;

三、师范院校毕业生(高等师范里,首先是文科类毕业生);

四、广播、电视、电影、戏剧以及外语、旅游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

五、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六、从事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和影视配音的专业人员;

七、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和自愿申请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目标参照性考试,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规范程度的检测,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水平的测试和评价。它的等级标准共为三级,每级又划分成两个等第,即甲等和乙等。获一级甲等的测试要求是总分在97分(含97分)以上;一级乙等是在92分(含92分)以上。二级甲等在87分(含87分)以上;二级乙等在80分(含80分)以上。三级甲等在70分(含70分)以上;三级乙等在60分(含60分)以上。

现阶段对一些岗位和专业人员的普通话等级要求是:

(一)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达到二级或一级水平,语文科教师应略高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水平;

(二)专门从事普通话语音教学的教师和从事广播、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配音的专业人员,以及与此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一级甲等或一级乙等水平。

什么是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以及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正体字以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选用的字为准。不过该表公布后又作了几次调整,一共恢复使用了28个被淘汰的异体字(参见“学习《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一题)。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所收的简化字为准。

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加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

规范汉字的字形以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的新字形为准。

此外,作为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的还有: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布的《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发布的《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1955年到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更改的地名生僻字等。

“语言文字规范化”手抄报资料

一、什么是汉民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通用的语言,是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汉民族共同语的产生年代还不能说得很确切,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和春秋时期就产生了。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左传》、《孟子》中都有一些用雅言解释方言的例子。

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也叫做“凡语”、“凡通语”或“通名”,西汉扬雄编著的《方言》就是用当时的民族共同语“通话”来解释各地的方言的,这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隋、唐时代,人们做诗词、写文章非常注意“正音”,因此很多韵书应运而生。韵书的出现,“正音”风气的盛行,都在客观上起到了推行民族共同语的作用。元代的民族共同语叫“天下通语”,周德清的《中原音韵》记录的就是当时的民族共同语。

汉民族共同语和各个方言都来源于上古汉语,同出一源。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咱们的汉民族共同语就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此,普通话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二、普通话等于北京话吗?

有人认为普通话就是北京话,比如可以说“她会说普通话”,也可以说成“她会说北京话”,这就是把普通话跟北京话当成一回事。其实严格地说,“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相声大师侯宝林在《普通话与方言》这个相声段子中就形象地指出了普通话同北京话的区别。

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而北京话只是诸多方言的一种。普通话是在北京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为民族共同语后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一般认为,这个定义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普通话加以规范。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音,即北京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而不包括北京话的土音;同时,普通话词汇也不包括北京话中的一些土话。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一定要注意,不能完全按照北京人特别是老北京人的语音、词语来说话,要注意分辨哪些是北京人的土词、土语。怎样分辨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听普通广播、电视,多听普通话教学录音、录像带,学说标准的普通话。

三、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

(1)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3)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4)四海同音,万众一心(5)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6)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7)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8)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9)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10)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11)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12)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13)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14)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15)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16)沟通----从普通话开始(17)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18)说普通话,从我做起(19)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20)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21)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22)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23)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24)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25)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26)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语言文字规范化稳步推进

2001年1月1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全面走上了法制的轨道,对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意义重大。一年来,围绕贯彻实施该法律,以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国家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稳步推进。

城市人口集中,地区辐射力强。2001年,国家启动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第四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也以重庆、广州和上海等方言区为重点,举办了不少有新意和特色的活动。如南京市组织了以“迎华商大会,净化古城市容”为主题的“啄木鸟行动”,对社会用语用字进行了有效整治。

语言文字法施行以来,各级学校积极把普及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纳入学校管理常规,采取措施消除使用方言和不规范汉字的落后现象。如浙江宁波慈溪市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师队伍上,建立推普示范单位结对辅导制度,严格教师职业资格的普通话要求,效果明显。

在国家机关,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自觉使用普通话。在重庆市一次市政府办公会上,市长要求“每一位发言者都使用普通话”,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一年来,新闻出版部门从自身做起,净化语言文字的环境。甘肃省为提高广电系统的普通话水平,对全省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进行了全员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已有90%以上人员达到规定等级。2001年,国家语委组织信息产业部、民政部、建设部、民航总局、国家旅游局等十几个行业系统研究了主要公共服务行业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建立了工作联系和协调机制。目前,金融、信息等许多公共服务行业已把语言文字规范要求列入本系统有关岗位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

规范语言文字需要齐抓共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以来,“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观念已然深入人心。然而,推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并非易事。

篇3:如何规范学生课堂问答语言

[案例]

不妨就以“九色鹿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处在刀枪剑斧的包围之中,无法脱身,就在这时,他发现国王身边有一张熟悉的面孔,如果你是九色鹿,对此你的心情怎样?”的回答为例,对于这个问题有几种不同的回答方式,一种是用独词回答“气愤”。一种则把话说完整,可以说:“如果我是九色鹿,看到调达在国王身边,心里非常气愤。”还可以引导学生说得更具体,更完整一些,如:“如果我是九色鹿,我当时很气愤,恨不得扑向他。我不顾自己的生命,救了你,但是你还是背叛了我,我当时真是看走了眼。”对比一下,哪一种回答方式更能充分地表达学生内心的思想感情已是一目了然。

因此,对学生回答问题,不仅要着眼于答的内容是非正确,还要注重于答题时的语言表达,如句子是否通顺,能否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句式等。

一、原因探究

要避免学生上述不好的表达习惯,不妨先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

1. 年龄原因。

小学生表现欲很强,课堂上把手举得老高,生怕被别人抢走了说话的机会,所以急于表达,又说不清楚;还有由于年龄小,词语贫乏,找不出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又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的都以口语化为主,生活用语与语文用语毕竟有一定的距离,要使他们的语言规范起来,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 心理成因。

有些学生因成绩不太好,产生胆怯心理或有受冷落的错觉,上课不敢发言。只有说话者拥有足够的自信和稳定的心理,才能条理清晰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如果一见陌生人就脸红心跳,那自然是不能把话语表达清楚的。

3. 环境因素。

课堂回答问题,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教师要亲切和蔼,耐心地点拨,热情地鼓励,创设一种平等,舒畅的课堂氛围。如有一次,上公开课时,一个学生的发言十分出乎意料,笔者马上评价道:“你的发言真精彩!老师没有考虑到的细节你都认真琢磨,而且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真了不起!我们都要向你学习。”结果,这一堂课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各抒己见。所以,特别是对比较内向甚至十分口讷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消除胆怯心理或受冷落的错觉,同时要对其他学生提出要求,回答错了,不准哄笑,要养成耐心听别人表达的习惯。以“假如我在回答问题,我应该怎样?”,去让学生换位思考,为所有学生发言建立起个个跃跃欲试的、人人滔滔不绝的和谐氛围。

二、应对措施

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语言规范起来呢?笔者通过以下途径作了一些尝试。

1. 课前一分钟语言训练。

小学生生活于家庭、学校、社会之中,特别是频繁接触于家庭与学校成员,每天经历许多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通过形象思维能形成丰富多彩的表象。而这些潜在的思维活动并不是有很多机会通过语言文字将其表达出来的,他们大都被“储存”起来。因此,可以通过提问或命题的方式引导他们开口,达到使学生一吐为快的效果。当然,课前说话不能无计划、无准备地想起什么就让学生说什么,教师对说话的内容要心中有数,要想让学生听到老师的要求就滔滔不绝地说起话来,就必须在课前进行思维训练,提前一周提供话题,让学生事先考虑,并写好稿子,说时要逐步脱稿。例如,我们进行了“拔河比赛”、“野炊菜肴大比拼”、“放风筝比赛”、“课本剧表演”……搞这些活动之前、之中、之后,学生始终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语言训练内容较为丰富。语言训练进行时要求围绕一个话题,限时一分钟,连续不间断说足一分钟,每一组安排一名选手,由小组长负责具体人选,这样每节课只需花4分钟,就可以让4名学生得到锻炼和展示。这样一学期可以让全班学生都得到训练。

2. 组成说话对子。

经常让一些语言表达好的学生做一些示范,让跟他结对子的学生进行对照,或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的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和批评,从而了解自己在话语表达上的不足,借鉴别人,提高自己。

3. 进行课堂录音。

录音形式改变了平时说话的常态,也许在初期对一些学生会造成比较大的心理压力,但反复几次,学生既切实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增强了信心,提高了兴趣,改进了说话时的紧张状况,同时也能充分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别的同学间的差距,及时调整,规范语言表达。

4.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充分照顾到了每一位学生,给所有学生都提供了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他们的自我表现得到满足。这对训练学生注意听讲,按要求正确说话的作用很大。小组合作交流中的评议、争论是发展学生思维、锻炼说话能力的最佳机会。当然,在小组合作交流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防止一部分优生控制和把持局面,要注意引导学生,使一些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让小组长优先安排一些平时怕讲话的同学发言,多给他们机会,多训练他们的胆量,讲的次数多了,自然就多了自信。

5. 采用竞赛机制。

每堂课要求学习小组长及时统计本小组同学的发言次数,老师的课堂评价也指定相应评价等级用语。如“很好”“、好”、“还可以”以及“继续努力”四个等级,这样学生无论在课堂回答的次数和回答问题的质量上,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组组产生竞争,争取荣誉,有效地规范了学生的问答,在说得规范的基础上,学生还会比较哪组说得更生动。

6. 课堂引导,加强信心。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每个问题的提出力求都能对学生语言表达的提高发挥作用,真正实现问在“点”上,问得有“利”,问得“合适宜”。提问之后,教师要对全班每个学生投以期待的目光,仔细观察学生思维时的面部表情,一般待大部分学生舒展开了紧皱的眉头,脸上出现了得意,自信的神色而举手时,提名答问的时间也就成熟了。答问正确的,圆满的,延迟评价的时间就短一些,反之则长一些。在学生不正确、不规范的回答之后,教师要指导一定的方法,如先想后说,要把话说完整、说具体,说话要有一定的顺序等。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棋》一课时,教师说:“另一个学生棋艺为什么一直没有多大长进?”学生说:“不专心。”教师说:“你这样回答,对是对了,可是人家猛一听,不知道谁不专心,最好要把意思说得更清楚一些,说一说另一个学生怎样不专心。”学生重新回答:“另一个学生不专心,听着听着就走了神儿,好像看到一只美丽的天鹅正从远处飞来。”这样,如果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尽可能提醒语句的规范,完整性,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学生说话自然就注意规范了,说话能力自然也就有所提高。

篇4: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

汉语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而规范语言文字,推广普通话既可以弘扬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又可以增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加强中华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就规定了“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这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开始走上法治轨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增进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更好地学习其他各科知识,作用至关重要。

但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只有很好地认识这些问题,才能抓住关键,有效的解决。

首先,当前的教育机制不够完善。汉语是我们汉民族的母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有着丰富内涵且十分优美的语言,但是在当前分数挂帅的考试制度下,学生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且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过多或只注重学生分数的单纯提高,而忽略了诸如普通话及汉字规范化的教学,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只注重各科知识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普通话的练习和规范汉字的书写及运用。

其次,社会用字比较混乱。人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时刻与他人、集体及社会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在当今社会中,语言文字的运用比较混乱,主要表现为乱造简化字,写错别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使用已经淘汰的简化字、异体字等;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失范、逻辑混乱等。同时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充斥于耳,对汉语的篡改、恶搞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如“灌水”、“菜鸟”、“蛋白质”等等网络语言漫天飞舞,弄得人们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第三,教师的汉语水平有待提高和加强。在现实的教师队伍中,有很多的教师汉语水平不高,部分教师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了解不够或知之甚少。有些教师的教学常用语言不规范,或是喜欢在教学中使用方言普通话,板书潦草,书写笔画笔顺有误。所有这些,都给教师的教学尤其是学生带来不良影响,贻害不浅。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

首先应该从思想上加以重视。虽然当前的教育机制一时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的思想观念,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教师意识到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从而在思想上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并把思想转化为行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认真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用实际行动为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要抓住工作重点,力求实效生成。学校要在紧抓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写字教学。写字可以陶冶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增进学识修养。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正确、认真书写,作学生表率。要经常性地举办教师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比赛。

第三,要正确地看待网络语言。形形色色的网络语言流行甚广且对学生的影响甚大。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正确的对待。网络语言是一种一定社会时期的言语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在一定时期还会有进一步扩大化的倾向。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去看待,网络语言可以说是“另类思维”之下衍生的一种“另类语言”,符合年轻人求异求新的心理特征,是多元多彩社会现实的折射。因此我们对待网络语言不能进行简单的否定和禁止,而是应该加以积极必要的控制和引导,引导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分清交际場合和交际对象,要适合具体的语境,而不应随意乱用。

第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争取效果最佳化。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不仅要教,更需要固化我们的教学成果,它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只有这些因素达到科学而合理的配合,才能达到家学校过的最大化。

篇5: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B)

A.十八 B.十九 C.二十

2.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实施。(C)

2000年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C)A.使用 B.发展 C.使用和发展

4.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B)

A.义务 B.权利 C.责任

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A)

A.基本的服务用字/服务用语 B.规定场合用字/特定场合服务用语 C.公文用字/大型活动服务用语

7.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A)A.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B.司法部门 C.教育部门

8.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B)a便利 B.条件 C.培训

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C)A法制建设 B.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10. 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的组织和个人。(B)A重大贡献 B.突出贡献 C.特殊贡献

11.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A)A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宪法 C.民族区域自治法 12.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B)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

13.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A)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14. 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C)

A法律和规定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

15.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批准。(B)

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C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

16. 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C)

A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C.规范汉字

17.()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B)A.各种艺术形式 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 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

18.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C)A.繁体字 B.异体字 C.繁体字、异体字

1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A)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

20.异体字在()中可以保留或使用。(C)A地名 B.姓名 C.姓氏

21.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C)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 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22.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B)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23.国务院()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B)A新闻出版 B.语言文字工作 C.广播电视 24.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C)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C.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25.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B)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B.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C.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

26.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A)

A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B.音序查字法、笔画查字法 C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

27.不规范汉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自造简体字、字型不标准的字和()。(C)

C手书字 B.美术字 C.错别字

28.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A)

A特定范围内 B.古籍研究中 C.书法艺术中

30.数目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C)A.繁体字 B.异体字 C.大写形式

31.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B)A由简趋繁 B.由繁趋简 C.表音化 3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C)A普通话 B.规范汉字 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5.国家于1996年颁布(),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C)

篇6: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

2.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 B.发展 C.使用和发展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A.义务 B.权利 C.责任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九条规定,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A.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B.普通话和汉字 C.汉语和汉字

6.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A.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B.司法部门 C.教育部门

7.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A.10 月 B.9月 C.3月

8.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普通话”、“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是我国()语言文字的工作目标。

A.2010年以前 B.2020年以前 C.21世纪中叶 9.我国是从()年起,着手对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实施评估的。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10.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国家公务员的()作用、新闻媒体的()和主要服务行业的()作用,以带动整个城市用语用字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A.窗口、示范、带头、基础 B.基础、带头、示范、窗口 C.基础、带头、窗口、示范 11.宣城市在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目标中属于()。A.一类城市 B.二类城市 C.三类城市

12.宣城地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成立的时间是()。A.1989年 B.1995年 C.2000年

13.《宣城市推广普通话的若干规定》和《宣城市社会用字管理暂行规定》颁布的时间是()。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14.《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的时间是()。A.1949年 B.1956年 C.1958年

15.《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以及()等5部分。A.声调表、隔音符号 B.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C.声调表、注意事项 16.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汉字规范是在()。A.秦朝 B.东汉 C.唐朝 17.汉字字形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的演变,总的发展趋势是逐步()。A.规范化 B.繁化 C.简化

18.现行的规范字是经整理的简化字和不需要整理的传承字。不规范字指()、错别字和缺损字。

A.简化字、二简字、古今字 B.草体字、异体字、简化字 C.异体字、繁体字、二简字 19.国家文字改革取得的第一个重大成果是于1956年1月31日公布了()。A.《汉字简化方案》 B.《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C.《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20.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曾经使用汉字,目前仍在部分地使用汉字的国家是()。A.日本、越南 B.日本、朝鲜 C.日本、韩国

21.汉字的标准化是指:在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做到现行汉字 的“四定”中的三定,即()。A.定音、定序和定义 B.定形、定音和定部件 C.定音、定序和定形 22.《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字()。

A.2000个 B.3500个 C.7000个 23.《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开始施行的时间是()A.1998年1月1日 B.1998年3月1日 C.1998年4月1日

24.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 C.由有关部门处理 2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的是()。A.自造字 B.变体字 C.繁体字、异体字 26.“夹克”中的“夹”在普通话中的正确读音是()。A.ɡā B.jiá C.jiā

27.“憎恶”中的“恶”,在普通话中的正确读音是()。A.â B.wù C.ě

28.“确凿”中的“凿”在普通话中的正确读音是()。A.záo B.zuō C.zuó

29.“生肖”中的“肖”在普通话中的正确读音是()。A.xiāo B.xiáo C.xiào

30.“羞赧”中的“赧”在普通话中的正确读音是()。A.nǎn B.sâ C.kuì

宣城市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答案

篇7: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一百道题

一、填空题(12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写进了(“

”)的条文,使推广普通话有了法律依据。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指()。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4.()应当加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为本行政区域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

5.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以上;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应为()以上;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应为()以上;影视话剧演员普通话水平为()以上。

6.1954年1月1日以后(含1月1日)出生的教师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以上,其中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不得低于();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乡镇、村的教师可以为()以上,其中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不得低于()。

7.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通话水平为()以上,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专业以及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不得低于()。

8.公共服务行业的播音员、话务员、导游员、解说员等特定岗位人员的普通话水平为()。

9.()对出版物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监督;()对广播电视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监督;()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及广告等用语用字进行管理监督。

10.人事、民政、建设、交通等其他行政部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监督。

11.标点符号是()的符号,是()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以及()。常用的标点符号有()种,分()和()两大类。

12.()是字形不同、但字音相同、字义相同的字。

二、判断题(26题)1.人事部与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文原则上要求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公务员普通话水平达到三级甲等以上。()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信息处理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参照国家的规范和标准。()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播音用语可以使用方言。()6.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应当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

7.因为有港澳同胞来参加会议,所以会场的横幅要用繁体字。()8.联合国工作语言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汉语。()9.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10.推广普通话就是在任何场合都必须说普通话。()

11.因为医院经常有港澳同胞就诊,所以医院指示牌可用繁体字。()12.病历、处方不同于一般文书,用字只要同行看得懂就行了。()13.街道的招牌匾额提倡写繁体字,因为繁体字很美观。()14.分句之间不用顿号;叠词间一般不用顿号。()15.普通话的声母都是辅音。()16.不规范汉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17.汉字有五种基本笔画。()18.农历纪年应该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19.《现代汉语通用字典》共收入7000个字,是现行汉字印刷字形的规范。()20.按音序排列,“罗”应排列在“列”的前面;“吴”应排列在“文”的前面。()21.按《汉语拼音方案》声母排列顺序,“心”应排在“肌”的前面。()22.按笔画排列,“东”应排列在“正”的后面;“天”应排列在“王”的后面。()23.“乘”的笔画是9画;“尖”字的第一笔是“横”。()24.判断下列词语的注音是否正确。

办公室 bàn gōng shì()

广场 guǎng chǎng()

豆芽儿 dòu yá’er()25.判断下列词语用字是否规范。

气慨

()

按装()

寻人启示()乾隆24年()

26.“万”字的最后一笔是撇。()

三、单选题(50题)

1.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2.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每年()的第三周。

A.8月

B.3月

C.12月

D.9月 3.机关公文应当使用()。

A.简化汉字

B.规范汉字

C.“第二批简化汉字”

D.正体汉字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普通话和()。

A.汉字

B.通用汉字

C.规范汉字

D.标准汉字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我国的()。

A.国家通用语言

B.官方语言

C.民族共同语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异体字不属于规范汉字

B.规范汉字就是简体字

C.普通话就是北京话

D.推广普通话就是为了消灭方言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

A.国家推广普通话

B.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

C.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现代汉语

B.普通话

C.汉语 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A.汉语拼音字母

B.汉语拼音文字

C.汉语拼音方案 10.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A.义务 B.权利 C.责任

1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A.法制建设 B.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1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 B.发展 C.使用和发展

13.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14.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 15.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服务用字。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常用汉字

1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写拼音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17.《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 B.地名和中文文献 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 18.异体字在()中可以保留或使用。A.地名 B.姓名 C.姓氏

19.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20.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 C.由有关部门处理

2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由国务院()工作部门负责规划指导、管理监督。A.计划发展 B.语言文字 C.文化教育 22.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C.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23.对教师和国家公务员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是有年龄界限的,对()以前出生的教师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不作硬性规定,但也要鼓励他们在教学和公务活动中使用普通话。

A.1946年1月1日 B.1950年1月1日 C.1954年1月1日 24.普通话里的轻声()独立的音调。A.是 B.不是 C.有时是,有时不是

25.清朝有一位皇帝于公元1728年发布上谕,要求各级官员在公务说话中说官话(当时的通用语言),这位皇帝是()。

A.康熙皇帝 B.雍正皇帝 C.乾隆皇帝 26.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A.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B.音序查字法、笔画查字法 C.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 27.除《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的基本集和第二、第四辅助集外,现行规范汉字主要的依据还有()。

A.《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 B.《汉字简化方案》、《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计量单位名称用字表》 C.《简化字总表》、《异体字整理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用字表》 28.书写下列字时,末笔全是“撇”的一组是()。

A.万、力、勿、我 B.芳、乃、伤、另 C.叨、匕、易、才

29.《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以及(B)共5部分。A.声调表、隔音符号 B.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C.声调表、注意事项 30.用汉语拼音拼写“黑龙江省”(不标调),正确的是()。

A.heilong jiɑng sheng B.Heilongjiɑng sheng C.Heilongjiɑng Sheng 31.用大写字母拼写电视栏目《今日新闻》,正确拼法是()。A.JINRIXINWEN B.JINRI XINWEN C.JIN RI XIN WEN 32.“李清照是宋代著名词人。”拼写正确为()。A.lǐ qīng zhào shì sòng dài zhù míng de cí rén.B.lǐ Qīngzhào shì sòngdài zhùmíng de círén.C.Lǐ Qīngzhào shì Sòngdài zhùmíng de círén.33.秦始皇用()字体统一了汉字,达到“书同文”。A.籀文 B.隶书 C.小篆 D.金文 34.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是()。

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35.1973年12月18日,2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汉语为联合国六种法定语言文字之一,其他五种语言为()语。

A.英、俄、法、德、日

B.英、俄、法、阿拉伯、葡萄牙 C.英、俄、法、阿拉伯、西班牙

36.汉语普通话共有()多个基本音节,加上阴阳上去四声,就构成1200多个音节。

A.300

B.400

C.500 37.提倡书法家写规范的简化字,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文字()的愿望,是适应社会主义时代生活节奏变快的形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A.易读、易认、易懂 B.易写、易读、易懂 C.易写、易认、易懂 38.2007年的汉字写法是()

A.二00七年 B.二○○七年; C.二零零七年

39.“粥样动脉硬化斑块”8个字的读音中有后鼻音有()个。A.2 B.3 C.4;

40.按音序排列,“张”和“赵”的顺序是()。A.“张”在“赵”之前

B.“张”在“赵”之后 41.按笔顺排列,“天”和“井”的顺序是()。A.“天”在“井”之前

B“天”在“井”之后

42. 下列词语中,“俩”字用法不正确的是()。A.他们俩

B.小俩口

C.刚刚进去俩人

43.数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A.繁体字

B.异体字

C.大写形式 44.竖式招牌的文字书写应()。

A.从左向右

B.从右向左

C.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都可以 45.依据《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的声调有()。

A.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B.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

C.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46.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

A.专名号

B.冒号

C.句号

47.“2004年”的汉字写法应该是()。

A.二OO四年

B.二○○四年

C.二零零四年 48.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A.繁体字

B.异体字

C.繁体字、异体字

49.()编著的《方言》是用当时的汉民族共同语“通语”来解释各地的方言的,这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

A.西汉的杨雄 B.春秋的孔子 C.汉代的许慎 50.在竖排时,()不可保留阿拉伯数字。A.产品型号 B.统计数字 C.年月日

四、多选题(6题)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时应当使用普通话。

A.接待

B.发表讲话

C.发布信息

D.私人聚会 2.公章用字规范,指不能出现()。

A.繁体字和异体字 B.错别字 C.二简字 D.字形不规范的字 3.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以()作为基本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A.普通话

B.简体汉字

C.规范汉字

D.本地方言 4.不规范汉字包括()。

A.繁体字 B.异体字 C.“二简字” D.错字 E.别字

F.旧字形字 5.汉字的基本笔画有5种,即()。A.横

B竖

C撇

D捺

E点 6.下列属于普通话儿化音的一项是()。

A.冰棍儿

B.没事儿

C.大伙儿

D.新生儿

五、拼音题(3题)1.给下面的词语注音。

诊断()

梗阻()

提供()

校对()

2.给下面的话标注汉语拼音。(要求声韵母、声调、分词连写、标点、大小写字母正确)

学习普通话,实现顺畅交流。

3.根据汉语拼音写出句子。Jiùsǐ-fúshāng shì yīshēng de tiānzhí。

六、问答题(3题)

1.您如何理解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重要性?

2.您认为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主要有哪些途径?

3.您对目前东莞市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工作有何建议?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2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写进了(“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条文,使推广普通话有了法律依据。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指(国家规定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4.(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为本行政区域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语言文字工作的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

5.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一级甲等)以上;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应为(一级乙等)以上;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应为(二级甲等)以上;影视话剧演员普通话水平为(一级乙等)以上。

6.1954年1月1日以后(含1月1日)出生的教师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其中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不得低于(二级甲等);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乡镇、村的教师可以为(三级甲等)以上,其中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不得低于(二级乙等)。

7.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通话水平为(三级甲等)以上,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专业以及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不得低于(二级乙等)。

8.公共服务行业的播音员、话务员、导游员、解说员等特定岗位人员的普通话水平为(二级乙等)。

9.(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对出版物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监督;(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对广播电视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及广告等用语用字进行管理监督。

10.人事、民政、建设、交通等其他行政部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本系统、本行业)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监督。

11.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

(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12.(异体字)是字形不同、但字音相同、字义相同的字。

二、判断题(26题)1.人事部与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文原则上要求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公务员普通话水平达到三级甲等以上。(√)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信息处理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参照国家的规范和标准。(×)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播音用语可以使用方言。(√)

6.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应当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

7.因为有港澳同胞来参加会议,所以会场的横幅要用繁体字。(×)8.联合国工作语言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汉语。(√)9.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10.推广普通话就是在任何场合都必须说普通话。(×)

11.因为医院经常有港澳同胞就诊,所以医院指示牌可用繁体字。(×)12.病历、处方不同于一般文书,用字只要同行看得懂就行了。(×)13.街道的招牌匾额提倡写繁体字,因为繁体字很美观。(×)14.分句之间不用顿号;叠词间一般不用顿号。(√)15.普通话的声母都是辅音。(√)16.不规范汉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17.汉字有五种基本笔画。(√)

18.农历纪年应该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19.《现代汉语通用字典》共收入7000个字,是现行汉字印刷字形的规范。(√)20.按音序排列,“罗”应排列在“列”的前面;“吴”应排列在“文”的前面。(×)21.按《汉语拼音方案》声母排列顺序,“心”应排在“肌”的前面。(×)22.按笔画排列,“东”应排列在“正”的后面;“天”应排列在“王”的后面。(√)23.“乘”的笔画是9画;“尖”字的第一笔是“横”。(×)24.判断下列词语的注音是否正确。

办公室 bàn gōng shì(√)广场guǎng chǎng(√)豆芽儿dòu yá’er(×)

25.判断下列词语用字是否规范。

气慨

(×)

按装(×)

寻人启示(×)乾隆24年(×)

26.“万”字的最后一笔是撇。(√)

三、单选题(50题)1.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C)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2.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每年(D)的第三周。

A.8月

B.3月

C.12月

D.9月 3.机关公文应当使用(B)。

A.简化汉字

B.规范汉字

C.“第二批简化汉字”

D.正体汉字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普通话和(C)。

A.汉字

B.通用汉字

C.规范汉字

D.标准汉字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我国的(A)。

A.国家通用语言

B.官方语言

C.民族共同语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异体字不属于规范汉字

B.规范汉字就是简体字;

C.普通话就是北京话

D.推广普通话就是为了消灭方言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C)。

A.国家推广普通话

B.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

C.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B)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现代汉语

B.普通话

C.汉语

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以(C)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字母

B.汉语拼音文字

C.汉语拼音方案 10.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B)。

A.义务 B.权利 C.责任

1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C)。

A.法制建设 B.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1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C)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 B.发展 C.使用和发展

13.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A)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14.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C)。

A.法律和规定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 15.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基本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常用汉字

1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A)作写拼音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17.《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C)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 B.地名和中文文献 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 18.异体字在(C)中可以保留或使用。A.地名 B.姓名 C.姓氏

19.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B)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20.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A)。

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

C.由有关部门处理

2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由国务院(B)工作部门负责规划指导、管理监督。A.计划发展 B.语言文字 C.文化教育 22.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C)”。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C.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23.对教师和国家公务员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是有年龄界限的,对(C)以前出生的教师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不作硬性规定,但也要鼓励他们在教学和公务活动中使用普通话。

A.1946年1月1日 B.1950年1月1日 C.1954年1月1日 24.普通话里的轻声(B)独立的音调。A.是 B.不是 C.有时是,有时不是 25.清朝有一位皇帝于公元1728年发布上谕,要求各级官员在公务说话中说官话(当时的通用语言),这位皇帝是(B)。

A.康熙皇帝 B.雍正皇帝 C.乾隆皇帝 26.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A)。A.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B.音序查字法、笔画查字法 C.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 27.除《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的基本集和第二、第四辅助集外,现行规范汉字主要的依据还有(A)。

A.《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 B.《汉字简化方案》、《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计量单位名称用字表》 C.《简化字总表》、《异体字整理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用字表》 28.书写下列字时,末笔全是“撇”的一组是(B)。

A.万、力、勿、我 B.芳、乃、伤、另 C.叨、匕、易、才

29.《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以及(B)共5部分。A.声调表、隔音符号 B.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C.声调表、注意事项 30.用汉语拼音拼写“黑龙江省”(不标调),正确的是(C)。

A.heilong jiɑng sheng B.Heilongjiɑng sheng C.Heilongjiɑng Sheng 31.用大写字母拼写电视栏目《今日新闻》,正确拼法是(B)。A.JINRIXINWEN B.JINRI XINWEN C.JIN RI XIN WEN 32.“李清照是宋代著名词人。”拼写正确为(C)。A.lǐ qīng zhào shì sòng dài zhù míng de cí rén.B.lǐ Qīngzhào shì sòngdài zhùmíng de círén.C.Lǐ Qīngzhào shì Sòngdài zhùmíng de círén.33.秦始皇用(C)字体统一了汉字,达到“书同文”。A.籀文 B.隶书 C.小篆 D.金文 34.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是(C)。

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35.1973年12月18日,2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汉语为联合国六种法定语言文字之一,其他五种语言为(C)语。

A.英、俄、法、德、日 B.英、俄、法、阿拉伯、葡萄牙 C.英、俄、法、阿拉伯、西班牙

36.汉语普通话共有(B)多个基本音节,加上阴阳上去四声,就构成1200多个音节。

A.300 B.400 C.500 37.提倡书法家写规范的简化字,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文字(C)的愿望,是适应社会主义时代生活节奏变快的形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A.易读、易认、易懂 B.易写、易读、易懂 C.易写、易认、易懂 38.2007年的汉字写法是(B)

A.二00七年

B.二○○七年

C.二零零七年

39.“粥样动脉硬化斑块”8个字的读音中有后鼻音有(B)个。

A.2

B.3

C.4;

40.按音序排列,“张”和“赵”的顺序是(A)。

A.“张”在“赵”之前

B.“张”在“赵”之后 41.按笔顺排列,“天”和“井”的顺序是(B)。

A.“天”在“井”之前

B“天”在“井”之后 42.下列词语中,“俩”字用法不正确的是(B)。

A.他们俩

B.小俩口

C.刚刚进去俩人

43.数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C)。

A.繁体字

B.异体字

C.大写形式 44.竖式招牌的文字书写应(C)。

A.从左向右

B.从右向左

C.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都可以 45.依据《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的声调有(A)。

A.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B.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

C.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46.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A)。

A.专名号

B.冒号

C.句号

47.“2004年”的汉字写法应该是(B)。

A.二OO四年; B.二○○四年; C.二零零四年 48.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C)。A.繁体字 B.异体字 C.繁体字、异体字

49.(A)编著的《方言》是用当时的汉民族共同语“通语”来解释各地的方言的,这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

A.西汉的杨雄 B.春秋的孔子 C.汉代的许慎 50.在竖排时,(C)不可保留阿拉伯数字。A.产品型号 B.统计数字 C.年月日

四、多选题(6题)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A B C)时应当使用普通话。

A.接待

B.发表讲话

C.发布信息

D.私人聚会 2.公章用字规范,指不能出现(A B C D)。

A.繁体字和异体字 B.错别字 C.二简字 D.字形不规范的字 3.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以(A、C)作为基本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A.普通话

B.简体汉字

C.规范汉字

D.本地方言 4.不规范汉字包括(ABCDEF)。

A.繁体字 B.异体字 C.“二简字” D.错字 E.别字

F.旧字形字 5.汉字的基本笔画有5种,即(ABCDE)。

A.横

B竖

C撇

D捺

E点 6.下列属于普通话儿化音的一项是(ABC)。

A.冰棍儿

B.没事儿 C.大伙儿 D.新生儿

五、拼音题(3题)1.给下面的词语注音。

诊断(zhěn duàn)

梗阻(ɡěng zǔ)

提供(tí ɡōng)

校对(jiào duì)

2.给下面的话标注汉语拼音。(要求声韵母、声调、分词连写、标点、大小写字母正确)

学习普通话,实现顺畅交流。Xuéxí pǔtōnɡhuà , shíxiàn shùnchànɡ jiāoliú。

3.根据汉语拼音写出句子。Jiùsǐ-fúshāng shì yīshēng de tiānzhí。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篇8:汉语语言文字规范化刍议

一、汉语语言使用不规范的现象

人们使用语言最根本的目的以及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正确地表情达意, 但留心观察不难发现, 一些报刊、图书错字连篇, 一些广告语文理不通, 一些街头告示错误百出……“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甚至“无错不成文”的说法已成为人们不规范用语堂而皇之的理由。汉语的不规范使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书写错字, 读错音

使用错别字的现象十分常见。生造或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 如在某些标语和广告上常看到如“厂则” (原则) 等不规范的简化字;使用别字如“书籍”写成“书藉”等等。不仅写错字, 读错音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有些人因为模仿东北人的口音, 常把平声或去声字念成升调字;有些是不看全字只看偏旁或其中的一部分, 主观地只读偏旁音;还有的就是多音字的错读等。

2. 词语乱用、乱造

有些人为了使文章用语更优美, 经常生搬乱用词语, 如把“豆蔻年华”用在一个三四十岁的女性身上。也有取几个词语的其中一个字组成没有的词语, 如分别取“神秘”“诡异”中的一个字组合成“神诡”一词等等。

3. 语法错误

有些人因为不了解语法的正确运用, 常把主语、谓语、宾语或修饰语的位置颠倒, 或是用语多余、繁杂且不通顺等。如“邮汇书款请寄地址:×××收”, 很明显, 后面的“收”字是多余的, 并且因为它的存在而导致整句话都不通。

二、汉语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的原因

造成汉语语言使用不规范的现象有诸多原因, 归纳起来有以下方面。从客观方面来说, 首先是汉字本身的结构非常复杂;其次也与汉字的历史发展以及语文教学的不足有关。从主观方面来看, 人们对不规范用语已经麻痹, 遇到不懂的字词也不愿意动手去查字典, 一错再错;人们的从众和趋附心理也是一大原因, 某些不规范用语一旦在网上流行或被明星或名人使用, 就会产生巨大的明星效应, 许许多多的人就会盲目追随使用。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制定相关标准, 许多工具书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 让人们无所适从。

三、规范汉语使用的策略

1. 制定“四标准”

“四标准”即语音标准、词汇标准、语法标准和文字标准。1955年我国就确定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的语音规范标准。因而要规范语音, 首先北京语音自身就要进行明确统一的规范, 接着就要逐步拓宽普通话的使用范围, 缩小方言的使用范围, 最后要加快普通话的水平测试的推广工作, 在此方面可做一些硬性要求。制定“词汇标准”和“语法标准”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如前者要遵循普遍性和历史性原则等, 后者要遵循理性和习惯性原则等。实施“文字标准”则要对汉字进行整理、简化、规范, 使其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2. 打好语言文字的基础

中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现代汉语中的听说读写要求。打好语文底子没有捷径, 只能踏踏实实地学习基础知识, “匡谬正俗”才能从根源上改善语言文字的社会环境。这是对语言文字规范化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培养具备语言文字素养的教师队伍, 进一步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 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这是提高全民族语文素质的根本途径。

3. 注重方法, 加强对汉语言文字使用的监控管理

对于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载体工具的社会媒体 (如报刊、出版机构等) 、教学单位等, 对于借助语言文字使用 (如广告宣传、产品包装) 以获取经济收入的企业单位, 一定要加强管理, 严格要求, 做到用语规范, 力求典雅优美, 营造健康良好的汉语语言文字环境, 以期达到社会导向作用。营造规范的语言文字环境要使人们意识到, 语言文字的使用虽然带有个人、地方习惯, 但在进入社会与人交流或做书面报告时, 就要注意规范、准确。

语言的规范工作任重道远, 非一朝一夕之事, 需长期不断地进行加强和完善。自开展此项工作以来, 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在规范化、标准化上取得了重大成果, 相信经过共同努力, 此项工作必定能上升到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李春来.对汉语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7.

[2]张玉来, 程凯.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研究与指导[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

上一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真题下一篇:农村工程承包合同格式